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阿坝夜会》教案
《阿坝夜会》
教学目标:
1、能用饱满的情绪,哼唱钢琴独奏曲《阿坝夜会》。
2、能积极参与学跳藏族基本舞步的活动,并能随着乐曲的节奏进行舞蹈。
3、初步感受藏族歌舞的风格特点,了解相关文化,对藏族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
教学重点:
学会欣赏乐曲《阿坝夜会》。
教学难点:
体会音乐主题,并用藏族基本舞步参与表演。
教学过程:
一、走进西藏:
1、导语:同学们,扎西得勒!谁知道这是哪个少数民族的语言吗?
师:对,藏族。“扎西得勒”的意思是吉祥如意。西藏是个神奇而美丽的地方。你对西藏有多少了解呢?(学生畅所欲言)
2、播放课件,配音乐,概括介绍藏族相关文化:地理位置、风景、服饰礼仪、特产、歌舞等。
二、藏族舞蹈:
1、老师范跳。
师:藏族人民能歌善舞,今天老师给同学们表演两段舞蹈,请你们看看这两段舞蹈各有什么特点?(教师表演“踢踏”与“弦子”。)
2、引导学生总结:踢踏——欢快,弦子——优美。
3、学一学、跳一跳,感受藏族基本舞步。教师讲解动作要领,学生先在座位上学,再起立跳。
4、听赏乐曲《阿坝夜会》,体会藏族人民的欢乐、幸福。
5、再次听赏乐曲《阿坝夜会》,感受音乐情绪,了解音乐主题。
6、熟悉乐曲旋律,体会乐曲的情绪变化。
7、师:这样一段欢快、动听的乐曲,应该怎样配上藏族舞步呢?说说哪段适合跳踢踏,哪段适合弦子?为什么?
8、学生跟音乐表演藏族舞步,进一步感受乐曲的旋律,用舞蹈表现乐曲的情绪。
三、哼唱《阿坝夜会》:
1、听老师钢琴演奏,张嘴不出声音的跟唱。
师:刚才同学们用优美的舞蹈表达了藏族人民的热情好客,下面让我们来学一学这首乐曲吧!首先,让我们听着音乐,不出声音的跟唱。
2、小声、有表情的跟钢琴唱。
3、学生跟唱旋律,感受并表现出乐曲的情绪变化。
4、跟钢琴完整的哼唱乐曲的第一声部。
5、情绪饱满,声音富有弹性地哼唱整首乐曲。
四、小结:
本课时主要是要让学生通过欣赏《阿坝夜会》,感受藏族音乐欢快热情与高亢嘹亮的特点;学习藏族的舞蹈基本动作,体验藏族音乐,感受藏族人民能歌善舞的文化特点。
第二篇:夜教案
振华中学九年级语文科课时教案
序号 3-3 课 题 夜
教学目标
1、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特点
2、写景诗的特点
3、分析写景诗的意境
4、欣赏和热爱大自然,培养生活的情趣 重点难点:
如何欣赏写景的诗歌的意境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作者简介:
叶塞宁,俄罗斯诗人,他的诗感情真挚,格调清新,并擅长描绘大自然景色。
三、赏析,1、归纳这首诗的内容,并体会诗歌所描写的意境美
第一节:写夜的静谧 第二节:写溪水的歌唱
第三节:写月光下大自然的美丽 第四节:再次写到美丽的月色
2、用自己的话,描绘所写的夜景
3、这首诗传出诗人怎样的心境 ?
传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他安适、宁静的心境。
4、反复朗诵这首诗,体会诗中所描绘的美景
四、比较阅读
《静夜》与这两首诗写法的特点。
五、本课总结
本诗是自读课文,与此单元其他诗歌不同,是来自国外的诗歌。此两首外国诗都是描写大自然,但是表现的却是大自然的不同方面。《蝈蝈与蛐蛐》较后首诗稍难理解些,这包括蝈蝈、蛐蛐意象是如何叠加,使之融为一个整体的;蝈蝈、蛐蛐唱歌的意象与大地诗歌之间的联系;“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与诗人创作思想的关系等。第二首诗中夜的静谧是需要从字里行间细细
品味的,诗中意象也需要结合个人想象慢慢琢磨才能有所领悟。
六、拓展 练习二。
七、作 业布 置
做配套练习一、二。
板书
写夜的静谧 写溪水的歌唱
夜 写月光下大自然的美丽再次写到美丽的月色
教学反思
第三篇:《夜》教案叶圣陶
叶圣陶 1927.10.4.目标要求
一、领会作品人物心理描写对表达主题的作用。
二、领会小说的情节发展对表现主题所起的作用。
三、分析并学习小说中侧面描写和环境描写的特点及象征手法的运用。
四、了解国民党反动派残酷屠杀革命志士的滔天罪行以及人民在白色恐怖下反抗的意识。
要点难点
一、小说的明暗两条线索。
二、理清全文脉络,认识心理描写、环境描写以及细节描写对推动情节发展和塑造人物形象所起的作用。
三、分析老妇人的思想发展历程,归纳小说的主题思想。第一课时有关掌故—文面疏通—全文驾驭 一有关掌故
解放后,出版了《叶圣陶短篇小说集》(1954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叶圣陶童话选》(1956年,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叶圣陶文集》(195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散文集《小记十篇》(1958年,百花文艺出版社);诗集《箧存集》(1960年,作家出版社)。此外还有论文集《阅读与写作》、《文心》、《文章讲话》(均与夏丐尊合写)、《苏辛词》、《周姜词》等著作。他的创作态度严肃认真,风格朴素自然,语言凝炼精致,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他在语文教学和教材规范化方面也有独特贡献。
解放后,他任出版总署副署长,教育部副部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第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文联委员等职务。
第四篇:民情夜会汇报材料
开好民情夜会
发挥纽带作用
——尼山镇民情夜会开展情况汇报
尼山镇党委
根据市委、政法委要求,我镇迅速成立了“民情夜会”领导小组,制订了“民情夜会”实施方案和提档升级的措施。明确了“民情夜会”工作任务。我镇“民情夜会”工作主要做法是镇领导班子成员利用晚上群众空闲时间到村居 “和为贵”调解室组织召开以重点解决影响稳定和发展的各类矛盾纠纷、化解不安定因素为主要内容的现场办公会、座谈会、谈心交流会。通过面对面的与群众交流沟通,努力使“民情夜会”成为密切联系群众、化解矛盾纠纷、稳定群众情绪、构建和谐社会的平台。
一、做好六项主要任务
(一)化解矛盾纠纷。镇街党政主要领导同志要把做好稳定工作的精力放在基层一线,对重大、疑难矛盾纠纷要亲自抓,带头到基层组织建设薄弱、矛盾纠纷较多、治安环境复杂、工作开展难度大的村居召开“民情夜会”。我镇副科级以上干部每人要包3个村居。典型案例:我利用民情夜会的时间,和班子成员一道同黄土村村民协商,不要有不合理的要求,要支持党委政府的工作支持好尼山圣境项目工程。
(二)了解社情民意。要利用“民情夜会”的工作平台,进村
入户,听取群众呼声,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盼,及时收集第一手资料,为工作开展奠定良好群众基础。
(三)督促治安防范。要进一步指导村居(社区)搞好以夜间值班巡逻为主要内容的治安防范工作,抓好人防、物防、技防建设,为群众生产生活创造良好社会治安环境。典型案例:6月2日下午,曲阜市公安局政委孔卫东同志深入西曼村督导社会治安防范和矛盾纠纷排查工作,南辛派出所长宋德鸿陪同,实地察看值班室、视频监控室和“和为贵”调解室,仔细询问维稳工作和治安情况,听取村负责人的汇报。当晚,孔政委主持召开了“民情恳谈会”,村支两委成员列席,邀请村民代表参加。孔政委表示,西曼村要在尼山镇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继续下大力气,做好当前的维稳工作,进一步完善视频监控,深入推进专项打击整治行动,为西曼村经济社会发展和百姓安居乐业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四)服务社会民生。要把各项民生政策落到实处,及时对群众反映的涉及养老、医疗、住房、务工、土地等民生诉求,马上就办、办就办好;对一时不能解决的,做好解释工作。典型案例:我镇包村第一书记,请人社局老师到村,讲解农民创业知识培训,提高了广大农村青年的创业热情。
(五)普及法律知识。干部利用民情夜会,积极宣传普及法律法规,引导群众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典型案例:我镇包村-23
第五篇:《夜》初中语文教案
领会题目“夜”的多重意义,从课文中接受有关历史的思想教育。
理解课文采用明暗双线结构写法的作用和心理描写、环境描写的作用。
(二)知识点落实规划 应介绍“四·一二”的有关背景材料。可运用《药》一课学得的有关知识,进行迁移。
(三)实施教学的思路及主要方法 从补充“四·一二”有关史实入手,要求学生阅读课文之后,先把课文中的一条“暗线”挑“明”根据课文提供的材料,构成简单的故事。
组织学生讨论:课文为什么采用现在这样的写法? 课文中的老妇人,思想感情有一个发展变化过程,请结合课文作具体分析,在分析的基础上,与高尔基的《母亲》作一比较,看一看这两位不同国籍、不同时代的母亲,在思想性格上有什么异同,作品在写法上,有什么异同? 就双线结构而言,与《药》相比,在写法上有什么区别?
举出课文环境描写的实例,然后与《祝福》、《母亲》中的环境描写作比较,看一看在写法上和作用上有什么区别。
(四)扩展教案的思路 根据课文提供的情节,根据学生积累的有关知识。要求学生写一段大男的父母在牺牲前给亲人写信时的场面,注意环境气氛的渲染和人物的心理活动。《夜》中的老妇人后来能像《母亲》中的母亲一样与敌人展开斗争,为革命进行工作吗?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编写一个故事,写几年以后老妇人做的一件事,要注意情节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