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原因分析

时间:2019-05-12 00:51: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我们为什么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原因分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我们为什么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原因分析》。

第一篇:我们为什么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原因分析

摘要:苏东剧变使得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到重创而渐入低谷。在东西方世界势力不均的现实情况下,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显得尤为重要。对马克思主义性质的分析可以回答其历史和现实意义,而对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的理解更能清晰地展示其旺盛的生命力。中国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作为马克思主义从理论形成到实践应用的成功范例,它在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方面更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性质;价值;意义 中图分类号:f0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3-0005-02

20世纪90年代,在经历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以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进入21世纪后,在东西方世界势力不均的现实情况下,特别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目前仍处在相对稳定的发展阶段,面对一些人对社会主义的困惑,尤其是提出“在新的历史时期是否需要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等等问题的时候,我们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更应该认清马克思主义在社会前进和发展中所承担的重要作用,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波兰学者亚当·沙夫在《马克思主义在今天的意义》一文中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是近代工业革命的结果,它不是由某种社会观念,而是由没有社会主义就无法生存的整个社会造就的必然性。社会主义的名称本身倒无关紧要。现在的问题不是考虑社会主义是否必要,实际上社会主义已经出现。”[1]由此可见,在亚当 · 沙夫看来,讨论“在新的历史时期是否需要社会主义”这个问题本身就是不必要的。社会主义的出现是历史前进的结果,是一种必然的社会发展趋势。在资本主义无法克服自身根本矛盾的情况下,社会主义作为资本主义的对立面出现,表达了人们对一种新的美好社会形态的向往。社会主义作为一种全新的社会形态,是从资本主义社会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的一个中间阶段,是一个“缓冲地带”,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发展阶段。相对于资本主义几百年的历史而言,社会主义刚刚经历了上百年的发展,还只能称之为新兴事物,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不能因为暂时的挫折而否认历史发展的趋势。

明确了这一趋势,就要继续讨论在新的社会发展阶段要坚持以什么样的意识形态为主导。亚当·沙夫认为,即使是在不预言社会制度的前提下,我们也同样需要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指导我们的生活。而且,马克思主义致力于研究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作为人类历史上一部经典的无产阶级斗争学说,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分析和理解现实形势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对马克思主义的性质的理解能够回答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渐入低谷,而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进入相对平静期的现实情况下,马克思主义的“过时论”、“无用论”、“失败论”以及经典马克思主义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对立成为马克思主义继续发展道路上的障碍。要扫除这些“绊脚石”,首要的任务就是探讨马克思主义的性质。

1.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区别之处在于其科学性。马克思主义批判地总结了前人的一切优秀成果。它是包括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而构成完整的理论体系。亚当·沙夫在文中用大量篇幅论述“没有哲学不行”这个重要观点。而且,在黄楠森教授撰写的《科学性与实践性的统一——读〈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一文中,他明确指出科学性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区别,也是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理论与前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理论的根本区别。

2.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性成为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的最强有力的理论武器之一。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斗争学说,它具有极强的理论意义。阶级、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马克思主义以推翻一切剥削制度、争取全人类的解放为追求目标,这必然得到广大无产阶级最强有力的支持。今天,因为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仍然存在,所以马克思主义必将继续发挥作用。亦如亚当·沙夫所说:“我只想说明,对社会科学来说,马克思主义更具有实用价值,它能(比其他流派更好地)促进解决与我们这个时代的实践密切相关的热点问题。”[1] 3.实践性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现实世界的根本途径。一切真理必然要接受实践的检验,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就是实践的观点。“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2]。自马克思主义理论酝酿之日起,它就是为了全体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而努力,可以说,马克思主义的命运是随着工人阶级和民族政治命运的波动而波动的。从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建立,到包括中国在内的多个民族的解放,马克思主义不断从理论上升到实践,履行着它“改变世界”的职责。在改造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也经历了诸如“苏东剧变”这样的尴尬,但这也印证了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种曲折上升的历史过程,正是这样的过程才为马克思主义带来了生机与活力。

4.时代性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丰富和发展着的科学,任何孤立的、静止的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方法都是错误的。马克思恩格斯也一再表示,他们的理论不是教条,而是方法。“正如社会现实发生了变化一样,有些部分自然而然地变得陈旧,成为历史。对不是作为宗教信条,而是作为科学思想的观念来说,这也是通常的命运。”“还有些部分经受不住现实的检验,被证明是错误的。” [1] 由此可见,对于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来说,不必为在实践的基础上揭示马克思主义中不合乎现实的内容而惴惴不安,这不是背离马克思主义,而是为马克思主义增添新鲜的血液,这才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离开了发展讲坚持,必然使科学的理论成为停滞的一潭死水,毫无生趣。只有在坚持中不断发展,才能成为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

二、对马克思主义价值的分析成为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航标”

1999—2005年期间,西方国家举办了几次评选活动,马克思或是当选“千年思想家”,或是赢得“英国人心目中最伟大哲学家”的殊荣。2008年,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爆发了次贷危机,与危机情况形成反差,在这些国家,《资本论》的销量迅速上升,甚至出现销售一空的现象。从西方国家这几次评选的结果到面对经济危机时人们对《资本论》的狂热,无不说明马克思以及马克思主义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说明人们无法绕开马克思的巨大身影。要回答我们为什么离不开马克思主义,就必须了解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这也是我们在为坚持马克思主义而寻求更多的动力。

1.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为无产阶级打开资本主义桎梏枷锁的重要工具。马克思主义形成于资本主义世界的夹缝中。虽然经历了贫病交加、政治迫害等各种障碍,但马克思和恩格斯用其毕生的精力来行使批判资本主义,推翻资本主义的使命。只要资本主义存在,无产阶级就无法成为自己的主人,实现真正的解放。可以说,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是相伴而生的,而现阶段,资本主义在整个世界的力量仍不容小视。资本主义经济经历过大繁荣,为了缓和阶级矛盾,资产阶级也曾在政治、经济、文化、民生等方面向无产阶级做过让步和妥协,但是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性质没有改变,资本家追求剩余价值最大化的动机没变,根本矛盾没消除。“我们对资本主义进而对马克思主义的态度或许会改变,但只要资本主义存在,马克思所提出的学术和理论问题就不会消失。正如哈贝马斯所指出的那样,与资本主义的全球化和日常生活世界的入侵相伴随的,是马克思主义在许多领域的扩散。在这些领域,马克思主义或许丧失了自己的一些清晰特征,但仍会以基本的方式渗透于社会和文化分析之中。我认为,这也就是为什么马克思主义无所不在的原因。”[1] 可以说,资产阶级理论无法解释资本主义社会所面临的致命问题,因为它无法跳出自己的包围圈,而只有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才能够客观地看待资本主义的困境。

2.马克思主义的个人和自治人道主义理论必然获得人民的支持。亚当·沙夫非常关注马克思主义学说中关于个人和自治人道主义的理论,他认为这些理论构成马克思主义学说的重要部分,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按照沙夫的观点,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异化理论乃至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精华。他把马克思主义的人学理论的主要内容归结为三个方面:“首先,个人是对社会问题进行任何恰当的分析所不可缺少的出发点的基本原理;其次,个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和产物的观点;第三,人是其社会实现的创造者的观点。”[1]马克思主义的人学理论既可以成为我们揭露、批判资本主义丑恶面目的刀枪,又是我们阐述社会主义本质、赢得广大人民支持的砥柱。这也与我党一直强调的以人为本的思想一脉相承。

明确了马克思主义在今天的意义,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马克思主义呢?笔者认为,其一,作为方法论的马克思主义是没有阶级的。“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所提出的哲学观、哲学方法,至今仍是‘不可超越的’。”[6] 无论是资本主义社会还是社会主义社会,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方法论都能够成为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工具。其二,作为学术研究对象的马克思主义可以存在争论,过时的部分可以及时修正。我们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马克思主义,只有这样,才能焕发其强大的生命力。中国编辑整理。

第二篇:保护环境离不开我们演讲稿

姬:同学们,刚刚过去的六一儿童节你们过得高兴吗?可当我们都踏 着轻快的脚步,哼着动听的旋律畅游在风景秀丽的公园,惊险刺激的游乐时,是否注意到道路上的垃圾变多了,小河里的水变脏了,路边的花草也变的稀稀落落了呢?

刘:如果每过一次节日,我们的环境都遭受一次侵略的话,不久的将来会是什么样,你们敢想象吗?

姬: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础,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环境的恶化已经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严重的灾难。生态破坏将使我们丧失大量适于生存的空间,并由此产生大量生态灾民而破坏周边社会的稳定。

刘:近些年来,人类对于生态的破坏越来越严重,水土流失,干旱洪涝,沙尘暴,泥石流,水污染、大气污染,垃圾问题等都在威胁着我们的健康和发展,还有我们的生存环境。

姬:由于人口急增,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加快,消耗飙升,使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直接威胁着人类的生存。

刘:同学们,今天是世界环境日,作为21世纪的小公民,我们有责任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保护环境,我们能做的有很多:不乱扔纸屑,不随地吐痰、不攀折树木、节水节电等。

姬:同学们,我们是未来的主人,保护环境离不开我们,让我们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相信明天的环境一定会更好,为我们创建的卫生城市,文明城市做贡献!

第三篇:心理教案——我们离不开群体

我们离不开群体

赵晶

一、辅导目标

1.学会接纳他人和集体,能够珍惜友情,并融入到班级团体中。2.杜绝学生在班级内“特立独行”和“分帮派”心理行为的产生。

二、辅导准备

1.教师事先了解班级内学生融洽程度,观察经常受孤立的学生,对其默默关注,给予关心和温暖。

2.下载儿歌《我的朋友在哪里》。3.准备彩虹图片。

三、辅导过程

一、热身活动

(活动目的:让学生放松身心,投入到本次的辅导中来,并为下面的活动做好铺垫。)

儿童舞蹈《我还有点小糊涂》师生共同完成。

二、导入主题

(活动目的:从同学们熟悉的动画片入手,使学生放松心态。了解学生的整体状态,并且通过分享与交流让孩子认识到生活在群体中的重要,顺利进入主题活动。)

1.同学们喜欢《熊出没》这部动画片吗?你最喜欢动画片里的谁呀?为什么? 同学们畅所欲言。

2.师小结:同学们喜欢熊大、熊二与森林里的小伙伴们,认为它们机智、勇敢。更可贵的是它们遇事能团结在一起,共同想办法,保护了森林。光头强即使再狡猾,也斗不过集体的力量,所以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群体。

三、主题活动(活动目的:“一个人的世界”的游戏让同学们体会到了独自一个人生活在这个世上是多么的孤单。“口香糖”的让孩子体会到了有伙伴的快乐,并进一步的感受到生活在集体中的重要。)

(一)一个人的世界

1.小朋友,如果世界上只有你一个人会是什么样的?下面,我们做一个活动感受一下一个人的感觉吧!

2.师讲活动内容。

3.学生戴好眼罩,教师适时引导:现在,小朋友试想这就是你一个人的世界,周围没有了爸爸、妈妈,没有了老师,没有了朋友,整个学校里面只有你一个人,“六一”儿童节的时候也是你一个人,回到家也是你一个人,无论走到哪都是一个人……请一个人听听这首歌曲(引导完毕,助教播放儿歌《我的朋友在哪里》),然后摘掉眼罩。

4.教师依次提问,学生思考并回答。

(1)此刻你的心情怎样?有什么想说的?(2)当听到歌曲的时候,你想到了什么?

5.教师总结:我们都不喜欢一个人的世界,我们需要朋友。所以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不能丢掉任何一个朋友,因为我们离不开群体。

(二)口香糖

1.既然大家都不喜欢一个人的,那么有一个活动,可以让我们来体验有伙伴的快乐,想不想玩?

2.教师宣布活动内容与规则。

3.学生活动,教师营造愉快的活动氛围,并注意把握活动轮次和时间。4.你更喜欢“粘到伙伴”,还是喜欢“落单”。学生回答。为什么喜欢“粘到伙伴”?生回答。

(三)同学之间敞开心扉

(同学之间敞开心扉,互相分享自己曾经与同学有过矛盾或是自己被孤立的事,通过今天的辅导认识到自己行为的错误,在老师的引导下与同学握手言和。)

1.看来同学们都喜欢与小朋友在一起,所以在平时的生活中,朋友之间发生矛盾,我们不能丢掉任何一个朋友,更不能欺负任何一个朋友。那在你的生活中,你的身边发生过这样的事吗?生回答。

2.以后怎么办?

3.给自己一次机会,走到曾与自己发生矛盾的朋友面前,用你喜欢的方式,与他握手言和,使你们重新回到集体中吧!

(四)美丽的彩虹

1.教师展示彩虹图片并引导:彩虹有很多颜色构成,如果其中某一个颜色总是挑剔它的群体,然后躲起来自己做彩虹,那它还漂亮吗?

2.教师总结:其实在老师眼中,每一个小朋友都代表一种颜色,我们走到一起,就会变成最美丽的彩虹,最优秀的班级。如果一个小朋友遇到困难,我们要去帮助他,而且我们要学会关心身边的每一个人。只有大家在一起,才是最好的班级,最美丽的彩虹!

第四篇:马克思主义五观、四个认同、三个离不开

马克思主义五观、四个认同、三个离不开

马克思主义“五观”

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宗教观。

1、马克思的国家观

“国家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机器,是使一切被支配的阶级受一个阶级控制的机器。”这是V.I.列宁对K.马克思、F.恩格斯的国家观点最全面、最准确的概括。它包括3层含义 :①国家是有阶级社会的组织。这说明国家是一种历史现象,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会永远存在下去。它是社会内部矛盾运动发展的结果,是私有制出现、阶级形成后,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同样,国家也必然伴随着阶级、阶级矛盾的彻底消灭而自行消亡。这是国家的产生、发展、消亡的客观规律。②国家是阶级统治。这指出了国家的本质,即国家是哪个阶级的政权,是哪个阶级的统治。在有阶级的社会中,任何一个阶级的统治都来源于它们的经济统治,而一个阶级的经济统治又必须依靠它的政治统治来维护和巩固,因此国家政权总是属于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政治统治是统治阶级的联合力量,是统治阶级的集体意志和力量的表现,一般都是通过国家意志来实现的。奴隶制国家的本质是奴隶主阶级的统治,封建制国家的本质是地主阶级的统治,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是资产阶级的统治,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是无产阶级的统治。③国家是机器。它形象地指出国家是由许多部件所组成的互相联系的有机整体。国家组织与其它社会组织的主要区别,就在于它有强迫被统治阶级服从国家意志的能力,有行使这种权力的官吏(干部),有实现这种权力的军队、警察、法院、监狱等强制机关,还有供养官吏与强制机关的捐税和国债。这3项构成一种组织力量和物质力量,即特殊的社会权力。

2、马克思主义民族观

第一,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有它自身形成、发展到消亡的客观规律。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民族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是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的,并且民族的发展是受社会发展规律制约的。

第二,民族和阶级是两个不同的社会历史现象,民族问题与阶级问题是两种性质不同的问题。在阶级社会里,民族内部包含着不同的阶级,存在有阶级斗争,所以在阶级社会里,民族问题往往同阶级问题联系在一起,剥削阶级总是将这样那样的民族问题打上阶级的烙印。但不能因此得出结论说,民族问题的实质是阶级问题。在社会主义时期,阶级斗争已经不是主要矛盾,民族问题基本上是各民族劳动人民之间的关系问题。如果把民族问题的实质归结为阶级问题,那就只能严重脱离以至伤害少数民族群众,不但不可能正确处理民族问题,加强民族团结,反而会给敌对势力帮忙。

第三,民族问题是社会发展总问题的一部分。民族问题从来就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是社会发展总问题的一部分,是革命和建设总问题的一部分。民族问题只有在社会总问题解决进程中,才能得到解决。如果我们在整个革命建设中重视民族问题,正确认识和处理民族问题,它就对整个革命和建设过程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如果忽视或者错误地处理民族问题,她可能会给革命和建设事业带来巨大的破坏力,使整个革命事业受到挫折乃至失败。

第四,各民族平等的联合,反对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则。各民族无论大小,都一律平等。每个民族都是人类物质财富和历史、文化的创造者,各民族应在完全平等的基础上团结起来,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全世界各民族的无产阶级应坚持国际主义的原则,同一切被压迫民族实行不分国界和民族的亲密联合,共同进行斗争,推翻实行民族剥削和压迫的反动统治阶级。

3、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基础理论或基本原理由下列几方面内容构成:

(1)宗教的本质。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对此问题作了回答:“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力量的形式。”(2)宗教的发生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唯物史观的形成和完善为揭示和阐明宗教发生和发展的历史进程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工具。恩格斯对宗教发展的历史进程和宗教在不同历史阶段所展现的历史形态,先后提出过三种图式。第一种为从原始社会的“自发宗教”到阶级社会的“人为宗教”;第二种为从“部落宗教”到“民族宗教”再到“世界宗教”;第三种为“自然宗教”到“多神教”再到“一神教”。

(3)宗教存在的根源和消亡的条件。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宗教存在的最深刻的根源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不合理,使自然力量和社会力量对人成为盲目起作用的、异己的力量。“只有当实际生活的关系,在人们面前表现为人与人之间和人与自然之间极为明白而合理的关系的时候,现实世界的宗教反映才会消失,只有当社会生活过程即物质生产过程的形态,作为自由结合的人的产物,处于人的有意识有计划的控制之下的时候,它才会把自己神秘的纱幕揭掉。但是,这需要有一定的物质基础或一系列物质生存条件,而这些条件本身又是长期的、痛苦的历史发展的自然产物。”

(4)宗教的社会功能。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宗教是维护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本质上是历史上统治阶级用来维护其统治秩序的工具。但也不否认被压迫人民在历史的特定阶段利用宗教进行反抗斗争的事实。

(5)马克思主义政党对待宗教的态度。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宗教将随着其消亡的历史条件逐渐成熟而消亡;宗教对于国家来说是私人的事情,实行政教分离,实行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

4、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

马克思的历史观普通称为唯物史观。但这不是马克思自己用的名称。此名称乃马克思的朋友恩格尔在一八七七年始用的。在一八四八年的“共产党宣言”里和在一八六七年出第一卷的“资本论”里,都有唯物史观的根本原理,而公式的发表出来,乃在一八五九年的经济学批判的序文。在此序文里,马克思似把历史和社会对照着想。他固然没有用历史这个名词,但他所用社会一语似欲以表示二种概念。按他的意思,社会的变革便是历史。推言之,把人类横着看就是社会,纵着看就是历史。喻之建筑,社会亦有基础(Basis)与上层(Uberbau)。基础是经济的构造,即经济关系,马克思称之为物质的或人类的社会的存在。上层是法制、政治、宗教、艺术、哲学等,马克思称之为观念的形态,或人类的意识。从来的历史家欲单从上层上说明社会的变革即历史,而不顾基础,那样的方法不能真正理解历史。上层的变革,全靠经济基础的变动,故历史非从经济关系上说明不可。这是马克思历史观的大体。

5、马克思主义文化观

马克思就“文化”的界定,提出了“扬弃”的原则。此后,马克思主义经过了列宁等革命导师的发展而得以补充,马克思主义就“文化”的界定亦得以不断完善,但是,总而言之,经典的较为公认的是对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采取批判性继承的原则,这实际上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扬弃”的观点在文化中的通俗体现。

文化是与一定时期内的社会的历史性的情况密切相关的,可以说,历史造就了文化,文化就某方面展现了历史。

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历史时期的社会条件下,某个社会群体或者是某些社会群体÷集团所处的文明的外在表征。

文化具有一定的时间性。这是显而易见的:封建社会时代与资本主义时代的文化所反映的社会文明是不同的;而原始社会的与后工业文明时期的文化,其本质各异。

同时,文化具有一定的空间性。这一点亦显而易见。譬如,所谓之“欧美文化”与“东方文化”,其类型不同;而“燕赵文化”较之以“江淮文化”,其形态亦各异。

阶级有先进与落后之分,文化亦有此之别。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先进阶级是那些更符合社会的科学发展规律的社会集团,其就生产力的发展起正向促进作用。那么,其所属的文化即为先进文化,与先进文化相对而言的,则是落后文化。先进文化是一个动态开放性体系。具体而言,所谓先进文化,又可以以某些标准划分为某些“亚子类”,在这些亚子类文化之间,与落后文化之间,均存在广泛联系。先进文化是鲜活的的,不断吸收正向的有力性促进发展的因素,自身才得以不断前进。

这种吸收是一种选择性的吸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也就是马克思主义之“扬弃”之说之体现,也即是“批判性吸纳”原则。

四个认同:

即:祖国的认同,中华民族的认同,中华文化的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

一.强化祖国的认同,就是要深刻认识到,我们伟大的祖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共同缔造了伟大的祖国,同捍卫了祖国的统一。

二.强化中华民族的认同,就是要深刻认识到,中华民族是我国56个民族相互依存,共同发展凝聚而成的。

三.强化中华文化的认同,就是要深刻认识到,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世界上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智慧,勤劳,勇敢的中华民族创造了千古流芳的中华民族,各民族都为创造河发展中华文化做出了贡献。

四.强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就是要深刻认识到,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坚定信念,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中国各族人民的必然选择。

三个离不开:

即: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也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区。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各族人民相互依存、休戚与共,结成了牢不可破的兄弟情谊,共同捍卫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共同推动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在乌鲁木齐“7·5” 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中,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新疆各族干部群众携手抵制不法分子的暴行、相互救助各族兄弟,以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曲民族团结的动人乐章。

这场风雨过后,新疆各族同胞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团结稳定是福,社会**是祸。要继续保持新疆的稳定、发展和繁荣,必须牢固树立“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民族之间相互离不开”的思想,坚决反对一切破坏团结、分裂祖国的活动。

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是严厉打击“三股势力”、维护新疆稳定大局的需要。“7·5” 事件疯狂而血腥的一幕幕再次证明,境内外“三股势力”的目的,就是要把新疆搞乱,把新疆从祖国大家庭中分离出去。因而,我们与“三股势力”的斗争,既不是民族问题,也不是宗教问题,而是一场捍卫国家统一、捍卫民族团结、维护各族人民根本利益、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严肃政治斗争。这就要求我们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进一步增进民族团结,激发和凝聚新疆各族人民血浓于水的兄弟亲情,共同打击“三股势力”这一各族人民的共同敌人,形成反对民族分裂、维护国家统一的强大力量。

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是促进新疆又好又快发展的需要。新中国成立以来,新疆经济持续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社会文明进步,尤其是乌鲁木齐已发展成为中亚地区最繁华的城市之一。这一切,得益于各民族团结一致的共同努力。试想,假如人心涣散、社会混乱,又怎能谈得上百业兴旺经济发展,更遑论各族人民的幸福生活了。因此,我们一定要保持清醒头脑,时时、事事、处处牢记“三个离不开”,在各民族一家亲的温馨氛围中,引领各族人民走上经济发展、政治安定、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生活幸福的康庄大道。这是新疆2100万各族人民的福祉所在,也是全国13亿人民的共同心愿。

人心思定谋发展,人心思治求幸福。“三个离不开”是新疆发展人民幸福的基础,是民心所向。

第五篇:马克思主义五观、五个认同、三个离不开

1、马克思主义“五观”: 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宗教观。

2、四个认同: 即:祖国的认同,中华民族的认同,中华文化的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 一.强化祖国的认同,就是要深刻认识到,我们伟大的祖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共同缔造了伟大的祖国,同捍卫了祖国的统一。二.强化中华民族的认同,就是要深刻认识到,中华民族是我国56个民族相互依存,共同发展凝聚而成的。三.强化中华文化的认同,就是要深刻认识到,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世界上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智慧,勤劳,勇敢的中华民族创造了千古流芳的中华民族,各民族都为创造河发展中华文化做出了贡献。四.强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就是要深刻认识到,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坚定信念,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中国各族人民的必然选择。三个离不开: 即: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也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新疆自古以来是一个多民族的地区,共有13个兄弟民族劳动、战斗、生活在这片辽阔而富饶的土地上。各个民族都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并各有自己的文化传统、语言文字、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尽管各个民族之间在历史上曾经存在矛盾与不和,发生过冲突和战争,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交往,一直是历史的主流。新疆各民族之所以能够融合成为团结的整体,并经历几千年的变故与动荡而永不分离,根本原因就是爱国主义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起着作用。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这个统一多民族国家得以形成、生存、延续和发展的重要思想政治基础。新疆是在爱国主义的旗帜指引下,各族人民团结一致,也是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前赴后继、浴血奋战的结果。新疆的的成立,使我们统一多民族国家发生了质的变化,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在历史上第一次真正消除了民族歧视,实现了民族平等和各民族的大团结,各族人民真正成了国家的主人。在社会主义大家庭里,在保卫祖国和建设祖国的共同斗争中。各民族之伺交往与合作的密切程度,是以往任何时候都无法比拟的。正是这种民族的大团结,大统一、大交流,有力地促进了各民族经济和文化的迅速发展,大大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民族的联合新疆的统一,符合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尽管在新疆建立以前,总的说来这种联合不可能是真正平等的,统一也只是相对的,仍保留着某种封建割据状态。但是,它毕竟给人民带来和平建设的环境,减少了某些民族统治者为争权夺利而挑起民族仇杀的机会,排除了分裂时期许多人为的障碍,为各族人民顺利开展经济文化交流创造了条件,从而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和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增强抵御外来侵略的力量。因此,新疆人民的爱国主义必然表现为为维护统一、反对分裂而斗争。爱国主义的精神力量,更支撑着各族人民的爱国力量,以坚韧不拔的意志,同民族败类的分裂主义活动,展开了英勇的斗争。历史一再证明,反对分裂,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是人民爱国主义优良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我们应当清醒地看到,国际上的敌对势力,一直蓄意挑拨各兄弟民族之间的亲密关系,企图分裂、肢解我们统一的社会主义新疆。极少数民族分裂主义分子,也极力鼓吹民族独立,脱离社会主义祖国这个大家庭。他们分裂阴谋虽然理所当然地受到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反对,不可能得逞,但他们的破坏活动也决不会停止。在当前世界上许多地方民族冲突加剧,民族战乱不断的情况下,我们每个人都要从民族的大局出发,从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从维护新疆多民族统一的传统出发,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坚决同破坏统一的言行作斗争。我们一定要认识到,由于各民族已经形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因而民族发生分裂,必然引起社会动荡,甚至导致战争发生,这样对新疆、对民族、对每个人都会带来损失乃至灾难。相反,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环境安定,各族人民可以安心地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有利于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学习,相互支持,共同发展。民族团结就发展,民族分裂就倒退,这也是几千年历史发展所得出的结论。

下载我们为什么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原因分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我们为什么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原因分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马克思主义五观、五个认同、三个离不开

    五个意识教育问答 “五个意识”即中华民族意识、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律意识和 现代意识。 该教育读本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和自治区第八次 党代会精神,围绕实......

    原因分析

    原因分析 1、教师压力大,首先体现在工作当中,现在社会对教育的关注越来越大,施加于教师身上的无形和有形的压力也就越来越大。同时随着学生个性化的增强,新课程改革对教师能力进......

    分析原因

    分析原因查漏补缺提升质量 ——针对半期测试研讨如何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的分析会为了全面提升我年级的教育教学质量,细化常规管理,注重过程管理,认真分析教育教学工作和年级管......

    马克思主义能给我们带来什么

    马克思主义能给我们带来什么 做一个积极向上的大学生 黄景 化学与环境学院 化学教育 1506000124 在未进入马克思主义的学习之前,我们经常在一些电视和网络看到这个词,而且往往......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纸说课稿(范文模版)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纸》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很荣幸来参加这次讲课。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纸》,接下来......

    优质课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纸

    北师大版《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纸》教学设计 卢龙县第三实验小学 张瑜 教材分析: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纸》是北师大版《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第三单......

    新增贷款额度测算为负数原因分析

    测算不准(出现负数)的原因分析:1、银监会出台的流动资金贷款需求量测算公式,完全是建立在理想企业财务报表基础上的,也就是除了公式中所考虑到的存货、应收账款、预收账款、应付......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是揭示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规律的科学理论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