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学生义务支教
活动名称: 1
1一、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5班于合肥某小学支教
活动原因
锻炼自我,奉献自我,让大家在学习之余能够参加一些社会活动。同时拓展该小学的同学们的视野,增强他们的自我素质等。
二、活动背景
该小学由私人办学,该小学以前是一个瓜子厂,后来瓜子厂倒闭,厂地被私人收购开办小学,那里的学生都是农民工的子女,学校条件很差,硬件设施完全跟不上,为此,本班决定于该校进行一次支教活动。
三、活动具体内容
本次活动由农研会发起,与11机制5班全体同学共同举行。首先,在农研会有关人员的讲解下,我们了解了本次支教的支教地点、支教背景、支教主题及课程等。并且分好每位同学的教学年级。我们于10月23日下午2点在八教门口集合,一块坐公交车去。到那后我们在上课前参观了学校的一些硬件设施,并了解一些学校的基本情况。
四、学生反馈
大家对于本次的支教活动都有很多的感触。
1、学校的条件很差,使得大家都对那些孩子们的生活和学习揪心。
2、一个个孩子在简陋的条件下仍绽放着灿烂单纯的笑脸,这是令我们欣慰和感动的。
3、在简陋的教室里,那些孩子们一个个认真的听着我们为他们准备的课,打动了我们每一个人。
但是也有一些同学反映自己没做好充分准备,没有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和兴趣等不足。
大家都表示以后要好好学习,珍惜自己这样来之不易的学习条件。
五、经验与教训
对于这次活动,由团支书主持,大部分同学都提前准备得很充分,这是这次支教能够如此成功的重要原因。通过这次的支教,让我们了解到了,在这个社会上其实还有很多需要我们帮助和关心的人和事,我们不能局限于自己周围的生活,要多了解社会一些“不起眼”的角落,此次活动我们收获很多,既锻炼了我们的实践能力,又增长了我们大学生的眼界,让我们看到了现在还有许多孩子没有接受教育的机会,激励我们要更加努力,完善自我,努力把自己打造成一个合格的大学生。
六、对类似项目的意见和建议
在举行类似活动之前,最主要的就是提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并且每位同学都要充分调动自己的积极性,班委更要为大家做好表率作用。从而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总结人:11机制5班全体同学
2012.10.30
第二篇:大学生义务支教感言
小学支教感言
面对马路边跪着爬着匍匐着乞讨的老人,面对在垃圾桶中挑拣遗弃发霉的食物的弱者,面对摔倒在地哇哇大哭的小孩,面对一个个“爱心捐募”的大字,面对奶奶龟裂的如深沟似地的手掌,我一次次的无动于衷,一次次的犹豫终而离开。这才意识到:冬天到了,越来越冷,以至于冻结了我的心。
一直以来总是认为天性的善良已被这浮华的社会所淹没,一直以来总是认为纯真的笑来已随着时间的脚步离我远去,一直以来总是认为对孩子们的天真优质智慧一笑而过,一直以来总是认为我越来越难以被感动,一直以来总是认为心灵的田地在逐渐的荒漠化板结化…..可是,我错了,冻结的心在孩子们温情的感染下开始融化。
当我看见他们高高的举起小手,几乎有站起来的冲动抢着回答问题时,当我看见一张张稚嫩的小脸,一个个东倒西歪的脑袋在镜头前舞蹈时,当我看见他们不惜为了一张小小的便利贴挤歪了课桌写自己的梦想时,当我看见夕阳下朝我挥手说老师“拜拜”时,当我听见32个孩子扯着嗓子异口同声的读“cat”时,当我听见一句句的:“老师我也要我也要”时,当我观赏者孩子们涂着浓烈色彩的米老鼠,蝴蝶时……..尤其是党他们不停地向我吹着小泡时,我的心突然间有了莫名的触动,像是一汪静静的湖面上突然跌落了水珠,当起了一圈圈的涟漪。那些小泡在我的肩上手上停留然后破灭,在阳光下闪闪发亮,偶尔会趁我不注意时亲亲我的脸颊,孩子们俏皮的用手指将它们个个击破……
小泡在飞舞,孩子们在欢呼,我在感动。
似乎是我此生第一次找到了舞台的感觉,内心的那份恬美与喜悦冲淡了一切。我感谢孩子们是他们让我真正找到了舞台!
其实,从另一方面讲,孩童的某些是我也是大家不具备的。他们会因为作为奖品的橘子而争着回答问题,会因为一张彩纸而兴奋不已,会因为要拍照而积极表现。试想如果我对着高三的同学说:你们好好学,期中考试前三名的我会发个橘子作为奖品。他们的反应会怎样?沉默也就罢了,冷笑一下也就不说了,更有甚者会唠叨:切!一个橘子么,咱不稀罕!每每这些在我脑海中过滤后,留下的只有感慨:孩子因为很容易满足所以常常快乐!
如果你已厌倦尘世的浮华与喧闹,如果你觉得灵魂在躁动,如果你的脚步总是匆匆而过,那么请花点时间和孩子们相处吧,他们会给你一贴灵丹妙药!
第三篇:大学生义务支教心得体会
不知不觉加入xx一个学期了,由刚开始的好奇、新鲜,到现在的责任与不舍。还记得开学时支教团到我们的寝室招新的场景,听到学姐跟我们分享她们支教的体会,有苦有乐。现在我来说说我支教的心得体会。
第一次得到去支教的消息是支教前一天的晚上,相信你们懂得。我教的是一年级的音乐。我上网查教学方法,查教学视频,查歌词,抄歌词。激动与紧张交织的心情一直持续到我见到孩子们的前一秒。我支教的学校是王湾小学。那是一所被命名为“留守儿童之家”的学校,听学姐说这里的孩子都是父母不在身边,跟爷爷奶奶在一起的。
刚进学校大门,就听到孩子们嬉闹的声音。有的学生看到我们来了,都大声的喊老师好”。有的问学姐是不是还教她们,有的问我是不是她们的新老师。看到热情四溢的孩子们时候,我的那种纠结的心情顿时就放松了。一个叫谢小玉的女孩跑过来拉我的手,问我是教几年级的,我说一年级。她咧着嘴笑了,说她就是一年级,她带着我来到了她们的班级。一个很小教室,甚至比不上一个有钱人家的厨房,但就是这样一个教室承载了12个孩子的梦想。
刚开始几次是走去王湾的,每次走在路上我就想,等会上课的内容,有时候在想,我走这么长的时间到底值不值得,每次的上课效果都推翻了我的设想。孩子们很乖,很听话,可能因为年龄太小,好吧,我姑且把这当成她们对我的喜爱的。
我们的力量或许是微不足道的,但是这个社会的力量是伟大的。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xx的寻觅,因爱起航,为爱停留。
第四篇:义务支教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大学生】
义务支教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大学生】
支教是能锻炼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公众表达能力,下面是关于义务支教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范文,欢迎阅读!
XX年年暑假,为了积极配合校团委科技三下乡精神,丰富我院学生暑期活动,我们经团委批准组织了一支由4名学生组成的实践团队赴济宁邹城东滩矿开展了为期10天的“情系矿山子弟”疯狂英语义务支教活动,经过团队成员的塌实工作,东滩矿人们的大力支持,我们顺利的完成了这次义务支教活动,并达到了预期目的。
现将本次义务支教活动的筹备、实施及效果等情况总结如下:
一、明确目的,认真筹备
为了积极宣传青岛农业大学,让众多学生及老师了解我校,了解植物科技学院,增强我院学生社会实践能力,让学生站在老师角度去思考,去体会老师的辛苦,增强学生的尊师品德,同时为了帮助当地缓解师资压力,救助贫困学生,为今后开展一帮一活动打下基础,我们经过和邹城东滩矿多次联系,开展了此次义务支教活动。
当明确活动目的并制定具体方案后,院分团委学生会通过海报、络等渠道在全院学生中进行宣传,鼓励同学们积极参与。此次活动得到了全院同学的积极响应,并且有很多同学踊跃报名参加,同时也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丰富了本次活动。经过申请和考察,最后确定了由刘提,郝翠,刘延楠,仇宗浩等四名学生参加此次义务支教活动。
为了顺利完成此次义务支教活动,在出发之前我们多次与东滩矿学校领导和老师联系,并且在7 月8日进行了实地考察,确定了行程路线。根据东滩矿中学校方领导的要求及反馈的信息,我们确定了本次活动实施的具体方案。当团队于7月28日到达东滩矿中学后,首先根据校方年级主任的建议,将学生进行了分班,在29 日与校方老师进行了交流并召开了学生家长见会面。根据老师和学生反馈的信息,制定了这次活动的具体教学计划,同时使校方老师,学生及其家长对团队有了初步了解,为今后的教学打下了基础。
在出发之前,我们组织召开了团队成员会议并进行了分工,强调了安全问题并明确了责任意识。根据教师应具有的基本素质,我们进行了相关知识的准备,并对学生在当地的安全、生活、形象及其处理好和校方老师、学生及其家长和当地群众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明确的指导,并提出了相应的要求,为本次活动的顺利完成提供了保证。
二、同心同德,努力完成教学任务
根据东滩矿中学领导反映,由于师资力量的欠缺,造成一大批学生成绩不够理想,甚至许多学生有厌学表现和退学思想。针对这种情况及团队的实地调查,最终与该校领导商定,将此次义务支教活动的教学内容定为英语基本要素,英文歌曲,英文电影。
在教学过程中,团队以提高学生英语口语为特色大胆尝试了各种模式以辅助教学。注重听力与口语的培养,比如组织学生用英语表演《皇帝的新装》、《小红帽》等话剧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还让同学们作各种各样的游戏以告诉他们注重团队精神。并且组织同学们到户外一起大喊英语,表现出了我们李阳疯狂英语协会的特色。
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其在德、智、体、美等各方面有所提高。我们首先举行了专题班会,讨论当代中学生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使他们能够更清楚的认识自己,了解社会。其次是举行了多次意义深刻的英语辩论赛,既锻炼了他们的英语口语能力,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而且让他们扩展了知识面,体验了辩论赛的氛围。再次,利用课余时间给学生讲解篮球和足球的规则与打法,并且组织了两个班之间的篮球与足球的友谊赛。在本次活动的最后,我们于8月8日下午举办了一台联欢会,该校部分领导和学生家长也应邀前来观看,并得到了他们的认可和表扬。
在整个支教过程中,我们始终以一名当代大学生应具备的素质严格要求自己。团队的每个成员在行为上严格要求,认真对待东滩矿中学分配的工作,积极组织备课,耐心详细的讲解,认真批阅作业,确保教学活动顺利进行。
三、深入当地,宣传青农
为了更好的了解当地,顺利的完成支教活动,并宣传青农大,团队采取了家访、走访当地政府等方式来进行,使整个支教过程得到了当地的广泛关注和良好反应。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更深入的了解学生的情况并宣传我校,我们走访了许多学生家长,听取了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他们对我们活动给予了很高评价,同时也非常支持及感谢我们的工作。通过与学生家长的交流,使他们加深了对青农大的了解,他们的赞誉是给予我们工作的肯定。
为了加强与当地政府的联系并宣传我校,同时了解当地的经济发展情况,团队先后三次走访了当地政府。当地政府对我们的活动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你们的到来是全矿人民的荣誉。我们通过对东滩矿的农业、教育、卫生等方面进行了专门采访。从采访中我们收集到了很多有价值的信息,这些为下一步更深入的农业合作(如蔬菜种植,养鱼等)及一帮一助学活动奠定了基础。
在短短十天的支教过程中,与我们接触最多的是东滩矿中学的老师和学生,对我们反映最强烈的也是老师和学生。短暂的十天,我们深知自己带给学生的知识是非常有限的,我们的重点是培养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传授一些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以便于他们今后的学习。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们在抓好基础知识的同时力求方法的新颖,尝试用不同的方法给他们讲解知识。学生的评价是:讲的好、方法多、易懂。老师的评价是:你们这样的英语教学模式是我们建校以来的首例,对本校的教学有很大的启发,你们对学生的态度,值得我们每一个老师反省自己。随着课程的推进,许多以前不喜欢英语的学生对英语产生了兴趣,许多以前不学习的学生开始认真听课。临别时的眼泪和我们上车后听到的一声“祝你一路平安,朋友一生一起走”是对我们十天努力工作的最好答案。
虽然这次义务支教活动已经圆满结束,但后续工作还有很多,我们计划发动全院甚至全校的班级对我们所调查的几名贫困生以一帮一助学的形式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同时我们还将组织一些学生与当地的学生通信,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如学习、经济等方面所造成的压力,在这次义务支教的同时,我们还了解到当地有很好的农业发展潜能,只是缺乏相应科学技术方面的人才,如果可能的话,我们打算联系如植科、水产、园林等院系,再次回到邹城东滩矿,我们期待着这一天的到来!
四、活动效果
本次“情系矿山子弟”疯狂英语义务支教活动顺利完成并且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它使济宁邹城东滩矿广大老师、家长和学生首次接触到了疯狂英语,通过支教他们了解了疯狂英语的“一、三、五”规则,让他们知道了学习英语还有更好的方法,并不是枯燥无味的。并且使学生们的口语能力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而且学生们也了解了一些关于我们青岛农业大学的专业、社团联合会等相关情况。达到了我们这次实践活动的目的。
第五篇:大学生社区义务支教总结
五四大富社区支教总结
11数学 张伟 110701180
不知不觉中,我已在志愿者的光环下走过了一学期的时间。在这一年的光阴里,我付出了许多,也收获了许多。志愿服务的每一分钟都是一份最为珍贵的回忆,它让我珍惜,让我自豪,更让我成长……
犹记得在最初选拔阶段的时侯,我激动中包含紧张,既渴盼自己能被选中成为我们内江师范学院义务支教服务队的志愿者,又担心自己不够优秀而与义务支教服务队无缘。最后经过充分的准备,我顺利通过了面试选拔,当时就感觉自己是这个世界的幸运儿,感觉一切都那么美好。
一切就这么有条不紊的开始了。面试以后,我被分配到了大富社区,我的队长是李茹茹。面对第一次参加义务支教,除了一股乐于奉献的精神和积极的热情意外,老实说,我对我所支教的对象和地点都还不是很熟悉。考虑到我们的实际情况,于是我们的队长就很热情、很有耐心的带着我们每一位志愿者去熟悉我们支教的地点,每一户的走访,每一户的引荐……面对如此情景,感动由然而生,那是一种对工作的认真与负责;那是一种乐于奉献的真诚与无私;那是一种对每一位家长及志愿者的尊重与友好。那一刻,我深深的被折服了。于是,我暗下决心:我的支教之旅一定要竭尽全力用我的真诚、用我所能把知识教授给那些极力渴求知识的孩子们,让他们能够在我的帮助下更上一层楼,离理想更进一步。
心灵的交流跨越年龄的代沟。在队长的引荐下,我来到了我所支教的那个社区。认识的是一个上小学四年级的非常活泼的小女生。仍然铭记在心,在与她见面之前,原以为她或多或少会害羞,没想到,在我们见面那天她完全没有生疏之感,而是给了我一个热情的拥抱,并用她那甜甜的童音叫着我老师,那一刻,说不出的惊讶于喜悦。只觉得虽然我们素未谋面,但是都有一颗真诚的心,我想这足以跨过年龄及任何可能影响我们之间感情交流的障碍。
另一番的课堂,另一番的情趣。在队长的引荐后,孩子的天真与童趣永远都毫不遮掩的显露。那是一个星期六的下午,那趟课,我主要与她交流为主,通过交流了解她们在学校的课程进度,方便帮她进行期中或期末复习,再次一便给她设计书本以外的延伸课程,帮她开拓眼界。在第一堂科中,我们相互交谈了很多关于学习方面的话题。例如:英语有什么用,喜不喜欢学习英语,以前的英语课堂是什么情况等等。或许这些话题看起来,对于一个小学生来说太复杂不适合她们,但是事实证明恰恰相反。我发现:虽然年纪小,但是不代表思想的局限或者狭窄。当然以一种交流的方式开启我们的课程之旅,心与心的沟通,这一刻,结下的不仅仅是师生情,还有友情。
就这样,顺其自然的每周星期天下午2:00——4:00成了我们相约的固定时刻,每一堂课程我都为那个小孩儿设计了特别的教学内容,快乐中学习,学习中体验快乐。
我祝愿我们的志愿活动继续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