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发展与建设史――真题总结

时间:2019-05-12 01:05: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城市发展与建设史――真题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城市发展与建设史――真题总结》。

第一篇:中国城市发展与建设史――真题总结

中国城市发展与建设史

1、论述中国古代城市产生的基础及条件。(2009、2017)

我国上古社会发展到原始社会后期所以能产生城市,这不是偶然的。它是与生产力的发展,引起社会大分工,导致剩余产品不断增加和私有制出现,以及社会成员大分化、精神文化的发展和掠夺性战争的频繁发生等因素是密切相关的。

(1)首先是生产力的发展,这是城市得以产生的基础。农业的发展,促进了手工业发展并与农业相分离,发生了社会第二次大分工。

(2)其次是私有制的出现和社会成员的阶级分化。这是城市产生的直接原因。两次社会大分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人们的劳动产品除了维持自身的生存以外,开始有了剩余,产品的交换也就日益频繁和扩大,于是产生了私有制,社会成员贫富分化的现象也就出现了。一些公社的首领们为了保护自已人身及财产安全,就在他们居住地的周围建筑专门的防卫设施—城郭沟池,于是产生了城市。(见我国古籍《礼记·礼运》中的记载。)

(3)第三、精神文化相应地繁荣发展起来,特别是成组文字和新颖的宗教,以及反映社会等级制度核心的礼仪制度的出现对城市的产生也起了重要的作用。它使城市成为社会文化的中心。

(4)第四,频繁的战争也是促使这一时期城市产生的原因之一。此外,夯筑技术的发展对这一时期城池建设也有很大的影响。

2、试论述西周时期城市发展的主要特征。(2013)

1.城市数量较前增加,分布范围扩大,但城市规模普遍较小。西周初年的分封制度,推动了周代筑城高潮的兴起。各地诸候纷纷大兴土木,筑城修室,使中国城市数量大增。除中原地区外,在山东、河北及长江流域等地的诸候方国也纷纷建城。然而由于城邑等级制度的严格限制,城市规模普遍较小。

2.形成三级城邑网。即周天子所居王都——诸候国国都——卿大夫都(采邑城)三级。3.城市的功能主要是政治中心和军事据点,工商业发展受到限制,经济功能不强。4.建设城市有了一定的规制,并对我国后来的城市尤其是国都的建设布局产生较深远影响。此外,建筑材料也有了发展。周人发明了瓦,使西周建筑脱离了“茅茨土阶”的简陋状况。

3、论述西周时期的城市规划建设制度及其影响。(2010、2011、2017)

春秋战国时写成的《周礼·考工记》记述了这一制度:“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途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这一规划的主导思想是突出天子为中心,强调都城方正、对称,宫城居中。《考工记》还记载:“经途九轨,环涂七轨,野涂五轨。”说明道路宽度有分级,市内宽,环城窄,城郊更窄。

另外,按照封建等级,都城有大小,分成三级城邑网:周天子所居王都——诸侯国国都——卿大夫都,道路宽窄也不同。

这些文献记载的周代城市规划制度及其建设布局,虽然还未为考古发掘完全证实,但从后来我国古代一些城市建设布局尤其是都城建设布局的实例来看,其影响是颇为深远的。在唐长安、宋汴梁、元大都、明北京等实例中尤为明显。

西汉长安平面近方形,旁三门,北魏洛阳宫城居中,左祖右社;隋唐长安的旁三门、九经九纬、左祖右社,宫城居中(但偏北)。元大都比较全面的体现了《城制》的 布局,甚至可以说它的知道思想就是《城制》。在元大都基础上改建的明北京城也都较多的体现了《城制》的布局。

4、论述秦汉时期城市发展和建设的主要特点。(2009、2010)

1.郡县制推行,行政中心城市特别是县城镇得到大量发展。以西汉时将近1600个县与我国今天全国2200多个县(包括县级市、自治县、旗、盟等)相比较,只相差600多个,并且这些县很多都被保留下来。

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三级城市体系,即首都—郡城—县城。

2.城市分布地域大为扩展。随着统一国家的建立,疆域扩大,凡在国家政治势力所及范围都有相应的郡、县设置,因而在我国广大南方、北方和东北地区也开始广泛分布了城市。3.众多商业中心城市兴起。并以商业贸易联系为纽带,形成了若干城市经济区域。在国内主要地区出现了一系列规模较大,不同等级的商业中心城市。司马迁按照当时商品流向和商业经济联系实际,将全国划分为8大经济区域。

4.国际贸易城市也有了发展。西汉时的国际贸易可分陆、海两途,以陆为主。陆途即所谓“丝绸之路”。海上贸易主要在南方,重要港口有番禺、徐闻、合浦以及位于今越南境内的龙编(今河内附近)等。“军市”。

5.城市建设方面,城区居民住宅开始按闾里制修建,都城实行的是多宫制,并且占据城市很大空间。

5、论述秦汉时期的城市建设情况,并阐述其取得的主要成就。(2009)

1.郡县制推行,行政中心城市特别是县城镇得到大量发展。以西汉时将近1600个县与我国今天全国2200多个县(包括县级市、自治县、旗、盟等)相比较,只相差600多个,并且这些县很多都被保留下来。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三级城市体系,即首都—郡城—县城。

2.城市分布地域大为扩展。随着统一国家的建立,疆域扩大,凡在国家政治势力所及范围都有相应的郡、县设置,因而在我国广大南方、北方和东北地区也开始广泛分布了城市。3.众多商业中心城市兴起。并以商业贸易联系为纽带,形成了若干城市经济区域。在国内主要地区出现了一系列规模较大,不同等级的商业中心城市。司马迁按照当时商品流向和商业经济联系实际,将全国划分为8大经济区域。

4.国际贸易城市也有了发展。西汉时的国际贸易可分陆、海两途,以陆为主。陆途即所谓“丝绸之路”。海上贸易主要在南方,重要港口有番禺、徐闻、合浦以及位于今越南境内的龙编(今河内附近)等。“军市”。

5.城市建设方面,城区居民住宅开始按闾里制修建,都城实行的是多宫制,并且占据城市很大空间。

6、论述西汉长安布局的主要特点。(2009、2011)

汉长安位于渭水之南(北距渭水南岸约二公里,今西安市西北约8公里),龙首原高地之北,与秦咸阳毗连,并利用秦一处离宫(兴乐宫)建设起来的。汉长安城是逐步建设起来的,大体可分三个阶段。汉高帝时,先将秦代的离宫兴乐宫改建为长乐宫,后在长乐宫的西面建未央宫,又在长乐、未央两宫之间建武库。汉惠帝时筑长安城墙,并建东市和西市。汉武帝时,在长乐宫的北面建明光宫,在未央宫的北面建桂宫、北宫,并在西面城外建一规模宏大的建章宫,至此,都城规模大备。

汉长安作为我国封建社会早期大一统帝国新建的第一个都城(秦咸阳基本是战国时秦国都城的延续)。其规划布局已同战国时都城有很大不同:

它改变了战国时都城两城相依的旧章,也不同于秦咸阳松散状的布局,而将宫殿、官署、市场、居民区置于同一大城之内。

其次,从长安城的总的形制和布局来看,它多少有些附会《周礼·考工记》的规制。主要表现在:城的平面形状虽不甚规正,但基本近于正方形;十二个城门平均分布在四面,每面各三个城门;长乐和未央等主要宫殿位于城的南部,东市和西市位于城的北部,这也与“面朝后市”相符。

第三,长安城在规划建设上还有一个较显著的特点——宫殿占据了城市的很大空间。仅长乐、未央两宫就占了全城面积的三分之一,加上桂宫、北宫和明光宫,合占全城总面积的二分之一以上。由于长安城宫殿占据很大用地,且集中在城的中南部,因此,广大平民和部分官吏就只能居住在城的东北部靠近宣平门的地区,以及城外靠近城门的地区和各宫殿之间。居住区共有160个闾里。

7、论述隋唐长安城规划布局的特点和缺点。(2010、2017)

(1)方正的城市轮廓(历史上方城之最)

(2)城廓建设体制完备,多重城墙,廓城---皇城---宫城。

(3)严整的棋盘式方格路网,有东西大街 11条,南北 14条,追求垂直相交,追求旁三门,通过城门的尺度较大。

(4)全城有 109个坊,实行严格的坊里制度。

(5)宫城在城市中部偏北,两边对称布置坊里、市、宗庙和官署等,主要宫殿座北朝南。

(6)市肆:东西二市,集中市制。

(7)不符合“前朝后市”,但符合“左祖右社”。(8)考虑了水系和绿化,城市绿化景观良好。

(9)城市轴线:宫门前自北向南有全城中轴线,两条横轴和中轴分别相交于主要城门处(10)城市尺度:城市规模,坊里面积均大得惊人,超出需要。

缺点:一是规划的面积太大,周长达36.7公里,城内面积达84平方公里,超过实际需要很大,以致城南一带里坊空有其名,很少有人居住。由于规划建设用地面积太大,使道路宽度、坊里面积也都大的惊人,处处以大来反映当时大一统的强大威力,企图超越前代。

二是根据长安城的具体形势,东西大道应成为主要的干道(东至关东,西至成都、河西,新疆),但由于强调了南北中轴线,设计了以朱雀大街为中心9条宽广的南北大道,而东西的14条街道除南半部1条以外都比较窄,以致对城内交通和居民生活带来很大的不便。

三是盛唐时改用东北部的大明宫作为政治中心,玄宗李隆基时又以更偏东的兴庆宫为中心,这样就打乱了原有规划,使城市人口大量流向东北部,造成这一地区的交通紧张和居住拥挤的特别状况。

8、论述元大都城规划的成功之处及主要特点。(2009、2011、2017)

1、继承并发展了唐宋以来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优秀传统手法---三套方城,宫城居中,中轴对称的布局。这反映了封建社会儒家的“居中不偏”,“不正不威”的传统观点,把至高无上的皇权,用建筑环境加以烘托,达到其为政治服务的目的。

1、规划的宫殿与不规则的苑囿有机结合,整个宫城规划,充分利用这一现状,取得了高度的艺术效果。

3、完善的上下水道。河道既满足人民饮用水源,又使通航河道伸入城内,便利商旅及城市供应。

4、元大都的规划与建设,一开始就由规划过上都的刘秉忠负责,使得城市建设工程有统一领导与指挥,规划设计意图得到执行与贯彻,这就保证了元大都一气呵成建成为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最宏丽壮观的城市之一。

5、以水面为中心来确定城市的格局,反映蒙古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的民族特色。

6、开创了在市中心设置高大的钟楼、鼓楼作为全城的报时机构的先河。

9、论述明清时期城市建设的主要特点。(2010)

城市发展和建设特点: 1.城市数量和类型增多

2.城市之间、城乡之间具有密切联系的特点 3.众多小城镇特别是江南地区市镇蓬勃兴起 4.沿江、沿运城市发展轴线进一步增强 5.边陲地区的城镇分布地域有了较大扩展

6.沿海大中港口城市停滞与衰落,地方小港口城镇兴起与发展 7.北京最终被确立为我国封建社会后期都城的地位 城市建设的特点 :

(1)城市主体结构上礼制规划手法仍占据主导地位并有所发展

(2)随着城市经济的繁荣和人口增加,在城门外形成关厢的现象比较普遍,城市中商业会馆建筑显著增多

(3)城市普遍用砖修筑城垣,城市军事防御设施体系更加坚固与完善(4)园林建设在一些城市中大量增加并达到相当水平

10、试论述中国古代城市选址中的自然环境观。(2013)

自然环境观主要表现为风水思想,风水理想模式的构成要素 a.平原:众山环抱的漫山坡状的平原。

①平整的土地是营建的需要,特别是都城一类的大规模城市。②平原也是农业生产的需要,中国自古以农为本; ③ 漫坡提供了理想的排水条件。b.山系: 理想的基址应由群山环抱。

① 周围群山可阻挡寒风,形成良好的小气候,② 良好的植被可保持水土,提供果实、木材燃料,③ 群山自身是防御体系中的一个层次、④ 群山提供周围良好的自然景观资源。c.水系: 城址选择的根本

① 提供城市用水同时也是城市排水的途径;

② 运输的考虑——古代物资运输很大程度上依靠漕运; ③ 渔业基础及水生植物生长的良好的环境; ④ 提供工业、农业用水;

11、试论述中国古代城市发展的历史文化特征。(2013)

(1)形成了古代以农业为主的经济结构和建立在农业基础上的农业文化以农为本,对自然亲切而又敬畏。中国传统——天——大自然,中华民族独特的哲学观点和文化传统。(2)形成了中国文化独特发展的格局

中国周围有着天然的阻隔,古代很长时间内由于交通不发达,与外界交流少,加上起源早,影响了周边的日韩等国,形成东亚文化环。中国是东亚文化环的主流文化,历史上几个少数民族政权也继承发展了中国传统文化,也正是这种情况导致了盲目自大的心理,尤其是明清,当世界各地科学技术大加发展,资本主义萌芽时,中国却逐渐落后了。(3)形成了中国文化统一性和多样性并存

中国文化的主流——中原文化——农业文化,但地域广博,仍存在许多不同地域文化,它们各自独立,但同时也与主流文化相互交融并存。

12、综述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建设的核心思想及存在的缺陷。(2009、2017)

(1)西周是我国奴隶制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对城市性质有了严格规划,《周礼·考工记》记载“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这一思想基本成了我国古代城市规划建设所秉承的思想体系。

(2)东周时期产生了“诸子百家”,是我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多元化时代,即有与《周礼·考工记》一脉相承的儒家思想,维护传统的社会等级和宗教礼法,也有以管子为代表的交更思想,强调“因天材,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的自然之上理念;管子认为城地选址应是“高勿近阜而水用足,低勿近水而沟防省”

13、论述中国近代城市发展与变化的主要方面。(2010、2011)

(1)部分城市性质改变,出现了一批殖民地、半殖民地性质的城市:两类城市。(2)工业、矿业发展,近代工矿业城市出现:洋务运动(3)铁路、公路建设,近代交通型城市兴起:石家庄、哈尔滨、蚌埠、沈阳。。(4)城市规模上大城市与小城镇两极化发展:大城市人口迅速增长;小城镇普遍发展。(5)城市地域分布上沿海与内地不平衡发展加剧。

(6)城市物质要素增多,功能结构复杂化:工业区、交通场站、市政公用设施发展、商业 街区和新的市中心出现

(7)城市空间结构由过去“开”而不“放”型向开放型转变,大多形成半殖民地半封建城市特有的“多去拼贴”的空间结构特征。

(8)城市型行政区得以诞生和确立,城市行政管理由过去的城乡合治到城乡分治。

第二篇:城市建设史 总结

中国城市建设史 中国原始居民点的形成 1.1 原始社会生活及劳动情况 1.1.1原始社会的人类生活状况

依附自然采集的生活,主要的居住方式为穴居、树居等,没有固定居民点。1.2 原始的居住形式

原始的居住形式有穴居、巢居、半穴居、地面建筑等。穴居及巢居的时间最漫长,影响也最大,以后才逐渐发展为半穴居及地面建筑。1.2.1穴居

⑴我国古代关于穴居的记载:《易经·繁辞》,《墨子·解过》,《论语》 ⑵我国古代关于穴居的象形文字

早期的穴多为竖穴。穴与窖不同,窖一般多小而深,多为储藏用。1.2.2巢居

⑴我国古代关于巢居的记载:《庄子·盗跖篇》,《风俗通》 ⑵巢居方式的演化——干阑式建筑 1.2.3半穴居

⑴半穴居方式发展演变历程——穴居与巢居形式的结合

⑵半穴居居住空间基本形态多为方形袋穴,4m*4.3m,穴深0.8m,中央为火坑,屋中间有支柱,四周也有支柱。

1.2.4地面建筑 ⑴基本形式:接近半穴居的形式,穴更浅,凹下22—28cm,基本形式有方形和圆形两种,方形为3.89m*3.58m,12根柱径15—22cm的圆柱;圆形建筑直径5m,周围与圈圆形柱子,中间位火炕。

⑵地域分布及发展特征:黄河流域,随着建筑向地面的发展,长方形平面逐渐取代圆形和方形平面,面积由小增大,室内空间逐渐由单室向双室、多室进化。东北及内蒙古发现大石堆砌建筑。1.3原始的居民点

1.3.1原始居民点产生的社会背景

农业生产成为主要的生产方式,氏族部落形成,产生聚族而居的固定居民点,形成成群的房屋及穴居的组合。

1.3.2原始居民点的选址

较为高爽、土壤肥沃松软的地段,靠近河湖水面。1.3.3原始居民点的分区

简单分区,住址与葬地的区分,窑地(主要的手工业制陶)与住区的分开,出现了公共仓库区。1.3.4原始居民点中的建筑

建筑布局:有一定规律,聚落中心为供氏族成员集合的大房子,周边为居住的小房子,开门方向朝向中心大房子。

建筑分区:出现明显的住宅与公共建筑的分区。建筑规模:小屋住4—5人。1.3.5原始居民点内的其他设施 壕沟、围墙:为了防御 1.4 城市的产生

生产工具进步,生产力不断提高,产生了剩余产品,原始社会关系解体,奴隶社会形成。1.4.2城市的形成

私有制产生,需要有城郭沟池来保护私有财产(防卫),“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有了剩余产品及私有财产,出现交换,发展形成固定的交换场所(市或市井)和商人。

人类的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即商业、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使社会出现了专门从事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阶层,产生了私有制和阶级。原始居民点→生产发展,产生了剩余 城郭沟池(城)→产生了私有制 固定的交易场所(市)→剩余产品

城市本身的含义就包括城与市双重意义:城是一种防御性的构筑物;市是交换的场所。因此城市的出现应该既有商品经济以及防御功能的双重特征。小结:

1.原始初期:巢居穴居—固定居民点 2.原始村落后期:

村落简单分区(居住区、墓葬区和陶窖区);

建筑有分工与组合(居住建筑、公共建筑、储藏空间)3.城市属于社会经济范畴,与城墙在概念上有区别 思考题:

原始的居住形式包括哪些?

举例说明,原始聚落的布局体现了哪些规划思想? 简述城市的产生过程? 2殷周时代的城市

殷周时代的社会历史发展概况

公元前17世纪,商部落灭夏朝(奴隶社会形成于夏朝),建立商朝。

商朝生产技术有了新发展,出现铜器,促进了生产工具的改革,农业产量提高、畜牧业发达、手工业类型增多、商业兴盛,出现了货币,创造了版筑技术。

奴隶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出现奴隶主和奴隶之间的对立,社会出现分化。

公元前1066年,兴起于渭河上游的周部落,灭商朝,建立周朝,建立更为完善的奴隶制度。2.1 殷商时代的城市

2.1.1夏朝后期城市形成实例

夏朝存在的时间大约是在公元前21~公元前16世纪。在夏朝中、后期,中国的城市有一定的发展,主要有二里头古城、阳城、平阳、安阳、原城、河洛等城市。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城市为河南偃师市二里头村古城,它是我国古代城市形成的标志。

二里头城址位于洛阳市区东20公里,偃师市区西南9公路,伊水和洛水交汇处附近。二里头城址总体布局大体是:宫殿区位于遗址中部,南部为冶铸青铜器的作坊区,东部为制骨器的作坊区,并有大道与宫殿区相连。2.1.2商城(郑州)⑴概况

郑州发现商代夯土墙和大片遗址,约25平方公里范围内,分布着居住遗址以及各种作坊,从遗址的规模、居民的成分、职业、大量的作坊等情况推断为大城市遗址,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城市遗址。⑵城市形态及分区

郑州商城平面近似长方形。北城墙长约1690米,西城墙长约1700米,南城墙和东城墙长约1870米,周长将近7公里,包括总面积约为25平方公里。

功能分区分明。城市内分布有宫殿、平民住宅区、手工作坊、农业居民点、墓葬区。货币出现标志着商业活动的兴起和兴盛。⑶建筑

建筑技术:住宅建造中出现版筑墙技术。

建筑类型:地面住屋、半穴居住屋、全部地下穴居。建筑面积:大小悬殊大,反映阶级差别。⑷城市选址

商城的选址注重“近水”,商城附近有贾鲁河、金水河、须索河等,城市与河流关系密切。可以看出,早期的城市与农业有密切关系。2.1.3殷墟(安阳小屯)⑴概况

安阳小屯一带,洹河两岸发现大片遗址,有宫室、庙宇、一般住宅、坟墓、土穴、窖和地牢等;城市规模大,范围长达100多公里;以小屯村为中心,发现大量的夯土房屋台基,考证为当时宫室建筑群的遗址;有功能分区,但不严格;王宫分为北、中、南三区;外围有大沟,为防御性沟壕。⑵宫室建筑群遗址

数十处王宫建筑遗址全为地面建筑,形状多为矩形或凹形,面积大的为40m*10m,中小型的有28.4m*8m,朝向为正南北,柱下有垫石(当时已注意测定水平)。房屋结构:由柱础支撑的高大木架构。王宫附近有窖穴。

王宫的外围为密集的居住遗址(奴隶主和平民),王宫的基址有一定布局,成组排列,住宅有东西、南北两屋相对,中间为庭院(当时已注意朝向和日照)。半穴居(牲畜或罪犯或奴隶)。各种手工作坊和墓葬。2.2 周代的都城

2.2.1早期的都城——周原

位于陕西省关中平原的西部,范围约200多平方公里。2.2.2西周的丰京及镐京

在今西安西南丰水东西岸,城址范围无法肯定,但发现有瓦片,是当时的政治中心。后来由于政治中心在黄河上游,对于下游的商业中心不便统治,于是在周武王时期在洛阳附近建周王城。2.2.3洛邑(王城)

周王城规划结构的主要特征:

①城为重城环套形制,规模为方九里

②据井田规划概念,将全城划分为面积相等九分,按方位主次,分别布置不同性质的分区 ③宫城是全城规划结构的重心,位于城中央

④宫城前方为外朝,后面为市,宗庙、社稷则据主轴线对称设置在外朝左右两侧

⑤全城道路网及其他各区均环绕宫廷区,沿主轴线对称罗列,以突出宫廷区的核心地位和主轴线的主导作用

⑥宫城是按照前朝后寝的制度规划的 2.2.4西周的城市发展和建设的特点

①数量较前增加,分布范围扩大,但规模普遍小;

②形成三级城邑网——周天子—诸侯国国都—卿大夫都(采邑城);

③城市的功能主要是政治中心和军事据点,工商业发展受到限制,经济功能不强; ④城市建设有了一定的规制; ⑤发明了瓦,脱离了“茅茨土阶”。(建筑材料)2.3 殷周时代的邑、都、市、城、廓、国 2.3.1邑

泛指所有居民点,奴隶主居住的邑为大邑,四野农夫居住的邑为小邑。《尔雅》记载:“邑外为郊,郊外为之牧,牧外为之野,野外为之林”,可见邑即一般村落。《左传》记载:“凡邑有宗庙先君之主曰都,无曰邑,邑曰筑、都曰城”,可见邑为奴隶主的驻地。2.3.2邑与市

中等的邑有时候设市,故称之“有邑之市”,规模相当于赶集的“市”、“墟”、“场”等。并非所有的邑都有市。

市井:市一定在居民点(邑)中,居民点中必然有井。2.3.3城与国 “筑城以卫君”明确了城的功能,是为了保护君王统治,或设沟壑、或设夯土城墙,或设木栅栏。

国在周代国与城意思相同。国在周代即“或”字,或字象形以戈守土,具有防御意义,而且国与土同义,体现统治阶级的权利。2.3.4城与廓

“造廓以守民”说明廓的功能是为了管理劳动人民;内之为城,外之为廓。三里之城,七里之廓。“内之为城,外之为廓”,说明城与廓的区别较大,廓比城大,或城在廓内,已经有阶级区分,奴隶主居城内,一般人民居廓内。2.3.5城与城市

城与市概念不同,市指交易场所,城指防御城垣,有城不一定全是市,市也不一定全是城墙。城市的经济性质不同于农村居民点,城市即代表私有制及阶级的产生,需要用城垣来保护私有财产,如《礼记》中记载,“城廓沟池以为固”。

商业、手工业与农业的分开(第二次社会大分工),要设置专门的固定的交易场所,从一般的居民点(邑)中分化出来。

2.4 周代的城制及其影响 2.4.1周代的城制

《周礼·考工记》中记载“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周礼·考工记》是春秋战国时期对周朝城市建设经验的总结。《考工记》记载“经涂九轨,环涂七轨,野涂五轨”,说明封建等级,都城有大小,其中道路宽度也不同。《考工记》记载,可推测当时已会定水平并运用简单的天文知识来定方位。周代建筑采用油漆,色彩也有等级规定。

周代城制对中国古代城市有很大影响,它体现的是儒家思想,如城市的规模,形制要按礼制的等级,城市布局方正严整,讲求秩序、体制、等级、尊卑,城市道路等级及规模讲究均衡对称等,对中国古代政治统治中心性质城市的城制有深远影响。2.4.2殷周时期的城市特征

①城市政治强于城市经济,城乡差别不大;

②没有完整的城墙及防御设施,一般均为版筑夯土墙;

③城内有完整的宫殿、宗庙及小型公建,公建占有一定的比例;

④城市功能不完整,公建、宗庙、居住地段之间有空白地段,五建设; ⑤市场在城市中不明显,手工业规模小,水平低。小结:

殷商:城市(奴隶主的驻地),城市中有明显的阶级对立。殷周:《周礼·考工记》空间布局制度对后代影响很大。思考题:

1、城与廓的概念。

2、城与市的概念。

3、我国最早的城市规划建设制度出现于何时、何书中?并阐述书中规定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附图说明)。

4、解释“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的意思。

5、西周城市发展和建设的特点。3 春秋战国时代的城市 3.1 城市建设及发展建设 3.1.1社会背景

春秋战国时代,是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时期,也是中华文化形成和丰富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学术思想百家争鸣,商业发达,战争频繁使筑城与攻守城技术发展,形成了城市建设的高潮。

这一时期铁器工具出现并广泛运用于生产,标志着生产力水平进一步提高,手工业、商业发展也促进城市的发展,城市的规模、数量增加,出现了不少商业都会。3.1.2城市建设

商业交换的发展,使部分封建主集中的都城,或交通要道,发展成为繁荣的商业都市。由于各国之间战争频繁,城市防御功能加强。对城市选址有所研究:“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勿近阜而水用足,下勿近水而沟防省„„”。

城市既是政治中心也是手工业集中的经济中心,城市统治者农村。3.2 春秋战国时代重要的都城

3.2.1燕下都(公元前4—前3世纪)①地理位置

在河北易县,是现存战国最大的城市遗址。②平面布置

城市位于两河所夹的河滩地带,分为内城(城)和外城(廓)两部分,设有城墙,城墙为版筑夯土墙。内城东侧设有城壕,内外城之间设城墙和运粮河,还有一定的防御功能。

城内还有一些利用天然土台筑成的夯土台,主要分布在内城的东北部区域以及内城北城墙的外围;考古发现,居住主要分布在内城和外城的南部,临中易河;手工作坊主要分布在内城的中部和北部,墓区位于内城的西北脚。③规划思路

基本建设在东城(内城),西城(外城)除一些坟墓和两处遗址外,并没有其他的遗迹。

整个城的中北部都属于宫廷区的范围,宗庙均分布在此区内,其他的手工作坊均环布在宫廷的周围,从而形成一个以宫为主的政治活动的中心。

城之南部则安排市、民间手工作坊等,组合而为一个以市为主体的经济活动综合区。3.2.2赵邯郸(公元前4—前3世纪)①时期

公元前386年赵国都城迁至邯郸,公元前228年为秦所灭,先后建都159年,是春秋末的重要城市。②位置

位于太行山东麓,其宫城在今邯郸西南,由三个小城组成。③平面布局

城内总平面面积为512万平方米,东城东西最宽处935m,南北最宽处1434m。西城比较的规整,东西宽1326m、南北长约1396m。北城也近方形,东西宽1362m,南北长约1557m。

城址有土平台15处,有几处形成一条轴线。南面一台面积最大。台东西两侧有双列柱石,是宫殿的主要的建筑遗址。④规划思路

由“赵王城”和“大北城”两部分构成。“赵王城”是“城”:宫殿,庙宇,社稷等几种与此,是政治活动中心。“大北城”是“廓”,手工作坊、市等集中于此,是经济活动中心。3.2.3齐临淄(公元前4世纪)①位置

位于今山东临淄城北,还有残址。②规模

是战国时代规模最宏伟、最大最繁华的城市,城市总人口在30万以上。③平面布局

由大城和小城构成,大城南北约4.5公里,东西4公里,周围约7公里,总面积约60平方公里。

大城主要是居民点、工商业者和军队驻扎地;小城嵌在大城西南角(自成体系,有以“恒公台”为主体的建筑群),近似锯齿形,主要驻扎贵族王宫,与大城相接,有道路相连。城市已形成商业街道,有比较完整的防水设施,并与城外河流联系起来,城内有排水沟,从城内排出城外,出口处有石栏防御。3.2.4曲阜县鲁城

呈不规则横长方形,城垣南垣较直,东、西、北三面皆有弧度,四角呈圆角,周围有城壕。共11座城门,东、西、北面各三门,南面两门,绝大部分门道宽10米左右,东北门宽14米。城市道路有两层.10条主干道,东西向和南北向各5条,宽度10米。

曲阜县鲁城是已发现的最早采取外廓维护宫城的“回”字形布局的都城。以宫为中心规划,宫城位于中央微偏东处。城区内分区布置,以主次尊卑来安排。市在宫城北,基本上也位于规划主轴线上;宫城内部采用前朝后寝制度;城内主要干道纵横各设三条,与《考工记·匠人》记载一致,道路分布密度和路幅宽度视所在地段交通要求而定,并不强求划一。3.2.5郑韩故城

位于今河南郑县城附近,城分为主城及外廓城两部分,呈不规则长方形,东西长约5000m,南北宽约4500m。主城内是宫殿区及贵族居住区,居住区位于宫殿的北边,遗址中又房基、下水管道和水井,居住区北有残存的烧陶窑址。外廓城内主要是手工业、商业和一般市民居住区,还有一座仓城。3.2.6淹城

位于今江苏省常州市南,有三重城墙,分为王城、内城、外城,王城呈方形,内城和外城为不规则圆形。三道城墙为土筑,都只有一个城门,不开在一个方向,有一条道路通向内城。城墙外有护城河。为战国时期城市遗址 3.2.7楚都郢

位于今湖北省荆州市内的长江北岸,纪山之南,又称纪南城。城址略呈长方形,总面积约16平方公里。城门有7个。城外有护城河。宫殿区、金属铸造作坊区、制陶作坊区、古井。春秋战国时期城市发展和建设特点:

1、城市数量激增,分布地域扩大

据今人对春秋时期35各国家的统计,其时共有城邑600个,如果再加上其他未统计的国家,当时城邑当在千个以上。

城镇的地理范围广及黄河、长江两大主要流域。

2、城市规模扩大,人口盈实

如战国时七大诸侯国都城人口都达万户以上,用地规模一般都达10平方公里以上。

3、工商业繁荣发达,城市经济职能增强,市民生活也丰富多样

当时著名的工商业城市如陶、临淄、邯郸、宛、洛阳、大梁、安邑、吴、郢等不下二三十个。

4、在城市规划建设上出现了新的比较科学的理论 《管子·乘马》说:“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因天才,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这里讲到选择城址应该注意的条件,强调了城市的供水、排水、防洪,要求城市布局要因地制宜,善于利用地形地势,形态不必方方正正,道路不必横平竖直。

《管子·大匡》又说:“凡仕者近宫,不仕与耕者近门,工贾近市。”这种对城市讲究实际的功能分区,至今还为城市规划建设所遵循。

5、列国都城一般都由大、小两城组成,并呈现多种组合形式 根据考古资料,这一时期各国都城建设的一个共同特点是:

(1)一般都有大小两个城池,即有“城”与“郭”之分,大城主要是工商业者、平民、农民居住的地方,以及商市的集中地,兼有一部分贵族宅第。小城是君王的宫城,城内有建造在高大夯土台基上的豪华宫殿。至于各种手工作坊,有的位于小城里,有的分布于大城内,说明当时王室直接掌握有各种官府手工业。(东周列国都城遗址平面、淹国淹城)

(2)大小两城的组合形式和整个城市的形态也发生了很大变革。(齐临淄、鲁国曲阜)

A)大小城的组合形式不拘一格:有的小城镶嵌在大城的一角,如齐临淄;有的为内外两重,如鲁国曲阜;有的与大城并联,如燕下都、韩新郑;有的则与大城相隔一段距离,独立成城,如赵邯郸。并非都是宫城居中。

B)城市形态:城市形态并非都呈方形,大多很不规整,城墙和道路并不很直,而是根据地形、河流等自然条件灵活掌握,设计建造。(齐临淄)集中反映在《管子》一书中,《管子》(管仲、齐桓公相)属古代子书的一部,以道家、法家为主,涉及兵、农、阴阳学说、儒学,是博采众家学说的杂著。管仲学派学者以春秋时政治家管仲之名而辑录。形成于战国、秦、汉之际。春秋战国时期的城市规划理论 管子

城市分布密度问题、城市择址、规划体制问题、城市规模、城市形制、居住分区问题、里制问题、城市道路规划问题 城市分布密度

“上地方八十里,万室之国一,千室之都四。中地方百里,万室之国一,千室之都四。下地方百二十里,万室之国一,千室之都四。以上地方八十里与下地方百二十里,通于中地方百里”(《管子·乘马篇》)“凡田野,万家之众,可食之地方五十里,可以为足矣。万家一下,则就山泽可矣。万家以上,由去山泽可矣。”

城市分布密度应根据郊野土地等级来考虑。土地肥沃城市分布密度大,反之则城市分布密度小。

城市选址问题

“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旱而用水足,下毋近水则沟防省”(《管子·乘马篇》)(主张建设城市要选择依山傍水的地形,以免受旱涝之害,节省开水渠引水和筑堤防涝的费用)

“夷吾之所闻能为霸王者,盖天子圣人也。故圣人之处国者,必于不倾之地,而择地形之肥饶者,乡山左右,经水若泽,„„”(《管子·度地篇》)还提出要避免“五害”,即水、旱、风雾电霜、厉及虫,“五害之属,水最为大” 国都选址重视地利,讲求建设的经济效果,同时还必须避免“五害”,尤其是水、旱之患。规划体制问题

“制国以为二十一乡,工商之乡六,士农之乡十五”(《管子·小匡篇》)

设置“工商之乡六”一举,表明当时民营工商业有了发展,从业人员亦多,故设置六乡管理。居住分区规划问题

“凡仕者近公(国都宫廷区),不仕与耕者近门(不仕与耕者当出入田野,故近于外门),工商近市”(《管子·大匡篇》)

居住分区规划按照职业组织聚居,各就从事的职业之便,划地分区而居。城市道路规划问题

“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道路随地形和城市总体布局按照交通需要来规划。管子

《管子》是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发展史上一本革命性的重要著作,它的意义在于打破了中国古代城市单一的礼制布局模式,从城市功能出发,建立了理性思维和与自然环境协调的准则,影响极为深远。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列国都城建设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春秋战国时代城市中城与廓的关系及此后城廓关系的发展趋势。

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在城市规划上为何能出现新的比较科学的理论?并阐述这一科学理论的具体内容。《管子》中的城市规划思想及其意义? 思考题

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列国都城建设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春秋战国时代城市中城与廓的关系及此后城廓关系的发展趋势。

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在城市规划上为何能出现新的比较科学的理论?并阐述这一科学理论的具体内容。《管子》中的城市规划思想及其意义? 4 秦汉时代的城市

4.1 秦汉时代社会及城市概况 4.1.1秦朝

战国为秦朝统一,秦朝实行了许多促进社会进步的措施,如统一了税率、货币、度量衡等,秦朝还建立了强大的中央集权和郡县制度。秦灭六国以后,拆除各国城墙,将大量人口集中在首都咸阳。修建了通向全国的弛道。

拆除城墙后的各国都城,发展成为地区的商业中心,如临淄、邯郸、寿春等,同时出现部分新的都会如云阳、琅琊、冶铁中心临邛,海上贸易中心南海、会稽、芝罘等。4.1.2西汉

农民起义推翻了秦朝的统治,在长期战争中刘邦战胜了项羽建立汉朝,汉朝经过初期恢复,到汉武帝时期,政治得到巩固,商业得到发展,出现了许多商业都会,同时出于军事的需要,建立了军市、营寨城。4.1.3东汉

中原、西北、东北等地的城市受到战争破坏严重,东汉光武帝时首都东迁,长江流域与中原的商业更为繁荣,长江流域增加了10座新城市,长江以南的城市得到大力发展,并出现海外贸易中心城市。4.1.4城市发展总体情况

西汉的疆域大于秦代,但城市的数量并不大,西汉的城市以北方诸省为主,江汉流域各州下辖的县城总数占全国的23.5%,而北方的占77.5%,为1228处。到东汉时期,北方各州所占的比例下降为70.7%,南方则上升到29.3%。发展到三国和魏、晋南北朝时期,便成为中国历史上人口、城市和经济中心南移的第一次浪潮。

秦汉时期我国的封建社会城市规划由革新探索阶段,开始转向成熟阶段的过渡状态中,此时的特征:由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分别进行的区域性的城市规划探索转到集中建立大而统一封建帝国城市规划制度的方向发展。这一时期在我国城市规划的发展史具有承先启后的历史地位。4.1.5城市发展主要特点

(1)推行郡县制,县、城镇大量发展。

郡县制的推行,使我国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三级城市体系,即首都——郡城——县城。(2)城市分布地域大为发展

随着国家的统一,疆域扩大,我国广大南方、北方、东北地区广泛分布城市。(3)兴起众多商业中心,形成若干城市经济区域

如京师长安既是全国最大的政治中心,也是最大的商业中心。(4)国际贸易城市有所发展

国际贸易可分为海、陆两途,陆途即“丝绸之路”。(5)城市建设

城区居民开始按闾里制修建,都城实行多宫制,占据城市很大空间。4.2 秦朝都城咸阳 4.2.1基本概况

建于公元前350年,城址位于今咸阳城以东20公里的渭水河北岸。平而接近方形,城南部分已被渭水河冲毁。

咸阳城的北部为宫殿区域,考古发现咸阳城的北城垣是夯土墙,两丈宽,与城墙相临有密集的宫殿遗址,下水道的断面很大,当时城市排水系统很完善;

咸阳有了集中的工商业区:市,市由按商晶分类的“肆”组成。

在宫殿附近有铸铁、冶炼和陶窖作坊,表明当时已经有了为宫廷服务的官府于工业作坊。

秦成阳的居民区位于城南,大部分沦入渭水,居民居住形式按照闾里布置,整齐划一,设里监门,对闾里进行严格管理。

4.2.2秦代定都咸阳的原因

从政治上看,从秦孝公起,经秦国七代国君长达144年(公元前350年一前206年)的经营。是政治上的大本营。

从军事上看,咸阳地处渭水流域,北依九崤(xiao)山,南屏终南山,有“据山河之固,东向以制诸侯”的战略地理条件。

从经济上看,成阳位于关中平原的中心地带,整除载沣河、渭水交汇地点以西的三角地,土地肥沃,农产丰富,《汉书·地理志》誉它为“奥区”,又有“南山檀拓”。

从交通方而看,咸阳是南北大道要冲,由渭北的一条古道,东出可通晋关(今陕西大荔县东黄河岸),过黄河经蒲坂(今山西运城西南蒲州镇),直抵魏国;古道至渭南向东至崤函关隘(今河南灵宝县西南),可逐鹿中原。同时,由咸阳出发,沿渭水至黄河,水路交通方便。

从历史看,威阳距离西用都城镐京近,又曾是周封国毕邑的所在地,人口集中,经济开发较早。4.2.3秦代咸阳的规划意图

①强化统一是规划的主要任务;

②重在肃清旧制残余,巩固和发展新兴封建的中央集权的大一统政体,因而在规划上,突出强调“新”、“尊”、“博”。

③由于城市地跨渭河南北两岸,且以地势高亢之渭北区为主体,呈俯瞰全城之势。这种地理条件,有利于运用天体规划概念,以展新姿,而示帝都之尊。④推行不建立外廓的革新措施,采取宫自为城,依山川险阻为环卫,使咸阳更增添了辽阔无垠的雄伟气概。4.2.4附近都城位置变迁

西安是著名的古都:周王城丰京和镐京、秦咸阳、汉长安、隋唐长安等先后在此建都。4.3 西汉都城长安 4.3.1汉代城市概况

汉初从汉高祖刘邦到惠帝,还在城市经济的恢复阶段。从汉文帝到汉武帝,经济上的繁荣,政治统一、商业都会很多。

汉初在北方设了许多边防城堡,与烽燧等防御设施组成一个严密的防御系统。“三里一燧、十里一炖、三十里一堡、百里一城寨”、“第二十二燧至十七燧二十一里”。4.3.2汉长安的修建过程及演变

①建城原因:巩固中央集权、防御匈奴奴隶主的侵袭。②历时年代:西汉建国后7年——患帝5年,历经20年。③建设过程

★汉高祖刘邦入关以后,利用秦代名长安宫的离宫扩建为长乐宫,不久又在其旁边建造未央宫和北宫(杨城延主持),并以此为基础建造长安城。

★惠帝时,历时三年,修筑了城墙,改长乐宫为东宫。★武帝时,在城西修建建章宫、桂宫、明光宫。★王莽时,在城南大量修建辟雍等礼制建筑。

★推翻王莽的战争中,城市受到损害。东汉时改为陪都,称西京。★光武十年,修长安高庙,十九年,修西京宫室。★东汉末年,董卓割据时,烧毁长安。

★隋文帝时期,在城东南另建新都,汉长安得到废弃,仅部分宫殿用于隋御苑中。4.3.3汉长安的城市规划情况 ①城市形态

城墙在宫殿建成以后修筑,形状不规则,北侧城墙由东向西倾斜,主要是顺应河流走势;积极发挥作为经济区域中心城的作用,这是汉长安总体布局的重点所在。九市,并不尽在城中,有一部分散处在城的外围地带,横门大道两侧,一直延伸到渭桥以北。②道路

城共有12个城门,四面各有三座城门; 城内道路笔直,垂直相交;

通往城门的道路每条分三股(每条干道分为三条平行道,用宽约0.9米的排水沟分格),中间为帝王专用驰道(宽约20米,两侧道宽12米)。③分区及布局

城中大部分为宫殿,分散开布置;政治性功能分区比例过高的反常现象说明规划意图是立足于长安城市区域的宏观规划来考虑的。城东北系手工业作坊;

城南直至曲江池,终南山全部为上林苑,帝王专用园林,其中存在部分离宫; 九个市场分布在南北主要道路的东西两侧;集中设市,且行业种类已较前代为多;

城内各宫殿之间分布居住地段,成为闾里,共160个。里四周有墙,每面有门,闾即为里的门; 在城市周围修建皇帝陵墓处设陵城。4.3.4汉长安规划布局的特点

①改变了战国时都城两城相依的旧章,也不同于秦咸阳松散状的布局,而是将宫殿、官署、市场、居民区之于同一大城内。

②总体的形制和布局多少附会了《周礼·考工记》的规制。③宫殿占了城市很大空间,在一半以上,集中在中南部。4.4 东汉都城洛阳 4.4.1历史背景

东汉光武帝刘秀登基后,现在鄗县建立政权,后改都洛阳。东汉放弃长安而建都洛阳的原因:

①经过西汉末年的战乱,长安破坏严重,人口锐减,城市凋敝。

②诸侯割据的形势——公孙述踞蜀,魏嚣踞天水,虎视关中;匈奴族在西汉未年乘乱南下,威胁长安。③洛阳离刘秀的起家之地、老家南阳更近一些。

④洛阳经周朝的500年经营;秦代吕不韦被封洛阳阳万户侯的修建;西汉刘邦称帝之始都于成周三个月;新莽未年(公兀23年)更始帝刘玄也迁都成周约五个月,洛阳具备了建都的条件。4.4.2东汉洛阳城规划情况 ①选址:

原周代成周位置(建城的日的是将殷商的“顽民”集中管制于成周,西周时期为陪都,战国时期发展成为中原地区最大的商业都市),即今洛阳以东的白马寺东。南面为洛水,北面为芒山,地形北高南低,城北有谷水。②形制及布局

★城市呈不规则长方形(南北宽东西窄),南北九里七十步,东西六里十步,有十二门,四面各三门; ★城内有南宫,在城中偏东,北宫在城东北处,二宫占据城墙内一半而积;两宫之间,有复道,以保证皇帝往来方便和安全;

★城门南面为祭祀建筑(太庙),官署在南富附近。★两宫之间是方整的闾里,市民活动空间非常有限; ★城内除宫殿和闾里外还几处皇家园囿(芳林苑),城外也存在皇家园囿,还有贲族私家园林; 4.4.3东汉之后洛阳城的发展变化

董卓时,洛阳城破坏很大,主要宫殿被烧毁;

魏文帝曹丕建都洛阳,当时,南宫已经残破不堪,遂拆除改为闾里,将主要宫殿建在北宫,另在城东北角建金镛城,魏明帝时又于城中建南宫。西晋时亦建都洛阳,“八王之乱”时,在城北加筑城墙(洛阳垒),在后期的战乱中毁坏。南北朝时,北魏孝文帝将首都从平城(山西大同)迁往洛阳,对洛阳进行改建。秦汉时代城市总体特征:

①秦汉代特殊类型的城市:新丰城、陵城、汉代军市

★新丰城——刘邦为解父母思乡之苦,仿照丰城在临潼县以东十八里处建新丰城。

★陵城——汉朝曾集中天下富户于长安,实际是集中到长安附近的皇帝陵墓附近,建造陵城。汉武帝“徙郡国豪杰及资三百万以上于茂陵”,汉成帝“徙五百万以上五千户于昌陵”、“徙一百万以上居平陵”,这些城市集中居住大量的富户,成为高消费和游闲城市。

★汉代军市——汉初为了抵御匈奴侵扰,曾打通河西走廊,联结西域,使丝绸之路畅通。在沿通往西域的商路上建设了一些驻军城堡。这些军市实行“屯垦戍边”政策,在城堡附近就形成商市。②秦汉时期城市的总体特征

★都城形态规则、规模大,富户集中,城市沿用一些传统城制进行修建,宫殿部分有中轴线; ★城市内部无陵墓区,道路系统完整,且有较完善的建造技术; ★城市的手工业、商业发达,经济活动区域增大,有集中的市场; ★按照闾里制度对居住进行管理;

★宫殿占城市而积比例较大,出现了礼制建筑;

★城市,尤其是都城的周围有一些离宫园囿。论述秦咸阳建设布局的主要特点。思考题:

论述西汉长安城规划建设的主要特点。秦汉时期城市规划建设的新发展和特点 5三国至隋唐时期的城市

5.1

三国至南北朝的社会经济背景及城市概况

5.1.1三国至两晋时期社会经济背景及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①三国至南北朝时期,战争频繁,城市建设发展停滞

黄巾起义(公元220年)结束了汉的统一,整个中原大地进入了割据、分裂的局面,直到南北朝结束(公元589年)。

从三国至南北朝的近400年间内城市发展缓慢,手工业、商业萧条,当时由于战争、分裂和地方割据,农民失去土地,人口大量减少,交通阻塞,商旅不通,手工业及商业的发展受到影响,当时的经济文化处于困难时期。

②三国三足鼎立时期,城市得到发展

三国之中,魏据中原,建都洛阳;汉据四川,建都益州(成都);吴据长江中下游,建都建业(南京)。各国注重发展本地经济,因而部分城市得到发展。

③西晋建都洛阳,实现短暂统一,之后出现“八王之乱”及北方匈奴、羯等民族入侵中原,中原陷入割据与混乱。

④东晋建都建康(邺),政权偏安于江南,江南得到发展 5.1.2南北朝时期社会经济背景及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①北魏统一,定都平城(山西大同),后迁都洛阳,洛阳得到迅速发展

南北朝时期,北方的少数民族和中原汉民族纷纷南迁,形成了中华民族的大迁移和大融合,对城市发展有一定影响。

②南北朝时的江淮流域、长江流域及闽粤一带,这些地区自然条件优越,迅速发展,成为中国的经济、文化中心,人口增加,城市规模扩大。吴城、会稽、建康、杭州、广陵(扬州)。③佛教传入中国,促成了宗教建筑及建筑群的出现,并成为重要建筑,影响城市。

三国、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城市内建设大量寺院、佛教建筑,成为城市中心的重要建筑群。5.1.3三国至南北朝时期的城市体系 ①总体发展趋势

城市体系状态紊乱,北方中原地区城市此起彼伏、**不安。但是,曹魏邺城开创了城市建设新局面,江南及周边地区城市的崛起及中国经济重心转移。②各地城市具体发展概况

中原地区的长安—洛阳一线,曾是全国城市体系的轴心地带,在三国至南北朝时期,成为军事争夺的主要战场,受创严重,大量人口逃亡,城市衰落。

以建康为代表的江南城市迅速崛起,江南经济迅速上升,并带动腹地发展,如京口、山阴、襄阳等城市。战乱中,河西走廊地区相对安定,城市获得发展,如姑臧等。

山陕高原北部地区,是北方游牧民族和中原的争战地带,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民族强盛,在该地区建立政权。如平城、统万城。

为了加强南北方的联系,修建了大运河,以解决南北方的物资及交通问题,同时运河沿线的一些重要城市随之发展。

③城市行政管理体系的变化

三国至西晋时期,州正式成为一级政区,开始实行稳定的州、郡、县三级制。5.2

曹魏都城邺城的规划 5.2.1曹魏都城邺城的规划 ①建城背景

东汉末年,军阀混战,长安、洛阳先后被毁,城市建设呈停顿状态。

曹操实行屯田制,招寡失去土地的逃亡农民来耕地、开垦荒地,定出法律,严禁大地主豪强兼并,使农业生产迅速恢复。

曹操实行“唯才是举”、“依法治军”,在政治以及军事力量方面都得到了加强,后为加强后方根据地,巩固统治,建立新都邺城。②城市规划概况

位置和遗存:河北省临漳县附近,漳河沿岸。城西北角的铜雀台、金虎台尚存外,大部分城址被毁。中国城建史上的第一个砖城

据《水经注》记载:邺城的规模为,“东西七里,南北五里”。

城市历史:邺城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春秋时,齐桓公在这里筑城,所谓“以卫诸夏”;战国时,魏文侯在这里建都,任命西门豹为邺令,引漳水灌田,发展农业,结果“河内称治”;汉时这里是魏郡治所;东汉末年,袁绍据邺,曹操灭之,挟天子以令诸侯,以邺城为基地,不断营建。

形态与布局:城市平面呈矩形。城南三座城门。北两座城门,东、西各一座城门;城市中偏北有一条东西走向的干道,将城市分为南北两部分,北部为宫城;宫城以东是戚里,为王室贵族居住区,宫城以西为铜雀苑,为王室专用园林。干道南面为一般居住区,划分若干正方形坊里;城中有三个市,还有手工业作坊。道路布局:东西干道、南北三干道、三座止车门围合成广场。宫殿建筑群布局:布置严整。

正中为宫城部分,大殿为正中,殿前左右为钟楼及鼓楼。

东部为宫殿官署区,前半部为官府衙门,后半部为后宫是曹操居住之用,采用前殿后寝的格局。水系及园林

城中的水系是在城西北引漳河水,由三台下流铜雀苑及宫殿区,分流一部分至坊里区,由东门附近流出城外。园林也很多,除铜雀苑外,城西有文武苑,北城外有芳林苑,其东有灵芝苑等。③曹魏邺城的规划布局特色

继承了前期封建社会综合运用城廓分工规划概念的传统;

采用营国制度传统的以宫为中心的分区规划结构形式,并遵循礼制规划秩序; 文昌殿中轴线为城之规划结构的主轴线;

为适应当时群雄角逐的形式需求,布局多着眼军事; 采用传统的经纬涂制; 宫廷区的朝寝布局颇具特色

④曹魏邺城的规划布局在古代城市中的重要影响

继承了古代的城与廓、宫城与外城的区分,且功能分区更为明确,宫城和坊里不穿插,充分体现了阶级对立和等级制度的森严;

采取营国制度传统的以宫为中心的分区规划结构形式,并遵循礼制规划秩序; 首次中轴线对称布局的方式由宫城建筑群扩展到整个城市,这种手法是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布局艺术性的重要开端,对以后城市建设有重要的影响。

宫殿部分建筑严整,前为朝廷,后为起居用房,城内的园囿与防御功能结合。宫城由多宫——单一宫城,且位于城北居中 5.2.2东魏、北齐邺南城的规划 ①位置与形态

紧附与曹魏邺城之南,为南北向长方形。其形制由东西向的长方形变为南北向的长方形,布局整齐甚过北城。②布局

11个城门,实为13门,城门对称布置。

宫殿位于北部中央,城市中轴线明显,宫城南面的宫殿,北面为御花园。宫城城门有三道,开创了宫城正门由多门构成的先河。③特色及影响

特色:有明显的中轴线,全城里坊、市场完全左右对称布局,十分整齐。

影响:完全对称布局的新格局,开创了中国都城整齐划一的新规制,影响到之后的隋唐长安城、元明清北京城的规划布局。

5.3

北魏时都城平城、洛阳的改建、扩建 5.3.1北魏都城平城的规划

北魏(公元386—534年)统一北方后,道武帝建都于平城(今山西大同)。

初建都时,并无城廓,后来把原平城的西郊改为宫城,在宫城南面改筑为坊,与曹魏的邺城布局类似。城市建设上完全采纳中原社会的城市观念,但由于不具备发展大都市的地理条件,最终迁都洛阳。5.3.2北魏都城洛阳的改建、扩建 ①洛阳城市建设的历程 周代的陪都(成周):管制“顽民”的城市,统治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中心; 东汉的都城

北魏孝文帝将北魏都城由平城迁往洛阳(公元495年); 东魏时迁都邺城,改洛阳为洛阳郡。②北魏洛阳城的布局

城市由内城和外廓构成。内城东西宽约六里,南北长约九里。城北有谷水,东西南三面有阳渠环绕。四面有城门十三座。外廓是东西约二十里,南北约十五里的横向长方形。南临洛水,北达邙山,东至建春们外的七里桥,西至闾阖门外的长分桥。

宫城居中偏北,铜驼街为城市主要轴线,轴线两侧分布着当时的高级官署和寺庙坛社。坊里、市大部分在外城。道路呈方格形。③规划特色

魏晋也是城廓分工的规划传统

政治活动的功能分区,其中变革最大的是宫廷区

经济活动的功能分区,变化不大,基本格局大体与东汉相似。5.4

六朝都城建康(建业)5.4.1建康城的建设发展历程

最早的城址为春秋末年越国灭吴国之后建的越城;战国年间楚国在今清凉山(旧称石头山)上筑金陵邑城;三国时期孙权迁都于此,称为建业;东晋王朝南迁也在此地建都,称为建康,以后一直为南朝(宋、齐、梁、陈)都城。

城市地形复杂,东面有钟山,西面有长江、马鞍山、石头山,南面也有低山丘陵,北面有玄武湖,城市位于山峦之间的平坦地带。

三国时期:孙吴在此建立了建业城,位于今玄武湖的南面,城平面呈正方形,有九座城门,南三门,东、西、北各两门,有一条城市中轴线从宫城开始,延伸至城南宣阳门,并一直向南延伸到淮水,长约五公里,称为苑路。

东晋初期,对宫城进行局部改建、扩建,新建建康宫,称为台城;东晋中期,新建军政中心东府城、西州城;最终形成宫城、东府城、西州城三城鼎力之势。5.4.2建康城的城市规划

城区范围很大,北至钟山、南至雨花台、西至石头山、东至东府城以东的倪塘。

是当时最大的商业城市。城中有四市。秦淮河北岸有大市,还有小市十余所。出现了专业市场,如谷市、牛马市、纱市、盐市、花市等。商业发达士人和贵族经商受到免税等政策鼓励,故经商者众,促进了商业的繁荣。城市的商市位于城南秦淮河和雨花台之间; 城内集中了许多官办手工业作坊;冶炼技术水平高,用于铸造兵器、钱币。当时已经能生产高级的百炼钢,叫“横法钢”。城内佛寺兴盛,有几百座佛寺;

在南北朝时期还大规模地扩建了玄武湖周围的园林。

第三篇:2013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城市规划专业考研真题 城市发展与建设史

说明:此为2013年1月6日考研结束,网友当晚回忆版。可能少数文字与真题有些出入,但基本意思不会有大的错误。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城乡规划专业考研。

城市建设与发展史(808)

发展史(50分)

一 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1.西周时期城市建设特点

2.我国古代城市建设自然景观要求

3.建国后我国城市发展情况

4.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城市规划发展情况

5.我国古代城市建设文化观念

规划史(100分)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10分,共20分)

1.《周礼 考工记》

2.首都计划

二、作图说明题(每小题18分,共36分)

1、画出汉唐长安的历史地址变迁示意图,注意河流、比例、方向等并比较汉唐长安的特点。(中国城市发展与建设史 P33)

2、画出金中都元大都明清北京 的关系 并说明元大都的规划特点。

三、论述题(每小题22分,共44分)

1.青岛在德占时期的规划和日本占领时的规划有什么特点和不同,结合青岛现状谈谈你的看法

2.我国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城市化进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49年——1957年发展起步阶段,1958——1977 城市化波动发展阶段 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阶段,谈谈第一的阶段,即1949年——1957年发展起步阶段城市规划的主要工作(可能与真题有所出入,但是基本意思是这样的)

第四篇:广州城市建设史及现代城市发展策略探究

广州城市建设史及现代城市

发展策略探究

姓名:* * *

学号:************

学校:* * * * * *

学院:* * * * * * * * *

专业:* * * * *

老师:* * *

完成时间:2011年10月

提要:广州地处南中国,历史悠久,地理位置优越,是古时“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近30多年来,广州很好地把握住改革开放的契机,经济突飞猛进,城建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同时,各种各样的城市问题接踵而来,严重制约着广州的进一步发展。当下,广州亟需一套切实可行的现代城市发展策略加以引导。

关键词:广州,城建史,三城合一,发展策略

一、广州城市建设史

(一)广州历史变迁

广州简称穗,别称羊城、穗城、仙城、花城,古称番禺或南海,地处中国南部,珠江三角洲北缘,西江、北江、东江三江汇合处,濒临南海,隔海与香港、澳门相望,地理位置优越,是古时“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被称为中国的“南大门”。

早在4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这一带就有“百越人”活动。公元前9世纪,“百越人”和长江中游的楚国人已有往来。前473年,越国为楚国所灭,宰相公师瑜带领越国百姓往南迁徙至广东,并在广东建南武城。前887年,南武城改设楚庭,成为广州最早的名称。春秋战国时期,岭南泛指今两广和越南南北部地区,当时居住在这里的民族成为南越(又称南粤)。

前214年(秦始皇三十三年),秦始皇派大军征服岭南,设置3郡,其中南海郡辖番禺、四会、博罗、龙川4县。南海郡治和番禺县治即今广州市越秀区,南海郡尉任嚣在番山和禺山上修建番禺城(史称任嚣城),这是广州设立行政区和建城的开始。秦末大乱,前204年,南海郡尉赵佗兼并了桂林郡和象郡,据有岭南,建立了疆土“东西万余里”的南越国,定都番禺。是为岭南地区第一次建都。前111年(汉武帝元鼎六年),汉朝征服南越国,设立九郡,其中南海郡治仍设在番禺。元封五年改属交州,州治为广信(广东封开)。

公元217年(三国吴建安二十二年),交州刺史步骘重将州治迁回番禺,扩建城郭,后称为步骘城。226年(三国吴黄武五年),孙权分交州7郡中得南海、苍梧、郁林、合浦4郡置广州,治所番禺,命吕岱为刺史。这是广州之名第一次出现。晋、南北朝沿用南海郡,番禺为郡治。这一时期,由于中原战乱,北方汉人南迁,促使广州的经济开发。

隋文帝时,废南海郡,置广州总管府。601年(隋仁寿元年)因避杨广讳而改广州为蕃州。607年(隋大业三年)复置南海郡,属蕃州。621年(唐武德四年)复置广州,初为总管府,后改都督府。627年(唐贞观元年),跟全国为10道,其中岭南道治所设在广州,广州州治设在南海县。中唐以后,“海上丝绸之路”兴起,作为始发港的广州日益繁荣。

917年,刘龑建立南汉,定都兴王府(广州),并废南海县,改设咸宁、常康二县。这是广州历史上第二次建都。971年(宋开宝四年),宋太祖赵匡胤灭南汉,废兴王府及咸宁、常康二县,复称广州,并设市舶司。997年(宋至道三年),北宋设广南东路,广州属之并为治所。1107年(宋大观元年),广州升为帅府。1278年(宋祥兴元年),改为翔龙府。两宋时期,广州贸易发达,海运兴旺。宋元之际,广州曾遭受重创。

有明一代,政府实行海禁,广州成为向大部分国家开放的唯一通商口岸,成为全国第一大港。1368年(明洪武元年)设广州府,为广东布政使司、广州府及番禺与南海县治。

1646年(清顺治三年),清军占领中原后,南明绍武帝定都广州,这是广州历史上第三次建都。1757年(清乾隆二十二年)宣布广州为全国唯一的对外通商口岸,史称“一口通商”,并由指定的广州十三行垄断全国的对外贸易。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广州为通商五口岸之一。

1921年,广州市政厅成立,为广州正式建市之始。1949年,广州解放,此后的广州为新中国直辖市、广东身人民政府驻地。1954年改省辖市至今。

(二)广州“三城合一”

唐代广州已经形成了牙城、子城和罗城的三重格局。南汉又将兴王府广州城规划为宫城、皇城和郭城。宋代时广州城垣修建多达十数次。北宋时先后修筑了中、东、西三城。中城又称子城,是以南汉旧城为基础,东抵甘溪,西抵古西湖,南至大南路,北至越华路,周长2.5公里。东城以赵伦城东部旧址为基础,西接子城,东至芳草街,北至豪贤路,南抵文明路。1071年增筑西城,周长6.5公里余,规模最大。明代广州是当时岭南地区政治、经济中心,洪武和嘉靖年间,曾两次扩建城墙。第一次扩建时,把宋代三城合而为一,称老城,周长10.5公里。明后期,又在老城南增筑新城,今万福路、泰康路和一德路为新城的南界。清顺治三年(1646年),在外城南面加筑了较小的东西两翼城。辛亥革命后开始拆除改作马路,至1922年全部拆除,现仅残留越秀山上五层楼附近一段城垣,供人观瞻。

三、广州现代城市发展策略

(一)综述

自改革开放以来,作为珠江三角洲的龙头城市,广州在经济建设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广州的辐射和带动下,深圳、佛山、珠海、惠州、东莞、中山等周边城市迅速崛起,形成继长三角和京津唐后中国又一极具经济实力的现代城市群。随着经济的发展,广州不断涌现出各种城市问题,交通拥挤,人口膨胀,环境恶化,无不制约着广州的现代进程。

对于广州未来发展策略,笔者认为必须基于以下几点:

1.广州是华南地区的中心城市,其发展势头正猛,广州应该以国际性中心城市为发展目标,迈大步子往前走。

2.加强产业结构优化,协调发展传统产业和新兴高科技产业和服务业,加大科教投入,实现科教兴市。

3.必须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重视北部山区、南部珠江口地区的生态维护以及城市组团间绿化生态隔离带的建设,把广州建设成为山水型生态城市。

4.大力发展海陆空交通,缓解目前面临的巨大城市交通压力。

5.由于人口的大量涌入,广州地少人多的矛盾日益突出,效仿西方发达国家,将广州的发展由地面向地下渗透,合理利用地下空间,不失为消弭矛盾的好办法。

6.重视城市文化传承,加强历史文物古迹保护,加强语言兼容并包的程度,增强城市文化软实力。

(二)具体发展策略及目标

1.以国际性中心城市为发展目标。广州是华南地区的中心城市,人口众多,经济规模巨大,对周边城市的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辐射和带动作用。然而,广州不应仅以地区性中心城市自居,广州需要的是开阔的国际眼界,兼容并包的博大胸襟和敢于走出去的气魄。在面对国际中心城市的发展目标时,广州自身的文化却略显不足。广州和上海很相似,它们都是市,不是城,也就是说它们都是靠经济带动的。但是,相比于广州,上海更容易让初来乍到的外地人融入其中。这是由于上海是一座移民城市,文化大气;广州历史久远,其文化是一种偏狭的地域文化。广州在向国际性中心城市发展目标迈进时,尤其应该在保持自身文化特色的同时,重视对外来文化的兼容并包,以广阔的胸怀接纳外来者。

2.加强产业结构优化,协调发展传统产业和新兴高科技产业和服务业,加大科教投入,实现科教兴市。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广州已初步建立了门类较为齐全的产业体系,其中第三产业比重最大,第二产业次之,第一产业居末。从工业化进程看,广州已进入了工业化的加速发展阶段。在这一过程中,广州的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也存在着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产业结构亟需优化。当今中国是世界的制造业基地,作为中国经济缩影的广州,制造业历来是其优势产业之一。加强产业结构结构优化,就需要在保持传统产业优势的同时,大力发展新兴高科技产业和服务业,并加大科教投入,规范市场秩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完善知识产权制度。

3.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加强对生态用地的控制和管理,形成良好的市域生态结构。改善并严格控制城市水源与森林等生态保护区,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积极整治大气、水体、噪声、固体废物污染源,搞好污水、固体废物、危险品及危险装置的处理和防护工作,重视北部山区、南部珠江口地区的生态维护以及城市组团间绿化生态隔离带的建设,把广州建设成为山水型生态城市。

4.大力发展海陆空交通,缓解目前面临的巨大城市交通压力。广州作为中国的三大中心城市(京沪穗)之一,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口的大量涌入,城市空间急剧扩展,广州必须对城市交通体系进行全面的梳理和整合。其具体措施有:

(1)落实公交优先措施。增强公共交通在城市客运交通体系中的主导地位,基本形成对外交通与市内交通、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良好衔接的一体化交通格局。

(2)大力发展轨道交通。要建成完善、成熟的轨道交通线网,承担公共交通的主要客流,中心区实现以轨道交通为主体的城市客运交通模式。

(3)完善城市路网体系,提升客运枢纽设施。构建覆盖全市、辐射珠三角、连接国内的开放式高等级路网系统。

(4)平衡停车设施需求。

(5)鼓励环保交通,改善慢性交通环境。除大力发展环保少污染的轨道交通外,鼓励自行车、电单车等环保交通工具使用,完善行人、非机动交通设施,改善慢性交通环境。

(6)提高交通管理水平。积极应用高科技,发展只能交通系统,提高城市交通管理效率,以对有限的道路空间加以合理分配。

5.加大对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力度。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广州城市土地资源日益紧张,地上空间高度密集化,地价随之暴涨。为遏制这一趋势,达到控制城市增长,增加城市容量,缓解交通堵塞,增加人们的活动空间,实现不占或少占土地的目的,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资源成为必然的选择。当下,广州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形成了以地铁建设为标志,隧道工程、地下商场、地下步行街、地下停车场、地下多功能综合体等地下工程建设规模迅速增大。可以说,广州已经进入了浅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建设的阶段,并逐步走上了城市空间向三维拓展的道路。

6.重视城市文化传承,加强历史文物古迹保护,加深语言兼容并包的程度,增强城市文化软实力。城市文化建设的中心任务,是城市的文化性格和市民的文化心态。这不是一个容易解决的问题,许多经济发达国家就未能很好解决。但它又不是一个不能解决的问题,上海的经验就值得借鉴。上海了不起的地方,就在于她的历史虽然很短,却能在经济和文化两方面都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可见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并不矛盾,而唯其两者并行,上海才成了如今的“大上海”。

老实说,广州的文化条件比上海要好得多。偌大一个上海,什么都不缺,却难得找到历史悠久意味深厚的文化景观。在这方面,广州比上海可就强多了,上下

九、南越王墓、北京路、七星岗、西关大屋、粤剧等等,如数家珍。面对前人留下来的财富,今人要学会继承和发扬,加强对历史文物古迹的保护,促使文化软实力和经济硬实力平行并进。

广州文化建设中最大的障碍,就是广州人那种过分地以“纯种广东土著”为自豪的呆气。我们不否认广州确有值得自豪的地方,毕竟经济上广州走在了全国的前列。但如果竟把这些成功归功于自己乡土的“方言”,并自我陶醉到执迷的程度,就未免荒唐可笑。一个城市的真正城市化水平,是与它的开放和兼容程度成正比的,其中,就包括语言的开放兼容程度。广州要成为“大广州”,就必须创造一个与这一历史地位和光荣称号相适应的文化环境。这是广州走向全国的前提条件,也是广州容纳全国尤其是容纳全国精英人才的前提条件。

三、结语

今日的广州是一个经济蓬勃发展、街道高楼林立、人口急剧膨胀、交通拥挤不堪的现代大都市。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广州一笔巨大的财富,偏狭的地域文化氛围却又制约着广州进一步迈向世界。相信经过广州人的不懈努力,广州的现代城市之路会越走越宽。

参考资料:

[1]张剑峰 杨木壮.广州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模式与发展策略[J].现代城市研究,2009。

[2]何志平.广州城市交通发展战略[J].现代商业,2006。

[3] 维基百科:广州市.[EB/OL].http://zh.wikipedia.org/wiki/%E5%B9%BF%E5%B7%9E%E5%B8%82。

第五篇:(个人总结)城市建设史期末考试资料总结

中国城市建设史

第一篇 古代部分

绪论

一、城市的起源

1、在原始社会,随着农业的出现为标志的第一次人类劳动大分工,捉奸产生了原始的固定的居民点;

2、最早的城市是人类社会在第二次劳动大分工的产物(商业手、工业是从农业中分离出来的)

3、出现在从原始社会走向奴隶社会过渡到时期;

4、城市是伴随着私有制和阶级产生的

二、城市概念的变迁

1、城与廓、市与井的区别

城廓——城郭:城墙

城郭之别: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

内之为城,外之为郭

古代城市的营造原则,一般分为两种类型:

1)郭位于城的一侧;

2)郭在城的外围

“城廓之制”的产生从本质上来讲是

第一章

我国原始居民点的形成

一、原始居民点的形成

1、位置:都位于较为高爽、土壤肥沃松软的地段,一般均靠近河湖水面

2、规模:

3、建筑组合4、一定的功能分区

5、原始居民点初步且有城市最基本的“集中”的特征(城市最大特征是聚集)

二、中国城市的形成

城市包括“城”与“市”双重意义:“城”是一种防御性的构筑物;“市”是交换的场所。因此城市的出现应该具有商品经济以及防御功能的双重特征。

第二章

殷周时代的城市

西周的城建制度及其影响

西周是我国奴隶制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形成了完整的社会等级制度和宗教礼法观,这在城建制度中都有明显的反映。

我国城市是在原始社会群体并向奴隶社会过渡的时期产生(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2000年)

大概在夏朝后期已基本形成(约公元前17世纪左右)

河南偃师市二里关村古城——我国古代城市形成的城市

商朝城市实例(公元前6—11世纪)河南偃师市乡沟商城

总体布局:宫城居中、三套城墙、追求方正

开创了以后历代都城多道城墙和宫城局中的先河。

为了军事防御与政治统治的需要。

2、城市的原始定义:防御功能、商品交换的职能、固定的居民点

3、城市社会时期城市定义的延伸

城市的原始职能、一级法律实体、精神寓意

4、现代城市的定义:

*聚集一定数量的人口,以非农业活动为主

*区别于农村的社会组织形式

*是一定地域中经济、政治、文化的中心 *要求相对集中

*城市必须提供必要的物质设施及良好的生态环境

*根据共同的社会需要而进行各方面协调运转的社会实体

*有继承和延文化传统的使命

1、政治上“分诸侯、建藩卫”——西周成为历史上第一次城市建设高潮的朝代

2、西周的城建制度

西周是我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最早形成的时代

《周礼.考工记》记载: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夫为面积,100亩;以左为尊,左祖)经涂九轨,环涂七轨,野涂五轨。环涂以为诸侯经涂,野涂以为都经涂。《周礼.考工记》记载的城市形制是儒家礼制思想的体现。

3、城市建设体制

a、三级城市系统:王城、都城、都邑

各城的等级都是以2为等级差数,体现等级制度 b、中国古代城市规划

*城市主体规划结构——三道城墙 *礼制规划秩序——宫城居中(中轴对称)

*经纬涂道路系统

第三章

一、社会背景

1、东周春秋战国,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时期

2、生产力的提高——城市数目增加,城市规模扩大

3、诸侯混战,城市的防御作用突出

4、诸子百家时代,因此东周也是我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的多元化时代。

二、城市建设实例

1、赵邯郸

特点:a、由宫城与大城两部分组成

b、宫城独立成城,与大城相隔一段距离 c、宫城由三个小城组成,成“品”字形。

2、齐临淄

特点:a、内外城组成b、内城镶嵌在外城西南角

c、城市形态不规整

d、体现了管子的规划思想 e、城墙和道路并不很直,而是根据地形河流等自然条件灵活设计,尤其是东城墙 齐临淄特点:

1)规模远远超过了营国制度的规定,城春秋战国时代的城市(战国纷飞,百家争鸣)

市规模的扩大主要表现为增建了外廓。

2)按地形构筑,与营国制度规定的城邑

方整形制不同。

3)城廓之间明确分工,城的功能是整治

活动中心,廓的功能为经济活动中心。

4)增设了公共集中市区,民间手工业区。

3、淹城

特点:a、三道城墙,分为王城、内城、外城

b、三道城墙外都有护城河

c、三道城墙都只有一个旱路城门,且不在一个方向。燕下都特点:

1)强调城防,处处着眼于战备,把平时建设与战时需求紧密结合起来。——最大的特征

2)结构严谨,继承以宫为中心的传统,充分利用高台建筑作为强化中轴线的手段。

3)改变一般以外郭作为城市经济活动中心的作法,按照军事需求,以外廓作为城防区,同时综合运用城廓分工传统概念。

C、影响

从曹魏邺城、唐长安城到元大都和明清北京城,《周礼.考工记》的城市形制对于中国古代都城的影响得到越来越完全的体现。

解释:

都:凡是有宗庙、君王统治者的邑称为都。市:中等规模的邑设市,这时的市相当于墟、场等。

邑:泛指所有居民点,奴隶主居住的邑为邑,四野农夫居住的邑为小邑;

城:“筑城以为君”明确了城的功能,是为了保护君 王统治,或设沟壑、或设夯土城墙,或设木栅栏。

廓:“造廓以守民”说明廓的功能是为了管理劳动人 民;内为之城,外为之廓。三里之城,七里之廓。

国:在周代国与城意义相同。国在周代即“或”字,或字象形以戈守土,具有防御意义,而且国与土同义,体现统治阶级的权利。

三、春秋战国时期城市发展和建设的特点

1、城市数量激增,规模扩大

2、城市经济职能增强,市民生活丰富多样

3、出现了新的比较科学的城市规划理论

4、列国都城一般由大小城组合,并有多种组合方式

齐临淄——小城在大城一角

鲁国曲阜——内外两重

燕大都——大小城并联

赵邯郸——大小城相隔一定距离

第四章

秦汉时代的城市

一、城市建设背景

秦: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郡县制 汉:文景之治

西汉:城市发展以北为主(长安)东汉:南方城市大为发展(洛阳)

二、秦汉都城

秦:咸阳——天然要塞,易守难攻,水资源丰富,已成一定规模,气候好,植被茂盛,粮食丰富

西汉:长安

东汉:洛阳

1、秦咸阳:秦统一六国,都市急剧扩大规模到了无以加的程度

咸阳之旁,二百里观二百七十复单道相连

a、主要城市建设:六国宫室于渭水北岸;迁徙六国贵族和富豪十二万户于咸阳城;作朝官于渭南上林苑中

课件

汉长安区域规划的特点:

a由概念性的城市群组合,演进而为实体城市组合。

b革新区域宏观规划,协调区域内各级城市经济和政治的分工配合,进一步强化京城和京畿相结合的规划体制。

c扩大渭南离宫范围,发展渭北陵邑极重点郊县的工商业基地,从区域层级进行功能分区。

3、东汉洛阳

a、邙山、洛水

b、“九六城” c、总面积约9.5平方公里 d、12城门不均匀分布

e、以南宫和北宫为主的宫殿占洛阳城总面1/3以上

f、已不拘泥于《周礼.考工记》的规制

b、特点:规模大,用地规模无法确定,人口将近百万,占地很广,布局较松散 课件

特点一:秦咸阳城打破了传统的集中封闭形制的约束,扬弃了旧有的城廓配置观念秦咸阳并非仅仅是一个城池,而是一个城市综合区。推行不建外郭的革新措施,增添了辽阔无限的气势。

特点二:天体观念贯穿城市建设之中,气魄宏大,规划中体现了至尊的君主专制。

2、汉长安:是在长安、阳乡和建章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追求规整

a、规划布局与战国时期很不一样

b、部分体现《周礼考工记》的记载 c、宫殿占据城市的很大空间

d、居住实行“闾里制”,共有160个闾里

三、秦汉时期城市发展和建设的主要特点

1、郡县制的推行,行政中心城市得到了大量发展

2、城市分布地域大为扩展

3、众多商业中心城市兴起

4、国际贸易城市也有了发展

城市建设方面:居住实行“闾里制”,都城实行“多宫制”

秦汉时期城市总体特征:

第五章

三国至隋唐时期的城市

一、社会背景

1、大分裂,大统一

三国、西晋、东晋十六国、南北朝、隋唐

2、封建经济逐步走向鼎盛,至南朝,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并重

3、城市发展和分布重心明显南移,“南开北降”

4、形成了我国十分典型的传统城市空间结构模型

二、主要城市

1、曹魏邺城(“七五城”,东西七里,南北五里,中国城建史上的第一个砖城)

a、平面图

课件

曹邺城的规划特征: 1)不拘旧格,大胆创新

A由东西干道将城分为南北两部分。B整治活动区域从整体看实为一个坚强堡垒,为适应战备需要。

C从宫廷分区布局看,遵从汉制,又灵活运用传统朝寝规划制度。2)重实效,反夸张

减少宫廷用地,适当增加其他分区用地,保持较为恰当的分配比例。

3)结构严谨,格调新颖

b、平面布局:平面呈横长方形,城市分成南北两部分,御苑—铜雀园兼具游赏与军事堡垒功能

c、曹魏邺城规划特点

*城市有了明确的功能分区;

*宫城由多宫变为单一宫城,且位于城北正中

*方格网状的道路系统

2、北魏洛阳(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

洛阳是东汉、魏、西晋、北朝历代的都城,为了便于统治全国和进一步学习汉族先进文化,501年新筑城郭,即外城。

套城制→明清城厢制

b、城市布局:

多重城廊

左祖右社

前朝后寝

封闭的里坊制

集中市制

曹魏邺城在中国城市建设史上的重大意义 严格的功能分区,改变了此前宫室与闾里杂处的局 面,实现了一种从无序到有序的转变,采用了城廓之制,城市平面方正整齐,以宫城内正殿引出的主轴线,采用轴线对称的手法进行城市布局,使城市主次分明,结构清晰。

*宫城与坊里不复相参的规整的坊里

*中轴纵贯全城呈对称布置,这种手法对以后的都城分布有很大影响

① 都城形态规则、规模大,富户集中,城市沿用一些传统城制进行修建,宫殿部分有中轴线。

② 城市内部无陵墓区,道路系统完整,且有较完善的建造技术。

③ 城市的手工业、商业发达,经济活动区域增大,有集中的市场。

④ 按照闾里制度对居住进行管理。

⑤ 宫殿占城市面积比例较大,出现了礼制建筑。

⑥ 城市,尤其是都城的周围有一些离宫园囿。

c、规划特点: 单一的宫城;

三套城垣:宫城、内城、外城 道路成方格状

中轴线(自南向北,干道—衙署—宫城—御苑)

全城寺院多,重视宗教

2、隋大兴、唐长安城

城址选择:汉长安城规模较小,缺乏整体规划,水灾频发,渭河水患。

西北→东南,地势逐渐变高

隋大兴城,人口多大100多万,是当时世界最大的城市

a、平面图、规划师

隋大兴城:宇文恺 唐长安城:阎立德 b、城市布局

1)方城——宫城、皇城、外郭城 2)宫城居中 3)中轴对称

太极殿——唐初政治中心 大明宫——盛唐政治中心

兴庆宫——玄宗政治中心

4)方格网道路系统

5)坊里制:各坊面积不等,偏大,坊内一般设十字

街,实行宵禁制度

6)集中设市

c、规划思想:承袭《周礼.考工记》中传统的王城制度

规模宏大

布局上,不使宫殿与居民相参

城市布局有一定的数字概念 唐长安城的城市建设特点

方正的城市平面轮廓 多重城墙

宫城居中及对称布局 左祖右社 棋盘式路网

e、长安城市规划的缺点

*规划建设用地面积太大

*东西大道应成为主要干道,但规划强调南北轴线

*政治中心的转移造成东北部交通、居住的拥挤

d、意义

北魏洛阳在中国城市建设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功能分区较之汉魏时期更为明确,规划格局更为完美

城市完全成熟的中轴线规划体制奠定了中国封建时代都城规划的基础确定了以后的皇都格局的模式。

唐东都洛阳城的规划特点

因地制宜、布局灵活、水工设施甚多 宫城皇城位于都城的西北隅——“以高为贵”

戒备坚固严密,远在大兴之上——曜仪、圆壁、东城、洛水 缩小里坊面积,以强化对居民的控制 设三个市,更多考虑工商业的繁荣

第六章 宋元时代的城市

一、城市发展和建设特点:

1、城市发展和分布呈“南开北降”态势(始于两晋,逐渐南开)

2、兴起许多大的商业都会和许多以经济职能为主的市镇

3、对外贸易空前发达,东部沿海港口城市兴起

4、以省会为中心的省级城市体系开始形成(元)

5、都城在地理位置上转移较频繁

6、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二、城市的建设

1、北宋东京汴梁(开封)

选址:城处中原,接近东南经济中心,繁华的商业城市

总体布局:宫城、里城、外城,三道城墙,三道护城河

规划特点:a、以宫城为中心

b、城市形态和道路系统不想唐长安城那么规

整端直,道路普遍比隋唐长安的道路窄;

c、市场不再过于集中,遍布全城,商业街 d、坊里制打破,形成院落式的街巷制

2、南宋临安(杭州)

规划特点:a、城市形状呈宽带状;

b、宫城、大城两套方城;

c、宫城偏于城市南端,外形不规整; d、宫殿建筑规模趋小,但更精巧奢华。

规划思想:因地制宜,道法自然

2、元大都(公元1267年,汉人刘秉忠主持规划和设计,以大宁离宫为中心进行规划,是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大都市,面积49.1平方千米)a、北京历史:

时期

名称

春秋战国、隋唐

蓟城(燕国都城 贸易中心,军事重镇)晚唐以后

幽州(边防中心)辽

燕京 南京 金

中都 元

大都 明、清

北京

b、元大都的城市规划:

设计师:刘秉忠 城市布局:三套方城;

宫城居中,偏南; 中轴对称;

三个中心(中心阁,鼓楼,钟楼)

第七章 明清时期的城市(1368-1840)

一、社会背景

二、城市发展和建设特点;

1、城市数量和类型增多;

2、城市之间、城乡之间联系密切;

3、众多小城镇特别是江南地区市镇蓬勃兴起;

4、沿江、沿运城市发展轴线进一步加强;

5、边陲地区的城镇分布有了扩大扩展;

6、沿海大中港口城市停滞与衰落;

7、北京最终被确立为我国封建社会后期都城的选址。

三、城市建设实例

明城南京

(南京各朝定都:吴、东晋、宋、齐、梁。陈、五代南唐、明)

1、明代的南京城,包括外城、应天府城、皇城。a、钟山龙蟠,石头虎踞 b、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c、集庆路(元)----应天府(1356--1368)----南京 d、366—1386,南京城市规模的改建和新建

2、城市布局特点:

a、皇城及宫城沿袭历代都城的规划模式,以北部富贵山为中轴线的基本点向南展开;

b、宫城居中; c、前朝后寝; d、中轴对称;

e、御道前、左文右武

3、应天府城

明代北京城

(一)城市建设

《从南到北:永定门(外城)---正阳门(内城)----大明门(皇城)---承天门(天安门)---端门---午门(宫城)---太和门》

(二)城市规划特点:

a、继承历代都城的特点;

b、重点突出,主次分明,强调中轴线;

c、东西方向交通不便;

d、明代商业中心南移(元大都时商业中心偏北,斜街)e、居住区在皇城周围

清代北京城

1、沿用明代北京城的基础,整个城市布局没

有变化

a、包括居民市肆,西北部的军营;

b、布局呈不规则形

c、13个城门、城墙坚固;

d、在居民市肆中,与西北部的军营交界处的中心高岗位置上建造钟楼和鼓楼

4、城市规划特点:

a、我国城市建设史上典型的不规则的都城; b、皇城、宫城布局方正,讲究轴线对称。左祖右社、前朝后寝;

c、应天府城内三区各自平面布局不一样,道路系统也不是一个整体;

d、明南京城城垣工程的艰巨与牢固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城市。

C 规划特点:

1)规则的宫殿与不规则的苑囿有机结合; 2)继承发展唐宋以来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优秀传统手法—三套方城,宫城居中,中轴对称的布局; 3)完善的上下水道;

4)元大都一气呵成建成为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最宏利壮观的城市之一。

2、清代北京城变化之处:

a、部分宫殿重修;b、雍正、乾隆后在西郊建大片园林宫殿(三山五园:香山、玉泉山、万寿山、圆明园、畅春园、静宜园、静明园、颐和园);

3、“贵西城,富东城”,政治生活西移,商业中心偏东;

第八章

中国古代城市建设中的若干问题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总结

影响中规古代城市规划的社会形态或文化思想

1、早期的耕作制度-----“井田制”

2、传统的营造技术a、单体建筑的布局规划

b、筑城材料

c、施工技术(城市多为夯土板筑)

3、特有的文化观念

a、天人合一的思想------和天人感应的思想,------天圆地方,中国古代方形城市

b、五行、阴阳思想和易学说 c、风水说

艮:东北

负阴抱阳、四面环山、背山面水------风水宝地

4、封建政治制度

a、收以礼制为核心的封建政治制度的深刻影响; b、城市的轴线形成尊卑分别的功能;

c、封建政治制度的内涵,直接形成了中国古代城市较为突出的秩序感、整体感和统一感的礼制规划风格

5、社会经济形态

a、早起附城建郭

b、中期的套城制及严谨的坊里制 c、后期的城厢制及较为自由的街巷制

三、中国古代城市建设与规划的缺陷

1、中国古代城市发展长期受到封建主权,礼教思想的束缚,城市规划建设中过于追求礼制封个和象征意义,与城市布局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脱节(坊里制,集中设市)

2、“宫城居中”的营建模式造成城市其他功能分区的不合理;

3、道路网的布局和道路尺度与交通的实际需求不匹配;

4、坊里制和集中设市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5、中国古代城市中几乎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市民广场和公共场所,体现了民主思想的淡薄及封建集权的强大;

6、城市的公共绿化一直很落后。

第二篇

近代部分

中国近代城市分类

第一类城市是由于帝国主义侵略、外国资本的输入,或由于本国资本的发展,而产生较大变化或新兴起的城市。

(1)长期受某个帝国主义国家的控制城市(帝国主义独占)——青岛、大连、哈尔滨等

(2)处在几个帝国主义占据下,有特殊的租界地的城市(帝国主义共占)——上海、天津、汉口等

4、调整部分居民地段外移,内城多置王亲贵

族府邸,体现阶级矛盾;

5、清代崇尚喇嘛教,增建喇嘛庙,如北海琼

华岛的广寒殿---白塔、承德避暑山庄的外八庙

(3)由中国官僚资本或民族资本开办的新的工矿企业而兴起的新城市——南通、无锡等

(4)铁路枢纽或铁路与主要河道交叉处得到较大发展的城市——郑州、蚌埠等

第二类城市是原来的封建城市,由于受到帝国主义的侵入及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发生了局部的变化。1)封建都城北京和长期作为地区封建统治中心的城市— —西安、成都、太原、南昌、长沙、兰州等

2)由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而发生变化的城市——江苏的南通、无锡,四川的内江、自贡等。

3)沿江及沿海辟为商埠或设有租界的城市——如南京、济南、沈阳、宁波、福州、芜湖、重庆、烟台等。

4)由于道路、工业等变革地位相对衰落的城市——山东临清,江苏的淮阴、淮安、扬州,上海附近的浏河、嘉定等城镇。

5)变化小或根本没有变化的城镇——广大的内地中小城镇

外国城市建设史

在法国尼斯NIZZA地区考古发现的迄今30万年前的旧石器时期的原始人聚居地,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人类最早的建筑

卡纳克神庙是世界上最壮观的古建筑物之一,也是埃及最大的神庙。

欧洲古代城市建设

公元前5世纪——公元前17世纪 奴隶制社会的古希腊

城市公共场所

奴隶制社会的古罗马

城市的炫耀和享乐特征 封建社会的中世纪

城堡、教堂的空间主导地位 文艺复兴时期

古典广场 君主专制时期

城市放射轴线

第五章

古希腊的城市

自然条件与历史背景

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周围有村镇,叫城邦国家。

城邦/市国家---奴隶制之下的民主政治

自然条件:多山、曲折的海岸线,亚热带气候适宜。历史背景:大致分四个时期

荷马时期

公元前12世纪——公元前8世纪 古风时期

公元前7世纪——公元前6世纪

古典时期

公元前5世纪——公元前4世纪(文化与城市建设的黄金时代)希腊化时期

公元前3世纪——公元前2世纪

一、古希腊城市生活形态(雅典是各城邦中的中心,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周边有若干城镇)。

1、城邦与公民

公元前800年——公元前750年,建立了众多奴隶制城邦。

公元前479年,建立了奴隶主的民主政治。城邦的社会基础是公民(自由民)。

2、人本主义的生活形态

信奉多神教,庙宇众多。

人本主义——在崇拜众神的同时,更承认人的伟大与崇高。

庙宇不仅是宗教场地,也是建筑群和公共活动的中心。

3、积极地公共生活与丰富的公共空间 市民的大部分时间实在公共空间和室外度过。公共活动丰富多彩——大量住宅狭小而简朴,公共

空间取得辉煌的成就。

一、希腊古典时期的城市(公元前5世纪——公

元前4世纪)

1、背景

a、柏拉图(乌托邦)——孕育了后期理解

城市的模式

b、由于水源食物供应的困难,古希腊的城

市很少有超过1万人口的,中等人口为5000——7000人 c、圣地与卫城

圣地——中心建有神庙,在构图上统帅全局。

——建筑群空间构图灵活,同自然环境协调。

——宗教的圣地,公共活动的场所。

卫城——政治、军事、宗教中心。

——位于城内高地,以防御为主。

2、雅典与雅典卫城

雅典:战争中领导其他城邦,地位迅速提高

历史背景:有优越的历史背景。

公元前5世纪中叶,雅典城联合各城邦战胜波斯的入侵,建立雅典霸权后,社会经济文化打到了高度的繁荣。

自由民是战争中的主力军,在各方面积极性高。

城市建设:希波战争前没有城墙。

城市布局不规则,无轴线关系。

城市中心是卫城。

建筑类型丰富,但排列无序。

希波战争之后,以方格网划分街坊,贫富住户混居。

公元前5世纪的全盛时期,人口接近10万。

雅典卫城:重建于公元前448——406年。

是当时宗教的圣地,公共活动的场所。

集中体现了古希腊最高的艺术成就。

选址:位于雅典城中心,相对独立的山岗上,高于地面70米,视觉及景观上都有能控制全城。

平面:东西长约280米,南北最宽为130米。

雅典卫城规划特色:

a、发展了民间圣地建筑群自由活泼的布

局方式。b、没有轴线关系。

c、视觉观赏石按照祭祀雅典娜大典的行

进路线来设计的。d、雕像统一了周边的建筑群。

e、综合爱奥尼和多立克两种柱式风格,以

材料打到统一。

f、卫城是为纪念希波战争而建立的,故卫

城内无世俗建筑。

——构图与自然环境相协调,无生气感。

3、希波丹姆规划型式与米利都城

思想背景:古希腊美学观念逐步建立;

美乃是几何与数的和谐;

希波丹姆规划型制:

①一种几何形状的,以棋盘式路网为城市骨架的规划结构型制,讲究功能分区;

②能快速恢复在战争中被破坏的城市; ③城市典型平面为两条垂直大街从城市中

心通过,中心大街的一侧布置中心广场; ④城市一般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圣地,主要公共建筑区,私宅地段。

⑤米利都城:建于公元前4—3世纪的普南城——古希腊殖民地城市

⑥希波丹姆规划型制的缺陷:使得古希腊的城市规

划从传统上灵活的杂乱,有机走向形式上的典雅或呆板,甚至为了构图的形式美而

全然不顾自然地形的存在。

四、希腊化时期的城市建设(公元前404年——公元前31年)

城市特征:

a. 大多按希波丹姆规划系统进行规划建设; b. 城市规划严格按照几何和数的规律进行规划设计;

c. 城市规模都较小(资源少,政策限制,人口不能超过1万人); d. 卫城和庙宇已不再是城市的中心,新的城市中心是喧嚣的广场; e. 城市广场普遍设置敞廊; f. 街道较以前较宽; g. 建筑普遍达到2、3层。

古埃及城市

卡洪城------通往法尤姆绿洲路上的小城、中王国时期、长方形、砖砌城墙、东西分区西部为奴隶,东部南北分阶层贵族(北)和中产阶级(南)(死墙东南角墓地)

底比斯城------中王朝时期首都,分置尼罗河两岸死者之城左岸、城市在右岸,神庙位于城中、西南向东北中轴线、精美柱雕、凿岩为陵崖墓崇拜(巉Chan岩)城市建设成就

1、因地制宜选择城建用地

2、出现最早的城市分区

3、棋盘式道路布局---古希腊HIPPODAMUS结构形式的雏形

4、建筑群落与景观设计

两河流域城市巴比伦城与新巴比伦城

3000BC.建巴比伦城---650BC.建新巴比伦城---跨幼发拉底河两岸、矩形平面、双重城墙、内护城河设九门、高大的山岳台和神庙、狭窄的小巷、新巴比伦的空中花园----东方贸易中心。古印度城市

2500BC.-1500BC.史前文化---哈拉帕文化的存在

1000BC.雅利安文化的冲击、住宅与城镇建设的准则、罗盘定方位、按规定划分地块和街道、游行用地环城街、中央高起的STUPA(窣su屠婆)

潘陀族的首府印特拉勒斯特和枯鲁族的哈斯底那波勒按照天堂的美好愿望修建城市

第六章

古罗马的城市 1.历史背景与建设概况:

⑴古罗马是西方奴隶发展的最高阶段;

⑵古罗马分三个时期:伊达拉里亚时期 公元前750——公元前300年

罗马共和国时期 公元前510——公元前30年

罗马帝国时期 公元前30年——公元476年

⑶社会特征:罗马时期,个人生活享受;

奴隶的积极性远不如自由民;

游民阶层。

⑷建设概况:罗马共和时期,城市得到大规模发展,除了道路、桥梁、城墙、和输水道等城市设施外,还大量地建造公共浴室、斗兽场和宫殿等供奴隶主享乐的设施。

罗马帝国时期,城市建设更是进入鼎盛时期,城市成了帝王宣扬功绩的工具,广场、铜像、凯旋门和记功柱成为城市空间的核心和焦点。

2.城市建设

罗马共和时期的城市建设

罗马营寨城:①平面为正方形,有城墙;

②十字交叉的道路,交点处是城市的中心广场;

③城市路网为方格网。

古罗马城

罗马七丘:①公元前4世纪筑起城墙;

②自然发展,布局比较紊乱; ③市中心的建设成就辉煌。

罗马共和广场:由罗曼努姆广场和凯撒广场等组成。

特点:

罗曼努姆广场:①城市社会、政治和经济活动中心;

②周围房屋零乱,无规则;

③呈梯形,全部用大理石造成;

④广场上的建筑物强调自我突出;

⑤广场上有丰富的雕像装饰。凯撒广场(共和向帝国转变时期):①按完整的规划建造;②封闭型广场;③仍保留一些公共性质;④无商业建筑,两侧有敞廊;⑤广场是凯撒的个人纪念广场,是第一个封闭的、轴线对称的、以庙宇为中心的广场;⑥广场上的建筑从属于广场。3.帝国时期的古罗马城和罗马帝国广场

古罗马城:①公元前3世纪,罗马城人口已超过100万,西方历史上第一个百万人口的城市; ②有11条输水道为罗马城供水; ③帝国晚期,罗马城有公寓46602所; ④总体布局较零乱; ⑤未形成完整的系统;

⑥建设成就集中在中心地区的广场裙与建筑群。

帝国广场(奥古斯都广场、图拉真广场)

特点:①广场成了皇帝的树碑立传的纪念场地,皇帝的雕像开始站到广场中央的主要位置; ②广场形式由开敞转向封闭,自由转向严谨; ③广场的建筑从属于广场空间;

④主体建筑常是一座用以象征与歌颂皇帝的神庙;⑤多个彼此相交的垂直轴线组成一个完整的广场群整体; ⑥各广场的庙宇,从凯撒广场供奉家族保护神到供奉本人的保护神,再到供奉本人,体现了广场一步步的个人歌功颂德。

古罗马的造园——哈德良离宫:

①建于114——138年,占地约760英亩,位于罗马郊区;②古罗马帝国哈德良皇帝亲自参与设计; ③仿建了许多其他的领地内或所到之处著名的地方或景点,并用一条绵延数英里道路将他们连接起来; ④整个建筑群被置在几个台地上,以适应复杂的地形。

4、维特鲁威的《建筑十书》

(1)维特鲁威——奥古斯都的御用建筑师(2)时间——公元前27年

(3)内容——总结了希腊、伊达拉里亚和罗马的建筑设计和城市建筑经验,提出理想城市模式(4)意义——奠定了欧洲建筑科学的基本体系

5、古罗马城市建设的特征:世俗化、军事化、君权化

6、古罗马的城市规划思想:①实用主义态度;

②凸显秩序的思想;

③彰显繁荣与力量的大比例模数手法。

第七章 西欧中世纪封建城市

1、社会概况:

①中世纪初(公元5—10世纪),西欧文化极端回落,西欧城市处于衰落状态; ②罗马,基督教被定为国教,全面占领现实与精神世界;

③中世纪初,几乎没有像样的城市建设,仅有的建筑活动,大多数是城堡或教堂建筑; ④西欧城市兴起于9—10世纪,始于意大利。2.西欧封建城市的规划建设特征:

①严格的说10世纪前西欧的城镇与城堡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城市②中世纪,西欧的早期城市是自发成长的 ③城市选址,考虑防御功能 ④早期城市以环状与放射状为多,新建城市常采用方格状的规划布局为多 ⑤教堂常占据城市中心 ⑥中世纪城市有美好的城市景观

2、西欧中世纪城市规划思想

A、凸显以教堂为核心的空间组织理念 ——基督教早期遍地分布的教区是西欧城市社区形成的最初动力和原形

——教堂和教堂前的广场构成城市公共活动的中心

——道路基本上是以教堂、广场为中心向周边地区辐射

——教堂占据了城市中心并构成了城市绝对的制高点

4、西欧中世纪城市

意大利 佛罗伦萨

城市:平面为长方形,路网较规则

西格.诺利亚广场:市中心广场、L形、进入广场的道路各有对景、体现的是市民文化,和教堂的氛围是一种对比。

第十章

文艺复兴与巴洛克时期的城市

1、社会背景:

文艺复兴指古罗马、古希腊文化的再生,产生于14-15世纪的意大利,分为三个阶段:

早期——佛罗伦萨、中期——古罗马、晚期——威尼斯

巴洛克:17世纪诞生于意大利,服务于教廷与教皇,对城市建设有重大的贡献

2、设计风格:

文艺复兴:主导思想——人文主义;形式——复兴古典,有所发展;审美——追求理性美,崇尚数理美学。巴洛克:畸形的珍珠;巴洛克风格——曲线、动感、装饰、色彩、新奇等 比较:文艺复兴追求的是平衡、庄重、理性、人文。

巴洛克追求动感、对比,有较多的戏剧性和夸张手法。

B、实行自然主义的非干预规划

——规模(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周围土地能提供的粮食)——弯曲的街道 ——建筑具有地方风格

——除了以教堂为核心的公共区域外,不存在纯粹的功能分区

——城市基本上没有统一完整的规划设计意图

C、丰富多变的景观与亲切宜人的特质

——尺度宜人 ——城市充满个性

3、文艺复兴与巴洛克时期的城市建设:(1)、城市规划思想

理想城市理论:阿尔伯蒂《论建筑》、费拉锐特《理想的城市》

实践:威尼斯王国的帕尔曼-诺伐城(2)、城市建设活动大为增加

城市改建:①城市总体布局没有发生新的突破

②主要成就在老城区的改造方面

③单一中心——多中心,权力中心结构——经济多中心结构

④城市建设活动的世俗化主旨

⑤文艺复兴时期,大规模城市改建工作很少,扩建了广场和新建了部分建筑群

⑥巴洛克时期是真正对西方城市产生决定性作用并改变其城市格局的时期 巴洛克典型做法:

①将建筑风格的原理放大到城市。②通过建立城市轴线系统强调城市空间的运动感和序列感。

③通过壮丽、宏伟、有序的空间景观意喻中央集权的不可动摇④城市道路格局,一般采用“环状+放射”式。实例 ①伯鲁乃列斯基

②佛罗伦萨——乌菲奇大街a.修改大型建筑 佛罗伦萨大教堂 b.治理沿街立面及整体景观 c.加强了城市多个中心之间的连接

③罗马改建—— a.圣彼得大教堂的重建

b.封丹纳的罗马改建:轴线处理,建造若干广场和喷泉,开辟道路,波波罗广场的建成4、城市广场的建设

文艺复兴时期:周围建筑布局较自由,空间封闭,雕像多在广场一侧。

巴洛克时期:空间开敞,常采用柱廊形式,雕像常放在广场中央。

实例:文艺复兴时期

①佛罗伦萨·西格罗利亚广场P49

②尼斯·圣马可广场

a.多个空间,同尺度的组合,形成彼此渗透、联通的空间。b.竖向空间和水平空间的对比。

c.建筑物均建于不同时期,但具有各自的时代特色,又能相互配合,连成一个整体。d.能和海上岛屿的小教堂形成呼应。

③罗马市政广场 1546-1644 米开朗琪罗

设计手法:a.轴线对称

b.三面围合,梯形广场

c.梯形广场,在视觉上有突出中心,把中心建筑推向前之感,是文艺复兴盛期使用的手法

d.广场入口的大台阶,以锐角向上面变大,使台阶产生缩短的错觉。

巴洛克时期

罗马·圣彼得大教堂广场

a..由梯形广场与长圆形广场组合而成b.两个广场均围以柱廊。c.梯形广场有明显的梯度.椭圆型广场长轴198米,以方尖碑为中心。

(柱廊不仅标志了较好的观赏位置,而且把大教堂正面的尺度衬托得比较容易认知,柱廊17米,立面排多立克柱子,共284棵,粗壮而密集,形成强烈的光影效果,协调周边建筑。把大教堂和环境紧密联系起来。设计师:伯尼尼

艺术特色:柱式虽严谨,布局也简练,但艺术构思仍是巴洛克。构成:椭圆形广场,喷泉、柱廊等。

意大利园林------西方园林规则式

意大利多山,台地园 巴洛克时期----罗马埃斯特庄园,巴洛克园林的先驱

世界上最美的水花园----埃斯特庄园

1、罗马以东40公里处,始建于1549年;坐落于一座朝向西北的陡峭山坡上;

2、维尼奥拉的弟子利戈里奥主持改建,全园面积4.5公顷;

3、园地近似方形,纵长将近200米,高差约50米,采用对称的几何布局;

4、全园分成8个台层;

5、全园的中轴线随着地势的逐渐抬高,给人一种崇高和敬仰的感觉;

6、圆形喷泉----龙喷泉----主体建筑;

7、百泉台构成园内的第二条主要横轴,与第一条水池横轴通过同一造景元素---水,产生了动与静、幽闭与开阔的对比。

罗马埃斯特庄园的特点:

1突出的中轴线加强全园的统一;

2沿园路行进,视线的焦点上都有重点处理; 3基本的几何构图要素为简单的几何形;

4庭园以丰富的水景和精彩绝伦的水技法著称; 5庭园内设有鲜艳的色彩;

6造园艺术深受巴洛克艺术风格的影响。

第十一章

绝对君权主义时期的城市

一、时代背景与古典主义思潮

1、路易十四时期,绝对君权的高潮

2、古典主义:为王权服务,象征中央集权

初:形成于法国,后:欧美流行 3古典主义在艺术手法上的特征:

a、追求抽象的对称和协调;

b、重视纯粹的几何结构和数学关系;

c、强调主从和轴线关系;

d、在平面上是中央广场,在立面上强调穹顶,统帅其余部分。

4、古典主义城市规划的特点:

a、构图简洁;b、规则的几何形体;

c、轴线对称;d、主次有序、突出中心;

e、追求完整而统一的效果。

二、绝对君权时期的法国城市建设

1、法规古典园林

法国古典园林首先透射出唯理秩序,是路易十

第十二章

近代资本主义的城市

近代资本主义城市的产生和欧洲旧城改建:

1、社会背景:

*英国(1640年)与法国(1789年)资产阶级革命

导致欧洲从封建制转向资本主义制度 *生产力大发展

*城市巨大的聚集效应,带来了资本主义国家飞速 *城市化的开始

*城市人口爆炸式的增长,城市结构变化 *旧的城市难以适应社会的发展

2、英国的旧城改建(伦敦改建)

——1666年9月,伦敦大火

——克里斯托弗•仑 提出重建伦敦的规划

——沿袭古典主义规划手法

——反映了资本主义城市重视经济职能的特征

——城市的布局反映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代表他们的经济利益 四时代的代表性艺术

代表作:凡尔赛宫

设计师、造园师:勒诺-特尔

2、巴黎城市改建

a、路易十四期间:巴黎城市的建设活动集中的表现路易十四和其他国家的强大;

b、勒诺-特尔提出的轴线,是巴黎的改建有了方向性;

c、成了“爱丽舍田园大道”;

d、1724年,轴线达到星形广场,长3千米。

3、法国广场建设:

巴黎的旺道姆广场(路易十四广场)

特点:单调、死板、封闭,纯为歌颂路易十四的功

勋而造的纪念物 巴黎的协和广场

特点:开敞,以壕沟标志广场边界,考虑到广场与

周边建筑的关系

3、法国旧城改建

①拿破仑帝国时期的巴黎改建:

社会背景:

1804年,拿破仑称帝

城市建设活动主要是为了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以及弘扬皇帝的功绩

爱丽舍田园大道、星形广场(雄狮凯旋门)、协和广场、演兵场广场(凯旋门)、卢浮宫 特点:以协和广场为枢纽,皇帝的纪念物相互呼应,控制了巴黎的市中心 ②拿破仑三世的巴黎改建 社会背景: 主持者:欧斯曼

改建目的:功能要求、艺术要求、政治要求

近代城市规划的理论与实践

1、空想社会主义城市

19世纪初,欧文 “新协和村”

公有制社会,把社会问题和城市问题结合

2、田园城市

19世纪末,霍华德

1902年,《明日的田园城市》

20世纪城市规划史上最具影响的历史性人物

提出“城乡磁体”

田园城市——为健康、生活以及产业而设计的城市,它的规模能足以提供丰富的社会生活,但不应超过这一程度;四周要有永久性农业地带围绕,城市的土地归公众所有,由委员会受托管理。

限制规模,城市平面为圆形,由里到外为市中心区、居住区、工业、仓库地带、铁路 实践:伦敦 莱彻沃斯(1903年)

伦敦 韦林(1920年)

芒福德高度评价霍华德的“田园城市”为20世纪人类社会的两大成就之一 霍华德的“田园城市”对近现代城市规划发展的重大贡献在于:

①城市规划思想立足的根本改变

②从城乡结合的角度,将其作为一个体系来解决其社会与环境的问题

③设想了一种先驱性的模式

④首开了应城市规划中进行社会研究的先河

3、带形城市

1882年,西班牙工程师 索利亚•玛塔

理论:

带形城市的主要出发点是城市交通,玛塔认为这是首要原则

各要素都紧靠城市交通轴线聚集,而且必须遵循结构对称和留有发展余地这两条原则

城市应有一道宽阔的道路作为脊椎,城市宽度应有限制,但城市长度可以无限

实践:1882年西班牙 马德里外围,一个4.8公里长的带形城市

意义:对以后城市分散主义有一定影响

缺陷:忽视了商业经济和市场利益这两个基本规律,使得城市空间增长的聚集效益无从实现

内容:

“大十字”干道和两条环形路

市中心的改建

重视绿化建设

把市中心分为几个区中心

市政建设上有一些重大成就 意义:

反映古典主义城市规划思想的典范

壮丽、秩序的的整体空间体系充分体现

了王权至上的唯理主义思想

为当代资本主义城市的建设确立了典

范,成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美城市改建的样板

4、工业城市

1901年,法国建筑师 戈涅——工业城市构想

戈涅认为工业在城市中起决定性作用,按照工业生产规律各工业部门应集聚在一起相互协作

选址:符合工业要求 规模:35000人

规划思想:功能分区——按其使用的需要和不同的环境要求,进行分区和布局 意义:①解决了工业、居住混杂而带来的弊病

②对后来勒•柯布西耶的集中主义城市有重要意义

③直接孕育了《雅典宪章》中的功能分区

第十五章

现代城市规划与建设

1、盖迪斯 综合规划思想(苏格兰)

创造了“城市学”的概念

建立系统区域思想的第一人

制定了“调查—分析—规划”的标准规划程序

提出了公众参与的观点

《进化中的城市》

盖迪斯、霍华德、芒福德被称为近代西方三位“人文主义”思想家

3、赖特与“广亩城市”

以极端分散的方式解决了千百年来城市“聚集景观”的传统概念,表达了城市—自然彻底融合为一体的理念

从对后世的影响上看,“田园城市”模式导致后来的新城运动,而赖特的“广亩城市”则成为后来欧美中产阶级的居住梦想和郊区运动的根源

4、沙里宁的有机疏散理论(芬兰裔美籍)

主要思想:有机城市、有机疏散

主要方法:日常性活动、偶然性活动

对日常性活动进行功能性的集中

对这些集中点进行有机的分散

5、卫星城 1922年 雷蒙恩温(英国)《卫星城市的建设》

定义:卫星城是一个经济上、社会上、文化上具有现代城市性质的独立城市单位,但同时又是属于某个大城市(母城)的派生产物。

发展阶段:卧城(居民的工作与公共生活还是回到母城去解决,增加了郊区、市中心交通压力,对中心城市过分依赖;

半独立的卫星城;

完全独立的卫星城——新城,卫星城与田园城市的概念辨析:

卫星城:主张发展与中心城体量悬殊,承担局部功能的卫星城来继续推进特大城市的发展,也灭有触及社会改革方面的内容;

田园城市:通过一个适度规模,协调共生的城镇群体来取代特大城市的发展。

2、勒•柯布西耶的“明日城市”“光辉城市”

著作:《明日城市》 “城市集中主义”

规划思想:

①城市必须是集中的②通过技术改造完善它的功能

③拥挤,通过提高密度来解决

④新型的、高效的、立体化的城市交通系统

“明日城市”:300万人口规模

规划的中心思想:

①疏散城市中心②提高密度

③改善交通④提供充足的绿地、空间和阳光 实践:1925年 巴黎中心的改建 即“伏埃森规划”

6、《雅典宪章》1933年 第四次国际现代建筑会议

⑴主题:提出城市的功能分区

⑵内容:①城市应按居住、工作、游憩、交通进行分区;

②居住为城市主要因素;

③工作应考虑与居住缩小距离;

④游憩应增加城市绿地,降低旧城人口密度,在市郊保留良好的景观地带;

⑤城市交通:不要沿交通干道建造住宅和商店,应考虑适应机动交通发展的全新道路系统。

⑶意义:解决了当时的城市问题;

改革了传统的城市规划思想。

⑷历史的局限:①机械的功能分区;

②城市的规划是描绘城市未来的终极蓝图。

印度昌迪加尔 L·柯布西耶 现代城市规划运动中完全图纸付诸实施的第一座城市

特点:①形式理想主义,以象征人体的生物形态构成城市总图的基本特征;

②极其明确的功能分区;

③空间尺度宜人;

④追求理想、高效、秩序、象征意义。巴西利亚

1956年 巴西新首都 科斯塔与尼迈耶(设计)

特点:①城市平面模拟飞机形象,机头朝向东方,具有明确的象征意义;

②城市主轴和两翼成十字交叉,象征巴西是天主教国家;

③交通现代化、立体化;

④追求理性、高效、秩序、象征意义。

7、《马丘比丘宪章》 1977年12月 秘鲁利马

马丘比丘山

主要观点:①不要为清楚的功能分区而牺牲了城市的有机构成和活力;

②城市是一种动态系统,城市规划是一个动态过程;

③不应着眼于孤立的建筑,要追求建筑、城市、园林、绿化的统一;

④提出公众参与对城市规划的极端重要性。

问题:①城市形象刻板,追求明确的形式象征意义;

②庞大空间,缺乏亲和感;

③过分追求平面超凡形式,对经济文化、传统较少考虑

问题:①功能分区导致社会分化;

②构思布局生硬机械;

③空间环境冷漠;

④无视具体地点、具体环境、具体人文

背景。

战后四十年代后期的城市规划和建设 大伦敦规划

英国的新城建设经过了30年的实践,一般分为三代:

1946年《新城法》确定建设的新城称为第一代新城,始建于40年代后半期,贯彻了1944年艾伯克隆比制订的大伦敦规划疏散人口的意图;哈罗新城。

1955—1966年间确定建设的称为第二代新城,通过在一些地区的战略地点建设新城,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郎科恩新城。

60年代后期以来建设的新城称为第三代新城,更明确地把新城既作为大城市过剩人口的疏散点,又作为区域的经济发展中心,其中有些新城建造是原有城镇的扩建。米尔顿*凯恩斯新城。英国一代新城(1946-1950)——哈罗新城P150 规模:8万人、26平方公里

结构:两侧工业、4个居住区(13个邻里单位)独立的步行与自行车系统 简单的汽车路、市中心集中停车

注重城市特色与景观塑造(选址、地貌利用)问题:规模小、发展慢、就业差、回流现象

柯氏的居住单位

多种型式居住综合体,即居住单位,认为理想的现代化城市就是由“居住单位”即有服务设施的居住大楼构成。

英国第二代新城(1955-1966)——朗科恩P208 特色:1~加大规模,各邻里各个中心被城市交通干道串联

2~鼓励公共交通,简洁的8字形结构,规划与城市交通组织结合,分级组织

3~融合居住环境,工业区围绕住宅区外围布置 4~注意利用地形和自然条件完善绿化系统。保护古迹突出城市历史文化特色

规模更大、结合更紧密、城市更独立,强调经济性

英国第三代新城(1967——1970)——密尔顿·凯恩斯P209 规模更大些

独立新城而不是卧城 重视经济性和公众参与规划 不再片面分区

开放式的城市中心设置,活动中心布置在环境区边缘

重视公共交通的经济性和便捷 突出景观设计

在原始社会解体向奴隶制社会过渡时,城市的产生是伴随着私有制和阶级产生的P7 英华庭园:中华传统的模仿自然山水的造园手法与英国兴起的浪漫主义的造园思想一致,在英国出现风靡一时的英华庭园即中华园林加英国浪漫主义手法 周代的城制及其影响

《周礼·考工记》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大多数都城的设计都遵循这一制度。唐长安 宋汴梁 元大都 明北京

1、隋唐长安布局特点及影响:

答:隋唐长安是继魏邺城之后第一个平地而起的城市,继承了古代的优良传统,是按一定意图修建的古代城市规划工整的典范。

1.体现了《周礼·考工记》的城市形制规划,平面呈方形,旁三门,左祖右社,但市在宫南。2.中轴对称的布局,突出了宫殿的位置,方格道路网,道路宽度超过了实际需求 3.实行坊里制,严格管理市民,坊里规模大,各阶层严格分开 主要布局形制:

宫城在城市中部偏北,主要宫殿坐北朝南。宫城的南面是皇城。宫城、皇城居中偏北,被外城三面包围。这样市在南面。不使“宫殿与居民相参”。

水系与绿化:全城引水分东西二区。东面从浐河上游开渠分水,再分几个支流入城。城内街道两旁都有行道树,一般为槐树,皇城宫城内多为梧桐。影响:

国内:东都洛阳,宋汴梁直接受其影响,金中都仿汴梁,元大都仿金中都,间接受其影响 国外:渤海国上京龙泉府,日本古都平城京(奈良)平安京(京都),完全模仿长安

2、宋东京规划要点:

1.后周世宗柴荣主持,主要没有集中在宫城修建,而是适应城市生产生活方式提出要求。2.平面不方正规则,三套城墙,三条护城河,皇城,里城,外城。3.道路井格,以宫城为中心,也有斜街,水工设施多,号称四水贯都。4.有集中的市,主要转变成商业街,瓦子出现。5.破除坊里制,转向开放的街巷制。6.防御技术进步,建立消防瞭望亭。

成就:1)水运道路系统完备 2)御街千步廊,景观好 3)街巷制代替坊里制 4)城市管理完善(福利院卫生设施,防御等)

影响1)改建而成,布局不是很方正,道路有一定的自发性 2)经济发展,市民阶层抬头,有为一般市民服务的行业出现,商业街、夜市出现 3)三套城墙,宫城居中,井格路网,对后世影响很大

3、曹魏邺城规划特点及其意义:

曹魏邺城虽只是王城,不是全国性的都城,但它继往开来,在城市发展史上占重要地位,在古代城市的规划中有重要的影响,城市有明确的分区,统治阶级与一般居民严格分开,一方面是继承了古代城与廓的区分,也直按继承了汉代宫城与外城的区分。

1.平面布局:明确的功能分区,统治阶级与平民的隔离,继承了古代城与郭的区分及汉代宫城与外城的区分。

2、道路布局:方格网、重要道路正对城门,中轴线的体现。

邺城规划的后世影响:明确的功能分区,中轴线对称的布局手法应用于城市。

4、明清北京城市建设的主要特征:

答:明清北京城具有封建社会后期城市布局的两重性。一方面,上层建筑部分如宫殿、城制、官署、官方宗教文化设施等要求按照传统的宗法礼制来布局;另一方面,反映城市居民生活方面的建设布局,如府邸、民居、商业市肆等注重因地制宜,具有自发形成的特点,表现出较大的灵活性。明代北京城:

1.城市布局符合传统的宗法礼制思想,继承古代城市规划的传统。城市分京城、皇城、宫城三重,以宫城为中心,“前朝后市,左祖右社”

2.城市布局重点出主,主次分明,强调中轴线的手法,形成宏伟景观。3.道路沿用元大都的基础,皇城居中,将城市分成两部分,带来交通上的不便。4.没有严格的坊里制,采用长条形的胡同划分居住地段 5.商业向南发展,行会发达 6.园林建设有很大发展 清代北京城:

1.沿用明代基础,将内城居民迁至外城,内门驻守八旗兵设兵营。

2.大量修建园林宫殿,三山五园是世界上最大的皇家园林族群。

3.商业进一步发展

4.信封喇嘛教,增加了不少喇嘛庙,如雍和宫

5、明南京

明南京城包括外城(防御性质)、应天府城、皇城三重 规划特点:

(1)继往开来,城池选址注重风水(规划形成)

(2)不规则形都城的典型。宫城区布局方正,市肆区 布局灵活自由(自发形成)(3)皇城区(行政中心区)、军营区、商业中心区

6、罗马共和时期与罗马帝国时期广场建设的异同

1)罗马共和时期广场是城市社会经济政治中心,罗马帝国时期广场是皇帝树碑立传的纪念地 2)共和时期广场建筑连续形成不相协调,帝国时期通过柱廊得到统一

3)广场由开敞走向封闭,有自由走向严整,目的在于塑造一个供人观赏的三维空间 4)共和时期广场组织较乱,帝国时期通过多个彼此垂直轴线组成一个整体 元大都P111

1.主体规划:平面方形,中轴对称,宫城位于城市的中轴线上。城西面建社稷坛,城东面建太庙,商市集中于城北,符合“左祖右社,前朝后市”的规划制度。

2.道路系统:有完整的道路等级,干道正对城门,除北面,其余三面各有三个门。呈方格网布局。

下载中国城市发展与建设史――真题总结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城市发展与建设史――真题总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城市建设史城市特点总结(推荐阅读)

    中国城市建设史城市特点总结 一、秦咸阳 1.规划思想和城市布局: 与周礼无关, 打破了传统的集中封闭形制的约束,扬弃了旧有的城廓配置观念,秦咸阳并非一个城池,而是一个城市综合......

    城乡规划外国城市建设史考研题目及答案总结

    外国城市建设史题目及答案总结 第二章:1.古埃及卡洪城的主要特点 1.城市平面为长方形,有砖砌的围墙围着。城市用死墙划分为东西两部分,城西为奴隶居住区,有一条南北向大街从东......

    2013年福建省委党校在职研究生党建真题-中国共产党建设史

    专业:中共党史与党的建设 研究方向:党的执政理论与实践 考试科目:中国共产党建设史一、简述题(每题8分,共48分) 1、土地革命时期王明“左”倾错误对党的建设的严重影响。 2、党的......

    世界世界城市发展历程与中国城市发展展望

    《世界世界城市发展历程与中国城市发展展望》听后感为了开拓我们的视野,促进我们进步,我院今天下午邀请了罗致刚先生为我们讲解《世界世界城市发展历程与中国城市发展展望》,我......

    2018北京大学地理学(城市与区域规划)考研真题(精选五篇)

    2018北京大学地理学(城市与区域规划)考研真题 城市规划原理(925) 一、名词解释 1.新城市主义 2.城市双修 3.参与式规划 4.城市的“三区四线” 5.共有产权住房 6.社区网络 7.......

    关于中国梦的真题)

    【2013宜昌】【梦想空间】 24.“中国梦”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梦,一个国家的富强梦想,是建立在普通民众人生奋斗的基础上的。小华一家人在参加宜昌某社区组织的“中国梦·我......

    中国现代文学史真题

    1 21.参加1928年革命文学论争的各方有 A.创造社成员 B.太阳社成员 C.新月社成员 D.鲁迅、茅盾 E.胡秋原、苏汶 22.三十年代以农村“丰收成灾”为题材的小说有 A.《春蚕》 B.......

    2010中国新型城市发展报告

    2010中国新型城市发展报告 《2010中国新型城市化报告》昨日在蓉发布。成都在《2010中国新型城市化报告》公布的50个城市新型城市化水平排序中,排名第五,较去年上升1位。新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