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习师德教育的心得体会
学习师德教育的心得体会
水城县比德镇屯上小学 吴文富
听了陈老师的这期英语师德培训,我真的受到很大的启示,下边我来谈谈我的学习体会吧!
第一:教师应该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主动经常与学生沟通交流,愿意与学生成为朋友,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遇事冷静,不随便发怒,不以威压人,处事公平合理,不抱偏见,对自己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树立较高的威信。
第二:教师要重视教育法规的学习,具有依法执教意识,以及对违法违规行为的辨识力,要尊重学生,不得变相体罚。在英语教学中多给学生说的机会,不要像40——50年代那样用汉语的方式来教学英语知识,在课堂上要多讲,课后少给学生安排任务,减轻孩子们的负担。
第三: 教师应重视自身的道德形象,追求人格完美,重视教师职业的特质修养和个性魅力,有更高的人文目标。如教师的形象,既要“德才兼备”、“严格负责”,又要“幽默风趣”、“热情活泼”;对教师素质,要注意培养学生喜欢的“幽默”、“热情”、“机智”等特质;对自身形象的追求,既要“自然”、“文明”,又要有“举止优雅”、“谈吐高雅”等较高素质修养层次的追求。
第四:教师要注意提高自己的思想修养。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和有关规定,以身作则,洁身自好,以德服人,以身立教,为学生树立起楷模的形象。教师要具有高度的工作责任感。一名称职的教师要以对历史、对社会、对家长、对学生高度负责的精神,努力做好教书育人过程中每个环节的工作。热爱学生的老师最受欢迎学生渴望的不仅仅是从老师那里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得到老师的关爱。据有关调查表明,喜欢渊博知识型老师的学生占31%;而喜欢具有师爱型的学生达到53%,他们希望自己的老师温和、可亲,具有爱心。由此可见,在学生们的心中,一个富于爱心的老师远比一个知识渊博的老师更具老师的魅力。学生表示:对有爱心的范文网[***]老师他们会自觉尊重教师的劳动,十分愿意接近老师,希望与教师合作,把教师看成是父母亲般的亲人。他们愿意向老师袒露内心世界,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总之从这次师德培训中我学习到了很多我以前没有学习到底东西,我相信经过这次培训我以后一定会把毕生的经历放在我心爱的教育事业中,为社会培养有用的新人。
第二篇:师德教育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师德学习心得体会
有一种爱,叫无私,有一种爱,叫关怀,有一种爱,刻画着伟大的灵魂,有一种爱,歌咏着崇高的品质。通过向冯雪红学习,我更加深刻的体会到这一点。
转眼间,踏上讲台身为人师已经有十余年了,一路走来,有泪水,也有欢笑;有迷茫,也有收获。刚刚踏上讲台之时,战战兢兢,教书育人,事关国计,马虎不得。“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于是乎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学习,学习他们教书之法,秉承他们的育人之德。十余年下来,不断长进,不断成熟。
这次县里组织学习《向冯雪红教师学习师德报告》,通过学习冯雪红等优秀教师群体的事迹等资料更是收获不少。在举国上下、大力提高民族科学文化素质的今天,对于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来说,提高师德师风,做一个好的教育工作者显得十分重要,而好的教师一定要爱岗敬业,在强烈的职业感、责任感和事业心上狠下功夫、富有成果。通过学习,进一步明确了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活动的重要性。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要以“三个代表”精神要求自己,要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要有广博的知识、更要有高尚师德、优良的师风。师德建设决定教师队伍建设的成败,教师素质的高低又直接决定着培养人材素质的高低;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着学校的教风和学生的学风,决定着教育事业发展的成败。教育部长周济指出:“教书育人,教书者必先学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示范。”陶行知先生说过:“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说的都
是为师者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更要有高尚的师德。优良的师德、高尚的师风是搞好教育的灵魂。
社会上有许多种职业,其中教师职业最神圣最受人敬重。一个热爱教育、献身教育的教师必然对教师这一职业的重要性有深刻的认识。在这个职业中工作的人,如果没有良好的师德师风,怎么能够担当起社会的重托,怎么对学生的身心施加特定的影响的人?怎么为国家培养有用人材?有职业感的教师,他首先会把自己的职业与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联系在一起。认识到自己的职业不仅仅是教书,而且是为国家培育新人。职业感让教师明确自己是一个接受社会重托、对学生身心施加特定影响的人。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的一言一行,学生均喜欢模仿,这将给学生成长带来一生的影响。因此,教师一定要时时刻刻为学生做出好的榜样,凡要求学生要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坚持严于律己。教师只有形成强烈的职业感,才能发挥出人生价值,才能对社会有所贡献。因此,职业感是师德师风的前提。
师德,不是简单的说教,需要培养,更需要每位教师的自我修养和提升。我将在平凡的岗位中,在不断学习、不断总结、不断完善、不断超越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做一名新时代的优秀幼儿教师而努力!
第三篇:师德教育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践行师德净化心灵提升形象”师德培训
学习心得体会
白浪镇九年一贯制学校颜克存
有一种爱,叫无私,有一种爱,叫关怀,有一种爱,刻画着伟大的灵魂,有一种爱,歌咏着崇高的品质。通过8月28日至30日为期三天的师德培训学习,我更加深刻的体会到这一点。
2012年秋,我怀着满满的希望走进了农村教师的队伍,在湖北的农村教育岗位上扎了根,从此我的身边也就多了一群让你既头疼又很可爱的孩子。处在他们中间,你总能随处都可听到犹如小鸟般叽叽喳喳的声音,却也总能感受到他们青春年代流露的欢声笑语。
时间如白驹过隙,总在不经意间从你指缝溜走,转眼间,快一年的时间了,回首在学校的这段时间里,在我身边也发生了许许多多的小故事。这些小故事有的让你很头疼,有的却也很精彩,偶尔还在生活里为我这个外地来的他乡客增添几分乐趣。
转眼间,踏上讲台身为人师已经有一年了,一路走来,有泪水,也有欢笑;有迷茫,也有收获。刚刚踏上讲台之时,战战兢兢,教书育人,事关国计,马虎不得。“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于是乎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学习,学习他们教书之法,秉承他们的育人之德。一年下来,不断长进,不断成熟。
通过这次参加白浪镇2013年“践行师德、净化心灵、提升形象”师德培训,学习了杨晓玲和伍昌云等优秀教师的先进模范事迹,更是收获不少。在举国上下、大力提高民族科学文化素质的今天,对于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来说,提高师德师风,做一个好的教育工作者显得十分重要,而好的教师一定要爱岗敬业,在强烈的职业感、责任感和事业心上狠下功夫、富有成果。通过学习,进一步明确了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活动的重要性。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要以“三个代表”精神要求自己,要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要有广博的知识、更要有高尚师德、优良的师风。师德建设决定教师队伍建设的成败,教师素质的高低又直接决定着培养人材素质的高低;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着学校的教风和学生的学风,决定着教育事业发展的成败。原教育部长周济指出:“教书育人,教书者必先学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示范。”陶行知先生也说过:“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说的都是为师者不
仅要有广博的知识,更要有高尚的师德。优良的师德、高尚的师风是搞好教育的灵魂。
社会上有许多种职业,其中教师职业最神圣最受人敬重。一个热爱教育、献身教育的教师必然对教师这一职业的重要性有深刻的认识。在这个职业中工作的人,如果没有良好的师德师风,怎么能够担当起社会的重托,怎么对学生的身心施加特定的影响的人?怎么为国家培养有用人材?有职业感的教师,他首先会把自己的职业与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联系在一起。认识到自己的职业不仅仅是教书,而且是为国家培育新人。职业感让教师明确自己是一个接受社会重托、对学生身心施加特定影响的人。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的一言一行,学生均喜欢模仿,这将给学生成长带来一生的影响。因此,教师一定要时时刻刻为学生做出好的榜样,凡要求学生要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坚持严于律己。教师只有形成强烈的职业感,才能发挥出人生价值,才能对社会有所贡献。因此,职业感是师德师风的前提。
师德,不是简单的说教,需要培养,更需要每位教师的自我修养和提升。我将在平凡的岗位中,在不断学习、不断总结、不断完善、不断超越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做一名新时代的优秀幼儿教师而努力!
目前,在工作中,我清楚的知道,自己在教学工作中任然还有更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因此我工作中,尽量做到经常回顾自己以往的教育历程,反思一下自己,不造就遗憾,不伤童心,不遗忘每一个能够发光的角落!同时我也深深地知道,做为一名教师,就算没有能力去点燃火种,但也绝不能用凉水浇灭可以燎燃的星星之火!面对充满好奇和天真的孩子,我需要加倍珍惜呵护,努力让每一个孩子的心中充满阳光,让每一个孩子在爱的抚慰下健康快乐的成长。在未来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会更加努力,会更加积极地参加各种培训,为自己的教学工作充电,努力使自己今后的自身素质得到大的提升,用自己的爱心去浇灌,用真情去感化,用人格去熏陶,用理想和智慧去塑造这一个个充满希望与梦想的学生,让他们在我的爱心呵护下健康成长,争取使他们在不久的将来成为建设祖国的中流砥柱。
第四篇:学习教师师德教育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
为加强小学生基础认知能力的训练,更好地提高小学生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创造力等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教学服务质量,2018年4月27日在佛山顺德杨政学校举办“全国小学生基础认知能力训练课程”专题研讨会。很高兴能参加这次研讨会,以下是我的参会心得:
一、该门课程的解读
这门课程与往常的课程教学目标不同,它的主要目的是训练学生的基础认知能力,这些能力主要分为六大板块,即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问题解决、创造与想象力。既然是能力,任教老师就不能把自己的角色定位为教师,而应把自己定位为教练。何小平老师的《拯救国王》主要通过七个小矮人与公主的故事引出课题,并通过一些关卡设计来讲解课题来培养小学生基础认知能力;郭晓娟老师的《梦游海盗国》主要通过海盗寻宝这个环节来培养小学生基础认知能力;最后冯秀玉老师的《淘淘去哪儿了》主要通过淘淘去哪儿了这个环节来培养小学生基础认知能力。总的来说都是通过日常动画之类的来培训郭晓娟老师的《梦游海盗国》主要通过海盗寻宝这个环节来培养小学生基础认知能力。
二、参会老师的体会
观摩完该门课程的教学案例,我们不得不喜欢上这门课程。该门课程教学环节很清晰明了,教学设计新颖多样,教学难度层层递进,教学目标得到了有效的落实。基本上体现出了基础认知课程三大核心:梯度化、仪式化、游戏性,对我们学校未来的课程整合具有参考价值与意义。基于此,我们一致认为小学生基础认知能力训练课程有必要推广,并在今后推广到我校低年级学生的教学中。通用的数学教材对他们而言是有难度的,因此我们可以把该部分内容延后教学,这样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负担。再则,一门好课的标准不外乎“学生动脑了没”和“学生是否学得开心”。显而易见,基础认知能力训练课程不仅让学生的大脑变得聪明,而且还是一门有趣的课程。我们可以以故事串联游戏,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学得开心,进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这门课程想教好,确实不容易。课程整合、教材整合、课件开发等问题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它需要我们教师去专研和探讨。一门好课是需要经过长时间的设计和“推敲”,是需要团队的协作,更需要专家的理论指导。因此,这是一条通往光明且漫长崎岖的道路。但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相信我校的教师对这门课程的探究是充满信心的。
第五篇:师德学习教育心得体会3
师德学习教育心得体会
当前,由于受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有悖师德的现象屡禁不止,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民教师良好的整体形象。例如:教师急于求成,往往口不择言,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因做错题而罚抄卷子,迟到就罚打扫除等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时有发生;教师不公平地看待学生,把学生清晰地分为三六九等,做不到一视同仁。对优生“笑脸相迎”,对后进生“横眉立目”,给学生造成极大的心理伤害;追逐短期效益,盲目地乱办班,乱收费的现象也屡见不鲜。
导致师德失范现象的因素很多,我觉得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教师教育理念陈旧,其理念还停留在应试教育的框框里,只注重学生的智育发展,忽视了学生人格培养,没有注意心灵的沟通。
二是教师缺乏良好的心理品质,而教育学生需要良好的心理品质,心理品质的缺乏轻者对学生恶语中伤,重者对学生体罚。
三是在利益的驱使下急功近利,缺少爱心,不会关爱学生。
四是教育评估机制,仍以应试成绩为核心,教师面对各方面的压力,延缓了师德建设的进程。师德形成决非一种表面的具体行为。任何一种师德表现都能折射出深层的东西,它包含着人才观、学生观、质量观、管理观、学习观、评价观等一系列相关理念在内的综合观念。一句话,有什么样的教育理念,就有什么样的师德表现。
面对新的情况,在推进素质教育,倡导更新教育理念的同时,怎样树立新时期的师德形象,已成为广大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我想讲以下几点:
一 转变教育理念,实施差异教育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发展的主体。教师面对的是学生的未来,而不是个人眼前的荣誉和利益,要立足于学生的成长。因此教书育人不可急功近利,需从大处着眼。部分教师受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习惯于只看眼前,不顾将来,以剥夺学生个性为代价换取教师的师道尊严,以牺牲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代价,过分苛求学生的成绩,换取暂时的高分。我在网上看到一篇文章,讲的是一位以教学成绩好而知名的教师,他有一套成功的应试办法,他所带的学生在全市前2000名中比重很大,很多家长走后门把自己的子女安在他的班,也如愿考上了理想的大学,可是到了大学后,因为习惯了应试,面对大学的开放式教学环境,不能适应,不仅成绩下降,还不同程度的患了心理障碍。这位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关注点仅仅 停留在了应试上,忽视了学生全面的发展,教育理念的落后导致教学盲点的产生。众所周知,爱迪生七岁上学,因成绩差退学,爱因斯坦两岁说话,上学智力迟钝,德国诗人海涅是尽人皆知的后进生,普京上小学时学习成绩一塌糊涂,而现在成为力挽俄罗斯经济大滑坡的总统。事实表明,学习成绩与创造力无明显的联系。创造力有早晚,先后之分,越是有个性的人,创造力越突出,个性是创造的前提,把个性多样性作为一种有价值的东西,一种财富来加以接受,我们就不会按成绩把学生分为三六九等,我们眼中就会没有差生,只有差异。实施有差异的教育,实现有差异的发展。
二 以身示范,情感育人
搞教育不能搞形式主义,这是一种不理智的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因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其阶段性,不能强求一致,无法整齐划一。而真正能够给学生以伟大启迪和深刻影响的往往是一些教育细节。一个好老师受同学欢迎,其实并没有什么法宝,也许就是总能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给予及时的表扬,真诚地赏识他们。我们的教师队伍中,绝大多数责任心都很强,然而,仅仅有责任心是不够的,变单纯的“责任”为丰富的“情感”,去面对学生之间出现的各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