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总结的2012年上海市公务员专业考试经济管理教材辅导及大纲

时间:2019-05-12 01:41: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自己总结的2012年上海市公务员专业考试经济管理教材辅导及大纲》,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自己总结的2012年上海市公务员专业考试经济管理教材辅导及大纲》。

第一篇:自己总结的2012年上海市公务员专业考试经济管理教材辅导及大纲

《经济管理》考试大纲

第一部分 产业组织

一.市场结构:市场结构的基本类型,完全竞争、完全垄断、垄断竞争、寡头垄断的市场行为特征和市场效果分析,行业进入壁垒的概念和分类,行业退出壁垒的概念和分类,规模经济的概念及原因,范围经济的概念及原因,交易费用理论的基本观点,博弈论的基本概念,信息不对称产生的问题。

二.市场行为:价格歧视,倾销与反倾销的概念,企业并购的形式与动因,企业纵向一体化的收益和成本,企业技术创新的目的,技术创新与市场结构的关系。

三.市场绩效:市场绩效的衡量方法,帕累托效率的概念,市场失灵的概念和原因,外部性的概念,公共物品的概念。

四.产业组织政策:产业组织政策的目标和实施手段,政府管制与放松管制,反垄断政策。

第二部分 产业结构

一.产业成长与演进:产业分类方法,产业结构变化的趋势,产业结构变化的动因。

二.产业关联:产业关联的方式,投入产出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假设,中间需求与最终需求的概念,产业关联效应系数的经济涵义和分析,生产波及效果的分析。

三.产业结构政策:产业政策与市场机制的关系,主导

产业选择的基准及适用条件,不同类型的产业政策。

第三部分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一.基本概念与一般原理: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工业化的含义与基本特征,发展水平的度量,内生增长理论的含义,经济发展中的制度因素。

二.经济发展战略与策略:进口替代与出口促进战略,比较利益和要素禀赋的概念,关税的作用,外国直接投资的作用和消极影响,国际贸易对经济发展的贡献,WTO与中国产业发展,可持续发展与科学发展观。

三.区域经济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增长极理论,梯度转移理论,点轴开发模式,区域发展的基本-非基本原理,产业布局的影响因素,区域分工的意义和形式,区域经济政策的目标和内容。

四.循环经济:循环经济的内涵和意义,产业生态学的基本思想,循环经济的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循环经济的实践。

第四部分 城市经济与管理

一.城市化与城市体系:城市经济规模的概念,城市聚集经济的成因和作用,城市化的内涵和动力,城市化的发展阶段与基本形式,城镇体系的形成、特征与类型,中心城市的类别和作用。

二.城市经济管理问题:城市人口、就业与土地利用的

基本问题,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地方政府的职能和作用,市场经济环境下依法行政,政府审批制度,公共设施及自然垄断行业收费管理,政府失效的含义与寻租问题,提升政府能力的战略与途径。

三.城市财政与城市金融:城市财政的职能与作用,税收的经济效应,政府收入结构和公共支出管理,政府预算管理和审计,土地招投标拍卖制度,政府采购制度的原则、方式和程序,城市金融机构的种类及其在城市经济中的作用,城市金融市场的组成及其作用。

四.上海城市经济:上海市支柱产业概况,上海市工业产业的特点,上海市工业产业的调整和优化,上海城市功能定位及发展战略。

上海公务员经济管理教材

目录 第一部分产业组织 1.1 市场结构

1.1.1 市场结构的基本类型

1.1.2 各类市场结构的行为特征和效果分析

1.1.2.1 完全竞争的市场行为特征和市场效果分析 1.1.2.2 完全垄断的市场行为特征和市场效果分析 1.1.2.3 垄断竞争的市场行为特征和市场效果分析 1.1.2.4 寡头垄断的市场行为特征和市场效果分析 1.1.3 行业进入壁垒的概念和分类 1.1.4 行业退出壁垒的概念和分类 1.1.5 规模经济的概念及原因 1.1.5.1 规模经济的概念 1.1.5.2 规模经济的原因

1.1.6 范围经济的概念及原因 1.1.7 可竞争市场的基本特征 1.1.8 交易费用理论的基本观点 1.1.9 博弈论的基本概念 1.1.9.1 博弈论

1.1.9.2 博弈论的基本概念 1.1.9.3 博弈的分类

1.1.10 信息不对称产生的问题 1.1.10.1 信息不对称的一般原理 1.1.10.2 逆向选择 1.1.10.3 道德风险 1.2 市场行为

1.2.1 倾销与反倾销的概念 1.2.1.1 什么是倾销与反倾销 1.2.1.2 倾销与反倾销的实质 1.2.1.3 倾销的经济学定义 1.2.1.4 倾销的法律定义 1.2.1.5 反倾销案例

1.2.2 企业并购的形式与动因 1.2.2.1 企业并购的形式 1.2.2.2 企业并购的动因

1.2.3 企业纵向一体化的收益和成本 1.2.3.1 企业纵向一体化的收益 1.2.3.2 企业纵向一体化的成本 1.2.4 企业技术创新的目的

1.2.5 技术创新与市场结构的关系 1.3 市场绩效

1.3.1 市场绩效的衡量方法 1.3.2 帕累托效率的概念 1.3.3 市场失灵的概念和原因 1.3.4 外部性的概念 1.3.5 公共物品的概念 1.4 产业组织政策

1.4.1 产业组织政策的目标和实施手段 1.4.2 政府管制与放松管制 1.4.2.1 政府管制 1.4.2.2 放松管制 1.4.3 反垄断政策 2 第二部分产业结构 2.1 产业成长与演进 2.1.1 产业分类方法 2.1.1.1 两大部类分类法 2.1.1.2 计划体制分类法 2.1.1.3 三次产业分类法 2.1.1.4 资源集约分类法 2.1.2 产业结构变化的趋势 2.1.3 产业结构变化的动因 2.2 产业关联

2.2.1 产业关联的方式

2.2.2 投入产出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假设 2.2.2.1 投入产出方法的基本原理 2.2.2.2 投入产出方法的基本假设 2.2.3 中间需求与最终需求的概念

2.2.4 产业关联效应系数的经济涵义和分析 2.2.4.1 直接消耗系数 2.2.4.2 完全消耗系数

2.2.5 产业波及效果的分析

2.2.5.1 产业波及效果以及分析工具 2.2.5.2 产业波及效果现状分析 2.2.5.3 产业波及效果分析的其他应 2.3 产业结构政策

2.3.1 主导产业选择的基准及适用条件 2.3.1.1 主导产业的选择基准 2.3.1.2 主导产业选择的适用条件 2.3.2 不同类型的产业政策 2.3.2.1 支柱产业支持政策 2.3.2.2 衰退产业援助政策 2.3.2.3 幼小产业保护政策 2.3.2.4 产业技术政策 第三部分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3.1 基本概念与一般原理

3.1.1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概念 3.1.1.1 经济增长的概念 3.1.1.2 经济发展的概念

3.1.2 工业化的含义与基本特征 3.1.2.1 工业化的含义 3.1.2.2 工业化的基本特征 3.1.3 发展水平的度量 3.1.4 内生增长理论的含义 3.1.5 二元结构的基本含义 3.1.6 经济发展中的制度因素 3.1.7 制度变迁理论的基本思想 3.2 经济发展战略与策略

3.2.1 进口替代与出口导向战略 3.2.1.1 进口替代战略 3.2.1.2 进口导向战略

3.2.2 比较利益和要素察赋的概念 3.2.2.1 比较利益的概念 3.2.2.2 要素察赋的概念 3.2.3 关税的作用

3.2.3.1 维护国家主权和经济利益

3.2.3.2 保护和促进本国工农业生产的发展 3.2.3.3 调节国民经济和对外贸易 3.2.3.4 筹集国家财政收入

3.2.4 外国直接投资的作用和消极影响 3.2.4.1 外国直接投资的作用 3.2.4.2 外商直接投资的消极影响 3.2.5 国际贸易对经济发展的贡献 3.2.6 WTO对中国产业发展的影响

3.2.6.1 加入WTO对中国产业发展的影响 3.2.6.2 我们的产业发展对策

3.2.6.3 具体的对各产业发展影响分析 3.2.7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3.3 区域经济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3.3.1 增长极理论 3.3.2 梯度转移理论 3.3.3 点轴开发模式

3.3.4 区域发展的基本一非基本原理 3.3.5 产业布局的影响因素 3.3.5.1 地理位置因素 3.3.5.2 自然因素 3.3.5.3 人口因素 3.3.5.4 社会经济因素 3.3.5.5 科学技术因素

3.3.6 区域分工的意义和形式

3.3.6.1 区域分工的意义 3.3.6.2 成本学说 3.3.6.3 要素察赋学说

3.3.7 区域经济政策的目标和内容 3.3.7.1 概念 3.3.7.2 目标 3.3.7.3 内容 3.4 循环经济

3.4.1 循环经济的内涵和意义 3.4.1.1 循环经济的内涵 3.4.1.2 发展循环经济的意义 3.4.2 产业生态学的基本思想

3.4.3 循环经济的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 3.4.4 循环经济的实践 第四部分城市经济与管理 4.1 城市化与城市体系 4.1.1 城市经济规模的概念

4.1.1.1 聚集经济与城市经济规模 4.1.1.2 城市经济规模与城市经济增长

4.1.1.3 城市经济适度规模、合理规模和最佳规模 4.1.2 城市聚集经济的成因和作用 4.1.2.1 城市聚集经济的成因 4.1.2.2 城市聚集经济的作用 4.1.3 城市化的内涵和动力 4.1.3.1 城市化的内涵 4.1.3.2 城市化的动力

4.1.4 城市化的发展阶段与基本形式 4.1.4.1 城市化的发展阶段 4.1.4.2 城市化的三种基本形式

4.1.5 城镇体系的形成、特征和类型 4.1.5.1 城镇体系的概念 4.1.5.2 城镇体系的形成 4.1.5.3 城镇体系的特征 4.1.5.4 城镇体系的类型

4.1.6 中心城市的类别与作用 4.1.6.1 中心城市的类别 4.1.6.2 中心城市的作用 4.2 城市经济管理问题

4.2.1 城市人口、就业与土地利用的基本问题 4.2.1.1 城市人口的概念 4.2.1.2 城市人口变化的原因 4.2.1.3 城市规模的概念

4.2.1.4 城市劳动市场供给的影响因素 4.2.1.5 城市劳动市场需求的影响因素

4.2.1.6 城市就业增长的收益 4.2.1.7 城市就业增长的成本 4.2.1.8 土地价格的决定因素 4.2.1.9 土地利用分区制的内涵 4.2.1.10 土地利用分区的市场效应 4.2.2 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 4.2.3 城市经济开发区的种类和作用 4.2.3.1 经济技术开发区 4.2.3.2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4.2.3.3 保税区

4.2.3.4 边境经济合作区

4.2.4 地方政府的职能和作用 4.2.4.1 政府的基本职能 4.2.4.2 政府管理运行的职能

4.2.4.3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地方政府职能与作用 4.2.5 政府失效的含义与寻租问题 4.2.5.1 政府失效的含义 4.2.5.2 寻租问题

4.2.6 提升政府能力的战略与途径 4.3 城市财政与城市金融 4.3.1 城市财政的职能与作用 4.3.1.1 财政的涵义与特征 4.3.1.2 城市财政的职能 4.3.1.3 城市财政的作用 4.3.2 税收的经济效应 4.3.2.1 税收效应概述

4.3.2.2 4322税收对消费的效应 4.3.2.3 4323税收对企业生产的效应 4.3.2.4 4324税收对储蓄的效应

4.3.3 城市金融的种类及其在城市经济中的作用 4.3.3.1 城市金融的种类

4.3.3.2 城市金融在城市经济中的作用 4.3.4 城市金融市场的组成及其作用 4.3.4.1 城市金融市场的组成 4.3.4.2 城市金融市场的作用 4.4 上海城市经济

4.4.1 上海市支柱产业概况 4.4.1.1 上海信息产业概况 4.4.1.2 上海金融产业概况 4.4.1.3 上海商贸产业概况t 4.4.1.4 上海汽车制造产业概况 4.4.1.5 上海成套设备产业概况 4.4.1.6 上海房地产业概况 4.4.2 上海市工业产业的特点

4.4.3 上海市工业产业的调整和优化 4.4.3.1 需要积极调整的工业产业 4.4.3.2 需要继续发展的重点产业 4.4.3.3 都市型产业

4.4.3.4 扶植与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 4.4.4 上海城市功能定位及发展战略 4.4.4.1 上海城市功能定位 4.4.4.2 上海城市发展战略

第一部分.产业组织 1.1市场结构

在产业组织理论中,市场结构是指企业市场关系的特征和形式,它反映市场的竞争和垄断关系。内容包括:(1)卖方(企业)之间的关系;(2)买方(企业或消费者)之间的关系;(3)买卖双方的关系;(4)市场内已有的买方和卖方与正要进入或可能进入市场的卖方、卖方之间的关系。市场结构之所以重要,是因为这种结构决定了厂商的行为,故而又决定了产业绩效的好坏。集中度、产品差别化和进入壁垒是影响市场结构的三个因素.1.1.1市场结构的基本类型

根据竞争和垄断程度的不同,并参照厂商数目、产品差别程度、进入市场的难易程度以及厂商对产量和价格的控制程度等,一般把市场分成四种基本类型。

1、完全竞争市场

完全竞争又叫纯粹竞争,是指一种竞争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的市场结构。

2、完全垄断市场

完全垄断就是独家垄断。是指某企业是某产品的唯一供给者,不存在任何竞争对手。

3、垄断竞争市场

是一种既有竞争又有垄断,即非完全竞争又非完全垄断的市场形态。

4、寡头垄断市场

只有少数企业生产同种产品,每家企业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任何一家的产量及价格的变化,都会对市场、对其他企业产生影响。因此,这些企业之间存在相互依存性。

1.1.2各类市场结构的行为特征和效果分析

1.1.2.1完全竞争的市场行为特征和市场效果分析 1.完全竞争的市场行为特征:

(1)市场上有许多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他们中的任何一个人其买或卖的数量,在市场中只占非常小的比例,以致无法通过自己的买或卖行为影响市场价格。(2)企业生产的产品品质均一,具有同质性。

(3)生产要素(资源)可以自由流动,具有充分的流动性。

(4)市场资讯完全,市场的信息是畅通的、准确的。市场中的生产者和消费者都具有完备的信息。在现实中,完全符合上述特征的市场是不存在的。只有某些产品的市场比较接近于完全竞争的市场形态。

2.完全竞争的市场效果分析: 供求平衡,成本低,价格低。

1.1.2.2完全垄断的市场行为特征和市场效果分析 1.完全垄断的市场行为特征:

(1)厂商家数只有一家。(2)产品独特,缺乏替代性。(3)市场资讯极端缺乏。

(4)其他厂商加入市场十分困难。

(5)垄断厂商价格的制定以获取最大超额利润为目标。2.完全垄断的市场效果分析: 成本与价格高,产量低。

1.1.2.3垄断竞争的市场行为特征和市场效果分析 1.垄断竞争的市场行为特征:(1)买卖人数众多。(2)产品异质。

(3)市场讯息灵通但不完全。(4)厂商进出市场容易。

2.垄断竞争的市场效果分析: 介于完全竞争与完全垄断之间。

1.1.2.4寡头垄断的市场行为特征和市场效果分析 1.寡头垄断的市场行为特征:(1)只有少数几个厂商。

(2)产品可能同质,亦可能异质。(3)市场资讯不完全。(4)厂商进出市场不容易。2.寡头垄断的市场效果分析: 抬高价格但有利于规模和科技。1.1.3行业进入壁垒的概念和分类

集中度和产品差别化反映的是市场中现实的竞争企业的数量和竞争强度,而对进入壁垒的分析,则是从新企业进入市场的角度考察市场关系的调整和变化,反映的是市场中潜在的竞争强度。

进入(Entry):企业进入新的业务领域,开始生产或提供某一特定市场上原有产品或服务的充分替代品.包含两个因素:进入程度,反映为市场份额的变化;进入速度,一开始就大规模生产,还是由小到大扩张规模。

进入壁垒的英文原词为BarrierstoEntry,指准备和刚刚进入某行业的企业在于已由企业竞争的过程中遇到的不利因素。任何可以降低企业进入的可能性,进入范围,进入速度的因素(原因)都属于进入壁垒。Stigler认为进入壁垒是一种生产成本(在某些或每个产量水平上),这种成本是打算进入一产业的新厂商必须负担,而已在该产业的厂商无需负担的成本。克拉克森等持同样观点,即新厂商比老厂商多承担的成本。我们再来看一下其他学者的看法: 贝恩:进入壁垒是与潜在的进入者相比,现存厂商所享有的有利条件,这些条件是通过现存厂商可以持久地维持高于竞争的价格而没有导致新厂商的进入反映出来的。杨治:进入壁垒是新企业比老企业必须多承受的不利因素。杨蕙馨:进入壁垒是指当某一产业的在位厂商赚取超额利润时,能够阻止新厂商进入的因素。行业进入壁垒分两类:结构性壁垒与策略性壁垒。

结构性壁垒(经济性壁垒)产生于产业的基本特性,包括技术,成本,消费者偏好,规模经济和市场容量等。分为四种:绝对成本优势进入壁垒、规模经济进入壁垒、必要资本量进入壁垒和产品差异进入壁垒。虽然分为四类,但在实际中往往是各种因素同时发挥作用的。策略性壁垒(行为性壁垒)产生于在位厂商的行为,在位者通过提高对手进入的结构性壁垒,可置

信威胁等阻止潜在进入者的进入。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阻止进入行为,另一种是驱除对手行动。

此外,政府的政策法规形成法律的或政府规制的壁垒。

1.1.4行业退出壁垒的概念和分类

退出(Exit):从原来的业务领域撤出,放弃生产原产品或提供原服务。含主动放弃与被动出局(Exit与Shakeout)。退出包括破产和转产两种情况。退出壁垒是企业在退出该行业时遇到的障碍,按杨蕙馨的说法,是指当在位厂商决定退出行业时所承担的成本。任何降低潜在亏损者退出该行业的因素都构成退出壁垒。行业进入壁垒分两类:经济性壁垒与制度性壁垒。

1.1.5规模经济的概念及原因 1.1.5.1规模经济的概念

所谓规模经济(Economiesofscale)是指企业通过大量生产和销售,实现成本下降与收益递增。规模经济是长期平均成本随产量增加而减少的特性。若厂商的产量扩大一倍,而厂商增加的成本低于一倍,则称厂商的生产存在规模经济,与规模经济对应的是规模不经济。

经济学家认为,随着产量的增加,厂商的生产规模逐渐扩大,最初厂商扩大规模使得生产处于规模经济阶段。规模经济描述了两个相互联系的经济现象:它表明企业经营只有达到一定规模,才能收回经营过程中的各种耗费。它还表明,企业经营和生产在达到盈亏平衡点以后,在未超出某个上限之前(在产量的增加尚未引起生产设施的调整,从而追加投资之前),单位产品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而下降。

1.1.5.2规模经济的原因

产生规模经济的原因主要有:第一,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厂商可以使用更加先进的生产技术。在实际生活中,机器、设备往往是有不可分割性,有些设备只存在较大的生产规模下才能得到使用。第二,规模扩大有利于专业分工。第三,随着规模扩大,厂商可以更为充分地开发和利用各种生产要素,包括一些副产品。第四,随着规模扩大,厂商生产要素的购买和产品的销售方面就拥有更多的优势,随着厂商产量的增加,这些优势逐渐显示出来。但是,讲到规模经济时一定要注意:厂商的规模并非越大越好,对于特定的生产技术,当厂商的规模扩大到一定程度后,生产就会出现规模不经济,造成规模不经济的原因主要是管理的低效率。由于厂商规模过大,信息传递费用增加,信号失真,规模过大滋生官僚主义,使得规模扩大所带来了成本增加更大,出现规模不经济。1.1.6范围经济的概念及原因

所谓范围经济(EconomiesofScope),是指企业生产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产品而引起的单位成本的降低,或由此而产生的节约。这与企业通过扩大产品的生产规模而使生产成本降低所获得的规模经济是有区别的。前者强调生产不同种类产品获得的经济性,后者强调的是产量规模带来的经济性。因此,要获得范围经济,一是企业必须生产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产品(包括品种与规格)。二是产品的单位成本由此而降低或得到节约。范围经济是指一个企业同时生产多种产品形成的经济性。范围经济的原因:增加生产品种可降低成本,单个企业的联合产出超过两个各自生产一种产品所能达到的产量(两个企业分配到的投入物相等)。

1.1.7可竞争市场理论

可竞争市场理论(TheoryofContestableMarkets)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鲍莫尔(W.J.Baumol)以及帕恩查(J?C?Panzar)和韦利格(R?D?Willing)等人在芝加哥学派产业组织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来的。1981年12月29日,鲍莫尔在就职美国经济学会主席的演说中,首次提出了可竞争市场的概念。随后,1982年他们3人合著的《可竞争市场与产业结构理论》一书的出版,标志着可竞争市场理论的形成。沉淀成本是可竞争市场存在的关键。可竞争市场是指那种进入完全自由以及退出没有成本的市场。可竞争市场的本质在于它们很容易受到打了就跑的进入者的伤害。

基本特征:在可竞争市场中,良好的生产效率和技术绩效等市场绩效,在传统的理想的市场结构以外仍然是可以实现的,而无须众多的竞争企业的存在。只要保持市场进入的自由,只要不存在特别的进出市场成本。它可以是寡头市场,甚至是垄断市场,但只要保持市场进人的完全自由,只要不存在特别的进出市场成本,潜在竞争的压力就会迫使任何市场结构条件下的企业采取竞争行为。在这种环境条件下,包括自然垄断在内的高集中度的市场结构是可以和效率并存的.1.1.8交易费用理论的基本观点

交易费用经济学认为经济活动总是伴随着交易而进行的,而交易过程又是有成本的,交易费用理论以交易费用为分析工具,研究经济组织和各种制度安排的产生和发展。认为战略联盟作为介于企业与市场之间的一种组织形式,具有稳定交易关系,降低交易成本,便于监督的特点。

诺贝尔奖获得者罗纳德?科斯(R.H.Coase)在1937年发表的《企业的性质》中提出“交易费用”(Transaction Costs)概念,认为市场运行中存在着“交易费用”。在科斯看来,交易费用至少包括两项内容:(1)运用价格机制的成本。即在交易中发现相对价格的成本。其中包括获取和处理市场信息的费用。(2)为完成市场交易而进行的谈判和监督履约的费用。其中包括谈判、订立合约、执行合约并付诸法律规范因而必须支付的有关费用。此外,科斯认为,交易费用还包括由未来不确定性风险而引致的费用,以及度量、界定和保护产权的费用。

交易费用在企业生产总费用中占有很大比例,且在不断增加。威廉姆森是交易费用理论的代表人物,他把高比例交易费用的决定因素归纳为:(1)契约人的行为假设。即契约人面对外界不确定性、复杂性时有限理性的不足假设与机会主义行为倾向假设。(2)交易过程的三个维度的特性:资产专用性、交易的不确定性及交易频率。这两组因素导致交易活动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使交易费用增加,使某种制度安排和交易方式的选择成为必要。战略联盟被认为是这样一种新的制度安排,它顺应了企业节约市场交易费用的需要,通过建立较为稳固的合作伙伴关系,从而稳定双方交易,减少签约费用并降低履约风险。从威廉姆森的交易费用决定因素来看,(1)战略联盟的建立将促使联盟伙伴之间的“组织学习”,从而提高对方对不确定性环境的认知能力,减少因交易主体的“有限理性”而产生的种种交易费用。同时,联盟企业之间的长期合作关系也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交易双方之间的机会主义行为,使因这一行为带来的交易费用控制在最低限度。(2)从资产专用性特征看,企业之间趋于以战略联盟替代市场机制以稳定交易关系,降低交易费用。资产的专用性越高,交易双方签约关系保持长期稳定性越有意义,企业之间合作的意愿越强,尤其战略联盟对专用性资产的“共同占有”更是降低风险与费用的有效选择;从交易的不确定性特征看,建立战略联盟,可充分利用联盟组织的稳定性抵消外部市场环境中的不确定性,进而减少由不确定性引致的交易费用;第三个特征一交易频率是通过影响相对的交易费用而决定交易合约和制度安排的选择,这类与交易发生的频率有关的联盟常常发生在有纵向联系的制造企业和经销商、供应商之间,这些处于上下游的企业之间由于存在较高的交易频率,乐于建立供销联盟来稳定交易关

系,节约交易费用。

1.1.9博弈论的基本概念 1.1.9.1博弈论

博弈论研究决策主体的行为发生直接相互作用时的决策以及这种决策的均衡问题。1.19.2博弈论的基本概念 博弈论的基本概念有:

1参与人(player),指博弈中选择行动以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决策主体。

2行为(action)是指参与人的决策变量,如消费者效用最大化决策中的各种商品的购买量;厂商利润最大化决策中的产量,价格等。

3策略(strategies)又称战略,是指参与人选择其行为的规制,也就是指参与人应该在什么条件下选择什么样的行动,以保证自身利益最大化。4信息(information)是指参与人在博弈过程中的知识,特别是有关其他参与人(对手)的特征和行动的知识。

5收益(payoff)又称支付,是指参与人从博弈中获得的利益水平,它是所有参与人策略或行为的函数。

6结果(outcome)是指博弈分析者感兴趣的要素集合。

7均衡(equilibrium)是指所有参与人的最优策略或行动的组合.这里的“均衡”是特指博弈中的均衡,一般称之谓“纳什均衡(Nashequilibrium)”。

1.1.9.3博弈的分类

第一,按照参与人的先后顺序分为静态博弈(staticgame)和动态博弈(dynamicgame)。静态博弈是指在博弈中,参与人同时选择或虽非同时选择但后行动者并不知道先行动者采取了什么具体行动。动态博弈是指在博弈中,参与人的行动有先后顺序,且后行动者能够观察到先行动者所选择的行动。

第二,按照参与人对其他参与人的了解程度分为完全信息博弈和不完全信息博弈。完全博弈是指在博弈过程中,每一位参与人对其他参与人的特征,策略空间及收益函数有准确的信息。如果参与人对其他参与人的特征,策略空间及收益函数信息了解的不够准确,或者不是对所有参与人的特征,策略空间及收益函数都有准确的准确信息,在这种情况下进行的博弈就是不完全信息博弈。

第三,按照参与人之间是否合作分为合作博弈和非合作博弈。合作博弈是指参与人之间有着一个对各方具有约束力的协议,参与人在协议范围内进行的博弈。反之,就是非合作博弈。

1.1.10信息不对称产生的问题 1.1.10.1信息不对称的一般原理 信息不对称的一般原理:信息不对称是信息不完全的一种情况,即一些人比另一些人具有更多、更及时的有关信息。信息不对称不仅是由于人们常常限于认识能力不足,不可能知道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发生或将要发生的任何情况,更重要的是,由于行为主体为充分了解信息所花费的成本太大,不允许其掌握完全的信息。因此,信息不对称其实就是信息分布或信息获得的不公平性,其主要来源一是信息的不公平性,二是市场内幕交易。信息不对称将产生两方面的问题: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1.1.10.2逆向选择

所谓逆向选择通常是指在信息不对称的状态下,接收合约的人一般拥有私人信息并且利用另一方信息缺乏的特点而使对方不利,从而使市场交易过程偏离信息缺乏方的愿望。“逆向选择”可定义为信息不对称所造成市场资源配置扭曲的现象(资源配置不合理)。

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存在着一些和常规不一致的现象。本来按常规,降低商品的价格,该商品的需求量就会增加;提高商品的价格,该商品的供给量就会增加。但是,由于信息的不完全性和机会主义行为,有时候,降低商品的价格,消费者也不会做出增加购买的选择,提高价格,生产者也不会增加供给的现象。所以,叫“逆向选择”。

坏的产品驱逐好的产品,原因是在购买前的信息不对称。例如:A老年人的健康保险,越是不健康的越要买保险;B劳动力市场,只有劳动力本人更了解劳动力自己。

模糊、无效和虚假等低质量信息会导致“逆向选择”效应。假设降价所刺物增加的需求量都能得到供给。因为有很多低质量信息,一段时间之后,按平均信息质量开的价就会降低,这样好的信息就会退出市场,这样市场上就会充满低质量信息,消费者获得这样的信息显然是很吃亏的,一定时间过后,需求量不升反降。逆向选择的解决方法是发送信息至双方信息对称。

1.1.10.3道德风险

道德风险是指交易合同达成后,从事经济活动的一方为了最大限度地增进自身效益而做出不利于另一方的行动。简单地说,交易行为己经发生,一方不守约,而使得另一方受害。例如:汽车全险,制订免赔条款,使得投保人更加小心驾驶。下面是另一个例子:

在我国,国家是委托者,企业的厂长(经理)是代理人,双方存在利益不一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具体来说国家追求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而企业经理人员追求的是诸如工资、升迁、休闲等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企业经理人员具有信息优势,这样,就存在扭曲会计信息,追求自身利益的条件。另一方面会计人员也存在道德风险,会计人员更有可能利用自身的信息优势挪用公款、贪污,造成会计信息失真。

补充阅读材料 信息不对称

2001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了三位美国经济学家:约瑟夫?斯蒂格利茨、乔治?阿克尔洛夫、迈克尔?斯彭斯,以表彰他们70年代在”使用不对称信息进行市场分析”领域所做出的重要贡献。

传统经济学基本假设前提中,重要的一条就是”经济人”拥有完全信息。实际上人们早就知道,现实生活中市场主体不可能占有完全的市场信息。信息不对称必定导致信息拥有方为牟取自身更大的利益使另一方的利益受到损害,这种行为在理论上就称作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为减少或避免这类行为的发生或者降低信息搜寻的成本,提高社会资源配置效率,经济学家为此提出了许多理论和模型。上述三位2001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正是在信息具有价值这一基础上,将信息不对称理论广眨应用于各个领域,并得到了实践的验证,从而揭示了当代信息经济的核心。

首先是阿克尔洛夫以其在哈佛大学期刊发表的论文《次品市场》,拉开了对信息不对称在商品市场应用的序幕;斯蒂格利茨分析了保险市场、信贷市场的道德风险问题,并相应地提出了缺乏信息的交易方应当如何获取更多的信息;斯彭斯则以其博士论文《劳动市场的信号》,对人才市场存在用人单位与应聘者之间信息不对称的根源进行了深入的挖掘。

阿克尔洛夫在1970年提出的分析旧车市场的11柠檬(次货或二手货)模型,开创了逆向选择理论的先河:在旧车市场上,只有卖者知道车的真实质量,买者只知道车的平均质量,因而只愿意根据平均质量支付价格;而在一辆旧车的任一价格上,那些最差的次品车的主人最急

于将他们的车出手;当买主把这些次品买回家后,才会逐渐发现它的缺陷:一段时间后,卖主能够接受的旧车的平均价格会下降,那些持有缺陷最轻的车的车主这时会认为还是将车留着自己用更为合算:这意味着,那些还留在市场上出售的汽车的平均质量又进一步降低了。因此说,?随着价格的下降,存在着逆向选择效应:质量高于平均水平的卖者会退出交易,只有质量低的卖者才会进入市场。将该模型扩展到整个商品市场,逆向选择就说明了假冒伪劣商品对市场的破坏作用:它们以低价出售,有可能将好产品挤出市场,并摧毁消费者对市场的信任,导致市场的萎缩,从而最终降低整个社会的福利水平。但是,无论是生产优质产品的厂商还是消费者,都能找到更好的传递信息和搜索信息的途径。首先,厂商可以提供保修承诺或以广告来向消费者传递优质产品的信号;其次,可以建立独立的质量监督、认证机构,帮助消费者识别劣质产品:此外,还有合同解决办法(即在合同中对交易双方进行行为约束)和信誉解决办法(即允许提供优质产品的厂商获得超额利润一.信誉租金”,从而形成一种有效的激励机制。厂商一旦在信誉上出问题,必定损失利益。这就使信誉成为一种真实的信号)。

同样,在保险市场上,道德风险来自保险公司不能观察到投保人在投保后的个人行为:如果保险者不按常规履行合同或故意遭险,往往会使保险公司承担正常概率之上的赔付率;这时的逆向选择来自保险公司事前不知道投保人的风险程度,从而使保险水平不能达到对称信息情况下的最优水平。当保险金处于一般水平时,低风险类型的消费者投保后得到的效用可能低于他不参加保险时的效用,因而这类消费者会退出保险市场,只有高风险类型的消费者才会愿意投保。当低风险消费者退出后,如果保险金和赔偿金不变,保险公司将亏损。为了不出现亏损,保险公司将不得不提高保险金。这样,那些不大可能碰到事故的顾客认为支付这笔费用不值得,从而不再投保,高风险类型消费者就会把低风险类型消费者”驱逐”出保险市场。这就是保险市场的逆向选择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保险公司可以通过提供不同类型的合同,将不同风险的投保人区分开,让买保险者在高自赔率加低保险费和低自赔率加高保险费两种投保方式之间选择,以防止被保人的欺诈行为。

在劳动力市场上,对于雇主来说,应聘者的受教育水平起着筛选和指示的作用。一个有大学文凭的人可以向雇主提供一种能够证明其有能力的信号。正是凭着”文凭”这个信号,雇主会按平均水平所做的决策来取舍雇员,并决定其应得到的报酬。所以,人们呆在学校里被认为可能主要不是为了获得更多的知识、生产技术,而是为了使潜在的雇主相信他们能创造较高的生产效率,应拿较高的工资。正是由于劳动力市场上雇主和雇员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要求必须靠一种市场信号来帮助信息缺少的一方进行识别。

1.2市场行为

1.2.1倾销与反倾销的概念

倾销(dumping)是指某国的制造商或出口商将某种产品以低于正常价值的价格出口到另一国的贸易行为。反倾销(anti-dumping)是指进口国主管当局根据受到损害的国内工业的申诉,按照一定的法律程序对以低于正常价值的价格在进口国进行销售的、并对进口国生产相似产品的产业造成法定损害的外国产品,进行立案、调查和处理的过程和措施。其实施是以反倾销法为依据,立足于进口国产业及其生产者的利益,维护正常国际贸易秩序和国内市场公平竞争秩序。反倾销是以前的《关贸总协定》和现在的“世界贸易组织”所承认的用以抵制不公平国际贸易行为的一种措施。

倾销可以分为续性倾销、掠夺性倾销和偶然性倾销三种。持续性倾销(persistent dumping)是进口另垄断者通过(被隔离的)高于国际市场的价格,在国内市场进行垄断性销售(存在外国生产者的竞争),使总利润最大化的一种持续倾向,也称高价倾销。

掠夺性倾销(predatorydumping)是某种商品以低于成本的价格或低于出口国内市场价格的进

口国进行销售,以将进口国生产者挤出市场,然后提高价格,从垄断进口国市场中获利。偶然性倾销(sporadicdumping)是偶然以低于成本或低于出口国价格在进口国销售某种商品,其目的是避免进口国降价销售同类过剩的商品。

倾销其实质是滥用自由贸易的行为,与贸易自由化原则背道而驰。1.2.1.1什么是倾销与反倾销 按照反倾销法规定,“倾销”是指一国产晶以低于正常价格进入进口国市场并使进口市场已建立的产业受到实质性伤害或构成这一威胁.或实际上使进口围产业延迟建立.倾销只是一种商业行为,反倾销是众多保护措施之一,它反映的是两国相关行业的竞争优势对比.这种竞争不仅涉及宴赋规模经济,需求与市场规模等生产条件.而且也涉及一国包括贸易政策在内的社会政治经济环境。1.2.1.2倾销与反倾销的实质

倾销是垄断企业实行差别待遇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结果。如果某出口商品存在唯一的供给厂商,且国内外对访商晶的需求不为无穷大,该垄断企业可以运用其垄断力量,通过减少供给来提高价格。如果国内外市场是可以相互隔离的,该企业就可以实行差别政策,在需求弹性较小的市场实行较高的价格,在国内外市墙缺乏弹性伪条件下,就会出现倾销,产生倾斜的经济效应。

从理论上讲,出口国的出口价槐是否低于其田由价格,与进口国是无关的、面且对进口国来说,进口价格越低,则贸易条件对自己越有利.当然,进口国为保护国内生产可以征收进口税来限制进口,但是,却不一定要因为出口价低于其内销价格或出口企业的平均成本或边际成本而去提高税率,事实上,各国普遍实现反倾销,主要是考虑以下因素(1)倾销导致进口国经济的不稳定,而且句能成为垄断工具。(2)进口国政府一般更关心生产者的利益而非消费者的利益。同时,进口价格的降低,也许还导致政府不愿看到的某种国内收入再分配的情况.这涉及政府对社会福利的主观评价即价值判断问题.(3)导致不公平,这一评价是基于这样的观念,即只有在进、出口国的生产者同样有效率,具有同样是向下倾斜的成本曲线时,双方的竞争才是公平的。这时可能形成双方各自占据本国国内市场或双方依据产品差异分割市场的情况,但是,如果出口国企业获得关税保护,就可以以低于平均成本的价格出口,既占有国内市场又占有进口国市场。或者,如果出口国企业的国内市场规模较大就以获得“不公平”优势,使其出口价格更低,甚至低于平均成本,从而同时夺取两国市场。倾销与反倾销的本质是出口国与进口国之间的“对话”“搏弈”的一场硝烟的战争。

1.2.1.3倾销的经济学定义

在经济学领域,当某种产品大量而廉价地投向某一市场,造成该市场的波动,并导致该市场上的其他竞争者销售困难,产品销售者的这一行为就是倾销。早在自由资本主义贸易初期,重商主义者竭力主张鼓励本国产品低价出口,同时通过关税或其他非关税措施,阻挡外国产品的廉价进口,以使本国在贸易中获得更大利益。16~17世纪的英国采用这种方法挤垮外国同类产业,占领外国市场。18~19世纪,倾销更是大英帝国实现殖民掠夺的一种重要手段。1766年,著名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其代表作《国富论》中详细论述了当时各国允许对出口实行官方奖励的习惯做法,并称之为倾销。但其所谓的倾销行为与现代114卜贴”(Subsidy)的定义更为接近。自19世纪末叶起,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广泛利用厂房和机器设备实现大规模生产,生产商有能力垄断国内市场,进而有实力低价抢占外国市场。

由此,20世纪初美国经济学家雅各布?瓦恩纳(JacobViner)首次给倾销下定义,即“倾销是同一商品在不同国家市场上价格歧视”。所谓“价格歧视”(pricediscrimination)是指同一产品在不同国家市场上的售价不同,即在出口国或原产国市场以高价出售,在进口国市场以低价出

售。价格歧视既包括同一产品并非基于不同的成本,而是基于国内与国外人为的价格差,也包括同一产品以不同的价格向相互竞争或相互不存在竞争的买主出售。

1.2.1.4倾销的法律定义

上述经济学中的倾销定义是倾销作为一个法律概念的重要理论渊源,但反倾销法中使用的,“倾销”一词有着特定的含义,与经济学上的意义不尽相同。

反倾销法中的“倾销”概念以《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中的倾销定义最为权威。总协定第6条将倾销定义为:“将一国产品以低于正常价值的方法进入另一国市场内,如因此对某一缔约国领土内己建立的某项工业造成实质性损害或产生实质性威胁,或者对某一国内产业的兴建产生实质性损害,这种倾销应该受到谴责;中国对外贸易法第30条作了相同规定:产品以低于正常价值的方式进口,并由此对国内已建立的相关产业造成实质损害或者产生实质损害的威胁,或者对国内建立相关产业造成实质阻碍时,国家可以来取必要措施,消除或者减轻这种损害或者损害的威胁或者阻碍。

1.2.1.5反倾销案例 所谓反倾销,是指进口国反倾销调查当局依法对给本国产业造成损害的倾销行为采取征收反倾销税等措施以抵消损害后果的法律行为。1997年11月10日,吉林造纸厂(集团)有限公司等9家新闻纸生产企业代表中国新闻纸产业向中国外经贸部提出了对来自加拿大、韩国和美国的进口新闻纸进行反倾销申请书后,依照中国《反倾销条例》的有关规定,对申请材料进行了审查,认为这9家新闻纸生产企业在国内新闻纸行业中所占市场份额已达到50%以上,因而有资格代表中国新闻纸产业提出反倾销调查申请,且申请材料符合中国《反倾销条例》第12条的规定,经国家经贸委于1997年12月10日正式立案公告,对原产于加拿大韩国和美国进口到中国的新闻纸进行反倾销调查。调查之后作出初步裁定,确定原产于加拿大、韩国和美国的进口新闻纸存在倾销,对国内相关产业存在损害,并且倾销与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根据初步裁定结果,国家外经贸部决定,自1998年7月10日起,对原产于上述国家的进口新闻纸开始实施临时反倾销措施。有关企业在进口这些产品时,必须向中国海关提供与初步裁定确定的倾销幅度相适应的现金保证金。初裁之后,国家外经贸部和经贸委在充分考虑有关证据及各方意见的基础上作出了最终裁定,裁定自1999年6月3日起,中国海关开始对进口上述国家的新闻纸征收反倾销税,至此,中国首起反倾销调查以中国企业胜诉结束。目前,除上述案件外,还有武钢诉俄国冷轧硅钢片倾销案,杜邦等6家公司诉韩国业聚酪薄膜倾销案,太原3家公司诉韩国、日本企业不锈钢冷轧薄板倾销案,上海高桥等3家公司诉美国、日本、德国等国企业丙酸酪倾销案。

1.2.2企业并购的形式与动因 1.2.2.1企业并购的形式

从企业并购的行业角度可分为三类:一是横向并购,指同属于一个产业或行业、生产或销售同类产品的企业之间发生的并购行为。二是纵向并购,指生产过程或经营环节紧密相关的企业之间的并购行为。又可分为向前并购,即向其产品的后加工方向并购;向后并购,即向其产品的前加工方向并购。三是混合并购,指生产和经营彼此没有关联的产品或服务的企业之间的并购行为。

从企业并购付款的方式可分为四种:一是用现金购买资产。二是用现金购买股票。三是以股票购买资产,即并购公司向目标公司发行并购公司自己的股票以交换目标公司的大部分或全

部资产。四是用股票交换股票,一般是并购公司可直接向目标公司的股东发行股票以交换目标公司的大部分或全部股票,通过这种形式目标公司往往会成为并购公司的子公司。从并购企业的行为可分为两种:一是善意并购,又称白袍骑士,指并购企业以比较公道的价格,提供较好的条件完成并购。二是敌意并购,又称黑袍骑士,指并购企业采取未先与目标企业经营者协商而秘密地收购目标企业分散在外的股票,使目标企业不得不接受。从公司法角度可把企业合并分成吸收合并、新设合并和购受控股权益三种形式。

吸收合并,即兼并,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公司合并中,其中代个公司因吸收(兼并)了其他公司而成为存续公司的合并形式。在合并中,存续公司仍然保持原有的公司名称,有权获得其他被吸收公司的资产和债权,同时承担其债务,被吸收公司从此不复存在。

新设合并,又称创立合并或联合,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公司通过合并同时消亡,在新的基础上形成一个新的公司,这个公司叫新设公司。新设公司接管原来几个公司的全部资产、业务和债务,新组建董事会和管理机构。新设合并有以下特点:一是合并各方资产所有权在合并后并没有消失,只是以合并后企业的所有权形式出现。二是合并各方法人所有权的转让是无偿的,并连带将原各自企业资产的使用权、支配权、收益权等一并转让给新设企业。三是合并的目的在于避免同行业公司间的互相竞争,加强公司间的协作关系。新设合并有以下优点:一是有利于企业的生存和壮大。二是有利企业垄断市场能力的增强。三是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利润。四是有利于吸收相互的先进经验,弥补管理不足。新设合并的程序一般包括5个步骤:一是缔结合并契约。二是股东大会批准合并契约。三是结算资产负债。四是通告债权人。五是申请登记。购受控股权益,是指一家企业购受另一家企业时达到控股百分比股份的合并形式。所谓控股股份,在理论上指持有投票权的股票即普通股的51060在公司规模较大、股权比较分散的情况下,只需较少的股份就可达到控股的目的。1222企业井购的动因

并购的动因是指并购的动力及原因,并购的动因有:(1)扩大规模,降低成本费用(2)市场份额和战略地位(3)品牌经营和知名度(4)垄断利润

(5)满足企业家的成功欲

(6)股东不愿意继续经营企业,索性卖掉企业

(7)股东通过卖掉企业使创业投资变现或实现创业人力资本化(8)企业陷入困境,通过被兼并寻求新的发展(9)通过被有实力的企业兼并或交换股份,“背靠大树好乘凉”(10)通过兼并获得资金、技术、人才、设备等外在推动力

另外,有些学者认为,企业并购有多种动因,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企业发展的动机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只有不断发展才能生存下去,通常情况下企业既可以通过内部投资获得发展,也可以通过购并获得发展,两者相比,购并方式的效率更高,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购并可以节省时间。企业的经营与发展是处在一个动态的环境之中的,在企业发展的同时,竞争对手也在谋求发展,因此,在发展过程中必须把握好时机,尽可能强在竞争对手之前获取有利的地位。如果企业采取内部投资的方式,将会受到项目的建设周期,资源的获取以及配置方面的限制,制约企业的发展速度。而且通过购并的方式,企业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将企业规模作大,提高竞争能力,将竞争对手击败。尤其是在进入新行业的情况下,谁领先一

步,就可以取得原材料、渠道、声誉等方面的优势,在行业内迅速建立领先优势,者以优势一旦建立,别的竞争者就难以取代,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通过内部投资,逐渐发展,显然不可能满足竞争和发展的需要。因此,购并可以使企业把握时机,赢得先机,获取竞争优势。

2、并购可以降低进入壁垒和企业发展的风险。企业进入一个新的行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壁垒,?包括:资金、技术、渠道、顾客、经验等,这些壁垒不仅增加了企业进入这一行业的难度,而且提高了进入的成本和风险。如果企业采用购并的方式,先控制该行业的原有的一个企业,则可以绕开这一系列的壁垒,是现在这一行业中的发展,这样可以使企业以较低的成本和风险迅速进入这一行业。尤其是有的行业受到规模的限制,而企业进入这一行业必须达到一定的规模,这必将导致生产能力的过剩,引起其他企业的剧烈反抗,产品价格可能会迅速降低,如果需求不能相应的得到提高的话,该企业的进入将会破坏这一行业的盈利能力。而通过购并的方式进入这一行业,不会导致生产能力的大幅度扩张,从而保护这一行业,使企业进入后有利可图。

3、购并可以促进企业的跨国发展。目前,竞争全球化的格局己基本形成,跨国发展已经成为经营的一个新趋势,企业进入国外的新市场,面临着逼近如国内新市场更多的困难。其主要包括:企业的经营管理方式、经营环境的差别、政府法规的限制等。采用并购当地己有的一个企业的方式的进入,不但可以加快进入速度,而且可以利用原有企业的运作系统、经营条件、管理资源等,使企业在今后阶段顺利发展。另外,由于被并购的企业与进入国的经济紧密融为一体,不会对该国经济产生太大的冲击,因此,政府的限制相对较少。这有助于跨国发展的成功。(二)发挥协同效应

购并后两个企业的协同效应主要体现在:生产协同、经营协同、财务协同、人才协同、技术协同。

1、生产协同。企业并购后的生产协同主要通过工厂规模经济取得。购并后,企业可以对原有企业之间的资产即规模进行调整,使其实现最佳规模,降低生产成本:原有企业间相同的产品可以由专门的生产部门进行生产,从而提高生产和设备的专业化,提高生产效率;原有企业间相互衔接的生产过程或工序,购并后可以加强生产的协作,使生产得以流畅进行,还可以降低中间环节的运输、储存成本。

2、经营协同。经营协同可以通过企业的规模经济来实现。企业购并后,管理机构和人员可以精简,使管理费用由更多的产品进行分担,从而节省管理费用;原来企业的营销网络、营销活动可以进行合并,节约营销费用;研究与开发费用可以由更多的产品进行分担,从而可以迅速采用新技术,推出新产品。并购后,由于企业规模的扩大,还可以增强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

3、财务协同。购并后的企业可以对资金统一调度,增强企业资金的利用效果,由于规模和实力的扩大,企业筹资能力可以大大增强,满足企业发展过程中对资金的需求。另外,购并后的企业由于在会计上统一处理,可以在企业中互相弥补产生的亏损,从而达到避税的效果。

4、人才,技术的协同。购并后,原有企业的人才,技术可以共享,充分发挥人才,技术的作用,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尤其是一些砖有技术,企业通过其他方法很难获得,通过购并,因为获取了对该企业的控制,而获得该项专利或技术,促进企业的发展。(三)加强对市场的控制能力

在横向购并中,通过购并可以获取竞争对手的市场份额,迅速扩大市场占有率,增强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另外,由于减少了一个竞争对手,尤其是在市场竞争者不多的情况下,可以增加讨价还价的能力,因此企业可以以更低的价格获取原材料,以更高的价格向市场出售产品,从而扩大企业的盈利水平。(四)获取价值被低估的公司

在证券市场中,从来理论上讲公司的股票市价总额应当等同于公司的实际价值,但是由于环境的影响,信息对不对称和未来的不确定性等方面的影响,上市公司的价值经常被低估。如果企业认为自己可以比原来的经营者作的更好,那么该企业可以收购这家公司,通过对其经营获取更多的收益,该企业也可以将目标公司收购后重新出售,从而在短期内获得巨额收益。(五)避税

各国公司法中一般都又规定,一个企业的亏损可以用今后若干年度的利润进行抵补,抵补后在缴纳所得税。因此,如果一个企业历史上存在着未抵补完的正额亏损,而收购企业每年生产大量的利润,则收购企业可以低价获取这一公司的控制权,利用其亏损进行避税。

1.2.3企业纵向一体化的收益和成本

纵向一体化对企业重构与供应商和销售渠道的纵向价值链具有重要意义,对企业成本的影响也错综复杂。如果产量能够达到有效的规模经济,纵向一体化的最大好处是在整合生产、销售、购买、控制和其他领域里获得经济效益或节约费用。有时,通过把技术上不同的生产作业结合起来,企业能够获得较高的合并作业的效率。一体化单位相邻的位置便于协调和控制,这种控制经济性能减少闲置时间,减少库存需要,减少在实现控制功能方面所需的人员。一体化经营还可以减少收集有关市场情况信息的需要或者更有可能降低获取信息的总成本以及一部分销售、定价、谈判和市场交易成本。纵向一体化的第二个潜在利益是技术的开发。在一些情况下它可以使基础企业对上游和下游单位的技术更为熟悉,这对基础企业的成功十分重要,是一种值得单独考虑的重要信息经济性。此外,纵向一体化可以保证企业在供应紧张阶段得到有效的供应,或者在总藉求不大的阶段保证产品有销路。但这些作用的发挥有一定的条件,运用不当会带来负面作用。

1.2.3.1企业纵向一体化的收益 纵向一体化的收益分析如下: a一体化的经济利益。

如果产量足以达到有效的规模经济,则最通常的纵向一体化战略利益是联合生产销售、采购、控制和其它经济领域内实现经济性。(1)联合经营的经济。企业纵向联合可以利用技术与管理知识和经营信息产生的范围经济损失,其经济性可以补偿非专业化的(2)内部控制和协调经济。如果企业是纵向一体化的,则安排、协调交货时间以及对紧急事件的反应的成本都可能降低。对生产进度表、交货时间表与维修活动的更好控制会产生原材料的更稳定的供应和畅通无阻的交贷能力,这一切会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3)信息经济。一体化经营可以减少对收集某些类型的市场信息的总成本。监控市场以及预测供给、需求与价格的固定成本可以由一体化企业的各个部分分摊,而在非一体化企业中将由各个实体承担。b开拓技术。

纵向一体化的另一个潜在利益是开拓技术。在某些情况下,它提供了进一步熟悉上游或下游事业相关技术的机会。这种信息技术的获得对基础事业的开拓与发展非常重要.c确保供给和需求。

纵向一体化确保企业在产品供应紧缺时得到充足的供应,或在总需求很低时能有一个产品输出渠道。但是,一体化能保证的需求t以下游需求单位所能吸收上游单位的产量为限。很明显,下游单位这样做的能力依赖于竟争条件对下游单位的影响。如果下游单位的需求不旺,下游单位的销量也会很低,它对相应的内部供应商的产童需求也很低。因此,一体化战略只能减少企业随意终止交易的不确定性。虽然纵向整合能力能够减少供应和需求的不确定性,并且能够规避产品价格的浮动,但这并不意味着内部转移价格不反应市场变动。在一个整合公司中,产品以转移价格从一个单位到另一个单位,而转移价格应反应市场价格,这样可以

保证每一个单位可以正常管理它的业务。d抵消议价实力与投入成本扭曲。

如果一个企业在与它的供应商或顾客做生意时,供应商或顾客有较强的议价能力,且它的投资收益超过了资本的机会成本,那么,即使整合不会带来其它益处,企业也值得整合。通过整合抵消议价实力不仅降低供应成本(通过后向整合),或者提高价格(前向整合),而且企业通过消除与具有很强的实力的供应商或者顾客所作的无价值的活动,使企业经营效率更高。抵消议价实力的后向整合还有另一个潜在益处:将提供投入的供应商的利润内部化能够表明这种投入的真实成本。企业可以调整其最终产品的价格以提高整合前的两个实体的总利润。企业可以通过改变下游单位的生产过程中所需的各类投入的组合来提高企业效率。e岐异化能力。

纵向一体化可以通过在管理层控制的范围内提供一系列额外的价值来改进本企业区别于其它企业的能力。

f提高进入和移动壁垒。

与没有纵向一体化的企业相比,整合企业通过纵向一体化可以得到某些战略优势,如较高的价格,较低的成本或较小的风险,从而提高了产业的进入壁垒。如果纵向一体化产生很大的规模经济或资本需求壁垒,强迫纵向一体化就会增加产业中的移动壁垒。g提高投资回报率。

有时,通过纵向一体化,企业可以提高它的总投资回报率。如果考虑一体化的生产阶段,纵向一体化具有可以为企业提供大于资本机会成本的投资回报结构。那么,即使一体化没有经济性,它也是有利的。h防止被封阻。

如果竞争者们是纵向一体化的企业,那么一体化就具有防御意义.竞争者的广泛一体化能够占用许多供应资源或者拥有许多称心的顾客和零售机会。在这种情况下,没有纵向一体化的企业面临着必须抢占剩余供应商和顾客的残酷局面。因此,为了防御的目的,一个企业必须纵向一体化,否则,就会面临被封阻的处境。

1.2.3.2企业纵向一体化的成本 a克服移动壁垒的成本。

纵向一体化要求企业克服移动壁垒,在上游或下游产业的竞争。这就需要付出成本、比如需克服规模经济、资本需求以及由专有技术或合适的原材料而具有的成本优势引起的壁垒等。b增加经营杠杆。

纵向一体化增加了企业的固定成本部分。如果企业在某一市场上购买某一种产品,那么所有成本都是变动的。如果在整合企业生产产品,即使有些原因降低了产品需求,企业也必须承担生产过程中的固定成本。由于上游单位的销售量,在两个业务中的任何一个引起波动的因素也在整个整合链中引起波动。经营周期、竞争或市场开发都可能引起波动。因此,纵向一体化增加了企业的经营杠杆,使企业面临在收入上较大的周期变化,这就增加了企业的经营风险。

c降低改换或变的灵活性。

纵向一体化意味着企业的命运至少部分的由其内部供应者及顾客的成功竞争的能力决定。技术上的变化、产品设计,包括零部件设计的变化、战略上的失败、或者管理问题都会是内部供应者提供高成本、低质量或者不合适的产品和服务,或者内部顾客或者销售渠道失去了他们应有的市场地位。与和某些独立实体签约相比,纵向一体化提高了改换其它供应商及顾客的成本。

d较高的全面退出壁垒。

进一步增加资产的专门化,战略上的内部关系或者对某一企业的感情联络的整合,可以提高总体退出壁垒 e资本投资需求。

纵向一体化要耗费资本资源,既在企业内部它有一个机会成本,而与一个独立实体打交道则应用外部的资本投资。纵向一体化还降低了企业分配其投资资金的灵活性。由于纵向链中的每以经营环节的表现是相互依赖的,因此,企业可能被迫在边际部分投资以维护整体,而不能像其它地方分配资本。

f封阻获得供应商及顾客的研究技能的通道。

纵向一体化可能切断来自供应商或顾客的技术流动。通常纵向一体化意味着一个企业必须承担发展自己技术实力的任务。然而,如果企业不实施一体化,供应商经常愿意在研究、工程等方面积极支持企业。g保持平衡。

整合体中上游单位与下游单位的生产能力必须保持平衡,否则就会出现问题。纵向链中有任何一个有剩余生产能力的环节(或剩余需求t的环节)必须在市场上销售一部分产品(或购买一部分投入),否则将牺牲市场地位。在这样一种条件下,这一不可能是困难的,因为纵向整合经常迫使企业从它的竞争者处购买原材料或向它的竞争者销售产品。由于担心得不到优先或者为了避免加强竞争者的地位,他们可能不情愿的与该企业做生意。

h弱化激励。纵向一体化意味着通过固定的关系来进行购买与销售。上游企业的经营激励可能会是在内部销售而不是为生意进行竞争而有所减弱。反过来,在从整合体内部另一个单位购买产品时,企业不会像与外部供应商做生意时那样激烈的讨价还价,因此,内部交易能减弱激励效应,不同的管理要求。尽管存在一个纵向关系,企业也能在结构、技术和管理上有所不同。弄懂如何管理这样一个具有不同特点的企业是纵向一体化的主要成本。能够很好的管理一部分纵向纵向一体化战略集成因素分析链的管理者不一定能够有效的管理其它部分。因此,一系列普通的管理方式和一系列普通假设不一定适合于纵向相关业务。

1.2.4企业技术创新的目的

企业技术创新的目的是为了产品的创新和市场创新,提高市场竞争力,其最终目的,也是为了企业获取最大的利润。企业技术创新的目的总的来说是为了促进企业的发展,可分为维持型和发展型两种。维持型的目的又可分为:(1)替代即将退出市场(逐步淘汰)的产品:(2)保持市场份额;(3)改进生产的适应性会(4)减少环境污染。发展型的目的又可分为:(1)开拓国内外新市场,增加市场份额:(2)扩大产品使用范围;(3)降低生产成本;(4)改进产品质量以及改进技术设备.1.2.5技术创新与市场结构的关系 关于技术创新与市场结构的关系,熊彼特最早提出了完全垄断的市场结构有利于技术创新的这一观点,他指出:经济发展的本质在于技术创新,而实际上垄断是资本主义经济技术创新的源泉。随后的学者莫尔顿?卡曼(M?卡曼)和南赛?施瓦茨(N?施瓦茨)进一步提出了决定技术创新的三个重要因素,即:竞争程度(强弱),企业规模(大小)和垄断力量(强弱)。竞争程度影响技术创新的积极性;企业规模影响技术创新开辟市场前景的大小;垄断力量影响技术创新的持久性,他们提出最有利于技术创新的市场结构是介于完全垄断和完全竞争之间的市场结构,即垄断竞争型的市场结构。他们认为,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企业规模一般较小,缺少足以保障技术创新的持久收益所需的推动力量,难以筹集技术创新所需的资金、物资条件,同时也难以开拓技术创新所需的广阔市场,因此难以引起较大的技术创新动机。在垄断统治的条件下,由于缺乏竞争对手的威胁,难以激发出企业重大创新的活力。而介于垄断和完全

竞争之间的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既避免了上述两种极端市场结构的缺陷,又兼有二者之优点,因而是最适宜于技术创新的市场结构的选择。

1.3市场绩效

市场绩效受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的共同制约,反映市场运行的效率。同时市场绩效的状况及变化反过来影响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

1.3.1市场绩效的衡量方法

产业组织的市场绩效从社会角度定义,从理论分析入手,认为按效率标准,竞争最有利于提高市场绩效。

现实经济中,市场绩效的评价一般涉及效率,创新,和分配公平。

市场绩效指标有利润率(收益率)指标、勒纳指数(Lemerindex)和贝恩指数(Bain index)。

市场绩效的衡量方法:(1)产业的技术进步是否以令人满意的速度进行,是否存在不断改进产品和生产过程的压力;(2)产品的利润率是否合理,随成本大幅下降价格是否能向下调整;(3)产业的企业规模结构是否合理,企业与产业是否处于适宜规模;(4)在销售费用及产品改型上是否存在浪费,销售费用在总费用中的比重是否存在过高现象;(5)产业生产能力的扩大是否与市场需求的增长相适应,是否存在长期的过剩生产能力.1.3.2帕累托效率的概念 帕累托效率,也称怕累托最适度,它是十九世纪末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围绕最适度条件来说明经济福利时所使用的概念。帕累托对资源配置效率是这样定义的:生产资源的重新配置已不可能使任何一个人过得更好,又不使任何其他人过得更坏,此时资源配置处于最佳状态(最有效率)。

1.3.3市场失灵的概念和原因

所谓“市场失灵”是指利用市场法则的结果造成对市场发展的阻碍。资本主义条件下造成市场失灵的直接原因是因为市场机制在配置资源过程中存在的:

(1)自发性。即各个分散的企业只从自身的局部利益出发,按照市场信号调整微观经济的资源配置,往往使整个社会资源配置处在无政府状态。

(2)滞后性。市场机制的作用自身不具备预见经济变化的功能。

(3)不稳定性。当市场机制的作用使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达到平衡时,不会因此而被稳定下来。市场机制的竞争是各企业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哪个部门获利相对丰厚就会调动自己的资源要素向哪一部门转移,从而造成供需平衡的不稳定性。而从根本上说,造成市场失灵的原因是对市场行为的过份依赖与放纵。

1.3.4外部性的概念

外部性的概念是剑桥学派两位奠基者亨利洒季威克和阿尔弗雷德冯歇尔率先提出的。“某种外部性是指在两个当事人缺乏任何相关的经济贸易的情况下,由一个当事人向另一个当事人所提供的物品束。”即供应者和接受者之间在事实发生之前缺乏任何谈判。20世纪20年代,马歇尔的学生、另一位剑桥经济学家庇古在其名著《4畜利经济学》中进一步研究和完善了外部性问题。他提出了”内部不经济”和”外部不经济”的概念,并从社会资源最优配置的角度出发,应用边际分析方法,提出了边际社会净产值和边际私人净产值,最终形成了外部性理论。庇古认为,在经济活动中,如果某厂商给其它厂商或整个社会造成不须付出代价的损失,那就是外部不经济,这时,厂商的边际私人成本小于边际社会成本。当出现这种情况

时,依靠市场是不能解决这种损害的,即所谓市场失灵,需要引入政府进行适当干预。既然在边际私人收益与边际社会收益、边际私人成本与边际社会成本相背离的情况下,依靠自由竞争是不可能达到社会福利最大的。于是就应由政府采取适当的经济政策,消除这种背离。政府应采取的经济政策是:对边际私人成本小于边际社会成本的部门实施征税,即存在外部不经济效应时,向企业征税;对边际私人收益小于边际社会收益的部门实行奖励和津贴,即存在外部经济效应时,给企业补贴。庇古认为,通过这种征税和补贴,就可以实现外部效应的内部化。这种政策建议后来被称为”庇古税”。米德也认为:“一种外部经济(或外部不经济)指的是这样一种事件,它使得一个(或一些)在做出直接(或间接地)导致这一事件的决定时根本没有参与的人,得到可觉察的利益(或蒙受可觉察的损失)”。

1.3.5公共物品的概念

公共物品,按萨缪尔森的严格定义,是指这样一种物品,“每个人对这种物品的消费不需要从其他人对它的消费中扣除”,换言之,一个人对它的消费不会导致别人对该物品消费的减少。纯公共物品具有两个特性:非竟争性(在既定的生产条件下,向一个额外的消费者提供商品的边际成本为零)和非排他性(对这种商品的使用进行收费是不可能的,或是耗费极大的)。由于排他基本是一个技术问题,并取决于可获得的技术,因此,纯公共物品的边界可能会发生变化。另外,有些物品本身不具竞争性,但可以人为地限制在某些消费者范围内消费,超过该范围,该物品便具有排他性,这类物品被称为俱乐部品;还有许多物品有公共物品的成分,但不是纯公共物品:有些具有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如在达到拥挤点之前的高速公路),有些具有非排他性和竞争性(如海洋中的鱼),这类物品被称作准公共物品。在现实生活中,公共物品可能会由私人来供给,如无偿建图书馆、饥荒的救济、私人资助的医学研究等,要解释这类行为,可能会存在两方面的观点:一方面可以借助于利他主义模型,个人可能会出于一种道德责任感关心他人的福利,于是就有动机使其捐赠的资金达到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那一点;另一方面,科斯考察了1610-1675年英国灯塔的供给,发现“三一塔”(英国灯塔当局)未建造任何灯塔,而私人建起的灯塔当时已有十座。灯塔的主人可以向船主收费,这种收费是船货和该船经过灯塔次数的函数。可能是由于存在这样的情况:一小部分人(如有些船主,其船货和船的价值相当大)从灯塔中的收益大大超过其成本,即使其他人不愿支付任何成本,他们也准备承担全部成本。然而,由于公共物品的特殊性质,自利的个人有‘嗒便车”的强烈动机。即使提供公共物品会使所有人的境况变好,如果受益者无法被强迫贡献其“公道的份额”,每个自利的个人就会希望由别人来承担公共物品的成本。如果个人的贡献份额与其表现出的偏好正相关,由于无法实现排他性,个人就会给出虚假的信号,“假装从某种集体消费活动中获得比实际情况更小的利益”。因此,纯粹个人主义的机制不会产生最优数量的公共物品供给,整个社会处于帕累托无效状态。为纠正市场失灵,公共物品只好由政府供给,并以税收的方式进行融资。萨缪尔森在其经典论文“社会支出的纯理论”中首次对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的帕累托供给条件进行了分析。该分析基于以下假设:存在两种物品可供最后消费: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生产可能性组合既定;消费者的偏好既定。如果一个充分控制经济的政府可以选择公共物品的最优数量,使社会福利最大化,则公共物品(与某种私人物品)之间的边际替代率之和必须等于边际转换率。然而,该分析在很大程度上是技术性的:一方面现实中的政府受知识问题的约束不可能知道所有消费者的偏好及效用函数,另一方面,公共物品的提供可能具有不可分割性影响最优供给数量的提供。萨缪尔森关于公共物品最优供给的一般均衡模型仅仅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参照的标准。

1.4产业组织政策

产业组织政策,又称为“公共政策”(PublicPolicy),它是指为了获得理想的市场效果,由政

府制定的干预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调节企业间关系的公共政策。

1.4.1产业组织政策的目标和实施手段 产业组织政策的目标包括两个基本方面:充分利用规模经济和充分发挥竞争活力。这两个方面是实现产业内部资源合理配置所必不可少的条件。在通常情况下,规模经济和充分竞争之间是充满矛盾的,它们两者之间的冲突称为“马歇尔冲突”,产业组织政策就是要在这两者之间找到一个合适的平衡点,也就是做好“度”的把握。拓展开来,广义地讲,产业组织政策的具体目标可以细化为6方面:企业应达到并有效利用规模经济,市场的供给主要应由达到经济规模的企业承担,企业应有较高的开工率;不应出现某些产业或企业长期获得超额利润或长期亏损的情况,从较长时期来看,各产业的资本利润率应是比较均等的;较快的技术进步,主要是技术进步和产品开发、革新活动有效且比较充分:不存在过多的销售费用;产品的质量和服务水平较高,并具有多样性,以适应提高大众福利和消费水平的要求;能够有效地利用自然资源。我国90年代国家产业政策纲要中提出的产业组织政策的目标是:促进企业合理竞争,实现规模经济和专业化协作,形成适合产业技术经济特点和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的产业组织结构。

实现产业组织政策目标必须采取一定的手段。产业组织政策的实施手段包括直接干预手段和间接干预手段。产业组织政策的实施手段主要有:第一,计划手段。计划手段是通过国家计划,贯彻实施产业组织政策的手段。第二,经济手段。经济手段是实现产业组织政策的主要手段。政府通过财政补贴、加速折旧、减免税收或增加税收等手段来影响产业的组织状况。第三,法律手段。国家通过制定有关产业组织的法律、法规来影响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实现产业组织的优化。第四,组织手段。政府设置专门的组织机构,负责产业组织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这是实现产业组织政策目标的组织保证。

1.4.2政府管制与放松管制 1.4.2.1政府管制

在传统的经济学模型里,市场都是由两类经济单位即消费者和企业,在多种价格下进行的商品交换来定义的。随着经济学研究的逐步深入,人们发现由于自然垄断、外部性和信息不对称以及公共物品的存在,市场在调节消费者和企业行为方面有时也无能为力,即存在着市场失灵。因此市场需要一种外部力量来纠正市场的无能,这也是管制的由来。自1930年大萧条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为了克服市场失灵所带来的社会和经济弊端,西方市场经济国家政府越来越多地采用了法制、行政规章等多种手段对市场微观经济行为进行制约和干预。并且于70年代开始逐渐发展起来一门专门的学乖卜政府管制经济学。可以说,政府管制己成为现代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是市场经济国家政府不可缺少的经济职能。对自然垄断的管制对象主要是价格和进入。

由于经济学家们对政府官制的研究侧重点和立足点不同,因而对政府管制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解释,政府管制是一个颇有争议的概念。维斯卡西等学者认为,政府管制是政府以制裁手段对个人或组织的自由决策的一种强制性限制。政府的主要资源是强制力,政府管制就是以限制经济实体的决策为目的而运用这种强制力。而卡恩指出,作为一种基本的制度安排,政府管制是“对该种产业的结构及其经济绩效的主要方面的直接的政府规定,比如进入控制、价格决定、服务条件及质量的规定,以及在合理调价下服务所有客户时应尽的义务的规定”。丹尼尔?F?史普博则认为,政府管制是行政机构制定并执行的直接千预市场机制或间接改变企业和消费者供需决策的一般规则或特殊行为。

当然,传播最广的管制定义应属于施蒂格勒在1971年提出的“作为一种法规,管制是产业所需要的并为其利益所设计和主要操作的”。在他看来,管制是国家“强制权力”的运用。

因此,管制几乎能采取任何手段满足某产业的欲望,最极端就是增加他们的获利能力。施蒂格勒列举了四项为产业所需而国家提供的管制手段:直接的货币补贴、新进入的控制、对产业辅助产品的鼓励及代替产品生产的压抑以及价格的控制。

我国学者余晖则给出了一个比较通俗的管制定义。他认为,管制是指政府的许多行政机 构,以治理市场失灵为己任,以法律为依据,以大里颁布法律、法规、规章、命令及制裁手段,对微观经济主体(主要是企业)的不完全是公正的市场行为进行直接的控制或干预。上述经济学家对管制所下的定义所揭示的种种管制形式,可以按照标准的市场模型分为以下三类:第一,直接千预市场配皿机制的管制,如价格管制、产业管制和合同管制;第二,通过影响消费者决策从而影响市场均衡的管制,如汽车尾气排放量限制及购买保险条件等;第三,通过千扰企业决策从而影响市场均衡的管制,如产品特征的限制、企业投入、产出或生产技术的限制、进入限制、税收和补贴等。综合以上定义,我们可以看出,管制即是政府通过政策措施或其他行为直接干预市场或间接影响企业和消费者的供需决策进而对市场进行制约。根据管制的依据和侧重点不同,管制可以分为经济性管制和社会性管制。

由于政府管制采取了许多不同形式,如制定标准、发布禁令、许可、反托拉斯政策等,并以多种方式影响到企业和消费者的决策,任何单一的一种理论要解释政府管制为何产生以及它的主要效果,都显得很不充分。也正因为如此,在西方的政府管制研究中,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应用了不同的理论进行分析。1.4.2.2放松管制

放松管制意味着放松或取消一些管制条款,例如把有关企业进入、定价和投资等方面的管制从许可制改为申报制,或者在某些行业取消大部分的经济性管制规章,但保留社会性管制规章。大致而言,放松管制主要是经济性管制,而为确保国民健康、安全和保护环境为目的的社会性管制的放开与否则要慎重考虑。

放松经济性管制的主要特点就是向受管制行业引入竞争机制。通过引入竞争机制,达到提供高质量的服务,降低消费水平,使费率结构更加合理,以及促进技术创新等,其主要标准就是:

1、削减产业进入壁垒,使支配性厂商的市场份额下降到50%以下,并使该产业中至少存在4-5个竞争者。而且,其他厂商的进入也比较容易,从而形成可竞争性的市场结构。

2、不能造成供应瓶颈,即不能造成由于某种关键性产品的供应瓶颈而使其他厂商难以进入的局面。

3、如果不能实行有效竞争,则不宜过早放松管制。4,放松管制以后,必须加强反垄断措施,因为放松管制的结果往往会出现垄断现象,只有采取有效的反垄断措施,才能使得放松管制后形成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从多国放松管制的经历可以看到,放松管制往往是原来的垄断厂商更能够凭借其原有的地位和市场势力,巩固和扩大其市场支配地位,获取垄断利益,所以,再放松管制之前,就应该设计好新的制度和竞争规则,使得放松管制后能够实现.有效竞争。

1.4.3反垄断政策

反垄断政策是最早的产业组织政策,产业组织政策分为促进竞争并抑制垄断的政策和规范竞争的政策两类。

反垄断政策措施主要是从干预市场结构和干预企业行为两方面来进行的。1.政府干预市场结构的措施

由于导致市场垄断的最主要因素是卖方集中度,产品差别化和进入障碍.因此,政府干预市场结构,抑制垄断弊病的相应措施是:(1)降低卖方集中度或制止集中度上升。(2)降低进入障碍或制止其上升。

(3)降低产品差别化程度。2.政府干预企业行为的措施

在国外,抑制垄断更常用的手段是干预市场行为.政府干预企业行为的内容包括:干预企业定价方式;干预企业非价格竞争的程度;反对压制竞争对手的行为等.具体说,其措施包括:(1)禁止妨碍正常交易的契约与合谋。(2)禁止对不同销售对象实行价格歧视。(3)禁止签订排他胜交易协议。

(4)禁止采取降价倾销的办法争夺市场,压制竞争对手。(5)禁止采取不公正的竞争方法以及欺诈性行为来垄断市场。(6)禁止企图垄断的联合等等。

2.第二部分产业结构 2.1产业成长与演进 2.1.1产业分类方法

产业的分类,就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对社会经济组织进行分解、组合、归类。产业分类从不同的方面可有不同的分类法,有:两大部类分类法、计划体制分类法、三次产业分类法、生产要素分类法。

2.1.1.1两大部类分类法

马克思:1)生产生产资料的产业;.2)生产消费资料的产业。2.1.1.2计划体制分类法

过去计划体制下计算工农业生产部门,分为工业和农业部门。2.1.1.3三次产业分类法

目前通行的分类法是三次产业分类法。

“三次产业分类法,为当今世界各国所普遍采用,也与1971年联合国颁布的标准产业分类法一致。该分类法是由新西兰经济学家费雪(ABFischer)在1935年发表的《物质进步的经济含义》中提出、英国经济学家考林?克拉克(CClark)在1940年发表的《经济进步的诸条件》中以统计分析加以论证的,它主要以不同产业在一国产业发展过程中达到主导地位的先后顺序作为标准,把国民经济各部门划分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以农业为主,第二产业是制造业,其他的经济部门归入第三产业,称为“服务产业”。

第一产业包括种植业和畜牧业,狩猎业,林业,渔业,即广义的农业,国际经济基础为统一标准规定的.第二产业包括制造业,采掘业,矿业,建筑业,公共事业(煤气,电力,自来水);

第三产业包括运输业,通讯业,仓库业,批发和零售商业,金融业,房地产业及国防、政府、个人服务业等等。

人们在对各国产业进行国际比较时必须加以注意的是,虽然许多国家都采用三次产业分类法,但是,各国对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各包括哪些具体业种,具体的划分标准并不一致。比如,有的国家划分的第一产业仅包括广义的农业(含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水产业等),有的国家划分的第一产业除广义的农业之外,还包括采矿业;有的国家划分的第二产业包括制造业与建筑业,有的国家划分的第二产业除制造、建筑业之外,还包括采矿业。

2.1.1.4资源集约分类法

按照生产要素的集中度划分:

1、劳动密集型产业:在所投入的生产要素中劳动占有突出比重(纺织,服务)。

2、资本密集型产业:在所投入的生产要素中资本占有相对大的比重的产业一般的重工业,钢铁、汽车、机器制造。

3、技术密集型产业:在所投入的生产要素中技术(科技)相对大的比重的产业如北大方正,科技一条街。

2.1.2产业结构变化的趋势 从产值的部门构成看,随着人均国民收入上升,第一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是逐渐缩小,第二产业比重由上升到缩小,第三产业比重不断扩大,以致成为庞大的产业。

从劳动力的部门构成看,劳动力人数在第一产业中就业比率下降,在第二、第三产业中就业比重不断上升。

从生产要素得角度看,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转变为以资本密集型产业为主再转变成以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

2.1.3产业结构变化的动因

决定一个国家的产业结构变化的动因有:国内需求结构、国际分工结构、技术革新、人力资源、自然地理条件、政府的产业政策等等。

2.2产业关联

2.2.1产业关联的方式

所谓产业关联,就是在社会生产中不同部门、不同行业之间的相互联系。产业关联是产业间以各种投入品和产出品为连接纽带的技术经济联系。各种投人品和产出品可以是各种有形产品和无形产品,也可以是实物形态或价值形态的投入品或产出品:技术经济联系和联系方式可以是实物形态的联系和联系方式,也可以是价值形态的联系和联系方式。所谓产业关联度,则是不同产业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推动的程度。发展经济学家赫希曼提出,产业关联度应作为选择和确立主导产业的一个基本准则。

产业间联系的纽带有:(1)产品,劳务联系:(2)生产技术联系;(3)价格联系;(4)劳动就业联系;(5)投资联系。

产业间联系方式的类型有:(1)单向联系与多向联系(2)顺向联系与逆向联系(3)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

产业关联的方式可分为前向关联和后向关联两种:前向关联是指通过供给联系与其他产业部门发生的关联;后向关联则是指通过需求联系与其他产业部门发生的关联。产业的关联又可分为纵向的关联和横向的关联,所谓纵向的关联是指与某一产业的产前、产中、产后密切相关的产业和部门:拿玉米产业化来说,与其纵向关联密切的产业包括农用生产资料的生产、供应,玉米的种植、系列加工、深层开发,产品包装、储藏、运输、销售等等。所谓横向关联,则是指与每一个纵向关联产业和部门有横向密切联系的产业和部门。仍以玉米产业为例,剖析与其横向关联较为密切的产业和部门,至少包括各种服务业、农业科技、农用机械制造业、玉米加工机械制造业,以及包装材料的制造、储藏设备的制造、运输机械的制造等等。当然,有时纵向关联和横向关联很难区分清楚。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产业关联度大,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就大,促进推动作用就大,所做出的贡献自然也就会大。反之,产业的关联度小,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力、促进作用和贡献自然就小。

2.2.2投入产出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假设 2.2.2.1投入产出方法的基本原理

投入产出方法是研究经济体系(国民经济、地区经济、部门经济、公司或企业经济单位)中各个部分间投入与产出相互依存关系的经济数量分析方法。这种方法已被世界各国所公认,是

一种比较科学的现代化经济管理方法。在国外也称之为“部门联系平衡法”、“产业关联法”,而大部分国家称之为“投入产出法”、“投入产出分析”或“投入产出技术”(一)投入产出方法的理论基础

投入产出分析(input-outputanalysis)起源于美国经济学家瓦西里?列昂节夫的“投入产出分析”。列昂节夫始于1931年研究“投入产出分析,,主要用来研究美国的经济结构,于1973年获得第五届诺贝尔经济学奖。1968年联合国把它推荐为国民经济中的经济核算方法,现已在世界上一百多个国家得到推广和应用。投入产出分析的投入是指产品生产所消耗的原材料、燃料、动力、固定资产折旧和劳动力;产出,是指产品生产出来后所分配的去向、流向,即使用方向和数量,例如用于生产消费、生活消费和积累。投入产出分析就应用于研究国民经济活动而言,它的主要内容实编制棋盘式的投入产出表和建立相应的线性代数方程体系,构成一个模拟现实的国民经济结构和社会产品再生产过程的经济数学模型,借助计算机,综合分析和确定国民经济各部门间错综复杂的联系和再生产的重要比例关系。至今,投入产出分析模式己经应用在各种经济问题的分析上。七十年代以来,西方经济学家对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间的关系十分重视,他们把经典的经济范畴投入产出分析应用扩展到环境问题中来,建立了一系列包括环境内容的投入产出模型,研究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关系。美国、日本.加拿大以及欧洲共同体在解决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综合平衡问题中已研究和应用了这些模型。我国在环境经济投入产出模型的研究与应用方面也取得了一些成果,如四川省内江地区环境经济问题研究以及天津市城市生态系统和综合防治的研究中都应用了投入产出分析。西方国家“投入产出分析”的理论基础和所使用的数学方法,主要来自十九世纪下半叶数理经济学家里昂?瓦尔拉的“全部均衡论”和他使用的数学方程体系的简化。瓦尔拉认为,各种商品的价格是相互影响相联系的,任何一种商品的需求和供给,不仅是这一种商品价格本身的函数,而且也是其它商品价格的函数。因此,任何商品的价格部必须同时和其它商品价格联系着决定。当市场上的一切商品的价格,恰好使得它同这些商品的需求量和供给量相等,这时竞争的市场就形成了均衡状态,相应的价格就是均衡价格,而瓦尔拉认为这种价格就是价值,这种均衡就是“全部均衡”。瓦尔拉用大型的联合方程组来论证这一理论,每一个方程代表一个企业或私人所生产的商品的价格水平以及供需数量平衡。列昂节夫的投入产出模型将瓦尔拉的模型予以简化,用部门代替企业或个人,方程数目大为减少,形成了“古典的全部均衡理论的简化”。

(二)静态投入产出表的基本表式与结构

根据不同的标准,投入产出表有不同的分类和种类。在实际应用中,往往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应用比较广泛和成熟的价值型投入产出表。价值型投入产出表简称为价值表,它是根据价值形态的投入产出建立的表。在价值表中,将整个国民经济分为若干部门,并以货币为计量单位,所以它比实物表包括的范围多而全。价值表横行反映各部门产品的分配运动过程,纵列反映各部门产品的价值运动过程,其简化形式见表2-1

表 2-1 简化的价值投入产出模型

分配去向

投入资源 中间使用 最终产品 总产品

部门1 部门2 „部门N 小计 Yi Xi 物质消耗 部门1 部门2...部门N 小计 X11

X12

„ X1n

U1 X21

X22

… X2n

U2...Xn1

Xn2

… Xnn

Un C1

C2

… Cn

C Y1 Y2...Yn Y X1 X2...Xn X 新创造价值 劳动报酬Vi 社会纯收入Mi 小计Ni V1

V2

„ Vn

V M1

M2

… Mn

M N1

N2

…NN

N

总产值Xi X1

X1

„ X1

X

1主、宾栏的主要指标

主栏的主要指标有物质消耗和新创造价值两项;宾栏的主要指标有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两项。物质消耗包括产品生产过程中直接性的生产性物质消耗(如原材料、电力、饲料),生产管理的物质消耗、劳动保护的物质消耗、中小修理的物质消耗和停产大修理消耗等。新创造价值,即劳动报酬和社会纯收入,它是各生产部门的净产值之和,它代表一定时期物质生产部门新创造的物质财富。价值表的新创造价值,表示了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的情况。中间产品,即在产品生产过程中作为劳动对象被消耗了的产品,在总量上和物质消耗总量相等,但这里的中间产品由于包括初级产品而与通常涵义上的中间产品有所区别。最终产品,即一定时期内退出生产过程的那部分社会产品。它反映的是国民收入在分配后的最终使用情况。

2表式构成

根据表2-1的横行方向的产品分配和纵列方向的价值形成两个特点,把表2-1分为四个象限。第一象限是表的基本部分。纵列与横行的部门数目及名称都相同,而且排列次序一致,组成方形的表格,元素Xo从纵列方向看,代表j部门消耗i部门的产品数量,而从横行方向看,Xij表示i部门分配给j部门的中间使用产品(i,j=1,2,„,n)。因此,第一象限反映了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生产技术经济联系。第二象限是第一象限在横行方向上的延伸,表示了本期

内各生产部门从实物上和价值上对生产中的消耗进行补偿之后供给社会直接消费和积累等方面的产品部分的分配情况以及满足社会最终产品需求程度。Yi代表i生产部门提供社会的最终产品的数量(i=1,2,„,n);

第三象限包括了各部门劳动者为全社会创造的价值,其中Vi,Mj,Ni分别为j生产部门获得的劳动报酬,社会纯收入和新创造价值,JNj=Vj+Mj(j=1,2,„,n)。

第四象限反映了一部分国民收入的再分配过程以及国民经济系统中非生产领域的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工作人员等的收入分配。它所体现的经济关系十分复杂,一般不加以讨论。此外,Xi表示i生产部门的总产品;相应的,Xj表示j生产部门的总产品价值,即总产值(i,j=1,2,„,n).3价值表的几个平衡关系

价值型投入产出表的四个象限构成一下四个平衡关系:

(1)第一象限中的物质消耗之和等于中间产品之和,说明生产过程中的生产消耗必须以同数量的中间产品补偿,即

(2)第二象限的合计等于第三象限的合计,说明在不考虑进出口等因素下社会生产的国民收入与社会最终分配的国民收入相等,即

但由于国民收入需要再分配,所以每部门生产的国民收入和它最终分配的国民收入不一定相等。

(3)每一行的总计等于每一列的总计,说明在不考虑进出口时各部门生产的产品和分配使用的产品在总量上相等,即

(i,j=1,2,...,n)

(4)第一象限与第二象限合计之和等于第一象限与第三象限合计之和,说明整个社会产品的生产与使用量相等,即

2.2.2.2投入产出方法的基本假设

作为一般的投入产出分析,归纳起来,主要有三个基本假设条件:

(1)假设每个生产部门只生产一种产品,而且只由一种生产技术方式进行生产。在实际中,由于部门分类不能很细,因此很难符合这个假设。但相对来说,实物型要比价值型更接近于此假设。

(2)假设产出与投入为线性正比,直接消耗系数本身己经隐含着这个假设,对于产出与投入间成非线性、指数型关系都不能应用。

(3)假设直接消耗系数在一定时期内不变。如果由于预测,则需要对变化可能性较大的直接消耗系数进行修订或调整。影响直接消耗系数变化的主要因素由价格因素和技术因素,通过不变价格能部分消除价格因素的影响,而技术因素往往不可忽略和消除。

2.2.3中间需求与最终需求的概念 按照投入产出分析方法,中间需求是各生产部门间相互提供的产品而又不提供新增价值的部分,或者说是对中间产品的需求。中间需求反映一定时期内一国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各产业之间相互提供中间产品的依存和交易关系。因此,这一部分横向各产业和纵向各产业的排列是相互对应的.横向的数据表示某一产业向包括本产业在内的所有产业提供其产出的中间产品 的状况,也就是所有产业生产中所需该产业产品的情况,亦即中间需求情况。最终需求是指直接供消费者使用以满足其经济行为为最终目的,即消费者效用。最终需求反映各产业生产的产品或服务成为最终产品那部分的去向。最终产品的去向,即最终需求,大致分为三部分的流向:一是消费部分,具体可分为个人消费与社会消费两部分,前者是指家庭消费的总和,后者是指公共福利,社会保障,政府等行政性支出的各种社会性消费;二是投资部分,是由固定资产更新与新增固定资产两部分构成,其中新增固定资产又可分为生产性固定资产和非生产性固定资产。

2.2.4产业关联效应系数的经济涵义和分析

产业关联效应系数包括直接消耗系数和完全消耗系数。2.2.4.1直接消耗系数

直接消耗系数又称投入系数或技术系数,一般用aij(i,j=1,2,„,n)表示,是指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第j产品(或产业)部门的单位总产出所直接消耗的第i产品部门货物或服务的价值量,将各产品(或产业)部门的直接消耗系数用表的形式表现出来,就是直接消耗系数表或直接消耗系数矩阵,通常用字母A表示。直接消耗系数的计算方法为:用第j产品(或产业)部门的总投入去除该产品(或产业)部门生产经营中所直接消耗的第i产品部门的货物或服务的价值量,用公式表示为:

(i,j=1,2,„,n)活劳动的直接消耗系数aki为:

(j=1,2,„,n)显然,直接消耗系数为非负数,且在价值型投入产出表中,(j=1,2,„,n), aij的数值大小说明i部门和J部门的技术经济联系;程度,而 大小反映的是J生产部门的技术水平。把aij表示成矩阵,则得到直接消耗系数矩阵: A=(aij)n×m

2.2.4.2完全消耗系数

在生产部门的生产过程中各部门之间的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分别构成了直接消耗关系和间接消耗关系。完全消耗就是直接消耗和间接消耗(这里的间接消耗是指某部门生产时,通过所有中间部门形成的对另一产品的直接消耗)之和。它反映了部门间的直接和间接的全部技术经济联系,比直接消耗更能全面的揭示各部门间的数量比例关系。

一般定义完全消耗系数bij表示生产单位j部门最终产品完全消耗i部门产品的数量,即直接消耗i部门产品和间接消耗i部门产品的数量之和。如果生产单位第j部门最终产品对第i部门产品的间接消耗可以通过第k部门的中间产品形成,那么bikakj表示了j部门生产单位最终产品时通过中间部门k实现的对i部门产品的间接消耗量,对几个中间部门累加,得到了 就是J部门生产单位最终产品对i部门产品的所有间接消耗。根据定义知:bij=aij+

(i,j=1,2,„,n)用矩阵表示,上式写成 B=A+AB 通过数学变换得到: B=(I-A)-1-I 式中I为单位矩阵。

根据0<=aij<1的特点,存在t,使得Ak(k>t)可以忽略不计,则上式变换为: B=A+A2+…+At=A+

上式中的Ak的经济涵义就是第k次间接消耗系数矩阵。

2.2.5产业波及效果的分析

本节的产业波动效果分析是一种产业关联的动态分析,即在特定的产业联系状态下,某些产业的发展变化如何通过这种联系影响到其他产业。考试大纲中的“生产波及效果的分析”是不科学的提法,按照产业经济学理论,正确的概念是“产业波及效果”。2.2.5.1产业波及效果以及分析工具(一)产业波及效果、波及源及波及线路 1.产业波及效果

产业波及:是指国民经济产业体系中,当某一产业部门发生变化,这一变化会沿着不向的产业关联方式,引起与其直接相关的产业部门的变化,并且这些相关产业部门的变化又会导致与其直接相关的其他产业部门的变化,依次传递,影响力逐渐减弱,这一过程就是波及。这种波及对国民经济产业体系的影响,就是产业波及效果。

产业波及效果分析:就是分析某一些产业发展变化会导致其他产业部门怎样的变化与影响.这种变化与影响主要是通过投入产出表中某些数据的变化会引起其他数据的变化来反映。2产业波及源。在投入产出分析中,产业波及效果的波及源一般有两类:一类是最终需求发生了变化.另一类是毛附加价值(折旧费+净产值)发生了变化。

3产业波及线路。某一或某些产业的变化,是按什么样的走向,将这一变化波及到各产业部门,这一走向就是产业波及线路.产业间的联系方式就是产业波及的线路。(二)产业波及效果分析的基本工具 对产业波及效果的分析:,主要使用三个基本工具,除了用实物型和价值型的投入产出表这一基本工具外,还要借助于以下两种基本工具。

1投入系数表.投入系数表是反映各个产业之间生产技术上的联系的一览表。这个表的着眼点是揭示投入产出表纵向的费用结构,即投入结构。投入结构是以中间产品的投入形式来反映各产业部门之间的生产技术上的联系.投入系数aij又称生产技术系数,物质消耗系数其计算方法如前所述.当所有产业部门的aij求出后,便得到如下一张投入系数表。

a11

a12 a13 … a1n a21

a22 a23 … a2n „

an1

an2 an3 … ann

2逆阵系数表。所谓逆阵,是指里昂惕夫矩阵(I-A)的逆阵(I-A)-1。逆阵系数表就是指具体的(I-A)-1的矩阵,即:(I-A)-1= A11

A12 A13 … A1n A21

A22 A23 … A2n „

An1

An2 An3 … Ann

逆阵系数表的系数就是(I-A)-1中的每个元素,逆阵系数表在这里是专门用来计算波及效果总量的系数表。逆阵系数的经济含义是,当某一产业部门的生产发生了一个单位变化时,导致各产业部门由此引起的直接和间接地使产出水平发生变化的总和。利用投入产出表,投入系数表和逆阵系数表这三个基本工具,进行产业波及效果分析时应注意以下二个问题: 第一,投入系数的稳定性和有效性问题。投入产出表只是依据过去某一时期产业间生产技术

联系的数据而得到的,它反映的是过去某一时期的产业间的联系,故由此计算出的投入系数也只反映过去那个时期产业间的投人状况。依据过去投入系数分析将来短期的产业波及效果,并不影响分析的准确性和精度。对用于将来长期的产业波动效果分析,为保证分析的准确性,必须对现有的投入产出系数进行修正和预测,以保持其稳定性和有效性。

第二,波及效果的时滞现象。产业波及效果的时滞,是指某产业最终需求的变动导致其他产业的变动并不立即反映在产出量的变化上.或者说,某产业最终需求变化引起其他产业产出量的变化有一个时间过程。

2.2.5.2产业波及效果现状分析 产业波及效果的现状分析,是指对现时的产业间波及效果进行分析,它基本上不涉及未来情况的预测分析。其实质是运用逆阵系数从投人产出表提供的数据中引申出有关系数,来认识产业波及现状的有关规律。

1.产业的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

任一产业的生产活动通过产业之间的相互关联,必然影响和受影响于其它产业的生产活动。我们把一个产业影响其它产业的程度叫作影响力,把受其它产业影响的程度叫作感应度。如果将各个产业对所有产业的影响力和受所有产业的感应度的平均趋势作一个比较,掌握各个产业在这一方面的特性,显然对分析现实的经济问题是大有裨益的。

根据方程X=(I-A)-1Y,我们可以根据列昂惕夫逆矩阵(I-A)-1来计算这两个系数。这个矩阵横行上的数值就是反映该产业受到其它产业影响程度即感应度系数的系列,它表明其它产业最终需求的变化而使该产业生产发生变化的程度。横向系数的平均值可看作该产业受其它产业影响的平均的程度。纵列上的数值反映的是该产业最终需求的变化对其他产业的影响程度即影响力系数系列,也就是该产业最终需求的变化而使其他产业生产发生相应变化的程度。纵列系数的平均值是该产业对其他产业施加影响的平均程度。我们把列昂惕夫逆矩阵中某一产业的横行和纵列系数的平均值与全部产业横行和纵列系数的平均值相比,就可以计算该产业的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了。

如果用ei表示第i产业的感应度系数;ej为表示第j产业的影响力系数;n为产业数目;Cij为列昂惕夫逆矩阵(I-A)-1中的元素(i,j=1,2,„,n)。那么,上述等式也可以表示如下:

(i,j=1,2,„,n)

(i,j=1,2,„,n)

根据计算结果,如果ei>1,则表明该产业的感应度在全部产业中处于平均水平之上;如果ei=1,则表明该产业的感应度在全部产业中处于平均水平;如果ei<1,则表明该产业的感应度在全部产业中处于平均水平之下。同理,影响力也可以作类似的解释。各个产业的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在工业化的不同阶段以及不同国家在产业结构上的差异而有所区别。一般来说,在工业化过程中,重工业大都表现为感应度系数较高,而轻工业大都表现为影响力系数较高。

2.产业的生产诱发系数与产业对最终需求的依赖度系数.我们不仅要了解最终需求总量的变化对各产业生产的影响程度,而且要进一步掌握最终需求各构成项目(投资需求、消费需求、净出口)分别对各产业生产的影响程度,或称之为对各产业的生产诱发额。

根据方程X=(I-A)-1Y可以用矩阵(I-A)-1中某一行的数值、分别乘以按项目分类的最终需求列向量(投资列向量、消费列向量、净出口列向量),得到由每种最终需求项目所诱发的各产业的生产额,即最终需求诱发产值额。

(i =1,2,„,n;s=1,2,3)式中,表示第i产业由S项最终需求所诱发的产值额;

表示(I-A)-1矩阵中的元素; 表示第i产业第S项最终需求额;S=1,2,3分别代表投资、消费、净出口三个最终需求项目。把第i产业的最终需求项目的诱发产值额除以相应的最终需求项目的合计数,便可以得到各产业最终需求项目的生产诱发系数。

式中,表示第i产业第S种最终需求的生产诱发系数:

表示各产业第S种最终需求的合计数。

把第i产业最终需求项目的生产诱发产值额除以相应产业的总产值,就得到该产业对最终需求的依赖度系数。

(i =1,2,„,n)式中,表示第i产业生产对第S种最终需求项目的依赖度系数;Xi为第i产业的总产值。

和 指标具有不同的经济含义和作用。的作用在于认识各最终需求项目对诱发各个产业生产的作用的大小;其经济含义就是当某项最终需求的合计数(如各产业消费需求合计数)增加一单位时,某一产业由该项最终需求的变化能诱发多少单位的生产额。的作用在于认识各产业的生产对市场需求的依赖程度;其经济含义是指各产业的生产受

到了哪种最终需求多大的支持。由于使用了列昂惕夫逆矩阵(I-A)-1作为工具,因此,产业的最终需求依赖度不仅考虑了直接的而且还考虑了间接的最终需求对产业生产的影响。有了最终需求依赖度系数,我们就可以了解各个产业的生产是主要依赖消费还是投资、或是出口。据此,可把各个产业分类为“依赖消费型”产业、“依赖投资型”产业和“依赖出口型”产业等。

3.综合就业需要量系数和综合资本需要量系数

利用列昂惕夫逆矩阵还可以计算随着各产业生产的增长而最终需要投入的就业人数和资本额。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L,L2„Ln分别为1,2,„,n产业的综合就业系数;Cij为(I-A)-1中的元素;avl av2 „ avn分别为1,2,„,n产业的就业系数:

综合就业系数的经济含义是,某产业进行一单位产值的生产,在本产业和其他产业也就是直接和间接地总共需要有多少人就业。

式中,K,K2„Kn分别为1,2,„,n产业的综合资本系数;Cij同上;ac1,ac2 „ acn 分别为1,2,„,n产业的资本系数。

综合资本系数的经济含义是,某产业进行一单位产值的生产,在本产业和其他产业也就直接和间接地总共需要多少资本。列昂惕夫逆矩阵(I-A)-1是投入产出分析中一个非常有用的工具,前面已经多次用到它,在波及效果分析中,它还被运用于经济预测。下面介绍两种预测分析。

4.某产业生产变化的波及效果预测

国有经济各产业间有紧密的联系,一个产业生产发生变化,会引起其他产业的一系列变化。

预测某些产业发生变动以后对整个国民经济产生的全面影响,是投入产出法应用的一个重要内容。

假定国民经济中第k产业有较大的发展,因为某些重要工程的建设,第k产业的产量增加了△Xk。当△Xk已经确定的情况下,第k产业的产量就不再决定于其他产业的产量,它成为事先确定的变量,我们据此可以预测由△Xk所引起的其他产业生产的变化。根据方程X=(I-A)-1Y可以推导出公式:

=

式中,Cij为(I-A)-1矩阵中的元素,△Xl, △X2,„,△Xn,分别为各产业生产的增加量。利用这个公式计算出来的△Xi,包括了△Xk对i产业的直接和间接地影响,这对于分析某些重要工程对国民经济的全部影响,是很有意义的。2.2.5.3产业波及效果分析的其他应用

波及效果分析的应用领域较广,这里主要阐述特定需求,特定产业的波及效果的预测分析,价格的波及效果,波及效果分析在计划编制中的运用等问题。

(一)特定需求,特定产业的波及效果的预测分析这些最终需求和产业之所以冠以”特定”字样,是因为这类最终需求和产业的生产或扩大,同一般最终需求与产业的生产或扩大不同,其不同点在于前者产生的波及效果强烈,对其他产业的生产和发展,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都产生较大或重大影响。因此,要保持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按比例协调发展,必须搞好特定需求和特定产业的波及效果的预测分析。1特定需求的波及效果预测分析

对某一大型投资项目的波及效果的预测分析并不复杂,其计算方法也较简单。一般地说,其预测分析过程是:首先,将该投资项目所需的最终产品按产业分类进行分解;其次,运用前述方法,将这些需求作为各产业的最终需求介的增加额,再用波及效果分析模型Z=(I-A)-1XiL,来分别计算各产业的生产诱发额ZiL这些生产诱发额便是该投资项目对各产业将要发生的影响,即该投资项目波及效果的预测数据。2特定产业波及效果的预测分析

对特定产业的波及效果的预测分析,实际上是解决应选择何种产业为主导产业,应扶植,发展什么样的产业为战略产业的问题。这种特定产业波及效果的预测分析,不仅包括了投资本身的波及效果,而且还包括在投产以后产生的波及效果,也就是原材料的消费造成的生产波及效果。一般地说,对待定产业波及效果的预测分析分两种情况。

第一,如果这个国家没有这一产业,这时需要根据这一新兴产业可能达到的生产水平,依据有关信息分解为投人各产业的产品,然后将它作为最终需求放到模型中进行计算,就可算出该产业的建立对原有各产业的波及效果。

第二,如果该国家有这一类产业或国家内某一地区有这类工厂,并且投人结构也是相同的,那么有一个简便的计算方法,即先从原有投入产出表的逆阵系数表(I-A)-1上求出一个 次逆阵系数。计算方法是用该产业的纵列各系数除以该产业横行和纵行交叉点的系数,其各商数值就是该产业生产1个单位时对各产业产生的波及效果.这种方法可以用来测定任何产业对其他产业的波及效果系数。(二)价格波及效果的预测分析 1价格波及效果的含义

价格波及效果有两层含义:

第一,是指某一产业或某些产业的产品价格变动对其他产业产品价格变化带来的全部影响(包括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这就是该产业或该产业产品价格变化的波及效果。

第二,是指某一或某些产业的工资,利润,折旧,税金等变动对各产业部门产品价格变动带来的全部影响。

首先,工资,利润,折旧,税金等都是构成产品价格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投入产出表的每一纵列看,某产业部门的单位产品的价格是由生产单位产品过程中直接消耗的中间产品价值和单位产品的毛附加价值两部分组成,后者包括单位产品中的固定资产折旧,劳动报酬和社会纯收人(即税金和产业利润)。

(三)波及效果分析在计划编制中的应用

编制国民经济中,长期计划,是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控制和计划指导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无论是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均可运用这种手段。而将波及效果分析应用于计划编制,有助于增强所编制计划的科学性和有效指导性。波及效果分析应用于计划编制的基本思路是,先预测出计划目标年份的最终需求量,然后依据投人产出模型和波及原理,计算出这些最终产品需求量对各产业部门生产的波及以及相应产出量的影响。这种从最终产品出发编制计划的简要过程是:第一,预测计划期内国民消费总需求;第二,依据计划期生产的增长情况确定积累总额:第三,确定计划期的直接消耗系数,对短期计划可参照使用报告期的直接消耗系数,而对于中长期计划,则要使用RAS法等进行预测;第四,利用X=(I-A)-1计算计划期内各产业部门的总产出,并与各产业部门实际生产的可能进行反复平衡;第五,选择一个比较理的计划。

2.3产业结构政策

一、产业结构政策的涵义 所谓产业结构政策,是指政府制定的通过影响与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来促进经济增长的产业政策。

二、产业结构政策的基本内容

产业结构政策的宗旨是以技术进步来不断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尽管产业构政策的形式多种多样,但大致可以归纳为产业调整政策和产业援助政策两基本类型。前者的目标是产业结构合理化,后者的目标是产业结构高度化。从具体内容看,产业结构政策通常包括:幼小产业保护政策,主导产业选择政策,支柱产业支持政策和衰退产业援助政策等。

三、产业结构政策的重要性

1自由放任的市场机制极易在产构转换过程中造成大量的资源闲置与浪费,因而无法自动实现产业资源的最优配置。这就要求政府以产业结构政策为手段,去弥补市场失灵的不足。2产业结构政策集中体现着政府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干预能力与效率。所以,产业结构政策的优劣,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国经济的兴衰成败。

3在整个产业政策体系中,产业结构政策始终占有中心和主导地位。

2.3.1主导产业选择的基准及适用条件 2.3.1.1主导产业的选择基准

主导产业的选择基准有国情、生产率上升基准、关联度基准、需求收入弹性基准和过密环境基准。

2.3.1.2主导产业选择的适用条件

一个行业要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工业增加值在GNP中的比重达到5%左右,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8%左右;

2,出口创汇稳定增长,在国际市场占有份额上升,行业外贸进出口由净进口变为净出口; 3,就业人员占全国或地区就业人数的比重有所上升,同时在与主导产业紧密相关的产业部门和服务行业就业人员大量增加;

4、行业关联度高,影响力和感应度系数大于1;

5,较高的产业集中度和骨干企业的市场占有率;集约化、社会化的大生产。

2.3.2不同类型的产业政策 2.3.2.1支柱产业支持政策

支柱产业是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能力的基础,没有真正的支柱产业就谈不上现代化的经济。支柱产业,是指经济发展某一特定阶段的产业结构中,客观上处于支柱性地位,并处于前波后及的作用,能带动一大批产业运动发展的产业。要成为支柱产业必须具备三大基本特征:一是能够迅速有效地吸收创新成果,并获得与新技术相关联的新的生产函数;二是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可望获得持续的高速增长;三是同其他产业的关联系数较大,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2.3.2.2衰退产业援助政策

所谓衰退产业是指经历了幼小期,成长期,成熟期之后,进入了产业生命周期的最后一个发展阶段—衰退期的产业。其一般特征是:产品需求量和销售量大幅度下降,技术进步率下降且创新无望,而由另一新兴产业提供替代品却同时出现需求与销售额上升的趋势。衰退产业援助政策的主要措施包括:1加速设备折旧;2市场保护,援助;3促进转产,大力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4技术与经营支持;5.转岗培训。

对于我国而言,衰退产业援助政策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纳入国家统一规划,研究制定优惠的财政、金融、税收和产业政策。衰退产业的援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针对各行业和各地区部署系统的战略,包括法律支持、体制改革、直接补贴、人力资源开发等多方面的援助。在产业政策的实施上应处理好主导产业的扶持与衰退产业的调整援助关系。我国的产业政策一直是主导产业的扶植政策,而对衰退产业缺乏应有的重视。因此,应尽快扭转我国产业政策的缺陷,把衰退产业的调整援助作为产业政策的主要内容之一。在我国经济体制转轨、增长转型以及经济全球化与技术进步加快的急剧变动时期,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传统产业步入衰退行列,衰退产业的调整援助应该是政府干预经济的主要内容之一。

2营造老工业基地经济转型的微观机制。政府的援助措施毕竟是外因,而企业本身才是衰退产业调整与老工业基地经济转型的内因。英、法衰退产业调整与老工业区经济转型较为成功,不是政府单方面的功劳,其中企业起了主导性作用。因而,我国在衰退产业调整与老工业区经济转型上的当务之急是通过制度创新,形成宏观宽松、微观有活力的经济转型机制。把国有经济战略性重组与传统产业调整有机结合起来。国有经济战略重组是我国经济改革中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重组的目的就是国有经济退出一般竞争性行业,而这些行业也基本上属于衰退产业。因此,国有经济应退出这些行业,所获收益(如债转股、国有股配售、资产转让等收入)应主要用于对衰退产业的援助上,对衰退较严重的一些主要产业如煤炭、纺织、化纤、钢铁等行业,应以援助技术创新和人力资源开发为主,减少对企业的直接救济。同时,要大力发展机动灵活、制度上无所拘束的中小企业。

3注重使用市场经济手段来解决传统产业与区域的衰退问题。政府对衰退产业、衰退地区的支持、调整并不是说要限制和取缔市场机制的发挥,相反,英、法对衰退产业、衰退地区的调整援助都比较重视采用经济手段,通过市场作用的发挥,调动企业的积极性来达到预期目的。这实际上是利用市场机制来吸引投资的一种手段,它的效果也优于直接向衰退地区提供财政补贴或国家直接对衰退地区投资建立大型国有企业。因为直接的补贴容易使落后地区产生惰性,国家的大型企业往往难以与落后地区经济有机结合,带有一定的“嵌入”性质,所以对衰退地区经济的推动不十分明显。而在市场机制作用下,企业所作出的投资选择就可能比较有效地利用衰退地区的资源,增强衰退地区与发达地区的经济联系,从而推动衰退地区经济的发展。

4加强再就业培训,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政府要改善衰退地区的基础设施条件和生态环境,培训失业人员,转变政府职能,为外来投资和当地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软硬环境。及早出台对老工业区经济转型在土地等资源使用、外贸、工商管理、职业培训、下岗职工再就业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改善经济转型的大环境。经济转型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之一是下岗职工的妥善安置问题,要广开就业门路,集中分散结合,利用原有设施,组织各种专业技能培训。协调好资本援助与劳动援助的关系。既然衰退产业的淘汰和改变是不可避免的,那么在援助方式上,政府与其长期救济行将倒闭的企业,倒不如将宝贵的资金用于人力资源开发以及技术开发,提高人力资源的价值,尽早促使企业的物质资本和劳动力向新兴产业转移,减少对衰退产业援助和老工业区转型的机会成本。对有些产业可通过加大研究开发投入,进行产品创新来实现企业再生,而不是把有限的资金分配给每个企业,靠救济来养活企业,尤其对于零散型产业更要成立联合研究中心,上下游产业可组成共同体,这样更有利于提高效率。

2.3.2.3幼小产业保护政策

“扶持幼小产业说”是德国历史学派经济学家李斯特在《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中提出来的。其出发点是基于传统国际贸易往来中中先进国家与后起国家的不平等的现实,认为以比较生产费用学说为基础的国际贸易理论是以维护先进国家的利益为基础的,其反映的也只是有关发达国家的经验,很难适用于后起国家。后起国家现实的选择是通过适当的保护措施,使国内具有发展潜力的幼小产业不致于因为外国产业一时的竞争优势而失去进一步发展的可能。同时,政府还必须采取比贸易保护更为积极的措施,扶持和促进这些幼小产业的成长,使之在有限的时间内,具备与外国竞争者相抗衡的能力,甚至成为优势产业。后起国家的制造业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比大多数属于幼小产业。幼小产业能否迅速形成基本的国际竞争力,对后起国的经济发展极为关键。后起国在发展经济过程中一般都采取了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一方面,它使得后起国产业和企业所面临的市场边界和竞争者扩大,后起国幼小产业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处于不利的地位,另一方面,进口品的增加又造成幼小产业在国内市场的扩张壁垒,包括进口产品在技术和价格方面的优势。无论是培育幼小产业的出口竞争力,还是形成幼小产业在国内市场上的扩张能力,不断增加市场份额,都离不开幼小产业在工厂规模经济、企业规模经济及产业规模经济方面取得进展。所以,后起国家幼小产业保护政策的根本意义就在于通过贸易保护、政策扶持手段,为企业自发追求规模经济行为的启动和持续提供有限的时间支持。英国经济学家柯林。克拉克则写道:对于一个相对落后的国家来说,其劳动力和资本等生产要素是不会在正常的企业竞争过程中流入制造业的,除非这样的制造业一开始就以相当的规模被建立起来,使之产生报酬递增,足以与其它国家的工业相竞争。„„很明显,在某些环境下,一个国家通过干预自由放任的国际贸易以便建立起报酬递增的工业能够使自己富裕起来。以日本为代表的后起国的产业组织政策,包括扶植大企业,引导中小企业纳入以大企业为核心的大生产体制,’实际上是积极地扶持幼小产业,增强其在国际国内市场竞争力战略的表现形式。

2.3.2.4产业技术政策

一、产业技术政策概述

(一)产业技术政策的起源:产业技术政策,是指国家对产业技术发展实施指导,选择,促进与控制的政策的总和.它以产业技术为直接的政策对象,是保障产业技术适度和有效发展的重要手段。

(二)产业技术政策的必要性

(1)由于技术成果具有公共产品的性质,技术开发的成本与技术的社会收益之间存在不对称关系,个人收益率总是低于社会收益率,其外溢效益十分明显。此外,基础研究的回报率往往极低。因此,国家必须制定专利保护政策,风险投资促进政策,基础研究支持政策等。(2)

技术创新在现代经济中作用越来越大,为了实现技术资源的有效开发和最优配置,防止技术创新的中断,国家就必须以适当的政策手段对技术开发与推广应用进行有效的指导,组织,扶植和协调。

二、产业技术政策的内容和手段 一般而言,产业技术政策应当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确定产业技术的发展目标和具体计划,包括制定各种具体的技术标准,技术发展规划,公布重点发展的核心技术和限期淘汰的落后技术项目清单;二是技术进步促进政策,包括技术引进政策,技术扩散政策,技术开发扶植政策.技术引进政策是使后发国家通过直接引进别国的成熟技术赢得后发优势的重要手段。但仅有引进技术不足以摆脱技术落后状况的,必须在鼓励技术引进的同时,重视对引进技术消化,改造和提高,这是日本的基本经验。

三、产业技术政策的发展趋势

产业技术政策是适应经济发展对技术进步的要求而产生的,技术的进步又不断对产业政策提出新的要求.90年代以来,各国产业技术政策总体上出了三大趋势:一是政策的目标体系越来越丰富,完善;二是政策措施和手段来越具体,务实;三是突出了增强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31基本概念与一般原理

311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概念

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是任何一个城市发展都要面对的问题。近年来把“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两个概念加以区分,己经在经济学界得到了基本共识。例如在1980年《新大英百科全书》就将“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分为两个词条。3111经济增长的概念

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生产的物质产品和服务的持续增加,是增加社会总供给的基本来源。它不仅是总量上的增长,还表现为人均收入的增长。经济发展同经济增长相比,其涵义更为广泛和丰富,它是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经济结构、社会制度结构以及文化结构的转换和全面进步。

(一)经济增长的含义

在经济学界,对经济增长的理解并不完全一致。美国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认为:“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可以定义为给居民提供种类日益繁多的经济产品的能力长期上升,这种不断增长的能力是建立在先进技术以及所需要的制度和思想意识之相应的调整的基础上的。”他认为,这个定义包含三个含义:第一,经济增长集中表现在经济实力的增长上,而这种经济实力的增长就是商品和劳务总量的增加,即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或人均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所以,经济增长最简单的定义就是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第二,技术进步是实现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这也就是说,只有依靠技术进步,经济增长才是可能的。第三,经济增长的充分条件是制度与意识的相应调整。这也就是说,只有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适合于经济增长的需要,技术进步才能发挥作用,经济增长才是可能的。应该说,这个定义是对各国经济增长历史经验的高度概括,体现了经济增长的实质。因此,这一定义已被经济学家广泛接受,并作为研究经济增长问题的出发点。(二)经济增长的基本特征

从上述定义出发,库兹涅茨总结出了经济增长的六个基本特征。第一,按人口计算的产量,人口以及资本形成的高增长率。第二,生产率本身的增长也是迅速的。

第三,经济结构的快速变革。例如由农业转向非农业,由工业转向服务业也是很迅速的,生

产规模的变化,单个私人企业转向全国性或跨国公司等。

第四,社会结构与意识形态的迅速改变,表现在社会城市化和移风易俗上。

第五,经济增长在世界范围内迅速扩大,经济发达国家要向其他国家争取市场和原料。第六,世界各国经济增长的情况是不平衡的,先进国家和落后国家之间人均产出水平有很大差距。

(三)经济增长的源泉

经济增长是产量的增加,因此可以根据总生产函数来研究增长的源泉。总生产函数用公式来表示就是: Y=A?f(K,L)(Y-产量,K-资本,L-劳动,A-技术)由上式看出,经济增长的源泉是资本、劳动与技术进步。1.资本

资本的概念分为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物质资本又称有形资本,是指设备、厂房、存货等的存量。人力资本又称无形资本,是指体现在劳动者身上的投资,如劳动者的文化技术水平、健康状况等。一般指的是物质资本。2劳动

劳动指劳动力的增加,劳动力的增加又可分为劳动力的数量的增加与劳动力质量的提高。这两个方面对经济增长都是重要的。

劳动力数量的增加可以有三个来源,一是人口的增加,二是人口中就业率的提高,三是劳动时间的增加。劳动力质量的提高则是文化技术水平和健康水平的提高。劳动力是数量与质量的统一。一个高质量的劳动力,可以等于若干质量低的劳动力。劳动力的数量的不足,可以由质量的提高来弥补。3技术进步

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体现在生产率的提高上,即同样的生产要素投入量能提供更多的产品。技术进步主要包括资源配置的改善,规模经济和知识的进展。

3.1.1.2经济发展的概念 经济发展,通常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按人口平均的实际福利增长过程,不仅是指一种财富和经济机体的量的增加和扩张,还意味着其质的方面的变化,即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的创新,社会生活质量和投入产出效益的提高。简单的说,经济发展就是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上,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持续高级化的创新过程或变化过程。经济发展的涵义包括:1,按人口平均的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和居民人均实际收入在一个长时期内持续而稳定地增长;

2、居民生活环境包括社会公共福利设施、自然生态环境、社会政治环境等不断得到改善,人们有相当程度的安全感:

3、生产要素包括人力资本、社会资金、物力资本及自然资源等,其数量不断增加,足以满足生产投入的客观需要,从而保证社会总产出长期、持续、稳定的增长:

4、经济结构,包括生产的组织制度结构,生产关系结构,国民经济的产业,产品结构,技术结构,空间布局结构等发生重大的转变,形成持续的高级化变化过程。

5、社会结构不断完善,收入分配不断趋向公平与合理,居民之间的收入及实际生活水平差距日益缩小,社会不再产生新的贫富阶级;

6、社会事业、环境和生态与经济的增长相适应,在经济、社会、自然环境之间建立起一个良性的循环系统及运行机制;

7、文化发展、观点习俗与经济发展相协调,不适应或不利于经济发展的传统陋习、陈旧观念能够得以及时、彻底的废除和更新,新的变化、新的价值观念能够迅速地成长、发育起来;

8、经济运行及其调控的机制趋于完善和健全,经济系统、社会系统和与经济发展相关联的自然生态系统的白我控制、自我调节、自我平衡及自我发展能力以及相互间的反应能力,变化适应能力不断增

强等。

3.1.2工业化的含义与基本特征 3.1.2.1工业化的含义

工业化一般是指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它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不同国家实现工业化的标准和道路有所不同。我国现在还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工业化的历史任务尚未完成。)工业化的实质是在农业和非农业生产中日益相对较少地使用劳动而更多地使用资本。狭义的工业化定义认为,工业化是工业(特别是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如AKBagchi在《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中认为工业化是一个过程,其基本特征是:“首先,一般来说,国民收入中制造业活动或第二产业所占比例提高了;其次,在制造业或第二产业就业的劳动人口比例一般也有增加的趋势。在这两种比例增加的同时,除了暂时的中断以外,整个人口的人均收入也增加了”。著名发展经济学家WALewis,HChenery, SKuznets等人也都持相同或类似的观点。广义的工业化定义,如著名发展经济学家张培刚在其哈佛博士论文《农业与工业化》中将工业化定义为,“一系列基本生产函数连续发生变化的过程”,后来又将工业化定义修改完善为“国民经济中一系列基本的生产函数(或生产要素组合方式)连续发生由低级到高级的突破性变化(或变革)的过程”。张先生一再强调其工业化定义可以反映产业革命以来经济社会的主要变化,既包括工业本身的机械化和现代化,也包括农业的机械化和现代化,这与一般只强调工业自身现代化的工业化定义明显不同。3.1.2.2工业化的基本特征 工业化的特征可以概括为:

一、生产技术的突出变化,具体表现为以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

二、各个层次经济结构的变化,包括农业产值和就业比重的相对下降或工业产值和就业比重的上升;

三、生产组织的变化;

四、经济制度和文化的相应变化。

3.1.3发展水平的度量

度量发展水平的指标有人均GDP,劳动就业和失业、贫困监测、城市化、社会保障等。3.1.4内生增长理论的含义

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美国经济学家罗默、卢卡斯等人为代表,致力于研究一国经济的持续增长是如何被经济系统内生地决定,提出了内生增长理论。该理论将“知识”或“技术”视为经济增长的内生要素,指出新知识生产的正的外部性以及人力资本的积累有助于阻止物质资本投资中出现的报酬递减现象。据此理论,在从传统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过渡过程中,谁能在知识的生产和使用上取得优势,就能够在未来的竞争中占得先机。

第一,内生增长理论强调个人效用最大化,其基本思想和方法均来自于Ramsey(1928)所建立的消费者效用最大化思想,而内生增长理论只不过是把这种思想更加精致化而已。例如,修正效用函数的形式、修改其约束条件。

第二,内生增长理论的重大理论突破都来自于对总量生产函数及其假设的修正。如Romer(1986)引入了投资的外在性,因而使具有递增收益的生产函数具有可能性,并存在竞争性均衡解。Romer(1987)通过将资本与技术均视为一种中间产品,以中间产品的种数来表示技术的进步,因而巧妙地避开了新古典增长模型无法与规模报酬递增及边际报酬不变自洽的矛盾,而且也避开了因直接处理递增报酬生产函数所带来的一系列麻烦Lucas(1988)通过将资本分解为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并引入人力资本生产部门与人力资本的外在性,解决了新古典增长模型中需要巨大的人均资本差异方能解释国家之间的产出水平差异的问题。第三,内生增长理论的经济增长内生机制思想至少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AllynYoung(1928)。内生增长理论的许多模型只能被视为是对AllynYoung思想的形式化。在其已成经典的论文

中,AllynYoung提出了经济内生演进思想,他认为,不仅分工水平由市场容量决定(这是ASmith的经典思想),而且,市场容量同样由分工水平决定。同时,他还认为,经济中可能存在收益递增,收益递增来自于生产迁回方式的加强,初始投入要素与最终消费品之间生产链条的延长。事实上,Romer(1987)开创性地提出以中间产品种类来表示技术进步,并由此解决了收益递增与平衡增长路径稳定性之间的问题,正是将Young的这种思想加以模型化。3.1.5二元结构的基本含义

二元经济结构理论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刘易斯1954年提出的,他认为二元经济结构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时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即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包括“现代的”与‘传统的”的两个部门,现代部门依靠自身的高额利润和资本积累,从传统部门获得劳动剩余并取得不断发展。现代城市工业发展起来以后,在市场经济调节下,不断通过对传统农业部门的影响,促使传统部门向现代化部门转化,最终实现二元经济结构的一元化和国民经济的现代化。我国的二元经济体制与一般的发展中国家有所不同,它包括二元经济结构和二元社会结构两个方面,其中二元经济结构处于主导地位。“二元社会结构”是由二元经济结构决定的,由于户籍制度把我国的十几亿人口分为“农业,和,’4卜农业”两大类别而形成的一种社会结构。二元结构使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与消费水平的差距不断拉大,农村消费品市场与城市消费品的等级也不断拉大:城镇市场已趋于饱和的高档耐用消费品受农民收入下降的影响,无法向缺乏有效需求的农村市场转移,使农村的相当一部分潜在需求无法转为现实需求。农村需求结构得不到提升,必然影响与需求有关的供给结构,从而影响与供给有关的产业结构的发展。

3.1.6经济发展中的制度因素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经济发展中的制度分析理论和新增长理论蔚然兴起,其代表人物诺斯和卢卡斯分别获得了1993年、1995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这些理论指出,制度安排和制度创新思想、人力资本和收益递增的思想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证。长期以来,经济发展理论一直忽视对传统的非经济因素的分析。随着新制度学派的兴起和繁荣,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应将传统的“非经济”因素如文化、传统及制度等纳入经济发展理论的分析框架之中。有的学者还认为制度安排的不同是造成一国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甚至国家兴衰的根本原因。制度因素对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如制订防治环境污染,维持生态系统平衡的法规,推行保护资源、维持生物多样性的条例等,这些规则和条例称为强制性的制度安排,还有非强制性的制度安排,例如全社会形成的环保意识等。制度因素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得到经济学家们的关注和重新审视,认为制度是经济运行和经济发展的内生变量,有效的经济组织与制度安排对经济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前所述,可持续发展既不是单指经济发展或社会发展,也不是单指生态持续,而是自然—经济—社会三维复合系统的可持续。这个三维系统的持续发展是以生态可持续性为基础、经济可持续性为主导、社会可持续性为根本目的可持续发展。制度因素不仅对经济的发展有重要作用,而且为生态可持续和社会可持续提供了基本保证。

3.1.7制度变迁理论的基本思想

制度变迁理论是现代新制度学派的代表人物诺斯提出的。

诺斯认为,制度变迁就是“制度创立、变更随着时间变化而被打破的方式”。制度变迁可以理解为一种效益更高的制度对另一种制度的替代过程,表现为制度由非均衡到新的均衡的变化。制度变迁实际上是对制度非均衡的一种反应。人类进行一切活动的主要动因之一来自于某种利益的需要,制度变迁活动也是如此。新制度经济学认为,行为主体需要在一定的制度下获得某种利益和好处,同时,任何一项制度的建立、运行和维护都需要花费一定的成本和费用。因此任何一项制度的变迁都不是任意发生的,需要在成本一效益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权

衡。当制度处于均衡状态时,该项制度的净收益将大于零,而且在可供选择的制度中净收益最大。在制度处于均衡状态时,现存制度安排的任何改变都不能给经济中的任何个人或团体带来额外的收入。但是,制度均衡不是一种常态,而制度非均衡才是一种常态,因为人的需求是无止境的增长的,人们对于利益的最大化的追求也是无限度的。一旦制度处于非均衡状态时,行为主体对制度的不满足势必加大该项制度的运行和维护成本,制度的净收益也相应地减少,行为主体就会把不同制度的净收益进行比较,最后就会选择一项净收益较大的制度。在诺斯看来,"有两种力量规范制度变迁的路线:一种是报酬递增,另一种是由复杂的交易费用所确定的不完全市场。"他还指出,在非报酬递增和完全竞争的世界中,制度是无关紧要的,因为报酬递减和市场竞争会使制度选择上的初始错误得到纠正。但是,在报酬递增条件下,制度则是重要的。制度初始建立的沉没成本很高,制度框架规定的机会集合会产生显著的组织学习效应,与其他组织的合约还会产生巨大的协作效应,正规制度的创立又会导致大量作为其延伸的非正式制度的形成,基于某一制度的合约处于支配地位还会使行动者形成对该制度的适应性预期。这种"制度矩阵的相互依赖的构造会产生巨大的报酬递增",而 报酬递增又成为阻碍制度框架变革的保守力量。不过,如果“相应的市场是竞争性的”,即”政治市场”是竞争性的,”或即便是大致接近零交易费用模型的”,报酬递增造成的对低效率路径的依赖,是容易得到校正的。但是,在信息反馈不完善、政治市场的交易费用巨大的现实世界中,路径依赖是不可避免的。如果初始的制度选择不正确,就会导致对低绩效制度的长期持续的路径依赖,反之亦然。那么,不同社会制度下行动者的初始选择的差异又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呢?在这个问题上,诺斯一方面强调偶然性的作用,另一方面又将这种偶然性归结为意识形态或文化等非正规约束的差别。因为,’.文化提供了一个以语言为基础的概念框架,用以破译与解释呈现到大脑中去的信息11。这就是说,不同的主观模式或文化,决定了初始选择的差别。初始选择的差别与制度报酬递增这一正反馈机制的结合,决定了不同民族对不同发展路径的依赖。而低绩效的制度之所以能够长期存在,是因为政治市场的交易成本太高。

在诺斯的上述理论体系中,有三个起支撑作用的要素。一是关于社会制度的报酬的理论。缺少了它,所谓制度的报酬递增就无从谈起,而报酬递增是决定制度变迁路径依赖的一个决定因素。二是关于政治市场和交易费用的理论,即’.政治的科斯定理”,这是规范制度变迁路径的另一个因素。三是关于意识形态和文化的理论,这是诺斯全部理论的归宿,意识形态和文化最终决定了包括政治市场在内的整个社会制度的长期发展路径。我们下面的分析将要说明,这三个要素一个也不能成立。

3.2经济发展战略与策略

3.2.1进口替代与出口导向战略

大纲中的“出口促进”是不科学的提法,正确的概念是“出口导向”“贸易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这一理论最早可追溯到十八世纪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然而时至今日有关这一理论仍存在相当大的争议,直到本世纪八十年代初,以拉美国家为代表的众多发展中国家仍信奉着“进口替代”的贸易战略:进入八十年代随拉美债务危机的爆发,受选择“出口导向”贸易战略并取得杰出经济增长实绩的亚洲“四小龙”成功经验的启发,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场贸易模式的大调整,出口导向经济增长战略得到了普遍的接受。从战后的实际情况来看,发展中国家为了通过对贸易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推动国家的工业化进程,通常采取进口替代和出口导向两种战略。进口替代是指以国内生产来替代进口;出口导向是指采取各种方式刺激和鼓励本国制成品出口。这两种战略都有各自的优缺点。

3.2.1.1进口替代战略

进口替代战略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实践中最为流行的贸易战略。进口替代是指发展中国家通过采取一系列的贸易保护手段,努力发展本国需要进口或者是具有潜在进口需求的产品生产,从而获得经济发展的长期贸易战略,其侧重点表现为尽量减少进口,“以国货取代洋货”。3.2.1.2出口导向战略 出口导向战略以进口替代为基础,是进口替代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合理结果,它意味着一个国家发展的开放性特征,是外向型的贸易战略。出口导向是指发展中国家立足本国比较优势,主动积极地生产国际市场适销产品,努力扩大出口,争取多创外汇,进而带动整个国民经济实现工业化的长期贸易战略。

3.2.2比较利益和要素享赋的概念 3.2.2.1比较利益的概念

所谓比较利益是指生产者通过交换得到收益高于所让渡产品机会成本的余额。比较利益是指相对的生产能力而言,其中含有机会成本的概念在内。比较利益的概念来自于对国际贸易的研究,事实上,任何一种交换都基于比较利益。比较利益说其实有两种,一种以亚当;斯密为代表,被当代经济学家称为内生比较利益说,另一种以李嘉图为代表,被称为外生比较利益说。外生比较利益是指天生生产条件或偏好不同引起的分工和交易,而内生比较利益是指后天形成的比较优势。国际比较利益是指一个国家提供该产品和劳务比其提供其它产品和劳务更为有利的特殊能力,这种能力在国际交往中产生相应的经济利益。

3.2.2.2要素真赋的概念

生产要素是指生产活动必须具备的主要因素或在生产中必须投入的或使用的主要手段,通常指土地,劳动,和资本三要素,如果加上企业家才能则称之为四要素。要素察赋(Factor Endowments)是指一个国家所拥有的生产资源状况。在新古典经济中,对生产有重要影响的生产资源为土地,劳动和资本.国家之间要素察赋的差异并不是指生产要素的绝对量在两个国家不同,而是指各种生产要素的相对量在两个国家不同。

3.2.3关税的作用

3.2.3.1维护国家主权和经济利益 对进出口货物征收关税,表面上看似乎只是一个与对外贸易相联系的税收问题,其实一国采取什么样的关税政策直接关系到国与国之间的主权和经济利益。历史发展到今天,关税已成为各国政府维护本国政治、经济权益,乃至进行国际经济斗争的一个重要武器。我国根据平等互利和对等原则,通过关税复式税则的运用等方式,争取国际间的关税互惠并反对他国对我国进行关税歧视,促进对外经济技术交往,扩大对外经济合作。

3.2.3.2保护和促进本国工农业生产的发展

一个国家采取什么样的关税政策,是实行自由贸易,还是采用保护关税政策,是由该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状况、国际贸易收支状况以及参与国际经济竞争的能力等多种因素决定的。国际上许多发展经济学家认为,自由贸易政策不适合发展中国家的情况。相反,这些国家为了顺利地发展民族经济,实现工业化,必须实行保护关税政策。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一直十分重视利用关税保护本国的“幼稚工业,’,促进进口替代工业发展,关税在保护和促进本国工农业生产的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3.2.3.3调节国民经济和对外贸易

关税是国家的重要经济杠杆,通过税率的高低和关税的减免,可以影响进出口规模,调节国民经济活动。如调节出口产品和出口产品生产企业的利润水平,有意识地引导各类产品的生

产,调节进出口商品数量和结构,可促进国内市场商品的供需平衡,保护国内市场的物价稳定等等。

3.2.3.4筹集国家财政收入

从世界大多数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的税制结构分析,关税收入在整个财政收入中的比重不大,并呈下降趋势。但是,一些发展中国家,其中主要是那些国内工业不发达、工商税源有限、国民经济主要依赖于某种或某几种初级资源产品出口,以及国内许多消费品主要依赖于进口的国家,征收进出口关税仍然是他们取得财政收入的重要渠道之一。我国关税收入是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以来,关税为经济建设提供了可观的财政资金。目前,发挥关税在筹集建设资金方面的作用,仍然是我国关税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

3.2.4外国直接投资的作用和消极影响 3.2.4.1外国直接投资的作用

发展开放型经济、积极利用外资是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这个目标下,我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准确认识与评价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对于提高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规模和质量,促进它与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外国直接投资的作用有:

(一)外商直接投资是我国固定资产投资的重要资金来源;(二)促进了我国的工业化进程;

(三)外商直接投资推动了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四)外商直接投资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

(五)外商直接投资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规模的扩大:(六)外商直接投资在地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趋明显;(七)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明显;

(八)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与完善发挥了重要作用;(九)外商直接投资有利于我国外汇收支平衡;

(十)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推动经济增长的综合效应显著。

3.2.4.2外商直接投资的消极影响 外商直接投资的消极影响有:(一)外商直接投资结构不合理;(二)重复引进严重;(三)引进外资成本高;

(四)外商直接投资在我国某些行业和地区形成了垄断局面,对我国部分经济自主权带来冲击;

(五)外商直接投资往往隐含着更高的融资成本;(六)利用转移价格转移利润,逃避税收;(七)外商通过对我国直接投资转嫁环境污染(八)合资合作企业中中方资产常被低估(九)产业开放度不够

3.2.5国际贸易对经济发展的贡献

从短期来看,经济增长主要取决于投资、消费和净出口。从长期来看,经济增长的主要影响

因素是要素供给的增加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出口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更主要体现在它对生产要素增加和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影响上面。1出口对国内生产要素供给的影响

出口增加一国生产要素的供给主要体现在两方面:第一,出口部门的平均利润率水平一般较高,这样就必然会将生产要素从效率较低的部门和国外投资者那里吸引过来,形成投资增加。第二,出口扩张可以带动国内就业的增加。美国经济学家安妮?克鲁格教授研究表明:与进口替代的贸易战略相比,选择开放的贸易战略更有助于发展中国家的就业增长。我国人口众多,大量的劳动力处于闲置和半闲置状态,劳动生产率水平很低,出口的迅速发展有助于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劳动生产率。2出口对国内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

根据丹尼森的观点,全要素生产率主要通过三种途径得以提高:一是资源配置的优化;二是规模经济的形成;三是知识进展的出现。在这三方面出口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第一,出口可以优化一国的资源配置。通过参与国际贸易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一国可以按照比较优势原则更多地生产而后出口那些本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而进口那些本国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这种资源配置可使一国的生产效率得到充分提高,达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状态。第二,出口能够促进规模经济的形成。美国经济学家保罗"R克鲁格曼认为在国家间越来越相似,市场竞争越来越不完全的今夫,规模经济己经取代要素察赋差异而成为推动贸易发展的主要原因,许多产业只有达到一定的规模才能降低成本,这一规模仅仅靠狭小的国内市场往往无法实现。而如果一国大力促进产品出口,拓展国际市场就可为国内产业规模经济的形成创造条件。第三,出口可以加快本国的知识进展。罗默的新增长理论认为,通过开展国际贸易可以促进知识与专业化人力资本的迅速积累;通过出口参与国际竞争可以迫使企业加大研究与开发部门的投入,增强其竞争力,从而使一国的经济加速增长。

3.2.6 WTO对中国产业发展的影响

3.2.6.1加入VI/To对中国产业发展的影响

(一)对比较优势产业和竞争优势企业的有利影响 “入世”将对我国的比较优势产业和竞争优势企业提供更广阔和更规范的市场。我国的比较优势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上。它们主要是服装业、文体用品业、皮革业、食品加工和制造业、纺织业、家具制造业、金属制品业、橡胶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及塑料制品业等行业。1996年,这类产业在我国工业价值增值中的比例仅为2775%左右。我国企业的竞争优势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在1998年世界企业500强中,中国企业共有5家入选,除中石化属于工业企业之外,其余4家,2家是银行、2家是贸易公司。其二,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最大的50家跨国公司中,1995年我国有7家企业入选,但均是从事广泛多元化经营的企业集团。其中,除首钢集团属于工业范围外,其他6家均是从事贸易、建筑或运输活动的集团。其三,据联合国贸发会议估计,1997年我国外向型投资累计量为20416亿美元,占世界总外向型直接投资累计量的058%,远远低于我国gdp占世界总gdp中的比重(1997年为293%)从外向型直接投资量占国内固定资本总投资的比例看,我国1996年的水平为09%,同年发达国家为55%,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为33%0不论从哪个角度来判断,我国企业的竞争优势都很弱。到1997年底,我国从事跨国经营的企业累计共有5356家,占工业企业总数的007%0“入世”后,这类产业和企业将会获得更多的外部市场。(二)对劣势行业的不利影响

我国的比较劣势产业主要有:普通机械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业、化学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子业、造纸及纸制品业、有色金属压延及冶炼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和煤气的生产及供应业、黑色金属采选业、仪器仪表业及化纤业。我国四个支柱产业中的三个属于

比较劣势产业。这些产业属于资本、技术及资本技术双密集型行业。它们既是我国目前的工业生产能力优势之所在,又是我国竭力扶持的进口替代产业,加支柱产业和高技术产业等。但是,这些产业在国际上并不具有比较优势,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首当其冲遭受冲击的行业。1996年,11个比较劣势产业占了我国工业价值增值的36.21%.另外,我国的内贸产业也会受到进口产品的影响。1996年这些产业占了我国工业价值增值的36.04%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将会对我国劣势产业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第一,支柱产业的成长模式在入世后可能会发生逆转一一有可能会从依靠三资企业的模式退化到依靠产品进口的模式。第二,“入世”还可能限制、甚或阻碍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我们必须在“入世”的同时,一揽子签署信息技术协议,这样就剥夺了我国利用幼稚工业保护条款,培育it产业的机会。第三,“入世”还会对我国产业发展的内在机制形成冲击。在我国工业生产能力优势、产业比较优势和企业竞争优势目前还处于分离状态的情势下,我国经济发展的内在支持机制在于:比较优势产业通过出口赚汇支持着比较劣势产业、尤其是支柱产业上的进口替代;同时,生产能力优势工业的发展及对劣势产业的市场保护也培育着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优势。“入世”之后,如果处理不当,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内在支持机制将会受到很大冲击:首先,我国的比较劣势产业可能会逐渐为外国的进口品所代替,丧失未来的发展空间。这些产业是我国多年来辛苦培育的支柱产业,均属于资本、技术或资本技术双密集型产业范围。它们也是我国企业竞争优势孕育的根基。其次,比较优势产业虽然能够从扩大的外部市场中赚取更多的外汇收入,但这种外汇将无用武之地。因为,作为我国进口替代的比较劣势产业将萎缩。‘最后,我国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将主要依赖于目前现有比较优势产业。而这些产业均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且品牌和世界市场上的营销网络均控制在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手中。从这种产业中,能够为我国企业积累起来的竞争优势非常有限。

3.2.6.2我们的产业发展对策

(一)必须调整我国的产业发展战略

过去,我们是在相对封闭的情况下确立产业发展战略的。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前提条件变了,因此,我们需要调整战略。总体上,“哪些产业必须发展、也能够发展、以及怎么发展?”等等问题都值得深入研究:(1)为该产业在全球范围定位,选择和明确我们要进入的领域;(2)明确该产业发展的型式—是依附型,还是自立型?(3)明了合作与扶植重点、难点;(4)确立一些重点企业进行扶持。(二)明确两个方面的对策

首先,弱势情况下的防御措施,以尽可能做到趋利避害:

(1)推动各部门深入研究加入wto对本行业的影响及应采取的战略和对策,积极应战,尽快调整。

(2)加强对wto规则的研究,利用这些规则维护我国利益。

(3)从企业和产业价值增值链的更深层次培育和支持国内企业和产业的发展。

(4)加强“在比较充分开放前提下,如何培育国内企业和产业”问题的研究。这是我国在新的经济环境下面临的最严峻挑战。加入wto决不意味着政府扶持我国企业和产业作用的减弱,变化的只是形式和方式而己。例如,研究各种不违反wto原则的保护措施、反倾销的对策、各产业的质量标准等;加强立法,以法律为武器维护国家利益。其次,积极进取的措施一一提高我国企业和产业的竞争力。充分利用入世对我国企业和产业所可能造成的巨大压力,大刀阔斧地推进国内改革,最大可能地激发更多企业和产业的自我调整和反应,推动竞争能力的提高。

在开放条件下,我国产业和企业发展所具有的有利条件来自三个方面:(1)廉价丰富的劳动

力;(2)巨大的市场—与此相关的是建立自己的售后服务营销网络及实现规模经济;(3)经济大国政府的组织作用。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些有利条件远远没有充分利用起来。因此,加快改革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第一,破除地方或部门割据,尽快促使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形成。我国的比较劣势行业,基本上都是技术或资本密集型的行业。在这些产业中,规模经济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规模不经济、企业规模小等一直是我国这些产业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也是这些产业国际竞争力不强的重要原因。石化业实行上中下游一体化的经营,发挥了规模优势,效益显著提高。第二,要为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提供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对国内企业进出口经营权的授予工作应该加快进行。

第三,国有企业的内部改制、转制工作也要有紧迫感。对待不同的产业我们也要实行不同应对措施:

(1)对于优势产业:因为我国的优势产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其优势主要体现在劳动力成本上,劳动力成本只是一种产业优势,而非企业优势或企业所有权优势,我国劳动力密集型行业的产业竞争优势要凝结成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还有这样几个中介,其一要打出品牌、提高产品质量和增加品种,其二要建立国际营销网络。

(2)对于劣势产业,具体可分为这样几个类型:第一,对高新技术产业实行“绿洲”战略。由国家投资立项,联合国内大型企业(军用和民用兼顾的企业,而非专门的军工企业)来进行技术开发,通过这种形式,逐渐在高新技术产业形成拥有知识产权的技术,通过这些技术的应用来在这些产业中争得一席之地。或者企业联合进行技术开发,特别是在目前压力的情况下,不仅要竞争,更要强调合作。第二,对现有的支柱产业,尽可能在整个产业的价值增值链各个环节上培育出一些代表性的大企业集团。第三,对其他的劣势行业,采取合资战略进入跨国公司的全球生产网络中去。

总之,开放条件下,我国的国内市场将有机地与世界市场融为一体。在这种条件下,我国企业发展的首要选择是选准附着点,善待我们的市场,因为我国企业的竞争优势主要来自对我国市场的熟悉。国内成功企业,如海尔集团、时风集团的经验表明:我国企业竞争力的源泉在于它们对我国市场的“亲近,吸对满足这种市场的投入要素和协作厂家的熟悉。它们诞生在这个环境、了解这个环境的独特性及满足这种独特性的最合适方法。它们的生存和发展与这个环境休戚相关。在这种环境中生存的企业,会逐渐地积累起自己独特的竞争优势。生存得越长,积累得越多。相应地,来源于这种环境的独特技术及技术演进轨迹、独特经营管理方法也会成一长起来。这样,与这些因素相联系的、我们的品牌和企业才会站立起来。在以前的封闭条件下,对劣势行业可以通过关税和非关税保护为企业提供有保障的国内市场。加入世贸组织后,我们应采取一种针对企业的扶持,一方面对大企业集团鼓励走韩国式的企业集团道路。另一方面对中小型企业则可以走香港和台湾的企业发展之路。

3.2.6.3具体的对各产业发展影响分析

加入WTO最大的产业影响就是改变了原有的竞争方式和竞争手段,各个行业都将在世界范围内进行竞争。具体到不同的行业,影响程度各不相同。一般来说,劳动密集型产业受冲击小一些,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受冲击大一些:开放较早的产业受冲击小一些,开放较迟或尚未开放的产业受冲击大一些;非国有企业受冲击小一些,国有大中型企业受冲击大一些;关税和非关税保护比较低的产品受冲击小一些,反之则大一些。下面主要对几个典型行业进行分析。

一、纺织服装工业

我国纺织工业是一个对外依存度较大的行业,不仅是纺织品出口大国,也是纺织品进口大国。据测算,我国纺织品与服装的出口额约占出口总额的20%以上,位居我国各行业出口创汇

之首。自1994年以来连续六年保持世界第一服装生产大国和出口大国的地位,服装出口总额约占全球服装出口贸易总额的1/601997年我国的纺织品进口额为1227亿美元,其中面料占60亿美元。

加入WTO后,纺织服装业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较优势会进一步得到发挥。首先,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纺织品出口方,无疑将是纺织品贸易自由化最大的受益者。由于我国具有劳动力便宜的优势,配额数量增长和配额制的最终取消,以及多边永久最惠国待遇的取得,特别是受多种纺织纤维品协定保护,受到某些国家所采取的歧视性政策将大大减少,将有利于我国通过正常渠道,将促进纺织品的出口。其次,纺织品贸易由双边框架转向了多边体系,有利于改善纺织品服装出口的市场环境,同时也可以利用世贸组织解决与有关国家的纺织品贸易争端。更重要的是在北美、欧盟的区域保护主义面前,可以充分利用世界贸易 组织成员国身份,争取我国的正当利益。第三,现行纺织原料的进口综合税率平均在30%左右,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纺织制成品出口的竞争力。加入WTO后,纺织原料如睛纶和涤纶的进口税也将下降,这将降低纺织品的生产成本,进而提高我纺织品和服装的竞争力。第四,目前一些受配额保护的发达国家正加紧进行结构调整,改造传统纺织产业,而一些新兴发展中国家在传统纺织品领域的劳动成本竞争力正逐渐赶超我国,因此我国传统的成本优势及低价策略正处于一个优势衰减的过程,加入WTO后由于外部潜在的巨大压力将迫使整个行业进行调整、升级。从进口方面来看,随着关税的进一步下调,我国纺织产业中目前较为落后的行业,如纺织的上游化纤材料工业、面料工业、印染业、纺织机械业面临较大的冲击,这类产业在发达国家已被改造为技术含量较高的新型产业,我国产品与之的差距主要体现技术含量;在价格方面,纺织工业的上游产品将可能面临国外产品巨大的市场竞争。

二、家电行业

我国家电工业经过20多年的快速发展,大大缩短了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目前已成为仅次于美国、日本第三大家电生产大国,其中电冰箱、洗衣机、电风扇等产品产量居世界首位。加入WTO对家电工业具有正面影响。由于关税大幅降低,对家电出口有利,为我国家电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提供了广阔天地。由于国外绝大多数家电知名企业均在我国合资设厂,我国的高关税实际上并未对其起多少作用。相反,对等的高关税,大大抬高了我国家电出口的门槛。像巴西、印度等都是潜力极大的市场,在未加入WTO之前,关税都在50%以上,加上其它非贸易壁垒,实际关税可以达到100,加入WTO后关税及贸易壁垒都会大幅下降,欧美市场的关税也会有所下降。从进口角度讲,加入WTO后,关税降低后,主要部件

及设备的进口成本降低,使生产成本下降,产品外销竞争力也增强。据测算,全国家电行业估计产品成本平均下降2Yo。

加入WTO后,随着进口家电产品关税的降低,会加剧国内市场的竞争,给国内家电企业造成更大的竞争压力。但是目前家电产品的进口关税的下调空间已较为有限,因此,对国内家电市场造成的冲击有限。家电行业面临主要的挑战是,国外厂商在以优质产品直接涌入我国市场的同时,还会封锁先进技术。虽然国外品牌在技术和品质上是先进的,加入WTO后,营销方面的问题短期内不会有所改观。而在国外市场,我国家电和国外品牌的定位不同,也不会造成什么影响。

三、汽车工业

从外贸、技术、价格多种角度来看,我国汽车工业尤其是轿车行业存在着许多不利因素,面临严峻的挑战。一是世界汽车工业大规模重组,形成了新的竞争格局。我国汽车工业散、乱、差的问题长期没有得到根本解决,集中度不高。如美国通用公司连续三年位居世界500强之首。我国汽车总产量180万辆左右,但被承认的汽车厂家就有100多家,其中,卡车85家,客车94家,轿车14家:配套的零部件企业就更多,全国汽配目录内的厂商就多达1700家,产品质量低下,技术落后。在发达国家里,年产几千万辆的汽车就集中在几大家中生产,如

第二篇:2013上海市公务员考试大纲

2013上海市公务员考试大纲

2013年上海市公务员考试历年真题(行测、申论)完整版及职位表下载等最新资料详情点击:http://v.htexam.com/shanghai/gwy/预祝大家考出好成绩。

为便于报考者充分了解2013上海市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共科目笔试,制定本大纲。

2013上海市考试录用公务员专业科目考试大纲

为便于报考者充分了解2013上海市考试录用公务员专业科目笔试,制定本大纲。

一、考试科目和结构

2013上海市考试录用公务员的专业科目笔试分为《政法》、《综合管理》、《经济管理》、《财务管理》、《信息管理》、《城市建设管理》和《农村建设管理》,全部采取闭卷考试方式。

专业科目均为客观性试题,试题题型为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考试时限为60分钟,满分50分。

专业科目考试不指定考试用书。报考者可根据自己报考的专业科目,选择相应的考试内容进行考前准备。

二、作答要求

报考者务必携带的考试文具包括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2B铅笔和橡皮。

报考者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填写本人姓名和准考证号,用2B铅笔在指定位置上填涂准考证号、科目代码,然后用2B铅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作答。作答在试题本上或其他位置的一律无效。

三、专业科目考试内容

《政法》

第一部分 法律的一般原理

第二部分 宪法

第三部分 行政法

第四部分 刑法

第五部分 民法

第六部分 合同法

第七部分 知识产权法

第八部分 经济法

第十部分 诉讼法

《综合管理》

第一部分 公共行政

第二部分 行政法学

第三部分 综合管理实务

《经济管理》

第一部分 资源配置与管理

第二部分 产业组织、产业结构与产业政策

第三部分 经济发展与转型

第四部分 城市经济管理

第五部分 宏观调控

《财务管理》

第一部分 行政事业财务管理

第三部分 审计

第四部分 统计基础

《信息管理》

第一部分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第二部分 计算机的网络

第三部分 办公自动化

第四部分 数据库、网站的建设和管理

第五部分 信息法规与信息安全

第六部分 信息化规划与管理

《城市建设管理》

第一部分 城市建设经济管理

第二部分 城市建设管理法规

第三部分 城市建设管理相关专业知识

《农村建设管理》

第一部分 农村建设管理政策法规

第二部分 农村建设管理相关理论

第三部分 农村实务和综合管理

2013年上海市公务员考试公共科目考试大纲

一、考试科目和结构

2013上海市考试录用公务员的公共科目笔试分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全部采取闭卷考试方式。

(一)《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为客观性试题,考试时限120分钟,满分100分。

(二)《申论》

《申论》为主观性试题,考试时限150分钟,满分100分。

二、作答要求

(一)《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报考者务必携带的考试文具包括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2B铅笔和橡皮。

报考者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填写本人姓名和准考证号,用2B铅笔在指定位置上填涂准考证号、科目代码,然后用2B铅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作答。作答在试题本上或其他位置的一律无效。

(二)《申论》

报考者务必携带的考试文具包括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2B铅笔和橡皮。

报考者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填写本人姓名和准考证号,用2B铅笔在指定位置上填涂准考证号、科目代码,然后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作答。在非指定位置作答或用铅笔作答的一律无效。

三、《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介绍

(一)测试内容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主要测查从事公务员职业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和潜在能力,通过测试选拔出能够胜任公共管理工作的优秀人才。测试内容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能力、判断推理能力、数理能力、常识应用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言语理解与表达能力主要测查报考者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交流和思考的能力,准确迅速地理解文字材料内涵的能力,重点考察理解和使用词语的能力,理解把握语句各类表达方式的能力,以及阅读分析文字材料的能力。

判断推理能力主要测查报考者对各种事物关系的分析推理能力,重点考察运用科学原理、概念和标准进行分析判断的能力,对形象和空间关系准确识别、把握和思维的能力,以及判断、推理、演绎、归纳和批判分析等逻辑思维能力。

数理能力主要测查报考者理解、把握事物间量化关系和解决数量关系问题的能力,包括对数据的分析、运算、推理能力。

常识应用能力主要测查报考者对政治、法律、管理、经济、科技、公文、党史、国情、人文、生活常识等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综合分析能力主要测查报考者综合运用政治、法律、管理、经济、科技、公文、党史、国情、人文等知识进行分析判断的能力。

(二)题型介绍

第一部分 言语理解与表达能力

本部分均为单项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不选、多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第一种题型:选词填空。给出一个句子或一段话,要求报考者从所给的词语中选出能够使句子的意思表达得最准确的词语。

例题:对一篇规范的论文,因版面限制而去砍综述、删注释,实在是_________的不智之举。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_____。

A、削足适履 B、扬汤止沸

C、矫枉过正 D、舍本逐末

解答:此题正确答案为A。

第二种题型:语句表达。给出几个句子,要求报考者找出最符合题意的语句。例题:下列给出的几句话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_________。

A、阅读理解正确与否,是衡量阅读能力好坏的重要标志

B、阅读与理解,是衡量阅读能力的重要标志

C、阅读是否理解是衡量阅读能力的主要标志

D、阅读能力好坏的标志是理解

解答:此题正确答案为A。

第三种题型:阅读理解。给出一个语段或一篇短文,要求报考者通过仔细阅读分析,找出与题意最相符合的选项。

例题:在古典传统里,和谐的反面是千篇一律。“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所以和谐的一个条件是对于多样性的认同。中国人甚至在孔子之前就有了对于和谐的经典认识与体现。中国古代的音乐艺术很发达,特别是一些中国乐器,像钟、磬、瑟等各种完全不同的乐器按照一定的韵律奏出动听的音乐,但如果只有一种乐器就会非常单调。

对这段文字概括最准确的是_________。

A、和谐观念源于中国古代音乐

B、差异是和谐的一个必要条件

C、中国人很早就产生了和谐观念

D、音乐是对和谐的经典认识与体现

解答:此题正确答案为B。

第二部分 判断推理能力

本部分均为单项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不选、多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第一种题型:科学推理。要求报考者综合运用自然科学原理进行分析判断,得出最符合题意的答案。

例题:自行车是靠车轮与地面的摩擦力而行驶的,两个车轮与地面摩擦力的方向是_________。

A、前轮向后,后轮向前 B、前轮向前,后轮向后

C、前轮和后轮都向后 D、前轮和后轮都向前

解答:此题正确答案为A。

第二种题型:定义判断。在每道题中,先给出一个概念的定义,然后再给出一组事物或行为的例子,命题假设给出的概念的定义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要求报考者从中选出最符合或最不符合该定义的典型事物或行为。

例题:职业枯竭是指人们在自己长期从事的工作重压之下,产生身心能量被工作耗尽的感觉。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职业枯竭状态的是_________。

A、老周不能胜任自己现有的工作,每天都会忙得焦头烂额

B、刚参加工作的小李觉得这份工作太累,产生了跳槽的念头

C、刘经理每天工作繁忙,缺乏充足的休息,情绪也越来越糟糕

D、在从事过许多不同的职业之后,老王觉得所有工作都索然无味

解答:根据题干所给定义,正确答案为C。

第三种题型:图形推理。每题给出一组图形,要求报考者仔细观察给出的图形,根据题意找出其中规律,选出最符合变化规律的答案。

例题:

解答:每行前两个图形叠加后,不同的部分就是第三个图形。正确答案是D。

第四种题型:分析推理。在每道题中给出一段陈述,假设这段陈述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要求报考者根据这段陈述,选择一个正确答案。

例题:科学家对76位心脏病患者进行了研究,他们分别采用“一名志愿者带一只狗前去探望病人”、“一名志愿者前去探望病人”以及“没有志愿者”三种方法分别测试这些病人的反应。结果发现第一种情况下病人的焦虑程度下降了24%,第二种情况下病人的焦虑程度只下降了10%,第三种情况下病人的焦虑程度仍保持原来水平。因此科学家认为,狗能帮助心脏病人降低焦虑情绪。

下面_________项最能削弱科学家的论点。

A、带狗和不带狗探视的实验分别选在两个不同的时间段

B、在带狗的志愿者中,绝大多数喜欢并自己饲养宠物狗

C、在被探望的病人中,绝大多数喜欢并自己饲养宠物狗

D、志愿者带去探望病人的大多数狗都是性情比较温顺的解答:观察A、B、C、D四个选项,似乎都能削弱科学家的论点:狗能帮助心脏病人降低焦虑情绪。但选项C“在被探望的病人中,绝大多数喜欢并自己饲养宠物狗”直接说明研究对象(心脏病人)的样本太特殊(绝大多数被研究的心脏病人喜欢并自己饲养宠物狗),不具有代表性,因此C最能削弱科学家的论点。故C是正确答案。

第三部分 数理能力

本部分均为单项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不选、多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第一种题型:数学应用。每道试题给出表述数字关系的一段材料,要求报考者通过分析、判断、运算,找出最符合题意的答案。

例题:某机关单位召开一次会议预期12天,后因会期缩短4天,因此原预算费用节约了一部分。其中生活费一项节约了4,000元,比原计划少用40%,生活费预算占总预算的4/9,则总预算为_________。

A、45,000元 B、35,000元

C、27,500元 D、22,500元

解答:此题正确答案为D。

第二种题型:资料分析。给出一段资料(文字、图表或数据),要求报考者通过对资料所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计算,找出最符合题意的答案。

例题:根据下图提供的信息回答问题。

某市2006年下半年投资情况图

单位:亿元

1、该市2006年下半年中,_________的外资实际出资额在当月外资拟投资额中所占比重最高。

A、8月 B、9月

C、10月 D、11月

解答:此题正确答案为B。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

Ⅰ.2006年第四季度外资实际出资额总计约达9亿元

Ⅱ.该市拟投资总额在2006年9月份为下半年最低

Ⅲ.2006年下半年该市外资拟投资额达到拟投资总额40%以上

A、Ⅱ B、Ⅲ

C、Ⅱ、Ⅲ D、Ⅰ、Ⅲ

解答:此题正确答案为D。

第四部分 常识应用能力

本部分均为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至少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不选、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例题:关于政府职能的特征,下列论述正确的是_________。

A、政府职能的实施主体是政府机构

B、政府职能的主要内容是管理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

C、政府职能的实施手段主要是依法行政

D、政府职能是政府机构设置的根本依据

解答:此题正确答案为A、B、C、D。

第五部分 综合分析能力

本部分均为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至少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不选、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例题:阅读下面材料,回答1~2题。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体现了_________的原理。

A、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B、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

C、上层建筑决定经济基础

D、政治对社会发展起重大作用

解答:此题正确答案为A、D。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能够引导中国发展进步,是因为它________。

A、尊重现实,一切从实际出发

B、把独立自主与保持社会稳定两者结合起来

C、指导我们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地去探索和实践

D、标志着我们已完成了对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创建

解答:此题正确答案为A、C。

四、《申论》介绍

《申论》是测查从事公务员职业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的考试科目。《申论》材料通常涉及特定社会问题或社会现象,主要测查报考者的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

试卷由考生须知、给定资料、答题要求三部分组成。

阅读理解能力要求全面把握给定资料的内容,准确理解给定资料的含义,准确把握事实所蕴含的趋势、矛盾和本质问题。

综合分析能力要求对给定资料的全部或部分的内容、趋势或矛盾进行归纳分析,多角度地思考资料内容,作出较为全面系统的评价。

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要求借助自身的实践经验或生活体验,在对给定资料理解分析的基础上,发现和界定问题,作出评估或权衡,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或措施。

文字表达能力要求熟练使用指定的语种,运用说明、陈述、议论等方式,准确规范、简明畅达地表述思想观点。

第三篇:公务员专业考试大纲

根据《上海市国家公务员考试录用实施意见》和《2004年上海市国家公务员(机关工作者)考试录用工作实施方案》,为了便于考生参加公务员录用专业考试的复习,我们组织有关专家编写了《2004年上海市国家公务员(机关工作者)录用考试专业专业科目考试大纲》,经上海市人事局公务员管理处审定通过。

本大纲依据行业特点和职位专业要求确定的专业考试科目、内容和重点,主要测试拟进入相关职位的报考人员应具备的基本专业素质。专业科目考试分为政法、文秘、经济管理、财务管理、信息技术等五大类。

专业考试的考试时间为90分钟,全部试题均为客观性试题,题型为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和判断题。

专业考试不指定考试用书。考生可根据自己报考职位规定的专业要求选择相应的考试大纲进行考前准备。

《政法》考试大纲

第一部分 法理学

一.法律的一般原理:法律的基本特征,法律的本质,法律的作用、法律的要素、法律的历史发展、法系、法治和法治国家。

二.法律的制定:法律制定的概念和原则、法律的渊源、法律的分类、法律体系。

三.法律的实施和监督:法律实施的概念、法律执行、法律适用、法律的效力、法律关系、法律责任和制裁、法律解释和法律推理、法律监督。

第二部分 宪法

一.宪法概述:宪法的概念,宪法的历史发展、宪法的分类、宪法监督保障制度。

二.中国的基本制度:国家的性质,政权的组织形式,国家结构形式、国家的经济制度和文化制度。

三.中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四.中国的国家机构:国家机构的概念和活动原则、中央国家机构。

第三部分 行政法

一.姓ǜ攀觯盒姓ǖ母拍睢⑿姓ǖ脑ㄔ础⑿姓晒叵怠?br>二.行政主体:行政机关、公务员。

三.行政行为:行政行为的内容和分类、行政行为的效力。

四.行政复议:行政复议的概念和原则、行政复议的主体和管辖、行政复议的范围。

五.行政处罚:行政处罚的概念和种类、行政处罚的管辖和适用、行政处罚的程序。

第四部分 刑法

一.刑法概述:刑法的概念和渊源、刑法的基本原则、刑法的适用范围。

二.犯罪和犯罪构成:犯罪的定义与特征、犯罪构成的要件。

三.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

四.犯罪的形态:犯罪预备、犯罪既遂、犯罪未遂、犯罪中止。

五.共同犯罪:共同犯罪的概念、共同犯罪人的种类及其刑事责任。

六.刑罚:刑罚的概念、刑罚的种类、量刑、刑罚的适用和执行。

七.几种重要的犯罪:危害公共安全罪、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罪、侵犯公民人身权利和民主权利罪、贪污贿赂罪渎职罪。

第五部分 民法

一.民法概述:民法的调整对象、民法的基本原则、民事法律关系。

二.民事主体:公民、法人、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三.民事行为和代理: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条件、民事法律行为的分类、无效民事行为与可撤消民事行为及其后果、代理的概念和种类、代理人和委托人的权利和义务、无权代理及其法律后果。

四.民事权利:物权、所有权、相邻权,债权、人身权。

五.民事责任:违约的民事责任、侵权的民事责任、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

六.民事诉讼时效

第六部分 公司法

一.公司法概述:公司的概念和类型,公司法的适用范围。

二.有限责任公司:有限责任公司的设立、章程和组织机构。

三.股份有限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组织机构、上市公司。

四、公司破产、解散和清算

第七部分 知识产权法

一.知识产权法概述:知识产权的概念和法律特征、知识产权制度的作用。

二.著作权法:著作权的概念、作品及其种类、著作权的主体和归属、著作权的内容、著作权的取得和限制、著作权的保护期限、侵犯著作权的行为及其法律责任。

三.专利法:专利权的概念、专利权的主体和客体、授予专利权的条件、专利权的期限、专利权人的权利和义务、专利侵权行为及其法律责任。

四.商标法:商标的概念和种类、商标注册、注册商标的期限、续展和终止、商标的转让和使用许可、商标使用的管理、商标侵权行为及其法律责任。

第八部分 合同法

一.合同法概述:合同的概念、合同的种类、合同法的基本原则。

二.合同的订立:合同订立的程序、合同的主要条款。

三.合同的效力:有效合同和无效合同、可变更和可撤消合同、效力待定的合同。

四.合同的履行:合同履行的原则和规则、合同履行的担保。

五.合同的变更、转让和终止

六.合同责任:缔约过失责任、违约责任。

第九部分 市场管理法

一.反不正当竞争法:不正当行为的特征、种类和法律责任。

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消费者的权利和经营者的义务,法律责任及争议解决途径。

三.产品质量法:产品质量的义务,产品质量的法律责任及其解决途径。

第十部分 劳动法

一.劳动法概述:劳动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劳动法律关系。

二.劳动合同:劳动合同的主体、劳动合同的订立及主要条款、劳动合同的无效、劳动合同的变更和解除、集体劳动合同。

三.劳动争议的处理:劳动争议的解决机构、劳动争议的解决方式及原则。

第十一部分 婚姻法和继承法

一.婚姻法:婚姻法的基本原则、结婚、家庭关系、离婚。

二.继承法:继承法的基本原则、法定继承、遗嘱继承和遗赠、遗产的处理。

第十二部分 诉讼法

一.诉讼法概述: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的共同原则和特有原则。

二.诉讼主体:民事诉讼、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的诉讼主体。

三.诉讼证据:证据的概念和种类,民事诉讼、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的举证责任。

四.诉讼管辖:管辖的概念、民事诉讼、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的管辖。

《文秘》考试大纲

第一部分秘书学

一.绪论:秘书的涵义和职业特征;秘书工作的内容、要求、性质、特点和作用;

二.秘书工作机构的职能与工作要求:秘书工作机构的地位、性质、职能与工作要求;秘书部门和人员的管理。

三.秘书的素养:秘书的知识机构和能力要求;秘书的理论修养、思想作风和职业道德;秘书的心理、气质、性格和心理调适;秘书的培训、鉴定与考核。

四.秘书的社会活动与人际关系:秘书的社会活动和社会地位;秘书的社会角色,角色活动和角色意识;秘书人际关系的内容、方式与处理准则;秘书主要人际关系的处理要求。

第二部分秘书实务

一、绪论:秘书实务的对象、范围、性质和特点。

二.办公室管理:办公室管理的作用、内容和要求;办公室工作的基本原则和基本任务;办公室工作计划的具体内容、制订步骤和常用的工作计划方式,工作计划的总结内容。

三.秘书的日常工作:通讯工作的类型、应对与处理;接待工作的类型、方式、原则、要求、程序和内容;秘书安排上司工作日程的原则、要求和订约事宜;督查工作的作用、原则和程序;保密工作的内容和要求;公章、介绍信的保管和使用;值班工作的任务、制度和要求。

四.信息与调查研究:信息工作的意义、作用、程序和方法;秘书收集信息的主要内容和形式;调查研究的涵义、作用、内容、类型、方法、程序和步骤。

五.会议组织:会议的类型、作用和会议的要素;会前、会间、会后的秘书工作;工作会议,代表会议,座谈会和电视电话会议的组织。

六.信访工作:信访工作的要素、任务、作用、原则和要求;信访工作的程序和方法。

七.沟通与协调:沟通的涵义、作用、类型和方法;沟通的障碍和克服方法;协调的涵义、作用、特点和原则;协调的内容、步骤、方式、方法和策略。

八.秘书常用礼节和秘书活动的礼仪

第三部分秘书写作

一.秘书写作基础:秘书写作的内容、特点、原则、要求、过程和表现方法。

二.行政公文的写作:行政公文的涵义、特点、作用和分类;行政公文的格式和语体特征;公文的行文关系、行文方式和行文规则;公文的语言要求;公文的语法、逻辑、修辞和标点正确使用的要求;对使用不规范公文的审核、修正;行政公文的适用范围、特点、写法和基本要求。各种文书稿本的涵义和作用。

三.事务文书的写作:计划、总结、调查报告、规章制度、简报、讲话稿的涵义、作用、种类、特点、写法和基本要求。

第四部分文书工作与文书处理

一.文书工作概述:文书工作的范畴、特性和作用;文书工作的基本原则;文书工作的标准化与现代化。

二.文书处理:文书处理程序及其特性;公文的收文程序与发文办理程序;各程序的涵义和作用;办毕文书的处置。

三.文书立卷:文书立卷的涵义、意义、组织、原则;常用的组卷方式;文书立卷的步骤;文书的管理、归档和归档制度。

第五部分、公共行政管理

一.引论:管理的定义、实质;公共行政管理的涵义、主体、客体。

二.政府职能:政府职能的涵义、发展变化、重要地位和类型;政府职能的内容;政府职能转变的必然性和根本途径。

三.行政领导:行政领导概述;行政领导者的职责、权力和权威;行政领导方式与行政领导艺术。

四.行政决策:行政决策的体制、类型与程序;行政决策的原则与方法。

五.行政执行:行政执行的基本特点与原则;程序与过程;行政执行中的障碍及解决对策。

六.行政信息:行政信息的涵义和基础地位;行政信息的特点与管理;咨询与信息的关系;现代信息咨询活动的特征。

七.行政监督:行政监督的作用和基本原则;行政系统的外部和内部监督体系;行政道德与行政监督。

《经济管理》考试大纲

第一部分 产业组织

一.市场结构:市场结构的分类和特征,竞争和垄断的关系,不同市场结构的区别,行业进入壁垒的概念和分类,行业退出壁垒的概念和分类,市场结构的衡量,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的区别,交易费用的概念,博弈论基本概念,纳什均衡的含义。

二.市场行为:企业定价行为,企业促销行为,企业兼并与收购行为,企业技术进步的形式和影响因素,企业多样化经营行为,企业纵向一体化行为。

三.市场绩效:市场绩效目标的多元化,市场绩效的衡量方法,帕累托效率的概念,市场失灵的原因,外部性的含义。

四.产业组织政策:产业组织政策的目标和实施手段,政府管制与放松管制,反垄断政策。

第二部分 产业结构

一.产业成长与演进:产业分类方法,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产业结构演变的趋势。

二.产业关联:产业关联的实质与方式,投入产出分析方法,中间需求与最终需求的概念,生产波及效果的分析。

三.产业结构政策:主导产业选择的原则,支柱产业支持政策,衰退产业援助政策,幼小产业保护政策,产业技术政策,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产业安全,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第三部分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一.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理论: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概念,经济增长的模式,制度变迁的概念,经济增长中的制度因素,工业化过程,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二.经济发展的内在与外在因素:资本形成,人力资本形成,基础设施,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国际贸易对经济发展的贡献。

三.经济发展战略与策略:发展中国家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与税收政策,进口替代与出口导向策略,通货膨胀与金融危机,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战略,关税与贸易保护,汇率与外汇管理,外资利用与外国直接投资,国际发展援助,对外债务。

四.区域经济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区域的概念、类型和特征,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空间相互作用与空间扩散,区域经济发展途径,区域空间结构,区域产业结构,经济区划,区域分工,区域经济联系,区域发展战略,区域形象设计,区域经济政策,区域经济一体化,经济全球化。

第四部分 城市经济与管理

一.城市化与城市体系;城市产生与发展的区域基础,城市职能与规模,城市经济区的结构与功能,城市化水平,城市化的发展阶段与基本形式,世界城市化进程,中国城市化道路,城镇体系的形成、特征与类型,中心城市的类别和作用。

二.城市经济管理问题;就业与失业,人口流动与增长,城市土地使用制度,地价评估,城市土地利用,住宅的流通与消费,城市住房改革,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交通,城市环境经济,城市经济开发区建设。

三.城市财政与城市金融;城市财政的职能与作用,城市财政的收入与支出,城市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中央银行的职能和作用,政策性银行的运作,商业银行的地位和职能,城市其他金融机构,证券市场的特征和基本功能,证券市场的监管,城市金融市场的运作,国际收支的概念,国际收支失衡的调节,国际金融市场及其分类,区域性国际金融机构性质和作用。

第五部分 管理学原理

一.管理组织设计:组织的概念和作用,组织设计的策略,组织结构的基本类型,组织中的群体与非正式群体,学习型组织,扁平化组织,管理幅度分析,职务设计,集权与分权,授权分析,组织变革,流程再造,现代企业制度与法人治理结构。

二.计划与决策方法:战略计划与战术计划,计划流程,现代计划方法,目标管理,决策的定义与类型,确定型与非确定型决策,个人决策与群体决策,决策树分析。

三.领导与激励原理:领导与管理的区别,领导职能与作用,领导的内容,领导的方式与风格,领导艺术,激励内容与激励过程,激励方式与激励原则

四.管理控制:管理控制的内容与模式,控制过程,控制手段与方法,预算控制,审计控制,危机管理。

《财务管理》考试大纲

第一部分行政事业财务管理

一.行政事业财务管理概论:行政事业财务管理的特点、主要任务和基本原则;实施行政事业财务管理的基本方法;确立行政事业财务管理体制的原则。

二.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定员定额的概念、制定及管理;单位预算的编制、审批及执行程序;财政拨款和事业收入的管理;行政事业单位支出及具体项目的管理。

三.国有资产和负债管理:国有资产的概念和分类;事业基金、固定基金和专用基金的管理。行政事业单位负债的概念及管理要求;应缴财政预算资金和应缴财政专户资金的管理。

四.财务清算和财务报告:财务清算的原因和分类;清算财产的估价和变现;财务清偿和剩余财产分配。行政单位财务报表的主要内容及编制方法;事业单位财务报表的主要内容及编制方法;财务决算的编制和审批。

五.财务分析:财务分析的作用、要求和形式;偿债能力、资产管理能力及盈利能力分析;财务报表分析的应用;杜邦分析体系;我国国有企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第二部分公司财务管理

一.财务估价:货币的时间价值及计算;债券的概念、价值及必要报酬率;股票的概念及价值计算;风险和报酬;资本成本和资本结构。

二.投资管理:投资项目评价的基本方法;投资项目现金流量的估计;固定资产投资决策;投资项目的风险处置

三.流动资产管理:现金管理的目标及最佳现金持有量;应收帐款及信用政策的制定;存货经济订货量的基本模型及扩展。

四.筹资管理:资金需求量的预测;筹资的渠道和方式;股票筹资与债券筹资的比较;短期负债筹资的主要形式;营运资金政策的选择。

五.股利政策:利润的构成与分配;股利分配政策的类型;股票股利和股票分割的比较;目标利润规划。

第三部分审计

一.基本概念:审计的概念和种类;审计的职能和目标;审计的方法和程序;审计业务约定书与审计范围;审计证据和审计工作底稿;审计职业规范和审计责任。

二.内部控制及其测试与评价:内部控制的目标与要素;内部控制测试;内部控制评价;管理建议书。

三.企业会计报表审计:企业会计报表审计准则;企业主要会计报表的审计;流动资产审计;长期投资审计;固定资产审计;无形和递延资产审计;流动负债与长期负债审计;所有者权益审计;收入、费用及利润审计。

四.审计报告:审计报告的基本类型;审计报告准则;审计报告的编制;期后事项;特殊目的审计。

五.内部审计:适当的审计程序;舞弊的发现;舞弊调查。

第四部分统计基础

一.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集中趋势的测度;算术平均值、调和平均数、几何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级差、平均差、方差和标准差。

二.概率和概率分布:概率的基本概念及计算;离散型和连续型随机变量及其概率分布;三种常用的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正态分布。

三.相对指标和指数:常用的相对指标;指数的分类和个体指数的贬值;总指数的编制方法;综合指数法和平均指数法;我国物价指数的编制和应用;零售物价指数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四.抽样和抽样分布:抽样的概念和特点;随机抽样设计的方式;样本平均数的抽样分布。

第四篇:公务员考试税务专业考试大纲

税收类

第一章 税收概述

一、税收的基本概念

二、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税收

三、中国税收制度的沿革 第二章 税收负担

一、税收负担的一般问题

二、中国宏观税负水平

三、中国地区税收负担分析

四、中国行业与企业税收负担分析 第三章 税收制度与税制结构

一、税收制度要素

二、税收的分类

三、税制结构 第四章 税法

一、税法概述

二、税收法律关系

三、税法体系

四、税法的适用与解释

五、税法的效力 第五章 税权

一、税权概述

二、税收立法权

三、税收执法权

四、税收司法权

五、税法解释权 第六章 营业税

一、营业税概述

二、营业税的适用范围

三、营业税的税目、税率

四、营业税的计税依据

五、营业税的优惠

六、营业税的计算

七、营业税的申报与缴纳

八、营业税特殊业务处理 第七章 企业所得税制度

一、企业所得税概述

二、企业所得税纳税人及征税对象

三、企业所得税税率

四、企业所得税的计税依据

五、资产的税务处理

六、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

七、企业所得税的计算

八、企业所得税源泉扣缴

九、特别纳税调整

十、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

十一、企业所得税特殊业务处理 第八章 个人所得税制度

一、个人所得税概述

二、个人所得税征税项目

三、个人所得税税率

四、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

五、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

六、个人所得税的计算和申报缴纳

七、个人所得税特殊业务处理 第九章 财产行为税制度

一、资源税

二、土地增值税

三、城镇土地使用税

四、房产税

五、车船税

六、印花税

七、烟叶税

八、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 第十章 税收征管制度

一、税收征管制度概述

二、税务登记

三、帐簿、凭证管理

四、发票管理

五、纳税申报

六、税款征收

七、税务检查与税务稽查

八、税收管理员制度

九、纳税评估

十、纳税服务

十一、税收征管法律责任 第十一章 税收法制

一、税务行政处罚

二、税务行政复议

三、税务行政诉讼

四、税务行政许可

第五篇:安徽公务员考试计算机专业考试大纲

一、计算机类

计算机科学技术基础

第一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一、计算机的特点、分类及其应用

二、信息编码与数据表示;数制及其转换

三、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及其基本工作原理

四、计算机软件系统的组成,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的基本概念、功能和分类

五、软件基础知识;程度设计语言的基本概念

第二章 多媒体技术

一、多媒体的基本概念及关键技术

二、多媒体计算机及关键设备

三、多媒体技术及其应用

第三章 计算机信息安全技术

一、信息安全的相关概念与技术

二、计算机病毒的定义、特性、结构及分类

三、计算机病毒的检测与防治

第四章 Internet知识

一、计算机网络的功能、结构、分类和使用方式

二、Internet的基础知识、网址与域名系统、TCP/IP协议

三、Internet的连接与服务功能

四、WWW与浏览器的应用

五、Internet和Extranet

计算机软件及使用

第一章 Windows2000/xp操作系统一、Windows2000/xp的特点,Windows2000/xp的运行环境及安装方法

二、Windows2000/xp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

三、资源管理器的使用,文件和文件夹的概念与操作

四、控制面板的相关知识及使用方法

五、Windows2000/xp多媒体的管理及使用

第二章 文字处理软件Word2000/xp

一、Word2000/xp的功能;Word2000/xp的启动方法和工作窗口

二、Word2000/xp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

三、文档排版的基本知识与操作;表格的基本操作;图形及图文混排的基本知识与操作

四、页面设置与文档打印

第三章 电子表格软件Excel2000/xp

一、Excel2000/xp的基本功能;Excel2000/xp的启动方法和工作窗口

二、Excel2000/xp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

三、工作表、数据图表的建立、编辑、管理及格式化操作

四、单元格的计算以及公式和常用函数的使用

五、数据管理与分析的一般功能和使用方法

六、页面设置与报表打印

第四章 C语言程序设计

一、程序设计与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概念

二、C语言的历史和特点,常见C语言程序开发环境的使用

三、C语言的基本语法与简单程序设计,包括基本数据类型、运算符与表达式;数据的输入与输出;基本程序流程控制语句;函数、编译预处理与存储属性

四、指针及其应用

五、高级数据结构及其应用,包括数组、字符串、结构、联合、位域、枚举和文件,位运算

计算机理论

第一章 关系数据库理论

一、数据库、数据库技术、数据库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概念;数据库系统的体系结构

二、数据模型与数据视图

三、关系代数、关系演算及关系模型

四、结构化查询语言SQL

五、数据库的完整性与安全性,事务管理、并发控制、故障恢复,数据库的备份与恢复

六、数据库的设计,数据依赖的概念及关系模式的规范化理论

七、数据库应用开发工具,常见数据库系统产品的名称、特点,Microsoft Access数据库的使用

第二章 网络技术基础

一、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计算机网络的功能、应用、拓扑结构及分类;网络的层次体系结构和网络协议;网络标准化

二、物理层,数据通信的理论基础,物理传输媒体、编码与传输技术及传输系统

三、数据链路层,差错检测与校正,数据链路层协议

四、局域网,多路访问协议及IEEE802局域网标准族

五、网络层,数据交换方式,路由选择与拥塞控制算法,常见高速网络技术,网络层协议

六、网络互联的概念,网桥、路由器与路由协议

七、传输层与应用层的功能、服务与协议

八、网络安全与网络管理,数据加密技术、认证技术、防火墙技术、常见网络管理协议

九、Internet原理与接入技术,TCP/IP协议族,DNS域名系统,WWW技术;电子商务的概念、体系结构与技术

第三章 数据结构

一、数据结构及算法的基本概念与术语,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与空间复杂度

二、线性表及其存储结构和运算

三、串及其存储结构和运算,串的模式匹配

四、栈、队列及其存储结构,递归算法

五、数组及多维数组的定义、运算和存储结构,数组的压缩存储六、二叉树的基本性质、存储结构、遍历算法和几种特殊类型的二叉树

七、树与森林的定义、性质,树与森林的存储结构与遍历算法

八、图的定义和术语,图的存储结构及相关算法

九、排序的基本概念,常见的排序算法

十、查找的基本概念,常见的查找算法,支持查找的几种特殊数据结构

第四章 软件工程基础

一、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与常用术语;软件生命周期

二、软件需求分析

三、软件计划与软件设计

四、软件复用技术

五、软件编码与软件测试

六、软件维护

七、软件质量与软件工程管理

八、软件工具与软件开发环境

下载自己总结的2012年上海市公务员专业考试经济管理教材辅导及大纲word格式文档
下载自己总结的2012年上海市公务员专业考试经济管理教材辅导及大纲.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自考对外经济管理概论考试大纲总结

    《对外经济管理概论》考试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二、考试方式 (一)考试方法:笔试,闭卷,满分100分。 (二)考试时间:120分钟 三、试卷结构 (一)题型及分数比例 解释名词题:15%;问答题......

    上海市定向公务员考试考试大纲[样例5]

    上海市2010年度从优秀村干部、选聘到村任职大学生以及三支一扶人员中考试录用乡镇机关公务员考试大纲为了便于应试者参加上海市2010年度从优秀村干部、选聘到村任职大学生以......

    土木工程专业指定教材和考试大纲2

    土木工程(专升本)专业课考试大纲及参考教材 (一)《工程力学》考试大纲 第一部分:静力学 1. 静力学的基本概念与物体受力分析 静力学模型,物体受力分析的基本方法; 2. 力系的等效与......

    2012公务员考试法律常识(自己总结)

    11.初中生陈某因经常敲诈同学的小额钱财,曾被公安机关拘留15天,但他仍执迷不悟,不思悔改,后又因持刀抢劫他人钱财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3年。这一材料说明。 A.一般违法与犯......

    保监会2012年度考录公务员专业考试大纲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2012年度公开考试录用工 作人员专业科目考试大纲 为便于考生了解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专业科目考试,我们编写了《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2012年度公......

    【中公教育】2010年度上海市考试录用公务员专业科目考试大纲(最终定稿)

    2010年度上海市考试录用公务员 专业科目考试大纲 上海市职业能力考试院 2010年度上海市考试录用公务员专业科目考试大纲 为了便于报考者参加2010年度上海市考试录用公务员......

    高中生考试焦虑辅导(学习大纲)总结

    赢在心态 ——高中生考试焦虑辅导 一、什么是焦虑和考试焦虑 案例:失之交臂的清华梦 • 焦虑是一种情緒反应,是个体对当前或预感到的挫折产生的一种紧张、忧虑、不安而兼有恐......

    深圳市公务员计算机专业素质测试考试大纲

    《计算机专业素质测试》考试大纲一、考试说明 《计算机专业素质测试》为客观性试题,考试时限120分钟,满分100分。 二、作答要求 务必携带的文具有:签字笔或钢笔(最好为黑色签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