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生良好习惯养成教育总结2个
小学生良好习惯养成教育总结
养成教育是关系学生一生的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工程。俗话说:“嫩枝容易弯也容易直”,这说明了加强小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重要性,他们年龄小,知识少,行为习惯正处在形成之中,可塑性大,可变性强。那么,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呢?以下是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情况的工作总结。
一.确定指导思想
1.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关键是养成教育,须遵循“从他律到自律”这一规则。
2.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应从实处,细微处入手,可以通过训练养成,加强训练,指导与主体意识相结合。
3.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要持之以恒,常抓不懈,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实践中体验,在活动中感受。
二.抓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具体做法
1.明确职责,培养习惯
开学初我班开展了“一人一岗 各负其职”的活动。让学生明白每一个学生在集体中都是“小主人”,他们有权利和义务为集体做出自己的贡献。集体的光荣与耻辱是和他们各自的表现是分不开的,我对学生说,你的一点点失误就可以给集体带来批评。相反,你的一点点进步就可以给集体带来表扬。所以说每一个人都关系着集体的荣辱,只有大家全都使自己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集体才可能有更多的光荣。
在集体中有很多的事情需要有专人负责,这样就可以使老师更好地进行管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强烈的责任心。当每一个学生都有了自己岗位后,就要向他们宣布各自岗位的职责,使他们明确自己应该做什么,应该怎样去做。每个学生,只有他在集体中承担一定的责任时,他的积极性才能得以最充分的发挥。对每个学生在保持教室的清洁中都有明确的责任分工,落实到每一个人上,如每人座位下边必须做到没有纸屑,擦黑板,收拾讲台,倒垃圾等。卫生检查长及时检查,真正做到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做了自己查。既培养了责任感,锻炼了能力,又有助于良好习惯的养成。
由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能力水平的不同,难免会有不负责任的学生,对自己所管理的不去尽职。如果这样的话,就很难起到活动的效果,所以,在活动中还需要所有的同学们在站好自己岗位的同时去监督和提醒其他的同学,做到“互帮互助整体进步”。我们每周末都要对一周学生的岗位工作进行小结,肯定做得好的地方,指出存在的不足之处,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要尽可能多的尊重学生,也要尽可能多的对学生提出要求。
2.树立典型,带动整体
对班级中自觉守纪,热爱学习的同学大力进行表扬,一方面使他们更加严格要求自己,表现更出色。另一方面在学生中树立起学习的榜样,让这些学生去影响、带动其他学生共同进步。对于每个学生的点滴进步我都看在眼里,喜在心里,总会给予肯定、表扬。特别对于个性强的学生,我给予更多的关注,因为这些学生的一举一动,往往会影响一大批学生。如我班杨延东同学,平时顽皮淘气,纪律松懈,和同学常有吵闹现象,学习也马马虎虎。可我发现在开学初的大扫除中,他劳动特别起劲,他把窗台擦得很干净,擦好窗台后,他又把抹布用肥皂粉洗得干干净净。这对一个孩子来说,不简单。大扫除结束后,我把“表扬杨延东认真做卫生”几个字用红粉笔大大写在黑板上,把他洗过的毛巾给大家看,给孩子们树立了一个榜样,并要求全体同学向他学习,起到了带动整体的作用。在那一刻孩子的脸上的微笑是灿烂的,这又何尝不是孩子学习旅途中一个新的起 点呢?开学到现在,无论是学习上,还是纪律上杨延东同学都有了一定的进步,虽然他的表现还时有反复,但终究在进步,令老师、同学感到高兴。
在同学们的共同努力和配合下,应该说开学以来在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各班班风班貌良好。当然也还存在着许多的不足,如行为习惯训练还需关注细节,注意从细小处入手。还有我们是农村学校,家长素质差次不齐,普遍不高。很多活动都在尝试、探索当中,还有很多缺陷与不足,有待不断完善。行为习惯训练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贵在坚持,持之以恒。今后如何将活动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更好结合,这将是学校今后努力的方向。
2013.1 霍振兴 小学生良好习惯养成教育总结
“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学生时期是人生成长过程中的一个关键时期。这一阶段养成的良好习惯对人的一生有积极影响。班主任在培养学生良好习惯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责任。下面是自己在班级管理中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总结。
一、注重良好习惯培养的时机
1.时间上越早越好
习惯的培养越早越好。从分班的第一天开始,我就着重观察学生的衣着打扮、言行举止;到教室后首先要打扫卫生,我就细心观察学生打扫卫生是否积极,谁在无动于衷;全体同学做好后,还要进行自我介绍,我就认真观察谁在自我介绍时表情自然、言语通顺、吐字清晰。最后对各个环节进行总结:对衣着得体的,打扫卫生积极的,自我介绍时表情自然、语言流利的进行及时表扬,对着装不符合要求的、打扫卫生不积极的及时指出问题并令其及时改正。对自我介绍时表情不自然、言语不通顺的要进行适当鼓励。让学生们认识到,班主任从一开始就在关注他们的言行。“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从一开始趁坏习惯还立足未稳,及时进行纠正,有利于良好习惯的培养。
2.注意顺序上的递进
良好习惯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对于学生习惯的培养,要有耐心,有条理,有思路;循序渐进,循循善诱,才会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一定不能囫囵吞枣,半途而废。
二、注重多方面习惯的培养
1.行为习惯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在要求学生做好行为规范之前,我先为他们起到了示范榜样的作用,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教育学生。然后再强调学生注意平时的言行举止要得体,要适宜。对于长辈和老师,要报以尊敬和善的态度;对于同辈,要友善亲切,团结互助。例如,上下楼梯靠右行;进办公楼要轻声慢走,不能大声喧哗;进办公室要先敲门,得到老师的允许再进去;上学放学要遵守交通规则;升旗集会时保持安静等。“细节决定成败,”我坚持从日常生活的一些小事着手,让学生从小事中明白“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从而渐渐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
2.生活习惯
“好的生活习惯有利于一生的身体健康。”对于学生,在学校里就必须注重自己的衣着整洁,头发、指甲不要过长,不要在衣着上与他人攀比。自己的学习用品也要摆得整整齐齐。另外,生活在集体中,除了保持好个人卫生,还要爱护班级的卫生。做到积极做值日,不乱扔杂物。
3.学习习惯
(1)制定计划的习惯。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漫长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应定期树立目标,确立自己的赶超对象,给自己的前方竖一面红旗。这样有了目标就有了动力,就不会再感到无所事事,没有压迫感,而成绩也在追赶目标的过程中提高了。
(2)上课认真听讲的习惯。办事要讲究效率,学习也是一样。学生学习的主要时间在课堂上,而利用好课堂40分钟就显得尤其重要。认真听讲,注意力集中,积极思考是提高学习效率、成绩优异的必备条件。为了让整个班级在课堂上形成一种争先恐后,积极发言的良好氛围,积极做好班级干部和头20名同学的思想工作,让他们起好的带头作用。
(3)积极完成作业的习惯。作业是对新知识巩固复习的一个过程,是检查自己一天的知识是否掌握了的过程,也是一个预习第二天功课的过程,虽然二年级没有书面作业,可为了让孩子养成每天要完成作业的习惯,我每天都布置读的作业,并且让家长签名,以便让家长了解孩子在校的情况,并且及时检查,查漏补缺。
(4)养成正确书写的习惯。现在的孩子也许是娇生惯养,上课写字时总喜欢趴在桌子上,尽管总是提醒,可还是坚持不了几分钟,于是我在开学初就强调写字的“三个一”每节课严格把关,并分了小组进行比赛,定时对优胜小组进行颁奖,鼓励好的带动差的,现在学社过的书写习惯已经基本养成了。
三、注重学校与家庭的有机结合一个人成长过程要接受三方面的教育,即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只有这三方面的教育一致互相配合,保持教育影响的一致性、连续性,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也是如此,单靠学校教育是难以收到满意的效果。而学生的主要活动范围是学校和家庭,所以学校教育更应与家庭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不能只依靠学校一个阵地,要随时和家长取得联系,做好家长工作,请求家长在家里也要对学生进行良好习惯的培养,把家庭教育纳入到学校教育的轨道上,成为学校教育的得力助手。例如,每天作业、课堂订证让家长签名,这既能让学生重视作业,按时订正,也能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每天的学习情况。学生在家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也需要家长的及时监督、培养。相信只要学校和家庭达成共识,学生一定会养成良好的习惯。
育苗有志闲逸少,润物无声辛劳多。教师教育学生是非常辛苦的,但教师默默的奉献也是有意义的。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养成一种习惯,收获一种人生。我们今天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培养教育学生,使他们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对他们的一生,乃至于对整个人类社会,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霍振兴 2013.12
第二篇: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
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
小学阶段是培养习惯的关键期,一旦养成了不好的习惯,再想改正就难多了。中国教育鼻祖孔子对从小养成习惯的重要也作了好的解释:“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从小养成良好习惯,优良素质便犹如天性一样坚不可摧。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曾说过,成功教育从习惯养成开始。教育的核心不只是传授知识,而是学会做人。习惯是一个人存放在神经系统的资本,一个人养成好的习惯,一辈子都用不完它的利息;养成一种坏习惯,一辈子都偿还不清它的债务。蔡元培先生也曾说过:“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则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是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美国著名哲学家罗索曾经说过:“人生幸福在于良好习惯的养成。” 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人的健康人格,而培养健康人格应从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入手。小学生是养成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
小学生习惯养成教育主要包含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两个方面的内容,分别提出十项要求,简称“习惯养成双十条”,具体内容如下:
(一)小学生学习习惯养成教育内容
1、学会倾听的习惯:学生在课堂上认真倾听老师的讲话,倾听同学的发言,积极地有效地参与学习过程,就能保证课堂活动有效地进行。上课不做小动作,不玩玩具及学习用品,不做与学习无关的事。认真倾听其他同学发言,看他们发言是否正确,有没有需要补充的。要倾听老师讲解,并按要求认真练习。
2、与人合作的习惯 主动和同学、老师合作,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共同解决问题。与同学交流时,要尊重别人的意见和观点。
3、敢于提问的习惯 “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能提出问题是主动学习的表现,是创新的开始。新课程教学尤其重视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习惯。勤于思考,敢于质疑,与人交流,不怕说错。发言时,站得直,口齿清,讲普通话,声音要洪亮。
4、善于思考的习惯,上课专心听讲,认真思考,积极发言。善于发现,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对不懂的问题要主动向教师请教。课前预习知识,不明白的问题提前做好标记。
5、自主读书的习惯 阅读是文化积累和文化建构的重要途径,对人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养成边读边想、圈点勾画、写读书笔记的良好习惯,注重知识的积累。乐于读书,愿意和书交朋友,养成阅读的好习惯
6、认真书写的习惯 认真书写不仅能提高作业的准确率,而且对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养成认真负责的习惯有积极的意义。读写姿势端正,会正确执笔,做到“三个一”--眼离书本一尺,胸离桌子一拳头,执笔处离笔尖一寸。书写端正大方,保持卷面洁净,不乱用涂改液和修正纸。文字和符号都要规范,格式要美观。
7、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 认真、独立、按时完成作业,是进一步理解、巩固深化所学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重要环节。认真、独立、按时地完成作业。
(二)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内容
1、尊重他人的习惯 要想赢得他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他人。与受人尊重一样, 尊重他人是我们的需要。耐心听他人说话,不随便打断他人说话。用心听对方说话,不要一边听一边考虑自己的事。听到别人的批评时,不要激动,平静地听他把话说完。不打扰别人的学习、休息、工作和生活,一旦妨碍了他人要及时道歉。未经允许,别人的东西不乱动。学会保护自己的隐私,自己的家庭情况不能随便告诉别人。
2、诚实守信的习惯 诚实守信,说了就要努力去做。答应的事确实难完成的,应向对方说明原由,用诚挚的态度向对方表示歉意。借了别人的东西要按期归还,说话要算话。
3、举止文明的习惯 举止是指一个人在活动中的姿态。它包括站立、行走、就坐、手势和表情等。文明的举止是一种修养,是一种财富。热爱祖国,升国旗奏国歌时自觉肃立。见到老师、客人主动问好。自觉使用“请”、“您好”“谢谢”、“对不起”、“再见”等礼貌用语。在接受别人的帮助时,要微笑着向别人致谢。向别人请教,态度要诚恳。不打架,不骂人,公共场所不喧哗。不给同学起绰号,不歧视身体有残疾的同学。当同学答错问题时,不起哄、不嘲笑。集合做到“快、静、齐”,观看比赛文明喝采。
4、守时惜时的习惯 要让孩子养成良好的时间观念,从小懂得“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效率”,从而养成守时惜时的良好习惯。晚上按时睡觉,早上按时起床。放学后按时回家,不在马路上溜达玩耍。回家后,马上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当天事当天毕。做事有计划,不盲目、不拖沓。
5、懂得感恩的习惯 学会感恩是人性的体现, 懂得感恩是责任的要求。懂得感恩已成为时代的呼唤,只有懂得感恩,才会懂得付出,才会懂得回报。听从父母、老师的教诲,不顶撞父母、老师。体会父母、长辈的艰辛,主动给老人洗脚、捶背、夹菜等。主动替父母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孝敬父母,以优异的成绩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要尊重环卫工人、交通警察的劳动。
6、勤俭节约的习惯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目前培养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刻不容缓。爱惜学习用品,不在课本上乱写乱划,不随便撕扯作业本。不随便向家长要钱,不乱花钱买零食、玩具等。珍惜粮食,不挑食,不浪费饭菜。节约用电、用水,做到人走灯灭,水龙头用后随时关紧开关。对自己、他人、集体的财物要爱护,轻开关门窗,轻拿轻放物品。不在桌子上凳子上乱写乱划乱贴。
7、遵守秩序的习惯 规则和秩序是社会公共生活中的基本准则。没有秩序, 任何集体活动都无法开展。上下楼梯,轻声慢步,靠右边行。
8、讲究卫生的习惯 讲究卫生是每一个人应有的生活习惯。在现代社会中,小学生养成讲究清洁卫生的好习惯特别重要。它是一个人文明的表现,既体现了良好的个人面貌,又包含了对他人的尊重。勤洗澡洗头,勤剪指甲,勤换衣服,睡前刷牙、洗脸,指甲内无污垢,身体无异味。饭前便后洗手。定期整理和清洗书包。爱护环境,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杂物。见到废纸等垃圾物要主动捡起放到果皮箱里。不在墙壁上乱写、乱画、乱贴、乱挂。不吃变质食物,不喝生水。
9、锻炼身体的习惯 健康的身体,是学习、工作、成才的基础。锻炼身体不但能让身体结实健康, 还能磨炼人的意志。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和课内外文娱、体育、科技活动,上好“两操两课”。学习运动常识,做好自我保护。在运动中要听从指导教师的安排,在活动中不做带有危险性的动作,不参加危险性较大的活动。
10、勤于动手的习惯 自己动手可以提高学生自理自立能力。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整理书包、收拾房间叠被褥,自己洗衣物。利人利已,用过的东西放回原处。
良好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正如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指出的那样:“心知道该怎样,未必就能养成好习惯;必须怎样做去,才可以养成好习惯。”
良好的行为习惯使人终身受益,因此,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训练,必须持之以恒,像滴水穿石一样,一点一滴,长年累月,使养成教育真正变成学生的内在需要,促使他们自觉养成各方面的良好行为习惯。
第三篇:小学生良好习惯养成教育案例
小学生良好习惯养成教育案例
一、活动背景
“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这是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对教育本质的理解。良好的习惯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命运。俗话说:“积一千,累一万,不如养个好习惯。”我校二百多位学生,90%是来自农村。大多数家长教育观念落后,使得学生从小就没有受到较好的家庭教育,加上也没有得到有序的学前教育,形成了卫生习惯差、行为自由散漫的不良习惯。调查发现近80%的孩子文明礼仪、卫生安全等方面自律自理能力明显不足,表现为在学校不能自觉地遵规守纪,在公共场所不能自觉地遵守社会公德,这些表现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学校声誉。为此我校制定了《小学生良好习惯养成教育方案》,旨在帮助我校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我校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工作,打造优良校风和优良学风。
二、活动的目标
1、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学生健康发展、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打好基础。
2、进一步推进我校班主任队伍建设,逐渐提高我校教师自身素质,促进我校德育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
3、探索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内容、形式和方法。
三、活动实施
第一阶段我们坚持狠抓文明礼貌习惯的养成教育。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1、语言文明方面:一声问侯,两个轻声。
一声问侯:就是走进校园后主动向老师、同学问好。平时在校园里,遇见老师同学也要主动问好。两个轻声:走路轻、说话轻。上下楼梯不奔跑,不吵闹。上午的广播操,听到音乐,各班由班干部统一指挥,快速安静地走出教室,在门口排好整齐的队伍,听音乐节奏踏步下楼。课间休息说话要轻。
2、行为要求方面,开展三个整齐和三管住一弯腰活动
三个整齐:①课前准备齐。每个课间,先做好下节课的课前准备,书放在左边,文具盒放前边。②桌凳摆放齐。离开座位,凳子要整齐地放到桌子底下。③
桌面齐。如果下一节课要去专用教室上课,临走前,每一位同学都要把自己的桌面清理干净,值日生要擦净黑板并关好灯才能离开。“三管住一弯腰活动”:即:管住手,不乱扔乱画;管住脚,不乱踢乱踏;管住口,不说脏话,不随地吐痰;一弯腰指的是:见到垃圾弯弯腰。
3、每人做到“五个一”,即:每人改正一个缺点;每人帮助同学解决一个困难;每人帮老师一个忙;每人为父母洗一次脚;每人为班级捐一本书。并组织学生参加争当文明小观众、优秀小干部,争创文明小组、文明路队的系列活动。
第二阶段“大德育、小规范”模式下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在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方面,我们在全校范围内继续开展“一声问侯,两个轻声”、“三个整齐和三管住一弯腰”、每人做到“五个一”等活动,本学年我们突出了“大德育、小规范”德育理念,从学生的日常行为入手,通过正面教育、过程监督、舆论引导、总结评价等形式,调动、挖掘了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的潜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具体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课程与活动共进,夯实习惯养成教育基础
为了使学生的行为习惯教育高起点起步,快车道运行。我们开展了“学警风、知规范”训练营活动。通过训练、引导、强化、学习等方式,结合学校的礼仪课程,突出了课程与活动共进,夯实了学生习惯养成教育基础。
开发文明礼仪教育课程。随着社会的进步,礼仪已成为社会文明的标志。为了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为了适应时代的要求,从小学礼用礼,以礼待人,用规范的礼仪指导一言一行,我们精心为同学们编写了一套礼仪教育教材《文明礼仪好习惯》。
本书涵盖了小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可能遇到过的情况和相关礼仪,并将这些礼仪分为基本礼仪、尊师礼仪、同学相处礼仪、课堂礼仪、课间礼仪、集会礼仪、家庭礼仪等七大类,分别指导小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七个方面。在每一项礼仪中,该书又分为“你身边的故事”“礼仪解读”“跟我学礼仪”“考考你”“做一做”五个部分。其中,“你身边的故事”通过身边一些鲜活的事例,让小学生切身体会到,在遇到该种情况时应该怎样做,不该怎样做,把原本枯燥、晦涩的大道理变得生动、亲切、简单、易懂,适合他们阅读。“礼仪解读”,是专家对该项礼仪的含义、用途及重要意义作出的权威、科学的解释说明,使小学生提高认识,更加
重视对礼仪的学习。“跟我学礼仪”应该说是最重要的,他会具体的指导小学生怎样做才是一个彬彬有礼的人,在人际交往中更有自信。另外,本书选配了多幅手绘插图。这样图文联袂,相得益彰,帮助小学生更加直观、形象的学习礼仪。
利用班会时间,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对不同年级提出了不同的训练要求,将训练方案有机渗透到学科教学和学校德育的整体规划之中,贯穿于学生生活、学习和社会交往的方方面面,实现了礼仪教育内容的规范化、序列化。学生在课中学、课中练,课外体验,对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起到了良好的指导作用,深受家长们的欢迎。
二是月评与学期评结合,通过评价促进习惯养成为检验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情况,我们采用了两大内容、两个层面、两个时段的评价,渗透了星级达标管理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两大内容:校内、校外两方面表现列入评价内容。从明确目标、激励提高、规范管理、便于操作的角度出发,我们依据《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一日常规》和学校各种规章制度等,结合我校学生的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经过集思广益,初步归纳出了适合小学生特点的“三十个好习惯”养成教育评价表,设计主要从两个层面对学生进行评价:一是在校表现,共18条,主要评价校内学生学习、行为习惯和纪律、安全、秩序等内容;二是在家表现,共12条。主要是对学生在家自学、作业、卫生、文明礼貌等方面的要求进行评价,使学生行有目标,评有标准。
2、两个层面:学校、家庭两个层面参入星级学生的评价。开展了争达星级文明学生活动。活动以学生主体参与为出发点,以自我评价、教师评价为主的校内评价结合家长评价,利用评价表记录每月评价结果,记录学生成长情况,以便学期末总结表彰。
3、两个时段:月评与学期评两个时段对学生行为习惯进行评价。依据《小学生三十个好习惯评价表》,每月对学生进行一次评价、每学期进行一次总结性评价,激励学生不断追求更高的目标,逐步实现由“他律”到“自律”的转化。
除此之外,我们还营造了氛围,强化了舆论监督。我们把督导检查的“点”与共同提高的“面”有机结合起来,发现某一方面存在问题,及时在全体学生中引起注意,充分利用各种宣传舆论阵地,营造氛围,强化舆论监督。我们利用升
旗仪式后的校会时间公布上周督导检查各班得分情况、对存在的问题和需注意的事项进行全面的教育引导;利用校园广播站宣传好人好事、批评违规违纪行为,利用学生教育学生;此外还利用宣传栏、黑板报、手抄报等形式倡导文明之风,引导学生不断自查反省自身行为,提高文明规范意识。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起到了良好的指导监督作用,学生精神风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肯定。
四、活动成果
1、形成模式:通过一年多的探索与实践,我们初步形成一套较为完善的培养、训练、评价体系。
2、学生变化:通过不断创新培养策略,学生的行为习惯均得到了极大改善,也让学生收获了自信,为学生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获得荣誉:学校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活动能力发生了显著变化,班级管理和学生管理工作都比以前有了长足进步。教师中有十余篇优秀案例和论文在济源教育网课题专栏中发表。
五、反思
1、在实施的过程中,我们感到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应是小学德育的一项系统工程,它应当渗透在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遵循由浅入深,步步递进的循序渐进原则,必须通过持之以恒的教育培养,并与理想信念教育结合起来,才能真正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习惯。
2、在活动的组织中,我校坚持我校“大德育、小常规”的德育理念,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为基本线索,调动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力量共同致力于一个目标——学生良好习惯培养,壮大了德育队伍,增强了工作的时效性,也深化了警校共建模式。
第四篇: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讲稿
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讲稿
随着社会的发展,小学生已进入独生子女年代,学生的养成教育已成为教育工作不可忽视的新课题。现在的小学生辨别能力较差,模仿能力极强,一些社会上流传过的脏话、痞话、以及不文明的行为,可以毫不顾忌地说,待人长幼不分。很多学生在家长溺爱下自理能力更差,在家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连作业写完了,本子、书放在书包里都是家长代劳的,造成学生做事动作磨蹭,有始无终,丢三落四的坏习惯。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而“教师工作的最终目的,无非是培养学生具有各种良好的文明习惯,如热爱国家,关心他人的习惯,勤劳操作的习惯,求实研索的习惯等等。”我认为,叶老的论述是对大量教育实践的高度概括,是非常正确的。良好的学习习惯,会使人终生受益。小学生年龄比较小,尤其应该注意养成教育的培养。
而养成教育中尤其重要是学生良好的学习、卫生、安全习惯的养成,好的习惯是保证孩子身体健康的必要条件。那么教师如何在班级内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良好的卫生习惯
1、制定公约,分工明确
班主任在班级中可和学生共同商讨,制定出班级卫生公约,对于这公约,教师一定要严格执行、把关,以制度促进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
其次,可向全班同学安排“岗位责任制”,明确了每一个人的岗位责任,分工到头,做到时时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并挑选班里几个积极的学生经常检查卫生,努力督促那些不讲卫生的同学。
2、加强教育,增强卫生意识
我认为,学生不讲卫生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没有卫生意识。故此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管理者,学生德育的引航灯,对学生良好卫生习惯的培养不容忽视。班主任要利用晨会课、班队课针对学生不讲卫生情况及时教育学生,做到卫生时时讲、天天讲,让学生了解自己坏习惯所带来的问题,并通过人人争当“环保班级小卫士”活动,及时表扬卫生习惯好的学生,通过树立良好典型的方式来带动全体学生。
3、以身作则,严格要求
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首先自己要做学生的表率。教师自己必须做一个讲究卫生的人。俗话说:“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便是这个道理。为此,我进行了不少努力。首先是自己时时处处注意为人师表。班主任是学生的一面镜子。凡要求学生做到的我都首先做到。每天走进教室的第一件事,就是清理讲台及讲台周围,没有打开的窗户就打开,看到地上的碎粉笔纸屑就弯腰去捡。见同学的衣服不整齐就帮他整理好。久而久之,学生就模仿我的样子去做了。
二、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是学生的天职,学会学习是学生应具备的能力之一,而良好的学习习惯则是学生学会学习、获得学习成功的基本保障。小学生应培养哪些良好的学习习惯呢?
1、课前预习的习惯。课前预习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更自信,也可以让学生在预习中摸索出一些学习的路径,积累一些自学的方法,还可以缩短学困生和优生之间的差距。
2、上课专心听讲、积极思考问题、主动发言、勤做笔记的习惯。课堂高效率是取得好成绩最核心的因素。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有用心听讲的同学,他才会真正走进课堂、走进文本,才会将学习和思考有机结合起来。不懂就问,并随时记下学习中的收获或疑惑。
3、按时按质完成作业的习惯。作业是学生学习情况的一种反馈形式。通过培养这一习惯,让学生养成今日事今日毕的习惯,养成规范书写、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4、及时复习的习惯。人的记忆力都有遗忘的特性。学过的知识如果不及时复习加以巩固,就会很快遗忘。孔子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些都说明及时复习是非常必要的。
5、考试中认真审题、仔细答题、用心检查的习惯。考试是对学生综合学习情况的重要检测手段。小学生往往粗心大意,考试中不看题的现象屡见不鲜。试卷做好后不检查的大有人在。因此,我们必须培养他们良好的考试习惯。
6、课外主动阅读和积累的习惯。学生的书本提供的知识是非常有限的,它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这就要求学生从小养成主动阅读和积累的习惯。通过阅读和积累,开拓视野、丰富知识、培养能力。
三、良好的安全习惯
安全是一切活动的前提。我们应培养学生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安全:
1、交通安全。做到遵守路队纪律,不在公路上玩耍、追逐,过马路时要“一停二看三通过”;不乘坐“三无”车辆,不拦车、不扒车;不骑自行车上学等。
2、食品卫生安全。做到不购买“三无”商品,不吃过期和变质的食品;不喝生水;不暴饮暴食等。
3、体育运动、课间活动安全。做到参加体育运动,遵守运动规则,掌握运动器材的要领;课间不追逐打闹,上下楼梯不拥挤、不推搡等。
4、防火、防水、防触电等安全。做到不玩火、不触摸电器设备;不下河、下沟、下堰塘游泳和玩耍;不携带危险物品上学,如易燃、易爆物品等。
5、人身财产安全。做到未经家长同意,不私自外出借宿;不和陌生人离开学校或家庭;妥善保管好自己的财务,如学习用具、零用钱等。
总之,重视对学生的养成教育,抓住关键时期从点滴做起,在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中重视对学生的行为训练,来促进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行为规范。抓住关键期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错过了关键期,再施以养成教育将是事倍功半,甚至终身难补。低年级学生年龄小,如同炼好的铁水,可以铸成各式各样的形状。但等铁水凉了变成了大铁锁,再想改变形状就难多了。如果小学生养成了不良习惯再来改造将付出太多的代价。因此养成教育要抓住关键期,注意研究他们的特点,严格要求,正确引导,强化训练。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要在关键期把养成教育抓小、抓早、抓细、抓紧、抓实。有的放矢的开展各种教育活动。让他们在生动形像的活动中去体验,逐步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养成教育要重视行为习惯的训练,没有训练就没有习惯,要抓好学生行为的训练,首先要强调持之以恒,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非一日之功,需要长期抓,持之以恒,切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因为“习惯成自然”是需要时间的,要持之以恒,要有耐性。其次严而有爱,训练要强调一个“严”字,突出一个“爱”字,不见实效不收兵。有些教师对学生不良习惯矫正一次不成,二次仍收不佳,便灰心了。岂不知矫正一个坏习惯,养成一个好习惯的过程是痉的过程。坚持才能胜利,持久才有收获。广大教师在培养学生良好习惯上也要严爱结合,通过“严”达到“爱”。最后,习惯养成固然要严,但也要注意激发学生接受训练的兴趣,在训练中注重“趣味”二字,增强其灵活性、游戏性,让训练成为一种愉快的活动过程。如低年级学生正确的坐姿,握笔的姿势等,可开展“请你像我这样做”,反反复复,学生们便在活动中得以训练,在训练中养成习惯。
在实践中,我深切地感到,抓好小学生的养成教育,特别是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这是培养学生优良品德的基础,也是当前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要从做人的基本道理抓起,从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严格要求、严格检查,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养成良好的习惯,从而形成巩固的发展良好的道德风尚。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还有很多的细节问题需要进一步地探索,我将不懈地努力下去。
第五篇: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
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
俗话说:“嫩枝容易弯也容易直。”这也说明了加强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的重要性,他们年龄小,知识少,行为习惯正处在形成之中,可塑性大,可变性强。也正如现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所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那么,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呢?
一、结合班级实际制定好习惯养成计划
我校在好习惯养成教育中提出了“一声问候,两个轻声,三处整齐,四个自觉”的要求,我就带领同学们学守则、提要求、订常规,制定好习惯养成的班级计划:(1)早晨到校时要和老师同学相互问好;(2)自觉上好早自习,珍惜时间;(3)认真做好两操,老师在和不在一个样;(4)课桌里的学习用品排放整齐,不在教室上课时桌面应保持干净,没有书本、文具用品等物;(5)课间文明休息,走路轻声,不追逐打闹,不大声喧哗;(6)保持较室地面整洁,课桌里无废纸屑。好习惯养成计划订出后,对学生的习惯养成确实起了很大的作用。
二、在行为上引导,反复训练
良好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正如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指出的那样:“心知道该怎样,未必就能养成好习惯;必须怎样做去,才可以养成好习惯。”
于是我在落实开学初制定的六个好习惯时,做了具体分解。如书本文具课桌里的摆放;个人及环境卫生……每周都提出明确可行的要求,并坚持:
一、反复强调、训练,随时检查,经常讲评,直至形成良好习惯;
二、认真执行,持之以恒,环环相扣地紧抓下去,有一种不厌其烦、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
三、注意抓好典型,反复强化,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养成认真负责的态度。
好习惯的养成,需要一个积累的过程。通过循循善诱,以点带面,逐步有少数人能做到变为多数人拥有,最后汇聚成集体的强大力量,成为集体共有的“财富”。全体同学们在锻炼中不断成长,终于使班级形成了良好的习惯。
三、建立相应的评价机制,促进好习惯的养成有计划,反复抓,确实能促进好习惯养成,但相应的评价机制
更能快速促使同学们养成好习惯。于是我又根据同学们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评价方法的改变:班级设有值日班长记录表。根据每周提出的好习惯具体要求,进行检查评比。每天有值日班长进行检查并记录,我进行不定期地抽查,一周评比一次,谁达到了评比的要求,就换一颗星,张贴在班级“我最棒”的竞赛栏目中,作为雏鹰争章评比的依据。在表扬的同时,我对一些经常要违规的同学也进行一些小小的“处罚”。比如:排队不能做到快静齐,就留下来进行单独训练;还有不能按要求做到离开教室桌面整齐的,及时指出让其改正……
良好的行为习惯使人终身受益,因此,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训练,必须持之以恒,像滴水穿石一样,一点一滴,长年累月,使养成教育真正变成学生的内在需要,促使他们自觉养成各方面的良好行为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