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交流的无奈》读后感范文
《交流的无奈》读后感
作者简介
约翰彼得斯(John Durham Peters)是美国媒体历史学家和社会理论家。他生于1958年,在马萨诸塞州的布鲁克林长大。Peters在犹他州Brigham Young University获得了英语的文学学士学位和Speech Communication的文学硕士学位,1986年,他获得斯坦福大学传播理论与研究的博士学位,旋即执教于衣阿华大学传播系。
彼得斯曾获得富尔布赖特等基金会赞助。1995年他以副教授身份获全美人文学科研究基金(此基金只赞助创新之作,获准的难度是很大的),1999年完成《Speaking into the Air》而成为传播思想史的先驱,同时作为别具一格的传播理论家而晋升教授。他的哲学和传播学论文多发表在《大众传播批评》、《媒介,文化与社会》、《社会学理论》等权威学术刊物上。
彼得斯的其他作品还有《Courting the Abyss: Free Speech and the Liberal Tradition》(2005)、《“Space, Time, and Communication Theory.” Canadi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2003)、《“Witnessing.” Media, Culture and Society(2001)》等。
《Speaking into the Air》
该书熔哲学史、政治史、媒介技术史为一炉,把传播理论与实践的研究置入上下数千年的大背景中,成为传播思想史的奠基之作,并因此而在2000年获得全美传播学会奖。
《费城问讯报》,卡尔林·罗马诺评价:“我们面前摆着的是一本研究交流失败的书。有趣的是,它传达的意思却如此美妙„„《交流思想史》这种品味高雅的严肃制作对读者总是发出这样的信息——接受精神挑战,细细品味吸收作者渐次展开的渊博学识和创新视野。”
《出版者周刊》评价:“在这个媒体饱和的世界上,John Peters独辟蹊径,突出了(交流)真实性的观念„„对连珠炮似的花样翻新的流行文化提出的多种多样的问题,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妙笔生花、多姿多彩。”
本书中译本作者河道宽借用《圣经》中将“‘speaking into the air-向空中说话’作为浪费精神、毫无意义的徒劳之举”的意象,把书名译作《交流的无奈》。在“中译本序”中,Peters将苏格拉底、耶稣与孔子进行比较分析,认为“他们在人类思想传播上所向披靡的胜利,应该足以辩驳这样一个观点:最好的交流史忠实复制一个人内心怀抱的意义。”在谈到中国社会时,彼得斯认为“中国既是最古老的社会,也是最年轻的社会。”,面对时间上高度压缩的现代化进程,“异化使我们看不见自己身上奇异的陌生之处”。
本书的目录充分体现了其内容的驳杂:绪论题为“交流问题”,接着的各章题为“对话与撒播”、“招魂术传统”、“黑格尔、马克思和克尔恺郭尔”、“与死者对话”、“追求真正的联系”、“激起、动物与外星人:林林总总的不可交流性”,最后的结论叫“手拉手”,而不是心连心,因为作者不相信任能够做到“心连心”,不可能做到完美而理想的天使般的思想交流或精神交流。
全书中,作者公开声称的其主题是交流的不可能性,要我们放弃交流的梦想,但是他认为“交流的失败并不意味着,我们就是孤魂野鬼,渴望搜寻灵魂伴侣的孤魂野鬼”,而是希望人们能够“相互爱护,公正而宽厚的彼此相待”:你的表现,不是让自我原原本本的再现,而是让他人收到关爱。„„快乐的地方,不在于超越彼此的接触,而是在于接触的圆满。
亚马逊网上书店有一篇评论(的作者)说,该书的最后两段使他和朋友潸然泪下。作者写道:“最深刻的伦理教诲要求人们没有差等的爱一切人,然而时间只允许每个人真正的关爱地球上为数不多的居民。毕其一生,每个人只不过有时间给少数几个人以关爱。我们凡人所能做到的,恐怕只能够是爱比较亲近的人;不过,没有博爱之心又是不公正的。爱之悖论是,具体的局限性和要求的普遍性之间存在着矛盾。由于我们只能够和一些人而不是所有人度过共同的时光,只能够接触一些人,因此,亲临现场恐怕是最接近跨越人与人鸿沟的保证。在这一点上,我们直接面对的是,我们有限的生命即神圣又悲哀。”
事实上,“对话与撒播”是贯穿全书的一个主线,自始自终人们对于传播学的探讨都是建筑在这两者之上的。
苏格拉底认为对话(多产的交合)是规范,撒播(抛洒的种子)是偏离。在他看来对话是人对人、心与心、灵魂对灵魂的方式,是一种时时刻刻互动的交流方式;对话人的思想是活跃的、开放式的、亲切的。一旦对话变成了文字记载,活生生的思想就变成无法改变的文字,“文字没有人性,缺乏内在灵魂,它摧毁了正宗的对话,不亲切,不能够确认交流者的个性,在撒播的过程中是任意乱交的。”我们无从得知思想会被如何误解和被谁误解,而之后的印刷术、摄影、录音、电影、广播、电视、电脑等都延续的文字撒播的特点。
与之相反,《对观福音书》中耶稣把广种薄收看成是公平的交流形式,他说:“凡是有耳朵听我讲话的人,让他们听见吧!”在这里,完成交流的圆环并不需要说话人的帮助,意义的收获是靠接受者意志和能力,这是听话者的责任。而作者则认为“没有对话的撒播可能会成为胡乱的抛撒,没有撒播的对话也可能是无休止的霸道。传播理论的座右铭应该是:和自己对话;和他人一道撒播。这正是表达以下伦理箴言的另一种方式:待己若待人,待人若待己。”
个人感想
《交流的无奈》真的是一本读起来很头疼的说,作者在介绍从古至今传播思想的变化历程的同时,不断将前前后后的理论加以归类分析,以展现到底是什么在困扰着我们对交流的把握。由于我有太多学者不认识,更别说他们的思想,因此看起来很吃力,再加上对于西方文化知识的不熟悉,很多时候都是一句话要读好几遍才会有一个大致的印象。所以后来我都是把自己觉得有意义的话抄到笔记本上,好像只有慢慢写一次才能了解清楚这些大师级人物的思想和作者的观点。在读了近一个月之后,我终于把这本书看完了。突然之间我有了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再去看前面的导言、介绍,都觉得就应该是这么个样子。一句话,我认为这的确是一本好书。它不仅仅能让读者对西方的传播历史有一个了解,更重要的是,它分析了传播思想的根源,即对话与撒播,以此二者为基点,对后来的传播思想进行了对比分析,同时其最终给出的观点“完美交流是乌托邦,重要的是彼此的关爱。”也非常引人深思。
随着时代的发展,“交流”这个词或者这种观念越来越被神圣化,交流被看作是民主、进步的一部分。因此人们不断在思想和技术上为保障、提升交流而做出努力,以至于很少有人意识到,有时候“对话的所谓道义高尚性,可能会压抑宁可不参加游戏的人”。与此同时,由于人们对交流抱有很大的期望,他们很快便发现了人与人交流中的障碍:我们不可能像天使一样拥有完美的交流,“编码和解码未必能够对应”。于是有的人为此感到悲观,有的人力图去创建完美的交流方式,但其实这些都不是解决问题最好的办法。
对此,作者Peters说:“即使不能心连心,至少可以手拉手。„„在我们的关系中,人与人的团结显然比很有把握的解释来得重要。我们不可能彼此相同,不可能你是我、我是你。最好的情况是,‘交流’是用来描绘补偿这个不足的字眼。”人与人要共享心灵,实在是困难重重。正如乔治·布克纳在《丹东·托德》中所说:“我们彼此知之甚少。我们反映迟钝;我们握手;但那是浪费精力:我们只不过磨掉双方粗糙的‘皮革’而已。”如果我们因此而很是寂寞,那就是由于我们未能理解人生真正的意义。人的生命是如此有限,每个人只不过有时间给少数几个人以关爱。因此,人生真正的价值在于将爱传递给众人,要通过爱而不是试图通过交流来跨越人与人之间天然的鸿沟,毕竟爱是世界上一种伟大的共同语言。
远距离交流是本书中经常提及的一个问题。早在柏拉图的《斐多篇》中,就将“何时应该颂扬充满爱欲、然而不能结合的灵魂”作为一个重点的问题。如此,20世纪人们对交流的担心里隐藏的东西,大多数已经由“苏格拉底”讲清楚了:强烈渴望接触无法接触的他者。无身体接触的梦想一直伴随着传播思想的发展。到了19世纪,电报的发明也不过是这个悠久传统的新版本而已。19世纪90年代,已经传遍了英美文化各个角落的传心术观念更是充分的体现了能够“在两个相隔很远的地方,在完全不需要已知的物质交流的情况下,跨越空间遥远的距离”这一古人和现代人共同症结。此后不断出现的新媒介,“粉碎了交往的古老障碍,放大爱欲的帝国,扭曲它传统的形态”,因此人们常常把它们理解为性感的或错乱的,或者两者兼而有之的东西。与死者的交流是远距离交流的一个重要方面。留声机、照相机等记录媒介使亡灵复活再生,并且用一种新形式表现出来。而现代媒介却存在这样一个基本事实:生者很容易和死者的痕迹接触,远程交流和与亡灵的交流却难以区别。如今,当我们对与人类自身的远距离交流的已经基本实现后,这一梦想又转向了其他方向,例如我们对于外星人各种各样的猜测与研究。
远距离的交流事实上都具有诠释学的色彩。在书中作者说过:“与死者的交流是诠释学的范式:在收不到回信的地方所进行的解释的艺术。” 其实整个人类的交流在一定程度上不都是一个诠释的过程吗?洛克把知识的基点放在实践之上,否定天赋的观念,知识的东西是被当做与他人分离的东西来感知的,这个感知是他人的禁区,只局限于我们个人的感觉器官。一方面,这些经验似乎司空见惯,另一方面,它们又莫名其妙地难以言传。我永远弄不清楚,我所谓的“绿色”、“红色”是否和你的感觉相对应。因此,我们与他人的交流,又何尝不是在诠释着别人的经验,当然这之中又包含一个不断调整自己所诠释的内容的过程。
关于死信的问题是我印象最深刻的部分,因为这个困境一直伴随着我们,直至今日,也会走向未来。死信的出现,让人们清楚的看到交流失败所带来的感伤。符号作为我们交流所必需的中介,其本质是开放的,能够结合成许多意义。但是并非所有的符号都具有同等的开放性。本书作者认为“意义私密性的源头,不是在头脑任意组合意义的内在权利,而是由于发送意义的人会死。”因此,死信给人带来的,是生命有限的人联系不上的惋惜。在写、收信人无法建立联系的同时,“死信处”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处理着成千上万的无人认领的信件,正如刘易斯在小说《巴比特》后记中所说:你继续不停地处理这些私信,把它们送进火坑——没有什么比这更加使人绝望的吗?每年焚烧的信件,那真是要车载斗量。有的时候,面色苍白的职员展开信纸看到一枚戒指——戴戒指的手也许早就在坟墓里霉烂了;一张钞票本来是赈济用的快件——这个赈济对象,现在不吃也不再饿了;„„在生命的差事中,这些信匆匆走向死亡。“死信处”处理的,是传播中的物质问题,它的存在说明,“传播绝对逃避不了物质的体现,根本就没有什么以天使为模范的、纯粹的符号。”绝对送不到的信——还有什么比这更加能够说明,交流误入歧途之后的使人扼腕的痛苦呢?
交流的失败是必然存在于我们生活中的无奈,因此,在与人交流的过程中,人们真正需要的人对别人抱宽容原谅的态度,因为他们不可能像我们看自己那样来看我们。
最后还是想说一句,很感谢有这个作业逼着我读完了这么一本拗口的书,虽然看的时候每天都喊着“无奈无奈”,但是读完之后,我却看到了用“爱”完成交流的希望。
个人作业,仅供交流~~~谢谢~
第二篇:《交流的无奈——传播思想史》读书笔记
《交流的无奈——传播思想史》读书笔记
“‘舌头若不能说明白的话,怎能知道所说的是什么呢?这就是向空中说话了。’若要达到交流的目的,少不了共同的目标、媒介、内容、手段等多种因素,真正的交流实在是难啊。”刚开始读这本书的时候,我非常感慨,因为我发现甚至无法同作者交流,本书涉及的几位大师都是思想的顶峰,大师的观点又各有千秋,每个大师的思想都需要读者有一点知识基础,而我深深感到自己能力的不足,不能顺着他们的思路不断思考。不过静下心读了一遍后,再结合别人的解析,以及再重复阅读之后,渐渐地竟也略微窥见其中一些奥秘,并能引起心灵的震撼,发现这实在是一本难得的好书。它确实是一本多角度解析communication(原谅我不能仅仅用“交流”来说明)的好书,或许我接触得有些晚,但也未必。
本书不是在全情架构关于传播的理论,而是追溯西方文化的传统,说明关于传播和交流的观念,同时按照人类媒介发展的历史,结合社会思潮的变化,把“交流”当做人类的一种终极处境进行探索。
在序论中,作者说明了交流的重要性,并以此为全文的论证做了基调。第一章是“对话与撒播”,主要分析了苏格拉底对话式和耶稣撒播式的交流观,苏格拉底论述名义是更高层次的互惠,耶稣论述名义是更高层次的撒播。第二章讲的“招魂术”,交流的招魂术观点在两个观点中震荡,一个是分享心灵的梦想,一个是不完美媒灵的争论。第三章讲的是“黑格尔、马克思、克尔凯郭尔”三位大师的交流观,他们的理论揭示了一个道理:对话会使人万事如意的想法只不过是一种幻想。作者对他们观点的陈述其实也是为自己的结论做铺垫。第四章,“生者的幻想,与死者的对话”,其中涉及到一个很重要的观点,“死信”,死信是一种意味深长的隐喻,来说明人际交流特有的病态。第五章讲“追求真正的联系,弥合鸿沟的桥梁”,电子媒介时代,交流的成功成了跨越中介的灵魂去触摸另一个人的身体。第六章,“动物、机器、外星人,不可交流性”,说的是20世纪的交流问题,与其说是人与外星人、机器、动物的伙伴的交流问题,不如说是我们自己的问题,奇异的是我们自己。第七章,“手拉手”,不是“心连心”,暗示作者不相信存在完美无憾的交流,“既然不能做到理想中的交流,我们的问题就不应该是‘我们能交流吗?’而是‘我们能够互相爱护,能够公正而宽厚地彼此相
待吗?’”说明完美的交流只是乌托邦,重要的是彼此关爱。七个章节,既说了19世纪的哲学与政治,又说了20世纪的梦想与焦虑,阐明了古今公共交流和私人交流的观点,还对当代人的交流做了启示。
这是一本将传播、文化、哲学以及社会结合在一起的经典文本。它以独特的方式使现代人的情感受到震撼,思想受到启迪,也为后来的学习者提供了一个开放式的阅读空间,为我们理解传播史,研究当代社会的交流问题开拓了新的思路。我想我还是没有完全读懂这本书,还会在不同的时期重复阅读此书。
第三篇:交流——读后感
《交流,使人生更美好》读后感
要致富先修路,这里说的重点不是说路修好了就致富了,而是路的一种功能——“通”
社会之所以发展得那么快,一切源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在交流之中可以得到很多信息,使得很多“人”通过各个节点连起来,促使信息畅“通”。我们生活在这社会里,少不了与人交流,如果语言运用得不恰当,就会给对方留下不好的印象,甚至会产生误会。所以我们应该好好把握说话的技巧,将它化为一种艺术。
说话是一门艺术,在这个日异月新,飞速发展地时代,说话尤为显的重要,说话虽不是万能,但不会说话是万万不能的。其实人的一生总在不断的说话,不断地与人交往,从而让自己的生活丰富起来。
有的人交流时遇到尴尬状况,他很会圆场,缓解气氛。他还很会运用词语。例如,他问你对这事情还有什么想法时,你说了一个不是太好的想法出来,他不是直接说你这想法怎样怎样的不好,要怎样怎样才会有可实性。他会婉转地说:“你这想法还不错,不过如果能稍微修改一下,像这样做,会更完善,你觉得呢?”他巧妙地让你接受他的想法,且他的语言会很好地引导你去思考比较哪种做法会更好。
本来,我觉得自己还挺能说的,与人相处得不错。但在看完这本书,才发现自己在许多方面差强人意,不足的地方还有很多,比如说话这方面,它并不是别人告诉你怎样说就是怎样说的那么简单,而是自己去悟、看、思考。怎样才能做到说话没有漏洞,怎样去把握局面,不让自己处于被动状态,这才是最重要的。我们总是在犯着同样的错误,就是言多必失的毛病,其实言多并不必失,关键是我们怎样说,怎样领悟说话窍门,做到这些了,即使自己说了很多话,别人也会欣然接受的,智者能自圆其说。
话多不如话少,话少不如话好,多言不如多知,即使千言万语,也不及一件事实留下的印象深刻。多言是虚浮的象征,因为口头慷慨的人,行动一定吝啬。凡有道德者,不可多言;有信义者,必不多言;有才谋者,不必多言。多言取厌,虚言取薄,轻言取侮。
当你面对一个人谈话的时候,如果你只一大套一大套地把自己想好的话讲出来,而不了解对方的看法和兴趣,不能观察对方对你的话有什么反应,有什么疑问,不能及时地解除对方心理的症结,那你就不能算是一个好的谈话者。
无论和哪类人交流,都能从中学到很多东西。譬如由于工作的原因之前和一位老师沟通相关事宜,对方总是以开会在忙为由短短一两分钟匆匆挂电话,这个促使我在表达方面使得语言更精炼、主题更明确,抓住每次简短的时间说明事情。
所以,在与人沟通交流的过程中,我懂得了“融”和“通”,宁静以致远
陈赛赛
第四篇:2012年湖北高考满分作文:交流的无奈
鼠标轻击,按键轻点,电波激发一个个信息点,代码串联起一个个字符。此时此刻,你的话语就传达到我的身边。高速发展的现代科技,使世界各地的人们瞬息之间可以交流。但是,如此方便快捷的通讯方式,我们能够真正地了解彼此吗?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给我们生产生活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如今的时代,书信早已被冷落,它们的身影往往留存在我们心中的只是父辈们发黄的写着或黑或蓝钢笔字的纸张。必须承认,电子传媒有着书信无法比拟的优点,方便,快捷,费用极为低廉,但是转瞬即来的信息,大多数的时候就如同三个月就长大的肯德基香辣鸡,往往味同嚼蜡。手机和电子邮箱里收到的往往只是一连串自创的但更多是人云亦云转发的数字符号,往往并没有给我们充实饱满的感觉,反而感到时时的空虚和无助,仿佛一场疲惫的梦幻。
这就是交流的无奈。我们很难或者无法拒绝突如其来的电话信息的打扰,做好的安排与计划付诸东流。很多时候往往最大的无奈不是别人从我们这里夺走了自由,而是自己不能在现实中给自己留一份自由。前者是改变不了的,因为我们还要生活。只是对于后者,又有谁人能够做到?如今是一个快速消费的时代,我们没有了对于信息“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珍重,缺少了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的欣喜,也减淡了“书未到心先到,想在孤城海岸头”的思念;褪去了“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的叮咛;遗忘了“凭游客寄,来为附家书。今日知消息,他乡且旧居”的嘱咐。书信时代,有的是:“凭君莫射南来雁,恐有家书寄远人”的担心与牵挂,多的是“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在那一封封亲笔书写的信件里,“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充满了未被浮躁时代洪流所淹没的亲切与温馨,浪漫与希冀。寄出信件就是寄出一份美好的愿望与嘱托,然后在无尽的期待中翘首以盼书信鸿雁回传。在手写书信这个载体上,我们前辈们的思考进一步深入扩展,字字推敲,款款情深,丰富细腻的情感在笔尖流淌,文字后面浮现的面孔和情感,对一种深度情感模式的向往,曾经多么让人激动不安。
手写书信所附带的传统的元素文化价值,稍不注意就有被泡沫般的网络所湮灭的危机。是的,科技解决了符号传递的问题,但是还是没有解决真正交流沟通的问题。因为“如果意义不在词语里,而是在脑子里或是在对客体的参照里,那么,什么东西也不能保证,意义可以跨越两个脑子而成功迁移”。假如我们缺少了等待与珍视,我们注定是不能“心连心”的人,我们发出的电子信号最终消散在茫茫太空,我们从未知之中来,又往未知之中去。
第五篇:《无奈的母爱》读后感
“没有人性”我只能用这四个字来形容文中的“刽子手”。我看过《无奈的母爱》后,心中充满了气愤不平。
文中讲述的是人们为了获取每克300元的熊胆汁,在熊的肚子上做了一钢肚兜。肚兜的两侧各有一条粗大的绳子,经过特别的滑轮,肚兜渐渐地收缩着,收缩着,熊发出歇斯底里的吼叫,在那痛苦的凄哭声中用爪子“嗞啦嗞啦”地抓着地面。瞬间,那腹下的钢管里“滴答滴答”地流出绿色的液体。松开后再拉,熊的眼泪淌了下来,它咬紧了牙齿,躬起身体承受着这无休止的痛苦。我真想问问这些工人他们还有没有人性,简直就是魔鬼。哦,不,比魔鬼还要残忍十万倍。
最可恶的是他们为了牟利,就连没长大的可爱的小熊他们也不放过。当工人们把小熊用铁链捆起来时,小熊竟然“扑通”向工人们四个蹄子同时跪了下来。
那个领头的摆手命令开始“手术”。小熊放声大哭起来,声音凄惨,失望极了。它简直就是用人类的语言喊出来一个“妈”字,就连那些刽子手般的工人们也为之一震。就在这时,异常震撼的情景出现了,笼子里的大熊嘶叫了一声,撑开铁笼蹦了出来,吓得工人四处逃窜。熊妈妈去解开那粗粗的链子,可怎么也解不开,它只好亲吻着小熊,勉强把它依偎在怀里。它用舌头慈爱的舔去小熊眸中的泪水,哼哼叫着抚慰自己的孩子,小熊也像在连连叫着妈妈“呜呜”的咽着,求妈妈救救自己。突然,大熊狂叫着掐住小熊的脖子,直到小熊身体软绵绵下来,它才松开自己的巨掌。看着死去的孩子,大熊呜咽着……仿佛在说:“妈妈对不起你啊!妈妈救不了你,但你不会再受到伤害了。”它拽下身上的钢肚兜,那钢管带着半个胆囊飞了出来,肚子上的毛顿时被鲜血染红了,它大叫一声疯似的向墙壁撞去……
多么悲惨的一幕,当母亲眼看着孩子受折磨,而自己却无能为力,那该是怎样一种痛。妈妈的举动是母爱吗?我想是的,无奈的、残缺的、神圣的母爱,它没有能力帮助孩子解脱地狱般的痛苦,无奈之下只有把创造了的爱毁掉,再去冥冥之中陪伴它,寻觅它,唯有如此啊!
人类为什么不能与动物和平共处呢?动物也是生命,只要是生命都值得珍惜与尊重。人类为什么要造就这人间地狱呢?为什么要牟利就把人性置千里之外呢?“无奈的母爱”该是怎样的无奈啊?
我们天天呼吁环保,禁止捕杀鲸鱼,禁止买卖保护动物,但哪一样不是接二连三的发生,前些日子报道中还出现天鹅肉也上了餐桌。我真不知道那些人享用保护动物美味的同时,脑子里有没有为后代想想,为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想想。我也在网上看到北极熊因找不到吃的,吃掉同类幼仔的图片,我的心在震撼。
人类该醒悟了,不要等什么都没有了再来后悔。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吧!爱护动物,保护家园就是爱护我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