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总结
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总结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播种行为,就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就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就收获命运。”这一育人哲理道出了培养行为习惯的重要性。叶圣陶先生十分重视少年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他认为,“我们在学校里受教育,目的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我们离开了学校,仍然要从多方面受教育,并且要自我教育,其目的还是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习惯越自然越好,能力越增强越好”。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促进一个人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是健全人格形成的基础。
那么作为教育者应该怎样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呢?本学期,我是这样做的:
一、正确面对学生存在的不良习惯
先贤哲人孔子曾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充分说明人在自然状态下,不假思索,不必费什么心思,更不用意志去控制而形成的某种行为,就是一种习惯。所谓习惯也可以理解成人的一种自动化的行为,坏习惯也是一种自动化行为。
作为教育者要认识到每个学生都追求上进,都希望获得别人(尤其是老师)的肯定和赞扬,他们不想犯错更不想故意与老师作对,他们之所以犯错是因为他们已有这样或那样的坏习惯。这样,我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就会减少一些情绪化的语言和手段,多一些理智的思考。这样既有利于对学生的教育,又有利于自己的心理健康。
二、习惯训练无小事
“学校无小事,件件需认真。” 对于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更是没有小事可言。习惯的养成正是一件件小事中情绪体验的积累。正因为如此,我十分注重学校规章制度的执行,学校的规定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具有促进的作用,我们要坚持不懈去做。
譬如,下课时关电灯,可以使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放学排队,可以使学生养成按时离校,遵守纪律的好习惯。如,我组织班干部每天早上对学生进行零用钱登记,原则上不准学生带钱到学校来,即使带来了也要向老师说明用处,这样就杜绝了学生买零食现象的发生,使学生养成节约、珍惜劳动成果等好习惯。
三、协调学生的“知”与“行”
学生知道了要做什么,也知道了为什么要这样做,但做起来时往往会因为主观的或者客观的原因而不能顺利地进行,这时就很有必要对“知”与“行”进行协调,注意调查、了解情况,及时给予指导,或与学生一道寻求方法解决问题。
如有些学生总是忘记戴红领巾,了解情况后得知,学生多数是因为换衣服时不注意取红领巾下来,或者取下来随地一扔,第二天上学匆忙就把此事忘了,针对情况,一些同学建议放学回家后就把红领巾放书包里,这样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了。
常言道,三岁定八十。大教育家孔子云:“少年居性,习惯之为常。”而培根在《论人生》中便明确指出:“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因此人自幼年就应通过教育,去建立一种良好的习惯。”可见,幼年养成习惯的好坏对人的一生有直接影响。
是的,多一个好习惯,心中就多一份自信;多一个好习惯,人生中就多一份成功的机会和机遇;多一个好习惯,我们生命里就多了一份享受美好生活的能力。作为老师,我们就要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学生乘着良好习惯这艘帆船,乘风破浪,顺利地到达成功的彼岸!
第二篇: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总结
七年级14班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总结
清水三中 袁瑞卿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播种行为,就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就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就收获命运。”这一育人哲理道出了培养行为习惯的重要性。叶圣陶先生十分重视少年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他认为,“我们在学校里受教育,目的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我们离开了学校,仍然要从多方面受教育,并且要自我教育,其目的还是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习惯越自然越好,能力越增强越好”。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促进一个人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是健全人格形成的基础。“行为形成习惯,习惯决定品质,品质决定命运。”把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作为德育建设的切入点,在七年级积极开展主题为“良好的行为习惯,让我终身受益”的“行为习惯养成月”教育活动,这是我校在10月份德育教育工作中的一件大事。为此,学校在10月13日下午两节课后召开了由七年级全集师生参加的“行为习惯养成月”教育活动启动暨动员大会。按照会议精神,我校七年级各班迅速掀起了养成教育高潮。我们14班在这一个月的活动中通过全班师生的努力,在养成教育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为我班的“双风”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现将本次活动做一下总结。
一、正确面对学生存在的不良习惯
先贤哲人孔子曾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充分说明人在自然状态下,不假思索,不必费什么心思,更不用意志去控制而形成的某种行为,就是一种习惯。所谓习惯也可以理解成人的一种自动化的行为,坏习惯也是一种自动化行为。
作为教育者要认识到每个学生都追求上进,都希望获得别人(尤其是老师)的肯定和赞扬,他们不想犯错更不想故意与老师作对,他们之所以犯错是因为他们已有这样或那样的坏习惯。这样,我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就会减少一些情绪化的语言和手段,多一些理智的思考。这样既有利于对学生的教育,又有利于自己的心理健康。
1.开展“五无”教育 要求学生不吃口香糖,不随地吐痰,保持地面无污迹;不乱扔纸屑,不乱丢杂物,做到室内、卫生区无纸屑与杂物;保持桌面干净整洁,做到桌椅无刻画;保持教室等建筑物墙壁干净,做到无脚印球印、无乱写乱画;注意语言文字,讲普通话,做到校园无脏话。
2.文明礼仪教育
我班要求学生在自己的活动中要注意自己的姿态,包括站立、行走、就坐、手势和表情等。具体要求是:
团结同学,不用污言秽语与同学交谈,不给同学起绰号,不拉帮结派;进入教师办公室,首先大声喊报告,得到教师允许后进入,不私闯教师办公室,不在楼道追逐和高声喧哗;举止文明大方,不穿奇装异服进入学校,男生不留长发,女生不烫发,不戴耳环,做到衣着整洁,端庄得体;遵守公共秩序,早操、课间操、升旗及集合时做到快、静、齐,听从安排,严守纪律,保持良好形象;参加升旗仪式时要庄重,保持立正姿势,两眼注视国旗,不准说话,更不准随意走动;爱护花草树木和其它公共设备设施,不在教学楼和教室内拍球;不参与封建迷信和赌博活动,不吸烟喝酒,不出入营业性网吧;男女同学,交往要得体,要有分寸。
3.卫生习惯养成教育
我班在开展卫生习惯教育时要求每一位学生要做到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喝生水,不吃不洁净的食物,不购买假冒伪劣商品;积极参加学校、班级组织的清扫任务,定时清理、洒扫卫生区域和教室,住校生定时清扫宿舍;不乱贴、乱写、乱画;不随地吐痰、不随地乱丢东西,养成把废纸、果皮、包装袋扔进垃圾桶中的习惯,特别要杜绝从楼上往楼下扔东西的不道德行为。
4.安全习惯养成教育。
我班在查勤的基础上经常教育学生一定要做到:不在公路上玩耍、追逐,横过公路或在公路上行走,要当心来往车辆,做到“一停二看三通过”,有人行横道的走人行横道线,不拦车、爬车。没老师或亲人的带领,不到池塘、河流、游泳、洗澡和玩耍。不玩火,未经允许,不准触摸电器设备。不准爬树,不准做在楼上走廊的栏杆和骑在楼梯扶手向下滑,不在走廊楼梯等处追逐打闹。进行体育活动和劳动时,要有明确要求,严密组织,具体指导,用体育器材要掌握要领,擦洗门窗时没有老师在场不得进行。未经家长同意,不能私自外出、外宿。不购买“三无”商品,学会辨别过期变质食物
二、习惯训练无小事
“学校无小事,件件需认真。” 对于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更是没有小事可言。习惯的养成正是一件件小事中情绪体验的积累。正因为如此,我十分注重学校规章制度的执行,学校的规定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具有促进的作用,我们要坚持不懈去做。譬如,下课时关电灯,可以使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放学排队,可以使学生养成按时离校,遵守纪律的好习惯。如,组织班干部每天早上对学生进行零用钱登记,原则上不准学生带钱到学校来,即使带来了也要向老师说明用处,这样就杜绝了学生买零食现象的发生,使学生养成节约、珍惜劳动成果等好习惯。
三、协调学生的“知”与“行”
学生知道了要做什么,也知道了为什么要这样做,但做起来时往往会因为主观的或者客观的原因而不能顺利地进行,这时就很有必要对“知”与“行”进行协调,注意调查、了解情况,及时给予指导,或与学生一道寻求方法解决问题。如有些学生总是忘记戴红领巾,了解情况后得知,学生多数是因为换衣服时不注意取红领巾下来,或者取下来随地一扔,第二天上学匆忙就把此事忘了,针对情况,一些同学建议放学回家后就把红领巾放书包里,这样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了。
常言道,三岁定八十。大教育家孔子云:“少年居性,习惯之为常。”而培根在《论人生》中便明确指出:“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因此人自幼年就应通过教育,去建立一种良好的习惯。”可见,幼年养成习惯的好坏对人的一生有直接影响。
是的,多一个好习惯,心中就多一份自信;多一个好习惯,人生中就多一份成功的机会和机遇;多一个好习惯,我们生命里就多了一份享受美好生活的能力。作为老师,我们就要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学生乘着良好习惯这艘帆船,乘风破浪,顺利地到达成功的彼岸!
第三篇: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总结
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总结
孙桂香2010、12、24 本学期又匆匆而过,现将本学期学生的行为习惯总结如下总结:
一、强化日常行为习惯教育
日常行为习惯的培养是建立良好班风、学风的基础,所以这是我每学期工作的重点。我以课堂生活为主体,以常规训练为主线,加强了对学生课堂纪律、常规、礼貌、卫生和劳动等几方面基本行为准则的教育,培养学生对学习的责任感及自控能力,常抓长教育,不断规范。
1、建立一日常规
首先利用晨间谈话,和同学们共同讨论平日同学们经常出现的一些问题,然后将其列出,把全班分成几个大组,轮流进行检查扣分,并由专人记录。按时统计,对表现好的同学进行表扬鼓励,行为差的同学进行处罚,比如抄几篇优秀作文,倒一星期的垃圾等等。有些同学为了免于处罚,会对自己的行为引起重视,从而约束自己的不良行为。
2、重视在课堂内的常规训练,培养学生的自控能力。
一学期来,我针对班上学生实际,利用一切有利时间加强学习习惯的培养。首先训练学生正确读书、倾听及良好的作业态度。读书时要求全班同学都拿起书做到手到、眼到、口到、心到。只要做作业,一定要及时、书写一定要整洁。当学生起来发言时,则要求他们站端正,态度自然大方,并且说话时声音要响亮,吐词要清楚。在听的能
力方面,则要求他们注意听别人说话,听清楚说话的内容,记在心中,要说得出来,如每次看完德育录象,专题教育。我总要问问同学们讲了什么事,你要注意什么,以培养他们专心听讲的习惯。
3、建立全班学生轮流值日制度,培养自主意识
值日问题,过去的一贯作法都是只让几个干部轮流管理,我发现这样下去只能是勤快的学生做得多,懒的同学没事做,考虑后我采取了全班学生轮流值日后。这样每个学生都有独立工作的机会,在值日中学会管理,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更重要的是值日生既要去管理别人,那首先就得以身作则,才有说服力。
二、重视对后进生的教育工作,多和他们谈心
每个班都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后进生,我班也是如此,对于这些后进生,我针对每一个学生的基础和特点,进行正确的指导和必要的帮助,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各自的发展。我班此类学生中男生居多,而且他们学习不刻苦,成绩也较差,所以我利用课余时间找他们谈心,深入细致地做他们的思想工作,让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和勇气,帮助他们制定学习计划,和划分学习小组,以取得他们的信任。(张磊),经常与其他学生发生矛盾,也与其他的科任教师发生矛盾,从而导致他在心态上发生很大的变化。对老师产生一种怀疑,不信任感及抵触情绪。行为习惯变得越来越散漫,自我中心意识特别强。他这个人个性倔强,自尊心极强,在情绪上有时表现比较冲动,自信心不是很足,比较在乎别人对他的看法。于是,抓住这一心理特点,我找准机会跟他谈话,设法进行有效的思想疏导。(谈话的方式经常选择没有同学
或老师的地方,我想这样的谈话方式有利于放松他的心情,大胆地倾吐自己的心声)。我先给他讲了我对他的印象,主要谈他好的一面——为人直爽,肯定了他的优点。平常也很关注他,找话题与他说话,所谓感情投资,让他感觉到我重视他,没有放弃他,后来我又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他的缺点。现在的他各方面虽然没有转变得很“完美””,但我会继续努力。
三、充分发挥班干部的作用
经过几个学期的培养,我班已形成了一定的班干部核心,也培养了一些工作能力较强的班干部。为了培养更多有工作能力的同学以及让更多的同学能关心班级,为班级做事。我放手让更多的同学来管理班级,班长能做的事我不做,小干部能做的事班长做,普通同学能做的事小干部不做。
四、重视与家长的联系,双向管好孩子
孩子的进步,集体的成长,离不开教师,也离不开家长。其实,家访是我做得比较差的一项工作,我不太喜欢去学生家里,因为我跟每位家长也都比较熟,而且我觉得三年半来我也没碰到过比较麻烦的家长,但是与家长的电话联系却是经常的事。只要学生有进步了,哪怕是很小的进步,我会很高兴地去向家长报喜;当然,如果学生退步了或者犯了什么错误,我也会毫不留情地向家长通报。同时,我也主动地向家长了解学生家里的情况,以期达到对学生性格、兴趣爱好及各方面能力等全面地了解。
做了多年的班主任,但我的工作还是存在许多瑕疵。比如有时预
见性不够,事情分析不够透彻,但目前我觉得最缺乏的还是对班主任工作的研究,特别是看了魏书生老师的讲座录象后,真是耳目一新。以后我要多请教有经验的老师和书本,学习优秀班主任的工作方法,总结自己的经验,用更科学、合理、有效的方法指导班级工作,使班级工作不断焕发新的活力和有新的起色。
第四篇: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中学生的我们应具有怎样的道德品质和情操
“教育就是对人的社会改造”这是教育最根本的定义,让学生获得在社会中生存的技能是教育的一个重要职责,也是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任务。在中学阶段,学生仅仅习得数学、语文、外语等这些知识技能还远不能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不能适应终身学习发展的需要。那么除了书本知识以外,中学生还需要具备哪些素质,才能够创造自己未来精彩的人生呢?我觉得还应该加强思想道德教育,重视以下五点。
一、要拥有自信的人生
一个人如果不自信,只会一事无成。自信是人格的核心,作为人的发展,自信是步入成功大门的一把钥匙。因为,人的行为是受思想观念制约的,有什么样的思想观念,就会产生什么样的行为,也就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一个人的成功,往往依靠自信这样一种自我感觉。这种感觉会引你勇往直前,战胜困难取得成功。作为中学生如何获得自信呢?
其一,要悦纳自己。也就是自己要清楚地知道“我是谁”,能找出自己的突出的优点。如果能够很快的说出自己的优点就证明很有自信,说明能接纳自己。作为中学生,要学会客观地剖析自我,无论处于什么不利的状态,都应该看到自己的长处,充满信心,取得进步。
其二,要相信自己行。一个人在成长中还要相信自己行,要记住别人能做到的,我也能做到。只有这样才能在逆境中不断进取;在逆境中充满自信战胜困难。报刊曾报道一个12岁的小孩子遇到海难,在冰冷的海水中漂流了几十个小时,能够奇迹般的活了下来,就是牢牢记住爸爸对他说的一句话 “相信自己能行……”他相信一定会有人能来救他,他一定能够回家,相信自己使他战胜了严酷的现实,成为最后的胜利者。每个人面对人生都应该相信自己行。
其三,要正视自己的不足,战胜自己的弱点。什么是成功?成功不是说我超过了某某人,真正的成功是战胜自己,改变自己过去的缺点。战胜自己不是一下就能做到的,需要从小处开始改变,一点一点地克服自己的弱点养成良好的习惯。其次,要从小就坚持自我反思,不断的促进自己的改变和发展。时常问问自己,有没有什么不足,并想想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比如,在学习上,争取每天下午自习课的时候就把作业写完,晚上的时间,反思一天学到的内容,总结已经掌握的知识,找到自己不理解还需要与同学、老师探讨的问题,第二天及时解决。不仅仅是学习,在做人方面也要不断地进行反思,良好的行为、习惯都需要通过反思来调整、完善。这样才能不断进步,不断取得成功,从而积淀自信。
二、要做一个讲诚信的人
首先,承诺的事情一定要做到,否则就不要承诺。作为中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要向父母、向老师、向同学、向集体承诺一些事情,一旦承诺的事情,就应该学习“玄奘西天取经”的精神,想方设法来完成,一定要取信于他人。
其次,自己决定做的事情一定要坚持。作为中学生经常自己给自己定一些规则,比如,每天几点到学校晨读,晚上定时看电视,双休日安排学习时间。只要是自己决定的,一定要坚持做,对自己不能放松,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努力做到。有时尽管没人监督,也能做到,这是一种自我约束,也是一种诚信。
另外,学习时更要讲诚信,特别是考试的时候,不会就是不会,绝对不能存在侥幸心理,在考试中作弊,出现不诚信的行为。知识的获取是需要付出艰辛的。做到诚信也需要付出努力,战胜自我。
三、要遵守规则
做任何事情都是有规则的,没有规则什么事情都无法完成。美国911事件发生的之时,由于电梯已经瘫痪,在世贸大楼中的所有人都必须走防火楼梯逃生,在这样的危急关头没有人拥挤,而是靠右边按照顺序排队下楼,把左边空间留给消防和援助人员。这样潜移默化的规则意识一定程度上降低了911事件的损失。作为中学生要有规则意识,学会按规则办事。大到遵守公民道德公约、交通法规、中学生守则、校规;小到遵守班规以及几个朋友之间定的规则。这样融入社会以后,才会不影响他人,不影响社会,同时给自己发展带来方便。遵守规则不妨从小事做起。比如,每次过马路都要等绿灯亮了再从人行横道上通过,就算是一辆车也没有,也提醒自己要守规则;就是别人全都匆匆过去了,也要提醒自己:我要做守规矩的人。从小事做起会形成一种自觉遵守规则的意识。
四、要学会负责
一个人从上学开始,就担负起社会责任。中学生目前社会赋予的责任是学习,将来走入社会要承担一份工作,为社会发展尽责。因此,要从学生时代开始就学会负责。
一是要对自己负责,自己能做的事情一定要自己做。作为学生,应该了解自己现阶段最主要的责任——学习。学生只有通过学习掌握知识技能,将来才有可能回报社会,贡献社会,今天努力学习就是对自己负责。
二是要对自己的父母负责。一定要知道父母的生日,在父母生日的时候给予祝福,一句问候的话语,一条温馨的短信都是对父母养育之恩的回报。平时父母回到家为他们接一接手中的提物,拿一拿拖鞋,倒一杯茶,这都是身为儿女对父母应尽的责任。不懂得对自己父母负责任的人,也不可能对社会负责,事情虽小但是意义重大。
五、要养成良好的习惯
有一位哲人曾经说过,一个人走入社会以后,将大学学到的知识都忘记了,最后剩下的最有用的就是习惯。作为中学生,首先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能够认真倾听积极思考的习惯,边听边做笔记的习惯,以及及时复习整理的习惯。也可以概括成收集信息、整理信息、运用信息的习惯。这将是终身学习所必需的,一生受益的。
其次是良好的行为习惯,比如,坐电梯请女士先上,下电梯按住开门按钮让别人先下,在公共场合不大声喧哗等等好的行为习惯,都需要在中学时代养成,许多习惯将影响人的一生。
再有是良好的生活习惯,比如按时就寝,饭前便后洗手,用完东西放回原处,许多习惯虽小但是非常重要。有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曾说,对他影响最大的是在幼儿园时养成的“用完东西放回原处”的好习惯。他一生中读完书,用完资料都放在原来的位置,这样使他在研究过程中节省了大量的寻找资料的时间。
学校,作为学生接受教育最重要的场所,除了要教授学生各种各样的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获得足够的信心,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帮助学生了解遵守各种规则制度,学会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负责,指导学生养成各种良好的行为习惯。只有这样中学生的教育才能做到为学生终身的发展打好了坚实的基础,才是真正贯彻了党的教育方针,实施了素质教育。
反过来说,现在的中学生缺乏的就是“甘于淡泊、不为物役的高尚情操”,不要因生活的困窘而颓废,不要因受到挫折而放弃,对一些自信心,多一些面对困难时的坚强与韧性,不怕困难的压迫,不畏挫折的困扰,这样才可以取得最终的成功,成为真正的强者!
1、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习惯就是素质,习惯影响人格。
2、儿童时期是养成习惯的关键期:培养始于父母,养成始于家庭,关键在于幼儿园和小学。
3、加强德育,提高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应该求真务实,从培养儿童的良好行为习惯开始。
培养的学习习惯有八个
1、明日学具,准备齐全
2、今天任务,今天完成3、发现错误,及时改正
4、专心学习,珍惜时间
5、读书写字,姿势端正
6、课前预习,单元复习
7、读书看报,查找资料
8、学有计划,学有目标
良好行为习惯
(一)要求合理
(二)明理激情
(三)榜样示范 四)激励强化
(五)行为训练
(六)注重体验
(七)防微杜渐
(八)坚持不懈
(九)家校配合
第五篇: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现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 好习惯的养成则终生受益。“积丝成寸,积寸成尺,寸尺不已,逐成丈匹。”这句话虽然朴实,却也向人们揭示了这样一个深奥的道理。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在我们的教育中,尤其是小学初始阶段,对于小学生习惯的培养不可忽视。良好习惯的养成是大量良好行为不断积淀的过程,习惯形成的前提是某些具体行为的练习和熟练。同样,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也要从小抓起,从小就有好习惯是成功的第一步。所以作为小学教师的我们要肩负起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任,怎样培养,这显然是要花时间、精力,耐心、细心地去观察、去实践。
孩子的心田是一块奇怪的土地,你播下思想的种子,就会获得行为的收获;你播下行为的种子,就会获得习惯的收获;你播下习惯的种子,就会获得品德的收获;你播下品德的种子,就会获得命运的收获。才此,班主任往往十分重视养成教育。班级是学生学习、成长的土壤,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和管理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案例一
案例描述:
阿迪力.吐尔洪、4年级的学生、今年11岁,一天到晚总是马马虎虎,做事毛手毛脚,丢三落四的,每天上学总要把一些学习用具遗落在家里,作业有时也忘了做,要不就是遗漏题目;平时挺聪明的,一到考试总因为马虎,错好多题;在家做些事也是磕磕碰碰,父母、老师怎么提醒也没有明显的成效。
案例评析:
孩子做事马虎、毛躁、慌张、丢三落四是行为习惯较差的表现,主要是注意力和自控力存在问题,口头表达能力差,在家里和学校都不能有条不紊的学习。在加上父母忙,也管不着他。因而,使得父母和他缺乏沟通,父母对他的关爱也就非常少,他整天放学回家后,就和小伙伴在家随便玩耍,有时父母回家看见他在玩,或未完成作业(其实是不会做)就指责他,因而久而久之使得他的性格内向,独自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针对这些情况班主任采取了以下几点措略。
教育措略。
1.方法指导,同学互助结对子
首先,针对经常漏做、不做作业或忘带作业等现象给予方法指导,让学生自备一个作业记录本,记下各科作业,同桌间互相检查签名。还指导做完每一项作业后及时打钩并将作业放在一个专门的袋子中。其次充分利用学生之间的榜样作用,因为孩子都是处于同一个年龄层次的,他们之间有着一种同龄人之间互相影响的巨大力量,充分利用好同学之间的互相影响互相帮助,而且对于中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的模仿能力很强,长期在一些好的行为习惯的学生影响下,他也能从中学到一些好的行为习惯,改掉自身的陋习,因此我安排了这学生与附近的小伙伴一起做作业或加入一个学习小组,这样学习小组成员可以及时提醒该生做作业,在他需要时还可以给他帮助。同时也有利于教师及时地了解他的作业情况,这样可以按照交作业的及时程度给予他鼓励或奖励。这个方法很好,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他基本能及时地交作业,拖拉作业现象也明显减少,因为每当他控制不住自己要出去玩时,就有其他小朋友来提醒他还有哪些作业还没有完成。
2.及时与家长沟通
学生的行为习惯的养成家校联系是必不可少的,而且这学生的很多不良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的形成,都和家庭的教育密切相关,所以及时与家长沟通是整个养成教育的重要一环,首先我和家长联系,针对孩学生具有的这些不良的行为习惯形成进行原因分析,让家长知道自己在接下来一段时间该如何做,然后和家长制定了一些方案:如1.让家长每天花一定的时间和孩子进行沟通交流有关学校或生活中的小事,增加孩子和父母之间的情感和信任度。2.对孩子的作业进行及时的检查和指导,如果碰到孩子和家长都不会的问题要及时地与任课老师或班主任沟通,这样提高孩子在学习上的自信心。如果碰到孩子没有完成作业情况,要先沟通,再根据具体情况给予教育,而不是不问青红皂白就以武力解决。3.在家培养孩子爱劳动的好习惯,对孩子在金钱方面的观念进行教育,通过父母的榜样作用或言行让孩子明白,只有勤劳、诚实的孩子才受人喜欢。在学校中碰到孩子有没完成作业情况,及时和家长沟通,确定是否真的是忘在家里或是其他原因没有完成,不让他的撒谎形成空间。
3.以人为本,付出师爱,做好榜样
作为一个教师,都应“以人为本”,尊重每一位学生。即便这个学生现在让你很头疼,我们在教育时也应该“动之于情,晓之于理”:用师爱去温暖他,用情去感化他,用理去说服他,从而促使他主动地认识并改正错误。同时作为班主任,要身体力行,积极参与到学生的行为中去,即要求学生做到自己首先做到。对于课堂上,讲错的知识,在同学面前要勇于承认;答应同学们的事,一定办到,做个诚实守信的好老师。如果老师以身作则,学生就会模仿,并下定决心去做好,同时还能感到老师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从而融洽师生关系,增强老师的威信,正所谓“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
教育效果:
经过辅导,我发现该学生比以前开朗多了,现在和我在一起也活泼多了,特别是通过与同龄伙伴交住,进步非常明显,他在平等,自由地发表各自的见解的伙伴交往中,他的交往能力,自我理解,评价能力和集体观念,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在和伙伴游戏中他学会和同伴相处,合作,而且他的一些不良的习惯也得到小同伴的制约,帮助而自觉改正,这使得他的个性得到完善,性格也变得开朗了许多,其次是家长和老师的积极配合,通过家长和老师对他表扬,不约束他,现在作业能自觉完成,课堂上也能遵守纪律了。他有进步就给予肯定,这样他的性格就相应的外向起来。使他变得自信,变得灵活多了,而且成绩也有了进步。
案例二 案例描述:
学生塔依尔.居买、11岁、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好动,反应诀,但自身有很多坏毛病,如:上学经常迟到,不按时完成作业,上课不注意听讲,捣乱别的学生等.老师、家长都反映地是一个“调皮大王”.学习成绩一直很差,每次测验都不及格.上课不遵守纪律,坐不了几分钟就动兵凳、摇头晃脑,甚至有时还把桌子弄翻了.影向别人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东张西望;课余时间爱欺负其他同学;书写不认真;在家任性、冲动,稍有不如意就大喊大叫,母亲根本管不了他.案例分析:
该同学虽然好动、精力不集中、任性、学习成绩很差.这主要是由于家长没有时间管他,在学校里也是“人见人恨”的学生,老师和同学都不喜欢他甚至不再管他.但该同学头脑聪.明、精力充沛,也有获得成功的喜悦和欲望.如有时他表现好了或是认真做对了一道题,只要老师及时表扬鼓励,他就会保持比较长的时间表现良好.采取的措施:
对这样的学生老师需要倾注爱心、关心和耐心.从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入手,多关心他的学习与生活,拉近地与教师的距离,要耐心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不能急于求成,要时时关心、时时指点,有进步就表扬鼓励.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及时鼓励他的每一次良好表现有进步时就给予肯定,让他尝到学习成功的甜头.多使用一些鼓励性的语言,如:“你进步了,很好”、“你做得很好很认真,同学们都应向你学习.”、“你的回答太好了”等等.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训练就使他变“ 你能行 ”为“ 我能行”
教育效果:
通过几个月的努力,现在同学们都觉得他乡变了个人似的,上课听课认真了,坐得住了,精力集中了,同学愿意与他一起学习了,学习成绩 基本上达到合格了,并且劳动也非常积极。在家也变成一个好孩子了.这是老师和家长都期盼的.面对该生教有的成功,让我更加认识到激励的作用、集体的力量。因而,针对类似塔依尔.居买这样的学生要循循善诱,不可操之过急,老师不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孩子的不良表现上,要更多地关注孩子的优点和特长,使之一步步放开自己心绪,正确的评价自己,将自己融入到集体中去,一点点感受大家给她的善意,通过多元评价、活动参与,使其自信自强.教育启示
学生不管是好的行为习惯还是不良的行为习惯都不是天生就具有的,都是有一定的原因的。对于好的我们要给予表扬,并发扬光大,让其作为其他小朋友的榜样,同时还要从他的身上借鉴一些好的教育方法。对于不好的行为习惯,那肯定要从各个方面去了解、去观察,找到原因后,根据不同孩子的气质特点、性格、家庭教育等方面给予适当的教育和帮助,让他逐步形成好的行为习惯。不放弃任何一个孩子,每个孩子都是具有很好的可塑性的。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每个学生的情况都是不一样的,因此教师必须弄清楚学生的具体情况,从而确定行之有效的对策,因材施教,正确引导.小学低年级则是良好习惯的关键期,是人的成长的起步阶段,也是人的基础素质形成的开始阶段。我相信,只要我们教师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从小行为入手,从低年级开始训练,良好学习习惯一定能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