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修女》有感
读《修女》有感
《修女》这部小说是十八世纪法国杰出的启蒙运动者之一狄德罗为了“对真理和正义的热诚”所作出的一个重要的贡献。《修女》由符锦勇重译,蒋孔阳作序,该书所描写的,是一个年轻的修女苏珊·西莫南,因为是私生女,从小得不到父母的宠爱,十六岁那年,被哄骗,加上被逼,被送进了修道院,被穿上了修女的制服,到了十八岁,被逼公开宣誓当修女,但她性格坚强,不愿意一辈子葬送在修道院里。这惹恼了教会,她的院长嬷嬷,她的神师,以至于她周围的修女,都以最大的迫害和愤怒来惩治她。为了逃避当修女的命运,进行了种种艰苦的斗争,也因此遭受到种种迫害和苦难。狄德罗等启蒙思想家有力的撕破了“神圣”的虚假外衣,把当时社会真实的面貌还给了世人。通过对于这些苏珊所遭受的种种惩治的描写,教会的专制主义,教会的愚昧和黑暗,都被揭露无遗。
在书的开始,作者描写了苏珊见到的一个发狂的疯修女,她披头散发,身上几乎没有穿衣服;她拖着铁链,目光呆滞,一会儿扯头发,一会儿捶胸膛,又是跑,又是叫;她用最可怕的话咒骂自己,咒骂别人;她在寻找一个窗口,想要跳下去。看到这些,苏珊修女被深深的震惊了,她似乎在这个不幸的女人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命运,这也使她坚定了反抗到底的信念。
在整本书中,苏珊修女一共先后辗转了三个修道院,第一次进入的是圣玛利亚修道院,修道院院长是一个极伪善的人,她以各种花言巧语诱骗苏珊进入修道院。最后,在塞拉凡神父告诉了苏珊她的身世之后,苏珊终于明白为什么父母千方百计的想送她进修道院,在抗争之后,苏珊最终还是被送进了修道院。在圣玛利亚修道院,苏珊初次尝到了非人般得待遇,正如她自己所说,她那时过的是一种不断地犯错误和受惩罚的生活,这些错误有的是真的,有的是她们捏造的。她的身体最后实在经受不住这些长期而残酷的考验了,于是陷于沮丧、苦恼和忧郁之中。很难想象,在一群自称神圣的修女们“善良”的外表下,她们竟能如此残忍恶毒。她们所谓的宽容何在?慈悲又何在?修道院所修的道又何在?
后来,苏珊经过顽强的斗争,终于回家,但双亲态度依然冷漠,一个多月之后,她又被送进了龙桑修道院,修道院的院长德·莫妮夫人是一个善良虔诚的天主教徒,苏珊在这里度过了平静的两年,后来,圣克里斯蒂娜修女接替了德·莫妮夫人的位置,苏珊又陷入了困苦的生活,最后,苏珊又辗转到了圣厄特罗普修道院。圣厄特罗普修道院的情况正好和龙桑修道院的情况相反:在龙桑修道院里,一切都是客客气气的,温馨的,淫荡的。在这里,只有嬉闹和笑声,音乐和刺绣,笼中鸟儿的鸣啾,糖果和利口酒,只有偷偷摸摸的抚爱。在圣厄特罗普修道院和龙桑修道院之间进行对比,其情形简直就像是在拿一个小小的天堂和燃烧着烈火的凄惨的地狱作比较。
故事的最后,苏珊跟一个修道士一起逃出了修道院,差点被修道士强奸,差点进收容所,后来当了洗衣女工,但对生活的恐惧依然笼罩着她,她渴望着侯爵能够给予她帮助。
读完整本书,不禁感叹资本主义的黑暗和教会专制主义的残酷,出于统治的需要,人性和自由显得多么苍白无力。宗教以一种伪善的姿态用禁欲主义来反对正常的本能欲望,用专制主义来反对共同的社会利益,从而使社会变得冷酷无情,残忍虚伪。
很难想象苏珊所经历的是怎样的情形,人的想象是有限的,修道院骇人听闻的罪恶,只有亲历其境的人才会知道,才会相信。狄德罗的艺术力量,就在于他以朴实的文笔和逼真的描写,使我们不能不相信。记得书中有这样一段文字描写苏珊的经历:
她们扔给我一件衬衣,脱掉我的长袜,用一只麻袋套在我的身上,领着裸露着脑袋、赤着双脚的我穿过走廊。我又叫又嚷,大声喊救命···我呼天抢地,躺在地上不肯走,她们就硬是拖我走。当我被拖到楼梯下面的时候,脚上和腿上已经鲜血淋漓,伤痕累累···她们把我扔在一张潮湿的、半霉半烂的破席子上···我当时所做的第一个动作就是自杀,我用两只手扼自己的喉咙,用牙齿撕咬衣服;我发出可怕的喊叫声,像野兽一样号叫;我用脑袋去撞四周的墙,结果弄得浑身是血,我尽量折磨自己,一直到筋疲力尽为止···我在地牢里过了三天,却好像是过了一辈子······
为了挣脱教会的束缚,苏珊进行了种种斗争,却都以失败告终,在宣誓会上的大闹,克里斯蒂娜修女接管修道院时的捣乱,苏珊一直在为自己的自由进行着不屈的斗争,她也曾想过自杀,想过跳井,想过跳窗户,想过割腕,但内心一种不屈服的力量支持着她活了下来并继续与黑暗的宗教势力进行斗争。在苏珊的斗争过程中,曾经出现过这样几个人,他们的出现给了苏珊斗争的动力和希望,这也反映了在黑暗的社会背景下,仍有少数人保持着崇高的人格和正义力量的拥护。在苏珊几近绝望的时候,马努里律师出现了。在于尔叙勒修女的帮助下,苏珊将偷偷写下的上诉状交给了马努里律师。了解了苏珊的遭遇之后,马努里律师表示出了深深的同情,并表示愿意帮助苏珊脱离教会的控制。可以说,马努里律师的出现象征着黑暗的宗教罪恶笼罩下的社会仍存有着一丝曙光,人性中某些积极的因素仍然清晰可见。但这终究是一股微小的力量,迫于修道院和外界的压力,于尔叙勒修女只能暗中帮助苏珊,而马努里律师最终也去世了,苏珊即使在成功出逃了以后依然没能享受到一份普通女子的生活。值得一提的还有穆勒瓦神父,他是一个方济各会修士,年龄最多不超过四十五岁。在苏珊为院长嬷嬷对她的“疼爱”而苦恼时,他告诫苏珊要避开和院长嬷嬷单独相处,而圣厄特罗普修道院的院长则是说明身居在修道院里的女人患有神经官能症的一个最好例子,面对“疼爱有加”的院长嬷嬷苏珊不知所措,在一番番忏悔之后,穆勒瓦神父因为坏了院长嬷嬷的“好事”被免职了,善意的告诫得到的却是这样的结局,这也正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制度下宗教的伪善,所有制度的制定和实行都只是出于维护统治持续的需要。
从苏珊的母亲---西莫南夫人的身上也不难看出,当时社会的舆论压力对人的控制有多令人窒息。苏珊为母亲与一负心汉所生,并不是西莫南先生的亲生女儿。因为这一点,西莫南先生对苏珊异常冷漠,母亲迫于家庭和社会的压力,对苏珊也是漠不关心。为了避免苏珊和两个亲生女儿争夺家产,两人在商议之后便产生了把苏珊送进修道院的想法。对自己的身世,苏珊早也有怀疑,父母的冷漠并非全无原因。对于母亲的无奈,苏珊很同情,她也曾劝说母亲不要把自己送进修道院,并保证不会和两位姐姐争夺家产,但只是徒劳,她依然逃脱不了被送进修道院的命运。站在社会的角度,不难理解西莫南夫人确实有自己的无奈,但毕竟为自己所出,苏珊连起码的母爱都没有感受到,何谈哪怕是对一个人陌生人的人性?
可以说,苏珊的不幸遭遇起因于家庭悲剧。由于害怕苏珊会争夺财产,便以道德和宗教的名义断送了苏珊的自由,这一切都与金钱纠缠在一起,并包着一层伪善的外衣大行其道。宗教以其专制的方式用地狱般的修道院将人们重重的束缚住了。事实上,建立修道院的目的便是把它变成一种保护社会弊端的手段,好让社会和家庭摒弃那些不屈服于宗教制度的人。苏珊的抗争代表着这种压制人性的制度下人民的觉醒,反对宗教和教会的声音开始在社会上出现,但在资本主义制度仍处在兴盛状态时,所有的反抗都是苍白的,这也是苏珊悲剧结局的原因所在,以她微薄的力量不可能撼动森严的宗教制度。
第二篇:读《德兰修女传》有感
读《德兰修女传》有感
沉默的果实是祈祷,祈祷的果实是信仰,信仰的果实是仁爱,仁爱的果实是服务,服务的果实是和平。
——题记
在我读完最后一行字后,我轻轻得合上书。但是我却呆呆得坐在椅子上,很久很久都不能从书中回到现实生活中来。脑海里总是会浮现出那些骨瘦如柴的人们,那些无私奉献的修女和那个令人尊敬的姆姆。无论是印度的贫穷,还是德兰姆姆和修女们对穷人的爱,都令我无法相信。但是,我又不得不相信世界上还有那么一个地方:那儿的人没有家,没有钱,甚至连食物都没有,他们唯一的生活来源仅仅是一堆垃圾。虽然那儿贫穷,但是那儿仍然充满着爱。我也不得不相信世界上还有那么一群人:他们爱穷人,他们为穷人中的穷人服务,他们不求回报,他们过着和穷人一样贫穷的生活,但他们很快乐。书中描写的,是我未曾了解的世界——贫穷,但充满爱。
当我第一次拿到书的时候,着实被封面上的人给吓了一跳。那是一个瘦小的、年迈的、甚至有些丑陋的老人。但在我读完后,当那个封面中的老人重新出现在我的视野里时,我觉得她已经变了。她眉宇间流露出来的那种无止境的慈祥,她脸上那一道道深深的皱纹里散发出来的爱的光芒,她那双不知拯救过多少人的手和那条洁白的廉价的代表她身份的修女服。她不再瘦小,不再年迈,不再丑陋,她是伟大的。她就像拯救世界的奥特曼一样,但她用的不是暴力,而是爱。她用爱感动着世界,用爱拯救着世界。
德兰姆姆出生在一个幸福的家庭,父母给她取名为:龚莎。在阿尔巴尼亚语言里,龚莎就是花朵的意思。龚莎小时候就很有爱心,她看见穷人在排队领取面包,就问开药店的爸爸:“爸爸,你那里有只好贫穷的药吗?”看!我们的姆姆多么伟大。她那时只是个学龄前的儿童,她就懂得去关心别人,帮助别人。
而我呢?在我还是个学龄前的儿童时,我在干什么?我还躲在父母的身后,向他们要着糖果,要着玩具,甚至还和别的小朋友抢零食。那个时候的我,根本就不知道什么叫饿,什么叫苦。父母把我当成掌上明珠,无时无刻的保护着我,生怕我哪碰伤了,哪摔疼了。那时的我只会说:“爸爸,我要这个。爸爸,我要那个。”我根本就不会想到别人,关心别人,哪里会问出:“爸爸,你有没有治疗贫穷的药?”而那时候的姆姆,已经在关心穷人了。姆姆一生都在帮助穷人,就在她还是一个学龄前的儿童时就已经开始了。
德兰姆姆的一生经历了不知道多少次的坎坷。她遭穷人的误解,遭世人的辱骂,遭其他教会的反对。但她都没有放弃,她一直坚持着一个信念:一生都为穷人中的穷人服务。再看看我,我在学习的时候,生活的时候,经历的困难与德兰姆姆的困难相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我却时不时就想要放弃。这道题不会做了,就想着不做了。看见考卷上的压轴题,就直接放弃,有时可能连看都不看一眼。语文看文言文的时候,读不懂了就不读了,随便翻译一下就草草了事。学游泳的时候,呛了几口水就再也不肯下水去了。学炒菜的时候,被油溅了一下起了个胞就不再接近油锅了。我的那些困难是多么的小啊,有的简直都称不上是苦难。只要我稍微努力一下,我完全可以克服它们。但是我缺少的正是德兰姆姆身上那种坚持不懈的毅力。她深知我们活在一个光明与黑暗并存的世界里,因而她用整整一生来邀请我们,邀请我们选择光明。一生的坚持是需要怎样的毅力啊!
姆姆的全部个人财产,就是一张耶稣受难像,一双凉鞋和三件旧衣服。姆姆从来都不穿袜子,哪怕是在寒冷的冬天。她认为只有体验穷人的生活才能体会到他们的艰辛。没有一个穷人会对那些西装革履满腹经纶的人在乎的,因为他们是那么的高高在上,不切实际。说得多做得少。正是看到了这点,所以德兰姆姆一生坚持贫穷,只要一有钱就把它奉献给这项事业。我想坚持是一件很难的事了,而坚持贫穷就更难了。没有坚定的信仰,没有对上帝的热 1
爱,没有忘我的奉献,这是不可能做到的。而我连坚持每天写日记都做不到,更不用说是一生坚持做一件事。姆姆一生的坚持,让我再一次对她佩服的五体投地。
她爱世人所不爱,她爱世人所畏惧,她爱世人所遗忘。她努力一生,只是想给那些最穷的人安慰、温饱和做人的基本尊严。
她就是这样一个人,特立独行做的却是所有人都希望做的事。
书后有一个小故事。
有一天,一个人到上帝那里,要和上帝讨论天堂和地狱的问题。
上帝对那个人说:“好吧。我让你看看什么是地狱。”
他们走进一个房间,房间里有一大群人正围着一大锅肉汤,但每个人看起来都营养不良,饥饿而且绝望。原来,虽然他们手里都拿着一个可以伸到锅里的汤勺,但汤勺的柄比他们的手臂还长,他们没法把汤送进自己的嘴里。
上帝又对那人说:“来吧,我让你看看什么是天堂。”
他们走进了另一个房间。这个房间里的一切都和上一个房间一模一样,还是一群人,一锅汤,一样的长柄汤勺。惟一不同的是:大家都在快乐的唱歌。
那个人就问上帝:“我不懂,为什么一样的环境和条件,他们快乐,而那个房间的人却悲苦?”
上帝微笑着慈爱的回答:“我的孩子,这很简单,因为在这里,大家都在喂别人,而在那里,他们只喂自己。”
在地狱,每个人只想着自己。他们不懂得互相帮助,他们不懂得关爱别人,因此他们饥饿,他们绝望,他们生活在地狱。
在天堂,每个人都为别人着想。他们懂得互相帮助,他们懂得关爱别人。因此他们快乐,他们幸福,他们生活在天堂。
也许地狱更加像我们现在的社会。人人只想着自己,不会去关心别人。人们贪婪的索取着,却不懂得回报。每当商场有免费赠送的活动时,人们就会里三层外三层的挤过去,把商场围的水泄不通。每个人都有着一颗如此贪婪的心,都想要尽可能多的得到自己不劳而获的东西。
而德兰姆姆呢。她一生都在帮助穷人中的穷人,她一生都在奉献。而她从来都不求回报。她从来都不想着要出名,从来都没有想要让自己变得富裕,甚至她在诺贝尔领奖台上说:“事实上,这项荣誉,我个人不配领受。但我愿意代替世界上所有的穷人、病人和孤独的人,来接受这项奖金。因为我相信,你们是愿意借着领奖给我,而承认穷人也有尊严,也有在这个世界上生存的权利。”德兰姆姆,您怎么会不配领受呢?您有多伟大,您不知道吗?
1997年9月5日9点30分,这位深爱穷人,同时也被穷人挚爱的伟大修女,因为心脏衰竭在加尔各答仁爱传教修女会总部安然辞世。让我们从加尔各答悲伤的雨季回到今天,我们都学会了如何去做,如何去爱。
德兰姆姆,一个被赐福的伟大的灵魂。
第三篇:修女观后感
修女观后感
修女观后感 1
以一个剧本来说,或许这本电影从很多方面多不见得特别出彩。
但作为一个爱唱歌来说,我想说我真的很爱很爱这本电影。
不管它的桥段是否俗套,当那些年轻人站在教室里打着拍子,站到舞台上歌唱的时候,我就已经被征服了。
外国人的歌舞剧确实更具有震撼力,并且当我在看这本电影的时候,我的心也跟着旋律跳动,我觉得我就在那本电影里,我就在跟着歌唱。
或许这就是爱,比起看其他电影的分心,甚至有些费力,这是一个我愿意千万次回味的故事。因为它注入我的梦,因为有那份爱。
也是自身的缘故,我总是反复看舞出我人生,歌舞青春这样的歌舞电影。呵呵、
修女观后感 2
夜总会女二流歌手迪劳丽丝,因意外亲眼看见一桩谋杀被头目追杀,为逃脱杀手追击,她求助于警方,警方为保护她这个现场证人,安排她躲进世界上最安全的地方一所修女院。
修女院沉寂冷清的生活令一向好动的迪劳丽丝难以忍受,她晚上趁人不备跑出去唱歌跳舞,院长担心她出事,将她安排到唱诗班里,她又嫌唱诗班异常糟糕,决定动手改造,于是在做弥撒时,唱诗班高唱起流行歌曲,不过歌词改成了赞美天主,谁想,此举竟受到教友的热烈欢迎,并引来教宗的专程前来欣赏。如此好玩的新闻,电视台岂肯放过?可是电视上一曝光,迪劳丽丝也被宣告要再次逃命。
这部幽默的音乐片,给我带来了无限的欢乐。我真期待老师给我们推荐的下一部电影啊!
修女观后感 3
夜总会女二流歌手迪劳丽丝,因意外亲眼看见一桩谋杀被修女院沉寂冷清的生活令一向好动的迪劳丽丝难以忍受,她晚上趁人不备跑出去唱歌跳舞,院长担心她出事,将她安排到唱诗班里,她又嫌唱诗班异常糟糕,决定动手改造,于是在做弥撒时,唱诗班高唱起流行歌曲,不过歌词改成了赞美天主,谁想,此举竟受到教友的热烈欢迎,并引来教宗的专程前来欣赏。如此好玩的新闻,电视台岂肯放过?可是电视上一曝光,迪劳丽丝也被宣告要再次逃命。
这部幽默的音乐片,给我带来了无限的欢乐。我真期待老师给我们推荐的下一部电影啊!
修女观后感 4
三位主人公在修道院中看到的所有“修女”,全都是恶魔创造的幻象,既包括僵尸化的修女尸体,也包括那些有着名字、面容真实的“修女”。修道院最后一个现实中的活人修女,便是片头自杀的那位。
“修女们”让女主进行的“祈祷”,并非是向善从而使恶魔退却,反而是向恶,此片段中有几个镜头语言是通过俯拍讲述的,可以清晰看到“修女”们的位置是一个明显的阵型,与之后的黑蜡烛附体阵相呼应。
女主深信修女的劝诫,却不知一步一步在向邪恶靠拢,“祈祷”时保持不动从而恶魔在女主背后刻下五角灵符,以至于顺利进行后面的附体。因为彼时的女主并不知道她身边的“修女”以及她所面对的崇拜对象实质是什么。我们习惯于认同修道院以及教堂就是神圣的,但别忘记电影一开始便不断强调修道院已经邪恶化,这种设定是细思极恐的:你原本以为是在向上帝祈祷,实际上被你祷告的另一端是恶魔。
修女观后感 5
这部剧的剧情看过很多类似的,比如学生整蛊女主的.方式,一个叛逆的学生,一个不通情理的母亲等等,都是比较司空见惯的剧情。
这部电影其实挺早的,不知道有些剧情是不是先导,但是看过很多,再看必然没什么新鲜感。
但是我想,剧情也许会没有新鲜感,会过时,而音乐则是永恒的。
音乐部分虽然不如第一部的那么经典,但是也很不错,尤其比较主要的学生角色,两个黑人学生的声音真的很不错。
另外,合唱比赛时其他组的选手唱的也都不错。
最后,笑点不太多。除了音乐部分,其他的都不太吸引我。
修女观后感 6
《修女也疯狂》是一部尤为典型的美式喜剧,电影融入了犯罪,喜剧,音乐等等元素,这些元素的组合却并没有给人带来一丝的杂乱,相反在以音乐为主的构思中,那相得益彰的呈现,不仅使本自肃穆死机的修道院充满了朝气蓬勃的活力,也将反传统,注重释放自我的美式精神得以了淋漓尽致的展现。 当你想到达某种高度,想要成就某些事情,你们最好清醒过来并时刻全神贯注。因为每次遇上害怕的事,你们便决定逃离,那么便就会逃离自己的生命。
第四篇:观《修女也疯狂2》有感
观《修女也疯狂2》有感
前两天观看了电影《修女也疯狂2》,这部电影主要讲了拉斯维加斯歌舞女郎狄乐丝,被其曾经的修女朋友拉到一个社区学校去教音乐。但是那里的青少年不好对付,与拘于传统的牛女简直水火不相容,没精神时,这些学生就打瞌睡,有了精神就到捣乱破坏。一开始那些学生想出各种方法整她,但是很快领教了狄乐丝的厉害,因为凡是射向狄乐丝的箭都会回到自己身上,这下顽皮的孩子也服了。后来在学校遇到了要关闭的危机,经过商议决定由她的唱诗班参加全州音乐比赛。其中经历了许多困难,但是最终他们赢得了冠军。
从一个普通人的角度来看,我可以看到,一群在一般人眼里是坏孩子的学生,其实也有其人身的价值,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我们要对自己充满信心,别人可以,我们也可以。要发现自身的闪光点,展现自己的优点。
从学校社会工作的角度来看。狄乐丝修女把那些顽皮的学生教育好的过程是一个学校社会工作的过程。以开始那些学生很顽皮,狄乐丝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让学生感受自己所说的话对别人的感受,从而能够控制整个班级。在开始音乐课时,她让学生自己唱,每个学生又各自的特点,声色、音调也不尽相同,也有些同学是不怎么擅长唱歌,狄乐丝修女用鼓励的方式激励学生,在一方面不行不代表其他的都不行。有的学生可能因为向别人表演而害羞,导致没有达到效果,没有发挥出潜在的能力,狄乐丝单独留下指导他,边练习边鼓励,最终终于突破,挖掘了个人的潜能。
其中有个女孩很有音乐天赋,但是她母亲不同意继续音乐,觉得音乐是没有出路的,不能当饭吃的。致使整个女孩推出了原本要参加的音乐比赛。狄乐丝用一番真诚的话,以及一本书,使其在家长不知情的情况下,参加了比赛。她觉得音乐是她喜欢的,而且参加全州的音乐比赛的机会不是经常有的。在比赛现场他们用一颗热忱的心,对音乐的热爱,以欢快愉悦的节奏在音乐中表达了他们内心对音乐的热爱。最终获得了全州音乐赛的冠军。从而保住了学校了,不被关闭。
狄乐丝用自己的行动,不仅保住的是学校,而且留住了孩子心中那颗对音
乐热爱的心。积极地面对生活。而不是像以前那样混混沌沌。
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教师,用一种正确的方法教育学生,使再差的学生,也能找到其闪光的地方,挖掘其丰富的潜能,实现自己的价值,对学生自身、以及家庭、社会都是一件好事。
第五篇:学经典修女的征文
学经典修女的征文
单位:卫东区幼儿园 姓名:张雯亚
以前我学习的时候听到这样的教诲,说世上只有两件事最难:一个是登天难,一个是求人难。世上最容易的事情就是求自己,万事不求人,就求自己好了。只要自己按照古圣先贤的教诲都做到,孩子的教育是水到渠成的,自然而然一切都改变了。所以在教育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要教自己,把自己教透。教育要扎根,我们学习女德其实扎的也是传统文化的根。传统文化最重要的根是规矩,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从《弟子规》开始学起。如果把所有古代的女德教材打开,其实就是《弟子规》,只不过更特别地适合女子,是女子的《弟子规》。所以《弟子规》要背下来,你做的时候就比较方便。因为可能你一做着,这句话就冒出来了。“父母命,行勿懒”,刚才父母命我,我好像动作迟缓了,懒了一点,这是比较麻烦的。“父母教,须敬听”,好像自己并没有敬听。
背诵是第一步,是关键。这是首先要扎的规矩的根,要有规矩。现代人缺的就是规矩,很放任。
第二个要扎的是因果教育的根。什么是因果教育?
可能很多人一听,就想到是不是佛家,是不是迷信,很敏感,其实并非如此。因果教育说白了,就是责任感的教育,就是你做这件事情,得明白以后会出现什么后果,这个后果就是你所要担负的责任。不能说,这件事做完了,跟我没有关系了,你就走掉了。你做的事情,就是你种的因,将来你会得到什么样的结果,是需要你面对和承担的。如果每个人都有这种责任感的话,就会很小心地做事,很小心地为人,很认真努力地去求学问、求道德。都想种好因,结好果,就不会像现在这样放纵,这样肆意妄为。
在扎根教育中,因果的根基,比《弟子规》的根还要深,它是根中之根。我们祖先有这样的教诲,我来跟大家分享几篇。“善教儿女,为治平之本,而教女尤要”。又曰:“治国平天下之大权,女人家操得了一大半。”这是祖先的教诲,讲女德的重要意义。
这句话说的是什么呢?在儿女的所有教育中,女子的教育尤其重要。后面接着说:“以世少贤人,由于世少贤女。有贤女,则有贤妻、贤母矣。有贤妻、贤母,则其夫、其子女之不贤者,盖亦鲜矣。”这段话说的就是国家太平的根本,就在于家里的贤妻良母。贤妻良母真的是越来越少了。如果遍地都是的话,我们就不需要学了。如果说地上全都是黄金,我们不会把黄金当成稀罕物,谁还会放到保险柜里,那都不需要了。
大家如果发现一个很孝顺的人,发现一个很贤良的太太,就像看到宝物一样,都要立为典型,大力宣扬,我们应当觉得是一件很羞愧或者是心里头很紧张的一件事。因为孝顺父母是应该的,如果孝顺父母的人现在要反复说,作为榜样的话,说明什么呢?天下人都不重视孝道了。
女子尽妇道、尽妻道、尽母道是应该的,如果没有尽到,骄奢跋扈,应该是反省的。如果发现有这么一个女子,很温柔贤良,夫妻关系很好,儿子很孝顺,家里一派和谐、祥和,突然发现有一个这样的,大家都来向她学习,集体向她学习,这个社会已经世道衰微了。在这种状况下,如果再突破底线,那是很吓人的一件事情。说明我们的教育功能已经丧失了,真正的教育不仅是学校里书本和知识的教化,还在于人心的教化。
国家可以有好的法律,比如说美国,有很好的法律,但法律只能够去严惩那些真正的大不孝的子女,他杀父杀母。但法律培养不出像孔子、曾子、闵子骞这样的孝子。我们看孔子门徒三千,贤人七十二,他们为什么能做到学为人师,行为师范,个个都是那么好呢?是孔子教育的结果。所以,这种教育如果从家庭开
始,从每个母亲开始,就能够转变世风,和谐天下。
又云:“教女为齐家治国之本,可谓见理透彻。周之开国,基于三太,而文王之圣,始由于胎教,是知世无圣贤之士,而由世少圣贤之母所致也。使其母皆如三太,则其子纵不为王季、文王、周公,而为非作件,盖亦鲜矣。而世人只知爱女,任性娇惯,不知以母仪为教,此我国之大不幸也。”这是刚才举了周朝三太的例子,我们也都有讲过。大家在学习的过程中,看看《列女传》开篇,第一篇就是三太,说得很好,要反复阅读。
《列女传》里有这样一个案例,先生想当官之前都要回家问问妻子,我可不可以去当那个官,太太也是讲一番道理,说不可以,两人背着锅,拿着东西就隐居了。什么是真正的尊重?什么是真正的卑微?古代的男尊女卑不是我们现在想象中的那样,那个“卑”是谦卑,成就她大地的德行。《易经》里讲“乾坤两卦”,开篇是乾卦,“乾卦”代表男子,男子应效法天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他在高位,所以称“尊位”。“坤卦”代表女子,女子应效法大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怎么样才能够厚德载物?她得谦卑,她得处下。大地如果不安稳,也想到上面去,那就乱了,肯定是地震了。大地平稳有厚德,地上能够孕育五谷,我们衣食有足;地下能够开采矿藏,我们能得到金银财宝,这是大地的德行。大地忍辱而含垢,向它吐一口唾沫,它也不会生气;给它洒点香水,它也不会高兴,这是大地的德行。
你看大地,地势低洼的地方能存住水,地势高的地方就不会,这是告诉我们,人要守住谦德,才能存住福报。我们知道四川盆地是宝地,“天府之国”,一个盆地,洼的地方。这个“卑”有什么不好?不想这么“卑”的话,肯定天下大乱,没有德行,载不了物。我们误解了古代的太多东西。比如“女子无才便是德”这句话,很多人觉得这是在压抑女性。实际上是指什么呢?自古以来那些女子,包括写《女诫》的班昭,写《女论语》的宋若莘、宋若昭,写《内训》的徐皇后,所有这些女性,哪一个没有才?但为什么说无才呢?她自己有才,但不认为自己有才,这种谦卑的德行,就是后面的这个德,她不认为自己是有才华的,所以她始终以谦卑为自己最高的指导原则和做人的方针,以长养自己的厚德。我们对古德的教诲要深深地体味,反复地学习,才能够明白。你没有学,也没有看,也没体会过,人云亦云,人家怎么说你也怎么说,把自己给害了你没有学,别人说不好,是这么回事,听听好像是有道理,那就不学了,就把自己害了。你真正放下自我,认真学习,才会受益终生,才明白原来祖先的教诲完全不是我们想像的那个样子,你会生起无比地感恩心。
现在的人爱女儿、爱儿子,这里讲尤其是爱女儿,任性娇惯,是很麻烦的一件事。“人少时常近于母,故受其习染最深,今日之人女,即异日之人母。人欲培植家国,当以教女为急务”。教育女儿为最重要的任务。“欲须知为天地培植一守分良民,即属莫大功德”,“欲家国振兴,非贤母则无有资助矣。世无良母,不但国无良民,家亦无良子”。这段祖先的教诲是我每次在学习的时候都会反复去体会的。
自古以来,提倡女德的全是男性,我们看明朝的王相,清代的陈宏谋,他编写的《教女遗规》,再往以前,包括佛门里的祖师大德全都是“重在女教”,男性的眼光是很深远的。
第二是父母当学。可以教育自己的儿女,尤其是女儿。
第三是女子当学。未婚可以修身,已婚反省自心,以提高自己的德行。最后是老人也要学。老人的学习很重要,我们对父母不仅要关注在养身上,更多的要放在养其慧,养其智上。
为什么呢?放在养其慧上,他的心很好养。如果他的心是贪婪的,无知的,是势利的,是很世俗市侩的,这个心是不好养的。为了母亲,你也去巴结谄媚吗?去迎合奉承吗?要不她不高兴,很麻烦。
她学习之后,智慧开了,她明白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她不会倚老卖老了。如果他有大的志向就更好了。老人学,可以转化风俗。因为老人的言重,一家之长,他定出来的大政方针,儿女执行起来是比较顺利的如果儿女学习传统文化,老人一竿子打死,这东西不要学,浪费时间精力,尤其学什么女德,你看那就很麻烦了。
《弟子规》上“入则孝”,就是教我们从事亲做起,首先我们要有孝心,能够牺牲自己来帮助父母。假如我在这个境地上,在山藤上的人是我的父亲,或者是我的母亲,当我跟他在这个山藤上,山藤不能支撑两个人的重量的时候,这个时候我能不能纵身跳下去,问问自己。你如果回答说是能,那你就是孝子、孝女。然后把孝心扩展,嫁到了夫家,以孝心对公公婆婆、对丈夫,试问问自己,假如山藤上另一个人是我的公公,或者是我的婆婆,我能不能够也纵身跳下?如果能,你就是尽孝。那是我的丈夫,我能不能纵身跳下?所以《孝经》上讲,“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从事亲、从养孝心开始,把孝心养成了,移孝作忠,事君是忠。
嫁到了夫君家,夫就是君。事君如同事父、事母,事公公婆婆如同事父母,一生都坚守着这样的道德、仁义,你就是立身,终于立身。终就是终点、终极,一辈子都这么做,死而后已,到生命的终点了。所以《弟子规》里面“入则孝”的内容,也可以用来作为事夫之道。
〖居家相待。敬重如宾。夫有言语。侧耳详听。夫有恶事。劝谏谆谆。莫学愚妇。惹祸临身。〗
这是敬夫,以敬父母之心敬夫。《孝经》上讲的“居则致其敬”,用在丈夫身上也是一样的。前面讲的,女子出嫁把丈夫看作自己一身之主,这里面夫妻之间的恩义、道义、情义含有了君臣之义,所以对于丈夫能够尽忠尽义。对待丈夫也讲相敬如宾,像宾客,为什么?因为夫妇关系太亲密。往往人过于亲密,会有放逸,会不注重礼仪,所以这里提出“敬重如宾”,像宾客一样。宾客,外人就得讲礼仪,对待夫君礼仪不能够缺少,这是讲到这层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