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袁贵仁版5页复习大纲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辅导重点
一、简答题
1.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什么? 2.简答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3.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什么?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什么? 4.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它包括哪两个方面的内容? 5.什么是商品?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关系是怎样的? 6.什么是运动?什么是静止?两者的关系是怎样的? 7.什么是实践?它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8.实践的基本形式有哪些? 9.简答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 10.劳动力成为商品要具备哪些条件?
二、名词解释 1.上层建筑 2.联系 3.矛盾 4.运动 5.主要矛盾 6.感性认识 7.意识的能动作用 8.垄断 9.理性认识 10.价值
三、论述题
1.为什么说在社会历史发展中,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2.运用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辩证关系原理,说明怎样在学习和工作中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3.试论经济全球化及其后果。
4.当代资本主义在经济政治方面发生了一些新变化,这些变化的原因和实质是什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念
一:基本概念的掌握
1.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学说,是无产阶级的科学发展观和方法论。
从狭义上讲:马克思主义是指由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和学说体系。
从广义上讲: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和学说体系,也包括后继者对它的应用和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2.哲学的基本问题:又称哲学的根本问题、哲学的最高问题,是指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问题,即意识和物质、思维和存在,究竟谁是世界的本源。其二,思维能否反映存在、物质能否被人们的意识所反映和认识的问题。)3.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存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4.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技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意识是物质的产物,是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这是物质意识关系问题上的唯物主义。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这是物质、意识关系问题上的辩证法。)5.实践:实践是人类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具有物质性自觉能动实践性和社会历史性等基本特征。实践的诸要素,实践的主体(人)、实践的对象(客体)和实践的手段(工具等),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6.辩证的否定观:否定的事物内在矛盾所引起的自我否定;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和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是包含肯定的否定;其实质就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又保留。
7.真理: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的真确反映。(真理是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
8.意识形态:是指反映一定社会经济形态,从而反映一定阶级或社会集团的利益和要求观念体系,在阶级社会中具有强烈的阶级性。(是特定阶级的社会意识的总体,是一个社会上层建筑的观念形式,是代表一个阶级根本利益的情感、表象和观念的综合。意识形态作为思想的上层建筑,既是对一定社会的经济形态以及由经济形态所决定的政治制度的自觉反映,又对经济和政治的发展有着能动作用。)
9.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活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是指社会的物质生活过程,其核心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10.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从质上说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从量上说是指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民群众有着不同的内容,包含着不同的阶级、阶层和集团。人民群众最稳定的主体部分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及其知识分子。
二.基本原理及其应用
1.马克思主义三大原理及其三大理论来源
三大组成部分
来源
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
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思想)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
科学社会主义
批判的吸收英法空想主义(圣西门、傅立叶、欧文)
2.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主义辩证法的是指和核心?
对立统一规律之所以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是因为 ①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②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③是否承认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和斗争的焦点④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3.简述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在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中,马克思主义哲学首先强调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实践对认识的作用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1):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2):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3):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4):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另一方面认识反作用于实践:(1)反作用的表现: 认识(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认识指导实践取得成功;
错误认识把实践引向失败。4.量互变规律的内容及其方法论
内容: 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的连续性。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
辩证关系:
(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三)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量变和质变是互相依存、互相贯通的,量变引起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事物又开始新的量变,如此交替循环,形成事物质量互变的规律性。质量互变规律体现了事物 发展的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
程,如此循环往复,这就是量变和质变相互转化的规律。
方法论意义:在实际工作中,既不能把事物的质看成是凝固不变的,又要在一定条件下,注意保持事物质的相对稳定性,经过艰苦的工作,让事物的量充分展开,为质变做好准备。
5.党的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的基本内容及其哲学依据
群众观点:一是相信人民群众能够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二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三是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四是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P132
群众路线:即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以及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认识方法和领导方法
6.简述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表现
P98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依赖性,但社会意识又有其相对独立性,即它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还有自己特有的形式和规律。主要表现在:(1):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
(2):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
(3):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
7.何谓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及认识的发展总过程。答: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发展过程是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的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如此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一步步地深化和提高,这就是认识发展的总过程。8.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答: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有着密不可分的辩证联系。
(一)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统一的认识过程中的两个阶段,它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感性认识是在理性认识指导下进行的并要发展到理性认识:在现实的认识活动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又是互相渗透的。
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在哲学史上表现为经验论和唯理论,在实际工作中表现为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
(二)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
(三)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是相对的
9.简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原因:
实践之所以能够作为真理的检验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首先,从真理的本性来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既不能是思想理论本身,也不能是客观事物,而只能是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的桥梁——社会实践。其次,从实践的特点来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实践的直接现实性的特点,是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主要依据,使它成为最公正的审判官,具有最高的权威。
10.如何理解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活动中的决定作用 答: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人民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其决定性作用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二)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三)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11.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
辩证唯物主义否定观的内容是:第一,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第二,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它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是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只有经过否定,旧事物才能向新事物转变。第三,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产生旧事物,新旧事物是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来的。第四,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12.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如何理解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是事物的内部矛盾。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都起着重要作用。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第一,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使事物保持 相对稳定性,为食物的存在和发展提供必要的依据。第二,矛盾双方互相从对方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数而得到发展。第三,矛盾的同一性 规定着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第一,在实物量变过程中,斗争推动着矛盾双方的力量对比和相互关系发生变化,为质变做准备。第二,在事物质变过程中,斗争突破事物存
在的限度,促成矛盾的转化实现事物的质变。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都有重要作用,但不能孤立的起作用,只有把两者结合起来才能成为事物发展的动力。
第二篇: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复习材料
解析题
1.解释世界与改变世界的关系
哲学不过是一种方法论,一种关于解释世界和改变世界的方法论。它的最终归宿是指导人们的实践,而却改变世界。这句话阐释了实践决定认识,认识指导实践
2.如何看待科学万能论
错误。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大杠杆,但它的社会作用具有两重性,在一定条件下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消极后果。受许多条件的影响,如果应用不当就会“表现为异己的、敌对的和统治的权利。”另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破坏了环境,如果合理的运用它,是值得人们深思的3.存在就是被感知
存在是物质的存在,感知是主观意识。这句话表达了极大的个人主观主义,以为世界的存在是因为个人的观念存在而存在。
4.社会意识相对论、社会意识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第一,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与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第二,社会意识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第三,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第四,社会意识的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作用与相互影响。第五,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能动的反作用
5.如何看待历史合力论
历史合力论认为,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历史合力是社会发展的终极原因,在历史合力的诸因素中经济因素归根结底起决定作用,而在具体历史时期具体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可变的。
6.如何看待运动和静止关系
运动与静止的关系: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而物质在运动过程中又有某种暂时的静止,静止是相对的。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的稳定状态,包括空间位置和根本性质暂时未变这两种运动的特殊状态。
7.绝对政否定观
事物内部都存在肯定和否定因素。由于事物是运动的,所以肯定和否定都不能永恒,事物又是矛盾的,总有一部分肯定,另一部分否定,所以肯定和否定是相对的,不存在绝对的肯定和否定
8.如何看待空想社会主义的发展
既有积极贡献,揭露和批判资本主义,产生许多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揭示和论证了历史发展趋势;自身局限性,过于理想化,忽略了客观事实,缺乏科学性,同时看不到人民群众尤其无产阶级的力量。
9.如何看待思维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
对。人的思维,是能够认识无线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这是至上性。但每一个人由于自身局限性,他们的行为又是非至上的。
10.社会注意在落后国家胜利是一种历史的反常现象看待
错。1从历史发展来看,经济和制度较发达完善的国家社会形态的演进往往滞后的特点2落后国家的矛盾相对发达国家少,它的胜利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通过战争向外转移危机和矛盾的结果
11.如何看待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包括意识现象,归根到底都是物质
12.矛盾统一性和斗争性相结合推动事物发展
统一和斗争。统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统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吸收对方有利的因素,促进彼此发展,并且规定事物转化和发展的趋势。斗争促进矛盾双方互相竞争,此消彼长,为事物质变创造。矛盾的斗争性促使矛盾统一体破裂和新的矛盾统一体产生,推动事物的发
13.任何真理都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从静态,任何客观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从动态,任何客观真理都是由相对性向绝对性转化的一个环节,它们是真理的两种不同属性。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和相对性的真理是相互渗透和包含的;具有相对性真理和绝对性真理又是辩证转化的14.如何看待阶级是一个历史范畴
阶级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会永远存在下去。阶级是社会生产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15.时势造英雄和英雄造时势
答:时势造英雄,杰出人物的出现具有必然性。杰出人物会对历史进程发生影响,但这些作用尽是历史进程中的偶然现象,只能成为社会发展的个别原因。历史人物的作用性质取决于他们的思想、行为是否符合社会发展规律,是否符合人民群众的意愿。只有顺应历史发展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意愿,历史人物才会起到推动社会前进的积极作用,否则历史人物也会走向反面。
“时势造英雄”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英雄造时势”是英雄史观它夸大了英雄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马克思主义认为,是时势造就英雄,而不是相反,即使特定形势下暂时没有英雄,时势迟早也要把英雄造出来
辨析:
1运动与静止的关系: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而物质在运动过程中又有某种暂时的静止,静止是相对的。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的稳定状态,包括空间位置和根本性质暂时未变这两种运动的特殊状态。
2绝对的否定与绝对的肯定:事物内部都存在肯定和否定因素。由于事物是运动的,所以肯定和否定都不能永恒,事物又是矛盾的,总有一部分肯定,另一部分否定,所以肯定和否定是相对的,不存在绝对的肯定和否定。
3怎样看到空想社会主义的发展:既有积极贡献,揭露和批判资本主义,产生许多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揭示和论证了历史发展趋势;自身局限性,过于理想化,忽略了客观事实,缺乏科学性,同时看不到人民群众尤其无产阶级的力量。
4思维至上性和非至上性的问题:对。人的思维,是能够认识无线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这是至上性。但每一个人由于自身局限性,他们的行为又是非至上的。
5社会主义在落后国家胜利是否是历史的反常现象:错。1从历史发展来看,经济和制度较发达完善的国家社会形态的演进往往滞后的特点2落后国家的矛盾相对发达国家少,它的胜利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通过战争向外转移危机和矛盾的结果
6时势造英雄: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英雄造时势是英雄史观,是要加以批判的,它夸大了英雄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马克思主义认为,是时势造就英雄,而不是相反,即使特定形势下暂时没有英雄,时势迟早也要把英雄造出来:
7为什么说世界统一于物质: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包括意识现象,归根到底都是物质的表现形态或物质的属性和存在形式;世界上的一切发展、变化和过程都是物质运动的具体表现,其原因在物质世界自身。
:8说明矛盾统一性与多变性相结合推动事物的发展:统一和斗争。统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统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吸收对方有利的因素,促进彼此发展,并且规定事物转化和发展的趋势。斗争促进矛盾双方互相竞争,此消彼长,为事物质变创造。矛盾的斗争性促使矛盾统一体破裂和新的矛盾统一体产生,推动事物的发展。
9评科技万能论:错误。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大杠杆,但它的社会作用具有两重性,在一定条件下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消极后果。受许多条件的影响,如果应用不当就会“表现为异己的、敌对的和统治的权利。”另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破坏了环境,如果合理的运用它,是值得人们深思的。
10存在即是被感知:存在是物质的存在,感知是主观意识。这句话表达了极大的个人主观主义,以为世界的存在是因为个人的观念存在而存在。
11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原理:第一,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与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第二,社会意识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第三,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第四,社会意识的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作用与相互影响。第五,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能动的反作用。
14解释世界与改变世界的关系:哲学不过是一种方法论,一种关于解释世界和改变世界的方法论。它的最终归宿是指导人们的实践,而却改变世界。这句话阐释了实践决定认识,认识指导实践。
15为什么说阶级是历史范畴: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恩格斯说:“以往的全部历史,除原始状态外,都是阶级斗争的产物”。
16任何事理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从静态,任何客观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从动态,任何客观真理都是由相对性向绝对性转化的一个环节,它们是真理的两种不同属性。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和相对性的真理是相互渗透和包含的;具有相对性真理和绝对性真理又是辩证转化的。
材料
1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涵义及辩证关系: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同一认识过程的两个阶段。二者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映的是事物的具体特性和外部联系,具有直接性和形象性的特点,是对事物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对感性认识材料的抽象和概括,它具有间接性和抽象性的特点,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如何实现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第一,必须拥有大量的、丰富的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第二、必须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找出本质和规律的东西来。
2如何看待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促进作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①科学技术是推动现代生产力发展中的重要因素和重要力量,它是历史发展的有力杠杆,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每一次科学革命都不同程度的引起了社会的巨大变化。但科学技术也是把双刃剑,既能促进发展,也能因为不当的应用,对人类产生消极的后果。
3怎样看待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当今社会建设中,经济政治思想等各个方面有许多复杂的事物需要认识,许多重大问题需要回答,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引导我们深刻认识社会发展的客观把握世界形势变化的本质。
4如何看待真理与谬论的关系:真理谬论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所谓对立是指真理与谬误之间的界限非常明确,二者有本质区别不能混淆。真理与谬误又是相互联系的,没有谬误就没有真理。再次真理都是通过与谬误的斗争来实现的,最后真理和谬论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5如何看待社会主义前途:按照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社会主义必将取代资本主义成为世界的主流而最终进入共产主义世界.但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因为它符合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要求,代表社会发展的方向,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广阔发展前途,具有旧事物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
6怎样看待社会主义的长期性:生产里发展状况的制约,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展状况的制约,国际环境的严重挑战,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和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需要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
7怎样看待社会主义改革道路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人类发展的客观规律,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和社会主义实践的复杂性决定了它的道路是曲折的。
8用矛盾论分析改革问题:社会主义改革根源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社会主义基本
矛盾运动发展的内在要求。社会主义制度作为一种新的先进制度,从根本上克服了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对抗性矛盾,但由于当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不够高,新制度不够完善,许多矛盾无法解决,改革就是克服这些矛盾的最有效途径。
9理性认识的重要性,推理的重要性:理性认识是指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是深刻的。论述
1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的含义及辩证关系以及现实意义:客是指事物运动过程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联系和必然的趋势。主是人们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变世界的实践能力和作用。关系:1,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的前提和基础。2,发挥人的主是认识掌握利用客的必要条件3尊重客和主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
意义:1否认客,夸大主就会陷入形而上学,精神万能论,否认主夸大客就会陷入形而上学机械论。2,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必须尊重客,从实际出发,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的主,才能开创新的局面。
2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原理以及对于加强建设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l)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是指社会意识在反映社会存在,被社会存在所决定的同时,还具有自身的能动性和独特的发展规律,它的发展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并不总是保持着一致和平衡:
3事件普遍联系原理及其对于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指导意义:作为一个普遍的哲学范畴,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任何事物内部都是相互联系的,不是孤立存在的,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整体。运用普遍原理,可以更好的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4根据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原理说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意义:(1)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生产力决定一定生产关系能否产生及其发展变化的方向和形式,另一方面,生产关系的反作用归根到底取决于和服从于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当生产关系同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相适应时,它有力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当生产关系已不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时,它就严重地阻碍生产力的发展,这种反作用有时是十分突出和巨大的。
(2)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客观依据。
(3)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以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的,是适应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市场经济发展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这些都是与我国生产力状况相适合的,因而对生产力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但由于多种历史原因,特别是“左’’的思想影响形成的同生产力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僵化经济体制,严重影响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积极性的发挥,这就决定了改革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只有改革生产关系中那些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东西,才能发展生产力。
(4)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发展要求之间的矛盾是不断解决而又不断产生的。深化改革是解决矛盾的途径,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只有在坚持这种自身改革的进程中,才会逐步走向健全、走向完善o
5用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解释如何对待生态环境问题:生态环境问题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具有客观物质性,人不能任意改变创造或消灭自然规律,但是人可以利用主观能动性,使用自己的躯体和物质工具作用于客观世界,引起自然界的某些变化,从而能有目的的改善生态环境。
7应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原理说明市场经济是一把双刃剑的问题: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a.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b.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当生产关系同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相适合时,它会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此
时应当保持生产关系的相对稳定;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的状况,甚至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阻碍时,必须变革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需要。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构成社会的生产方式,在生产方式中,生产力是内容,生产关系是形式。
(2)市场经济的双刃剑效应:一方面,市场经济的发展能够促进生产力的变革,提升生产力的水平,如近代西方市场经济的发展突破了自然经济的限制,通过心的经济体制促进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而中国在改革开放以后,改变计划经济的单一体制,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促进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的发展。另一方面,市场经济也会导致生产关系的变革。如西方市场经济改变了社会阶级结构。中国的市场经济也导致了社会阶层和社会关系的转变。总体而言,市场经济使现代人的关系从以人的关系为主体的时代进入到以物的关系为主体的“物化”时代,它也导致商品拜物教,贫富分化加剧等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8根据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原理说明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意义: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矛盾的特殊性是指每一事物、每一过程的矛盾及其各方面都有特点。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的统一的原理,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这一基本思想原则的理论基础。我国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的理论成果。“中国特色”是中国不同于其他国家的个性、特殊性;“社会主义”是中国和其他国家的共性、普遍性。一方面,中国的情况不论多么特殊,也一定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这是共性。另一方面,社会主义的一般只能在各国特色的个别中存在,我们要建设中国模式、中国就要立足于中国的国情,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这又是个性,所以我党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方针实际上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辨证关系原理的具体运用,是正确的。
9.用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解释如何对待生态环境问题
生态环境问题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具有客观物质性,人不能任意改变创造或消灭自然规律,但是人可以利用主观能动性,使用自己的躯体和物质工具作用于客观世界,引起自然界的某些变化,从而能有目的的改善生态环境。
第三篇:袁贵仁学习心得
立足根本开拓创新谋求发展
---聆听了教育部长袁贵仁的报告心得体会近日,有幸从网上聆听了教育部长袁贵仁的报告《全面贯彻第四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认真倾听着袁部长的讲话,有一种久旱逢甘雨的兴奋心情充斥我的胸间。
在报告中,袁贵仁部长深入阐释了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五个必须”,即必须优先发展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坚持改革创新,必须促进教育公平,必须重视教育质量。本人认为,这“五个必须”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集中体现了科学发展观在教育领域的总体要求,体现了我们党对新中国成立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的规律性认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未来教育改革发展进行的全面谋划和前瞻性部署。我们的国家要发展,民族要进步,必须彻底摒弃那些僵死的、过时的、教条化的教育教学思想,必须适应时代需求,调整教育教学方法,树立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人才观、教学观,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国家培养更多高质量的人才,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保驾护航。
中国有句古语:“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与其他活动相比,教育工作的周期更长、见效更慢。而且,教育工作的对象是人,尤其是充满生机活力、具有远大理想追求、富有个性化发展潜质的青少年。我们的工作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全面发展、人人成才的观念,终身学习、系统培养的观念,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努力改变单纯以升学率、发展规模和发展速度衡量发展成效和工作成绩的观念和做法,努力改变简单以学历文凭衡量人才质量和水平的观念和做法。教书育人是一项专业性、探索性、创造性极强的工作,要求教育者必须具有高度的使命感、责任心,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来不得半点急功近利,来不得半点三心二意,来不得半点弄虚作假。每位教师都应该成为爱岗敬业的模范、教书育人的模范、终身学习的模范,成为受学生爱戴、让人民满意的教师。而处于起跑线上的我们——这些新上岗的年轻教师,更加尽早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明确个人奋斗目标,并为之付出不懈的努力。
悉心聆听完袁部长的讲话之后,我内心感受颇多。在当前新形势下,我国面临着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思想观
念的深刻变化,各类矛盾和风险有所增加,教育改革发展的任务繁重,保持教育系统的稳定关系全局。教育事业是值得我们为之不懈奋斗的事业。我们只有深切领会中央相关文件精神,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真抓实干、奋发进取,才能为开创祖国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新局面贡献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才能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增砖添瓦!
聆听了教育部长袁贵仁的报告心得体会
最近,我认真学习了袁贵仁部长的讲话《建议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课堂教学 》,增加了许多新的认识。袁贵仁强调,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充分考虑中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成长需求,形成相互衔接、层次递进的教育体系。一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课堂教学全过程,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良好学习方法与习惯。二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社会实践全过程,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和志愿服务,挖掘课程和社会两个资源。三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全过程,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加强校园绿化、美化和人文环境建设。四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学校管理全过程,努力形成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结合”的教育网络。袁贵仁要求,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健全体制机制,加强队伍建设,注重科学研究,总结推广典型,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中小学教育全过程提供有力保障。
课堂教学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主渠道,要把各门课程蕴含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资源充分开发出来,把各门课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育人功能充分地发挥出来,使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受到教育。
一是教师对待所教学科的态度,传达的是对工作的态度、对事业的态度、对科学的态度。
二是对待不同学生的态度,传达的是对人的尊重、对人的情感、对教育的情感。三是教学内容本身资源更丰富了,德育课要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和大自然生活中讲清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引导学生学习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自我的关系,逐步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今后,我将会在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践行袁部长讲话精神,争取将工作做得更好。
第四篇:袁贵仁讲话
袁贵仁出席教育部直属高校工作咨询委员会全会并讲话
中国教育报讯(记者 杨晨光)8月14日至15日,教育部直属高校工作咨询委员会第二十一次全体会议在广东东莞召开。会议的主题是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和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分析新时期新阶段高等教育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共同谋划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据了解,为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要求,教育部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文件,重点就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建设现代大学制度、加强实践育人、加强师德建设、提高保障水平等提出了具体措施。咨询会上,大家对相关文件进行了认真讨论,提出了很多很好的意见建议。
在参加了分组讨论,听取各组意见建议之后,袁贵仁围绕高校办学自主权、内部治理结构、教育经费投入、教师队伍建设、改革试点的政策突破等问题与咨询委员进行了交流。他强调,高校要解放思想,从实际出发,从大局出发,大胆探索高等教育科学发展道路。要把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和加强高校自律两者结合起来,积极推进高等教育改革,保持高校和谐稳定。要在加大专项投入的同时,逐步提高高校生均经费标准,不断完善办学经费的规范、使用和管理。要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处理好高校内部各种组织的关系,明确职责范围、工作程序、议事规则,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共同把学校办好。高校领导班子做任何事,都要从学校实际出发,以事业为重,以学生为本,以学校科学发展为目标。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质量的重中之重,要切实把师德师风放在首要位置,把教育教学作为根本任务,抓好领军人物、创新团队和青年英才的引进培养工作。
教育部党组成员出席会议。139名咨询委员、49所地方高校和10所特邀院校的领导参加了会议。中央组织部、国务院办公厅、发改委等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广东省和东莞市委、市政府有关负责同志,教育部相关司局、直属单位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转自《中国教育报》
第五篇:袁贵仁: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
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
袁贵仁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全面加强学校德育体系建设,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紧密协作的教育网络,动员社会各方面共同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决定》精神,创造性地将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抓实抓好。
一、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
青少年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青少年身心健康关系千家万户、涉及子孙后代,党和人民对青少年成长成才寄予殷切期望,时代赋予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光荣使命,我们要深刻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意义。
(一)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是确保党和人民事业后继有人的战略需要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从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的战略高度出发,始终重视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毛泽东同志提出“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在教育方针中把德育摆在首位。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对青少年德育提出明确要求。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继续坚持培养“四有”新人,将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新时期教育方针重要内容,突出了德育重要目标。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就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出了重要决策部署。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就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进行了重点部署。胡锦涛总书记强调,“德是做人的根本,只有树立崇高理想和远大志向,从小打牢思想道德基础,学习才有动力,前进才有方向,成才才有保障”,为青少年德育工作指明了方向。《决定》要求共同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充分体现了我们党一以贯之的重要理念和优良传统,是对全党全社会承担立德树人重大任务提出的更高要求。
(二)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要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就必须持之以恒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从娃娃开始全面提高素质、塑造高尚人格、筑牢思想道德根基。2010年,全国18岁以下未成年人有3亿多,其中小学、初中、高中在校生分别为9941万人、5276万人和4447万人;18岁以上青年有数亿人,包括3000多万在校大学生。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直接关系到亿万家庭和谐幸福,关系到民族复兴火炬代代相传。
从人的成长规律来看,青少年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育爱国情感和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养成良好道德品质、文明行为习惯、遵纪守法意识,是一个通过教育逐步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按照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的要求,我们必须根据不同教育阶段学生身心特点、思想实际和理解接受能力,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积极拓展德育途径,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引导,努力促进青少年全面健康成长,为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打下坚实基础。
(三)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是在新形势下抓住机遇应对挑战的战略性任务
在党中央正确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各学校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抓住关键环节,创新途径方法,完善体制机制,扎实推进各项工作,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初步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积极参与的格局和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生动局面。有关调研表明,当代青少年学生思想主流积极健康向上,坚决拥护党的领导,高度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度肯定党成立90年来带领人民取得的辉煌成就。青少年学生的理想信念更加坚定,爱国热情持续高涨,社会责任感显著增强,道德素质和现代文明素质明显提升。
同时要看到,在深刻变化的国际国内形势下,青少年成长社会环境更趋复杂,思想道德教育工作遇到不少新问题和新挑战。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社会思想文化越来越多元多样多变,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迅速发展对青少年产生越来越大影响。我国改革发展中的矛盾问题也反映到青少年头脑中,学生形成主流价值观受到一定干扰。学校德育工作的吸引力感染力有待增强,未成年人家庭教育、农民工随迁子女和留守儿童、校内外教育衔接等方面还有不少薄弱环节。为此,我们要认真研究新形势下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特点,加大学校德育体系及校内外教育网络建设力度,动员全社会共同做好青少年德育工作。
二、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
根据《决定》对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总体要求,我们要从全面加强学校德育体系建设入手,进一步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紧密协作的教育网络,开创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新局面。
(一)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必须整体规划学校德育课程体系
学校德育课程,具有不同于一般德育工作的学科特点、不同于一般专业课程的教育功能,是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我们要依据青少年思想品德形成的特点和规律,准确规范各阶段德育目标内容,科学设置德育课程。
从小学1-2年级起,开设《品德与生活》,3-6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重在品德启蒙教育和行为养成教育,引领小学生逐步认识自我、认识社会;初中开设《思想品德》,重在进行良好品德教育、健康人格教育和公民意识教育,引导学生初步认识个人和他人、个人和集体、国家、社会的关系;高中开设《思想政治》,重在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基本常识教育和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高等学校开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课程,深入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形成由浅入深、循环上升、有机统一的大中小学德育课程体系。
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课程,要坚持科学性、时代性和针对性的统一,既要贯穿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观点,保证德育课程始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又要体现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把德育课程与解决现实思想道德问题结合起来。要以青少年不断拓展的生活经验为成长根基,帮助他们学会处理各种关系、参与公共事务,面对复杂社会生活和多样价值观念能够作出正确判断和选择,解决好成长中的思想道德问题。
(二)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必须把德育融合到学校教育教学各个环节
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遵循学校德育规律和青少年成长成才规律,适应社会发展要求,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把德育融合到学校教育教学各个环节。
从德育覆盖领域看,应整体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中小学全面整合德育资源,改进德育方法和形式;在高等学校重点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建设、课程教材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从德育横向渗透看,要在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的同时,广泛开发各类课程的德育资源,注重德育与所有教育教学环节的联系,深入挖掘各学科蕴涵的德育素材,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抓好社会实践环节,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融合,适应青少年群体交流方式,合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寓教于健康向上文化活动之中,扩大青少年参与面,丰富学生体验,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三)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必须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紧密协作的教育网络
促进青少年知行合一、德才并进、全面发展,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共同重视和支持;提高全民素质、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更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紧密协作。《决定》要求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紧密协作的教育网络,动员社会各方面共同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这一问题的全局性思考。
学校德育体系建设,不仅要全面覆盖、横向渗透,更要内外衔接,促进学校、家庭、社会相互配合,让德育贯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各个方面,构建校内外教育网络,使德育工作由学校向家庭辐射、向社会延伸,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成才全方位营造良好环境。我们要创新学校德育体系建设与校内外教育网络建设相结合的方式,结合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在中小学探索建立家长委员会制度,在引导社会参与学校管理监督的基础上,让家长和社会承担起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应尽责任;在高等学校建立党委领导下的专兼职队伍相结合、全校紧密配合、学生自我教育的机制,探索学校与行业企业合作共建、促进全方位育人的模式,进一步凝聚立德树人的强大合力。
三、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关键举措
根据《决定》的要求,教育系统要在各级党委和政府领导下,切实贯彻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方针,与家庭和社会各界一起,更加重视和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
(一)进一步形成高效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加强和改进党对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领导,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德育工作科学化水平的根本保证。各级党委政府应从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战略高度出发,牢牢把握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战略主题,把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统筹领导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加大投入力度,健全政策保障,对本地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统一规划、组织协调、宏观指导和督促检查。健全大中小学德育体系建设包括课程开发、教材编审等方面专家咨询机制,改进德育考试评价方法,提高德育工作决策科学性。
(二)着力建设专兼结合、高素质的德育工作队伍
完善德育队伍的激励保障机制,按规定配好德育队伍,特别是德育课教师和辅导员、班主任队伍,邀请热心德育工作的校外人士担任兼职教师、开设讲座或参与组织活动,努力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充分调动队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像重视业务学术骨干那样重视德育队伍的选拔培养,加大培训力度,加快德育队伍的职业化和专业化建设。所有学校都要积极主动地把德育工作落实到教学、管理、服务各个方面,全体教师都要自觉提高教书育人的责任感使命感,以良好的思想政治品质和道德风范影响教育学生,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学校管理和服务人员也要在严格管理和优质服务中体现育人导向,在关心人帮助人中教育人引导人。
(三)建立健全科学的德育工作考核评价机制
各级党委和政府及教育系统要树立科学的德育质量观,把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德育质量的根本标准,把德育纳入大中小学教育评价机制之中,完善《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体系》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测评体系》,准确掌握各地区各部门各学校工作开展状况和政策措施实施情况。要考核学校执行国家规定德育课程计划及在各科教学中蕴涵德育的情况,评价学校营造优美校园文化环境、创建文明校园等情况;同时,还要建立校外力量支持学校德育工作的评价标准与制度,考察企事业、公共文化设施及各类社会资源为青少年德育实践提供支持与服务情况。注意总结推广先进典型经验,表彰奖励优秀集体和个人,全面提高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科学化水平。
(四)营造全社会共同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
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应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主导下,建立起教师与家长、社区工作者密切联络,学校与家庭、社区经常沟通的渠道,进一步调动工会、共青团、妇联及各类社会组织力量,共同促进大中小学德育工作,关心帮助青少
年健康成长,特别对农民工随迁子女、留守儿童、残疾青少年和新生代农民工、城乡待业青年等给予更多关爱,努力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引导他们增强信心,形成理性认识,养成健康人格。高度重视家庭德育的重要功能,加快制定相关政策法规,明确家庭教育定位,巩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家庭基础。整合行业系统资源,建立具有行业特色的社会实践示范性基地,统筹安排学生实践教学,协调解决学生安全和经费保障问题,推动社区公共资源更好为青少年德育服务。要努力为青少年营造良好社会文化环境,建设青少年网站和青少年文化活动阵地,推出一批符合青少年特点、反映现实生活、讴歌时代新风的图书、动漫、影视、歌曲等优秀文化作品,在青少年中弘扬主旋律,谱写全党全社会共同推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