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知识讲座[全文5篇]

时间:2019-05-12 01:28:1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海洋知识讲座》,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海洋知识讲座》。

第一篇:海洋知识讲座

海洋知识讲座

地球有71%的表面是海洋,辽阔的海洋与人类的活动息息相关;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对海洋的了解正日益深入,但神秘的海洋总以其博大幽深吸引着人们对它的思索。为了加深同学们对海洋的了解,增加对海洋的兴趣,在此,从认识海洋、海洋的形成、海洋中的资源、海底概貌和海底地形地貌探测五个方面来对海洋知识进行讲解。

一、认识海洋

1、海洋的定义

人们一般习惯于把海和洋统称为海洋,其实海和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洋是远离大陆、深邃而浩瀚的水域部分。约占海洋总面积的89%,深度一般在3000m以上。地球上共有四大洋:即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国际水文地理组织于2000年确定南冰洋(南极洲)为一个独立的大洋,成为五大洋中的第四大洋。五大洋按面积从大到小排列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南冰洋和北冰洋,其中太平洋的面积占所有大洋的49%。

一般人们把大洋四周的边缘部分称为海,海濒临大陆,面积占海洋总面积的11%。深度一般在2000m-3000m以下,有的只有数十米。根据统计,附属于地球上四大洋的海共有49个,如日本海、加勒比海等。中国的四大海为: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它们的界限如图1所示,渤海与黄海的界线是从辽东半岛老铁山角和山东半岛蓬莱角的连线,黄海与东海的界线是从长江口北岸启东角到济州岛西南角的连线,东海与南海的界线是从广东南澳岛到台湾岛南端鹅銮鼻之间的连线。

图1 我国四大海分界线示意图

2、海水呈现蓝色的原因

当我们将海水盛到容器里,发现海水就像自来水一样,是无色透明的,但我们看到的海水确是呈现蓝色。大海的蓝色是从哪里来的呢?

选择吸收是物体呈现颜色的主要原因。太阳光照射到海面时,一部分光被反射回来,另一部分光折射进水里。进入水中的光线在传播过程中会被水吸收。水对波长较长的光吸收显著,对波长较短的光吸收不显著。波长较长的红、橙、黄光被海水吸收,而波长较短的蓝光和紫光被海水吸收较少,被反射回来,射到我们眼中,因此我们看到的海水是蓝色的。

3、海水苦咸的原因

海水之所以咸是因为海水中有3.5%左右的盐,其中大部分是氯化钠,还有少量的氯化镁、硫酸钾、碳酸钙等,正是这些盐类使海水变得又苦又涩。

4、海水潮涨潮落的原因

海水随着地球自转也在旋转,而旋转的物体受到离心力的作用,使它们有离开旋转中心的倾向,同时海水还受到月球、太阳和其他天体的吸引力,因为月球离地球最近,所以月球的吸引力较大。这样,海水在两个力的共同作用下就形成了引潮力。由于地球、月球还在不断运动,地球、月球和太阳的相对位置在发生周期性变化,这就是海水发生周期性涨落的原因。

二、海洋的形成

大约在46亿年前,刚从太阳星云形成的地球,其初形成的地壳较薄,而地球内部温度又很高,因此火山爆发频繁,从火山喷出的气体,构成地球的还原性大气。原始地球由于不断散热,灼热的表面逐渐冷却下来,原来从大地上跑到天空中去的水,凝结成雨点,又降落到地面,持续了许多亿年,形成了原始海洋。

三、海洋中的资源

海洋资源是包括海洋生物、海洋矿产资源和海洋能的综合性资源。海洋生物资源是海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洋生物资源包括鱼类;软体动物,如章鱼、乌贼、海参等;甲壳动物如扇贝、虾、蟹等;哺乳类动物如鲸鱼、海狮、海豹等 ;海洋植物 :海藻等。这些海洋生物资源可以起到药用和食用的作用。

海底矿物资源是埋藏于海底表层沉积物和海底岩层中的海底矿产资源。海洋矿产资源主要包括石油和天然气、滨海矿砂、盐和镁等。目前被广泛关注的可燃冰就是一种固态的天然气,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们陆续在冻土带和海洋深处发现了一种可以燃烧的“冰”。这种“可燃冰”在地质上称之为天然气水合物。海底“可燃冰”是甲烷和水在海底高压低温下形成的白色固体燃料,可以被直接点燃。可燃冰贮量巨大,可够人类使用1000年,是今后替代石油、煤等传统能源首选被西方学者誉为“21世纪能源”。我国天然气水合物资源主要分布在南海海域、东海海域、青藏高原冻土带及东北冻土带。开采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对勘探的技术要求很高,开采可能造成海底不稳定,导致地质灾害,也容易对大气环境造成影响。“可燃冰”开发利用仍有一系列问题需要解决,商业化开采尚需时日。

在滨海的砂层中,常蕴藏着大量的金刚石、砂金、砂铂、石英以及金红石、锆石、独居石、钛铁矿等稀有矿物。因它们在滨海地带富集成矿,所以称“滨海砂矿”。滨海砂矿在浅海矿产资源中,其价值仅次于石油、天然气,居第二位。

海水中蕴藏着大量的盐和镁,通过海水晒盐可以获取我们所需要的各种盐;海水中的镁总储量约为1.8*1015t,目前世界上60%的镁是从海水中提出来的。

四、海底概貌

1、海底概貌

海底有高耸的海山、起伏的海丘、绵长的海岭和深邃的海沟,也有坦荡的深海平原。如图2所示,海底地形可以分为大陆边缘、大洋盆地和大洋中脊三部分。大陆边缘包括大陆架、大陆坡和大陆隆。

图2 海底地形示意图

2、特殊的海底地形 1)海沟

马里亚纳海沟是目前所知最深的海沟,也是地壳最薄之处。该海沟位于菲律宾东北、马里亚纳群岛东方,处在亚洲大陆和澳大利亚之间。它北起硫黄列岛、西南至雅浦岛,全长2550千米,为弧形,平均宽70千米,大部分水深在8000米以上。最大水深在斐查兹海渊,为11,034米,是地球的最深点。这条海沟的形成据估计已有6000万年,是太平洋西部洋底一系列海沟的一部分。2)洋中脊

洋中脊,又称中央海岭,在地貌上,是一条在大洋中延伸的海底山脉;在地质上,是一种巨型构造带,断裂特别发育。如图3所示,为洋中脊的示意图:

图3 洋中脊示意图

3)海底火山

海底火山,是大洋底部形成的火山。海底火山大多分布于大洋中脊与大洋边缘的岛弧处。海底火山可分3类,即边缘火山、洋脊火山和洋盆火山。如图4所示,为海底火山的相关图片:

图4 海底火山图片 4)海底热液区

海底热液区,海底热液区主要分布在海底洋中脊。海底热液区的“黑烟囱”或多金属硫化物富含铜、铁、锌,还有少量的铅、银、金等金属元素,在热液循环过程中地球深部的大量信息被带到海底,使得海底热液活动成为研究地球深部难得的观测窗口。

在高温、高压、缺氧的海底还存在管状蠕虫、虾、蟹等生物群落,是一个不依赖于光合作用的海底热液区生态系统。如图5所示,为海底热液区的图片。

图5 海底热液区的示意图

五、海底地形地貌

1、海底地形地貌探测

海底地形是指海水覆盖之下的固体地球表面形态。由于海水的掩盖,海底地形起伏难以直接观察,因此我们需要借助测量仪器来对海底地形地貌进行观测。常用的海底探测仪器有:单波束系统、多波束系统、侧扫声纳系统和水下机器人。

图6 多波束系统

图7 侧扫声纳系统

图8 水下机器人系统

这些水下地形地貌探测系统的工作原理基本相同,通常情况下,人们借助电磁波(光波、微波)等能量形式传递信息。但在海水中,声波在海水介质中能量损失最小,传播距离较远。

水深测量是海底地形测量的基本工作。回声测深是利用声波在水中的传播特性测量水体深度的技术。在海面垂直向海底发射声信号,并记录从信号发射到信号返回的时间,测定水体的深度。水深探测的示意图如图9所示:

图9 水深探测示意图

2、海底地形地貌探测的应用

海底地形地貌的探测可以实现海底水深地形图绘制、海底资源调查、海上石油工业应用、海洋工程建设、海道测量、水下扫雷、环境应用、渔业 和水下搜救等。

海洋浩瀚无穷,海洋知识博大精深,今天我们主要从五个方面对海洋的相关知识进行了讲解,但这些只是海洋知识的九牛一毛,希望通过今天的讲座,能够激发起同学们对海洋的兴趣,从而促使同学们更加积极主动的去探索和掌握海洋知识!

第二篇:卫生保健知识讲座材料

秋冬季小学生卫生保健知识讲座

同学们:

进入秋季,早晚温差较大,加上气候干燥,容易感冒和喉咙不适,因此大家的衣、食、住、行需要注意。

1、衣:由于温差较大,早晚应比白天多加一件衣服。同时鞋子应以轻便的运动鞋为主,少穿皮鞋。

2、食:多吃一些含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尤其是含维生素A、C多的食物,它们对预防上呼吸道感染有帮助。在秋冬季,大蒜、萝卜、韭菜都是可以增加抵抗力的食物,可能大家不喜欢吃,但可以通过改变食用方法来食用,比如在做菜时增加蒜末的添加,平时煮点萝卜水等。对于常咳嗽的同学,可以让家长多炖些冰糖生梨水给我们吃。另外,是药三分毒,不要把服药作为预防自己生病的途径。

3、住:虽然天气会逐渐变冷,但在家时还是要保证一定时间的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被子需要经常晒太阳,家长可经常把被子洗、晒一下。

4、行:冬天要到户外运动,让家长有时间多带你们到户外活动,多晒太阳,晒太阳可以促进提内钙的吸收,同时也增强我们的体质。

如何预防传染性疾病

进入冬季,由于天气寒冷,人们多在户内工作和生活,增加了相互间的密切接触,增加了飞沫传播的机会;再加上冬季的温差较大,破坏了正常呼吸道的内环境,使其局部的免疫调节功能下降,增加了粘膜对呼吸道病原体的易感性。因此,冬季是很多传染性疾病的多发和易发季节。

由于许多传染性疾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是经呼吸感染,因此,易感人类主要是13岁以下的儿童和老年人,成人被感染的很少。冬季,常见的传染性疾病有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感冒、麻疹、天花、水痘和带状疱疹、单纯疱疹、流行性腮腺炎、支原体肺炎(儿童多发)、猩红热、百日咳、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我们应注意预防以上这些传染性疾病。

最后祝大家过一个安全健康的秋冬季!

卫生保健知识讲座材料

(2017-2018学上学期)

第三篇:爱国卫生知识讲座(范文模版)

爱国卫生知识讲座

学校卫生知识讲座

(一) 流感的预防

也许你们会问,流感就是我们所说的感冒吧,其实,流感跟感冒不是一回事。感冒一般是由普通的呼吸道病毒引起的,发病不太急,病情较轻,好得较快;而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随着喷嚏、咳嗽、说话咳出的飞沫而传播。起病很急,起先怕冷,继而发热,体温迅速升高至39—40℃,甚至更高。同时流感还伴有明显的头痛,全身酸痛,软弱无力等症状。病情比较重,还会反复感染,严重的还会并发病毒性心肌炎,所以我们必须加强预防。

一、加强晨检及时就医

 加强晨检工作,保证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如发现学生出现发热等流感样症状,班主任、卫生委员要做好登记和上报工作,并动员学生及时就诊,暂停上课,重者进行隔离治疗,直到病愈。

 注意教室、宿舍等公共场所的通风换气,每天通风不少于2小时,保持空气新鲜、清洁;下课后,学生应到室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

二、勤洗手

 学生一定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注意勤洗手。研究结果表明,感冒病毒在手上能存活70个小时。感冒患者在擤鼻涕、挖鼻孔时会将病毒沾在手上,健康人若与患者握手或在公共场所接触了患者触摸过的物品,手上就会带有感冒病毒。所以勤洗手十分关键。

二、开窗通风

三、劳逸结合

 注意劳逸结合,每天保证至少有8个小时的睡眠时间,以增加抗病能力。经研究表明,人在睡眠时体内会产生一种有提高免疫力作用的物质。因此感冒病人保证充足的睡眠十分重要。

四、少去公共场所。

 在流感流行期间,应少到公共场所。尽量减少去人群密集的地方,减少感染几率。与流感病人接触时,最好戴口罩。

五、注意生活细节

 根据气温变化增减衣物,合理均衡饮食提高人体免疫力。在夏、秋季节要注意防寒保暖,尽量减少发生流感的诱因。冬季尽管出汗较少,也要多饮水,多吃水果和蔬菜。高脂肪、高蛋白、高糖饮食会降低人体免疫力,饮食过咸,会使唾液分泌及口腔内的溶菌酶减少,并降低干扰素等抗病因子的分泌,使感冒病毒易进入呼吸道黏膜而诱发感冒,故提倡清淡饮食。勤换牙刷,人们每天都要使用牙刷,如果上面带有病毒,则容易反复感染;另外,牙刷常处于潮湿状态,病原体易滋生繁殖,对身体健康极为不利。注意脚部保暖,脚对温度比较敏感,如果脚部受凉,会反射性地引起鼻黏膜血管收缩,使人容易受感冒病毒侵扰;同时提倡冷水洗脸。

六、加强体质锻炼,增强抗病能力。

 学生长时间坐在教室里,要增加室外的体育运动,改善学习的紧张情绪,增强体质,增强抗病能力。

学校卫生知识讲座

(二) 食物中毒的预防

 食物中毒是指摄入了含有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或者把有毒有害物质当作食品摄入后出现的急性亚急性疾病。这是一类经常发生的疾病,会对人体健康和生命造成严重损害。青少年正处于身体生长发育阶段,因此,预防食物中毒,保证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 首先了解一下食物中毒的种类。食物中毒主要分为细菌性食物中毒、真菌毒素食物中毒、化学性食物中毒、植物性和动物性食物中毒。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物中毒主要以细菌性食物中毒多见。另外,菜豆中毒、豆浆中毒和因误食有毒有害物质引起的中毒也时有发生。 那么怎样预防食物中毒呢?

 针对青少年的特点,应该主要做到以下几点:

1.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不良的个人卫生习惯会把致病菌从人体带到食物上去。比如说,手上沾有致病菌,再去拿食物,污染了的食物就会进入消化道,就会引发细菌性食物中毒。

2、选择新鲜和安全的食品。购买食品时,要注意查看其感官性状,是否有腐败变质。尤其是对小食品,不要只看其花花绿绿的外表诱人,要查看其生产日期、保质期,是否有厂名、厂址等标识。不能买过期食品和没有厂名厂址的产品。否则,一旦出现质量问题无法追究。

3、食品在食用前要彻底清洁。尤其是生吃蔬菜瓜果要清洗干净;需加热的食物要加热彻底。如菜豆和豆浆含有皂甙等毒素,不彻底加热会引起中毒。

4、尽量不吃剩饭菜。如需食用,应彻底加热。剩饭菜,剩的甜点心、牛奶等都是细菌的良好培养基,不彻底加热会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

5、不吃霉变的粮食、甘蔗、花生米,其中的霉菌毒素会引起中毒。

6、警惕误食有毒有害物质引起中毒。装有消毒剂、杀虫剂或鼠药的容器用后一定要妥善处理,防止用来喝水或误用而引起中毒。

7、不到没有卫生许可证的小摊贩处购买食物。

8、饮用符合卫生要求的饮用水。不喝生水或不洁净的水。

9、提倡体育锻炼,增强机体免疫力,抵御细菌的侵袭。

10、只要从以上几个方面入手,认真学习食品卫生知识,掌握一些预防方法,提高自我卫生意识,就能最大限度减少食物中毒的风险度,预防食物中毒,保证少年儿童的身体健康。

学校卫生知识讲座

(三) 用眼卫生健康知识讲座

近视是屈光不正的一种。表现为能看清近处的东西,看不清远处的东西,是由于进入眼球的光线不能聚焦在视网膜上,而是落在视网膜前面导致的。不良的视觉环境,读书写字时光线不足,近距离用眼时间过长,读写姿势不正确等是造成近视发生或发展的重要原因。

 保护视力,预防近视,必须了解预防近视眼的基本知识,树立爱眼、护眼意识,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

一、选择良好的用眼视觉环境

(一)读书写字视觉环境要求。

 1.读书写字时要有充足的光线,窗户光线及台灯灯光要从左前方射来。不要在过亮、过暗的光线下读写(如太阳直射光线下、傍晚光线不足时)。

 2.尽量不用铅芯过细的笔写作业,铅芯要软硬适中,作业用纸要洁净,书写字体不要过小。

 3.选择适宜的桌椅读书写字,书桌高度以到上腹部附近为宜。

二、选择良好的用眼视觉环境

(一)读书写字视觉环境要求。

 1.读书写字时要有充足的光线,窗户光线及台灯灯光要从左前方射来。不要在过亮、过暗的光线下读写(如太阳直射光线下、傍晚光线不足时)。

 2.尽量不用铅芯过细的笔写作业,铅芯要软硬适中,作业用纸要洁净,书写字体不要过小。

 3.选择适宜的桌椅读书写字,书桌高度以到上腹部附近为宜。

(二)看电视的视觉环境要求。

 1.看电视时,人与电视机应保持三米以上距离(或保持电视画面对角线5倍以上距离)。

 2.电视屏幕的高度应与看电视人的视线平行或稍低一些。 3.电视机要放在背光的地方。

 4.电视的光亮度要合适,不能过亮或过暗。

(三)操作电脑视觉环境要求。

 1.电脑屏幕最好背向或侧向窗户,避免出现反光现象。 2.电脑操作台应低于一般课桌的高度,座椅最好高低可调。电脑屏幕中心应与胸部在同一水平线上。

 3.电脑屏幕与眼睛之间距离应不低于50厘米,视线应略低于平视线10-20度。

 4.电脑操作间的光线不应太弱或太强(12平方米的房间安装一盏40瓦日光灯即可达到所需的照度)。

三、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

 1.连续近距离用眼时间不能过长,应控制在40-50分钟。课间休息时要注意放松眼睛,应到教室外活动或凭窗远眺或闭目养神。

 2.看电视或操作电脑时间不能过长。连续看电视或操作电脑40-50分钟左右,应休息一下眼睛,或闭目养神或做眼保健操,也可到室外运动或向远处眺望。

 3.不玩或少玩游戏机。偶尔玩一下时要注意眼睛与游戏机的距离不能太近,持续时间不要超过半小时。

四、坚持做眼保健操

 1.每天上下午要做一次眼保健操。

 2.做眼保健操应注意双手干净,做到穴位准确、手法正确、力度适当。

五、保证睡眠、均衡营养、加强锻炼

 1.睡眠要充足,保证眼睛得到充分休息。小学生每天睡眠10小时,初中学生9小时,高中学生8小时。 2.不挑食、不偏食,均衡饮食,保证营养全面。

 3.多吃蔬菜瓜果,常吃富含维生素A食品(如胡萝卜、菠菜、动物肝脏、杏、枇杷等)。

 4.多到户外活动,多参加球类运动、多观察树木花草,多享受大自然的青山绿水,使眼睫状肌得到放松。

六、定期检查视力,配戴合适的眼镜

 1.每学期要检查两次视力,出现视力下降时,要尽快到医院眼科做进一步的检查。

 2.如果确认已患近视,要及时到医院验光配镜。不要到不正规的眼镜店配镜。不追求过高的矫正视力,矫正视力达到5.0即可。

 3.不要互相借戴眼镜。每个人的屈光度数、瞳孔距离不相同,互相借戴眼镜会出现眼疲劳等症状,影响视力,有害无益。 4.16岁以下的儿童少年配戴隐形眼镜要慎重。

学校卫生知识讲座

(四) 学校卫生常识

春季万物复苏,同时也是多种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如流感、禽流感、流行性脑炎、腮腺炎、麻疹、水痘等呼吸系统传染病,这些传染病容易在人群密集、人员流动性大、空气污浊的公共场所发生,因此做好预防保健工作十分重要,希望每位老师和家长都要参加到春季防病工作当中来。

1、开窗:每天开窗通风一小时,胜过服用保健品。

2、流水洗手:严把病从口入,手为先的关口

3、锻炼:春天阳光中的紫外线是最好的杀菌武器,同时又是最廉价、最天然的补钙的产品。

4、除陋:不随地吐痰、不对着人咳嗽或打喷嚏。

5、及时发现、及时隔离:一旦发现自己或周围人出现发烧、四肢酸痛、咳嗽、流鼻涕、打喷嚏、全身出现皮疹或皮肤黏膜出现淤斑、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等症状时,要立即到医院就诊。确诊为呼吸道传染病的病人要注意隔离,在家里或集体宿舍要与健康人分开居住,必要时到医院进行隔离,生活用品和碗筷等餐具也要分开使用,并进行消毒。

6、休息:不要带病坚持上班或者上学,有病要及时休息,保护自己也是保护他人。

7、保护:在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要做好自我保护。要尽量少去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 学生饮食卫生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有一些不卫生的饮食习惯和行为,但很多人对此尚未重视起来,这对身体健康十分不利。“病从口入”这句话讲的就是这个道理,要注意:

1、养成吃东西以前洗手的习惯。人的双手每天干这干那,接触各种各样的东西。会沾染病菌、病毒和寄生虫卵。吃东西以前认真用肥皂洗净双手,才能减少“病从口入”的可能。

2、生吃瓜果要洗净。瓜果蔬菜在生长过程中不仅会沾染病菌、病毒、寄生虫卵,还有残留的农药、杀虫剂等,如果不清洗干净,不仅可能染上疾病,还可能造成农药中毒。

3、不随便吃野菜、野果。野菜、野果的种类很多,其中有的含有对人体有害的毒素,缺乏经验的人很难辨别清楚,只有不随便吃野菜、野果,才能避免中毒,确保安全。

4、不吃腐烂变质的食物。食物腐烂变质,就会味道变酸、变苦;散发出异味儿,这是因为细菌大量繁殖引起的,吃了这些食物会造成食物中毒。

5、不随意购买、食用街头小摊贩出售的劣质食品、饮料。这些劣质食品、饮料往往卫生质量不合格,食用、饮用会危害健康。

6、不喝生水。水是否干净,仅凭肉眼很难分清,清澈透明的水也可能含有病菌、病毒,喝开水最安全

 常见的饮食卫生误区如下:

1、好热闹喜聚餐:每当节假日,人们大多喜欢三三两两到餐馆“撮一顿”,或是亲朋好友在家聚餐,又热闹又便于交流感情。这样做不利于健康,不符合饮食卫生,特别是当前这一非常时期,最好实行分餐制。分餐的做法是对别人和自己生命健康的负责和尊重。

2、用白纸包食物:有些人喜欢用白纸包食品,因为白纸看上去好像干干净净的。可事实上,白纸在生产过程中,会加用许多漂白剂及带有腐蚀作用的化工原料,纸浆虽然经过冲洗过滤,仍含有不少化学成分,会污染食物。至于用报纸来包食品,则更不可取,因为印刷报纸时,会用许多油墨或其他有毒物质,对人体危害极大。

3、用酒消毒碗筷:一些人常用白酒来擦拭碗筷,以为这样可以达到消毒的目的。殊不知,医学上用于消毒的酒精度数为75度。

学校卫生知识讲座

(五) 卫生知识应知应会三十题

1、学生应养成哪些个人卫生习惯?

(1)早晚洗脸(2)早晚刷牙(3)饭前便后要洗手(4)睡前洗脚(5)勤洗头(6)勤洗澡(7)勤剪指甲(8)生吃瓜果要洗净(9)不喝生水(10)不躺着看书

2、什么情况下应洗手?(1)饭前便后应洗手(2)吃东西前应洗手(3)劳动(干活)后应洗手(4)玩游戏后应洗手(5)触摸脏东西后应洗手(6)触摸传染病人的东西后应洗手(7)到公共场所回来后应洗手(8)拿碗筷前应洗手

3、书写,阅读时,眼和书本的距离应是多少? 30—35厘米,或一尺左右。

4、为什么要及时理发和经常洗头?

理发和洗头能够清除头发和头皮上的污垢,头屑,病菌、预防头癣,皮肤病

5、为什么不能喝生水?

生水中含有病菌,虫卵,可引起肠道传染病(肠炎、痢疾,伤寒等)和肠腐败变质的食物中含有大量病菌和毒素,吃后会发生食物中毒,肠炎,痢疾,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

7.挑食和偏食有什么害处?

挑食和偏食会造成营养素的缺乏,导致营养不良,影响生长发育和健康

8、什么饭后不宜马上进行剧烈活动?

刚吃过饭,胃里充满了食物。剧烈运动后影响胃肠正常消化,可引起腹痛.恶心,呕吐等,时间久了还可引起 消化不良和胃病。

9、看书写字时要注意什么? 姿势正确,光线适宜,眼与书本保持一尺左右距离,时间不可过久,走路乘车时不看书。

10.做眼球保健操有什么好处?

消除眼睛疲劳,保护视力,预防近视眼。

11.每天应该刷几次牙?什么时间刷

每天应该刷两次牙,早晚各一次。

12.怎样保护牙齿?

(1)吃东西后漱口(2)早晚刷牙(3)不咬过硬东西(4)不吃过冷过热的东西(5)睡前不吃东西(6)患牙病及时治疗

13、为什么不能咬笔头和手指?

(1)笔头,手指不干净(有细菌,虫卵,尘土等),可引起疾病

(2)影响牙齿和手指发育

14.怎样预防农药中毒?

(1)不玩盛过农药的瓶,口袋和农药喷雾器(2)避免口腔,鼻腔吸入农药(3)防止农药沾染皮肤,如果皮肤沾染农药要及时冲洗净(4)瓜果蔬菜要洗净

15.为什么不能随意挖耳朵?

挖耳朵是一种不卫生的习惯,易损伤外耳道,引起发炎,还可能损伤耳膜,引起中耳炎,使听力下降。甚至造成耳聋。

16.怎样预防蛔虫病?

(1)饭前便后洗手(2)不喝生水(3)生吃瓜果,蔬菜要洗净(4)不咬手指及笔头

17、怎样预防沙眼?

(1)每人一条洗脸毛巾(2)不用脏手揉眼睛(3)保持手帕、毛巾、脸盆清洁(4)有条件的最好每人一个专用脸盆

18.随地吐痰有什么害处?

随地吐痰是一种不文明行为:痰液中含有病菌,随地吐痰会污染环境,传播疾病。

19、“四害”指的是什么? 苍蝇 老鼠 蚊子 蟑螂

20.被狗咬伤后怎么办?

立即去医院或卫生院治疗,及时注射狂犬疫苗。

21、学生每天应至少保持多长时间的睡眠? 10小时

22,苍蝇,蚊子能传播什么病?

苍蝇传播:肠炎、痢疾、伤寒、甲型肝炎等。

蚊子传播:乙脑,疟疾。

23,肝炎的主要传播途径是什么? 甲型肝炎:主要通过病人粪便污染水源,食物传播

乙型肝炎:主要通过血液及血液制品传播。

24,为什么不能随地大小便?(1)污染环境(2)传播疾病(3)不文明

25.为什么刷牙时要每人一把牙刷? 防止互相传染疾病 26.怎样预防感冒?

(1)锻炼身体,增强体质(2)经常开窗通风换气(3)随气候变化增减衣服(4)不去病家串门(5)感冒流行时不去公共场所

27、家里有了肝炎病人怎么办?

(1)及时治疗(2)隔离消毒(用开水煮病人用过的碗筷,毛巾,衣物。用消毒剂擦拭病人用过的家具等)(3)接触病人后要洗手(4)不吃病人吃剩的东西

28、怎样保持教室的清洁卫生?

(1)每天扫地,扫地前先洒水(2)常擦桌椅和门窗(3)不乱扔纸屑果皮(4)不随地吐痰(5)桌椅摆放整齐(6)注意通风换气

29.维护公共卫生应做到哪些?

(1)清扫室内外环境(2)不随吐痰(3)不乱丢纸屑果皮(4)不随地大小便(5)不在墙壁桌椅上乱画

30.吸烟有什么害处?

烟草中的有害物质能损害呼吸系统,可引起支气管炎,肺癌等

学校卫生知识讲座

(六) 远离烟草,珍爱生命

今年5月31日是世界卫生组织发起的世界无烟日,主题是 “远离烟草,珍爱生命”宣传教育活动,关注未成年人的健康,引导他们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 吸烟对人体的八大危害 1.吸烟对呼吸系统的危害:据测定,每吸入1毫升烟雾,可带进50亿烟尘颗粒.正常人的呼吸道防御作用也远不能清除这样浓的气溶液,加上干热的烟雾刺激,都可破坏呼吸道的防御系统,使气管粘膜凝结,支气管痉挛,气道阻力加大,肺活量下降,并能破坏肺泡内的吞噬细胞,引起咽炎,气管炎,甚至肺癌.据统计,近几年来肺癌死亡率,与40年前相比,男性增长了18倍,女性增长了6倍,60%的肺癌死亡病例都是因长期吸烟所致.2.吸烟对心血管系统的危害:吸烟能使心血管痉挛收缩,血流变慢,血压上升,脉压差变小,心跳加快,甚至心律不齐,心排出量减少.烟草中的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削弱血红蛋白的载氧能力,造成组织缺氧,引发心肌梗塞,心绞痛.大量吸烟可以引起头痛,头晕,还可引起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血压持续升高.3.吸烟对消化系统的危害:烟毒能使消化道粘膜发炎,胃液和胰液分泌降低,同时影响溃疡病的愈合.还可引起恶心呕吐,腹泻或便秘等胃肠消化功能失常.另外烟雾中的有臭气体,氨能刺激口腔,导致牙出血,牙色变黄而松动,口臭,味觉大减,影响食欲及胃肠健康.4.吸烟对神经系统的危害:吸烟对神经系统,先有短暂兴奋,可随即产生持久的麻痹作用,扰乱了大脑皮层兴奋和抑制过程的动力平衡,引起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还能降低听觉神经的敏感性,使人过早的失听.长期吸烟可以出现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精神恍惚,失眠多梦,反应迟钝等神经衰弱症状.5.吸烟对面容的损害:国外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吸烟者比不吸烟者面容早衰5年.因为烟草中的有害物质损害肌肉内血管及皮下血管,造成营养障碍.久则导致皮肤无光泽,弹性,脸色晦暗而干燥,过早出现皱纹.因此,吸烟能催人老化.6.丈夫吸烟对妻子健康的危害:丈夫吸烟,妻子是被动吸烟者.被动吸收含有超过两倍的尼古丁,三倍的焦油,五倍的一氧化碳,五十倍的致癌物质.调查发现,吸烟的女性肺癌发病率比不吸烟的女性高2倍,平均寿命短4年.7.吸烟对妇女妊娠的危害:烟毒能通过血液渗入胎儿,使胎儿的大脑,肝脏,心脏产生损害.同时吸烟能促使早产,流产,死产.吸烟还能引起不孕症.美国一项调查研究证明,吸烟者患不孕症的较不吸烟者多两倍.因此,为了下一代的健康,孕妇应戒烟.8.大人吸烟对小孩的危害:父母吸烟,孩子就有两倍的机会染上呼吸系统疾病,如感冒,咳嗽,支气管炎,哮喘,还可使孩子生长,智力发育迟缓,学习成绩下降.同时孩子也会比较容易染上烟瘾,这对其身心健康是非常有害的.

第四篇:安全知识讲座

四—六年级安全知识讲座

同学们:你们好!

寒假即将来临,同学们要过一个愉快的假期,今天我给大家讲讲过好春节寒假的一些注意事项。首先讲讲交通安全问题。同学们在寒假里要走亲访友,除了步行外,要乘坐汽车等交通工具。所以交通安全我们必须重视,要从小树立交通安全意识,掌握必要的交通安全知识,确保交通安全。

一、交通安全

(一)、行走时怎样注意交通安全?

1.在道路上行走,要走人行道;没有人行道的道路,要靠路边行走。

2.结伴外出时,不要相互追逐、打闹、嬉戏;行走时要专心,注意周围情况,不要东张西望、或做其他事情。

3.在没有交通民警指挥的路段,要学会避让机动车辆,不与机动车辆争道抢行。

4.在雾、雨、雪天,最好穿着色彩鲜艳的衣服,以便于机动车司机尽早发现目标,提前采取安全措施。小学生外出可以头戴颜色鲜艳的帽子,便于机动车及时发现、避让。

(二)、乘坐汽车应该注意什么?

汽车是人们外出最常用的交通工具,为保证乘坐安全,应注意以下几点:

1.乘坐公共汽车,要排队候车,按先后顺序上车,不要拥挤。上下车均应等车停稳以后,先下后上,不要争抢。

2.不要把汽油、爆竹等易燃易爆的危险品带入车内。

3.乘车时不要把头、手、胳膊伸出手窗外,以免被对面来车或路边树木等刮伤;也不要向车窗外乱扔杂物,以免伤及他人。

4.乘坐小轿车、微型客车时,在前排乘坐时应系好安全带。

二、日常生活安全

(一)、游戏时如何保证安全?

游戏是同学们生活中的重要内容,在游戏中也要树立安全观念:

1.要注意选择安全的场所。要远离公路、建筑工地,要避开变压器、高压电线;不要攀爬电杆、屋顶、高墙等;这些地方非常容易发生危险,稍有不慎,就会造成伤亡事故。

2.要选择安全的游戏来做。不要做危险性强的游戏,不要模仿电影、电视中的危险镜头,例如扒乘车辆、攀爬高的建筑物、用刀棍等互相打斗、用砖石等互相投掷、点燃树枝废纸等。这样做的危险性很大,容易造成预料不到的恶果。

3.游戏时要选择合适的时间。游戏的时间不能太久。这样容易过度疲劳,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

(二)、同学们独自外出到陌生的地方,可能会忘记或辨认不清来时的方向和路线而无法返回;这时怎么办呢?

1.平时应当注意准确地记下自己家庭所在的地方、电话号码及父母的名字等,以便需要联系时能够及时联系。

2.如果迷失了方向,要沉着镇静,开动脑筋想办法,不要瞎闯乱跑,以免造成体力的过度消耗和意外。

三、社会生活安全

怎样避免陌生人闯入家中?

匪警电话的号码是110。这个号码应当牢记,以便发生异常情况时及时拨打。

当同学们独自在家时,要注意避免陌生人进入而发生意想不到的危险。

1.独自在家,要锁好院门、防盗门、防护栏等。

2.如果有人敲门,千万不可盲目开门,应首先从门缝观察或隔门问清楚来人的身份,如果是陌生人,不应开门。

3.如果有人以推销员、修理工等身份要求开门,请其离开;如果有人以家长同事或远方亲戚的身份要求开门,也不能轻信,可以请其待家长回家后再来。

4.遇到陌生人不肯离去,坚持要进人室内的情况,可以声称要打电话报警,或者到阳台、窗口高声呼喊,向邻居、行人求援,以震慑迫使其离去。

5.不邀请不熟悉的人到家中做客,以防给坏人可乘之机。

四、爆竹的燃放

春节将至,小孩必须在大人的指导下按照燃放说明进行燃放。

必须做到的几点:严禁在繁华街道、人口稠密的公共场所、交通工具旁和古建筑物、山林、高压线、油库以及存放易燃易爆物品的地方燃放。严禁携带烟花爆竹乘坐汽车。

在燃放烟花时,如果在点燃引线时发生熄火现象,千万不要探头查看,15分钟后再进行处理,无备用点火引线的产品严禁再次燃放。烟花无绿色安全引线禁止燃放。

鞭炮的燃放:鞭炮应放在室外空旷处吊挂或地面燃放,点燃后切忌拿在手中。双响鞭炮应直立地面,不得横放和手持燃放。希望我们每一个同学记住以上四点,祝大家春节愉快!全家幸福!

第五篇:健康知识讲座

八步乡卫生院健康知识讲座第10期

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2)

培训时间:2012年10月13日 培训地点:八步乡集市 主 讲 人:张亮杰 参加人员:见签到表

培训内容: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

一 健身选择有氧运动 二 健康饮酒标准 三 老年人如何做运动

四 什么是体重指数,体重指数是怎样测得的 健身选择有氧运动(1)什么是有氧运动

有氧运动又称有氧代谢运动或流汗运动,是指人体在氧气供应的情况下体育锻炼。在运动中人体吸入的氧气与需求相等,达到生理上的平衡状态。

指运动时体内代谢以有氧代谢为主的耐力性运动。有氧运动可提 高机体的摄氧量,增进心肺功能,是达到健康效应的最佳方式。有氧运动包括步行(散步、快走)、慢跑、打球、游泳、爬山、骑自行车、健身操、太极拳等。有氧运动特点是强度低、有节奏、不中断和持续 时间长。同举重、赛跑、跳高、跳远、投掷等具有爆发性的非有氧运 动相比较,有氧运动是一种恒常运动,是持续5分钟以上还有余力的运动。也非常适合中老年人,既能收到锻炼效果,又能 保证运动安全。这些运动的强度也容易把握,感觉不舒服时就把速度降下来,感觉轻松时速度就适当快些,能„随心所欲‟地活动。另外,人们在进行这些活动时,还可以与同伴交谈、跑走交替,能达到很好的健身效果。不过,游泳虽然是一种很好的有氧运动,骨质疏松患者却不宜多进行。因为在游泳时,水的浮力会减轻骨骼的负荷,使骨骼刺激变小,不利于骨质疏松的防治。无氧运动:

是指肌肉在没有氧气供给的情况下进行的剧烈运动。典型的无氧运动有100米、200米赛跑和一些高强度、在短时间内憋气和使用爆发力的运动项目如跳高、举重、投掷等。无氧运动强度大,持续时间短,运动时心率一般在170~180次/分以上

健康饮酒标准:

每天饮白酒50克为宜,最多不超过100克,啤酒以每天一瓶为宜最多不超过二瓶,红葡萄酒、黄酒每天50克为宜最多不超过100克,女性在此基础上减少三分之﹎二分之一。每天至少有2天不喝酒,因为酒精要靠肝脏代谢转化,让肝脏能够得到充分休息。高血压患者如无法戒酒,每日我们建议:

1、男性每日摄入最多不超25克相当于: 葡萄酒少于100-150毫升(2-3两); 啤酒少于250-500毫升(半瓶---1瓶); 白酒少于25--50毫升(半两---1两); 果洒少于4两

2、女性则减半。高血压患者如无法戒酒,每日我们建议: 男性每日摄入最多不超25克相当于: 葡萄酒少于100-150毫升(2-3两); 啤酒少于250-500毫升(半瓶---1瓶); 老年人如何做运动

老年人只要没有严重的,心脑血管系统的疾病,都应坚持锻炼。一方面可祛脂减肥,另一方面能欢愉人生。下面推荐一套三个阶段的运动处方 1.初级阶段8周

①大步走(慢速)600~ l000米到公园。

②随集体扭大秧歌,跳20~30分钟。③放松走60~ l000米回家。2.中级阶段8周

①老年健美迪斯科,跳20分钟。

②减肥垫上形体练习完成仰卧起坐3组(50~60次);跪撑手后踢腿(50~60次)。

③多种跳跃练习(包括原地抱腹跳、垂直跳延长锻炼时间等),做2组,每组跳100次左右。3.高级阶段8周 ①快步走600~1000米。

②中老年健美操做2-3套,约30分钟。

③持小哑铃做上臂绕环、前臂绕环、侧平举,持铃下蹲起,约3分钟。

要开始运动,专家提出5点忠告

1.在运动前,让医生做身体检查,特别是那些有抽烟、体重过高、年 龄超过40,并从来没有运动的人。至于那些有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或肾病的患者,更须要医生做好检查,看看哪些运动较适合。

2.渐渐增加运动量。别太快把身体推到极端,而没法子继续和持久。记得,身体的能耐,是渐渐培养起来,而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到的。

3.选择适合的运动,最好是自己所喜欢做的。联络所及一些私人的俱乐部,都有举办各种活动,如健身运动、跳舞、球类等运动都是属于很好的运动。

4.运动要有恒。要得到最佳效果,你最好一个星期运动3次,每次20分钟。运动时,要先做深呼吸,让心脏跳动速度增快,但千万别运动到呕吐或头晕。

5.别轻易放弃。根据计划,慢慢来,也不要气馁。记得别把要求定得太高,别跟其他的运动员相比较。你也许没法子像他们那样,因你运动所期望的只是肌肉结实,精力充沛。

当你运动时,心脏跳动速度增加,这可增强心脏的功能。但也不能让它跳得太快,而造成不必要的负担。在做运动时,你应该选择一个运动使你的心脏跳动速度达到某个水平或目标。我们称为“心速目标”。当你运动时,心脏跳动速度增加,这可增强心脏的功能。但也不能让它跳得太快,而造成不必要的负担。在做运动时,你应该选择一个运动使你的心脏跳动速度达到某个水平或目标。我们称为“心速目标”。

体重指数 = 体重(公斤)除 身高(米)的平方 kg/m2 正常体重 : 体重指数 = 1830

> 30

> 35 体重指数 > 40

八步乡卫生院

2012年10月13日轻度肥胖 : 体重指数中度肥胖 : 体重指数重度肥胖 :

八步乡卫生院第10期健康教育培训签到表

下载海洋知识讲座[全文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海洋知识讲座[全文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急救知识讲座

    溺水自救的方法 (一)不会游泳者的自救 (1)落水后不要心慌意乱,一定要保持头脑清醒。 (2)冷静地采取头顶向后,口向上方,将口鼻露出水面,此时就能进行呼吸。 (3)呼吸要浅,吸气宜深,尽可能使......

    环境保护知识讲座

    石莲子中学环境保护知识讲座 主讲:王孝建 类型:环境教育 参加人:七年级全体学生 时间:2014年12月22日 1、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

    环保知识讲座

    一年中,我们四分之三的时间都是在校园里度过的,校园就是我们的家,我们就是校园的小主人,和老师一起在这里学习、生活、成长。所以,爱护校园环境,美化校园环境,是我们特殊教育学校......

    环保知识讲座材料

    环保知识讲座材料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每年2月2日是世界湿地日,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6月25日是中国土地日,7月11日是世界人口日,10月4日是世界动物日„„这是......

    心理健康知识讲座材料

    心理健康知识讲座材料 2012年10月12日 周五 健康应该是包括身体、精神和社会适应三方面的良好状态。身体的良好状态是指生理方面的,大家都熟悉,精神和社会适应的良好状态,则属......

    心理健康知识讲座[推荐]

    心理健康知识讲座 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目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而学校又是担负着重要的责任,所以,学校不但是文化教育的场所,还应重视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心理健康知识讲座

    心理健康知识讲座 主讲人: 1946年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曾为心理健康下过一个定义:“所谓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在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

    心理健康知识讲座

    心理健康知识讲座 ——摔倒了,自己爬起来 各位同学:大家好!作为小学生的我们,每个人同样有着自己的烦恼。学习、生活、同伴交往等方面,常常给我们的心理带来很大的压力,心理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