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活法读后心得
明白活法,实现人生问题的源流管理 ——读《活法》 经常听说“一个人要活得明明白白”,可是在现实生活中又感觉许多事情糊里糊涂,得过且过,稻盛和夫先生这本书可是把这个问题讲的够透彻了。人有各种各样的活法,事情也有各种各样的处理方式,但是活的是否明白,事情处理的是否适宜,还要回到认识人生与事物的原点。“越接近真理,道理越简单”。但是在往往处理事情,认识人生的时候最后看越是简单的东西,我们把它处理的或理解的越是复杂,最后自己就糊涂了。
人生最淳朴的“真善美”我们人人基本都知道,小的时候就天天想着做一个好孩子,但是随着我们不断成长,觉得这些东西很多是非常理想的事情,因此在我们的日常行为中“自我”的东西逐渐多了,“自私与懒惰”经常要在心目中不断地强占空间,许多时候认识就偏离了正轨,而且自己还要给自己找出许多理由来证明自己的正确。稻盛和夫先生认为越是错综复杂的问题,就越要回到原点,根据单纯的原则进行判断。面对很棘手的问题,用朴实的思想、根据简单明快的原理,对事情的是非、善恶进行判定即可。看书的过程中,就不断地想起我们自己的工作,天天在工作现场会遇到许多的问题,大家争争吵吵,许多时候也会闹到脸红脖子粗,但是问题最后没有实际解决,问题的原因还是因为每个人都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胸怀“自私懒惰”去解决问题,自己占点便宜,顺便教训一下别人,或者是不明白事理,又说不过别人,因此无原则地忍让,事情本来的面目没有人去思索,最后耽误了事情也破坏了风气。如果此时能够站在事情本来的原点去考虑衡量事情,大家客观地去分析探讨问题,许多事情会有更好的做法。在稻盛和夫先生看来,对一个合格的管理者来说,最重要的不是知道多少复杂的知识和理论(也是我们现在经常容易走入的误区),而是懂得珍视那些看似简单,但是能够引导人们采取正确生活态度的原理原则。这些就是“哲学”,它们不是晦涩难懂的书桌上的学问,而是从经验和实践中产生的生动的“哲学”,看上去“像小学教室里贴的伦理观或道德纪律方面的标语一样”。我们决不可轻视它,不仅要用头脑理解,还要用灵魂领悟,使其变成自己血肉的一部分。这些就是管理者的正道,我们每天应该有的修身养性,不是脱离工作而是就在每天的日常事务中感悟、体会、抉择、验证。
稻盛和夫先生由此还总结出了人生的方程式:“人生·工作的成果=思维方式×热情×能力”。其中思维方式最为重要,有正有负,范围从正100分到负100分。关于方程式在工作上的应用中,他结合自己的企业的实际有这么一段描述:“我之所以并不器重才子,是因为才子往往倾向于对今日等闲视之。才子自持才高可以预测未来,不由得厌恶像乌龟那样缓慢地度过一天,希望像脱兔似的走捷径。众多优秀且聪明的人才进入了京瓷公司,也正是这些人才认为京瓷没有前途而辞职。所以,留下来的都是不太聪明、平凡的、无跳槽才能的、愚钝的人才。但是,这些愚钝的人才在10年、20年后都晋升为各部门的干部或领导。那么究竟是什么使像他们这样平凡的人成了非凡的人才呢?是孜孜不倦、默默努力的力量,亦即脚踏实地度过每一天的力量,是坚持积累每一天的力量。”这种从不懈怠、坚持到底的态度,将终会让你与他人拉开巨大的差距。这不是聪明与否、以及能力的问题,如果没有基于人性的善良、没有从事物的本原上考虑问题,能力再强,南辕北辙,最后连事实都无法把握,思维方式错误,没有“高远视野”,一败涂地是必然结果。
佛家有云:“相由心生”。五官是父母给的,但是面貌表情却是自己给的,这两者就象作者指出的“命运”与“因果报应”一样。不过“因果报应”我还没有太深的理解,但是至少我认为“因果报应”可以由自己把握,因为“因”取决于自身,“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是自然永恒不变的规律,因为有了崇高的目标,因此我们充满了热情,因为追求目标不断地实现,所以我们要不断地进步学习。但是“思维方式”是根本,“高尚的善心必将带来美好的人生。”高尚就是从最初的或简单的“真善美”做起。比如“创造、增值”而不是“损坏、浪费”,“认真、严谨”而不是“应付、糊涂”。成就一件事情,我们快乐溢于言表,喜逐颜开,而把好的物料或材料做成次品就无比沮丧,损公利己就无法掩饰内心的卑微与外观的猥琐,等等。稻盛和夫先生有这么一段总结:“如果要寻求我成功的理由,也许就是这一点。亦即,也许我的才能存在不足,但是,我坚持了一条单纯且强有力的指针——追求人间正道的做人准则。”
看到这里许多问题已经非常明白,问题的源流也就在这里,就是把追求人间正道的做人准则落实到每天的工作中来。简单而又朴实,但绝对可靠实用。结合自己的工作再谈谈,稻盛和夫先生认为产品质量不好是因为这个企业的人没有现
场亲近产品(在塌塌米上学游泳),没有在悉心地照料产品中听见“产品对我们的私语”。因此文章郑重地告诉我们:“工作的现场有神灵”。我们要听到现场的“神灵之声”,现场产品传来的喃喃细语告知我们解决问题的诀窍:“这样试试如何?”这就是倾听产品的声音。是在用也是在要求我们用良心、热心、责任心来倾听。这也是“有意注意”的人生,也就是在做人!篇二:《活法》读后感 享受幸福洋溢的充实人生 打开《活法》一书的目录,感觉书中的每一小节的目录标题都是鼓人进取的励志短语。再细读文中的字字句句,感觉在简单质朴的语句里面蕴含着引人深思的人生哲学。书的作者——稻盛和夫先生很善于总结,他通过其亲身的经历为向我们阐述了简单人生的有价值“活法”,并希望其毕生总结出的人生哲学能够引领我们走向最正确的人生道路。在读书的过程中,你会感觉到书中的道理与我们的实际生活很贴近,是我们大家都耳熟能详、倒背如流的简单道理,但就是这些简单的道理,在作者的人生道路上发挥出了巨大的作用。通过《活法》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人生,更加明确了做人做事的原则。一,首先是做人的原则,做人,做什么样的人,以什么样的心态做人。不同的心态将会影响并决定你的人生会是什么样的色彩。我体会做人要具有以下五颗心:“真心、诚心、虚心、恒心、爱心”:
真心:认真的心。做人要认真,认真地做出人生的每一次选择,认真地抓住人生中的每一次机遇,以认真的态度去面对学习与工作,你的梦想就会实现。
诚心:诚实、诚信、诚恳的心。做人要诚实,做事要讲诚信,欺骗他人的同时就是在愚弄自己的人生,不要受目前社会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以诚信为本,才是成就事业的基础,特别是我们青年人,诚实讲信用是我们走好人生路的最好保障。虚心:谦虚、谦逊的心。成长中的我们应该谦虚为人,善于听取他人意见,时刻注意审度反省自身,不断修正人生道路中的偏差。那么善于听取他人意见并不只是简单的听,而关键在于谦虚的学,能够放下自满高傲的姿态、虚下心来听取别人的意见,谦虚学习他人长处弥补自身之短。
恒心:持之以恒、坚持的心。把平凡华为非凡的是“持续”、“要坚持到底才能有意义”这是稻盛和夫先生总结出的道理。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就是我们童年时常说的“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道理,只要你肯付出就会有所收获,如果我们能够十年如一日、持之以恒地去钻研我们的本职工作,凭借我们一股傻劲、干劲去面对工作中的难题,相信就不会存在我们攻克不了的难关。持之以恒,坚持到底,很快你就会成长为你所就职岗位上的专家型员工。
爱心:是指善良的心,利他之心,也就是善待他人、学会感恩的心。我这里所说的善心、利他之心不单纯的是指人性的善良,更重要的是想说明做人要把“给予”之心放在首位的道理。当我们觉得周遭的一切对自己不公平、不优待的时候,应该想一想我为我的周遭、我的家人、我的朋友、我的同事,乃至于我所就职的企业都给予过什么,做过什么,贡献过什么,而今天我们所拥有的一切是否都是理所当然的,是否都是我们努力付出所应该得到的回报呢。作为青年人应该学会感恩,学会拥有一颗利他之心,要勇于奉献,勇于给予,要知道给予也是一种幸福。二,是做事。我们工作前应调整好心态,要让自己热爱工作,全身心投入工作,用心去渴望成功;工作中我们要大胆思考、小心准备,拼尽全力去迎接困难与挑战。这是书中阐述的道理。联想到自身在工作中应该从以下几点出发:
工作态度:对于自身喜欢的事投入精力不会有问题,但是对于自身并不喜欢的事物投入精力,是我们大多数人所做不到的。这是一种普遍存在的错误心态,而这种心态会对我们的成长造成恶性循环。不热爱自己的工作,就不会用心去工作,也就无从谈起做好工作,尽职工作,长期以往这样下去就会使我们缺乏成就感,而没有成就感也就会使我们对工作失去兴趣、丧失信心。那么如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冲出这个恶性循环的怪圈呢,首先我们要认清问题所在,及时端正自己的工作态度,让自己热爱上本职工作,下定脚踏实地、竭尽全力去做好的工作决心;然后,就是寻求突破,乐观迎对工作中的困难与挑战,摸索适合自己的工作方法,专注于自己所做的事情,只有专注才能产生兴趣做出成绩;最后,要树立一种劳动快乐的工作态度,不要把工作认为是没办 法,不得不为之的劳动,要把工作当作成长的 必修课,通过工作感悟成长。
工作方法:
1、大胆思考、小心准备,“要成就事物、实现想法,必须做到?构思处于乐观,计划本于悲观,实行基于乐观?”,这是稻盛和夫先生告诉我们的工作方法。但我们往往在开展工作时,总是上来就悲观谨慎,使自己丧失了信心,而在处理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时却又思考简单、行为草率,造成工作中的问题曾书不穷。读过本书后,我认识到要及时调整自己的工作方法,在工作中遇到问题时应该首先以乐观的态度去面对,然后用精心准备、细心策划、谨慎部署的态度去规划好工作的开展方法和步骤,最后就是要以饱满的热情、必胜的心态来完成工作。
2、善于积累,循序渐进,善于总结工作中的点点滴滴,善于学习积累成功经验,循序渐进开展工作。不要总是妄想在工作中找寻一步登天的捷径,也不要误会地认为所谓的提高工作效率就是要找捷径,应该清楚的认识到,合理的工作方法、优化的工作程序并不是捷径,而是平时善于总结、善于积累所得到的工作经验。把精力投入工作充实每一个今天,日复一日地积累,就会让梦想成真。通过读书联想自己的人生,我觉得我的简单人生有价值活法应该在于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生活心态,在于充满激情、拼搏奉献的工作态度,在于经过历经磨练、提升心智的成长感悟。引用书中的语句就是“劳动有苦涩的根,甘甜的果实。喜悦是从艰辛和痛苦中一点一滴渗透出来的。工作的快乐就隐藏在跨越痛苦的另一端。全心全意拼命去工作,度过艰辛与痛苦之后,完成任务时的成就感,是无可取代的喜悦。”
稻盛和夫先生的《活法》向我们讲述了人生真理,为我们解开了成长中的许多心结,解答了令我们感到困惑的成长问题,以上是我的一些读书感悟,希望在此与各位领导、同仁和青年朋友们共勉。让我们全身心投入远华建设,在你付出智慧与汗水的同时,你也将会收获成长的快乐,享有一个幸福洋溢的充实人生。
——张健
读《活着》,学会快乐工作
“快乐工作”不仅是2010年我为自己定下的目标,更是公司领导对青年员工的希望。在读《活着》的过程中,我进一步认识到工作对于人一生的重要意义:在短短几十年的人生岁月中,最重要的30年都是在工作、劳动中度过,那么,想实现人生价值,“成为一个比降临人世之初更好的人”,就必须牢牢把握这段时间,让我们的人生在工作中更加丰富,更加精彩。通过读书,我获得了几点关于如何快乐工作的感悟,总结出来与大家分享。
第一,要能正确理解工作的意义。获得生活的报酬确实是工作的基本功能,然而并非全部意义,工作最重要的意义就在于让我们在社会上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让我们在创造价值的过程中获得真正的幸福与快乐。因此,表面看是我们成就了一番事业,实际上是工作成就了我们。第二,要使内心强烈的热情与脚踏实地的努力相结合。“打开智慧的宝库就是靠一股脑全心投入的热情,再加上处于至诚的不断努力”。人人都渴望成功,但真正成功的人却很有限,很多人都是碌碌无为的度过一生。仔细想想,不难发现,热情和努力的错位是重要的原因。人在年轻的时候,往往心气很高,但常常由于眼高手低,不能脚踏实地做人做事,而与成功的机会擦肩而过;人到中年,虽然已经奠定了一定的成功基础,但往往又得过且过,由于缺乏继续向前的热情,放弃了努力,从而永远无法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与满足。因此,快乐工作需要我们“非常迫切地期盼”,并且“非常努力地去做”。
第三,要坚持不懈地用“今天”积累“未来”。“一股能默默专注在同一件事而不感到厌烦的力量”让许多平凡的人在平凡的岗位做出不平凡的事。他们从不轻易选择快捷方式,而是日复一日地持续努力,认真又脚踏实地地用坚持实践着自己的梦想,让明天比今天更好。因此,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瞬间辉煌,而是每一个平凡的?今天?的不断累积,想在工作中享受快乐,就必须好好把握每一个“今天”,以百分之百的努力来创造未来。
第四,要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困难。工作中遇到困难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能否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困难是影响快乐工作的重要因素。在任何情况下,我们都需要凭着信心和勇气,与困难正
面交锋,就算目标高到自己都觉得不可能,就算困难大到“前所未有”,也不必有丝毫的胆怯,只有勇往直前的努力到底,才能唤醒我们的潜在能力,让我们展现出难以置信的力量。抱定这样的态度,即使境况再恶劣,仍然不会影响我们享受工作本身的快乐。
第五,要常怀感恩之心。
人之所以快乐,不是因为得到的多,而是因为计较的少。作为青年员工,我们更应该心中常怀感恩之情,感谢远华为我们提供了生活保障,让我们的家人更加幸福的生活;感谢远华为我们提供了发展的舞台,让我们的人生价值得以实现;感谢老一代的远华人用智慧和汗水创造的发展成果,让我们有了更高的起点。只有拥有一颗懂得感恩的心,才能最大限度地获得工作的满足感,也只有“知足”才会“常乐”。尽管现在公司的规模还不大,制度也不是很完善,目前还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但让远华顺利渡过难关,成为一家优秀的航运企业,正是我们每一个远华人的责任。当我们完成2010年工作的时候,扪心自问:我是否一开始就信心满满地想把这一年的工作做好,是否非常努力的去做了,当遇到困难的时候,我是否始终坚持面对、不打折扣、不敷衍了事。如果所有的答案都是肯定的,那么,无论这一年的工作结果如何,我们都会享受到工作的快乐。
——刘 晴
灯火阑珊处的美丽 看在过稻盛和夫先生著的《活法》之后,我心中没有震撼,没有惊喜,也没有感激。我心中更多的,是一份平静,但这份平静并非是无动于衷,他是一份超然,就如狂风暴雨之后出现在天边的一条彩虹,是一份最原始且纯净的美丽。
王国维先生在其著作《人间词话》中有云,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不知这位国学大师在写下这段话时,是否能预见到,这简简单单的几十个字蕴含的真理在百年之后被一位远在日本的著名企业家所印证。稻盛和夫先生在《活法》一书中所想要强调人生与企业经营的原理原则也是经历了这三种境界后才得出的:在青少年时期稻盛和夫先生屡受挫折、失败连连,拼了命想让自己活得更好,这就是“望尽天涯路”的第一境界。进入经营者时期,稻盛和夫先生凭借一股傻劲迎向困难和挑战,以满腔的热情、百分之百的努力去投入当下,全身贯注于眼前事物,心无旁骛把握每一个刻去努力充实,这正是“衣带宽,人憔悴”的第二境界。当稻盛和夫先生从经营企业的第一线退下来,回顾一路拼搏经历的一切,发现原来“活法”可以这么简单,于是有了属于他的“灯火阑珊处的美丽”。在稻盛和夫先生看来,“灯火阑珊处的美丽”无非就是“不说谎,不给人添麻烦、诚实、不贪心、不自私自利”这些最简单的做人原则。我无从考证是否稻盛和夫先生真的是这样做才取得现在这样的成就,我也不知道是否每一个看到这样的观点都表示赞同,但是我还是很欣慰的见到又一个人同意我对于人生观价值观的一些简单看法,我一直认为做人就要做个好人,做个厚道的人,做个对社会有意义的人。我已经回忆不起来,我是怎么有了现在这样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只是记得在小的时候,一直就受到道德的约束,无论是老师还是父母,如果见到我出现一丁点的不道德的行为,一定是一番耳提面命的说教,甚至在来工作之前,母亲唯一的叮嘱仍然是:“能击败他人最好的武器是你的品质”。于是乎“做人坦荡荡”的行为标准成为了一种惯性,伴随着我走过了二十几年的人生。当然,这中间还是有一些波澜起伏的,尤其是在当下这样一个道德底线不断下降的社会环境中,总是见到刁钻古怪的人做着不知廉耻的事,还有着匪夷所思的各种理由。君不见范美忠弃生先逃跑,豆腐渣工程楼倒倒;君不见钓鱼执法真能闹,躲猫猫游戏惹人笑„..每 当看到周遭这些,心里总难免要出现一点点的的怀疑:在这样一个社会氛围下,还坚守着那些小时候学会的道德底线是否真的还能生存于这个社会?那些没有坚持着我这样清高姿态的人,不也活得好好的么,我何必还坚持呢?直到阅读过稻盛和夫先生的《活法》一书,我的这些疑虑被打消了,再这一点上真的要感谢稻盛和夫先生,给了我坚持做自己的理由,勇气和动力。
感想到此,不禁让我联想到了现在公司的处境。虽然我来公司时间不长,但是对于公司的企业文化和办事风格还是有深刻的体会的,感受颇多。远华公司和其他任何公司在商业上往来的过程中,一直也是遵循着诚实守信,宽以待人的原则,特别是在处理双方股东的无法调和的矛盾时,更是打出了“牺牲远华的利益,以求双方股东的共赢”的口号。但“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今年开年以来,诸多的不利客观因素:竞争对手不断增强、不容乐观的运输市场、无法享受到的港口优惠政策等等都同时出现在了远华的面前,远华面临了前所未有的困境。我想,现在可以算是远华的一个“西风凋碧树”的时期,或许残酷的现实让我们暂时失去了前进的勇气,或许艰难的环境让我们暂时丧失了拼搏的动力,但是当我们再次登高望远,遥看那阴霾后的阳光,我们知道我们脚下的路仍然是一条通向光明的胜利大道。远华是我们的保护伞,在他的庇护下,我们可以安心成长,不怕狂风暴雨,不怕雷鸣闪电;远华又是我们的孩子,他的每一点的成长需要我们为之付出无比艰辛的努力和汗水。远华的兄弟姐妹们,让我们忘记那些阴霾吧,因为我们知道我们为之奋斗的事业是多么的伟大;远华的兄弟姐妹们,让我们为为远华的事业努力奋斗吧,因为我们知道远华的未来是一片耀眼的曙光,远华的兄弟姐妹们,让我们遥望那胜利的曙光吧,因为等到时候,当我们蓦然回首,我们可以看到属于我们的“灯火阑珊的美丽”!——刘洋
简 单
“简单才是不可动摇的原理原则。”
“简单才是不可动摇的原理原则。”
“越接近真理,道理越简单。”
《活法》中,被尊为日本三圣之一的稻盛和夫先生给我们阐释了他人生的经验和感悟,诸如人的本质、人生的哲学、经营的艺术、劳动的魅力等等。他认为,成功的人生应该是:本着不违反人类基本普世伦理、利他主义的简单原则,以像对待恋人般对待工作,有着强烈到遍布全身的渴望,凡事高标准、严要求,追求卓越,精益求精,大胆思考,小心准备,不轻言放弃,以百分百的认真身体力行,凭着一股傻劲儿去迎接困难和挑战,珍惜和把握每一个现在,持续地积累蓄势,最终化腐朽为神奇,化平凡为非凡。最让我产生共鸣的则是贯穿全书始终的一个哲理:简单。简单,是我信奉的处事原则。从小的教育,“不给别人带来麻烦”成为我的基本人生准则。这个准则对我的影响,可以说利弊参半。“不给别人带来麻烦”,让我时时处处考虑他人感受,能够设身处地为他人考虑,让我领会到换位思考的魅力,通常不会给他人带来相处上的不适;但是同样这一点,也让我常常做事情思前想后,因太多的顾虑而错失良机甚至止步不前。现在想来,其实我仍没有做到“简单”。为他人着想是应该提倡的,“予人玫瑰,手有余香”,也符合和谐的本质;因担心他人不适而瞻前顾后则思想太复杂,考虑太多,背离了简单的本质。其实,本着遵规守法、利他利己、和谐共赢的原则,每天踏踏实实去努力,每天把自己分内的事情做好,每天比前一天前进一小步就够了,日积跬步,方之千里,最终定是个和谐共赢的结果。还记得曾经向领导请教“授权”的问题,即主动分担和获得授权的平衡。如何既不越权,又能多做事、多为公司分担。领导给了一个简单的判断法则:只要经过认真思考后,认为这件事是有利于公司发展、有利于和谐共赢局面的,就可以做,而且要大胆去做。事后反思我的困惑,也就在于背离了简单的原则,顾虑过多。领导的答疑,很好的阐释了“简单”的含义:围绕一个核心,放手去做就是。
现在看来,“简单”一词,实则不简单;要想真正做到“简单为人,简单处事”,也不是一件易事,那是需要气魄的。这也正是我欠缺的。
——渠景伟 很久没有看经营管理方面的书籍了,上学的时候读过台湾经营之神王永庆和索尼的创始人盛田昭夫的故事,这些故事都记得不大清了,可能是他们的故事离我们太遥远了,也可能是他们的经历与我的经历相差太大,好像没有什么共鸣,只知道他们很“神”。这次公司团支部活动,让青年员工阅读与盛田昭夫同为日本“经营之圣”的稻盛和夫的著作——《活法》。先前真是不知道谁是稻盛和夫,看了这本书对他的简单介绍,才知道他是京瓷公司和kddi这两家世界五百强企业的创始人,是日本的四大“经营之圣”之一。能创办世界五百强的企业当然了不起,在经营上被奉为 “圣”,应该更了不起,他写的工作励志方面的书应该值得一读吧。
阅读此书完毕,发现我对其中的关于工作方面的比较感兴趣。他对工作的认识很值得我们青年人深思:“工作对人类而言,其实具有更深远、更崇高的价值与意义。劳动可以帮助我们战胜欲望,磨练心性,培养人格,其目的不只是换取生活所需,因为换取生活所需只不过是劳动所附带的功能而已。”青年人对工作关注的重点应该是提升自己的能力、能为公司与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而不是薪水和待遇。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只要在平时的工作中,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的走下去,多做事情,让自己更快更好地成长起来,使自己能在工作中独当一面,“美好的人生也将唾手可得”。他在书中还说到“其实在成就事物和充实人生方面,最不可或缺的就是?勤勉?也就是拼命工作,全心全意投入工作。”勤奋工作才能让我们的人生变得有意义,远的如全国的劳动模范,近的如我们公司的优秀员工,无一不是勤奋工作的典型,没有耕耘哪来收获?工作能让我们的人生变得充实,“嗜好和玩乐的乐趣也必须在充实的工作之余,才能体会的到。”我常常觉得,经过一天的辛苦工作后,睡觉也会特别的香。如果哪天特别的闲,总觉得这天会缺点什么。他对工作的方法对我们也很有启发性:“是什么造就了这些平凡人的平凡呢?是那一股能默默专注在同一件事而不感到厌烦的力量,也就是拼命去过每一个今天的力量,以及一天天去累积的持续力。”确实是“绳锯木断,水滴石穿”,“要奋战到老天爷都出手相助的那一刻”,像高锟发明光纤,居里夫人发现镭元素,这些诺贝尔奖获得者的事迹可以证明成功就是比别人再艰难地坚持一下,是这种平凡的持续力造就了不平凡。还要注意“以昨天的努力为基础,再下一点功夫去改善”,长期下来一定会产生显著的差异,这也是成功的秘诀。“唯有自己亲身参与所得的实际体验,才会成为最珍贵的资产。”这是作者从去听本田宗一郎的讲课被骂回去,让他们立刻回公司上班的故事得出来的经验之谈。尤其像我们航运业,实操性比较强,合同条款只有在实际的业务中才会得到最好的注释,这就需要我们始终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不断地去思考和总结业务中碰到的事情,争取举一反三,为未来的工作减少障碍。
《活法》这本书让我认识了稻盛和夫,也让我了解了他对工作的意义和方法的认识,获益匪浅。以上的感想只涉及此书很小的方面,其他的方面有待于我们继续挖掘。——冯余 稻盛和夫先生的《活法》一书里面,每一章都渗透着做人的原则及基本的方法:寻找人生的目标,找准定位,脚踏实地的工作,心灵的培养,真诚,创新,乐观,绝不放弃的精神。书中说:“活着就是要修练自已的灵魂,在死去的一刹那能够无怨无悔,能够为社会有所贡献。”读到这里,我突然想到:从我们刚刚上学开始,老师就经常教育我们说:我们来到这个世上,不要计较这个世界会给予我们什么,而要去思考我们会为这个世界带来什么,那个时候我同意,现在我也同意,但是如何去做又有谁知道呢?可能连老师自己也不知道,就算他们知道也不一定能做到,就算能篇三:《活法》读后感
《活法》一书,是日本经营之圣稻盛和夫先生对他的生命哲学的讲述。我一口气读完,身心踊跃。书中的句句都从呕心沥血的实践中来。文字平实无华,但是撼动人心。可以感受到,稻盛先生是一个在生命的实践中努力贯彻佛教智慧的模范。由此可知,佛教不是消极的避世,而是要精进创造“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的事业。稻盛创立、壮大企业的过程,就是他秉承孜孜完善人格的宗旨,在为人的基础上做事、在人生的每一刻体验佛教智慧的历程。
一个实践伟大事业的人,其实在心灵深处,有着最简单的人生观。稻盛和夫认为,为人就是要坚持做人最基础的规范,坚持行善。对身边人,对社会,扩大到对整个世界心存利益之心,并且孜孜不倦、不畏艰难地去实践这种善意。生命的价值就在这种实践中展现。企业经营之道很简单,“不是公司的利益或面子,而是对社会或人类是否有益”。尽管资金十分充裕,但是他拒绝投资房地产赚取浮财,因为“只有自己辛苦赚取的钱财才是真正的利益”。乃至大到国际事务,也是“大道至简”。日本不能就侵略他国做诚实的道歉,就是因为带了太多复杂的想法。做了罪恶,就应该真诚道歉,这是简单又合乎最基本情理的表现。这样直心去做,一切都很简单。世界各国出现贸易争端,那是因为有国界,于是有了在此基础上的国与国的争夺。如果统一货币和政策,整个世界成为一个国家,问题就会迎刃而解。稻盛和夫崇尚“化繁就简”,这是禅意的表现。
稻盛认为,思维方式、热情和能力,是实现人生价值的三个基本素质。有厚重沉稳的道德,一切努力的方向都不会偏差。其次,有锲而不舍、废寝忘食的激情。最后是能力。他认为,思维方式是根本的。那就是,始终把稳立身的基本道德。黄光裕们不是缺乏经营的热情和能力,而是最简单的方面被忽视了,那就是,做一个有道德有正义的人。
在他的书中,可以读到一种真正谦虚和清净之心。作为全球两个500强企业的创始人,稻盛和夫仍然自我约束,个人享受保持在最低。并且时时在反省自己,“是否还有些许的私心”?他认为,能力和智慧,是用来利益社会的,自己小小的身躯,能享受多少呢?这种实践,就是小我与大我既有分别又有完美的合一。稻盛主张在现实人生中,实践佛陀教导的六度:布施、持戒、精进、忍辱、禅定、般若。保持纯正的利他之心;抑制自己的贪婪、怨恨、傲慢等种种习气;全心全意地应对任何事情,不让一日空过;对任何的苦难,不屈服,不逃避;在纷纭浮躁的事务中锤炼风雨不动的佛心;在生命的种种努力中,体悟佛智。从他的实践历程可以看到,他是在努力如此要求自己。
书中举了一个叫做二宫尊德的农民的例子。二宫是地地道道的农民,毫无学问,他所坚持的只是日复一日披星戴月地耕田劳作。由于他的精进,一个凋敝的农村成为富裕的村庄。因为他的事迹,后来他被德川幕府任用。虽然二宫没有学过任何礼仪,但是在宫中他的举止言谈自带威仪,让人敬佩。这是一个在平凡的岗位上升华生命的例子。二宫通过专心进行田间的精进,陶冶了人格,生命也达到了更高的境界。
活法二读后感
功方程式之我见
——读《活法》第二卷有感
如果说《如是我闻》的第一卷读后感是对过去的总结,是思想上的共鸣,那这一次就是对现在的定义,是行动上的决断。
稻盛和夫在《活法》第二卷开篇就提到了——成功(人生成就)=能力×努力×态度。在作者看来一个人能取得多大的成功是由能力、努力、态度三方面决定的。其中我最感兴趣的就是他对于这个公式中态度的解释:可能为负数!一个人能力可能是零、努力可能是零,但是态度要是不够端正的话可能产生更差的影响。一个人的能力越强、努力越大,如果态度越差,甚至把自己的能力和努力放到了相反的方向上,不但不会做出对人类有益的贡献还可能危害他人,而态度的负面性越大,你造成的损害就越大,所以态度最低值不是零而是负数,态度为零还好,态度为负数则更糟。所以在我看来成功公式中最重要的不是能力和努力,而是态度!
企业管理中常常会说:“态度决定一切!”稻盛和夫提出了“追求成功的热情!”英文单词为passion,而且将这个单词拆分为利润(profit)、野心(ambition)、真诚(sincerity)、力量(strength)、创新(innovation)、乐观(optimism)、永不放弃(never giving up)。追求利润是为了减少成本、扩大收入;野心可以让你保持雄心壮志;真诚可以温暖他人、缔造双赢;把勇气当做力量去努力向前;创新就是要让明天比今天更好;乐观就是积极地、愉快的投入;永不放弃就是遇到困难也绝不退缩的毅力。如果企业的每一名员工都从现在开始把这些当做自己行为的标准,那企业还会发展不好吗?
就拿我个人来说,我很喜欢这个公式,特别是对自己拥有如火的热情很有信心,甚至有时被指责表现欲太强。也可能是自己不够成熟,很多人都对我说过,等多少年以后你也就工作没有激情了。我一直在不断地给自己努力地理由,我想只要我不停地更新这些理由,我的脚步就不会停止。正如《活法》中提到的“人生就是一幕戏,每个人都是主角。然而,我们不只是在演出,更是这幕戏的创作者。因为一幕戏总有个既定的结局,人生则不同,结果往往掌控在我们自己手中。”
就今天的我来说,从事着自己喜欢的工作,教师就是做好培训,“传道、授业、解惑”就是你的责任。最近一直很忙碌,从省公举办的省级培训师的试讲到中心局即将开办的“工时精细化”培训班,再加上工会举办的演讲比赛,不但要为自己忙,还要为相关的同志制作修改ppt,但是我喜欢这种忙碌而充实的感觉。因为在如戏的人生里,为自己写好脚本的人与庸庸碌碌混日子的人,有着天壤之别。我一直坚守着一个理由:把工作做成信仰!这就是我现在的“活法”„„ 和许久没见面的朋友通了一次电话,聊了半个多小时。聊完朋友推荐看一本书:《活法》。于是网上找来看看。
《活法》是日本著名企业家稻盛和夫的自传。
稻盛和夫何许人也,他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位一生创办了两家世界500强企业的企业家,厉害吧。
稻盛和夫从“商道”到“人道”再到“佛道”深入骨髓的经营哲学,造就了他的成功。同时,他的人生哲学和经营之道浓缩成了这本书。整书看下来,稻盛和夫的每一个观点几乎都能令人点头称道,可谓思想深刻。更为重要的是,他的每一个观点,几乎都加上了自己曾经的经历,让读者深刻意识到了稻盛和夫点点滴滴的思想观点,铸就了一个伟大的企业家。
稻盛和夫的很多思想观点,真的值得社会中的每一个人学习,不论你是企业家,还是一个普通人。摘录几段书中的语录吧,跟大家分享一下: “人生在世,直到终要咽气的那一天止,都是在体验各种各样的苦和乐,在被幸运与不幸的浪潮冲刷中,不屈不饶地努力活着。” “福祸象捻搓在一起的两股麻绳----好事、坏事交织在一起就是人生。所以,无论是好事、坏事,无论晴空万里还是阴云密布,不变的是充满感恩信念的人生。” “善意的思考和恶意的思考自然而然就导致事物最终走向不同的结果。” 活法读后感 第一句,首先是(作者励志名言)“吾等定此血盟不为私利私欲,但求团结一致,为社会、为世人成就事业。特此聚合诸位同志,血印为誓。” ——稻盛和夫。顿时感觉有种生逢乱世,与众人歃血为盟的英雄豪气。不为私利私欲,刚读之际,觉得不可能。熟话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人们打拼,莫非为了财权。但求二字道出了定血盟的目标。尤其是看到文章后面,更能体会稻盛和夫先生所言非虚,句句皆真情实感。崇拜钦佩之情悠然而生。正文第一句,也是第一段:身居乱世之中,重新审视“活法”。犹如大地惊雷,轰然惊醒梦中人。在乌云密布的天空中劈开一个火闪,刹那间犹觉一股电流充斥全身每个细胞,感觉太对了。就好像心里有某个想法,一直没有跟人提及,也一直没有跟自己讲。一直懵懵懂懂,浑浑噩噩,突然之间好像有个上帝之音跟你讲话了,犹如梦醒后起身坐于床上,尚有三分未知。身居乱世之中,这是个什么样的乱世呢?乱者,手忙脚乱,紊乱,忙乱,心乱如麻,交通乱,股票市场乱,工作情绪乱,头发乱了。人们的心灵已经太久没有得到安宁,太乱了。忙着赚钱,忙着应付工作,忙着应对生活烦琐事。但是,大家忙乱过后还是忙乱,理不出头绪,摸不着头脑。在紧张都市节奏的强压下,乱,太乱了。静,平,稳,安,谐这五个才是我们需要的。因此,要重新审视活法。看看活着的意义是什么,怎么样去活才算是活,什么样的活法才算没有白活。
人类活着的意义、人生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对于这个最根本的疑问,我仍然想直接回答,那就是提高心地,修炼灵魂。许多人说活着的目的是为了钱,为了权,为了名。其实这些都是过眼云烟,当岁月蹉跎,百年之后,这些又算什么呢?一切都是过眼的云烟,虚幻得如浮云般。但是多少人为了他们殚精竭虑,也处心积虑,不顾一切争名夺利,到头来一场空。人们说:方向不对,永远无法到达彼岸。人要过得幸福,只有把活着的意义参透了,才会真正的感受生活的美好和心存感激之情。追逐钱名利之徒,犹如追日之夸父,安能追上。所谓欲壑难填,永无休止。当有天发觉自己已经太累的时候,可能虽有物质许多,但是否真的感受到快乐。提高心地,修炼灵魂。这八个字真是经典,人最大的快乐就是提高心地,即不断从每天的生活中学到新的方法、哲学、思想、创新,不断的超越自己。灵魂,需要修炼,现在虽然看不见,但是又无时无刻不影响着你,影响着你对客观世界的反应。身体某天会消逝,但灵魂却会永恒。没有灵魂的人,只是行尸走肉。一个有魅力和魄力的人,就是因为在灵魂深处有着金子般的气质,所以,修炼灵魂,亦是重中之重。今天比昨天更好,明天比今天更好,为此,不屈不挠地工作、勤勤恳恳地经营、孜孜不倦地修炼,我们人生的目的和价值就是这样确确实实地存在着。每天勤勤恳恳的工作,孜孜不倦,在平凡的工作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心地和修炼自己的灵魂,我们就会一天比一天更充实和快乐。劳动对人类来说是具有更深远、更崇高的价值和意义的行为。劳动有战胜欲望、磨炼精神、创造人性的效果。其目的不只是简单地获得生存所需粮食。获取生存所需的粮食只不过是劳动的附属功能而已。
必须“极其认真”地过好每一天。生命只有一次,万万不能浪费,要“竭尽全力”、毫无疑问,全身沾满汗水和泥土、坚持劳作的“田间的精进”,已经潜移默化,扎根于内心,陶冶了人格、砥砺了精神,人品也达到了更高境界。真挚、认真地活着----继续这种看似朴素的生活,平凡的人不久也将旧貌换新颜,变成非凡的人。要课以自己比他人更为艰苦的人生,并不断严格要求自己,这是必不可缺的。努力、诚实、认真、正直„.严格遵守这些看似简单、容易的道德观和伦理观,并把他们作为自己的人生哲学或人生态度的不可动摇的根基
这些语言都让我深深的反思自己,又让我深深惭愧。审视活法,我们得为之而改变,像老鹰重生,凤凰涅槃一样,脱胎换骨,改变过去不好的生活状态和心态,改变过不不对的生活方式和方法,改变自己不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真正这样,方能重新活出活法!《活法》读后感
前一段时间朋友介绍有一本书叫《活法》,是由两个世界五百强的企业老总稻盛和夫所著,是一本修己安人的书,于是我怀着诚惶诚恐的心情把这本书初读一遍,并记录了一些心得体会:
书中,稻盛和夫先生毫无保留地阐述他的根本思想,并从根源上阐述人活着的意义和人生应有的状态。作者在帮助人们寻找那曾经迷失的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帮助人们重新燃起心中的那盏精神之灯。
人生观和价值观,听起来熟悉而又陌生的字眼,很多中国人似乎已经忘却了还有一种叫做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精神之灯在指引着我们,他们活着的目的是为了追逐更多的金钱、更大房屋、豪华的汽车等等让人们趋之若鹜的物质财富。但是当拥有了渴望的财富以后,幸福与快乐并没有同步增加,反而有逐渐减少的趋势,甚至更不快乐更缺少幸福感了,仿佛人生穷的只剩了钱,这是因为内心缺少一种精神上的支撑。读了这本书,能给我们带来关于活着的思考和启迪。
描绘美好蓝图的人,他就能迎来美好人生。若是思想消极,其人生也将不如意。意念并不一定马上就表现为结果,但是如果用20年、30年或者更长时间来看的话,大多数人的一生就是他们自己曾经在意念中描绘过的。人生是思维所结的果实,这种观点已经构成许多成功哲学的支柱。我想,拥有此种人生观的人,想不成功都难,想不快乐都难。
除了稻盛先生40多年经营企业与60多年人生历练的自身感悟之外,这本书多了几分神和禅的味道,在稻盛先生看来,很多事情是神的旨意,是修来的。这是作者剃度出家、托钵化缘的参悟。
看似是一本关于如何经营企业、怎样获得成功的商业书籍,其实是一本关于如何做人、怎样活着的人生指南。努力勤奋地工作、心怀感恩之心、善思善行、诚恳地反省并约束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持续磨练心智、提高人格,这些就是稻盛先生教给我们的“活法”,努力做到这些看似理所当然的事情正是人生的意义之所在。《活法》读后感 《活法》是日本四大“经营之圣”之一的稻 盛和夫 先生在晚年所写的,他在本书中回顾了几十年来的经营心得,呈现了他对人生的感悟。这本书不仅把目光投向个人的活
法,而且把视野扩展到国家、社会乃至人类的文明。对于我,一个以目前的能力不可能去影响国家、左右社会的小人物而言,读此书只是为了改变自己。
人生的目的在哪里?你为何来到这世上?或者浅显点:你为了什么活着?或者再浅显点:你相信什么?记得在小些时候,曾有一个答案让我为之振奋:相信自己。对!我也曾经把它当成激励自己的信条。但是,我也的确为了这四个字迷茫过。这句豪言壮语,在你迷茫时竟显单薄的很。我凭什么相信自己?是曾经小小的成功吗?它在如今的挫折里被淡化。是相信自己无限的可能吗?在有限的生命里,无限又是什么?
那么,人又为了什么活着?为了自己活着吗?如果人只是为了自己活着,那样站起来是一,躺下去还是一的活着,篇四:活法读后感
《活法》读后感------活着的意义 在读《活法》 这本书,稻盛和夫除了希望大家把工作当做修行,还真没要人打十二分精神投入事业。他用中国儒家和王阳明哲学思想管理企业,崇尚“敬天爱人”的精神,并非只关注金钱和利益。他在众人眼里无疑是成功的,他的企业他的管理模式他的思想影响了许多创业者。
如果说之前《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教会了我“原则”二字,而稻盛
和夫则教会了我升级版的“哲学”,生活哲学、工作哲学与经营哲学,其实都是可以融会贯
美好的愿望每个人都有,但实现愿望的过程往往是更多的是平凡、单
调,甚至是烦恼、挫折。如何客观认识现实和愿望之间的关系,需要我们有一个正确的视角,那就是接受并坚持每天的平淡与平凡,而后累计量变产生质变,美好的愿望是平淡累积到一定量时的华丽转身。
“要相信坚持的力量,因为坚持的力量是呈几何数级增加的。”
要成为一个独立思考、有判断力的人,需要建立自己的正确价值观,做
好一个社会人和个性自我。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个有判断力、不盲从的人。
看《人与自然》节目,角马成群结队行进中,当有一只角马遇险受惊奔
跑时,其他动物本能地开始奔跑,队伍顿成汪洋之势。尽管这个比喻不甚恰当,但盲从之景以此形容恰如其分。
稻盛和夫先生也向我们阐释了活着的意义。
作为独一无二的个体,我们来到这个世上很是不易,要不枉来一世,需
要我们活出自己的精彩,我的理解就是最大化实现自己的价值,最大化挖掘自己的潜力,更多地领略和感受这个世界,如果能为自己所处的时代记住,那当然是最最成功之人。
作为社会人,我们有父母、亲戚、朋友、同事,我们的喜怒哀乐、成功
失败影响着周围的人,因此,能成为一个能带给别人积极影响的人,比给社会、他人造成消极影响的人更有意义。作为一名企业员工,我们的工作业绩给企业带来更好发展,企业的发展会给所有员工带来更多的福祉。
每一个人都潜藏着伟大的力量,这一点毋庸臵疑,能否把自身潜在的能
力挖掘出来,是人与人活的精彩与否的差异所在。如何实现呢?我认为关键在于改变自我,改变自我首先在于改变自己的心态,建立一种积极、正确的心态一定会为你的人生之路助力许多。
而作为一名企业员工,我认为在书中学到了四种心态:
第一、感恩的心态
首先,感谢今天的平安和健康,这是我们快乐幸福的源泉。
其次,要感谢公司和同事。我们相聚到天润,不仅仅是选择的一份养家糊口的工作,更是一个展现自我能力、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要感谢公司、包括公司的领导、同事,因为是由于他们对自己的认可才来到了公司,自己的这个工作平台是由所有的同事搭建起来的,自己的工作成绩关系到公司的发展和其他员工的福祉。
第二、简单的心态
努力工作,专心做事,是我们生活的本真、幸福的源泉。有一句话叫做活在当下,理解了这句话,你会活得更健康些。
第三、敬业
要相信天道酬勤,努力就会有回报,暂时的失败和不成功,是还没有努力到老天爷感动的程度。
第四、利他
现今,大部分的工作需要团队协作才能完成,良好的合作氛围需要利他精神的支撑。经常能够换位思考,过分自爱而不顾及他人往往容易导致失败,提高自己的情商,摒弃狭隘,决定了成功之九十。
三星原董事长李秉哲说:企业的成败在于员工的素质。因此,每一个员工都应该养成勤思、自省的习惯、培养积极宽容的心态,成为一个优秀的员工,企业的成功就为期不远了。
其实我们每个人每一天都背负着各种各样的十字架,在艰难前行。它也许是我们的学习,也许是我们的工作,也许是我们的情感,也许是我们必须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但是,正是这些责任和义务,构成了我们在这个世界上存在的理由和价值。
工程技术部 薛婧篇五:活法读后感
《活法》读后感
“作为人,何为正确?”,但凡有想法的人都会在这一生中寻找活着的意义、追求理想中的目标,很多人为了达到了目的,获得所要的物质,不顾一切,想尽所有办法来满足自己。可是这个过程你是否真的快乐?是否真的找到了心灵深处的归宿一方净土?为此,稻盛先生将他所经历一生书写成了这本生活的哲学,为迷茫、困惑、焦躁的人们照亮人生的意义。在现代社会中,我们的周围充斥着浮华,诱惑,脆弱的灵魂经不起纸醉金迷的考验,沦为权钱交易的阶下囚。那么人生的意义首先就得磨练灵魂,提升心性,在世俗的风浪中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然而,磨练灵魂,净化心灵,又何尝不是给自己一次重生的机会,确立不可动摇的人生指针——“理念”、“思想”、“哲学”,做一个有人格魅力的人。稻盛先生是这样定义人格的“人格=性格+哲学”,即与生俱来的性格和人生道路中所学习、领悟到的哲学。因此,只要是一个正常有行为能力的人,其成就来自于后天的哲学。
在工作中,有的好大喜功,有的斤斤计较,有的“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总想少劳多获,最好是无劳多获,整天抱怨自己干的是苦差事。与其有时间荒废在无聊的抱怨中,还不如拼命努力,心无旁骛,埋头苦干,做好自己分内的工作,正所谓“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这种劳动可以克制欲望,磨砺人心,塑造人格,陶冶情操,提升自我实力。同时,稻盛先生又提出了“人生·工作结果 = 思维方式 × 热情 × 能力”,当具备能力之后还需要思维方式和热情,这三者相辅相成,但是思维方式确实起到决定人生结果重要的作用。引开而论,思维方式就是指人的心态,人与人之间的心态。不管一个人有多能耐,一旦思维方式错了,那么人生道路必将是扭曲的、后退的,那将是一个不幸福的人生。所以,不管什么时候,都要有一个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怀有一颗感恩之心,与人互助,善良,勤奋,仁爱。
“追求理想”,理想,理想,就是用理性的头脑去想事物。那么追求理想,就是主动去追求事物,把这件事真真正正的放在心里,时时刻刻的想,保持这种强烈的愿望,像种子一样,埋在肥沃的土壤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有句话说的好“欲辉煌,必先疯狂”,这里的疯狂并不是真的疯了,而是发自内心的强烈愿望,坚定不表目标,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向前奋进。不仅如此,还要做到把控全局,考虑到每个细节,进行精密的计划布置。当发现自己的能力有限苦苦懊恼,上穷水尽,不如跳出事物的本身,重新审查,要善于寻求他人意见,反复推敲。
事物的发展是日新月异的,推陈出新,在刻苦钻研的同时还要有创新精神,要勇于创新,将复杂变得简单,再做相同的事时可以节省时间,减少劳动消耗创造更多的价值。将这种创新精神的潜在意识深深的扎进脑袋,渗透到每个面对的问题,即“问题意识”,解决事物的方式不是寻找到一个就天下太平了,而是要告诉自己是不是还有其他方法也可以解决,从而筛选出最有效的方式,长此以往,考虑事情就会面面俱到,如有神助,正如灵感一样。梦想又或是理想,只有心中有梦,并持续这份炽热的理念,才能描绘未来的全景图。“不因死守原则而随波逐流”,对于事物的理解,人们往往将其考虑的非常复杂,其实事物的本质是非常单纯的,复杂的是人心。如果能用一颗明净的心去看待事情,那么久越接近他的本质,就越接近真理,这种思考方式就显得非常重要。稻盛先生说到他的经营秘诀:就是惯常的见解。那么惯常的见解是如何实施的呢?这就关乎到原理原则问题了,即“作为人,何为正确”。就像小时候大人教导孩子:诚实,守信,刻苦,有爱心,助人为乐等等,这些基本原则,在人生的历程中自然会懂得规范。经营,也是人在经营,最终经营的该是人心,以他人为对象的活动中,什么是该做的事,什么事不该做的事,有序的安排,不偏离最
基本的道德规范,才不会困惑,才能讲经营成功的进行下去。然而,不是每件事按照原则办,就能成功的做成事情。依照规范原则,做很多事都要严以律己,约束和规范自己的行为,经历痛苦,然后失败。但是不遵行原则,可能会获得比较好的丰盛的结果,可从长远角度来说,不利于自己的发展,或企业的发展,这样的损失是惨重的。但是原则是可以变通的,也许这件事你做不了,却可以委托他人,委托有做成此事能力的人遵循原理哲学来帮助你完成。话虽这么说,因人心本来就是脆弱的,难免关键时刻打擦边球,不刻意地自我警示,就陷为欲望的俘虏。人的生命是有期限的,任意的糟蹋是对自己的不负责,坚持一生的原则,认真的把握每一分每一秒,才能活的称心如意,实现自我价值,将人生的豪迈挥洒的淋漓尽致。
“六项精进”,这不仅是企业领导者才要学的,所有人都是要学习的。把提炼自我人生的真、善、美作为最终的境界。磨练心灵,抑制焦躁放纵的情感,让心灵得到真正的宁静,将仁爱之心永传人间,让我们与生俱来的灵魂找到归宿。在饱尝人间辛酸,疾苦,悲伤,烦恼之后领略生命的意义在于喜悦乐趣和幸福。为此,稻盛从经验中归纳了如下的“六项精进”:第一,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努力学习,艰苦奋斗,爱岗敬业,契而不舍,持之以恒,精益求精。古人曾训导:“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有一个公式如下: 1.01=37.783434333 0.99=0.025517964 只要每天都努力一点点,进步一点点,日积月累。
第二,谦虚戒娇。古言道:“谦得益,满招损”,也就是说,谦虚可以获益,自满骄傲就会遭受损失。谦虚换来的幸福,是大家共同的幸福,才是真的幸福。
第三,天天反省。孔子曾说:吾日三省吾身。就是说,他一天要自我反省三次。每天检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是否自私自利,方之有无过错,及时改之。
第四,活着就要感谢。活着就要学会感谢,感谢父母赐予生命,感谢朋友给予关爱,感谢同事给予关怀,感谢公司给予职业。饮水思源,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第五,积善行、思利他。“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前世今生,因果循环,多关爱别人,行善行,积善德。
第六,不要有感性的烦恼。人在不清醒,烦乱的时候会做出不正确的抉择,不要让情绪支配自己的行为。为此应全神贯注的工作,一面事后悔之晚矣。
简单的留句话,看似平凡,却在平凡的生活有了他的不平凡,只有一点一滴的去实践,融入每天的生活,才能化为己用,成为自己的六项精进。
人的一生在于不断的努力学习,学无止境,活到老学到老,才能紧跟时代的潮流不脱轨。无论处于何时何地都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因为最坚强的堡垒不是从外部攻破的,而是由内而破,没有一颗强大的心,就无法经历生命的洗礼,更谈不上茁壮成长。在社会上,始终要相信,实力才是王道,不管什么时候都不要忘了给自己充电,装进肚子里,装进头脑里的,才是自己的东西。
第二篇:读后心得
加强学习,深入实践,努力锻炼,加强学习,深入实践,努力锻炼,提高修养
——《论共产党员的修养》读后心得 正如刘少奇同志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所阐述的: ——“为了保持我们无产阶级的先锋战士的纯洁,提高我们的革命品质和工 作能力,每个党员都必须从各方面加强自己的锻炼和修养。” ——“每个共产党员,都应该脚踏实地,实事求是,努力锻炼,认真修养,尽可能地逐步地提高自己的思想和品质……” ——“革命者要改造和提高自己,必须参加革命的实践,决不能离开革命的 实践;同时,也离不开自己在实践中的主观努力,离不开在实践中的自我修养和 学习。” ——“党员个人应该……在一切情况下,努力学习,努力前进,勇敢奋斗,不断提高自己的觉悟,不断加深自己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了解,以便对党对革命 做出更多的贡献。” 通过对《论共产党员的修养》的学习,我懂得了共产党员思想觉悟和道德情 操的形成,离不开一定的社会环境,离不开党组织的教育引导,但更重要的是靠 在实践中加强自身的修养。怎样才能真正有效地提高自身修养?关键是要掌握加 强自身修养的正确途径和方法。第一,加强学习、投身社会实践和严格党内生活锻炼,是党员加强修养的基 本途径。共产党员进行修养,是为了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使自己的情操、品德、精神境界和言论行为更加符合客观世界发展的根本规律,更加符合自己为之奋斗 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事业的要求。为此,应注重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认真读书学习。共产党员进行党性修养的过程,也是用马克思主义理论 和各种科学文化知识武装和提高自己的过程。共产党员要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列,在错综复杂的环境中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动社会 全面进步的实践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必须坚持不懈地学习、学习、再学习。如果不重视学习,不努力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就必定要落后,就难以保持共产 党员的先进性。按照党中央的要求,首先要提高理论素质,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特别是要着重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用科学发 展观武装头脑、规范言行。
二是参加社会实践。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人们的道德品质是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也只有在实践活动和社会交往中才能表 现出来。共产党员加强修养,需要从书本上吸取理论和知识的营养,更需要到实 践中去经受锻炼。共产党员在实践中加强自身修养,要做到襟怀坦白,表里如一,
坚持实事求是;要勇于承担,与时俱进,大胆创新;要坚持从实际出发,深入实 际,调查研究,解决实际问题。三是加强党内生活锻炼。党员在严格的党内生活中加强党性修养,要积极主 动地参加党内生活,切实履行好自己的职责,接受党内外的监督;要积极主动地 向党组织汇报自己的思想、工作和学习情况,向党组织讲真心话,自觉地接受党 组织的指导和帮助;要积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在党内生活中同各种不良倾向 作斗争。第二,要切实提高自身的理论思想修养,还必须注重科学有效的方法。在我 们的日常生活学习中,要不断地从以下几个方面要求自己: 一是要严于解剖。“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有了过失并不可怕,关键要勇 于改正。改过必须知过,也就是必须对自己有正确的认识,必须严格剖析自己。党员经常对照党章、党内政治生活准则所规定的标准,剖析自己的言行,对自己 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发扬成绩,纠正错误,就能够不断进步。二是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要随时警醒、告诫自己,对违反党的原则 的思想、违反党纪国法的行为以及各种腐朽思想文化的影响警钟长鸣。一定要把 “为什么人活着”这个问题弄清楚,“只有为国家、为社会、为民族、为集体的 利益,奋不顾身地工作着,毫无保留地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这样的人生才有真 正的意义,才是光荣的人生、闪光的人生。” 三是要乐于“见贤思齐”。见到品质高尚的人或高尚的行为,就产生一种向 他看齐的愿望,并付诸行动;看到品质低劣的人或不良的行为,就反省一下自己 是否也是这样。谦虚谨慎,善于向他人学习。四是要善于调节需要。人的需要是多方面的,有物质需要,也有精神需要; 人的需要是可以调节的,人之所以有伟大与平庸、高尚与卑劣之分,在很大程度 上取决于能否正确调节自己的需要。共产党员在修养中应当坚持以社会整体利益 为导向,使个人需要服从党和人民的需要。
五是要自觉实践、长期坚持。自觉性是党员修养内在的要求。修养是一个同 自己头脑中的消极思想和意识作斗争、不断超越和改造“旧我”的过程,没有毅 力和自觉性,是难以完成的。共产党员有了修养的自觉性,就能主动约束和控制 自己的言行,不断克服自身这样那样的不足,逐步实现更高的修养目标。总之,作为一名学生党员,一定要努力加强自己的党性修养,努力学习,脚 踏实地,深入实践,勇于开拓,要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和肩负的历史责任,自觉 在艰苦奋斗的实践中加强党性锻炼,牢固坚持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第三篇:读后心得[范文]
读“第一管理——企业安全生产的无上法则”
心得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物质精神的追求与满足,很多时候,不管是生活中还是工作中人们把安全抛在了脑后,但是安全与生活、工作等是息息相关的。
安全对于一个企业而言,是生产的核心,也是发展的根本,更是生存的命脉。同样,那么安全对我们来说是生命的支柱,是幸福和健康的保障。
在生活中好多的意外事故:自然灾害、偷盗、抢劫、食品中毒、药品安全、交通事故、飞机坠落等等让我们想不敢想;在工作中,尤其是企业生产工作中,好多的伤亡事故,环境污染等等让我们毛骨悚然,痛心疾首……。那么,在生活中通过一些耳闻目睹的事故案例和教训,我们深思了没有?在企业,通过一些安全培训教育学习,我们的安全意识提高了没有?我们的防范意识及能力增强了没有?生活工作中我们安全了没有?生活工作中我们到底有多安全呢?
怎样才能安全?我们疑惑,我们寻找,我们很想知道答案。中国安监管官员在会见外宾时说:“安全问题没有国界,它是全人类关注的焦点。”安全问题是人类社会和企业经营管理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更摆在我国党和政府工作的重要位置。习主席在国务院发表讲话时说过:“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必须作为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
我们在这个社会当中,面对事故我们是一个弱势群体,在企业生产工作中,我们又处于一线阶层。生活,工作,很辛苦,很劳累,但我们辛苦了,劳累了要有所价值,那么我们的价值提现在哪里呢?当然,我们的价值并不是生活质量有多高,吃穿什么名牌、开什么名车、住多豪华的洋房、有多少钱;不是工作待遇有多好,收入有多高、荣誉有多少、管有多大。而是体现在我们有多安全,因为人的生命是至高无上的,健康是无价的。
这一切源于一个恒古不变的命题——安全。
作者祁有金和祁有红在书中写到:“从宇宙洪荒生命诞生的那一刻起,它就被赋予了无比沉重的意义;生命的足迹未来无论拓展到哪里,人类都无法摆脱,必须面对;人类要生存,劳动创造,拥有财富,它是这一切的保障;它更代表着道义和责任,社会发展,文明进步,人类从没有像今天这样重视它的存在”。
安全在生活中和工作中都是很重要的,是基础概念,没有安全,其它什么都是0,珍惜生命,注重安全。
作者:杨学平
2014年8月19日
第四篇:读后心得
2012年8月22日上午,教育局组织我们学习了《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在学习中,我仔细研读,静心体会,《标准》在“基本理念”中突出:“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和“终身学习”,这是与时俱进的理念。通过学习,使我在收获了许多相关知识的同时,也受到了不少的启发。
一、教师要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不断地加强学习,提高自身修养。教师首先要热爱中小学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关爱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领路人。教师要有高尚的师德师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需要的是长期的坚持,需要爱心的呵护。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也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在教师的言传身教中,教师的一言一行将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党把这个光荣的使命交给了我们,家长们把孩子放心地送到我们手中,我们怎能辜负这份责任与希望,我们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用脚踏实地的行动,积极地投入到教育这份伟大的事业中。
二、教师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一颗赤诚火热的爱心,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要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说:“中国的未来发展,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归根结底靠人才,人才培养的基础在教育。”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们要站在国家的高度,对国家负责,对民族负责,对人民负责,认真地搞好自己的教育教学本职工作。我们所教育的每一个孩子都是其父母的宝贝,是一个个正在成长需要教育需要爱护的人,我们作为教育者,应该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去关爱他们,帮助他们,教
育他们。作为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一定要重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保护每一位学生的生命安全,尊重他们的人格,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平等对待所有学生,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主动了解和满足有益于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不同需求。
三、教师要把学科知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突出教书育人的实践能力,研究与遵循学生的发展规律,提升教育教学专业化水平,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不断提高专业能力。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了解国内外中小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经验和做法,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文化素养,具有终身学习与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做好终身学习的典范。
四、教师要有良好的个人修养与行为习惯,乐观向上,热情开朗,有亲和力,善于自我调节情绪,保持平和心态,勤于学习,不断进取。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
总之,通过这次的学习,我在思想上有了更多的认识,更大的进步,同时也更加坚定了我对教育事业的信心,我将更加严格的要求自己,认真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积极学习不断进步,促进学生全面快乐的发展。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研修日志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人们对教育越来越重视,同时对教师的专业能力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出台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它提出以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理念。通过学习《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再结合我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谈谈两点感悟。
一、以学生为本,师德为先
教师赢得学生的尊重和喜爱,是因为老师真心关爱学生和教师拥有高尚的师德。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尊重关心学生,不讽刺挖苦学生,心平气和地与学生交流,恳切地指出他们的不足,发现学生也会乐意接受老师的教导,不与老师作对的。而有的老师对待学生非常严格,批评教育学生的语气非常严厉,过分强调尊师,不容学生有丝毫反抗,然而却适得其反。
作为一名教师要热爱教育事业,关心学校,关注学校事业的发展,关爱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用师爱铸就崇高的师魂。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能力为重,终身学习
三、教师不仅要学识渊博,能传道授业解惑,做个教书匠,教师还要 走专业化发展的道路,教师要把所学的学科知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在教书育人中,加强自己的实践能力,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从平凡的教学中找出新意,不断地提升教育教学专业化水平和能力。
为了顺应时代对教师专业化的要求,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读书学习,丰富科学文化知识,掌握教书育人的本领。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了解中小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经验和做
法,成为终身学习的楷模。“只有教师学会读书,才能教会学生学会读书;
只有教师的知识不断更新,才能使学生的知识不断更新;只有教师学会终身学习,才能教会学生学会终身学习。”
总之,学习《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之后,我重新认识教师这个职业,体会到教师责任重大,我们教师以《标准》规范要求自己,做一个优秀的教师。
《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学习体会
最近学校组织我们学习了《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其中基本理念有四条: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基本内容包括“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其中又包含了若干领域,并且明确提出了每一个领域的基本要求。下面我就其中的两条理念来谈谈我的一些小看法。
想要遵循《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基本理念“学生为本”、“师德为先”,我们教师就必须在教育教学中做到关爱学生。关爱学生是师德素养的重要表现。只有树立“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他们的情感、思想、追求、个性和尊严,维护他们的天性——“好奇心、求知欲,想象力和冒险精神”,才能达到师生之间情感的交流,思想的沟通和生命的融合。关爱学生,是教师全部职业活动中最宝贵的一种情感,没有对学生的爱,也就不可能有真正成功的教育。要把真挚的爱融在整个班级之中,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时时刻刻重视小学生身心健康,特别对那些学习特困生,教师要更有耐心和爱心对待他们,我班上的几个学困生都是家里困难,父母不在身边的,他们更需要教师的关爱,让他们摆脱“无人管、自我放纵”的消极心理。要让每一个学生都从教师这里得到一份爱的琼浆,从中汲取奋
发向上的力量,更加自爱、自尊、自强和自信。我们教师还要用放大镜去发现学生的优点,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和学习的兴趣。
教师要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学生的发展奠基。教师要关爱学生,真正做到尊重个体差异,就必须有效地采用多元化,个性化的评价方式,全面地评价学生。我们知道不同学习个体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是不一样的,因此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应该是个性化的,将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落到实处。对后进生要做到采用表扬评价、寻找其闪光点,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对中等生,要采用激励性评价,既揭示不足,又指明方向;对优等生,要采用竞争性评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同时我们教师还要充分运用激励性的评价方法,去发现每个孩子的“闪光点”,以人为本,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关爱学生是师德的重要体现,有了教师对学生的关爱,学生才会喜欢老师,喜欢上老师的课。在现在这个以考试成绩为衡量标准的时代,教师更要明确到学生的心理健康远比学习成绩更重要,不要因为成绩的优劣来区别对待,我觉得每次考试可以出几份难易程度不同的试卷,那样卷上的成绩就不会打击到那些学习困难户,慢慢地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总之,学习了《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更加清楚的意识到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必须“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用爱心育人,师德塑人,做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有感于《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解读
2013-09-30 08:33:25| 分类: 默认分类 |字号大中小 订阅
通过教师继续教育网上学习了《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最大的感受就是使自己的理论得到了一次较大的提升,《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是每一位从事教师职业的专业人员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准则,是提升教师职业道德水平的重要的方法,它的基本理念包括以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这四大方面。
以 学生为本被列在《教师专业标准》理念的第一位,我是这样理解的:教师应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注重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差异相统一的需求。每一个学生都是鲜活的个体,在注重学生发展的目标下,作为教师就应该热爱每一个学生,了解和尊重每一个学生,这样才能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才能真正做到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差异相统一的和谐共进。有一位教育家曾说过:“要成为孩子真正的教育者,就是要把自己的心奉献给他。”热爱学生是我们教育教学活动取得成功的基础。人的感情都是相互的,当学生通过观察、体验从内心感受到我们的爱的时候,是不会无动于衷的,他们也会将自己的爱回报给我们,也会成为学生自觉接受教育的桥梁。
学生的心灵是最敏感的,他们总是通过教师对自己的态度来判断教师是否在乎自己,他们渴望我们能时时刻刻关心爱护自己,处处感受到师爱的存在。现在在我的课堂上,我更关注那些平时自制力较差的孩子,他们通常在扰乱课堂纪律的时候,即使我再生气,我总是不再将情绪迁怒于他们。当你总是觉得他们是“差生”没有优点的时候,他们更容易放纵自己的行为,更扰乱课堂秩序,其实我们只是缺少了对这些学生深入全面的了解,或许他们只是想通过这种方式得到我们的注意。我记得我教过的一个学生曾被所有 的老师喻为“问题学生”,望之头疼的那种,我对他的要求不高,仅仅是上课不乱走动,不影响别人上课就好,可是这样的要求他似乎也难做到,我也放弃过,总觉得这样的学生不管也罢。可是有次排座位却改变了我对他的看法,班上其他的同学我都安排好了座位,给他安排时我想为了他不影响别人曾想让他做到我的钢琴旁,可后来我还是征求他自己的意见,他说想做到前面,我问他为什么,他说这样老师可以多监督我一点。这句话好像是一道灵光,让我觉得他并不是真的那么"有问题”,原来他也只想得到老师的关照,后来我经常的和他接触交谈,他和我的话也越来越多,坐在第一排后他也很少去影响别人了,虽然这是一件很小的事,可我得到的体会是每一个学生都希望得到老师的关心和爱,当有孩子在违反你的课堂纪律时,是你对他的关注不够。
不知不觉干了十几年教师,我越来越体会到了这份职业的责任和意义,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渐渐的有种“拨开云雾见月明”的开阔心境,虽然这条路还很漫长还很艰辛,我相信我也将用心的走下去,慢慢的等待收获的喜悦。
《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心得体会 工作位:镇宁县朵卜陇乡新河小
小学教师是履行小学教育教学工作职责的专业人员,需要经过严格 的培养与培训,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专业标准》是国家对合格小学教师专业素质的基本要求,是小学教师实施教育教学行为的基本规范,是引领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是小学教师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的重要依据。
本次网络学习,让我对《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内容更加理解,收获也很多,下面谈一谈我的感受。
首先《标准》在“基本理念”中突出:“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和“终身学习”,这是与时俱进的理念。生本、师德、能力、终身学习是新时期教师必备的素质,也是新课程改革中的最强因。教育教学的终极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发展。教师为了适应新的教育教学需要,必须终身学习,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加强师德修 养。
其次在“专业理念与师德”部分,《标准》从四个领域对小学教师的专业理念与师德提出具体要求。第一,强调教师职业的专业性和独特性,要求教师注重自身专业发展。第二,突出小学生的生命教育。教师要“将保护小学生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尊重小学生的人格”“信任小学生,尊重个体差异”。这即意味着,教师要服务于小学生生命成长的需要,关心小学生的生命状态,同时也关注小学生自身对生命的体验和态度。第三,明确要求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让小学生拥有快乐的学校生活。外在环境的改善固然重要,但是在教师与学生交往的微观世界里,教师对教育和对学生的理解与行动将会更为直接地决定小学生是否能够拥有一个快乐的学校生活。第四,要求教师要注重修身养性。
《标准》提出了指向教师个人修养和行为方面的诸多要求。这些要求更多反映出教师作为平凡的人,哪些心性、品质、行为是适当的,其次才将教师作为“教育者”特有的心性、品质和行为要求融入进来。在“师德”中把“个人修养和行为”专门作为一个“领域”提出来,更加凸显“个人修养和行
为”的重要性。我觉得这是《标准》中亮点中的亮点。教师是以心育心的职业,教师的言谈举止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老师的个人修养就是一种教育的环境和教育资源,也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亲其师,信其道。”同时,《标准》中提出心理调试方面的要求:乐观向上、热情开朗、善于自我调节情绪,保持平和心态,这对我们的心理有极大的帮助。
在这个浮躁的社会,在大部分教师职业倦怠的情况下,对教师提出这个“标准”非常必要。要想在学生心中播撒阳光,自己首先心中有阳光。新时代,新形势,呼唤阳光教师。一个乐观向上、热情开朗、具有平滑心态的老师,必将给学生提供优质文化场,保障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最后在“专业知识”部分,《标准》从四个领域对小学教师的专业知识提出具体要求。第一,要求教师了解和掌握小学生发展的知识。第二,对小学教师学科知识的要求体现一定的特殊性。第三,要求教师掌握小学教育与教学理论。第四,关注通识性知识的重要价值。
在“专业能力”部分,《标准》从五个领域对小学教师的专业能力
提出具体要求。以下五个方面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精神和教育发展的特点。第一,对教师能力的要求处处体现“儿童为本”的理念。第二,对教师能力的要求尽可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新需要,如要求教师“帮助小学生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渗透运用于教学中”等。第三,关注小学教师专业能力建设过程中的独特性。第四,十分强调教师的沟通与合作能力。第五,重视培养教师的反思与发展能力。
通过学习《标准》,我感觉做一名教师除了不断开拓、创新,更要
执着的爱岗、敬业。我们要依据《标准》做一个好老师,做一个不断自我评
价和有成就感老师,做一个享受教育的老师,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改变我们的教育观念,坚持终身学习,不断成就我们的事业,享受我们职业的幸福。
学《中学教师专业标准》心得
用心去作一个孩儿喜欢的老师
教师爱护班级,关心学生不应该只表现在语言上,更重要的要落实到实际行动中.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使学生无时无刻不在感觉我的关心和爱护.学生生病,你上去轻轻关心几句,并为之送来药片.常言道“受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你对学生的关爱,学生定会无比感动,对此我深有体会.我感谢这些孩子们,因为在20工作中,我和孩子们一起成长,也一起感受着这种成长所带来的幸福和快乐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学生的成长和成才的作用不言而喻。古人对教师的职责概括为:传道、授业、解惑。这其实只指出了教师“教书育人”的职责中教书的一面,而 “为人师表”则对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人格上的要求。作为培养未来人才的教育工作者,其知识结构的状况和道德水准的高下,愈来愈成为受关注的焦点。“为人师表”成为新时期师德、师风设的重点,如何在新的环境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更是重中之重。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教师对学生的爱,即是敬业精神的核心,又是教师高尚品德的自我表现,既是育人的目的,又是教师教书这个职业的具体
表现。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不仅要具有广博的知识,更要有高尚的道德。教师该如何培养崇高的职业道德哪?正如有人说的那样“要人敬的必先自敬,重师重在自重。”教师要自敬自重,必先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师德师风教育活动是改善教育发展环境,转变教育系统工作作风的内在要求,也是促进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有力保证。师德是教师人格特征的直接体现。在教育中,一切师德要求都基于教师的人格,因为师德的魅力主要从人格特征中显示出来,历代的教育家提出的“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循循善诱”、“诲人不倦”、“躬行实践”等,既是师德的规范,又是教师良好人格的品格特征的体现。
教师对学生的爱,简称为“师爱”,是师德的核心。在一定程度上,热爱 学生就是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爱就更困难了。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性质上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记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在原则上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这种爱是神圣的。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热爱教师的职业是做好教学工作的前提。崇高的师爱表现在对学生一视同仁,绝不能厚此薄彼,按成绩区别对待。要做到“三心俱到”,即“爱心、耐心、细心,”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时时刻刻关爱学生,特别对那些学习特困生,更是要“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切忌易怒易暴,言行过激,对学生要有耐心,对学生细微之处的好的改变也要善于发现,并且多加鼓励,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注重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天天与学生接触我深深地感到同学们的
纯真,即使是最顽皮的学生,他们的可塑性仍是非常大的,只要多关心,从爱护他们的角度去教育他们,他们都会变成很有出息的人材。亲其师信其道,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拥有良好的情绪去面对学习。学生会因为喜欢一位老师而喜欢一门功课,同样,也可能因讨厌一位老师而讨厌学习。一个被学生喜欢的教师,其教育效果总是超出一般教师。
有人给师生关系打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即电路适配器,相同的教育条件,教育对象,通过一定的师生关系配置,或许能爆发出强烈的教育能量,产生积极的教育效益,或完全相反,会产生短路,使学生厌学。在这个电路适配器的关系中,老师处在更主动的位置上,建立什么样的师生关系,主动权在老师手上。在以往的师生关系中,教师是高高在上的说教者,在学生面前,他们是知识的权威。但是今天,学生接受知识和信息的渠道大大拓宽了,学生独立性的增强和信息来源的扩大,使他们思维敏捷、充满活力,有些教师在电脑操作、畅销书阅读等方面会落在一些学生的后面。老师要乐于向学生学习。老师应该把“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当成自己的座右铭,师生之间有时是以“能”会友的关系。现在的学生涉猎广泛,学习速度远远超过教师,作为老师就应该谦虚地向学生学习。这并不是什么不好意思的事情。相反,如果教师不肯放下架子,不加强学习,不主动与学生交流、交心,甚至还把体罚、侮辱学生人格的做法当作最为有效的教育手段,那就不仅不会是受学生喜欢的教师,还会彻底破坏师生关系。无论中学生还是小学生,他们对自己喜欢的教师都会有一些普遍认同的标准,诸如尊重和理解学生,宽容、不伤害学生自尊心,平等待人、说话办事公道、有耐心、不轻易发脾气等。教师要放下架子,把学生放在心上。“蹲下身子和学生说话,走下讲台给学生讲
课”;关心学生情感体验,让学生感受到被关怀的温暖;自觉接受学生的评价,努力做学生喜欢的教师。教师要学会宽容,宽容学生的错误和过失,宽容学生一时没有取得很大的进步。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每当想起叶圣陶先生的话:你这糊涂的先生,在你教鞭下有瓦特,在你的冷眼里有牛顿,在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身为教师,就更加感受到自己职责的神圣和一言一行的重要。
善待每一个学生,做学生喜欢的教师,师生双方才会有愉快的情感体验,一个教师,只有当他受到学生喜爱时,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最大价值。
《教师专业标准》心得体会 土窑小学 薛淑娟
最近,我学习了《教师专业标准解读》,在学习中,我仔细研读,静心体会,通过学习,我真正的理解了很多过去所不理解的内容,收获了许多相关知识。特别是再次学习标准中的四个理念,既 “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后,受益匪浅,下面我简单谈谈几点收获:
一、教师不断地加强学习,提高自身修养。教师首先要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关爱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中小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领路人。教师要有高尚的师德师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需要的是长期的坚持,需要爱心的呵护。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也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在教师的言传身教中,教师的一言一行将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党把这个光荣的使命交给了我们,家长们把孩子放心地送到我们手中,我们怎能辜负这份责任与希望,我们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用脚踏实地的行动,积极地投入到教育这份伟大的事业中。
二、教师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一颗赤诚火热的爱心。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要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我们所教育的每一个孩子都是其父母的宝贝,是一个个正在成长需要教育需要爱护的人,我们作为教育者,应该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去关爱他们,帮助他们,教育他们。作为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一定要重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要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学生的发展奠基。教师要关爱学生,真正做到尊重个体差异,就必须有效地采用多元化,个性化的评价方式,全面地评价学生。我们知道不同学习个体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是不一样的,因此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应该是个性化的,将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落到实处。对后进生要做到采用表扬评价、寻找其闪光点,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对中等生,要采用激励性评价,既揭示不足,又指明方向;对优等生,要采用竞争性评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同时我们教师还要充分运用激励性的评价方法,去发现每个孩子的“闪光点”,以人为本,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关爱学生是师德的重要体现,有了教师对学生的关爱,学生才会喜欢老师,喜欢上老师的课。在现在这个以考试成绩为衡量标准的时代,教师更要明确到学生的心理健康远比学习成绩更重要,不要因为成绩的优劣来区别对待,我觉得每次考试可以出几份难易程度不同的试卷,那样卷上的成绩就不会打击到那些学习困难户,慢慢地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三、教师要把学科知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突出教书育人的实践能力,研究与遵循学生的发展规律,提升教育教学专业化水平,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不断提高专业能力。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了解国内外中小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经验和做法,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文化素养,具有终身学习与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做好终身学习的典范。
四、教师要有良好的个人修养与行为习惯,乐观向上,热情开朗,有亲和力,善于自我调节情绪,保持平和心态,勤于学习,不断进取。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教师是以心育心的职业,教师的言谈举止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老师的个人修养就是一种教育的环境和教育资源,也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亲其师,信其道。”同时,《标准》中提
出心理调试方面的要求:乐观向上、热情开朗、善于自我调节情绪,保持平和心态,这对我们的心理有极大的帮助。
五、学习方式上倡导自主、合作、探究。
新世纪课程改革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基本理念,力求使学生在责任感、自主学习与生活能力、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等方面有卓越的表现,努力追求创造相对宽松的发展环境,构建开放的基础教育体系,倡导学生在选择中学习选择,在尝试中学会负责,在参与中发展自我,强调教育教学与生活及社会实践相结合,使学生更主动、更自觉、更活泼、更多样地学习,把课堂与社会,把课堂与家庭结合起来,在更大更广的天地中获得发展,全面尝试新的学习方式。在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上,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充分的自主性,以我要学的状态投入学习。在教学中倡导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在实践操作中学习,在模拟情境中学习,在合作交流中学习。
总之,通过这次的学习,我在思想上有了更多的认识,更大的进步,同时也更加坚定了我对教育事业的信心。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加强扎实的教学,及时反思,认真总结,在课程教材改革的征途上创造出新的成绩。
第五篇:读后心得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有感
在阅读教育类书籍时,经常看到一个响亮的名字——苏霍姆林斯基,看到文中引用他的经典名句。可从未真正静下心来阅读过他的任何作品。近期刚好遇得一本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它真是一本好书!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这本书里面,谈了关于教育的方方面面的问题,有很多闪光的东西,虽然存在国家、社会、民情、地域等种种因素的差异,但书中许多宝贵的经验仍然能够为我们所借鉴。看这样的书,令人感悟到了很多东西,作为一名刚刚参加教育工作不久的的年轻教师,我读这本书的时候,被深深的触动了。现在我就根据自己读到的资料,谈谈自己的感受:
一、世界上没有好的教育方法,只有适合的教育方式
苏霍姆林斯基在第一条建议中提到,“我们作用于学生精神世界的最重要的工具是教师的话语、周围世界的美和艺术的美……”
古人有一种说法:“乐人易,动人难。”也就是说,让人开心容易,要想感动人很难。其实我觉得,乐人和动人是语言的两种不一样风格,幽默的极致也能动人,例如马克吐温的《竞选州长》,当你读到:“9个刚刚在学走路的包括各种不一样肤色、穿着各种各样的破烂衣服的小孩,冲到一次民众大会的讲台上来,紧紧抱住我的双腿,叫我做爸爸!”在捧腹大笑的同时,你的心里能不一阵波澜起伏吗?
我想,一个语言贫乏单调、枯燥无味的教师吸引的学生恐怕也很有限。作为教师,我觉得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就应是我们发奋的方向,无论我们采用的是哪一种风格,只要能吸引学生就是成功的语言,教育的方法我不敢妄言,只是感觉如果这种教学方式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就是好的方法。
二、课堂质量是我要诛求的目标
在苏霍姆林斯基的这本书中,我还读到这样一段话“批改作业本占去了全部业余时刻。……应对着一叠叠作业本要批改,不止一个教师会不寒而栗,这不仅仅是正因要耗费许多小时的劳动——令人苦恼的是,这是一种单调的非创造性劳动。”
这让我想起一则黑色幽默,说有一位中学语文老师英年早逝,死后在人们办丧事的时候,突然诈尸,从棺材中坐了起来,边上的人都吓呆了,两股颤颤,手足无措,幸好,这位老师一个熟悉的朋友较为镇静,扯起了嗓子喊道:“那个,某某某老师,快来改作文。”话音刚落,尸体应声而倒,再没反应。这当然只是一个虚构的故事,但从中能够看到许多老师在作业堆中疲惫不堪的影子。
苏霍姆林斯基提出了减轻老师负担的三个方法:第一、在每堂语法课上抽出必须时刻,让学生书写和记住可能犯语法错误的词语;第二,为家庭作业的完成做细致、周密的准备工作,以防出错;第三,定期抽查:教师有时收几个学生的作业本批改,只有测验时才全面批改所有学生的作业。
前两个方法是避免学生作业出现超多错误,教师批改起来才能健笔如飞,节省时刻。我觉得,这是向我们课堂要质量的另一种说法,课堂质量上去了,批改作业的时刻少了,等同于我们教师的生命就延长了。因此,能够这样说:“课堂质量是教师生命的延长线。”后一个方法的提出,我觉得能够稍作修改,采取平时分层次、不定期抽样检查,测验时候进行全面批改的形式。
三、使自己的教学更加有效
在探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才是真正有效的”这个问题时,书中还有这样一段话,十分诙谐搞笑:“我不由得想起波兰的着名教育家亚努什·科尔恰克的话:‘指望别人给你拿出现成的思想,无异于让别的女生替你生产你怀胎的孩子。有些思想是要你自己在阵痛中去生产出来的,这样的思想才最宝贵。’如果你们想成为真正的能工巧匠,那就不好等待‘别的女生替你生产你怀胎的孩子’。只有你在其中倾注了自己的智慧、自己的活的思想的教学方法,才是最好最有效的方法。”?
比喻生动形象,很能发人深省。确实,此刻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充斥耳目,令人眼花缭乱,我们不能盲目地跟从,一味模仿不是明智地选取,我想说:“克隆永远到达不了艺术的高峰。”别人好的东西就应吸收借鉴,但决不能生搬硬套。
那什么才是真正有效的教学方法呢?我个人认为,除了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倾注自己的智慧、自己活的思想的教学方法之外”,还就应有一个基本准则,那就是能最大程度发展学生潜质、挖掘学生潜力的教学方法。这样的方法才就应是我们追求的目标,追求的终点,但这个终点不像是高山,我们爬一辈子、几辈子也不必须能到达顶峰,而且,个人的顶峰又不等同于全社会的顶峰。我觉得,在教学这条路上,只要你遵循上方提到的这两个原则,才可事半功倍。
四、使自己的教育充满爱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第75条教师要爱护儿童对你的信任中提到教师要有学习的愿望,要有对知识的渴求和明白智力活动的奥秘的志向,只有这些小路攀登,才能使你到达教育技巧的顶峰即师生之间心灵交往的和谐的境界。我想告诉你,年轻的朋友一个简单而又极其复杂的教育秘诀。这个秘诀就是只有教师关心学生的人的尊严感,才能使学生透过学习而受到教育,教育的核心,就其本质来说,就在于让儿童始终体验到自己的尊严感;我是一位勤奋的脑力劳动者,是祖国的好公民,是父母的好儿女,是一个有着高尚的志趣、激情和不断取得进步的完美的人。我认为这个秘诀十分重要。我们完全应当建立师生之间的情感桥梁。那种只要带领孩子去玩,和孩子们一齐分享快乐就行了的观点,显然是错误的。要建立与孩子间的真正友谊,是要用我们的力量,我们的思考,我们的智慧,我们的信心和我们的情操去鼓励孩子的行为和情感。为了建立师生之间的伟大的友谊,教师务必付出巨大的精神财富。
要想建立起师生间友谊的桥梁,我们的教师务必付出真诚的、真心的爱。世界上有着各种各样的爱,而教师对学生的爱则更加高尚。这种爱集中地反映了社会进步的要求,蕴含着更加广泛的社会好处,这种爱,是教师与学生心灵之间的一条通道,是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有了它,教师才能赢得学生的爱,赢得学生的依靠,使学生乐于理解教诲,收到其最佳的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