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党的群众路线新思考之一
党的群众路线新思考之一:群众路线是“执政生命线”
2013年06月18日06:58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越是在经济发展关键期、社会转型深水区,越需要唤起对人民群众的赤子之心,越需要坚守群众路线这条“执政生命线”
“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一场自上而下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即将在全党拉开帷幕。新形势下,作为“中国号”巨轮的掌舵者,执政党再次亮出群众路线法宝,重申、重叙、重塑党群干群之间的舟水之喻、鱼水之谊、血肉之情,用意深远,意味深长。
回溯我们党90多年光辉历程,群众路线犹如精神主线,贯穿始终。犹记井冈山上红米饭南瓜汤的质朴,犹记宝塔山下同吃同住同劳动的厚意,犹记白山黑水间、大漠戈壁中无数党员不计私利、不问得失的奉献。有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群众观点,我们才赢得了亿万群众的支持与信任,获得了力量之源、执政之基,筑起了“真正的铜墙铁壁”。有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才有了党和群众的心心相印,有了“把党的正确主张变成群众的自觉行动”的实践力量。
近几十年来,伴随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亿万人民生活和命运发生了巨大改变,有国外媒体由此判断,“中国共产党是迄今最成功的人民政党”。从免除农业税到免费义务教育,从脱贫人数相当于法国总人口,到织就世界最大社保网,经济发展、民生进步,是改革开放最伟大的成就,是中国对世界作出的最大贡献,奠定了我们党在新时期开拓进取的深厚群众基础。
然而,不是所有问题,都能通过经济发展来解决。在党情国情世情发生深刻变化的今天,在民主化、信息化、全球化浪潮叠加之下,一方面,群众对权力的焦虑和利益敏感不断上升,我们党统筹协调群众工作的难度在加大;另一方面,一些党员和领导干部宗旨意识淡薄,不闻民间疾苦、不问群众冷暖,不知民情民意、不晓民忧民愿,联系发动群众的能力有所下降。二者相互激荡,使得党群干群关系面临严峻考验。
越是在经济发展关键期、社会转型深水区,越需要唤起对人民群众的赤子之心,越需要坚守群众路线这条“执政生命线”。面对矛盾与问题,总书记一再强调对人民有感情、以人民为中心,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与现实针对性。能否走好群众路线,检验着我们的执政信念、考验着我们的执政能力。
毫无疑问,今天,我们的党员干部素质有了普遍提高,思路更开阔,知识更丰富,观念更先进。然而,身处于改革开放年代、成长于市场经济时期,我们的党员干部,极易多了份对世界纵横捭阖的视野,却少了些与群众自发天然的联系。今天我们的经济实力和财力大大提高,掌握的执政资源大大增加,可以运用的技术手段也大大丰富了,但这不能成为疏远与群众联系、淡化与群众感情的理由。无论是调查研究、掌握实情的能力,还是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能力;无论是解决问题、化解矛盾的能力,还是发动群众、组织群众的能力,这些开展工作的基本能力,都需要“到群众中去”、“拜人民为师”。
应当看到,现实中,有“让石头开出花”的“村官”王家元、有大山深处巡诊40万公里的“雷锋医生”庄仕华,但也有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或贪图虚名、弄虚作假,搞形式主义;或高高在上、脱离群众,搞官僚主义;或追名逐利、不思进取,搞享乐主义;或铺张浪费、挥霍无度,刮奢靡之风。一些党员干部的所作所为,背离了群众路线,损害了党的形象,割断了与群众血脉相连的脐带。正因此,党的十八大作出部署,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确保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从改进作风密切干群关系,到深化改革激发民生红利,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履新以来,为民情怀一以贯之,人民底色日益鲜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即将开始,这也是实现党的奋斗目标、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的必然选择。坚定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全面小康必将成功在望,中国梦想定然前景可期。
第二篇:党的群众路线新思考之一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材料
群众路线是“执政生命线”——党的群众路线新思考之一
越是在经济发展关键期、社会转型深水区,越需要唤起对人民群众的赤子之心,越需要坚守群众路线这条“执政生命线”。
“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一场自上而下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即将在全党拉开帷幕。新形势下,作为“中国号”巨轮的掌舵者,执政党再次亮出群众路线法宝,重申、重叙、重塑党群干群之间的舟水之喻、鱼水之谊、血肉之情,用意深远,意味深长。
回溯我们党90多年光辉历程,群众路线犹如精神主线,贯穿始终。犹记井冈山上红米饭南瓜汤的质朴,犹记宝塔山下同吃同住同劳动的厚意,犹记白山黑水间、大漠戈壁中无数党员不计私利、不问得失的奉献。有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群众观点,我们才赢得了亿万群众的支持与信任,获得了力量之源、执政之基,筑起了“真正的铜墙铁壁”。有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才有了党和群众的心心相印,有了“把党的正确主张变成群众的自觉行动”的实践力量。
近几十年来,伴随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亿万人民生活和命运发生了巨大改变,有国外媒体由此判断,“中国共产党是迄今最成功的人民政党”。从免除农业税到免费义务教育,从脱贫人数相当于法国总人口,到织就世界最大社保网,经济发展、民生进步,是改革开放最伟大的成就,是中国对世界作出的最大贡献,奠定了我们党在新时期开拓进取的深厚群众基础。
然而,不是所有问题,都能通过经济发展来解决。在党情国情世情发生深刻变化的今天,在民主化、信息化、全球化浪潮迭加之下,一方面,群众对权力的焦虑和利益敏感不断上升,我们党统筹协调群众工作的难度在加大;另一方面,一些党员和领导干部宗旨意识淡薄,不闻民间疾苦、不问群众冷暖,不知民情民意、不晓民忧民愿,联系发动群众的能力有所下降。二者相互激荡,使得党群干群关系面临严峻考验。
越是在经济发展关键期、社会转型深水区,越需要唤起对人民群众的赤子之心,越需要坚守群众路线这条“执政生命线”。面对矛盾与问题,总书记一再强调对人民有感情、以人民为中心,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与现实针对性。能否走好群众路线,检验着我们的执政
信念、考验着我们的执政能力。
毫无疑问,今天,我们的党员干部素质有了普遍提高,思路更开阔,知识更丰富,观念更先进。然而,身处于改革开放年代、成长于市场经济时期,我们的党员干部,极易多了份对世界纵横捭阖的视野,却少了些与群众自发天然的联系。今天我们的经济实力和财力大大提高,掌握的执政资源大大增加,可以运用的技术手段也大大丰富了,但这不能成为疏远与群众联系、淡化与群众感情的理由。无论是调查研究、掌握实情的能力,还是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能力;无论是解决问题、化解矛盾的能力,还是发动群众、组织群众的能力,这些开展工作的基本能力,都需要“到群众中去”、“拜人民为师”。
应当看到,现实中,有“让石头开出花”的“村官”王家元、有大山深处巡诊40万公里的“雷锋医生”庄仕华,但也有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或贪图虚名、弄虚作假,搞形式主义;或高高在上、脱离群众,搞官僚主义;或追名逐利、不思进取,搞享乐主义;或铺张浪费、挥霍无度,刮奢靡之风。一些党员干部的所作所为,背离了群众路线,损害了党的形象,割断了与群众血脉相连的脐带。正因此,党的十八大作出部署,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确保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从改进作风密切干群关系,到深化改革激发民生红利,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履新以来,为民情怀一以贯之,人民底色日益鲜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即将开始,这也是实现党的奋斗目标、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的必然选择。坚定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全面小康必将成功在望,中国梦想定然前景可期。
第三篇:党的群众路线新思考
群众路线是“执政生命线”(人民观点)
——党的群众路线新思考之一
本报评论部
《 人民日报 》(2013年06月18日 05 版)
越是在经济发展关键期、社会转型深水区,越需要唤起对人民群众的赤子之心,越需要坚守群众路线这条“执政生命线”
“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一场自上而下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即将在全党拉开帷幕。新形势下,作为“中国号”巨轮的掌舵者,执政党再次亮出群众路线法宝,重申、重叙、重塑党群干群之间的舟水之喻、鱼水之谊、血肉之情,用意深远,意味深长。
回溯我们党90多年光辉历程,群众路线犹如精神主线,贯穿始终。犹记井冈山上红米饭南瓜汤的质朴,犹记宝塔山下同吃同住同劳动的厚意,犹记白山黑水间、大漠戈壁中无数党员不计私利、不问得失的奉献。有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群众观点,我们才赢得了亿万群众的支持与信任,获得了力量之源、执政之基,筑起了“真正的铜墙铁壁”。有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才有了党和群众的心心相印,有了“把党的正确主张变成群众的自觉行动”的实践力量。
近几十年来,伴随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亿万人民生活和命运发生了巨大改变,有国外媒体由此判断,“中国共产党是迄今最成功的人民政党”。从免除农业税到免费义务教育,从脱贫人数相当于法国总人口,到织就世界最大社保网,经济发展、民生进步,是改革开放最伟大的成就,是中国对世界作出的最大贡献,奠定了我们党在新时期开拓进取的深厚群众基础。
然而,不是所有问题,都能通过经济发展来解决。在党情国情世情发生深刻变化的今天,在民主化、信息化、全球化浪潮叠加之下,一方面,群众对权力的焦虑和利益敏感不断上升,我们党统筹协调群众工作的难度在加大;另一方面,一些党员和领导干部宗旨意识淡薄,不闻民间疾苦、不问群众冷暖,不知民情民意、不晓民忧民愿,联系发动群众的能力有所下降。二者相互激荡,使得党群干群关系面临严峻考验。
越是在经济发展关键期、社会转型深水区,越需要唤起对人民群众的赤子之心,越需要坚守群众路线这条“执政生命线”。面对矛盾与问题,总书记一再强调对人民有感情、以人民为中心,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与现实针对性。能否走好群众路线,检验着我们的执政信念、考验着我们的执政能力。
毫无疑问,今天,我们的党员干部素质有了普遍提高,思路更开阔,知识更丰富,观念更先进。然而,身处于改革开放年代、成长于市场经济时期,我们的党员干部,极易多了份对世界纵横捭阖的视野,却少了些与群众自发天然的联系。今天我们的经济实力和财力大大提高,掌握的执政资源大大增加,可以运用的技术手段也大大丰富了,但这不能成为疏远与群众联系、淡化与群众感情的理由。无论是调查研究、掌握实情的能力,还是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能力;无论是解决问题、化解矛盾的能力,还是发动群众、组织群众的能力,这些开展工作的基本能力,都需要“到群众中去”、“拜人民为师”。
应当看到,现实中,有“让石头开出花”的“村官”王家元、有大山深处巡诊40万公里的“雷锋医生”庄仕华,但也有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或贪图虚名、弄虚作假,搞形式主义;或高高在上、脱离群众,搞官僚主义;或追名逐利、不思进取,搞享乐主义;或铺张浪费、挥霍无度,刮奢靡之风。一些党员干部的所作所为,背离了群众路线,损害了党的形象,割断了与群众血脉相连的脐带。正因此,党的十八大作出部署,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确保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从改进作风密切干群关系,到深化改革激发民生红利,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履新以来,为民情怀一以贯之,人民底色日益鲜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即将开始,这也是实现党的奋斗目标、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的必然选择。坚定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全面小康必将成功在望,中国梦想定然前景可期。
反对形式主义,重在务实(人民观点)
——党的群众路线新思考之二
本报评论部
《 人民日报 》(2013年06月21日 05 版)
“形式主义害死人”。其危害,不仅在于装腔作势、有名无实,还在于它的“异化”作用,让一切工作变味走样,最后实事泡汤、好事办砸。
古人说,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解决问题,最忌面面俱到,最后一事无成。把目标设定得小一点、准一些,集中力量解决最为紧迫的问题,这既是求真务实的品格,也体现了真抓实干的决心。
“中央反复研究,决定把这次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任务聚焦在作风建设上,集中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问题”。在为时一年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中,总书记强调要把群众反映强烈的“四风”问题作为目标,可谓找准了穴位、抓住了要害;而把形式主义放在“四风”之首,也足见其流弊之广、危害之大。
“形式主义害死人”。其危害,不仅在于装腔作势、有名无实,还在于它的“异化”作用,让一切工作变味走样,最后实事泡汤、好事办砸。比如,你要求搞绿化环保,他给你来个荒山涂绿漆、枯树插新枝;你要求节能减排,他给你搞个突击拉闸限电,连居民也要几日一停电;你要求网络问政,他却热衷采购设备,空留一堆摆设;你要求依法行政,他也照猫画虎,把听证会变成了赞成会„„凡此种种无不说明,“形式主义是一种幼稚的、低级的、庸俗的、不用脑子的东西”。
形式主义自古有之,但缘何屡禁不绝、于今为甚,成了“四风”之首?就在于它总摆出一副“政治正确”的样子,把中央的要求挂在嘴上,说起来滔滔不绝,却轮子空转,啥也不干;把群众的呼声当成幌子,听起来热热闹闹,却虚晃一枪,掠影浮光。这种堂而皇之的“政治排场”、轰轰烈烈的“政治效果”,成为许多不正之风的“门神”,成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大敌。比如,明知报上来的是假情况、假数字、假典型,也听之任之,甚至通过挖空心思造假来粉饰太平。对此,有心批评者担心唐突了“大好形势”,有意反对者忌惮触碰了“官场禁忌”,最终任由表面上的花团锦簇,掩盖了矛盾的存在,拖延了问题的解决。
当“形式主义问题”屡屡在“形式主义解决”中获得重生,当为民举措时常在口头上“落实”、实践中“落空”,当改革方案往往因形式主义久推难转、转而不动,形式主义就会成为横亘在理论和实践、党和群众之间的一堵无形之“墙”。如果不拆除这堵“墙”,假作真时真亦假,党的方针政策就会失去公信力,党员干部说话办事就没有号召力,我们的各级党组织就会缺少凝聚力。
作风不正、知行不
一、文山会海、花拳绣腿、贪图虚名、弄虚作假„„细数形式主义种种表现,都有一个共同特点,“无实事求是之意,有哗众取宠之心”,对群众关心的问题绕着、躲着、拖着,对上镜头出风头的事情围着、追着、捧着。都有一个基本特征,“扎扎实实走程序,认认真真走过场”,只讲原则,不拿办法;只要轰动,不计成本;只图虚名,不求实效。难以给领导留下印象的事不做,形不成多大影响的事不做,看上去不漂亮的事不做,仪式一场接着一场,总结一份接着一份,评奖一个接着一个。总而言之,就是假大空、空对空。表面如火如荼,实则一地鸡毛;看似动作不少,只是原地空转;自己乐在其中,群众苦在其后。
就此而言,“着重解决工作不实的问题,改进学风文风会风,改进工作作风,在大是大非面前敢担当、敢于坚持原则,真正把心思用在干事业上,把功夫下在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上。”中央把反对形式主义的重点,落在“务实”上,不仅契合此次教育活动的主题,也抓住了形式主义问题的要害。求真务实是形式主义的天敌,在“务实”上下功夫,从实处着眼、用实干考量、用实绩说话,才能铲除形式主义生根接枝的“土壤”,形式主义问题才不会像韭菜一样,割了又生,生了又长。“为政贵在行,以实则治,以文则不治”。老百姓最重“实打实”,最烦“客里空”。回顾我们党90多年来的历史,每一次吃苦头、走弯路,往往与形式主义盛行有关;每一次大发展、新辉煌,都是在求真务实中取得的。在改革发展任务艰巨繁重、社会深刻复杂转型的今天,出实招、不搞形式,鼓实劲、不鼓虚劲,我们才能在实干兴邦中,“给人民以看得见的物质福利”,把我们的各项工作,做到群众的心坎里,写在坚实的大地上。
破除官僚主义,重在为民(人民观点)
——党的群众路线新思考之三
本报评论部
《 人民日报 》(2013年06月24日 05 版)
人心向背事关党的生死存亡,官僚主义则是党群关系的天敌。总书记强调,“党只有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才能做到坚如磐石”。这是振聋发聩的警示,也是对破除官僚主义的鞭策
提及某些部门或干部,老百姓经常感慨“官僚得很”。的确,“官僚主义”作为机关病、政治病,在现实生活中时有所见,群众十分反感。
例如,一些领导干部,只要能安坐办公室,就绝不愿下基层“受苦”,甚至不愿和群众“坐同一条板凳”,怕给自己添麻烦;喜欢拍脑袋决策、拍屁股走人,盲目铺摊子、上项目,留下一堆后遗症;对上吹吹拍拍、曲意逢迎,对下喝五吆
六、横眉立眼,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思维僵化,机械执行上级决定,生搬硬套,完全不顾实际情况;官气十足、独断专行,总觉得“自己高明、别人不行”,容不下他人,听不得不同意见„„凡此种种,做官心理浓厚,惰政思维盛行,权力观念错位,映照出官僚主义的病症和丑态。
脱离实际、脱离群众,高高在上、漠视现实,唯我独尊、自我膨胀——官僚主义不仅惹人嫌恶,也贻害无穷,不断侵蚀着党的肌体,疏离着党同群众的血肉联系。早在延安整风时期,毛泽东就形象地把官僚主义者比喻为“泥塑的神像”,批评其“久坐不动,十分无用”。70多年过去,面目可憎的官僚作风并未根绝,反而衍生出诸多变种,幽灵般附着在某些党员干部身上。正因此,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之际,中央把官僚主义列为脱离群众的“四风”之一,要求集中进行有针对性的整治。
官僚主义常与形式主义如影相随。中央要求改作风,一些人口号喊得震天响,文件挨个接连出,实则干打雷不下雨,私底下依然故我;面对机构改革任务,名称变得比谁都快,但审批权、管理权,能不放的坚决不放,能晚改的绝不早改,职能转得比谁都慢;你找他办事,也能笑脸相迎,却拿“按规定来”、“得走程序”做挡箭牌,推三阻四,效率低下。在这个意义上,形式主义迎合、助长官僚主义,官僚主义“捧出”、“逼出”形式主义。形式主义也是一种官僚主义,破除官僚主义就要反对形式主义。
官僚主义也与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密不可分。在官僚主义者的价值排序中,部门利益、个人利益至上。于己有利的事抢着干,于己无利的事推给别人干,心里装着一个膨胀了的自我,只想自己的位子、票子、房子、车子,唯独没有人民群众,甚至漠视、侵害群众切身利益。对此,人们怎能不对官僚主义深恶痛绝?党章明确规定,“党在自己的工作中实行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不破除官僚主义,党的群众路线就无从贯彻,党的群众基础也无法巩固。
值得深思的是,我们一贯反对官僚主义,但官僚主义却频现反弹,在个别地区和部门甚至愈演愈烈,原因何在?仔细推究,群众观念的弱化、为民信念的缺失、执政理念的模糊,正是根源。一些人之所以沦为官僚主义的俘虏,正在于动摇了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淡忘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丢弃了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在“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上犯了迷糊。因此,破除官僚主义,关键是要肃清“官本位”思想,树立为民意识,真正同人民群众干在一起、苦在一起、累在一起,苦群众之艰辛,甘群众之收获。
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就告诫全党须“防止领导机关官僚化的危险”,并要求“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接地气、通下情”。此次为期一年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央把“为民”作为反对官僚主义的着力点,无疑找准了病根,抓住了关键。虚心向群众学习,真心对群众负责,热心为群众服务,诚心接受群众监督,才能杜绝官僚主义的潜滋暗长,涵养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怀。
“失天下者,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人心向背事关党的生死存亡,官僚主义则是党群关系的天敌。总书记强调,“党只有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才能做到坚如磐石”。这是振聋发聩的警示,也是对破除官僚主义的鞭策。
摈弃享乐主义,重在奋斗(人民观点)
——党的群众路线新思考之四
本报评论部
《 人民日报 》(2013年06月26日 05 版)
今天的环境,远比当年更为复杂,各种诱惑也比过去更多更大,全党同志务必警醒起来,奋斗起来,决不能让无数先贤为之前赴后继的民族复兴夙愿在我们手里停滞,决不能让一代代人为之流血牺牲的使命在我们这一代耽搁
“反对享乐主义,要着重克服及时行乐思想和特权现象”。总书记的论述一针见血,切准了及时行乐这个“思想病灶”,击中了特权思想这个“神经中枢”。摈弃享乐主义,必须切除干净变质坏死的“思想病灶”,彻底遏制发送错误信号的“神经中枢”,以惩戒之剂安神醒脑,用信仰之方补气养元,重振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气神。
贪图安逸、耽于享受,入高档会所、泡歌厅舞厅,甚至寻求感官刺激,斗酒赌博,包养情人……近些年来,少数党员干部表现出的享乐主义倾向,令人骇然。他们在精神风貌上是“懒怠型”,萎靡恍惚,不思进取,“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在价值取向上是“利己型”,拈轻怕重,怕苦怕累,事情多做一点就觉得吃亏,待遇稍差一点便满腹牢骚;在生活方式上是“玩乐型”,情趣低俗,玩风盛行,今朝有酒今朝醉,“人生得意须尽欢”。群众质问:“这还是党的干部吗?”
一代代共产党人以“与人民同甘共苦”为要求,以“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为准则,以“两个务必”为告诫,建树起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丰碑。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写在铿锵的入党誓词里,蕴含在常抓不懈的思想教育中,体现在薪火相传的精神承续里,是我们党团结带领群众的力量之源、长期执政的道义基础。但为何总有人抵制不住侵袭和诱惑,染上享乐主义的风气?
党内有一些这样的人,或在革命年代吃过苦,或在建设岁月受过累,或在改革时期立过功,然而一旦“时位”变化,以功臣自居的情绪便潜生暗长。无论是当年刘青山所说“老子革命那么多年,该享受一下了”,还是今天一些落马者所言“干出过不小成绩,吃点喝点享受点算什么”,抑或是一些人的开脱言辞“没有功劳有苦劳,没有苦劳有疲劳”,莫不体现内心深处的居功自傲思想。这些人把过分的享乐当成是“功劳红利”,把不当的福利看作是“辛苦溢价”,国家实力的日益雄厚更让他们觉得,中国已是第二大经济体,自己这一辈子艰苦奋斗几十年,可以享点福,让他人后任干去。
这种躺在功劳簿上享受一下的想法,一旦与手中的权力合流,滥用特权便具备了从思想到行动的主观条件。现实生活中,一些领导干部忘记了“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的告诫,在“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的观念作祟下,利用职务便利,尽行享乐之事。拥有资金,就变相发放各种超额福利;握有土地,就超规格修建楼堂馆所;有审批权,就享受于各种“跑部钱进”的拉拉扯扯。至于那些违规占有多套住房的,超标配备豪华公车的,肆意侵占群众利益的,明里暗里为子女亲属升官发财奔走的,俱是一些“特权通吃者”留下的劣迹。
早在全国解放前夕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同志就深有预见地指出,要警惕那些停顿起来不求进步的情绪,要警惕那些贪图享乐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思想。今天的环境,远比当年更为复杂,各种诱惑也比过去更多更大,全党同志务必警醒起来,奋斗起来,决不能让无数先贤为之前赴后继的民族复兴夙愿在我们手里停滞,决不能让一代代人为之流血牺牲的使命在我们这一代耽搁。
刚刚结束的中央政治局专门会议提出,要统筹制定领导干部办公用房、住房、配车、秘书配备、公务接待、警卫、福利、休假等工作生活待遇标准,落实不赠送、不接受礼品的规定,切实解决违反规定和超标准享受待遇的各种问题。这些从我做起、率先垂范的举动,为全党反对享乐主义、勤政敬业、廉洁奉公树立了榜样。
成为党的一员,就当以造福人民为念,以鞠躬尽瘁萦怀。既是“当官”,就别想“发财”,更别想贪图享乐、借机牟利。今天,历史的接力棒交到了我们手里,唯有锤炼坚定的信仰,锻造纯粹的党性,摈弃享乐主义,坚持艰苦奋斗,才能赢得民众信任和信赖,才能把事业的接力棒一代一代传下去。
狠刹奢靡之风,重在清廉(人民观点)
——党的群众路线新思考之五
本报评论部
《 人民日报 》(2013年06月28日 05 版)
唯其清廉,可抵挡物欲横流,可练就百毒不侵,可树立端方形象,可吸引万众归心
纵览历史,从“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到“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秦朝二世而没的教训引人深思;从“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到“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唐代由盛而衰的转折令人嗟叹。治乱交替、盛衰无常,其中的关键就在于,“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俭则成、奢则败,历史教训发人深省。时至今日,走过筚路蓝缕的创业岁月,跻身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们不用再过毁家纾难的苦日子、红米饭南瓜汤的穷日子,适当追求生活质量可以理解。但是在一些干部中,奢靡之风潜滋暗长,在一些地方甚至渐成时尚,不以铺张浪费为耻,反以挥霍无度为荣。正因为此,奢靡之风被列入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集中解决的“四风”之中。总书记严肃告诫,狠刹奢靡享乐之风、树立清廉为民之风、永葆艰苦奋斗本色。
细看那些奢靡表现:有的贫困县把政府办公楼修得豪华气派,占地百亩、一掷千金;有的热衷造节办节,泛滥成灾、劳民伤财;有的要求超规格接待,吃山珍海味,喝美酒佳酿;有的在高档会馆里乐不思蜀,在高级运动场所流连忘返,在明山秀水间朝歌夜弦……流风所及,群众无不愤慨,“贪污是极大的犯罪,浪费同样是极大的犯罪”。奢靡之风的盛行,不仅腐蚀干部、损害形象,也危害公信、败坏风气;不仅弱化了党自身的凝聚力,也消解着社会的“精气神”。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甫一履新,就推出改进工作作风八项规定,剑指奢靡之风等不良风气,在全党上下掀起改进作风、反对浪费的热潮。然而在一些地方,要求杜绝公款吃喝,他把鲍鱼海参转入地下;要求禁止迎来送往,他用矿泉水瓶装茅台、拿红塔山盒藏熊猫;要求防止超规格接待,他把高档酒店落户在机关食堂。奢靡之风,中央三令五申、明令禁止,群众深恶痛绝、反映强烈,在一些地方为何总能暗度陈仓、依然故我?
诚如所言,一些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既有思想根源,也有制度缺陷。一些党员干部,淡忘了忧患意识,热衷于享乐主义,觉得宴席不够高档,是“不给面子”;场面不够壮观,是“不够规格”;酒店不住五星,是“没有重视”;开道没有警车,是“不够隆重”。从制度上说,规则不细、管理不严、惩戒不重,让一些党员干部有条件沉迷于要待遇、比规格、讲排场、图享受。当“浪费即消费”的错误思想大行其道,当“多吃多用、啥也没错”的制度疏漏时常可寻,奢靡之风自然难以根绝。
“奢靡之始,危亡之渐”。没有什么比奢靡之风更能把党与群众隔离开来。如果成天忙于应酬、耽于享乐,穿梭于高档会所,沉迷于推杯换盏,常常是醉醺醺、昏沉沉、轻飘飘,哪有时间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哪有时间思考问题、研究工作?把有限的社会资源用于满足奢华的口腹之欲,又如何不让群众追问:权力究竟是在谋一己之私,还是为人民服务?任由奢靡之风蔓延,我们党就会脱离群众,就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
“狠刹挥霍享乐和骄奢淫逸的不良风气,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坚守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做到艰苦朴素、精打细算,勤俭办一切事情”。崇尚节约,艰苦朴素,是为政清廉的题中应有之义。唯其清廉,可抵挡物欲横流,可练就百毒不侵,可树立端方形象,可吸引万众归心。按照中央要求,这次整风活动“要以县处级以上领导机关、领导班子、领导干部为重点”,先禁己身而后人,打铁还需自身硬,各级领导干部理应争当清廉的楷模、节约的表率、勤俭的标兵,身先士卒身体力行,从根本上消除奢靡之风的思想土壤,打掉横亘在党与群众之间的无形之墙。
邓小平曾感慨:“为什么过去很困难的局面我们都能度过?根本的问题是我们的干部、党员同人民群众一块苦。”在实现中国梦的新征程上,狠刹奢靡之风,全心全意与群众一块苦、一块干、一块过,我们才能从亿万群众中凝聚起实现梦想的磅礴力量。
(本系列评论到此结束)
第四篇:人民日报党的群众路线新思考
群众路线是“执政生命线”
——党的群众路线新思考之一
本报评论部
2013年06月18日03:46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越是在经济发展关键期、社会转型深水区,越需要唤起对人民群众的赤子之心,越需要坚守群众路线这条“执政生命线”
“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一场自上而下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即将在全党拉开帷幕。新形势下,作为“中国号”巨轮的掌舵者,执政党再次亮出群众路线法宝,重申、重叙、重塑党群干群之间的舟水之喻、鱼水之谊、血肉之情,用意深远,意味深长。
回溯我们党90多年光辉历程,群众路线犹如精神主线,贯穿始终。犹记井冈山上红米饭南瓜汤的质朴,犹记宝塔山下同吃同住同劳动的厚意,犹记白山黑水间、大漠戈壁中无数党员不计私利、不问得失的奉献。有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群众观点,我们才赢得了亿万群众的支持与信任,获得了力量之源、执政之基,筑起了“真正的铜墙铁壁”。有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才有了党和群众的心心相印,有了“把党的正确主张变成群众的自觉行动”的实践力量。
近几十年来,伴随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亿万人民生活和命运发生了巨大改变,有国外媒体由此判断,“中国共产党是迄今最成功的人民政党”。从免除农业税到免费义务教育,从脱贫人数相当于法国总人口,到织就世界最大社保网,经济发展、民生进步,是改革开放最伟大的成就,是中国对世界作出的最大贡献,奠定了我们党在新时期开拓进取的深厚群众基础。
然而,不是所有问题,都能通过经济发展来解决。在党情国情世情发生深刻变化的今天,在民主化、信息化、全球化浪潮叠加之下,一方面,群众对权力的焦虑和利益敏感不断上升,我们党统筹协调群众工作的难度在加大;另一方面,一些党员和领导干部宗旨意识淡薄,不闻民间疾苦、不问群众冷暖,不知民情民意、不晓民忧民愿,联系发动群众的能力有所下降。二者相互激荡,使得党群干群关系面临严峻考验。
越是在经济发展关键期、社会转型深水区,越需要唤起对人民群众的赤子之心,越需要坚守群众路线这条“执政生命线”。面对矛盾与问题,总书记一再强调对人民有感情、以人民为中心,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与现实针对性。能否走好群众路线,检验着我们的执政信念、考验着我们的执政能力。
毫无疑问,今天,我们的党员干部素质有了普遍提高,思路更开阔,知识更丰富,观念更先进。然而,身处于改革开放年代、成长于市场经济时期,我们的党员干部,极易多了份对世界纵横捭阖的视野,却少了些与群众自发天然的联系。今天我们的经济实力和财力大大提高,掌握的执政资源大大增加,可以运用的技术手段也大大丰富了,但这不能成为疏远与群众联系、淡化与群众感情的理由。无论是调查研究、掌握实情的能力,还是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能力;无论是解决问题、化解矛盾的能力,还是发动群众、组织群众的能力,这些开展工作的基本能力,都需要“到群众中去”、“拜人民为师”。
应当看到,现实中,有“让石头开出花”的“村官”王家元、有大山深处巡诊40万公里的“雷锋医生”庄仕华,但也有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或贪图虚名、弄虚作假,搞形式主义;或高高在上、脱离群众,搞官僚主义;或追名逐利、不思进取,搞享乐主义;或铺张浪费、挥霍无度,刮奢靡之风。一些党员干部的所作所为,背离了群众路线,损害了党的形象,割断了与群众血脉相连的脐带。正因此,党的十八大作出部署,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确保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从改进作风密切干群关系,到深化改革激发民生红利,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履新以来,为民情怀一以贯之,人民底色日益鲜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即将开始,这也是实现党的奋斗目标、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的必然选择。坚定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全面小康必将成功在望,中国梦想定然前景可期。
反对形式主义,重在务实
——党的群众路线新思考之二
本报评论部
2013年06月20日03:44
“形式主义害死人”。其危害,不仅在于装腔作势、有名无实,还在于它的“异化”作用,让一切工作变味走样,最后实事泡汤、好事办砸
古人说,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解决问题,最忌面面俱到,最后一事无成。把目标设定得小一点、准一些,集中力量解决最为紧迫的问题,这既是求真务实的品格,也体现了真抓实干的决心。
“中央反复研究,决定把这次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任务聚焦在作风建设上,集中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问题”。在为时一年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中,总书记强调要把群众反映强烈的“四风”问题作为目标,可谓找准了穴位、抓住了要害;而把形式主义放在“四风”之首,也足见其流弊之广、危害之大。
“形式主义害死人”。其危害,不仅在于装腔作势、有名无实,还在于它的“异化”作用,让一切工作变味走样,最后实事泡汤、好事办砸。比如,你要求搞绿化环保,他给你来个荒山涂绿漆、枯树插新枝;你要求节能减排,他给你搞个突击拉闸限电,连居民也要几日一停电;你要求网络问政,他却热衷采购设备,空留一堆摆设;你要求依法行政,他也照猫画虎,把听证会变成了赞成会„„凡此种种无不说明,“形式主义是一种幼稚的、低级的、庸俗的、不用脑子的东西”。
形式主义自古有之,但缘何屡禁不绝、于今为甚,成了“四风”之首?就在于它总摆出一副“政治正确”的样子,把中央的要求挂在嘴上,说起来滔滔不绝,却轮子空转,啥也不干;把群众的呼声当成幌子,听起来热热闹闹,却虚晃一枪,掠影浮光。这种堂而皇之的“政治排场”、轰轰烈烈的“政治效果”,成为许多不正之风的“门神”,成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大敌。比如,明知报上来的是假情况、假数字、假典型,也听之任之,甚至通过挖空心思造假来粉饰太平。对此,有心批评者担心唐突了“大好形势”,有意反对者忌惮触碰了“官场禁忌”,最终任由表面上的花团锦簇,掩盖了矛盾的存在,拖延了问题的解决。
当“形式主义问题”屡屡在“形式主义解决”中获得重生,当为民举措时常在口头上“落实”、实践中“落空”,当改革方案往往因形式主义久推难转、转而不动,形式主义就会成为横亘在理论和实践、党和群众之间的一堵无形之“墙”。如果不拆除这堵“墙”,假作真时真亦假,党的方针政策就会失去公信力,党员干部说话办事就没有号召力,我们的各级党组织就会缺少凝聚力。
作风不正、知行不
一、文山会海、花拳绣腿、贪图虚名、弄虚作假„„细数形式主义种种表现,都有一个共同特点,“无实事求是之意,有哗众取宠之心”,对群众关心的问题绕着、躲着、拖着,对上镜头出风头的事情围着、追着、捧着。都有一个基本特征,“扎扎实实走程序,认认真真走过场”,只讲原则,不拿办法;只要轰动,不计成本;只图虚名,不求实效。难以给领导留下印象的事不做,形不成多大影响的事不做,看上去不漂亮的事不做,仪式一场接着一场,总结一份接着一份,评奖一个接着一个。总而言之,就是假大空、空对空。表面如火如荼,实则一地鸡毛;看似动作不少,只是原地空转;自己乐在其中,群众苦在其后。
就此而言,“着重解决工作不实的问题,改进学风文风会风,改进工作作风,在大是大非面前敢担当、敢于坚持原则,真正把心思用在干事业上,把功夫下在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上。”中央把反对形式主义的重点,落在“务实”上,不仅契合此次教育活动的主题,也抓住了形式主义问题的要害。求真务实是形式主义的天敌,在“务实”上下功夫,从实处着眼、用实干考量、用实绩说话,才能铲除形式主义生根接枝的“土壤”,形式主义问题才不会像韭菜一样,割了又生,生了又长。
“为政贵在行,以实则治,以文则不治”。老百姓最重“实打实”,最烦“客里空”。回顾我们党90多年来的历史,每一次吃苦头、走弯路,往往与形式主义盛行有关;每一次大发展、新辉煌,都是在求真务实中取得的。在改革发展任务艰巨繁重、社会深刻复杂转型的今天,出实招、不搞形式,鼓实劲、不鼓虚劲,我们才能在实干兴邦中,“给人民以看得见的物质福利”,把我们的各项工作,做到群众的心坎里,写在坚实的大地上。破除官僚主义,重在为民
——党的群众路线新思考之三
2013年06月24日
人心向背事关党的生死存亡,官僚主义则是党群关系的天敌。总书记强调,“党只有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才能做到坚如磐石”。这是振聋发聩的警示,也是对破除官僚主义的鞭策
提及某些部门或干部,老百姓经常感慨“官僚得很”。的确,“官僚主义”作为机关病、政治病,在现实生活中时有所见,群众十分反感。
例如,一些领导干部,只要能安坐办公室,就绝不愿下基层“受苦”,甚至不愿和群众“坐同一条板凳”,怕给自己添麻烦;喜欢拍脑袋决策、拍屁股走人,盲目铺摊子、上项目,留下一堆后遗症;对上吹吹拍拍、曲意逢迎,对下喝五吆
六、横眉立眼,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思维僵化,机械执行上级决定,生搬硬套,完全不顾实际情况;官气十足、独断专行,总觉得“自己高明、别人不行”,容不下他人,听不得不同意见„„凡此种种,做官心理浓厚,惰政思维盛行,权力观念错位,映照出官僚主义的病症和丑态。
脱离实际、脱离群众,高高在上、漠视现实,唯我独尊、自我膨胀——官僚主义不仅惹人嫌恶,也贻害无穷,不断侵蚀着党的肌体,疏离着党同群众的血肉联系。早在延安整风时期,毛泽东就形象地把官僚主义者比喻为“泥塑的神像”,批评其“久坐不动,十分无用”。70多年过去,面目可憎的官僚作风并未根绝,反而衍生出诸多变种,幽灵般附着在某些党员干部身上。正因此,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之际,中央把官僚主义列为脱离群众的“四风”之一,要求集中进行有针对性的整治。
官僚主义常与形式主义如影相随。中央要求改作风,一些人口号喊得震天响,文件挨个接连出,实则干打雷不下雨,私底下依然故我;面对机构改革任务,名称变得比谁都快,但审批权、管理权,能不放的坚决不放,能晚改的绝不早改,职能转得比谁都慢;你找他办事,也能笑脸相迎,却拿“按规定来”、“得走程序”做挡箭牌,推三阻四,效率低下。在这个意义上,形式主义迎合、助长官僚主义,官僚主义“捧出”、“逼出”形式主义。形式主义也是一种官僚主义,破除官僚主义就要反对形式主义。
官僚主义也与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密不可分。在官僚主义者的价值排序中,部门利益、个人利益至上。于己有利的事抢着干,于己无利的事推给别人干,心里装着一个膨胀了的自我,只想自己的位子、票子、房子、车子,唯独没有人民群众,甚至漠视、侵害群众切身利益。对此,人们怎能不对官僚主义深恶痛绝?党章明确规定,“党在自己的工作中实行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不破除官僚主义,党的群众路线就无从贯彻,党的群众基础也无法巩固。
值得深思的是,我们一贯反对官僚主义,但官僚主义却频现反弹,在个别地区和部门甚至愈演愈烈,原因何在?仔细推究,群众观念的弱化、为民信念的缺失、执政理念的模糊,正是根源。一些人之所以沦为官僚主义的俘虏,正在于动摇了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淡忘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丢弃了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在“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上犯了迷糊。因此,破除官僚主义,关键是要肃清“官本位”思想,树立为民意识,真正同人民群众干在一起、苦在一起、累在一起,苦群众之艰辛,甘群众之收获。
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就告诫全党须“防止领导机关官僚化的危险”,并要求“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接地气、通下情”。此次为期一年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央把“为民”作为反对官僚主义的着力点,无疑找准了病根,抓住了关键。虚心向群众学习,真心对群众负责,热心为群众服务,诚心接受群众监督,才能杜绝官僚主义的潜滋暗长,涵养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怀。
“失天下者,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人心向背事关党的生死存亡,官僚主义则是党群关系的天敌。总书记强调,“党只有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才能做到坚如磐石”。这是振聋发聩的警示,也是对破除官僚主义的鞭策。
《 人民日报 》(2013年06月24日 05 版)
第五篇:关于党的群众路线的若干思考(范文)
关于党的群众路线的若干思考
来源: 天津日报
作者: 陈晨
中共中央决定在全党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集中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等“四风”问题,达到党员、干部思想进一步提高,作风进一步转变,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为民务实清廉形象进一步树立的目标要求。那么,党的群众路线的由来和基本内涵是什么?执政后我们党贯彻群众路线面临哪些挑战和考验?怎样通过这次教育实践活动进一步推动党员干部践行群众路线?这些问题都是大家非常关注和需要了解的。
一、党的群众路线的由来和基本内涵
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建党思想和原则建立起来的。但是,在中国共产党建设实践中,又形成了一系列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的建党思想和原则。党的群众路线就是其中最富有中国特色的建党原理。
从历史进程讲,党的群众路线的提出和形成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是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到1929年古田会议。我们党从组织群众、争取群众、影响群众的角度,不自觉地坚持了一条走群众路线的方针。这个时候总的状况是,我们党既是一个“非法”的秘密组织,又是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要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中谋求发展,就必须把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影响群众作为一切活动的中心。1922年7月党的二大通过的《组织章程决议案》就指出:“党的一切运动都必须深入到广大的群众里面去。”1925年10月中共扩大执委会决议案又指出:“中国革命运动的将来命运,全看中国共产党会不会组织群众,引导群众。”1928年6月至7月召开的党的六大也作出了“党的总路线是争取群众”的重要论断。
二是红四军第九次党代会前后,首次提出群众路线的工作方针和工作路线。1929年9月,由陈毅起草、经周恩来审定的《中央给红四军前委的指示信》中三处提到“群众路线”。即筹款工作要“经过群众路线”,没收地主豪绅财产要“经过群众路线”,红军给养及需用品问题也要“渐次做到由群众路线去找出路”。1929年12月,毛泽东在著名的古田会议决议中指出,党的工作要“在党的讨论和决议之后,再经过群众路线去执行”。那么,我们党为什么会在古田会议前后集中提出群众路线问题?这里的背景是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经过“三湾改编”进军井冈山,朱德、陈毅领导的南昌起义余部也来到井冈山与毛泽东的部队会师,两支部队的会师壮大了革命队伍,但由于观念、习惯、人员构成等不同,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些分歧,经历了一个磨合过程。比如出现了单纯军事观点、极端民主化、非组织观点、绝对平均主义、主观主义、个人主义、流寇思想和盲动主义残余等错误思想。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提出了群众路线的工作方针和工作路线。
三是延安时期。这一时期,是毛泽东思想成熟和完善的时期,也是党的群众路线成熟和不断完善、并逐步上升到世界观和方法论高度的时期。1943年6月,毛泽东在《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一文中,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高度,对党的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进行了精辟概括。他指出:“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就是说,将群众的意见(分散的无系统的意见)集中起来(经过研究,化为集中的系统的意见),又到群众中去做宣传解释,化为群众的意见,使群众坚持下去,见之于行动,并在群众行动中考验这些意见是否正确。然后再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再到群众中坚持下去。如此无限循环,一次比一次地更正确、更生动、更丰富。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1945年4月,毛泽东在党的七大作的政治报告《论联合政府》中进一步阐述道:“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政党的又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并将“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作为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之一。党的七大把群众路线载入党章,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刘少奇在《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指出:“党的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的政治路线,也是我们党的根本的组织路线。”群众路线“就是要使我们党与人民群众建立正确关系的路线”,“就是我们党的领导骨干和党内党外广大群众密切结合的路线,就是从群众中来又到群众中去的路线,就是指导方法上的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相结合的路线。”
至此,中国共产党关于群众路线的思想就十分成熟和完备了。其一,从党的性质和宗旨的层面,强调我们除了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身特殊的利益,一切为了群众是我们党根本的价值取向。其二,从唯物史观的层面,强调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人民,只有人民,才是世界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真正的铜墙铁壁。一切依靠人民是我们工作的基本原则。其三,从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的层面,强调“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符合认识论的规律,是确保领导工作科学性和正确性的源泉。其四,从工作作风的层面,强调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必须深入群众、植根群众,和群众打成一片,当播种机、当种子,在人民群众中生根、开花、结果。正因为有了这样的认识,我们党将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内涵概括为:“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成群众的自觉行动。”
二、党执政后贯彻落实群众路线面临的挑战和考验 执政后,中国共产党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发生了根本变化,也面临着诸多严峻的挑战和考验。而在诸多挑战和考验之中,最可能、最危险、最容易出现的是脱离群众的危险。客观地说,中国共产党及其领袖们对此问题的认识,头脑还是比较清醒的。早在延安整风时期,毛泽东就批示将郭沫若著的《甲申三百年祭》一文作为整风文件发给全党学习。《甲申三百年祭》是郭沫若为纪念李自成领导农民起义三百周年而作的一篇文章。文章指出,李自成攻陷北京后,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忽略敌人,不讲政策,有些首领生活腐化,发生宗派斗争,最终导致失败。毛泽东认为本文有重大战略意义和参考价值,下发全党学习。在解放前夕的七届二次全会上,毛泽东深刻地分析道:“因为胜利,党内的骄傲情绪,以功臣自居的情绪,停顿起来不求进步的情绪,贪图享乐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情绪,可能生长。因为胜利,人民感谢我们,资产阶级也会出来捧场。敌人的武力是不能征服我们的,这点已经得到证明了。资产阶级的捧场则可能征服我们队伍中的意志薄弱者。可能有这样一些共产党人,他们是不曾被拿枪的敌人征服过的,他们在这些敌人面前不愧英雄的称号,但是经不起人们用糖衣裹着的炮弹的攻击,他们在糖弹面前要打败仗,我们必须预防这种情况。”并且发出了振聋发聩的“两个务必”。即“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新中国成立初期,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相继发动了“三反”、“五反”等运动,提倡艰苦奋斗,反对贪污、浪费和官僚主义,并且提出要“建立一定的制度来保证群众路线和集体领导的贯彻实施,而避免脱离群众的个人突出和个人英雄主义,减少我们工作中的脱离客观实际情况的主观主义和两面性”。在这一时期,毛泽东同志还多次发动了党内的整党整风。如1950年的整风、1951—1954年的整党、1957年的开门整风等,突出解决干部中骄傲自满、官僚主义、命令主义作风,党员中不想继续革命、不求上进、个人主义、脱离群众等问题,以及党内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和官僚主义现象。他不断地指出:“要勤俭建国,反对铺张浪费,提倡艰苦朴素、同甘共苦。”“同人民有福共享,有祸同当,这是我们过去干过的,为什么现在不能干呢?只要我们这样干了,就不会脱离群众。”毛泽东还辛辣地讽刺了闹地位、闹名誉,讲究吃、讲究穿,比薪水高低,争名夺利等现象。他说:“有一出戏,叫《林冲夜奔》,唱词里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我们现在有些同志,他们也是男儿(也许还有女儿),他们是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评级时。”甚至在毛泽东的晚年,也在念念不忘防止党脱离群众的问题。他讲道:“我们一定要警惕,不要滋长官僚主义作风,不要形成一个脱离人民的贵族阶层。”他说:“谁犯了官僚主义,不去解决群众的问题,骂群众,压群众,总是不改,群众就有理由把他革掉。我说革掉很好,应当革掉。”
总的讲,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党根据执政党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对群众路线作了新的丰富和发展。最有代表性的文献是1956年9月邓小平在党的八大作的《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这一报告对党的群众路线作了新的概括,系统阐述了党的群众路线两方面的意义:在一方面,它认为人民群众必须自己解放自己,党的全部任务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对于人民群众的领导作用,就是正确地给人民群众指出斗争的方向,帮助人民群众自己动手,争取和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因此,党必须密切联系群众和依靠群众,而不能脱离群众,不能站在群众之上。每一个党员必须养成为人民服务、向群众负责、遇事同群众商量和群众同甘共苦的工作作风。在另一方面,它认为党的领导工作能否保持正确,决定于它能否采取“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方法,按照毛泽东同志所起草的党中央“关于领导方法的决定”来做。他特别强调:“由于我们党现在已经是在全国执政的党,脱离群众的危险,比以前大大地增加了,而脱离群众对于人民可能产生的危害,也比以前大大地增加了。因此,目前在全党认真地宣传和贯彻执行群众路线,也就有特别重大的意义。”
毫无疑问,以上这些思想都是十分珍贵的。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既受欢迎,又有成效。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对于这些珍贵思想的实施,尚未从根本上摆脱战争时期形成的党建模式和工作方式,尚未找到符合共产党执政规律的党建模式和工作方式,因此尚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防止脱离群众危险的问题,尤其是尚不能摆脱不断搞政治运动的怪圈,甚至在后来出现反右严重扩大化的错误和“文化大革命”这样全局性的错误。
自觉、清醒和理性地研究我们党执政后脱离群众的危险,是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的,是从邓小平同志开始的。记得1977年4月邓小平复出前夕,他给党中央写信提出:“我们必须世世代代地用准确的完整的毛泽东思想来指导。”1977年7月在十届三中全会闭幕会上,邓小平同志进一步阐发道:“我说要用准确的完整的毛泽东思想作指导的意思是,要对毛泽东思想有一个完整的准确的认识,要善于学习、掌握和运用毛泽东思想的体系来指导我们的各项工作。”他指出:“毛泽东同志倡导的作风,群众路线和实事求是这两条是最根本的东西。”“对我们党的现状来说,我个人觉得,群众路线和实事求是特别重要。”1977年8月,邓小平在十一大致闭幕词时,提出要恢复和发扬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优良作风。之后,在党的建设方面的一个重大举措,就是提出“高级干部要带头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他一针见血地指出:“我们脱离群众,干部特殊化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干部搞特殊化必然脱离群众。我们的同志如果对个人的、家庭的利益关心得太多了,就没有多大的心思和精力去关心群众了。”紧接着在1980年8月18日作了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报告,报告中鲜明地提出“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一直到党的十三大,邓小平同志倡导并提出了党的建设方面的一系列重要思想。比如关于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使党成为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坚强核心;关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正确的思想路线;关于纠正长期“左”的错误,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提高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的坚定性;关于进行党的领导制度改革,完善党规党法,实现党内生活民主化制度化;关于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增强党的团结统一;关于实行干部队伍“四化”方针,造就朝气蓬勃的领导干部队伍;关于从严治党,反对腐败,加强党的纪律性,等等。像党政职能分开、党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不搞政治运动等,大家都是耳熟能详的。
此后,以江泽民同志为代表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都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贯彻党的群众路线,防止党脱离群众的危险等,作了大量探索和论述,取得了一系列丰硕成果。如江泽民同志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胡锦涛同志提出“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科学发展观”等,无一不是对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探索和贡献。
从这些探索中我们不难看出,执政将中国共产党由长期处于非法地位、被国民党军队围追堵截的境地,一下子变成了执掌全国政权的执政党。这个根本变化,使中国共产党在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防止出现脱离群众的危险方面,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
一是党成了各项事业的管理者和领导者,党员成了各项事业的骨干和管理干部。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后,尽管作为人民的公仆、人民群众利益的代表者的本质没有变化,但是所处的地位和所面临的环境,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加之中国脱胎于长达数千年之久的封建专制社会,民主习惯非常缺乏,造成在现实生活中,不仅一些党员把代表人民群众掌权当作做官,以群众的“父母官”自居,高高在上,脱离群众,把命令主义作为领导、管理群众的普遍法则;而且相当多的群众仍然把自己看成是“平民”、“百姓”,缺乏主人翁意识。也就是说,虽然从本质上讲,党员干部与百姓的关系是公仆与主人的关系,但实际工作中是领导与被领导、管理和被管理的关系。
二是广大党员干部占居各种权力要津,手中掌握大量资源。这一方面有利于我们利用手中权力和资源,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另一方面,如果搞不好,就会搞特权、以权谋私,形成脱离群众的贵族阶层。这就要求广大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认识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民主性决定了人民群众在国家一切问题上拥有最终决策的权力。中国共产党执政,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人民群众委托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政府、官员,代表人民群众去管理国家事务。如果执政党和拥有广泛社会资源和权力的党员、干部,不具备履行人民委托事务的能力,或以权谋私、违法乱纪、严重违背人民群众的意愿和利益,人民群众可以通过一定的法律程序质询、弹劾、罢免,甚至抛弃他们。
三是共产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决定了,党只有一心为公,立党才能立得牢;党只有一心为民,执政才能执得好。现在频繁发生少数人闹事,究其主要原因,无非是领导上的官僚主义、脱离群众和工作中的错误,对群众缺乏经常的政治思想教育和法制教育,再有是少数敌对分子和坏人的利用。但是,无论原因到底是什么,都不能抹煞这么一个基本事实:人民有事,不向你反映,向谁去反映呢?因此,老百姓有问题找政府、政府自觉为老百姓办事,这是共产党执政的性质决定的,每一级政府和干部都要有这样的自觉,都要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前提下,通过各种教育渠道,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四是对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等问题的监督和解决,必须通过民主,但民主的形式要符合执政和法制的要求。我国宪法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必须依靠人民的支持,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接受人民的监督,努力为人民服务。”实践一再证明,我们党要有一个好的作风,我们党员和干部要有一个好的作风,必须增强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树立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有理想信念的“金钟罩”和精神上的“钙”,就能确保百毒不侵,不会得“软骨病”。同时实践也一再证明,对于有些官僚主义等问题,没有民主,没有监督,一百年也解决不了。因此,要认真研究执政条件下确保党内外好风气的外部约束机制、建立健全各项领导制度和工作制度,严格公职人员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在宪法和法律的轨道上解决问题。
五是执政后我们党的主要任务就是要把党的正确主张转化为国家意志,再变成群众的自觉行动。因此,通过动员广大人民群众来实现党和国家的政策,就成为一项经常性的工作。这就要求我们,发动群众但不搞群众运动。党与群众的密切联系要由执政前的群众运动的大轰大嗡方式,逐步转化为靠群众的经常性参与和工作来实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邓小平同志有一段话流传甚广。他说:“历史经验证明,用大搞群众运动的办法,而不是用透彻说理、从容讨论的办法,去解决群众性的思想教育问题,而不是用扎扎实实、稳步前进的办法,去解决现行制度的改革和新制度的建立问题,从来都是不成功的。因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解决群众思想问题和具体的组织制度、工作制度问题,同革命时期对反革命分子的打击和对反动制度的破坏,本来是原则上根本不同的两回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三、通过教育实践活动进一步推动党员干部践行群众路线
总书记指出:“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紧密联系当前的形势和任务,坚持和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树立群众观点。要摆正同群众的关系,群众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是我们力量的源泉,必须情系群众、根植群众,感恩群众、敬畏群众,真正把群众当主人、当亲人、当老师。要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发挥群众的首创精神,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依靠群众开展各项工作。要虚心向群众学习,和群众促膝谈心、交知心朋友,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善于从群众中汲取智慧和营养,从群众实践中获取工作的不竭动力。要坚持实践标准,坚持工作由群众评判,想事情、做工作,都要把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根本的衡量尺度。
2.恪守根本宗旨。要站稳群众立场,坚持始终与群众站在一起,引导动员群众为实现自己的利益而奋斗。要倾听群众意见,反映群众心声,关心群众疾苦,把群众的愿望和要求作为决策的根本依据,使各项决策既体现群众的现实利益又代表群众的长远利益,既反映大多数群众的利益又照顾部分群众的特殊要求。要把解决民生问题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下大力气解决好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下大气力做好关心困难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努力让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3.正确运用权力。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始终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重,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用人民赋予的权力服务于人民、造福于人民。要时刻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坚持清正廉洁,克己奉公,不搞特权,不以权谋私。要进一步健全权力运行和制约及监督体系,真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自觉接受党组织和人民群众的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要严格遵守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严格遵守党纪国法,严格要求自己,严格要求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始终保持共产党员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4.带头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要坚守党的阶级性、先进性、组织性等本质属性,做到旗帜鲜明、立场坚定、纪律严明、干部带头。要加强党性修养和锻炼,志存高远,志趣高尚,严于律己,勇于慎独。要敢于让老百姓向我看齐,身先士卒,艰苦奋斗,真抓实干,清正廉洁。要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等作风之弊、行为之垢来一次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切实解决工作不实,在人民利益上不维护、不作为的问题,克服及时行乐思想和特权现象,狠刹挥霍享乐和骄奢淫逸的不良风气,以优良的作风把人民紧紧凝聚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