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全省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研讨课心得
执着育人信念 实现体育价值
——安徽省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观摩研讨会学习心得
安庆市双莲寺小学 袁冶
黄山歙县,一座被授予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素有“东南邹鲁”、“徽商故里”、“文物之海”、“程朱故里”、“礼仪之邦“等美称。她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小桥、流水、人家”的古韵古风,更多的是给予我们别开生面的先进教育理念和如沐春风般的感受。4月12日至14日,我有幸代表迎江区参加由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歙县新安小学承办的安徽省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观摩研讨活动,两天的时间里,观摩、交流、研讨„„我们在学习中收获,在交流中感悟,在探讨中解惑,既开拓了视野,开放了思想,开阔了心境;更收获了知识,收获了经验.。下面,我来谈谈个人这次学习的一些感受。
一、实现体育真正的价值
开幕式上,省体育教研员吴桥讲话中要求从“为未来社会保驾护航”的政治高度充分认识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意义,希望每一位教师做到“用心看、仔细听、认真想”深刻领悟会议精神并落实到实际工作中,不断为推进全省中小学体育工作作出积极贡献。
一位法学家曾经说过,很多中国人不守规矩的根本原因在于没上好体育课。我非常赞同,因为中国学生上了14年的体育课,不仅没学会运动技能,绝大多数的人从来没参加过甚至校内的体育竞赛,没有竞赛就没有竞争,学生就没有提高运动技能的欲望,就没有遵守规则的意识,更表现不出团队精神的重要性,就无法形成胜不骄、败不馁等优秀意志品质。纵观学校所有课程,除了体育,并没有其他学科能够切实教会学生这些意志品质,没有竞赛,体育的“培养健全人格”的价值就无法体现出来。所以说,体育课质量将体现两个方面的价值。1.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2.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
二、大课间活动成为阳光下一道靓丽的风景
4月13日上午开始歙县新安小学展示的大课间活动,700余名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迎着动听旋律做起热身操和跑操,大课间活动共设置“速度绳梯、跨栏、超过障碍掷准、跑垒、跪掷实心球、绕杆跑、撑杆跳、九宫格掷准、投掷软式标枪、抛掷彩带软球”等10个项目,学生在活动中尽情享受体育乐趣,新颖的软式器材及教师的精心指导与学生井然有序的的热情参与均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三、教学内容范围较广,重视体育技能教学
这次展示课与观摩课共十四节,水平段分布比较均衡,内容涵盖了田径、球类、韵律、技巧、投掷等传统体育与新型体育跆拳道等,任课教师都能够以技能教学为载体,把三维目标有机的整合。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得到较好的发挥,练习的积极性较高,掌握运动技能较好,运动兴趣也得到了有效培养,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有循序渐进的教学过程,这与以前“重游戏,轻教学”、“重技术,轻心理”有了很大的区别,学习效果有了明显提高。
四、注重教材的功能性,实现终身体育意识。
体育学习的功能性目标是新课标提出和提倡的,将体育学习的目 的回归本原。将课堂所学运用于课外生活活动中,保障自己的生命安全和生存质量。把身体素质与技术的学习很好的融合在一起。注重体育课教材功能的挖掘,是符合现代社会“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符合课程改革“以人为本”的教学设计思路。学生生活技巧和活动技能的获得,来源于实际生活和特定的课程学习,运用活动技能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技能。我认为终身体育的定义应该涵盖两个方面的意义,一为学习的内容终身有用,能够利用当前所学技能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问题,二为学习的内容能够受益终身,能够利用所学技能不断增强和保持自己的身体健康。蚌埠铁路第三小学的葛炎军老师本课就向学生传授的知识点有1.遵守秩序是运动安全的重要保障。(安全方面)2.交替运球运动中膝关节和踝关节准备活动的重要性。(运动医学)3.鼓励是对学生的一种肯定和帮助他成功的重要方法。(心理学)4.春季,尘埃、病菌微粒多,养成用鼻吸气,用嘴吐气的良好习惯。(运动生理),合肥的王彦杰教师以提问的方式,诱导学生说出坐姿运球、跪姿运球、高姿运球运动到身体哪些部位,让学生明白,在体育运动中需要积极思考,引导学生要将这种良好的习惯也带到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
五、丰富不忘主线,愉悦不忘学练
体育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本次六节课的练习密度依次为42℅,40℅,31.3℅,40.8℅,35.8℅,35.9℅,基本达到预设目标。合肥的王彦杰教师设计两段快慢节奏的音乐“弹钢琴”带领学生徒手强化练习,为学生学习本课主要内容奠定基础,用游戏“保卫萝卜”又来巩固练习,在用“小羊快跑”来延伸学习。蚌埠铁路第三小学的葛炎军老师通过球操——球感练习——双脚原地踩球——右脚踩球向前拉球,使球向前移动,两脚交替——加快速度交替练习,教学方法由浅入深,有张有弛。
六、重视课堂环境的创设,调节学生的学习情绪。
教学过程的人性化更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强调了教师的亲和力和组织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哨声少了、口令少了、命令式语言少了,教师更多的是评价、指导、鼓励的语言,如击掌、给你点个赞等,蚌埠铁路第三小学的葛炎军老师一节课至少有十几次蹲下来倾听学生回答的问题,这充分体现了尊重、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不再是指挥者、领导者,教师是在组织、协助学生进行练习,是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我听到的这几节课中,教师都运用了音乐,有的在准备部分使用,设置情境,让学生愉快地进入课堂,提高学习兴趣,有的在练习的时候做背景音乐使用,营造出一种轻松的活动氛围;有的在放松活动中使用,使学生感受到身心的舒展和疲劳的缓解。老师们的构思非常巧妙,在这次的展示课中,巧妙的设计和新颖的创意也使我们感受到教师准备期间确实做到了“备教材、备学生、备场地”,是下了一番苦功,是非常认真的。
七、注重师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开发,更注重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在本次观摩活动中,合肥的王彦杰教师将一个塑料管子演绎的惟妙惟肖,既能做球托放置篮球,又能在游戏“保卫萝卜”中做翻盖的面。淮师附小广弘城校区的赵静老师,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创编韵律呼啦圈队形,淮北市实验小学邹静把小体操垫既完成主教材肩肘倒立,又把小体操垫当成积木,完成“小小设计师”游戏。
八、不断提升业务素养,确保每个学生受益
通过这次观摩,让我认识到要不断提升专业技能,教育部一直提倡体育教师要掌握“一专多能”,但从现在的教育形势看,教师需要掌握“多专多能”的能力。体育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体育方面的知识与技能,而且还要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音乐走进课堂、传统民俗文化结合体育教学、舞蹈融入课堂等等,教师的专业技能要求在不断的提升,要求体育教师不断的更新自身的专业素质,教师示范的作用被很好的体现,教师规范漂亮的示范动作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也能在课堂上体现出教师对于教学能力的重视,使学生愿意去跟随老师一起学习。
不知不觉中,观摩很快就结束了,感叹是时间过得太快,感受是收获满满。虽然与各位专家老师依依不舍,但分离的时刻总要来临。相信经过了这次的学习,在这些优秀教师的熏陶下,带着对体育教育事业美好未来的渴望与寻求,不断锤炼自己,不断提升自我,未来的教学之路会走得更远。
第二篇:体育与健康专题教学研讨
小学体育与健康专题教学研讨活动记录
金坛市薛埠中心小学
陈香娟
4月1日下午,小学体育与健康专题教学研讨活动在常胜小学举行,我们课题组成员参加了课堂观摩:第一节课是常胜小学邹美菊老师执教水平一二年级《立定跳远》;第二节课是薛红芳老师执教水平二四年级《花样跳绳》。
邹老师的《立定跳远》课围绕“春游”这一主题贯穿全课教学,用拼板作为立定跳远的器材,让学生在“春游”的情境中通过模仿、体验、观看、掌握学习的方法;在课的准备部分,穿插“荡秋千”、“拍皮球”等小游戏,体现技能教学前置的理念;课中教师通过“高人、矮人、超人跳”游戏,让学生自主体验跳荷叶,初步感知立定跳远的动作整体和连贯性,成功解决了立定跳远中的预摆、半蹲、双脚同时起跳的动作;巧用“鲤鱼跳龙门”这一环节,让学生在自主练习的过程中,逐步掌握重点、突破难点,从而达成教学目标;最后,在“春游”的音乐声中回归主题,结束本课。
听完课后,我们课题组对邹老师的这节课做了课堂诊断,一致认为这节课的教学目标达成度较好,围绕“春游”情境展开教学,关注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游戏中让学生体验掌握了立定跳远的动作技能。教学设计思路非常清晰,在上课过程中邹老师将整个教学流程完整且完美的执行到位,使学生在教师设置的情境中带着愉悦的心情享受着这节立定跳远课。
这节课的教学流程井然有序,清晰流畅,有如下特点:
1.课前预设充分;从教案的准备上我们可以看出邹老师在课前作了很多细致与认真的准备工作,从教学内容的选择到教学目标的制定,从教学流程的安排到课堂生成的预设,都非常的详细明确。
2.教学内容的选择符合新课程标准和水平一学生的实际情况;
3.教学流程清晰有序;在教学流程上邹老师将整堂课分为“情境导入 产生需要——体验要领感知动作—— 挑战自我提高技能——愉悦身心明理悟情”四个层层递进的环节,环环相扣,循序渐进的带领我们走进她的课堂。尤其是在教学过程中不仅采用了情境设置法、讲解示范法等教法,更引导学生在练习过程中运用了师生合作学习法,这与新课程标准中的促进师生间互动的理念相当的贴切。使我由衷的佩服之余,也深深体会到了邹老师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
第二节课薛红芳老师执教水平二四年级《花样跳绳》课,课题组学习后认为薛老师这节课有其独特的闪光之处:
一、教案的设计也比较巧妙,教学目标制定也比较到位,教学重点突出。
二、教学过程体现了学生的年龄特点,更多是让学生在自己活动的过程中发现跳绳的独特用处。学生的自己支配时间比较充裕。
三、从学生的表现看,对于学生身体素质提高有一定的效果。而且课中安排了四个关卡,由小组长保管,课的过程中小组长读出卡片上得任务要求,学生尝试达到。这个环节安排很有新意,在一定程度上能促进学生的提高。
课题组经过讨论之后得出这样的结论:
一、还可以加强教学组织的条理性,合理调动队伍队形,充分发挥小组长和体育委员的功能。
二、在教学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但对于自己的主导地位没有体现。整个教学过程显得有点散乱。
三、教学设计中的重点和目标没有充分体现。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跳绳,而且对于有创意的跳绳没有作出总结。
最好的课永远是下一节课,我们始终抱着这样的信念,我们希望以后能在课题研究的引领下,不断地在实践中提炼、总结,在反思中提高课堂驾驭能力。
第三篇:关于市中小学体育与健康优课研讨活动的通知
关于参加市中小学体育与健康优课研讨活动的通知
各镇(街)中心学校、局直学校:
为了更好地组织本市体育教师参加“湖北省中小学体育与健康好课堂”赛课活动,对参赛视频课进行规范和提升优课质量,特举办本次研讨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目的引导中小学体育教师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创新教育教学方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引领课程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质量。
二、活动主题
创新教学方式,促进质量提升
三、活动内容
1.学校校长分享省优课获奖经验;
2.解读《2021年“好课堂”体育与健康学科展评活动方案》
3.研究教学内容的选用及单元计划、课时计划的规范制定等;
4.观看一节视课并进行分析。
四、参加活动人员
各镇(街)中心学校、局直学校各派送1名40岁以下专职体育教师参会
五、时间和地点
时间:
2021年5月17日上午8:30开始
地点:##学校
六、其它
交通食宿自理,回单位报销。
区教研中心
2021年5月14日
第四篇:体育与健康课教学反思
体育与健康课教学反思
祁海全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采取一定的教学组织形式来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从而实现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目的。然而,教无定法,任何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都是根据一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而变化的。因此,怎样抓好中学体育课的组织教学,使之更好地为教学服务,这是我们当前急待探讨的问题。下面笔者从体育教学的组织过程入手,根据体育课的特点、体育教材特点以及中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结合教学实践心得,对组织体育教学进行以下几方面的分析。在中学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体育课是通过身体的各种练习,使体力活动与思维活动紧密结合,掌握体育知识、技能和技巧以及室外上课的特点,行之有效地组织教学。
1、抓好体育课堂常规的组织教学。
体育课堂常规是规范体育课的必要条件。教师必须严格认真,坚持不懈地抓好体育课堂常规教育。尤其是要抓好整队集合、服装、精神状态、礼貌行为、组织纪律、学生守则、场地器材的布置与收拾等常规训练与教育。在教学中,教师要严格要求,反复训练,使学生变成自觉行动,以保证体育课的顺利进行。
2、抓好体育课各阶段的组织教学。
体育教学过程是由开始、准备、基本、结束四个部分组成的,由于四部分教学内容和学生情绪各不相同,因此,教学中教师要灵活地组织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切忌出现先紧后松、龙头蛇尾的不良现象。上课前,教师要组织学生布置好场地器材等,为上课作好准备;上课开始时的组织教学特别重要,教师要抓住学生大都还处在课间休息活动的兴奋状态中的特点,采用趣味游戏,如:“请你跟我这样做”,或“反口令训练法”等方法集中学生注意力,使他们兴奋的情绪稳定下来;基本部分是体育课中的重点部分,教师应力求做到精讲多练,语言生动,并不断改变练习方法,如在练习中引入竞争性游戏,不同形式的分组练习等,提高学习兴趣;结束部分,学生的情绪极易松懈,此时教师的组织教学更不能忽视,应采用一些调节情绪和恢复体力的放松性练习,保持学生兴趣,如舞蹈放松、意念放松,同时作好课堂的小结。
体育与健康课教学反思
祁海全
1、同一教材的组织教学。
体育课中,同一教材在不同课时中重复练习的难度要求是不一致的。如初三年级投掷教材第一次课的要求是教会学生投掷方法;第二次则要求学生初步掌握投掷方法,通过多次的重复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投掷方法等,每一次重复练习的难度都有所提高。对此,教师在教学中对同一教材的重复练习如果每次都采用同样的组织教学方法,学生自然会感到枯燥无味而分散注意。因此,对于同一教材的重复练习,教师要根据“动型”规律逐步提高动作难度,适当改变组织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上面举的投掷一例,随着课时的变化,教师可采用“打靶”一类趣味性游戏或竞赛等,达到激趣的目的。
2、不同教材的组织教学。
中学体育包括田径、球类、技巧、武术、体操等多种教材,不同的教材有其不同的特性。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把握教材特点。挖掘教材潜力,勇于创新,将组织教学与教材特点有机结合,改变传统中单一的千篇一律的组织教学形式,变学生被动的接受为主动的学习,从而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教学效果。如田径教材的“跑”,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跑的特点,运用竞赛、奔跑游戏等增加教材的趣味性。
3、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由于学生注意力在课的前半部达到高峰,意志力在课的中后部达到高峰,情绪则在课的后半部达到高峰。根据这一特点,教师在组织教学中应把新教材安排在课的前半部分。有利于学生对新教材的学习、理解和掌握;在课的后半部分则应安排一些竞争性、游戏性较强的内容,激发学生兴趣,同时,要做好主教材与辅助教材的搭配,尤其要抓住主教材与辅助教材的内在联系进行组织教学,以提高教学效果。灵活运用组织方法。针对儿童生理和心理特点,在教学中,教师的组织教学要尽量体现出“新、奇、活”的原则,采用多种多样的、生动活泼的,使学生能够产生强烈兴趣和新鲜感的组织形式,以增强教学的吸引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如一节课中,教材之间的衔接,传统的调队方法显得机械、死板、单一,且容易出现散乱的状况,而此时教师采用游戏或舞蹈等教法。进行衔接,既会使学生感到新奇,又会使教学活而不乱,顺利过渡。
4、教顺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手势、眼神、语言”的作用。即用“手势指挥,眼神暗示,语言激励”组织方法。“手势、眼神”是无声的语言,具有其它组织方法不可替代的作用。如学生在教学中注意力分散开小差时,教师用眼神暗示,就会集中学生注意力等,教师的语言激励要以表扬性、勉励性的语言为主,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教师在教学中除了要遵循以上教学特点外,还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组织方法,保证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从而实现教学目的,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体育与健康课教学反思
祁海全
由于体育课大都是在室外进行,组织教学的目的就是要排除各种干扰,激发学生兴趣,从而完成教学任务。只有合理而周密地组织教学,才可能使学生从物质上、从心理上作好充分准备,从而保证体育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因此,组织教学是上好体育课的关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教材三者通过复杂的相互作用,使学生成为一个动态的统一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采取一定的组织教学形式来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从而实现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目的。然而,教无定法,任何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都是根据一定的 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而变化的,怎样抓好初中体育课的组织教学、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呢?
一、根据初中体育课的特点组织教学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体育课是通过身体的各种练习,使体力活动与思维活动紧密结合,掌握体育知识、技能和技巧以及室外上课的特点,行之有效地组织教学。
抓好体育课堂常规的组织教学。体育课堂常规是规范体育课必要条件,教师必须严格认真,坚持不懈地抓好体育课常规教育。尤其是要抓好集合整队、服装、精神状态、组织纪律、场地器材的布置与收拾等常规训练与教育。在教学中,教师要严格要求、反复训练使学生变成自觉行动,以保证体育课的顺利进行。
抓好体育各阶段组织教学。体育教育过程是由开始、准备、基本、结束四个部分组成的。由于四部分教学内容和学生情绪各不相同。因此,教学中要灵活地组织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切忌出现先紧后松,龙头蛇尾的不良现象。上课前,教师要组织学生布置好场地器材等,为上课作好准备;上课开始时的组织教学特别重要,因为体育课前,学生大部分在操场上进行各种活动,他所注意观察的对象目标较多,思维比较活跃,注意力比较分散。因此在组织课堂教学前,采用趣味游戏。如做反口令训练游戏,将全班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使他们兴奋的情绪稳定下来:基本部分是体育中的重点部分,教师应力求做精讲多练,语言生动,并不断改变练习方法。如在联系中引入竞争性游戏、不同形式的分组练习等,提高学生兴趣。结束部分,学生情绪极易松懈,此时教师的组织教学更不能忽视,后采用一些调解情绪和恢复体力的放松性练习,保持学生兴趣,如舞蹈放松,同时做好利用结束部分对课堂进行小结。
体育与健康课教学反思
祁海全
1、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
传统的体育教学是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学生跟着教师转,教师跟着教材转,教师教无兴趣,学生学无乐趣。新课程以“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要求教师心中要装着每位学生的喜怒哀乐和身心健康,把学生看成学生的主体,学习的主人,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将学生的全面的发展放在首要地位。如,首先,根据学生的体能和体育基本技能的差异,确定教学目标、安排教学内容,让全体学生都有平等参与体育活动的机会。其次,关注学生的需求,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让学生在自主的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享受学习的乐趣,养成健全的人格。
2、转换角色,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传统教学中的师生关系,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教师不仅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体育活动的组织者,成绩的判定者和绝对的权威者,而且,总是千方百计地把自己的要求“格式化”,根据自己的思路进行教学。新课程要求教师从知识技能的传授者转变成学生发展的促进者,由居高临下的指挥者转变成合作型的良师益友,使教学过程转变为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标准的过程。例如,在上立定跳远课时,我改变了以往惯用的教师讲解、示范→学生模仿练习→纠正错误动作,这一传统的“格式化”的教学方式,采用了让学生在师生共同创设的虚拟的动物王国运动会中,学习模仿各种动物的双脚起跳,双脚落地(立定跳)的方法。学生通过实践→思考→创造→发现→学习等步骤,在老师的鼓励和师生共同探讨、实践下掌握了动作技能。整个学习过程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服务者,在与学生平等的交往中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在一旁起着鼓励、促进作用,如此合作教学较以往事半功倍。
第五篇:《体育与健康》教学课说课稿
篮球说课稿
一、学生情况分析
篮球运动在潮汕地区发展比较活跃,群众活动的热情相对于其他运动也较高。受地区的影响,初中学生对于篮球运动也表现出高涨的学习热情;但是初中学生身体发育尚未成熟,学习的情绪较不稳定,对篮球知识的了解比较少,运动技术水平相对较差,很容易就形成一些错误的动作。及时地给予学生正确地指导既可以达到发展学生身体机能、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同时也为培养高技能运动员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相信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会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二、指导思想
本课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自练能力,旨在增强学生的体育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并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本课以篮球为主教材,结合初中学生对运动比赛所表现的浓厚兴趣,通过把篮球运动的基础技术充分结合到教学比赛当中,营造活跃、有序的教学氛围,达到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之间的竞争意识和团结互助的崇高精神,从而建立学生间和谐的人际关系。突出学生为主体及教师的主导作用,获取最佳的教学效果。
三、教学目标
本课依据新课标水平四的社会适应领域为学习目标。
1.认识目标:通过练习,加强行进间低手上篮的动作,提高学生弹跳能力和奔跑速度、灵敏等身体素质。
2.技能目标:通过学习,使每个学生对技术动作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及教学比赛,加强人际交往,正确处理好人际关系,培养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教材选择:
1.篮球:行进间低手投篮
2.选项练习(篮球、毽球)
五、教学重难点:
跑动中的运球与上篮的协调配合。
六、教学分析:
篮球:本节课把篮球作为锻炼身体的一种手段,通过反复练习,发展学生的篮球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在实践中加强相关知识的传授,使学生自主的掌握动作和练习方法,能够在比赛练习中自主地锻炼、展现出篮球运动中良好的体育道德和团队合作精神,从中获得乐趣和成功感。
选项练习:根据球类的相关性。在教学中,充分让学生自主安排,主动参与自己喜爱的运动项目。能够在活动中掌握锻炼项目的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发展身体素质、提高体能。培养勇敢、顽强、积极进取和团结合作的优良品质。
七、教学法:
本节课主要运用完整与分解的直观示范等方法进行教学,发挥学生所具备的运动技能和身体素质条件,因材施教。从中启发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进行探究式的学习。在选项练习的过程中进行点拨指导,让学生在本节课中充分利用上课的时间和空间,加强一项球类的技战术,加强学生的自主培养和自我锻炼。以共同促进和发展的形式完成本课学习。
八、教学顺序:
根据本课的教材特点,要使学生的内脏工作能力适应人体生理机能,活动能力的变化规律为(逐渐上升-相对稳定-逐渐下降-恢复的规律)采用以下方法:
第一部分:(9')
1.课堂常规:体育委员整队,报告人数,师生问好,检查服装,教师宣布课的目标和
课的内容及课的要求。要求学生做到集队快、静、齐、精神饱满。(1')
2.队形练习:练习内容:整队,原地各种转法,行进间各种转法,让学生根据教师的口
令进行队列练习。要求学生做到准确到位、整齐划一,养成良好的组织纪律性。(3')3.准备活动部分:培养学生运动前做好准备运动的良好习惯。增强学生自主参与锻炼的习惯。教师带领,分组练习,使关节和肌肉等个主要系统机能做好充分准备。(5')第二部分:(33')
1.篮球教学(20')
⑴.熟悉球性练习:充分发展学生的运动能力,并向学生提出具体目标:本课要使学生对运
球和传球技术有明显的提高。并在此基础上使大部分的同学形成正确的运球及投篮动作。少数同学能熟练地运球并投球命中。采用目标激励手段,激发学生产生浓厚的学、练的兴趣。
把学生分为四组分别站在篮球场两底线后方通过运球和传球的方式进行交换,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运球能力。要求:动作到位,传球准确,不要求快速,会上篮的可以上篮。
⑵.比赛游戏:在原来的基础上让大部分的学生能从原来的行进间(或慢跑)运球上篮改变
为快速运球上篮。通过教师示范少数同学能基本掌握行进间单手低手投篮。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培养学生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增强学生自信心的目的。通过比赛培养学生强烈的竞争意识。每个半场学生分成两路纵队,一队在边线进行运球上篮,另一队上前抢篮板并绕到本组另一队的后方。完成一组进球较多的一方为胜方。
2.选项练习:是本课的辅助性教材。采用分组不轮换的形式。依据学生兴趣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项运动项目进行练习。(13')
⑴.篮球半场比赛:通过比赛增强学生的技战术,发展学生的弹跳力以及速度、灵敏性,提高总体运动能力。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的精神和强烈的竞争意识。
⑵.毽球区域对抗:发展学生的灵敏性和协调性。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的精神。
⑶.羽毛球:激发学生强烈的竞争意识。
⑷.排球:发展学生的柔韧性、协调性。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的精神。
第三部分(3')
⑴.放松操:培养学生运动后做好放松的良好运动习惯。
⑵.小结、回收器材。
九、运动量预计
练习密度:50-55%
平均心率:125-130次/分
心率指数:1.56-1.62
心率曲线:双峰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