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树上的男爵》读书笔记
这次想发的读书笔记是关于《树上的男爵》的,这本书是伊塔洛.卡尔维诺“我们的祖先”三部曲之一。作为一个后现代风格的作家,他的作品其实有点难理解。但是这本书却很容易看懂,看完之后,会觉得离奇又充满童趣。这本书是超现实主义风格,内容大致是说小男爵柯希莫在12岁的时候因不满于繁琐的贵族礼仪和家人的权威下压力而爬上了树,并开始终生在树上学习、读书、恋爱、打猎、周游、帮助地面上的人,他最终在65 岁将死之日攀住路过的热气球,以一种离奇的方式消失在空中。“生活在树上——始终热爱大地——升入天空”,这就是柯希莫一生的写照。卡尔维诺的这份想象怪诞、奇特,但是又很可爱。说起来,柯希莫并不讨厌这个世界,只是树上风景更迷人:既能眺望远方的山川,也能静观地面;既可以聆听自然细碎的和鸣,也可以倾听地面的喧嚣。于是当这个倔强的小男孩开始以反叛的姿态占领树上的王国之后,就选择了这永不妥协而高于尘世的生活。日复一日,就像大树的生长,柯希莫越来越和自然合为一体,但又没有忘记人类的情感和语言,读书写字、书信往来、打败狼群、为民除害、指挥战争并且得到赏识。随着年龄的增长,柯希莫头脑更睿智,目光更长远。他在树上的一生,孤独又辉煌。如果要揣测作者的写作意图,我想关于后记的摘抄部分就已经很能体现思想了。柯希莫是一类“通过对个人的自我抉择矢志不移的努力而达到的非个人主义的完整”的人,生活在树上只是柯希莫的一种生活方式,“谁要看清尘世就要和它保持必要的距离”,相较于在云端或者在地面,树上只是他的一种恰到好处的高度和姿态,在树上度过一生并不意味着脱离人群,聊天、恋爱、帮助,一切照常。读书笔记柯希莫的生活其实没有太大的改变,只是这样的若即若离,能帮助他对这个世界看得更真切,既能巧妙的避开尘世琐事约束,又可以参与和指导地面人的生活。正因此,树上的柯希莫虽然洞察了一切黑暗与丑陋,但是依然纯真善良,并且一生勇敢、正直、热心。卡尔维诺写这本书的时候差不多正处于一个迷惘、复杂的时代。“异化”可能是描述当时人们的最好的形容词之一,看着人们渐渐被世俗磨去了棱角,失去很多美好的品质,于是卡尔维诺塑造了这样一个竭尽全力去保持一个完整真我的主人公,似乎是在暗示人们去寻找这样一种介于尘世和云端的生活方式,实现自我的完整性。看了这本书之后,仿佛自己也暂时摆脱烦恼的一切,同柯希莫一样栖居在树上,自由、率真、随性的过完一生。不得不说,卡尔维诺的文字还是很不错的,虽然在文中描述的是树上和地面两个世界,但是读起来完全没有违和感。柯希莫刚上树时生活不便的苦恼、适应之后应对地面上的人的质疑,渴望爱情和同伴的孤独感......这些都能从书中真实的读出来。《百年孤独》也是类似的虚构写作,但是感觉卡尔维诺的写作手法更加轻柔和自然。另外,我记得高中的时候做过一篇语文阅读,是卡尔维诺的另外一个短篇小品《黑羊》,读起来很是有趣,在这里一并推荐给大家。摘抄:
一、正文:
1、总而言之,他染上了讲故事人的那种瘾头,分不清真正发生过的事情和杜撰出来的故事之中到底哪个更美。真事使人回忆起许多属于过去的时光,细腻的感情,烦扰、幸福、疑惑、虚荣和对自己的厌恶而故事中可以大刀阔斧,一切显得轻而易举。但变来变去,最后发觉自己在回头去讲真实生活中体验过或发生过的事情
2、柯希莫也和佳佳一样,是一个品种的唯一代表。
3、“您是处于爱好而在树上行走吗?”......柯希莫想了一想,回答:“因为我认为这对我很合适,没有人强迫我这样做”
4、作者创立了在树顶上的完善国家,说服全人类在那里定居并且生活得很幸福,他自己却走下树,生活在已经荒芜的大地上。
5、丧事过后或迟或早就会有喜事,这是生活的规律。
6、“我也是。”柯希莫回答道,“许多年来,我为一些连对我自己都解释不清的理想而活着,但是我做了一件好事情:生活在树上。”
7、谁要看清尘世就要应同它保持必要的距离
8、对于远方的思念,空虚感、期待,这些思想本身可以绵延不断,比生命更长久。
9、那是大自然的手笔,从一点开始不断添枝加叶,这同我让它一页页跑下去的这条墨水线一样,充满了划叉、涂改、大块墨渍、污点、空白,有时候撒成浅淡的大颗粒,有时候聚集成一片密密麻麻的小符号,细如微小的种子,忽而画圆圈,忽而画分叉符,忽而把几个句子勾连在一个方框里,周围配上叶片式的或乌云似的墨迹,接着全部连接起来,然后又开始盘绕纠缠着往前跑,往前跑。纠结解开了,线拉直了,最后把理想、梦想挽成一串无意义的话语,这就算写完了。
10、青春在大地上匆匆而过,树上的情形,你们可想而知,那上面的一切注定是要坠落的:叶片、果实。
二、后记:
1、......于是,当我写一个完全是出自幻想的故事时,我不仅自觉的宣泄那个特殊时期的压抑感,而且还找到了走出困境的动力,也就是说,我不是被动的接受消极的现实,而是能够对其注入活力,倾扬、野性、简约风格,强烈的乐观主义,它们曾经属于抵抗文学。
2、现代人是分裂的,残缺的,不完整的,自我敌对,马克思称之为“异化”,佛洛依德称之为“压抑”,古老的和谐状态消失了。人们渴望新的完整,这就是我有意置放于故事中思想的核心—道德核心。但是除了在哲学层面的深入探索工作之外,我注重给故事一副骨骼,像一套连贯机制良好运行,还有用诗意想象自由组合的血肉。
3、寻找个人良知和历史进程之间的正确关系
4、并非是想编造一个从人际关系,社会,政治中脱逃的故事。故事中的男主不是一个像别人一样在地上行走的小人物,不是厌世者,而是一个不断为众人谋利益的男子汉,投身于那个时代的运动,愿意全面参与积极生活,从技术进步到地方治理和精致生活。柯希莫始终认为,为了和他人真正在一起,唯一的出路是和他人隔离着,他在生命的每时每刻都顽固的为自己和为他人坚持那种不方便的特立独行和离群索居。这就是他作为诗人、探险者、革命者的志趣。
5、显而易见我们生活在一个没有奇迹的世界,人们最简单的个性被抹杀了,而且人被压迫成为预定行为的抽象集合体。今天问题已经不再是自我的部分丧失,而是全部丧失,荡然无存。
6、《树上的男爵》中有一条通向完整的道路,这是通过对个人的自我抉择矢志不移的努力而达到的非个人主义的完整。
第二篇:《树上的男爵》读后感
读书笔记:《树上的男爵》
作者:伊塔洛·卡尔维诺。
伊塔洛·卡尔维诺(ItaloCalvino,1923-1985)是意大利后现代主义作家之一。他以想象诡谲,风格多变,擅长杂糅实际和幻想以及抽象的哲学和科学观念,并诉诸具体生动的叙事方式呈现,而闻名国际文坛。他的作品融现实主义、超现实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于一身,以丰富的手法、奇特的角度构造超乎想像的、富有浓厚童话意味的故事,深为当代作家推崇,并给他们带来深刻影响。
译者:蔡国忠、吴正仪
作品介绍:《树上的男爵》是卡尔维诺倾向于现实主义的小说。《树上的男爵》是卡尔维诺《我们的祖先》三部曲之一,另外两部是《分成两半的子爵》和《不存在的骑士》。《树上的男爵回答人怎样才能找到一条生活的道路。
故事人物:
主人公“我”:彼亚乔
哥哥:柯西莫·皮奥瓦斯科·迪·隆多
柯西莫初恋:薇莪拉
父亲:阿米尼奥·皮奥瓦斯科·迪·隆多男爵
母亲:科拉迪那·迪·隆多
姐姐:巴蒂斯塔(住家修女)
律师骑士:埃内阿·西尔维奥·卡雷加(父亲的异母兄弟)
神父:福施拉弗勒尔(家庭教师)
故事内容:
一、1767年,意大利翁布罗萨具有反叛精神的贵族少年柯希莫·迪·隆多(那时他12岁)。一天,他魔鬼似的姐姐巴蒂斯塔做了一些令人毛骨悚然的菜,比如被砍去头的蜗牛,他父亲命令他把这些菜吃下去。为了对抗父亲的专制和不公正,柯西莫像同龄的孩子会做的那样,一气之下爬到了树上。但和别的孩子不一样,他发誓不再下树。
二、柯希莫在树上观察树下人的行为,并且爬上了玉兰树进入与自己家对立的翁达利瓦家花园,遇金发女孩薇莪拉,她喜怒无常、野蛮任性、阴险狡诈,逼柯西莫下树,还从她那儿得知强盗头叫贾安·德依·布鲁基。
三、吃的、穿的,一切都是靠彼亚哥负责“物流”传送,第一次柯西莫没同家人一起吃饭。
四、五、柯西莫熟悉了森林中的一切路线并与毛贼们相识,得知欣富罗莎这个人。了解到欣富罗莎帮助毛贼们又背叛他们,而且欣富罗莎就是薇莪拉。作为将军后裔的从未上过战场的母亲醉心于军事一直用作战装备寻找柯西莫。
六、父亲借捉拿柯西莫的名义让卡雷加骑士带仆人闯进翁达利瓦家。柯西莫杀死野猫并在薇莪拉面前炫耀,却因送薇莪拉的离去而嚎啕大哭。
七、巴蒂斯塔抓柯西莫失败。父亲对异母兄弟卡雷加异常的信赖。
八、柯西莫与父亲的谈话很不乐观。神父在树上给柯西莫上课。
九、柯西莫常与农民聊天,充当不同伙人的中间人。马克伯爵对柯西莫称赞并同意姐姐巴蒂斯塔(由于性丑闻被迫成为了一名近乎变态的住家修女)与马克伯爵少爷结婚。
十、细写柯西莫在树上的生活,与一只被人遗弃的矮脚猎犬交上朋友,并得知是薇莪拉的狗,取名叫佳佳。
十一、柯西莫与骑士之间的理解甚至是友谊,两人在养蜂与水利工程上意见不谋而合。但其实缺少热情。
十二、柯西莫救贾恩•德依•布鲁基,让一个臭名昭著的大盗爱上阅读并有他自己喜欢的类型,柯西莫把打猎来的猎物与书店老板奥尔贝凯的书作交换。贾恩•德依•布鲁基被乌加索和贝尔—洛雷陷害致死,但死前人惦记着《克拉丽莎》的结局。
十三、柯西莫阅读了一系列连神父都不懂的大百科全书。古板冷漠的神父为了躲避宗教裁判所的审讯来到翁布罗萨成为了家庭教师,最终
因贝勒的著作被抓。
十四、柯西莫帮助人们解救森林大火、建立了防火系统而得到好评,男爵把自己的剑送给柯西莫让他防身自卫。十五、十六、柯西莫发现骑士与海盗勾结,柯西莫领导着穷人赶跑土耳其海盗,并抢回了海盗洞穴里的财富。骑士被海盗认为是叛贼,因此被杀。柯西莫不忍心告诉对父亲骑士的卑劣行径,隐瞒骑士的真正死,父亲因骑士的死越来越颓废直到死去。柯西莫变成了迪·隆多男爵,并开始寻找传说中生活在树上的西班牙人。十七、十八、柯西莫找到西班牙人得知他们是被流放的西班牙贵族,并与他们交流生活中的琐事如何解决的,还与乌苏拉相恋。柯西莫在这群贵族中大显身手,教他们生存之道。后来被流放的西班牙贵族被赦免将到格拉纳达去,柯西莫因为不能下地而与乌苏拉分手。
十九、人们对柯西莫的私人生活议论纷纷。柯西莫曾经试图写出一份《一个建立在树上的国家的宪法草案》,在其中描写想象中的由正直的人们居住的树木共和国。
二十、彼亚哥得知柯西莫的名声之大。在母亲病重时赶回家,发现母亲对柯西莫的过分依赖。彼亚哥结婚后因妻子对柯西莫的恐惧一家人隆多旧封地的古堡。矮脚狗跑进托莱马依科公爵的禁猎区,柯西莫等了好几天得知佳佳被照顾地很好。二十一、二十二、二
十三、柯西莫再遇薇莪拉,跟薇娥拉有了一段起初轰轰烈烈最后让他痛不欲生的爱情。薇娥拉与其他男人暧昧不清,柯西莫与薇娥拉感情破裂,柯西莫疯了。
二十四、柯西莫帮助人们杀狼群。
二十五、二
十六、柯西莫打败唐·苏尔皮奇并在共济会名声大震。柯西莫的理想建一个公平、自由、平等的世界共和国。柯西莫给大家编了《诉苦书与希望书》。
二十七、柯西莫躲在树上与奥地利士兵斗争,帮助法国军队。
二十八、二
十九、他在一棵漂亮的核桃树上接受了拿破仑的拜访。柯西莫老了,遇到俄国士兵来打拿破仑。
三
十、柯西莫死都不下树,医生用梯子爬到树上给他看病。最后,当一只热气球飞过树顶,他像个孩子一样一跃而起,抓住气球的锚绳,被它带着飞走了。
读后感:
“树”上的“童话”
【摘要】卡尔维诺虚构了一大片的树林,主人公柯希莫得以不用下地在树上度过了大半生。虽然最终在孤独中去世,却比许多人更为出色地度过了自己的一生。同为树荫下长大的孩子,谁不曾爬上大树慈祥的老枝?因为贪玩,在父母的责骂之后,我们也偶尔作过柯希莫式的举动,躲在隐秘的一棵树上不让人发现,可是最终却在父母焦急的呼喊中,在越来越可怕的黑暗里败下阵来,偷偷溜回家里。我们慢慢长大,上去的次数越来越少,最后完全忘记了自己曾经上去过,忘记了曾经在上面用一种英雄的姿态俯视过地上的一切。
【关键字】树上的生活童话现实
【正文】
风还在轻轻的吹着,我眷恋着夜晚的天空,眷恋着那片令人神往的树林,望着大自然,自己似乎感觉到心灵被净化了,整个人感到好轻松。
一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是要活的潇洒、活的坦荡、活的快乐。但一个人,若是真要做到这些,那的确是不容易的,面对社会中复杂的人际关系,面对有时遇到的一些很棘手的事情,那真的是每走一步都要小心慎危。
我没有柯西莫的勇气和胆量。他可以不顾家人的反对毅然走上自己喜欢的旅程,他不需要犹豫,那种魄力非凡人所能及的。作者以近乎忧伤的笔调,叙述的是柯希莫对世俗生活的抵抗:爬到树上,远离红尘。树就是柯希莫的上帝和家园。
如果柯希莫没有爬上树,那么他的一生可能也就是过着贵族应该享受的中规中矩平庸安逸的生活了,但是他不接受地面上这种平庸、世俗、乏味生活。我羡慕他。
通过柯希莫的视眼,我贪婪地饱览树上风光,指点烟岚,心弦颤荡。现在我会不经意地留意身边的每一棵树,在沙沙的树叶间,仿佛看见树枝上躺着一个少年,目光一直哀伤地注视着远方。会幻想着如果自己舍弃一切、爬到树上生活会是什么样子。
有人说,“树”是一种象征,象征着一个理想的世界,人们在那里过着一种与地面决然
不同的生活。那么通向这个世界的路在何方呢?在城市化膨胀的社会,“树”似乎越来越少了,我们越来越感觉到居无定所。我们找不到栖身之处,只能流浪在车水马龙中盘旋着。
我对这部童话里的“树”的喜爱程度超过对任何其他童话中的魔法棒、飞毯或是咒语。向天空延伸的树干构建了与地面的“距离”,翁布罗萨连绵茂密的树木的枝叶构建了一个特殊空间。独特的距离与空间实现了卡尔维诺的魔法术—轻盈。
我喜欢卡尔维诺的原创性,就像一个巫师,说着新奇怪异的故事,却是连接着人类的来路和历史。我们都是地上的人,我们都在体验沉重,但恐怕并不自知,当我们随着柯西莫走进树上的小人国,我们就看到了自身的沉重,"轻盈"恰恰是沉重的一面镜子,文字依旧承载生活之"道",但"道"却凸现于文字所营造的想象力空间中,总是与实际生活拉开一端很美的距离,这就是卡尔维诺。
卡尔维诺让公柯西莫在树上轻盈地跳来跳去,真是绝妙。“我的哥哥揪住头上的枝条,跳上去,转移到更浓密的枝叶里,从那里跳到另一棵树上,走得无影无踪。”这样,用柯西莫的形象来说明卡尔维诺的轻逸。
卡尔维诺童话的方式严格的现实主义的手法讲这个故事。卡尔维诺想到了童话,人们的惯性思维是:童话只是一个故事。这样的思维消解了生存选择这个主题的沉重压力,而童话自身的深入浅出的叙述特点也与作者的要求一拍即合。
首先是人物的童话。主人公柯西莫出身贵族家庭这是童话中最典型的人物原型再现。西方童话当中最为常见的人物原型就是王公贵族,频频出现在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等之中。
其次是自然环境的童话。童话里最为常见的自然环境的原型是村庄和森林,卡尔维诺对森林的喜爱由来已久(他的父亲是植物学家,自小就跟随父亲在森林中长大),柯西莫从12岁到65岁从来没有离开过树林,这样的故事本来就是一个童话,只有在童话中一个孩子到老不下树才真实可信。柯西莫做了天下孩子想做却没能做的事。
再者是叙述人的“童”化。《树》的故事由柯西莫八岁的弟弟彼乔亚叙述,小说的发展也符合儿童的心理。柯西莫兄弟俩为拒吃蜗牛,偷偷在装蜗牛的桶底凿一个洞,铺就了一条隐秘的逃生之路,于是出现了一家半夜起来寻找蜗牛的混乱状态,小孩子这样叛逆的方式充满了童趣,让人啼笑皆非。
不难看出,在主人公身上可以看到作者本人的痕迹。在树枝间轻巧跳跃的不是男爵,而是卡尔维诺的灵魂;在树上完成一个欧洲知识分子的教育和创建新思想的也是卡尔维诺;同情贫弱的和疯狂恋爱的他无不带着“卡氏色彩”;他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也不忘不触地的誓言,他用最后一点力气攀住卡尔维诺派去的热气球飞离人世。
我觉得《树上的男爵》几乎是在描绘一种孩子般的趣味,写带着这种趣味的主人公柯希莫如何竭力的保有这种珍贵的趣味不被世俗所吞没。读到后来发现,这种孩子气的趣味才是我们的未来。树上的生活是怎样的,我们谁也不曾想象到。但是柯西莫的树上的生活在卡尔维诺无比宏伟的想象之下略带夸张的显现出来了。
我长久地迷恋着男爵柯西莫在树上奋力攀援、跳掷翻腾的身影,柯西莫下到最低的一根树枝的时候,他距离地面只有一尺来高,而这一尺来高却成为我们永难跨越的距离。柯西莫的故事似乎是在启示我们,其实,我们只需一抬腿,便可以逃离琐屑、平庸的世界,去创造另外一种生气勃勃的生活。然而,事实上,我们无法舍弃脚踏实地的安全感,海阔天空的自由由于无法预知的艰厄与险阻成为我们难堪的重负。
我想,可以这样说,生活的出路还是在现实中,但又高于现实,寻找这种出路本身就构成了生活的意义。寻找离不开勇气,而勇气又来自纯洁的理想。一个人如果在这些大的原则下度过自己的一生,那他的生命就不会虚度。
只要我们热爱生活并且志存高远,有纯洁的理想,终其一生积极探索,努力脱离庸俗和低级趣味,不管结果如何,我们的生命就不会虚度。
【参考文献】
1.展月英,《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重新审视——<树上的男爵>简论》,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第22卷第4期,2005年12月
2.陈培浩,走向卡尔维诺———论王小波对卡尔维诺的接受,文教资料,2008年5月
3.周小莉,《<树上的男爵>中身体形态与主体的现代性展开》,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0卷第4 期,2008年8月
4.钟菲,《“ 生活在树上”——解读卡尔维诺的小说<树上的男爵>》,常州工学院学报,2004年10月
第三篇:树上的男爵读后感
《树上的男爵》小说思维活跃、思想深刻,深刻的刻画了现实的种种弊端,启迪人们对人类的命运和现实社会予以深入思考。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帮助!树上的男爵读后感1
《树上的男爵》是意大利作家伊塔诺卡尔维诺关于人如何实现自我的经验三部曲中的第三部,三部曲:《不存在的骑士》写争取生存,《分成两半的子爵》写追求不受社会摧残的完整人生,《树上的男爵》中描绘出一条通向完整的道路—通过对个人的自我抉择矢志不移的努力而达到的非个人主义的完整。三部曲通过三个故事讲述了通向自由的三个阶段。
去年春节的时候何凯文老师在QQ空间推荐了一个书单,照单在当当搜索,买了十几本书,欧洲作家的居多,收到书的那天,我师傅见到说,买这么多真浪费,这辈子你都读不完,我心里暗笑。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在忙碌的状态中、似乎没有时间读那么多书,在乎外在的很多东西,却很少抽出时间留给自己。
所以,决定把读书的时间抢回来,刚开始不习惯,看会书就得上网浏览网页、看些吸引眼球的新闻、和QQ好友聊上那么几句,总不得宁静,直到打开伊塔诺卡尔维诺的三部曲,被他天马行空中故事中折射出来的理念所吸引,自此坚持每天晚上睡觉前看一会书,现在回过头,那被我师傅认为我一辈子都读不完的书,都读完了,又买了比那更多的书。如今,工作依然比原来更忙,却能够抽出更多的时间看看书,只是少了些活动、多了些拒绝,才享受这怡然自得的书中乐趣,喜欢和书友们一起的畅谈,督促自己能够从中进行更多的思考。
《树上的男爵》,以一个八岁的孩子皮亚乔为线索,以第一人叙述他哥哥柯西莫爵士在树上生活一生的故事,主人公柯西莫出身贵族家庭,父亲保守、专制和不公平,为了更高的职务不惜一切代价,母亲是一个将军的女儿、喜欢军事化的事务,有一个能用各种小动物做出各种奇异晚餐的奇怪姐姐,一个给兄弟两人上课的保守神父,还有一个居心叵测的叔叔(同父异母生的)。
有一天,魔鬼姐姐用砍了头的蜗牛做了晚餐,非常恶心,而作为全文线索的“我”(皮亚乔)却未能反抗,在父亲的命令下,忍气吞声的吃下了,柯西莫却拒绝吃并叛逆的爬上了树,从此在树上度过了他的一生,在家族死对头的隔壁花园里遇到了自己的初恋薇莪拉,被她捉弄、体会最初的爱情;和贫民窑里的小偷孩子们一起经历波折的逃离、组建水利设施、组建联防队,从此完全把自己的生活建立在了树上,不再踏上地面,读书、发表文章、涉猎政治、为当地的人们造福、帮扶穷人,在一片连绵不断的树的海洋里随意穿梭,之死他也没有走下树,而是一个热气球把他带到了大海,让他消失在茫茫大海里。
读完这本书,感触最深的便是你有没有胆量勇敢地走出属于你的第一步,便坚持终生、从不妥协?柯西莫的故事似乎在说:我们只需要一抬腿,便可逃离琐碎、平庸的世界,去创造另外一种生机勃勃的生活,可我们无法舍弃脚踏实地的安全感,海阔天空的自由由于无法预知的艰难险阻成为我们难堪的重负。结合我们现实的生活,各种无形的外在力量的冲击,是否左右了你自己内心的选择?是否在阻挡你内心里向往的目标和前进的道路?你是否一直在妥协退让、而不敢去追寻更高更纯更远大的理想?你是否为了某些理想而放弃自己所有用的所有?你是皮亚乔?还是柯西莫?
读完书,你会陷入一种冲突中,在现实或者不现实的方面进行一些思考,寻找自己从小到大内心追求的真谛,在这特色的环境下,是否太过变通?还是太过执着迂腐?你是那个你想成长为的你最喜欢的自己吗?
树上的男爵读后感2认识卡尔维诺,是一件偶然的事。我是被他《分成两半的子爵》的开头所吸引:从前发生过一次同土耳其人的战争。我的舅舅,就是梅达尔多·迪·泰拉尔巴子爵,骑马穿越波希米亚平原。宜奔基督教军队的宿营地。一个名叫库尔齐奥的马夫跟随着他。大群大群的白鹳在混沌沉滞的空气中低低地飞行。
“为什么有这么许多白鹳?”梅达尔多问库尔齐奥,“它们飞往何处?”
我的舅舅是初来乍到,那时他刚刚参军入伍,我们邻近的—些公爵们都参战了,他不得不来凑热闹。他在基督徒控制的离战场最近的一座城堡里。得到了一匹战马和—名马夫的配备,赶到帝国的军营去报到。
“它们飞往战场,”马夫回答,神情黯然,“它们将一路陪伴我们。”
梅达尔多子爵早就获悉白鹳飞过在当地是吉祥之兆,他看到它们理应表示高兴。可是他感觉到的却是相反的东西,心里忐忑不安。
“库尔齐奥,是什么东西把这些长脚乌吸引到战场上去呢?”他问:“它们也吃起人肉来了,唉!”马夫回答,“自从干旱使土地枯荒,河流干涸以来,哪里有死尸,鹳鸟、火鹤和仙鹤就代替乌鸦和秃鹫往哪里飞去。”
我舅舅那时刚刚成年:这种年岁的人还不懂得区别善恶是非,一切感情全都处于模糊的冲动状态;这种年岁的人热爱生活。对于每一次新的经验,哪怕是残酷的死亡经验,也急不可耐。
“乌鸦呢?秃鸳呢?”他问道:“其他的食肉鸟禽呢?它们都到哪儿去了?”他的脸色发白,而眼睛却熠熠生辉。
马夫是一个皮肤黝黑、满脸络腮胡子的士兵,从不抬头看人。“由于猛吃害瘟疫死的人,它们也得瘟疫死了。”他举起矛枪指了一下一些黑乎乎的溜木丛,细看之下就发现这些不是植物的枝叶,而是一堆一堆猛禽的羽毛和干硬的腿爪。
“看,不知道谁先死的,是鸟还是人呢?是谁扑到对方的身上把他撕碎了。”库尔齐良说。
路上大群疯狂的鸟儿,一堆堆像木从一样的鸟的尸体,年轻不知世事冲动的子爵,构成了一幅线条清晰的画面。似乎现实的和理想的东西,残酷的和充满希望的东西杂糅了起来。我喜欢这个开头,因为它不急不躁,就这样说着话。
卡尔维诺给我的感觉,是他的确在寻找而且在创造一种“小说的无限可能性”。文学的世界的确非常广阔,找到一个立足点,找到自己可以真实表达自己、发现世界的方式,就能够创造不错的东西。我眼中的卡尔维诺(当然仅在读了他的两本书之后的眼睛里),不是一个道德的宣扬者,而是一个不断开拓思维的叙事家,他具有和卡夫卡类似的特点,即荒诞而又现实,但他们的感觉又大不相同。他的小说里没有善恶,没有对错。在《分成两半的子爵》里,他讲的是善恶被彻底分开后人的扭曲,并不是在讲何为善,何为恶。
《树上的男爵》,讲的也是一个有趣的故事。男爵在与父亲发生矛盾后,爬到了树上,从此一生没有下来。在他临死之前,他抓住了一个飘过的热气球的锚,消失了。生活在树上,自然要面对风,雨,雪,面对野兽,面对夜晚里人们的秘密,面对孤独。这样的人生,如果我也能够去经历,也是一件有趣至极的事,读了这本书,我就常常想象自己呆在树上生活的样子,还很向往。书中的另一个与男爵平行的人物,就是以第一人称“我”在叙事的男爵弟弟,一个普通人,像我们一样规规矩矩、正常生活的人。
“谁应当看清尘世就应当同它保持必要的距离”,这是男爵解释自己呆在树上的原因,或许,这也是很多作家、思想家保持独立时常常告诉自己的东西,也是我们这些充满烦恼的人类所希望的一种状态。书中,面对那些不知道为何而战的士兵,男爵说:“许多年以来,我为一些连对我自己都解释不清的理想而活着,但是我做了一件好事情:生活在树上。”为什么生活在树上是一件好事,他没有说,我想说,但是也不知道。他以一种与众不同的方式参与着生活,他一直坚持在树上,无论多么的孤独,遇到什么样的紧急情况,他都没有下来。从这一点讲,这是一个一直在坚持一些东西的人,一个活在另外的多彩的世界里的人。他过着一种甚至让人有点嫉妒的生活。
其实,我很佩服卡尔维诺的一点,就是他把自己深深地隐藏起来,认为一个作者只有作品有价值,不对外提供任何传记资料,他甚至隐居了15年。我佩服这种怀着这么强烈的感情,关注写作本身的人。
小说的结尾说:“纠结解开了,线拉直了,最后把理想,梦想挽成一串无意义的话语,这就算写完了。”这也是我的感觉,想要些一篇文章,也是因为心里有纠结,解开了,也就算完了。
树上的男爵读后感3第一次见到作家卡尔维诺的名字,是在一篇罗列“文学败类”的文章上。但凡“文学败类”,不外乎是无视糟糕至极的家境,义无反顾地将灵魂奉献给文学女神;抑或有对职业严肃高贵的父母,而自己非要奔跑在文学这条对成为社会栋梁全无助益的道路上。前者譬如马尔克斯,后者譬如卡尔维诺。
卡尔维诺的父母都是热带植物学家。大概文学面对自然科学时总会有些底气不足,“我的家庭中只有科学研究是受尊重的。我是败类,是家里唯一从事文学的人。”他少年时梦想成为戏剧家,念大学时不得已选了农艺系,最终从文学院毕业。而卡尔维诺也不像其他作家那样对植物一笔带过,他总要认认真真地写上学名,恨不得连拉丁文名一起写上,也不知是对父母职业的讽刺还是致敬。
合上《树上的男爵》的书页后,我开始想象作者的构思过程。他的头脑里出现了一个形象:一个攀爬在一棵树上的少年。他爬,会发生什么呢?是不断地攀爬然后走进另一个世界,还是在攀爬中遇见奇妙的人?他爬,然后习得新技能,每天在枝干纵横交错的树木间跳来跳去,在属于家族的森林中漫游,甚至拒绝下地,在树上度过一生。这应该是一个人从人际关系、社会、政治中逃离的故事吗?不,那未免太过肤浅。他不该是个厌世者。事实上,人们将因他的机敏、热忱和组织能力而敬爱他。他将投身于那个时代的运动,用他的权力和威信,全面积极地参与生活。但他会笃信:只有先与人疏离,才能真正与他们在一起。于是他在生命的每时每刻都顽固地坚持这种古怪的离群索居。他叫柯希莫。
为了让主角长期生活在树上有个相对合理的解释,他得有一群并不恶毒,却专横而不近人情的亲戚,上树就成为青春期的倔强反抗。他还得有一个理解他的家人,为他提供外界讯息和生活必需品,于是稳重又通情达理的弟弟承担了这个角色,即本书的叙述者。而在那片植物繁茂的故事发生之地,树木随着剧情需要可以遍布整个翁布罗萨,甚至一直长到码头上的树木,大大拓宽了柯希莫的生存空间。
他会遇见一群被流放到树上的旧贵族。他们看似亲密无间,实则不过是被命运驱赶到同一条路上。等到贵族们的人生有了拐弯的可能,他们便急不可耐地回归大地。唯有柯希莫,出于诗人和探险家的志趣,当不存在任何外部理由时他仍然留在树上。如同《海上钢琴师》中的1900,宁愿与船一同被毁灭也决不上岸。
全书的结尾在我眼里也是相当高明的。柯希莫在垂垂老矣之年,倚在树顶,用与年轻时别无二致的矫健身手拽住了一只路过的热气球,在朋友们的惊呼声中离开了他们的视线,在气球着陆前消失了。这是他的墓志铭一生活在树上一始终热爱大地一最后升入天空。作者并没有暗示柯希莫有生之年还有开始新生活的可能性,但也许是因为他近乎传奇的一生带给我的幻想,我无端地回忆起《基督山伯爵》的尾声:主人公与爱人驾船远航,只余天际一朵白浪,可他的朋友并不为分别感到遗憾。因为正如伯爵说过的那样,人生最重要的,不过是“等待”和“希望”!
树上的男爵读后感4《树上的男爵》讲的是一个名叫柯希莫的男孩,生活在贵族的家庭,在十二岁时离家出走,并且一辈子没有回到过地面,在他父亲死后,他继承了爵位,故题目为《树上的男爵》。
他为什么要离家出走?显见的原因是对他父亲专制的顶撞,但故事的叙述者,他的弟弟写道:“我哥哥表现出的拗劲头中蕴藏着更深厚的东西。”应该说这更深厚的东西是小说最最核心的精神。
有趣的是,虽说是离家出走,但他其实从未中断过与家人的联系。他弟弟自不必说,经常跟他在树上玩耍。他的母亲,也很快就接受了这样一位古怪的儿子,常常用望远镜看他,并摇摇彩旗互通消息。只有他的父亲,始终板着面孔,在外人面前深以他为羞耻,但他最终还是把他的爵位和宝剑交给了儿子,这象征着最终的承认。
他虽说一直生活在树上,但他并没有变成野人,有着文明人的行为规范,例如他专门在树上找了一处作为厕所,也受着程度高的教育,他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图书馆,甚至还与狄德罗等人有书信往来。叙述者有这样一句话:“我自始到终都清楚他的位置,在这里,在我们这一边。”我在读时琢磨不出,“我们”指的是什么,直到柯希莫在接受爵位时所作的承诺:“我将尽一切努力以配得上人这个称号,我将具备他的一切品质。”我才明白“我们”指的就是人。
尽管他一直住在树上,但他也没成为一名隐士。他经常帮助当地人,甚至领导过众人对抗火灾和野狼,他也加入我种各样的工会。并且正由于他一直待在树上,他逐渐对树木乃至自然有了感情,诚如叙述者所言:“他那时爱邻人爱自然也爱自己。”
总之,他离家出走并住在树上的原因并不是逃避,他没有逃避家庭,没有逃避文明,没有逃避社会。那么他做这一切的目的究竟何在呢?伏尔泰在书中也问过柯希莫的弟弟同样的问题,回答是:“我哥哥认为,谁想看清尘世就应当同它保持必要的距离。”我相信很多人认为这就是答案,但在我看来这只是一句漂亮话,因为柯希莫对所谓“尘世”的态度并非是研究的,而是积极参预。
故事里,柯希莫写了本书,作者创立了在树顶上的完善国家,说服全人类在那里定居并且生活得幸福,他自己却走下树,生活在已经荒芜的大地上。这一段告诉我们,柯希莫确实试图在与尘世保持距离,那么保持距离又是为了什么呢?
故事中有一个律师骑士的人物形象很特殊,他一方面是男爵一家的管家,管理日常事务,另一方面他有着鲜为人知的养蜂的地方,这与管家的身份没有任何联系。叙述者评论柯希莫与律师骑士的关系时写道:“他总是跟在律师骑士的古怪形象之后,留心观察一种可以把自己的命运同其它人的命运分隔开来,并且成功地变成与众不现的人的方法。”一句话,做自己,我认为这就是问题的答案,这就是“那深厚的东西”。
《树上的男爵》是卡尔维诺《我们的祖先》三部曲的第二部,另外两部也同这一篇一样,有一些超现实的气氛和元素。卡尔维诺曾收集、整理并出版了〈意大利童话〉,这就让人怀疑《我们的祖先》是对这些童话的一种仿写,因为二者确实有很多共同点。但有评论认为,虽然名为《我们的祖先》,但作者描写的却是现代人的生活,确实,本篇《树上的男爵》所传达的“做自己”的精神,已经远远超出了对童话的仿写。
最后让我们看看柯希莫的离去:在他弥留之际,一个载人的热气球从树上飞过,柯希莫一跃而起,就像年轻进一样,抓住了绳索,踩在锚上,消失在大海那边。
卡尔维诺在《美国讲稿》中讲到文学的一大要素便是“轻”。我认为,柯希莫在临死前那轻盈的一跃,很好地诠释了“轻”的含义。
这样的离去方式,使得他的墓碑也与从不同:“柯希莫.皮奥瓦斯科.迪.隆多—生活在树上—始终热爱大地—升入天空。
第四篇:《树上的男爵》读后感
《树上的男爵》是意大利文学家伊塔洛·卡尔维诺的一篇长篇小说,小说以传统叙事手法隐喻了现代社会里人的迷失自我、完整性丧失以及焦虑迷茫的生存状态,展现了现代社会中处于生存困境下的人类个体追求自我存在空间和价值的历程。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这本书的读后感,欢迎大家阅读!《树上的男爵》读后感(一)
读卡尔维诺的书,如梦如幻,如痴如醉。我想阅读这本《树上的男爵》,是因为王小波是这位最富有创作才能,最有趣的意大利著名寓言式作家的忠实粉丝,又盛誉卡尔维诺的《树上的男爵》为完美作品。究竟这本书吸引人的魅力在何处?
《树上的男爵》为卡尔维诺的《我们的祖先》三部曲之一,与《不存在的骑士》、《分成两半的子爵》代表通向自由的三个阶段。卡尔维诺说,他想使它们成为关于人如何实现自我的经验的三部曲。而《树上的男爵》的故事中就有一条通向完整的道路,就是通过个人的自主抉择矢志不移的努力而达到的非个人主义的完整。
简单来说,就是人如何成长为一个完整的自我。故事中的主人公,柯希莫男爵,从十二岁跳到树上到六十五岁双脚从未接触过地面哪怕一步,他一辈子生活在树上,捕猎、阅读、恋爱、与人们交往、击退强盗和野狼的袭击等等,甚至组织领导革命。从此,他一生都生活在树上,却将生命更紧密地与大地相连。是不是真的只有先与人疏离,才能最终与他们在一起?
卡尔维诺笔下的柯希莫男爵就是这样成为一个完整的人,疏离人群并不意味着避世隐居式的生活,而男爵跳到树上之后,反而能够让自己与更多的人交往,获得更广阔的天地。离得太近,往往让我们无法看清现实。男爵选择自己的方式过一生,坚持自己独特的理想个性,即使地下的人们难以理解这些古怪的行为,包括他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不是选择下树,而是消失在越来越高的天空之上。
许多年来,我为一些连自己都解释不清的理想活着,但是我做了一件好事,生活在树上。这就是男爵一生的执着与荣耀。
《树上的男爵》读后感(二)断断续续在看《树上的男爵》,感觉似乎以前从来没看过,是一个全新的故事。这种感觉很好,美好的新鲜体验。从前那遍阅读,几乎没有一点印象,并未留下任何记忆和感受,但这次看却觉得,书中很多地方写得充满想象力,浪漫又丰富,让人难忘。
比如书中对翁布罗萨茂密森林的描写,各种树木的细致刻画,仿佛每种树即是一个人,有它自己的性格和风华,柯西莫生活期间必然会熟悉和爱上他们,书中说这是一种友情;还有男爵的贵族邻居——翁达利瓦家的花园,是个集世上一切奇珍异卉的园林,有一种潮湿的神秘感,尤其从遥远的东方和热带移植过来的树木,让这个植物园有了异域风情,契合了小说的奇幻感,也是卡尔维诺童年生活的反映。
卡尔维诺的父亲是意大利圣莱莫人,一个出色的园艺师、农学家;母亲是撒丁岛人,植物学家。全家人在圣莱莫生活的那幢别墅既是栽培花卉的试验站,又是热带植物的研究中心。读后感.卡尔维诺自幼生长其间,不仅从父母亲那里学到很多自然科学知识,熟知名目繁多的奇花异草以及树林里各种动物的习性,还经常随父亲去打猎垂钓。所以柯西莫得以在树上生活,一切森林生活的细节描写,都因为他这种与众不同的童年生活得以建立和完善。
其中一个故事,让人觉得残忍而悲伤。大盗贾恩·德依·布鲁基,自从他爱上读书后,荒废了很有前途的强盗生涯而被捕,在监狱里还一直惦记着没读完的一本小说,于是每天在提审之前或之后,他都双手抓住铁窗,听柯西莫给他念书。行刑前当绞索套上脖子时,他问柯西莫小说主人公的下场,“把这样的结局告诉你,我很难过,贾恩。”柯西莫回答,“乔纳丹最后被吊死了。”“谢谢。我也是这样!永别了!”他自己踢开梯子,绳子被勒紧了。
《树上的男爵》读后感(三)最近读了一本很有意思的小说叫做《树上的男爵》,小说内容如同题目一般,讲述的是一位生活在树上的男爵的故事。十二三岁的时候由于一件事情与父亲发生争执,赌气之下爬到树上,后来竟然就再也没有下来过。听起来是不是很神奇,生活一辈子怎么可能一直在树上待着呢?但是,这位男爵就是在树上度过了他的一生。
书中的男主柯希莫,是一个十分叛逆的男孩,他的父亲是一个十分古板的老伯爵,总是希望贵族可以恢复往日的荣光和繁华,十分教条化,却不曾想过他的长子竟会如此违背他的意愿。柯希莫与父亲闹翻之后,爬上树梢决定再不下来,家里人都觉得这个男孩顽皮够了之后就会下来,但是柯希莫却在树上发现了一片新天地。他在树上生活、睡觉,在树枝上走来走去,在树上打猎,在树上看着树下的人劳作、聊天、生活,他也在树上参与家里定期的礼拜及其他家族性活动。柯希莫在树上的生活很丰富,他学会了自给自足,帮农人干活换取食物,用捕获的猎物换取想要的东西。作为家里的长子,他从不觉得自己身份比普通人高贵,尽管父亲从小就这么教育他们。在树上生活之后,柯希莫在高处将一切都尽收眼底,跟平民成为朋友,跟强盗头子成为伙伴,他读书,去远处的树上旅行,过着自己想要的生活,无拘无束。爱情曾让他饱受折磨,但我觉得那应该是人生的必经阶段吧,追求过,拥有与否就没那么重要了。书中有很多有意思的人,下面笔者将几个典型人物分享给大家。
将叛逆进行到底——树上的男爵柯希莫
这个在树上生活了将近一辈子的男爵幼年时是一个十分叛逆的人,年少时期谁都会有叛逆,但是能像柯希莫一样将叛逆进行到底的人恐怕不多。小时候,我是个十分任性的孩子,跟爸爸妈妈一言不合就离家出走,躲在房子旁边的麦秸堆后边,一直到天黑都不回家,但是当爸爸妈妈找来的时候,虽然表现的十分不开心,还是会跟他们回家,小时候的“离家出走”就是这样,现在回想起来总是忍不住发笑。跟柯希莫相比这就是小巫见大巫了,只是跟父亲在饭桌上发生了争执,柯希莫上树之后就再未下来过。
最初的时候,他也没有想过自己会在树上度过余生,但是当他在树上的生活跟树下无异,并且越来越丰富的时候,他就再也没有想过要下来。柯希莫是一个十分偏执的人,在他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时候,却十分明确自己不想要什么,并且能够果断的向自己讨厌的生活方式说再见,不惧父亲的威严,不担心不靠家庭自己将会生活不下去。如果放到现代,柯希莫就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富二代,甘心放弃身份,全力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在他十二岁的时候或许不知道未来会怎样,但是无知者无畏,当生活的巨轮一步步向前推进,他勇敢的乘着风帆,昂首向前。柯希莫代表了特立独行的一类人,不担心别人觉得自己与众不同,只愿追寻自己的内心。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宇宙——骑士律师竟然擅长养蜂
柯希莫曾经认为律师骑士(柯希莫父亲同父异母的兄弟)一无是处,把家里事务管的一团乱,总是说着一些别人听不太懂的话。偶然之中,柯希莫发现自己的这位叔父对于养蜂十分在行,对水利也十分有研究。当柯希莫去跟他讨论这些的时候,竟发现律师骑士是一个挺有意思的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宇宙,当小宇宙的大门紧闭时,谁也走不进去。
高中的时候,班上有一个很内向的女生,总是喜欢坐在角落里,上课很少发言。在教室外面路过总是微微一笑,很少说话。对她印象最深的事情就是她喜欢早读的时候声音很大的朗读文言文,常听她读《滕王阁序》,其中“时运不齐,命途多舛”那几句到现在还记得十分清晰。高考临近时,教室布置成考场,总会几个人凑在一个桌子上复习功课,偶然一次和那位女同学坐到一起,言语之间,才发觉她的文采十分好,几乎每一篇文言文都可以诵读,聊起古典文学和古诗词,头头是道,那时候,我觉得她的身上是发着光的,耀眼夺目,不再是那个坐在角落里不说话的姑娘。
酷爱看书的强盗,你见过几个?
镇上有一个强盗头子,柯希莫从未见过,他十分想认识一下这个强盗头子。偶然一次机会,柯希莫救了强盗头子,强盗头子发现柯希莫在树上有很多书,就开始从柯希莫这里借书,并且十分认真的看书。强盗头子对书陷入一种狂热的喜爱之中,除了看书,对于任何事情都不再有兴趣,包括去抢劫。直到最后入狱,他还惦记着自己读的那本书的结局,柯希莫在树上为他读完结局,他如同书中主人公的结局一样被吊死。
说到强盗,人们一般都会想到杀人放火抢劫,很少有人会把强盗与读书联系到一起。对于强盗来说,抢劫或许是跟种地、经商一样的职业,很多人成为草寇也是被逼无奈的吧!说到这里,笔者想到了“程式化思维”,人们总是习惯以定式思维去想他人的生活习惯、处事方式等,甚至把一些非常态的事情当成一种常态,思维会发懒,更何况知主导思维的人类呢?
小结
柯希莫的一生,为镇上公共事业发展做出了极大地贡献,老年时期神经不太正常,总是说一些别人听不懂的话,无论如何,他按照自己的方式度过了一生,并且赢得了人们的尊重。为他的勇气、胆识点赞,希望每个人都能向柯希莫一样勇敢追求自己想要的,遇到问题时迎难而上不退缩。
第五篇:《树上的男爵》读后感
《树上的男爵》读后感
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需要写一篇读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树上的男爵》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次见到作家卡尔维诺的名字,是在一篇罗列“文学败类”的文章上。但凡“文学败类”,不外乎是无视糟糕至极的家境,义无反顾地将灵魂奉献给文学女神;抑或有对职业严肃高贵的父母,而自己非要奔跑在文学这条对成为社会栋梁全无助益的道路上。前者譬如马尔克斯,后者譬如卡尔维诺。
卡尔维诺的父母都是热带植物学家。大概文学面对自然科学时总会有些底气不足,“我的家庭中只有科学研究是受尊重的。我是败类,是家里唯一从事文学的人。”他少年时梦想成为戏剧家,念大学时不得已选了农艺系,最终从文学院毕业。而卡尔维诺也不像其他作家那样对植物一笔带过,他总要认认真真地写上学名,恨不得连拉丁文名一起写上,也不知是对父母职业的讽刺还是致敬。
合上《树上的男爵》的书页后,我开始想象作者的.构思过程。他的头脑里出现了一个形象:一个攀爬在一棵树上的少年。他爬,会发生什么呢?是不断地攀爬然后走进另一个世界,还是在攀爬中遇见奇妙的人?他爬,然后习得新技能,每天在枝干纵横交错的树木间跳来跳去,在属于家族的森林中漫游,甚至拒绝下地,在树上度过一生。这应该是一个人从人际关系、社会、政治中逃离的故事吗?不,那未免太过肤浅。他不该是个厌世者。事实上,人们将因他的机敏、热忱和组织能力而敬爱他。他将投身于那个时代的运动,用他的权力和威信,全面积极地参与生活。但他会笃信:只有先与人疏离,才能真正与他们在一起。于是他在生命的每时每刻都顽固地坚持这种古怪的离群索居。他叫柯希莫。
为了让主角长期生活在树上有个相对合理的解释,他得有一群并不恶毒,却专横而不近人情的亲戚,上树就成为青春期的倔强反抗。他还得有一个理解他的家人,为他提供外界讯息和生活必需品,于是稳重又通情达理的弟弟承担了这个角色,即本书的叙述者。而在那片植物繁茂的故事发生之地,树木随着剧情需要可以遍布整个翁布罗萨,甚至一直长到码头上的树木,大大拓宽了柯希莫的生存空间。
他会遇见一群被流放到树上的旧贵族。他们看似亲密无间,实则不过是被命运驱赶到同一条路上。等到贵族们的人生有了拐弯的可能,他们便急不可耐地回归大地。唯有柯希莫,出于诗人和探险家的志趣,当不存在任何外部理由时他仍然留在树上。如同《海上钢琴师》中的1900,宁愿与船一同被毁灭也决不上岸。
全书的结尾在我眼里也是相当高明的。柯希莫在垂垂老矣之年,倚在树顶,用与年轻时别无二致的矫健身手拽住了一只路过的热气球,在朋友们的惊呼声中离开了他们的视线,在气球着陆前消失了。这是他的墓志铭一生活在树上一始终热爱大地一最后升入天空。作者并没有暗示柯希莫有生之年还有开始新生活的可能性,但也许是因为他近乎传奇的一生带给我的幻想,我无端地回忆起《基督山伯爵》的尾声:主人公与爱人驾船远航,只余天际一朵白浪,可他的朋友并不为分别感到遗憾。因为正如伯爵说过的那样,人生最重要的,不过是“等待”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