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说场景描写
如何进行场景描写? 首先,确定【氛围基调】。其次,确定【场景类型】
【1】氛围基调
场景必须服务于感情。大多数时——
明亮,温暖,柔软,厚实,安静,鲜艳的场景,对应相对正面的情绪感情。阴暗,湿冷,干燥,轻薄,吵闹,晦暗的场景,对应相对负面的情绪感情。在描写一个场景时,先明确你为什么要写出这样的一副图景? 首先,反应客观存在的实际场景。其次,与主人公目前的情感息息相关。
举例:
在首都像在荒原一样,容易走失,人们各忙各的,蚂蚱和蝗虫永不相干。在荒原做兵时,我们像牧民一样深信敖包的神圣,因为它是我们在迷路时唯一的标志,在这里,天【安【门是我所知的唯一标志。
现在他终于看见了,宏大而广阔,被灯光点缀,被人流和车流拥挤,被哨兵守卫。许三多平静一下心情,让早已起泡的脚得到几秒钟歇息,让急切的心情趋近平和。
这个幼稚的朝圣者流连在华表之下,被人流从金【水【桥边挤开,终于发现地下通道可以去到他已经把眼望穿的对面,到了对面又被巨大的会堂吓呆。
最后吸引他的是人民英雄纪念碑,当然只能是人民英雄纪念碑,因为那上边雕得有军人。然后一个傻子尝试着从各个角度观察那座碑,远至箭楼,近至需要仰望,侧至能看到碑的棱角,如果有一架直升机,他可能还要试试俯瞰。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于是更加茫然。最后的几只风筝在夜空飘荡。纪念碑前的哨兵在换岗。
一个小小的人影远远地蹲在一个新的角度。
人流已经消失了,已经是深夜,车流也终于不再成流,像是关闭的水龙头滴下的水滴。仍然在广场上出没的只有那些两人一队的卫戍士兵。————《士兵突击》 感受到了么?
许三多的感情:迷茫,困惑,惊奇 场景的特点:宏大,忙碌,沉静
用场景的特点强化这种人物的感情,才是场景描写出现的真实目的。
【2】场景分类 1,远景
举例:
司法宫大厅在当时被誉为举世无双的大厅,这一天要挤进去却不是件容易的事.往下一望,只见挤满人群的司法宫广场,犹如汹涌的大海,通往广场的五.六条街道各似河口,每时每刻都涌出一股股澎湃的人流来.广场形如参差不齐的一片水域,而四周这儿那儿突出宛若一个个海岬的墙角,被不断扩大的浪涛汹涌的人流一阵阵冲击着.司法宫宏伟的峨特式正面的中央有一个高大的台阶,两股人流不停穿梭.这是因为,人流在居中的台阶底下碎散后,又以波涛翻腾之势,向两侧斜坡扩散开来.这样,我说呀,那个大台阶有如淌水,不断注入广场,好似一道飞瀑泻入湖泊一般.叫声,笑声,无数人的跺脚声,汇成了巨大的声响,巨大的喧哗.不时,这声响,这喧哗,随人流的折回.混乱或旋转,益发振耳欲聋。————《巴黎圣母院》
愿用半世节操换雨果二分文笔!
宏大场景相对难以描写,因为我们无法准确的用语言度量。雨果借助了参照物——人群。
人群发出的声音,人群汇聚的效果,巧妙的表现出了司法厅的雄伟壮阔。宏大场景描写必须借助参照物。
比如战场——军列中一名士兵眼中的一角,站在城墙上的将军看到远方的尘埃,最后到一只鹰看到的千军万马……
借助参照物对场景进行环视,扫视,俯视,让人感知到场景的巨大和恢弘。
2,中景
耳鸣,眼花.我们头顶上是尖形双拱屋顶,木雕贴面,天蓝色彩绘,装饰着金色百合花图案;黑白相间的大理石地面在我们在脚下.几步开外有根高大的柱子,一根接着一根,再接着又是一根;大厅纵深一共竖着七根大柱,支撑着双拱屋顶落在横向正中的拱底石.几家店铺在头四根大柱闪烁着玻璃片和金属箔片的亮光;后三根大柱的旁边摆着几条橡木长凳,被诉讼人的短裤和代理人的袍子已经磨损了,磨光了.大厅四周,沿着高墙厚壁,门与门之间,窗与窗之间,柱和柱之间,摆着一长列从法拉蒙以下的法兰西历代君王的塑像;双臂大垂的是昏君,眼睛低垂;昂首挺胸,是明君的双手高举,直指着天空.还有,一扇扇尖形长窗,尽是光怪陆离的彩色玻璃;一个个宽大的大厅出口,都是精雕细刻的富丽门扉.而且所有这一切,圆拱,大柱,垣壁,窗框,护壁镶板,门扇,塑像,从上往下双目中流溢着湛蓝与金黄,色泽斑斓,光彩照人;我们今天看见时色泽已略显暗淡了。
——《巴黎圣母院》
事无巨细的全部囊括概括其中,然后对特别突出的细节进行简单轮廓描摹。
3,近景
这座呈平行四边形.宽阔无比的大厅,一端摆着那张名闻遐迩的大理石桌子,又长又宽又厚,据古老的籍册所云,世上如此偌大的大理石,真是见所未见,这样一种说法可叫卡岗蒂亚垂涎欲滴;另一端是小教堂,路易十一曾经叫人给自己在教堂里雕刻了一座跪在圣母面前的塑像,他还把查理大帝和圣路易-认为这两位作为法兰西君王是得到了上天无比信任的圣人-的塑像搬到小教堂里来,居然不顾大厅里那一长列历代君王塑像中留下了两个空墙凹.这座小教堂建成差不多才六年,还是崭新的,建筑雅致,雕刻奇妙,镂錾精湛,一切都妩媚无比;这种风格正是我国峨特时代末期的特征,并一直延续到十六世纪中期,体现为文艺复兴时代仙境一样的种种幻
想.小教堂门楣上那镂空的蔷薇花瓣小圆窗,纤秀而优雅,堪称是一件杰作,好象一颗用花边做成的星星.——《巴黎圣母院》
细节开始大批量上桌,背景介绍也要出现,精密的形容词开始堆砌。
总结:
我们在写作场景时,必须在脑中构思好这副场景—— 一支军队
它整体给人的感觉 浩浩荡荡,人数众多 它的形态
如黑云般稠密的人群绵延数十里,如缓缓流动的黑色滔天巨浪。闪烁着寒光的长矛整齐密集地排列着密密麻麻的阵列,密不透风的阵势如一张遮天蔽日的巨大针毡铺盖在了城池外。
参照物
天际线上飞扬的尘土 震颤的大地 摇曳的战旗 轰鸣的战鼓 紧张的心情
场景描写必须遵从参照物原则
没有参照物我们将难以直观体会到场景的冲击力和实际大小。其次必须遵从细节原则,先对场景归类:远,中,近。远:参照物,类比,形容,几乎不涉及细节
中:囊括所有场景内容,参照物,部分细节出现,但不做深入描述近:大量的细节描绘,对参照物同样进行仔细细致的细节描绘。
应当谨记:描绘出的细节是与主人公情感相关的!
第二篇:场景描写
我们现在写记叙文,大多数是写自己熟悉的生活,写你身边真实的事情。一些同学感到很顺手,写得具体生动,内容充实;而另一些同学却觉得无话可说,写得干巴乏味,空洞无物,有时甚至绞尽脑汁也凑不足 500 字。同样是写自己熟悉的题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呢?主要原因在于你是否认真观察生活。如果你是有心人,能认真观察事物,你的文章就写得具体生动,否则,你作文时当然会满脑子空空的,无从落笔。在前几讲中,老师给大家介绍了一些写作技巧,今天我们来解决“场面描写”的问题。
二、讲授新课
“铃铃铃„„”预备铃好不容易响了,平时课前总是吵吵闹闹的课堂,今天却没有一丝吵杂的声音,显得格外的静寂,仿佛可以听到自己心跳的声音。老师们陆续就坐。我们更是坐得笔直,一动也不敢动,额上的汗珠也好象凝固了一般。唉,平时总以为正铃打得太快,今天怎么就响得这么慢呢?„„“叮咚,叮咚”正铃终于响了,“起立!”我们“唰”的一声齐齐站了起来“老师好!”多么的整齐有力,完全没有了平日里的自由散漫。
整个课堂弥漫着一种静谧而紧张的气氛。突然,后面传来了“啪”的巨响,有一张桌子上的书和笔全都掉在了地上,一道道诧异的眼光扫射了过去。×××满脸通红,象煮熟了的番茄,他忙不迭地把东西捡起来,头却越抬越低,好象要找个地缝钻进去似的。原来是坐在后排的一位老师拍了拍他的肩膀,想借支笔一用,谁知他被吓得差点摔了下来,好不容易扶住了桌子,却把书和笔都甩了出去。
昔日吵闹的同学,今天变得格外安静,每一个人都坐得端端正正的,直直地凝视着老师;而老师今天也与平时不同:平日连粉底都不打一下的她,今天居然化了淡妆。老师一会儿走上讲台打开电脑,一会儿走下过道来回转动。“铃„„”姗姗来迟的正铃终于奏响了,只见老师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然后微微一笑,快步走上了讲台„„
【点评】三个描写片段都不约而同地突出了当时紧张的气氛
(一)场面描写的定义
场景描写A、场面描写,就是对一个特定的时间与地点内许多人物活动的总体情况的描写。它往往是叙述、描写、抒情等表述方法的综合运用,是自然景色、社会环境、人物活动等描写对象的集中表现。常见的有劳动场面、运动场面、战斗场面以及各种会议场面等。
B、描写是指用形式化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的形态和特征进行具体而生动的描摹与刻画,使读者对描写的对象获得真切的感受和鲜明的印象。与叙述相比,描写还要揭示对象的“美”。
C、描写主要有人物描写与环境描写,把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融为一体的是场面描写。按描写对象分,有人物活动场面和情景气氛场面;按描写空间分,有全景式场面和特写式场面。
D、场面描写指对在某一特定时间和特定地点范围内以人物活动为中心的生活画面的描写。场面描写一般由“人”“事”“境”构成,它是叙事作品的基本构成单位,是刻画人物、开展情节、表现主题的主要手段。
(三)场面描写的几种方法 写好场面要注意以下四点:
第一,要交待清楚场面的背景。如活动场面发生的时间、地点、环境等,这样人们才知道场面是在怎样的社会或自然环境中发生的。
第二,要写出气氛。气氛是人在一定环境中看到的景象或感觉到的一种情绪或感情。无论什么场面,都会有气氛,如庆祝场面有欢乐的气氛;比赛场面有紧张的气氛;送别场面有难舍难分的气氛等等。要写出场面应有的气氛,展示一幕幕精彩的场面,使人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第三,要在写好总体的基础上写具体。写场面时,要对场面有总体概括,使读者对总体面貌有所了解。但场面同时也应该有重点部分,对这部分要写详细、写具体,做到有点、有面。
第四,写场面要有顺序。场面是由人、事、景、物组合起来的综合画面,不可能几笔就同时都写出来。因此,写场面时要安排好先后的顺序。一般来说,场面描写可以按照由面到点来安排顺序。比如,描写庆祝教师节的场面,可以先写欢庆活动的总体气氛,勾勒“面”的情况,然后分别写校长、老师、同学的表现。这样就能点面结合、条理清楚。
欣赏下面的场面,你能从中悟出关于写好场面的方法或技巧吗?
贾母这边说“请”,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个老母猪,不抬头!”说完,却鼓着腮帮子,两眼直视,一声不语。众人先还发怔,后来一想,上上下下都一齐哈哈大笑起来。湘云撑不住,一口茶都喷出来。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只叫“哎哟!”宝玉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的搂着叫“心肝”。王夫人笑的用手指着凤姐儿,却说不出话来。薛姨妈也撑不住,口里的茶喷了探春一裙子。探春的茶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离了座位,拉着他奶母,叫“揉揉肠子”。地下无一个不弯腰屈背,也有躲出去蹲着笑去的,也有忍着笑上来替他姐妹换衣裳的。独有凤姐鸳鸯二人撑着,还只管让姥姥。
1、场面描写必须写出气氛特点。
贾母宴席上场面突出了一个“笑”字。生活中某个场面必然会伴随着某种气氛,要下力气渲染,营造特定的氛围。比如第一个场面,充满了喜剧气氛,读来令人忍俊不禁。
2、语言必须生动形象。
文中有“撑”、“喷”、“伏”、“滚”、“搂”等动词,活现了各种笑态;有“鼓着腮帮子,两眼直视,一声不语”的描绘,让中心人物得到充分表现。
场面描写要通过精选动词、形容词,灵活使用修辞手法,使得场面更加逼真感人。同时,我们还要注意到,由于场面描写,重在描写“一朝风月”中的人物活动,因此,凡可以用来写人的各种描写方法,也都可以用来描写场面。从人物描写方法有所侧重的角度看,这个场面重在神态描写。
3、要注意符合人物的性格特征。这个场面写的是“笑”,而每一个人的笑,并不一样,但都能符合每一个的身份、性格、气质。第一个“喷”笑的湘云,直率豪爽;第二个“伏”笑的黛玉,柔弱多情;那笑“滚”起来的宝玉,恃宠撒娇;那笑得直叫“揉揉肠子”的惜春,可谓天真幼稚。各色人等,无不神情毕现,栩栩如生。4.要有明确的主题。
这是选自第40回《史太君两宴大观园,金鸳鸯三宣牙牌令》中的宴席场面,其聚焦人物刘姥姥,不正是喜剧中的悲剧人物吗?一方面她凭借着扭曲和丑化自身的方法来讨得主子们的欢欣,实在令人生厌;另一方面她能与贾府中的金枝玉叶同餐共饮,敢与贾母说笑打趣,并不是她刘姥姥有什么能耐,正是恰好填补了主子们的精神空虚,是主子们的取笑工具。读过《红楼梦》的人都知道,这是刘姥姥二进大观园。第一次来时,被王熙凤简单打发了,而这第二次来,正赶上贾母要找个上年级的人说说话,要不然,同样会被打发开去的。因此,“这笑”是含泪的笑,表现了作者鲜明的爱憎;这“笑”中反映的正是阶级对立,是等级制度。即使同为贾府中人,主人们是放荡不羁的笑,而仆人们只能是有节制的笑,因此这“笑”又是讽刺的笑,反映了深刻的思想主题。
总结:一个好的场面描写还需要做到: 方法一二+1--4
1、要语言形象;
2、要渗透感情;
3、要表达主题;
4、要凸现性格。
师:这六条是场面描写较高要求,同学们在写场面时,能达到其中三条即可,不必六条全具备。场面描写口诀
场面描写并不难, 抓住要素是关键.叙事一言巧带过, 写人分清点与面.巧用环境来烘托, 场面气氛才出现.语言形象渗感情,表达主题显个性。描写方法要灵活, 勤奋练笔人人赞.三、课堂练习
四、作业
选择你生活中见过的一个场景(场面)具体写下来。
第三篇:场景描写(定稿)
第二届“立标、学标、达标”课堂教学比赛
立标第二阶段
(五年级语文)
水集中心小学
-----“场景描写”作文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运用学到的写作方法把场景写具体,写清楚。
2、能够主动地关注生活,乐于表达自己真实的感受。
3、培养学生独立构思和修改习作的习惯。教学重难点:
运用学到的写作方法把场景写具体,写清楚。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1、师:为了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我们学校最近开展了很多活动,说说看,哪次活动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学生简单交流:太极拳比赛、拔河比赛、跳大绳比赛、趣味运动会、校园英语大赛、班级中队会等)
2、师:有趣的活动总是令人回味。想一想,哪一次精彩的活动场面,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你能描述一下当时的场景吗?(设计意图:作文来源于生活,只有取材于丰富多彩的生活,作文才会真实、感人。场景叙述问题的出示,一下子勾起了学生的愉快回忆,激发了他们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下面习作的进行打下了良好的情感基础。)
3、全班交流:
学生发言,如:A我们盼望已久的踢毽子比赛终于开始了。只听一声哨响,同学们纷纷踢起来,五颜六色的毽子在空中跳跃着,B你们看,小宇已经用脚稳稳地接住一次毽子,他踢毽子的神情是多么专注啊!
4、师:同学们抓住的都是一个个精彩的瞬间,怎样把这些精彩的瞬间记录下来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练习怎样将场景描写写具体、写生动!(板书课题)
二、回顾范文,复习方法
1师:谁来说一说,本单元哪篇课文重点进行了场面描写?(《开国大典》)2、师:《开国大典》一课中主要进行了哪些场面描写?让我们一起来再现这四个场面吧!
生:按照开国大典的顺序主要进行了会场、典礼、阅兵、游行四个场面的描写。(指名1、2个学生谈有哪些场面描写)
3、教师在学生交流后出示描写“群众游行”场面的文字,引导学生分析、梳理写作方法。
阅兵式完毕,已经是傍晚的时候。天安门广场上灯笼火把全都点起来,一万枝礼花陆续射入天空。天上五颜六色的火花结成彩,地上千千万万的灯火一片红。群众游行就在这时候开始,游行队伍分东西两个方向出发。他们擎着灯,舞着火把,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中央人民政府万岁!”他们一队一队按照次序走,走过正对天安门的白石桥前,就举起灯笼火把,高声欢呼“毛主席万岁!”“毛主席万岁!”毛主席在城楼上主席台前边,向前探着身子,不断地向群众挥手,不断地高呼“人民万岁!”“同志们万岁!”
师:在这段话中,作者主要抓住什么进行了描写?(空中礼花绽放,地上人潮涌动,人们在高呼万岁,整个天安门广场一片沸腾)。
师:那么作者是怎样把游行的场面写具体的呢?请同学们根据老师的提示,仔细研读短文。(以填空的形式,出示小黑板)引导学生再次进行讨论,领悟到这段话不仅有对当时场景的(整体)描写,而且有对游行人们的(语言)、(动作)的(细节)描写,尤其重点刻画了(毛主席)这一典型人物。
哪个同学能具体具体说一说,短文的哪句话是整体描写,那句话是细节描写?(学生交流)
从这段文字中,同学们感觉到了什么样的气氛?(热闹、激动、兴奋)教师小结:在进行场面描写时,既要从大处着手,有对整体情况的描写,又要从小处用力,有对典型人物的细节刻画,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心理等方面进行描写,这样的场景才会更加具体、生动。
有点有面,点面结合,既突出了重点,层次清晰,又写出了当时热闹的气氛。同学们,我们在写作场景的时候,也要注意把当时场景的气氛传达给观众。
板书: 大处着手―――――整体描写
气氛
小处用力―――――细节刻画
(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
(设计意图:通过对《开国大典》中场面描写的回顾,引导学生进一步地巩固已学过的写作方法。这个环节的设计是为了突破教学的重难点:把场景写具体,写清楚。)
三、自主表达,试写作文
1、师:下面就请大家按照场景描写的方法,选择自己印象最深的一次活动,和小组内的同学说一说,注意要把当时的场景说具体,说清楚。
(小组内互说互评)
2、指名1、2个学生进行交流,教师引导其余学生进行评价。
评价的重点有:
(1)能够把握活动的整体情况,还要抓住典型人物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细致描述出来。
(2)能够说出自己的感受或联想。
这不,我校的红领巾广播站“校园采风”栏目组正向同学们征稿呢!我们快开看看吧!
(出示征稿启示:
采撷校园生活、记录成长足迹
同学们,我们的校园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一个个活动精彩纷呈。快拿起手中的笔,记录下让你印象最深的一次活动,写的时候注意要按时间的顺序来写,要把场景写具体,写清楚。赶快投稿吧,我们期待着!)
(设计意图:创设了一个校园广播站征稿的情境,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的、适当的表达机会,调动孩子们表达的兴趣,激发写作的欲望。)
师:你们想不想投稿呀?好,心动不如行动!为了让稿件写得更优秀,学生整理自己的思路,把刚才说的写下来,并完成习作的初稿。
3、学生整理自己的思路,把刚才说的写下来,并完成习作的初稿。
四、习作展评,教学总结
1、教师选择有代表性的学生作文进行朗读、点评、修改,教给学生修改的方法,保护学生的修改热情。展评结束后,给学生时间进行修改,进一步完善作文。
2、班级评选出优秀习作送交校园广播站。
第四篇:场景描写
场面描写——作文指导(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场面描写——作文指导(人教版七年级必修)2009-06-19
记一次 _ 的表演 教学目标
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掌握场面描写的方法,并能在习作中运用。教学重点
掌握场面描写的方法,并能在习作中运用。教学难点
方法的运用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同学们,我们参加过的和欣赏过的文艺节目很多。当我们沉浸在享受艺术的快乐之中时,你可知道如何将自己观赏到的记述下来吗?
▲思路导航
1、弄清题意不迷路
让我们看题目:记一次 的表演。首先,这是属于写事的文章。其次,它属于半命题作文,有限制事件内容的词:“演出”。这样我们要抓住自己观看演出中最有感受或收获的地方,选择一个词语,诸如“有
趣、难忘、精彩、印象深刻、令人激动”等作为中心词补充进题目。
2、拓展思路选材新
在学校参加的文艺汇演、电视节目、演唱会、马戏表演等都可以作为写作素材。我们从内容的分类来考虑:
学校演出方面。每到元旦或国庆节,学校会组织一些文艺汇演。同学们或亲身参加或亲自观看,现场的气氛、演出的内容、演员的表现、观众的反应都是我们应该仔细观察的。回想一下是不是也有许多收获?
电视节目方面。几乎每天都会有文艺节目,或是现场演唱,或是综艺节目,总有吸引我们眼球的地方。可以选择你最感兴趣的节目作为写作素材。
现场表演方面。同学们很喜欢的像马戏表演、魔术表演、武术表演、“赛歌会”、听戏„„
这么多的表演,你总会有最爱参加或最为印象深刻的一次经历。那么选择自己印象深刻的来写就可以了。
3、编写提纲巧布局
表演是欣赏性很强的。它本身决定了文章的中心是参与或观看表演中自己的收获,或自己受到的教育。写作重点是抓住表演的内容,“观察”表演中人们的表现,写出大家(包括自己)参与的场面。
▲常见的写作顺序是:
介绍演出的时间、地点→观看前的心理→表演过程(先写演员的表现、观众的反应,然后选择两、三个具有不同表现的人写)→演出后的感受、收获,这其中,要把不同表现的人的动作、神态、演出时的气氛,以及看到的其他人的反映进行细致描述,当然也可以穿插写出自己参与的情景及心情,并注意每写出自己看到的情况后就要写出自己当时的感受或想法。
4、锦上添花写生动
概括地说,就是具体地将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仔细描述出来。尤其把不同人的独特的表现、自己当时的心情、感受写出来才能突出表演这个重点。在语言上,进行丰富的想象,突出独特的艺术感受。▲习作实践
先动笔描写一个精彩片段,在班上展示,同学间互相点评,教师指导点评。▲小结
总之,写“记一次 表演”要做到:
1、选择最喜欢的或印象最为深刻的一次表演经历来写。
2、抓住典型人物的表现,将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仔细描述出来。
3、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或联想,这一点是体现艺术感染力的重要方面。
第五篇:场景描写
场景描写
点面结合写场面教案
泸州外国语学校 刘桦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使学生明确场面描写的内涵,通过有针对性的训练切实具备进行场面描写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课上探究得出点面结合写场面的方法、写好场面中的“点“的方法,使文章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而且也有助于描写人物行为,展现人物性格。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用心观察生活,多思考,通过展现生活中经历的场面引发对社会的深入思考,使作文有深度。
教学重点:通过赏析经典场面描写,让学生掌握点面结合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教学难点:把握场面描写的要求,并通过写作进一步掌握点面结合的方法和技巧。教具准备:
多媒体、学生学案
教学过程:
一、营造气氛,激发兴趣,引导学生进行场景训练
1、师:同学们喜欢篮球吗?今天老师带来三个非常精彩的NBA进球,让喜欢篮球的同学一饱眼福,让不喜欢篮球的同学感受篮球的魅力,请看大屏幕。
3、师:他是谁?(林书豪)同学们,生活中这些精彩的画面总是转瞬即逝,我们只有把他们完整的记录下来,才能成为永恒的回忆.除了视频记录设备,我们还有一件留住精彩的工具,那就是文字。所以,我们今天这堂课的主题就是场面描写。
二、初步认知场面描写
1、要学习写场面描写,首先我们应该明确什么叫场面描写,请同学们阅读文段一
走进车站,人潮涌动,沉闷的空气让人呼吸不过来,一个并不宽敞的车站将近容纳了几百人。我坐在车站的一个角落里,看到无数的人头在攒动,目光最终落到了一个老人身上。她衣衫褴褛,佝偻着那沉淀着岁月的身躯,艰难前行。一个穿西装的男人过来了,箭步如飞,不小心撞了老人一下,头也没回匆匆地走了。一个年轻人过来了,看着老人脏兮兮的衣服,捂着口鼻,快速地走了。一个衣着华丽的女人过来了,瞟了一眼老人凌乱的头发和满脸的皱纹,冷笑了一声,扭着那婀娜的身躯走了。一位农民工过来了,他将老人仔细打量了一番,小心翼翼地将她扶到最近的座位上,把手里剩下的矿泉水也递给了她,似乎又说了什么,然后带着最朴实的微笑走了。看到这里,心里悲喜交加。悲,是因为老人受到了无尽的委屈;喜,是因为这世上仍然有爱在传承。
(1)师让学生阅读后回答,场面描写的要素是什么?
时间、地点、人物活动、气氛
(2)明确:什么是场面描写?就是对一个特定的时间与地点内许多人物活动的总体情况的描写。
三、进入场景训练教学
(一)第一步:品读文段,探讨写作方法:
师展示文段二
科代表拿着试卷,刚进教室门,同学们立刻蜂拥而至,好像是狗仔队见着了寻觅已久的大明星。科代表随即淹没在人群之中。“曾琴,98分!”“哇!”教室里一片惊叹。曾琴满脸笑容的拿到试卷回到座位。拿到试卷的人,有的伸长脖子到处问:“你考了多少分?”;有的语带讽刺夸奖别人:“你考得好好哦!”;还有的后悔的说:“早知道就不该改答案呀!”。最后拿到试卷的林小雨,不断摆头,似乎在后悔不已,又似乎
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他怀疑老师将分数算错了,翻着卷子,念念有词的算分,结果丝毫不差。他气得把试卷揉成一团,觉得不妥,又打开,这时试卷就像泡菜坛子里的咸菜一样。他“唉”的一声趴在了桌上。“死得惨哦”,“看来不怎么样”,他后面的同学小声议论,“回去有笋子炒肉吃了”„„在分数的指挥下,同学们奏出了喜怒哀乐的乐章。
思考:
(1)这个片段描写是围绕什么中心去写的?用文中语句回答。
(2)这段文字中的人物哪些是略写,哪些是详写?
(3)讨论总结场面描写的写作方法。
(二)归纳总结
教师在学生总结的基础上提炼场面描写的写作要求和方法:
1、场面描写要紧紧围绕文章主旨——一个“中心”(气氛)
2、面点结合——两个“基础”。
同学们在看电影或电视(包括风光纪录片)时,一定会看到摄影师不仅运用全景(远景)镜头反映大场面的画面,也常结合使用特写(近景)镜头反映局部个别的画面。这里的“面”指的是事物的全局和总貌(概括描写,顾及全局),“点”指的是事物的有代表性的局部(一个或几个方面的情景)详细描写,突出重点。这种把反映事物的整体、全貌的情况和反映事物个别的情况这两者紧紧地结合起来写的方法,就叫点面结合法。
3、写好点的小窍门:(1)特写镜头:人物描写(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2)侧面烘托(口技课文里的侧面描写是典范)
(三)运用提高
师展示文段三:
下课了,老师还没有走出教室,同学们就已经开始各做各的事情了,有的同学上厕所,有的同学讨论作业,最热闹的是任君杰在开个人演唱会。教室里一片喧腾。
1、请评价这段场面描写。也就是要求同学们来找找这段文字的不足,重点围绕以下方面进行讲评:是否渲染整个场景气氛;是否使用点面结合的方法;点的描写是否抓住了人物的神态、动作等,是否写具体;语言是否生动,运用了一些修辞手法没有;是否写出了自己的真情实感。
2、请生选择文段三中的某一句话进行口头修改,并让生现场展示、互评
3、展示修改后的文段三
下课了,老师扯着嗓子布置今天的作业,满座学生仅十余人听着,其余人早已开始成就自己的大业了。一时间,教室百态,尽收眼底,二分之一者问老师留了哪些作业,四分之一者冲向WC。其余人在关注着任君杰开办的小型演唱会。
此时,教室里像炸开了锅,一片沸腾。哎呀,还真有点派头,偶像小天王任君杰大显身手,拿着扫帚当吉它,一只荧光笔当麦克风,开始表演了。他清了清嗓子,暗示为他伴奏的铁哥们准备。老韩像鬼魂一样悠然飘来接过“吉他”。“在你的心上,自由的飞翔„„”呵,还真是神气十足,任君杰的个子比较矮,在人群中像个跳蚤,他越唱越起劲,自我陶醉得把眼睛都闭上了,像获胜的将军走过凯旋门一样。“谢谢大家„„”,自恋使他的声音十分响亮。他把头一甩,摆出一个沉思者的造型。他的“铁杆粉丝”十分兴奋,“再来一个!”“偶像!签名!”„„喝彩声、起哄声把课间十分钟推向了高潮。
叮铃铃„„上课了,喧闹的教室立刻安静下来,像澎湃的潮水开始退潮了。同学们回到座位上,由于课间十分钟使大家紧张的思维得到了有效缓冲,同学们又聚精会神地去迎接新的课堂。
4、顺势提出,你们初三的课间是什么样的?请以《课间十分钟》为题目进行一段场面描写,当堂完成。
5、生完成后先自己修改,然后同桌交换修改并做出评价,对习作中出现的精彩构思和生动的语言给予表扬,对出现的问题提出修改意见。
6、小组讨论推荐展示作品,让学生自己感悟写作中的优劣得失。
7、师小结、简评。对于多而复杂的事、景和活动,我们在动笔前,一定要有“点面结合”的表达意识,想好“面”,选好“点”,这样才能在文中重点泼墨于“点”,突出重点人物和活动,同时又有“面”的描写,烘托整体气氛。从而形成有点有面、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的最佳效果。
四、课堂小结:
点面结合这种写作方法不仅仅在场面描写中可以运用,略写和详写相结合在写人、写事、写景、写物的小作文中都可以运用。
希望这堂作文课对同学们写作能有一点帮助!
五、家庭作业布置:
1、作文题目布置:请以“毕业班的我们”为话题,写一篇300字以上的小作文。提示:
2、师生共同审题,请生谈谈打算如何在这次作文中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