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育类读书笔记
爱 的 奉 献
——读《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有感
寒假期间,我读了前苏联伟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使我的思想受到深深的洗礼。我被这位令教育同仁敬仰的大师的敬业精神、教育机智和灵活性所打动,深深地被大师的理论所折服,被大师的教育实践所吸引。大师书中字里行间充盈着的、流露溢出的是爱。包括他对教育事业的爱,对孩子的爱以及对孩子实施爱的教育,让他们拥有爱心、懂得怎样去爱别人。
作为教师的最基本的条件之一是爱孩子。爱孩子,就要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不仅要成为一个教导者,而且还要成为学生的朋友,和他们一起克服困难,一起感受欢乐和忧愁;要忘记自己是个教师,而只有这样,孩子才会把一切都告诉他。”这一点,对于我们音乐教师尤为重要.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作为教师我们对学生可以说是一种特殊的情感,是一种无私的爱.因为每个学生最初都是以张空白的试卷。我们每一笔书写,都是未来的答案.爱学生就是要及时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进行赏识教育,事实上,当孩子们在犯错误的时候,他们迫切要得到的是理解和帮助,而绝不是粗暴的批评和惩罚。学生看起来最不值得爱的时候,恰恰是学生最需要爱的时候。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更何况我们面对的是一群孩子。身为音乐教师,我们更应该利用所任学科的特点,赏识那些后进或处于困境中的学生,赏识那些有缺陷的孩子,帮助他们树立自信,让每个学生都能在音乐所独有的情感艺术中得到熏陶。由此可见我们爱学生、赏识学生,其根本目的就在于让学生用同样善良,真诚之心去爱他们、爱集体、爱社会,从而的达到受教育的目的。
教师的重要道德要求是尊重孩子的自尊心。苏霍姆林斯基说:“在影响学生的内心世界时,不应挫伤他们心头中最敏感的一个角落——人的自尊心。”我想作为一个教师,要想得到更多孩子们的爱戴,就应该学会尊重、理解、信任孩子,给他们信心,这应该是对所有孩子而言的。对一个腼腆的孩子、对一个木讷的孩子、对一个经常是表现平平的孩子,教师往往一句不经意的称赞的话语,一个微笑,一个亲切的小动作,就会温暖孩子的自卑的心,给他们信心,同时也亮丽了自己在孩子们心中的形象。
感谢学校安排的这次读书活动,感谢书本给我知识与力量,让我感悟到了很多道理。作为一名普通的音教工作者,我要以苏霍姆林斯基为榜样,努力学习他的教育思想,传承和践行他的教育思想,学习他为孩子健康成长,为教育事业发展而忘我工作,鞠躬尽瘁的无私奉献精神。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努力去爱我所教的所有的孩子,并让这种爱在我所教的学生身上得到延续。我想,这就是爱的价值;这就使爱的奉献!
徐家集中心小学
王运玲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
书籍------人类的朋友,人类进步的阶梯。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著的《给教师的建议》更是给我们教师极大的启发和深深的感触。书中每条谈一个问题,即有生动的实际事例,又有精辟的理论分析,是一本非常好的教育名著。
书中谈到兴趣是学习的先导。例如:<争取学生热爱你的学科>一文中,鲜明而生动地指出:有些学生很长时间都没有对任何事情表现出特别的兴趣,如果学校里没有一种各科教师都来争取学生的思想和心灵的气氛,那么许多学生的兴趣就永远得不到开发,学校里这种对学习无动于衷没有为自己找到感兴趣的学生越多,那么,教师们就不可能有自己的学生,那很难把酷爱知识的火花从自己心里移植到学生心里。在学生对待知识的态度上,最令人苦恼和感到担忧的,就是这种无动于衷的精神状态。学生在某一门学科上学业落后,考不及格,这倒并不可怕,而可怕的是他冷淡的态度。
教师要在教育学生的同时不断学习,提高课堂效率,是学生真正成为”自己的学生”,使课堂成为学习知识的乐园。
又如<谈谈教师的教育素养>一文中特别指出了教师的语言素养是上好课的关键。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的艺术首先包括谈话的艺术。”教师的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语言表达能力,这就给教师的语言修养提出很高的要求。教师的语言是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逐步成的符合教育教学需要、遵循语言规律的职业语言。如果教师的语言素养好,那么他上起课来会非常轻松,学生听的也非常明白,课堂效率怎能不高?相反,语言能力差,就会耽误许多时间。
一、教师语言的纯洁性
教师的语言要纯洁、文明、健康。语言纯洁,就是要讲普通话。语言文明,就是用语要文雅、优美,语调要和谐、悦耳,语气要亲切、和蔼,使学生听后能产生愉快感,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诲。语言健康,就是在使用语言时,要切忌一切低级、粗俗的污言秽语。语言是一个人文明程度的表露。教师的语言修养是其为人师表的重要因素,会对学生的道德品质培养和审美修养产生极大影响。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对语言美的敏感性,是促使孩子精神世界高尚的一股巨大力量。这种敏感性,是人的文明的一个源泉所在。”因此,要启迪学生心灵,陶冶学生情操,教师就要用醇美的语言去触动学生心弦,给学生以美的享受,使其形成纯洁、文明、健康的心灵世界。
二、教师语言的准确性
教师的语言要准确、鲜明、简练。所谓准确,就是要观点明确,语意清晰,发音标准,遣词得当,造句符合文法,推理合逻辑,用语具有专业性和学术性。所谓鲜明,是指语言要褒贬分明,饱含真情实感,爱什么,恨什么,赞扬什么,反对什么,泾渭分明。所谓简练,是指语言言简意赅。论述简明扼要,提纲挚领;分析鞭辟入里,丝丝入扣;描绘画龙点晴,入木三分;见解独到深刻,令人耳目一新。这样的语言才会具有感染力和吸引力,才能够像春雨一样流入学生的心田,同时把美好的思想和科学的知识一道带进去。
三、教师语言的激励性
语言作为一种感人的力量,它的真正的美离不开言辞的热情、诚恳和富于激励性。因此,教师一定要努力把活生生的灵感和思想贯彻到自己的话语中去,使“情动于中而言溢于表”,从而“打动学生的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共鸣,受到强烈的感染”。教师语言的感情色彩,来源于教师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来源于教师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爱,对文化科学知识的强烈渴求,以及对学生的赤诚之爱。据说鲁迅先生讲课的声音并不抑扬顿挫,也不慷慨激昂,但他的每句话,每个字都充满着感情的魅力,使学生觉得意味深长,引人入胜,使每一个接近过他的学生都感到有一种信念的力量浸透在自己心里。
四、教师语言的启发性
教师的语言要含蓄、幽默、富于启发性。教师如果言语丰富,措辞优美,含蓄幽默,富有魅力,让学生置身于语言美的环境和氛围之中,学生就会心情愉快,兴味盎然,思维敏捷,从而收到良好的教育和教学效果。语言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教师工作是创造性的劳动,在教师劳动的每一领域,都需伴有取得沟通教育对象心灵最佳效益的语言;教师应有一个语言库,贮有丰富的资料,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教师还应具有很强的驾驭语言的能力,根据需要,呼之即出,信手拈来,用得妥贴。这就要研究学校教育活动每一领域的语言,要研究使用教育教学语言成功和失败两方面的经验,要研究不同教育对象的语言特点,要研究不同学科教学语言的特点,还要研究其他行业可借鉴的语言。在研究中,勤于采集大量语言材料,善于分析综合语语言材料,还应持之以恒对某一语言现象进行跟踪积累、研究,并对教学语言的效益进行评估。
总之,读过这本书后,带给我极大的启示和教育,使我懂得了不少教育的艺术,以后还要多看次类的书籍以资增强业务水平和师德修养。
读书计划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是我的教育信仰的真谛之一。”教师这种特殊的职业就决定了每一位教师成为“读书人”是一种职业召唤,一种义务,一种责任,因此营造书香校园,教师必须成为学生读书的楷模。为了进一步增强我个人的读书意识,促进自己的快速成长,我根据根据校读书工作安排和学校实际,特制定读书计划如下:
一、读书活动目标:
1、营造积极进取、努力学习的读书氛围,提高自己的学习理论的热情,逐步养成多读书,读好书的习惯。
2、努力提升理论和实践水平,增长教学智慧,推进课程改革进程,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益。
3、通过读书进一步提升教学理念,开阔教学视野,积累教学经验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通过读书活动,形成积极进取、努力学习的氛围。
二、读书口号: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
三、在我的读书活动中我将遵循以下思路:
1、基础性与发展性的统一、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经典性与时代性的统一、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等活动原则,以原理掌握、方法习得为基础,以专业拓展、学科纵深为发展,引发教师可持续发展的思考,从而形成终身阅读的良好习惯;
2、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在重视科学性的基础上,彰显人文性;
3、在经典读物中汲取营养的同时,用时代的眼光去衡量,把真正优秀的读物用自己的思想去思考、内化为自己的经典;放眼世界,增进国际了解,尊重各国、各族文化,以继承传统文化和光大中华民族精神为主流。
四、开展读书活动的主要措施:
1、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读书活动。
教师读书之后重要的是形成自己的“想法”并转化为“做法”,将个人化的教育想法称为“信念”。有了“信念”之后,“行动”将随之发生改变。我希望通过自己的读书实践,能大面积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科研能力和运用理论处理教学实际问题能力,提高人文素养,培养完善的读书人格,成为有知识、更有文化底蕴的优秀教师。
2、主动与同事交流,讨论读书体会心得。
读书内容将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螺旋上升的原则,与教育教学工作有关的先读、精读,政治理论、古今中外文学名著选读、略读、速读。
3、每天确保半小时到一小时的读书时间。
4、充分利用网络,进行网上阅读,了解、把握教育教学的信息和动态。
5、坚持读书与反思相结合,带着问题读书,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潜心写好读书心得。坚持读书与课程改革相结合,充分理解新课程,在课堂教学中融入新课程理念,实施新课程。
五、书目选择:
教学理论类:《给教师的100条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苏霍姆林斯基、《赏识你的孩子》——周泓、《给我一个班,我就心满意足》——薛瑞萍等 杂志:《小学语文教学通讯》《小学语文》等
童书类:《草房子》《五三班的坏小子》《小水精》 《 人鸦》《亮晶晶》《卡梅拉系列》等
只有读书,并且在读书的同时进行实践研究、反思和写作,才是实现教师专业化发展,并进而促进教师人生发展和生命成长的最好的途径。读书,能够改变教师人生匮乏、贫瘠、苍白的状态。读书,能够使教师不断增长专业智慧,能使自己的教学闪耀出敏捷睿智的光彩,充盈着创造的活力和快乐。读书,能够改变教师的人生,而且能促使教师去不断地思考教学工作、生活、生命,从而实现自我人生层次的提升和生命的升华。
第二篇:心理学读书笔记教育类
心理学读书笔记教育类
看过有关于教育类的心理学的是怎样做读书笔记的呢?下面是由小编整理的心理学读书笔记教育类,供大家参考学习。
心理学读书笔记教育类【1】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培养21世纪人才的需要。一个真正的老师不应只是传授知识的教书匠,而且应该成为学生人生道路的引路人,成为育人的艺术家。
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一些学生难得向老师白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这就要求每一个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要经常深人班级,利用适当的机会和场所,让学生自由自在地表达思想情感,从中了解学生的心理现状,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通过个别谈心,可以发现、掌握某些同学的不健康心理,再“对症下药”,通过耐心细致的工作,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调节,帮助他们克服缺点,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要使个别谈心取得良好的效果,班主任只有做学生的知己、朋友,才能取得学生的信任,学生才能将自己的烦闷向老师倾诉。当一些学生在学习上遇有困难,家庭生活受挫折时,他们心情苦闷,情绪失衡时,老师要及时帮助他们,安慰他们,开展谈心活动,老师应以诚恳的态度耐心倾听他们的诉说,让他们把心里的积郁情绪渲泄出来,摆脱不良情绪的困扰。
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尽管角色不同,但人格上是平等的,教师应该在保证教学工作正常进行的前提下,民主治班,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包括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劳动,尊重学生的成绩,尊重学生的隐私等。
为了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除了常规教育外,更要注意言传身教。老师在教学实践和日常生活中,要不断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保持积极向上、平和开朗的心境,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模仿老师。心理学的模仿,指在没有外在压力条件下,个体受他人的影响,仿照他人,使自己的行为与他人相同或者相似的现象。(四)因材施教
不同学生有不同的气质,心理学的气质是指人的心理活动表现在强度、速度、稳定性和灵活性等方面动力性质的心理特征。教师应该学好心理学基础知识,分清每个学生的气质类型,因材施教。
心理学读书笔记教育类【2】
假期里,我阅读了与自己工作中相关的书籍——《教育心理学》,觉得很有收获,对自己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很有帮助。下面是我对书中内容的吸收和思考:
我在书中没有找到作者对教育心理学的明确定义,而是通过介绍教学过程,通过与邻近学科的比较向我们展示教育心理学的性质作用和意义。
对教学过程,我是深刻的体会到教与学这是两个相互影响和促进的过程,我认识到教学它是一个完整的过程,而在每一个过程都应当有正确的理论去指导,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教学。
教育心理学与教育学不同:教育学研究的是教育过程的一些基本规律,而相对应的,教育心理学则研究在教育教学条件下学生心理活动的规律及应用。这两个学科比较好区分,我的认识是教育学更多的是重宏观的角度去研究我们的教育教学,而教学心理学已经进入到了我们的教学过程。教育心理学和普通心理学、儿童心理学的关系可以说是十分密切。教育心理学是以它们为学科基础的,却不好说谁包含了谁,谁从属于谁。教育心理学更好的帮助了我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估的理论和实践。
在通读这本书后,我对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主旨,研究方向,原因及研究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另外关于书中涉及的普通心理学及儿童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对于我在理解教育心理学方面的内容也有很大的帮助。
首先,关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向。心理学作为研究人的心理现象,揭示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其内容是丰富多样的。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体系中与教育工作关系最密切的一个分支,要想知道它是研究什么的,就需要对它的对象,性质,内容,范围和任务做全面的考察和了解。
这本书谈到教育心理学的对象,是由于受教育体质发展和心理发展是紧密相关的,所以教育心理学也要联系到体质发展方面的有关问题。此外,教育过程也可以说是师生协同活动的过程,而且教师在这种活动中起着主导作用,因此,关于教师的心理学问题,也是教育心理学应该研究的一个特殊领域。而教育心理学的性质应该是由它的研究对象决定的,即“教育心理学是兼有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两种性质,而且是以前者为主的一门边缘科学”。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的教育,对心理学的要求也共同点和不同点,这在一定程度上就影响了教育心理学的内容和范围。根据我国的教育方针和目的,我们的教育心理学的内容和范围是完全适应于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的要求的。教育心理学的任务就是揭示教育实践过程中的心理活动的规律和促进整个心理科学的发展。由此可见,教育心理学是以教育对心理学的要求为出发点,以解决教育实践中的心理学问题为目的的。
教师为什么必须学习教育心理学呢?
归纳书中的观点:
第一:是因为教师要形成优秀的心理品质必须学习教育心理学。书中强调的是,教师只有认真学习教育心理学,才能知道作为一位人民教师,必须具备哪些优秀的心理品质,从而自觉地培养这些心理品质。
第二:是因为教师要提高教育业务水平必须学习教育心理学,书里对此作归纳和概括:
1、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过程中,心理学问题比比皆是。但教师只有学习了教育心理学,才能系统而全面地掌握学生认识过程的规律和年龄特征,才能选择适当的教材,采取相应的措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2、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共产主义品德。学习过教育心理学的教师,就能够掌握学生品德形成的规律,及在各种因素影响下形成的心理特点,按照正确的面貌来塑造一代新人。
3、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因材施教。这就是说,教师了解了“雪上加霜”的心理,才能助长学生的优点,矫正学生的缺点。教育的作用就在于发掘学生的优点,克服学生的缺点。4.可以科学地总结教育经验,我觉得这也是第一点的基础,是为提高教学质量作准备的.如果我能将教育心理学切实的应用到我的工作中去,无疑的,对于教学工作,我想这本书能够提供很大的帮助。
第三篇:教育类读书笔记
教育类读书笔记
1、教师是学习者,研究者,创造者。变成觉醒的猛狮。
2、让德育生动可爱。
3、从细节教育孩子与人相处。处处替别人着想,处处不给别人添麻烦。
4、领略成功者的心略,别愉走我的快乐,好心情带来好运气。
5、鸟随鸾凤飞腾远,人伴贤良品自高。不能欺骗自己。
6、把教育激情作为基本功。让学校的发展促成人的发展。
7、管理就是给别人创造成功的机会。就是抠细节,就是扔袍袱。
8、三要:自读:书声琅琅;午休:安安静静;自修:认认真真。
9、三细:细化行为规范要求,细心观察学生的表与变化,细致地做好每一件事。
10、听课三个一:找出一个亮点,指出一个缺点,提出一个建议。
11、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信之则忠。
12、教师反思的内容:
你的教学行为与新理念会有哪些不适应的地方?
你的思维方式对学生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有没有关注你的教学是否有效?
13、谋教育之大道。为理想信念立信。
14、教师提示语:
如果能收回你放飞的心,老师将非常感谢你。你迷路了,老师等着你回来。
15、管理即生活的存在方式,润物细无声的管理境界。把以人为本根置于心田。
16、领略成功者的心略,别愉走我的快乐,好心情带来好运气。
17、自尊是一根细细的弦。少年的心是敏感而脆弱的,只有轻柔而巧妙地弹拔。
爱 的 奉献
——读《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有感
寒假期间,我读了前苏联伟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使我的思想受到深深的洗礼。我被这位令教育同仁敬仰的大师的敬业精神、教育机智和灵活性所打动,深深地被大师的理论所折服,被大师的教育实践所吸引。大师书中字里行间充盈着的、流露溢出的是爱。包括他对教育事业的爱,对孩子的爱以及对孩子实施爱的教育,让他们拥有爱心、懂得怎样去爱别人。
作为教师的最基本的条件之一是爱孩子。爱孩子,就要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不仅要成为一个教导者,而且还要成为学生的朋友,和他们一起克服困难,一起感受欢乐和忧愁;要忘记自己是个教师,而只有这样,孩子才会把一切都告诉他。”这一点,对于我们音乐教师尤为重要.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作为教师我们对学生可以说是一种特殊的情感,是一种无私的爱.因为每个学生最初都是以张空白的试卷。我们每一笔书写,都是未来的答案.爱学生就是要及时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进行赏识教育,事实上,当孩子们在犯错误的时候,他们迫切要得到的是理解和帮助,而绝不是粗暴的批评和惩罚。学生看起来最不值得爱的时候,恰恰是学生最需要爱的时候。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更何况我们面对的是一群孩子。身为音乐教师,我们更应该利用所任学科的特点,赏识那些后进 或处于困境中的学生,赏识那些有缺陷的孩子,帮助他们树立自信,让每个学生都能在音乐所独有的情感艺术中得到熏陶。由此可见我们爱学生、赏识学生,其根本目的就在于让学生用同样善良,真诚之心去爱他们、爱集体、爱社会,从而的达到受教育的目的。
教师的重要道德要求是尊重孩子的自尊心。苏霍姆林斯基说:“在影响学生的内心世界时,不应挫伤他们心头中最敏感的一个角落——人的自尊心。”我想作为一个教师,要想得到更多孩子们的爱戴,就应该学会尊重、理解、信任孩子,给他们信心,这应该是对所有孩子而言的。对一个腼腆的孩子、对一个木讷的孩子、对一个经常是表现平平的孩子,教师往往一句不经意的称赞的话语,一个微笑,一个亲切的小动作,就会温暖孩子的自卑的心,给他们信心,同时也亮丽了自己在孩子们心中的形象。
感谢学校安排的这次读书活动,感谢书本给我知识与力量,让我感悟到了很多道理。作为一名普通的音教工作者,我要以苏霍姆林斯基为榜样,努力学习他的教育思想,传承和践行他的教育思想,学习他为孩子健康成长,为教育事业发展而忘我工作,鞠躬尽瘁的无私奉献精神。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努力去爱我所教的所有的孩子,并让这种爱在我所教的学生身上得到延续。我想,这就是爱的价值;这就使爱的奉献!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
书籍------人类的朋友,人类进步的阶梯。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著的《给教师的建议》更是给我们教师极大的启发和深深的感触。书中每条谈一个问题,即有生动的实际事例,又有精辟的理论分析,是一本非常好的教育名著。
书中谈到兴趣是学习的先导。例如:<争取学生热爱你的学科>一文中,鲜明而生动地指出:有些学生很长时间都没有对任何事情表现出特别的兴趣,如果学校里没有一种各科教师都来争取学生的思想和心灵的气氛,那么许多学生的兴趣就永远得不到开发,学校里这种对学习无动于衷没有为自己找到感兴趣的学生越多,那么,教师们就不可能有自己的学生,那很难把酷爱知识的火花从自己心里移植到学生心里。在学生对待知识的态度上,最令人苦恼和感到担忧的,就是这种无动于衷的精神状态。学生在某一门学科上学业落后,考不及格,这倒并不可怕,而可怕的是他冷淡的态度。
教师要在教育学生的同时不断学习,提高课堂效率,是学生真正成为”自己的学生”,使课堂成为学习知识的乐园。
又如<谈谈教师的教育素养>一文中特别指出了教师的语言素养是上好课的关键。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的艺术首先包括谈话的艺术。”教师的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语言表达能力,这就给教师的语言修养提出很高的要求。教师的语言是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逐步成的符合教育教学需要、遵循语言规律的职业语言。如果教师的语言素养好,那么他上起课来会非常轻松,学生听的也非常明白,课堂效率怎能不高?相反,语言能力差,就会耽误许多时间。
一、教师语言的纯洁性
教师的语言要纯洁、文明、健康。语言纯洁,就是要讲普通话。语言文明,就是用语要文雅、优美,语调要和谐、悦耳,语气要亲切、和蔼,使学生听后能产生愉快感,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诲。语言健康,就是在使用语言时,要切忌一切低级、粗俗的污言秽语。语言是一个人文明程度的表露。教师的语言修养是其为人师表的重要因素,会对学生的道德品质培养和审美修养产生极大影响。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对语言美的敏感性,是促使孩子精神世界高尚的一股巨大力量。这种敏感性,是人的文明的一个源泉所在。”因此,要启迪学生心灵,陶冶学生情操,教师就要用醇美的语言去触动学生心弦,给学生以美的享受,使其形成纯洁、文明、健康的心灵世界。
二、教师语言的准确性 教师的语言要准确、鲜明、简练。所谓准确,就是要观点明确,语意清晰,发音标准,遣词得当,造句符合文法,推理合逻辑,用语具有专业性和学术性。所谓鲜明,是指语言要褒贬分明,饱含真情实感,爱什么,恨什么,赞扬什么,反对什么,泾渭分明。所谓简练,是指语言言简意赅。论述简明扼要,提纲挚领;分析鞭辟入里,丝丝入扣;描绘画龙点晴,入木三分;见解独到深刻,令人耳目一新。这样的语言才会具有感染力和吸引力,才能够像春雨一样流入学生的心田,同时把美好的思想和科学的知识一道带进去。
三、教师语言的激励性
语言作为一种感人的力量,它的真正的美离不开言辞的热情、诚恳和富于激励性。因此,教师一定要努力把活生生的灵感和思想贯彻到自己的话语中去,使“情动于中而言溢于表”,从而“打动学生的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共鸣,受到强烈的感染”。教师语言的感情色彩,来源于教师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来源于教师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爱,对文化科学知识的强烈渴求,以及对学生的赤诚之爱。据说鲁迅先生讲课的声音并不抑扬顿挫,也不慷慨激昂,但他的每句话,每个字都充满着感情的魅力,使学生觉得意味深长,引人入胜,使每一个接近过他的学生都感到有一种信念的力量浸透在自己心里。
四、教师语言的启发性
教师的语言要含蓄、幽默、富于启发性。教师如果言语丰富,措辞优美,含蓄幽默,富有魅力,让学生置身于语言美的环境和氛围之中,学生就会心情愉快,兴味盎然,思维敏捷,从而收到良好的教育和教学效果。语言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教师工作是创造性的劳动,在教师劳动的每一领域,都需伴有取得沟通教育对象心灵最佳效益的语言;教师应有一个语言库,贮有丰富的资料,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教师还应具有很强的驾驭语言的能力,根据需要,呼之即出,信手拈来,用得妥贴。这就要研究学校教育活动每一领域的语言,要研究使用教育教学语言成功和失败两方面的经验,要研究不同教育对象的语言特点,要研究不同学科教学语言的特点,还要研究其他行业可借鉴的语言。在研究中,勤于采集大量语言材料,善于分析综合语语言材料,还应持之以恒对某一语言现象进行跟踪积累、研究,并对教学语言的效益进行评估。
总之,读过这本书后,带给我极大的启示和教育,使我懂得了不少教育的艺术,以后还要多看次类的书籍以资增强业务水平和师德修养。
《我的理想》读后感
教育类书籍读后感读完之后,我不由得按着书中理想教师的“标准”去叩问自已:我是不是一个理想的教师?我是不是一个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我是不是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
要想做一名理想的教师,首位要做的便是要有丰富的学识吧,这是古往今来不变的真理。以前崇尚教师有一桶水,现在随着各种新的课程标准的推行,恐怕一缸水、一池水都是不行的了,而应该是一条河流而且是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惟其如此,才能让孩子更有所学、有所获!否则,拿什么来教给孩子呢?这就要求:一要勤于读书,充实自我,使自己的知识海洋不断得到充盈,不会枯竭,才能源源不断地使自己充满活力。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获得教育素养的主要途径就是读书、读书、再读书。”
作为一名教师,我想能从这本书学习点经验,所以比较关心书中对于理想教师的描述。朱教授在书中描述: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的教师;是一个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的教师;是一个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是一个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教师;是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是一个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关注人类命运,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坚韧、刚强、不向挫折弯腰的教师。
总之,我读了教育类这书籍,感受很深,引起的我的思考,以前我是非常喜欢看教育类的书籍,但在这几年没怎么看过,是因为没有,可现有了,我就看看,不管是那么忙,我在休息时都会看看,从中学到一些经验,有些随机带到教学活动中去。了解当前教育的须要,特别是这位教授写的<我的教育理想>,我读的几次,感受很深,受益非浅。
第四篇:教育类读书笔记
爱 的 教育
——读《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有感
叶巧林
书籍------人类的朋友,人类进步的阶梯。寒假期间,我读了前苏联伟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使我的心灵、思想受到一次次的洗礼。我被这位令教育同仁敬仰的大师的敬业精神、教育机智和灵活性所打动,深深地被大师的理论所折服,被大师的教育实践所吸引。平时,我们也常常说到爱,和大师比起来就是一种口头上的爱、空泛的爱。他的书中字里行间充盈着的、流露溢出的是爱:包括他对教育事业的爱,对孩子的爱以及对孩子实施爱的教育,让他们拥有爱心、懂得怎样去爱别人,那是一种真实的爱、不做作的爱、纯真的爱。从这本书中我明白了: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不仅要成为一个教导者,而且还要成为学生的朋友,和他们一起克服困难,一起感受欢乐和忧愁;要忘记自己是个教师,而只有这样,孩子才会把一切都告诉他。” 作为教师的最基本的条件之一是爱孩子。爱孩子,就要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这一点,对于我这个教了几十年但刚踏上科学岗位的“新”科学教师尤为重要,科学是冰冷的、机械的,但他也是有爱的教育。当我的一个小小的科学实验成功时孩子们脸上的笑容就是最好的答案;当下课后孩子们围过来问这问那我满足了他们的要求时是心心相印的活动,作为教师我们对学生可以说是一种特殊的情感,是
一种无私的爱。因为每个学生最初都是以张空白的试卷,我们每一笔书写,都是未来的答案。爱学生就是要及时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进行赏识教育,事实上,当孩子们在犯错误的时候,他们迫切要得到的是理解和帮助,而绝不是粗暴的批评和惩罚。学生看起来最不值得爱的时候,恰恰是学生最需要爱的时候。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更何况我们面对的是一群天真无邪的孩子。身为科学教师,我们更应该利用所任学科的特点,赏识那些学困生。我发现,那些所谓的“学困生”他们在科学课上是发言最积极的、提问题最多的、也是我最喜欢的学生。说明他们的好奇心最强、观察力也特别强,这就是他们的与众不同处,只要老师认真引导、真心爱护或许以后的科学家就是他们中的一个。对那些处于困境中的学生,赏识那些有缺陷的孩子,帮助他们树立自信,让每个学生都能在不同时期得到赏识对他们来说就是爱护。由此可见我们爱学生、赏识学生,其根本目的就在于让学生用同样善良、真诚之心去爱别人、爱集体、爱社会,从而的达到受教育的目的。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影响学生的内心世界时,不应挫伤他们心头中最敏感的一个角落——人的自尊心。”自尊是一根细细的弦,少年的心是敏感而脆弱的,只有轻柔而巧妙地弹拨。所以教师的重要道德要求是尊重孩子的自尊心。我想作为一个教师,要想得到更多孩子们的爱戴,就应该学会尊重、理解、信任孩子,给他们信心,这应该是对所有孩子而言的。对一个腼腆的孩子、对一个木讷的孩子、对一个经常是表现平平的孩子,教师往往一句不经意的称赞的话语,一个微笑,一个亲切的小动作,就会温暖孩子的自卑的心,给他们信心,同时也亮丽了自己在孩子们心中的形象。
书中谈到兴趣是学习的先导。例如:<争取学生热爱你的学科>一文中,鲜明而生动地指出:有些学生很长时间都没有对任何事情表现出特别的兴趣,如果学校里没有一种各科教师都来争取学生的思想和心灵的气氛,那么许多学生的兴趣就永远得不到开发,学校里这种对学习无动于衷没有为自己找到感兴趣的学生越多,那么教师就不可能有自己的学生,那很难把酷爱知识的火花从自己心里移植到学生心里。在学生对待知识的态度上,最令人苦恼和感到担忧的,就是这种无动于衷的精神状态。学生在某一门学科上学业落后,考不及格,这倒并不可怕,而可怕的是他冷淡的态度。所以作为科学教师,就应该把科学课上好,让学生感兴趣,用科学课的魅力感染学生,影响学生。只有这样才是一个合格的科学教师。
感谢书本给予我知识与方向,让我感悟到了教师人格的魅力。作为一名普通的科学教育工作者,苏霍姆林斯基就是我们每一个教师的榜样,他的教育思想我们应该传承,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努力去爱我所教的所有的孩子,并让这种爱在我所教的学生身上得到延续。我想,这就是爱的价值;这就使爱的教育!
2014.2.6
第五篇:教育类.读书笔记20131214
教育类读书笔记
[日本教育的文化透视].于洪波.2003.8
[摘录]
Page 006 某些较为灵活多变的混合文化以及那些非规则且非连续性的多元文化,要比那些高度专业、高度适应因而是稳定的文化类型具有更广泛的发展可能性。Page007 落伍者具有跳跃式发展的优势和潜能。
Page008 到现在为止,像日本这样人口众多的国家,却是单一的民族,非常罕见。Page 010 在日本人看来,科学的意义在于如何利用自然,使人生与自然达到完美和谐的统一。
Page011 自宋代以来,中国文化的重心及其扩展的主导方向,始终是伴随着农业朝南方推移的。原因在于,一方面南方水资源丰富的优势,另一方面是北方在生态上更适合于发展畜牧业。这就是中国的大一统文化。而日本因地形因素,更多的是小集体之间分享水源的密切合作,使得他们更具有协作精神。
Page012 空泛的道德说服,对于日本人来说,就是浪费生命。他们相信,只有行动,方可创造灵魂。
Page013 日本人认为,升国旗、唱国歌,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真正的爱国主义教育应该表现于爱家庭、爱班级和爱社区的具体行动之中。
Page016对内聚合,对外排斥。使日本人对外部具有异乎寻常的观察力,使他们善于模仿,乐于吸收和学习外部世界的长处。正是内聚和排他互为表里,互相消长的力量,使日本 人成为一个极具竞争力的民族。
Page017 20世纪50年代,日本提出发展国际理解教育的理念,培养“世界中的日本人”。其宗旨是:1.培养学生对日本文化和传统的兴趣。
2、培养学生对世界史和文化的理解。Page030 片假名和平假名的诞生,使日语成为一种拼音式的文字系统,并得以脱离汉字而独立发展。
Page031 佛教在日本得以推广。对外是为了对抗高丽取得中国的支持。对内是为了缓解氏族间的矛盾。主张信佛,倡导慈悲。
Page033 传统的日本文化和教育自产生和形成以来,就是从历史落伍者的角度学习异邦精华而发展起来的。
12/3/2013 7:16 AM
Page058传入日本的佛教,使日本人养成了虔诚生活态度的同时,也带去了中国的文化。Page131经济和社会需求决定民众教育发展的水平。
Page132从教育的功能角度看,中国教育是选拔、达到目的型的,而日本的教育是普及、提高能力型的。
Page139日本200多年的闭关锁国,从另一个角度分析,避免了使自己像菲律宾、印度那样成为文化殖民地。在此期间,一方面小心的观察着世界的变化,另一方面又积极地消化在锁国以前从中国吸收的文化。
Page162 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具有人为性,这就决定了其行政机构和领导人的极端重要性。Page174 日本于1872年颁布的《学制》开启了全国近代国民教育计划。全国8个大学区,每学区设一所大学;每个大学区又32个中学区,每个中学区设一所中学;每个中学区再分210个小学区,每个小学区设一所小学。小学分上等小学和下等小学,学制各4年。
Page175 教育既是一项人才再生产的手段,又是社会福利再分配的过程。因此,平等和效率就构成了教育事业发展的双重社会价值取向。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平等与效率,不可兼而有之,只能有所侧重。
Page190 森有礼认为:不论是信仰的自由,还是学问的自由,都只能在国家权力允许的范围之内。信仰与学习的自由之所以受到尊重,正是因为它有利于国家的发展。
Page193用今天系统科学的角度去分析森有礼所设计的近代日本教育制度,无论在层次结构还是功能结构上都显示出一个紧密而完整的立体系统。
Page195森有礼认为,教师所从事的教育、教学工作是一门职业而非专业。与医生、律师本质上有两点区别:
1、前者拥有的知识和能力是刚性的,不可替代。后者拥有的知识和能力更多的是经过培训而获得的某种艺术、技能和态度,是可替代的。
2、相对于前者,后者更易于受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但从世界历史来看,近代国民教育制度没有形成之前,教师所从事的行业活动基本上是一种自由职业。)
12/5/2013 1:35 AM
Page229 人类学的观点认为。文化主要由物质、制度和观念三个层面所构成。
Page234 任何一个种族或任何一个国家的人民都拥有一种创造力,能从自身的音乐网资源中创造出一些对于本民族和全世界有用的东西。这就是自由主义信条。
Page263 自人类社会产生以来,教育历来就不只是发展经济的手段,应该有其独立于经济和政治之外的目的。缺少丰富创造性的教育也很难进一步推动经济的发展。
Page268由学历主义造成的应试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大多是“知识肥大”而“个性干瘪”,长于模仿,短于创新。
[后记]
在日本的国民教育之中,对本国的描述都会用到“日本国土狭小,资源匮乏”等词语。使日本人形成了珍惜有限国土的共识和民族生存危机的认同感。反观中国当代的教育,民族意识淡薄,缺乏国家集体精神。
对待自然的态度,西方人早期采用的是一种征服自然的态度,而日本人更多的是一种调和自然的思想。
中国现阶段的基础教育当中,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描述是薄弱的。
12/3/2013 7:16 AM
在日本人眼里,中国威胁论可以追溯到中国元朝。元朝鼎盛时期,在中国的两次对日海战,或因天气原因,或因日本武士的顽强抵抗,使日本得以获胜。但也在日本人的心灵中留下了两个印象:感觉到一种来自中国的威胁,同时也增长了日本是不可征服的信息。12/3/2013 7:10 PM
在我看来,日本近代教育的整体框架借鉴了当时法国的教育体系,但其对教育的主体内容更多的是效仿德国当时带有铁血政治的教学。而其学制的安排理念,又打采用了美国式的平等主义。但最后效仿德国颁布的《教育敕语》,标志着日本的教育进入了稳定的发展时期。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12/5/2013 1:35 AM
蒙台梭利早期教育法全书
[摘录]
Page002 对学生进行实验研究不等于对学生进行教育
Page005 对教师的培养应着眼于“精神”而不是“机械操作”。如果我们在对教师进行科学培训时仅仅考虑让他们掌握科学技术,那么我们就根本没有尝试着使这些小学教师变成完美的人类学家、专门的实验心理学家或儿童卫生学家。
Page005将教师培养成大自然的崇拜者和解释者。
Page006教师要研究的东西是在人清醒的时候研究他的智力活动。其前提是观察者与被观察者的个体之间具有亲密的关系。
Page010 如果使用奖赏和惩罚措施来激励学生努力学习,那么学生的这种努力就被认为是被迫的,因此,我们绝对不能肯定地说,孩子的自然发展是与奖赏和惩罚有关的。Page011 人类的所有胜利和进步都建立在人的精神动力之上。
在一支军队内,当真正的英雄主义消逝的时候,奖赏和惩罚所起的作用只不过是使他们完成颓废的工作,让人走向腐败和怯懦。
Page013 读与写是学习的基础,缺少它们就不可能学习其它科目。
Page017孩子疲倦是对传统教育的一种反抗。
12/7/2013 10:57 AM
Page050 一个心灵已经得到升华的人不会迷恋于外界的东西,他仅仅会在合适的时候为了完善自己的内心才去利用外界的环境。与这种人相对产的是一种过着平凡生活的人,他们被某些处在的目标所迷住,以至于不惜任何代价去追求它们,有时甚至损害健康或丢掉性命也在所不惜。
[后记]
单纯的借助于唯物主义科学和机械科学的各门学科来重建新型科学教育学反而是不科学的。
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其“精神”是远远高于他的“机械技巧”的。当他们的精神战胜机械时,他对教育的贡献不仅在于了解了教育的规律,而且他还对教育思想进行了哲学上的综合。
我认为,现当代,我们要致力于将教师培养成大自然的崇拜者和解释者的同时,还要成为社会的思考者和思想的诠释者。
我认为,教育的重点是引导学生认识到个人力量的伟大,这才是一个人精神生活的源泉。12/7/2013 10:58 AM
[班级经营].林进材
班级经营的主要重点在于产生和维持教室情境,使教学依教师计划有效地进行。被认为是教学成功的先决条件。
分类:
行政经营
师生共同处理教室中人事物等因素,使教室成为最适合学习的环境。
班级常规、座位安排、班级目标、时间表、学生档案、事务处理、每日例事 班经环境经营
心理环境:班级气氛、学习环境、心理社会环境
物理环境:基本配备、教学设施
教学经营
有效安排教学活动、拟定活动计划、落实教育机会均等的理念
学生偏差行为的应对
如何以同理心融汇学生的次文化,体察学生的心灵深处,以便走进青少年的内心世界,形成支援与支持系统,成为班级经营不可或缺的一环。
常规管理经营
由师生共同协商约定俗成的,用来配合教师教学或引导班级活动的进行,使学生建立稳定的生活模式和班级气氛
时间管理
教师必须掌握时间的因素,了解多少时间做多少事的行为模式
教学时间管理、学习时间管理
班级信息处理
包括语言和非语言部分的沟通,即语言表达和肢体表达,还有教师学科素养 学生的发展决定于教师对教育活动中各项事务的看法。
以学生为出发点做到平等;
为学生寻找方向,给予学生正确的生活教育以及生活态度;
体谅学生的差异,对不同的学生给予不同的关爱和关怀;
接纳学生的不同,让学生可以随时表达自己的需求;
运用同理心,了解学生的心声,并给予改过的机会和时间
营造温馨的班级生活环境
了解个体专业差异,提供学生专业积极的接纳
班级经营的基础
1.认识学校与社区的发展与历史
2.熟悉学校各行政单位的动作,尤其是资源方面的整合运用。
3.了解学生,班级经营的成败关键在于学生行为的表现
4.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具备良好的亲师沟通
班级经营的模式
行为改变模式:主张对于个体行为需先明确界定有待改变的目标行为,再评估行为,分析和为改变的强化物,依据行为改变的原理采取介入措施,最后再评估行为。现实治疗模式:
(理论依据三个假定)
假定学生需求满足时快乐,未满足时挫折。
假定学生需求很少满足,学生学习会处于不利环境中,难实现潜能。
假定学校必须营造能满足学生需求的各种情境。
教师效能训练模式:
(理论依据二个假定)
假定学生的不当行为可能通过各种途径自我矫治
假定通过师生沟通与对话可以矫治学生的不当行为
独断训练模式:
主张教师让学生了解自己的期望、遵守与否可能产生的后果。独断训练模式的运用,通常必须配合教师期望与学生自我期望策略的运用。
班级经营是一种科学,也是一种艺术。
12/11/2013 11:43 AM
扬善于公堂,规过与私室
不守常规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