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思想汇报-党的十七大报告文件精神
思 想 汇 报
敬爱的党组织:
阅读完“十七大报告文件”后,我越来越相信那句流传很久的信念: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从这么多年来的发展来看,可以换成:支持共产党,就有强中国。
30年的改革开放,让中国走向了世界的大舞台。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村的发展直接影响到国民的生活和企业的发展。在党的积极引导下,农村综合改革逐步深化,农业税,物业税,特产税全都取消。这些措施都减轻了劳动人民的负担,让他们有更多的资金来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市场经济制度不断完善,政府工作职能加快转变,开放型经济经过多年的发展进入了新阶段。
改革开放的目的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中华民族;就是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不能忘记我们在改革开放的目的,朝着我们的所期望的目的奋斗,我们不能停步,而是要与国际上的其他国家对比。30年的奋斗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最根本的是:改革开放符合了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
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没有了人民的支持,国家就无从发展。在几十年的发展中,党非常注重人民的生活水平。从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取得的成就上看,人民的生活日益改善是发展中的主要目的之一。“以人为本”不是一句空话,党能从实际出发,真正采取措施改善着每个地区人民的生活。
从大体上看,城乡居民收入较大增加,家庭财产普遍增多。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初步建立,贫困人口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居民消费结构优化,衣食住行用水平不断提高,享有公共服务明显增强。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全心全意是党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在这么大的成就中,党仍然保持他的先进性,尊重人民的地位,保障人民的各项权利,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民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是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一直以来,农村的经济都落后城市和城镇的经济。党在发展中国国力的时候能得到广大农村人民的支持,是因为党不会忽视农村的重要性。统筹城乡发展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现在中国很多地方都过上了小康的生活,但是这种小康是发展不全面,发展不平衡的。为了走上共同富裕道路,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的问题。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村市场和农业服务体系。
即使是我们现在经济在快速发展,取得了让世界惊叹的成绩,我们也要看到我们的不足。在政治方面,民主制度建设和广大人民民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政治体制改革需要继续深化。在经济方面上,经济实力显著增加,但是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初步建立,同时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从文化方面上看,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人民的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边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为积极入党的大学生,不仅要从组织上入党,更要从思想上入党。为了支持国家的发展,我们目前的首要任务是认真学习。在上世纪,中国就败在落后的道路上。而为了走上富强的道路,科学技术是非常重要的。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掌握一门科学技术,是国家发展的基础。学习不仅是为了学分,更重要的是为了与现实生活的需要联系起来,将学习复活化。第二是提高自己的道德素养。掌握了一门独特的技术,更需要高尚的道德情操最为有利的催化剂。学习楷模事迹,能有利地激励自己的工作学习,能明确发展前进方向,一步一个脚印地把自己从一位普通的知识分子锻炼成一位优秀的党员,为了国家的全面发展,为了人民有更高水平的生活而奋斗。
汇报人:陈振凯
2009年11月25日
-----
第二篇:十七大报告感想思想汇报
10月15日下午,出席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辽宁省代表团举行会议,分组讨论胡锦涛同志代表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所作的报告。代表团驻地会场气氛热烈,群情振奋,代表们围绕报告,结合工作实际,以强烈的责任感就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实现辽宁全面振兴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李克强、张文岳、闻世震、张锡林、王唯众、陈政高、张成寅、许卫国、王俊莲、张行湘等代表先后发言。
李克强代表在发言时说,党的十七大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胡锦涛同志代表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所作的报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事求是地回顾了过去5年党中央领导全国人民开展的各项工作,科学总结了改革开放29年来我们党所取得的宝贵经验,深刻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根本要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等各项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报告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新概括、新举措,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战略性、指导性,是中国共产党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政治宣言,是引领全国各族人民继续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而团结奋斗的行动纲领。报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鲜明回答了我们党将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目标前进的重大问题,回答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报告审议通过后,将成为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纲领性文件。报告还指出要继续推进区域发展、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令人鼓舞、催人奋进,为我们进一步加快推进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动力。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紧密结合辽宁实际,全面贯彻落实,切实将党的十七大报告精神贯穿于我们各项工作的始终,继续巩固和发展全省当前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态势,保持全省广大干部群众心齐气顺、风正劲足、团结奋进、共谋振兴的昂扬气势,推动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新的突破,以实际行动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
张文岳代表在发言中说,胡锦涛同志所作的党的十七大报告充分表达了全党全国人民共同心愿,主题鲜明、高屋建瓴、内涵丰富、实事求是,报告凝聚人心、振奋人心。报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通篇体现了继承与创新的结合、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长远规划与当前工作的结合,是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纲领性文件。报告对工作总结实事求是,分析形势科学准确,工作部署全面具体,完全符合党和国家发展的实际,对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指导意义。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推动党和国家工作取得了新的重大成就。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辽宁省委带领全省各级干部和各族人民,深入贯彻中央关于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重大战略部署,实现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国家新型产业基地建设取得重要进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就显著,和谐辽宁建设扎实推进,辽宁老工业基地已经进入全面振兴的新阶段。新的历史时期,是实现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关键时期。我们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按照党中央的部署与要求,坚定信心,锐意进取,真抓实干,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加快实现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
第三篇:学习十七大报告思想汇报
学习十七大报告思想汇报
金秋十月,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学习十七大报告思想汇报。十七大是全国人民政治生活中一件大事,十七大的重复召开在全国人民中引起强烈反响。我作为一名当代青年,一名预备党员,面对这场世纪盛会更是心潮澎湃,深受鼓舞。我们这一代青年人成长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中,作为改革开放的同龄人,我们是祖国巨大历史成就的见证者和受益者,对构建和谐社会更是怀有深厚的感情。
自从走上这个工作岗位,我一直都按照一名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成为一名预备党员后,我对党有了更深一步的接触和了解,一点一滴地感受到身边许许多多党员默默的无私奉献,深深到体会到党的正确领导意义所在。党的十七大使我的认识更上一个新台阶,我们党正是这么一个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党,始终不渝地坚持着其执政为民的本质。
一九七八年,我们党召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从那时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新的壮丽史诗,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思想汇报《学习十七大报告思想汇报》。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就是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胡锦涛主席深刻指出了我们党在社会主义现阶段要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方针,让我们欢欣鼓舞,认清了自己努力的方向。
十六大以来,我们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顺应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发扬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精神,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着力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践中坚定不移地把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新时期最显著的成就是快速发展,新时期最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进。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焕发出勃勃生机,给人民带来更多福祉,使中华民族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潮流、迎来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胡锦涛同志的报告是一个求真务实,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报告。报告中强调“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新时期的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没有发展与创新,就没有中国今天的成就。
这种精神到了我们身上就是“从我做起”。从我做起,无私奉献,勇于创新是对每一个热血青年,对每一个爱国青年的要求。我作为一名新中大人,作为一名当代青年,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脚踏实地地去奉献我的青春和热血是我责任也是我义务。做人不能老求索取,不问奉献,回想自己成长的历程,我的祖国,我的师长一直都在默默地奉献着。在慢慢接近党的过程中,我身边到处有党员的无私奉献。能够加入中国共产党是我光荣,在这里我看到的是一种精神,得到的是一种不竭动力。
十七大的召开更使我深受鼓舞,也深刻地感受到党的先进性,党的伟大。我国的综合国力大幅度提高,是人民得到实惠最多的时候,国际影响显著扩大,这一切都归功于我们党的正确领导。我拥护我们的党,热爱我们的党,我热切期望通过党的预备期考验,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
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走在时代前列,争做时代先锋,是我的责任,也是我的光荣。牢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为民族复兴尽心尽力,我们青年一代有能力担负起建设小康社会的使命,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求真务
第四篇:党的十七大关于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汇报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党的十七大关于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汇报
科学发展观我理解就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性的发展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和世界观。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开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新局面,就必须抓好“发展”这一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而“发展”这一第一要务,必须是科学的。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的那样,经验表明,一个国家坚持什么样的发展观,对这个国家的发展将产生重大影响,不同的发展观往往会导致不同的发展结果,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我们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之所以重要,之所以我认为它将在不久的将来或十七大、或十八大会写进修改后的新党章,是因为它应该成为我们执政党带领全国人民奔小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指导思想。
我曾经预言:我们党的指导思想从马列主义到毛泽东思想又到1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邓小平理论,再到“三个代表”作为指导思想,下一个是什么,下一个就是胡锦涛的科学发展观。
我会记住这一预言的时间2005年2月13日,正月初五。从前的预言得到了证实,但愿这次预言也不会错,因为我认为有如下考虑,或者因为它有如下的重要性、历史性、指导性,不写进下次修改后的新党章都不行:。
一、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继承发展。
科学发展观体现了马列主义的历史唯物论、辩证论,体现了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等思想,体现了邓小平理论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要求,同时也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试想发展继承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不用科学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去做行吗?不行,那只能是教条主义。继承和发展邓小平理论不用科学的观点、发展的观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现代化的社会主义中国怎么能强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的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发展方2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向、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不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如何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不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当今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我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会取得怎么的预想效果?不进则退,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价值观、文化的渴求越来越高,精神文明建设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不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就不能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如果不落实科学的发展观人民对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作为执政党应如何去满足。从这一点看,“科学发展观”就应该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
二、科学发展观,是改革和开放二十年来经验教训的最精辟的总结
我们党作为执政党无时不在求发展,但曾有过求发展不科学的功过教训:大跃进是冒进,违反了客观规律;文化大革命是“左进”,想通过所谓的革命求发展,其结果是倒退了;粉碎四人帮后,曾本文来自文秘家园提出过在2000年实现现代化,其结果是盲进,脱离了中国国情。特别是改革开放的20年,我们党的头脑清醒了,从左的思想束缚中解脱出来,逐渐确立了科学的发展观,制定计划,考虑到了中国的国情、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发展,有步骤、分阶段逐步实施。回顾一下,从理论上的拨乱反正,解放思想,到坚持3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什么是社会主义、什么是资本主义的大讨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无不证明了我们成熟了。从经济建设目标的确定,也体现了科学发展的观点,从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二番到翻三番,就符合了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由于经济发展观的科学,这个目标实现了。政治上的科学发展体现的也非常明显,从反对党内不正之风,不正视党内存在腐败到开展反腐败斗争,从我国在20年来陆续出台的法律、法规,看得出我国正在向法制化国家迈进,而出台这些法律并不是在一夜之间,而是成熟一个出台一个,出台一个落实一个,这就是科学的发展观。从民主化进程上看,老百姓敢说话了,敢发表不同意见了。文化上的百家争鸣、百花争艳,从科学意义上讲,也是文明进步的表现。胡锦涛和党中央正是总结了这些成功的经验,才提出了具有历史性指导意义的科学发展观。因为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不是阶段性的,既指导了改革开放的20年,也必将指导我党我国的各项事业,还将指导奔小康的全征程。
三、科学的发展观,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时代要求
与时俱进是在十六大报告的指引下提出的,尽管与时俱进,不管它提出的时间是否在科学的发展观(2004年的3月10日)之后。而与时俱进是在2002年11月24日的十六大报告上。但我认为胡4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锦涛及党中央的科学发展观正在和已经形成。我们回想一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也并不是一开始就被所有人们所接受,不是有人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早在毛泽东、邓小平时代就有过论述,可随着时间的推移、全党学习的深入,才真正认识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确立,也体现了与时俱进。毛主席的《论十大关系》谈的也是发展生产力,但还不是先进的生产力,毛主席也有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提出了文艺为群众服务,为工农兵服务的思想。这是完全对的,也必须坚持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的“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提出,就体现了发展的观点和科学的观点,这科学发展的观点不仅是文化为人民群众服务,是执政党的一个重要任务,还要代表和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我要说或者有人准要问谁能代表和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唯我中国共产党。毛主席和邓小平都提出过“为人民服务”和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了“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个利益既有物质利益,也有文化利益、政治利益,它含概了最广大人民群众对最根本的各种利益的要求,这种利益是至高无上的,是我们党为之奋斗和必须让他们满足的。而要尊重人民的利益,实现人民的利益,即使我们现在的生活提高了,民主化进程加快了,但停留在这个水平上还是远远不够的,必须继续发展,继续提高。建国初期人民的利益主要是当家作主和吃饱肚子,六、七十年代人们渴望有自行车、缝纫机和收音机,可现在和今后人民的利益是要享受小康社会给人们带来的高质量的生活、更加优美的生存、生活、工作条件和环境,如果不用科学的发5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展观来指导,人民的这些根本利益就得不到保证。特别从现阶段,从我们从事的各行各业的工作,不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不与时俱进,怎么能满足人民对我们党的期望和要求。因此科学发展观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对我们党都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
四、要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我们应该怎么做
首先,必须全面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这里要把握四条:一是以人为本,二是全面发展,三是协调发展,四是坚持发展。
其实是注意把握如下几个问题:一是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二是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三是必须着力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努力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和效益相统一,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和环境相协调,不断保护和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第四,必须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贯穿于各项工作的各个方面之中。第五,要树立“四个观念”,也就是6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以人为本的观念,节约资源的观念,保护环境的观念和人与自然相和谐的观念。
总之,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对我们党、对我们每个党员都非常重要,对我们国家也非常重要,我要树立和落实好,我也非常自信,我的预言——把科学发展观写进下一次修改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中不是有可能,而是一定。这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过后,将来还会进行科学发展观的学教活动。我之所以这样预言,除了这一理论的重要外,我还总结了我党建党以来指导思想的发展、变化过程。毛泽东等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创造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创造了邓小平理论;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创造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每一代中央领导都应该有自己的理论建树,要不就不称其领导人物。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会创造新的指导思想,在事实上有重大理论建树,这就是“科学发展观”。如果我到那时已经告老还乡了,等到那时我再拿出这篇学习心得,我会为我这个有4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感到欣慰的,我可以为新党员讲述这段故事。
第五篇:党的十七大报告解读
党的十七大报告解读:
使广大党员、干部成为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模范
新华社北京1月26日电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使广大党员、干部成为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模范,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科学发展观的忠实执行者、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实践者、社会和谐的积极促进者。这是新世纪新阶段加强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设的根本要求和目标任务,对于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和党员队伍、完成党的执政使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基础上的科学的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保持先进性的精神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党员、干部有了这样的理想信念,成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才能既胸怀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又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矢志不渝地为实现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而奋斗,扎扎实实地做好当前的每一项工作。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有可靠的政治和组织保障,这就要求我们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使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对于党员、干部来讲,就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兢兢业业地干好工作;就要使各级领导干部把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与坚持正确的政绩观紧密结合起来,坚持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实实在在地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只有使党员、干部成为科学发展观的忠实执行者,才能为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提供可靠保证。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优秀革命道德与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反映了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判断行为得失、分清是非荣辱、明辨善恶美丑、确定价值取向、作出道德选择提供了基本准则。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新形势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道德基石,是凝聚人心、促进社会和谐的坚强纽带。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全党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党是整个社会的表率,党员、干部的道德修养,直接关系党的整体形象,深刻影响着人们的道德选择。这就必然要求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做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实践者,用自己的模范言行引领社会风尚,引导整个社会广泛形成讲道德、重修养、尚清廉的良好风尚,推进社会整体道德水平的提高。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我们党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方针政策和任务,需要广大党员、干部团结带领群众去落实;人民群众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体,需要党员、干部以自己的表率作用和耐心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调动起全体人民维护和促进社会和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社会基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必须不断提高管理社会事务、协调利益关系、开展群众工作、激发社会创造活力、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本领,更好地适应领导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需要;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要求广大党员、干部正确处理民主与集中的关系,严格遵守党的纪律,自觉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共同营造相互信任、相互关心、和谐共事的良好氛围。所有这些,都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做社会和谐的积极促进者,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带动形成促进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
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忠实执行科学发展观、自觉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积极促进社会和谐,是一个紧密联系的有机整体,统一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之中,是新时期全面衡量党员、干部素质的根本标准,必须全面把握和认真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