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混凝土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
实习性质 实习单位 院
(系)专业班级 姓
名 学
号 指导教师
认识实习
西建大雁塔校区、幸福校区
土木工程学院
2016年7月
一、混凝土结构简介
以混凝土为主要材料建造的工程结构称为混凝土结构,它的发展极为迅速,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时间里从新材料、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再到工程结构的建造,取得了惊人的成就,创造了一个个新的纪录。
二、实习内容
7月4号,我们开始了为期一天的混凝土认识实习。上午实习地点在校本部,实习路线则为北院地下车库、体育馆、土木实验楼、教学大楼和南阶教室。下午实习地点在华清学院,实习路线为学生二食堂、2号教学楼、1号教学楼及1号教学楼南侧废旧厂房。实习内容均为对各种建筑结构体系的认识及了解,对各个结构构件的形式、功能、布置及布置原则的认识。本部校区部分
1、北院地下车库
车库入口处的雨篷使用钢结构和玻璃面板构成,这样的结构形式无疑是设计施工方便又极具观赏性的,而且能使入口处获得充分的采光。
进入车库,这里的层高明显低于一般建筑,采用方形柱网和井字形楼盖,柱距约8至9米。楼盖中主次梁高度相差需大于5厘米以满足配筋布置,而次梁高度等高,则纵横梁中受拉钢筋需上下交错布置。楼盖下密布着输水管道,包括了防火所需的消防管道。地下车库地势较低,入口处也必须设置排水沟以防下雨时雨水灌入。仔细观察不难发现入口处的柱顶加有柱帽,主梁也略大于其他部位的主梁,这应该是由上部荷载的大小来确定的。
2、土木实验楼
土木楼于05年建成,采用框架—核心筒结构。入口处依然是钢结构雨篷,但由于雨篷和建筑主体基础不同,荷载大小不同,沉降变形不同,所以二者不可完全刚性连接,这便解释了雨篷柱底截面缩小的原因。同样的,雨篷旁边的混凝土装饰墙也只是和主体进行弱拉接。
进入土木楼里面,可以找到剪力墙两侧的X形楼梯,两跑直楼梯直上二楼。楼梯中段有一处休息平台,旁边的剪力墙上开有圆洞,正好和对面的楼梯相通,可用来通风或逃生。对于核心筒结构,一般都把卫生间,电梯等辅助房间和设施布置到筒体中,避免主要房间出现采光和通风不良的情况。
土木楼后面的静力车间由原来的木结构改建而来,现属于框排架结构,跨度15米,内有些许进口实验设备和厚实的反力墙。旁边的混凝土实验室属于排架结构,采用钢结构屋架和混凝土大型屋面板,于85年建成,内有12米高的巨
第1 页
大反力墙。
3、教学大楼
教学大楼于86年建成,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剪力墙设置于建筑两端和中间的变形缝处。
剪力墙结构是用钢筋混凝土墙板来代替框架结构中的梁柱,能承担各类荷载引起的内力,并能有效控制结构的水平力,这种用钢筋混凝土墙板来承受竖向和水平力的结构称为剪力墙结构。剪力墙结构指的是竖向的钢筋混凝土墙板,水平方向仍然是钢筋混凝土的大楼板搭载墙上,这样构成的一个体系,叫剪力墙结构。其实楼越高,风荷载对它的推动越大,那么风的推动叫水平方向的推动,如房子,下面的是有约束的,上面的风一吹应该产生一定的摇摆的浮动,摇摆的浮动限制的非常小,靠竖向墙板去抵抗,风吹过来,板对它有一个对顶的力,使得楼不产生摇摆或者是产生摇摆的浮度特别小,在结构允许的范围之内,比如:风从一面来,那么板有一个相当的力与它顶着,沿着整个竖向墙板的高度上相当于一对的力,正好像一种剪切,相当于用剪子剪楼而且剪楼的力越往下剪力越大,因此,把这样的墙板叫剪力墙板,也说明竖向的墙板不仅仅承重竖向的力还应该承担水平方向的风荷载,包括水平方向的地震力和风对它的一个推动。
大楼入口设计抬高了标高,使得进入教学楼需要经过一小段台阶,也使得雨篷和门厅的标高达到了二层楼的高度。
来到教学楼的后面,就可以看到设计巧妙地剪刀式楼梯,楼梯结构形式为梁式,楼梯全部荷载均由两端的四根柱来承受,平台梁和梯梁连成一体,使荷载均匀传递到两端柱上。(附图三)这种楼梯形式美观,疏散量大,但防火防烟效果相对较差。
4、南阶教室
南阶教室相对东西阶教室和教学大楼建成时间较晚,层数较多,为了和周围建筑协调,采用了半地下的设计来降低整体高度。
南阶教室平面形式呈现半圆形,在建筑中间设置有变形缝。其变形缝包括伸缩缝、沉降缝和防震缝,是保证建筑在温度变化、基础不均匀沉降或地震时有一定的自由伸缩,以防止墙体开裂、结构破坏预留的竖缝。但预留变形缝会增加构造措施,也不经济,又因设置通长缝影响建筑美观,故设计时尽量不设缝,并做到三缝合一,最好以后浇带代替。此南阶教室的变形缝即存在漏水等问题。教学楼楼盖选用的是主次梁结构,双向板,荷载由楼板传至次梁,再由次梁传至主梁,适用于教室所需的大空间。
温度缝所在处,楼板和粱均需要悬挑出一部分,这样使相接的主梁同时受
第2 页
扭,进行设计计算时,主梁除了配置受拉受压钢筋外,还需在梁的四周配置受扭钢筋,并加密箍筋。
华清校区部分
教学楼是由原来的厂房改建而来,外部保留厂房的排架结构,内部使用框架结构。内外结构建设时间不同,基础分开,排架柱使用独立杯形基础,框架柱使用条形基础或柱下独立基础。厂房纵向长度较长,一般都在百米以上。按规范要求,每隔55米即需设置一个温度缝,用以防止建筑因热胀冷缩变形而产生开裂。伸缩缝处采用双柱处理,缝两侧柱截面中心均自定位轴线向两侧移600毫米。当厂房需要设置伸缩缝、沉降缝和防震缝时,三缝宜设置在同一位置。教学楼厂房结构保留完整,可以清楚地看到排架住基本柱距为6米。牛腿柱采用工字形截面柱,能充分发挥截面上混凝土的承载作用并节省混凝土用量。牛腿上依然保留有钢筋混凝土吊车梁,部分位置残留有截去的柱间支撑。
进入教学楼内部,可以观察到较为完整的厂房屋盖结构。此厂房采用封闭式结合,即边柱外缘与纵向定位轴线相重合。屋架采用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屋架,据说当时是为了节约钢材而没有使用钢屋架。而现在除了化工工厂、炼钢厂等有腐蚀性质的厂房外,均使用钢结构屋架。屋架仅由拉杆和压杆组成,考虑到混凝土的抗拉性能较差,因而钢筋混凝土屋架可只在下部拉杆使用预应力,拉杆等无需预应力。屋架与牛腿柱顶面铰接连接,平面外稳定性差,需要在屋架上端用系杆将各个屋架连接,以保证屋架在平面外的稳定并传递纵向水平力。教学楼厂房采用的是钢筋混凝土屋面板,标准尺寸1.5m*6.0m。屋架中部设有矩形天窗,用于采光和通风,天窗架上端同样设有水平系杆来保证天窗架的稳定性。
1号教学楼南侧的废旧厂房,该厂房属于单层多跨厂房,从内部可以观察到完整的排架结构。包括屋盖结构、支撑体系、柱网布置等。
厂房基本柱距仍为6米,应设备布置要求,局部抽柱形成12米柱距。抽柱部分跨度较大,此处吊车梁全部以钢结构吊车梁代替钢筋混凝土吊车梁,柱间支撑形式也有所不同。对于柱间支撑的设置原则,上柱柱间支撑一般设置在伸缩缝区段两端与屋盖横向水平支撑相对应的柱间以及伸缩缝区段中央或临近中央的柱间;下柱柱间支撑设置在伸缩缝区段中部与上柱柱间支撑相应的柱间。基本柱距部分,柱间支撑采用剪刀撑形式,抽柱部分,柱间支撑采用门式桁架支撑,同时可以满足下部交通要求。厂房两端山墙用普通烧结砖砌筑,再用抗风柱拉接形成稳固的整体。
厂房统一采用钢结构屋架,封闭式结合。南跨屋架使用平行弦桁架,为了满足排水要求,设有2‰的排水坡度;北跨使用梯形屋架,上有通风所需的天窗,第3 页
为了避免大风天气时空气倒灌入厂房,天窗外还设有挡风板。整个屋架上能够看到体系完整的水平支撑、垂直支撑、水平系杆等。(附图二)
学生食堂是由原来的厂房改建而来,缩短了原先厂房的长度并在排架结构的内部新建框架结构建筑而成。内部共三层。最后抵达的就是食堂南侧入口,南侧入口门厅采用的是向内退出一段距离形成雨篷与门厅合二为一的结构形式,雨篷较大,故在外侧设有两根混凝土立柱进行支撑,内侧则与食堂主体相连。门厅东侧,建筑师设计了些许附加结构和装饰以满足美观要求。
由此进入食堂内部,即可看到后建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框架结构屋盖采用“井”式楼板,它是梁板式楼板的一种特殊形式,其特点是不分主梁、次梁,梁双向布置、断面等高且同位相交,粱之间形成井字格。(附图一)在五、六十年代,框架结构柱距一般为6米,而现今柱距一般为5~9米,最大可达12米。“井”式楼板均为双向板,即楼板在荷载作用下双向受力,双向弯曲,受力筋需双向配置。板的长边与短边之比多接近于1:1。井式楼板具有外形规则、美观、梁截面尺寸较小等特点,有利于提高房间净高。考虑到结构经济性,梁间距一般取3米左右,若间距太大,则需增加板厚,若间距太小,则粱的数量较多。
因为内部的框架结构是后期新建的结构,原厂房沉降已经完成而新结构沉降还在进行中,故两者之间不能完全搭接,必须设置沉降缝以防止建筑各部分由于不均匀沉降引起的破坏。同时两建筑的基础也应分开并拉开一段距离。为了使二层以上的楼地面和原排架柱相接,楼地面四周均部分悬挑出去。
食堂正中间是一个三层通高的采光天井。由于食堂内部空间较大,如不采用合理的采光方案便会显得较为阴暗,故设计师选择了天井的方式改善采光。天井使用钢桁架作为支撑结构并以玻璃作为面板。像这种局部采用其他结构的地方在进行结构设计时只需单独对其进行计算即可。
走出食堂来到主入口,可以发现食堂正立面是精心设计过的,使用了整面的玻璃幕墙并将立面倾斜,从而增加了不少空间感和美感。为了与立面相协调,入口处的雨篷也采用的是不同于南侧入口的钢结构悬挑式雨篷,顶面同样使用玻璃材料。钢结构骨架通过预埋件与立面相连,同时在上部通过拉杆与立面相接。雨篷荷载即通过预埋件和拉杆传递给建筑主体。这样的设计不仅外形美观还简化了结构设计,因而被较广泛的采用。
三、实习感想
至此,一天的混凝土结构认识实习就此结束了。在一天的认识实习中,我对在课堂上学习的混凝土构件和结构有了更加直观深刻的认识,对梁板结构、升缩缝防震缝沉降缝、有梁和无梁楼梯、主次梁等的形式和传力路径也有了更真切的了解。更为重要的是此次认识实习让我见识到了结构设计的魅力,让我第 页
自己做为一个土木人而感到深深的自豪。
第 页
第二篇:混凝土实习报告
混凝土实习报告
专业班级:土木0902 姓
名:
学
号: 指导老师:
1.项目名称:
洪山保利心语六期——马克先生的岸
2.实习日期:
2011.12.0
33实习目的:
1.深化与加强对混凝土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基本工作方法的了解和掌握,为进一步学习混凝土专业相关的专业课程奠定感性知识基础。通过本次参观,努力从理论高度上升到实践高度,更好的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为以后的工作和学习奠定初步的知识。
2.通过参观,去亲身感受到我们未来可能的工作场所与工作方式。
3.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实习激发和提高学生学习土木工程专业的热情和兴趣。
4.实习内容:
(1)剪力墙及其地基处理:
现场来自中南设计院的总工给我们详细讲解了剪力墙的特点。总工介绍说由于在建的项目属于高层建筑,考虑到风荷载以及汶川地震后国家地震烈度设防等级提高,所以采用剪力墙结构,剪力墙属于主要竖向受力构件,可以理解为加长了的异行柱,是钢筋混凝土构件,整栋楼的竖向力都要由其承受,同时还要由其承受水平方向的风荷载与地震力,它的配筋是根据受力及荷载有程序计算得来的.钢筋直
径是需要计算的,在某些薄弱的地方还需要人为加大。剪力墙的主要特点有5条: 1.建筑物中的竖向承重构件主要由墙体承担时,这种墙体既承担水平构件传来的竖向荷载,同时承担风力或地震作用传来的水平地震作用。剪力墙即由此而得名(抗震规范定名为抗震墙)。
2.剪力墙是建筑物的分隔墙和围护墙,因此墙体的布置必须同时满足建筑平面布置和结构布置的要求。
左图为剪力墙构成的小区
3,剪力墙结构体系,有很好的承载能力,而且有很好的整体性和空间作用,比框架结构有更好的抗侧力能力,因此,可建造较高的建筑物。实际上现在30层以上的建筑基本上采取的都是剪力墙。
4.剪力墙结构的优点是侧向刚度大,在水平荷载作用下侧移小,其缺点是 剪力墙的间距有一定限制,建筑平面布置不灵活,不适合要求大空间的公共建筑,另外结构自重也较大,灵活性就差。一般适用住宅、公寓和旅馆。但由于本栋建筑考虑到地下室以及一楼开设门面的特殊要求,所以要改为柱式结构。
5.剪力墙结构的楼盖结构一般采用平板,可以不设梁,所以空间利用比较好,可节约层高。
上图为地基的处理
总工介绍说在做剪力墙结构时,地下室要特别注意,这是由于地下室的外墙主要承受土的恻压力,所以竖向钢筋受力,水平钢筋为分布筋,而地上部分的剪力墙主要承受地震剪力,所以水平钢筋受力,竖向钢筋为分布筋。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的处理是不一样的,在回填土之后,由于考虑到消防的要求,之后消防车开到地基上的活荷载,其轴压力需要特别考虑。(2)框架结构
框架结构又称构架式结构。房屋的框架按跨数分有单跨、多跨;按层数分有单层、多层;按立面构成分有对称、不对称;按所用材料分有钢框架、混凝土框架、胶合木结构框架或钢与钢筋混凝土混合框架等。其中最常用的是混凝土框架(现浇整体式、装配式、装配整体式,也可根据需要施加预应力,主要是对梁或板)、钢框架。装配式、装配整体式混凝土框架和钢框架适合大规模工业化施工,效率较高,工程质量较好。
其主要特点是:
空间分隔灵活,自重轻,节省材料;具有可以较灵活地配合建筑平面布置的优点,利于安排需要较大空间的建筑结构;框架结构的梁、柱构件易于标准化、定型化,便于采用装配整体式结构,以缩短施工工期;采用现浇混凝土框架时,结构的整体性、刚度较好,设计处理好也能达到较好的抗震效果,而且可以把梁或柱浇注成各种需要的截面形状。
抗震房-房屋框架结构框架结构体系的缺点为:框架节点应力集中显著;框架结构的侧向刚度小,属柔性结构框架,在强烈地震作用下,结构所产生水平位移较大,易造成严重的非结构性破坏,适用于非抗震设计;钢材和水泥用量较大,构件的总数量多,吊装次数多,接头工作量大,工序多,浪费人力,施工受季节、环境影响较大;不适宜建造高层建筑,框架是由梁柱构成的杆系结构,其承载力和刚度都较低,特别是水平方向的(即使可以考虑现浇楼面与梁共同工
上图为框架结构
作以提高楼面水平刚度,但也是有限的),它的受力特点类似于竖向悬臂剪切梁,其总体水平位移上大下小,但相对于各楼层而言,层间变形上小下大,设计时如何提高框架的抗侧刚度及控制好结构侧移为重要因素,对于钢筋混凝土框架,当高度大、层数相当多时,结构底部各层不但柱的轴力很大,而且梁和柱由水平荷载所产生的弯矩和整体的侧移亦显著增加,从而导致截面尺寸和配筋增大,对建筑平面布置和空间处理,就可能带来困难,影响建筑空间的合理使用,在材料消耗和造价方面,也趋于不合理,故一般适用于建造不超过15层的房屋。(3)建筑施工中框架结构与剪力墙结构的区别
一、受力体系不同:框架结构是利用梁、柱组成的纵、横两个方向的框架形成的结构体系,它同时承受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而剪力墙体系是利用建筑物的墙体(内墙或外墙)做成剪力墙来抵抗水平力,同时它也承受垂直荷载,所以它既受剪力又受弯,所以称为剪力墙。
二、各自优点:框架结构的主要优点是建筑平面布置灵活,可形成较大的建筑空间,建筑立面处理也比较方便。而剪力墙结构的优点是侧向刚度大,水平荷载作用下侧移小。
三、各自缺点:框架结构侧向刚度较小,当层数较多时,会产生较大的侧移,易引起非结构性构件(如隔墙、装饰等)破坏,而影响使用。而剪力墙结构的间距小,结构建筑平面布置不灵活,不适用于大空间的公共建筑,另外结构自重也较大。
四、适应的建筑高度:框架结构在非地震区,一般不超过15层。而剪力墙一般在30m高度范围内都适用。
从上面的比较,我们可以发现,两者的优缺点存在互补性,因此便产生另一种结构形式,即所谓的“框架剪力墙结构”,它是在框架结构中设置适当剪力墙的一种结构体系。它具有框架结构平面布置灵活、有较大空间的优点,又具有侧向刚度较大的优点。是两者优点的结合。这个结构体系中,剪力墙主要承受水平荷载,竖向荷载主要由框架承担。这种结构一般宜用于10~20层的建筑。
5.实习心得
首先感谢老师和项目部门给我们提供这次宝贵的机会,让我们有机会进一步的接触实际工程。
通过这次实习,我们了解到做工程并不像书上所写那么容易,很多情况下,施工现场的情况比书上所学的复杂的多,因此我们必须把书上的基本内容彻底掌握,只有这样,我们再遇到突发情况时,我们才能合理运用自己所掌握的内容,迅速有效的解决问题,保证工程质量和速度。本次实习还让我们学习到很多书上没有的实际操作问题,可以避免我们在工作中出现类似问题。
实习是每个学生十分重要的一门课程,它不仅能检验我们课堂上所学的内容,而且能让我们学到许多课堂上无法学到的东西,更为重要的是它能为我们以后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三篇:混凝土实习报告
混凝土结构课程实习报告
通过此次实习,我们学到很多东西,依次实习砖混结构,剪力墙,框架结构,框剪墙体地下室等结构。
砖混结构: 砖混结构的住宅承重结构是楼板和墙体。
在牢固性上,理论上说框架结构能够达到的牢固性要大于砖混结构,所以砖混结构在做建筑设计时,楼高不能超过6层,而框架结构可以做到几十层。但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国家规定了建筑物要达到的抗震等级,无论是砖混还是框架,都要达到这个等级,而开发商即使用框架结构盖房子,也不会为了提高建筑坚固程度而增加投资,只要满足抗震等级就可以了。
在隔音效果上来说,砖混住宅的隔音效果是中等的,框架结构的隔音效果取决于隔断材料的选择,一些高级的隔断材料的隔音效果要比砖混好,而普通的隔断材料,如水泥空心板之类的,隔音效果是很差的。如果你要进行室内空间的改造,框架结构因为多数墙体不承重,所以改造起来比较简单,敲掉墙体就可以了,而砖混结构中很多墙体是承重结构,不允许拆除的,你只能在少数非承重墙体上做文章。区别承重墙和非承重墙的一个简单方法是看原始结构图,通常墙体厚度在240mm的墙体是承重的,120mm或者更薄的墙体是非承重的,但有时为了和梁或者承重墙齐平,非承重墙也会做到240mm的厚度。剪力墙:
分平面剪力墙和筒体剪力墙。平面剪力墙用于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升板结构、无梁楼盖体系中。为增加结构的刚度、强度及抗倒塌能力,在某些部位可现浇或预制装配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现浇剪力墙与周边梁、柱同时浇筑,整体性好。筒体剪力墙用于高层建筑、高耸结构和悬吊结构中,由电梯间、楼梯间、设备及辅助用房的间隔墙围成,筒壁均为现浇钢筋混凝土墙体,其刚度和强度较平面剪力墙高可承受较大的水平荷载。墙根据受力特点可以分为承重墙和剪力墙,前者以承受 1
竖向荷载为主,如砌体墙;后者以承受水平荷载为主。在抗震设防区,水平荷载主要由水平地震作用产生,因此剪力墙有时也称为抗震墙。
剪力墙按结构材料可以分为钢筋混凝土剪力墙、钢板剪力墙、型钢混凝土剪力墙和配筋砌块剪力墙。其中以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最为常用。
框架结构:
框架结构是指由梁和柱以刚接或者铰接相连接而成构成承重体系的结构,即由梁和柱组成框架共同抵抗适用过程中出现的水平荷载和竖向荷载。采用结构的房屋墙体不承重,仅起到围护和分隔作用,一般用预制的加气混凝土、膨胀珍珠岩、空心砖或多孔砖、浮石、蛭陶粒等轻质板材等材料砌筑或装配而成。
框剪墙体:
框剪是指框架剪力墙结构,是以柱和剪力墙为结构竖向主框架的结构模式!利用剪力墙来增加建筑物的抗剪和抗横向弯矩的能力,是现在小高层住宅采用较多的结构。
框剪结构的受力特点:框剪结构的受力变形是剪弯形,框架结构是剪切形,上部变形大,下部变形小;剪力墙结构是弯曲形,上部变形小,下部变形大。框剪结构是两种结构的综合应用,减小各曾见到相对位移与顶点位移,侧向刚度得到很大的提高。水平荷载主要由剪力墙承受,一般能承担80%的荷载。剪力墙侧向刚度大于框架结构,在沿高度
分配的水平荷载就比较均匀,各层梁柱弯矩比较接近,有利于减小梁柱的截面积.但内部空间被限制,不如框架结构的大和通透。
地下室施工:地下室是建筑物中处于室外地面以下的房间。在房屋底层以下建造地下室,可以提高建筑用地效率。一些高层建筑基础埋深很大,充分利用这一深度来建造地下室,其经济效果和使用效果俱佳。
地下室的类型按功能分,有普通地下室和防空地下室。按结构材料分,有砖墙结构和混凝土结构地下室。按构造形式分,有全地下室和半地下室,地下室顶板的底面标高高于室外地面标高的称半地下室,即房间地面低于室外设计地面的平均高度大于该房间平均净高1/3,且小于等于1/2 者。这类地下室一部分在地面以上,可利用侧墙外的采光井解决采光和通风问题。地下室顶板的底面标高低于室外地面标高的,称为全地下室。
施工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临电问题:搅拌机、钢筋加工厂的电箱配置不够完备,存在着漏电的危险,以及碰电的危险性。
2、部分七层幢号用的脚手架都是毛竹,班主都没对毛竹的质量进行挑选就使用,这样随着层数的增高,荷载的加大,存在的危险性也就越大,特别是小横杆,领导还指出虽改成铁杆脚手架已不可能,但底层最好要挑选性的用料。
3、脚手架的、支模架的基础不是很稳,存在塌倒的可能性,特别是下雨天。
4、木头房太多,而且不规范,工人随处搭房住人,这使得工人的生命存在威胁,且使工地不能规范化管理。
以上的安全问题不仅是我所实习的这个工地存在的问题,很多工程都存在着这些问题,所以施工现场安全仍需进一步改进,有关部门也应加强监督的力度。
实习的收获和体会:
在实习的期间里,对我来讲是一个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过程,在工地现场施工员、技术负责人的指导之下,以及自已的努力积极参与工作,让自己对整个基础的做法,标准层的施工有了深入的了解与掌握。而且对整个土木工程的各个方面也有了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并且巩固了书本上的知识,将理论运用到实际中去,从实际施工中丰富自已的理论知识。整个实习的过程时间虽短,但让自己知道了如何当一名好的做作人员。整个实习的过程也让自己发现了自己理论知识上的不足,也让自己为以后的学习充满了动力。工地虽说是苦了点,但也让自己明白了一句话:“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并且我非常感谢学院以及老师为自己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实习机会,也让自己第一次接触现场,接触社会,不仅让自己学会了如何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更重要的是让自己学会了如何做人。
经过了此次实习,也让自己成熟了许多,但获得知识的同时也存在了一些问题,
第四篇:混凝土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1、深化与加强对混凝土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基本工作方法的了解和掌握,2、为进一步学习混凝土专业相关的专业课程奠定感性知识基础。通过本次参观,努力
从理论高度上升到实践高度,更好的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为以后的工作和学习奠定初步的知识。
3、通过参观,去亲身感受到我们未来可能的工作场所与工作方式。
4、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实习激发和提高学生学习土木工程专业的热情和兴趣。
二、实习安排
时间:2013年6月21日
地点:上午,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雁塔校区;下午,西安建组科技大学华清校区。
三、实习内容
6月21日,我们班在老师的带领下,分别参观了本部和华清学院部分建筑,进行了为期一天的混凝土认识实习。我们上午是在本部,分别参观了地下停车场、大楼、南阶、西阶、土木楼等地方;下午是在华清校区,分别参观了学生二食堂、两栋教学楼等。
上午,雁塔校区:
1、地下停车场
地下停车场主要是框架结构的,采用双向板。框架结构由梁柱构成,构件截面较小,空间分大空间的建筑结构;框架结构的梁、柱构件易于标准化、定型化,便于采用装配整体式结构,以缩短施工工期,所以在地下停车场中使用较多。
2、大楼
大楼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剪力墙设置于建筑两端和中间的变形缝处。看到大楼的门厅,老师也讲了一下裙楼与主楼的施工关系,以前最普通的就是留设施工缝,但是留缝的一些后续问题比较麻烦,所以现在就有的方法如先施工主楼,等其达到两者的沉降要求后在施工裙楼,可以减少施工缝的留设。来到教学楼的后面,就可以看到设计的剪刀式楼梯,楼梯结构形式为梁式,楼梯全部荷载均由两端的四根柱来承受,平台梁和梯梁连成一体,使荷载均匀传递到两端柱上。这种楼梯形式美观,疏散量大。
3、南阶
南阶教室平面形式呈现半圆形,在建筑中间设置有变形缝。其变形缝包括伸缩缝、沉降缝和防震缝,是保证建筑在温度变化、基础不均匀沉降或地震时有一定的自由伸缩,以防止墙体开裂、结构破坏预留的竖缝。但预留变形缝会增加构造措施,也不经济,又因设置通长缝影响建筑美观,故设计时尽量不设缝,并做到三缝合一,最好以后浇带代替。南阶教的变形缝即存在漏水等问题。
4、土木楼
没土木楼也是框架结构的,不过由于外部进行过装饰,故不是那么明显可以看出来的。木楼一楼北边是一个单层厂房,其牛腿柱横截面沿横向方向较大,而沿纵向方向较小,主要就是考虑此厂房沿纵向整体刚度比较大,抗侧移能力强。
下午,华清校区:
1、学生二食堂
学生食堂是由原来的厂房改建而来,缩短了原先厂房的长度并在排架结构的内部新建框架结构建筑而成。内部共三层。
进入食堂内部,即可看到后建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因为内部的框架结构是后期新建的结构,原厂房沉降已经完成而新结构沉降还在进行中,故两者之间不能完全搭接,必须设置沉降缝以防止建筑各部分由于不均匀沉降引起的破坏。同时两建筑的基础也应分开并拉
开一段距离。为了使二层以上的楼地面和原排架柱相接,楼地面四周均部分悬挑出去。食堂正中间是一个三层通高的采光天井。由于食堂内部空间
较大,如不采用合理的采光方案便会显得较为阴暗,故设计师选择了天井的方式改善采光。天井使用钢桁架作为支撑结构并以玻璃作为面板。像这种局部采用其他结构的地方在进行结构设计时只需单独对其进行计算即可。
走出食堂来到主入口,可以发现食堂正立面是精心设计过的,使用了整面的玻璃幕墙并将立面倾斜,从而增加了不少空间感和美感。为了与立面相协调,入口处的雨篷也采用的是钢结构悬挑式雨篷,顶面同样使用玻璃材料。钢结构骨架通过预埋件与立面相连,同时在上部通过拉杆与立面相接。雨篷荷载即通过预埋件和拉杆传递给建筑主体。这样的设计不仅外形美观还简化了结构设计,因而被较广泛的采用。
2、2号教学楼
2号教学楼同样是由原来的厂房改建而来,外部保留厂房的排架结构,内部使用框架结构。内外结构建设时间不同,基础分开,排架柱使用独立杯形基础,框架柱使用条形基础或柱下独立基础。
厂房纵向长度较长,一般都在百米以上。教学楼厂房结构较食堂保留更为完整,可以清楚地看到排架住基本柱距为6米。牛腿柱采用工字形截面柱,能充分,发挥截面上混凝土的承载作用并节省混凝土用量。牛腿上依然保留有钢筋混凝土吊车梁,部分位置残留有截去的柱间支撑。
进入教学楼内部,可以观察到较为完整的厂房屋盖结构。此厂房采用封闭式结合,即边柱外缘与纵向定位轴线相重合。屋架仅由拉杆和压杆组成,考虑到混凝土的抗拉性能较差,因而钢筋混凝土屋架可只在下部拉杆使用预应力,拉杆等无需预应力。屋架与牛腿柱顶面铰接连接,平面外稳定性差,需要在屋架上端用系杆将各个屋架连接,以保证屋架在平面外的稳定并传递纵向水平力。
教学楼厂房采用的是钢筋混凝土屋面板。屋架中部设有矩形天窗,用于采光和通风,天窗架上端同样设有水平系杆来保证天窗架的稳定性。
3、1号教学楼
2号教学楼的南边便是1号教学楼,两者结构形式差别不大,同为旧厂房改造。不同之处在于1号教学楼所使用的纵向系杆都是十字形截面,或许是因为原厂房功能不同,设置系杆时需要同时考虑受拉和受压的作用。
在天窗的下端,可以发现窗户与屋面板并非直接相接,而是有高约40厘米的砖墙作为衔接。根据介绍,这是为了防水要求和做泛水所做的构造。
第五篇:混凝土实习报告
论混凝土的施工以及工程中遇到的问题的探讨
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建筑事业正在飞速的发展,钢筋混凝土结构应用日益广泛,其在各种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地位更加重要,钢筋混凝土对工程质量、工程造价、施工速度、施工方法、等方面的影响很大。
学习了土木工程施工,我了解到了钢筋混凝土是由:钢筋工程、模板工程和混凝土工程组成的。在课程的结课时,老师让我们去工地自己实习,于是我选择了混凝土的施工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查。首先来说施工准备工作:
水泥、砂、石子当然已经选用了相应标号的水泥,并且在进场前已经对它进行了检验,确保合格,水用的是符合国家标准的生活饮用水。计算好配合比后,按照配合比的要求来制备混凝土。混凝土的搅拌可以采用自落式搅拌机或者强制式搅拌机,工地上常用的是自落式搅拌机。商品混凝土的运输要用到混凝土罐车,现场运输工具有手推车、吊斗、泵送等来进行运送。混凝土自搅拌机中卸出后,应及时运到浇筑地点,延续时间,不能超过初凝时间。在运输过程中,要防止混凝土离析、水泥浆流失、坍落度变化以及产生初凝等现象。如混凝土运到浇筑地点有离析现象时必须在浇灌前进行二次拌合。浇筑前的工作:
首先要做的是地基的清理和检查,清除地基底面上的杂物和淤泥浮土。地基面上凹 凸不平处,应加以修理整平。对于干燥的非粘土地基,应洒水润湿,对于岩石地基或混凝土基础垫层,应用清水清洗,但不得留有积水。对于有地下水涌出或地表水流入地基时,应考虑排水,并应考虑混凝土浇筑后及硬化过程中的排入措施,以 防冲刷新浇筑的混凝土。检查基槽和基坑的支护及边坡的安全措施,以避免运输车辆行驶而造成坍方事故。
其次需要检查模板和钢筋,1.检查模板的轴线位置、标高、截面尺寸以及预留孔洞和预埋件的位置,并应与设计相一致。
2.检查模板的支撑是否牢固,对于妨碍浇筑的支撑应加以调整,以免在浇筑过程中产生变形、位移和影响浇筑。
3.模板安装时应认真涂刷隔离剂,以利于脱模。模板内的泥土、木屑等杂物应清除。
4.木模应浇水充分润湿,尚未胀密的缝隙应用纸筋灰或水泥袋纸嵌塞;对子缝隙较大处应用木片等填塞,以防漏浆。金属摸板的缝隙和孔洞也应堵塞。对于钢筋的检查则应满足:
(1)钢筋及预埋件的规格、数量,安装位置应与设计相一致,绑扎与安装应牢固。
(2)清除钢筋上的油污,砂浆等,并按规定加垫好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3)协同有关人员做好隐蔽工程记录。
最后是要求供水,供电及原材料的保证以及机具的检查及准备
(1)浇筑期间应保证水、电及照明不中断,应考虑临时停水断电措施。
(2)浇筑地点应贮备一定数量的水泥,砂,石等原材料,并满足配合比要求,以保证浇筑的连续性。
当然也不能忘了做好浇筑期间的防雨,防冻,防曝晒的设施准备工作,以及浇筑完毕后的养护准备工作。
其次是混凝土的浇筑过程所需注意的问题: a.混凝土自吊斗口下落的自由倾落高度不得超过2m,浇筑高度如超过3m时必须采取砼措施,用串桶或溜管等。
b.浇筑混凝土时应分段分层连续进行,浇筑层高度应根据砼供应能力,一次浇筑方量,砼初凝时间,结构特点、钢筋疏密综合考虑决定,一般为振捣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
c.使用插入式振捣器应快插慢拔,插点要均匀排列,逐点移动,顺序进行,不得遗漏,做到均匀振实。
d.浇筑混凝土应连续进行,如必须间歇,其间歇时间应尽量缩短,并应在前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
e、浇筑混凝土时应经常观察模板、钢筋、预留孔洞、预埋件和插筋等有无移动、变形或堵塞情况,发现问题应立即处理,并应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初凝前休整完好。最后是混凝土的养护:
常见的工地上的混凝土的养护主要是自然养护,即浇水养护,有的工地会铺草帘、草席等来覆盖混凝土并且浇水养护,以保持覆盖物充分湿润。对于楼地面混凝土工程也可采用蓄水养护的办法加以解决。也有的特殊情况会采用蒸汽养护和热膜养护、以及太阳能养护,这三种方法均属于的是加热养护。
蒸汽养护是将构件放在充有饱和蒸汽或蒸汽空气混合物的养护室内,在较高的温度和相对湿度的环境中进行养护,以加快混凝土的硬化。蒸汽养护制度包括:养护阶段的划分,静停时间,升、降温速度,恒温养护温度与时间,养护室相对湿度等。常压蒸汽养护过程分为四个阶段:静停阶段,升温阶段,恒温阶段及降温阶段。
热模养护是把整齐喷到模板上,但是蒸汽不与混凝土直接接触,热量通过模板与刚成型的混凝土进行热交换,此法用蒸汽较少,加热比较均匀既可用于预制构件,也可用于现浇墙体。但是在拆模板时,应该严格控制降温速度,防止混凝土骤然遇冷产生裂缝。
而太阳能养护则是利用太阳的辐射能对混凝土进行加热养护,主要采用太阳能养护罩和太阳能养护箱。箱顶上下两侧铺上透明的塑料薄膜,形成双层透光面。在弧形方木上面设与箱面吻合的弧形箱盖,上涂反光材料,白天打开箱盖起反光作用,晚上可以保温。
工地中施工完后的混凝土有的出现了部分裂缝,于是我查阅相关资料:
通过查阅书籍和上网我知道了裂缝的主要原因是温度和湿度的原因,混凝土的脆性和不均匀性、以及结构不合理、模板变形、以及基础的沉降等、混凝土硬化期间水泥放出大量水化热,内部温度不断上升,在表面引起拉应力。在后期的降温过程中,由于受到了基础和混凝土的约束,又会在混凝土内部产生拉应力,气温的降低也会在混凝土表面引起很大的拉应力。当这些拉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裂能力时,即会出现裂缝。如养护不周,有时干有时湿,表面干缩变形受到内部混凝土的约束,也往往导致裂缝。在钢筋混凝土中,拉应力注意是有钢筋承担,混凝土只是承受压应力。在素混凝土内或者钢筋混凝土的边缘部位如果出现了拉应力,则须依靠混凝土自身承担。一般设计中均要求不出现拉应力或者只出现很小的拉应力。但是在施工中混凝土由高温冷却到运转时期的稳定温度,往往在混凝土内部引起相当的拉应力。有时温度可以超过其他外荷载引起的应力,因此掌握温度应力的变化规律对于进行合理的结构设计和施工极为重要。
然后我也找到了它的具体的解决办法:为保证混凝土的质量,防止开裂,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正确使用外加剂也是减少减少开裂的措施之一,例如使用碱水防裂剂。总之,混凝土的早期养护实践证明,混凝土常见的裂缝,大多数是不同深度的表面裂缝,其主要原因是温度梯度造成寒冷地区的温度骤降也容易形成裂缝因此说温度对混凝土裂缝的影响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