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修》社会实践教学大纲

时间:2019-05-12 01:40:4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思修》社会实践教学大纲》,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思修》社会实践教学大纲》。

第一篇:《思修》社会实践教学大纲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社会实践教学大纲

一、实践教学的指导思想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2005年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及实施方案确定的思想政治理论课4门必修课之一。“思修”课的实践教学是学生让学生在“思考、体验、参与、行动”中追求真理,感悟人生,提高素质,让学生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中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及现代法治意识,提高学生走向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思想、道德、心理、法律、职业等方面的综合素质。

二、实践教学的基本原则

(一)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原则

(二)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的原则

(三)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原则

(四)教书与育人相结合的原则

(五)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三、实践教学的目的要求

实践考核的目的是要求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围绕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遇到的疑点、难点问题进行课外体验、思考、研究、调查等实践活动,通过团队形式的学习与交流,促进相互协作意识和自主意识,增强自身的思想道德素养和法律素质,关心和参与校园及周边社区人文环境建设的意识,学会观察生活,善于发现问题,积极寻求改变,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有机结合。

四、实践教学具体形式与内容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从所给出的实践活动中任选一个递交实践活动成果。

(1)参与调查研究,撰写调研报告

同学们可以任选一专题或根据教材相关内容自拟题目做调查研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小组人数为5——8人。A.关于大学生求职择业取向调查 B.关于大一新生消费情况的调查 C.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调查 D.关于大学生恋爱观的调查 E.关于大学生社会公德状况的调研 F.关于大学生诚信意识的调研 G.关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状况的调查

通过问卷调查、个别访谈、文献收集等方法,对大学生面临的各种问题进行原因和对策的分析,形成不少于2000字的调研报告。(2)参与志愿者活动,撰写心得体会。

同学们可以参加学院、学校、社区组织的志愿者服务活动,自拟题目写出不少于1500字的心得体会

(3)走访家乡的 名胜古迹,撰写课程论文。课程论文力求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际的结合。

(4)网络学习

阅读本课程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网站上的演示文稿、电子教案、电子课件和各种文字拓展学习资料等,观看相关的教学视频,完成相关作业等等。

五、实践教学的考核标准

实践教学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任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规定时间内递交相关材料,任课教师根据每个学生在实践教学中的表现和态度、实践调研报告、心得体会等完成情况对每个学生进行实践教学部分综合考核,评出每个学生的实践教学成绩。实践教学评分参考标准:

90分及以上:能很好地完成实践教学任务,达到调研报告中规定的全部要求,社会调研报告能对实践调研内容进行全面、系统的总结。对待实践教学态度端正,无违纪行为。

70-89分:达到调研报告中规定的要求,社会调查报告能对实践教学内容进行较全面总结。对待实践教学态度端正,无违纪行为。

60-69分:态度端正,完成了实践教学的主要任务,达到调研报告中规定的基本要求,能完成社会调查报告,内容基本正确,但不够完整、系统。对待实践教学虽有一般违纪行为,但能深刻认识,及时改正。

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均为不及格:

(1)未按规定时间上交调研报告书(心得体会、论文);(2)未达到调研报告书(心得体会、论文)中规定的基本要求;(3)调研报告书(心得体会、论文)抄袭或内容有明显错误;(4)有弄虚作假等违纪行为者。

第二篇:思修教学大纲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5版)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0300810 课程性质:公共基础课 适用专业:全校各专业 学 分:3学分 学 时:54学时 开设学期:第1学期

一、教学目的

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针对大学生成长过程中面对的思想道德和法律问题,有效地开展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制观教育,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知识,依据大学生成长的基本规律,教育引导大学生加强自身思想道德修养、强化法律观念和法律意识。

二、教学方法建议

教师课堂讲授为主,实践教学、自主学习为辅,通过讨论研究、多媒体音频和视频等教学方式和手段,提高教学的时效性。

三、教学内容

绪论 珍惜大学生活 开拓新的境界(10学时)

教学要求:通过学习,帮助学生懂得珍惜大学美好时光,认识自己的历史使命,明确成长目标;结合大学生的特点和发展目标,帮助他们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充分认识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正确认识“三个倡导”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把握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意义和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 1.认识大学生活的特点 2.明确当代大学生的成才目标 3.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范畴

考研知识点:

1.认识大学生需尽快适应大学生活

2.认识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和成才目标 3.理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理解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要自觉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5.把握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意义和方法 第一节 适应人生新阶段

一、认识大学生活特点,提高独立生活的能力

二、树立新的学习理念,培养优良的学风

三、确立成才目标,塑造崭新形象 第二节 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

一、思想道德与法律

二、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

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三节 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意义和方法

一、认识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重要意义

二、掌握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基本方法

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6学时)

教学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对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理解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确立马克思主义的信念的科学依据;理解如何确立理想信念、如何坚定理想信念、如何化理想为现实等重要问题。引导大学生坚持社会理想和个人理想的统一,为实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教学重点和难点

1.理想信念在人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

3.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确立马克思主义的信念 4.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考研知识点:

1.理解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

2.认识当代大学生应当树立什么样的理想信念 3.认识立志高远与始于足下的关系 4.认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

5.认识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的关系 6.理解大学生成长成才与实现中国梦的关系 第一节 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

一、理想信念的含义与特征

二、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 第二节 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

一、认识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

二、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

三、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第三节 架起通往理想彼岸的桥梁

一、坚持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统一

二、立志高远与始于足下

三、认清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四、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

第二章 继承爱国传统 弘扬中国精神(6学时)

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引导大学生将远大的理想与对祖国的高度责任感、使命感结合起来,继承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弘扬中国精神,做一个忠诚的爱国者。

教学重点和难点 1.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

2.为什么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必须弘扬爱国主义?怎样弘扬爱国主义? 3.为什么经济全球化不等于政治、文化一体化?

4.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为什么弘扬爱国主义必须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5.确立新的国家安全观 考研知识点:

1.理解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

2.理解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要发扬爱国主义精神 3.认识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要内容 4.理解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5.理解增强新的国家安全观

6.认识做一个忠诚的爱国者需在哪些方面努力 第一节 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一、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

二、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

三、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 第二节 新时期的爱国主义

一、爱国主义与经济全球化

二、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和拥护祖国统一

三、爱国主义与弘扬民族精神

四、爱国主义与弘扬时代精神 第三节 做忠诚的爱国者

一、自觉维护国家利益

二、促进民族团结

三、维护祖国统一

四、增强国防观念

五、增强国家安全意识

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6学时)

教学要求:正确认识人生目的对人生实践的作用,明确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是科学的人生观;了解人生态度与人生观的关系,端正人生态度;正确把握评价人生价值的标准和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立志在实践中创造有价值的人生;自觉协调自我身心关系、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正确对待人生环境。

教学重点和难点:

1.人生价值的标准、实现条件和方法

2.深切体会和正确处理自我身心的关系、个人与他人的关系、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个人与自我的关系。

考研知识点:

1.理解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与人生观的关系,如何端正人生态度? 2.把握人生的自我价值、社会价值的关系及如何创造价值。3.如何正确处理“四个和谐” 第一节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一、人生观的科学内涵

二、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

三、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四、正确认识人生价值

五、用科学高尚的人生观指引人生 第二节 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一、人生价值的标准与评价

二、人生价值实现的条件

三、在实践中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第三节 科学对待人生环境

一、促进自我身心的和谐

二、促进个人与他人的和谐

三、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和谐

四、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第四章 注重道德传承 加强道德实践(8学时)

教学要求:了解道德的起源与本质,正确把握道德的功能与作用;正确对待中华民族的道德传统,辨析道德建设中的错误思潮;正确认识社会主义道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系,明确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基本原则是集体主义;把握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和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提高进行道德修养的自觉性;结合十八大以后中央改进作风、厉行节约、廉洁自律的一系列举措,帮助大学生深入理解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性,自觉提高自己的道德素质。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道德的起源、本质、功能和社会作用 2.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重大意义 3.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系 4.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内容 5.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意义 考研知识点:

1.把握道德的起源、本质和社会作用

2.理解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 3.理解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为什么要坚持集体主义原则 4.认识和实践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具体要求 5.认识当代大学生树立诚信品质的重要意义 6.认识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意义 第一节 道德及其历史发展

一、道德的起源与本质

二、道德的功能与作用

三、道德的历史发展

第二节 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一、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重大意义

二、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

三、正确对待中华民族道德传统 第三节 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道德

一、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二、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

三、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则 第四节 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一、我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二、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第五章 遵守道德规范 锤炼高尚品格

教学要求:使学生充分认识公共生活和公共秩序的基本特点,明确维护

公共生活和公共秩序的基本手段,即道德和法律;教育学生认真学习社会公德的内容,在实践中践行社会公德规范,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使大学生掌握职业道德和职业中的法律知识,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创业观,在艰苦中创业,在实践中成才;掌握婚姻家庭的道德和法律要求;在社会实践中全面提高个人的品德修养。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公共生活及其特点 2.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 3.大学生的择业与创业 4.大学生的恋爱观与婚姻观

5.加强个人道德修养,追求崇高道德境界 考研知识点:

1.联系实际认识大学生需自觉遵守社会公德 2.理解大学生应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创业观 3.正确认识恋爱与婚姻家庭中的道德要求 4.认识加强个人道德修养 第一节 公共生活中的道德与法律

一、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

二、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三、公共生活中的有关法律 第二节 职业生活中的道德与法律

一、职业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二、职业生活中的有关法律

三、大学生的择业与创业

第三节 婚姻家庭生活中的道德与法律

一、恋爱、婚姻家庭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二、婚姻家庭生活中的有关法律 第四节 个人品德养成中的道德与法律

一、个人品德及其作用

二、个人品德与道德修养

三、个人品德与法律修养

第六章 学习宪法法律 建设法治体系(8学时)

教学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法律的历史发展,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基本内容和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引导大学生领会社会主义法律精神,不断增强维护法律尊严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法律的含义、特征和本质 2.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作用和运行 3.我国宪法确立的基本原则和制度

4.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意义和内容 5.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格局 考研知识点: 1.认识法律的特征

2.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作用 3.理解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4.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构成 5.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 法律的概念及其历史发展

一、法律的词源

二、法律的一般含义

三、法律的历史发展 第二节 社会主义法律精神

一、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

二、社会主义法律的作用

三、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

第三节 我国宪法确立的基本原则和制度

一、我国宪法的特征和基本原则

二、我国的国家制度

三、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第四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特征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构成

第七章 树立法治理念 尊重法律权威(4学时)

教学要求:帮助大学生从整体上了解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正确理解主要部门法的基本原则和立法精神,明确公民在相关法律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增强对社会主义法律制度的认同感和维护法律尊严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帮助学生增强社会主义法治观念 2.领会法治精神,培养现代法治观念 考研知识点:

1.理解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2.认识法律思维的基本特征 3.认识维护法律权威的意义及途径 第一节 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一、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重要意义

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容

三、自觉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第二节 培养社会主义法治思维方式

一、法治思维的基本基本含义和特征

二、正确理解法治思维方式

三、培养法治思维方式的途径 第三节 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

一、维护法律权威的意义

二、保障法律的至上地位

三、努力成为法律权威的坚定维护者

第八章 行使法律权利 履行法律义务(6学时)

教学要求:通过教学,帮助大学生了解相关的法律知识,树立正确的权利观和义务观,妥善处理学习、生活中遇到的法律问题和各种矛盾,不断提高自己的法律素质和个人修养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法律权利的内涵、特征及分类

2.法律义务的内涵、特征及与法律权利的关系 3.我国宪法规定的权利与义务 4.依法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 考研知识点:

1.理解法律权利与人权的关系 2.认识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的关系

3.认识我国宪法法律规定的公民权利的特点 4.认识我国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 5.理解当权利受到侵犯时应依法维权 第一节 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

一、法律权利

二、法律义务

三、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的关系

第二节 我国宪法法律规定的权利与义务

一、政治权利与义务

二、人身权利与义务

三、财产权利与义务

四、社会经济权利与义务

五、宗教信仰及文化权利与义务 第三节

一、依法行使权利

二、依法救济权利

三、尊重他人权利

四、依法履行义务

结束语

四、其他教学环节

1.每个学生搜集一两个有教育意义的伦理或法律方面的故事,在每节课讲完授课内容后由学生自愿进行讲述,教师点评打分,师生共享。

2.学生在本学期围绕道德与法律内容完成两次作业,写两篇小论文。

五、考核要求

1.平时考核:30分(含自主学习10分,课堂出勤、学习态度20分)

2.期末考核:结合课堂教学内容,统一设置考场,采取开卷考试,统一阅卷。

六、选用教材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版。

七、参考书目

1.《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2.《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学习读本》,学习出版社2009年版。3.《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5.《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会游行示威法》。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7.《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8.《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执笔人:赵世成 审核人:王振华 审定人:曹建章 时 间:2015年10月

第三篇:思修教学大纲(最终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基本信息

适应对象:全校各专业学生 学时分配:总课时:42 具体安排如下:

绪论

4学时 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4学时 第二章

继承爱国传统

弘扬民族精神

4学时 第三章

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

4学时 第四章

加强道德修养

锤炼道德品质

6学时 第五章

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秩序

4学时 第六章

培育职业精神、树立家庭美德

4学时 第七章

增强法律意识

弘扬法治精神

4学时 第八章

了解法律制度、自觉遵守法律

6学时 结

立志做社会主义“四有”新人

2学时

二、课程性质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国家高等学校大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和法制观念教育的必修课。学习本课程须使学生在了解道德与法律关系的基础上,对学生开展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去认识和分析问题。开展马克思主义人生观、世界观、道德观和法制观的教育,引导学生树立高尚的理想情操和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和时代精神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

三、教学目的要求

1、深刻理解本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则和基本知识。

2、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正确的理念信念。

3、培养学生的法制观念、提高学生法律素质

4、培养学生运用基本理论指导生活工作实践的能力。

四、教学纲目

绪论

教学目的和要求:阐释大学生人生新阶段的特点及大学生肩负的历史使命,了解道德与法律的关系,掌握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要求,了解本课程的性质、任务和基本内容,明确学习本课程的意义;端正学习态度、掌握正确的方法,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教学时数:4学时

一、适应人生新阶段

(一)认识大学生活特点

(二)提高独立生活能力

(三)树立新的学习理念

(四)培养优良学风

二、肩负历史新使命

(一)认识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

(二)明确当代大学生的成才目标(三)塑造当代大学生的崭新形象

三、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

(一)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意义(二)把握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内涵

四、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意义和方法(一)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意义(二)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方法

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教学目的和要求:明确理想和信念对人生具有重要的作用,自觉树立崇高的理想和科学的信念;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积极投身社会实践,艰苦奋斗,把理想化为现实。

教学时数:4学时

第一节

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才

一、理想信念的涵义与特征

二、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

第二节

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

一、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二、确立确立马克思主义的信念 第三节

架起通往理想彼岸的桥梁

一、立志高远与始于足下

二、认清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与曲折性

三、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

第二章

继承爱国传统 弘扬民族精神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及其伟大意义,把握新时期爱国主义的时代特征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弘扬民族精神,做忠诚的爱国者,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教学时数:4学时

第一节

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一、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

二、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

三、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

第二节

新时期的爱国主义

一、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和拥护祖国统一

二、爱国主义与经济全球化

三、爱国主义与弘扬民族精神

四、爱国主义与弘扬时代精神

第三节

做忠诚的爱国者

一、自觉维护国家利益

二、促进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

三、增强国防观念

四、以振兴中华为已任

第三章

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

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人生价值的涵义、特征、基本内容以及人生价值观的涵义,理解人生价值评价的原则,明确实现人生价值的主客观条件,让学生能科学选择人生价值,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义务感。

教学时数:4课时

第一节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一、世界观与人生观

二、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

三、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四、用科学高尚的人生观引导人生

第二节

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一、价值观与人生价值观

二、人生价值的标准与评价

三、人生价值实现的条件

四、在实践中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第三节

科学对待人生环境

一、协调自我身心关系

二、协调个人与他人的关系

三、协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四、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第四章

加强道德修养

锤炼道德品质

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道德的意义和内涵,了解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道德的内容,了解公民道德建设的意义、指导思想和方针原则,以及公民道德的基本规范,了解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为人民服务的内容,了解社会主义道德的原则集体主义的基本内涵,了解家庭道德的基本要求,培养学生优良的道德品质。

教学时数:6课时

第一节

道德及其历史发展

一、道德的起源与本质

二、道德的功能与作用

三、道德的历史发展

第二节

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一、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重大意义

二、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

三、正确对待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 第三节

弘扬社会主义道德

一、社会主义道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二、建设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道德

第四节

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一、我国公民道德基本规范

二、大学生诚信道德建设

三、努力提高道德修养的自觉性

第五章

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秩序 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要求、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培养学生优良的社会公德和公共生活中的尚法精神,为形成良好的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奠定基础。

教学时数:4课时

第一节

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

一、公共生活及其特点

二、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

三、维护公共秩序的基本手段 第二节

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一、社会公德及其特点

二、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

三、社会公德的实践与养成

四、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

第三节

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

一、公共生活与法律规范

二、公共生活中的主要法律规范

第六章

培育职业精神、树立家庭美德

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择业与创业的关系,了解职业生活中的道德与法律的基本要求,培养大学生职业道德素质与职业法律素质,为大学生正确择业,在实践中成才奠定基础。

教学时数4课时

第一节

职业生活中的道德与法律

一、职业与道德、法律

二、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三、职业生活中的法律基本要求

四、大学生职业道德素质与职业法律素质的培养

第二节

大学生的择业与创业

一、正确认识我国当前的就业形势

二、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与创业观

三、在艰苦中锻炼,在实践中成才

第三节

树立正确的恋爱婚姻观

一、爱情与人生

二、婚姻与家庭

三、家庭美德

四、婚姻家庭法律规范

第七章

增强法律意识

弘扬法治精神

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法的概念、渊源、基本分类及其缘起与发展,了解社会主义法的的本质和特征;认识社会主义法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了解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定和实施的一般知识,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治精神。

教学时数:4学时

第一节

领会社会主义法律精神

一、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内涵

二、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三、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

四、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第二节

增强社会主义法治观念

一、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观念

二、法律权利与义务观念

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观念

第三节

增强国家安全意识

一、确立新的国家安全观

二、掌握国家安全法律知识

三、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 第四节

加强社会主义法律修养

一、培养社会主义法律思维方式

二、树立和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

第八章

了解法律制度 自觉遵守法律

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我国法律的基本制度、了解我国法律的基本规范,培养学生运用法律武器维护社会秩序和公民合法权益的能力。

教学时数:6学时

第一节

我国宪法的基本制度

一、宪法:国家的根本大法

二、我国的国家制度

三、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四、我国的国家机构

第二节

我国实体法律制度

一、我国的行政法律制度

二、我国的民事法律制度

三、我国的经济法律制度

四、我国的刑事法律制度

第三节

我国程序法律制度

一、我国的行政诉讼法律制度

二、我国的民事诉讼法律制度

三、我国的刑事诉讼法律制度

四、我国的仲裁法律制度

结束语:立志做社会主义“四有”新人

教学时数2学时

第四篇:思修社会实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社会实践教学大纲

(根据华南师范大学本科生培养方案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方案制定)(试行)

教学目的:

本课程社会实践教学目的,在于运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理论知识到社

会实践过程,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增强对课程理论知识的理解,“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

一、社会实践教学总的要求

本课程社会实践教学包括“选题——实践——论文成果”三个主要环节,要求学生带着

问题,走进农村,走进社区,走进企业;了解国情,了解社情,了解民情;支农、支教、支医、帮困;运用知识理论解决实际问题,在实践中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创新能力。总的要求是:

第一、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观点指导社会实践,培养大学生努力形成理论联系实际的创新能力。

第二、学生从开始社会实践选题、成立社会实践课题小组,整个社会实践活动任课教

师和指导老师全程跟踪指导,在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活动结束后,撰写调研报告或实践论文。第三、社会实践课题要围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主题,最终完成的实践

成果要以本课程学科理论为支撑。

第四、成绩评定由社会实践过程评价、实践成果评阅和交流答辩(优秀)等方面组成。

二、社会实践教学活动内容

社会实践活动(调查)模式方向的确定,直接影响和决定调研论文报告写作思路与质

量。广义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社会实践在活动的内容与效果的类型上分为社会调查活动、社会调研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三个层次:

社会调查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带着一种既定的结论和观点去社会调查某种现象。先入

为主而难以保证调查数据的客观性和真实性。这种状况是必须在选题中就要克服的。二是带着社会对某种现象产生的问题和看法去深入社会调查。调查数据公正准确、揭示问题较深刻、结论可信度高。但若社会调查没有预设指导性的理论,是不会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效果的。这种一般性社会调查不符合课程学科的要求。

社会调研是运用课程学科的相关原理作指导,对社会某种现象产生的问题和看法进行深入社会调查和研究。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调研比起一般社会调查在理论联系实际的效果上更进一步,但仅仅停留在调查层面上而没有参与和研究,还不是社会实践活动的最终形式和最高要求。

社会实践与社会调查、社会调研的区别是,社会实践更强调参与性。按马克思的观点,社会实践不“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实践者既是“剧作者”又是“剧中人”,在理论指导下开展服务,在调研的基础上努力改变一些现状。如支农、支教、支医——帮困。“帮困”并不是一种狭隘的“帮忙”,着眼于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在论文成果方面,拟定论文并非实践总结报告,而是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加深了对理论的理解或修正一些错误观点,有自己的体会、见解和认识,用一种学术化的形式从理论上进行提炼(创新)。

本课程社会实践综合论文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课型,是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学术)活动与创新能力训练。本课程社会实践理想模式有五个要素:“问题——理论——调研——实践——成果”。

三、社会实践选题要求

社会实践选题,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社会实践教学的第一步,也是关系到课程实践活动能否成功的第一步。选题的思考点:

1、联系课程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选题参见附录)。带着问题调研与团委学生会组织的“三下乡”、“四进社区”既有联系又有不同。

2、结合社会热点问题,强化国情认识。可以采用社会调查形式,但又不同于一般的社会调查,而是关注与课程知识理论相关的问题。

3、可以与自己所学专业相结合,解决实际问题。但又不同于专业实习,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为指导。

4、要有可充分利用的资源,有实施条件保障。不可盲目选择脱离自己条件可能性的问题。但又不等同于校园活动和书本网络的学习活动,必须走出校园深入社会生活。

选定题目要具备“思想性、社会性、实践性”。

第一、思想性——选题围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主题

坚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信念,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努力培养自己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第二、社会性——题目符合走出校园深入社会的要求

本课程社会实践教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巩固理论教学成果的重要环节,以了解社会、服务社会为主要内容,以形式多样的活动为载体,走出校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大学生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深刻体会蕴涵在各门课程中反映人

类文明成果、弘扬民族精神、体现科学精神、揭示事物本质规律的内容,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第三、实践性——题目强化深入调研和亲身体验的目的效果

本课程社会实践的活动有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和勤工助学等,大力倡导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等公益活动,引导大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服务人民,奉献社会,培养为人民服务的道德观,弘扬社会主义道德风尚。要拓展社会服务的新领域、新载体、新形式,鼓励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西部计划、贫困地区支教计划、青春红丝带志愿行动等活动。

四、实践计划、调研方法与成果要求

第一,实践计划:选指导老师时交开题报告,确定2至5人小组、列出参考资料文献、选定主题和题目、确定调研方案和计划。在第四学期前进行社会实践调研,利用寒暑假完成课题论证、实践调研、问卷数据统计。

第二、调研方法:参与法、访问法、观察法等。数据分析详实(时间、地点、人物、通讯)透彻(图表),结论部分具有一定的价值。

第三、论文报告:人均分析论述在3千字以上,可插入用于论证说明的图片等,每个人要有自己的心得、感言。论文报告主体部分文字用小四号字,其它如摘要、关键词、标题、注释、作者等格式,参照《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具体要求将另行规定。

第四、成果形式:社会实践综合论文的成果形式主要是论文调研报告,少数可结合专业特点,以作品形式呈现,如文艺作品、网页、动漫、课件等。成果形式的确定除指导教师外,每门课程任课教师将在教学过程中给予指导。第四学期在教师指导下撰写调研报告论文和完成成果制作。要进行成果交流与答辩;有价值的要注重成果转化,如课题立项、发表、进网络、被相关部门采纳等。

华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 基础教研室

2008年5月第四次修订

第五篇:思修社会实践论文

为了国家而战

——爱国电影《冲出亚马逊》观后感

摘要:《冲出亚马逊》是由八一电影制片厂根据真人真事改编拍摄的一部现代军事动作片。联合国相中了亚马逊恶劣的气候和艰苦的环境,创办了国际特种兵训练中心,代号“猎人学校”。中国人民解放军空降兵某军特种兵大队两名年轻的中尉王晖、胡小龙,参加国际军事组织举办的“猎人学校”的反游击训练中,经历了近乎泯灭人性的残酷考验,是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使他们勇于拼搏,圆满完成训练任务,为自己和国家争得了荣誉。

关键词:残酷考验;爱国主义精神;荣誉感

引言:电影《冲出亚马逊》以写实的手法还原了“猎人学校”残酷的训练方式,朴实的展现了中国军人在一系列考验中所表现出来的惊人毅力和为国争光的决心,当他们完成所有任务被授予“勇士勋章”的时候,自豪感和荣誉感油然而生在他们的心中,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他们是中国军人的优秀代表,在他们的身后还站着维护祖国和平与安宁的中流砥柱,他们是祖国和平和安宁的守护神,他们就是新时期最可爱的人。他们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坚强意志和强大的民族向心力,值得我们敬仰和学习。

一、《冲出亚马逊》的主要内容

亚马逊是位于南美洲委内瑞拉的一条古老河流,那里气候恶劣,环境艰苦,随处都隐藏着令人毛骨悚然的动物,如蜥蜴、蟒蛇等。1998年8月,在亚马逊河畔国际军事组织举办的“猎人学校”开学典礼上,来自世界各国军队的特种兵,以特殊方式进行入学报到,在规定的时间内自己判断方向,克服遇到的一切困难,到报到的地方集合,否则不予报到。到达后队列中年轻的中国特种兵王晖和胡小龙与各国学员一样亲手升起了自己的国旗。校长罗斯将军宣布:任何人在训练中经受不住考验,超过48小时未归队将被除名,并降下本国国旗。在以严厉著称的教官“猎人”的指挥下,学员们开始了严格的近乎残酷的训练。两天后就有两名学员被淘汰了,两面参训国的国旗被降下。但训练强度仍在不断加大,“猎人”的训练方式和手法也更加凶狠。两名中国队员凭借着惊人的毅力和为国争光的决心顺利的完成了一个又一个的任务,最终获得象征着荣誉的“勇士勋章”,为国家、为军队、为自己赢得了荣誉,展现了新时期中国军人豪迈地走向世界的崭新形象。

二、《冲出亚马逊》的主要特点

(一)一系列的残酷考验

在亚马逊的训练期间,各国的学员经历了各种常人难以忍受的考验,突破了生理极限和心理极限,最终通过了所有的考核。而在此过程中的一系列的考验可谓是本部影片最大的特色之一,同时也是给观众留下印象最深的部分之一,观众在观看的过程中产生了极大的共鸣,在惊心动魄中,油然而生了对学员们的崇拜和敬仰之情中,更加深刻的体会到了学员们对于国家的热爱,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为了国家牺牲小我的崇高境界,切实的了解了他们为了国家、为了荣誉而战的决心,并在感动中发自内心的想向他们学习。

在去往亚马逊报到之时就是对他们的考验正式开始之时,他们报到的方式极其独特,教官“猎人”要求所有学员从二十多米的高空降落到规定的报到地点的周边海域,然后徒步在两个小时的时间到达报到地点,未在规定时间内到达的学员将失去到达的资格,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报到仪式就给了学员们一个下马威,各国的学员凭借着自己专业的知识和各种野外技能顺利报到,并亲手在“猎人学校”升起了本国的国旗,而从这一刻起,他们将面临着更加严酷的考验,同时本国的国旗也将与他们共存亡,这意味着他们不仅是为了自己而战,更是为了国家、为了荣誉而战。

在影片中,有这样一组镜头让我久久难忘:一排战士们站在高高的水泥墙上,下面的教练和其他工作人员各拿一支高压水龙头,狂风暴雨般的水流直冲上战士们,他们用自己的肉体抵抗着水流强大的冲击。有的战士经不住水流的强烈冲击,摇摇晃晃的摔下去了,有的战士却仍然一动不动顽强的站在上面,双脚就像扎了根一样一动不动,这得需要怎样的体力和耐力,虽然他们的身上被水淋湿了没有了挺拔帅气的外表,虽然一身的泥泞让观众甚至看不清楚他们的脸,但从他们滴着水的头发中看见了他们无比坚定的眼神,那其中中透露出了一种力量、一种信念,让观众在震惊中默默的为他们鼓掌,为他们骄傲。两位战士那种顽强的毅力,坚强不屈的精神,在那样恶劣的环境下,有的战士由于忍受不住煎熬而敲响了辱国的大钟,而中国战士却看到了希望、机会,认为这是一次给自己学习与挑战的机会,胡小龙因为鞋子太大,将脚都磨伤了,队伍中应该就数他条件最差了,但是他却很坚强,站在高墙上被高压水枪冲,一次又一次跌下高墙,一次又一次的爬上去,并没有因为鞋子不合脚、个子小而屈服,并且凭借着中国功夫战胜狂傲的外国人,赢得了战友的尊重。王辉晖受了伤,并且有恐高症,但是在跳伞第一次失败时,他却对好意劝他的队长说:“队长,你就让我再跳一次吧”,最后完成了训练,克服了自己的弱点与不足,正是由于他们这种顽强的意志与信念,和不服输永不言弃的精神,才让他们救出了最终完成任务,成为了最优秀的士兵。

片中的“人鳄大战”又是令人心惊的一场,战士们与凶猛的鳄鱼呆在一起,危险随时可能降临,而当突然鳄鱼张开大嘴,在准备吃掉美国学员的千钧一发之际,王晖拔出匕首,对着鳄鱼一口气扎了若干刀,顿时,小河红彤彤一片,凶残的鳄鱼也不能动弹了,观众在心惊动魄之时,也深深的佩服王晖的机智勇敢。在训练中,年轻的战士们不仅仅要经受体能的考验,还有身体上的折磨以及耐力的考验,在进行常人难以忍受饥饿训练中,战士们每天只能吃一个小饼、一小碗米,甚至练习吃血淋淋的生肉,而对中国战士来说,这是何等残酷,但是为了生存,为了在这里继续参加训练不被淘汰,他们只能咬牙坚持,努力的克服。

在训练中战士们要面对的还有心理上和精神上的折磨。胡小龙有一名话是“服从,完全服从,绝对服从”。其实整部电影的精神也在于此,电影中有几个镜头,一位白人军官在爬网下来的时候,不慎将枪掉在了地上,被教练发现了,说:“你现在马上用你的嘴将枪叨起来”,面对如此的侮辱,那士兵只说了一句“遵命长官”。在一次比赛中,王晖由于帮助胡小龙而落在了后五名,代价是连一天只吃一个玉米饼的资格都没有,并将受到惩罚,虽然王晖有充分的理由解释,但是他什么也没说,坚决的去接受惩罚,总结起来就是他强大的忍耐力。

面对一次次劫难般的挑战与考验,战士们无畏的勇气与果敢的行动;而中国战士王晖为克服自身的恐高症而咬牙一次次从空中跳落;中国战士为救女医生舍生赴死智斗敌人的大义凛然、毫无畏惧;在烂泥坑里打架;在野外和鳄鱼搏斗;在臭水沟里吃蜥蜴;在食堂里吃生牛肉„„如此并非常人的魔鬼训练,中国的两位特种兵居然能够完成,靠的是他们不但没有向困难低头,而是以惊人的毅力、顽强的精神完成了魔鬼般的艰苦训练,冲出了亚马逊。不仅为祖国争得了荣誉,还以他们的实际行动向全世界宣称:中国人是最伟大的!

在猎人学校的训练是地狱式的。为了生存,每个人都得全力以赴。也许慢了一步就会没有饭吃,就会被炮火伤了自己,这是生死之交的时刻。但是每个人都不会轻言放弃。这不仅仅是为了在训练中提高自己的体能和面队危险的能力,还是在锻炼自己的毅力。坚忍不拔,说起来那么轻松,真正被打倒后能够重新站起来又有多少人能够做得到呢?还有更主要的一点,猎人学校是全世界最优秀特种兵的集中营。在这里代表的意义不仅仅是个人,而且还代表着自己所在的国家。当要退出去敲钟的时候,国旗就将被降下来。所以每个人都不会轻言失败。为了不落后于其他队员,谁都不肯在医院里多呆一秒。负伤也坚持训练。这所需要的不仅仅是忍耐伤口的疼痛,还有克服自己心理上的松懈。在忍受了那么久的痛苦之后和医院里的舒适相比,每个人都会想要解脱。要克服精神上的障碍,带伤训练。这所付出的比以前多的多。

(二)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就我而言,这部影片最突出体现的就是两名年轻的中国战士身上所表现出来的爱国主义精神,在心里有动摇的时候、在想放弃的时候正是这一种力量使得他们坚持了下来。这种精神力量就是一种巨大的、强大的民族向心力,中心是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而他们对五星红旗的憧憬与敬仰,造就了这种巨大能量的强烈迸发。片中的主人公由于受到了侮辱和不公正的待遇,想过放弃一切,但看到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的时候,他为自己下意识的想法感到羞愧,深感国家的利益和形象高于一切。在残酷的饥饿训练中,有一次,王晖在饥饿的折磨与煎熬下,他的战友忍不住偷了一些吃的给他,教练得知后,以为是王晖所为,就罚他爬五十次网墙,可脾气倔强的他就是不爬,却要去敲响向人们宣告自己退出艰苦训练的钟。这时,另一位中国战士阻止他说:“你是为什么而来的?你一走,咱们的五星红旗还能保得住吗?”王晖听了惭愧地低下了头,然后依然开始爬网。

还有一次,战士们被安排参加国际缉毒任务。两名中国士兵追捕犯毒分子的那一刻,他们是那样的无所畏惧、勇不可挡。其中的一位还不幸被犯毒分子打伤,但仍然与敌人顽强斗争。相比之下,另一个国家的特种兵的所作所为截然不同。他为了个人的利益,抛弃了做人的基本——诚信。他打了自己一枪,从中获得了三万元的补偿费,并如愿以尝的离开了“猎人”学校。而与之产生强烈对比的是中国士兵胡小龙,别人劝他离开,他却坚定不移的留了下来。这是为什么?因为一旦他离开,飘扬在“猎人”学校上空的五星红旗将被缓缓降下。这时在他的心中祖国的荣誉和尊严是至高无上的,情愿自己面临重重危机、也毫不退缩。看到这儿,我的心中涌动着一股从未有过的骄傲之感。不仅为他——一个普通的中国士兵,也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自豪。

身材矮小却性格好强的小龙,在面对其他国家士兵的藐视和嘲笑时,他忍耐着,只是暗暗下定决心要好好锻炼能力证明给他们看。但当那个士兵开始嘲笑中国功夫时,小龙再也无法忍耐,主动与该士兵比试,小龙面对身高比自己高大许多的对手毫无畏惧,而我看到两者身材悬殊如此之大时,着实为小龙捏了一把汗。当小龙用中国功夫战胜了对方的时候,情不自禁的产生了强烈的自豪感。

随着象征淘汰的雾钟的响起,一位外国军人流下了悔恨的泪水,因为他失去了斗志,抛下了个人与民族的尊严,辱没了国旗。目睹这一情景,两名中国军人的心灵被深深地震撼着,他们凝视着国旗,两只手紧紧握在一起,从王晖的嘴里蹦出了几个坚定有力的字眼:“在这里,你和我就是中国!”两名中国军人,他们用坚强的意志铸就了钢铁般坚固的长城,无论是饥饿,寒冷,屈辱,伤痛,还是严酷的训练,非人的折磨或是敌人的挑衅,都不能动摇他们的信念。他们面对对手的失败,面对五星红旗,已把自己视为国家,民族和军队的代表,已把个人的命运和祖国的荣辱联系在了一起。从而产生了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发自肺腑地喊出了“你和我就是中国“这句凝聚着满腔爱国热情的话语。而“你和我就是中国”所体现出和意志和情怀,不仅铸造了两位铁血军人,而且也反映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的自尊自强的民族精神。

胡小龙和王晖时刻牢记我是中国军人,是代表着祖国的形象,他们以坚忍不拔的毅力,出色的完成了这次超乎寻常的魔鬼式训练任务,为国家、为军队争得了荣誉,让鲜艳的五星红旗伴着嘹亮高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声高高地飘扬在亚马逊上空。

(三)强烈的荣誉感

在影片中不仅是那些精彩的场面震撼着每一个观众,更是战士们所表现出来强烈的荣誉感深深感染着观众,当主人公获得荣誉的时候观众也深深的感觉到发自内心的自豪感和作为中国人的那一份骄傲。

人们常说,能接受的是锻炼,不能接受的则是磨练!而我看影片《冲出亚马逊》中那群特种兵接受的更是千锤百练!经过生与死、苦与痛、饥与饿、恐惧与害怕、斗志斗勇的锤炼以后,将没有任何艰难险阻可以压倒他们。他们是人类的骄傲!其中的胡小龙和王晖更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面对着如此残酷的训练,给予他们坚持的力量的是内心对荣誉的向往,而这里的荣誉是自身价值的实现,是人生意义的升华,对这份荣誉的追求将成为一个人坚持的力量的无尽源泉,将永不枯竭。

在影片的片尾,也是最激动人心的时刻之一,就是猎人学校的校长赠送给中国特种兵的礼物: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50周年国庆大阅兵仪式。看着雄壮的三军仪仗队迈着齐一的步伐经过天安门时,主人公落泪了,而我也被那种庄严与神圣所震撼,为我们国家的强大而感到欢欣鼓舞。是的,这是激动的泪水,是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共鸣。在经历了那么多的可谓是折磨的训练后,看到祖国的繁荣昌盛,特别是在他们为了祖国、为了五星红旗奋斗过的地方看到,这是一种多么大的荣誉,象征着巨大的成功。他们的泪水是他们的宣泄,宣泄着他们所受的委屈没有白受,他们的努力没有白费,他们的所有的坚持都是值得的,而这一刻也是本部影片的高潮部分,观众在观看的过程中也会情不自禁的湿润眼眶,那时的心情也如剧中人物一样的复杂,有欣慰、有钦佩、有自豪,各种感情纠结在一起,就切实的体会到了战士们的强烈的荣誉感和使命感,并为这种精神所深深的震撼。

三、主要结论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人活着并不是为了磨难,但活着就不得不经受磨难的考验。因此,我们所追求的东西,都必须通过拼搏来获取,就如同胜利的鲜花,从来就在血汗中绽放,荣誉的桂冠,总是在拼搏中用荆棘编织。人活着并不是为了磨难,但活着就不得不经历磨难。“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为人克服困难,就必须迎难而上,努力拼搏。影片《冲出亚马逊》中的两名中国军人就好像是沙漠中的仙人掌,戈壁上的红柳,热带的棕桐,温带的雪松。他们之所以能有”猎人学校“那种恶劣的环境中生存下来,正是因为顽强拼搏的精神支撑着他们去抱住了一切风霜雨雪。

在“猎人学校”有来自许多不同国家的人,他们都怀着必死的决心,途中虽然苦难重重,随时会失去宝贵的生命,但他们仍矢志不移。泰戈尔说过一句话:“你应该不顾一切纵身跳进你那陌生的,不可知的命运。然后,以大无畏的英勇把它完全征服,不管有多少困难向你挑衅。“我非常喜欢这句话。我觉得影片中的中国军人正具备了这种精神,才会赢得最后的胜利。

反观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不管遇到了任何困难,都不能退缩,都应顽强的去克服、解决,时刻不忘锻炼自己强健的体魄和坚强的意志,让自己成为钢铁战士一样的人,成长为国家合格的建设者,当一次次听到激昂人心的国歌声奏响时,我们的心中也会充满和在亚马逊的中国战士一样的热情和豪迈。

正所谓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失败并不可怕。失败和成功,就像睡梦和清醒,黑夜和黎明一样紧密相连。没有失败何来成功?没有睡梦何来清醒?没有黑夜何来黎明?没有无所谓,最重要的是你已经拼搏了,已经为理想奋斗了!坚定信念、勇于拼搏,为了国家而战,当你做到了这一切的时候,那么你可以无愧地对自己说:“我是生活的强者,我没有虚度此生!”

下载《思修》社会实践教学大纲word格式文档
下载《思修》社会实践教学大纲.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思修社会实践报告

    思修社会实践报告1 我生活在农村,一到假期我就必须得回到家中,因为在假期是很忙的,在家看到同学们今天在这里玩,明天在那里旅游,很是羡慕,但是,转念一想,家庭情况一般,这又到了夏天......

    思修社会实践报告

    思想道德与法律修养 社会实践报告 重庆大学 文学与新闻传媒学院 2011级新闻3班 20111748张红艳 年2月 2012 养老服务队伍建设社会调查与思考 [内容摘要]:1999年,我国步入老......

    思修社会实践报告范文合集

    思修社会实践报告在人们越来越注重自身素养的今天,大家逐渐认识到报告的重要性,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内容的完整。相信许多人会觉得报告很难写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思修社会......

    社会实践(思修)(推荐阅读)

    实践活动小结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精神文明建设也逐步加入到国家建设的进程中来。社会公德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和社会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是维护社会成员之间最......

    思修社会实践报告

    思修社会实践报告(15篇) 思修社会实践报告1 一、实践的目的:调查闯红灯情况二、参加者:吴xx、孟xx、范xx、李xx三、时间:20xx/4/12~20xx/4/27四、地点:江苏技术师范学院附近五、......

    思修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思修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导言: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可是人们的生活幸福指数却没有呈相应比例的上升。因为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许许多多的社会问题也不断显现,......

    思修社会实践报告

    思修社会实践报告(通用15篇) 思修社会实践报告1 这个周六我们班七名同学参加了学校组织的近代史纲要社会实践活动,参观了麦新纪念馆和开鲁博物馆。一个多小时的参观,让我们认......

    思修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思修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思修社会实践调查报告1 一、调研背景:社会在变,人也在变。古时候人们以读书为作为人生的追求,常常谈天说地,把酒吟诗。而现在各种各样的事物充斥着社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