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奋斗》读后感

时间:2019-05-12 01:14: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我的奋斗》读后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我的奋斗》读后感》。

第一篇:《我的奋斗》读后感

《我的奋斗》读后感

051530326黄文钰

对于《我的奋斗》,有人称它是“当代蛊惑人心之杰作”,也有人说是“20世纪灭绝人性的罪行录”。但无论怎样争议,这中间所透射出的“超强意志力和奋斗精神”,是谁也无法回避与否认的。这本书由希特勒口授,由同僚鲁道夫·赫斯执笔撰写的,在初稿时被希特勒取名为《四年来同谎言、愚蠢和胆怯的斗争》,它影响着二战前以及二战时所有的德国年轻人,这是不仅因为它是纳粹首领希特勒的著作,更是纳粹主义的理论最集中的体现,是历史学家研究希特勒法西斯思想的必读之物,系统地阐述了希特勒的“理想”:“创建第三帝国”,充满了民族主义狂热和对马克思主义、犹太人的仇恨。他认为日耳曼人是上帝选定的“主宰民族”,宣称“新帝国必须再一次沿着古代条顿武士的道路进军,用德国的剑为德国的犁取得土地,为德国人民取得每天的面包”,夺取新的“生存空间”。

譬如希特勒在书中所提,为达到目的必须使用三种方法:宣传、外交和武力,这和权利论中所述权利的武力、操纵、说服这三种形式不谋而合。但是,他接下来的名言“把天堂说成地狱,把地狱说成天堂”,“谎言越大,人们越是相信”。却完全违背了权利的基础,这种置整个民族的长远利益于不顾,仅仅靠一个谎言去支撑行动的理论,注定是无法长久的,也是极不负责任的。通过这个例子我们也很容易看出,读这本书,就是读一个矛盾个体的理想宣言,从这本书可以让我们认识到一位前世枭雄,是如何从软弱到强大,从郁郁不得志被关在狱中的囚徒,一步步成为曾经一个帝国的缔造者,认识到坚持他从未放弃要领导这个国家走向强大的可怕信念。同时,也可以使得七十余年后的我们,学习如何客观公正的看待历史,批判公正的看清那些年险些毁掉世界的纳粹主义、极权沙文主义,以及造成了近600万犹太人死亡罄竹难书屠杀的纳粹极端民族主义。

主观来看,排除全书大量的雅利安种族优越论的陈辞滥调没有任何营养,最能获得我认同的莫过与“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的丛林法则,这也被相信是整个日耳曼民族的信条。究其缘由是和其狩猎民族的历史分不开的,这是任何农耕民族,游牧民族,航海民族所不能拥有的,虽然这同时是有很大程度上是他断章取义了尼采的强人理论。而另一方面,从这本书我们可以看出,“奋斗”,它应该是一种在独特的价值观引领下,朝着确定的外部目标努力的一种行为,而这种价值观是由人生观念,善恶标准,信念、坚韧、承受力以及牺牲等元素构成的。价值观的存在就是持续行动的动力。引用一个名人的铭言:“奋斗=目标+价值观+行动”,如果把奋斗比喻成一辆火车开往终点站的过程,目标就是终点站,行动就是火车,而价值观,就是给火车提供动力的燃料。

客观地说,希特勒写这个是明显的带着个人主观色彩的。他站在他自己、日耳曼人、德国工人党的立场上来叙述他的所见所感。该书第一部分相当于是希特勒对他二十多年的一个小自传,而在这个自传中穿插着对德国历史、现状以及未来的思考。他是一个高傲的日耳曼人,他怀着对日耳曼民族高傲的自尊与自信,极力推崇着在欧洲大陆扩张日耳曼民族的领土,推崇压缩犹太人的生存空间,推崇建立强权政府。他对犹太人有很大的仇视,而这些仇视来源于犹太人在欧洲的优势地位。犹太人控制着当时的社会民主党,控制着舆论,控制着国家的经济,也控制着当时的议会政府。也许是因为犹太人控制了维也纳的绝大部分社会资源,致使希特勒在维也纳郁郁不得志,所以他才找出千百般的理由来排斥当时在欧洲占有优势的犹太人。犹太民族是日耳曼民族复兴道路上最大的障碍,所以他把复兴日耳曼和排斥犹太人结合了起来。在我看来,这个也正是他的致命错误所在。

我很欣赏那些大英雄,而希特勒绝对称得上是。他传奇的一生深深吸引了我对他的探索。他才华横溢,眼光独到,并且很有抱负,志向远大,从奥地利的流浪汉攀登到纳粹德国总理的宝座。希特勒是一个勇敢无畏的士兵,他在一战中两次负伤并且荣获很少授予普通士兵的一级铁十字勋章。希特勒是一个勇敢的冒险家,他孤注一掷发动慕尼黑啤酒馆政变。希特勒是一个天才的演说家,靠两片嘴唇煽动起在“一战”后受到不公正待遇的德国人民心中复仇的火焰。希特勒是一个机会主义者,在洞悉英法绥靖主义倾向之后武装占领莱茵兰。希特勒是个慈祥的“父亲”,没有后代的他亲切地对待身边的哪怕是最微不足道的仆人。希特勒是一个素食主义者,为了保护动物,他甚至颁布了法令要求人道地杀死龙虾。但是,希特勒更是战争魔王,他给欧洲古老的反犹传统画上了惊叹号。希特勒是个在军事上过分自信的失败者,两条战线将他的帝国带入了坟墓。

他的失败很残酷,但也是注定的。因为从那一开始,他的自信,他的抱负就已将他自己一举拉到了高高的山峰,然而正如“任何事情都是有两面性”所说,正是这些过度的自信甚至自负为他掘下了坟墓,我们无论抱着是对他的景仰,痛恨还是不屑,这终究是个奇才,更多的是一种惋惜。

其实,不管我们对他的态度怎么样,他的这本书还是给我很大的启示的。也许我的一生很平凡,根本就不用这些,但是我相信每个人都向往着不平凡的一生,就像希特勒一样,他曾是个乞丐,都能有那么大的志向,我深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只是看你懂不懂得抓住出现在身边的机会,去努力实现自己曾经的那个梦,虽然可能经过世事的磨练,已经不敢妄想,但是只要坚持,只要奋斗,结果也许就出乎意料了。

这些道理大家都知道,只是真的做起来很难,所以有时候书真的是个好东西。有时候我在想,那些伟人把自己传奇的一生,自己的体验感想领悟写下来,大概就是为了能有下一个读懂自己并且跟随自己的脚步,又成为一个伟人的。正如阿里巴巴马云说过的那句话: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会很美好,但绝大多数人都死在明天晚上。我深信,要死早死,还能早超生呢,既然做了,就要做的彻底,绝对不能败在最后一刻,绝不给自己后悔的机会,就是跪着也要走完剩下的路,就算倒下也要坚持看到后天美好的晨曦。

曾经洗卷欧洲的纳粹主义,希特勒带领着德国人民,走向前所未有的帝国荣耀,最后却成为人类最恐怖的历史伤痛。不管怎样,他都是二战期间头号战犯。应用批判的眼光来看待此书。而闭眼凝神,让脑海中的实际影像流转,画面很自然的暂停在希特勒受到千百万人爱戴的一幕幕影像上。如果对上个世纪回顾是我们应该做的一个功课。希特勒这一刻我们不得不温习。如果我们对苦难的产生还是懵懵懂懂,那希特勒的故事就是最好的警惕。何以一个毫无人性的刽子手有如此众多的追随着,一个双手沾满血腥的屠夫会有如此众多的仰慕者?这些问题在读了《我的奋斗》之后可以见其端倪。

希特勒是德国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即纳粹党的总裁和德意志大三共和国帝国的元首,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头号战犯。同时他也是一个出色的演讲家,残酷的政治家和过于冒险的军事家,阴谋家,早年还做过画家。早年因暴动入狱,与众写下了《我的奋斗》一书。看完此书后给我最大的一个疑问就是希特勒这样一个人身后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追随者?希特勒是一位天才演说家,这一点毋庸置疑,我想他或许是利用这一点骗取的民众对他的信任,夺走了成千上万人的心志。作为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德国实行威玛宪法中的第一共和国,正是路有腐尸,野有饿殍。骚动的人心败乱的政治,往往是独裁者的天下,但是但是当持马克思主义的领袖罗莎卢森堡和卡拉博涅特在1919年被暗杀后弥漫社会的恐怖主义,更加重了肃杀的气氛。1929年的全球经济萧条,使刚刚复苏的德国经济再度濒临崩溃,失业率六比一的数字,使家家愁苦万状。于是,我们看到那些失业的,家无隔日粮的,不满现状的,目光投向在街头那个天才演说家身上,他矢言撕毁丧权辱国的凡尔赛合约,矢言再造德国的俾斯麦时代,矢言几年内全国没有人会失业,矢言打击贪污,打击为富不仁的犹太人„„几乎手上有几张支票就开几张支票。此外共产党在这个时期也大幅增加支持者,企业家和地主们因为怕他们壮大,也纷纷支持纳粹。一时间几乎大势所趋,如雷贯耳的民众呼声,崇拜欣喜的表情,摩肩擦踵的人潮„„这是戈培尔的宣传摄影师留给二十世纪人们最惊异的影像,好像在告诉世人这,都是在为独夫而背书的人。

从这个自传中穿插的对德国历史,现状以及对未来的思考我们可以看出,这部著作既不是一本单纯的回忆录,也不是一部体现希特勒世界观的作品,实际上它是一个集国家主义、独裁主义、帝国主义、种族主义、反尤主义和反对民主主义思潮于一体的大综合,反尤主义是贯穿概述的一条主线。他认为犹太人和斯拉夫人是劣等民族,雅利安人是优等人中,因此它有权征服和统治其他民族。该书的另一思想是鼓吹复仇主义。希特勒声言必须撕毁凡尔赛合约必须同德国人民的“不共戴天的死敌——法国”算账。他声言对外扩张是该书的又一主题。夺取生存空间,扩充领土,征服世界。他宣称“将把目光投向东方的哪个国家”,“不能用和平方法取得的东西,就用拳头来夺取。”希特勒还在书中攻击议会民主制度,宣传专制独裁统治,反对马克思主义,宣扬法西斯的理论。一书被看作是法西斯的理论和行动的纲领,是纳粹党的“圣经”,他为希特勒涂上一层迷人的色彩,迎合了当时广泛存在于德国的愤懑情绪,和对犹太民族的莫名的仇恨迎合了当时人们的普遍的心理。因此希特勒可以说是一个纯粹的民族主义者,他推崇民族的纯化。在这个方面,他十分欣赏犹太人。犹太人在失去国家后的几千年,一直保持着种族的纯化,而且他们通过教育、财产继承一直在低调的维持着他们独有的生活方式。犹太人在欧洲没有独立的生存空间,他们生活在各个民族之间,所以他们为了生活,就为各个民族服务,而与此同时也在摄取着各个民族的资源。

希特勒认为犹太人之所以能有如此高的成就,很大一点上是犹太人对自身种族的纯化。所以希特勒推崇日耳曼民族的纯化、排斥其他民族,主张在欧洲大陆扩张日耳曼民族的居住领土。殖民道路被希特勒认为是堕落的,太多的殖民地掺杂着当地的人种,损坏了殖民者民族的先进性。他甚至主张可以和英国妥协,不干扰英国的殖民政策,作为交易,英国同意德国在欧洲大陆的扩张。这也许可以解释他之后对欧洲大陆其他国家的侵略。

他对犹太人有很大的仇视,而这些仇视来源于犹太人在欧洲的优势地位。犹太人控制着当时的社会民主党,控制着舆论,控制着国家的经济,也控制着当时的议会政府。也许是因为犹太人控制了维也纳的绝大部分社会资源,致使希特勒在维也纳郁郁不得志,所以他才找出千百般的理由来排斥当时在欧洲占有优势的犹太人。站在今天回头来看,我们可以较为清晰地观察到那时的态势:实际上,这一奥地利衰败的进程持续的时间非常之长,在历史上所起的作用也非常之可悲。以我们后世的观点来看,很多人也认为奥匈帝国的崩溃是一个悲剧,东南欧特别是巴尔干的秩序从此荡然无存,统一国家的结构一再地破碎、破碎、破碎„„直到今天南联盟、科索沃之类的伤口依然在隐隐作痛乃至不定期发作。

从这本书可以看到,接下来,他迎来了自己年轻生命中的第二次幻灭——比第一次来得更为痛苦,因为在他看来,这是对他和他千百万同侪流血牺牲的出卖。战争是惨烈的,但却使愤青希特勒切实地感觉到了自己人生的价值,因此他虽九死而未悔,即使因为中了毒气而短期失明„„然而令他痛心疾首之极的是,就在他还没有燃尽自己的战斗热情的时候,战争却以一种屈辱的方式结束了。德国国内爆发了总罢工,爆发了革命,德皇——就是希特勒崇拜的那个威廉二世——退位了。德国投降了。勉强抚平内心的创伤,愤青希特勒悻悻然回到了慕尼黑。战后的破败开始如潮水般冲击着平凡的生活。《凡尔赛和约》的巨大屈辱,压在每一个德国人的心头;再加上那可怕的经济危机,几乎所有的人都被剥夺得一贫如洗„„希特勒愤怒了,他怀着巨大的愤怒投身政治斗争。政治斗争艺术的秘诀,其实全在统战。团结能够团结的一切力量,反对必须

反对的仇敌。煽动越激烈越好,手段越极端越好。愤青希特勒终于羽翼渐丰,他找到了他的敌人和替罪羊——发动德国革命的人,马克思主义者,和在战争中“发财致富”的人,犹太人;他也笼络了自己需要笼络的各方面力量——对上层资产阶级,他告诉他们他的工会将消弭工人的罢工,彻底打倒布尔什维克的威胁;对宗教界,他谨慎地避免如马克思主义那样批判和扬弃宗教,而是小心翼翼地敬而远之;对“不明真相的群众”,他出色地学习和借用了布尔什维克的群众工作手法,特别是宣传和演讲的技巧,并辅以冲锋队等的强有力的流氓手段,成功地把最广大的德国中下阶级拉到了自己的阵营中„„通向政权的斗争之路漫长而曲折,最终,他成功了。按照希特勒所说,传统的欧洲政治文明的三大运动都有不足之处——西方的民主主义过于软弱,从奥地利“开明专制”的失败中认为议会制度是愚蠢的;止于文明的辩论而无法如布尔什维克那样争取真正的群众支持,因此传统的民族主义过于笨拙;马克思主义虽然拥有手法的高明,却是犹太人摧毁德意志民族国家、实现其国际金融阴谋的工具。于是,他义无反顾地抛弃了民主主义,把民族主义的目的和马克思主义的手段揉合起来,缔造了一个畸形的、狂热的、黑暗的运动,并最终果不其然的,带着他坚持一辈子的梦想和奋斗走向了无尽黑暗深渊。

伴随着希特勒的饮弹自尽和德国的战败,二十世纪最沉痛的故事落幕了,谁能不痛心疾首,然而却迟迟不能忘记,他背后曾有千百万的支持者,这是人类的一个污点。希特勒在书中反复声明的政治思想:种族主义、大日耳曼民族主义、生存空间、第三帝国的理想国,在希特勒死后并没有消失,仍然在以各种恐怖主义和极端主义等形式延续,因此已经迈入二十一世纪的我们,仍然要警惕大民族主义、种族主义等思想的死灰复燃,时刻小心着这些思想渗透进我们的思想,在不经意的时候,为我们自己,甚至他人造成不可挽回的危险。

第二篇:我的奋斗读后感

奋斗的人都不曾辜负自己的青春

——读《我的奋斗》有感

罗永浩是网络时代的一枚奇葩式人物,这个北方小镇里走出来的青年在网络上叱诧风云了一阵之后创立了自己的老罗英语培训学校建立了红极一时的牛博网。如今依旧活跃于中国现代思想界和文学界。《我的奋斗》是罗永浩的一本自传性励志小书与作者的成就相比他本人的奋斗经历更吸引人。中学辍学的他并非比尔盖茨式的天才创业人物,辍学后他没有如中国南部沿海城市众多打工皇帝一般落得一位华丽的草根英雄而是在家埋头苦读了三年文学著作。而后他又四处追寻了很多年直到将近而立之年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事业,甚至在他决定进入新东方当GRE老师之前英语还是他最不擅长的一门学科。经过几个月的封闭式学习和不懈努力之后加上能说会道的天赋罗永浩顺利进入新东方随之也成为新东方最受欢迎的教师之一。但实际上没有谁的成就源自于偶然。

这本小书并没有如很多当今成功人士一般高高在上的宣扬自己的成就然后还假装谦逊地说所谓“成功可以复制”。现代社会竞争激烈人们总是为了物质而角逐。我们不能否认竞争的价值。几百年前达尔文就指出物竞天择这是造物主的安

排,但一味的竞争往往让我们忘记了自身的价值。那些属于我们的独一无二的价值。有些人是注定能活成自己想要的那个样子的因为他们的纯粹和勇敢。罗永浩的辍学就是一种勇敢从零开始立志当英语老师也是一种勇敢。放弃赚钱工作而继续苦读深造的我们也正经历着一种勇敢。摸着石头过河开拓科研先河的科技工作者们更是怀着一种无畏的精神。喜欢不需要什么理由,就是发自内心的。在这个浮躁的社会上,也不要说某些东西你不会追求,其实你的心里并不排斥它们。老罗“叛逆”的童年,“叛逆”的青春,跟他最后的成就以及职业都有很大帮助,这些个人都是学不来的。这本书读下来,感觉并不是一本励志书籍,就是教会了我,让我知道,要学会独立思考,不管世俗怎么说,别人怎么说,凡事都要有自己的判断,多看书籍,敢于怀疑一切过去没经过自己思考就接受了的想法。最最好的自己,做最真实的自己,做自己的自己,而不是活在别人的评价里!

——罗永浩之《我的奋斗》读后感

第三篇:《我的奋斗》读后感

曾经洗卷欧洲的纳粹主义,希特勒带领着德国人民,走向前所未有的帝国荣耀,最后却成为人类最恐怖的历史伤痛。不管怎样,他都是二战期间头号战犯。应用批判的眼光来看待此书。

闭眼凝神,让脑海中的实际影像快转,画面很自然的就暂停在希特勒受到千百万人爱戴的一幕幕影像上。如果世纪末回顾是我们应该做的一个功课。希特勒这一刻不得不温习。如果我们对苦难的产生还是懵懵懂懂,那希特勒的故事就是最好的警惕。何以一个毫无人性的刽子手有如此众多的追随着,一个双手沾满血腥的屠夫会有如此众多的仰慕者?这些问题在读了《我的奋斗》之后可以见其端倪。

阿道夫希特勒是德国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即纳粹党的总裁和德意志大三共和国帝国的元首,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头号战犯。同时他也是一个出色的演讲家,残酷的政治家和过于冒险的军事家,阴谋家,早年还做过画家。早年因暴动入狱,并在与众写下了《我的奋斗》一书。

看完此书后给我最大的一个疑问就是希特勒这样一个人身后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追随者?希特勒是一位天才演说家,这一点毋庸置疑,我想他或许是利用这一点骗取的民众对他的信任,夺走了成千上万人的心志。作为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德国实行威玛宪法中的第一共和国,正是路有腐尸,野有饿殍。骚动的人心败乱的政治,往往是独裁者的天下,但是但是当持马克思主义的领袖罗莎卢森堡和卡拉博涅特在1919年被暗杀后弥漫社会的恐怖主义,更加重了肃杀的气氛。

1929年的全球经济萧条,使刚刚复苏的德国经济再度濒临崩溃,失业率六比一的数字,使家家愁苦万状。于是,我们看到那些失业的,家无隔日粮的,不满现状的,目光投向在街头那个天才演说家身上,他矢言撕毁丧权辱国的凡尔赛合约,矢言再造德国的俾斯麦时代,矢言几年内全国没有人会失业,矢言打击贪污,打击为富不仁的犹太人„„几乎手上有几张支票就开几张支票此外共产党在这个时期也大幅增加支持着,企业家和地主们因为怕他们壮大,也纷纷支持纳粹。一时间几乎大势所趋,如雷贯耳的民众呼声,崇拜欣喜的表情,摩肩擦踵的人

潮„„这是戈培尔的宣传摄影师留给二十世纪人们最惊异的影像,好像在告诉世人这都是在为独夫背书的人。

希特勒在狱中口述记录成“我的奋斗”一书,该书当时相当于希特勒对他二十多年的一个小自传。而在这个自传中穿插着对德国历史,现状以及对未来的思考。这应该是后人要了解希特勒个性和想法最可依循的途径。这部著作既不是一本回忆录,也不是一部体现希特勒世界观的作品,实际上它是一个集国家主义、独裁主义、帝国主义、种族主义、反尤主义和反对民主主义思潮于一体的大综合,反尤主义是贯穿概述的一条主线。他认为犹太人和斯拉夫人是劣等民族,雅利安人是优等人中,因此它有权征服和统治其他民族。该书的另一思想是鼓吹复仇主义。希特勒声言必须撕毁凡尔赛合约必须同德国人民的“不共戴天的死敌——法国”算账。他声言对外扩张是该书的又一主题。夺取生存空间,扩充领土,征服世界。他宣称“将把目光投向东方的哪个国家”,“不能用和平方法取得的东西,就用拳头来夺取。”希特勒还在书中攻击议会民主制度,宣传专制独裁统治,反对马克思主义,宣扬法西斯的理论。一书被看作是法西斯的理论和行动的纲领,是纳粹党的“圣经”,他为希特勒涂上一层迷人的色彩,迎合了当时广泛存在于德国的愤懑情绪,和对犹太民族的莫名的仇恨迎合了当时人们的普遍的心理。希特勒可以说是一个纯粹的民族主义者,他推崇民族的纯化。在这个方面,他十分欣赏犹太人。犹太人在失去国家后的几千年,一直保持着种族的纯化,而且他们通过教育、财产继承一直在低调的维持着他们独有的生活方式。

犹太人在欧洲没有独立的生存空间,他们生活在各个民族之间,所以他们为了生活,就为各个民族服务,而与此同时也在摄取着各个民族的资源。

希特勒认为犹太人之所以能有如此高的成就,很大一点上是犹太人对自身种族的纯化。所以希特勒推崇日耳曼民族的纯化、排斥其他民族,主张在欧洲大陆扩张日耳曼民族的居住领土。殖民道路被希特勒认为是堕落的,太多的殖民地掺杂着当地的人种,损坏了殖民者民族的先进性。他甚至主张可以和英国妥协,不干扰英国的殖民政策,作为交易,英国同意德国在欧洲大陆的扩张。这也许可以解释他之后对欧洲大陆其他国家的侵略。

他对犹太人有很大的仇视,而这些仇视来源于犹太人在欧洲的优势地位。犹太人控制着当时的社会民主党,控制着舆论,控制着国家的经济,也控制着当时的议会政府。也许是因为犹太人控制了维也纳的绝大部分社会资源,致使希特勒在维也纳郁郁不得志,所以他才找出千百般的理由来排斥当时在欧洲占有优势的犹太人。

站在今天回头来看,我们可以较为清晰地观察到那时的态势:实际上,这一奥地利衰败的进程持续的时间非常之长,在历史上所起的作用也非常之可悲。以我个人的观念来看,我一直认为奥匈帝国的崩溃是一个悲剧,东南欧特别是巴尔干的秩序从此荡然无存,统一国家的结构一再地破碎、破碎、破碎„„直到今天南联盟、科索沃之类的伤口依然在隐隐作痛乃至不定期发作。

接下来,他迎来了自己年轻生命中的第二次幻灭——比第一次来得更为痛苦,因为在他看来,这是对他和他千百万同侪流血牺牲的出卖。战争是惨烈的,但却使愤青希特勒切实地感觉到了自己人生的价值,因此他虽九死而未悔,即使因为中了毒气而短期失明„„然而令他痛心疾首之极的是,就在他还没有燃尽自己的战斗热情的时候,战争却以一种屈辱的方式结束了。德国国内爆发了总罢工,爆发了革命,德皇——就是希特勒崇拜的那个威廉二世——退位了。德国投降了。勉强抚平内心的创伤,愤青希特勒悻悻然回到了慕尼黑。战后的破败开始如潮水般冲击着平凡的生活。《凡尔赛和约》的巨大屈辱,压在每一个德国人的心头;再加上那可怕的经济危机,几乎所有的人都被剥夺得一贫如洗„„希特勒愤怒了,他怀着巨大的愤怒投身政治斗争。

政治斗争艺术的秘诀,其实全在统战。团结能够团结的一切力量,反对必须反对的仇敌。煽动越激烈越好,手段越极端越好。愤青希特勒终于羽翼渐丰,他找到了他的敌人和替罪羊——发动德国革命的人,马克思主义者,和在战争中“发财致富”的人,犹太人;他也笼络了自己需要笼络的各方面力量——对上层资产阶级,他告诉他们他的工会将消弭工人的罢工,彻底打倒布尔什维克的威胁;对宗教界,他谨慎地避免如马克思主义那样批判和扬弃宗教,而是小心翼翼地敬而远之;对“不明真相的群众”,他出色地学习和借用了布尔什维克的群众工作手法(特别是宣传和演讲的技巧),并辅以强有力的流氓手段(冲锋队),成功地把最广大的德国中下阶级拉到了自己的阵营中„„通向政权的斗争之路漫长而曲折,最终,他成功了。

总之,就思想层面来总结,对于希特勒来说,传统的欧洲政治文明的三大运动都有不足之处——西方的民主主义过于软弱(他一直认为议会制度是愚蠢的,这种印象直接从奥地利“开明专制”的失败中得到);传统的民族主义过于笨拙(止于文明的辩论而无法如布尔什维克那样争取真正的群众支持);马克思主义虽然拥有手法的高明,却是犹太人摧毁德意志民族国家、实现其国际金融阴谋的工具(一战战败就是由于这种“背后一刀”的出卖)。于是,他义无反顾地抛弃

了民主主义,把民族主义的目的和马克思主义的手段揉合起来,缔造了一个畸形的、狂热的、黑暗的运动。

伴随着希特勒的饮弹自尽和德国的战败,二十世纪最沉痛的故事落幕了。德国人痛心疾首,然而独夫背后曾有千百万的支持着,成了人类的一个大问号。希特勒在书中反复声明的政治思想:种族主义、大日耳曼民族主义、生存空间、第三帝国的理想国,在希特勒死后并没有消失,仍然在以各种形式延续着。依然迈入二十一世纪的我们,仍然要警惕大民族主义、种族主义等思想的死灰复燃

第四篇:《我的奋斗》读后感

《我的奋斗》读后感

会计11161203110121王佳玲

最近我利用一些时间读完了希特勒的《我的奋斗》,收获还是很多的,有人称它是“当代蛊惑人心之杰作”,也有人说是“20世纪灭绝人性的罪行录”。但无论怎样争议,这中间所透射出的“超强意志力和奋斗精神” 是我们无法回避与否认的。无论是好是坏,历史总能留有它值得借鉴与启示的地方。

说到“奋斗”,以我的观念,它应该是一种在独特的价值观引领下,朝着确定的外部目标努力的一种行为。而这种价值观是由人生观念,善恶标准,信念、坚韧、承受力以及牺牲等元素构成的。价值观的存在就是持续行动的动力。简单来说,奋斗=目标+价值观+行动。如果把奋斗比喻成一辆火车开往终点站的过程,目标就是终点站,行动就是火车,而价值观,就是给火车提供动力的燃料了。而希特勒的奋斗史更是值得大家去探讨的。

读完全书,我觉得希特勒是一个性格非常饱满的人,他的一生只能用传奇来形容。希特勒是一个创造奇迹的人,他从奥地利的流浪汉攀登到纳粹德国总理的宝座;希特勒是一个勇敢无畏的士兵,他在“一战”中两次负伤并且荣获很少授予普通士兵的一级铁十字勋章;希特勒是一个冒险家,他孤注一掷发动慕尼黑啤酒馆政变;希特勒是一个天才的演说家,靠两片嘴唇煽动起 在“一战”后受到不公正待遇的德国人民心中复仇的火焰;希特勒是一个机会主义者,在洞悉英法绥靖主义倾向之后武装占领莱茵兰;希特勒是一个素食主义者,为了保护动物,他甚至颁布了法令要求人道地杀死龙虾;希特勒是战争魔王,他给欧洲古老的反犹传统画上了惊叹号;希特勒是个在军事上过分自信的失败者,两条战线将他的帝国带入了坟墓。他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让人类文明遭受重创……

《我的奋斗》的第一部是希特勒1924 年在狱中写成的,出狱后完成第二部,问世于 1925 年。该书日后就成了第三帝国的蓝图。后来,“啤酒馆政变”、九个月的刑期和《我的奋斗》也就成为希特勒的政治生涯的资本。希特勒利用狱中的时间口述他的政治与精神宣言《我的奋斗》,也成为后面自己与一批人奋斗路上的方向。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个工厂,用来生产奋斗路上信心的力量,而生产这种 力量的根本元素,却是你价值观中,对于生命意义上的使命与信念的思考。

希特勒在《我的奋斗》里指出,第三帝国将实施“领袖统治原则”,即实行独裁统治。在这个国家里要确立元首—希特勒本人的绝对独裁权力,在元首周围是一批承上启下的较为次 要的领袖人物。希特勒认为,这个“新式国家要以人种为基础”,而最优人种就是亚利安人。希特勒在《我的奋斗》里狂热地鼓吹纳粹党的种族优越论。他写道: “我们今天所看到的一切人类文化,一切艺术、科学和技术的成果,几乎完全是亚利安人创造。这一事实本身证明下述推论不是没有根据的:只有亚利安人才是一切高级人类的创始者,因此是我们所谓的„人‟这个名称的典型代表。他是人类的普罗米修斯。从他的光芒四射的额头,永远飞迸出神圣的天才的火星,永远燃点着知识的火焰,照亮了默默的神秘的黑夜,推动人类走上征服地球上其他生物的道路。”

可见,使现代亚利安人—日耳曼人主宰地球,称霸世界,已成为希特勒念念不忘的目标。此外,希特勒为了达到自己的狂妄野心,他提出必须使用三种方法:宣传、外交和武力。而纳粹党最有效的宣传手段便是“必须玩耍手法,学会说谎”。希特勒的名言是“把天堂说成 地狱,把地狱说成天堂”,“谎言越大,人们越是相信”。总之,希特勒在《我的奋斗》里大肆渲染可怕的“生存空间论”和“种族优越论”;发泄对 犹太人、对民主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刻骨仇恨。在该书思想的影响下,德国走上了屠杀无辜(尤其是犹太人)、穷兵黩武的道路。历史学家诺曼·卡曾斯正确地分析了《我的奋斗》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惨重后果的关系,他指出: “《我的奋斗》一书从1933 年至二次大战结束,一直主宰着纳粹第三帝国的政治,《我的奋斗》里,每一个字,使125 人丧失了生命;每页,使4700 人丧失了生命;每一章,平均使120 万人丧失了生命。

在希特勒设计的理想国度里,孩子出生后并不能马上成为公民,而是“国 家的臣民”。只有在他接受了为每一个德国人设计的学校教育和体能训练,而后在统一的军事系统中参加军事训练后,“这个年青人,如果他健康而且档案中没有污点,才会被授予公民权”。“德国女子是国家的臣民,但是婚姻可以 使她获得公民权。” 从这本书中我们看到,希特勒正在把德国创造为一个绝对一元化的国家,在这个国家中不再分为萨克森人、巴伐利亚人或者普鲁士人,而统统是德国人。在这个斯巴达式的国家里,所有公民都要接受同样的教育、同样的体能和军事训练,而财产和出身则毫无意义。这个统一的国家则由一个高高在上的人统治。数个世纪以来,犹太人在欧洲中部的帝国中一直遭受迫害和歧视。我相信希特勒攫取权力的过程中利用了这种偏见。

客观地说,希特勒写这个是明显的带着个人主观色彩的。他站在他自己、日耳曼人、德国工人党的立场上来叙述他的所见所感。该书第一部分相当于是希特勒对他二十多年的一个小自传,而在这个自传中穿插着对德国历史、现状以及未来的思考。希特勒是一个高傲的日耳曼人,他怀着对日耳曼民族高傲的自尊与自信,极力推崇着在欧洲大陆扩张日耳曼民族的领土,推崇压缩犹太人的生存空间,推崇建立强权政府。希特勒可以说是一个纯粹的民族主义者,他推崇民族的纯化。在这个方面,他十分欣赏犹太人。犹太人在失去国家后的几千年,一直保持着种族的纯化,而且他们通过教育、财产继承一直在低调的维持着他们独有的生活方式。犹太人在欧洲没有独立的生存空间,他们生活在各个民族之间,所以他们为了生活,就为各个民族服务,而与此同时也在摄取着各个民族的资源。希特勒认为犹太人之所以能有如此高的成就,很大一点上是犹太人对自身种族的纯化。所以希特勒推崇日耳曼民族的纯化、排斥其他民族,主张在欧洲大陆扩张日耳曼民族的居住领土。

他对犹太人有很大的仇视,而这些仇视来源于犹太人在欧洲的优势地位。犹太人控制着当时的社会民主党,控制着舆论,控制着国家的经济,也控制着当时的议会政府。也许是因为犹太人控制了维也纳的绝大部分社会资源,致使希特勒在维也纳郁郁不得志,所以他才找出千百般的理 由来排斥当时在欧洲占有优势的犹太人。犹太民族是日耳曼民族复兴道路上最大的障碍,所以他把复兴日耳曼和排斥犹太人结合了起来。维也纳当时的议会政府在政策

方面的长议不决,在事态变化方面的反应缓慢让希特勒非常的不满。他认为英国式议会政府不适应德国,德国需要一个强而有力的政府来实现日耳曼的复兴。

其实,不管我们对他的态度怎么样,他的这本书还是给我很大的启示的。也许我的一生很平凡,根本就不用这些,但是我相信每个人都向往着不平凡的一生,就像希特勒一样,他曾是个乞丐,都能有那么大的志向,我深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只是看你懂不懂得抓住出现在身边的机会,去努力实现自己曾经的那个梦,虽然可能经过世事的磨练,已经不敢妄想,但是只要坚持,只要奋斗,结果也许就出乎意料了。这些道理大家都知道,只是真的做起来很难,所以有时候书真的是个好东西。有时候我在想,那些伟人把自己传奇的一生,自己的体验感想领悟写下来,大概就是为了能有下一个读懂自己并且跟随自己的脚步,又成为一个伟人的。记得有一句话我记得很深,阿里巴巴马云说过: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会很美好,但绝大多数人都死在明天晚上。我深信,既然做了,就要做的彻底,绝对不能败在最后一刻,绝不给自己后悔的机会,就是跪着也要走完剩下的路,就算倒下也要坚持看到后天美好的晨曦。

第五篇:《我的奋斗》读后感

2011年10月16日,好兄弟qfy发来短信:跟你强力推荐一本书《我的奋斗》,作者罗永浩,寒假作业励志书我的奋斗读后感。我推荐你看的书绝对不是浪费时间的那种,不信你可是在网上查查,你不看就不是兄弟。

为了留住这么一个好兄弟,在之后的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我去图书馆查过这本书,没有。想在网上买,可惜当时没有电脑什么的,不方便网购。

2011年11月10日,学校运动会放假之际,我在新街口新华书店淘到了这本书。书皮上写着:“在近三十年的中国,励志书从未如此诚恳”。当时我就觉得又一个吹嘘自己成长经历的人开始牛逼哄哄了。买到书回去之后,本来打算在有空的时候看。可惜我这个人一直没有什么耐心,好久不看书,也根本不想看书,所以这书一直放在我的枕边,但从未打开过。

寒假回家,我带了N本书回来,可惜要开学了,又要原封不动地带回去,重的要死。可惜我们竟然有传说中的大学生的寒假作业,辅导员让我们没人看一本书,再写一篇读后感。于是,我把这本不算厚的书带了回来。其实一直到寒假的最后几天,我还是什么书都没翻开过。但是没办法,作业总是要敷衍一下的,于是开始看起了这本励志书。

我对读书的兴趣越来越小,主要是现在的书好多内容重复,好多东西不要他说我也知道。勤奋、努力、坚持不懈……我发现自己也可以依葫芦画瓢。而且我这个人讨厌说假话,就好像我很赞赏《家N次方》里面的赵雯一角,以至于某些同学说我重口味。我比较直接,我讨厌虚伪的东西。

现在的励志书都一个模子出来的,再加上一点个人经历,以至于我以为成功的人都一样,失败的人各有各的不同。他们一般从自己失败中或者从自己的某个习惯中受益,最后获得成功。但是以我对中国人的看法,中国人的嫉妒心理是不希望别人比自己更强,与自己越亲近的人,越不希望对方比自己强。所以很多励志书里面缺少成功最重要的诀窍,看一些自己都知道的东西,又能有什么长进。这也算我为自己不喜欢看书的一个借口吧。

老罗的这本书,从自序开始就很吸引人“像坏人一样勤奋”。坏人永远不可能是平庸的人,平庸的人做不了坏人。在这个世界上,坏人好像总是更勤奋一些。

自序之后是老罗2009年春季高校巡讲实录,老罗当时是办英语培训机构的,读后感《寒假作业励志书我的奋斗读后感》。可惜现在的高校表面上都不准在演讲中直接讲带有商业色彩的内容,可惜这种机构的演讲怎么可能不带商业色彩。于是他在自己的演讲条幅中加了“非公益”仨字。看到这我发现至少这里,他很符合我的口味。

老罗本身高中辍学,这在当时那个年代应该是很可怕的。“和这个国家大多数有点想法的孩子一样,在我十来年的校园生涯里,几乎没一次城市表达真实情感的时候,都会被那些之力、知识、思想和道德水平都有明显问题的老师们打击。”他毫不留情地在书里批判了那些自称跟他关系不错的老师,其实他们都或多或少的“迫害”过他。他在那个年代“顶撞”过很多老师,现在想来,我连那个年代的他都不如。当然,他毫不留情的批判了中国的教育制度,我就不赘述了。他批判了那些英语培训机构的老油条们,说自己不像他们一样,这个我不了解内幕,我也就不能妄加评论了。老罗说现在的英语培训机构大多是三派别“神奇派”、“N天搞定派”、“不不不派”,出于某种性格上的缺陷,我极其鄙视这种广告,但是老罗的真话让我眼前一亮。他在书中坦言,现在的社会某些地方确实不如以前。从前的大院子弟受人欺负,现在呢,卖弄自己老爸的,卖弄自己舅舅的。

我就谈谈这本书的亮点吧。试想,现在的哪本励志书里面会有对自己青春期甚至更小时期的早恋、性、暴力和某些其他的东西的介绍。老罗的牛博网,被勒令关闭过,原因是上面有某些政府看不下去的东西。现在的牛博网改名叫“嫣牛网”,网站介绍说不含政治话题。可想这是多么的讽刺,一个“嫣”字,我承认,我不纯洁的看到了“阉”的痕迹,被政治去势过的牛博网。老罗在书中说:“我这辈子做过的绝大多数看起来不错的选择,都不是完全被一个纯粹而又崇高的动机所去世的;当我勤奋读书的时候,除了喜欢读书,我也知道这会换来一些现实的好处:当我择善固执和坚持原则的时候,除了清楚这是我希望坚持的,我也知道这回给我带来好的名声和影响力;当我努力把事情做得漂亮又敞亮的时候,除了确实想把它做好,我也知道这会让很多人喜欢上我;当我对朋友够意思、对女朋友关心体贴的时候,除了我愿意这样,我也知道这会让他们受到感动……很惭愧,我从来都不是那种浑然天成、清澈纯净而又全无自知的真人。”有多少人是本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清华北大的学子们,你们可知你们中许多人将来可能不再是中国国籍的人了。“男同学们凑在一起闲聊,说的没有一句是人话,即使有女生在场,也会说很多故作隐蔽的龌龊话。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听到什么都会联想到性,比如看到民国故事里的军阀讲话,“诸位都是读书人,兄弟我是个大老粗。马上产生的反应是,吹什么牛逼啊?”我想,正常点的同龄人都能看懂吧,我就不假正经了。为了克服恐惧心理,“这种能力需要时不时打一些不太严重的架来培养(类似的锻炼非常重要……)”就是如此的真实,让我发现这个世界并没有新闻联播中那么美好。

《我的奋斗》,坚持自己的正确,终将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下载《我的奋斗》读后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我的奋斗》读后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我的奋斗》读后感(推荐五篇)

    曾经洗卷欧洲的纳粹主义,希特勒带领着德国人民,走向前所未有的帝国荣耀,最后却成为人类最恐怖的历史伤痛。不管怎样,他都是二战期间头号战犯。应用批判的眼光来看待此书。 闭眼......

    励志书《我的奋斗》读后感

    XX年10月16日,好兄弟qfy发来短信:跟你强力推荐一本书《我的奋斗》,作者罗永浩。我推荐你看的书绝对不是浪费时间的那种,不信你可是在网上查查,你不看就不是兄弟。为了留住这么一......

    罗永浩我的奋斗读后感

    读罗永浩《我的奋斗》 看到这个书名,很多人会以为是希特勒写的那本。其实不是的,大概是个巧合吧!罗永浩,应该算是个名人了吧!可是在读这本书之前我真的没有听说过他。不过读完之......

    我的奋斗读后感-李

    读《我的奋斗》有感关于一句话 《我的奋斗》作者—罗永浩,习惯性的被人们称为老罗。在读此书之前对他的了解仅限于老罗语录,犀利的文笔和苛刻的语言让我一度认为他又是芸芸众......

    《我的奋斗》优秀读后感

    为了留住这么一个好兄弟,在之后的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我去图书馆查过这本书,没有。想在网上买,可惜当时没有电脑什么的,不方便网购。xx年11月10日,学校运动会放假之际,我在新街口新......

    《奋斗》读后感

    人生——奋斗 ——《奋斗》(石康)读后感 2011/4/25 《奋斗》是一部关于人的奋斗,关于人生理想的追求,关于现代情感的深层次发掘的叩问现实的青春励志小说。语言幽默流畅,富有青......

    《奋斗》读后感

    《奋斗》这部电视剧放映以后,街头巷尾都议论纷纷,各抒己荐,同时也成为了各大媒体、报刊杂志及网上文人墨客的题材,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人说剧中主人翁的内心是躁动......

    奋斗读后感(范文模版)

    最先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