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送教下乡,培训小结专题
“国培计划”培训小结
经过为期4天的培训。我感受到了不同风格名师的风采,他们深刻、睿智和幽默的语言不时让我有豁然开朗的感悟。感受到思想火花的冲击。这些对教育教学工作很有见解的专家以鲜活的案例和丰富的知识内涵,给了我具体的操作指导,使我的教育观念进一步得到更新,让我有机会再次来充实和完善自己。培训以上午两节同课异构课和下午讲座的形式展开。下面谈谈我这次学习的收获。
培训开始的第一天,两位老师精湛的教学能力让我吃惊。我从刘小兵主任的身上明白了我们应该怎么上课?讲什么?怎么教学?为什么这样教的道理。教学的内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一步一步循序渐进的去教学,才能符合教育的规律。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主体,是学生走老师跟而不是老师带着学生走的概念。不仅如此,我还从刘老师的课上体会到了他的魅力------老师要“鼓励”教育。刘老师那节课上学生上课前和上课后的变化惊人之大,刚刚上课的时候,学生们不敢说话,不敢与老师进行互动,极其的不自信。经过刘老师的“鼓励”学生变得越来越活跃,上课也特别认真,对于那些不自信的同学也慢慢变得有自信。回答问题的声音更是大了不少。这里我体会到了“鼓励”对学生的重要性。刘老师还传授了一些实用的教学方法,比如:手势法等,也是让我决定要使用到以后的教学中,让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参加到课堂中去,很是实用。
第二天,精彩的“周长的认识”两堂课。让我体会到数学是一种开发学生思想的一种学科,老师应该尊重学生们在课堂上的每一个奇思妙想,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对于学生的思考要给予很大的肯定。在与黄老师的交流中,我知道了应该怎样把握数学。作为一个数学老师要从内容上、从数的结构上、从算法多样化等多方面的去把握数学的教学内容。
培训第三天江西科技师范大学余志成老师给我们讲述了,数学文化对于数学教学有什么帮助。在平常的数学知识的讲述中可以跟同学们涉及一些数学文化的小故事。让学生能够体会到数学也是其乐无穷的。吸引学生去发展探究数学的能力,训练学生的“思考力”。
第四天,又是奇妙的一天。奉新二中的闵嗣生老师给我们讲述了他多年工作中的心得体会。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这关键在于老师。只有不断加强学习,积极创新与实践,努力用新概念去引领课堂教学,积极找出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才可以用更高的效率去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通过这四天的学习,我受益颇深。感受到作为一名教师的我,应该主动学习,主动探索教学方法,主动吸收先进的教学思想,运用先进的教学技术,来使自己的课堂变得更完美。
第二篇:送教下乡培训
“国培计划”送培到县培训心得
株洲县南洲镇昭陵学校 龙思
我有幸参加了今年的送培到县的培训学习。在培训期间,我有幸听到了几位专家学者对教育方面的独到的见解,亲自观摩了几位名师的同课异构课堂教学,这次学习让我受益匪浅,为我以后的教学指明了方向。
几天的培训学习,使我受益匪浅,身心受到了极大的震撼,接受了新思维、新观念的洗礼。上课的老师们不仅给我们带来了教学方面的新观念、好方法;教师心理方面的自我健康调适,而且为我们的人生指明了出路,点亮了明灯。名师、专家幽默风趣的人格魅力也使我倍受感染。
同课异构的教学给了我今后调控课堂有效性的实践指导;在课程改革实施的几年中,我们的教育教学无论在理念、方法、过程等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的教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不断地研究、探索、实践着。课堂教学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主阵地,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渠道,应该说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每一个教师不断追求的目的。有效教学要以促进学生全面和个性发展为根本宗旨,要遵循教学规律,要关注教学效果、效率和效益,要提倡方法的多样化,而且要以教师专业发展为支撑。我尤其感到教师的专业素养的高低对有效教学是有很大的影响,因为它是有效教学的根本支撑。专业素养高的教师,他的课堂才会丰富多彩,无论是语言还是内容,他在课堂调控上会灵活多变。教师一定要具备反思的意识与实践意识。
我更加体会到对于数学学科,如果是专业老师教,对于学生来说不管是数学思维还是发展学生的思维,都是具备专业性质的,不是其他教师教授书本知识能够达到的,不是专业的数学老师或许能教,并且能教得好,但是对于学生的长期发展还是有局限性的。
这次培训是短暂的,但是留给我的记忆与思考是永恒的,通过这次培训,使我提高了认识,理清了思路,找到了自身的不足之处以及与一名真正的骨干教师的差距所在,对于今后如何更好的提高自己必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我将以此为起点,让“差距”成为自身发展的原动力,不断梳理与反思自我,促使自己不断成长。
第三篇:“送教下乡”活动小结
“送教下乡”活动小结
泾县实验小学
张香玲
10月21日,我非常荣幸地跟随学校领导和四位老师来到昌桥小学参加送课活动,虽然忙碌了一些,但是感触很多,可谓是收获颇丰。
首先要感谢学校的领导给了我这么一次学习和锻炼的机会。“送教下乡”,对我来说可是第一次,我能承担起这样的重任吗?接到任务的我诚惶诚恐,为了准备这节公开课我熬了几个不眠夜。
走进昌桥小学,我明显地感受到老师们的热情好客。学校宽敞明亮,绿草如茵,秩序井然。我上的是五年级的Unit2 My Days of the Week B部分第一课时,上课前,我在黑板上画上了精美的图画,想为英语课增添些生机,播放本单元的歌曲My favourite day,营造英语学习的氛围,结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利用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Let’s do,师生起立,边说边做动作。句型的教学时我先运用句型I often listen to music on Saturdays.介绍自己的周末活动,再用句型What do you do on Saturdays?询问学生的周末活动。利用生活中的情境教学句子,根据需要打破常规,先教答句再教问句。单词教学中我也注重情境的创设,出示张鹏的图片说 Zhang Peng has a happy weekend.What does Zhang Peng do on Saturdays?Let’s go and have a look!并借助自制的单词图卡开展教学,学生学得非常开心,采用个别读、开火车读、赛读的形式进行操练,对于读得好的学生,我适时给予奖励,所谓奖励其实就是我精心挑选的精美的小贴花而已,但是农村的孩子们却惊喜万分,踊跃地发言。我深切地感受到 孩子们的纯朴和可爱。看着他们那一双双求知的眼睛,真的让我感动。我感觉我比以前任何一次上课都更有热情、更投入、更希望和他们交流。更令我觉得可喜的是孩子们的会话创编能力很强,教案上我安排的是创编歌谣,但在实际授课时我发现孩子们很想表达自己的周末活动,于是我顺应学情,顺学而导,注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教法和学法,让他们先与朋友交流自己的周末生活,再到讲台前去表演,课堂气氛很活跃,学生的语言也非常流畅。我感觉这里的孩子一点也不比城里的孩子差。
通过这次活动使更进一步感到教学是教与学的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和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送课下乡”使我感恩之心油然而生,感动之情无以言表,最大的感慨那还是我深深地体会到自己此行也学到一种精神——好学、钻研、创新。我相信这将使我终身受益。
二〇一一年十一月六日
第四篇:送教下乡工作小结
“国培计划”小学数学送教下乡第二周工作小结
第二阶段的“国培计划”送教下乡活动结束了,回想两天来的点点滴滴虽然辛苦,但看到老师们认真学习、积极参与的状态又喜悦又感动。现将两天来的工作小结如下:
1、开展工作内容
团队老师三节课:
刘师的练习课五年级《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练习课》 刘老师的复习课一年级《整理与复习》 卞老师的讲评课六年级《期中试卷》 三场课型讲座交流:
团队三位老师对自己的课型分别做讲座交流。刘老师的练习课《如何上好一节练习课》 刘老师的复习课《如何上好一节复习课》 卞老师的讲评课《如何上好一节讲评课》 一次阶段总结研讨活动:
关于两周的学习情况分小组研讨,各组派代表上台交流。研讨内容:
(1)两周学习的心得体会。(2)学习感想。(3)对培训的建议。(收集有交流材料)
2、团队老师的课都做了精心的准备,课型能给老师起到示范作用,交流材料给老师规范了课堂教学。
3、培训老师
(1)培训老师能遵守活动现场纪律,但有旷课现象周三下午3人次(三社小学,永合小学,西邓小学),一人请假两天(红原小学),除个别老师其余老师均提前到达活动教室。
(2)我们老师听讲认真边听边记,积极与小组老师互动。
(3)部分老师积极上台的交流自己小组研讨成果,带头的有大寨小学的瞿老师,安乐的陈老师等。
4、反思:通过本次活动我们老师对练习课、复习课、讲评课有一个新的认识。由于上次培训我发现老师们在个人能力展示方面还是比较保守,不愿意当众发表个人见解和看法,这次提供交流平台,在选派老师上台交流时个别小组老师互相推诿,有的老师在小组交流时也不积极主动,不把自己看成活动的主人。是我在引导上有所欠缺,还是我们老师不够自信。
我发现有个别小组是同一个乡镇老师交流,大家都认识,交流起来还比较有效。下次活动是否可以一个乡镇一个小组好些。
5、培训建议
(1)由于参加培训的都是一线老师,周二、周三来培训,周一又不能上新课,剩下周四、周五,上课效果不好,建议培训时间调至周四、周五比较好。(2)多组织名师到乡村小学送教下乡,或给乡村学校培养名师。
通过本次培训,参与培训的老师在成长,我们团队也在成长。提供优质的培训是我们团队努力的方向!感谢参与培训的老师和服务培训的老师!
第五篇:送教下乡研修小结
国培初中语文送教下乡研修小结 召市初中
吴小璐
10月20日我有幸参加了龙山县教育和体育局开展的“国培计划”“送教下乡”活动。此次活动时间跨度较长,我更是受益匪浅。这次活动共有110位初中语文老师参加,机会难得,大家都十分珍惜。在整个学习、研磨过程中,积极参与,学习气氛浓厚。我作为一名年轻的农村初中语文老师更是向专家、前辈们学到了许多。
一、异彩纷呈,讲座全面系统
专家的讲座就像一顿丰盛的大餐,精美的呈现在我们面前。10月20日那天的开班典礼上王健教授《积极心理学暨积极教育背景下班级管理》让我如梦初醒;王琳老师的《注重过程指导的记叙文写作教学》揭开了我心中作文教学难的一层面纱。所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各位专家毫无保留的把自己在学习和工作中的经验拿出来与大家分享,深入浅出,可谓异彩纷呈。
二、竭心尽力,研课磨课火力全开
1、一月磨一“剑”
都说“十年磨一剑”,我们这送教下乡也是“一月磨一课”也算得上“磨剑”了。
专家讲座和示范课结束后,负责人就以学校为单位三人一组组成了磨课“三人行”小组,我有幸跟两位师傅孙小兰老师和向理芝老师一组。10月23日,从龙山县城回校后,我们“三人行”小组便将工作如火如荼得展开了。
一个月的磨课活动中最辛苦的不是我这个小组组长而是我的两位师傅,他们不仅要完成自己的教学、自己的研修任务还要给我出谋划策,随时指导。我们小组磨课的内容是《人物细节描写》,从框架到选材再到衔接语,经过一稿、二稿、三稿、四稿,一个月的研磨,终于我们磨出了一堂较为成功的课。由于我校人才辈出,虽然我们小组没有被推,但作为上课人,从中收获的一点儿也不少。十分有幸的是省里、县里的专家小组来到了我们学校里,对我们的研课磨课做了真正的有效的指导。虽然很遗憾没能跟专家一对一的交流讨教,但从专家们的言论中我更深刻的体会到作文教学到底应该怎么教,明白了公开课不是表演课,而是一堂真实的课,它是要实实在在教学生一点儿东西的。
2、“磨剑”终“亮剑”
11月25日,进行了一个月的磨课终于到了成果展示的时候。我们心里都无比的兴奋、激动。此次上展示课的一共有四位老师,都各有特色,精彩异常。从吉红梅老师的课上,我知道了原来一个小小的外貌描写有这么多门道;田金凤老师的课上知道了原来“以小见大”是这样教给学生的;陈述平老师的课上知道了原来老师可以这样温柔和蔼。
三、收获和总结
这次国培送教下乡活动给了我一次跟专家对话的机会,跟前辈学习的机会,让我得到了极大的成长,为我的教学打开了一扇学习、专研、积累的大门。我庆幸,我正年轻,可以有大把的时间去继续学习专研,更庆幸这次国培活动的举办给我提供了学习的契机。
“路漫漫其修远兮”我将继续保持谦卑的姿态,虚心地去学习、反思,不断成长、进步,时刻保持拥有一颗爱心、耐心、自信心,坚持奋斗在教学的战线上,毫不退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