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家简介(共5则)

时间:2019-05-12 01:30: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物理学家简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物理学家简介》。

第一篇:物理学家简介

几位重要的物理学家简介

(曾小金收集、编辑以及整理)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运动最一般规律及物质基本结构的自然科学学科。物理学的飞速发展从16世纪开始发展至今,经过许多科学家的不懈努力,物理学现在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科学、严谨的学科;在这400多年的发展中,有很多科学家做出了巨大贡献。

1.伽利略(Galileo Galilei, 1564-1642)

意大利物理学家、天文学家、数学家。他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基础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和数学表述形式的近代科学,为推翻以亚里士多德为旗号的经院哲学对科学的禁锢、改变与加深人类对物质运动和宇宙的科学认识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被誉为“近代科学之父”。

伽利略对近代科学最重要的贡献在于创立了新的科学思想和科学研究方法。在伽利略的研究成果得到公认之前,物理学乃至整个自然科学只不过是哲学的一个分支,没有取得自己的独立地位。当时,哲学家们束缚在神学和亚里士多德教条的框框里,得不出符合实际的客观规律。伽利略继承和发展了阿基米德的方法论——注重科学实践的唯物主义世界观,敢于向传统的权威思想挑战,他不是先臆测事物发生的原因,而是先观察自然现象,由此发现自然规律。他摒弃神学的宇宙观,认为世界是一个有秩序的服从简单规律的整体,要了解大自然,就必须进行系统的实验定量观测,找出它的精确的数量关系。基于这样的新的科学思想,伽利略倡导了数学与实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这种研究方法是他在科学上取得伟大成就的源泉,他以系统的实验和观察推翻了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纯属思辨的传统的自然观,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

伽利略的科学活动主要集中在天文学和力学方面。在天文学方面,伽利略的贡献是极其巨大的。他的宇宙观的核心是维护和坚持、发展了哥白尼学说。他的日心说观点是完全建立在对天文的长期观测所获得的大量新发现的可靠事实基础之上的。伽利略通过望远镜测得太阳黑子的周期性变化与金星的盈亏变化,看到银河中有无数恒星,有力地宣传了日心说。1632年出版的《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是近代科学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著作。1638年伽利略完成了又一巨著《关于两门新科学的对话与数学证明对话集》,为物理学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落体运动定律和惯性定律是该书中的重要内容。伽利略的实验主要是应用小球沿斜坡滚动的方法,证实了落体定律,也推出了不完整、不彻底的惯性定律--他只承认圆惯性运动,而不承认直线惯性运动。他的理论奠定了经典力学的基础,以后经牛顿发展完善,建立了近代经典力学的系统理论。伽利略所建立的摆的定律、惯性定律、落体运动定律,以及对抛体运动的研究和他提出的相对性原理,奠定了动力学的主要基础。

伽利略的一生,贡献是巨大的,特别是他坚持真理不畏强权的科学态度,更是后人学习的榜样。当然他也不正确的观念,如否定色、香、味等物质属性的客观性等,但这些都无损于一个伟大科学家的光辉形象。2.牛顿(Isaac Newton, 1643-1727)

英国伟大的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和数学家,经典力学体系的奠基人。1643年1月4日,牛顿诞生于英格兰林肯郡的一个自耕农家庭。他自幼热爱自然,喜欢动脑动手,12岁时进入离家不远的格兰瑟姆中学。在读中学时他曾寄宿在格兰瑟姆镇的克拉克药店,药店对他来说就是一个小型实验室,在那里培养了他的科学实验能力。牛顿还将自己已记录的自然现象分为几类:颜色调配、时钟、天文、几何学。这种良好的学习方法,为他后来的科学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661年6月牛顿以减费生的身份考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三一学院的巴罗教授对牛顿特别看重,指导他阅读了许多前辈的优秀著作。1664年牛顿经过考试被选为巴罗教授的助手,1665年大学毕业。1665~1666年伦敦流行鼠疫,牛顿回到家乡,在这两年期间取得了许多成就。1667年牛顿重返剑桥大学深造,1668年7月获硕士学位。1669年巴罗教授推荐年仅26岁的牛顿继任卢卡斯讲座教授。

1666年的夏末,一只历史上最著名的苹果从树上落了下来,正好打在牛顿的头上,刚好那天牛顿在聚精会神的思索:是什么力量使月球保持在其环绕地球运行的轨道上,什么力量使行星保持在其环绕太阳运行的轨道上?为什么这只打在他头上的苹果会坠落到地上?正是从思考这些问题开始,他找到了最终的答案——万有引力理论。尽管牛顿以前在解析几何、对数、无穷级数等方面已有成就,还是不能圆满的解决当时生产和自然科学所提出的许多新问题。牛顿将古希腊求解无穷小问题的方法统一为两类算法:正流数术(微分)和反流数术(积分)。1676年牛顿发表了研究成果二项式展开定理。1684年莱布尼茨在对曲线的切线研究中引入拉长的S作为积分符号。从此牛顿创立的微积分学在各国迅速推广。

当牛顿在微积分方面迈开卓越的一步后,他开始用三棱镜对白光的组成进行分析。证实白色光所以能散射成彩色光谱,是由于白光本身是由折射程度不同的各种彩色光混合组成的。他用白光分解实验宣告了光谱学的诞生。《光学》是牛顿的经典著作,集中反映了他的光学成就。

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这部巨著里,不但从数学上论证了万有引力定律,而且把力学确立为完整、严密、系统的学科。他在概括和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观察和实验,提出了“运动三定律”。这三条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共同构成了宏伟壮丽的力学大厦的主要支柱。

1672年牛顿被皇家学会聘为会员,1703年成为皇家学会终身会长。1699年任造币局局长。1705年被封为爵士。1727年牛顿逝世于肯辛顿,遗体葬于威斯敏斯特教堂。人们为了纪念牛顿,用他的名字来命名了力的单位。3.麦克斯韦(James Clerk Maxwell, 1831-1879)

英国伟大的理论物理学家。1831年6月13日麦克斯韦诞生于英国爱丁堡的一个地主家庭,1847年进入爱丁堡大学听课,专攻数学。1850年考入剑桥大学,1854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该校三一学院数学系,并留校任职。1856年到阿伯丁的马里沙耳学院任自然哲学教授。1860年到伦敦皇家学院任自然哲学及天文学教授。1871年受聘为剑桥大学的实验物理学教授,负责筹建该校的第一所物理学实验室——卡文迪什实验室,1874年建成后担任主任。

麦克斯韦是继法拉第之后,集电磁学大成的伟大科学家。他根据库仑,高斯、安培、欧姆、毕奥、萨伐尔、法拉第等人的一系列发现、实验及研究成果建立了完整的电磁理论体系,科学的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并指出了光、电、磁现象本质的统一性。这一划时代的理论成果为现代电力工业、电子工业和无线电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麦克斯韦14岁读中学时,就发表了第一篇科学论文《论卵形曲线的机械画法》。他认真研究法拉第的《电学的实验研究》一书,并发表了首篇电磁学论文《论法拉第的力线》,论文中用精确的数学表达了力线的概念,从而推导出库仑定律和高斯定律,这篇论文用数学语言表达了法拉第的物理思想。1863年他发表了第二篇论文《论物理力线》,不仅进一步发展了法拉第的思想,扩充到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电场的变化产生磁场,还由此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证明了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揭示了光的电磁波本质。1864年他的第三篇论文《电磁场的动力学理论》从基本的实验事实出发,以场论的观点用演绎法建立了系统的电磁理论。

麦克斯韦所著的《电学和磁学论》一书于1873年出版,该书是一部里程碑式的伟大著作,全面总结了19世纪中期以前对电磁现象的研究成果,并建立了完整的电磁理论体系。他在总结前人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位移电流的概念,建立了电磁学的基本方程组,该微分方程组决定了电荷、电流、电场和磁场之间普遍联系。他还曾预言电磁波能在实验室内产生,后来此预言由赫兹在1887年实现了。

麦克斯韦是建立各种模型来类比不同物理现象的能手,更是运用数学工具来分析物理问题的大师。他运用数学统计的方法导出了分子运动的麦克斯韦速度分布律,还研究过土星的光环和视觉理论,创立了定量色度学。麦克斯韦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里,花费了很大力气整理和出版了卡文迪什的遗稿并创建了卡文迪什实验室,为人类留下又一笔珍贵的科学遗产。1879年11月5日麦克斯韦因癌症不治于剑桥逝世,终年49岁。4.玻尔兹曼(Ludwig Eduard Boltzmann, 1844-1906)

奥地利物理学家,气体动理论的主要奠基人之一。1844年2月20日玻尔兹曼出生于音乐之都维也纳,幼年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1863年在维也纳大学学习物理学和数学,得到斯忒藩和洛希密脱等著名学者的赞赏和培养。1866年获博士学位后,在维也纳的物理学研究所任助理教授,此后历任拉茨大学、维也纳大学、慕尼黑大学和莱比锡大学的教授。1899年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他还是维也纳、柏林、斯德哥尔摩、罗马、伦敦、巴黎、彼得堡等科学院院士。

大学毕业后,玻尔兹曼当了斯忒藩的助手。1866年正值玻耳兹曼即将完成博士论文之际,麦克斯韦计算出了分子速度的麦克斯韦分布律。1868至1871年间,玻耳兹曼把麦克斯韦的气体速率分布律推广到分子在任意力场中运动的情况,得出了有势力场中处于热平衡态的分子按能量大小分布的规律,即玻耳兹曼分布律,并进而得出气体分子在重力场中按高度分布的规律。

玻耳兹曼进一步研究气体从非平衡态过渡到平衡态的过程,于1872年建立了玻耳兹曼积分微分方程。他引进由分子速度分布函数f定义的一个泛函数H,证明f发生变化时,H随时间单调地减小,H减少到最小值时,系统达到平衡状态——这就是著名的H定理。H定理与熵S增加原理相当,都表征热力学过程由非平衡态向平衡态转化的不可逆性。1877年玻耳兹曼建立了熵S和系统宏观态所对应的可能的微观态数目(即热力学几率W)的联系:S∝lnW。揭示了宏观态与微观态之间的联系,指出了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统计本质:H定理或熵增加原理所表示的孤立系统中热力学过程的方向性,正相应于系统从热力学几率小的状态向热力学几率大的状态过渡,平衡态热力学几率最大,对应于S取极大值或H取极小值的状态。后来普朗克将玻尔兹曼的关系简写为 S=klnW,式中k为玻尔兹曼常数。玻耳兹曼的工作是标志气体动理论成熟和完善的里程碑,同时也为统计力学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玻耳兹曼把热力学理论和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相结合,运用于黑体辐射研究。1884年玻耳兹曼从理论上严格证明了空腔辐射的辐射出射度M和绝对温度T的关系:M =σT4 式中,σ是个普适常量,这个关系被称为斯忒藩-玻耳兹曼定律。1900年,普朗克在利用玻耳兹曼的方法推导黑体幅射定律时,提出了作为现代物理学标志的普朗克能量子假设,掀开了量子时代的帷幕。

玻耳兹曼是位很好的老师,讲课深受学生欢迎。他常常主持以科学最新成就为题的讨论班,带动学生进行研究,培养了一大批物理学者。

玻尔兹曼的名著《气体理论讲义》被译成多国文字,至今仍有重要学术价值。玻尔兹曼于1906年9月5日不幸自杀身亡。熵与热力学几率关系式S=klnW至今仍然刻在玻尔兹曼的墓碑上。

5.托马斯·杨(Thomas young, 1773-1829)

英国物理学家、医生,波动光学的奠基人。1773年6月13日托马斯·杨出生于撒默塞特郡的米菲尔顿。他出身于商人和教友会会员的家庭,幼年有神童之称,智力过人;2岁能阅读;4岁能背诵英国诗人的作品和拉丁文诗;9岁掌握车工工艺,能自己制造物理学仪器;14岁之前自学了牛顿的微分法,并学会了法、意、波斯和阿拉伯等语言。托马斯·杨进过不少学校,但他以自学作为获得科学知识的主要手段,曾在伦敦大学、爱丁堡大学和格丁根大学学习医学。他对生理光学和声学具有强烈的兴趣,后来转向研究物理。

1801-1803年托马斯·杨担任英国皇家研究院教授,1811年起在伦敦行医,1818年起兼任径度局秘书,领导《海事历书》的出版工作,同时任英国皇家学会国际联络秘书。他还为大英百科全书撰写过四十多位科学家的传记。他一生研究过物理、数学、天文、地球物理、语言、医学、动物学、考古学、科学史等学科,并精通绘画和音乐,但以物理学家著称于世。

托马斯·杨为光的波动学说奠定了基础。著名的杨氏干涉实验巧妙之处在于,他让通过一个小针孔S0的一束光,然后再通过二个小针孔S1和S2,使同一光源的光变成两束光,这两束光是相干光。实验结果表明,在屏幕上看见了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后来又以狭缝代替针孔,进行了双缝干涉实验,得到更加明亮的干涉条纹。他用这个实验引入干涉概念论证了光的波动说,同时又解释了牛顿环的成因和薄膜的彩色。1801年他引入叠加原理,把惠更斯的波动理论和牛顿的色彩理论结合起来,解释了规则光栅产生的色彩现象。1803年又用波动学说解释了障碍物影子具有彩色毛边的现象。1820年用完善的波动理论对光的偏振做出了满意的解释,认为只要承认光波是横波,必然会产生偏振现象。

托马斯·杨第一个测出7种颜色的波长,他曾从生理角度说明人的色盲现象,还建立了三色原理,即一切彩色都可以从红、绿、蓝这三种原色以不同的比例混合而得到。

托马斯·杨对弹性力学很有研究。后人为表彰托马斯·杨的贡献,把纵向弹性模量即正应力与线应变之比称为杨氏模量。

托马斯·杨一生博学,多才多艺,兴趣广泛。他以物理学家闻名于世,在其他许多领域也有所成就。1814年研究考古发现古埃及石碑,用了多年时间破译了碑文,在考古领域做出了贡献。托马斯·杨于1829年5月10日逝世于英国伦敦,终年56岁。在他逝世前仍致力于编写埃及字典的工作,一生中没有虚度过一天是他最大的满足。6.普朗克(Max Karl Ernst Ludwig Planck, 1858-1947)

德国理论物理学家,量子论的奠基人。生于基尔,少年时代在慕尼黑度过。1874年进入慕尼黑大学,1879年获哲学博士学位。曾先后在慕尼黑大学和基尔大学任教。1888他接替基尔霍夫的教学工作成为柏林大学教授。1894年被任命为普鲁士科学院院士。1900年他在黑体辐射研究中引入能量量子,因而荣获191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普朗克早期从事热力学的研究,对物质聚集态的变化、气体和溶液理论等进行了研究。19世纪末,人们用经典物理学解释黑体辐射实验的时候,出现了著名的“紫外灾难”。1896年普朗克开始研究热辐射的能量分布问题,经过几年艰苦努力,终于利用内插法导出了与实验相符的公式—普朗克辐射公式。1900年12月14日,他在德国物理学会作了《论正常光谱的能量分布》的报告,他认为,为了从理论上得出正确的辐射公式,必须假定物质辐射(或吸收)的能量不是连续地、而是一份一份地进行的,只能取某个最小数值的整数倍。这个最小数值就叫能量子,辐射频率是n的能量的最小数值ε=hn。其中h是一个普适常数,现在叫做普朗克常数,这一天成了量子论的诞生日。

普朗克一生除物理学外还喜好音乐和爬山运动。80岁和84岁高龄时还登上3000多米的高山大威尼迭格峰。二次大战期间他为受迫害的犹太籍科学家提供过尽可能多的支持与帮助。

7.爱因斯坦(Albert.Einstein,1879—1955)

爱因斯坦1879年出生于德国乌尔姆市的一个犹太人家庭(父母均为犹太人),1900年毕业于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入瑞士国籍。1905年,获苏黎世大学哲学博士学位,爱因斯坦提出光子假设,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因此获得1921年诺贝尔物理奖,1905年创立狭义相对论。1915年创立广义相对论。1955年4月18日去世,享年76岁。

爱因斯坦为核能开发奠定了理论基础,开创了现代科学技术新纪元,被公认为是继伽利略、牛顿以来最伟大的物理学家。1999年12月26日,爱因斯坦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世纪伟人”。

相对论对于现代物理学的发展和现代人类思想的发展都有巨大的影响。相对论从逻辑思想上统一了经典物理学,使经典物理学成为一个完美的科学体系。狭义相对论在狭义相对性原理的基础上统一了牛顿力学和麦克斯韦电动力学两个体系,指出它们都服从狭义相对性原理,都是对洛伦兹变换协变的,牛顿力学只不过是物体在低速运动下很好的近似规律。广义相对论又在广义协变的基础上,通过等效原理,建立了局域惯性长与普遍参照系数之间的关系,得到了所有物理规律的广义协变形式,并建立了广义协变的引力理论,而牛顿引力理论只是它的一级近似。这就从根本上解决了以前物理学只限于惯性系的问题,从逻辑上得到了合理的安排。相对论严格地考察了时间、空间、物质和运动这些物理学的基本概念,给出了科学而系统的时空观和物质观,从而使物理学在逻辑上成为完美的科学体系。

狭义相对论给出了物体在高速运动下的运动规律,并提示了质量与能量相当,给出了质能关系式。这两项成果对低速运动的宏观物体并不明显,但在研究微观粒子时却显示了极端的重要性。因为微观粒子的运动速度一般都比较快,有的接近甚至达到光速,所以粒子的物理学离不开相对论。质能关系式不仅为量子理论的建立和发展创造了必要的条件,而且为原子核物理学的发展和应用提供了根据。

对于爱因斯坦引入的这些全新的概念,当时地球上大部分物理学家,其中包括相对论变换关系的奠基人洛仑兹,都觉得难以接受。甚至有人说“当时全世界只有两个半人懂相对论”。旧的思想方法的障碍,使这一新的物理理论直到一代人之后才为广大物理学家所熟悉,就连瑞典皇家科学院,1922年把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爱因斯坦时,也只是说“由于他对理论物理学的贡献,更由于他发现了光电效应的定律。”对爱因斯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颁奖辞中竟然对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只字未提。

8.霍金(Stephen William Hawking, 1942-2018)

出生于英国牛津,英国剑桥大学著名物理学家,现代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

一、20世纪享有国际盛誉的伟人之一。1963年,霍金21岁时患上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卢伽雷氏症),全身瘫痪,不能言语,手部只有三根手指可以活动。1979至2009年任卢卡斯数学教授,主要研究领域是宇宙论和黑洞,证明了广义相对论的奇性定理和黑洞面积定理,提出了黑洞蒸发理论和无边界的霍金宇宙模型,在统一20世纪物理学的两大基础理论——爱因斯坦创立的相对论和普朗克创立的量子力学方面走出了重要一步。获得CH(英国荣誉勋爵)、CBE(大英帝国司令勋章)、FRS(英国皇家学会会员)、FRSA(英国皇家艺术协会会员)等荣誉。

20世纪70年代他与彭罗斯一道证明了著名的奇性定理,为此他们共同获得了1988年的沃尔夫物理奖。他因此被誉为继爱因斯坦之后世界上最著名的科学思想家和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凭一本薄薄的《时间简史》征服了全世界3000万读者。黑洞理论使量子论和热力学在“霍金辐射”中得到完美统一,而他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无边界设想的量子宇宙论,解决了困扰科学界几百年的“第一推动”问题。

霍金希望解开宇宙诞生之时的奥秘,1970年代时,霍金将量子力学应用于解释黑洞现象,在之后的30年中,用量子力学解释整个宇宙已经变得更加困难了。霍金想找到一套可以完美解释整个宇宙现象的理论来说明137亿年诞生直到现在的宇宙,但是多年过去了就算无限接近他仍然没有得出结论。按照他的量子力学理论,宇宙诞生是大爆炸产生的,这是一个被压缩的无限小却具有超大重力的物质(也可以理解成密度无限大)爆炸的产物。量子力学的理论范畴不能够解释这一个过程是如何进行?为什么会这样?霍金说“那必须有一套可以描述小规模重力的理论”。霍金的同事,伦敦玛丽皇后学院的麦克·格林(Michael.Green)参与建构的超弦理论,简称为“弦论”,指出所有粒子和自然力量,其实都是在震荡中的像弦一样的微小物体,解决了霍金一直想努力解答的重力问题,该理论必须建立在宇宙必须有9、10甚至是大于11个的维度中,而人类身处的三维世界可能仅仅是真正的宇宙的其中一个膜。9.吴大猷(1907-2000)

笔名洪道、学立,广东高要人,出生于广州府番禺县,著名物理学家,被誉为中国物理学之父。1933年(中华民国二十二年)获美国密歇根大学博士学位,1939年获中央研究院丁文江奖金,1948年被选为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1983年11月任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吴大猷毕生献身科学研究和教育事业,为中国科学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在世界物理学界享有盛誉。在原子和分子的一般理论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他的两项研究为后来的工作开辟了道路,一项是关于重原子f态的计算,另一项是闭壳层电子激发态的计算。

吴大猷的学者生涯可大致分为三个时期:北京大学时期(1934—1946)、北美时期(1946—1978)和台湾时期(1978年起)。他的研究领域涉及原子和分子理论、相对论、经典力学和统计力学的各个方面。尤其在原子和分子理论、散射理论和统计力学方面有独创性。

吴大猷学生有杨振宁、李政道、黄昆、朱光亚等一大批著名物理学家。一批骨干物理学家,如马仕俊、郭永怀、虞福春都曾从他那里受益过。

主要著作有《科学和教育》《科学与科学发展》《吴大猷科学哲学文集》《物理学的历史和哲学》《现代物理学基础的物理本质和哲学本质》等。10.钱学森(1911-2009)

钱学森(1911.12.11-2009.10.31),汉族,吴越王钱镠第33世孙,生于上海,祖籍浙江省杭州市临安。世界著名科学家,空气动力学家,中国载人航天奠基人,中国科学院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和“火箭之王”,由于钱学森回国效力,中国导弹、原子弹的发射向前推进了至少20年。

1934年,毕业于国立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曾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加州理工学院教授。1955年,在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的争取下回到中国。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力学系主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所长、第七机械工业部副部长、国防科工委副主任、中国科技协会名誉主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七、八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科学院数理化学部委员、中国宇航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科技委高级顾问等重要职务;他还兼任中国自动化学会第一、二届理事长。1995年,经中宣部批准及钱学森本人同意,母校西安交通大学将图书馆命名为钱学森图书馆,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同志亲笔题写了馆名。2009年10月31日北京时间上午8时6分,钱学森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为了进一步弘扬钱学森同志爱国,创新、奉献的业绩与精神,经中央研究,决定在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建设钱学森图书馆。2011年12月8日,纪念钱学森诞辰100周年座谈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

两弹一星:1956年初,钱学森向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书》。同时,钱学森组建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所——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并担任首任院长。他主持完成了“喷气和火箭技术的建立”规划,参与了近程导弹、中近程导弹和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直接领导了用中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两弹结合”试验,参与制定了中国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两弹结合”试验,参与制定了中国第一个星际航空的发展规划,发展建立了工程控制论和系统学等。在钱学森的努力带领下,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钱学森在力学的许多领域都做过开创性工作。他在空气动力学方面取得很多研究成果,最突出的是提出了跨声速流动相似律,并与卡门一起,最早提出高超声速流的概念,为飞机在早期克服热障、声障,提供了理论依据,为空气动力学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高亚声速飞机设计中采用的公式是以卡门和钱学森名字命名的卡门-钱学森公式。此外,钱学森和卡门在30年代末还共 同提出了球壳和圆柱壳的新的非线性失稳理论。

钱学森在应用力学的空气动力学方面和固体力学方面都做过开拓性工作;与冯·卡门合作进行的可压缩边界层的研究,揭示了这一领域的一些温度变化情况,创立了“卡门—钱近似”方程。与郭永怀合作最早在跨声速流动问题中引入上下临界马赫数的概念。

钱学森在1946年将稀薄气体的物理、化学和力学特性结合起来的研究,是先驱性的工作。1953年,他正式提出物理力学概念,大大节约了人力物力,并开拓了高温高压的新领域。1961年他编著的《物理力学讲义》正式出版。1984年钱学森向苟清泉建议,把物理力学扩展到原子分子设计的工程技术上。

从40年代到60年代初期,钱学森在火箭与航天领域提出了若干重要的概念:在40年代提出并实现了火箭助推起飞装置(JATO),使飞机跑道距离缩短;在1949年提出了火箭旅客飞机概念和关于核火箭的设想;在1953年研究了跨星际飞行理论的可能性;在1962年出版的《星际航行概论》中,提出了用一架装有喷气发动机的大飞机作为第一级运载工具。

工程控制论在其形成过程中,把设计稳定与制导系统这类工程技术实践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钱学森本人就是这类研究工作的先驱者。11.杨振宁(1922-)

杨振宁,1922年10月1日出生于安徽合肥,世界著名物理学家,现任香港中文大学讲座教授、清华大学教授、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荣休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俄罗斯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学会会员,1957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是中美关系松动后回中国探访的第一位华裔科学家,积极推动中美文化交流和中美人民的互相了解;在促进中美两国建交、中美人才交流和科技合作等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

1942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1944年,获清华大学硕士学位;1945年,获穆藕初奖学金,赴美留学;1948年,获芝加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任芝加哥大学讲师、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研究员;1955年,任美国普林斯顿高等学术研究所教授;1966年,任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教授兼物理研究所所长;1986年,任香港中文大学博文讲座教授;1998年,任清华大学教授。2017年恢复中国国籍。

杨振宁在粒子物理学、统计力学和凝聚态物理等领域作出了里程碑性的贡献。20世纪50年代和R.L.米尔斯合作提出非阿贝尔规范场理论(杨-Mills规范场论);1956年和李政道合作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定律;在粒子物理和统计物理方面做了大量开拓性工作,提出杨-巴克斯特方程,开辟了量子可积系统和多体问题研究的新方向等。此外,杨振宁推动了香港中文大学数学科学研究所、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南开大学理论物理研究室和中山大学高等学术研究中心的成立。

1965年杨振宁与李政道提出宇称不守恒,次年即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其主要成就在于标准理论,有7个诺贝尔奖是因为找到杨振宁的标准理论所预测的粒子而获奖的,例如丁肇中的希格斯;通过研究标准理论获得成就,而间接获得诺奖的有几十个,杨几乎垄断了六十年来诺奖物理奖的理论物理和粒子物理部分(杨-米尔斯理论);另外有6个菲尔茨奖是研究杨振宁的方程而来的(3个和杨-米尔斯方程有关,3个和杨-巴克斯特方程有关)。杨振宁在统计力学、凝聚态物理、粒子物理、场论等物理学4个领域的13项世界级贡献,美国物理学界的权威评价,杨振宁是继爱因斯坦和费米之后,第三位物理学全才。

2000年《nature》评选过去1000年影响世界的物理学家,杨振宁是活着的唯一一个影响世界千年的物理学家。杨振宁不仅是伟大的华人物理学家,也是当世最伟大的物理学家。

第二篇:物理学家简介

杨振宁,出生于安徽省合肥县(今肥西县),著名美籍华裔科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主要成就是:杨振宁--米耳斯规范场理论和弱相互作用下宇称不守恒定律。

代表作品:《对弱相互作用中宇称守恒的质疑》、《规范场理论》。

语录:我一生中最大的贡献,就是帮助中国人克服了认为自己不如别人的心理。

趣闻轶事:杨振宁认为实验是物理学的基础,于是他决定做费米的研究生,先从实验入手。但是他的特长并不在实验室。经过一年多的工作,杨振宁发现自己的动手能力是不行的,当时他所在的实验室有一个笑话:“凡是有爆炸的地方一定有杨振宁。”

海因里希·鲁道夫·赫兹(Heinrich Rudolf Hertz,1857年2月22日-1894年1月1日),德国物理学家,于1888年首先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并对电磁学有很大的贡献,故频率的国际单位制单位赫兹以他的名字命名。

发现电磁波:

1885年他获得卡尔斯鲁厄大学正教授资格,并在那里发现电磁波。

罗伯特·奥本海默(J.Robert Oppenheimer,1904年4月22日—1967年2月18日),美国犹太人物理学家,曼哈顿计划的主要领导者之一,被美国誉为“原子弹之父”。

生平追求:奥本海默一生中所追求的目的是什么?他曾经在一次演讲中对此做了精彩的阐述:„„在工作和生活中,他们应互相帮助并帮助一切人„„我们应该保持我们美好的感情和创造美好感情的能力,并在那遥远的不可理解的陌生的地方找到这个美好的感情。

高锟,华裔物理学家,生于中国上海,祖籍江苏金山(今上海市金山区),拥有英国、美国国籍并持中国香港居民身份,目前在香港和美国加州山景城两地居住。高锟为光纤通讯、电机工程专家,华文媒体誉之为“光纤之父”、普世誉之为“光纤通讯之父”(Father of Fiber Optic Communications),曾任香港中文大学校长。2009年,与威拉德·博伊尔和乔治·埃尔伍德·史密斯共享诺贝尔物理学奖。

高锟,是继李政道,杨振宁、丁肇中、李远哲、朱棣文、崔琦及钱永健之后,第八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华裔科学家。

德布罗意,法国物理学家。1892年8月15日生于法国迪耶普城,因发现电子的波动性,获得192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代表作品:《波动力学导论》

百年来,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学者400多人,其中虽有爵士、勋爵,但有亲王头衔的却只有法国的德布罗意。人们很难把亲王和科学家联系在一起,亲王有地位,从政、从军似乎更为顺当,德布罗意却偏爱科学,走上了探索自然之谜的道路。

钱学森(1911.12.11-2009.10.31),上海人。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中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曾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加州理工学院教授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七、八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名誉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均以钱学森同志名字命名。代表作品: 《工程控制论》、《物理力学讲义》、《星际航行概论》、《论系统工程》。个人语录:我的事业在中国,我的成就在中国,我的归宿在中国。我姓钱,但我不爱钱。

归国之旅

“我一直相信,我一定能够回到祖国的,今天,我终于回来了!”这是中国著名科学家和火箭专家钱学森对接待他回国的中国科学院科学家代表朱兆祥同志所说的一句万分感慨的话。他于1955年9月17日在周恩来总理的关怀下踏上回国航程,于1955年10月1日到达香港,1955年10月8日到达广州,同他一起回国的还有他的夫人和两位幼子

马克斯·波恩,1882年12月11日出生于德

国普鲁士西里西亚省布雷斯劳市,1970年在哥廷根去世。由于对亚原子粒子的特性作了统计学的系统阐述,荣获195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至于数学,他从来就没有想过要做真正的数学家,尽管他曾师从数学“三巨头”--希尔伯特、克莱因和闵可夫斯基,而玻恩本人也具有相当高深的数学知识和技巧,但他却只想做一个具有普通数学常识的人,因而他最终还是穿过了长长的数学棘林奔向唯一的奋斗目标--物理学。

玻恩于1924年率先提出“量子力学”这一专业术语。

迈克尔·法拉第(Michael Faraday,公元1791~公元1867)英国物理学家、化学家,也是著名的自学成才的科学家。生于萨里郡纽因顿一个贫苦铁匠家庭。仅上过小学。1831年,他作出了关于力场的关键性突破,永远改变了人类文明。1815年5月回到皇家研究所在戴维指导下进行化学研究。1824年1月当选皇家学会会员,2月任皇家研究所实验室主任,1833----1862任皇家研究所化学教授。1846年荣获伦福德奖章和皇家勋章。代表作品《电学实验研究》

名言-----爱情既是友谊的代名词,又是我们为共同的事业而奋斗的可靠保证,爱情是人生的良伴,你和心爱的女子同床共眠是因为共同的理想把两颗心紧紧系在一起。

第三篇:物理学家

爱迪生:他以罕见的热情及惊人的精力,在一生中完成发明2000多项,其中申请专利登记的达1328项。主要研究领域在电学方面。在他掌握电报技术后,就日夜苦心钻研,完成了双路及四路电报装置及自动发报机。1877年改进贝尔电话装置,使电话从传送2~3英里扩大到107英里,同年发明留声机。在这期间,他付出巨大精力,研制白炽电灯。除电弧灯外,过去的“电灯”往往亮一下就烧毁了,为寻找合适的灯丝,曾对1600多种耐热材料及6000多种植物纤维进行实验,终于在1879年10月21日用碳丝做成可点燃40小时的白炽电灯。其后又不断反复改进、完善,又完成了螺纹灯座、保险丝、开关、电表等一系列发明,在此基础上完成了照明电路系统的研制。在实践中提出电灯的并联连接,直流输电的三线系统,建成了当时功率最大的发电机。1888年起研制电影,1893年建立第一座电影摄影棚。是他最先提出将电影手段用于教育,并用两个班进行试验。他的其它重大发明还有铁镍蓄电池等。爱因斯坦:一生中开创了物理学的四个领域:狭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宇宙学和统一场论。他是量子理论的主要创建者之一。他在分子运动论和量子统计理论等方面也作出重大贡献。安德森:美国物理学家,科学院院士,从事的是X射线,γ射线、宇宙射线和基本粒子物理学方面的研究工作。1932年他利用云宝在宇宙射线中发现了正电子(参见“正电子的发现”),并因此荣获193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1933年,他又独立地从γ光子中发现了产生电子一正电子对的现象,1937年,安德森和他的合作者尼德梅耶(S.H.Ne-ermever)发现了μ子并测量了它的质量

安培:法国物理学家,主要科学工作是在电磁学上,实验研究结果:通电螺线管与磁体相似;两个平行长直载流导线之间存在相互作用。进而他用实验证明,在地球磁场中,通电螺线管犹如小磁针样取向。一系列实验结果,提供给他一个重大线索:磁铁的磁性,是由闭合电流产生的。提出分子电流假说,终于得出了两个电流元间的作用力公式。他把自己的理论称作“电动力学”。安培在电磁学方面的主要著作是《电动力学现象的数学理论》,它是电磁学的重要经典著作之一。此外,他还提出,在螺线管中加软铁芯,可以增强磁性。1820年他首先提出利用电磁,现象传递电报讯号。

奥斯特:丹麦物理学家,长期探索电与磁之间的联系。1820年4月终于发现了电流对磁针的作用,即电流的磁效应。同年7月21日以《关于磁针上电冲突作用的实验》为题发表了他的发现。这篇短短的论文使欧洲物理学界产生了极大震动,导致了大批实验成果的出现,由此开辟了物理学的新领域──电磁学。

巴耳末:瑞士数学兼物理学家,发表了氢光谱波长的公式(巴耳末公式),后刊载在1885年《物理、化学纪要》杂志上。巴耳末公式是一个经验公式。它对原子光谱理论和量子物理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为所有后来把光谱分成线系,找出红外和紫外区域的氢光谱线系(如莱曼系、帕邢系、布拉开系等)作出了楷模,对N.玻尔建立氢原子理论也起了重要的作用。贝克勒耳:法国物理学家,放射性的发现者,H.贝克勒耳早年研究光学。之后贝克勒耳又作了两项重要工作。1900年3月26日他从镭射线在电场和磁场中的偏转角度,测出射线中含有带负电的粒子,后称为?射线。第二项是1904年最先发现了放射性衰变。

玻恩:德国物理学家。量子力学的他建者之一,晶格动力学的奠基人。玻恩从具体的碰撞问题的分析出发,提出了波函数的统计诠释波函数的二次方代表粒子出现的概率。由于这一贡献,他获得了195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玻尔:丹麦物理学家。在玻尔的原子理论中,最重要的是引入了“定态”和“跃迁”这两个全新的概念。“1913年7月起,他以《论原子构造和分子构造》为题,连续三次在英国之哲学杂志上发表论文,后来被称为“伟大的三部曲”。这篇论文的三大部分是:“正法对电子的束缚”,“只包含单独一个原子核的体系”,“包含多个原子核的体系”。

玻耳兹曼:奥地利物理学家。玻耳兹曼主要从事气体动理论、热力学、统计物理学、电磁理论的研究。在这些方面他都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他是气体动理论的三个主要奠基人之一(还有克劳修斯和麦克斯韦),由于他们三人的工作使气体动理论最终成为定量的系统理论。他建立了熵S和系统宏观态所对应的可能的微观态数目(即热力学几率)的联系:S∝lnW。1900年普朗克引进了比例系数k─称为玻耳兹曼常量,写出了玻耳兹曼-普朗克公式:S=klnW。指出了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统计本质:H定理或熵增加原理所表示的孤立系统中热力学过程的方向性,正相应于系统从热力学几率小的状态向热力学几率大的状态过渡,平衡态热力学几率最大,对应于S取极大值或H取极小值的状态;熵自发地减小或H函数自发增加的过程不是绝对不可能的,不过几率非常小而已。玻耳兹曼的工作是标志着气体动理论成熟和完善的里程碑,同时也为统计力学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玻耳兹曼把热力学理论和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相结合,运用于黑体辐射研究。1870年斯忒藩在总结实验观测的基础上提出热物体发射的总能量同物体绝对温度T的4次方成正比。

伯努利:瑞士物理学家、数学家、医学家。伯努利开辟并命名了流体动力学这一学科,区分了流体静力学与动力学的不同概念。1738年,他发表了十年寒窗写成的《流体动力学》一书。他用流体的压强、密度和流速等作为描写流体运动的基本概念,引入了“势函数”“势能”(“位势提高”)来代替单纯用“活力’讨论,从而表述了关于理想流体稳定流动的伯努利方程,这实质上是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另一形式。他还用分子与器壁的碰撞来解释气体压强,并指出,只要温度不变,气体的压强总与密度成正,与体积成反比,用此解释了玻意耳定律。

玻意耳:英国物理学家、化学家。在物理学方面,玻意耳从事分子物理、光和电现象、流体力学、声学、热学、力学多方面的研究,成果累累。玻意耳最突出的贡献是1661年发现了玻意耳定律。

布朗:英国著名植物学家。布朗对物理学的贡献是发现了著名的布朗运动。

查德威克:英国实验物理学家。查德威克的最大贡献是发现中子,中子的发现既从实验方面导致了中子核反应、核裂变等现象的研究、导致了核能利用的新时代。

查理:法国物理学家、数学家和发明家。在物理学上的重要贡献是发现了查理定律。

德布罗意:法国物理学家,提出了德布罗意波(相波)理论。后来薛定愕解释波函数的物理意义时称为“物质波”。

惠更斯:荷兰物理学家、天文学家、数学家、发现了物体系的重心与后来欧勒称之为转动惯量的量,提出了他的离心力定理。

笛卡儿:法国哲学家、物理学家和数学家。在力学方面,他发展了运动相对性思想,明确表述了惯性定律:只要物体开始运动,就将继续以同一速度并沿同一直线方向运动,直到遇到某种外来原因造成的阻碍或偏离为止(《哲学原理》37~39节),强调了惯性运动的直线性。在光学方面,他第一次在《屈光学》中提出折射定律的理论推导,认为光是一种在以太中传播的压力过程,并用网球模型计算两种媒质分界面上的反射与折射,得出sini/sinr=常数的形式,但这与光疏、光密媒质中光速度变化的事实恰好相反,引起了后来关于光的粒子性与波动性的长期争论。他还在1637年《方法谈》中“论虹”一文中成功地解释了虹的成因。

狄拉克:英国理论物理学家,量子力学的创始人之一。研究出量子力学的数学工具变换理论与费来名自独立地提出具有半整数自旅粒子伪统计较(费米一狄拉克统计法)。1931年预言了反粒子的存在,电子一正电子对的产生和湮没。

法拉第: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化学家。他最出色的工作是电磁感应的发现和场的概念的提出。为解释电磁感应现象,他提出“电致紧张态”与“磁力线”等新概念,.1837年他发现电介质对静电过程的影响,提出了以近距“邻接”作用为基础的静电感应理论。不久以后,他又发现了抗磁性。

费米:美籍意大利物理学家.他主要从事统计物理、原子物理、原子核物理、粒子物理、天体物理和技术物理等方面的研究。1925年12月,与狄拉克各自独立地提出具有半整数自旋粒子的统计法(费米-狄拉克统计法)。1928年给出描述和计算多电子原子基态的近似方案(托马斯-费米原子模型)。

1934年,建立β衰变理论,从而奠定了弱相互作用的理论基础。

1936年发现中子的选择吸收, 奠定了中子物理学的基础。费米一生的最后几年,主要从事高能物理的研究。1949年,揭示宇宙线中原粒子的加速机制,研究了Л介子、μ子和核子的相互作用,提出宇宙线起源理论。1952年,发现了第一个强子共振──同位旋四重态。1949年,与杨振宁合作,提出基本粒子的第一个复合模型(费米-杨振宁模型)。

菲涅耳:法国土木工程师,物理学家,波动光学的奠基人之一。他对圆孔、相屏、直边等各种情况进行了衍射实验研究和理论计算。”后人称为非涅耳衍射。发现了偏振光的干涉现象,从而进一步论证了光的横渡性(1821);发现了光的圆偏振和椭圆偏振现象,并从波动观点加以解释;用波动说解释了光的偏振面的旋转(1823);他还用光的横波性及弹性理论导出了关于反射光和折射光振幅的著名公式即菲涅耳公式,从而解释了法国物理学家马吕斯(Etienas Louts Mallis,1775~1812)所发现的光在反射时的偏振现象和双折射现象,为晶体光学奠定了基础。

伏打:意大利物理学家。伏打自1765年开始从事静电实验研究,伏打在科学上的主要贡献是发明伏打电堆。在这项研究的基础上,他提出了著名的“伏打序列”。1800年初,他发现了能够十分明显地增强该效应的方法,从而发明了“伏打电堆”

阿伏加德罗:意大利物理学家、化学家。毕生致力于原子-分子学说的研究。阿伏加德罗是第一个认识到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由原子组成的人。后来被称为阿伏加德罗定律。

傅科:法国实验物理学家,傅科的一生对物理学有多方面的重要贡献,尤其在力学、光学、电学方面更为突出。他的研究工作偏重于仪器的制备、新实验方法的设计、以及对物理量的精确测量。他的最出色的工作是光速的测定、“傅科摆”实验以及提出涡电流理论。

夫兰克:德国物理学家。夫兰克在物理学中的主要贡献是最早通过电子和原子碰撞实验直接证实玻尔1913年有关原子定态假设的正确性。

富兰克林:美国科学家、物理学家、发明家、政治家、社会活动家。他的主要科学工作是在电学方面。富兰克林在电学上有许多重要贡献通过实验,他对当时许多混乱的电学知识(如电的产生、转移、感应、存储、充放电等)作了比较系统的清理。他曾把多个莱顿瓶联结起来,储存更多电荷。他用实验证明莱顿瓶内外金属箔所带电荷数量相等,电性相反。

盖革:德国实验物理学家。一生从事原子和核以及宇宙线方面的研究。主要成就是:1908年与卢瑟福合作,发明了逐个记录荷电粒子的计数管,这是探测放射性最有用的仪器之一。1928年又与W。弥勒合作加以改进,人称盖革──弥勒计数器。1909~1910年,他和马斯登合作进行了一系列α粒子通过薄金属膜后发生偏射甚至大角度偏折(散射)的实验,对卢

瑟福建立原子的有核模型起了决定性作用。1911年,与努塔耳(J.M.Nuttal,1890~1958)确立了放射性衰变常量(或放射性原子核半衰期)与衰变能量(c粒子能量等)之间的经验定律(盖革一努塔耳定律)。1925年,与玻特(W.Bothe,1891~1957)合作,研究硬γ射线在电子上的散射(康普顿效应),第一次从实验上证明:对于单次散射,能量和动量守恒定律成立。

盖利克:德国物理学家。1672年左右,他制作了第一台静电起电机,盖-吕萨克(Joseph LouisGay-Lussac,1778~1850)法国物理学家、化学家。盖-吕萨克:在物理学方面主要从事分子物理和热学研究,在气体性质、蒸汽压、温度和毛细现象等问题的研究中都作出了出色的贡献,对于气体热膨胀性质的研究成果尤为突出。1801年他与J.道尔顿各自独立地发现了气体体积随温度改变的规律,发现了一切气体在压强不变时的热膨胀系数都相同。这个热膨胀系数经历半世纪后由英国物理学家开尔文确定了它的热力学意义,建立了热力学温标。

高斯:德国数学家、天文学家、物理学家。在物理学的研究工作,他涉及诸多方面。1832年提出利用三个力学量:长度、质量、时间(长度用毫米,质量用毫克,时间用秒)量度非力学量,建立了绝对单位制,最早在磁学领域提出绝对测量原理。为纪念他在电磁学领域的卓越贡献,在电磁学量的CGS单位制中,磁感应强度单位命名为高斯。

赫兹:德国物理学家。赫兹在物理学上的主要贡献是发现电磁波。他在1888年1月通过驻波方法测出电磁波的速度。

惠斯通:英国物理学家、发明家。1834年他借助旋转镜观测电火花,测定导体中电流流过的速度。他首先在发电机中采用电磁铁。

胡克(Robert Hooke,1635~1703)英国实验物理学家,仪器发明家。胡克的重要贡献主要是在仪器制造方面,还测定并给出胡克定律。

伽利略:伟大的意大利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他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基础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和数学表述形式的近代科学。被誉为“近代科学之父”。还利用绳长的调节和标度作成了第一件实用仪器──脉搏计。伽利略通过望远镜测得太阳黑子的周期性变化与金星的盈亏变化,看到银河中有无数恒星,有力地宣传了日心说。在运动理论方面奠立了科学力学的基石(如速度、加速度的引入,相对性原理、惯性定律、落体定律、摆的等时性、运动叠加原理等),而且闯出了一条实验、逻辑思维与数学理论相结合的新路(参见“伽利略的运动理论与科学方法”)。

焦耳:英国杰出的物理学家。焦耳一生都在从事实验研究工作,在电磁学、热学、气体分子动理论等方面均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焦耳是从磁效应和电动机效率的测定开始实验对热功转换的定量研究。从1840年起,焦耳开始研究电流的热效应,导体中一定时间内所生成的热量与导体的电流的二次方和电阻之积成正比。

吉伯:英国物理学家、医生,近代电学和磁学的先驱者。吉伯进行了许多实验,发现许多物体经摩擦后都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作用。为把这种作用与磁作用加以区别,他借用希腊文“琥珀”词根,引人了“起电物体”“电力”“电吸引”等术语。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他提出电现象与磁现象具有截然不同的性质:①磁性质是磁体本身的性质,电来源于摩擦;②磁力只对少数金属有作用,电力是普遍的,可吸引任何轻物体;③磁既有吸引又有排斥作用,而电只有吸引作用(当时他是这么认为的);④磁有两个吸引区域,而电只有一个中心区;⑤磁体作用不受中间纸片、亚麻布等影响,而电的作用是受中间物影响的;磁力在水中不消失而电力消失等等。

基尔霍夫:德国物理学家。就根据欧姆定律总结出网络电路的两个定律(基尔霍夫电路定律),在光谱研究中,发现了两种新元素铯(1860年)和铷(1861年)。

居里:法国物理学家。1880年P.居里与其兄J.居里一起发现晶体的压电现象,即石英晶体

在机械压力作用下,在两端面之间会出现电势差。这性质后来用于声电装置。1895年,P.居里在研究磁性时设计制造了一台十分精密的扭秤,现称为居里-谢诺佛秤。同时,他发现了顺磁体的磁化率正比于绝对温度,即居里定律。他便妻子于1898年发现了放射性元素外和镭。由于这一贡献,他们夫妇和贝克勒耳共同获得1903诺贝尔物理学奖。居里还独自进行过一项危险的实验。1901年居里故意在自己的胳膊上用镭做灼伤实验,测量出镭的放射热为140卡每克小时。这是表明原子内部蕴藏巨大能量的第一个迹象。

居里夫人:法籍波兰人,原名玛丽·斯克罗多夫斯卡。1906年M。居里逝世后,她接替其职位成为巴黎大学第一位女教授。1910年她最重要的著作《放射性》一书出版。同年,她又成功地提炼出了纯镭元素。正是由于这些杰出的贡献,1911年,她再次荣获诺贝尔化学奖。1914年,巴黎建立了镭研究所,物理部由她领导。

开尔文: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发明家,原名W.汤姆孙。开尔文是热力学的主要奠基人之一,在热力学的发展中作出了一系列的重大贡献。他根据盖-吕萨克、卡诺和克拉珀龙的理论于1848年创立了热力学温标。

开普勒:德国天文学家、光学家。开普勒三大定律。

康普顿:美国物理学家,康普顿完成了两项很有意义的工作,一项是提出电子半径为 厘米的假设,用以解释他用实验所确定的x射线强度与散射角的关系;另一项是确定了磁性晶体的磁化效应,并科学地预言了铁磁性起源于电子的内禀磁矩,后为他的学生于1930年证实康普顿最重大的贡献是康普顿效应及解释。

卡诺:法国物理学家、军事工程师。提出了作为热力学重要理论基础的卡诺循环和卡诺定理,从理论上解决了提高热机效率的根本途径。

卡文迪什:英国物理学家和化学家。卡文迪什的重大贡献之一是1798年完成了测量万有引力的扭秤实验,后世称为卡文迪什实验。卡文迪什一生在自己的实验室中工作,被称为“最富有的学者,最有学问的富翁”。

克拉珀龙:法国物理学家和土木工程师。克拉珀龙方程。

克劳修斯:德国物理学家,是气体动理论和热力学的主要奠基人之一。热力学第一、二定律。提出熵增加原理。

库仑:法国物理学、军事工程师。他在1785年根据实验得出了电学中的基本定律──库仑定律。1788年,他把同样的结果推广到两个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这项成果意义重大,它标志着电学和磁学研究从定性进人了定量研究。在多种实验基础上研究了许多实际静摩擦现象及其相关因素,并提出了滑动摩擦力 的著名公式。

莱布尼兹:德国科学家和哲学家。在物理学方面,他从当时研究的热门问题──关于运动的量度中,看出了他人之不足,他认为运动应当用活力()来量度,提出“活力”(指动能)守恒定律(1686),这是能量守恒定律的第一个表述。

赖曼:美国物理学家。对氢光谱进行观测,在紫外区观察到赖曼线系,从而更完善了对氢原子光谱各谱线的研究,也再一次证明里兹组合原则的正确性,使光谱线的研究进一步转向光谱项。

劳伦斯:美国物理学家。1929年劳伦斯提出磁共振加速器(即回旋加速器)的构造原理,和利文斯顿(M.S.Livingston)建成了第一台回旋加速器(直径只有27厘米,可以拿在手中,能量可达1MeV)并开始运行。和利文斯顿(M.S.Livingston)建成了第一台回旋加速器(直径只有27厘米,可以拿在手中,能量可达1MeV)并开始运行。于1939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楞次:俄国物理学家。发现了确定感生电流方向的定律──楞次定律。1842年楞次独立于焦耳并更为精确地建立了电流与其所产生的热量的关系,后被称为焦耳定律或焦耳-楞次定律。

里特:德国物理学家、化学家。他最早发明了蓄电池。

伦琴:德国实验物理学家。伦琴射线。

罗兰:美国物理学家。他主要从事电动力学、光谱学、光学方面的研究工作。1880年他以很高的精确度测定热功当量,1882年研制衍射光栅,他研制的光栅刻线机。

洛伦兹:是荷兰物理学家、数学家。洛伦兹是经典电子论的创立者。以电子概念为基础来解释物质的电性质。从电子论推导出运动电荷在磁场中要受到力的作用,即洛伦兹力。

卢瑟福:英籍新西兰物理学家。卢瑟福对科学的重要贡献主要有三方面。第一方面是关于放射性的研究。第二方面是1911一年提出了原子的有核结构模型。1919年人工核反应的实现是卢瑟福的第三项重大发现。

迈克耳孙:美国物理学家。迈克耳孙的名字是和迈克耳孙干涉仪及迈克耳孙-莫雷实验联系在一起的,实际上这也是迈克耳孙一生中最重要的贡献。

麦克斯韦:英国物理学家,经典电磁理论的奠基人。他最杰出的贡献是在经典电磁理论方面。麦克斯韦方程。

密立根:美国实验物理学家.密立根油滴实验精确测出分子半径。

摄尔修斯:瑞典物理学家、天文学家,瑞典科学院院士。1742年创立了摄氏温标。还研究了沸点和气压的关系,证明了气压不变,液体的沸点也不变化。

牛顿:伟大的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和数学家,经典力学体系的奠基人。牛顿三大运动定律。欧姆:德国物理学家,欧姆最重要的贡献是建立电路定律即欧姆定律。

泡利:瑞士籍奥地利理论物理学家。最重要的贡献是泡利不相容原理。

帕斯卡:法国数学家、物理学家、哲学家,他在物理学上的主要贡献是对大气压强和流体静力学的研究。

帕邢:德国物理学家。帕邢在物理学方面的主要贡献是对光谱学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研究。发现了“帕邢线系”。

普朗克:德国理论物理学家。量子论的奠基人之一。普朗克早年的科学研究领域主要是热力学。他首先推出,其中h是普朗克常量并首先给出h和k的数值。

第四篇:国内外著名物理学家

1世界著名物理学家及其贡献 艾萨克·牛顿

牛顿爵士是一位英格兰物理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自然哲学家和炼金术士。他在1687年《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里,对万有引力和三大运动定律进行了描述,成为了现代工程学的基础。[1]

2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物理学家,美籍德裔犹太人,现代物理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相对论、‘质能关系’的提出者,“决定论量子力学诠释”的捍卫者(振动的粒子)——不掷骰子的上帝。曾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世纪伟人”。

3伽利略·伽利雷

伽利略是意大利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和哲学家,近代实验科学的先驱者。1590年,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做了“两个铁球同时落地”的著名实验,从此推翻了亚里斯多德“物体下落速度和重量成比例”的学说。他创制了天文望远镜来观测天体,他发现了月球表面的凹凸不平,并亲手绘制了第一幅月面图。先后发现了木星的四颗卫星、土星光环、太阳黑子、太阳的自转、金星和水星的盈亏现象等等。开辟了天文学的新时代。

4托马斯·爱迪生

爱迪生(1847~1931)是美国电学家和发明家,被誉为“世界发明大王”。他除了在留声机、电灯、电话、电报、电影等方面的发明和贡献以外,在矿业、建筑业、化工等领域也有不少著名的创造和真知灼见。

5詹姆斯·瓦特

瓦特是英国著名的发明家,是工业革命时期的重要人物。1763年瓦特到格拉斯大学工作,修理教学仪器。在大学里他经常和教授讨论理论和技术问题。1781年瓦特制造了从两边推动活塞的双动蒸汽机。1785年,他也因蒸汽机改进的重大贡献。

6迈克尔·法拉第

法拉第(Michael Faraday,1791-1867)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化学家。在化学、电化学、电磁学等领域都做出过杰出贡献。在电学方面,法拉第研究负载直流电的导体与附近磁场之间的关系,在物理学中建立起磁场这个概念。他发现了电磁感应、抗磁性及电解。另外,他也发现磁场能对光线产生影响,进而发现两者间的基本关系。另外,法拉第还发明了一种依电磁转动的装置,为电动机的前身。[1]

7詹姆斯·麦克斯韦

麦克斯韦是19世纪伟大的英国物理学家、数学家。麦克斯韦主要从事电磁理论、分子物理学、统计物理学、光学、力学、弹性理论方面的研究。尤其是他建立的电磁场理论,将电学、磁学、光学统一起来,是19世纪物理学发展的最光辉的成果,是科学史上最伟大的综合之一。他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这种理论遇见后来得到了充分的实验验证。他为物理学树起了一座丰碑。造福于人类的无线电技术,就是以电磁场理论为基础发展起来的。[1]

8路易斯·巴斯德

路易斯·巴斯德(1821-1895.9.25)法国微生物学家、化学家,近代微生物学的奠基人。他用一生的精力证明了三个科学问题:(1)每一种发酵作用都是由于一种微菌的发展,这位法国化学家发现用加热的方法可以杀灭那些让啤酒变苦的恼人的微生物。(2)每一种传染病都是一种微菌在生物体内的发展,根除了一种侵害蚕卵的细菌,巴斯德拯救了法国的丝绸工业。(3)传染病的微菌,他意识到许多疾病均由微生物引起,于是建立起了细菌理论。

9约翰·道尔顿

约翰·道尔顿(John Dalton,1766-1844)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近代化学之父。1793年任曼彻斯特新学院数学和自然哲学教授;1796年任曼彻斯特文学和哲学会会员;1800年担任该会的秘书;1817年升为该会会长;1816年选为法国科学院通讯院士;1822年选为皇家学会会员。1826年,英国政府将英国皇家学会的第一枚金质奖章授予了道尔顿。[1]

10斯蒂芬·霍金

斯蒂芬·霍金,剑桥大学应用数学及理论物理学系教授,当代最重要的广义相对论和宇宙论家,是本世纪享有国际盛誉的伟人之一,被称为在世的最伟大的科学家。生于1942年1月8日的霍金刚好出生于伽利略逝世300周年纪念日之时。70年代他与彭罗斯一道证明了著名的奇性定理,为此他们共同获得了1988年的沃尔夫物理奖。被誉为继爱因斯坦之后世界上最著名的科学思想家和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1]

欧洲近代物理学家合影 中国著名的物理学家

1、钱学森(物理学家。我国近代力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在空气动力学、航空工程、喷气推进、工程控制论、物理力学等做出开创性贡献,“中国航天之父”“导弹之父”“自动化控制之父”)

2、钱三强(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在“核裂变”方面成绩突出,中国原子能事业的奠基人和“中国两弹之父”)

3、钱伟长(著名力学家、应用数学家、教育家,我国近代力学之父。兼长应用数学、物理学、中文信息学,著述甚丰。特别在弹性力学、变分原理、摄动方法等领域有重要成就。)

4,、赵九章(气象学家、地球物理学家、空间物理学家,人造卫星奠基人,动力气象学创始人)

5、吴大猷(you)(中国物理学之父,学生李政道、杨振宁获诺贝尔物理奖)

6周同庆(信息科技领域,光学)

7、李四光(古生物学家、地层学家、大地构造学家、第四纪冰川学家。是中国地质力学的创始人。“”化石新分类标准的提出、中国南方震旦纪与北方石炭纪地层系统的建立、中国东部第四纪冰川的发现与研究是他对地质科学的重大贡献。)

8、周培源(著名力学家、理论物理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我国近代力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

9、竺可桢(地理学家、气象学家、中国现代气象学和地理学的一代宗师,是我国物候学研究的创始者、推动者)

10、邓稼先(物理学家,在核物理、理论物理、中子物理、等离子体物理、统计物理和流体力学等方面取得突出成就)

3、中国古代著名物理学家 墨子,攻城器械

张衡,发明地球仪

蔡伦,发明纸

毕升,活字印刷术

沈括,《梦溪笔谈》

第五篇:一个物理学家的

《望海潮》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⑴ 了解作者。

⑵ 掌握诗词的诵读技巧。

⑶ 学习诗中点染、铺叙的表现手法。

2、过程与方法:

⑴ 反复吟咏,感受词的音律美;运用联想和想象。

⑵ 感悟词的意境美。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⑴ 感受词的魅力,感受宋初杭州物阜民丰的盛景。

⑵ 正确评价作者的写作目的。【教学重点】

1、名句欣赏。

2、这首词的写景特点,品味诗歌的意境美。【教学难点】

学习本词中点染和铺叙手法的运用。【教学方法】

1、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2、反复诵读,感悟体会。【课时安排】

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俗话说的好“上有天堂,下有苏杭”那么,杭州城到底有怎样的迷人景色能令我们的古人发出如此的感慨呢?今天我们就跟随词人柳永一起来学习一下他的《望海潮》,来领略一下这人间天堂的美丽景色。

二、朗读诗歌

1、初读课文:

要求:自由朗读读准字音结合注释读准词意。

强调以下词语的音、形、义:

⑴ 形胜:地理形势重要。

⑵ 参差:形容楼阁高低不齐。

⑶ 天堑:天然的壕沟,此处形容钱塘江的壮阔。堑,qiàn。

⑷ 重湖叠巘清嘉:巘,yǎn,山峰。清嘉,秀丽。

⑸ 高牙:原指军前大旗,因旗杆以象牙为饰而得名。词中代指高官孙何。

⑹ 异日图将好景:画下来。将,助词,无实义。

2、齐读课文:

诵读指导:

⑴ 感情饱满,适度夸张,铿锵有力。

⑵ 上阕写形胜之地和钱塘江潮的壮观,词句短小,要读出一种气势来。

⑶ 写西湖清幽的美景,文字优美,词曲变长,节奏平和舒缓,读出心旷神怡之感。

三、整体感知

1、这首词描绘了一种怎样的都市生活景象?

杭州是太平盛世里富庶而又美丽的繁华大都市。在那里,人们生活安定和美,一切显得极为和谐。

2、试说说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杭州的繁华与美丽的?

⑴ 从地理位置上看。

⑵ 从历史传统上看。

⑶ 从自然景观上看。

⑷ 从市井面貌上看。

⑸ 从百姓生活上看。

⑹ 钱塘长官生活看。

3、抒发了他怎样的感情?

惊叹赞美艳羡。

四、问题探究

问题探究1:

杭州在诗人的笔下有美丽的景色和繁荣的经济,还有人们安乐的生活,一切显得很诗情画意。然而作者是怎样做到具体细微地描写的呢?请结合词的上阙和下阙具体的内容加以分析。

具体分析词:

1、上片:描写杭州的自然风光和都市的繁华。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东南形胜”,是从地理条件、自然条件着笔写的。杭州地处东南,地理位置很重要,风景很优美,故曰:“形胜”。“三吴都会”,是从社会条件着笔写的。它是三吴地区的重要都市,那里人众荟萃,财货聚集,故曰:“都会”。“钱塘自古繁华”,这一句是对前两句的总结,因为杭州具有这些特殊条件,所以“自古繁华”。下面就对“形胜”、“都会”和“自古繁华”进行铺叙。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是对“三吴都会”的展开描写。“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是对“东南形胜”的展开描写。这里选择了钱塘江岸和江潮两种景物来写。“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是对“钱塘自古繁华”的展开描写。描写了两个方面:一是商业贸易情况──“市列珠玑”,只用市场上的珍宝,代表了商业的丰富、商业的繁荣;二是衣着情况──“户盈罗绮”,家家披罗着锦。“竞豪奢”,又总括杭州的种种繁华景象。

2、下片:写杭州人民和平安静的生活景象。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写杭州西湖的湖山之美。这既是进一步描写“东南形胜”,同时又是杭州人游乐的背景。西湖是美的,苏轼说:“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饮湖上初晴后雨》)也是写了山河水量个方面。“重湖”,写湖本身,西湖有里湖和外湖;“叠巘”,写湖岸,山峰

重叠。西湖水碧山青,秀美异常,所以说“清嘉”。“三秋桂子”照应“叠巘”二字,写山中桂花。“十里荷花”照应“重湖”写水里荷花。红花绿叶,莲子清香,也是很能体现西湖特点的景物。南宋杨万里说:“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三秋”,从时间着眼;“十里”,从空间着眼。桂在秋季开花,莲在夏季开花,写出了西湖不同季节的美景。

西湖不论任何季节、任何时间都是美的,所以就有游人去游玩。接下来就写到“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羌管弄晴”写的是白天人们悠扬的笛声,“菱歌泛夜”写的是人们晚上快乐欢快的歌声,“嬉嬉钓叟莲娃”时对前面两句的总括,所以这一句写的是杭州人民的游乐。“千骑拥高牙。乘醉听萧鼓,吟赏烟霞”写的是杭州官员的游乐,分两方面写的,一是“乘醉听萧鼓”宴酣之乐,二是“吟赏烟”山水之乐。“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是对官员的祝愿。

问题探究2:

找出词中你最欣赏的句子并加以品析。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这几句被称为千古名句,你是如何鉴赏的?

五、诗歌艺术手法分析

讨论:点染手法。

[清]刘熙载《艺概·词曲概》:“词有点,有染”,说的是词的一种表现手法“点染”,它既有抽象的评点,又有具体的描述,二者紧密相连,表现鲜明的情志。本词就运用了“点染”的手法,请加以说明。

本词点染一。

点染二。

本词的又一特色:善于铺叙

这首词选取最典型、最具表现力的景物,从最有特色的角度,铺叙,一句一景,写景富有层次感对杭州的繁华景象进行了淋漓尽致的描绘。特别是对钱塘潮和西湖的描写,非常充分,既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又非常具体形象。极力铺排,从不同的角度表现杭州的繁荣、美丽、富饶。

六、拓展延伸

展示部分同学填词习作,大家共同交流。

七、小结

这首词着力描写了钱塘江的繁华,展现了一派物阜民康、和谐安定的社会风貌,借以歌颂此地的长官治理有方,政绩卓著。

八、作业:背诵这首词。【板书设计】 望海潮

一派太平、富庶、安定、祥和的都市生活景象

1、从地理位置上看

2、从历史传统上看

3、从自然景观上看

惊叹赞美艳羡

4、从市井面貌上看

5、从百姓生活上看

6、钱塘长官生活看

下载物理学家简介(共5则)word格式文档
下载物理学家简介(共5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十大物理学家

    中国十大物理学家简介和名言 1、 杨振宁  简介 杨振宁,安徽省合肥市人。著名美籍华裔科学家、物理学大师、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1957年由于与李政道提出的“弱相互作用中宇......

    获得诺贝尔奖的物理学家

    获得诺贝尔奖的物理学家 1、1901年:伦琴(德国)发现X射线 2、1902年:洛伦兹(荷兰)、塞曼(荷兰)关于磁场对辐射现象影响的研究3、1903年:贝克勒尔(法国)发现天然放射性;皮埃尔·居里(法国)、......

    物理学家给人的启示

    细心观察,勇于质疑(牛顿、伽利略) 少年时的牛顿并不是神童,他成绩一般,但他喜欢读书,喜欢看一些介绍各种简单机械模型制作方法的读物,并从中受到启发,自己动手制作些奇奇怪怪的小玩......

    物理学家与集邮1

    物理学首奖(1901年)-X光发现人W.伦琴 1845-1923 X光管与原子结构图诞辰百年纪念 1939年4月德占但泽自由市发行的第一枚伦琴邮票X光在医疗诊断中的应用和发展 热图像诊断......

    物理学家的名言[合集5篇]

    物理学家的名言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经典的名言吧,名言蕴含着深邃的哲理,闪耀着理性的光辉,在议论文中既可作为论点,又可作为论据。那什么样的名言才算......

    轮椅上的物理学家

    轮椅上的物理学家 本资料由查字典物理网 整理提供,更多物理学科知识请关注查字典物理网 在狄拉克去世之后, 英国剑桥大学的鲁卡辛讲座教授这一著名职位就属于S. W.霍金了.300......

    小谈经典物理学与物理学家

    小谈经典物理学与物理学家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物理学中的一些基础知识,虽然大部分知识在中学都学过,但回想起先辈科学家们苦苦专研才得出的这些经典物理学定理,我都会从心底产生一......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

    必修3 第四单元 备课人:李老师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 设计方案(一) 总体设计 教材概述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是日裔理论物理学家加来道雄的作品,文章没有像前面的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