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幼儿园人身伤害事故及其处理
讲 稿
老师体罚幼儿致幼儿伤害?幼儿相互打架受伤幼儿园需不需要承担责任?幼儿在幼儿园内被幼儿园以外的第三人伤害,责任该如何分担?
近年来,幼儿园学生的人身伤害事故频频发生,如泰兴幼儿园伤害案、广东幼儿园群体伤害案、河南幼儿园抢生源投毒案等恶性案件一度成为社会的焦点问题。今天主要给大家讲讲幼儿园学生人身伤害事故的责任承担和处理问题。
一、处理相关案件的法律规定
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司法解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
部门规章:教育部《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
地方性法规:《江苏省中小学生人身伤害事故预防与处理条例》
二、几种典型案例及其处理
(一)幼儿在幼儿园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身损害的。
《侵权责任法》第三十八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身损害的,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应当承担责任,但能够证明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的,不承担责任。”
对于幼儿(通常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其在幼儿园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身损害的,法律实行过错推定责任,即法律推定由幼儿园承担责任。幼儿园要想免责,只能证明自己已尽到教育、管理职责。
因此,在之前举出的案例中,幼儿园如果想免责,一定要证明自己已经尽到教育、管理职责。
教师在无过错情况下,无需承担责任,其带领学生回教室是履行职务行为,因履行职务行为发生的损害由其单位承担。职务行为与个人行为:职务行为是发生在①正常工作时间,在②工作岗位上实施的③以执行职务为名义,由④单位承担后果的行为。凡不符合上述四点中任意一点的都是个人行为。
1.体罚幼儿的责任承担
案例:小杰上课哭闹,老师张某罚其在墙边站立。小杰仍然不停哭闹,张某恼怒,失手将其打成重伤。
教师体罚幼儿,虽然行为不当,也可能违反了幼儿园的规章制度,但体罚幼儿的行为显然属于教师的职务行为,因体罚行为给幼儿造成人身伤害的,由幼儿园承担责任。幼儿园承担责任后,教师对造成幼儿人身伤害存在过错的,幼儿园可以向其追偿。
2.幼儿在幼儿园学习、生活期间相互打闹造成一方人身损害的责任承担 《侵权责任法》第三十二条:“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监护人尽到监护责任的,可以减轻其侵权责任。有财产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从本人财产中支付赔偿费用。不足部分,由监护人赔偿。”
根据本条,幼儿在幼儿园学习、生活期间相互打闹造成一方人身损害的,由致人损害的幼儿的监护人承担赔偿责任,如果监护人尽到监护责任的,可以减轻其责任。依《侵权责任法》第三十八条,幼儿园对损害发生不能证明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的,承担相应责任。如果致人损害的幼儿有自己的财产(包括压岁钱、受赠财产、参加比赛获得的奖金等),则先从本人财产中支付,不足部分,由监护人替代赔偿。
案例:小杰和小涛在幼儿园发生打斗,在场老师陈某未予制止。小杰踢中小涛腹部,致其脾脏破裂,造成损失10万元。小杰有积攒的压岁钱5000元。
本案中,小杰在与小涛的打斗中致小涛脾脏破裂,小杰的父母作为其监护人需要承担赔偿责任。又因在场老师对小杰和小涛的打斗并未制止,可见幼儿园并未尽到教育、管理职责,对损害发生存在过错,故要承担相应责任。所以,本案中,小杰的父母和幼儿园要共同承担与其过错相应的责任。又由于小杰有自己的财产,所以小杰的父母只需要承担以小杰财产支付损害赔偿后的剩余部分。当然,如果可以证明小涛对损害发生存在过错(比如故意惹怒小杰、先动手打小杰),则小涛自身也要承担相应责任。
3.幼儿在幼儿园学习生活期间受到幼儿园以外的第三人侵权行为受到人身损害的。
依据我国《侵权责任法》第二十八条:“损害是因第三人造成的,第三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第四十条:“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以外的人员人身损害的,由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未尽到管理职责的,承担相应的补充责任。”
可见,对于幼儿在幼儿园学习生活期间受到幼儿园以外的第三人侵权行为受到人身损害的,首先由直接侵权人承担责任。如果幼儿园未尽到管理职责的,只是承担相应的补充责任。
案例:小明课间休息期间在校园内玩耍,邮局送快递的张某疏于观察将小明撞倒,致其受伤。
本案中,小明受伤是因为幼儿园以外的第三人——快递员张某撞倒受伤,依据法律规定,首先由张某承担责任。如果张某能够独立承担责任,则幼儿园无需进行赔偿;如果张某经济上无法承担所有赔偿责任,则因为幼儿园负有管理职责,本应有阻止校外无关人员进入校内的义务,快递员随意进入校园并撞到小明致其受伤,显然幼儿园对小明受伤也负有一定责任,故需要在张某没能赔偿范围内承担相应的补充赔偿责任。
(二)、幼儿园责任的减轻
《侵权责任法》第二十六条:“被侵权人对损害的发生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侵权人的责任。”
依据本条,如果幼儿对自身人身损害的发生也有过错,可以减轻侵权人的责任。
案例:小明是某幼儿园学生,幼儿园曾三令五申课间休息时不得相互打闹,攀爬桌椅。某日午休时,小明站在课桌上玩闹,不慎从课桌上摔下,导致受伤。本案中,幼儿园在午休时间应当注意照顾学生休息,保护学生安全,小明受伤,幼儿园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小明违反学校的规章制度、纪律,按其年龄和认知能力应当知道自己站在课桌上玩闹存在危险,对其从课桌上摔下受伤显然存在一定过错(过失),可以减轻幼儿园的责任。
(三)、幼儿园责任的免除
此外,依据教育部《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第十二条,因地震、雷击、台风、洪水等不可抗的自然因素,学生有特异体质、特定疾病或者异常心理状态,学校不知道或者难于知道的造成的学生伤害事故,学校已履行了相应职责,行为并无不当的,无法律责任。
如汶川地震中幼儿被倒塌的校舍砸死、砸伤(假定校舍质量不存在问题,幼儿园已在地震中尽量而为挽救幼儿)或幼儿因体质原因突然猝死,幼儿园均不承担责任。
(四)、责任承担的方式 1.停止侵害
如果幼儿遭受的伤害是持续性的,幼儿及其监护人可以要求侵权人停止侵害。
2.赔礼道歉
口头或书面方式均可,亦可通过媒体道歉。3.赔偿损失(1)人身损害赔偿
《侵权责任法》第十六条:“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残疾生活辅助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 第十八条:“被侵权人死亡的,其近亲属有权请求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七条:“受害人遭受人身损害,因就医治疗支出的各项费用以及误工减少的收入,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赔偿义务人应当予以赔偿。受害人因伤致残的,其因增加生活上需要所支出的必要费用以及因丧失劳动能力导致的收入损失,包括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以及因康复护理、继续治疗实际发生的必要的康复费、护理费,后续治疗费,赔偿义务人也应当予以赔偿。受害人死亡的,赔偿义务人除应当根据抢救治疗情况赔偿本条第一款规定的相关费用外,还应当赔偿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死亡补偿费以及受害人亲属办理丧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费、住宿费和误工损失等其他合理费用。”
依据上述规定,造成幼儿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住院伙食补助费、营养费等。造成幼儿残疾的,还需赔偿因增加生活上需要所支出的必要费用以及因丧失劳动能力导致的收入损失,包括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以及因康复护理、继续治疗实际发生的必要的康复费、护理费,后续治疗费;造成幼儿死亡的,除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外,还包括丧葬费、死亡补偿费以及受害人亲属办理丧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费、住宿费和误工损失等其他合理费用。具体费用的计算方式在此不赘述。
上述费用的赔偿,属于幼儿参加的意外伤害保险承保范围内的,可以向保险机构请求赔偿。
(2)精神损害赔偿
《侵权责任法》第二十二条:“侵害他人人身权益,造成他人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可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自然人因下列人格权利遭受非法侵害,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
(一)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
(二)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
(三)人格尊严权、人身自由权。
第八条第二款:“因侵权致人精神损害,造成严重后果的,人民法院除判令侵权人承担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等民事责任外,可以根据受害人一方的请求判令其赔偿相应的精神损害抚慰金。”
根据以上规定,幼儿遭受人身伤害主张精神损害赔偿需要符合下列条件:(1)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受到伤害;(2)后果严重(重伤、死亡或其他情形)。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七条:“自然人因侵权行为致死,或者自然人死亡后其人格或者遗体遭受侵害,死者的配偶、父母和子女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列其配偶、父母和子女为原告;没有配偶、父母和子女的,可以由其他近亲属提起诉讼,列其他近亲属为原告。”
依据本条,因幼儿遭受人身伤害死亡的,其父母也可以主张精神损害赔偿。
(四)幼儿园承担责任的范围 1.时空范围
《办法》第二条:“在学校实施的教育教学活动或者学校组织的校外活动中,以及在学校负有管理责任的校舍、场地、其他教育教学设施、生活设施内发生的,造成在校学生人身损害后果的事故的处理,适用本办法。”
依据本条,结合《侵权责任法》第三十八条,幼儿园仅对在幼儿在幼儿园学习、生活期间,具体来说就是在幼儿园实施的教育教学活动或者幼儿园组织的校外活动中,以及在幼儿园负有管理责任的校舍、场地、其他教育教学设施、生活设施内发生的人身损害后果承担责任。
案例:某幼儿园组织幼儿去公园游玩,小红在玩耍时不慎落入湖中,虽经及时抢救,仍然不治身亡。
本案发生地虽不在幼儿园内,但处于幼儿园组织的校外活动中,学校需要对因此而发生的幼儿人身损害承担责任。
除外责任:《办法》第十三条:“下列情形下发生的造成学生人身损害后果的事故,学校行为并无不当的,不承担事故责任;事故责任应当按有关法律法规或者其他有关规定认定:(一)在学生自行上学、放学、返校、离校途中发生的;(二)在学生自行外出或者擅自离校期间发生的;(三)在放学后、节假日或者假期等学校工作时间以外,学生自行滞留学校或者自行到校发生的;(四)其他在学校管理职责范围外发生的。”
依据本条,在上述四种情形下,幼儿园不承担幼儿遭受人身损害的赔偿责任。需要注意的是在(二)、(三)两种情形下,还要看幼儿园对幼儿自行外出或擅自离园,在放学后、节假日或假期滞留幼儿园或自行到园是否存在管理上的漏洞,假设并不是因为幼儿园管理、教育上的漏洞出现上述情况的导致损害,则幼儿园无需对幼儿遭受人身损害承担责任。
案例:明明在午休期间违反作息纪律,从幼儿园大门溜出玩耍,被机动车撞伤。
本案中,虽然明明是在午休期间自行外出、擅自离园,但幼儿园本应关好大门,门口保卫人员也应当阻拦明明外出,而幼儿园未能尽到这些义务,在管理上显然存在巨大疏漏,需要对明明的人身损害承担相应责任。
2.类型范围
依据教育部《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幼儿园参照适用)第九条的规定,幼儿园需要对如下情形之一造成的事故承担责任:
(一)、学校的校舍、场地、其他公共设施,以及学校提供给学生使用的学具、教育教学和生活设施、设备不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或者有明显不安全因素的;
(二)、学校的安全保卫、消防、设施设备管理等安全管理制度有明显疏漏,或者管理混乱,存在重大安全隐患,而未及时采取措施的;
(三)、学校向学生提供的药品、食品、饮用水等不符合国家或者行业的有关标准、要求的;
(四)、学校组织学生参加教育教学活动或者校外活动,未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安全教育,并未在可预见的范围内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的;
(五)、学校知道教师或者其他工作人员患有不适宜担任教育教学工作的疾病,但未采取必要措施的;
(六)、学校违反有关规定,组织或者安排未成年学生从事不宜未成年人参加的劳动、体育运动或者其他活动的;
(七)、学生有特异体质或者特定疾病,不宜参加某种教育教学活动,学校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但未予以必要的注意的;
(八)、学生在校期间突发疾病或者受到伤害,学校发现,但未根据实际情况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导致不良后果加重的;
(九)、学校教师或者其他工作人员体罚或者变相体罚学生,或者在履行职责过程中违反工作要求、操作规程、职业道德或者其他有关规定的;
(十)、学校教师或者其他工作人员在负有组织、管理未成年学生的职责期间,发现学生行为具有危险性,但未进行必要的管理、告诫或者制止的;
(十一)、对未成年学生擅自离校等与学生人身安全直接相关的信息,学校发现或者知道,但未及时告知未成年学生的监护人,导致未成年学生因脱离监护人的保护而发生伤害的;
(十二)、学校有未依法履行职责的其他情形的。
三、幼儿在幼儿园遭受人身伤害事故处理程序
依据《办法》和《江苏省中小学生人身伤害事故预防与处理条例》相关规定,幼儿在幼儿园遭受人身伤害后,应按如下程序处理:
1.(救助与通知)发生幼儿伤害事故,幼儿园应当及时救助受伤害幼儿,并应当及时告知幼儿的监护人;有条件的,应当采取紧急救援等方式救助。同时保护事故现场,保全相关证据,并及时通知学生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和保险公司。
2.(报告)发生幼儿伤害事故,幼儿园应当在24小时内向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及有关部门报告;属于重大伤亡事故的,教育行政部门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向同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教育行政部门报告。发生违法犯罪活动、交通事故以及出现食物中毒、传染病疫情等情况的,学校应当按照有关规定立即报告公安、卫生等部门。公安、卫生等部门接到报告后应当按照规定组织人员进行调查处理。对于群体性不明原因的疫情、中毒等情形,学校应当按照卫生部门的要求,依法落实防控措施。
3.(调查)发生学生伤害事故,学校应当及时组织调查处理,并通知保险公司参与;学校无法调查处理的,由教育行政部门组织调查处理。发生重大学生伤害事故,由学校所在地人民政府组织教育、公安、卫生、安全生产监督等部门组成联合调查组进行事故调查,并在事故发生之日起三十日内提出事故调查处理意见。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4.(协商)发生幼儿伤害事故,幼儿园与受伤害幼儿或者幼儿家长可以通过协商方式解决。幼儿的监护人也可以依法直接提起诉讼。5.(调解);双方自愿,可以书面请求主管教育行政部门进行调解。教育行政部门收到调解申请,认为必要的,可以指定专门人员进行调解,并应当在受理申请之日起60日内完成调解。
6.(诉讼)经教育行政部门调解,双方就事故处理达成一致意见的,应当在调解人员的见证下签订调解协议,结束调解;在调解期限内,双方不能达成一致意见,或者调解过程中一方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已经受理的,应当终止调解。调解结束或者终止,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书面通知当事人。对经调解达成的协议,一方当事人不履行或者反悔的,双方可以依法提起诉讼。
7.(鉴定)对受伤害幼儿的伤残程度存在争议的,可以委托当地具有相应鉴定资格的医院或者有关机构,依据国家规定的人体伤残标准进行鉴定。
8.(责任追究)因幼儿园教师或者其他工作人员在履行职务中的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的幼儿伤害事故,幼儿园予以赔偿后,可以向有关责任人员追偿。
发生幼儿伤害事故,幼儿园负有责任且情节严重的,教育行政部门应当根据有关规定,对幼儿园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分别给予相应的行政处分;有关责任人的行为触犯刑律的,应当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9.(报告事故处理结果)事故处理结束,幼儿园应当在三十日内将事故处理结果书面报告主管的教育行政部门;重大伤亡事故的处理结果,主管幼儿园的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在十五日内向同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教育行政部门报告。
第二篇:大学生人身伤害事故
高校学生人身伤害事故的认定高校学生人身伤害事故,指在高等院校的教学活动中或者基于其性质定位而对学生进行组织管理的范围内,学生发生的人身伤害事故。其合理界定是确定高校与学生间法律关系的关键,也是认定高校是否承担责任的前提。从其概念看,认定高校学生人身伤害事故,关键要确定事故发生时受害学生是否在高校的管理范围内;若事故发生时学生正处于或者本应处于高校的管理内,则应认定是高校学生人身伤害事故;否则不能认定是高校学生人身伤害事故。由其定义来看,高校学生人身伤害事故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发生的人身伤害事故,如实验室因化学药品使用不当引发的事故;一类是学生在学校管理组织的范围内发生的人身伤害事故,如学生公寓发生的人身事故。(1、所谓“心理安全”是指学生在学校生活中能够体验到与他人关系的安全感不用担心自己的思想能否被人接受或遭到嘲讽
2、心理安全就是指必须感到被人承认避免消极和谴责性评价在努力争取创造时感到自己被人理解.心理自由是指表达、思维、感觉的自由塑造自我的自由以及承认和尊重他人的心理自由
3、心理安全就是指不对儿童的独特想法进行批评或挑剔,使其消除对批评的顾虑,获得创新的安全感,敢于表达自己的见解
4、这里的心理安全是指学生在充分发挥主体参与作用的教学过程中能充分得到他人的尊重,没有心理顾虑,有一种安全感
5、“心理安全”是指不需要有任何戒备心,不担心别人会随时指责或批评自己,有一种安全感.大多数青少年学生喜欢体育课的缘由正是因为课的组织形成和学习形式符合他们的心理愿望
6、所谓“心理安全”是指:1必须感到自己被人承认,受到别人的信任,这样他就抛弃羞怯和虚伪而自为地存在.2必须避免消极和谴责式评价,这种评价使人产生被威胁感
衡量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http:///wiki/%E5%A4%A7%E5%AD%A6%E7%94%9F%E5%BF%83%E7%90%86%E5%81%A5%E5%BA%B7
1、能进行正常地学习、工作和生活,并保持在一定的水平上。
2、能与同学、老师或他人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与人为善,团结互助。
3、情绪基本稳定,对事物反应敏捷,心境持久地处于轻松和愉快状态。
4、行为符合社会群体要求,与学生的角色身份相称。
5、人格完整,能客观地评价个人及外界,意志坚强,言行一致。
6、与大多数人的心理意向一致,热爱集体,有浓厚的社会交往欲。
7、有良好的适应能力以及对紧急事件的应变能力。
8、有一定的安全感、信心和自主性。
9、心理发展水平符合其年龄水平,个人理想与实现的可能性之间的距离是可望可及的。10、能适应快节奏的时代变化,学习效率高,精力充沛,自我感觉良好。
第三篇:小学生人身伤害事故预防与处理条例(范文模版)
小学生人身伤害事故预防与处理条例
联合关中心小学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预防和处理中小学生人身伤害事故,保护中小学生的合法权益,维护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校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校小学生(以下简称学生)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期间,以及学校负有管理责任的校舍、场地、其他教育教学设施、生活设施内发生的人身伤害事故(以下简称伤害事故)的预防与处理,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 保障学生人身安全,预防伤害事故的发生,是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学校举办者、学校、学生及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和社会的共同责任。
第四条 学校应当依法履行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管理和保护的职责。
学生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履行监护职责,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并有义务配合学校落实有关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保护措施。
学生应当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和纪律,服从学校的教育和管理,根据自身的认知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避免和消除相应的危险。
第五条 处理学生伤害事故,应当遵循依法、公正、合理、及时的原则,做到事实清楚、定性准确、责任明确。
第二章 伤害事故的预防
第六条 学校应当加强对学生伤害事故预防与处理工作的领导,督促各班做好学生伤害事故预防与处理工作。
第七条 学校专门负责部署、指导、协调、监督、检查学校学生伤害事故的预防和处理工作,指导学校建立健全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监督检查学校安全管理制度、有关应急预案和学生伤害事故预防措施的落实情况。
第八条 学校应当邀请公安部门开展治安、消防、交通安全知识教育,指导和监督学校做好校内防火和安全保卫工作,加强对学校及其周边区域的治安、消防、交通管理,履行下列职责:
(一)在学生上学和放学时段,加强对学校周边区域的巡逻,及时制止和查处危害学生安全的违法犯罪活动;
(二)定期对学校进行消防安全监督检查,督促学校消除消防安全隐患;
(三)在学校附近设立学校标志,并在学校门前路段设置车辆禁停、警示、限速等标志标线,没有行人过街设施的,应当施划人行横道线,设置提示标志,维护交通繁忙路段学校出入口道路的交通秩序。
第九条 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对学校的食品、饮用水的卫生状况以及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依法进行监督检查,指导监督学校改进卫生工作,加强对为学校及学生提供服务的生产经营者的卫生监督管理。
第十条 学校对其周边区域的危及学校建筑物、活动场所、通道等安全的山体、水流进行定期测评,并根据测评结果告知有关部门或者学校采取禁止使用或者通行、限期整改、设置防护设施和警示标志等措施。
第十一条 学校应邀请规划、建设、环境保护、文化、工商、城市管理、安全生产监督等部门以及学校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依法加强对学校及其周边区域建设活动和生产经营活动的监督管理,及时制止和查处下列行为:
(一)建设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对学校安全有危害的项目的;
(二)依傍学校围墙搭建建(构)筑物的;
(三)进行有污染环境以及其他影响学校和学生安全的生产经营活动的;
(四)在校园周边两百米范围内设立歌舞、电子游戏、互联网上网服务等限制未成年人进入的经营性文化娱乐场所的;
(五)在学校门前及其两侧五十米范围内摆摊设点、堆放杂物的;
(六)设置影响学生安全或者正常通行的设施设备的;
(七)依法应当制止和查处的其他行为。
第十二条。学校不得将操场等教学场地用于停放校外机动车辆,将校舍、场地以及其他教育教学设施和生活设施设备用于其他用途的,不得影响学校教育教学秩序和危害学生人身安全。
第十三条 学校应当将安全教育纳入日常管理和教育教学活动,根据不同年龄的学生的认知能力、身心特点、民事行为能力,采取多种形式,经常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法制教育、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以及自我保护和自救教育,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防范能力。
学校应当利用家长会等形式,指导学生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心理疏导,预防学生伤害事故的发生。
学校应当建立健全学校安全管理和学生伤害事故预防的组织机构、工作制度,制定各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落实学校安全管理和学生伤害事故的预防措施。
第十四条 学校应当加强对学生伤害事故的防范,并履行下列职责:
(一)开展体育、实验和其他教育教学活动,应当符合国家、省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学要求,并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
(二)组织学生参加劳动、考察等社会实践活动以及文化娱乐和其他集体活动,应当与学生生理、心理特点相适应,符合安全、卫生要求,专人负责,并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
(三)提供与学生的学习、生活有关的物品和服务,应当符合国家和省规定的安全、卫生标准;
(四)在具有危险性的教育教学、生活服务设施设备上和校内施工区域,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并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
(五)加强安全检查,对存在安全隐患的设施设备,应当停止使用,及时采取防护、警示措施并予以维修或者更换;
(六)对有危险性的设施设备、教学实验仪器、辐射材料及其他有 毒有害物品、易燃易爆物品,应当建立健全使用和管理制度,存放于安全地点,指定专人保管,并对产生的有毒有害废弃物统一收集、分类贮存,交由具备相应资质的单位运输、处理;
(七)依法履行消防职责,及时消除火灾隐患;
(八)建立学校门卫管理等内部安全保卫制度,由专职保安或者能够切实履行职责的人员担任门卫和其他保卫人员,对进入学校区域的来访人员和车辆加强管理;
(九)建立学生请销假制度,对学生请销假进行登记;
(十)建立健全住宿学生管理制度和安全保护措施,做好学生的安全保护工作;
(十一)对监护人书面告知以及学校自行发现的有特异体质或者疾病不适宜参加某种教育教学活动的学生,给予必要的照顾,对不适宜在校学习的学生,建议其请假或者休学;
(十二)对在教育教学活动期间以及学校负有管理责任的校舍、场地、其他教育教学设施、生活设施内突发疾病或者人身受到伤害的学生及时予以救助;
(十三)改变放学时间以及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学生有未到校、擅自离校等与学生人身安全直接相关的情形时,及时告知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
(十四)发现学生行为可能危及自身或者他人人身安全的,应当及时予以制止;
(十五)发生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公共事件时,启动应急预案,及时采取抢险、救助、防护措施,优先保护学生人身安全;
第十五条 学校教职员工应当遵守法律、法规、规章和工作纪律,恪守职业道德,认真履行工作职责,不得擅离工作岗位,不得有侮辱、歧视、体罚或者变相体罚以及其他伤害学生的行为,不得在工作中违反操作规程及其他有关规定。
学校教职员工在组织学生参加教育教学活动时,应当根据学生的年龄、认知能力和身心特点,进行安全教育。发现学生行为具有危险性或者学生遭受侵害时,应当及时告诫、制止、保护,必要时,报告公安机关处理。
第十六条 学校应当主动向新入学学生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了解其身体健康情况。有特异体质或者特殊疾病学生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及时书面告知学校,并向学校提供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出具的与疾病有关的书面材料;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因特殊情况无法告知的,可以委托他人告知。涉及学生隐私的,学校应当保密。
第三章 伤害事故的责任认定
第十七条 学生伤害事故的责任,应当根据相关当事人的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依据过错责任原则确定。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十八条 因下列情形之一造成的学生伤害事故,学校应当承担法律责任:
(一)学校未履行法律、法规、规章和本条例规定职责的;
(二)学校教职员工违反本条例第十六条规定的;
(三)法律、法规规定学校应当承担法律责任的其他情形。
第十九条 因下列情形之一造成的学生伤害事故,学校行为并无不当的,不承担法律责任:
(一)学生在自行上学、放学、返校、离校途中发生的;
(二)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期间擅自离开教育教学活动区域,学校已经尽到管理职责的;
(三)学生在非教育教学活动期间擅自进校或者自行滞留学校期间发生的;
(四)学生有特异体质、特殊疾病,其监护人未书面告知学校,而学校又难以知道的;
(五)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期间以及学校负有管理责任的校舍、场地、其他教育教学设施、生活设施内突发疾病,学校已经及时采取救助措施的;
(六)学生因自身原因或者相互之间的过错导致伤害或者死亡的;
(七)来自学校外部的突发性、偶发性侵害造成的;
第二十条 因下列情形之一造成的学生伤害事故,学校已经履行教育、管理、保护职责的,学生或者其监护人应当承担法律责任:
(一)学生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违反社会公共行为准则、学校依法制定的规章制度、纪律,实施了按其年龄、认知能力应当知道可能危及自身及他人人身安全的行为的;
(二)学生行为具有危险性,学校已尽告诫、制止等义务,但学生拒不改正的;
(三)明知学生有特异体质、特殊疾病,但未及时书面告知学校的;
(四)学生的身体状况、行为、情绪等有异常情况,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但未履行相应监护职责的;
(五)法律、法规规定学生或者其监护人应当承担法律责任的其他情形。
第二十一条 因学校和学生以外的第三人侵权造成学生伤害事故,由第三人承担法律责任。学校有未尽职责范围内相关义务的过错的,应当在其能够制止或者防止损害的范围内承担补充赔偿责任。
第四章 伤害事故的处理
第二十二条 发生学生伤害事故,学校应当立即采取救助措施,将受伤害学生就近送医疗机构进行救治,保护事故现场,保全相关证据,并及时通知学生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和保险公司。
第二十三条 发生学生伤害事故,学校应当在二十四小时内向教育行政部门及有关部门报告。属于重大学生伤害事故的,学校应当立即向教育行政部门及有关部门报告。
发生违法犯罪活动、交通事故以及出现食物中毒、传染病疫情等情况的,学校应当按照有关规定立即报告公安、卫生等部门。公安、卫生 等部门接到报告后应当按照规定组织人员进行调查处理。对于群体性不明原因的疫情、中毒等情形,学校应当按照卫生部门的要求,依法落实防控措施。
第二十四条 发生学生伤害事故,学校应当及时组织调查处理,并通知保险公司参与;学校无法调查处理的,由教育行政部门组织调查处理。发生重大学生伤害事故,由学校所在地人民政府组织教育、公安、卫生、安全生产监督等部门组成联合调查组进行事故调查,并在事故发生之日起三十日内提出事故调查处理意见。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受伤害学生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可以参加学生伤害事故的调查处理,有权了解学生伤害事故及相关调查处理情况,学校及有关部门应当如实告知。
2012.9
第四篇:人身伤害事故应急预案
人身伤害事故应急预案
174、伤员无脉搏时应进行人工循环。
5、用担架搬运伤员时
应持续作心肺复苏
中断时间不得超过 5s。
6、头不可高于胸部并开放气道
1、伤员仰卧平躺于坚实平面上使头部后仰。
2、以拇指轻牵伤员下唇
使口微张
躯干应呈水平
保持气道畅通。
3、头部受伤时应检查口腔
有异物阻塞时应立
应不要随意搬运伤员。
4、伤员无自主呼吸时即排除无阻塞物时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5、伤员能保持自主呼吸时继续保持气道畅通。
八、相关法律法规与要求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相关规定
1、从业人员有权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应急措施有权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提出建议。
2、从业人员发现有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有权停止作业或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所。
3、人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服从管理
应当严格遵守
正确佩载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4、应当立即向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人从业人员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员或者本单位负责人报告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接到报告的人员应当及时予以处理。
5、生产经营责令限期改正
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造成严重后果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1生产、经营、储存、使用危险物品的车间、商店、仓库与员工宿舍在同一座建筑内
或者与员工宿舍的距离不符合安全要求的 2生产经营场所和员工宿舍未设有符合紧急疏散需要、标志明显、保持畅通的出口
或者封闭、堵塞生产经营场所或者员工宿舍出口的。
6、从业人员有权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批评、检举、控告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
结合我制梁场在当地的实际情况,存在施工人员发生人身伤害事故的潜在危险,为保证发生人员安全事故时能够组织有序,特制定本 施工人员安全事故处理预案。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分工3.1 应急组织机构 梁场成立以场长刘延良为组长、生产副场长罗自尧和总工张法刚 为副组长的人员安全事故处理领导组,具体名单如下: 梁场施工人员安全事故应急领导组 组织机构图见图1办公室设在综合办,日常工作由朱晓军负责 3.2 职责 3.2.1 发生施工人员安全事故立即启动本预案; 3.2.2 组长和副组长负责施工人员安全事故处理的组织与指挥; 3.2.3 组织有关人员进入安全事故现场;
3.3下设5 3.3.1现场保护组 组长:赵奎平职责:在接到现场反映的人员情况后,立即反映给上级领导并迅 速保护事故现场,同时采取必要的措施抢救人员。
3.3.2 通讯联络组 组长:朱晓军 职责:发生人员伤害事故后时及时向上级领导及相关部门汇报,确保通讯联络畅通,控制事态的发展,并作好记录。
3.3.3 事故调查分析组 组长:李国 职责:在保护好的现场搜集物证,搜集受害人、人证的材料及现 场摄影。取得材料后对人员安全事故的原因进行分析,并确定事故责 3.3.4结案组 组长:朱晓军 职责:在组长的授权下,依据事故调查分析组的处理意见和防范 组长:刘延良 副组长:张法刚 副组长:罗自尧 措施建议,配合当地政府机关和派出所依据国家法规进行处理,并将事故结案材料归档。重大人员事故处理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场安检部是人员安全事故处理响应的责任部门,责任人为杨鹏 施工人员安全事故应急服务部门场综合办公室、工程部是重大人员安全事故的应急服务部门。紧急情况可能发生的部位、场所制梁场施工人员安全事故紧急情况可能发生在场区的施工现场、施工便道等场所。紧急情况发生时需要的人员、设备7.1 人员:15 名,医务人员2 7.2设备:汽车3 7.3材料:担架、摄影机、医用品等。应急处理的具体步骤及方法8.1 发生施工人员安全事故后,现场有关人员应立即报告领导,企业 领导报告给主管部门,并安排现场保护组保护现场及采取措施抢救人 员,防止事态扩大。8.2 通讯联络组在发生人员伤害事故后应及时向上级领导及有关部门 汇报,确保通讯畅通,控制事态的发展,并作好记录。
8.3 事故调查分析组立即携带需用设施去现场配合当地政府机关、派 出所等相关部门进行取证,作好沟通协调和解释工作,正确引导施工 人员,稳定情绪,避免再次发生冲突,防止事态扩大失控。之后会同现场保护组成员分析事故原因,确定处理意见。人员事故的处理按以下规定执行:
(1)轻微事故:由施工单位的相关部门自行调查处理,并报综 合部备案。(2)一般事故:事故发生后可视情节派人协助当地派出所等相 关部门处理事故,并报综合部备案。(3)重大事故:事故发生后必须及时报告场部,并且由场长向 上级领导汇报,并派专人赶赴现场,协助当地政府机关及相关部门调 查处理。
(4)特大事故:事故发生后必须立即报告场部和安质部,同时 由场长向上级领导报告,由场部派专人及有关人员赶赴现场,协助当 地政府机关部门处理。
8.4 结案组在接到处理意见后,配合当地派出所等相关部门按照国家 有关法规执行,触犯刑法的交由当地司法机关处理。结案报告程序如(1)本预案全部完成后,由原发布启动预案的负责人宣布预案终结,同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2)预案终结7 日内应对预案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对预案的评估只就是非和符合问题做出判断,不对客观因素进行 辨析,评估的重点是: A)预案时限性是否得到实施。B)参加预案实施的单位、部门是否按预案要求开展工作,有无遗漏,过错,责任要落实到人。C)参加预案实施的管理人员,领导是否按预案规定组织开展工 作,有无遗漏和过错,责任要落实到人。D)应急预案是否需要修改,如何修改。主持评估的部门对评估报告的真实性,符合性承担责任。对于在实施预案中存在过错的部门、个人,应对责任者提出明确 的批评,对情节和过错严重者给予处分。培训9.1 安质检部负责本场施工人员安全事故处理预案工作的组织、落实,和培训工作,及时传达上级有关部门的有关文件和规定,提出贯彻执 行的具体意见和办法,建立场生产安全责任制,签订责任书,并制定 相应的安全防范制度和措施,确定防范重点部位和防范对策。及时与 当地政府和沿线村民沟通协调,把问题处理在萌芽状态,依靠当地政 府加强治安管理。10 附则 10.1 本施工人员安全事故处理预案解释权归安质部。10.2 本施工人员安全事故处理预案自发布之日起生效。
第五篇:人身伤害事故补偿标准
陕西省201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消费性支出
暨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人均消费性支出数据
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734元/年(注:用于2013年4月至2014年3月期间法庭辩论结束时计算陕西省范围内人身损害案件城镇户籍受害人的残疾赔偿金和死亡赔偿金);
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763元/年(注:用于2013年4月至2014年3月期间法庭辩论结束时计算陕西省范围内人身损害案件农村户籍受害人的残疾赔偿金和死亡赔偿金);
3、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5333元/年(注:用于2013年4月至2014年3月期间法庭辩论结束时计算陕西省范围内人身损害案件城镇户籍被扶养人生活费);
4、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性支出5115元/年(注:用于2013年4月至2014年3月期间法庭辩论结束时计算陕西省范围内人身损害案件农村户籍被扶养人生活费)。
(上述数据来源于2012年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