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学中的二三事
教学中的二三事
作为信息技术课的教师,每周16节不同班的课,每天班级快速的更换,与孩子们的交流仅限于课堂的组织以及教学的知识,一学年结束,这一级又一级的学生便如过眼云烟般在我脑海里消散,留下的只有那周而复始的课堂教学,总以为与学生永远产生不了班主任那样的情感共鸣,可最近的几件小事,让我重新开始审视自己的想法。
前几周,开始给四年级的学生讲Word里的文章修饰,作为复习加导课,让孩子们用十分钟的时间在Word里写一篇半命题的小短文:我的。学生们立刻动手,选题五花八门,我的房间、我的梦想、我的姥姥…..我来回巡视,指正一些学生出现的问题。其实他们写了什么我并没太在意,我只是要等大家写好后开始教学的下一环节而已。在巡视的过程中,发现有一个特别专注的小男孩,短短时间,已经写下一大篇,我便走了过去。他写的是《我的收获》,他先写开学以来的信息课所学到的知识,我惊叹于他竟写的一点不拉,看来,真是个用心听课的孩子。最后,他写道:我喜欢信息课,我喜欢韩老师,我特别盼望上信息课,我盼望在课堂上有更多的收获。看到这里,我微微有些内疚,想想这每周闪过的一千多个孩子里,有多少孩子等待着韩老师能让他们有所收获呀,而韩老师呢?用了多少时间去认真的备好每一节课,用了多少方法去上好每一节课,又用了多少热情去喜欢每一个孩子呢?总觉得,凭着这多年的教学经验足以去教这一节课,总以为,孩子们来微机教室更想借机玩玩游戏,总想着,谁会去在乎这样一门无关紧要的课呢?或者,我真该仔细的思考,该怎样更好的上课,不关乎追求和梦想,只为对得起那些想有所收获的孩子们!
另有一件事,对我也产生了一些小小的触动。四四班有个小男孩,叫雷明远,第一次点他的名字,他便郑重其事的告诉我,叫我李麻花。以后只要我点他的名字,他便要强调,我叫李麻花,一直到我不在喊错为止。为什么总是喊他呢,他实在太不省心,不听课也不练习,有时自言自语,有时大喊大叫,把唾沫抹到同桌身上,在操场尿尿,带他一年多的课,用尽方法,也没能让他在课堂上安静下来,在我脑海里,一直认为他属于不正常的孩子,很无可奈何。上一周,艺术楼临时停电,于是带学生回教室自习,他照旧是绕闹前后左右,于是叫他上讲台,随手从书架上拿了一本关于力学的儿童读物,让他坐在讲台前,对他说:认真看,看完讲给我听。他竟然专注的看起来,每看完一篇,就叫住我,对我简述内容并说出其中的力学原理。我非常惊讶,这是平时我眼里那个不太正常的李麻花吗?随后的几天里,让麻花通知大家继续在教室里上课,他惦记着;看到他认真的写一篇作文,字还挺整齐;听英语老师说麻花英语竟然考了100分,他认真的在卷子上写下‘我很满意!’。当然,课堂上,将他放回座位,他仍旧扰乱着四邻。看着他,我想起了窗边的小豆豆,心中多了很多的怜爱。每个孩子都是天使,做为老师的我们,能不能静下心来,用耐心和爱去发现并呵护他们的翅膀呢?
平平淡淡的二三事,却让我思绪万千,既然每天都要站在这三尺讲台,就多用些心读书提高自己吧!既然时刻都面对这一个个天真的孩子们,就多拿出些热情和真诚去爱他们吧!
第二篇:教学尴尬二三事
教学尴尬二三事
吴汉强
一
打小学起,老师在我们的心目中的完美不缺的,可从自己走上讲台,理想和现实是两回事,有很多值得玩味,诸君看罢,别作一一对照,就此一晒。
一次公开课讲评,授课老师可能太过于聚精会神,撅着屁股流利板书的时候,却不料一不小心放了一个不小于70分贝的响屁,一些女生就吃吃的笑了起来,使课堂气氛大打折扣,该教师情急之下转身制止,可太过于紧张惶急,从嘴里吐出的话一下子让全班哄堂大笑,他的话是:“有什么好笑的,这是生屁现象”(可能是想说是生理现象,因为屁是不分生熟的)。
二
还有一次是教育行政部门举行的优质课竞赛,物理教师一气呵成的讲完了汽油机和柴油机的工作原理后,可能也想发挥一下语文老师的文学辞采和表扬天赋,在讲台上扮骑摩托车绝尘而去状,结果太过于得意忘形从讲台上一脚踏空摔了下来,人事不省。
课,自然也不欢而散。
三 一次评课比赛上,我别出心裁的设计了几个自认为非常有水平的训练题,结果让自己出尽了洋相,有道题是“举出三座中外名桥”,但没考虑到学生的水平,结果多半学生只答了“赵州桥”“卢沟桥”就哑场了,没办法让班长回答,没想到他嗫嚅了半天冲口而出的是“郑板桥”,众目睽睽之下我简直无地自容,没办法只有让学学习委员救急,可她怯生生的居然说出“外婆桥”的答案。,天啦,我差点吐血了,更为倒霉的是我在黑板上板时学生有些害怕的说“老师,我们没学过这首诗”,待我仔细核对时才发现我把《过故人庄》写成《过敌人庄》了,我晕。
四
星期二我们几位班主任到政教处去开会,要路过女生寝室,正在架床的师傅叫我们给一个叫姚孝春的女生带话,让她来帮忙把床上一下,我们几个哥们一路穷侃路过女生寝室,一群女生正在楼上叽叽喳喳的,于是我们大声冲她们道:“喂,你们哪个是叫春的,快去上床喽”。
言毕,猛然僵住。
五
一日,我们几名男教师和一名女教师打麻将,鏖战到下午,女教师嚷嚷要去屙尿(上厕所),男教师就开玩笑占便宜说:“你去帮我们都屙了,要得不”“要得,要得”,她上了厕所回来又鏖战到黄昏,观战的系主任说:“你们几个男的才凶,四五个小时都不去屙尿”。
女教师应声道:“他们都是我屙的,你问他们是不是?” 几个男教师还把头点的如鸡啄米一般.
第三篇:《二三事》读后感
也许我会记得
“良生,若是有可能,有些事情一定要用所能有的,竭尽全力的能力,来记得它。因很多事情我们慢慢地,慢慢地,就会变得不记得。相信我。”《二三事》是 一个关于遗忘或者记得的故事。书中的每一个人都在做出选择,这些选择里没有对错,因为时间终究走向静默。
有时候我们将拥有当作一种习惯,却从未想过失去后的怅然。
她离开得很决绝,甚至受伤之后也是不跟他回去,直到在太平间看到他苍白而僵硬的面孔,指尖碰到他的骨灰,良生明白父亲去了。一个人的旅途中,无意间看到的一些场景总让良生想到曾经枕边的苹果,那些深深埋在记忆里的画面竟是如此清晰,淡漠的她却在车上掩面哭泣。让我想起奶奶去世时,我没有流泪,直到又一年习惯性地回到那个小院落,没有了那个慈祥的面孔,没有那只粗糙的手抚摸我的脸颊,没有那个柔和的声音喊我的名字,只看到渐渐坍塌的小屋,我才明白她真的去了,带走了很多我曾经不懂的东西。在恍惚和朦胧中,我知道那份亲切早就消散在我的怀念里,而我的眼泪只是留给自己。也许是从未想过失去,那份痛楚迟迟才从心底蔓延到心头。
曾经所坚持不放手的东西,最后还是离开了。
良生爱护莲安就像爱护自己,她们在旅途中第一次相遇时,灵魂便融在了一起。即使莲安不告而别,只要她需要良生,良生便会放下所有陪在她身边。她们不是朋友,却没有一丝疏离,她们不是亲人,彼此却有超过亲人的信任。当良生抱起血泊中的莲安时,她的灵魂似是被抽掉一部分,而莲安彻底离开,这次她没有要带着良生走。很多个夜晚,良生仿佛能感觉到莲安在自己身边,虽然良生有时会点燃一支烟,但我想她应该是不愿让灰烬掉落的吧,也许她害怕那灰烬一不小心便会烫伤自己的灵魂。我记忆中的那个她有点像莲安,充满激情,有点桀骜,讨厌眼泪。我知道,她一直很有个性。我们要一直这样好不好,我这样问过她。她说好。那毕业以后我们还会在一起吧,我迷惑地问她。她说,只要愿意,我们就能做到,不管别人怎么说,我和她们不一样,你要相信我。是的,我似乎找不出一个不相信她的理由,我相信那份不被人理解的友谊会持续很久,很久,只要愿意,我们都会在彼此身边,我曾这样认为,也许在某个学校认识的第一个人在自己的心里总有着特殊的分量吧。我终究不愿意回首那一日她的别离,坚强如你,却在那一刻泪如雨下。她说,如果我们不在一起了,也要像在一起一样。我亦相信,我曾那样坚持过,但依旧无法弥补那份时间留下的苍白。而许多事情了解过后才知道,不过如此而已。我终是明白,现实从来没有如果,所有的眼泪和脆弱在现实面前,永远都显得苍白无力。
有时候,我们无法原谅那些放弃和背离,却不知,很多事情都不是表面看起来那样。
多年后的某一天,良生在医院阴冷空旷的走廊椅子上,想起母亲的脸,并且终于原谅了她。有些时候,理由总是无法触及谅解的衣角,因为它们之间的距离太过遥远,直到你步入同样的轨道,它们才无声地融合。别无选择的选择,是一种无奈。
我曾这样对自己说,如果有一天只剩下你一个人,即使感到孤单也不要难过。有些人注定离去,但留在了心里,也许我会记得。
第四篇:校园生活二三事
校园生活二三事
转眼间我的小学生活就结束了,我由一个懵懂幼童成长成了一个翩翩少年。回味六年来的经历,可谓酸、甜、苦、辣味味俱全,其间有许多许多最值得我珍惜和回味。
记得我刚入学时大多数同学都不认识,起初连名字都记混了。在这陌生的环境里,我还闹出过不少笑话。记得有一次上学眼看就要迟到了,急急忙忙往教学楼里跑,也没顾得看清门上的牌子推门就往里闯。等进了教室门一看可就傻眼了,老师,同学都是些陌生的面孔,无数的异样目光看着我。糟,我走错教室啦!我狼狈地拉开门往外逃……那尴尬就别提了。
我曾经在语文的天地里聆听关老师那诗情画意的讲解,感悟文学所特有的优美意境;我也曾在数学课上迷上了谢老师循序渐进的思辩,渐渐地我喜欢上了这种讲道解惑的学习生活。在不断的背、写、算中我们经受了多次的测试与训练,终于迎来了最后学年的期终考试。面对这次统考我一点也不紧张,相反却有一种兴奋的感觉,因为我已做了充分的准备。当我拿到试卷时,心理很踏实,一串串数字,一行行文字,不断从我的笔下流淌到试卷上。我也真正体会到了“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深刻的含义。
有学也有乐,在宽敞的操场上我们跑步、做操、尽情地挥洒着我们的童真。而记忆最深刻的是一次拔河比赛,最后一场决赛,我们一班和二班成为最终的竞争对手。长长的绳子中间栓着鲜红的绸带,两道白线两边的小选手们个个神采奕奕,憋足了劲。有
幸的是我也是其中的一员。只听“嘟”的一声,比赛开始了,我双手紧紧拽住绳子和伙伴们喊着号使出吃奶的劲往自己这边拉,旁边的啦啦队更是热闹,摇着手几乎喊破了嗓子。经过紧张争夺,红绸带终于移到了我们这边,我们激动地跳着喊着:“我们赢啦!我们赢啦……”
不知不觉中我的小学生活就在愉快的节奏中结束了。我告别了朝夕相处的老师和熟悉的校园,去开始另一种新的学习生活了,心里有说不出的依恋与不舍。无论走到哪里,五彩缤纷的小学生活都永远是我心底最美好的记忆。我爱你,我的母校!我的小学生活!
第五篇:少年二三事
少年二三事
六(3)班
少年,像一杯浓茶,需要你慢慢品味;少年,像一滴滴汗水,让你得到了成功的不易;少年,像一片落叶,叶子上的纹理是经历过的点点滴滴。
少年蠢事——吃芥末
从小好奇心极强的我就喜欢干许多蠢事,一天中午,我过生日,我们全家在家里围在一起吃火锅,爸爸挤了一点芥末在小碟子里,用来吃虾,爸爸叫我不准吃芥末,如果吃了的话会有不好的事发生,我不信。他们午睡时,我吃了一点,当场辣哭了,喝了几瓶矿泉水,下午才好的。
少年苦事——自己当家
妈妈说小孩子要自立,要让我当一星期的家,给了我六百元。我就开始煮饭,炒菜,洗碗,洗衣服,照顾妹妹。我炒菜放多了盐,洗衣服没有洗干净,奶粉放的太多。说真的,那个星期我可真累,我也意识到,原来我有这么多事不会做,可真要学着做了。
少年甜事——出去旅游
妈妈说我最近表现得很好,会煮饭、洗衣服、照顾妹妹了。十一要带我去玩,还要给我一个礼物。我们去到了江西井冈山,毛主席去过的地方,我们看到了许许多多郁郁葱葱的大树,爱国的诗歌和毛主席的画像,妈妈还给我买了一本毛主席的诗歌总集和一套新衣服,我更是去看了毛主席住过的房间!这个十一,真快乐!
少年的事情,如同大树的年轮一样数都数不清楚,同样,这些事情 也会印在我的脑海里,成为我永恒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