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电子课设 心得体会
电子课设心得体会
本次课设的任务是完成一个电子钟,要求有计时,周显示与整点报时功能。整个电路系统大体由秒脉冲发生器,计数译码显示功能模块,整点报时蜂鸣器电路模块组成。
在设计过程中,主要的感受有几点:
第一,理论基础要扎实。电子钟的课设最基础的部分就是电子课上的计时器内容,在清楚计时器,触发器,逻辑电路等集成元器件和相关电路工作原理的前提下,才能对任务有一个清晰明确的了解和设想出解决方案。
第二,线路布局要有全局观念。在明确电子钟整体工作原理和组成部分以及它们的相互联系后,才能规划出合理,操作性强的布线布局。这一点我深有体会,当初布局时一味强调紧凑,想为后来的电路留出空间,结果造成了整体电路布线的疏密不均,大量导线集中在一块区域内,为日后的排查调试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工作量。
第三,要用模块化的思想来处理具体任务。所谓复杂,不过是简单的堆砌。整个系统的电路纷繁复杂,所以要用模块化的思想来拆分具体任务,之后再逐一解决。我将电路系统拆分为秒脉冲发生器,计数译码显示功能模块和整点报时蜂鸣器电路模块,化整为零,大大提高了设计效率。
在制作过程中,明显感觉到,知易行难。真正的工程远没有理想的设计模型那么简单。尤其是插线,极端需要细致耐心,剪线头时稍有疏忽,就容易造成接触不良,而对错面包板上的洞眼,更是令人欲哭无泪的差错。
在调试过程中,对排错的不易深有体会。经过不断摸索,总结出了一套流程。
一旦出现问题,第一,由现象分析问题的来源。第二,通过初步电位测试,缩小和确定故障的范围。第三,对照图纸,注意检查芯片各引脚的结线。第四,检查引脚的线头,芯片的引脚等是否存在接触问题。第五,改动后再次上电观察故障的表现情况有无变化。第六,当以上一切都不起作用时,向老师汇报电位测量结果,请教老师的经验,或者参照同学类似问题的结局方法。
通过这次课设的工程锻炼,我感到,行百里者半八十,面对浩大复杂的具体工程,一定要有信心,恒心,耐心和决心。打好基础,从小到大,由浅入深,从局部到整体,以弄清工作原理为第一要务,在这一基础上,小心谨慎,细致耐心地动手搭建。遇见问题要多观察,多思考,用逻辑分析和经验来分析解决问题。最后觉得,小小一个电子钟就有如此复杂的工作量,确实应该使用Proteus等电路电子设计仿真软件进行设计和仿真调试,这能极大地解放设计人员,减轻劳动量,提高工作效率和成品质量。
05101064
江一帆
第二篇:电力电子课设
武汉理工大学《电力电子》课程设计说明书
摘要
整流电路是电力电子电路中出现最早的一种,它的作用是将交流电能变为直流电能供给直流用电设备。整流电路的应用十分广泛,例如直流电动机,电镀、电解电源、同步发电机励磁、通信系统电源等。
整流电路可从各种角度进行分类,主要分类方法有:按组成的器件可分为不可控、半控、全控三种;按电路结构可分为桥式电路和零式电路;按交流输入相数可分为单相电路和多相电路;按变压器二次电流方向是单相或多向,又可分为单拍电路和双拍电路。
本次课程设计主要讨论单相桥式整流电路带反电动势负载,分析和研究其工作原理。在分析原理的基础上对有关参数进行计算。
武汉理工大学《电力电子》课程设计说明书
目录
1设计任务及要求....................................................3 1.1设计条件.....................................................3 1.2设计要求.....................................................3 2设计步骤..........................................................3 3电路原理..........................................................3 3.1电路原理图...................................................3 3.2电路分析.....................................................4 3.3仿真结果.....................................................4 3.3.1 u2和ud波形............................................5 3.3.2 i2和id波形.............................................5 4参数计算..........................................................6 5心得体会..........................................................7 参考文献............................................................8
武汉理工大学《电力电子》课程设计说明书
单相桥式全控带反电动势负载
1设计任务及要求
1.1设计条件
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U2=150V,负载中势负载E=40V。
R=2Ω,触发角90°,反电动1.2设计要求
①仿真输出ud、id、和i2的波形;
②求整流输出平均电压Ud、电流Id,变压器二次电流有效值I2; ③考虑安全裕量,确定晶闸管的额定电压和额定电流。
2设计步骤
1在PSIM软件上画出电路原理图 ○2设置各个元器件参数 ○3分析电路 ○4调试电路,仿真输出所需参数波形 ○5根据要求,求所需参数 ○
3电路原理
3.1电路原理图
武汉理工大学《电力电子》课程设计说明书
图2.1 电路原理图
3.2电路分析
当负载为蓄电池、直流电动机的电枢(忽略其中的电感)等时,负载可看成是一个直流电压源,对于整流电路,它们就是反电动势负载。
当忽略主电路各部分的电感时,只有在u2瞬时值的绝对值大于反电动势负载即u2E时,才有晶闸管承受正电压,有导通的可能。晶闸管导通之后,udu2,idudE,直至u2E,id即将至0使得晶闸管关断,此后udE。与电阻负R载时相比,晶闸管提前了电度角停止导电。
E arcsin2U2
3.3仿真结果
武汉理工大学《电力电子》课程设计说明书
3.3.1 u2和ud波形
图3.1U2和Ud波形
3.3.2 i2和id波形
武汉理工大学《电力电子》课程设计说明书
图3.2Id和I2波形
4参数计算
停止导电角
E40arcsinarcsin10.87 2U22150电压平均值
1UdEE2sintd(t)89.07V
电流平均值
IdUd89.0744.54A R2考虑安全裕量: 晶闸管额定电压
UN(2~3)2U2424.26V
晶闸管额定电流
IN(1.5~2)
Id20.06A
21.57
武汉理工大学《电力电子》课程设计说明书
5心得体会
通过这次电力电子课程设计学到了很多很多的的东西,同时不仅可以巩固了以前所学过的知识,而且学到了很多在书本上所没有学到过的知识。而且我第一次感受到自己设计电路图然后在仿真软件上验证自己分析成果的喜悦。
本次课程设计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比较少,这可能跟我的课程设计题目有关。最大的难题是如何熟练的运用PSIM仿真软件。在软件上画图发过程中我不断摸索总算是对这个软件有了初步掌握。
到此为止,我们接近两周的课程设计也告一段落。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使我认识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重要性,对课本上的只是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同时基本上能够掌握PSIM软件的使用方法,可以说是从中受益匪浅。
通过本次课设我也学到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调试知识。很感谢学校给我们提供了这么好的学习机会,感谢老师的指导,从老师的身上学到了对知识真正严谨细致的态度,让我受益匪浅。
武汉理工大学《电力电子》课程设计说明书
参考文献
【1】王兆安 刘进军.电力电子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5)
第三篇:课设心得体会
课设心得体会
大学三年期间的课程设计,这次应该是在实验室呆的时间最长也最烦恼的一次,做课设期间,遇到了很多的问题,虽然嘴上会说,学校真的是不想让人活了,好烦呀之类,但我们却从未想过放弃,因为当你觉得最难的时候坚持一下,也就是你有所收获的时候,很庆幸,我们坚持了,并且达到了我们的预设目标。两人一组,想想真的比以前的好几个人一组要充实很多,不会说有人一直闲着,有人只是打酱油,这次受益颇多。
在刚开始焊接电路的时候,由于我的队友在宝鸡实习时熟练掌握了焊接技术,焊接的可以说相当顺利,没觉得有很多难度,但当我们进行软件编译和调试的时候,真可谓举步维艰,不要说调试了,就连用来显示的LED屏幕都不会亮,在这个过程中请教了老师,问了学霸,自己也焦头懒额,软件,硬件一步步排除,最后才发现是焊接和LED屏都有问题,再下来屏幕终于亮了,但是功能却实现不全,时钟不走字,有时还会乱码显示,这个时候老师说先排除软件问题,如果软件没有问题,那就可能是时钟芯片或者晶振有问题,又开始检测和排除,最终在我们的努力下发现了问题所在,我们的主芯片电路有问题,换到开发板上后,正常显示,并且功能基本实现除,但是新问题又来了,我们的时钟比实际时间走的要快。软件没问题,我们更换了DS1302芯片,时中已经可以正常运行了,虽然实现了基本功能,我们也有一定的收获,但是功能却没有完全实现,我们的闹钟功能由于自己的不足而没能实现,但我们通过此次课程设计知道自己还有哪些不足和需要努力的地方。
下来,我想我必须吐槽一下我初次使用和安装protel软件的心路历程,这个软件我们专业的人使用过的甚少,光这个软件的安装就花费了大量时间,在安装完毕准备画图的时候,发现一些常用的元器件根本添加不上来,连AT892都没有更别说是ds1302了,没办法,后来在网上下载了一个protel视频教程,跟着视频一步一步来学习使用,但在学习到给库里添加元器件的时候,在protel的library的sch库中的元器件根本添加不上来,我初步判定是安装包有问题,所以将下载了安装汉化了半天的protel软件卸载了,想安装protus。谁料想竟然安装失败,没办法,最后只好求助大神,好不容易将protel的元器件库破解后,画图刚开始也是一塌糊涂,连元器件的方向都不能搞定,熟悉和练习protel画图工具就用了大半天的时间,但是不管怎么说,图最后还是画好了,想想如果以前在课余时间多学习学习这些基本的画图工具,现在也不会在关键时候抓瞎了,以后真的要多多学习了。
至此,我们的课程设计在大三的最后一个星期结束了,以此次课设的收获致我们终将逝去的大三吧!
宋阿珍
2013年7月18日
第四篇:课设心得体会
经历了编c语言课程设计后,我对这一学期c语言所学内容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和掌握,特别是一直不懂的链表和指针,现在发现自己都能运用了,很开心自己的进步。所以,虽然写程序的过程中,遇到各种问题,调试的时候也是遇到各种令人头大的问题,但能借助课程设计提高自己对指针和链表的熟练度,提高自己对c语言编程的熟练度,也希望学校可以多开设一些这样的课程,既是让我们对自己所学知识的一个综合理解与使用,也可以提高我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对知识的运用能力,更是一个让我们学会独立思考的好机会。
刚开始准备编代码时,感觉很茫然,不知道从何写起。虽然在这之前,我们已经对c语言这门课程学习了差不多一个学期,对其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也仅仅是停留在了解的范围,对里面的好多东西还是很陌生的,在运用起来的时候还是感到很棘手。
我首先去构建了一个基本的框架,搭建框架就好比一栋大楼的地基。框架搭好了,一个程序就慢慢成形了。在写课设的过程中,感觉最难的的就是控件的功能实现了。刚刚把代码敲出来的时候,整个人那个兴奋啊。但是,一编译运行。像一桶冷水从头浇到底。那错误多的,看的我眼花缭乱。编程序是一个很细心的过程。因为如果你不认真去写,少写了括号,或者分号,都会导致你的程序运行不出来或者运行出来的结果有错误。这些错误都很小,但是让你从一大堆程序中去找,这也是个难题。
通过实训的这个过程中我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对以前所学过的知识理解得不够深刻,掌握得不够牢固。还有一点就是,通过编程让我感觉到了链表在C语言中的重要性。在我看来,学会运用链表,就等于跨过了C语言的大门。
操作是学好c语言必不可少的一步。因为不管你理论知识掌握的如何熟练,不上机实际操作的话,是没有任何效果的,许多问题都是在实际上机操作中显现出来的,在书本上是体现不出来的。书本上是永远不会出现你自己的思想成果的,正是应了那句话“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总之,通过c语言的学习,使我对计算机语言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和理解,使我对计算机语言不再像以前一样一无所知,认为那是高不可攀的、十分难以理解、一般人学不会的东西了。我认为只要学习方法掌握好,再加上刻苦的练习,是完全有可能学好任何一门计算机语言的。
在本学期对c语言的粗略学习之后,我们进行的这次课程设计,无疑加深了对c语言的认识和应用。要想从书本走向实践是一个很艰难地过程,所以刚开始的时候,我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阻碍,以至于差点儿打消了我做这次设计的念头。一开始就遇到了怎样能正确创建一个链表的问题,在上课的时候就模糊不清,不知道所以然,开始翻课本,问同学,依然是朦朦胧胧,又玩命的上机操作才终于得到解决。
在过程中问我才认识到自己自己还有很多的知识没学好,基础知识没理清,而且很多东西还要去翻书,去网上搜索,而且遇到一些小错误运行不出来就会烦躁不安,逐渐克服这些问题后我发现对c语言越来越感兴趣了,以后我要克服这些,尽量保持一颗良好的心态,学好c语言。首先我必须学好c语言的基础知识,然后能在电脑上熟练的运用,上网的时候多看一些优秀的代码,看看别人怎么写,再结合自己的不足之处进行改正。总之,这次的课设是是我记忆里的一个新篇章,更是c语言编程上的一个里程碑。
接着又是各种类型的错误,很多是学艺不精的结果,一个一个解决,时而还有道查一下单词。就这样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在屡败屡战之后,迎来了成功的花朵。然后我抓破破脑袋的让我的程序更加合理和多功能。
我们已经学习了《C 语言程序设计》这门课,但是我所学的知识最多也就是在做作业的时候才会用到,平时没有什么练习的机会,这次的课程设计是我第一次通过自己构思,和同学讨论并且不断查阅资料来设计一项程序。这次设计,不仅巩固了我以前所学的知识,还让我对c语言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掌握了更多的技巧和技能。C语言是计算机程序设计的重要理论基础,在我们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要学好这种语言,仅仅学习课本上的知识是不够的,还要经常自己动手,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只有多动手,经常编写程序,才能发现我们学习上的漏洞和自己的不足,并在实践中解决这些问题,不断提高自己转化知识的能力。在我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时,我会主动查阅相关的资料,或向其他同学询问,这不仅丰富了我们的知识,还增进了我们同学之间的友谊。为了增大信息的安全性,需要用文件来存储信息,由于我在上课时不注重对文件的运用,所以在这方面有较大的困难。我先将书本认认真真地看了一遍,又做了一下课后习题来验证和增进自己的理解,终于,经过我们的不懈努力,我的程序有了突破,成功地实现了用文件来保存并查看学索赔信息。这次设计中,我的收获还有就是学会了用流程图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并根据流程图来逐步实现程序的功能。开始的时候,我画流程图很是困难,需要一个多小时才能清楚的根据自己的想法画出图来,后来画多了,就更加了解它的功能,十分得心应手,能够比较快而准确的画出来。在这次课程设计中,我们首先对系统的整体功能进行了构思,然后用结构化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将整个系统清楚的划分为几个模块,再根据每个模块的功能编写代码。而且尽可能的将模块细分,最后在进行函数的调用。我们在函数的编写过程中,我们不仅用到了for循环、while循环和switch语句,还用到了函数之间的调用(包括递归调用)。由于我们是分工编写代码,最后需要将每个人的代码放到一起进行调试。在调试的过程中也遇到了困难,但经过我耐心的修改,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我成功了!
在这样一个过程中,我收获了许多在书本上根本学不到的东西。了解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受益匪浅。
为期两周的课程设计快结束了,通过这次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我感受最深的就是对于循环链表的使用,可以说对循环链表有了比以前更进一步的认识,以前只是一知半解的,如果让我自己来编写程序还真懵了,不过这个程序还是被我搞懂了,也改了一些部分,通过这些改动和这几天的摸索渐渐明白了,所以这次课程设计最大的收获就在于对循环链表有了一定的理解,包括其中的一系列操作,如建立一个循环链表,删除链表中的一个结点,增加一个结点等。
在这次课程设计过程中需要我们一边设计一边探索,在这个过程当中我发现自己在数据结构方面知识掌握不够深入,对一些基本概念不能很好的理解,对一些数据结构不能够熟练的进行上机实现,这是自己比较薄弱的。学好基础知识是理论付诸实践的前提,这样理论和实践才能充分地结合起来。在以后的学习中,我还要努力改正,充分利用上机实验的机会提高自己。在程序的输入的时候,因为自己对键盘的不熟练,代码又很多很繁琐,常常会产生放弃的念头,从中我也感受到只有坚持到底,胜利才会出现。在调试程序的时候我也有所体会,虽然约瑟夫环问题不是很难,但调试的时候还是会出现很多错误,因此我们不能认为容易就不认真对待。在以后的学习中,要能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不足之处出发,在不断学习中提高自己。
不知不觉紧张课程设计已经差不多要结束了,想想自己从刚开始的什么都不敢去做,到现在所有所做的,感觉自己的编程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只要认真仔细的去做一件事,我们真的可以做到很多,不禁想起老师上课所传授的一句名言:心在哪里,时间就在哪里。这句话浅俗易懂,当你深有体会到的时候那种感觉简直无法言语。
这次课设我真的学到了很多,弥补了以前很大的不足,让我感觉到了我的能力,以后的学习,我要沉着,用良好的心态去对待以后所出现的各种编程知识及任务。平时要多花时间,到了大三更要努力。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中掌握每个细节,相信自己会取得很大进步,弥补以前的不足,以后会有个较好的发展!
第五篇:电子物流关于海尔的课设
电子物流课程设计
海尔集团物流管理设计方案
一、背景介绍
海尔集团创立于1984年,创业26年来,坚持创业和创新精神创世界名牌,已经从一家濒临倒闭的集体小厂发展成为全球拥有7万多名员工、2010年营业额1357亿元的全球化集团公司。“海尔”已跃升为全球白色家电第一品牌,并被美国《新闻周刊》(Newsweek)网站评为全球十大创新公司。
海尔要创造互联网时代的世界名牌。互联网时代世界名牌的特点是能快速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企业需要大规模定制而非大规模制造。海尔抓住互联网的机遇解决这一挑战,积极探索实践“人单合一双赢模式”,通过“倒三角”的组织创新和“端到端”的自主经营体建设,实现从“卖产品”到“卖服务”的转型,创造出差异化的、可持续的竞争优势。
引领潮流的研发优势——海尔累计申请专利1万多项,居中国家电企业榜首,并率先实现国际标准的零突破。海尔累计已经参与了51项国际标准的起草,其中27项标准已经发布实施。海尔通过标准输出,带动整个产业链的出口。零距离下的虚实网融合——海尔在国内市场有强大的市场营销网络优势,并与互联网进行充分的融合,以“零距离下的虚实网融合”创出第一时间满足用户第一需求的竞争力。“虚网”指互联网,通过网络社区形成用户黏度;“实网”指营销网、物流网、服务网,第一时间送达用户满意。因此许多世界名牌将他们在中国的销售全部或部分委托给海尔;海尔也通过他们在国外的渠道销售海尔产品,形成了资源互换,加快了海尔进军世界市场的步伐。
零库存下的“即需即供”——改变传统企业以产品为中心的发展模式,实施以用户为中心的即需即供大规模定制,实现了“零库存”和“零应收”。在流动资金零贷款的基础上,海尔CCC(现金周转天数)达到负的10天。
在未来发展中,海尔紧扣住物联网时代的需求,将U-Home(智能家居)集成作为重点,掌控专利标准的话语权,进一步发展全球营销网络创造更多的用户资源。同时,以“三位一体”的本土化模式整合全球研发、制造、营销资源,创造全球化品牌。
零库存、零距离、零营运资本 以定单为中心,意味着海尔的产品一定是有定单的,拿到定单再组织生产,整个流程生产的是有用户需求的产品。这个产品对用户来讲,应该是一手交货,一手交钱,这样做就实现了“三个零”的目标。
零库存
物流是以时间消灭空间,用速度时间消灭库存空间。把所有仓库都消灭掉,这是海尔的一个目标。
海尔通过三个 JIT 打通这些水库,把它们变成一条流动的河,不断地流动。JIT 采购。就是需要多少,采购多少;通过国际化分供方,采购到完成定单最需要的零部件和原材料。
JIT 送料。在海尔,仓库只是一个配送站。海尔规定,在仓库存放的所有物料从采购进来到车间的制造系统不能超过 7 天,海尔立体库的零部件一般只存放 3 天。
JIT 配送。海尔在全国建立物流中心系统,无论任何地方,海尔都可以送货。零距离
市场链的第二个目标是服务零距离,即根据用户的需求拿到定单,再以最快的速度满足需求。这与商流有关,商流是以空间消灭时间。用户在网上定货,海尔根据定单送货,流程便结束。
零距离是获取定单信息流的关键,企业努力缩短乃至消灭企业与用户之间的距离,获取用户的个性化定单并予以满足。如果没有零距离,不知道用户的需求,那么企业所有的工作都是徒劳。
零营运资本
市场链的第三个目标是零营运资本,是企业将货币转换为实物,再将实物转变为货币的能力。零营运资本,就是流动资金的占用为零。企业在给分供方的付款期到来之前,先把用户的货款拿来。因为企业是根据用户的定单来制造的。这就是企业进入良性运作的过程。
海尔物流成立于1999年,依托海尔集团的先进管理理念以及海尔集团的强大资源网络构建海尔物流的核心
海尔物流示意图
竞争力,为全球客户提供最有竞争力的综合物流集成服务,成为全球最具竞争力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海尔物流注重整个供应链全流程最优与同步工程,不断消除企业内部与外部环节的重复、无效的劳动,让资源在每一个过程中流动时都实现增值,使物流业务能够支持客户实现快速获取定单与满足定单的目标;
海尔物流凭借先进的管理理念及物流技术应用,被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授予首家“中国物流示范基地”和“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同时也先后获得“中国物流百强企业”、“中国物流企业50强”、“中国物流综合实力百强企业。
内向物流
海尔市场链流程再造与创新过程中,JIT采购配送中心整合海尔集团的采购与配送业务,形成了极具规模化、网络化、信息化的JIT采购及配送体系:
海尔物流生产车间
海尔物流JIT采购管理体系:实现为订单而采购,降低物流采购成本;推行VMI模式,建立与供应商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实现与供应商的双赢合作。目前,JIT采购面向包括50余个世界500强企业的供应商实施全球化采购业务,在全面推进实施寄售采购模式的同时可为用户提供一站到位的第三方服务业务。
海尔物流JIT配送管理体系:提高原材料配送的效率,“革传统仓库管理的命”,通过建立了两个现代智能化的立体仓库及自动化物流中心及利用ERP 物流信息管理手段对库存进行控制,实现JIT配送模式。从物流容器的单元化、标准化、通用化到物料搬运机械化,到车间物料配送的“看板”管理系统、定置管理系统、物耗监测和补充系统,进行了全面改革,实现了“以时间消灭空间”的物流管理目标。
目前,JIT配送全面推广信息替代库存,使用电子标签、条码扫描等国际先进的无纸化办公方法,实现物料出入库系统自动记账,达到按单采购、按单拉料、按单拣配、按单核算投入产出、按单计酬的目标。形成了一套完善的看单配送体系。
先进的JIT采购及配送管理体系、丰富的实践运作经验、强大的信息系统,海尔JIT采购配送中心将打造出新时代的采购配送流程。
外向物流
海尔物流使用SAP LES系统进行全球物流运作管理
海尔物流网络
资源管理:资源统一管理和调配,降低物流成本 订单管理:订单信息同步共享,提高订单响应速度 运输管理:配送、运输系统监控,在途库存监控 仓库管理:库存信息共享、实时查询,库存报警 KPI分析:物流节点kpi自动取数,提高了效率。
海尔物流使用HLES系统,进行产品先进先出、窜货、超期库存等管理,红色是每一个扫描点。
海尔物流HLES系统 物流服务
循环取料和过站物流服务
海尔物流在一级配送网络、区域内分拨网络的基础上建立了区域间配送体系。各配送中心的网络,除了能
海尔物流SAP/LES系统
满足区域内配送外,还建立了直接送达其他配送中心的区域间配送网络,使以前的单点和线,形成星罗棋布的网,形成完善的成品分拨物流体系、备件配送体系与返回物流体系。目前网络的类别有:零担、班车、专线、整车配送等,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大批量订单,提供“B2B,B2C的门对门”的运输配送。零散、小批量的订单,以运筹优化的观点,安排合理的配送计划,实现一线多点配送,为客户提供完善的24小时物流服务,形成一个以干线运输、区域配送、城市配送三级连动的运输配送体系;同时配合海尔集团的家电销售网络到三四级的推进,将形成一个深度和广度覆盖的综合物流服务网络。
通过海尔物流网络(区域配送+干线运输+城市配送)构建的客户业务模式。
VMI业务简介
VMI:Vendor ManagedInventory,即“供应商管理库存”是目前国际上领先的供应链运作模式。其以用户
海尔物流
和供应商双方都获得最低成本为目的,在一个共同的协议下由供应商或第三方管理库存,并使库存管理得到持续改进的合作性策略。这种库存管理策略体现了供应链的集成化管理思想,在大型制造企业中的作用尤其重要。
VMI-HUB:是海尔物流为了集中管理供应商的库存而建立的原材料中转集散中心,供应商大批量、少批次入库,需求方小批量、多频率订单采购出库,集中物流配送既减少供应商的供货成本又提高供货及时率,既减少需求方仓库面积又提高其生产灵活性。
VMI HUB功能与价值
给海尔供应商带来的好处
海尔物流HLES系统
1.提高运作效率。
供应商送货到VMI-HUB,剩下的全部由海尔物流来做,减少了送货环节、实现送货零等待,更重要的是避免了T-1不到位索赔。
2.减少运作环节。
物流VMI是独家可代理供应商向外检报验的机构,把最头疼的报验环节外包,省却供应商无限烦恼。
3.降低运作成本。
当供应商在VMI的库存低于安全库存时,系统自动报警通知供应商补货,按批次不必按定单集中送货,减少送货频次,降低供应商成本。
4.提高管理水平。
通过VMI的信息系统,供应商不但可以随时查询自己的库存和出入库情况,同时实现了JIT一直要求的T-2备货共享信息,成为真正合格的供应商。
供应链管理
海尔物流根据海尔集团流程再造的经验可以提供整个供应链管理专家咨询及服务,包含诸如物流网络策略、运输设计、仓储设计和模拟,以及作业改进和库存分析等。通过IT系统形成简单快捷,自动化的流程。增值服务
海尔物流
海尔物流可以根据客户需求提供打码、再包装、扫描等业务,设计业务流程规避风险,保险、货单抵押、再加工等增值服务,使物流服务升级实现精细化物流的目标。
海尔物流能够结合自身的优势特点以及每个行业不同的特性,为客户量身定制个性化的物流解决方案,目前已经在汽车行业、快速消费品行业、家具行业、IT行业、电子电器行业、石化行业等多个领域开展个性化物流方案设计,为GE、SGMW、IKEA、FOXCONN、DOW、AVAYA、伊利、张裕等国内外知名企业提供物流供应链服务。”和“最佳家电物流企业”等殊荣。
二、设计方案
海尔整体物流系统
企业整体物流系统是应用整体系统的方法对实体供给和实体分配,包括市场预测、物料需求、采购、原料供应、货物运输、存货控制、仓储、搬运、包装、顾客服务及物流信息在内的活动予以综合管理,以适当的成本(Right Cost)、在适当的时间(Right Time)、适当的地点(Right Place)向适当的顾客(Right Customer)提供适当数量(Right Quantity)与适当品质(Right Quality)的适当产品(Right Product),达到提高顾客服务,降低成本,增进企业利润之目的。
结构功能图如下:
所存在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
问题: 物流职能由于机构的分置而被强行分割,导致成品转移物流和销售物流的脱节,各自部门为追求部门内费用的最优,而使总费用达不到最佳。
解决办法: 各部门物流职能统一集中于物流部门,使商流和物流适当分离。这需要获得最高管理层的强有力支持,要有足够权力决策者出面协调各部门利益。
问题: 成品转移物流中的物流网点受业已成型销售网点的影响和制约,使物流网点分布散、规模小,难以实现批量运输和仓库利用率之规模优势。
解决办法: 屏弃成品转移和销售物流中自下向上(Bottom-up)的规划方式,改变成品直接向销售中转库配送的方式,采用二级分送的模式,在各地设置几个成品配送中心,生产下线后批量运输至成品配送中心,再由配送中心以整车或零担的方式配送至销售中转库。适当地消减各地规模较小的销售中转库,消除小库消耗率高、产出值低而给物流总成本带来的负面影响。
海尔目前的生产方式为计划性生产,即根据销售部门的月生产计划和库存情况,制订当月的生产计划,确定采购计划,同时报生产计划给物流部门;产品下线后通知物流部储运部转移成品。
部门间订单作业流程图如下:
成品转移物流模式
所存在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
问题: 由于海尔销售通路决策,海尔销售部门直接面对众多商场,销售计划不准确,导致生产计划和原料采购计划无法按进度执行,给物流部门带来巨大压力,使物流作业过度集中或过度分散,结果是一方面作业过度集中使非常成本增加,另一方面过度分散又使运输中的零担作业、混装现象增多,运量达不到经济送货批量,同样增加了物流成本。
解决办法: 方法一:销售部门尽可能多地掌握市场信息,应用科学的预测技术对历史数据和未来市场研究,作准确的销售预测。
方法二:随着黄岛生产线的投产,生产能力更加有弹性,海尔完全可采用“按单生产”的精益化生产方式,摆脱生产和物流对销售预测的过分依赖。
问题: 从销售中心库下订单到货物运到所需的前置时间(Lead Time)较长,并且不固定,导致产地和销地的库存水平居高不下,仓储成本和资金成本(Cost of Capitals)很高,严重影响零库存(Zero Inventory)的实现。
解决办法: 前置时间包含四大块:订单传递(Order Transmittal)时间、订单处理(Order Processing)时间、订货准备(Order Preparation)时间、货物运输(Order Shipment)时间。首先从订单传递和订单处理着手,改变海尔过去用电话传真传递处理订单方式,依托于电脑网络,采用EDI技术,开发专门的软件自动接受、确认、汇总、分解订单,根据******公司的经验,采用电脑网络传递处理订单,极大缩短前置时间,增强对其的严格控制,使零库存成为可能。
海尔物流协调系统
问题: 海尔在按销售预测生产的计划性生产方式,却又缺乏对经济运输批量的规划,不能从运输和仓储的交替损益(Trade-off)中寻找总成本的最佳结合点。
解决办法: 经济批量规划,注重运输策略的选择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