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参观上海世博会有感
随着上海世博会的临近,电视里每天播放着有关世博会的新闻,有关场馆及世博会的热门话题每天不断,特别是中国馆的标志性建筑更是出类拨萃,极富中国建筑文化元素的斗冠造型以及表面覆以叠篆文字的主题,将无数中国人对于世博会的憧憬和梦想寄托在了独特的建筑语言之中,国家馆建筑外观以东方之冠的主题,表达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其设计理念可以包括为: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对设计师有这样美妙绝纶的构思不得不为之佩服。
世博会的开幕式相当隆重,绝不亚于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的气势,只是设计理念有所不同。奥运会上最出众的是文艺晚会,用人多造就出很多队形的变化,向世界人民展示了中国五千年历史沿革,包括古代的四大发明。这次世博会上晚会很好看,和外国来的演出队相比,我们中国表演在气势上就略胜一筹了,如果说外国人表演是小家碧玉型,那么我们中国表演绝对是大气磅礴型的。晚会虽然好看,但是最突出的恐怕要算是最后在黄浦江边的焰火晚会,采用了焰火、灯光、激光、及喷泉相互结合,当这四项同时运行的时候,给人的感觉就是震撼再震撼。。。
世博会的开园是5月1日,正值五一黄金周放假,在这样的假期里,游览上海世博会正是最佳时机,英明的我们早早就订好了五一节去世博会的旅游团,这样难得的机会是不容错过得了。上海和嘉兴离的很近,我们平常开车过去也就一个多小时就到了,虽然旅游车开的稍慢些,但和其他外省市的人相比,我们已经是很幸运的了,在杭州市区一般上班族每天上下班需要的时间也要有一个多小时呢,所以我们可以说算是在家门口看世博会,呵呵!
世博园建在黄浦江两岸,分别设了五个区,浦东主要是中国国家馆及省市馆,世界各个国家的场馆;浦西主要是世界各地部分国家城市案例馆,中国企业馆及未来城市馆。由于里面场馆太多,一天是无法全面浏览的,从看到园区浏览图的时候,我们就决定选择几个有代表性的如国家馆、欧洲馆、非洲馆、澳大利亚、美国、法国等几个地方看看。
快到世博园的路上我们就远远看到这座标志性的建筑,所以我们的第一目标是参观国家馆,稀里糊涂的我们自进园那刻就直奔那个红房子而去,到了那边看到很多人在排队,我们也就跟着进去了,进去之后看到的是各个省市馆,省市馆里面很多,我们就随便走了几个,看到的里面最有意义要数广东馆,广东馆是以绿色生活为题,进去的时候导游小姐让我们鼓掌,说是小树听到掌声会成长,当我们的掌声响起时小树真的长高了,掌声越热烈,树越长越高成了参天大树,小鸟飞来了,这里就成了小鸟天堂。参观时我们还以为那就是国家馆,等到回来的时候才听到别人在说国家馆进去的第一眼看到的是100多米长放大了数百倍的有动感的清明上河图,河水波光粼粼,人物栩栩如生很是好看,可惜我们没看到,真有点美中不足的。
我们参观的场馆并不多,有些是人太多了,有些是太远了。在参观为数不多的外国场馆中,最有意义要数澳大利亚馆了,澳大利亚和美国差不多,是个仅有二百六十年历史的现代国,澳大利亚的人口稀少,每平方公里住着5.6人,而我们每平方公里住着93人,可见他们的居住环境比我们好得甚多。里面有一个可以容纳1000人的环形剧场,主要介绍澳大利亚260年的历史进程,让我们感受澳大利亚这片充满想象力的国土,特别是对想去澳大利亚旅游的人来说,就是先睹为快的感觉。
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去黄浦江看夜景和江里的喷泉真是不错的选择,我们一般都看过广场的水池的喷泉,象这样用天然的江水喷泉也是不多见,江面很宽,喷泉的占地也很大,当全片的喷泉喷涌而至的时候,江边的每个位置都是不同的观景点,都很漂亮。因先前看了焰火晚会,再来感受现场的气氛,又是一种不一样的感受。
逛了一天的世博园,身体会很累,但是亲历世博园的宏伟壮观,心里会很满足,我觉得已经很值得了。
第二篇:参观上海世博会思想汇报
世博精神内涵丰富,世博会是工业文明的产物,也是推动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强大动力。但如学者所言,也许你从来不曾走进任何一届世博会,可你的生活不可能没有世博会所展现的发明与发现,人类近现代工业文明催生的众多“婴儿”,如蒸汽机、电话机、电影、煤气灶、电视机、计算机、机器人、航天器等,大都经历过世博会的洗礼。度假村、俱乐部、主题公园、百货商店、自动售货机……这些现代生活方式和公共设施,无不经由世博会获得启示而萌生创意。汽车文化、通信革命、信息浪潮……均先后从世博会源源不断地涌出,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前行。“一切始于世博会”,道出的正是一个多世纪以来,世博会对科技创新的不懈追求。申办与筹备世博会,让国人领悟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深刻内涵。古希腊先哲亚里士多德曾言:“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居住在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好。”表达了全人类追求未来更加美好生活的共同愿望。作为首届以“城市”为主题的世界博览会,各参展国将充分展示城市文明成果,交流城市发展经验,传播先进城市理念,从而为新世纪人类的居住、生活与工作探索崭新的模式,为生态、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生动的例证。“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诠释的正是21世纪城市建设的新图景、市民思想的新境界、城市生活的新审视、城市要素间和谐共生的新关系。世博会作为展现我国良好风貌的舞台,作为一名党员必须在思想上高度认识,与中央保持一致,并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世博会服务,履行一名党员的责任。
自身不足与努力方向:
自己的不足方面是由于临近毕业,时间比较紧张,学习、实习占用时间较多,对世博会投入的时间和热情不足。在世博会召开期间,必须要保持足够的关注,多了解世博的动态。
服务世博自我计划书:
在某世博会召开期间,我首先要在思想上高度认识,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与党中央保持一致。要深刻理解世博会对我国,对世界的重大意义,提高为世博会的服务意识。
我荣幸地成为了某世博会园区志愿者,作为一名党员志愿者,在世博会召开期间要积极向同学们宣传世博会的知识,使得更多的人了解世博,参与世博,提高大家参与世博奉献世博的热情。
在某世博会期间,我将在自己的园区岗位上努力工作,为世博会贡献自己的力量。由于我的服务期间在6月份,那时候天气比较热,对个人的身体素质是一个考验,所以在我上岗之前(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我要抓紧时间加强体育锻炼,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体育锻炼活动,比如每天坚持跑步3000米,只有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才能更好的为园区的游客服务。还有就是积极参加园区志愿者的培训,在上岗期间,世博局会组织志愿者进行培训,培训各种世博会知识,我要积极参加关于世博会志愿者的各种培训,学习各种礼仪接待知识,学习各种现场急救知识,比如三角巾的包扎方法、毛巾的包扎方法、骨折固定法、搬运伤员、心肺复苏等急救知识,提高自己的服务能力,提高自己的英语口语水平,为园区游客提供及时、周到、满意的服务。在正式上岗后,我会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主动、热情为园区游客服务,不怕困难,遇见难题主动应对,不逃避,不退却。在上岗期间严格遵守作息时间制度,不迟到不早退,坚决服从组织的分配,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顾全大局,要把自己融入到为世博会的服务当中去,融入到全心全意为园区游客服务中去,融入到展现当代大学生、党员的良好精神风貌当中去。在世博会服务期间,要及时向党组织进行思想汇报,及时汇报自己的思想动态,让党组织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及时改正。在世博会园区服务区间,虚心向其他志愿者学习,与其他志愿者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共同为园区游客服务。作为一名世博园区党员志愿者,要时刻牢记党的教导,虚心学习,时刻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在服务期间虚心接受游客的批评,了解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及时改正。
第三篇:观上海世博会有感
观上海世博会有感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是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鲜明主题。城市化,是世界发达国家的经验总结,也是中国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可是城市真的能让生活更美好吗?工作和居住在城市的人们以及梦想工作和居住在城市的人们,也许都或多或少有所疑问。从2002年获得世博会的举办权以来,上海就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城市大改造运动,工地满城、尘土飞扬、交通拥堵的日子,持续了将近8年的时间。可就在这8年的时间里,人们不知不觉地发现,交通方便了: 2号线延伸了,4号线、6号线、7号线、8号线、9号线、10号线、11号线先后开通了,中环、新建路隧道、人民路隧道也通车了,上班可以坐地铁了,开车不再拥堵不堪了;环境优美了:老旧的楼房刷新了,平改坡了,路边的垃圾不见了,花草增多了……上海,用8年的实践,生动的演绎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世博主题,也使每个上海市民完成了对世博主题由疑惑到坚信的思想转变。而当你参观了世博会,观看了通用汽车馆的“直通2030”,体验了思科馆的智能互联生活,聆听了日本馆机器人演奏的“茉莉花”,品尝了中国企业联合馆机器人烹制的“宫爆鸡丁”,你更会和我一样,对未来的城市、未来的生活充满激动,充满期待,充满信心!
世博会的理念是“理解、沟通、欢聚、合作”,世博会是超越了国家、民族、宗教界限的人类文明的盛会,是人类迈向和平与进步的阶梯。在世博会上,全世界的人们欢聚一堂。不论人们来自哪个国家,属于哪个民族,源于何种文化或宗教,面对世博会上人类共有的智慧成果和科技进步时,每个人都是平等的,都是其中的一分子。各国人民之间长期以来追求和平与合作的梦想,不正是基于这种理解与沟通的么!是的,当你游走在在2010年的上海世博园里,你会发现,23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加了展览,发达国家如美国、英国、德国、法国、俄罗斯、日本来了;发展中如国家古巴、越南、毛里求斯、乌干达也来了;台湾来了,印度和巴基斯坦来了,朝鲜和韩国来了,以色列和巴勒斯坦来了,甚至连海盗猖獗的海地也来了……;当你参观于某个国家馆时,你会发现,黄皮肤的、白皮肤的、黑皮肤的,说汉语的、英语的、法语的、德语的、阿拉伯语的等等不同国家、不同种族不同语言的人们,此刻都摒弃了分歧与隔阂、忘记了冲突与战争,都沉浸于同一个环境,欣赏着同一个展品,品味着同样的风味,迸发出同样的欢笑!
“一切始于世博会”———这句响亮的格言,蕴含着一个多世纪以来世博会对人类文明进步的深刻理解。世博会是科技成果的收藏者和展示者,更是文明演进的承载者和推动者。社会的进步,是一个上升的螺旋。回首150多年的世博史,“进步、创新和交流”的主旨从来不曾动摇,而人们对于它的理解,一步步进入更高的境界。当严酷的竞争敲碎了和平,当过度的欲望伤害了环境,当对自然的“征服”遭遇到惩罚,人类开始了对传统发展方式的反思———人类需要怎样的“创新”?世界需要怎样的“进步”?曾经在早期世博会激情展示为“进步”的某些生产方式,因伤害环境而迅速沦为“落后”;曾经被一些国家推崇为“美好”的生活方式,因虚耗能源而被质疑否定。从“科学、文明和人性”到“通过理解走向和平”,从“无污染的进步”到“大自然智慧的再发现”,世博会不断变化的主题,直面人类社会发展的矛盾与困境。重审几代人顶礼膜拜的经济增长与技术进步,世博会关于“进步”的理念被植入“可持续发展”的“芯片”。从此,世博会不时担当起人类文明的“思想者”,站在技术巨人的肩上,关注和平、环境和人类的未来,关注人与人、人与自然、自然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上海世博会选择在上海探讨这样一个主题,贴切而适时。当人类历史上城市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时,从上海世博会出发,人们即将展开的这一轮探寻,将为人类社
会的文明进化提供宝贵的镜鉴。英国的伦敦案例馆、德国的汉堡案例馆、加拿大的温哥华案例馆、沙特的麦加案例馆、西班牙的马德里案例馆、中国上海的沪上生态家案例等等,上海世博会创设的“城市最佳实践区”,第一次向世界展示了55个不同国家的城市代表性案例,不就是上海世博会为人类探讨未来城市发展所提供解决方案的生动展示么!
“世界就在你的身边,未来就在你的眼前!”,这是一名普通市民参观世博会后的第一感觉,也是最深的体会。人们都说,上海世博会将是一次探讨新世纪人类城市生活的伟大盛会,是一曲以“创新”和“融合”为主旋律的交响乐章,更将是人类多元文化的一次精彩对话!
第四篇:参观2010上海世博会感想
参观2010上海世博会感想
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世界的盛会,更是中国的盛会、上海的盛会。我们在公司的组织下,十佳于2007年8月19日前往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进行参观。参观的经历使我们激情澎湃、感慨万千!
一走世博园区,其布局和规划相当现代气派。上海近十几年发展迅猛,雄伟的南浦大桥和卢浦大桥横跨浦江两岸,将世博会展区包围其间,交通快捷便利,显示上海时刻准备着迎接国内外友人的到来,足见上海对于此次世博会举办的重视程度和决心。世博区内的中国馆、科学馆、艺术馆等诸多场馆既具有我国传统的建筑特色,又具有现代城市风格,再加上世博轴贯通其间,使上海更具有东方大都市的魅力。
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一次举世瞩目的活动。在这一次世博会上将展示世界最新的经济、科技、文化和艺术。截至目前为止已有165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确认参加上海世博会,计划举办时间为183天,客源多达5000多万人次。我们不仅领略到世界各地的科技实力、欣赏到独特的艺术魅力,还有可能聆听到世界诸多政治家、企业家和科学家的精彩讲座。同时,上海市也可以通过这次举办世博会的契机,将上海市建设成一个更加富有现代气息的国际大都市。上海的巨变是有目共睹的,在此次巡展中,展览了很多旧上海的珍贵照片,1930年的上海外滩、南京路等著名景点尽现眼前,令人感触良多。上海这个700多年前还是一个小渔村的东方之珠正散发着耀眼的光芒!
世界博览会开始于1851年,它分专业博览会和综合博览会,已有156年的历史。在这156年历史中,中国参加的综合性博览会取得成绩最大的一次是在1915年,当时中国的展品主要是陶瓷、茶叶、纺织品、蚕丝、建筑等,共取得了几十个奖项,特别是中国的茅台酒获得了巴拿马世博会的金奖,从此享誉海内外。通过这次博览会使得我国的很多产品在世界上有了一席之地,尤其是中国的建筑艺术博取了世界很多好奇的目光。但是这些展品都是中国的传统工艺品或农副产品,随着欧美等一些发达国家工业革命的深入和发展,传统的工艺品已失去了昔日耀眼的光芒,而那时的中国又处在内忧外患中,根本无从谈起发展问题,因此在上个世纪的前半叶也就失去了中国在世博会上的优势。新中国成立后,于1982年首次参加世博会,随着新中国的兴起,特别是改革开发后,我国政府和人民对世界博览会有了更新的认识,同时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使得我国不仅有参与世博会的实力,而且具备举办一次具有中国特色世博会的实力。尤其是昆明园艺博览会的成功举办以及中国2008年北京奥运会举办权的获得,更加奠定了中国举办世博会的基础。世博会的举办不仅给世界各国提供了交流的平台,给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发展机遇,给世界的新技术和新文化提供了推广空间,更使得举办城市和国家扩大了知名度,为举办国和举办城市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促进了整个社会的繁荣和进步。而上海市民从中更是收益良多,一是提升了整体上海市民的素质;二是市政建设的推进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便利;三是旅游业的发展以及上海市企业知名度的提高将为市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因此,我们深感一项世界性的活动带给一个城市的契机。世博会的历史是源远流长的,成功举办一次具有中国特色的上海世博会将为世博会和中华民族的历史添上光彩的一笔。我们应共同抓住这个历史机遇,为创造中华民族的光辉历史共同接受这个挑战,成功会属于中国的!“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是世博会的主题,希望能把这个历年带回去,使我们的家乡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更加和谐。同时也希望中国世博会能够举办得更加成功,更加光彩。
第五篇:参观上海世博会感想
参观上海世博会感想
6月18日公司组织我们去上海参观世博会,期待着百年世博的举行,从申办世博到成功,一路走来,中国付出了辛酸的汗水,无数的努力,终于上海成为了2010年举办世博会的城市,带着自己心中的那份憧憬我们6月19日参观了世博园。
进入园区日本馆的建筑外型象个蚕宝宝一下子吸引了女儿好奇的目光,吵着第一个要进日本馆。我们赶紧买来冰冻水解热解渴迫不及待的加入了进日本馆的排对队伍中,9:30开始经过漫长“回”字形进馆阵势12:30终于进入馆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两款机器人的展示,这两款机器人可以处理家政、照顾老人,应对日本将要迫近的老龄化问题。本日馆的设计中还融入了一些古老的日本传统环保手段,人工雾气就是日本在没有空调的时代所采用的一种传统降温方法。它的原理是通过人工制造的雾气可降温而不湿衣。,利用水从液体变成气体时从周围吸取热量的气化热来制造清凉的环境。把“心灵的联接”具体阐释为对地球、人类、儿童的关爱。馆内设立了3 个主展区,分别代表“过去”、“现在”、“未来”,这种以时间的推移为轴线的结构,将使整个展示内容流畅自然。代表“未来”的展区则以“心灵的联接与未来的和美”为主题,通过音乐剧的形式描绘人类实现和美未来的梦想,通过对地球、人类、儿童的关爱和个人细小的努力实现美好的未来。在以山村为背景的舞台上,人们体验着未来的各项技术,这些技术将人们各自的活动和心灵联接起来,个人细小的努力将开拓出未来无限的可能。“未来”展区是整个展馆的最大亮点。在这个展区里,游客将在一个可容纳500 人的传统木制剧场中,欣赏到由中日两国导演联袂导演的舞台剧《拯救朱》。朱是日本人民最喜爱的鸟类之一,在日本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有着“东方之冠”的中国馆无疑是园区内最亮眼的展馆,无论你站在哪个位置,你都能看见它矗立园区显得雄伟而大气,香港、澳门馆紧紧依偎,排队等候进入中国馆的人不计其数只可惜我们因时间仓促没有拿到预约卷没能进中国馆。馆前门庭若市,游览的人群正争相照相,不亦乐乎!午后的阳光晒得人懒懒的,没有力气。
这一天我们心情愉快,腿上的劲儿也特别大,共参观了包括日本、英国、澳大利亚、西班牙在内的十六个场馆。回顾这一天,就我个人而言,感触最深的有以下几点:
首先是它深刻的主题。每届世博会都有他的主题和核心理念,这一届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现代城市的发展,有的已经背离了城市建立的初衷,人们离自然越来越远,生活在钢筋水泥的森林里,生活在车水马龙的骚动中,水的问题、环境的问题、交通的问题等等,困扰着人们的生活、困扰着城市的发展。城市建设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日益显现,亟需寻觅解决的办法,世博会就为寻找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大家都可以在这样一个平台里八仙过海个显神通,展示自己建设城市、发展城市的理念;城市人口已经达到了百分之五十,如何解决城市发展中的问题,让城里的人生活得更美好,是需要共同关注和解决的问题。其次是它的创新意识。整个世博会就是一个新思想、新观念、新文化的展览。不必说更高深的东西了,仅就每个国家的场馆建筑无不体现了创新的意识。传统观念中的方方平平正正的建筑已经不复存在了。中国馆的建筑就不必说了,日本馆的建筑外型象个蚕宝宝,西班牙馆的外型别出心裁用无数编制的藤条进行包装,更为奇特的是英国馆外型有无数根射线组成的圆球,每个射线里都包放着一个濒临灭绝的植物品种,用这种方法提醒人们珍爱生命,保护环境。其它各国的场馆每一个都是精心设计精心制造的结果,都处处体现了创新的理念。
第三是它的高新技术。整个世博会就是一个未来社会高科技发展的集中展现。影响深刻的是我们在德国馆观看的一场奇特的表演。表演展示的是德国的最新研究成果,在一个圆形表演场地,有一个圆球,观众从不同的方向呼喊出不同的声音,随着声音大小的不同,圆球的颜色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更为奇特的是圆球还可以随着声音的变化不停的转动,据说是研究者利用声、光、电的组合模拟出来的,真实让人不可思议。第四是它的和谐理念。整个市博会确立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整体体现了一个和谐的理念。并提出了三大和谐的中心理念,即“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历史与未来的和谐”。而其中人与自然的和谐,表现为“人、城、自然”三者共存。
第五是它的管理艺术,整个世博会安保、交通、住宿、用餐等组织管理的井井有条,每天二十多万人的参观者,流动自然,仅就这一点就体现了城市管理者的高超艺术。
最后我们结束了世博园的参观第二天到上海最有代表性的地方后滩一眼就看到了东方明珠塔和上海环球金融中心101层高楼的雄伟壮观。上海市第一任市长陈毅同志的铜像,特别是听着黄浦江的轮船的汽笛声,就像是用美妙的乐章欢迎着观光的各国的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