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班化教学中分层教学总结
《小班化教学中“分层教学” 的实践与探索》课题阶段性总结
在过去的教学中,早已听过、见过小班化教育的优越性,当自己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小班”的老师后,更亲身感受到了小班化教学的精妙与乐趣。
据资料显示,实施分层教学,既有利于课堂效率的提高,也有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同时有利于教师全面能力的提升。为此在学习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在这一实验阶段结合小班特色,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尝试实施分层教学,探索一条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效率的途径。现将我在探究过程中的一些不成熟的认识,做法及体会如实汇报。
一、课题研究的前期准备工作
首先我转变更新了教育观念,学习科研知识,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主要从以下三方面进行了学习:
1、新课程改革理论学习。学习了课改《纲要》、《语文新课程标准》。
2、书籍和文章的理论学习:胡兴宏主编的《分层递进教学策略在课堂中运用》,《让语文更贴近生活》等。
二、课题研究的实施过程
1、调查研究学生状况,科学地进行“隐性分层”(对学生的分层只是教师心中有数)。
知人明材,然后因材施之以教,因此先要将教学的主体——学生进行分层,要全面地,了解学生,可依据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和平时自己对学生的观察进行分层。在分层的同时要注意不同学生的学习情感、学习动机、学习态度、意志、毅力等非智力因素的影响。把学生分成A(学习有一定困难)、B(学习成绩稳定)、C(学有余力)三层,实行以激励各层学生大胆尝试,要求教师课堂全过程都要实施“分层”策略,进而提高教学效益。但在分层过程中,我们一定不能只以学生的成绩高低或老师的自我好恶对学生进行划分,必须有尽可能多的客观依据,否则会挫伤其积极性,不利于教学。另外,要注意动态管理,对学习成绩和学习情感有升降起伏的学生,要根据其情况作适当调整,最终达到使学生最优发展,从而转化后进生。
2、教师精心设计课堂,对教学内容进行“分层”。
在小班教学中,教学内容的制定必须对各层次的学生都具有挑战性,但又是他们力所能及的,为其学习的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奠定基础。根据教材、大纲的一般要求和各层学生的实际学习可能性,小班教师制定出分层次的教学目标。A层学生只要求掌握最基础的知识;B层学生以掌握基础为主,可将知识适当迁移,并能协助C层学生一起督促A层学生学习;而C层学生不仅要掌握基础知识,还要不断拓宽知识面,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并能做好A层学生的“现场指导老师”。
3、教师精心设计作业,对学生作业进行“分层”。
作业分层是实施分层教学的有效途径。不同组别完成不同程度的作业,A组学生完成基本题,B组学生完成基本题加综合题,C组学生在此基础上再加上一些有利于思维发展,培养能力的提高题。对同一道题目,也可以有不同的要求。练习中,教师要鼓励并创造条件让低层次学生向高层次突破,体现弹性,激发学生求知欲。如新教材数学第二册《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一课,在布置作业时,对于38+25=?,我设计了3星(整十数个位数相加,两位数加整十数)、4星(用你喜欢的方法算)、5星题(看谁的方法好而妙)。在小班教学中利用分层作业的形式,避免了“吃不饱”或“撑死了”的现象。
在实施阶段中,我是按“学习——实践——总结——再实践”的方式开展探索研究的。“学习”,即学习分层递进教学的理论,学习他人的经验。我认真阅读理解《分层递进教学策略在课堂中运用》一书,认真做好学习笔记。“实践”,即上课,通过集体备课,共同研究分层教学的实施方案,相互交流,相互促进。“总结”,就是利用两周一次的教研活动时间,针对课题,大家交流成功的体会,谈问题和不足,寻求改进的办法。这种“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总结,在总结中实践”的做法,不断地丰富了分层教学思想,提高了开展分层教学的驾驭能力,为研究向纵深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课题研究取得的阶段性成效:
1、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学习兴趣普遍增强。
分层教学的实施,避免了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作业后无所事事,同时,所有学生都体验到学有所成,增强了学习信心。
2、有利于课堂效率的提高。
教师事先针对各层学生设计了不同的教学目标与练习,使得处于不同层的学生都能“摘到桃子”,获得成功的喜悦,这极大地优化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从而提高师生合作、交流的效率。
3、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提升教师全面能力。教师通过学习分层教学理论,教学观念有了很大的变化,教学观念的改变又促进了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的改变。课堂教学方式改变了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满堂灌的方式,学生被推到了舞台的正中央,让学生有机会尽情发挥自己的水平,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和与同学的相互学习中展示出一个最好的自我来。其间我所撰写的教学案例《读中品味 演中升华》发表于中国教育教学案例网站,论文《让学生成为识字的主人》获珲春市教育学会一等奖,所讲授的语文课《两只小狮子》《从现在开始》获得市进修学校语文教研员及小教部领导的好评。
四、课题研究存在的不足和努力方向。
1、分层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
分层教学下教师不能再“拿一个教案用到底”,而要精心地设计课堂教学活动,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恰当的方法和手段,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创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确保每一个学生都有所进步。
2、分层作业必须掌握适当的难易度。
并不是越易越好,也不是越难越好。其学业成绩应该在各层次的同学中呈现正态分布。这样,既可给困难学生增加信心,逐步提高。同时也让优生看到自己的不足,继续登攀。
3、分层教学对集体备课提出更高的要求。
集体备课不仅发挥作用,也应避免过分强调统一,因为同一年级的各班之间,存在着差距。因而教师要针对班级的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不同的分层教学,这样分层教学才能取得最佳教学效果。
以上是我对这一阶段的实验过程中取得的成效及不足所做的总结,感谢各位领导及老师给予的支持和帮助,面对不足我将继续刻苦钻研,不断探索,以便在今后的实验过程中扬长避短,寻找切实可行的实验方法,真正使小班化教学成为实现新课程标准的最佳途径之一。
第二篇:小班化—分层教学
关于小班化背景下初中化学分层教学方式的一点思考
【内容摘要】在鼓励大力倡导“小班化”教学的今天,针对学生实际情况,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如何更好地关注学生的个性化教育,使“因材施教”成为可能,笔者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的方法就是进行分层次教学,不仅会提高教学质量, 更会使学生各尽所能, 学以致用, 提高各自的素质。
【关键词】小班化
初中化学
分层教学
近些年来由于出生人口持续下降,择校热,外来随务工人员流动性大,薄弱学校升学率不高导致不被认可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许多学校呈现生源大幅度减少,有的学校每个班级的人数从原来的40左右,减少到不到30,甚至更少,从而出现了“被小班化”现象。当然生源减少、学生择校都是不可避免的事实,在这种情况下,学校首先要面对现实,不怨天尤人,其次应该搞好特色化办学,提高教学质量,得到社会认可。笔者认为在大力倡导“小班化”教学的今天,学校无论是“小班化”还是“被小班化”,都应该积极面对,针对学生实际情况,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更好地关注学生的个性化教育,使“因材施教”成为可能。
九年级的学生,由于学生之间有个体差(智力因素、性格因素、学生基础因素),使得学生无论学习也好,各种能力也好都自然分开。如果老师按统一的要求,统一的教学模式来进行教学,必然有一些学生感到吃不饱,而一些学生听不懂,其教学效率之差是显而易见的。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曾经说过:“儿童的智慧和道德结构同我们成人不一样。因而新的教育方法应尽一切努力按照儿童的心理结构和他们不同的发展阶段,将要教的材料以适合不同年龄儿童的形式进行教学。”笔者认为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的方法就是进行分层次教学。
一、实施分层教学的合理性与可操作性。
1、分层教学的合理性。学生在认知结构、认知能力、兴趣、个性等方面存在差异,学习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也就是说学生掌握同一知识有快有慢,有好有差。分层教学,就是教师面对这种差异程度,有针对性地加强对不同类别学生的学习指导,以便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最好的发展。分层教学在教学目标上致力于促进全班学生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在教学组织形式上综合交替运用班级、分组和个别教学形式;在教学效果上则谋求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分层教学充分体现了面向全体、分层优化、因材施教、主体参与的教学特点,对于激发学生兴趣,促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大面积提高学习成绩,是很有效的。分层施教能多层次地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了竞争性,淡化了形式,注重了实际,具有保尖、促中、补差生的作用。
2、分层教学的可操作性。
著名教育家布鲁姆认为:“ 只要给学生合适的帮助, 就能使95%的学生学好。”中学生在生理发展和心理特征等方面客观存在差异性,特别是心理方面的智力、兴趣、爱好等因素表现的差异更为明显。分层教学就是承认学生的层次差异,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实际实施教学。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教师辅导下愉快的学习,解决学习中的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加上教师鼓励竞争,并及时表扬和调整目标要求,更进一步引发学生学习自主性。因此分层教学适应于各层次学生的学习心理,使学生自主的学习,不但能发展学生的智力,而且能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把因材施教提高到可操作水平,从而更有效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分层教学的实施过程。
1、多观察重沟通,根据学生实情,合理分层分组。
认真研究全班学生的共同特点和个别差异,通过平时接触观察其兴趣、爱好之所在;课堂提问看思维是否敏捷、清晰;作业、测试中发现其对各有关知识点的掌握是否牢固。另外通过个别交谈、和班主任联系来掌握其原有的学习基础。此外在此基础上,将全班学生划分为A、B、C(即学优生、中等生、学困生)三个层次。分层不是固定不变的,可以随着学生情况的改变而改变。然后把三个不同层次的学生按座次编成混合组, 以5—6人为一个学习小组, 尽量使各组学生整体水平基本平衡, 并指定一名小组长, 负责本小组的学习活动。
2、把握《新课程标准》,遵循《教学大纲》,教学目标分层次。教学目标不明确或不切合学生实际,会导致教学中的盲目性、随意性,会加重学生学习的负担,使一部分学生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产生心理障碍,缺乏兴趣,丧失信心。因此制定教学目标时,应根据学生在知识能力、兴趣特长等方面,把握《新课标》,吃透《教学大纲》中的了解、理解、掌握这三层次的教学目标,弄清每个层次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是把握好教学深度、广度的关键。从而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享有充分的学习机会,并学有所获,才能达到激发各个群体学习积极性的目的,真正实现化学课程三个维度的目标。例如,在学习第三章《分子和原子》时,由于在物理课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一些关于分子和原子的知识,但由于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微观世界,如何让学生接受、理解那些肉眼无法观察、抽象的分子、原子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特别是概念和理论是比较难理解的,大部分学生都觉得学有困难,紧接着再学习根据化学式的计算,有些学生往往觉得有些力不从心,此时教师应量体裁衣,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以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对化学基础比较差的学生,只要求他们能掌握根据化学式求相对分子质量、各元素质量比和某元素的质量分数三点最基本的计算;对于中等生还要掌握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计算;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可要求其进一步掌握混合物中纯净物的质量、混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及混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并能综合运用这几点计算。这样在抓住化学知识体系中的主干知识时,又能明确基础知识和重点知识在教学过程中的分配关系,做到条理清楚,层次分明,重点突出,为大面积提高化学教学水平打下了良好基础。
3、全面落实,把握好分层教学全程中的每一个环节。(1)针对学生,分层次备课。
教师在熟练掌握教材的基础上, 根据学生的差异,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要求—共同目标和不同目标。如学习单质碳的化学性质时, 共同目标为碳的化学性质—稳定性、可燃性、还原性, 能指出化学反应的现象,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较高要求为理解碳分别与氧化铜、二氧化碳反应的实质。
(2)面向全体,分层次提问。
课堂提问的问题要精心设疑。为让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动手动脑,有所收获,教师要注意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让学生讨论后给予不同程度的解答和解释,使学生们多想、多思、多问,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发展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如:在学习硫酸时,讲了SO42-的检验方法后提问:学困生:检验SO42-需要加入什么试剂?中等生:有哪些反应现象?反应方程式?能否用其他试剂代替?优等生:为什么要加入稀硝酸?如果白色沉淀一部分被硝酸溶解了,说明沉淀中可能会有什么离子?在课堂教学中提问要把握策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有发问、回答问题的机会,通过上述提问,使学生掌握SO42-的检验方法。在教学中应注意适当提问学困生,以唤起他们的求知欲,增加他们的自信心;讲授新知识时,提问中等生,照顾全面;突破重点、难点时,提问优等生,以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3)结合实际,分层次训练。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练习训练时, 按大纲教材基本要求, 遵循“下要保底, 上不封顶”与“保基础求发展”的原则,基础同步不分层, 问题加深要分层, 异题同类要分层, 讲评由低到高, 由此可设计A、B、C 三个层次要求的题目, 让学困生完成A组, 中等生完成A、B组、优等生全部完成。质量守恒定律的A组题为: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是什么?12克碳恰好与多少克氧气完全反应生成44克二氧化碳。B组题为:化学反应前后, 变的与不变的是什么?在反应2X2 + Y2 =2Z 中的化学式为(), 如X,Y的相对原子质量分别为1和8, 则Z的相对分子质量为()。C组题为:一名科学家声称,他能使铝发生化学反应变成铜和金, 使铝分子变成铜分子和金分子。请你根据所学知识指出这种说法违背科学之处;加热24.5克氯酸钾和1克二氧化锰混合物, 余下固体为2.49克, 求生成氧气的质量;4.6克酒精完全然烧生成二氧化碳8.8克和5.4克水, 问酒精中是否含有氧元素及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
(4)难易结合,分层次布置作业。
作业的设计和要求首先是采取“同”的原则, 即对于作业规范、整洁性、格式等, 不论哪个层次的学生, 都必须用统一、严格的标准去要求。基本的练习都要做, 其次是“异”,水平较低的学生, 要完成基本作业, 即完成课后的全部习题和部分章节的复习参考题;水平较高的学生要完成较高作业要求, 即选择完成有代表性的习题和全部章节复习参考题, 并加以变形, 重在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水平中等的学生, 除完成基本作业要求外, 可根据自己的能力,有选择地做一些较高作业要求的习题。例如:含杂质的镁粉8克恰好与150克稀硫酸完全反应(杂质不参加反应)生成0.6克氢气,求:
1、镁粉的纯度
2、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生成的硫酸镁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这道题对于中等及以上学生能完成1、2,鼓励完成3;优等生不仅完成1、2、3,而且还可增加这么一道题,80克含碳酸钙杂质的氯化钙样品,与122.4克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反应结束后所得溶液质量为200克,求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总之作业的宗旨是使差生“吃得了”,好生“吃得饱”。
(5)学法指导分层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指出不同的学习方法。做出不同要求, 使其力所能及, 激发求知欲, 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引导学困生以口决、顺口溜等记忆化学知识;教给中等生怎么样预习、听课、记录和小结的方法;要求优等生以探究性的方法学习化学知识,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科学客观,分层进行教学评价。
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进步和成功。因此,要在坚持承认学生差异的原则下,给不同学生以不同的评价,彻底改变原有的单一的评价方式,同时采取动态的评价方式,使学生在学习上对自己既有信心,又能看到不足,既有压力,又有动力。对C组同学,多给与鼓励评价,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培养学习自信心,在原有基础上努力提高;对B组同学,采用激励评价,找出差距,指明努力目标,促使他们稳中求进;对A组同学,采用竞争评价,要高标准严要求,要充分调动自身潜力,不断挑战新的高度。
综上所述,小班化教育的实施,给老师更多的精力去面对每一名学生,更好地关注学生的个性化教育,使“因材施教”成为可能。教学实践证明,通过分层教学,突出了以学生为主体,各层学生积极参与各个教学环节;突出了以教师为主导的作用,强化了内外因的作用,培养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信心。如果将两者有机结合,坚持下去,打造高效化学课堂,定将会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刘知新
化学教学(M)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2、丁
浩
中学化学创新教法(M)
学苑出版社,1999
3、陈
方
浅谈个性教育[J]
教育评论 ,2002
4、郑立达
小班化教育实践研究初探[J]
上海高教研究,1998
第三篇:小班化语文课堂分层教学总结范文
小班化语文课堂分层教学总结
平果高级中学 马凤丹
经过一段时间的分层教学,感觉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各方面都获得了最优发展,使我充分明白这种因材施教的教学态度的益处。在教学中学生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现象,并表现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现就本班开展的分层教学实验取得的成绩及不足作如下总结。
首先,心理影响方面。反映在学习态度、方法、兴趣、竞争意识等方面的转变上。比如,分层次能使“基础型”的同学比较清醒地认识到自己语文的基础和实力,发现自己与其他同学之间的差距,促使其开始重视语文,进而转变学习态度,加大学习投入,讲究有效的学习方法等。同时,老师则可以对这部分学生加大辅导力度,加大完成学习任务的监督力度,注意降低评价标准,多发现他们的优点给以经常性的鼓励,让他们树立学习信心,培养学习兴趣,获得学习的成就感,最终形成学习上的良性循环。对中等生要求在熟悉熟练上下功夫,发展综合能力,逐步转变为优等生。对优等生要求深刻理解,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知识,启迪思维,培养创造能力,发展个性特长。
其次,成绩提升方面。分层次教学实践证明,分层次后“基础型”的学生是进步人数最多而且进步最快的。有一部分学生通过一年多的努力,基础更扎实了,成绩进步很大,有的甚至能与“智能型”的学生相比。他的进步不仅仅体现在分数上,有很多深层次、决定语文素质的因素都在发生改变。他们的学习信心、兴趣、习惯、方法、意识、理解能力、写作能力等都会发生根本性的改观。这些改观正是语文学习素质的本质提高,有了这些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态度和能力就已经得到提高,可以说学生对语文这门课有兴趣而且会学了,真可谓“教是为了不教”。
第三,慎重对待方面。分层次后,“操作型”的同学群体相对较大,老师的关注相对较少,就有少数学生觉得自己这门课已经“比下有余”,会产生满足懈怠情绪。这时老师就要重视他们,让他们在本层次内部展开竞争。实施半“扶”半“放”的策略,在适当点拨之后,放手让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发展,或先让学生独立看书、思考、探究,在遇到困难时,我适时予以指导。
当然,分层教学的尝试,相应地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也还存在较大的误区,这需要在以后的实践中不断探索研究,以期取得更大的实效。这就要求自己应该注重两方面事项:
1、咬定“分层之路”不放松,坚定信念,继续探索;
2、总结经验和教训,扬长避短,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第四篇:浅谈小班化教学中的学生分层教学 2
浅谈小班化教学中的学生分层教学
学生分层教育实际上就是“因才施教”。
人的个性是客观存在的,是一种价值世界的丰富多彩,人类的千姿百态也正是如此,而个性化教学正是在新课标理念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趋势下,为学生怎样选择一种理想化的学习生活。所以,个性化教育与人类发展是密切联系的,而学生分层教育就是在小班化条件实施的个性化教学,使学生在不同基础上都充分的提高和发展。
学生分层教育用在小班化教学中,就是以学生客观存在的差异为前提,有区别的制定教学要求,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使每个学生在最合适的学习环境中求得最佳发展。
那么,如何在小班化教育中实施学生分层呢?
学生分层是依据学生的知识能力和兴趣爱好的差异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层次,教师根据不同的层次的学生的智力或学生的实际水平进行教学,简单的说就是对学习优秀的学生要求相对较高,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要求相对低,但这种教学在实施中有一定难度。
因为分层教育会使部分家长、学生产生自卑感,对家长来说就是“没了面子”,所以做好学生及家长的工作尤为重要,要使学生和家长充分认识到分层教育有利的一面,正确对待层次的划分,防止产生消极的心理效应。给学生分层,要全面了解学生。由于学生在基础知识、兴趣爱好、学习方法、能力水平等个性方面上的差异,必须对学生进行能力等个性方面上的差异,必须对学生进行合理分层,全面了解学生是对学生进行合理分层的前期准备工作,可采取的方法有:①进行家访;了解学生在的表现和家庭的情况,如学生在家的环境,在家的学习时间及家长是否愿意主动的参与子女的学习等。②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在学习各方面情况,心理健康状况及兴趣爱好等。
教师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采取学生自报和教师建议的方式,针对学生学习能达到的水平,将学生分为相对稳定的若干层次,如a、b、c三个层次。A层:学习兴趣浓厚,爱好广泛、求知欲强、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学习成绩优异。B层:智力因素好、有可挖掘的潜力、但在学习上缺乏刻苦精神、学习兴趣时高时低、造成学习不稳定。C层: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想对差些、基础知识薄弱、成绩不理想。以上层次是相对稳定,不是一成不变的,只要学生有进步,就会及时做出调整,以鼓励学生不断努力,向上一层次靠拢。教师应根据学生个别差异,加强个别辅导,对a类学生是重在辅导自学提高,对b类学生重在化解难点,开发非智力因素;对c类学生重在补缺、补差。
平掌中心小学 李学富
第五篇:小班化分层教学学习心得体会
小班化分层教学学习心得体会
起凤街小学
赵丽霞
去年九月,在全区大力倡导小班化教学模式下,我校迎来了全新的教育教学发展前景。因为我校虽属于市中心,但生源较少,最适合实施小班化教学。因而作为一线教师如何更新教育观念,创设新的教育模式和授课形式,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探索实施小班化教学就显得非常有必要了。星期六,我们全体老师认真听取并学习了南京关于小班化教学及分层教学的课堂及报告,受到了很大的启发。
一、小班化教学有利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实施“分层教学”。
“小班化教育”绝不是班额人数的减少,而是教育思想的转变和教育观念的更新。它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积极实施课程改革,以优质教育为走向,引领成长,追求卓越为目标。课堂是我们教育教学的主阵地,小班化教育教学的课堂同样是师生焕发生命活力的过程。他们所追求的课堂,不仅是教师表演的场所而更是师生互动交往的场所;不仅是训练学生的场所,而更是知识分析和生成的场所;不仅是教师行为模式化的场所,而更成为教师教育智慧充分展现的场所,让教师的人格魅力充分展现,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让学校的教育文化在学生生命发展中留下印记。
首先,小班化教学核心的教育观是:关注每一个,幸福每一个。让每个适龄学生享受到高质量的义务教育,让每一个适龄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而富有个性地发展。其次,实施小班化教育,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一个标志。因此,我们要脚踏实地地尽快真正实施小班化管理,真正落实分层教学,才能尽快提高不同学生的知识与能力水平。
二、小班化教学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自信心。
小班化为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找到了切实可行的途径和方法,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动脑操作能力,综合表达和表演能力也有了明显的发展。小班课堂教学,确立了学生“敢说、大胆说、人人说”的局面。从学生的个性发展来看,小班化教学和分层教学能让孩子们有更多的机会张扬个性,表现自我。在周老师的课堂上,把同学们分为红、黄、蓝、绿四色,采用四色学习单的形式,分层组织学生学习,在教师的引导下,他们会表现出更为主动和积极,参与面更广,个性更为鲜明,让每个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实际教学中,先组织学生在小组内自由交流,然后在全班相互交流,全面深入了解所要解决的问题。这样,自己构思,小组交流,全班展示,这些活动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提高了学生创造性的思维能力,使人人有机会展示自己,人人有机会获得别人的赞扬,培养了孩子的自信心,自然实现了分层教学的目的。
三、小班化教学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小班化教学给学生提供了自我展示和发展的空间,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强化了学生的自主性。真正作到注重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全面发展,构建了新的教学模式。过去一节课是优秀学生的舞台,一节课中,只有少数学生真正参与教学活动,大多数学生只是听众或观众,没能成为课堂的主人,而在小班的课堂里,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分组教学、分层指导策略的实施,使每个学生通过学习--发现--交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四、小班化教学有利于实现教师角色的转换。
小班化教学使教师由单一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教学情境的设计者,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学生探求知识的引导者小班化教学改革涉及到教育教学改革的方方面面,它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实施小班化教学,教师首先必须树立“学生主体”意识。其次,教师必须树立服务意识。教师应全心全意地服务于学生,服从学生的发展、需求,更新教学手段,创设和谐的教学氛围,提高教学质量。第三,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于引导学生积极探索,有效地组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求知、求新、求真的探索精神。第四,教学过程是师生的互动过程,双方共同学习探索,发现规律,教学相长。
五、目前我校小组合作学习现状及困惑
目前,我校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已初具规模,各班都已按照异质分组的形式分成几个学习小组,并在每堂课的教学中力求让学生小组合作,解决学习中的困惑,关注了每一个孩子的学习状况。但仍有许多困惑如学生说话现象较多;合作时优等生机会较多,学困生随声附和;汇报时没有秩序,缺乏条理;没有恰当的评价方式,比较单一;分层教学的模式难以施展„„.六、改进措施:
1、利用教研时间制定一定的规章制度、合作流程来训练学生。
2、采用打分的形式,以小组为单位采用加分扣分的方法调动每一个孩子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更好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3、合作学习前,教师规定发言顺序,确保学困生也有优先发言权。
4、评价方式多样化,与各级各类评比相结合,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总之,小班化教育可以使每一个学生有可能得到更多、更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更多被关注的机会,是个性化教育和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是学校发展的生命力。我们将进行深入细致地小班化教育教学研究,坚持以人为本,让每一个学生都全面发展,让每一个学生都个性飞扬。
同时,我们要通过积极调查、比较、实践、反思等方法,吸取先进学校小班化教学的先进经验,充分发挥小班化教学及分层教学的优势,切实提高我校教育教学实效性,逐步提高实施小班化教育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