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芭蕾舞《红色娘子军》和电影《红色娘子军》的比较看艺术形式在艺术美表现中的作用

时间:2019-05-12 01:34:5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从芭蕾舞《红色娘子军》和电影《红色娘子军》的比较看艺术形式在艺术美表现中的作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从芭蕾舞《红色娘子军》和电影《红色娘子军》的比较看艺术形式在艺术美表现中的作用》。

第一篇:从芭蕾舞《红色娘子军》和电影《红色娘子军》的比较看艺术形式在艺术美表现中的作用

从芭蕾舞《红色娘子军》和电影《红色娘子军》的比较看艺术形式在艺术美表现中的作用

摘要: 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根据同名电影改编而成,1963年由周恩来总理提议创作,1964年由中国国家芭蕾舞团首演成功。它是中国芭蕾史上的一座傲人的里程碑它以中国人的审美观为出发点,依托中国革命历史为创作素材,其曲折惊险的故事情节带给观众丰富的想像空间:英姿飒爽的女兵形象,给各阶层观众带来高雅的艺术享受,从而体会到民族艺术的巨大魅力和价值。它将古典芭蕾的精华与中国的民族气派相融为一体,剧中处处洋溢着一种浓烈的中国风格。电影《红色娘子军》摄于1960年,是中国电影史上的红色经典,表现了三十年代初海南岛一支妇女武装进行革命武装斗争的英雄事迹,为革命精神的传播起了很大作用。芭蕾舞《红色娘子军》和电影《红色娘子军》是不同的艺术,因此在艺术表现上也就有一些明显的差别,在艺术美的表现上也就有较大的不同。

关键词:芭蕾舞剧 《红色娘子军》 电影《红色娘子军》 艺术形式 艺术美 正文:

一、两部作品各自的特点及其艺术表现力

(1)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

舞蹈艺术是通过直观的、可具体感知的、动态的、美化的人体语言来传情达意,状物抒情。如果动态形象不新颖、不生动、无变化、无美感,就失去了这门艺术独立存在的价值,所以古今中外舞蹈家一般认为舞蹈第一要素是形体、动作、节奏、协调的美,对形式的构成关系给予足够重视。实际上,舞蹈作品的内容美和形式美是密不可分的,它们相互依存,互为表里,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红色娘子军》以完美的舞蹈形式创造出生动鲜明的艺术形象,表现出舞蹈家对美好生活的肯定以及对丑恶事物的否定。独舞、双人舞、三人舞、五人舞、群舞的动作、节奏处理都服从于整部作品的内在情调,恰到好处地表现出舞剧篇章的风格、气质和意境。舞蹈家贾作光曾经总结过舞蹈艺术的美,大概不离“稳、准、敏、洁、轻、柔、键、韵、美、情”十个字。他认为舞蹈艺术如果失去了动作、技巧,缺少表达感情的舞蹈美的形式和手段,就等于没有舞蹈艺术。如果按照贾先生所言的标准来判断,《红色娘子军》在美的形式构成方面确实下了功夫,完成得比较到位。比如吴琼花与敌人搏斗的场面,一连串上步转、平转的控制舞姿可谓提练语言并加强了情感表达的力度,充分展现了娴熟的技巧,为戏剧效果产生更好的修饰作用。

从舞剧中的内容看,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把表情与动作的表现手法发挥到极致。剧中没有任何的语言表达,所以强烈的情感必须由人物的舞蹈动作、表情动作表达。从开头吴清华面对团丁的鞭打,就能看出吴清华深刻的怨恨之情与不屈之态,而吴清华的独舞,能看出吴清华的不凡气质。身势语言是我们的一个重要表达方式,通过身势语言可以表达喜、怒、哀、乐,可以表达语言所不能表达的意思,再加上优美的芭蕾舞,确实是一个很好的艺术表现形式。此外,以动作与神情的表现形式,适于语言不通或者聋哑人、不太理解剧中语言的老人、小孩等,这种表现形式也有利于启发人们的思考,以不同的理解形式,让每个人产生不同的想法,留有思考余地。剧中的搏斗与战斗场面,都是用舞蹈动作表现出来的,这种刚柔结合的方式,即体现了舞蹈的柔和美又体现了打斗的紧张场面,避免单调性。剧中融入中国的戏剧元素、融入了当时的舞蹈与音乐,使舞剧更有欣赏性,结合某些少数民族的舞蹈,体现了当时民族政策。(2)电影《红色娘子军》

电影是一种综合了艺术和科技的综合性艺术,电影还是多种艺术元素的综合。不仅如此,电影还是一种由纯视觉艺术发展而成的视听艺术。蒙太奇是电影最基本最独特的艺术表现方法。电影的蒙太奇,除了镜头内部、镜头与镜头之间的组合关系外,还包括画面与音响、音响与音响之间的组合关系,由此形成各个有组织的片段、场面,直至一部完整的影片。电影还可称为时空艺术,它兼有时间艺术和空间艺术的性质,能将各种形式的时空组合直接诉诸观众的视觉和听觉,再现物质世界的时间、空间关系。银幕上的世界是一个特殊的时空复合体,电影是各类艺术人员集体智慧的结晶。电影《红色娘子军》就是以这种表现形式,呈献给我们很多舞剧所达不到的效果。

电影《红色娘子军》用微妙的表现形式,展现了一个相对与其它诸如文学、绘画、音乐,当然还有舞剧,所不能达到的目的—真实性。人们在看电影时,能直接获取很多信息,相当于把自己放入到影片中,身临其境去体会剧中情节,那么观看者的感受就会更深,当然所生出的情感也会越强烈。此外,电影也有一种直观的力,更好理解,能使受众更多、更广,而有不落入俗套。电影也可以让情节更具有复杂性与曲折性,比如当吴清华听了洪常青对自己要遵守纪律的教诲后,吴青华在被关进禁闭室后,虽然看守准许她出来,但她还是叫她姐姐去帮她传话,这就是电影的一种独特表达方式。

二、两部作品在细节、表达人物情感、表达情节方面的对比

(1)细节方面

电影《红色娘子军》在细节方面明显要比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好很多。在洪常青带吴清华出南霸天府时,有一位妇人哭着在喊“太太,可怜可怜我们吧”,由此来表现黑暗统治下人们的疾苦。这部电影里表现得比较多的是洪常青对吴清华的教诲,每次教诲都是吴清华进步的过程,最好的应该是当吴清华说要化妆去县城杀南霸天时,洪常青对她说的话:“要想点一把大火把旧社会烧掉,就仅仅要依靠集体和整个阶级”,这是比较微妙的。而这

些东西是舞剧所不能表达的,舞剧只能仅仅在表面上把要表达的情节表达出来,微小的关系是没办法表达的,这就是舞剧“长于表情,拙于叙事”的缺点。(2)表达人物情感方面

表达情感是舞剧的特长,但舞剧也不是唯一的表达形式,这两种形式各有各的特点。对于电影形式,人物通过语言直接表达自己的情感,如吴清华多次阐述自己被迫害的家庭,表达对南霸天的怨恨。但是在舞剧里,是通过表情与动作,如开头部分对吴清华受鞭打时的表现就看出来她对南霸天的怨恨之情。另一方面,电影可以表现人物多方面的情感与态度,而舞剧就略显单调,如电影里可以表现吴清华的喜怒哀乐,而舞剧里却只有她的“怒”。不过舞剧虽然不能用语言表达情感,但是通过强烈表情与舞蹈动作足以使它在这方面表达得比电影强烈,能引起我们强烈的共鸣,这是电影所办不到的。(3)表达情节方面

电影的要曲折、复杂,通过各种人物与场景变换,足以加入很多内容,所以电影里可以构造很多不是真实的内容,以表现电影的特色,而且各种情节也比较好串起来,使情节更合理,内容更精彩。相反,舞剧里自由六个场景,不好串联,最明显的就是电影里有吴清华在野外对南霸天开枪暴露目标的情节,而舞剧不可能单独设一个场景表现这个情节,所以舞剧把这个情节放在了洪常青二进南霸天府祝寿时。舞剧的情节表现力是有限的。

总结:

通过对芭蕾舞《红色娘子军》和电影《红色娘子军》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出,不同艺术形式在艺术美的表现上是具有不同的作用和效果的,我们可以通过对它们的欣赏来了解美的含义以及发现美的方法。

第二篇:电影红色娘子军影评

电影《红色娘子军》中女英雄形象的成功塑造

电影《红色娘子军》是一部经典的革命影片,用写实的手法突出反映了旧社会妇女在反抗和斗争中成长的典型事例,影片很好的把握了女主人公吴琼花勇敢倔强、深沉善良的性格,塑造了红军干部洪常青高大光辉的英雄形象,具有较丰富的思想内涵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在影片中,祝希娟通过强烈的肢体语言将琼花那带着叛逆又坚毅的个性展现得生动并恰到好处。演员塑造人物形象的工作,概括说来不外乎两方面,一是理解人物,一是体现人物。理解人物是体现人物的前提,体现人物是理解人物的结果。演员对所扮演的人物只有深刻理解了才能生动地体现出来。演员塑造人物是把剧作者用文学手段刻划的人物形象进行再创作,变成直接可见的、具体的舞台或银幕形象,使剧中人物从剧本中走出来,使我们更亲近、更理解他。所以,理解人物最直接的依据是剧本。演员是在分析研究了整个剧本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理解自己扮演的人物。电影中的女英雄吴琼花身负苦难深仇大恨的双重身世背景,不仅使她具体化为旧社会受压迫受奴役的妇女的典型,更使她成为旧中国灾难深重的劳动人民的一个化身。吴琼花个人的救赎之路也就具有了典型性与代表性。吴琼花的红色女性特质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是作为妇女的淳朴特质。吴琼花是当时海南千千万万个受压迫劳动妇女的缩影,“红色娘子军”剧本作者梁信给她的形象是一双“火辣辣的大眼睛”,而导演谢晋在演员选取上也做了很大的尝试,从剧本原形出发,选择了新人祝希娟来演这个角色,从更真实的角度展现了女子军琼花的淳朴形象。

笔者认为虽然祝希娟对琼花的形象塑造是成功的,但是在表现人物上琼花这个人物塑造的深度还是不够的。原因之一是祝希娟还没牢牢把握住琼花这个人物在成长过程中,在她和各个人物的关系中,在各种不同情境中的阶级感情的正确处理。或者说创作者还没能完全和人物的强烈的、朴实的阶级感情发生共鸣,达到切身感受的境地。例如,琼花要求入伍,连长要她去登记一下,说明白为什么参军时,琼花拉开衣襟,露出鞭伤说:“还问为什么?就为了这个„„”现在演员的表演带一种反问的口气,潜台词似乎是:“你们还不知道我的委屈,不了解我的痛苦”这样的理解,是和人物的朴实的性格不吻合的。正确的处理应该是她见到了亲人,有多少话要说啊!可是心里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惶急的心情,强烈的要求,一时又想不出用什么话来表达时,才触发似地猛一下拉开衣襟,露出斑斑血污的鞭痕,不择言地说:“就为了这个!造反!报仇!”这样的处理和表演就会使人感到更真实更朴素,效果就会更强烈。

谢晋导演让当时正上大三的祝希娟担任了女主角,对于娘子军琼花的塑造使他获得了第一届“百花奖”最佳女演员奖,虽然时过境迁,现在对于演员的培养与训练越来越专业化,但是老影片中的经典形象不仅烙上了时代的印记,更是演员进行自我修炼的必修课,只有踩在前人的肩膀上,才能达到更高的艺术造诣。

第三篇:为了祖国的明天,奋斗--电影《红色娘子军》观后感

为了祖国的明天,奋斗---电影《红色娘子军》观后感

当你七岁开始穿着小棉袄冒着纷飞的雪花坐在操场上注视着银幕上一个英雄的一举一动的时候,你无法不爱电影;当你四十一岁实现了你七岁开始的手执爆破筒冲向敌阵的梦想时,你无法不激动;当你见到你儿时的英雄如今被泡沫剧掩埋,忍受孤独的时候,你无法不伤感;当你听他们讲起过去的故事,依稀闪现当年风采的时候,你无法不崇敬;杨子荣的战友还在,他们一起智取了威虎山;董存瑞的弟弟还在,记得哥哥小时的顽皮;雷锋的恋人还在,想起了当年纯洁的浪漫;赵尚志的妹妹还在,说起和兄长最后一次见面。许多人相继走了,他们的生命塑造了一代人的灵魂,走了,永远被人记住。我们要记住他们,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我们要纪念他们,他们的每一一件事都会进入珍贵的历史档案。

第一次看电影《红色娘子军》我就被深深地吸引了。这部电影讲的是吴琼花从一个普通农民成长为一个坚强的革命战士的故事。具体讲了贫农女儿吴琼花不堪忍受恶霸地主南霸天的残酷压迫,决心逃出火炕,后来遇到红军干部洪常青,给她指明了投奔红军走上革命之路的曲折经历。最让我难忘的一幕是——洪常青牺牲之前大义凛然地宣告“共产党员是不怕死的!”的壮烈场面。看到他在熊熊烈火中昂然挺立着的高大的身影,我禁不住泪流满面。最让我感动的是——在洪常青牺牲后,琼花和战友们化悲痛为力量,不怕敌人的前堵后追,日夜在丛林中穿梭行军打仗。渴了,就伏在溪边喝水;饿了,就吃点野果充饥。她们脚蹬草鞋,身穿单薄的军装,天当被子,地当床,刮风下雨时,大家就紧紧抱在一起,不管条件多么艰苦,她们的意志都始终坚强如钢。没有枪,战友们就手持五寸刀片,甚至徒手打败了猖狂的敌人。最让我激动的是——在激烈的战斗过程中,身边的战友们一个个倒下,可娘子军们却擦干眼泪不屈不挠,继续与敌人进行生死搏斗。最后,终于打死了罪大恶极的南霸天。看到这里,我情不自禁地鼓起了掌来。革命浪潮一浪高过一浪,娘子军们接过义士手中的红旗,迎着朝阳奋勇前进,为解放全中国继续战斗。这一支由女战士组成的革命队伍,是琼崖革命的代表,是海南人民的骄傲。红色娘子军们惊天动、泣鬼神的壮举,深深地打动了我。

看了电影《红色娘子军》我最想说的是----我了解了红色娘子军的悲壮历史,懂得了正是无数的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才换来祖国的独立富强和人民的幸福生活。作为后辈,我发自内心的敬佩和崇拜这些革命前辈。相比之下,在学习中遇到难题,在生活中遇到不顺,我往往会束手无策,真是惭愧。在红色娘子军的光辉形象前我明白了----越是展满荆棘的路,越需要我们去开拓;越是困难的时候,越需要坚定不移地去克服。她们为我树立了榜样,教我怎样做一个真正的人,做一个坚强的人!我的决心是——一定要用优异的成绩,告慰烈士们的忠魂,继续和发扬革命前辈的光荣传统,把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作为镜子时刻对照自己,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不断进步,天天向上,长大后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

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我要继续的的不仅仅是红色娘子军们的爱国精神,还有牺牲与奉献精神。革命传统的发扬不仅仅是我作为一一名中国共产党员的责任,更是我作为一名中国人的责任所在。因此我会认真努力,不断进步自己,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奉献终身。

为了祖国的明天,奋斗!

第四篇:为了祖国的明天,奋斗--电影《红色娘子军》观后感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为了祖国的明天,奋斗--电影《红色娘子军》观后感

为了祖国的明天,奋斗---电影《红色娘子军》观后感

当你七岁开始穿着小棉袄冒着纷飞的雪花坐在操场上注视着银幕上一个英雄的一举一动的时候,你无法不爱电影;当你四十一岁实现了你七岁开始的手执爆破筒冲向敌阵的梦想时,你无法不激动;当你见到你儿时的英雄如今被泡沫剧掩埋,忍受孤独的时候,你无法不伤感;当你听他们讲起过去的故事,依稀闪现当年风采的时候,你无法不崇敬;杨子荣的战友还在,他们一起智取了威虎山;董存瑞的弟弟还在,记得哥哥小时的顽皮;雷锋的恋人还在,想起了当年纯洁的浪漫;赵尚志的妹妹还在,说起和兄长最后一次见面。许多人相继走了,他们的生命塑造了一代人的灵魂,走了,永远被人记住。我们要记住他们,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我们要纪念他们,他们的每一一件事都会进入珍贵的历史档案。

第一次看电影《红色娘子军》我就被深深地吸引了。这部电影讲的是吴琼花从一个普通农民成长为一个坚强的革命战士的故事。具体讲了贫农女儿吴琼花不堪忍受恶霸地主南霸天的残酷压迫,决心逃1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出火炕,后来遇到红军干部洪常青,给她指明了投奔红军走上革命之路的曲折经历。最让我难忘的一幕是——洪常青牺牲之前大义凛然地宣告“共产党员是不怕死的!”的壮烈场面。看到他在熊熊烈火中昂然挺立着的高大的身影,我禁不住泪流满面。最让我感动的是——在洪常青牺牲后,琼花和战友们化悲痛为力量,不怕敌人的前堵后追,日夜在丛林中穿梭行军打仗。渴了,就伏在溪边喝水;饿了,就吃点野果充饥。她们脚蹬草鞋,身穿单薄的军装,天当被子,地当床,刮风下雨时,大家就紧紧抱在一起,不管条件多么艰苦,她们的意志都始终坚强如钢。没有枪,战友们就手持五寸刀片,甚至徒手打败了猖狂的敌人。最让我激动的是——在激烈的战斗过程中,身边的战友们一个个倒下,可娘子军们却擦干眼泪不屈不挠,继续与敌人进行生死搏斗。最后,终于打死了罪大恶极的南霸天。看到这里,我情不自禁地鼓起了掌来。革命浪潮一浪高过一浪,娘子军们接过义士手中的红旗,迎着朝阳奋勇前进,为解放全中国继续战斗。这一支由女战士组成的革命队伍,是琼崖革命的代表,是海南人民的骄傲。红色娘子军们惊天动、泣鬼神的壮举,深深地打动了我。

看了电影《红色娘子军》我最想说的是----我了解了红色娘子军的悲壮历史,懂得了正是无数的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才换来祖国的独立富强和人民的幸福生活。作为后辈,我发自内心的敬佩和崇拜这些革命前辈。相比之下,在学习中遇到难题,在生活中遇到不顺,我往往会束手无策,真是惭愧。在红色娘子军的光辉形象前我明2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白了----越是展满荆棘的路,越需要我们去开拓;越是困难的时候,越需要坚定不移地去克服。她们为我树立了榜样,教我怎样做一个真正的人,做一个坚强的人!我的决心是——一定要用优异的成绩,告慰烈士们的忠魂,继续和发扬革命前辈的光荣传统,把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作为镜子时刻对照自己,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不断进步,天天向上,长大后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

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我要继续的的不仅仅是红色娘子军们的爱国精神,还有牺牲与奉献精神。革命传统的发扬不仅仅是我作为一一名中国共产党员的责任,更是我作为一名中国人的责任所在。因此我会认真努力,不断进步自己,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奉献终身。

为了祖国的明天,奋斗!

第五篇:从《诗经》通假字看声母在通假关系中的作用

李圣楠

(陕西师范大学 文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2)

摘 要:《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在其由口耳之学向书面文学转化的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通假字,在通假字借字与本字的语音关系中声母起到决定性作用。

关键词:《诗经》;通假字;声母

中图分类号:H1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1)12-0137-02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汇集了从周初到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在《诗经》以口耳之学流传并被记录、向书面之学转化的时代,也正是通假字大量出现的时代。据《诗经词典》的统计,《诗经》的全部用字为2826个,而通假字就有521个。所以,研究《诗经》中通假字的使用状况对讨论通假字的特点、规律,以及研究先秦文献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语音方面对《诗经》通假字进行分析。

语音是联系通假字与本字的最重要的纽带,因此从语音方面对其进行分析是一种最基本的方法。王念孙说:“就古音以求古义,引申触类,不限形体。”①根据通假字与本字之间语音的近似程度可以分为同音通假和音近通假两种。

一、同音通假

同音通假就是通假字的借字与本字的读音是完全一致的,声韵完全相同。这种类型的通假字大约有300个,占到了《诗经》中全部通假字的大约58%,所占比例最大。例如:

“蚤”——“早”

《豳风·七月》:“四之日其蚤,献羔祭韭。”书证:《集传》:“蚤,蚤朝也。”

今按:“蚤”“早”上古均属精母幽部,声母韵母完全相同。

“有”——“友”

《王风·葛藟》:“谓他人母,亦莫我有。”

书证:《传疏》:“有,犹友也。”

今按:“有”“友”上古同属匣母之部,声母韵母完全相同。

二、音近通假

音近通假就是通假字的借字与本字的声母韵母不完全相同,或声母相同,韵母不同,或韵母相同,声母不同,或者声母韵母均不相同。王力先生提出音近通假应遵循的准则是语音要相近,且声韵都要相近。这就是说,只有当声母与韵母均有相同或相近的关系时,才能构成通假。根据王力先生的观点,我们根据语音将通假字分为了以下3种大的类型。

(一)声母相同,韵母相近

声母相同的通假字大约有五十多个,占了《诗经》中全部通假字的大约10%。在声母相同的条件下,根据韵母之间的联系,又可以分为对转、旁转、旁对转、通转4种情况。

1.声母相同,韵母相互对转。对转是指“古代主元音相同或相近的阴声韵,阳声韵和入声韵之间的相互转变”。②这种情况比较复杂,需要判断通假字的借字与本字韵母的主要元音是否相近。例如:

“乐”——“疗”

《陈风·衡门》:“泌之洋洋,可以乐饥。”书证:《释文》:“乐,本又作疗。”

乐:来母药部。疗;来母宵部

今按:“乐”“疗”声母相同,同属来母;韵母主要元音相同,同为[o],宵药对转,所以“乐”通“疗”。

2.声母相同,韵母相互旁转。旁转是指“古代主元音相同或相近的阴声韵和阴声韵,阳声韵和阳声韵,入声韵和入声韵之间的相互转变”。③这种情况和对转一样,需要对通假字的借字和本字的韵母做出判断。例如:

“矜”——“鳏” 《大雅·烝民》:“不侮矜寡,不畏强御。”

书证:《正义》:“不欺侮与鳏寡孤独之人。”《左传·昭公元年》引作“鳏”。

矜:见母真部。鳏:见母文部。

今按:“矜”“鳏”声母相同,同属见母;真部的拟音为[en],文部拟音为[?藜n],二者主要元音相近,韵尾相同,所以真文构成旁转关系,故“矜”通“鳏”。

3.声母相同,韵母旁对转。旁对转是指在同一类中,主要元音相近,韵尾不同的阴声韵和阳声韵,阴声韵和入声韵,阳声韵和入声韵之间的相互转化。这种情况比较少见。例如:

“讯”——“谇”

《陈风·墓门》:“夫也不良,歌以讯之。”

书证:《通释》:“讯读如谇。”

讯:心母真部。谇:心母物部。

今按:声母相同,同属心母。真部的拟音为[en],物部的拟音为[?藜t],主要元音相近,韵尾不同,且同在乙类,所以物真构成旁对转关系,故“讯”通“谇”。4.声母相同,韵母通转。通转是主要元音相同,韵尾发音部位不同,有些韵主要元音不同,但韵尾同属鼻音或同属塞音,也可以视为通转。如之文通转,鱼歌通转,例如:

“风”——“放”

《小雅·北山》:“或出入风议,或靡事不为。”

书证:《郑笺》:“风,犹放也。”《通释》:“风议,即放议也,放议犹放言也。”

风:帮母侵部。放:帮母阳部。

今按:“风”“放”声母相同,同属帮母。韵母相近,侵部,阳部主要元音不同,但韵尾同为鼻音,所以侵阳构成通转关系,故“风”通“放”。

通过对材料的分析我们发现,声母相同、韵母相近这种类型的通假字对于韵母的要求是比较宽的,大部份借字与本字的韵母是可以联系起来的,只不过这种联系有时候不是很紧密而已,例如通转关系。所以,这种类型的通假字的本字与借字的关键联系点就是它们有共同的声母。

(二)声母相近,韵母相同

韵母相同的通假字大约有120多个,占到《诗经》中全部通假字的大约25%。在韵母相同的条件下,声母之间的关系又可以分为准双声、旁纽、准旁纽、邻纽几种。

1.声母为准双声关系,韵母相同。准双声“主要指端组与照组、庄组与精组发音方法相同的两个声母”。④例如:

“单”——“战”

《大雅·公刘》:“观其流泉,其军三单。”

书证:《新证》:“三之言屡也。单,战古通。其军三战,谓其军屡战,有所阅历也。”

单:端母元部。战:章母元部。

今按:“单”“战”韵母相同,同在元部,端章二声母发音方法相同,所以端母与章母构成准双声关系,故“单”通“战”。

2.声母为旁纽关系,韵母相同。旁纽指发音部位相同的声母。例如:

“干”——“岸”

《诗经·魏风·伐檀》:“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

书证:《毛传》:“干,厓也。”

干:见母元部。岸:疑母元部。

今按:“干”“岸”韵母相同,同在元部,见疑二声母发音部位相同,所以见母与疑母构成旁纽关系,故“干”通“岸”。

3.声母为准旁纽关系,韵母相同。准旁纽“主要指端组与照组,庄组与精组发音方法不同的声母”。⑤例如:

“陈”——“申”

《大雅·文王》:“陈锡哉周,侯文王孙子。”

书证:《通释》:“陈锡,即申锡之假借。”

陈:定母真部。申:书母真部。

今按:“陈”“申”韵母相同,同在真部。书母属照组,定母属端组,二声母发音方法不同,所以书母、定母为准旁纽关系,故“陈”通“申”。4.声母为邻纽关系,韵母相同。“喉音与牙音、舌音与齿音、鼻音与鼻音、鼻音与边音,就算邻纽。”⑥例如:

“嗣”——“贻”

《郑风·子衿》:“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书证:《释文》:“<韩诗>作诒,诒,寄也,曾不寄问也。”

嗣:之部邪母。贻:之部喻母

今按:“嗣”“贻”韵母相同,同在之部。邪母为齿音,喻母为舌音,构成邻纽关系,故“嗣”通“贻”。

在分析材料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这种情况的通假字与声母相同、韵母不同的通假字的情况是不一样的,声母相同、韵母不同的通假字的借字与本字的韵母可以相差的相对比较远一些,只要有一定的联系即可。但韵母相同,声母不同这种类型的通假不仅仅韵母相同,本字与借字的声母也有很紧密的联系,它们或者发音部位相同,或者发音方法相同,而且差异很小,大部份为旁纽关系,如“帮”与“滂”,“精”与“清”等。声母是一个音节的起音,如果声母差异比较大的话,是不可能形成通假的。因此,即使是韵母相同、声母相近这种类型的通假字,声母也起着决定性作用。

(三)声母、韵母均为相近关系

在此种情况中,通假字与本字的声母韵母均不相同,但都相近,即声母之间是准双声、旁纽、准旁纽、邻纽关系,韵母之间是对转、旁转、旁对转、通转关系。情况极其复杂,但只有7%左右。试举一例:

“怀”——“馈”

《桧风·匪风》:“谁将西归,怀之好音。”

书证:《毛传》:“怀,归也。”《传疏》:“怀,归迭韵为训。”

怀:匣母微部。馈:群母物部。

今按:微物对转,群匣为旁纽,声母韵母均相近,故“怀”通“馈”。

这种类型的通假字的声韵关系比较复杂,但根据上面的几种情况我们可以推测声母起的作用要远远大于韵母。

通过对《诗经》中521组通假字的语音的分析,通假字借字与本字的联系表现为一种不规则化,这种不规则又表现为在一定方面的侧重,这种侧重具体表现为通假字借字与本字之间的语音联系,这种语音联系表现出多样化,从大的层面来讲,有音同通假与音近通假两种,具体到音近通假中,通假字借字与本字在语音上又有双声、准双声、旁纽、准旁纽、邻纽、对转、旁转、旁对转、通转几种关系,通过我们的分析发现,只有声母与韵母同时有相同相近关系时才能构成通假。在声母和韵母之间,同音通假所占的比例最大,在音近通假这种情况中,声母起的作用远远大于韵母,是具有决定性的,因此,借字与本字的声母必然相同或有很密切的联系,作为一个音节起音的声母是构成通假字的关键因素。

下载从芭蕾舞《红色娘子军》和电影《红色娘子军》的比较看艺术形式在艺术美表现中的作用word格式文档
下载从芭蕾舞《红色娘子军》和电影《红色娘子军》的比较看艺术形式在艺术美表现中的作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