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社会心理学的心得与体会

时间:2019-05-12 00:37: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学习社会心理学的心得与体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学习社会心理学的心得与体会》。

第一篇:学习社会心理学的心得与体会

学习社会心理学的心得与体会

心理学是一门并不古老但却十分神秘的学科,许多人都对它充满了幻想。认为它可以使人了解别人的内心世界,控制别人的思想。我也是怀着同样的想法才选了社会心理学这门公共选修课。

在接触社会心理学课程以前,我总以为社会心理学很虚幻,但是通过这几次课程的学习,我懂得社会心理学的根本问题是关于人的本质和人的发展的问题,人的本质问题是人存在的依据问题,人的发展问题是人存在的价值问题。因此,认真学习社会心理学,深刻把握关于人的本质和人的发展的问题,现在的那些以自我为中心的90后,一般都是这样,不会去顾及旁边人的感受,以及所有人的感受,不管是在家里,还是任何一个地方,他(她)们都是这样,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总要找地方去发泄,这是一种极其不好的行为。他(她)们只会在别人的身上去找原因甚至动手,所以往往这种人不会有任何人和他去接触。

我们大学生都觉得自己最了解自己,但是随着对社会心理学课程的学习,我发现结果并非如此。我们考虑过自己的心理健康吗?我们考虑过自己的追求和动机与心理学的关系吗?我们认真地总结过自己的个性与社会性吗?我们关注过自己的逆商吗?没有,从来都没有过,我们只关心高数考了多少分?谁得了一等奖学金·····

经过对社会心理学课程的学习之后,我逐渐发现其实社会心理学,也包括其他一些心理学课程与我们是紧密相关的,对我们的个人发展很有帮助。此外想要了解自己其实并不难,除了要做一个冷静的现实主义者,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首先要学会欣赏自己,自我认同才可能得到他人的认同;其次要学会善待自己,在气愤时心疼一下自己,找一个僻静处宣泄宣泄,不要让那些无名之火伤身;第三就是忧伤时,要心疼一下自己,找一些自己可以信赖的朋友,诉说诉说,让阳光复现;第四是在劳累时,要心疼一下自己,美美的睡上一觉,人不过是血肉之躯,经不住太多风霜雪雨;第五是在有病时,更要心疼一下自己,战胜疾病的力量还是在自己坚强的意志。

我们以前总是在怨天尤人,不仅如此,还喜欢把一件小事考虑的很复杂。把一些小问题看得太重,但是现在社会心理学的知识使我我学会了忍耐,学会了宽容要学会退一步海阔天空。我的性格,为人处事的方式,甚至价值观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开始学会如何去关心他人,处理事情时开始考虑的周到了些。逐渐开始观察、理解朋友的心理,情绪上的变化,并力所能及的给予一些心理上的疏导,和言语上的安慰,以缓解轻度的心理上的问题,也许这些“微乎其微的事”不值得一提,但从小的行为的改变,可以看到心理学课对我大的影响。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心理学的学习使我无论从文化知识上,还是从自身修养上我都进步了不少,在这个过程中,我也在不断地成长着。我很感谢我们的老师以及我们的同学,是他们让我懂得了许多许多……

虽然社会心理学的课程不多,但是他教会了我很多东西,以后还需要自己去悟,去体会。做人,不但需要被爱,还要去爱人,更要爱自己,懂得爱自己的人才能真正领悟到世间的有情。多一些信心,多一些爱,才会找到一条比旁人更美丽,更宽广,离成功更近的路!有人说,快乐,对大多数人来说,已成为遥不可及的梦,其实不然,一个人要快乐是谁也阻止不了的,快乐的因子是每一个人都有的,关键在于你自己想不想快乐,当遇到心烦的事时候,乐观一点,勇敢一点,博学一点,那快乐就在你身边。社会心理学的价值就是让世界充满快乐!

第二篇:社会心理学学习的心得与反思

《社会心理学》学习的心得与反思 说实话,选这门课确实是机遇巧合,身边的同学基本上没有选过这门课的,也比较少人跟我推荐这门课。之所以选这门课实在是因为自己对心理学还是存在很大的兴趣,抱着满腔的热情也就义无反顾了。事实上,早在高中的时候就看完了全套的《人性的弱点》、《人性的优点》,觉得自己还是获益匪浅的,无论是在心态上还是在实际行动上还是都产生了比较多的改变的,越来越觉得心理学真的是一个很奇妙的东西。

通过半学期的社会心理学学习,对很多事物有了一个新的认识与看法,思想也相对成熟了很多。我了解了有关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学会了通过对他人心理的分析而更加了解,接近他人,也对社会上的一些现象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下面从三个方面介绍的这学期的成果。

1、通过课程的学习,我理解和掌握了一些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

首先,我掌握社会心理学学科的基本知识体系和基本概念、理论等,在整个课程学习中我们学习了社会化与自我概念的发展、社会认知、社会态度、社会动机、人际沟通与人际关系等内容,了解了一些我们生活中经常会提到的,但是平时却不一定能理解的现象和专业名词,比如“社会心理学本土化”、“晕轮效应”、“刻板印象”、“行动者观察者效应”等等。这些专业名词其实我们在生活中经常能够听到,但是却从没有试图系统的了解一下。现如今当面对一些相对应的现象时,自然而然我也就会想到这些名词。

2、通过课程的学习,我开始学会用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剖析现今社会现象,开始学会将社会心理学应用于日常生活中。

虽然以前也看过不少关于心理学方面的书,但是由于从来没有系统的学习过心理学,所以也不会想到要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系统全面地剖析问题。比如说,现在当我遇到推销员时,我便会常常开始分析这个推销员在推销过程中所用到的心理技巧。又或者看到电视上的广告或是推销员的解说时,总是会忍不住偷偷开始分析,究竟这又是用到了哪一种心理学技巧、哪一种模式,由此想制造错觉欺骗我们呢?我会意识到这是与我们的社会认知和社会态度有关的,我会告诫自己不要被别人的晕轮效应所影响,而陷入晕轮效应的误区。于是我会学会克制一些对明星的盲目信任,开始分析这个物品的真实价值,能够跳脱广告的诱惑,看清推销员布下的陷阱,可以说这是我的一个重大的收获。

同时对一些我们日常生活中会出现的“大量群众围观落水儿童,却无人搭救”“老太太在街跌倒却无人搀扶”等类似现象,我也有了更理性的分析。虽然无可置疑,这样的行为是理应当受到社会的谴责的,但是社会心理学的学习让我认识到这种行为却是可以被理解的,这种行为在心理学中被称为“旁观者效应”。正是因为一种紧急情形有其他的目击者在场,才使得每一位旁观者都无动于衷,这可能更多的是在于旁观者对其他观察者的反应,而并不是事先存在于一个人‘病态’的性格缺陷中。

再比如对于我们中国人所谓的“面子”“人情味”类似问题,我也有了更多的理解与体会。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奠定了我们对于很多事情的看法。也许在以前我总是很会强调这些现象的虚伪和做作,但是现在以一种心理学的角度客观地看待这个问题,我意识到这是可以被理解的,毕竟在中国,在一定程度上,是“情大于法”的。

像这样的可以用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的问题有很多很多,这门课的学习也正是让我学会用一种更客观更理性的角度来分析现象与问题。

3、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我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

当面对一件事,我们能够用一个更加理性的态度来面对时,我们也就不再会像以前一样变得易怒与偏激。我感觉《社会心理学》这门课程很大程度地改变了我对很多事物的看法,我慢慢学会了站在一个客观的角度看待人与事,以科学的分析来逐渐平衡自己的心理状态。

就比如说清楚地认识“晕轮效应”在我的日常生活中起了巨大的作用。就说我在学生会的工作,在以前,由于我可能和部的某个干事的关系特别好,那么我也就会自然而然地觉得她的办事能力比较强,当任务分配时我也就自然的会把一些我认为比较困难又挑战性的任务分配给她,并顺理成章地认为别人的能力不如她,而事实上,后来我意识到,其实每个人都有所长短,在一些能力上,其他人其实比她更加得出色。当我真正认识到这个问题,并开始用“晕轮效应”来分析它时,我才醒悟以前是犯了多大的错误,然后我调节好自己的心态,在工作上不带偏见的用人,我发现自己的办事效率也提高了很多。同

样,对于“刻板印象”也是如此。

再比如,当我学习了“人际交往与人际沟通”这一节后,我明白了“要想别人怎么对你,你就怎么对别人”的道理。有时候我们其实分明很想要接近一个人,可是我们去常常指望这别人来主动接近自己,而有时候我们分明对别人存有着私心,却总是要求别人对我们推心置腹,其实这种心态都是不正常的,后者说是不符合人际交往与人际沟通的交互原则的,社会心理学的学习让我更明白“将心比心”的道理。

再好比当我认识到“自我服务偏差”这种现象的存在后,我也就常常调节自己对事物的心态,尽量减少让自己产生这种现象。我想,相比以前,我在很大程度上更能够自我反省了。在以前,我时常会不自觉的把责任怪罪于别人,而且我也从来没有清楚的认识到过这个问题,而现在每每这样的现象发生时,我就会开始注意到自己的责任,我想对与我来说,这是最大的收获。

应该说,学习社会心理学让我认识到了很多东西,我让我开始关注很多现象。但,我想说,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我还是多少有点无奈的吧。也许在某种层面上来说,心智的成熟,对社会深层次的认识也同样伴随着你对童年幻想,甚至是理想信念的丢失,开始关注一些社会现实,开始慢慢茫然地看不清未来的道路。但是无论如何,人总是要长大,这是一个必经的过程。当我对社会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当我有了更多的生活经历时,我总能找到自己的方向,实现自我价值。

第三篇:社会心理学学习的心得与反思

《社会心理学》学习的心得与反思

说实话,选这门课确实是机遇巧合,身边的同学基本上没有选过这门课的,也比较少人跟我推荐这门课。之所以选这门课实在是因为自己对心理学还是存在很大的兴趣,抱着满腔的热情也就义无反顾了。事实上,早在高中的时候就看完了全套的《人性的弱点》、《人性的优点》,觉得自己还是获益匪浅的,无论是在心态上还是在实际行动上还是都产生了比较多的改变的,越来越觉得心理学真的是一个很奇妙的东西。

通过半学期的社会心理学学习,对很多事物有了一个新的认识与看法,思想也相对成熟了很多。我了解了有关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学会了通过对他人心理的分析而更加了解,接近他人,也对社会上的一些现象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下面从三个方面介绍的这学期的成果。

1、通过课程的学习,我理解和掌握了一些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

首先,我掌握社会心理学学科的基本知识体系和基本概念、理论等,在整个课程学习中我们学习了社会化与自我概念的发展、社会认知、社会态度、社会动机、人际沟通与人际关系等内容,了解了一些我们生活中经常会提到的,但是平时却不一定能理解的现象和专业名词,比如“社会心理学本土化”、“晕轮效应”、“刻板印象”、“行动者观察者效应”等等。这些专业名词其实我们在生活中经常能够听到,但是却从没有试图系统的了解一下。现如今当面对一些相对应的现象时,自然而然我也就会想到这些名词。

2、通过课程的学习,我开始学会用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剖析现今社会现象,开始学会将社会心理学应用于日常生活中。

虽然以前也看过不少关于心理学方面的书,但是由于从来没有系统的学习过心理学,所以也不会想到要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系统全面地剖析问题。比如说,现在当我遇到推销员时,我便会常常开始分析这个推销员在推销过程中所用到的心理技巧。又或者看到电视上的广告或是推销员的解说时,总是会忍不住偷偷开始分析,究竟这又是用到了哪一种心理学技巧、哪一种模式,由此想制造错觉欺骗我们呢?我会意识到这是与我们的社会认知和社会态度有关的,我会告诫自己不要被别人的晕轮效应所影响,而陷入晕轮效应的误区。于是我会学会克制一些对明星的盲目信任,开始分析这个物品的真实价值,能够跳脱广告的诱惑,看清推销员布下的陷阱,可以说这是我的一个重大的收获。

同时对一些我们日常生活中会出现的“大量群众围观落水儿童,却无人搭救”“老太太在街跌倒却无人搀扶”等类似现象,我也有了更理性的分析。虽然无可置疑,这样的行为是理应当受到社会的谴责的,但是社会心理学的学习让我认识到这种行为却是可以被理解的,这种行为在心理学中被称为“旁观者效应”。正是因为一种紧急情形有其他的目击者在场,才使得每一位旁观者都无动于衷,这可能更多的是在于旁观者对其他观察者的反应,而并不是事先存在于一个人‘病态’的性格缺陷中。

再比如对于我们中国人所谓的“面子”“人情味”类似问题,我也有了更多的理解与体会。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奠定了我们对于很多事情的看法。也许在以前我总是很会强调这些现象的虚伪和做作,但是现在以一种心理学的角度客观地看待这个问题,我意识到这是可以被理解的,毕竟在中国,在一定程度上,是“情大于法”的。

像这样的可以用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的问题有很多很多,这门课的学习也正是让我学会用一种更客观更理性的角度来分析现象与问题。

3、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我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

当面对一件事,我们能够用一个更加理性的态度来面对时,我们也就不再会像以前一样变得易怒与偏激。我感觉《社会心理学》这门课程很大程度地改变了我对很多事物的看法,我慢慢学会了站在一个客观的角度看待人与事,以科学的分析来逐渐平衡自己的心理状态。

就比如说清楚地认识“晕轮效应”在我的日常生活中起了巨大的作用。就说我在学生会的工作,在以前,由于我可能和部的某个干事的关系特别好,那么我也就会自然而然地觉得她的办事能力比较强,当任务分配时我也就自然的会把一些我认为比较困难又挑战性的任务分配给她,并顺理成章地认为别人的能力不如她,而事实上,后来我意识到,其实每个人都有所长短,在一些能力上,其他人其实比她更加得出色。当我真正认识到这个问题,并开始用“晕轮效应”来分析它时,我才醒悟以前是犯了多大的错误,然后我调节好自己的心态,在工作上不带偏见的用人,我发现自己的办事效率也提高了很多。同样,对于“刻板印象”也是如此。

再比如,当我学习了“人际交往与人际沟通”这一节后,我明白了“要想别人怎么对你,你就怎么对别人”的道理。有时候我们其实分明很想要接近一个人,可是我们去常常指望这别人来主动接近自己,而有时候我们分明对别人存有着私心,却总是要求别人对我们推心置腹,其实这种心态都是不正常的,后者说是不符合人际交往与人际沟通的交互原则的,社会心理学的学习让我更明白“将心比心”的道理。

再好比当我认识到“自我服务偏差”这种现象的存在后,我也就常常调节自己对事物的心态,尽量减少让自己产生这种现象。我想,相比以前,我在很大程度上更能够自我反省了。在以前,我时常会不自觉的把责任怪罪于别人,而且我也从来没有清楚的认识到过这个问题,而现在每每这样的现象发生时,我就会开始注意到自己的责任,我想对与我来说,这是最大的收获。

应该说,学习社会心理学让我认识到了很多东西,我让我开始关注很多现象。但,我想说,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我还是多少有点无奈的吧。也许在某种层面上来说,心智的成熟,对社会深层次的认识也同样伴随着你对童年幻想,甚至是理想信念的丢失,开始关注一些社会现实,开始慢慢茫然地看不清未来的道路。但是无论如何,人总是要长大,这是一个必经的过程。当我对社会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当我有了更多的生活经历时,我总能找到自己的方向,实现自我价值。

第四篇:心得与体会

学习共产党章程心得体会

通过学习《中国共产党党章》我对党章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代表了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了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通过学习,我深深地认识到: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应该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在各项工作中起好先锋模范作用,解放思想、开拓进取、与时俱进、忘我工作,做党员的先进、群众的表率

党章是最根本的党规党法,主要是通过对党的性质,指导思想,理想信念,奋斗目标的各项规定体现出来的。总纲部分开宗明义地规定了党的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与原来党章对党的性质的规定相比,这样以“两个先锋队”,“一个核心”,“三个代表”对党的性质做出规定,并不是根本原则的不同,而是中国共产党一贯坚持,始终如一的党的性质规定的逻辑发展。十六大关于党章修正案的决议指出:“这样表述党的性质,切合我们党的历史发展和现实状况,符合时代要求,有利于最广泛地调动广大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团结和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集中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加强党的建设,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根本要求,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新发展.十七大更是浓墨重彩的将科学发展观加入了党的章程,明确了共产党的发展方向。学习党章,重要的是要深刻理解共产党执政为民的理念,牢记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经过近半个世纪的浴血奋斗,建立了人民政权,成为了执政党,几十年来党章虽然几经修改,但是其宗旨始终未变,就是党要带领全国人民过上幸福安定的生活。这既是中国共产党的建党宣言,也是新时期党的执政承诺,在新的历史时期这种承诺更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对党章的学习,我清醒地认识到作为一个普通共产党员,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最基本的就是要扎扎实实做好本职工作。

在今天的历史条件下,学习党章是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我认为学习党章、保持党员先进性就要树立党员意识、执政为民意识。作为一个党员,一定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深刻理解共产党员是一个崇高的称号。这个称号凝聚了无数革命先烈作出巨大牺牲所赋予的理想。要牢记党员要求,履行党员义务,享有党员权利。时刻牢记共产党员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要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共产党员永远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除了法律和政策规定范围内的个人利益和工作职权以外,不得谋求任何私利和特权。树立党员意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只是个最普遍、最基本的要求,只有自觉增强党员意识,才能保持共产党员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才能成为一名学校中的合格党员,成为一名社会上的优秀合格党员!

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我将进一步按照《中国共产党党章》的要求,坚持党员标准,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进一步加强道德修养,增强党员意识,履行党员义务,不断提高政治思想觉悟,把党员的先进性具体体现在工作岗位上,落实在实际行动中,真正发挥一个党员应有的先锋模范和积极带头作用,永远保持先进性,积极为祖国作贡献

第五篇:学习远程教育心得与体会

学习《学生学习》与《教师成长》心得体会

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受到举国上下的高度重视。在我国国民素质普遍提高的今天,提高教师水平、加强队伍建设,也成为教育界的当务之急。为尽快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教育部门不断推出各种方式教师培训。莆田市中级教师岗位远程培训也是其中的一个。本人有幸参加了这次培训,从中获得了不少个人感受,归纳如下:

一. 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归因,点燃学生学习的动力 曾琦博士在《学生学习》中提到如何点燃学生学习动力,谈到要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归因。归因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正确的归因有利学生学习的提高。也因此获得成就感,提高他们学习信心。并对学习发生兴趣,促其往良性方向发展;不正确的归因他们会觉得习得无助,没有信心也不愿再作无谓的学习投入,最后自暴自弃,还会影响其自身的看法。一个人对自己看法以及成败归因的正确与否还会影响其一生的发展,因此教师要帮助学生形成正确归因,让学生学会悦纳自己、赏识自己的优势。

我所任教的班级学生人数多,所以班级中差生较多,但他们不想也不肯在原有的基础上加倍努力,那怕他们是刚上四年级,新的环境也未能改变他们不端正的学习态度。当老师死死地盯紧他们,想尽最大可能拉他们一把时,可他们最后都很无奈地说:“老师,我们就是因为不行才到现在这种状态,您就干脆不用在我们身上浪费精力了。”他们认为以前不行,现在也不行。我想这就是他们学习不好归因不正确的缘故。也因此阻碍了他们的上进心与克服困难的信心。其实很多学生学习差,并不因为他们“不行”或笨,而是他们对学习不感兴趣、缺乏动力,学习时间投入十分有限。但他们对自己感兴趣的项目,却很忘我地投入。如玩电脑游戏、篮球、乒乓球等,且玩得很得心应手。凡此种种,作为教师的我时常感到困惑、力不从心。经过一番苦口婆心的恳谈之后,同学们发现自己原来并不是“不行”。静下心来学习时,还觉得学习也是项很令人快乐充实的活动。

二. 教师要具备一定的课程智慧

学完刘博士《教师成长》这一课程后,我不仅明确了作为一名受学生欢迎教师应具备的智慧和人格魅力;同时还为自己指明一条清晰的努力之道,更深刻理解如何使自己的课程教学更有

趣、有效、有用,做到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和谐统一,真正实现新课程的三维目标。

刘教授谈到课程智慧即教师要先钻研教材、吃透教材、超越教材,以加法的态度补充教材。然后再改变方法,使自己补充的教材正当且有意义,要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如粉笔字、身体语言,以及多媒体设备等。在补充教材时要先作“减法”再作“加法”,即取其精华。

记得在以前我经常困惑手头的繁忙,且要按教学大纲要求,在规定的学时内完成任务,结果很多时候都囫囵吞枣,撑死了大部分学生。在学完新课标,尤其是学完刘博士的教学智慧后,我在课堂尝试了教材的“加减”法。比如在开始阶段我用了一份过渡性教材来进行教学,由于课堂内容与学生程度相宜,有利于面向全体学生的学习,所以同学学习积极性较高。但到了中后期,学生觉得太过于简单,且无梯度,于是便用上了一份有一定梯度、内容较复杂教材,把原有的那份教材中典型词句列入另一份教材作为补充教材,结果同学上课热情又有进一步提高。

三. 教师还应具备一定的教学智慧

刘博士提到的教学智慧即传道、授业。一个有教学智慧的老师就是有“传道”这种追求的人。一个好的老师要成为学生的领袖,要具备良好的精神气质、高雅、睿智、亲和、自信且富有激情。老师良好的气质像春风化雨般地熏陶着学生,使学生得到浅移默化,他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都会对学生构成影响。授业即传授学生基础知识和相关技能。技能学习的要诀是可以分解的,就像认识地图,先确定起点,再找主干道,再向四面延伸、分枝分叉。即“致广大而尽精致”。任何一个细节都需要整体。要重视“细节”与“整体”教育的有机结合。要及时反馈与矫正,玩游戏之所以能够吸引人就是因为它有及时反馈与矫正,失败了还有机会尝试。那么学习也要像“打游戏”一样要注重及时的反馈与矫正。学习过程中要先启发学生要学什么,然后再让学生去阅读、练习、及时反馈与矫正,最后再总结。让学生学有所得、有所提高、有成就感,就会更有信心主动去学习新的知识。如果我们对所学的知识及时地进行检测、运用并及时反馈与纠正,这样的课往往会比没有检测的课来得更认真,学生也更有动力和兴趣,课堂也更能集中注意力。越是没有检测反馈的课,他们越容易松懈。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启发引导学生,注意知识结构教育,及时反馈与矫正。在学生出现错误时,通过

引导学生将自己的错误与正确的结果进行对比,能够让学生通过产生疑惑,进而主动地去发现其中隐含的问题,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四. 教师还应具备一定的管理智慧

刘博士提到一位教师具有一定的课程智慧与教学智慧,但未必能上一堂好课。所谓管理智慧即教师能有效地控制课堂,让学生课堂的表现行为能够恰到好处。教师要以民主、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能科学地处理问题,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使学生能够心悦诚服地接受老师的为人处世,并从中学会做人做事,进而树立了老师的威信,使学生能够“不令而行”。遇到问题要尊重学生,与学生商量,让他们自己做主,教师在一边鼓励加油。等他们自己解决不了的时候老师再帮忙。对于不同层面的学生要用不同的方法。使每个学生都能不用扬鞭自奋蹄,每个学生都有活力。

五. 让自己成为学生敬畏又喜欢的老师

教师首先要有专业人格,即主动工作精神,要创造性地主动执行。要有主人翁意识,具有雷厉风行的品格。要有生涯设计与自强不息的精神,教师要设计自己的一生,什么时候有提高有变化,让自己活在希望中。让自己走向另外一个新的平台,精神要不断地更新、生长。要有“曹操的智慧”、宽容、赏识、宁静而有激情。以乐观的心态对待工作与学习,学会自我排忧,学会用赏识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一切,学会感恩,热爱生活与工作。要自强不息,要经受苦难,用自己的行动拯救自己的命运;要宽容、忍受委屈,把自己喜欢的事做好。要赏识自己的学生,但不排除恰当的惩罚,因为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在教学工作中,如果我们一味表扬学生,偶尔批评一两次,学生会觉得受不了,甚至会哭喊着冲出教室,也就是性格变得脆弱。如果在赏识学生之余,恰当好处指出学生错误所在,久而久之,学生便会很坦然地面对教师对他们的评价。

学习《课堂教学》心得体会

地处乡下,为了提高教学业务水平,我们也十分迫切希望能经常聆听专家和教授们的理论指导,这次的网络培训,刚开始我们也有一些抵触心理,认为这是纸上谈兵,做做形式而已,但是当我们真正用心听的时候,我们感觉到这种培训方式非常好,方

便、省时、省力,而且效果显著,对提高我们今后的教学不无裨益,现在就余文森教授所做的《课堂教学》专题浅谈个人的感受。这个专题总共分五个部分,一是教学的有效性;二是教学生成性;三是三维目标;四是教学情境;五是教学关系。其中教学的有效性是这五个专题中的灵魂,也是课堂教学中的最主要的目标。正象余教授所说的,新课程改革的目的也是为了提高课堂的有效性,是所有教育教学改革的共同追求,也是教学工作非常重要的一个主题,我们老师追求教学有效性,就象每个人追求幸福一样,是新课程改革成败存亡的一个命脉。如何提高课堂45分钟的效率,是摆在教师面前一个严峻的问题。我们许多老师虽然是在上课,但是课堂效率低下,师生之间无法默契配合,教师讲得满头大汗,但学生却在下面睡大觉,或者无精打采,根本没有进入学习状态。

首先,我们要知道教学有效性指的是什么?余教授为了说明这些问题,从一个隐喻开始:穿越玉米地。即形象又生动地说明了学生学习有效性的三个考量指标:学习速度(学习特定内容所花费的时间)学习结果(发生的变化,获得的进步或取得的成绩)学习体验(所伴随或发生的心理感受)。知道了学习的有效性之后,我们作为一线教师,如何从我们的教学实践层面上理解教学的有效性,如何来推进教学的有效性,这个问题余教授通过教师发言来回答。第一位教师观点是:应该通过课堂之外教师的高付出、巧付出来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做为一个教师应该拥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先进的教学理念,练就教师自己的一身硬功夫,还要静下心来认认真真地备教材,备学生,只有在课前下足了功夫,课堂上教师才能当好学习的组织者、信息的重组者,准确把握三维目标的整合,灵活处理预设与生成,旁征博引,左右逢源,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第二教师发言也十分精采,她认为:有效优质的教学焦点在于教师,教师如果文化底蕴广博深厚,身怀绝技,能够从容地巧妙地去应对课堂上的每一个生成,那么学生在听课中就能真正做到全员、全程、全身心的入学习,学生们就能够快乐地进行学习。施教之功,贵在教师,所以教师在教的过程中,首要的任务是要发展自己,只有教师自己发展了,我们的学生发展才有原动力。做为一个教师,不但要有学识上的高度,还要有做人的高度。这两位教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发言之后。第三位教师认为要提高教师教学的有效性,应该充分利用学校的教研活动,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而且随着科学的进步,要注意把这些活动移植到非常现代化的一些工具上,像论坛、QQ群等,利用它们作为专业成长的一个手段。这种交流没有地域性的限制,不同地区,不同层次的教师可以相互学习,互相质疑,把

发生在课堂上和发生在身边的一些问题提出来,大家一起探讨,存同求异,取得共同进步,也不失为提高教学有效性的一种比较先进的手段。

余教授叙述完教学有效性之后,接着谈了如何进行教学生成,新课程中非常重视教学的生成性,把它看做是教学的关键点,生成性体现了课堂的丰富性、开放性、多变性和复杂性,可以激发师生的创造性和智慧潜能,使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活力,生成性也是新课程课堂教学的难点,课堂开放了,生成了,就会出现无序状态,从而对教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生成与预设是一对矛盾同一体,新课程课堂教学呼唤高水平预设与精采的生成,生成性主题的要点是:

1、新课程为什么突显教学的生成性;

2、强调生成性是否意味着否定预设;

3、当前教学实践中存在哪些生成误区;

4、如何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为了说明这个要点,余教授用了一些十分生动精采的小故事和案例来说明,把讲解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把思考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把预设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为了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在教学中要注意创设情境,首先要知道为什么要创设教学情境,教学情境有哪些主要类型,当前教学情境创设存在哪些误区,如何创设有价值的教学情境。为了说明情境创设的重要性,余教授引举了德国一位学者讲过一句精辟的比喻:将15克盐放在你的面前,无论如何你难以下咽,但当将1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早就在享用佳肴时将15克盐全部吸收了。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需要溶入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需要溶入情境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可见,情境之于知识有多重要。知识是一种符号,如果离开特定的背景,知识就变成干巴巴的抽象符号,就会使学生学习变得干巴巴,非常晦涩,变得很艰难很枯燥。为了进一步阐述创设的重要性,余教授又举了两个案例来说明,进而揭示出教学情境的本质是:“教学情境就是直观方式再现书本知识所表征的实际事物或者实际事物的相关背景”。教学情境解决的是学生认识过程中,形象与抽象,实际与理论,感性与理性,旧知与新知,背景与知识,以及问题与思维的关系与矛盾。教学情境主要由以下几个类型:借助实物和图象创设的教学情境,借助动作创设的教学情境,借助语言创设的教学情境,借助新旧知识和观念的关系和矛盾创设的教学情境,借助背景创设的教学情境,借助问题创设的情境。为了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还要正确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教师与学生,教与学,这是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最基本的一对关系,把师生关系恢复到人的关系上来,建立共同发展的、以对话为特

征的教学关系,这是新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和基本任务。学生具有两种特性,一是向师性,与之对应另一个是独立性。其中向师性是学生本质属性,它表现在:凡是学生都具有学生感,学生不论学习哪一门功课都希望有个好老师,不论在哪一个班学习,都希望有好班主任,希望自己能得到教师帮助,而独立性也是学生的本质属性,学生的独立性意味着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人,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依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每个学生都有一种独立的倾向和独立的要求,每个学生除有特殊原因外,都有相当强的独立性,如何正确处理好新型的教学关系,由教师共同探讨,几个发言的教师都提出自己鲜明的观点,而且所举的案例非常贴近实际,非常有代表性。除此之外,我们在教学中还要贯彻好三维目标,所谓三维目标指的是: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知识、技能。为了说明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余教授用立体几何中的三个边的关系来说明非常形象、生动。如果只注重单维度的目标,是容易实现的,难的是整合,所以在教学中要注意将这三个目标整合起来,单维目标虽容易实现,但是达不到新课程制定的最佳目标。在教学中即关注了知识技能,又关注了过程方法,还要渗透、态度、价值观,就是要将知识、能力、态度融为一体。在不同的课程教学中,要同时贯彻三维目标、方法也不尽相同,关键是我们在教学中应有这种意识。强调三维目标是否意味着否定“双基”,其实并非如此,因为我们三维目标,本身就把知识技能溶入进去,而且是把它摆在第一位,但是知识技能的传授要服从并服务于人的和谐发展,这是新课程的一个理念,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为知识而知识,为技能而技能。所谓双基就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它是三维目标的依托和载体,在知识传授过程中,要注意人的发展,所以强调三维目标,并不是否定双基知识的传授。非常感谢余文森教授的悉心讲授,听后我们感觉耳目一新,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加以贯彻执行。

下载学习社会心理学的心得与体会word格式文档
下载学习社会心理学的心得与体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学习马列经典心得与体会

    学习马列经典心得与体会 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门课让我慢慢地了解到: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它不应只建立在我们感性理解的基础上;而应通......

    学习政府工作报告的心得与体会

    2017年3月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北京胜利召开,李克强总理向大会作了政府工作报告,报告中回顾了2016年政府工作和取得的成绩,同时也展望了2017年并提出了新的......

    学习邓小平理论的心得与体会

    学习邓小平理论的心得邓小平这个名字,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说,都可谓是值得让人终生敬仰和崇拜的。这个伟大的老人,用他毕生的努力和付出,为整个中华民族带来了数不尽的财富和经验......

    学习软件工程的心得与体会

    学习软件工程的心得体会 整本书的内容逻辑很清晰明了,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首先我就大概描述下我们所学的内 容,第一章是从整体分析软件工程这门学科的发展和所处的社会环境,接着后......

    学习家庭医生的心得与体会

    学习《家庭医生》——心得与体会姓名:谢晓晗学院班级:文学院10级汉语言学号: 通过过学习家庭医生,我学到很多心得与体会。学习家庭医生以后,我知道很多营养搭配方法,也在日常生活......

    学习《社交礼仪》心得与体会

    半年的社交礼仪选修课的学习让我受益颇多。在选课的时候就十分看好这门课程,我认为它会对我现在以及以后的人际关系有很大的帮助,会让我学会更从容、更得体的进行人际交往,赢得......

    学习健美操的心得与体会(范文)

    学习健美操的心得与体会 不知不觉,健美操课已经快结束了,当初感觉看老师跳的那么轻松,我们却在下面手忙脚乱,也不是很协调,往往一节学完又把动作忘了一点,动作不到位,特别感觉自己......

    太极拳学习的心得与体会

    1、 运动过程中身体突发不适,应如何处理。 在日常的运动过程中,由于我们不是专业人士,难免会出现身体不适的情况,那么对于一些常见的身体不适症状,作为成年人,我们应该有相应的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