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学社会学博士申请总结(五篇材料)

时间:2019-05-12 01:11: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香港大学社会学博士申请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香港大学社会学博士申请总结》。

第一篇:香港大学社会学博士申请总结

2008香港大学社会学博士申请总结

现在申请香港博士终于尘埃落定了,认真写个总结,既是对自己这段历程的回顾,也是希望能够给大家一些参考。

读博士一直是我的理想,因为我做学术的愿望很清晰,很强烈,所以在硕士入学之前的那个暑假就一直在收集关于读博的信息,不过那时对出去读博没有概念,关注的都是国内考博的信息。所以最后能够拿到香港大学的offer,也是一种偶然。

1、个人教育背景

本科和硕士在两所不同的985高校,都是社会学专业。

由于种种原因,本科期间成绩非常一般,60、70多分的课程不在少数,也有不及格的。但自己感兴趣的课程、符合自己研究方向的专业课程如“城市社会学”、“发展社会学”成绩较好。没有获得过奖学金。英语成绩较为稳定,一年时间内一次性通过四级和六级考试,并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口语考试。公开发表论文1篇。本科期间成绩较差,这恐怕是我申请不顺利的一个重要原因。

硕士期间成绩稳定,仅有一门课程低于80分。跨院系选修了数门与自己研究方向相关的课程。获得校级优秀研究生荣誉和奖学金共5次。公开发表论文共计7篇。参加过一次院系级的学术论坛,递交论文入选优秀论文集并做PPT报告。

2、英语考试

2007年9月雅思考试,7分。

3、申请缘起

女朋友有很多次向我提出申请出国读博的建议,我有一些认识,但没有认真查阅相关信息。一次关注某个我感兴趣的教授的履历,香港中文大学的,忽然间觉得似乎应该认真考虑一下出去读博的事情了。不过确实是对出国读博的困难性有一定的了解,所以把目标锁定在香港。加上随后就得知了提前毕业的同学和师姐申请香港成功的消息,在跟同寝室同学交流的过程中逐渐对申请坚定了信心。申请自然首先需要英语成绩,香港的英国殖民地身份,加上一个同学的建议,于是就跟同寝室的其他两个同学一起糊里糊涂的选择了雅思。4月报名正式准备,9月考试,有半年的时间充分准备。8月整整一月都待在学校里苦读英语。与同学共同学习、互相激励也很有帮助。

4、对香港高校的直接了解

7月参加了一个由香港学联组织的夏令营活动,到深圳和香港参观了一星期。期间参观了香港城市大学、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树仁大学,有讲座等活动。尤其是在科大的讲座还是很有帮助的。对香港的城市生活和高等教育有了直观的了解。

5、学校选择

申请之前对香港高校了解最多的就是香港中文大学,在申请过程中中大也一直是我最中意的学校。不过老牌学校香港大学也一定要考虑。其他学校了解的不多,一是名气稍差,二是专业设置不是很符合我的兴趣。最终只选择了中大和港大。其实后来才发现香港城市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都可以试试。在专业上我也有一个选择过程。之前考博一直是做跨专业的打算,所以申请时也想跨到该专业。但在与中大联系的过程中,发现跨专业困难确实较大,加上2007年11月跨校跨专业考博因为单科差3分受限而惜败,虽然还有一次跨专业考博机会,但信心很受打击,所以随后把目标依然锁定在本专业社会学。

6、研究计划

9月考了雅思之后,主要精力都放在准备11月跨专业考博上,所以这段时间基本没有为研究计划做准备。但在备考过程中读了很多书,有一位老师写的两本书让我非常有启发,我觉得我找到了从事我的相关研究的一个非常好的理论框架。因为考博的题目中经常有关于博士期间做什么研究之类的题目,所以认真准备了相关回答。这些是我写研究计划的最初框架。

考博结束成绩尚未出来的时候,也就是12月初,我开始认真写研究计划。一开始先把之前写的东西翻译成英文,然后就开始直接用英文增加和修改内容。使用的写作框架是香港大学提供的。在很短的时间里需要看很多书和论文来扩充内容,尤其是要看英文资料,很费大脑,而且写综述也需要对有关研究有一个全面的掌握。虽然费了不少功夫,但恐怕也是挂一漏万,单是英文原著就欠缺很多。写了一个初版之后让一个本系的教授看,也是我导师的得意门生。不过感觉本系的教授都很忙,很难联系到,所以只当面跟他谈过一次,顺便让他帮我写了推荐信。不过谈话还是很有启发的。之前我的研究计划完全是一种理论综述,缺乏进行实地研究的详细设计。在这位教授的建议下,我又选取了一个个案,详细写了研究设计,包括个案基本情况、资料搜集方法、分析方法以及可能的结果等。这样才像一个完整的研究计划。最后写了25页。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本打算跨专业,但其实两个专业的交叉点很多,所以研究计划的基本论题没有变化。只是要申请社会学,所以要刻意的加入很多社会学者的研究成果和理论。而我久已不看非常“正统”的社会学了,所以还真是遇到一些困难。后来本系那个教授也说欠缺社会学的经典理论。

7、成绩单和学位证明 本科成绩单以及学位证、毕业证是让在本科所在学校读研的同学在学校档案馆办了寄给我的。成绩单中文的直接打印盖章,英文的按照模板翻译了发过去打印盖章。毕业证、学位证是把原件用相机拍下来,然后放在WORD文档模板里填好一起发过去盖章。要了盖章的学校信封用于密封。硕士成绩单先到系里复印中文成绩单后盖章,然后按照模板翻译成英文,再到研究生院盖章那信封。不过手写输入的中文成绩单实在让我深不以为然,有的课程没有登记成绩或学分,害的我跑了好几次才办好。另外在研究生院开一个在读证明。

8、推荐信

港大中大各两封推荐信,一共四封。分别找自己的导师和帮我看研究计划的本系教授。导师是国内社会学界的元老人物,那个教授是目前社会学界在西方社会理论方面比较活跃的学者,所以两人的分量都还比较重。港大的推荐信是WORD格式,我全部打印了找老师签字就行了;中大的推荐信是PDF格式,用ACROBAT打字上去显示的很奇怪,只好麻烦老师抄上去了。

9、报名和缴费

网上报名,感觉港大的报名系统比较好,查询状态也方便。到招商银行办了一张YOUNG卡,网上支付申请费,比用汇票又省钱又方便。感觉招行的服务不错。

10、个人简历

在网上找到模板,认真写了2页。包括contact information, education, experience, personal, publication, award.11、材料寄送 顺丰速运,材料一公斤之内都是30元,一般第二天就能到香港,很不错。

材料包括研究计划、本科硕士成绩单、本科学位证毕业证证明、硕士在读证明、雅思成绩单复印件、简历、发表论文复印件、奖学金证书复印件。1月底港大截止日期当天寄到港大,因为当时正闹雪灾,整个城市都被大雪埋了,高速公路封了,快递公司送不出东西。当时我简直要疯了。幸好29号放晴,下午发出材料,31号终于达到港大。

2月下旬寄到中大。因为想精益求精,所以寒假在家里又做了修改。

12、联系导师

之前因为想着跨专业,所以跟那个自己感兴趣的中大的教授有几次邮件联系。后来确定了申请社会学之后,急急忙忙在港大和中大网站上搜集到所有老师的邮箱,把自己研究计划的论题简单讲了几句,然后全部一一发过去。大多数老师都回复了,不过大多说不熟悉我的研究方向。有几个则说描述太笼统,希望详细讲讲研究计划。不过我那时还没写完,也拿不出手。所以总体来讲我基本算是没有联系导师。

13、等待

2月中旬全部寄出材料,一直到3月初收到港大的面试通知。说实话我对申请香港的学校一点底都没有,毕竟一直都没有像很多人一样把它正经当一个事业在做,而是当作业余活动,主要目标总是考博,中间一直有其他事情干扰。

2008年年初还想正儿八经准备第二次考博,是本校跨专业,一直在准备,本来还非常有信心。但在2007年底报名的时候突然发现考试科目改了,当时就懵了,凑合着先报了名。等到正式备考的时候才发现在短时间内重新准备一个自己不喜欢不了解的新的考试科目难度实在太大。于是心里越发没底。所以2008年初开始,实际上我是同时在做三件事:申请香港学校、准备考博、找工作。投了不少简历,参加了几个面试。因为自己之前兼职做过房地产策划,对此有相当了解,所以想在这方面也努力一把。结果寒假在家的时候一个还说得过去的公司通知我被录用了。

考虑再三,我最终放弃了希望渺茫的第二次考博,选择了去该公司实习,于是在随后两个月在两个城市实习。进入公司我才发现,把房地产策划当作自己的业余爱好偶尔搞搞挣点小钱还感觉不错,要是正儿八经的全职去做,我实在是无法接受,因为在心底里,我还是觉得自己应该是搞学术的。而且发现公司的体制建设不规范,工作内容也不是我喜欢的策划,而是偏于数据分析,不令人满意。于是内心总是处于挣扎之中,对实习越来越消极了。

14、电话面试

3月初当我接到港大社会学系的电话通知我电话面试的时候,我内心可以用狂喜来形容,仿佛前景一下子光明起来。于是开始查阅各种相关信息,既包括专业知识,也包括面试技巧,还发动我的女友全力帮助我搜集资料。因为在外地实习,所以在面试之前的两天跟单位请假,到当地一个亲戚那里全力准备,认真的看资料,练习英语听力和口语,通过QQ语音跟女友模拟面试。

面试开始的还比较准时,港大直接打我手机,一共24分钟,属于较长的一次。面试的老师我已经不记得是谁了,不过感觉主考官的英语非常标准,应该是英美人士。问题包括简述你的研究计划,你用什么方法对你的个案具体展开研究,你还申请了什么其他学校。全部是英语提问,我回答的还算流利。

中大3月底邮件通知我电话面试,4月初进行。准备过程跟上次的差不多,时间还更充分。第一个问题是用英语自我介绍,然后其他问题都是用普通话问的专业问题,包括研究方法是什么,如何界定你研究资料选取的时间段,分析资料采取定量还是定性等,非常细碎,也问了是否申请了其他学校。普通话的提问让我大感轻松。一共用时10分钟。

两次面试应该都是各自学校的第二批了,大概因为我寄送材料比较晚。

15、WAITING LIST

港大用邮件通知我网上查询申请结果,结果是WL。中大却没有任何通知,我发邮件问了只得到非常模糊的回答,之后自己在网上查到同样是WL。得知都是这样的结果,我真是万念俱灰。我觉得自己在申请方面的所有努力都是白费了,读博的梦想完全破灭。实在不想在那个房地产公司待了,又是一个偶然的机会换了工作,被一个高校录用做行政工作,发现还是高校的氛围吸引我。

之后直到毕业我只上网查过一次申请状态,依然是WL,也完全放弃了奢望。我的计划是先在那个高校做行政工作,同时不放弃看书,然后在2008年年底再跨校跨专业考一次博士。

毕业前听说很多同学都考博成功了,我心里更不是滋味,有些自惭形秽。原本我可是读博的目标最明确的,结果却是这样。

16、CONDITIOANL OFFER

来到那个高校工作的第二天,7月2号,看到港大的邮件,说目前正在做我的conditional offer letter,希望我确认一下地址。我当时还没回过神来,就回了我的地址,其他什么都没问。当天下午才兴奋起来。先弄清楚了什么是con offer,之后让港大提前把电子版的发给我。知道主要内容是要硕士期间成绩单,并且平均成绩80分以上,还有硕士毕业证、学位证证明。顺便查了一下中大的申请状态,已经明确被拒。因为已经在外地工作,于是又请还在硕士所在学校即将读博的同学帮忙办理。办理还是老办法,社会学系和研究生院两个地方,都有模板。不过糟糕的成绩单管理方法再次害了我。办了之后港大收到说成绩单不完整,因为第三年的没有记录。实际上我研三确实没选课,但成绩单上也没任何说明。关键的是早就已经通过答辩了,成绩单上关于毕业答辩的地方依然是空白,没有任何相关记录。此时学校已经放假,我又特意联系了系里的教务员,让她把成绩单补充完整再开一份,然后跟研究生院联系,让他们在方便的时间再回一次学校帮我办一下。终于搞定,此时已经是7月21号了。

17、申请香港入境许可

因为听说办理很慢,我拿到con offer之后就立刻准备材料申请,还特意申请10月入学,以免时间不够用。填好ID(C)936表、港大担保书、信用卡支付授权书,准备户口、身份证、港澳通行证、offer、简历、信用卡的复印件,寄到CEDARS。户口是落在单位的集体户口里,就到派出所,他们给我一张盖章的户口登记表,就让我自己填一下就行了。

18、UNCONDITIONAL OFFER

7月23号收到offer的电子版,用university number申请港大宿舍,申请了所有4个宿舍:Graduate House, Morrison Hall, PRH, St John’s。本来时间就已经很晚了,网上申请之后忘了传过去offer,到8月中旬才把offer的扫描文件用邮件发过去。不过非常幸运的是8月20号看到Morrison Hall 邮件给我发offer了,双人间。于是赶紧签字之后传真过去,很快得到确认以及hall的一系列通知。第一年搞定宿舍还是很重要的,省的人生地不熟的还要辛苦租房。学费的事情还真是费了好多神,因为购汇办汇票比较麻烦。最后发邮件给CEDARS申请延期交,很快就被批准了。

收到package之后签好offer和studentship,填好personal record form,寄回港大。8月5号。申请状态转为acceptance。

19、办理逗留签注

入境许可的办理比我想象的快,8月5号收到。然后再拿户口、身份证、港澳通行证、入境许可、护照照片、到单位所在区公安局办理逗留签注。寄到香港的那张户口登记表不行,又到派出所打印了一张户籍证明才行。发现香港那边其实不太在乎大陆的户口,所以上次那张简陋的户口登记表也没有问题。因为通行证是在2007年去香港前在硕士学校所在地办的,说是还要花时间调查,所以要多花一星期时间,一共三个星期。办理了加快,不过感觉就是强制使用EMS邮寄,因为只多交了40元的邮寄费。实际上只一个星期就收到了签注。20、户口和档案挂靠问题

问了说单位所在城市的人才市场不接受我这种情况的户口和档案,于是决定迁回家。

先到单位集体户口所在单位打印一张户籍证明,寄到家里,家里帮我到派出所办,耗时之长实在让人惊讶,居然说最短要20天才能办好准迁证。至今仍在等。办好之后拿着准迁证到单位集体户口所在派出所,办一张准迁证,这样再拿回家里所在派出所,户口才算完全办好。

档案要挂在家里所在城市的人才市场。单位把档案用密封条封好之后交给我,另外有一个转档回执单,让我带回家里。等待户口落到家里之后,自己带档案到人才市场挂靠,让人才市场填好回执单,盖章,然后寄回单位,表明档案已经成功转交。

21、网络资源

我利用的并不充分,除了港大和中大的研究生院网站之外,主要是寄托论坛和学校的BBS。

寄托上的信息非常多,对我帮助很大。不过寄托的发帖设置我觉得不太合理,帖子太容易沉,所以我发的贴都不太容易得到别人的回复,因为我一般不会自己顶。学校BBS的信息不是很多,出国的信息居多。不过发帖在一定时间内不会沉,所以一般都能得到不错的回答。

22、致谢

最要感谢的是我的女友,我申请过程中的每一步都有她的贡献,她一直无私的给予我关心和帮助,特别是细致的资料搜集、对我的不断鼓励、合理的建议以及模拟电话面试。

然后要感谢父母,虽然他们不能直接给予我帮助,但他们对我学业一贯的支持和鼓励是非常重要的。

然后要感谢帮助我办理成绩单和两位同学,一位本科同学,一位硕士同学。他们跑了很多次才完全办好,非常感谢他们的帮助,我才不需要自己奔波办理。然后感谢几位经常给我解答问题的同学、师姐,他们都先于我申请成功,因此在申请过程中我经常向他们请教,感谢他们的细致解答。

当然要感谢我的导师和给我的研究计划指导的本系教授。他们帮助我写推荐信,对我的研究计划提出建议。他们的帮助是别人无法替代的。

还要感谢与我一起考雅思的同学,一起备考的过程创造了一种学习英语的氛围,非常有益。

要感谢我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的两所大学,7年的学习经历是我的人生财富。最后要说的是,我在8月中旬收到香港入境许可后跟单位辞职,还在试用期内。单位没有为难我,很快捷的给我办理了离职手续。我要感谢我的单位。这是大陆第一所具有国际背景的高校,管理非常规范,环境非常好,就工作本身而言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

第二篇:美国社会学博士申请总结

展开导航

2015美国社会学博士申请总结 张跃然|2015-05-16

0421-560

思来想去,我还是决定写了这篇申请总结。其中的目的,一是给自己的本科生涯有个交待,二是因为近年来打算申请美国社会学PhD的中国学生不断增多,我也希望能将我这几年学术摸索道路中的一些思考和申请经验分享给以后的申请人。客观地说,凭借美国本科的背景,我在所受的学术训练上和申请的具体过程中都占了很多白来的便宜,让我扪心有愧。但也正因为我的背景,我在申请中得以接触到了很多宝贵信息,相信也能稍微缓解后来者在申请时面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从近几年的趋势看,来自中国的社会学PhD申请人在背景构成上越发复杂,从地理位置上说,从大陆申、香港申、美国申的都有,从时间节点上说,本科毕业申、硕士毕业申、工作几年再申的也都常见,此间排列组合,又有无数可能。而我在这篇总结里想做到的,是超越我具体的背景,从我的学术经历和申请过程中挖掘出一些更有普适性的感悟、体会和建议。其中说得对或不对的,欢迎大家吐槽、拍砖。此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简要介绍我的申请结果和背景条件。第二部分结合我过去的学术经历,分享了一些我对“做学术”这件事的初步认识和体会。第三部分是对美国主要的一些社会学顶尖PhD项目的鸟瞰式介绍,具体包括录取了我的八个学校,外加杜克和UNC(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第四部分谈谈我对申请准备过程中的一些技术问题的看法和建议。

一、申请结果和基本概况

录取:普林斯顿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斯坦福大学、芝加哥大学、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密歇根大学、西北大学(均为社会学博士项目)拒绝:无

中止申请:麻省理工学院-斯隆商学院经济社会学博士项目(在拿到哈佛的录取之后就知道自己无论如何不会去MIT了,所以决定撤回申请)

教育背景:国内高中毕业;杜克大学本科(社会学+数学专业,物理辅修),大四直接申请;14年暑假在密歇根大学参加ICPSR定量研究培训项目,上了四门课(回归分析、最大似然估计、结构方程模型、因果推断)且有成绩 GPA:3.93 GRE:阅读167+数学170+写作5.5 研究兴趣:经济社会学、政治社会学、比较历史社会学、混合方法

研究经历:1)最主要的是一个独立完成的田野研究,论文在两个学术会议的panel上口头报告过,其中一个panel由Viviana Zelizer在14年美国社会学会(ASA)年会上组织并担任评议人(我的论文能进这个panel属于撞大运),这个研究后来也被我用作申请材料中的写作样本(writing sample);2)作为第一作者和我的导师高柏教授合写过一篇中文评论文章,发表在《社会》2014年第一期;3)另外还有一个独立的定量研究,只在一位教授的推荐信里提到。

推荐信:三封都来自杜克大学社会学系正教授。

我个人猜测,站在录取委员会的角度,看过我的这份申请材料后大概会有如下感觉:一是比较全面没有短板;二是定量背景较强但以后想做比较历史,这里面内在的矛盾和张力比较吸引眼球;三是研究经历比较突出、写作样本也挑不出大纰漏;四是个人陈述写得较为动人(后面会说到)。

二、本科学术经历回顾

本科的第一个学期,我误打误撞地选了“社会学导论”,而那门课对我三观的颠覆是革命性的。记得开学的第一节课,老师抛出了这么几个问题:为什么今天的社会里养育孩子的责任由家庭和学校共同承担,而不是完全让每个家庭自己教育孩子,或是像斯巴达人一样把所有孩子都交出去集中抚养?婚姻制度为什么会存在?我们每天见面为什么要说“How are you”?之后的几堂课上,他带领我们用各种理论视角来分析这些问题。此间的震撼之处在于,这些看起来是如此理所当然的事物,之前我从来没有把它们当作问题。

如果说这门课教给了我什么道理,那么就是:所有那些我们习以为常的事物(比如学校、婚姻),都是在过去的社会发展中经历了无数变迁、在各种社会力量不断的碰撞和妥协之下才成为今天这个样子的;所有那些让我们觉得天然正当的观念(比如“公平正义”、“男女有别”),都是这个社会用一整套复杂的机制在我们脑海中不断强化的结果——这就是所谓的“社会建构”。而社会学的意义,就在于挑战一切“理所当然”、在所有的社会现象背后问个“问什么”。这对于一个刚走出高中校门,对这个世界一无所知而又充满好奇的大一学生来说,实在太吸引人了。

而另外一个促使我选择将社会学当作专业的因素是,在刚刚走出信息高墙之后的第一年里,我经历了巨大的“信息地震”。那时的我力图像海绵一样拼命吸收所有貌似在墙内得不到的信息,在推特上关注了许多维权律师、民运人士、宪政学者。虽然我那时所秉持的政治价值观在今天来看有些无脑(这并不是说今天的我对社会现实不持批判态度,只是自认为批判的段位大有提高),但这些信息来源大大拓展了我对中国社会的阴暗面和复杂性的认识。而在那时的我看来,社会学就是帮助我深入理解这些阴暗面和复杂性的最好工具。

而在学习社会学、或者说更广泛地接触社会科学的这几年里,我能真切地感受到,对自己的认知和定位正在逐渐向一个真正的“社科学人”、或者说“严肃知识分子”的方向靠拢。这种变化的具体内涵,大概可以归结为两个维度:学术品位和问题意识的形成、基本研究能力的培养。

学术品位和问题意识的形成

所谓“学术品位”或者“问题意识”,其实就是要搞清楚:究竟什么样的研究能让自己发自内心地激动不已、血脉贲张?什么样的问题能点燃自己饥渴的研究欲望?在我看来,这是一个学者对自身的身份定位的基本组成部分。确定了这一点,也就确定了自己搞学术究竟是为了什么,也就有条件让自己在纯粹的学术热情支撑下渡过许多难关。

我第一次感觉到“学术品位”问题的重要,是大二上学期在上社会学研究方法课的时候。那个课上我们读了一堆在我看来十分无聊的研究:一个人的容貌如何影响其社会流动性、什么样的夫妇容易离婚、中学里的性关系网络是怎么形成的,等等(我不是说这些研究没有意义,但只不过不是我的菜)。当时的我感受到了一种令人窒息的局限:社会学就是做这些小鼻子小眼的东西吗?我还学它干什么?难道就没有些更大、更有意义的问题可做?

带着这些问题,我去求教了我的专业导师高柏教授(高老师在这几年里对我帮助极大、影响深远,后面还会讲到):今天的社会学界到底还做不做那种“大”问题?在高老师建议下,我去看了他写的两本著作:一本讲日本在二战后三十年的经济政策制定,是如何秉承“发展主义”的精神内核、根据不同的外部局势而调整具体的政策工具;另一本讲支撑日本二战后三十年经济腾飞的经济制度框架,是如何在80年代初世界经济环境剧变后反而成了日本经济发展的阻力。当时我不知道这就叫“比较历史社会学”,也不知道这样的研究问题在日后会成为我的真爱,但在当时,这两本书对我起到了“定心丸”的作用:看吧,社会学里有人研究那些不小鼻子小眼的问题,而且还能研究得好——概念逻辑清晰、经验分析扎实。当时的我,在看新闻的时候会特别关注像强拆、上访、罢工、邻避运动这样的消息,因此对广义上的“抗争性政治”很感兴趣,也看了大量的应星、于建嵘、李静君(政见团队曾对李老师做过访谈)以至于Charles Tilly(仅限于他社会运动方面的工作)、Doug McAdam、赵鼎新等学者的作品。但渐渐我就发现,其实我所感兴趣的,并不是“集体行动如何动员”、“什么决定了抗争事件的成与败”这样“细枝末节”的问题,而是抗争性政治背后反映的更加深刻的社会走向是什么。换句话说,我感兴趣的并不是抗争性政治本身,而是抗争性政治背后的国家-社会关系,而这种关系同时和国家在经济领域的干预行为密切相关——在我看来,这才是真正的“元问题”。从那时候起,一种模糊的感觉开始出现:我真正感兴趣的问题,是在经济社会学和政治社会学的交界地带,是在“国家-市场-社会”三者的关系上。而这种感觉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也要归功于政见团队给了我许许多多拓展眼界的机会。而就在我问题意识开始形成的关键时期,我遇到了另外一位对我影响甚巨的老师——清华大学的沈原教授。沈爷反复主张,社会学工作者要去抓住那些中国社会的“真问题”。沈爷眼中的“真问题”,在我看来有两层含义:一是那些和中国社会发展命脉直接相关的大问题、那些对于中国社会转型最为重要的问题;二是要以批判的精神关注社会现实中的阴暗面、为弱势群体发声,努力做到speak truth to power。而“国家-市场-社会”三者的关系,无疑就是这样的“真问题”。而对我而言,这一领域的另外一层激动人心之处在于:这一领域的研究永远有做出重大理论贡献的可能。对于有些领域来说,基本的理论框架已经形成,再往后的研究只有些小修小补的意义,要做出颠覆性的工作是十分困难的。但针对“国家-市场-社会”关系的研究,因为研究问题本身往往格局宏大,总能直指社会科学中最为核心的基本概念、和学术历史上反复出现的重要理论讨论对上话,因此往往能加深我们对于最根本的理论问题的理解。正因为此,这一领域也不易出现那种仅仅验证或证伪常识的无聊研究。

而对于这样的研究问题,必然有一种特定的研究取径与其搭配。“国家-市场-社会”关系的内在逻辑,往往要在历史语境下才能看清楚,需把时间维度加进来,考察经济制度、政治格局、社会结构随着时间推移如何发展、互动;同时,这样宏大的问题,通常也不是讨论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就能讨论明白的,总是需要显在的或隐含的多案例比较。而比较历史社会学,提供的恰恰就是这样一条研究取径(政见团队介绍过的两个和政治转型有关的研究,就是很好的例子)。循着这样的思路,我开始搜集、阅读比较历史社会学家们的著作,既包括老一辈的Barrington Moore、Theda Skocpol、Charles Tilly(他在“现代国家的形成”方面的工作)等人,也包括晚近的Frank Dobbin、Monica Prasad、Greta Krippner、Marion Fourcade、Andreas Wimmer等等。这些研究看得越多,我越是确信:自己想做的,就是这样的研究——我还记得,在阅读Monica Prasad的The Land of Too Much一书(政见曾介绍过这一研究)时,那种全程屏住呼吸、心跳加速的巅峰体验,掩卷之后不仅叹道:要是能做出这样的研究,死也值了!这些研究不仅让我体验到了智识上的极大愉悦,也帮我树立了信心:看吧,当代社会学界有这么多人都在做我感兴趣的研究,而且他们的研究工作确实能受到主流学界的认可。当然,在比较历史社会学内部,也存在不同的研究风格。有些学者追求逻辑上的严谨和精确,一定要在历史叙事中挖出一丝不乱的逻辑线来;而有些学者更尊重历史的混沌性和随机性,倾向于保留历史叙事的复杂原貌而不进行过度抽象。我个人似乎更像是追求逻辑清晰的那一款,而这真要做到这一点是十分困难的。在我阅读那些顶级的比较历史社会学研究时,常常把自己想象成研究者本人,体会她们是如何一步步把一个研究做到呈现在我眼前的样子的。而在这过程中,我能深刻感到,做出好的比较历史研究是一件多么富有挑战的事情:首先,得在浩如烟海、极易让人迷失的历史档案中把历史叙事搞清楚;其次,要对历史叙事进行概念层面的抽象,建立清晰的分析框架,捋出深层的历史机制;最后,还得把分析框架上升到理论层面、和社会科学中最为核心的“母题”对上话,从而阐明研究工作的理论洞见为何。这一过程,实在太难,而这种难度,也恰恰是比较历史研究的魅力所在。回顾自己学术品位和问题意识渐渐形成的过程,很让我庆幸的一点在于,整个过程不是由某些具体的研究经历主导的,而是自己相对独立地阅读、观察、思考的结果。大部分社科学生在本科、硕士阶段的研究经历中,研究些什么问题、研究做成什么样子,往往极大地受现实条件限制,甚至常常是由机缘巧合的偶然因素决定的(我本人就是)。如果被这些具体的研究经历限制了未来的研究兴趣,实在是太过遗憾。我真正怀有热情想做的研究,在本科阶段从未做过;而我在本科阶段所做过的研究,让我对“什么叫做学术研究”有了理解,影响了我的思维方式,但并未直接反映在我今后的研究兴趣上。

讽刺的是,在我自身的学术品位和问题意识渐渐明晰之后,我反而对不同的研究领域、不同的研究取向有了更大的包容心。那些原来让我觉得“无聊”的研究,我依然还是会觉得无聊,但我并不会因为自己觉得无聊就鄙视那些研究,更不会因为自己觉得无聊就不去读那些研究,甚至能暂时抛下自己的偏见去细细琢磨那些研究的价值而在。给政见写稿的过程,本身也“鞭策”我不断拓展自己的阅读广度、介绍不同内容和风格的研究。这其中的道理,可能是因为自己已经有了“主心骨”,所以不怕其他“无聊”的东西扰乱自己的心智,从而能够拿出轻松的心态面对它们。基本研究能力的培养

大二下学期,我在高老师的指导下读了Monica Prasad的The Politics of Free Markets一书,那是我第一次真正学会如何阅读和理解一个宏大、复杂的经验研究。虽然这算不上是一个研究经历,但它对我积累研究能力的重要性,丝毫不亚于任何一个我做过的独立研究。读懂一个经验研究其实是很难的,尤其是比较历史研究:如果不是阅读过程中脑子特别清楚的话,很容易分辨不清哪里是作者提出的问题、哪里是作者用来解答问题的概念框架和抽象机制、哪里是具体的基于经验材料的历史故事、框架和故事之间是怎么对接的。这让我在第一次阅读完这本书之后,感到十分不得要领、云里雾里。在和高老师一次次的讨论中,在一遍遍反复阅读中,我逐渐学会了理解一个研究的正确方式。看一个研究,首先要抓的是“因变量”——作者要解释的事情是什么?这个被解释的对象在不同的案例里有什么区别?作者是怎么测量这些区别的?先搞懂了作者要解释什么,接下来才能弄明白作者是用什么因素——也就是“自变量”——来解释她要解释的东西。顺着这样的思路去思考,这些“自变量”在不同的案例里有什么不同?在不同的时间点上有什么不同?作者是如何测量这些不同的?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几个自变量相互之间是什么关系?而更重要的是,导致这些关系得以确立的具体机制是什么?这些机制在时间维度上如何展开?把握住了变量、关系、机制,才能说是把握住了一个研究的解释框架。在此基础上,再去细读作者讲的历史叙事,看概念框架和具体叙事是否贴合。这又是一件让我感到十分庆幸的事:在真正独立地做研究之前,我已经对“打开一个研究的正确方式”有了初步的理解。给政见交租的压力,也“裹挟”着我这两年不断强化这种理解:一方面,对于有些相对艰深的研究,只有抱着“要交稿”的心态,才能逼着自己读下去;另一方面,如果要把一个研究介绍得到位,非做到把研究吃透不可,一点懒都偷不得。大二暑假,我开始尝试自己的第一个独立研究课题,进入河北的两个历经农村工业化后形成的产业集群进行田野调查,重点看这些产业集群内部的民间金融制度安排。做田野自有做田野的极大挑战和极大刺激,此处先不赘述(具体可见《背上包,去田野》)。而更大的挑战,在于如何用好田野材料,做出一个好的研究来。想做出一个质量很高的定性研究,真的是一件极为困难的事。首先面对的就是:从田野里收上来的材料往往包罗万象,纷乱不堪,毫无头绪,你能不能想清楚自己应该看什么、不该看什么?能不能对“现象”进行最基本的分类和归纳总结?这些事看起来容易,做起来极难。有了这些对于田野材料的最基本逻辑处理,才能围绕研究者要关注的核心问题,捋出来田野里究竟发生了什么、是如何发生的。这应该算是一个田野研究的第一步:从极为混乱的原材料中,拎出一个清晰可辨的“故事”来。当我用一个暑假的时间完成了这一步、带着一个关于“农民企业家如何给自己找钱”的故事激动不已地回到学校之后,和高老师第一次见面就被泼了冷水。高老师其实就说了俩字儿:“so what”?是啊,光讲一个故事有什么意义呢?别人为什么要听你讲故事呢?对于大多数基于田野的案例研究,仅仅做到“描述”这一步是没有价值的;如果要让研究有价值,必须是以“解释”为目的。回到田野原材料中,我慢慢摸索:那个值得被解释的puzzle在何处?既然是两个案例的比较,那能不能在这两个案例之间找到一个有趣而又重要的区别?光是找这个“因变量”,就花了我一个月;而只要找到了它,就有了豁然开朗的感觉,因为有了一个明确的研究问题戳在那里,整个研究的方向也就有了。

接下来,就是在回到田野材料中,看看用什么东西(“自变量”)可以解释这个puzzle?这个东西能用什么概念去命名?如何测量?而更重要的是,究竟是什么样的具体机制使得“自变量”的不同表现导致了“因变量”上的不同结果?这个时候,脑子里就有了一个“地图”,地图上的节点就是各个“变量”,节点之间有清晰的连线关系,每条连线后面都有具体的机制。我历经了几次大的推倒重来,才从具体的“故事”里抽象出这个简洁、完整而有说服力的解释框架,也真正体会到了什么叫做“用变量思维做定性研究”。

再之后,便是广泛地阅读理论文献,思索自己的这套经验分析能和什么理论对上话。对于定性案例研究来说,寻找理论意义的最简便途径往往是通过 “负性案例法”(negative case method)——自己的个案可以挑战什么主流理论(既“XX理论如何解释不了自己的puzzle”)?但光指出这一点显然是远远不够的,更考验研究者功力的,是指出如何“改进”主流理论(如概念的拓展、适用范围的明确、新变量的引入、结论的修正)以增加理论的解释力。做到这一步,才能谈得上自己的研究有理论贡献。同时,借用理论文献中已有的概念,可以帮助自己更清晰简洁地描述解释框架和因果机制,并在理论和自己的研究之间营造出“对话感”:用理论看自己的案例——理论无法解释自己的案例——自己的案例应该如何解释——这说明现有理论应该如何改进。

当我确信自己真正把这个研究做明白了的时候,是在自己能做到“三个一句话”的时候:一句话说清楚自己的研究问题;一句话说清楚对这个问题的解释;一句话说清楚研究的理论意义。做到这一步,让我觉得自己还不算太对不起这个研究后来收获的认可和好评。但打通这一个个关节的过程,实在是艰辛得很。唯有如此艰辛,才能让我懂得真正的“学术研究”究竟是个什么样子。大三下学期和暑假,我又在Angel Harris教授的指导下做了一个家庭社会学方面的定量研究。我对这个研究领域毫无兴趣,目的只为体验一下定量研究是如何操作的。而整个研究的过程也十分不像话:先拿到数据,然后看数据里的变量之间有什么问题可以分析,跑数据,思考如何解释数据结果,然后把这些解释以理论演绎和“假设”的方式写出来,最后写成一个假冒伪劣的“提出假设—验证假设”的定量研究。毫无疑问,这与定量研究的标准流程背道而驰。但从这个研究经历里,我再次体会到了“想法”、或者说是“理论”的重要性:跑数据谁都会,真正见功夫的,是想清楚将数据分析放在什么理论框架中进行。定量研究的洞见,不在那些充满数字的表里,而在数据分析之前的理论讨论和从理论推演出假设的过程之中。结语

回过头来看,我本科这几年的“学术发展史”,实际上就是一个由读书(包括读论文)、学做研究和瞎琢磨组成的过程。而在这个不断摸索的过程中,我慢慢形成了自己认识这个世界的思维方式,也开始思考一些更加抽象的认识论问题。我逐渐懂得了,社会科学里不存在大一统理论,认识世界要从寻找现实问题出发;我日益相信,“因果推断”是不能脱离因果机制的建立而单独存在的;我慢慢意识到,和形式建模相比,从田野里和史料里挖掘出来的因果机制更能说服我;我对方法论个体主义的厌恶与日俱增。同时,我也开始尝试初步地思考:宏观层面的结构力量和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为什么中层机制在社会科学里变得越来越重要、具体的经验研究和抽象的概念母题之间如何对话、定量方法和定性方法怎么结合、演绎思维和归纳思维分别和什么研究方法对应、社科研究应该或能够在何种意义上做到“价值中立”,诸如此类,不一而足。这里面的许多问题,在当今社会科学界并无共识,甚至永远也无法达成共识,但至少在我看来,是否对这些问题有所思考,是衡量一个人是否是真正的“社科人”的标志。对于想做比较历史社会学的我来说,在以后的学术生涯里更是注定要不断被这些问题折磨。

其实,越是思考这些问题、越是阅读那些优秀的研究,越是能意识到自己离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社科学者”差得还有多远。在我接到录取以后、去各个大学参观访问之时,那种心虚感一直笼罩着我。自己现有的对社会学、社科研究的粗浅认识,实在不足以支撑我做出那些让我激动、崇敬的研究。我期待在博士期间获得更大的智识上的成长——当然,这种成长也是建立在本科阶段打下的地基之上的;已经形成的学术品位、问题意识和思维方式,决定了今后自己学术人格的发展将遵从什么样的轨迹。这,也算是一种“路径依赖”吧。

记得以前,当别人问我“你为什么要学社会学”的时候,我还努力想出种种理由来解释。但好像自从大三的某个时刻开始,我就放弃了解释的努力,只用一句话来回应:“因为真爱啊”。本科期间的学术经历,也让我有底气说这句话。几年里,我体验过各式各样的和学术有关的痛苦,无论是读到一堆无聊研究时候的沮丧、看不清真正的学术兴趣之时的迷茫、面对一本经典著作死活读不懂的痛苦、考虑找教职前景时候的灰心,更别提一切和做研究有关的孤独、纠结和绝望。但在见识了这些学术生活最丑陋的面向之后,我还是愿意去拥抱它。我猜,这种热爱来自于一种十分原始的冲动:那种面对社会现实中种种puzzle时的好奇,那种读到大牛前辈的天才研究时的激动。我愿意和这些极为聪明的脑袋对话,我愿意让这些高级而纯粹的智慧充斥我的生活,我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做出那种让我激动的研究,不管付出多大代价都可以。

三、美国主要社会学博士项目简介

需要声明的是,我对下面介绍的这十个学校的了解和印象,大部分来自于刷系里教授的网页和校园访问的短短一两天时间,因此偏颇是难免的。各位如果想了解各个项目的真实详情,请联系就读于这些项目的学长学姐。当然,因为我见识过的学校比较多一些,所以下文有比较浓重的比较色彩,算是用广度弥补深度吧。以下这些信息不是为大家最终选择去哪个学校时做决定服务的,而是帮助大家在决定申请哪些学校以前,对各个项目的风格有个粗略了解,以决定哪些项目比较合自己的口味、如何在个人陈述中投其所好。另外,以下内容基本不对教授指名道姓,也不涉及内幕八卦等。

与经济学学科各学校PhD项目相对整齐划一不同,在社会学领域,不同学校的PhD项目在培养风格和侧重上有着明显的差异,这应该也和社会学这个学科本身比经济学更加多元和分裂有关系。按照培养风格的大致区别,这十个项目约略可以分为三类——A组:普林斯顿、斯坦福、杜克、UNC;B组:芝加哥、伯克利、哥伦比亚;C组:密歇根、哈佛、西北。A组学校的共同点是,项目设置得非常周密,(相对而言)老师对学生管得较多,比较偏重定量研究。

普林斯顿的博士生培养质量号称是全美最好的,它们近年的毕业生找工作情况也是冠绝全美。其背后的原因至少有四:一是普林对学生的方法论训练确实非常出色,尤其是定量方法;二是存在“系统性力量”督促学生尽快产出研究成果、早日发表论文,普林的学生一般也能在较短的时间(5-6年)内毕业;三是据说系里对学生有很好的“职业化”培养(即教学生怎么在学界生存),学生对业内最新的文献、动态、热点话题都能有及时的了解;四是普林每年都能抢到最多的顶尖学生。普林在社会不平等方面的研究实力最为出众,但其他各个方向也都有顶尖老师。对中国学生而言,谢宇老师的到来更是重大利好——谢老师多次表示,到普林后会将极多的精力放在培养学生上(政见团队曾多次介绍谢老师的研究,比如这篇)。更为难能可贵的是,普林在指导学生进行“定量+访谈/民族志”的混合方法研究方面极有心得,近几年有若干出色毕业生都是走这个路子。不过,美国学界对普林斯顿的毕业生一直存在偏见,觉得普林的学生太“规矩”、“主流”、没有野心,只做容易发论文的题目,不碰更有趣、重要、有挑战性的题目,不是严肃、深刻的“思考者”。

斯坦福的培养模式一直被盛传是近似于“学徒制”,即像自然科学和工程学科一样,学生高度依附于老师,老师对学生做什么题目有较高的支配权。但我去看过之后,目测真实情况远没有那么夸张。在业内的旧有印象中,斯坦福的研究风格高度定量,但近些年来系里也在不断强化定性研究(访谈/民族志)方面的实力。系里目前最具特色的应该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由于紧靠硅谷,它们对“大数据”时代的“计算社会科学”(computational social science)也颇有野心,由于学校整体氛围的影响,社会学系博士生去选修计算机系的课程简直要成为常态。由于有周雪光老师和Andrew Walder坐镇(这两位著名学者的研究曾多次被政见团队介绍,比如这篇和这篇),系里的中国研究方向是很强的,而社会学系之外也有很多和中国研究相关的资源——系里在给自己做宣传时,着重强调了“打破学科和院系界限”这一点。UNC和杜克,都是传统的美式定量校,UNC比杜克要更定量一点。如果给这四个学校在研究风格的“定量程度”上排个序的话,那应该是UNC>斯坦福>杜克>普林斯顿。虽然这些学校都是定量校,但也都有若干做定性(访谈/民族志)的老师,所以想做定性(访谈/民族志)的同学也可以考虑,尤其是想把定性定量相结合的。当然,如果想做比较历史的话,这四个学校都较不理想。在A组这些学校念博士,可能会更有安全感、更不会感到迷失,但与此相对的,自由度可能也更小一些。

B组学校的风格和A组学校高度对立:给学生较大的独立空间,老师对学生管得比较少、比较看重学生的自主性,不注重“职业化”培养。相对A组学校而言,B组学校对定性研究(访谈/民族志和比较历史)的强调更多一些(只是相对而言,如果从绝对意义上看,这些学校也依然是定量为主)。

芝加哥近些年在毕业生找工作方面无甚突出表现,系里认为和对学生太过“放羊”有关,因此这几年也在锐意改革,力求将项目设置得更加周密、加大“职业化”培养的力度(也就是向A组学校靠拢),具体措施有:改革博士资格考(芝大在博士第二年开始前有一轮General Exam,在第三/四年还有一轮Special Field Exam),增加了第二/三年的写作专项课程,完善了工作坊/讨论班体系(Workshop System)。但另一方面,系里依然希望坚守那种鼓励学生独立做课题、做有野心的大课题的传统。因此在我看来,芝大目前处于一种很有趣的矛盾状态:一方面希望给学生更好的“安全网”,另一方面还要继续给学生留出自由施展的空间;一方面跟学生说“我们来帮你”,另一方面还是鼓励学生独立工作。这种项目结构的内在张力,也可能成为学生们的机遇。芝大在历史社会学、政治社会学、民族志、人口学方面都有特色,无需多说。此外,系里在“计算社会科学”方面也有很好的资源。芝大是比较愿意招中国学生的,也重视中国研究(赵鼎新老师和新来的宋曦老师)。

如果说芝大是将“过度放羊”当做缺点而努力改正的话,伯克利则是以“高度放羊”为自豪——伯克利的很多老师和学生觉得,学生就该独立做学问、想做啥做啥,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真正意义上的“学者”。我能感到,系里上上下下似乎贯穿着一股“气”,崇尚思考大的、重要的理论问题,崇尚纯粹意义上的思维美感(以及基于这种美感的经验研究)。多个伯克利学生跟我表示过对美国主流社会学界的鄙视情绪,觉得主流的东西无聊、没有价值,愿意潜心做自己认为有意义的大问题,而不愿和主流多打交道,即便以后找不到好工作。有学生跟我说,他更愿意把时间花在读经典哲学著作上,而不是读《美国社会学评论》上。这种博大、深邃的气场,自然也和系里的研究风格相关——伯克利应该是目前美国高校中比较历史社会学最强的系,他们的学生经常做出原创性极强、野心极大的博士论文。另外,伯克利作为恐怕是全美最左的高校,社会学系也不例外,该系到目前依然保有相对浓厚的马克思主义传统。当然,伯克利的项目在现实层面有很多问题:公立学校财政吃紧、被其他学校认为方法论训练不严格、老师花在学生身上的时间可能不是很充裕、学生在追求独立的同时容易迷失、平均毕业时间太长、系里老师之间有不和谐的现象。

哥伦比亚的社会学系同样以“放羊”闻名,它们甚至连真正意义上的博士资格考试都没有。我在哥大停留的时间过短,对项目的了解也比较有限。和芝大、伯克利相比,哥大有两个显而易见的优势,一是学校资源充裕,二是地理位置处于新英格兰地区学术重心圈内。总而言之,B组的学校适合追求独立、不怕冒险、高度自律、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的学生。

而C组学校的风格,像是介于A、B两组之间:既管得不是很死,又不是过于放羊;既在某种程度上给学生安全感,又鼓励学生追求自己的野心。和B组学校类似,C组学校对定性研究(访谈/民族志和比较历史)也有较多的强调。密歇根就是最为极致的“全面型选手”,基本属于360度无死角无短板。从研究风格上来说,它是这些顶尖项目里最为均衡的,定量研究(含人口学)、访谈/民族志研究、比较历史研究全都强得吓人;从学术培养方面看,系里一方面能在方法论训练上做到一丝不苟,另一方面也十分重视学生的理论素养、鼓励学生思考抽象宏大的理论和认识论问题(“社会科学哲学”在学生中是热门课,另外还有定期的理论工作坊)。近年的密歇根顶尖毕业生里,各个研究领域和方法论取向的都有,说明这个项目有很强的“可塑性”、能适应各种学生的需求。我在参观访问密歇根时候的另外一个直观感觉是,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非常多,社群感很强。系里不仅有完善的工作坊/讨论班体系(Workshop System),也有学生之间自发组织的读书会——就我个人的旁听体验来看,这种交流状态不仅达到了很好的学术深度,也起到了相互支持的情感纽带作用。我感觉,这是一个很舒服的、很容易让人爱上的地方。而哈佛,虽然做不到在所有方向和方法论取向上都达到师资雄厚,但每个方向上确实都有老师,而且都是学界顶尖级别、甚至是教父教母级别的老师。和密歇根一样,哈佛能同时做到提供严格的基础方法论训练和鼓励学生做有野心的大题目。而哈佛更优于密歇根的一点,在于对混合多种研究方法的强调——哈佛系里的所有老师几乎都精通多种研究方法,培养出的学生也是如此(包括做比较历史的学生)。哈佛也是这些顶尖项目里比较罕见的将定量研究方法和定性研究方法都列为博士必修课的。同时,系里的教授在政策界和公共舆论界所具备的影响力,似乎也是其他学校老师所不及的(有学校名气加成的因素)。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我在参观访问时能感觉到系里氛围十分轻松友善,老师没有架子,老师之间、老师和学生之间关系非常融洽。而在社会学系以外,学校整体的资源雄厚,这不必多说,系里也很鼓励学生跨越学科界限、多利用其他资源;另外,系里和波士顿的其他高校之间也有很紧密的联系,比如哈佛和麻省理工合办的经济社会学工作坊。身在哈佛,怕是会有一种“遍地是黄金”的感觉。

西北留给我的最大印象,是这个系的亲和力(整个系坐落于两栋十分可爱的小房子里)——老师十分尽心,同学之间相亲相爱、相互扶持(有师姐亲身经历为证,绝对要给大好评)。从研究风格来说,西北应该是所有这些顶尖项目里最偏定性的一个,系里定量为主和定性为主的老师比例大概能达到一半对一半。特别需要强调的是,系里在比较历史社会学上的师资极为惊艳!和伯克利、密歇根叫板绝对没有问题(人数比不过,但实力绝对可以一拼)!同时,西北社会学系和政治学系有相当紧密的联系,多位老师在两个系同时任教;它们的法律社会学研究在全美遥遥领先,也拥有全美最成熟的JD-PhD联合项目。综合来看,C组的学校丰富多彩、兼容并包,适合各路奇葩学生。

四、关于申请要件的一些操作性问题 GPA/课内学习

GPA和标准化考试成绩在社会学博士申请里都算相对次要的东西,它们在申请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往往是在第一轮筛人的时候:比如,一个学校收到了400份申请,而录取委员会只有时间详细阅读100份,所以就先用成绩筛掉300人。但一般而言,只要是过了第一轮,后面的录取决定就与GPA、标准化考试成绩毫无关系了,成绩高也并不带来额外的优势。因此,GPA当然应该尽量弄高一点,但也不用为了它拼死拼活。

我的个人感受是,与GPA相比,在课内学习中更为重要的恐怕是加强数学、统计方面的训练。如果没有条件修读数学或统计的双学位的话,那么也应该力所能及地多上一些数学、统计系的课程(或者社科院系开设的较高级别的定量方法课)。这一点对于定量方向和定性方向的学生都很重要。在美国社会学界,定量是通用语言,做定量的可以不懂定性,但做定性的不能不懂定量;更何况,以后学术发展的大趋势一定是多种方法混合研究。因此,如果申请人能让录取委员会看到,自己具备一定的定量素养、有能力掌握基本的定量方法,那么无疑是很大的加分。GRE GRE和GPA一样,都只在第一轮筛人的时候起作用。对于国际学生,筛人的分数门槛会适当降低一些。一般而言,阅读155+写作4.0算是比较靠谱了,如果研究兴趣中有定性方向、且又是竞争比较激烈的项目的话,阅读160+写作4.5是绝对保险的分数。

要讨论如何准备GRE,还是要回到一个很原始的问题上来:GRE这个标准化考试到底是在考什么?它考的是美国高校学生在经历过本科教育之后是否具备基本的阅读、写作、思考能力,换言之,考的是基础学术训练的成果。所以在我看来,准备GRE的最好途径,就是尽可能地为自己提供较高强度的英文学术训练:大量阅读英文的学术文献、尝试进行英文学术写作。我在刚上大学的时候,英文相当一般,这几年中读写能力的进步完全是靠大量地读、反复地写而练出来的。就我所见到的情况而言,即使是在美国读本科的中国学生,如果平时读写训练不多的话,准备GRE依然比较吃力。

因此,我不建议大家花几个月时间,其他一切什么都不干、专门准备GRE。只要在学术训练中不断提高英文读写水平,GRE考试自然不成问题——这种读写训练并不只是为准备GRE服务,更是为积累学术素养、培养学术能力服务的,是为今后漫长的博士岁月和学术生涯打基础。我很难想象,一个平时甚少阅读英文学术文献的人,如何称得上是对学术真正有兴趣。个人陈述(Statement of Purpose)

(跟着我念三遍:)个人陈述是申请材料里最重要的环节。如果说有什么东西是录取委员会一定会仔细看的,那么必然只可能是个人陈述。我在被录取后和一些教授聊天的时候得知,他们对我的印象,也都主要来自于我的个人陈述。个人陈述是申请人全面展示自己过去的学术积累和表达自己学术野心的平台,录取委员会主要是通过个人陈述来判断一个申请人是否具备“素养”和“见识”的。一篇合格的个人陈述,肯定需要这么几个组成部分:陈述自己感兴趣的研究领域和研究问题(个人不建议专门辟出篇幅谈“为什么要学社会学”,只要能说清楚自己对什么研究领域感兴趣,实际上已经回答了这个问题)、把自己的研究兴趣放在具体的经验现象和理论文献中谈(必要时加入引用文献)、介绍自己过去的学术准备和研究经历、阐明“贵校为什么适合我”,当然,要用靠谱的行文逻辑把这几个板块串起来。

但如果想写一篇出色的个人陈述,做到以上几点是不够的。在我看来,看一篇个人陈述是否“出色”,取决于申请人能否在文中展现一些“社科学者”才有的思维品质。这至少有三层内涵。第一,申请人能否将过去的研究经历和未来的研究兴趣结合起来。学者治学的过程,就是不断地在研究中发现新的问题、走向下一个研究的过程,因此作为申请人,也应该着重谈谈,过去的研究经历带给自己哪些思考、诱使自己发现了哪些新的问题,从而塑造了自己以后的研究方向。第二,申请人能否将具体的经验现象和读过的理论文献结合起来。如前文所言,社科学者常常从寻找现实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出发,然后思考解答这些问题的过程同时能在更高的层面上回答什么理论问题。要体现这一点,就需要申请人在个人陈述中,一方面用严谨的语言提出一些有趣的、值得研究的经验现象(而不是泛泛地谈“我对XX领域感兴趣”),另一方面能明确地指出前人的哪些理论视角和研究工作能帮助自己研究这些现象、对于这些现象的经验研究又能对哪些理论讨论作出新的贡献。第三,申请人能否对相关学术文献中某些主干的、基本的东西有所把握。我个人的感觉是,录取委员会还是喜欢有野心的、从大问题出发的学生,如果谈文献时只是囿于局部(如“前人只是研究了X、Y对A有什么影响,忽略了变量Z,我打算研究Z对A的影响”或是“前人用了M方法研究XX问题,我想用N方法研究它”),那么入门便是小鼻子小眼、缺乏格局。在谈论文献时,应试图总结文献中某些整体的、核心的、概念层面的线索或争论,举例说明新近的研究是如何发展这些线索或争论的,再阐述自己的研究兴趣和这些概念母题之间的关系。同时,在文章中也可以多多提及自己阅读过的主要学者、主要作品,正所谓“What you read is who you are”,录取委员会能从申请人之前读过的东西里看出该人的学术深度和口味。还要切记,行文时须字斟句酌、保证专业性,不说错话、废话。

最后要补充的是,在阐述“贵校为什么适合我”时,一定要结合所申学校的具体教授的具体研究工作来谈!有些录取委员会,会把申请人提到的“目标教授”全都记下来,甚至制成表格,作为录取决定的参考依据;还有些录取委员会,会把申请人的材料交给这些“目标教授”去审阅。因此,泛泛列举一串教授名字是很吃亏的。申请时要把功课做足,至少要粗略地浏览过目标教授的代表性著作、论文,并能在个人陈述中明确地指出哪位教授的什么研究给了自己什么收获和启发。研究经历/论文发表 对于博士申请人来说,拥有独立完成真正意义上的经验研究的经历应该是必须的。所谓真正意义上的经验研究,就是有一个清晰明确的研究问题,并通过对于经验材料(定量数据、访谈材料、史料等等)的分析去解答它,并尽量能把这一分析放在某个理论背景之下。如果只是写过课程论文,或是只给教授当过助研的话,那么在申请较好的美国社会学博士项目时是比较不利的。

不管对于本科还是硕士学生,想通过论文发表来为自己加分是很难的。让人头疼的地方在于,中文期刊或者英文N流期刊的发表,录取委员会不认(这些发表平台他们不熟悉或者看不上,也就无法作为学术水平和论文质量的证明);而想在美国学术界比较权威、具有较高知名度的期刊或集成著作上发表,对于博士申请人来说基本是不可能的事情。因此,论文发表是不必追求的。而另外一条更加可行的证明自己的学术成果有一定学术含金量的途径,是在学术会议上进行口头报告。虽然conference presentation的含金量和期刊发表完全不可比,但至少像美国社会学会(ASA)年会这样的学术会议,业内人人皆知,也具有最基本的权威性,这些presentation经历也会被美国教授和博士生写在自己的简历中。在这种会上报告过了,也就相当于在论文上盖了个“基本水平过关”的戳。像ASA这样的会议,每年都向世界各地的学生学者开放征稿,而且录用门槛不算太高,所以如果大家有成型的作品的话,一定要积极去投。

另外,如果有同学能在给教授做助研期间获得二作、三作甚至N作的期刊发表机会,也是很加分的事。

写作样本(Writing Sample)

写作样本在整个申请材料中的地位比较暧昧。一篇二三十页的学术论文,按理说录取委员会是没时间细看的,但又不排除有些教授闲的没事真得会去一字一句读申请人的写作样本——虽然这种可能性不大,但如果真被读论文的教授挑出明显漏洞,那么这个申请基本也就没有希望了。所以关于写作样本,还是要做好被录取委员会一字一句审读的准备,精益求精。我个人强烈建议用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经验研究当写作样本,而且这个研究应该是你真正花了大量时间和心血去做的,在申请之前已经有完整成型的初稿。“学术论文”有自己的一套布局谋篇方式和话语体系,因此把一个研究写得像一篇真正的、严肃的“学术论文”是很重要的(而且是按照英文写作的逻辑),这就要看平时学术训练的积累。如果平时能坚持频繁地阅读英文学术文献、尤其是顶尖期刊上的论文的话,那么对于学术论文如何架构、如何起承转合,应该能建立最基本的理解,照猫画虎即可。真正读过20篇《美国社会学评论》上的论文,肯定能对段落安排、行文线索、甚至于Introduction中每句话应该写什么这些事形成很清晰的认识。

有些申请前辈认为,一个好的写作样本,应该在遣词造句、上下文衔接方面做到连外行人士也能看懂,但我个人观点是,写作样本首先还是要做到专业性。诚然,录取委员会上的教授和申请人的专业领域不搭边的情况常常发生,但大多数顶尖学校的录取流程是:录取委员会先进行初步筛选——把选出来的申请人的材料送给和申请人专业方向一致的教授去看——专业教授给出评价——录取委员会根据评价再做决定。最仔细认真地看申请人的材料的,往往是这些“专业教授”。因此写作样本的首要任务,应该是让这些专业教授对申请人在特定专业方向上的学术能力有所认可(个人陈述同理)。当然,写作样本也必须具备让所有无论内行外行的教授都能“看明白”的能力,这就需要论文本身的逻辑框架清晰,而这是评价一篇论文是好是坏的最最基本的标准。推荐信

推荐信在整个申请材料中扮演一个很尴尬的角色,一方面录取委员会一般不会很认真地去读这些信,另一方面这些负责录取的教授又需要看到他们认识的业内同行为这位申请人的学术能力“盖个戳”。如果录取委员会根据其他材料觉得这位申请人不错,那么它们会希望在推荐信中得到“认证”;但如果录取委员会在看其他材料时已经对这位申请人失去了兴趣,那么推荐人再大牛、信里把申请人夸得再天花乱坠,也于事无补。正如各位申请前辈所说,有一封来自美国教授的推荐信是十分重要的(有些在香港和新加坡高校任教的老师在美国学界也很有名气,他们写的信也很有分量)。对于没有海外教育背景的申请人来说,如何和美国教授建立联系,可能需要费些功夫,好在目前中美之间学术交流很多,美国教授来华讲学、办暑期培训班、招助研等等都是很好的机会。如果有在美国接受教育的经历(哪怕是短期交换),只要上过某个教授的课并且表现得好,一般而言这位教授肯定是乐意写推荐信的。如果可能的话,尽量在教授写信之前和教授就推荐信的内容深谈一次,明确推荐信里一些基本的要点、并能想出支撑这些要点的具体事例。尽量让不同教授的推荐信关注不同的要点,相互照应、相互补充。所谓一封好的推荐信,就是要做到“言之有物”——只谈学术、要点明确、事例具体,而非泛泛而谈。好在社会学申请中不存在让教授给其推荐的所有学生进行排序这种恶心事,也减少了很多尴尬。套磁

ASA年会正好是在申请季开始之前的八月份,因此去年我在去开会之前,已经决定要好好利用这个机会。我把我感兴趣的学校的师资页面一一刷过,寻找和我研究兴趣相合的教授,再查他们是不是要去参加ASA,如果是的话,便去发邮件询问是否在会议期间可以见面。最后,ASA期间我一共和八位教授单独聊过(包括我论文报告的评议人Viviana Zelizer)。提交完申请材料以后,我又和这些教授发了一轮follow-up邮件。事实证明这是有作用的。有一位教授是录取委员会的主席,还有两位教授特意就我的申请跟录取委员会打了招呼。除此以外,我在申请过程中没再和其他教授套磁。

套磁究竟有用没用,是一件高度因人而异的事情,大部分申请人还是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态度去套了。关于如何邮件套磁,已经有很多申请前辈分享过经验。但我想强调的是,邮件套磁的效果永远比不上当面套磁,如果已在美国念本科或硕士,或者能有来美国交换、访问甚至是短期旅游的机会的话,一定要去自己感兴趣的学校转转,事前问问自己心仪的教授能不能见面。俗话说“见面三分情”,只要见了面,后面的事情就都好说。最后我想说的是,虽然美国社会学博士项目的录取过程中存在很多偶然因素、申请结果有时不能反映一个人真正的学术能力,但我们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天真地)相信这个系统是公平的,并尽我们所能,把事情做到最好。用做学术的态度去做申请,因为申请博士本就是我们学术道路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不是一个单独存在的事物。祝愿各位在学术道路上都能收获快乐和满足。

第三篇:香港地区高校化学博士申请总结

香港地区高校化学博士申请总结(世毕盟学员)

GPA:中等水平TOEFL: 106/120 GRE: 316+3.0 科研:发表SCI论文4篇(两篇一作,一篇三作,一篇四作),挂名的文章还有很多),中文发明专利一项

去向:HKUST,full-time PHD in Chemical and Biomolecular Engineering program

为什么香港

本科阶段一直有要出去读博士的想法,但是当时自己的专业GPA不是特别有竞争力,然后科研上非常拿得出手的工作尚不足够,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感觉即使申请也没法申到自己比较喜欢并且满意的项目,所以选择了本校直博,计划去本校与美国某知名大学的联合培养博士生项目。但是在研究生二年级时得知项目被cancel,加之女朋友申请去了香港,同时经过一年多的积累,在科研上有了一些成果,所以最终决定放弃现有的学位,申请出去重新读博士,当时摆在面前主要是香港或者美国,后来最终决定只申香港,原因有两个,一方面是决定申请的时候距离deadline只有两个月了,什么都还没准备,甚至TOEFL也没考,当时GRE分数也是<320,有一点弱势;另一方面当然是女朋友在那里。

成绩和课程

世毕盟留学:www.xiexiebang.com志存高远,与优秀的人为伍,脚踏实地,人生必定辉煌。

我本科的专业是材料化学,整体专业课的GPA只是中等,不过研究生的所有课程平均GPA有3.85/4。但是比较重要的一点是我是决定退学申请,直接的结果是导致我现在的老板很不愉快,学院也很不开心(这也给我整个申请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毕竟科研圈子不大,得罪一位教授后果可大可小),所以我只能用本科的GPA来申请(毕竟退学不是很让人开心,我也不太想让申请院校太早知道),后来通过面试发现这个GPA太降低我的竞争力了,具体GPA是多少我就不说了,但是可以举个例子来说,就是最后我申请到的老板需要向学院申请,说这个学生比较不错我很喜欢,他的GPA可以接受。GPA不很高有几方面原因,一方面是我自己本身学习化学类专业课的能力不算特别强,大一大二的时候学的有点艰难了,大三大四逐渐得心应手,才把GPA拉高了一些,至少可以看得过去了;另一方面是我自己比较早清楚GPA是我的弱项,所以大二开始进实验室做科研,希望科研可以成为自己的加分项,补强一下。

对于申请而言,GPA是一项硬指标,可修饰的余地不大,可能就是选择填写Total GPA或者Major GPA,所以一定要把GPA弄得出色一点,即使不是自己的加分项,也尽量不要让它拖后腿。

实习&社团

实习和我这种理工科的不太相关,没有相关的经验。社团主要是龙舟协会,这个是兴趣爱好了,加上本科在学院体育部做过两年。这部分对于我的申请意义不大,不过倒是提高了自己各方面的社交能力,这种软实力的提升总归是有用的。

关于科研

对于理工科而言,科研是极其重要的,因为你去申请master和PhD就是去做科研的,你是否具有相关的科研思维以及科研能力都是非常被未来的老板看重的,这一点我可能就是相比于大多数本科申请的同学多了两年的研究生经验,有了比较拿得出手的成果。虽然我大二就进入了实验室开始接触科研,但是直到本科毕业才有了文章,这个和我跟的老板有关,我的大老板是院士,写好的文章发给他修改,但是他总觉得project做到这个程度还不够,发的期刊水平对于他来说也没啥意义,总是喜欢再补补数据,希望搞一些大动作,所以科研成果很晚才以文世毕盟留学:www.xiexiebang.com志存高远,与优秀的人为伍,脚踏实地,人生必定辉煌。

章的形式发表出来。

以上是我自己的情况,给各位要申请的同学一个建议,科研这种事情多早都不算早,如果课程之外学有余力的,一定要尽早接触科研,倒不是说为了多做实验多出成果,主要是让你自己明白你是否适合并且喜欢科研,毕竟之后4、5年的博士生涯注定了你要在科研这条路上走很久,没有足够的热情的话很难在这个行业做得好,除非你就是想混个学位,或者希望借此移民之类的。另一方面,科研不仅是靠天赋的,在某种程度上也是有技巧在里面的,面对实验上的bug你如何解决,你自己的project如何推进,都是需要具有科研头脑的。举个例子,我自己总结我的第一篇文章的时候花了一个月,最后老板还是说我不会用学术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而我一个研四的师兄过年回家的两周写了一篇两万字的Review,老板也基本没改就投出去了。所以科研也是有技巧和套路的,需要大家去接触,去了解,当然如果能有文章发表对于申请绝对是有很大帮助的。

关于推荐信

我的退学经历让我在这一项上极其吃亏,世毕盟留学在这一方面上给了我很大帮助和指导,我决定申请的时候是去年10月份,也没有了找暑期科研套大牛推荐信的机会,同时我得罪了老板,也拿不到老板的推荐信了,所以我只能找了课程的几位老师,希望在这一项上不给自己减分,达到平均水平就行。

CV和PS

我是按照世毕盟模板写这些文书的,前后两周左右的时间,其中世毕盟的mentor给了我很多指导,这一点非常重要,在其他方面不是很强的情况下,文书要尽量出彩,mentor主要指导我如何有逻辑有结构的写自己的文书,不要想到哪里写到哪里,要从阅读者的角度考虑怎么读着舒服。同时也要感谢我的女朋友在文书修改上也帮助我很多,让我在仅有的两个月时间里有条不紊的完成了申请。

CV里面的干货都是固定的,我在世毕盟的mentor主要帮我修改了格式和如何更好的展示自己,因为我们在讨论后分析,我的优势主要在科研上,所以这部分mentor建议我着重描述,这一点在事后证明是非常有意义的,也让教授能忍受我的低GPA帮我和学院申请要我这个学生。

世毕盟留学:www.xiexiebang.com志存高远,与优秀的人为伍,脚踏实地,人生必定辉煌。

PS主要是写好一个故事,相同的逻辑也试用,我也用了大半的篇幅来描述我的科研,其他的都一笔带过,希望教授能因为科研记住我。

关于面试

面试因为在香港,直接过去也比较方面,当时教授发邮件希望可以Skype面试我一下,时间大概是今年1月份,我也是希望表达自己的诚意,所以直接offer给教授一个选项,就是我想直接去教授那里,进行face-to-face interview,虽然普遍认为当面聊更容易暴露自己的缺点,但是做了比较久的学生工作,如何扬长避短我还是比较清楚的,另外世毕盟留学也帮我安排了模拟面试,我觉得是非常有必要的,毕竟自己对面试的流程和可能出现的问题完全不清楚,提前了解一下标准流程对之后顺利面试很有帮助,另外女朋友也帮助很大,她之前是谈判协会会长,英语也很出色,一方面帮我总结教授可能问的刁钻问题,帮我想回答的方法,另一面也拯救一下我拿不出手的英语口语。大致准备好之后,面试还是问题不大的,我主要展示了做了两个已经结题的工作,主要强调自己在科研中的想法和能力,教授在面试的时候也表示希望我今年九月份过去,所以心里就比较有谱了。

一点感想

总结来说,我一共只申请了HKU、HKUST以及CUHK,当时面试完HKU和HKUST之后,心里比较有倾向,所以CUHK的笔试和面试我就没去,申请对于我来说还是走的比较顺利的。主要想感谢一些人:

1、首先非常感谢世毕盟,我在世毕盟的mentor以及培训师,因为我的申请时间紧,bug多,经常出现一些正常申请遇不到的问题,mentor给了我非常多的建议和非常有效的指导,让我比较顺利的debug,最终完成申请。

2、还要非常感谢我的女朋友,因为她也是在世毕盟完成的申请,也是申请了香港的学校,所以在很多申请的细节上给予了我很大的帮助,尤其是deadline的前几天,没日没夜的帮我修改我的research proposal,以及提醒我在申请上容易忽略的细节,我非常感动,在此感谢她的付出~ 世毕盟留学:www.xiexiebang.com志存高远,与优秀的人为伍,脚踏实地,人生必定辉煌。

3、感谢世毕盟的龚老师,有时候经常遇到很急的问题,龚老师都会及时回复我,言简意赅的解决我的问题,帮助我非常大。

4、最后还要感谢家人的无私支持,自己一意孤行的决定放弃稳定的博士生活,在外人看来都是作死的行为,但是家人始终支持我的决定,才让我有了一直前进的勇气和动力。

世毕盟留学:www.xiexiebang.com志存高远,与优秀的人为伍,脚踏实地,人生必定辉煌。

第四篇:如何申请美国大学博士

如何申请美国大学博士

来源:留学中介

美国人认为博士教育是专门用来培养科研,学术和教育专才之用的。如果你未来不从事上述职业的 话,就不必读博士学位。如果你的博士生导师认为你不是上述“材料”和这类专才的话,你的学分再高,也拿不到博士学位。因此,在美国拿博士学位,有很多随机 的成分,除了实力外,某种程度上需要有些运气。首先,你在选择学校时,要特别的慎重

美国有些学校的博士学位特别难读,如加州理工大学(这里是钱学森先生的母校);如芝加哥大学(该校曾获得过5项诺贝尔奖)、纽约大学,这两所大学的 博士、硕士学位都难读,尤其经济系最难读;如加州伯克莱大学,这里有的专业需要10年才能读下来,原因是那里的中国学生很多,竞争异常激烈,该校校长曾是 美籍华人田长霖先生;还有如纽约市立大学,纽约的Bronkly理工学院等,美国留学中介介绍,纽约的大学难念的很大原因是因为纽约这座城市就业机会十分多,一般的人到纽约或纽约当地人,都会选择就业,但一旦选择了纽约的大学就读,就是高素质的 人才。美国有哪些既有声望又相对不太难攻读的大学可供选择呢?坐落在美国田那西州的杜克大学,德州的莱丝大学、伊利诺州香槟城的伊利诺大学等。伊利诺大学 的电机系与斯坦福大学在每年的评比中都不分伯仲,名例全美第一、二名;其会计系为全美国第一,伊利诺大学的毕业生中有一位是美国惟一获两次诺贝尔奖的人。

其次,博士学位的授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博士生导师对你的直觉

导师认为你在科研学术及高等教育方面不大可能有所建树的话,他就会千方百计地在你的学分和博士论文上挑毛病,说你的论文材料不充实等等,最终你很难 拿到博士学位。在美国进行博士资格考试,笔试由本系主考,口试需要5位正教授参加。其中3位来自本系,2位来自外系(所谓边缘学科的教授)。当然,对论文 的评判还是以你的指导教授为主,从论文的质和量上都要通得过。所以,你的博士生导师无论是你自己拜的还是系里指定的,他(或她)在本学科领域的声望对你是否能顺利通过博士学位考核举足轻重。因为他(或她)的学术声望越高,他(或她)越能说了算数,他(或她)说你行你就行;如果你的博士生导师学术地位平平,他(或她)反而会对学生的论文等格外挑剔,一方面表现出他(或她)的不自信,另一方面生怕别人说他(或她)对学生把关太松。最后,要注意你的论文题目不要选得太难

如果是自然科学的研究论文,涉及实验报告和数据的,就更加麻烦,就更要慎重选题。在此举例子。黎先生有位同读遗传学的大学同学,他的博士论文材料 需要从乳羊体内提取免疫苗,这种免疫苗每次提取的成功率很难保障,从培养到收获至少要七到八个月的时间,结果他用了整整一年时间做了两次试验,羊都死了,接着又搞,直到一年半的时间,实验数据拿不到,实验报告出不来,博士论文就无法进行,结果这位同学没能拿到博士学位,前功尽弃,造成终身遗憾。美国留学

第五篇:博士申请总结

博士申请总结

今年八月,我将前往美国西雅图的华盛顿大学(University of Washington),在杰克逊国际关系学院(The Henry M.Jackson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攻读博士学位,方向为中国政治。

虽然我的背景并不具有代表性,申请过程中的失误也远远多于可分享的成功经验,但还是有必要写一个总结。2014年年初,在网申工作快要结束时,我才读到前南方周末记者,现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博士生方可成的ph.D申请心得。我们的背景颇多相似之处,优势和劣势也差不多,他在此文中分析的非常明白。如果早一点看到这篇文章,我应该会适当优化自己的选校和申请策略。因此不管多个人化和片面的总结,总有可能提供一些帮助,甚至对不知道在世界的哪个角落里的陌生人。更何况,失误本身的价值,并不逊于成功的样本。

关于选校

就博士申请而言,我的选校的不靠谱程度,等于“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方可成总结自己的博士申请选校,是按照赵鼎新的建议,“广种薄收”。而他也很感谢赵鼎新的建议,因为结果完全验证了这一点。就我所知,申请十个以上的项目都很常见,算得上“广种”的基准线;也有申请二十多个的。其中有碰运气的因素,因为你也不知道招生委员会到底看中什么,何况不同学校的招生委员会口味也不同,没有一定准则。

选校是很考验申请者知识储备和眼光的一件事,选校和定位的靠谱程度对申请结果有着决定性的影响。靠谱的选校,要求申请者对自己、和对自己所要研究的学科和主题有着一定的了解:了解学术史的谱系,了解当下的研究前沿,了解自己的研究兴趣。归结到操作化的一点上,就是要知道在你要去的国家,目前有哪些与你兴趣和风格相关的学校和教授,开设可供申请的项目,从中选择十到二十个。在这一点上做的比较好的,要么是国内较好的高校科班出身,长期追踪某一学科的研究动态,训练扎实;或者要么是美本或美硕,占有天然信息优势。对一些非正式渠道传播的消息八卦,例如教授们的人事变迁,他们也有着了解。这些“圈内”信息的重要性,有时甚至远远高于通过正式渠道获得的信息。

反观我自己,基本上可以说处在一个信息盲区。一方面,我是半路出家,改换门庭,基础训练不扎实,也很难找到前辈指导,毕竟不同学科的申请差异较大。另一方面,我没有海外训练的背景,甚至没有交流经历,对美国学界新近的研究成果、在我的兴趣上可供申请的项目、不同院校的课程设置和方法论倾向、近些年招收中国学生的状况、以及奖学金情况,一概不知。一直到申请结束后等待结果的一两个月里,我才腾出空来在寄托家园人文社科版、Gradcafe上翻阅了大量这样的信息。我才知道我申请的一个项目中我感兴趣的教授即将跳槽到另一个学校,而另一个项目最近好几年没招过中国学生。而在申请之前,我确实没有时间和精力梳理这些散落在讨论帖中的只言片语,而“圈内人”自然容易以相对较小的成本,在各种正式和非正式场合获得这些信息。

我一共申请了十二个项目,但其中只有六所是博士项目,剩下一半是保底的硕士项目,因此就博士申请而言,说不上“广种”。其中第一梯队是哈佛和斯坦福的政治学系,都属于竞争异常激烈的top program。斯坦福该系的网页上,说明他们招收的博士生GRE的V/Q部分基本都在95%以上,AW平均分是5.5分。哈佛的政府系(Department of Government)因为裴宜理的研究兴趣和取径(从中国共产党革命史观察当代政治)的缘故,一直是我的dream program。最后拒信里说他们今年收到了500多份申请,但只能录取21个人。

港中文的China Studies program我一直很有好感,截止日期是1月,时间也够。可是后来想法变了,决定去美国,加上网申了十来所,填各种材料,人也疲了,学校要求交一份research proposal,我懒得再写,就把申美国学校的statement of purpose寄过去了,结果杯具了。华盛顿大学的项目是我在寄托家园上看到有人讨论,说他家有着非常好的中国研究传统和师资。我查了一下博士项目截止日期是1月初;教授中有人研究陈云和CCp官僚系统,当代中国政治也有好几个;最重要的是,网页上提供了大量关于这个项目的信息,尤其对选择标准说的很清楚:他们倾向于录取有着明确的研究兴趣和试图解决real-world problems的申请者。当我按照他家的要求改完SOp,回头再看,自己也觉得很有说服力,和其他学校的SOp一笔带过为什么要选择这个项目相比,明显strong多了。后来2月28日早晨五点多电话响起来,看到屏幕上显示一个陌生号码下面一行WA-Seattle,也很平静,感觉好像一定会接到这个录取电话似的。

总体来说,我的博士选校是很危险和不靠谱的:光打酱油的就占了一半多,而top program是既需要实力也需要运气的。我的准备还远远不够。选校失误的主要原因在于如前所叙的信息的局限。我的笨拙的选校方法是,在围绕感兴趣的问题所读的英文文献的索引中寻找可能的教授和项目。由于对裴宜理的研究感兴趣,我主要读了她的论文和著作,可惜这个方法太低效,没有找到太多合适的项目。我当时甚至不知道按照US-news的专排来选校。后来想要多申一些项目时,时间上已经来不及,因为博士项目一般截止较硕士项目为早。

虽然没有“广种”,最后还能“薄收”,一方面要感谢运气,另一方面也说明我还是有一些优势。最主要的一点大概是我对自己的认知和定位很清晰。在SOp里,我把自己想要做什么,为什么要做,过去曾为此做过什么准备,都串联起来,展现给招生委员会。因为学术训练不足,我主要强调了自己的实践经历和工作经验。对现实的观察和思考引导我走向博士项目,我需要通过规范化的训练,学习分析它们的方法,解决切身观察、体验到的问题。一个替我改SOp的哈佛女生的评价是:it is very logical。杨老师说读我的SOp给人的感觉是,好像我一开始就想得很清楚,规划的很好,一步一步这么走过来。事实上我完全是磕磕碰碰摸索,只是后来通过思考和表达把它呈现的很清晰。

对于后来的申请者,我在这方面所能分享的失误教训大于成功经验。占有信息非常重要。申请者最好早日留意和积累相关信息,多看国外学术期刊,了解研究动态。这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临时抱佛脚是不成的。本专业的要利用本来的优势,尤其是咨询已经出国的师兄师姐。当然,尽信书不如无书,毕竟申请这事,从结果推论过程,未必可靠。可能就跟盲人摸象似的,有人摸到象鼻子,就说重要的是象鼻子,有人摸到象腿,就坚持重要的是象腿。路是自己走的,要有自己的判断。转专业的没这个优势,多方面努力吧。另外一个可行的办法是根据US-news的专排,把自己专业前50的院校和项目梳一遍。这都需要时间和精力,因此选校方面最好是尽早准备和积累。

软硬件:SOp/推荐信/GpA/GT

常常有人问这些指标中哪一项最重要,我自己也为这个问题困扰过。现在,基于我“摸象”的经验和结果,我的结论是SOp是最重要的,因为在GpA、GT和推荐信都不算非常strong、转专业、没有publication的情况下,可能是SOp给了我一线生机。相比GpA和GT这些干巴的数据,SOp是比较“软”而信息丰富的:它集中展现了我的经历,个人体验,和研究兴趣,给了申请者补救短板、展现个性和潜力的机会。

我的本科GpA和硕士GpA都不高,因为在读书阶段,我从来没有认真考虑过从事研究工作,也因此没有好好利用在校时的学术资源。GT分数尚可,但GRE的AW部分才3分,托福的口语部分22分,因此限制了申请一些卡单项的学校。比如波士顿大学对口语要求好像是26;尽管傅士卓的方向和我比较符合,但也没有申,现在想来有点后悔。因为有些学校可能不一定因为单项刷人,会有条件录取,让申请者补考托福。

我只能说,in my case, GpA和GT相对没有那么重要。当然,不管怎么说,高分总比低分好。但是,到了申请的阶段,GpA已经难以改变,GT虽然可以刷分,但是需要付出时间、精力和人民币,其收益却难以保证。譬如,我一共考了两次托福,主要想刷口语分,但两次分数都一样。而那时我还没有开始写SOp和Writing Sample。于是第二次分数出来后我就退考了第三次托福,因为好好准备文书会比单项提高个几分带来更高的边际收益。

至于推荐信,申请结束后我在论坛上看到有人讨论说,top program“基本是靠信进去的”。我无从判断这句话的可靠程度。只能说,能够找到美国学术圈圈内人写推荐信,效果大概要好些。至少在推荐信造假普遍的背景下,美国教授推荐的信用程度总是高一些。我的推荐信是原专业的导师、在报社工作时的两位领导潘总和何总写的。虽然很可惜未能得到未来专业学术领域的评价,但是这三封信无疑对我过去的学习和工作情况何以能胜任未来的研究,作了中肯和有力的推荐。尤其是潘总和何总对我在新闻领域工作的肯定,我相信对我进入一个强调解决real-world problems的项目起过重要作用。在此向我的三位推荐人,特别是潘总和何总表示感谢。

套磁和其他

由于各种原因,我没有进行任何套磁。此前看到差不多的说法,都是博士套磁有用,硕士没有必要。我无从判断,但根据申请结果,硕士确实要比博士申请容易许多。毕竟硕士基本上是自费的,而博士是拿钱的。

在博士的奖学金结果没有出来前,我曾犹豫过是否再读一个硕士项目作为跳板。坦白地说,在留学党越来越多的情况下,与美本或美硕竞争,我没有优势,也像方可成的文章中那般踌躇:获得浸润在社会的实际运行中的经验,却没有学术性地研究它的训练积累。黎安友在一篇访谈里说“中国来的学者当然知道中国社会,但是缺乏分析这个社会的方法”,大概也是这个意思。但是世间哪得双全法,对我来说,再花两年的时间和几十万去走一个跳板,实在不是一个容易做的决定。所幸后来收到了award letter, 也就不犹豫了。

对于还有时间成本,对未来道路还在摇摆中的申请者来说,申请国外硕士项目应该是很好的跳板,进可攻,退可守,难度也较低,好像也可以申请留学基金委的资助。如果不想负担经济开支,想本科直接申请博士,可能要付出更多努力优化各项指标才行。

结语

我理解的出国申请是一项充满变数的系统工程。它有一些大致的方向路径,但并没有哪一项指标是板上钉钉的决定性因素,可能一个不曾留意的小小扰动,也会影响全局。即使走过这段历程的过来人,也无法拍着胸脯保证一条康庄大道,或是必胜秘籍。对于那些手持一条象腿就好像洞察了全局的人或说法,最好保持怀疑,因为“没有一个受人尊敬的结论不事先阐述自己的局限的”。

我理解的博士生活和学术研究也是如此--明了自己的努力和贡献永远都是有局限的。正如下面这幅图阐释的那样,数年殚精竭虑或许只能为人类的知识贡献一个小小的突起--这还是最好的结果之一。

尽管如此,它仍然值得我投身其中,满怀趣味、热情和期待。我曾坐在一辆挤得像罐头一样”校车”中,它是一辆核载十多人的旧面包车,却塞进了二十多个农民工子弟小学的学生。去社区家访发现这些家庭因为男孩偏好而普遍超生,尽管支持已有的孩子上学已不容易;这个小学还曾因城市规划被数次强拆。他们是弱势群体和利益受损者,却也是政策的违抗者:宏观的结构和微观的行动者在这里形成一个复杂的纽结。我试图以人类学家的方式接触和观察形形色色的官员:有浑水摸鱼的跑路党,有精明实干者,也有酒色之徒。有“不喝酒人生有什么意义”的,也有为了工作和前途喝到赔上身体的。在某个地方区政府门口我见过一群上访乡民,领导的车开过来,一个干瘦的老太太搬着椅子堵在正中间不让走。两个二十出头的武警小伙一边一个把老太太连人带椅端起来,抬轿子似的抬到边上去了。那一刻在场的所有人都笑了起来--包括小伙子和老太太,也包括我--好像他们的关系是再平常不过的祖孙似的。它颠覆了我对抗争和集体行动的刻板认知。一种文化、一个社会是如此复杂而多维,任何一种诠释、理论和意识形态都不能将其垄断。正是由于有着知识之间的缝隙和断裂点,而填补这些缝隙又能帮助理解和改善我们的生活,智识的探寻和开拓才会不仅有趣,还有意义。如果我的探索能为曾见过、交谈过也试图理解过的那些酒局官场、利益博弈中的人,在困扰他们的某些人类知识尚未到达的昏暗之处,投上一束理性的光,也就足够甚至是奢望了。

下载香港大学社会学博士申请总结(五篇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香港大学社会学博士申请总结(五篇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怎样申请香港大学

    香港大学2013年内地本科生计划招生不超过300人。目前网上报名已经开始,到2013年6月15日截止。 1、怎样申请香港大学英语水平至少应该能够比较正常的交流吧!毕竟要全英文的面......

    加拿大约克大学博士申请大全

    WWW.SLL.CN 加拿大约克大学位于加拿大第一大城市多伦多北郊,是全加拿大第三大的大学。 据立思辰留学360介绍,学校建立于1959 年,校园宽阔,共占地635 公顷,面积之大可以用“一望无......

    杜克大学材料博士申请总结

    杜克大学材料博士申请总结(世毕盟学员) 清华材料 GPA:88(强行四舍五入) TOEFL:103 GRE:152+168 科研:勉强算三段吧,没有论文 海外暑期研修:有 Offer:UC Berkeley AS&T PhD, Duke 材料P......

    2014年北京体育大学博士招生体育社会学试题

    2014年北京体育大学博士招生体育社会学试题一、简答题 40分,每题10分 1、 简述我国体育社团的基本特征 2、 简述中国申报2022年冬季奥运会的社会意义 3、 体育社会学科学研究......

    香港大学研究生申请必读

    香港大学研究生申请必读 前言 越来越多的内地高校毕业生有意选择香港高校深造,但在求学香港网站协助研究生申请人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内地申请人对港校研究生制度和申请方法、......

    香港、美国大学申请流程

    EAstEr作品,欢迎转载,希望对各位同学有所帮助 申请流程 我今年就申的港大,同时下文中也有一些申请美国学校的东西。由于我有理科和经济金融的背景,金融的自己申过,化学的看同学申......

    案例一 申请香港大学案例

    以下以我的经历按时间详述:10月14日——10月28日上网查学校资料,八所香港高校均在此之列。申请材料在各校各系的网页上都有具体规定,但一般有以下内容(各个学校各个专业可能会有......

    香港大学奖学金申请概况

    香港大学是香港历史最悠久的高校,而且其在世界和亚洲的排名中一直处于前茅,所以每年都会有大量的香港留学申请的内地学生选择申请香港大学。为了奖励成绩优异及具有多方面特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