读《中国工人阶级状况:安源实录》有感

时间:2019-05-11 23:41: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读《中国工人阶级状况:安源实录》有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读《中国工人阶级状况:安源实录》有感》。

第一篇:读《中国工人阶级状况:安源实录》有感

读《中国工人阶级状况:安源实录》有感

一、简介与行文角度:

本书是以中国社会科学院教授于建嵘在2001年至2005年在安源煤矿进行了以观察性访谈为基础、结合制度文本和历史文献研究的“厂矿工作”,而创作的关于安源煤矿工人阶级状况的研究。于建嵘博士这本关于当代中国工人阶级状况的新作既是深刻严谨的学术专著,又是引人入胜的游记;既有一针见血的报道,又有感同身受的诠释。本书的作者在搜集分析文献资料的同时,做了大量实地调查。另外,他本人成长于安源附近的湖南工人阶级家庭。因而,作者既有浓厚的理论兴趣,又有真挚的感情投入,这罕见的组合造就出卓绝的学术研究。

在学术层面上,作者的此次的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从实证的角度看,他提供了关于安源工人所处的不断变化着的外部环境的丰富历史记录——从1922年的大罢工到今天的退休工人的抗议活动。从分析的角度看,他解构了“工人阶级”这一概念,揭示了工人内部的分野——告诉我们这些工人在雇佣、工资、福利等方面的状况相当不同。而这差异也并非仅仅基于时间,也因工种的不同而参差不齐。

在这本书里,作者对工人阶级生活的主观方面给以了重视。在他探讨的工人阶级心理的诸多引人入胜的侧面之中包括工人中广泛存在的对整个毛时代、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怀念之情。尽管工人们承认,在毛泽东之后进行的改革之下,他们的生活水平在客观上得到改善;然而他们仍然怀想那些他们曾享有更高的政治地位和更大的社会尊重的年代。在安源这样拥有影响深远的革命历史的地方,诸如这样“向后看”的感触可能至少会比在中国的其他工业企业那里更为彰显。无论如何,正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安源成为了启程进行“新长征”的红卫兵们的朝圣之地,因此声名远播。今天,已经没有多少革命传统中的遗迹还依然保留;即使那些仍然存留着的,比如安源消费合作社,已经在工人们的眼里成为剥削而非福利性质的。工人们深深的失落感——且不论表面上增加的收入——凸显出客观的经济状况和主观的政治意识之间的裂痕。社会不安源于愤怒和对社会不公正的感知,而不仅仅是客观的经济环境。因此,作者在安源的工人之中发现的这种怀旧之情不仅仅在学术上是有趣的,它们同样具有政治和政策上的意义。

二、研究技巧: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的研究是建立在娴熟掌握西方和中国学者的既有文献基础上的。但这绝非简单地把流行的学术路径加以应用。作者并没有仅仅把抽象的概念和模式套用到他的研究对象上;相反,他让安源的工人们为他们自己说话。这种努力的结果就是对当代中国工人阶级主观世界的珍贵而振奋人心的第一手观察。

我们从矿工们对他们自身的态度和行为的叙述之中可以知道的事情之一就是他们对其子女的福祉异乎寻常的重视。是否参与集体行动的抉择,可以反映他们对参加这种行动会不会对他们孩子的前途产生影响的考量。社会科学中流行的冲突政治理论,深受西方对于个人理性选择的重视,而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家庭纽带和情感的重要性。然而,对于中国共产主义革命的成功而言,幸运的是毛泽东清晰地认识到家庭纽带在矿工生活中扮演的中心角色。正如作者的记述所展现出的那样,毛泽东用以动员1922年罢工的战略的第一步就是派遣李立三前去为工人的子弟建立一所学校。通过到上学的孩子们的家里进行夜访,李得以取得工人的信任和支持——这些工人后来成为安源党组织,也是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工人党支部的核心骨干力量。这种亲族关系纽带不只是农村生活的一种传统特征,它并没有象我们所断言的那样,很快会被与工业化相联系的个人主义所取代。如于建嵘的访谈所揭示的那样,今天安源的工人在决定是否参加争取退休金的抗议时,首先考量的仍是自己的选择对子女的影响。

三、实地调查过程:

这项研究清楚地揭示不能把工人理解为孤立的个人。决定他们政治倾向的关键因素在于他们与他人的关系。亲族关系只是工人身处其中的诸多社会关系中的一种。正如卡尔·马克思指出的那样,“阶级”这个概念本身就具有内在的关联性。人们只有在与其他社会集团的互动之中才发展出阶级的观念。作者的这本书把我们的注意力吸引到三组这样的重要关系中来:工人和农民的关系,工人和干部的关系,以及工人与关注他们的知识分子之间的关系。

基于在农村进行的大量田野工作,作者能够对工人和农民进行富有启发意义的比较。很多接受他访谈的矿工的家庭仍留在农村(在湖南、湖北以及江西),2 他们自己也是走动于村庄和煤矿之间。尽管如此,他们仍然可以清楚地感知无产阶级和农民阶级在经济和社会地位上的悬殊差别——这种差别是在一个声称代表产业工人阶级利益的共产党领导下发展起来的。这种阶级差异给过去一代的中国工人提供了实实在在的利益。比如,安源工人不无沮丧地回忆说,在毛时代,他们想要在邻近的农村地区找一个理想的妻子是不费吹灰之力的。

然而,现在由于改革措施威胁到了产业无产阶级的铁饭碗,加之共产党对其代表对象的更广泛定义,曾经与农民相比较享有特权地位的工人阶级的优越性正在迅速消失。一些受访者更认为,现在实施的“承包”与过去的“包工头”并无区别。从传统上说,正是包工头们把村庄里的农民招收到煤矿成为临时工人的。考虑到1922年安源罢工正是由于滥用这种旧的包工制度而激发,这一指责是颇具鼓动性的。尽管干部们仍坚持传统的招工办法和现行的承包体制之间存在着客观差别,但在决定工人的反应方面,主观感受可能比客观事实更为重要。如果今天的工人再一次把他们自己看作等同于农民的社会群体,而非共产主义革命的特权受益人,这种认识的政治影响可能极为深远。事实上,工人和农民之间紧密的相互联系是20世纪20年代安源的重要特征,也非常有助于解释“红色安源”在中国共产主义革命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在那时,由于亦工亦农的安源矿工的机动性和缺乏工作的安全感,才促成了他们渴望跟随毛泽东去井冈山,并成为新生的红军的核心组成部分。

工人和干部之间的关系构成了本项研究的另一个中心议题。作者在研究过程中结识的许多干部都令人印象深刻。显然,他们深深地关心着煤矿工人并为他们的安危利益不倦地工作着。但既便如此,横亘在工人和干部之间的鸿沟却依然明确无误在工人的访谈中得以表达出来。最引人注目的是许多工人描述的毛时代的干部和今天的干部之间的反差。他们认为,今天,干部可以被定义为那些有能力搞腐败的人。此外,和毛时代安全的铁饭碗比较的话,今天的干部拥有决定谁保留工作谁应下岗的权力。一些工人用文化大革命时期的语言把毛之后的改革描述为一场“夺权”——其间干部们牺牲工人阶级而取得了控制权。他们坚持说,工人阶级的尊严已经因为依赖取得干部的庇护而大大削弱。这种依附关系与革命前工人对包工头的依附十分相近。同样,这种对毛主义的“黄金时代”的看法,即使对安源而言也不是全部准确的——而且可以肯定的是,它对于其他没有安源这样 3 的“革命业绩”的企业而言更为不适用。

工人与知识分子的关系是本书的另一个重要主题。这当然是一个能够与安源的早期历史,实际上更是与整个中国革命,相互呼应的话题。没有来自象毛泽东、李立

三、刘少奇等外部世界的知识份子的全心投入,1922年的安源罢工几乎肯定不会发生——更遑论获得那样辉煌的胜利。李立三能够书写传统文言文的能力替他赢得了萍乡县官员和地方精英的尊重,使他得以在这些人的许可下开办安源学校。正是通过教育(教育的渠道先是工人子弟学校,后是工人夜校),共产党逐步使矿工们相信中国共产党能够为他们提供比他们熟悉的且长期依靠其帮助的洪门所能提供的更多的东西。第一个帮助毛和李建立安源党支部的工人——铁路工人朱少连——此人就接受过几年学校教育,几乎半是工人半是知识分子。李立三由于穿着文人的长衫,以及他在到安源之前在法国勤工俭学的经历,使得工人对他尊敬得俨若神人。

十分明显,今天工人们对知识分子的敬意仍然强烈。这从他们对作者本人的欢迎和尊敬的态度中就可见一斑。尽管于作者反复提醒他的受访者他仅仅只是一名学者,所以并不能够代表矿工们去与政治当局打交道。然而,工人们依然把他受到的教育看作既是学术也是政治资源。人们会禁不住设想,未来的知识分子——如果他们不象作者这样谨慎地在学术和政治中间划出一条清晰界线的话——有可能会像一个世纪前的毛和李那样,在不满的工人中发挥爆炸性的影响。如果国家希望避免这样的挑战的话,一个良好的建议无疑是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作为消解在政治上有不同主张的知识分子煽动者(更不用说秘密社会帮派分子的诱惑)潜在的吸引力的有效手段。作者正确地强调了对有效的工会和法律机构的现实需要——它们可以起到疏导规范和调解仲裁工人们不满情绪的作用。在我看来,同样重要的还有高质量的基层教育。

四、本书的新颖之处:

本书既是中国工人阶级韧性的一部见证,也是对那些有足够好奇心和勇气,冒险走出舒适的学院办公室、深入到乡村严酷现实的几代中国知识分子献身精神的见证。我们只能崇敬毛泽东、李立三和刘少奇等年轻的共产主义组织者所具有的精明和充沛的精力。正是他们在20世纪20年代将安源工人动员起来。他们 4 的英雄式的努力依然屹立在中国革命(更是世界革命)的编年史中。作者绝对是一位学者而非政治活动家。作者曾数次访问安源。在那里,他忍受着许多其他城市知识分子所不能忍受的环境(甚至包括冒险爬下矿井以体验地层深处的生存)。他始终不渝地坚持去发现他的受访者的真实想法——而非把他自己的思想和理论强加于受访者。这些努力使他得以完成这部杰作。

作者对中国工人阶级状况进行的描述和研究堪与E·P·汤普森关于英国工人阶级的经典研究相媲美。像汤普森一样,作者探讨了劳工的历史变迁,熟练地将工人的政治倾向与他们对自己过去经历的自我诠释联系起来。但是,汤普森的著作是一部劳工史(寻找19世纪英国阶级意识的源头和手工业者对工业化的反应),而这本著作同时还是一部人类学和政治学的著作。它用人类学家的参与式观察和政治学家对于理论意义和政策涵义的关注,补充了历史学家们对逝去时代遗痕的追寻。

对作者来说,安源矿工成为了一个国家的工人阶级苦难的象征(正如英格兰纺织工人对于汤普森一样)。然而,无论是阶级变迁的过程与结果在这两个例证中都是迥然不同的。在汤普森讲述的故事里,工业革命是工人阶级意识逐渐和有机发展的关键动力;然而在作者的叙述里,这种意识乃是由外部知识分子向工人引入的,是政治革命而非经济革命的产物。英格兰工人挣扎着面对伴随着从手工业到工业生产的漫长转型而来的可以感受到的尊严和自主性的丧失。在此过程中,他们不情愿地形成了阶级意识。与此相反,中国无产阶级在短暂的共产主义革命过程中意气风发地主动接受了工人阶级的身份——这一革命许诺使他们成为社会的主人。今天,不难理解他们为何不愿放弃曾经十分优越的阶级身份——这些工人也正挣扎着适应伴随着从毛主义到改革的曲折转型而来的尊严与自主性的丧失。无论从历史还是比较的角度,中国工人今天所经历的一切都是没有先例的。这更说明了为什么这本书做出了如此精彩纷呈而又至关重要的贡献。

劳动关系一班

赵文

1090601072

第二篇:读淮海战役实录有感

读淮海战役实录有感

提到阅读军事书籍,我不禁想到以前看大决战时对我的冲击,尤其是前段时间读了些以国民党军队为主体的解放战争文章,于是找来一本淮海战役实录,再次来看徐蚌会战这场规模宏大的大决战之一。

作为三大战役之一的的淮海战役堪称军史上的奇迹。直至今日,回顾这场战役时,也不得不击节赞叹,着实是一场当领导下,以解放人民为目标的精彩之战。这次读来,我主要从战役的谋略和军事思想方面来理解这本书

一、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回顾淮海战役的整个过程,堪称惊心动魄,跌宕起伏。但是,对比敌我双方,虽然作为我军指挥的粟裕同志的忠言直谏、后方宣传动员在决策和后勤上为最终战役的胜利提供了根本保障;同时,作为敌军的国民党军队内部派系矛盾激化、临战退缩也客观上注定了其失败的历史命运,但是,个人认为都不是是主导战役的最根本因素。结合淮海战役的大背景,不难发现:得益于辽沈战役的胜利,我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的实力已经和国民党的所谓机械化部队在伯仲之间,不相上下,后勤供给能力更是得到了巨大提升,特别是当时的民心向背,代表广大人民利益的中国共产党已经占据绝对的上风。所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我解放军的胜利已然是一种必然趋势。由此想到我更深刻的认识到,作为人民代表的中国共产党才是救民于水火,并且代表人民利益的唯一正确领导,党的绝对领导才是广大人民群众实现自己当家作主的前提和保障。

二、个人不能阻挡历史的车轮前进,但是却可以推动其加速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解放军在淮海战役过程中的表现是精彩的,这也是最值得我们在日常工作学习中应该引以为榜样,时刻激励自己的。客观上,我们认识到,无论解放战争还是和谐社会、学习型组织的建立,以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伟大的中国国共产党领导下,最终的成功和胜利都是可预见的必然趋势,但是要取得淮海战役这样精彩、高效的胜利则是每个环节,每个指战员都尽心竭力的成果。这种发自内心的、主动积极的战斗、工作、学习态度,会在日常生活中客观的体现为,跟党走、听党话、做党要求和提倡的事,从而从思想意识形态上明确了代表正确发展方向的建设由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目标,并使得每个党员和党员积极分子都能自觉地紧密团结和围绕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不懈努力,为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建设添砖加瓦。

三、树立崇高理想,高起点严要求。中国共产党从建立之初就是抱有崇高理想的,那就是打倒剥削阶级,解放被剥削阶级,党的战士为了这个理想,可以毫不犹豫的牺牲个人利益甚至宝贵的生命,来实现集体利益永远高于个人利益誓言。正是由于思想上的巨大差异,导致敌我双方在战场上的表现截然相反。只有具有共同目标,而且目标是积极向上的一群人才能发挥最大的能力,开创出惊天动地的伟业。而这群人就是群众的先进代表和榜样,也是服务人民的生力军,他们有着一个共同的名字,中国共产党党员。总结:历史棋局早已终了,胜负也已经成为过往,感慨之余,蓦然回首,深感毛泽东同志“枪杆子里出政权”的战略决策。我们看到,在战役之初,国民党在中原战场上是掌握有战略主动权的,他们集结着80万武装到牙齿的机械化重兵集团,可以用现代化的交通工具来保障军队供给。而在我党一边,物资供给上仅仅是“小米加步枪”的低劣装备,后勤给养也处于极其原始的地步,可是在民心所向的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的号召下,解放区的老百姓发出了倾家荡产为前线的呼声,动员了大量人力物资,保障了大规模战争得以顺利进行。就像陈毅元帅曾经指出的,淮海战役的胜利是老百姓用手推车推出来的,民心的向背似乎可以成为战争胜负的风向标。对比我军指战员的英勇奋战和国民党反动军队的贪生怕死,节节败退,战争的胜利离不开那些勇于献身的普通士兵,而当普通士兵们真正明白要为何而战的时候,他们的生命所焕发出来的能量是国民党永远无法明白和极度害怕的。从中,我们更能深切体会到光明和黑暗的强烈反差,这也从一个侧面更加证明我中国共产党的伟大。

从大处见小处,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更是一名军队后备军官,我也应该从书中学到军事思想和生活中的为人处事。在今后的工作、学习中,不仅要时刻以一个共产党员的要求指导自己的一言一行,在本职工作上任劳任怨,积极要求进步,更应该树立崇高的理想,不断深入学习党的章程和资料,加强自我修养,提高政治觉悟。因为,我确实感受到思想才是支配行为,以前一直认为理论枯燥无用,现在感受到党的理论对战争对实践对个人成长进步的巨大作用。我也希望,通过学习,能以提升自己,向部队向祖国奉献自己的青春与热量。

第三篇:读《党史风云实录》有感

读《党史风云实录》有感

中华民族是一个智慧杰出的民族,中国人民是一群勤劳勇敢的人民,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伟大光荣的政党。自从中国共产党诞生以来,中国人民便在她的领导下,经过一番艰苦斗争后,相继推翻了压在人民身上的三座大山,并建立起一个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也许我们都知道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的过程中付出了很多心血,经历了很多磨难,但是对于这里面详细的情况我们却不太了解。所以,作为一名积极向党靠近的大学生,我决定从党史入手,以增加自己对党的认识和了解。

在看完《党史风雨实录》这本书后,我深切地感受到我们今天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更是对那些为建立新中国而赴汤蹈火的中国共产党员深感佩服。我发现在革命的道路上,共产党员除了要面对外国侵略者的入侵,还要面对国内反动势力的斗争,在这一个过程中,他们经历过不少大风大浪,但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他们对在革命道路上所受的苦与累都能坚强地忍受着。例如在大革命时期,因为国民党发动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人,而一些意志不坚定的分子在这样的环境下或是脱党或是叛变投敌。省的特派委员黄公略为了考验隐蔽在国民党军队担任团长的彭德怀而差点被其杀死,尽管这样的事情在其他共产党员身上也会偶然发生,但是他们却从未产生过放弃建立新中国的念头。

在中国共产党员的革命道路上,也曾经发生过不少冤假错案,例如陈伯钧误杀吕赤、AB团冤案、彭德怀错杀袁文才和王佐等案件,虽然犯这样的涉及人命的错误的确是一件很重大的事情,一般来说,杀人者都需偿命,可是毕竟圣人也有犯错的时候,在这个内忧外患的时候,如果我们不能正确地面对这些错误,那么将会陷入越错越深的局面。然而,在处理这些事情的时候,中共领导都会进行一番深入的了解与分析,然后给予这些人最合情合理的处罚。在领导人的正确领导以及理智判断下,为了避免在用人之际失去更多的人才,于是便免除了他们的死刑,给予他们戴罪立功的计划。正因为党的领导人有如此宽容的心,所以在日后的革命道路上,他们都比其他人更加卖命地为党的事业奉献。也许,这样的一种宽容不仅是革命道路上需要的,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是必须的。

在《党史风云实录》这本书中,我除了读懂革命战士们的坚毅与宽容外,还深深的体会到他们为了革命事业而不得不选择牺牲家庭的那种无奈与痛苦。为了革命事业,不少共产党员都不得不狠下心来抛下妻子和儿女。有些时候,他们的家人甚至还会为革命事业献出宝贵的生命。例如毛泽东的妻子杨开慧不幸被敌人抓捕后,无论敌人如何对其进行严刑拷打、威胁恐吓,她都不愿与毛泽东脱离夫妻关系,并坚持自己对革命事业的肯定态度,最后敌人残忍地把她杀害了。在毛泽东得知这件事后,他虽然对妻子的遇害感到无比痛心,但面对这个无法挽回的损失时,他的革命斗志不但没有丝毫动摇,反而还选择振奋起精神,继续革命。

从这一件又一件鲜为人知的革命实录中,我被他们那种坚定的革命意志震撼了,对他们的敬佩之情更是油然而生。正因为有了共产党员们的无私奉献与牺牲,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美好的生活环境,所以我们一定要学习他们那种坚持不懈的革命精神,为自己和祖国的美好明天而努力奋斗。

第四篇:读《朱镕基讲话实录》有感

前人风骨今人智慧

—读《朱镕基讲话实录》有感1998年3月,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选举朱镕基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他说“不管前面是地雷阵还是万丈深渊,我都将勇往直前,义无反顾,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是朱总理说的话,他不只是说说,他就是那么做的。

俗话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一棵树的成长,不是撒下种子就可以成为苍天大树。在成长的过程中,他需要有人浇水施肥、修剪枝叶。而朱总理不是栽树的人,更不是乘凉的人,他是那个辛勤的“园丁”。在国家发展最关键的时候,是他挺身而出,浇水施肥、修剪枝叶,才使得我们共和国的大树长得高壮笔直。在这里向伟大的朱总理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说真话。因为中国历史的原因,政治家一般是把中庸之道发挥到了极致。很少有敢于说真话,实话的官员,一旦出现那就是历史上传世流芳的。“自己不勤政,又不廉政,吃吃喝喝,乱批条子,任人唯亲,到处搞关系,把国家财产不当一回事,你坐在主席台上面作报告,下面能不骂你?”这是朱总理的著名言论,很多人都听过,并且认为说的一针见血。但是认真想一下,说这种话需要多大的勇气,多么大的魄力?谁都知道这么说会得罪人,作为普通老百姓或许说说没什么,大家认为这是发牢骚,但是作为一名国家高级领导人,说出这种话就代表着某些政治性的东西。因为会得罪人所以他还有这么一句话“反腐“不管前面是地雷阵还是万丈深渊,我都将一往无前,义无反顾,鞠躬尽瘁,败要先打老虎后打狼,对老虎绝不能姑息养奸,准备好一百口棺材,也有我的一口,无非是个同归于尽,却换来国家的长久稳定发展和老百姓对我们事业的信心。”作为国家总理,因为反腐给自己准备一口棺材,让人感觉好寒心。当时国家的经济以一个非正常的速度在向前发展,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又问题就要正确的认知。当时很多地方政府一味的以GDP的增长作为工作指导,出现了片面理解发展才是硬道理,过分追求经济增长速度的问题。朱总理及时察觉并且指出,当时有人认为他是跟邓小平同志唱反调,还好邓小平看到了这篇发言的录音整理稿,并对其内容予以充分肯定。就是这样一位敢于面对压力的总理,对于任何的问题,只要是不正确的,他都可以以最深刻的言论表达出来。不惧强权,为了国家宁可给自己准备一口棺材。即使在他已经卸任之后仍然时刻关心国家发展,不忘献言献,在清华百年校庆之际与清华师生座谈中,直言不讳地就分税制、土地财政、城市交通、义务教育等社会热点问题,表达了自己的思考。拥有这样一位总理,不可谓不是国家之幸,百姓之福。

解难题。三角债,当时企业连环拖欠货款形成的巨额债务链,严重影响国民经济正常运行,朱总理经过反复调研,指出问题具体出在哪里。提出固定资产投资拖欠这个源头入手,经过一系列措施,使得经济运转恢复正常。金融危机,令人谈虎色变的四个字,就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仍然受着金融危机的困扰,今天的欧洲各国还在为解决金融危机而冥思苦想。上世纪90年代的亚洲金融危机,对亚洲各国的冲击都很大,中国作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做到固定汇率,确保人民币不贬值,并且积极的帮助东南亚国家走出困境!在这场危机中中国起到了决定性作用,证明了中国为亚洲、为世界愿意付出一切大国精神!朱总理在位期间,扭转了经济失控高通胀,使经济总体成功软著陆,为国民经济持续增长、发展,铲除了危机;有了经济软著陆、适度调整若干政策,才能在国际金融风暴和国际

经济徘徊下景气的大气候下,中国能较突出地保持高速增长;有了经济改革、发展打下基础,才能以付出较小暂时性代价,解决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中国经济发展融入国际社会。正是因为这一切,才使我国经济平稳快速发展,我们过上了今天的幸福生活。1993年应对粮食价格上涨,国企改革,打击猖獗的走西活动等等都是总理为我们国家解决的难题。

在清华大学校庆时与经管学院师生谈话是说:“这本书有几个特点。一个特点是只讲真话没有套话,所有在我任职期间的正是讲话,包括五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我全部不收,应为过去他已经出版过了,我收的都是我新的讲话,12年。第二个,这个讲话跟以往的选集不一样这里面除了文字以外,还有大量的图片,第一张图片就是我跟小平同志的照片,第二张就是我跟江泽民同志的照片,第三张是我们十四大政治局常委跟小平同志的相片,书里面包含有大量的相片,基本上都没有公布过,第三,这个书里面收集了我的批语和我的信件,亲笔写的,字不太好但都是真话,只有一片我稍微满意一点,我认为写的比较好一点,就是我在浙江胡雪岩的故居所提的那幅字,我认为从书法上说还过得去,就着一幅字,我觉得写的比较规整,比较规矩,还可以,请大家鉴赏,我送给你们我当国务院领导12年,我的经验,我把我的经验送给你们,请你们看一看,我这十几年说的真话 胡话 还是老实话,请你们鉴定(说的热血沸腾)我认为这本书对于你们,无论是做官 做人 做企业家,都有很大的借鉴意义,我认为做人的意义比做官还要大,所以我希望你们经管学院(的学生),不但要读,(开玩笑)读也不容易,这四本书一百二十万字,我是从一千五百万子里面挑出来的,要照着这个做就更不容易。

就是这么一位永远对国家,对人民关心的人。他应该得到全国人民的敬佩,总理有一句话说的好“做人的意义比做官还要大”。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向总理学习,无论做什么工作,但是一定要好好做人。做一个说真话,不畏强权,勇于奉献的人。

在此,再次向为共和国事业做出一辈子贡献的总理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Xjdhqjz1004zy

第五篇: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精选)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行动指南: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中国共产党追求的共产主义最高理想,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充分发展和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才能实现。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经过长期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斗争,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引导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不断前进。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指导思想。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并且为此而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方面和环节。

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

在新世纪新阶段,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巩固和发展已经初步达到的小康水平,到建党100年时,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建国100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甚至实现现代化。

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要抓紧时机,加快发展,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充分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立国之本: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这四项基本原则。

改革开放,我们的强国之路。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

尊重和保障人权。广开言路,建立健全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制度和程序。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法律实施工作,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

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努力形成全体人民个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坚持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着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为人民创造良好生活环境,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按照“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方针,促进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完成祖国统一大业。

中国共产党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权世界和平,促进人类发展,努力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在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发展我国同世界各国的关系。

按照独立自主、完全平等、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内部事务的原则,发展我党同各国共产党和其他政党的关系。

不断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党的建设必须坚持实现以下四项基本要求:

1.坚持党的基本路线(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基本路线统一思想和行动)

2.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3.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同群众同甘共苦,保持最密切的联系,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不允许任何党员脱离群众,凌驾于群众之上。党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意预防的方针,建立健全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坚持不懈地反对腐败,加强党风建设和廉政建设。)4.坚持民主集中制(她既是党的根本组织原则,也是群众路线在党的生活中运用)

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组织的领导。党员

(1)年龄在18周岁的中国工人、农民、军人、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阶层的先进分子,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愿意参加党的一个组织并在其中积极工作,执行党的决议和愿意按期交纳党费。这是党员关心党的事业,有组织观念的一种表现。

(2)a.中国共产党党员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

b.中国共产党员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身。

c.中国共产党党员永远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除了法律和政策规定范围内的个人利益和工作职权以外,所有共产党员都不得谋求任何私利和特权。党员权利:行使表决权、选举权、有被选举权。

3.发展党员,必须经过党的支部,坚持个别吸收的原则。申请入党的人,要填写入党志愿书,要有两名正式党员做介绍人,要经过支部大会通过和上级党组织批准,并且经过预备期的考察,才能正式正式党员。

4.入党誓词: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

5.预备党员的义务同正式党员一样。预备党员的权利,除了没有表决权、选举权、被选举权以外,同正式党员一样。

6.党员有退党的自由。党员要求退党,应当经支部大会讨论后宣布除名,并报上级党组织备案。

7.党员如果没有正当理由,连续6个月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或不交纳党费,或不做党所分配的工作,就被认为是自行脱党。支部大会应当决定把这样的党员除名,并报上级党组织批准。

8.党是根据自己的纲领和章程,按照民主集中制组织起来的统一整体。

9.党的民主集中制基本原则:党员个人服从党的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组织,全党各个组织和全体党员服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10.党的最高领导机关: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它所产生的中央委员会。11.党的各级代表大会代表实行任期制。

12.成立党的新组织或撤销党的原有组织,必须由上级党组织决定。

13.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每5年举行一次。党的中央委员会每届任期5年。全国代表大会如提前或延期举行,任期随之而变。中央委员会和候补委员必须有5年以上的党龄。

党的纪律

1.党组织对违犯党的纪律的党员,应当本着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精神;严重触犯刑律的党员必须开除党籍。

2.处分:警告、严重警告、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开除党籍,留党察看的时间不得超过2年,留党察看期间没有表决权、选举权、被选举权。3.对党员的处分,必须经过支部大会讨论决定,报党的基层委员会批准

党徽党旗

党徽:镰刀和锤头组成的图案

党旗:旗面缀有金黄色党徽图案的红旗

党徽党旗是中国共产党的象征和标志,党的各级组织和每一个党员都要维护党徽党旗的尊严。要按照规定制作和使用党徽党旗。

下载读《中国工人阶级状况:安源实录》有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读《中国工人阶级状况:安源实录》有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工人阶级入党申请书

    以下是好范文小编辑收集整理的,以下提供一篇中国工人阶级入党申请书给大家参考!敬爱党组织: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的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

    中国工人阶级入党申请书

    敬爱党组织: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的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愿意参加党的一个组织并在其中积极工作,按期交纳党......

    读《乡土中国》有感

    学号:I50914019 姓名:杨庆泽 专业:电子商务读《乡土中国》有感 一.对《乡土中国》的初了解 作为大三的一名学生,今年是第一次选社会学这门跨专业课,在这之前,我对“社会学”这个名......

    读《乡土中国》有感

    2011级公管班 59 胡伟 读《乡土中国》有感 拜读了费孝通先生的代表作《乡土中国》一书,感触颇深:我也是地地道道的、土生土长的农村人(“乡下人”),好多乡土风俗、气息我都了解,以......

    读中国近代史有感

    读中国近代史有感 这本书,讲述了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百余年时间里,在中国的土地上,经历了侵略和反侵略、压迫和反压迫的历史事件,它们如实地记载了......

    读《中国简史》有感

    读《中国简史》有感 培根说过“读史使人明志”,读了《中国简史》我收获颇多。 《中国简史》这本书按照时间顺序描写了各个朝代的兴衰。名说典故,文化发展,历史名人,将我带入一个......

    读《中国震撼》有感

    有感于中国震撼 理学院学生统计学第一党支部 12统计一班 姚润沐 看完《中国震撼》,小有感触。 回忆起许多年前的那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呐喊,崛起是一个梦想。梦起于另一个......

    读中国四大名著有感

    读中国四大名著有感 学校:弥阳一小 班级:五(4)班 姓名:刘梦琳 指导教师:丁云萍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只要你用心去读,用心去品味、去体会。知识就像小河一样潺潺流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