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李惠芳—杜郎口中学所见所感
杜郎口中学所见所感
西和县南关小学 教师:李惠芳
杜郎口中学之行,镇的让人感触颇深。
杜郎口中学坐落在距杜郎口镇近3公里的旷野之中,周围无任何高达建筑、杂货商店,这无疑给学校的安全与卫生带来了便利之处。
我们一行走进学校,还没到上课时间,但见校园内树荫下、走廊内、操场边,到处是三个一群、五个一对进行晨读的学生,读英语、读语文、或阅读,我们不禁诧异:为何无老师监管的情况下,学生竟会如此自觉?
2010年10月18日上午我有幸听了三节语文课,我不想多写他们的表现多精彩,也不想叙述我看到了什么,我只想说通过这三节课我感受到了什么。
一、这里的学生很自信。
无论男生、女生,他们在课堂上无所畏惧,无所顾忌,能直言不讳地指出同学的不足之处,甚至大胆地说:“我的方法最好。”“我的表现最佳。”我敢说,从这所学校走出去的学生将来一定了不起。无论他们走到哪里,都会有所作为。
二、这里的老师了不起。
这里的老师敢于放手、敢于创新、把课堂放给学生,把教材放给学生,把整个的学习过程放给学生,把发展的舞台
还给学生。时时刻刻学生唱主角,每个教室三面墙上有黑板,每个人都能上去书写,持之以恒的书写练就了每个学生一手过硬漂亮的粉笔字,看到那整齐的板书,使人不得不佩服平日的训练与积累。老师培养几名优秀学生,以生代教,学生当老师,学生教老师,意识超前,大胆独有的教学模式演绎着“一代更比一代强”的真情实境,这里的老师凭借一腔热血踏上了素质教育的探索之路。
三、这里的教学标语新颖、富有哲理。
1、自主、自信、探索、创新
以人为本,关注生命(杜郎口中学楼顶标语)
2、我参与、我快乐、我自信、我成长。
学会求知,学会生存,学会做事,学会做人。人的意义在于奋斗,人的价值在于贡献。
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效果好起来。
(杜郎口中学校园标语)
3、课堂因互动而精彩,学生因自主而发展。今天我为母校骄傲,明天母校为我自豪。抓机会、快参与、显风采、真英雄。给我一次机会,还你一份惊喜。我的课堂我主宰,我的人生我把握。
(杜郎口中学教室标语)
四、杜郎口中学教室的布置五彩缤纷。
各班教室各有风采,独具特色;有的贴着全班同学的合影照,有的贴着个人照,一张张笑脸充满朝气,墙上有才艺展示栏,有评比栏,手抄报没人每周一张,最大胆的举措是,象征教师主宰课堂教学地位的讲台和课桌消失了,师生同在一个平面、可以平等地对话,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帮助者。课桌纵向六排,每两排课桌面对面摆放的格局,学生相对而坐,每8—6人一组,便于学生学习和小组合作交流。
五、体现以人为本的“三三六”教学模式。
“三三六”教学模式,即课堂自主学习三特点: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自主学习三模块:预习、展示、反馈;课堂展示六环节: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示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试。
所谓立体式就是:教学目标,任务是新课程要求的三维立体式,将学习任务分配给每个同学,每个小组来完成,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主体性,发挥每个小组的智慧,展示模块就会有不同层次,不同角度的思考与交流;所谓大容量就是:以教材为基础,进行拓展、演绎、提升,通过各种课堂活动形式展现,如辩论、小品、课本剧、诗歌、快板、歌曲、绘画等等;所谓快节奏就是:在单位时间内,进口学习目标和任务,通过周密安排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达到预期的效果。
预习模块的主要任务是:明确学习目标,生成本课题的
重点、难点,并初步达成学习目标。然后学生通过自学、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等形式初步达成预设的目标,并对自己找出的重点、难点进行深入的探究,并在此基础上不断生成新的学习目标,为展示课做准备。
展示模块的主要任务是:展示。交流预习模块的学习成果,并进行知识的迁移运用和对感悟进行提炼提升。
反馈模块的主要任务是:对前面的课进行反思和总结,对预设的学习目标进行回归性的检测,本环节尤其突出“弱势群体”,让他们说、谈、演、写,进一步检查三维目标的落实情况,这一环节主要利用好“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战略,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
“三三六”教学模式使得课堂充满着生命的气息,这里的教学过程称为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的底蕴是丰富的潜能,使之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
六、作文课的大胆创新。
1、学生根据题目各自板演自己的优美语段。
2、学生互相摘抄,进行资源分享。
3、学生互改作文,优生改差生的作文,优生改优生的作文。
4、最后老师进行作文点评。
杜郎口中学开放的教学模式,挖掘了学生的潜力,培养
了他们的勇气,张扬的是个性,奠定的是信心。杜郎口中学新型的“10+35课堂”,“0作业教学制度”在教革中已取得了成功,成了教改中的一枝奇葩,创造了一个奇迹、一个神话。我们要尽快行动起来,学习、模仿、借鉴吸取他们经验的精髓,彻底大胆走出讲授型的课堂,创出自己的特色,走出自己的路子。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自己的精彩。
第二篇:杜郎口中学
杜郎口中学“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解读
“ 三三六 ” 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即:课堂自主学习三特点: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自主学习三模块:预习、展示、反馈;课堂展示六环节: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示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
“ 三三六 ” 自主学习模式的前 “ 三 ” 为该模式的三个特点: “ 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 ”。
所谓立体式就是:学习目标、任务是新课程要求的三维立体式。将学习任务分配到每个同学、每个小组来完成,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主体性,发挥每个小组的集体智慧,展示模块才会有不同层次、不同角度的思考与交流。
所谓大容量就是:以教材为基础,拓展、演绎、提升,通过各种课堂活动形式展现,辩论、小品、课本剧、诗歌、快板、歌曲、绘画等等。
所谓快节奏就是:在单位时间内,紧扣学习目标和任务、通过周密安排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达到预期的效果。
后 “ 三 ” 为自主学习“ 预习— 展示 — 反馈 ” 三大模块。
预习模块主要任务是:明确学习目标、生成本课题的重点、难点并初步达成学习目标。其基本过程是,学生根据自学后对文本的把握,教师根据对课程标准的把握,通过师生共同讨论,预设学习目标。然后,学生再通过自学、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等形式初步达成预设的目标,并对自己找出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究,并在此基础上不断生成新的学习目标,为展示课做准备。有了这样充分的预习课,展示课上学生的表现就不足为奇了。
学生的预习,教师需作必要的指导:明确目标任务、掌握学习的方式方法、所达到的目标要求。学生用双色笔做预习笔记。既有自主学习,自悟、自结,又有合作交流,学生相互启发、共同探究、学会学习,真正做学习的主人。通过对文本的挖掘,思想内涵的体验,形成自己的作品:一题多解,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观察分析问题;感悟情思,形成自己的观点,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写作、散文、诗词、细节描写 „„ ;歌曲、相声、舞蹈、快板、小品、双簧、歌谣、口诀、图画等,同学们在收集信息的过程中,全员参与,并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来观察、思维。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性格特点、社会经验、知识水平去体会、感悟,并形成一定的解答方法和答案。在此过程中,学生是独立的个体,甚至对同一个问题有几种解释和推测,比如学生由语文课文中的一朵小花,引发出了几十种观点及情绪,有喜有忧、有爱有恨、有怜有憎,由一朵花引发出诗歌、舞蹈、散文、小说、歌曲等,开拓了视野,陶冶了情操。打破了统一答案、唯一答案,信息量几十倍甚至上百倍增长,学生的奇思妙想应该用无尽无休来表达,杜绝了千人一面。学生敢想、敢问、敢说、敢演、敢答,张扬了个性,解放了学生的潜在能力。因为收集信息是多方位的,师生、生生、组组交流合作,共同分享学习成果,避免了单走独木桥,也少走了一些弯路,节约了时间。
展示模块的主要任务是:展示、交流预习模块的学习成果,并进行知识的迁移运用和对感悟进行提炼提升。本阶段的基本形式一般为: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回顾预习成果,进行组内、全班的展示和交流。通过形式多种多样的师生、生生的互动学习、感受交流,依据学习进程,不断生成新的学习目标。学生提出问题,大家共同讨论,阐述自己的观念和见解,教师是平等中的一员。展示过程需注重学生的差异性,把握优、中、差展示的机会,尊重每个学生,鼓励每个学生。课堂是富有弹性,因为开放性的课堂还有许多不确定的因素,要根据课堂上学生的表现与互动,灵活地做调整。本过程既是预习成果的展示,又是在此基础上的进一步提升。学生由预习交流,接着确定目标,然后由教师分配学习任务,一般是以小组为单位,这里的分配任务就是立体式教学的体现,原来一节课是在教师主持下,从头至尾,我们称之为一条鞭子教法,全体学生同时考虑相同的问题。就像学生打菜的窗口一样,一个窗口,一排好长的队伍,如果多开几个窗口,不就是提高效率了吗?小组领到任务后,自主探究,交流合作,形成自己或小组最佳解答方案,完成后,各小组展示提升,其他组的同学分享学习成果,或者在某小组展现时受到启发,又有更好的解答方法。由一条线变为立体式的网络。通过各组对不同任务的完成及展示提升,课堂容量加大,原来一节课完成三个问题,现在能完成十几个,原来一题只有几种解法的,现在多达几十种。由于立体式教学,不仅课堂容量加大,而且教学进度加快。学生们的理解、掌握、体会,更深、更透、更快。
反馈模块的主要任务是:依据学生的认知、体验、感受,对前面的学习予以反思总结,对预设的学习目标进行回归性的检测。本环节尤其要突出 “ 弱势群体 ”,让他们说、谈、演、写,进一步检查落实情况,能否达到三维目标。力争不让一名弱者掉队,充分利用 “ 兵教兵 ”、“ 兵练兵 ”、“ 兵强兵 ” 战略,全面、全体提升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等。较弱学生在某一问题上如存在认知差异,要 主动向优等生拜师学艺,可以是同组的,也可以是异组的。可以结成若干对,利用优生的辅导,既让学困生吸取营养,点燃了他们求知向上之火,或者说让学困生绝处缝生,迷惘的十字路口辨明了方向,同时优生在原基础上又得到提高,不自觉的把知识进行梳理、系统并形成能力。课堂是多边课堂,几对、十几对、几十对全方位,学习是主动的,参与是积极的,获得也是丰富的。每个学生都动起来,无论是被帮的,还是提供帮助的,思维都是非常活跃的,脑、眼、耳、口、手并用,因为主动,所以才能有高效率。
“ 六 ”,即展示模块 “ 六大环节 ”,分别是: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示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
预习交流:明确目标的环节,可以通过学生交流预习情况、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分组合作:即教师口述将本节学习任务平均分到小组内,一般情况下每组只完成其中一项即可。
展示提升:各小组根据组内讨论情况,对自己组的学习任务进行讲解、分析等。
穿插巩固:各小组结合组别展示情况把自己组没能展示的学习任务进行巩固练习。
达标测评:教师以试卷或纸条的形式检查学生对学习任务的掌握情况。教室三面全是黑板,学生随时爬黑板或默写或解题或争论或评议,学生站着的、写着的、大声说着的、趴着倾听的,最大限度的让学生动起来。
预习、展示、反馈三大模块贯穿在一起,就构成了杜郎口中学的自主学习模式的主体。
与我们通常的理解不同的是,其课堂教学预习、展示、反馈模块都是占用正式课时的,有时是一节课,有时是两节,也可能是十几分钟,具体时间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展情况而定,但这些环节是必不可少的。而且这些模块的教学组织形式都主要以小组活动和学生自学为主,都是学生为主体的课堂。
预习、展示、反馈是三个紧密相连的模块,或者说是教学过程中的三个环节。预习、展示、反馈都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预习是展示的前奏,预习不充分决不展示。当学生整体基础比较薄弱、学习能力不强时,对所学习的内容,需要全面预习,通过自主学习、小组交流初步达成学习目标,然后才能进入展示模块。当学生整体基础比较好,学习能力比较强时,预习模块可以用分解任务的方式,让学生分小组带着不同的任务去学习和研究,也可以两个小组共同担负相同的任务,展示时通过分工合作解决问题。展示模块的目的是提升,展示应在知识的生发点、易错点、拓展点处实现知识的上挂下联、左顾右盼,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展示的落脚点在于对知识的全面梳理,形成知识框架,归纳出规律和方法,达到提升的目的。“举一反三”就是要让学生从一点出发,把握一类。用三种方法解决一题的价值,永远大于用一种方法重复练习几十道题。用多种方法解决一题,培养的是学生驾驭知识的能力,用一种方法重复练习几十题,带来的只能是解题的熟练度,但还会抑制学生的思维,加重学生的负担,引发厌学情绪。“举一反三”就是让学生通过一点生发出去,看透、看精,实现知识的整合,掌握知识的内在结构、内在规律。反馈是回归性的检测,是对学习目标的回归。对弱生是学习目标的再次强化和全面达成,对优生是再次提升。反馈不单是反思、问答、对子互查、练习和测验,反馈是对子之间、小组之内、组组之间的多边活动。反馈可以是教学的一个环节,也可以是独立的一节反馈课。可以是章节反馈,单元反馈,也可以是复习反馈、练习反馈、测评反馈。反馈中既有自主反思,也有展示提升,还有穿插巩固。总之,反馈的目的是全面的、全体学生的对学习目标的再次达成和提升。
“ 三三六 ” 自主学习模式以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参与为特色,将课堂的绝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老师仅用极少的时间进行 “ 点拨 ”。杜郎口把这种特色叫做 “10 + 35”(即教师讲解少于 10 分钟,学生活动大于 35 分钟),或者 “0 + 45”(教师基本不讲)。杜郎口中学的课堂让所有学生在同一时间里同时用心灵、用生命讲述课堂的故事、讲述成长的故事。课堂形式多种多样,甚至五花八门,“ 台上 ” 学生或表演、或辩论、或歌唱、或讲解、或朗诵,小品、相声、独唱、合唱、舞蹈、辩论赛、小组展示等多种形式交相辉映; “ 台下 ” 学生或蹲、或站、或座、或跪,地上、课桌上、板凳上挤成一团,聚精会神、津津有味。课堂的气氛热烈而不失和谐,杜郎口的课堂发言几乎不用举手,学生站起来就说,说完自己坐下另一个接着说,但是由于学生的参与热情很高,常常会遇到两个人甚至几个人同时站起来发言的时候,这 时 老师也不调解,学生同时说上一句半句的,就会有人让出来。这样的课堂:没有老师的呵斥、没有老师的监督,没有老师的 “ 谆谆教导 ”,这样的课堂完全是学生的舞台,老师混杂于学生中间,常常很难辨认。这样的课堂完全是学生自觉的激情投入,他们爱课堂、爱知识、爱学习!
第三篇:杜郎口中学
杜郎口模式与课堂改革
我想从四个方面谈一谈学校管理问题。
第一,是环境
首先要为教师建立一个好的工作环境。这就需要学校领导班子能够有甘于奉献的精神和具有一支有较高的素质的教师队伍。
实事求是地讲,学校的教学工作,领导班子是关键,只要领导班子过硬,敢打硬仗,能够以身作则,再加上认真负责,没有一个学校办不好!
通过长期的探索,我们提出了教师应具备的十大素质。这十大素质是:
第一,登高望远,积极进取的人生追求;第二,脚踏实地,吃苦耐劳的奉献品质;第三,从小事抓起,打造精品的质量意识;第四,勤于交流,促优正劣的改革勇气;第五,善于合作,取长补短的进步要求;第六,努力学习,完善自我的探索态度;第七,关心集体,先公后私的奉献精神;第八,关注科研,总结规律的创新思想;第九,尊重学生,关注学生的民主观念;第十,相信学生,利用学生的主体理念。
通过几年来的努力实践,我鼓励老师们争创一流、努力工作、敢为人先,建立了一个好的工作环境。在我刚到杜郎口中学当校长的时候,前一任李校长对我说,在当时已经几年领跑中考的湖池中学,有一个好的校风,有的老师成绩差,自己就偷偷地流泪。当时,我听了觉得不可思议。可是到了现在,我们杜郎口中学的不少老师,课堂出现了问题、教学的成绩落到别人的后面,也偷偷地流泪,主动到有关的领导跟前作检讨、表决心。
有了这么一个工作氛围、工作环境,取得成绩是必然的。
第二,是信念
我们有一个基本信念,那就是相信学生,发动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也就是在整个的教学过程当中,以人为本,关注生命。
我们从1998年开始搞教学改革。从那时起,我们的课堂评价定位就是不看教师看学生。课堂中不是看教师讲得多么精彩,而是看学生学得是否主动。现在每次听课,每次考核,每次公开课、观摩课,我们都是从四个方面对课堂进行评价。第一,是学生的参与,包括学生参与的数量,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第二,教师对文本的挖掘,有没有形成自己的观点、方法;第三,学生在表达时的精彩度,比如,语言、表情、动作,对知识的深化、拓展,包括自己个人的才艺展示;第四,生成。生成是每节课最精彩、最宝贵的地方,课堂上学生能不能举一反三,学以致用。
从1998年到现在,不看老师看学生,这就是我们的信念。因为不管是应试也好,学生终身发展也好,还是学生将来走向社会,成为一个创新的人才,未来都是落在学生自己一个人身上。第三,是一个机制
这个机制,我们贯穿着两点。
第一点,要立榜样,树典型,让更多的人成为教改的行家里手。我们每学期要评选校级名师、教学能手、优质课、校级十佳。每次获得荣誉的老师,都能予以一定的资金鼓励。邓小平曾经所过一句话:“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我们是让一部分同志成为教改的先锋。现在我们的教师有四个层次,最高的叫专家教师,第二个层面叫能手教师,第三叫优秀教师,第四叫进步教师。专家教师每个月500元的工作补助,能手教师每月300元,优秀教师每月150元,进步教师每个月80元。
除了评选不同层次的教师,我们每个月都要组织一次领导班子观摩课,骨干教师的公开课,普通老师的达标课,薄弱老师的过关课,很差老师的追踪课。并且对一而再、再而三不达标的老师,提出了一谈二警三停的管理机制。一次不达标要进行谈话,两次不达标在教学会上予以警告,三次不达标要停课一周,到优秀教师的课堂去培训,去学习,去锻炼。五年坚持下来了,每月一轮。
第二点,就是评定。我们现在提出要日清周结,学校领导班子每天要对老师的工作进行反馈。在前一段,我们是上午第一节课前,由分管领导对老师前一天下午的工作进行公开反馈,包括听课、1查各种的材料和对学生的调查。现在上午第一节课前,分别由语文、数学、外语三个学科的代表老师,结合自己的工作做点评。下午第一节课前,由理化生、政史地、音体美三个综合学科的老师,对自己的工作进行解剖、分析。
学校一贯坚持的业务论坛,在每周六下午,全体老师要一一登台演讲,结合自己的工作,谈经验、谈教训、谈措施、谈方法,老师既是教育者,也是受教育者。从2002年开始到现在,业务论坛已经组织了70多个专题,稿子如果堆积起来,已经有两米多高了。业务论坛是我们教本研究的一大优势,对老师业务理论的提高,对课堂技能的完善,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我们还组织各种评比。比如,三个年级主任要互评优秀、良好、一般,还要对自己年级的班级评出优秀、良好、一般、待提高。评出来以后,大家要讲自己的亮点,把经验介绍给全校的老师们,同时也要讲教训。每个周末进行学科评比。对六个学科,要评出一个优秀,两个良好,两个进步,一个待提高。学校给评上第一名的教师每人奖励30元,良好的每人奖励20元,进步的每人奖励10元,待提高的不作奖励。
在一个阶段内,这个奖励是非常管用的。随着老师素质的提高,奖励对他们的作用会逐渐淡化,可是老师们对自己处在一个什么位置会越来越重视。每次听课后,学校都会对讲课老师打分,并进行简评、反馈。有好几个老师都说,我的得分高一点低一点不在乎,给我指出缺点,替我找到需要改正的地方,我觉得自己就收获很大。还有老师说,这一学期我得了几千块钱奖励我不在乎,可是在我的学科当中、年级当中,我是第几位,这是我人生价值的写照,这是我的尊严。
第四,也就是保障
我们的管理体制和其他学校有一定的区别,我们现在落实四层管理。第一层是校委,第二层是学科,第三层是年级,第四层是班级。
校委有一个验收评估小组,简称验评组,由一位校长任组长,由校长助理任副组长,还有三个成员,也是学校最有威信、教学最棒、能够得到老师们认可的三位。这个考评组每天都进课堂。我自己最大的体会是,我们学校中心工作是教学,教学的地点是课堂,要想提高教学的质量,就要立足于课堂。现在我虽然事情比较多,还要坚持每周听课15节以上,平均每天三节。有时候两天没有听,再下一天要听六至八节。多听课、多评课,这是杜郎口中学的一个核心的、最有效的办法。
学科主任是本校同学科第一责任人。我们学校的教务处,最近几年已经变成了档案室。因为教务处的几个人,管理全校的教学有心无力,我们便呼吁,学科主任的位置就相当于一个教务处主任,把学科主任纳入到学校的主要领导成员。教学工作由学科主任全权负责。年级主任侧重于行政管理,执行学校的规章制度。
我们把班主任也纳入到学校教学的管理中,这是学校最基层的管理。我们对班主任的最后的考核,就是对这个班所有任课老师教学过程、教学成绩综合的评价。班主任有聘任老师、管理老师甚至辞退老师的权利。
班主任工作反思
天下午听了杜郎口中学徐立峰主任的班级管理讲座,令我耳目一新。
杜郎口中学现在十六个班级,他们在班级管理上最大特点是处方管理和分层管理。其具体做法是班主任先根据思想表现,学习成绩组织学生选出常务班长两个人,男女生各一人;再由常务班长组织全班同学选出六名小组长,同样是品学兼优的同学担任,各小组组长轮流值日一天,为值日班长;最后,全班同学根据成绩,觉悟等平均分配到六个小组。每周班会课上,由常务班长和值日班长组织和主持召开班会,班会课的一项主要内容就是班长评方同学并排序,同时全班同学也可评议三个班长。这种做法不仅仅减轻了班主任的工作压力,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团结向上的集体主义精神等等,长此以往地坚持,学生肯定个个很优秀,一定能成为英才。
回想自己的班主任工作,“累”、“苦”等 字眼突现眼前。在班主任工作中,自己对学生总是不放心,事无巨细,一一过问,一一检查督促甚至亲躬,长此以往,不仅累垮了自己,苦够了自己,还忽略了学生各种能力和品质的培养,学生对班主任的依赖越来越强,这样,对学生的成长没有多大的好
处。
徐立峰主任说:班主任应大胆“放权”,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所起的作用越小越好,应让学生自主管理。这话说的很好,很有道理。
总之,“自主管理、分层管理”的这种做法值得我在今后的班主任工作中加以借鉴和运用。
杜郎口中学的教学改革之路
【编者按】:这里让我们跟随记者的步伐,走进杜郎口中学的校园、课堂,同杜郎口中学的师生一道充分感受体验杜郎口中学因教学改革而带来的新变化、新气象„„
去哪里寻找我们的理想课堂?
——山东省茌平县杜郎口中学的“课堂革命”
中国教育报记者 陶继新 徐启建
没有讲台;教室里除了一面墙是玻璃窗外,其余三面全是黑板;老师在课堂上只准讲十分钟,讲多一分钟都要挨罚;上课的时候,学生或坐或站,吵吵嚷嚷,像个集市;老师领着头,有人躺着学书中的人物,有人用笤帚当剑边舞边唱„„
有谁想象过这样的课堂?
但就是这样的一种课堂,让一个濒临撤并的农村中学在去年的中考重点录取中报名268人考上了267人,也让一个个害羞内向的农村孩子在生活中大胆活泼而充满了无尽的活力。
谁动了我们的快乐课堂?
杜郎口中学,这个偏居鲁西北山东省茌平县的一个普通农村中学,不管从哪个角度看似乎都让人很难相信它已经成了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热点”:偏僻闭塞,地处彻底的农村,周围都是大片的田地,连只砖片瓦都没有;设备简陋,不用说许多学校的基本配置——现代化的设备如多媒体教室、视听教室等,就是像样的用来上公开交流课的音箱都没有;师资力量薄弱,学校老师正规师范本科毕业的很少,专科毕业的较多,甚至中师毕业的也占有相当可观的比例„„
有两个事实可以说明改革之前的杜郎口中学的“教育状态”:初中三年级一个曾经有60名学生的班,中考前只剩下了11名学生;全校一年升入重点高中的学生仅是个位数。而最为重要的是初中3个年级每班有一半的学生跟不上教学进度,厌学思想严重,辍学现象时有发生。新上任的校长崔其升对辍学的学生进行了跟踪调查,发现他们辍学的主要原因不是家庭经济困难,也不是家庭发生变故,而是他们感到学习困难,不愿在学校“活受罪”。一连许多天,崔其升拎着个板凳四下里听课。很快他就听出了“门道”:许多老师上的课,学生很不爱听。特别是一些年龄较大的老师,上起课来,状如树干,举止单一,话似白开水,枯燥乏味,课堂上,死气沉沉,表面上看起来秩序很好,实际上,学生的思想早开小差到了“爪哇国”,不是昏昏欲睡,就是桌底下你捣我一下,我踢你一脚,寻开心,闹着玩。一些学生家长更是告诉崔其升:“孩子在学校混了3年,痛苦了3年!”
老师本来应该是受人尊重的传道者,现在竟然沦落到了“痛苦制造者”!家长的话深深地刺痛了崔其升的神经:“教师把学生看作接受知识的‘灌装桶’,课堂由教师一统天下,学生像被驯服的小绵羊,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这些究竟给教育带来了什么?给孩子带来了什么?既然‘满堂灌’没有好的效果,我们能不能改?我们该怎么改?”
让课堂上的教师先活起来
1998年暑假之后,杜郎口中学教育教学改革拉开了帷幕,校长崔其升烧起了他的头三把火。崔其升的第一把火是量化指标。崔其升决定将课堂教学评价作为改革的突破口,将好课的评价基点定位于学生的动。为此,学校制定了3条量化指标:一是课堂气氛要热烈、和谐、民主,学生敢问、敢说、敢爬黑板、敢下桌讨论,形成一种积极主动,争先恐后,紧张活泼,读、说、议、评、写贯穿始终的课堂学习环境。二是课堂形式要多样。采取各种各样的学习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男女生竞赛、曲艺节目、讨论辨析、小品表演、擂台比武等,都可以堂而皇之地走进正式课堂。三是学生参与人数多、密度大,力争做到人人有份。这是课堂教学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学校通过比例量化考评成绩,以参与人数除以班级人数的比例高低衡量教师教学成绩的优劣。量化指标的评价触动了教师的灵魂,他们开始思考一种前所未有的行动——由原来注重教师单独的教转移到关注学生自己的学。
崔其升的第二把火是上好“三课”。虽然有了量化指标的规定,但许多教师依然心存疑惑:我们这么苦口婆心地讲,学生还学不好呢!要让学生动起来,自己少讲,恐怕更是“玩火”。许多教师玩起了“捉迷藏”:不让明讲,就偷着讲;不在讲台讲,就在台下讲。况且对于杜郎口中学绝大多数教师而言,新的课堂教学还是一种前无古人的幻影。究竟什么样的课才是改革课,若没有引领与实践,恐怕依然在教师的心里难有一个清晰的思路。为此,崔其升通过上好示范课、过关课和跟踪课等“三课”,让全校教师一步一步向课堂教学改革之路上逼近。
崔其升的第三把火:“一谈二警三停”。在上好“三课”的同时,“一谈二警三停”的相应惩戒措施也在实施。所谓一谈,就是第一次课堂不达标者,崔其升先与其个别谈话,谈课堂要求,谈教师角色,谈学生表现,谈课堂程序,谈教改意图等,指出问题所在,点明改革方向。所谓二警,就是第二次再不达标者,要在学科组会上予以警告。所谓三停,就是如果第三次还不达标,让该教师停课一周,专门听优秀老师的课,研读教改理论,学习组织发动学生的方法,由业务主任作专题辅导等。
三年的改革尝试,不仅使学校摆脱了被撤并的困境,而且结出了令人欣慰的果实。到2001年秋,一向在全县中考倒数第一的杜郎口中学,已经步至中游地带。更为重要的是,教师的改革意识大大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越来越高,课堂一扫往日的沉闷与单调,澎湃激荡起改革的活力与生气。
杜郎口的师生关系
通过两天的深入学习,使我更深的了解到杜口课堂中老师是如何转换角色的。这种教学模式改革的精髓就是,老师由原来的主演,变为现在课堂上的导演,而学生由原来的观众和听众的角色转变为今天课堂上的演员。那么课堂中老师这种导演的角色又是如何体现的呢?他们在课堂上是不是一言不发,在做些什么呢?通过学习让我看到了,他们导演的角色主要从以下几方面体现:
第一、知识性的点评及引导,学生们积极的对每一道题进行讲解的时候,难免有遗漏或发现不了的问题,这时导演要发挥作用了。一节数学课上,学生分析完了,老师开始引导:“解决本题时有两个易错点,你们发现了吗?”生说自己的见解,当另外一个易错点没有说出来的时候,老师便点了出来,这就是导演应该做的。
第二、对解题方法进行点评,课堂上老师并不是传授知识,而是传送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一道题学生分析讲解后,教师便总结出,解此题时要一牢、二看、三回头。这就是方法的点评和指导。
第三、对学生如何当好演员进行指导。一名学生在读完题后,便进行讲解,此时导演便打住。此种讲法不行,便告知学生:读题是读题,讲题是讲题不可取,应该做到边读题边结合图形进行解释。于是该生又用二法进行讲解,这也是导演作用的体现。
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和要求。一节物理课上,上课前老师便提出三点要求:
1、注意板面设计的合理性和工整性。
2、对能质疑和敢于质疑的同学要给以双倍加分。
3、注意表达时的口语。
4、看哪个组有创新。当学生板书完、讲解完后,老师对相应要求的表现及时给以鼓励性的评价和点评。这就是作为一名导演如何指导学生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的表现。
总之,从杜口老师这种角色上的转变来看,或多或少的解决了很多老师的困惑,那就是这种课堂模式下老师讲什么,什么时候讲的疑问。这种角色真正的把课堂交给了学生,而老师真正的成为了课堂的组织者和学生学习的合作者。真正的能指导学生提高能力,培养了学生良好的素质,这正是新课改理念中所要求的。
第四篇:杜郎口学习后感
读杜郎课堂 学杜郎精神
新浦区教育局
三个特点: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三大模块:预习、展示、反馈;六个环节: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示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与其它学校(传统模式)相比,其最大的不同是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关于山东省杜郎口中学及其现象,目前在各种教育媒体均有着大量的报道。“以人为本”、“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在自主、自信中学习并快乐成长”„„又有了新的注解。“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10+35”课堂教学模式等,已逐渐成为教育界新的流行语。正如《人民教育》2006年第24期的年终综述所言:杜郎口中学是2006年新课程绕不过去的名词。这一切究竟是怎么回事?带着好奇和疑惑,2006年12月27日,我们随从连云港市教育局调研考察团,冒着严寒,专程赴山东聊城市茌平县杜郎口中学进行现场实地考察。现将我们的所见所思所感汇报如下:
一、所见——自主学习创造的奇观
杜郎口中学的教改,已历时8年之久,目前已形成很特别、很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即预习、展示和反馈三种课型。每一种课型所用的时间要根据学科内容、学生的实际等因素来确定。短的十几分钟,长的要几节课。不论哪一个课型,基本都会表现出这样的特点: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此为“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中的第一个“三”,即课堂自主学习三特点的具体内容)。但三种课型一般是依次进行,不可跳跃或遗漏,它们构成有机的整体。
1、预习课课型。预习课的主要任务是“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此为“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中的“六”的前三步具体内容),即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找出重点、难点。教师根据课文的背景、情感,特别是学生的认知起点、学生之间的差异等,指导学生进行自学,有时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性学习来完成比较难或重要的学习任务。这一步学习要求学生作预习笔记,这种笔记可称得上是杜郎口中学的一大特色,因为杜郎口中学任何一个学生的预习笔记都会以工整、清晰的书写和详实、条理的内容给访者留下难忘的印象。在预习课上,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对课文的文本内容、思想内涵进行学习、感悟,基本上掌握了课文的基本知识、技能以及思想内涵,并形成了自己的观点、想法。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又给各个小组(一个班级基本上有六个小组)布置较难或重要的学习任务,各个小组展开新一轮的合作学习。在各个成员共同努力下,形成了集体意见和学习成果,同时大多数学生都能用具有个性化的方式,表达和阐释观点、交流学习成果。这为即将进行的展示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展示课是学生预习成果的展示与交流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学生学习的继续,是精神和感悟提升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杜郎口中学课堂教学最精彩之处。展示课的主要任务是“展示提升、穿插巩固”(此为“六”中第四、五两个步骤的具体内容)。
情景一:这里是初二(4)班的教室,此刻正进行的是数学展示课。老师简单说明一些要求,就分配了各小组的任务。一部分同学解答练习册上某某页15----39号的习题(共25道习题),其余同学自选或自编习题并进行解答。全班同学很快行动起来,教室内、外四块大黑板下都站满了学生。学生的粉笔字熟练、工整,令人赞叹,更令人赞叹的是学生的解题速度和正确率。约十分钟,教室内外四块大黑板上写满了题目和解答过程,有的同学还在题解之后附上自己的解题方法说明或解题的感想,如“分析”、“注意”、“拓展”、“智慧园”等。观后所感:数学展示课(一定意义上讲,相当于传统教学方式中的习题课)所出现的范例数量几十道!相比我们传统教学中的几道题,可谓是真正的“大容量”。学生在展示课中唱主角,且能自由选择或自编习题并作解答,最后再向同学们作讲解,更是传统教学的习题课远远比不了的。在这种课堂上,学生对于选题、解题都有一定的自由度,在充分的自主学习状态下,必将绽放出奇异、美丽的思想火花。情景二:这里还是初二(4)班的数学展示课课堂。学生在黑板上写好了几十道习题的解答过程后,接下来的环节是讲解。一位男生手持教棒,站在黑板前准备陈述自己的解题过程,其他同学迅速围了过来。男生开始讲解,不时有同学或者老师插嘴问一些问题,男生都一一作了回答。在整个讲解过程中,男生语言流畅,落落大方。然后,其他同学依次到黑板前作解题陈述,一直持续了20多分钟。
观后所感:学生在黑板前进行讲解,其实是讲解人与同学们甚至老师在进行双向交流互动。在交流与互动中,不仅讲解人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体现,其他同学的主体性也得到了发挥,从而达到调动全体学生主动性的目的;在交流与互动中,不仅讲解人头脑中的知识体系或认知结构得到丰富和优化,讲解人的精神也有收获,使自己更加自信;在交流与互动中,不仅讲解人个体有所收获、提升,讲解人所在的小组也能获得成功的喜悦。因为讲解的内容往往是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果。这样将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小组内部的合作劲头。另外,经过生生、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除能大大扩大教学内容的数量,达到“大容量”的目的外,还能生成许多新的习题和解决方法,从而达到丰富教学资源的目的。
情景三:一位数学老师在数学展示课上的形象。
数学展示课快结束了,但老师讲的话却很少,累计起来约五、六分钟(而学校规定教师讲课时间不超过十分钟,即实行“10+35”课堂教学模式)。老师板书则更少(一节课共写了五个字)。那么,老师在这一节课中干了些什么呢?如果你身临其境并进行观察,就可以发现:老师主要是给不同学生(或小组)布置了不同的学习任务或展示内容,然后就在学生中随处走动和问询。时而聆听,时而与个别同学小声讲些什么。在课堂中教师主要起着学生学习、交流、展示活动的组织和管理作用。因此,他需要随处走动,根本就没有一个固定的站位,因而也就用不着传统课堂中的讲台。
在展示课临近结束时,老师开始点评,语言精炼、明了、到位。你常能听到这样的问话或陈述:“这道题解答的过程中关键在哪儿?”、“这一题还有一个更好的解法”、“这位同学的解法很巧,大家要向他学习”„„
情景所感:教师在课堂上到底应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这不仅仅是教学的技术、策略问题,而是教学观念的问题。教师只有充分放手让学生去做,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达到更好地促进学生成长和发展的目的。而如果教师事无巨细、面面俱到,甚至代替学生去做一些事,那是永远培养不出学生的主动性的。
3、反馈课主要是对预设的教学目标进行检测和评价。即进行的是“达标测试”工作(此是“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中“六”的第六个环节)。教师可以用试卷,也可以用纸条等形式检查。在课堂上,教师特别关注的是那些“弱势群体”,发现有问题,将及时采取措施(主要是让同学们之间进行互相帮助,他们称之为“兵帮兵”、“兵带兵”。当然关键的时候,老师会给予热心的关怀的),努力使学生全员都达到基本的教学目标,同时努力使学生精神上、心理上也有所收获。“达标测试”不仅设置了期中、期末考试,还有月考、周考。这么频繁的考试,如果在一般学校里可能会出现这样的恶果:每一次考试都会伤及一部分同学的自信心甚至自尊心。结果是考试次数越多,学生学习积极性越差,学习上甚至行为表现上掉队的人也越多,最后导致许多学生辍学。而杜郎口中学的测试与评价工作,对学生来讲可以说达到了正反馈作用目的,学生将进入良性的发展状态。
二、所思——以人为本为魅力之源
杜郎口中学的课堂有如此高的效益,原因何在?这是每一个关注杜郎口中学的人都在思索的问题。经过观察和分析,我们认为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第一,杜郎口中学的教研工作非常务实。这是保证课堂有较高效益的必要条件和基础,同时也是杜郎口中学的一大亮点。
杜郎口中学的教研活动可以从课前和课后两个方面来讲。课前,教师除集体备课、个人二次备课外,其教案还要经组长(学科)审阅签字后才能使用。课后,除个人自评、反思外,教师们还将自己的反思内容用小黑板公示出来,以供大家相互学习和借鉴,达到成果共享,不足共勉的目的。再者,杜郎口中学还坚持每日他评和反馈制度,即每天由组长(学科)对前一天所听的课进行评价与意见反馈。其形式有两种:一是大黑板通告,二是开碰头会。另外,学校还定期举办“教师论坛”等活动。通过这一系列活动,不仅为课堂有良好效益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更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拓展了空间,增加了机会。第二,杜郎口中学的学生工作非常到位。这是保证课堂有良好效益的充分条件,同时也是杜郎口中学一大特色。
在杜郎口中学,不论你到哪个班听课,也不论你听哪一节课,教室里虽然看上去乱糟糟的(由于教学活动的需要,学生流动性比较大。他们有时聚集在某块黑板前,有坐有蹲,还有站的,显得参差不齐;有时在相互讨论、对话,甚至表演、竞赛等),但你看不到学生有开小差、皮闹的现象。再者,由于学校接待外地考察学习的人很多,每天有四五百人(最多时竟达一千多人),学校无法提供足够多的凳子,所以听课的人全是站着或流动式。一会在这个班,一会又到那一个班,有的听课者一节课能跑七八个班级。虽然上课时教室听课的人比较多,平均每个班有20多人,且时进时出,但未见学生有回头张望、瞧奇看怪的现象。他们都十分认真、非常投入地进行着自己的学习、表演、展示等活动。这是多么令人感慨的事!
那么,杜郎口中学又如何开展学生工作的呢?简单的讲就是充分调动学生集体和个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认真、严格地进行良好行为习惯,包括学习习惯的培养工作。为此,学校首先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各个有机组织中的一分子,如班级中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人在小组中都是重要的一个角色;班级成立了若干个“帮扶对子”等。其次,通过学习成果展示、学科竞赛和评比等手段,使学生个体和集体不断获得成功的快乐,或者得到一定的鞭策、激励。从而不断使集体的凝聚力和个体的自信心得到增强。再次,杜郎口中学的教师能正视学生之间的差异,并特别关注“弱势群体”(或称“后进生”)。教师不仅在学习上关心“弱势群体”,甚至在生活上也相当体贴。第三,学校确立了正确的学生观,积极践行着“以人为本”的先进观念。这是杜郎口中学之所以有持久、高效的课堂核心原因,更是杜郎口中学课堂的真谛所在。
在杜郎口中学教师的心目中,学生生命的主体地位是非常明确的。教师能自觉并负责任的对待每一个学生,他们认为“无论是考上学的,还是不上学的,我们都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让他们能适应社会的竞争” 他们不仅这样想,更有具体行动,如教师能正确处理好与学生之间的关系,积极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更好地为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创造人文环境。反过来,学生有效的自主、合作学习又促进教师的人生积极体验的生成,达到共生与双赢。这就是“以人为本”理念的魅力所在。
三、所感——杜郎口人精神是制胜的法宝。
回想当年轰轰烈烈的学“洋思”,有多少感慨、多少遗憾。今天,同样面对杜郎口中学,我们到底应该学些什么?
学习杜郎口中学先进的做法和经验。杜郎口中学的经验,不是简单的一招一式能概括得了的,它是一个庞大的有机体系。其中包括课堂教学经验、校本教研经验、学风建设经验和校本培训经验等。这些先进的经验是需要系统领会、逐步与本地实际结合、同化,才能为我所用。
学习杜郎口中学先进的教育思想和观念。杜郎口中学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就,其重要的一条就是他们确立了正确的思想观念。这是杜郎口中学诸多先进经验的核心内容。它的内涵就是“以人为本”。可以说要学的地方太多。然而,使我们感触最深的,同时也是最应该学习的是杜郎口人的精神!
杜郎口中学之所以有高效益的课堂,除了缘于杜郎口人具有科学、可行、高效的教育教学方法外,还少不了认真务实的工作态度,少不了同志之间坦诚互助的团结风气,更少不了艰苦创业的开拓气度和坚卓守业的顽强意志。这一切构成了积极向上、勇于进取的杜郎口人的精神和文化。这是杜郎口中学制胜的法宝。
自主的学生 理想的课堂
杜郎口中学是山东聊城市茌平县的一所乡镇初中,曾经连续在县里考核居倒数之位。经十年的教育教学改革,如今因其“生动的课堂,独特的教学,显著的成绩”被誉为具有“原生态、开创性、扎根本土”特色的农村教育教学改革的先锋。这是一所什么样的学校,有着什么样的老师群体和学生群体?成功的秘诀是什么?百闻不如一见。带着众多疑惑,我们走进了杜郎口中学。
一、校园
印象一:校园地处茌平县东部的庄稼地里,周围没有小卖部,没有小吃摊,也没有充满诱惑的网吧,更没有熙熙攘攘的人群。学校实行的基本上是封闭管理。学生生活在原生态中,俨然近似乎一所世外桃源的学校。学生唯一能做的就是学习。
印象二:校园内整齐、洁净,随处可见一幅幅宣传牌立在路边、花园里。如“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和价值感唤醒。”;“学生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表现欲,是具有主观能动性、多方面发展需要和巨大发展潜能的个体,是教育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主动中发展,在合作中增知,在探究中创新。”这一条条书写在宣传牌上的精辟见解,无不时刻向走进和生活在校园内的人们展示着什么。印象三:教学楼的走廊里,全是张贴着各年级在校优秀学生的照片和他们在自主学习中的感悟,在相互交流中碰撞出的思想火花,在合作探索中产生的成功经验。
二、课堂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是教师工作的阵地,也是学校培养人才的基石。理想的课堂是学生把学习求知真正当成自愿,自动、自主的一种生活的需求,就像一个生命体需要进食、睡眠一样,是一种本能与自然的活动,而绝不是一种外加的,说服的、强制的活动。怎样才能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产生出一种强烈的欲望,走进杜郎口中学的课堂我们看到:(1)课堂上的学生:
杜郎口中学的课堂模式基本上都是一样的,打破传统的授课模式,实行学生桌对桌,面对面就座,让老师融入学生当中,让学生能够充分的交流、合作。上课前,学生就在属于自己的小黑板上,或展示预习重点题目,或反馈前一天易错的试题,或展示拓展提高题。课堂中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学生自信、踊跃的阐明自己的观点,讲解的思路也非常清晰、简洁,有根有据,一点也没有农村孩子那种胆怯、扭捏之态,都在落落大方中透着自信。小组内同学们相互交流、磋商,彼此耐心的讲解与辩论都是那么认真、诚恳,如果遇到难题可跨组询问、交流,可谓动中有静,活而不乱。学生发言几乎不用举手,学生站起来就说,说完自己坐下另一个接着说,遇到两个人甚至几个人同时站起来发言的时候,只要有的同学说上一句,其他同学就会自动让出来,非常有秩序,不需要教师的调解。课堂完全是学生的舞台,老师混杂于学生之间,常常很难辨认。只有学生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或出错误时,如读不懂题目无解题思路,词组运用的不恰当,公式理解的有偏差,这时教师进行点拨、指导,教师的作用才显现。在这种课堂上学生积极主动、生动活泼,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参与,每个学生都急于彰显自我,每一个学生都充满自信,学生自主、自信得到了真实的体现。(2)课堂上的教师
数学展示课快结束了,但老师讲的话却很少,累计起来约五、六分钟(而学校规定教师讲课时间不超过十分钟,即实行“10+35”课堂教学模式)。老师板书则更少(一节课共写了几个字)。那么,老师在这一节课中干了些什么呢?如果你身临其境并进行观察,就可以发现:老师主要是给不同学生(或小组)布置了不同的学习任务或展示内容,然后就在学生中随处走动和问询。时而聆听,时而与个别同学小声讲些什么。在课堂中教师主要起着学生学习、交流、展示活动的组织和管理作用。因此,他需要随处走动,根本就没有一个固定的站位,因而也就用不着传统课堂中的讲台。在展示课临近结束时,老师开始点评,语言精炼、明了、到位。你常能听到这样的问话或陈述:“这道题解答的过程中关键在哪儿?”、“这一题还有一个更好的解法”、“这位同学的解法很巧,大家要向他学习”……
教师在课堂上到底应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这不仅仅是教学的技术、策略问题,而是教学观念的问题。教师只有充分放手让学生去做,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达到更好地促进学生成长和发展的目的。而如果教师事无巨细、面面俱到,甚至代替学生去做一些事,那是永远培养不出学生的主动性的。
印象一:是民主。一改过去课堂上老师“满堂灌”,学生心有余悸、心灵封闭的现象。也一改过去要求学生认真听课、作笔记、做作业、考试、服从、听话、完成老师交给的任务、给家长个满意的分数的传统常规管理方式。有的是教师成为学生学习中的首席朋友和教师对学生的人格引领,心灵感染、智慧启迪。更有的是每个学生在课堂上的心灵放飞,无所顾忌。课堂上思考的批判性,思维的独特性,思想的创造性无所不在,无时不有,像卸了闸门的洪水,像脱缰的野马,像出笼的小鸟,没有约束,没有羁绊,回归了天性。在这样的课堂里,学生的心灵的门户不再封闭,身心不再倦怠,创意得到了苏醒,灵感得到了萌发。
印象二:是尊重。在这里师生相互尊重,生生相互尊重,师与生、生与生在课堂上表现出的互相倾听、互相点评、互相容纳,令人耳目一新。使得这里的学生有强烈的表现欲,也非常渴望得到他人的认可和赞赏。每节课学生都有表达、有表现,有表演,有展示,也有收获。教室里没有讲台和教师专用的黑板,只有一组组围在一起的课桌和分布在教室周围每人一块的小黑板。它们是学生学习和交流的场所,是学生表演和展示的舞台。课堂学习过程中,教师对学生没有挖苦、嘲讽。更多的是及时、客观、真诚、欣赏的分析评价,充分挖掘、发现其亮点,既鼓励学生,又取悦自身。真正做到了让学生在感受成功、体验快乐中学习、成长。印象三:是归还。即把学习的空间、时间、机会全部还给学生,让学生全身心的动起来,陶醉于学习的快乐中。课堂上学生敢说、会说、能说、能写、会作;讲解、分析、点评、辩论、表演、板书、绘图无所不能。使得课堂真正成为了孩子们的课堂,同时也正是“归还”造就了学生,课堂才变得如此精彩。
这里的每口教室的前方都有“以人为本,关爱生命”的横幅,似乎揭示了杜郎口教育的根本。“张扬个性,塑造品格,展现自我,成就未来”,“我的课堂我主宰,我的人生我把握”这些布置在教室里的宣传标语,体现着杜郎口课堂教学的精髓,真可谓“课堂因互动而精彩,学生因自主而发展”。
三、教学过程操作模式
“我参与,我快乐”,“我的课堂我主宰”,“给我一次机会还你一份惊喜”。走进杜郎口中学的课堂,我们看到了一群衣着朴实、天真无邪,甚至耳后、项上还残留着点点灰垢,但却充满了自信、自强、自主的农村孩子。令人震撼的是这些农村孩子的自学能力、合作及参与意识、创作能力、语言表达及表演能力竟如此之强。在这里学生的良好素质成了成就精彩课堂的关键。究竟是什么样的教学过程操作模式造就了这样的学生和课堂? 印象一:清晨,早读时,初一教学楼一楼大厅里,一群年轻充满朝气的教师分学科集中在此,就前一天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在热烈的交流。大厅周围和走廊里依墙边摆放着几十块小黑板,小黑板上详细、工整地写着每位教师的教后感,其内容分为感受、不足、改进措施三个部分,详实、实用,毫无做作之感。教师平均年龄在三十岁左右,从教一般在十年以内,在交流中他们共同的工作感受是:紧张、充实、长进、成就。
印象二:在报告厅交流中得知了“预习、展示、反馈”教学过程三模块的操作模式。
预习——针对学习课题,师生合作,提出问题,讨论确定本课题的学习目标、重点、难点。师生分头准备解决问题的展示材料。
展示——教师点题,分小组人人参与讨论或活动,各小组以多种方式交流本组讨论的结果,学生在课堂展示中争先恐后发言,师生点评、矫正,深化学习体会,总结本课学习。反馈——学生自主学习,生教生,师生合作延伸学习,学生自主总结提高,教师引导、归纳。杜郎口教学过程操作模式其核心是把课堂的话语权还给学生。就是鼓励每个学生“敢说”——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指导每个学生“会说”——将自己的想法准确、无误地表述出来。要求每个学生“倾听”——别人说时,虚心地听,学会尊重,这样学生动起来了,课堂活跃起来了,效果好起来了,感觉是快乐的,体验是成功的。印象三:在交流中感受到在这里课堂评价不看老师看学生,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一般从四个方面来进行:
1、学生的参与——学生参与的数量,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2、学生在表达时的精彩度——学生的语言、表情、动作,个人的才艺展示,对知识的理解、归纳、总结。
3、课堂的生成——学生能否举一反三,学以致用,对知识的深化、拓展,是最精彩、最宝贵的地方。
总之,杜郎口的成功不是一朝一夕而成,它是一个庞大的有机体系,它是一种培养和训练、是一种实践和积累,是一种长期自主学习、创新的成果。当然离不开一群坚持不懈、勇于实践的人和一种长期运作阳光的教学行为模式。通过一天的了解和接触,我们有了一些粗浅的认识。“把主动权交给学生”,“把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这些理念已在杜郎口中学得到了很好的实践,我们要结合学校实际,学习他们的精髓,不断完善,不断创新,使我们的课堂真正实现由“讲堂”向“学堂”的转变。非常成功的。变“讲堂”为“学堂”
连云港外国语学校
在“自主、合作、探究”这一新课程学习方式理念的引领下,各校都在探索一套适合本地区、本校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我校也不例外,但如何探索,创新的课堂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境,作为分管初中教学的副校长,心中一直没有多少底数。恰逢市教育局组织部分校长到山东聊城杜郎口中学参观学习,使我茅塞顿开,大开眼界,真正看到了变以教师讲为主的“讲堂”为以学生学为主的“学堂”的开放式课堂。
一、感受
杜郎口中学占地七八十亩的样子。校门里两旁栽种着小柏树,小柏树的中间有七八块牌子,其中有几块的内容是:“教育即解放——解放人的潜在能力,挖掘人的创造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效果好起来。”“课堂上要关注学生心灵的碰撞,智慧火花的迸溅,学生灵感的生发。教育要回归人本,研究人的真谛,攫取人的生命之源。”“学会学习最重要的是学会提出问题,只有提出问题才能分析与解决问题,任何创造都是从提出问题开始的,没有问题就不可能有创造。”正面中间是办公楼,楼顶有八个字:“以人为本,关注生命。”校园内的地面上,学生写的英语单词随处可见。在这些表象背后隐藏着的是杜郎口中学“以人为本,关注生命”的育人理念。
二、收获
“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这句振聋发聩的名言,是叶澜教授在上世纪80年代的呐喊。今天,我们终于在杜郎口中学看到了洋溢着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1.创新的课堂
第一次走进杜郎口中学的教室,着实让我吃了一惊,课桌分六组集中排列,学生对面而坐;教室的三面和走道内全是黑板,也没有讲台,使人分不清哪儿是前哪儿是后„„
上课了,老师简单的几句引导语便引来了学生热烈的讨论,有的是小组内讨论,有的是全班人人都参与,发言者真是随便,不用举手,不用请示,站起来就说,有时忽然站起来十好几个,谁的嗓门大,谁就争取到了发言权;老师在同学间走来走去,时不时的提出问题,出个难题,引来的又是新一轮的热烈讨论;当有人到黑板上计算或讲解题目时,教室里就更热闹了,站着的,跪在凳子上的,坐在课桌上的,跑到前面蹲着的,坐在地上的,形形色色,花样迭出,但同学们都是那样聚精会神地听讲;进入个人练习环节,教室内三面墙上的黑板和走道外一面墙上的黑板便派上了用场。黑板不够用的,一些学生干脆蹲在地上写写画画„„杜郎口人谓之“爬黑板”,参观者谓之“教学超市”。这就是杜郎口中学的创新课堂。2.开放的课堂
杜郎口中学的课堂是开放的课堂,课堂实行“10+35”,就是说每节课45分钟,教师传授点拨时间不能超过10分钟,否则按违纪处理,除检讨批评外,还要受到经济制裁。这不是教师不讲,而是提倡教师少讲、精讲,留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时间。只要教师把知识点讲清,把难点讲明,就能达到学生的理想:我的课堂我主宰,我的命运我掌握。首先是互助:这种合作讨论式学习,可以让学生之间互相讨论解决问题,疑惑得到及时解决,使学生的成绩不会有太大的差距,都能学得会,听得懂。其次是自由:他们上课讨论,坐、站的少,听讲都集中到前面,蹲、坐、站均少,使他们的好动得到渲染。再次是轻松:上课学得会,气氛和谐,不是端坐在那里,一动不动地被动的听,这样就不会感觉乏味和疲惫,而是一种愉快学习。3.自主、自信的课堂
杜郎口中学的课堂模式基本上都是一样的,打破传统的授课模式,教师没有讲台,实行学生桌对桌,面对面就座,让老师融入学生当中,让学生能够充分的交流、合作。上课前,学生就在属于自己的小黑板上,或展示预习重点题目,或反馈前一天易错的试题,或展示拓展提高题。课堂中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学生自信、踊跃的阐明自己的观点,讲解的思路也非常清晰、简洁,有根有据,一点也没有农村孩子那种胆怯、扭捏之态,都在落落大方中透着自信。小组内同学们相互交流、磋商,彼此耐心的讲解与辩论都是那么认真、诚恳,如果遇到难题可跨组询问、交流,可谓动中有静,活而不乱。学生发言几乎不用举手,学生站起来就说,说完自己坐下另一个接着说,遇到两个人甚至几个人同时站起来发言的时候,只要有的同学说上一句,其他同学就会自动让出来,非常有秩序,不需要教师的调解。课堂完全是学生的舞台,老师混杂于学生之间,常常很难辨认。只有学生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或出错误时,如读不懂题目无解题思路,词组运用的不恰当,公式理解的有偏差,这时教师进行点拨、指导,教师的作用才显现。在这种课堂上学生积极主动、生动活泼,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参与,每个学生都急于彰显自我,每一个学生都充满自信,学生自主、自信得到了真实的体现。
三、感悟
1.课堂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反思我们的教学,有些教师争抢时间,对学生实行“车轮战”、“题海战”,在时间上的打拼可谓达到了极限,校内再利用的时间几乎为零,要从时间上突破已经不太可能。要想进一步全面提高教学成绩,只有提高课堂效率,走课堂改革之路。对于杜郎口中学我们惊叹的不是他们的理念,这种现象我们也有,惊叹的是他们的实践。只要有正确的理论作引导,再坚定不移的坚持下去就一定会成功。现在我们既有理论,又有别人成功的实践,我们为什么不试一试?其实,不是试不试的问题,而是势在必行。2.杜郎口中学的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势是什么?在新课程标准下,一节好课的标准应该是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真正实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培养,让全体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杜郎口中学的课堂教学模式就是以此为准绳。另外,合作讨论式的学习模式,可以“以优带差,以差促优”,实现共同发展整体提高,全面提高教育教学的最终目标。再次可以避免学生课堂违规,听课效率低下等问题。3.向“杜郎口中学”学什么?我们该怎样学?我认为他们的经验精髓是成功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内驱力。一个是课内,一个是课外,我们应该学习杜郎口中学的教学,这是真正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双翼。
四、实践
参观、考察的目的并不仅仅是学习,更主要的是为了将好的教学理念、方法、经验引入到我校的实际教学中,并加以提升。根据我校目前的实际情况,对照杜郎口中学的做法,拟提出以下想法:
1.所有学科都要逐步尝试并不断摸索课堂教学新模式,学校将加强对各年级的监控功能。
2.进一步加强集体备课力度,要求教师除有电子教案外,还必须有手写教案,并且自己设计,增强备课的实效性和灵活性。
3.要有长远战略,循序渐进,从本校实际出发,综合各学科特点,把时间放在课前准备与检查上,努力探索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愿学、乐学,留住差生。
4.课堂教学要以合作学习作为突破口,面向全体,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把主动权交给学生”,“把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这些理念已在杜郎口中学得到了很好的实践,我们要结合学校实际,学习他们的精髓,不断完善,不断创新,使我们的课堂真正实现由“讲堂”向“学堂”的转变。
课堂·革命·解放 新海实验中学
听说,杜郎口中学是一所地处穷乡僻壤的农村中学,因课堂改革,教育教学质量出现了奇迹。我带着几分好奇,几分关注和几分欣喜,随团来到了杜郎口中学。走进教学楼,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块块不足半平方米大小的写字板,上面密密麻麻的写着字,那是教师的教学反思,每周二次,公布在走廊上,供师生共享、相互促进。墙壁上的大黑板上仍然写满了密密麻麻的粉笔字,那是学生评教的意见,有表扬也有建议,甚至是批评。不用多问,教师的教学反思和学生评教这两项工作在这里已经做到了充分的程度。走遍了所有的教室,没有传统意义上教室的那种安静的独立自习和整齐的朗朗读书声,取而代之的是学习小组专注的讨论和互不干扰的自由阅读、自主学习。教室里少了讲台,多了两面墙的黑板,教室外的走廊里还有一面墙的黑板。学生用的单人课桌以4~6人为一小组相对摆放,让学生的座位由面对老师的一个面向变成了多个面向,这是学生成为“学习主体”的象征。
自习课完全是自主的。有的学生集中在黑板前热烈的讨论问题,各抒己见,一题多解,不放过一点疑问。有的学生在自己学习,或读书,或圈圈画画写着什么,有的学生在黑板上写出自己认为重要的问题或回答着别人提出的问题,这就是他们的自习课,一切都显得那么自然、有序、和谐。
杜郎口中学的课堂完全开放,任你自由出入,自然也就不会按常理给你提供听课的坐凳。学生也不会因你的到来,你的自由走动和观看而受到干扰,影响学习。
我仍旧带着几分疑惑和探究,驻足在一个教室里完整的听了一节地理课。上课了,老师简短明确的提出要求,要同学们自我总结本单元的知识结构和具体内容。随后,学生们在组内进行了互动学习,有小声朗读,有默读,有边写边读,也有相互讨论。约有5~6分钟时间,老师要求学生们把自己理解的本单元的知识要点写出来。话音刚落,全班同学立即动了起来,在极短的时间内,每个人都站到了黑板前,用粉笔一笔一划的写出了自己领会的内容,全班同学写字的大小几乎一样,而且工整。两人一组相互检查批改后回到座位上。老师让同学说说自己的问题,只见同学们发言积极踊跃,实事求是说出自己回答问题中的错误,并加以分析订正。接下来,让学生们完成试卷上的练习,数分钟后,由学生们进行回答、讲解,一旦讲解中出现了错误或不妥,其他同学就马上站起来纠正,老师则在一旁强调、补充。不知不觉,学生在快乐的学习中结束了这节课。整节课里,教师直接讲解的时间几乎只有几分钟,但却保持高度的警觉,随时发现并处理着课堂上出现的各种问题。课堂上,学生的自学、互学、交流、展示却充满了课堂教学的全过程,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习成了学生自己的事情。
至此,我先前的那几分好奇,几分关注,几分欣喜,几分疑惑,几分探究一下子似乎全都消失,代之是一种震撼,一种敬佩,一种感慨。这,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课堂改革,这是一种课堂革命,它颠覆了陈旧的传统教育观念和形式,是代表新教育、新课程的一种革命。这一课堂革命的成果让我从课堂、从教师、从学生那里直接感受到了。课堂:革除了单一面向,课堂由“讲堂”变成了“学堂”
杜郎口中学改革的最大魅力在于“以人为本,关注生命”的教育理念有其相适应的承载形式。课堂里,学生课桌的排列由与讲台面对面的一个面向变成了方便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可以适应不同形式学习活动的多个面向。每个小组课桌中央有一大盒粉笔,在老师的安排下,学生时而在黑板上演算、讨论问题,时而在座位上自学、合作学习,整个课堂都是学生展示和活动的空间,随处可以进行师生互动交流。“不许随便讲话,发言先举手,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讲……”等清规戒律换成了“试一试,你能行;拼一拼,你能赢”的激励标语,时刻激励着每个学生大胆、踊跃发言。学生发表意见不需要举手征得老师同意,站起来就说,说完坐下另一个接着说,即使遇到两个甚至几个学生同时站起来发言,老师也不调解,学生同时说上一句半句的,就会有人让出来。没有老师的呵斥和监督,没有教师的“谆谆教导”,这里的课堂完全是学生的舞台。课堂上,他们或坐、或站、或蹲、或跪、或不声不响、或大声讲话……。但他们神情专注,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表情,每一个步伐都因学习而动,因学习而发。他们在合作交流的活动中分享进步,学会自主,表现出高度的自信和热情,让我们看课者,无不为之折服。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理想课堂——由“讲堂”真正变成了“学堂”。教师:废除讲台,融入到学生当中传道、授业、解惑
是讲台让学生只能有同一个面向,束缚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是讲台塑造和巩固了教师是“真理的化身”、“课堂的权威”,形成了千古不变的老师“讲”,学生“听”的课堂教学模式;是讲台,让教师自觉不自觉的找到了独霸讲坛的感觉,情不自禁地成为课堂的主宰;是讲台积聚了课程改革实施的许多难题,使新课程的理念和实践难以并轨同行。如此种种,讲台,似乎束缚了学生、束缚了教师、束缚了教育改革。
杜郎口中学砸掉了所有教室的讲台,讲台没有了,教师到学生中间了,由原来“学生围着老师学习”变成了“老师围着学生施教”,围着学生的学习任务施助,在“10+35”的课堂模式中完成传道、授业、解惑的使命。“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前者和后者同是“传道、授业、解惑”,但体现的思想不同,形式不同,方法不同,效果也不同。在课堂上,讲台没有了,老师的角色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由课堂上的“主演”转变为“导演”,学生由“配角”变成了“主角”。把表演机会充分的还给学生,放手让学生干以前由老师在课堂上做的事,甚至是课堂以外原来由老师做的事。老师还干什么呢?老师走到了学生中间,“真理权威”的地位被颠覆,确立了“学习管理者”的地位,他们的任务更重,难度更大,备课要更充分,掌握的资料要更丰富。学生的思维是不可限量的,面对几十个学生通过不同渠道和方式获取的知识和信息,甚至是突发其想,老师备课不充分,在课堂不但不能有效的点拨、指导学生,还有可能被“卡壳”,成为学生的“俘虏”。
这里就是我看到的“课堂上突出学生主体”的典范。
学生:做了学习的主人,高度自主、充分展示、能说会道 这里的“学生主体”不再是停留在思想上的理念,而是付诸行动的实践。校长和老师都真实的、大胆的相信了学生,才有学生的高度自主,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人。
课堂上没有了整齐划一的学习活动,在同一时间、对同一文本的学习却有各种不同的方式,学生可以朗读、可以默读、可以边写边读,可以独立自学、可以相互讨论、可以请教老师。同样,对学习的展示也形式多样,可以手写、可以口述、可以集体爬黑板,可以创作……不管是哪种形式,都表现出他们的高度自主、高度热情,乃至到了对学习的沉醉和迷恋。在这种高度自主、充分展示环境中,学生创造性学习常常有新的学习目标生成,教师预设的教学目标常常因此而改变――这就是新课程理念中“有生命的课堂”。课堂上没有了语言霸权,教师的语言活动时间不超过10分钟,10分钟的活动中更多的是对学生启发,引导解疑、评价等,很少有对教材中知识的表述性语言。学生获得了充分的话语权,不同的意见可以自由的发表,不同的个性可以得到张扬,让学习成为自己的事情。学生在自主课堂上表现出的能说会道、思维活跃和参与热情、表现欲望等,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这里,课堂宽松和谐,课堂真的成了学生人生的驿站,求知的天堂。关注学生的生命质量,“为一生发展奠基”,已不是口号,而是他们实实在在的教育实践的客观表述。
在这里,我看到了教育对学生的解放,解放了学生的时间和空间,解放了学生的眼、耳和手脚,解放了学生的心和脑,让每个置身其中的人无不为解放了的学生激发出来的热情和释放出来的能量而兴奋、感动。杜朗口中学的课堂改革是教育天地中的一个“解放区”,虽然只是初具形态,还未成熟,却代表着教育改革的方向,代表着新课程的无限生命力,他给了我们很多的启发和思考。教改的长征路还很长,只要我们在教改的“长征”中不停地求索,同样可以创造出一块黑板的风景和不砸讲台的精彩,走出许许多多像杜朗口中学这样以人为本、关爱生命、维系良好教育生态的教改之路。
(赵绍友
执笔)
第五篇:参观杜郎口中学有感李含
参观杜郎口中学有感
我们有幸到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县杜郎口中学考察学习,从踏入杜郎口中学大门的那一刻起,一直到回来的路上,我都在想,杜郎口中学究竟有何特别之处,惊人之处,可取之处,每天都有那么多人不远千里万里前来学习?没有流失生,几乎每一个毕业生都能考上县重点高中;没有人懈怠,每一位教师都在竭尽全力地工作,秘诀是什么?!
以前虽也学习过杜郎口的有关材料,但认识并不深刻,此次山东之行可谓是大开眼界,静下沉思,把简单的事情做好了就是不简单,把平凡的事情做好了就是不平凡。就个人肤浅的认识而言,杜郎口中学能够把大家熟知的管理概念真正解读透彻,把看似简单的改革道理真正弄明白,把大家经常倡导的新课程理念真正转化为实践的行动,把学科专业理论实实在在地转化为教师的实践经验,把那些看似最简单的推进措施落实到工作的每一个具体的环节;杜郎口中学能够把别人不敢做的事情做起来,把平常的事情做精致,把常见的事情做出新意,让教师职员工都紧张地工作起来,让学生都能自觉主动地学习起来,让所有的人都能精神起来;杜郎口中学能够创造一个让所有的人都能参与改革,置身改革,享受改革的人文环境,建设一个发展学校、发展教师、发展学生的良好的运行机制。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施行的各项方针政策的价值追求就是解放人的手脚,激活人的心智,调动人的积极性,挖掘人的潜能,使每一个人都能实现自身效能的最大化。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和价值追求也是如此。杜郎口中学为每一位学生和教师都铺设了一条平坦的通道,架设了一个宽阔的平台。教室内、走廊内、校园内随处可见的黑板和来自于本校学生的“名人名言”,课桌上的空间、教室的空间、课堂上的时间和空间,都在真正意义上成为了学生自主参与,自我展示,自主发展的舞台。
杜郎口中学之行,我的深刻体会到:杜郎口中学的课程改革首先体现了学校领导一班人的一种勇气和胆识,一种智慧和科学的态度,一种求是的精神和务实的作风。再者就是在困难面前,要有信心、有勇气,有思路,有行动。任何一项工作,要干就要扎扎实实、行之有效,不能半途而废。边干边总结边提高。感受和启示:
一、要相信学生:
事实上,学生本身是一个充满创造力的个体,各方面都具有巨大的潜力。一旦成为学习的主人,就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就能使他们的创造力得到充分的发挥,群体的智慧与个体积极性的融合,便会在课堂上焕发出奇异的光彩。杜郎口中学成功的最大启示,就是在相信学生方面大胆地迈开了一大步。他们将学校的指导思想确定为:“相信学生、依靠学生、解放学生、发展学生。”相信学生,学生就会还我们一个惊喜。当然,我们也要强化学生的自信心。每天送给学生一个微笑,每天说一句鼓励学生的话,每天找一名学生谈话。“一个微笑” 就能温暖学生困乏疲惫的心灵,“一句鼓励” 就能激发学生的自信,“一次谈话” 就能沟通师生之间的情感。
二、要让学生参与:
有一句教育认知的名言:“告诉我,我会忘记;给我看,我会记住;让我参与,我才会明白。”现有的“填鸭式”教学,老师在台上讲的很投入,但仍有学生依然在那里没有反应甚至玩耍、睡觉。在现实的课堂中我们经常遇到这些现象。杜郎口中学的教学模式是,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在在浓厚的学习氛围中“乐着学,学着乐”“我的课堂我主宰”。教师将自己融入到学生中去,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师道尊严者,而是学生真正的“导师”。使学生由学习的“奴隶”变为学习的“主人”。课堂气氛热烈、和谐,学生们争先发言、互相补充。建立了学习小组,既有合作又有竞争的机制,打造了小组团队精神,营建了积极进取的班级文化氛围。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课堂中都有获到成功的机会,成功的体验会激发学生再次获得成功的欲望,这种不断积累一定会产生的良性循环。他们从这种教学模式中获得的不仅是知识,也不仅是学习方法,更是互助协作、表达能力及自信心的养
成。打破课堂专制,学生可以学会很多课本上没有的东西。当然,杜朗口是一种模式,是一种置死地而后生的创造,杜郎口可以学习,但硬性地照搬照套是危险的。我们目前不需要砸讲台、装黑板的形式模仿,需要的是这种创新下的理念更新。
三、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在校园里树立警示语或标语牌如:“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育人与育德并举,树木与树人同步”“今天送我一个学生,明天还你一个栋梁”、“勤学大家敬,好问志气高”等。教学楼及教室门口可以写上这样的的警句“入门即静,怕苦莫入”、“图享受另寻他地,怕苦累莫入此门”、“不敢高声语,恐惊苦读人”等。教室的墙壁上的警示语也可以是学生自己的座右铭“我自信,我出色;我努力,我成功。”“自信创造奇迹,拼搏续写神话。”学生自己的座右铭能上墙,本身就是对学生的一种激励,学生创造这种教室文化,也守着这种文化,举目所见,促人自信,催人奋进。
四、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
树立让每一位学生都进步、都成才、决不让一名学生掉队的教育理念。善待“待优生”,注重对学生的人情化管理。宽容学生的错误与过失,宽容学生短期时间内学习成绩徘徊不前甚至明显后退。学生在被教师的宽容中受到感动,也在被宽容中奋发努力。待优生不是不想进步,或者是因为学习基础,或者是因为学习习惯和方法,他们处于暂时落后状况,这部分受生在学习上也是很苦恼的。另外在上完正课后设立学生自主学习时间,供学生自主学习,使优生扬长,后进生补弱,也可以消化所学知识。让学生建立错题本,对考试中出现的错题要求学生统一汇集到错题本上,加强巩固,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温固旧知识,消除学习中的模糊知识,也很有必要。
杜郎口中学的成功启示我们:在教学中,要给学生一个足够的空间,从而体现他们的主体地位。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就要把课堂让给学生,让他们在学习中获得成功的快乐。进一步激发求知的欲望,从而提高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