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网络智能综合布线实验报告
专
业 :
网络工程
班
级 :
113班
学
号 :
119074361
姓
名 :
管庶龙
指导教师 :
纪
滨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目录
实验一 网络压接线..................................................................................2 实验二 网络跳线制作和测试..................................................................4 实验三 工作区子系统布线......................................................................8
实验一 网络压接线
1.1实验目的
(1)通过本实验掌握网络配线架和网络模块的压接线原理(2)掌握网络配线架和网络模块的压接线方法和技巧(3)掌握网络线的色序、剥线方法、预留长度和压接顺序(4)掌握网络线压接常用工具和操作技巧 1.2实验要求
(1)完成网络线的两端剥线。不允许损伤线缆铜芯,而且长度适合
(2)完成6跟网络线的两端压接试验,共计压接线96次。要求压接方法正确。达到96次,每次压接成功,压接线线序正确
(3)掌握网络压接线的原理和操作方法和技巧 1.3试验设备、材料和工具
(1)网络线6根,每根长度500毫米(2)网络压线钳1把,裁剪网线(3)钢卷尺1个,测量网线长度(4)打线钳1把,用于压接网线 1.4实验步骤
(1)打开网络试验台电源开关,观察电源指示灯是否正确(2)准备好实验材料和工具
利用压线钳剥线器将双绞线两端剥去外皮约30毫米,并将4对线成扇状拨开,顺时针从左到右依次为“白橙、橙”,“白绿、绿”,“白蓝、蓝”,“白棕、棕”。
568B标准的线序,即“白橙”,“橙”,“白绿”,“蓝”,“白蓝”,“绿”,“白棕”,“棕” 将其依次压接到网络试验台左边网络试验仪110网络跳线架的上排中,然后按对应的线序依次压接到下排中。下排多压一条芯线真确时,对应上下排的两个指示灯同时亮
1.5实验心得
该实验不是很难,不过做起来是一个技术活。在压线的过程中,可能是由于晃动,导致线头和槽口之间间隔一个槽口,结果测试时失败了,没办法,而老师只发了两个水晶头,没办法重新制作,比较遗憾,以后要注意点。
实验二 网络跳线制作和测试
2.1实验目的
(1)通过本实验掌握网络跳线的制作和压接线原理(2)掌握网络的压接线方法和技巧
(3)掌握网络线的色谱、剥线方法、预留长度和压接顺序(4)掌握网络线压接常用工具和操作技巧 2.2实验要求
(1)完成网络线的两端剥线,不允许损伤线缆铜芯,长度合适(2)完成2根网络跳线的制作实验,共计压接4个RJ45水晶头(3)要求压接方法正确,达到4次压接,每次成功,压接顺序检测正确 2.3试验设备、材料和工具(1)网线2根,每根长度500毫米(2)RJ45水晶头4个,护套4个(3)网络压线钳1把(4)钢卷尺1个 2.4实验步骤 1.双绞网络线的标准接法
双绞网络线一般用于星型网络的布线,每条双绞网络线通过两端安装的RJ-45连接器(俗称水晶头)将各种网络设备连接起来。双绞网络线的标准接法不是随便规定的,目的是保证线缆接头布局的对称性,这样就可以使接头内线缆之间的干扰相互抵消。
超五类线是网络布线最常用的网线,分屏蔽和非屏蔽两种。如果是室外使用,屏蔽线要好些,在室内一般用非屏蔽五类线就够了,而由于不带屏蔽层,线缆会相对柔软些,但其连接方法都是一样的。一般的超五类线里都有四对绞在一起的细线,并用不同的颜色标明。
2.双绞网络线的两种接法
EIA/TIA 568B标准和EIA/TIA 568A标准。
T568A线序:
7
绿白 绿 橙白 蓝 蓝白 橙 棕白 棕 T568B线序:
7
橙白 橙 绿白 蓝 蓝白 绿 棕白 棕
直通线:两头都按T568B线序标准连接。
交叉线:一头按T568A线序连接,一头按T568B线序连接。
虽然双绞线有4对8条芯线,但实际上在网络中只用到了其中的4条,即水晶头的第1、第2和第3、第6脚,它们分别起着收、发信号的作用。这种交叉网线的芯线排列规则是:网线一端的第1脚连另一端的第3脚,网线一端的第2脚连另一头的第6脚,其他脚一一对应即可。
我们平时制作网线时,如果不按标准连接,虽然有时线路也能接通,但是线路内部各线对之间的干扰不能有效消除,从而导致信号传送出错率升高,最终影响网络整体性能。只有按规范标准建设,才能保证网络的正常运行,也会给后期的维护工作带来便利。
3设备之间的连接方法
a 网卡与网卡
10M、100M网卡之间直接连接时,可以不Hub,应采用交叉线接法。
b.网卡与光收发模块
将网卡装在计算机上,做好设置;给收发器接上电源,严格按照说明书的要求操作;用双绞网络线把计算机和收发器连接起来,双绞网络线应为交叉线接法;用光跳线把两个收发器连接起来,如收发器为单模,跳线也应用单模的。光跳线连接时,一端接RX,另一端接TX,如此交叉连接。不过现在很多光模块都有调控功能,交叉线和直通线都可以用。
c.光收发模块与交换机
用双绞网络线把计算机和收发器连接起来,双绞网络线为直通线接法。
d.网卡与交换机
双绞网络线为直通线接法。
e.集线器与集线器(交换机与交换机)
两台集线器(或交换机)通过双绞网络线级联,双绞网络线接头中线对的分布与连接网卡和集线器时有所不同,必须要用交叉线。这种情况适用于那些没有标明专用级联端口的集
线器之间的连接,而许多集线器为了方便用户,提供了一个专门用来串接到另一台集线器的端口,在对此类集线器进行级联时,双绞网络线均应为直通线接法。
实验方法:
直通RJ-45接头的制作:
第1步:用双绞线网线钳(当然也可以用其它剪线工具)把五类双绞线的一端剪齐(最好先剪一段符合布线长度要求的网线),然后把剪齐的一端插入到网线钳用于剥线的缺口中,注意网线不能弯,直插进去,直到顶住网线钳后面的挡位,稍微握紧压线钳慢慢旋转一圈(无需担心会损坏网线里面芯线的包皮,因为剥线的两刀片之间留有一定距离,这
距离通常就是里面4对芯线的直径),让刀口划开双绞线的保护胶皮,拔下胶皮。如图所示。当然也可使用专门的剥线工具来剥皮线。
【小提示】网线钳挡位离剥线刀口长度通常恰好为水晶头长度,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剥线过长或过短。剥线过长一则不美观,另一方面因网线不能被水晶头卡住,容易松动;剥线过短,因有包皮存在,太厚,不能完全插到水晶头底部,造成水晶头插针不能与网线芯线完好接触,当然也不能制作成功了。
第2步:剥除外包皮后即可见到双绞线网线的4对8条芯线,并且可以看到每对的颜色都不同。每对缠绕的两根芯线是由一种染有相应颜色的芯线加上一条只染有少许相应颜色的白色相间芯线组成。四条全色芯线的颜色为:棕色、橙色、绿色、蓝色。先把4对芯线一字并排排列,然后再把每对芯线分开(此时注意不跨线排列,也就是说每对芯线都相邻排列),并按统一的排列顺序(如左边统一为主颜色芯线,右边统一为相应颜色的花白芯线)排列。注意每条芯线都要拉直,并且要相互分开并列排列,不能重叠。然后用网线钳垂直于芯线排列方向剪齐(不要剪太长,只需剪齐即可),如图2所示。自左至右编号的顺序我们定为“1.2.3.4.5.6.7.8”。
第3步:左手水平握住水晶头(塑料扣的一面朝下,开口朝右),然后把剪齐、并列排列的8条芯线对准水晶头开口并排插入水晶头中,注意一定要使各条芯线都插到水晶头的底部,不能弯曲(因为水晶头是透明的,所以可以从水晶头有卡位的一面可以清楚地看到每条芯线所插入的位置)。
第4步:确认所有芯线都插到水晶头底部后,即可将插入网线的水晶头直接放入网线钳压线缺口中,如图所示。因缺口结构与水晶头结构一样,一定要正确放入才能使后面压下网
线钳手柄时所压位置正确。水晶头放好后即可压下网线钳手柄,一定要使劲,使水晶头的插针都能插入到网线芯线之中,与之接触良好。然后再用手轻轻拉一下网线与水晶头,看是否压紧,最好多压一次,最重要的是要注意所压位置一定要正确。
两端都做好水晶头后即可用网线测试仪进行测试,如果测试仪上8个指示灯都依次为绿色闪过,证明网线制作成功。如果出现任何一个灯为红灯或黄灯,都证明存在断路或者接触不良现象,此时最好先对两端水晶头再用网线钳压一次,再测,如果故障依旧,再检查一下两端芯线的排列顺序是否一样,如果不一样,随剪掉一端重新按另一端芯线排列顺序制做水晶头。如果芯线顺序一样,但测试仪在重夺后仍显示红色灯或黄色灯,则表明其中肯定存在对应芯线接触不好。此时没办法了,只好先剪掉一端按另一端芯线顺序重做一个水晶头了,再测,如果故障消失,则不必重做另一端水晶头,否则还得把原来的另一端水晶头也剪掉重做。直到测试全为绿色指示灯闪过为止。2.5实验心得
老师要我们下节实验课把自己做好的网线带过来,用来做测试。而我没有做成功,所以,我后来向同学借了一把压线钳,然后从自己的网线上弄了一段,不过这一次总算成功了。这个实验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线序,把线序记住了,几乎就实验成功了,我的网线质量挺好,线上颜色都比较清楚,降低了不小的难度。
实验三 工作区子系统布线
——网络插座的安装和模块压接线实验
3.1实验目的 通过工作区网络插座和模块的安装实验,熟练掌握工作区网络底盒的安装方法和要求,以及常用工具和基本材料的使用方法 3.2实验要求
(1)计算和准备好实验需要的材料和工具(2)完成工作区子系统4个网络底盒和模块的安装(3)掌握现场压接模块的方法和技巧
(4)掌握在常用网络明装塑料底盒的规格和在墙面安装的方法 3.3试验设备、材料和工具
(1)明装塑料底盒,网络模块,盖板,固定模块等若干(2)十字头螺丝刀,压线钳等 3.4实验步骤
(1)根据确定的安装数量和位置,依次从货架上取下M6螺丝栓,底盖,模块,面板等材料和工具备用
(2)在墙面首先安装网络插座底盒。底盒用1个M6螺栓固定在设计好的墙面位置上(3)整理网线重新做好标记,安装好底盒后,将网络线掏出,按照该线原来的标记,在100毫米处重新做好线缆的编号标记后,在150毫米处将多余的网线剪断
(4)将底盒内伸出的网线利用剥线器将双绞线外皮剥去20mm,按568B的接线色谱“白橙”,“橙”,“白绿”,“蓝”,“白蓝”,“绿”,“白棕”,“棕”的顺序按顺时针方向排列整齐,然后用压线钳将8条线逐一压接到网络模块对应的端口中
(5)确认压接和线序正确时,盖好模块的防栓盖,保护压接好的线芯不会脱芯(6)将压接好的模块卡装在面板上,然后安装固定面板的螺丝和面板 3.5实验心得 这个实验我们做得非常快,原因在于老师在实验前做了详细的实验指导,还做了现场演示,而我们更是拿着本来已经做好的网络插座,只是按序拆下把线压好再重新组装好,再用带来的网线测试一下就可以了,所以做起来既轻松又迅速。只不过我们拿到的网络插座好像是坏的,换了一个才做成功。
第二篇:智能楼宇综合布线方案
智能楼宇综合布线方案
当今世界已进入信息时代,智能楼宇是信息时代的产物,综合布线是智能楼宇的中枢神经,是楼宇智能化必备的基础设施,因此,利用综合布线技术建设智能楼宇的信息传输通道,对促进楼宇信息化发展和提高楼宇管理服务水平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个智能楼宇布线系统,利用PDS技术,不仅将语音,数据,图像和交换设备与其他信息管理系统彼此相连,而且能使这些设备与外部通信网相连接,实现了信息的高速传输。一,综合布线系统的方案规划 1.技术选择
智能楼宇布线系统设计,采用了PDS综合布线系统技术,该项技术可适用于任何建筑物的布线,但建筑物的跨距不超过3000米,面积不超过100万平方米,在智能建筑的布线中,综合布线是理想的布线方式,因此,采用PDS技术设计智能楼宇布线系统是一种理想的技术选择,2.PDS综合布线系统技术
综合布线系统技术又称结构化布线系统技术,主要研究建筑群体内传输网络的连接 方式,主要用于语音和数据通讯设备,交换设备和其他信息管理系统的统一化连接,包括建筑外部网络和电信线路的连线点及群体内各个信息点之间所有布线接插部 件及标准线缆,技术特点表现为它的兼容性,开放性,灵活性,可靠性,先进性和经济性,而且在设计,施工和维护方面也给人们带来了许多方便,因此,它一出现,就得到了广泛应用。3.智能楼宇综合布线系统总体规划
3.1.拓扑结构
综合布线系统采用的是一种分层星型拓扑结构,任何一个子系统都可独立地接入综合布线系统中,因此,系统易于扩充,布线易于重新组合,也便于查找和排除故障。
3.2.设计要求
一般说来,国际信息通信技术标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逐步修订完善的,在设计智能楼宇综合布线系统时,为保护建筑投资者的利益,可以采取(总体规划,分步实施,水平布线尽量一步到位)的设计原则,由于水平布线子系统分布于智能大厦的各个角落,绝大部分通信电缆包括在这个子系统中,更换和维护水平线缆的费用很高,技术要求也很高,因此我们在设计水平布线时,要尽量选用档次较高的线缆及其连接件(如超六类的双绞电缆,光纤)
二,智能楼宇综合布线系统的构成
整个综合布线系统由工作区子系统+水平子系统,垂直干线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电信间子系统及建筑群子系统六个部分组成, 1.工作区子系统;
工作区子系统是一个可以独立设置终端设备的区域,该子系统把所有的媒体接口标准化为模块化插座或光纤插座,实现工作区终端设备与水平子系统之间的连接,工作区内信息点的数量根据相应的设计等级要求设置,基本型,1个信息插座、工作区;增强型2个信息插座/工作区;对于一般系统可按基本型配置,那么每个工作区只有一个信息插座,即单点结构,每个工作区的服务面积一般可按5-10平方米估算,通常情况下,采用嵌入式信息插座,工作区的每个信息插座都应该支持电话机,数据终端,计算机及监视器等终端设备。
2.水平子系统;
实现信息插座和管理子系统,跳线架,间的连接,将用户工作区引至管理子系统,并为用户提供一个符合国际标准,满足语音及高速数据传输要求的信息点出口,水平子系统存在于水平跳接(HC)和插座之间,水平电缆可为(UTP)非屏蔽双绞线,(STP)独立屏蔽双绞线或光纤,一般建筑物,水平电缆采用4 对非屏蔽双绞线,它能支持大多数现代通信设备,在水平子系统有高速率应用的场合应采用光缆即光纤到桌面,水平子系统采用地板下管道布线方法,确定线缆长度可采用以下方法:平均电缆长度=(F+N)/2电缆平均走线长度=平均电缆长度-+备用长度(平均电缆长度的10%)+端接容差6M,每个楼层用线量的计算公式如下C=[0.55(F+N)+6]*n(M)式中:
C=每个楼层的用线量 F=最远的信息插座(IO),离配线间的距离; N=最近的信息插座(IO),离配线间的距离;n=为每楼层的信息插座(IO)的数量;整座楼的用线量=MC(m),M为楼层数;水平布线子系统要求在90m的距离范围内,这个距离范围是指从楼层接线间的配线架到工作区的信息点的实际长度,与水平布线子系统有关的其他线缆,包括配线架上的跳线和工作区的连线总共不应超过90m,一般要求跳线长度小于6m信息连线长度小于3m.3.垂直干线子系统
垂直干线子系统应由设备间的配线设备和跳线以及设备间至各楼层分配线间的连接电缆组成,在确定垂直子系统所需要的电缆总对数之前必须确定电缆中语音和数据信号的共享原则,对于基本型每个工作区可选定2对双绞线,对于增强型每个工作区可选定3 对双绞线,对于综合型每个工作区可在基本型或增强型的基础上增设光缆系统,4.设备间子系统
设备间容纳了布线系统的设备及配线架(用于服务整个布线系统,该子系统主要是由设备间中的电缆,连接器和有关的支撑硬件组成,作用是将计算机,BPX程控交换机,摄像头,监视器等弱电设备互连起来并连接到主配线架上,设备间内的所有进线终端设备应采用色标区别各类用途的配线区,设备间位置及大小应根据设备的数量,规模,最佳网络中心等内容综合考虑确定,设备间的使用面积可按照下述方法确定,S=KA 式中: S=设备间的使用面积m2 K=设备间的所有设备台(架)的总数 A=系数,取值(4.5-5.5)m2/台(架)设备间最小使用面积不得小于02 m2 5.电信间子系统
电信间子系统设置在楼层分配线设备的房间内,包括配线间$包括设备间,二级交接间,和工作区的线缆,配线架及相关接插线等硬件以及其交接方式,标识和记录,跳接和对接允许将通讯线路定位或重定位到建筑物的不同部分#以便能更容易地管理通信线路,使在移动终端设备时能方便地进行插拔.管理间子系统采用单点管理双交接,交接场的结构取决于工作区,综合布线系统规模和选用的硬件,在管理规模大,复杂,有二级交接间时#才设置双点管理双交接,在管理点,再根据应用环境用标记插入条来标出各个端接场,结构化布线标记是管理布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完整的标记应提供以下列信息&建筑物的名称,位置,区号,起始点和功能.标记底色含义: 蓝色:对工作区的信息插座(To),实现连接.白色:实现干线和建筑群电缆的连接.灰色:配线间与二级交接间之间的连接 绿色:来自电信局的输人中继线
紫色:来自PDX或数据交换机之类的公用系统设备 连线: 黄色:来自控制台或调制解调器之类的辅助设备的连线 橙色:多路复用输出,6.建筑群子系统;建筑群子系统由两个以上建筑物的电话,数据,监视系统组成一个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其连接各建筑物之间的缆线和配线设备组成建筑群子系统,建筑群子系统应采用地下管道敷设方式,管道内敷设的铜缆或光缆应遵循电话管道和入孔的各项设计规定,此外安装时至少应预留1-2 个备用管孔#以供扩充之用,建筑群子系统采用直埋沟内敷设时#如果在同一个沟内埋入了其他的图像,监控电缆应设立明显的共用标志.在骨干网水平布线的光缆系统中,越来越多的50一125微米光缆及配套设备,用以替代62.5/125微米光纤或作为补充。50微米光纤能支持千兆以太网,无论对于长或短波长的光源均可以传输500米(推荐值)以上。低压电缆系统的出现在美国,传统的声音、视频以及安全系统将合并到低电压的电缆结构中。但是,电缆安装者可能会发现这过程将不会是顺利的,因为所有这些厂家都有各自不同的文化背景。
第三篇:综合布线实验实验报告
综合布线与网络工程
——大学生活动中心综合布线方案
专
业:
班
级:
学
号:
姓
名:
目录/ 21 目录---------------------------------------------------1
一、需求分析 ---------------------------------------------5
1.1 信息需求的类型------------------------------------5
1.2 信息点数量。
--------------------------------------5
二、设计方案 -------------------------------------------6
2.1 总体思路(设计原则)
------------------------------6
2.2 总体结构------------------------------------------7
2.3 宿舍布线系统的设计--------------------------------7
2.3.1 工作区子系统--------------------------------8
2.3.2 水平子系统----------------------------------8
2.3.3 管理子系统----------------------------------8
2.3.4 干线子系统----------------------------------9
2.3.5 设备间子系统--------------------------------9
2.4 采用线缆类型及各系统材料配置---------------------9
2.4.1 水平子系统---------------------------------10
2.4.2 工作区子系统-------------------------------11
2.4.3 设备间-------------------------------------12
2.5 产品选型-----------------------------------------12/ 21 三.施工方案说明-----------------------------------------15
3.1 工作区子系统安装--------------------------------15
3.2 水平区子系统安装--------------------------------17
四、系统调试及验收 --------------------------------------17
4.1 布线标准-----------------------------------------17
4.2 水平管理子系统安装------------------------------18
4.3 施工要求标准------------------------------------18
4.4 垂直主干子系统安装------------------------------19
4.5 设备间子系统安装--------------------------------20
4.6 施工要求标准-------------------------------------20
4.7 验收--------------------------------------------21
题目:大学生活动中心综合布线方案
以我校校园网为对象,分析武昌分校校园网综合布线系统各子系统构成、综合布线设计方案(各子系统设计方法)、线材选择、施工方法、以及系统验收等。
主要内容:
1、需求分析
2、总体设计思路;各子系统设计方案;线缆选择;产品选型。
3、施工方案说明
4、系统调试及验收
提交校园网络综合布线系统及网络方案的评价报告。/ 21
一、需求分析 1.1 信息需求的类型
随着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发展,校园网络已覆盖到学生社区。在宿舍区,新建的宿舍楼与建筑物建设同步建好了网络、语音、校园广播等综合布线,并已开通各自的应用系统。旧宿舍楼已有语音、校园广播系统以及少数不能普及的网络信息点,为了让校园网络进入每间宿舍,让身在校园的学生不出校门就能通过网络了解各地各行业最新的资讯,必须对宿舍楼实行网络综合布线,使宿舍楼更加符合现今阶段学校广大学生要求。
1.2 信息点数量。
本方案是对 1 座 6 层高宿舍楼的综合布线系统设计。该楼有 3 个通道,1---6 层每层 52 间房,共 312 间,每间房住 4 人。根据用户需求,按一人一个信息插座的要求配置综合布线系统。
工程名称: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校园网宿舍综合布线
地理位置:学生宿舍区
建筑物数量:3 层建筑物 1 栋
按所住学生人数,每房间分配两个信息点,3 层共 17 间房,安装17*3*2=116 个信息点。另外,每间房设一个语音点,根据房间数目,一共需要设语音点 51 个。信息点分布如表所示。
楼 1F
2F
3F/ 21 层 房 号
01
2+1
2+1
2+1
02
2+1
2+1
2+1
03
2+1
2+1
2+1
04
2+1
2+1
2+1
05
2+1
2+1
2+1
……
……
……
……
2+1
2+1
2+1
合计:153
二、设计方案 2.1 总体思路(设计原则)
系统设计应具备实用性、可靠性、经济性、先进性、标准性。一般遵循“总体规划,分步实施,水平布线尽量到位”的原则。网络拓扑采用以太网星型结构,以支持目前和将来各种网络的应用。
① 尽量将综合布线系统纳入到建筑物整体规划、设计和建设之中。
② 合理规划综合布线系统融入的信息系统的种类与数量。
③ 技术先进,适当超前。综合布线是预布线,在进行布线系统的规划设计时可适度超前,采用先进的概念、技术、方法和设备,做到既/ 21 能反映当前水平,又具有较大发展潜力。
④ 标准化的设计。在设计时应符合最新的综合布线标准。
⑤ 系统具有可扩展性,可预留一定的发展余地。
⑥ 方便维护和管理,经济合理。
2.2 总体结构
根据宿舍楼的实际情况,宿舍楼综合布线系统组成有:
综合布线系统合并成以下 6 个子系统:工作区子系统水平/垂直子系统管理间/设备间子系统建筑物子系统(无)
系统结构示意
2.3 宿舍布线系统的设计/ 21 2.3.1 工作区子系统
工作区子系统是由信息插座到计算机网络的连接线缆。房间设置为两个点,其内部语音及网络数据点的位置布置先对简单,因室内床位布置均已确定,很容易确定其数据端口的位置。目前房间布置一般为后墙和中部。高度为 0.3 m。应根据校方的要求,选择数据端口的安装数量。每个房间中部和后墙设置一个数据端口,房间内公共部位设置一个电话端。然后采用交换机分别接引至电脑。其优点是减少了水平引来线路和保护管线(槽),缺点是影响网络速度,需自加分配没备。除考虑数据端的位置外,还需相应布置供电电源插座,间距应为0.2 m。
2.3.2 水平子系统
配线(水平)子系统由楼层配线架(FD)至信息插座之间的线缆、信息插座(含转换点及配套设施)组成,它将楼层弱电竖井内配线架与每个室内的信息插座相连。因楼多为条型建筑的组合,每层的面积较大(一般10 000~20 000 m),水平距离较远,因此每个条型范围内设l个弱电交换间,可与弱电竖井合在一起。要求弱电交换问内楼层配线架距房间最远的信息端口不超过90 m(如超过90 m,则需增加弱电交换问)考虑到数据的传输速度和网络线缆的快速发展,现活动中心内水平线缆采用4对非屏蔽超5类双绞线(UTP Cat5.e)或6类线缆。
2.3.3 管理子系统/ 21 管理是对设备间、交接间和工作区的配线设备缆线、信息插座等设施,按一定的模式进行标志和记录,并将引至每个宿舍的数据电缆、电话语音电缆配线设备、端接点、安装通道和安装空间给予一定的标志。设备间、楼层弱电配线交换问的配线设备宜采用统一的色标区别各类用途的配线区。
2.3.4 干线子系统
干线子系统由建筑设备问的主配线架至各楼层配线架之间的连接电缆组成,为建筑物主馈缆线。宿舍内主干线缆数据多采用超5类对绞电缆或62.5/125 m多模光纤,语音主线采用大对数3类线缆。
2.3.5 设备间子系统
设备间是每一幢建筑物安装进出线设备,进行综合布线及其应用系统管理和维护的场所。主要设置建筑物配线设备、路由器、交换机,它是整个建筑物的主要布线区。对于一幢楼,在其一层选择一个设备间并作为进线问,内部设整栋宿舍综合布线的路由器、交换机、服务器、主配线架(BD或MDF),位置尽量选择几个弱电楼层配线间及竖井中间,减少配线距离。楼层交换间设置要求为至每个房间端口最远不超过90 m。如数量不多,距离不超过规范要求时,可将楼层配线架设在中间楼层,上下敷设水平电缆,此时可减少楼层配线设备。
2.4 采用线缆类型及各系统材料配置/ 21 2.4.1 水平子系统
(1)垂直主干管线
垂直主干管线采用镀锌架(槽式)沿设备间外墙(内走廊)向上和向下敷设。
(2)水平主干管线
水平主干管线采用立柱吊装镀锌桥架方式,根据线缆的多少分别采用 50*50 的镀锌桥架,在每个房间外用 DN20mm 波纹管将线缆引入房间。
(3)房间内墙面
PVC 线槽
电缆引入房间后用 40*25mmPVC 线槽将电缆铺设之房间两边,再沿墙面向下敷设至墙面信息插座,由于房间内已铺设强电线路,PVC 线槽交叉通过强电线路时用防蜡管穿过。
(4)已吊装电力线缆管线,安装的桥架与该电力线缆管线相隔的距离必须符合 GB/T50311-2000。
(5)对槽、管大小的选择采用以下简易方式:
槽(管)截面积=(n*线缆截面积)/[70%*(40%-50%)],其中,n 表示用户所要安装的多少条线,槽管截面积表示要选择的槽罐截面积,线缆截面积表示选用的线缆面积,70%表示布线标准规定允许的时间,40%-50%表示浪费的空间。/ 21 水平电缆
水平布线系统均采用星型拓扑结构,它以设备间 142 室为主节点,形成向工作区辐射的星状线路状态。从 142 房间到达楼内任一信息点的距离都不超过 90m,采用六类非屏蔽双绞线,与其相应的跳线、信息插座模块和配线架等接插件也采用六类产品,满足当前传输1000Mbps 的需要,以及以后升级需要。
电缆用量计算
A(平均长度)=(最短长度+最长长度)*0.55+D
D 是端接余量,常用数据是 6-15M,根据工程实际取定,本工程中 D取 6M。
水瓶电缆的箱数=信息点数*A(平均长度)/305+1
具体数量见材料清单。
2.4.2 工作区子系统
工作区子系统由终端设备连接到信息插座的连线(软线)组成,它包括装配软线、连接器和连接所需的扩展软线,并在终端设备和输入/输出(I / O)之间搭接。
每个宿舍为一个工作区,每间宿舍住4 个同学,每间都是写字桌桌面上方 30 厘米方向安装电源插座,因此,信息插座安装与电源插座等高,全部都是明装。/ 21 2.4.3 设备间
根据配线架、光纤终端盒和网络设备的数量情况,设备间配置 1台标准 42U 机柜(600*600),设备间采用高架防静电地板,继续将200*120 的槽式桥架敷设在高架地板下,将线缆通过高架地板从机柜底部敷设进机柜。
布线管理。对全部信息点进行编号。编号方式:信息点类别+楼栋号+楼层号+房间号+信息点位置号。由于本次工程只有网络信息点,编号中信息点类别可省略。如3层11号房第5个信息点的编号为:4B3115。
2.5 产品选型
考虑到产品应既满足功能需求,又能满足环境需求,选用主流产品,并且选用同一品牌的产品,同时符合相关各项标准,综合性价比高,售后服务能有保障等因素进行选材。
六类非屏蔽电缆
信息模块/ 21 110 型信息模块
理线器
H3C S1050T 千兆上行交换机
光纤配线架
AMP 安普 超五类 48 口网络配线架/ 21
2.6 设备和材料清单
序号
规格
材料名称
单位
数量
单价
金额
VCOM
标准 42U落地时配线架
台
6000
6000
VCOM
单口面板
个
220
2200
VCOM
网络模块
个
220
2200
VCOM口网络配线架
个
3000
21000
VCOM
超五类UTP 网线
箱
600
18000
VCOM
2m 原装跳线
条
510
2040
VCOM
3m 原装跳线
条
250
UTP.S5.004类 4 对UTP 电缆
箱
660.00
6600.00
PT/UTP.C3.0 3 类 25 对 箱
3994.00
3994.00/ 21 25
UTP 电缆
PT/FB.SN.004芯室内多模光纤
米
26.00
26.00
JPX211C
回线配线箱
只
380.00
1140.00
PT/4.431.000
管理线盘
件
100.00
400.00
PT/XQ401-C
接线工具
只
360.00
720.00
PT/TX.STC1.02
ST-SC 光纤单芯多模跳线
根
213.00
852.00
PT
水晶头
个
704
1.00
704.00
合计:
66126
三.施工方案说明
系统的整个安装过程,我们严格按照国家大楼布线标准“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11,312/2007)”施工。
3.1 工作区子系统安装
工作区子系统主要由单口安普面板配上 RJ45 安普模块及安普模块防尘盖组成,安装时按实际环境来确定具体位置。走线全部有铁槽或薄壁钢管作保护,绝对保证每个信息点安全和可靠的信息传输。
施工要求标准/ 21 插座和模块标准:
安装标准
在模块连接时双绞部分不得超过 13mm
模块安装后应剪去模块上放线槽外的线
模块安装后,在底盒内的预留线应大于 20cm,并小于 30cm
连接标准
EIA/TIA 568B
通讯插座安装:
面板底端距地高度 30 厘米
确定水平位置误差不超过 1cm(如有明确要求)
面板固定牢固
面板放置端正(视觉误差)
多个面板安装时,两两之间的距离应相等
通讯插座标签:
区分数据、语音(数据蓝色标签、语音红色标签)
不区分数据、语音(蓝色标签)
编号不超过三位
安装模块正上方,防尘盖盖上,安装水平正(视觉误差)/ 21 同一面板上多个相同模块时,编号按从上至下,从左至右顺序
3.2 水平区子系统安装
水平子系统系统传输全部采用 6 类非屏蔽八芯双绞线。其最高传输速率可达 100Mbps。
四、系统调试及验收 此方案依据以下各项国际及国家标准作设计。
4.1 布线标准
综合布线是一个系统工程,在综合布线工程中,必须符合如国家标准。
ISO/IEC IS 11801:2002(第二版)《信息技术—用户通用布线系》
ANSI /TIA/EIA 568-B.2-1《商务建筑物建筑布线标准》
GB/T 50311-2007《建筑及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T 50312-2007《建筑及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
YD/T 926《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
YDJ 38—85《市内电话线路工程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试行)》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 16—87
《建筑室内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 50222—95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94
《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定》GB 50174—93/ 21
4.2 水平管理子系统安装
根据用户的要求和现场的实际情况,分别安装一个 33 单元标准机柜,机柜内安放有配线安装架和一个 12 孔光纤跳线架,另外,还有多个绕线环用于管理系统设备的输出端口和水平子系统连接的五类双绞线,用户用五级跳线及光纤跳线进行统一管理。这样,可使系统管理员能安全、高效的进行工作。
4.3 施工要求标准
配线架安装:
配线架垂直处要正,不能有偏差;
配线架固定时,应同时固定上下两个螺丝;
直接固定墙上时,应使用膨胀螺丝;
绕线环不与配线架相连端应另外固定;
机柜安装:
所有安装螺丝不得有松动;
保护橡皮垫应安装牢固;
外壳接地;
机柜内走线应全部固定,并要求横平竖直。
对于可移动的机柜,连入机柜的全部线缆在连入机柜的入口处,应至少预留 1m,同时各种线缆的预留长度相互之间的差别应不超/ 21 过 0.5m。
对于固定安装的机柜,在机柜内不应有预留线长,预留线应预留在可以隐蔽的地方,长度在 1m--1.5m 之间。
插接打线:
所有走线需过绕线环并用扎带固定;
配线架内垂直走线应保持垂直;
正面看应不能裸露出线芯;
裸露线芯放置时不得超出连接板的空间。
跳线安装:
跳线应放在绕线环内固定;
任意两根跳线不得缠绕在一起;
安装完毕后,应用扎带等固定。
标签记录:
连接水平线(数据)用蓝色标签;
连接水平线(语音)用红色标签;
连接 PABX 用紫色标签;
连接服务器用紫色标签;
标签记录另一端线路编码;
4.4 垂直主干子系统安装
本系统从主设备间分别引至各水平管理间均采用 1 条 6 芯多模室内主干光纤和 4 条 6 类电缆,因为从主设备间至最远端子管理间小于90 米,因此光纤系统及五类铜缆系统均能满足用户现在和未来的数/ 21 据和语音通讯技术要求。
4.5 设备间子系统安装
设备间子系统:安装了一个 33 单元标准机柜,每个机柜内安放 1个 12 孔光纤跳线架,另外,还有多个绕线环用于管理系统设备的输出端口和水平子系统连接的双绞线,用户用跳线及光纤跳线进行统一管理。这样,可使系统管理员能安全、高效的进行工作。
单元标准式机柜是带有透明玻璃可锁门的标准尺寸的机柜,留有足够的空间,可满足将来的扩充需要。总之,设计安装 33 单元标准式机柜,可确保系统交换设备或集线设备等设备的安全、可靠。
4.6 施工要求标准
详见水平管理间子系统配线架安装、机柜安装、插接打线、跳线安装、标签记录的施工。
为保证学院综合布线系统安装质量,我们将选用美国康普公司的专用局域网路线缆测试仪 DSP4000 对大楼所有 IBDN 综合布线系统安装按 EIA/TIA 568B UTP CAT.5E
PLINK 等级测试,在整个测试验收过程中,主要对以下几个综合布线网路物理层技术指标参数进行整体测试:
(网路)距离 Length
近端串音干扰 NEXT
衰减 Attenuation
删减与串扰比 ACR/ 21 (线路)阻抗 Impedance
(线路)电容量 Capacitance
直流环电路电阻 DC
Loop
Resistance
上述七大技术指标对于大楼的每个信息点都将出一份详尽的测试验收报告,其结果要求达到 EIA/TIA 568B(线缆)的标准。
4.7 验收
由学校专业系统维护人员、我们组员组成验收小组,根据系统测试报告,形成系统验收报告,根据验收小组的意见,小组确认合格后,各方主要项目负责人签字认可后,向用户签发系统十五年品质保证书。
第四篇:1.网络机房综合布线规范
网络机房综合布线规范
原则上应当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来实施机房综合布线工程(见附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施工中需要注意的重要事项:
1. 一般,我们都把综合布线的工程外包给相关的综合布线承包商来进行实施,所以,作为系统工程师,我们的职责就是要做客户以及布线承包商之间沟通的桥梁,并进行施工监工和工程项目验收等工作;
客户
承包商
系统工程师
2. 施工过程当中,应当严格按照施工图来进行信息点的位置测算和布线规范;
3. 强电配电箱一定要距离地面高1.5米之上,并且和给排水线路分离至少3米以上距离;
4.拉线钱一定要把线理线一定要将线理顺;
5.强弱电的走线线路一定要分开走各自的走线槽,不能混合在一起;各自的线槽上下搭架的时候,距离至少分隔20CM,弱电线槽一般放到强电线槽的上方;
6. 一定要做好测试线路连通性测试;
7. 布线时候最重要的是要做好线的对称标示,最好是能够对称用标签机打标签做标记;
8. 网络机柜与强电位置一般为相互成对称方向布置;
9.机柜安装布置图
10.服务器机柜布置
第五篇:智能小区综合网络设计方案
智能小区综合网络设计方案
摘 要
以全国最大的智能小区重庆渝北区加新沁园和富抱泉小区为例,小区共试点用电信息采集、小区配电自动化、电力光纤到户、智能用电服务互动平台、光伏发电系统、电动汽车充电桩管理、智能家居服务等10项业务。在这个智能小区中,无论你在哪里,只要通过网路平台,在公司里你就可以远程遥控电饭煲做饭,提前打开空调,如果家里有煤气泄漏等其他突发状况,安防系统将自动向物业管理系统报警。
在旁人的眼里,或许会认为这样的智能系统会更加耗电,使用更多的资源,但其实不然。与传统小区相比,智能化小区更为节点。在每个楼层的楼顶,具名都可以选择安装分布式电源,分布式电源的电能来自风能、太阳能、沼气等等。通过这样的发电设备,电能就源源不断进入用户电网内,屋外的智能电表上用电量很小,但家里的光亮一点不减。根据重庆大学输配电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熊小伏介绍,一百平方米左右的太阳能电池板一天能发数十度电,足够一个家庭使用一天。不过,受外部环境限制,智能小区获取的发电量还是有限的,但有太阳能电的辅助,还是能在一定程度上为小区的居民们省电省钱。配合现在实施的分时电价,智能小区为居民剩下了不少开销,在低谷时用电,高谷时使用太阳能电,这个方法十分不错。
智能小区由于internet的信息和服务内容丰富,使得用户入网需求急剧增加。此外,住宅社区的智能化、网络化,不仅给社区开放商代带来新市场,也使他们的管理更加简单可视化,省去大量的人力监督巡视,通过网络也能为社区用户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可谓是一个双赢的市场。
关键词:智能小区,网络设计,以太网
-I-
目 录
摘要.....................................................................................................................................I 1 智能小区调查和研究............................................................................................................1
1.1 智能小区概念功能.....................................................................................................1 1.2 智能小区发展前景.....................................................................................................2 1.3 智能小区实施环境...................................................................错误!未定义书签。2 智能小区需求分析................................................................................................................3
2.1 智能小区需求.............................................................................................................3 2.2 智能小区网络设备方案.............................................................................................4
2.2.1 ADSL接入方案...............................................................................................4 2.2.2 HFC接入方案..................................................................................................5 2.2.3 LAN接入方案................................................................错误!未定义书签。2.3 网络方案选取.............................................................................................................7 3 智能小区网络技术..............................................................................错误!未定义书签。
3.1 网络模型示例...........................................................................错误!未定义书签。3.2 网络协议选择...........................................................................错误!未定义书签。3.3 网络VLAN选择......................................................................错误!未定义书签。4 网络设计图............................................................................................................................8
4.1 网络图.........................................................................................................................8 4.2 拓扑图.........................................................................................................................9 5 总结........................................................................................................................................9 5.1 网络认识和了解.........................................................................................................9 5.2 网络管理...................................................................................错误!未定义书签。智能小区调查和研究
1.1 智能小区概念功能
智能小区的概念是建筑智能化技术与现代居住小区相结合而衍生出来的。就住宅而言,先后出现了智能住宅、智能小区、智能社区的概念。我们可以这样认为:智能化住宅小区是指通过利用现代通信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IC卡技术,通过有效的传输网络,建立一个由住宅小区综合物业管理中心与安防系统、信息服务系统、物业管理系统以及家居智能化组成的“三位一体”住宅小区服务和管理集成系统,使小区与每个家庭能达到安全、舒适、温馨和便利的生活环境。
智能小区与公共建筑中的智能建筑的主要区别是,智能小区强调住宅单元个体,侧重物业管理功能。智能小区包含的系统有综合布线系统、有线电视系统、电话交换机系统、门禁系统、楼宇对讲系统、监控系统、防盗和联网报警系统、集中抄表系统、小区能源管理系统、宽带网络接入、停车管理系统、公共广播系统、物业管理系统、小区电子商务系统等,少数智能小区的高层项目、会所、运动中心还应用了楼宇自控系统。真正意义的智能小区中的单元--单个住宅,应该安装智能家居(Smart home),这样智能小区的功能才得以有效运用,对大型社区来说,智能小区是智能家居运行的基础平台。
国家对智能小区有标准的定义,主要功能应有:用电信息采集,小区配电自动化,电力光纤到户,智能用电服务互动平台,光伏发电系统并网运行,电动汽车充电桩管理,智能家居服务,统一展示平台,自助缴费终端,水、气表集抄等。
1.2 智能小区发展前景
在当今社会科技的迅猛发展下,科技以人为本,越来越贴近人们的生活,科技发展所带来的便利可想而知,而如今住宅小区在满足场所和空间的同时,居住安全、信息互动以及人文科技所融合的智能化小区在中国各地已经陆续出现。智能小区给用户提供了一种安全、便利、舒适、高效、快捷的信息化世界,通过先进的技术管理,实现小区物业更高效的运作。
根据《2013-2017年中国智能小区建设行业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分析,近年来,我国智能小区建设有了迅猛发展,各地房地产开发商所开发的住宅小区智能化项目普遍受到购房者的青睐。目前国内智能化小区的建设水平已有了长足的进步。智能小区在低碳、节能方面优势突出,同时为人们生活带来更多舒适体验。中国每年新增的建筑面积约20亿平方米,加之政府对小区智能化建设规范化、科学化的引导,小区智能化发展前景看好。
但从总体上来说,由于各地之间经济水平差别较大,同时居民的经济能力也有较大差异,目前国内多数的居民小区开发仍停留在科技含量较低的水平,还远未达到完全的智能化。我国住宅小区智能化的路途还十分漫长,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我国智能小区建设的巨大市场空间。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建设智能小区将是必然趋势,无论是开发商、系统集成商还是设备供应商,都将受益于其广阔的市场前景。
1.3 智能小区实施环境
假设M智能小区有二十栋建筑,其中有六栋小高层建筑(每栋楼有十六层实际用户数为90户);两栋高层建筑(每栋楼有三十六层实际用户数210户);以及十栋多层建筑(每栋多层住宅有七层实际用户数为42户);同时还有配套的幼儿园一套,物业管理中心及小区会所用建筑一座,计算机主机房设在物业管理中心的二层。
为能给智能小区住户提供一个舒适、便利、安全的住宅环境,通过综合考虑小区的结构、系统、服务和管理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设计出M智能小区的网络组建方案,满足用户需求,并充分做到经济、高速、稳定。
将该小区建筑划分为五个小型区域与核心的物业管理中心,五个小型区域分别为: A区域由六栋多层住宅组成
B区域由两栋多层住宅和三栋小高层住宅组成 C区域由三栋小高层住宅组成 D区域由两栋多层住宅和两栋高层住宅组成
E区域由小区会所及物业管理中心一幢、幼儿园一幢组成 智能小区需求分析
2.1智能小区需求
智能小区网络针对的是所有居住在智能小区所有居民以及管理物业者,无论年轻人还是老年人都能便于管理住宅,实现资源共享,统一管理。
高科技智能小区具有很多复杂的功能,比如网络化、智能化、人性化和综合化,这些功能涵盖通信、安防、物业管理、家庭智能化等几大方面。可以说,智能化小区的发展迎来了物业管理展现价值的机会,同时也给物业管理增加了很多新的、技术含量较高的管理服务内容,如网络服务等等,只有物业管理的参与才能真正实现智能住宅小区的智能功能。
根据这些需求,架设在智能小区的网络必须有开放性和兼容性,在保证网络高速的同时,也要满足用户窄带、宽带、IPTV等需求。我们建设智能小区网络,对宽带接入网的要求是成本较低,升级空间大,同时易于管理。
2.2 智能小区网络设备方案 2.2.1 ADSL接入方案
这是基于PSTN的接入技术,即借助已有的电话线路,采用各种先进的调制技术和编码技术来提高铜线的传输数率,实现宽带(或准宽带)接入。
ADSL(Asymmetrical Digital Subscriber Loop)非对称数字用户环线,利用一对现有的电话线,为用户提供上、下行非对称的传输速率,理论上下传速率可达1.5Mbps~8Mbps,上行速率为640Kbps~1 Mbps,其实现时的具体差异主要由所用的ADSL Modem、局端ADSL设备性能、传输方式、传输介质(物理链路)的好坏及传输距离所决定。ADSL 在一对电话线上同时传送一路高速下行数据、一路较低速率数据、一路模拟电话。各信号间采用频分复用方式占用不同频带,低频段传送话音;中间窄频带传上行信道数据及控制信息;其余高频段传下行信道数据、图像或高速数据。
ADSL主要采用DMT 或CAP 调制方式。DMT 是离散多频调制,把全部频带划分为256 个子信道,根据子信道的瞬时衰耗特性、群时延特性和噪声特性,将输入数据动态分配给它们。自适应地分配各子信道速率,同时关闭被窄带噪声淹没的子信道,达到传输线的最佳利用,把误码和噪声减至最小,提高了系统传输容量。此外,ADSL 利用自适应滤波的新发展,如栅格编码及RS 码,提高抗噪声性能,采用非对称回波抵消技术以消除回波干扰。ADSL 系统分别在局端和用户端配置ADSL 调制解调器,采用DMT FFT,实现对信号处理及调制与解调。由电话网来的电话业务,通过普通电话业务(POTS)分离器用无源耦合方式接到普通电话线上。交换局(LEX)节点经过ADSL 调制解调器和POTS 分离器,分出与插入话音,与高速数据一起通过双绞铜线传到用户端,再经过用户端的分离器与ADSL 调制解调器,将信息送到用户的PC 机或电视终端。
由于ADSL的用户线路主要由电话线(一种低标准的UTP)组成,数字信息的衰减主要与传输和信号频率有关。在相同的传输速率下,线路衰减是影响ADSL性能的主要因素。随着传输速率的提高,ADSL的有效传输距离将随之缩短。在1.5Mbps的速率下,一对0.6mm线径的电话线传输距离可达6Km,而一对0.4mm线径的电话线的传输距离缩短为4.6Km。根据我国电话网络的实际情况;电话电缆的抗干扰性能较差(每米扭绞节数太少)易串音,线路转接头过多,线径不一致造成阻抗不匹配,故ADSL的实际应用通常在2Mbps
速率以下、3.5Km范围以内。电信部门对一般家庭用户提供的多为512Kbps的速率。
由于ADSL技术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技术,在进行数据传送的同时,还保留着普通电话的业务,是一种“两网合一”(电话网、宽带网)、用户独享宽带的“在线”接入方式,也是当前欧美发达国家常用的宽带技术之一。ADSL 技术利用现有双绞线传输宽带业务,可保护投资;降低成本,特别适于大量分散的住宅用户。它被广泛用于Internet 接入、远端LAN 接入、视频点播(VOD)、远程教学、多媒体检索等宽带业务的接入与传输。目前ADSL 技术及其应用正不断发展,与之相应的ADSL 调制与处理芯片也大量推向市场,电信设备厂商也生产出不同类型的ADSL 调制解调产品并积极开拓市场,使ADSL 系统在接入网中不断拓宽应用。
VDSL(Very height data rate Digital Subscriber Loop)甚高速数字用户环线,是xDSL技术的新一代产品,它比ADSL有更高的带宽、使用上也更为简便。与ADSL一样,VDSL也采用频分复用方式,将POTS及VDSL的上、下行信号分配在不同的频带内传输,但它的传输速率却远高于ADSL,可以支持13Mbps~27Mbps的下行速率和3Mbps的上行速率。根据传输介质和速率的不同,VDSL传输距离可以从300m~1500m,从目前的设备状况来看,一般传播距离在500m以内。由于传播距离的限制,使得VDSL技术的应用受到一定的制约;另一方面VDSL尚未出台正式的国际标准。
2.2.2 HFC接入方案
该种组网方案是广电部门大力推荐的方案,HFC网由光纤干线和同轴电缆分配网络所组成。在住宅小区内,HFC网络拓扑基本上仍保留着原CATV网的结构形式,即为树形--分支型(总线式)同轴电缆网,而不是星形网络结构。HFC网络的频率带宽可达870MHZ,其中50MHZ-550MHZ频段用于模拟电视信号的传输,而550MHZ-750MHZ(也可达870MHZ)频段用于下行数据传输。我国一般采用北美标准,以16/64/256QAM调制方式传输数据,当采用64QAM调制方式时,传输速率为可达27Mbps,若采用256QAM调制方式时(此时要求高质量线缆),传输速率可达40Mbps。上行传输则采用5-40MHZ频段,以QPSK调制方式上传数据,一般最高速率可达5Mbps,每个用户只要在原有电视终端插座上加插一个Cable Modem就可实现边看电视边高速上网。
然而需要指出的是,与电信的ADSL/VDSL方案不同,HFC网提供的27Mbps(或40Mbps)下行速率和5Mbps的上行通道是由全体小区住户们共享的,小区住户上网人数越多,每个用户动态分配到的带宽就越窄、传输速率就越低,而电信方案中ADSL/VDSL提供的512Kbps(或640Kbps或1.0 Mbps)通道是独享的。此外,由于原有的CATV网络
大多是单向传输(广播式)网络,不符合双向交互式服务的要求,必须进行双向HFC网改造。
在经过多年的研究和试验后,Cable Modem技术已趋于成熟,工业标准也已经完善,用HFC技术构造宽带接入网已经进入商业化推广应用阶段;在美国,到1999年底为止,大约有300万用户采用了双向HFC网提供的宽带服务。目前在我国,以HFC构造宽带接入网的成功案例并不多,这主要是由技术和经济两方面的原因引起的。一方面,双向HFC网的建设(或改造)需要较大的投资,使用户的宽带接入成本偏高且目前成本大幅度降低的趋势并不明显。其二,由于国情的不同,我国住宅小区的住户密度较高,使得树形--分支型(总线式)HFC网络的“固有”缺陷,下行共享带宽和上行的“漏斗效应”较为突出。此外网络本身的安全保障也还亟待加强(HFC网各用户间的隔离较差),而且每周有半天无电视节目--用于设备维护,宽带接入服务也可能也会有“空白时段”。
2.2.3 LAN接入方案
LAN方式接入是利用以太网技术,采用光缆+双绞线的方式对社区进行综合布线。具体实施方案是: 从社区机房敷设光缆至住户单元楼,楼内布线采用五类双绞线敷设至用户家里,双绞线总长度一般不超过100米,用户家里的电脑通过五类跳线接入墙上的五类模块就可以实现上网。社区机房的出口是通过光缆或其他介质接入城域网。在住宅小区中,小区接入直接面向个人用户,要求能以尽可能低的价格构建小区网络,并以该网络为支撑平台,开展诸如安全管理、物业管理、用户互联、网上购物、视频点播等多种社区智能服务。因此,该网络应是一个具有高带宽、高可靠性、低建设和维护成本的网络。以太网以其良好的扩充能,简便的施工和低廉的价格等优势完全可以满足以上要求。
由于LAN多采用快速Ethernet组网方式,所使用的铜缆多数是五类或超五类甚至六类UTP(至少也是3类UTP),其数据传输性能和抗干扰能力远优于普通的电话电缆。若采用千兆位以太网组网技术,可轻松实现10Mbps到户100Mbps到楼的宽带接入服务,小区光纤的出口可直接至城域光纤主干网、ATM主干网或经相关网络设备接入Internet。该方案的特点是:
① LAN能为每个家庭提供10BASE-T的端口,可达10Mbps速率。
② LAN也支持小区物业管理信息平台。
③ 网络端口数扩展和性能提升较方便。
④ 因为采用共享式网络技术,有潜在的网络安全问题
⑤ 需要在小区实施PDS布线,初期投资成本相对较高。(但有较明显的降价空间)⑥ 如果不能解决小区光纤的出口带宽,则无法保证整个小区的高速上网。
以太网技术成熟、成本低、结构简单、稳定性、可扩充性好;便于网络升级,同时可实现实时监控、智能化物业管理、小区/大楼/家庭保安、家庭自动化(如远程遥控家电、可视门铃等)、远程抄表等,可提供智能化、信息化的办公与家居环境,满足不同层次的人们对信息化的需求,在由以太网交换机构成的网络中,任意两个节点都能通过以太网交换机建立一条专用通道,其间通信独占该专用通道; 而且使用虚拟局域网VLAN技术,可根据用户的要求将网络划分成若干较小的独立子网,隔离广播风暴,提高网络的效率和安全性,扩展网络的覆盖范围,扩大了网络的直径,并且通过以太网交换机能够实现多种局域网互联。而且LAN的方式可以提供每户10Mbps的宽带接入服务,网络设备及线缆的降价趋势明显,所以是一种宽带升级潜力大、扩容成本低的宽带接入方式。
2.3 网络方案选取
经过上述分析的比较,在多种宽接入技术方案中,ADSL、HFC和LAN是目前较为实用的宽带接入方案,从接入成本上看,HFC的成本较高,它包括了双向HFC网改造、相关网络设备及用户Cable Modem的费用,且在短期内降价趋势不明显。ADSL的成本略低,但网络性能升级的空间不太大,但因每个用户独享1Mbps(或512Kbps)的带宽,仍较HFC网共享27Mbps的方式为优。近年来,由于布线线缆和网络设备的大幅降价和网络技术的成熟,以LAN方式组建的小区千兆以太网,正显示出较强的竞争力[8]。所以,最适合现在智能化小区网络接入的是具有易于管理等优点的LAN接入技术。所以本文后面的设计规划部分,就是使用的基于以太网技术的LAN接入技术。智能小区网络技术
3.1 网络模型实例
图3-1 网络模型
3.2 网络协议选择
网络协议(Protocol)是一种特殊的软件,是计算机网络实现其功能的最基本机制。网络协议的本质是规则,即各种硬件和软件必须遵循的共同守则。网络协议并不是一套单独的软件,它融合于其他所有的软件系统中,因此可以说,协议在网络中无所不在。网络协议遍及OSI通信模型的各个层次,从我们非常熟悉的TCP/IP、HTTP、FTP协议,到OSPF、IGP等协议,有上千种之多。对于普通用户而言,不需要关心太多的底层通信协议,只需要了解其通信原理即可。在实际管理中,底层通信协议一般会自动工作,不需要人工干预。但是对于第三层以上的协议,就经常需要人工干预了,比如TCP/IP协议就需要人工配置它才能正常工作。
局域网常用的三种通信协议分别是TCP/IP协议、NetBEUI协议和IPX/SPX协议。TCP/IP协议毫无疑问是这三大协议中最重要的一个,作为互联网的基础协议,没有它就根本不可能上网,任何和互联网有关的操作都离不开TCP/IP协议。不过TCP/IP协议也是这三大协议中配置起来最麻烦的一个,单机上网还好,而通过局域网访问互联网的话,就要详细设置IP地址,网关,子网掩码,DNS服务器等参数。
这里小区网络选择的是TCP/IP协议,TCP/IP 定义了电子设备如何连入因特网,以及数据如何在它们之间传输的标准。协议采用了4层的层级结构,每一层都呼叫它的下一层所提供的协议来完成自己的需求。
3.3 网络VLAN选择
借助VLAN技术,能将不同地点、不同网络、不同用户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虚拟的网络环境,就像使用本地LAN一样方便、灵活、有效。VLAN可以降低移动或变更工作站地理位置的管理费用,特别是一些业务情况有经常性变动的公司使用了VLAN后,这部分管理费用大大降低。VLAN可以提供建立防火墙的机制,防止交换网络的过量广播。使用VLAN,可以将某个交换端口或用户赋于某一个特定的VLAN组,该VLAN组可以在一个交换网中或跨接多个交换机,在一个VLAN中的广播不会送到VLAN之外。同样,相邻的端口不会收到其他VLAN产生的广播。这样可以减少广播流量,释放带宽给用户应用,减少广播的产生。因为一个VLAN就是一个单独的广播域,VLAN之间相互隔离,这大大提高了网络的利用率,确保了网络的安全保密性。企业在LAN上经常传送一些保密的、关键性的数据。保密的数据应提供访问控制等安全手段。一个有效和容易实现的方法是将网络分段成几个不同的广播组,网络管理员限制了VLAN中用户的数量,禁止未经允许而访问VLAN中的应用。网络设计图
4.1 网络图
图4-1 网络图
4.2 拓扑图
图4-2 拓扑图 总结
5.1对网络的认识和了解
计算机网络是实现计算机之间互相通信的一系列设备,由于网络的诞生使得计算机能够实现资源的共享,网络是一次信息革命的标志。和所有新技术一样,还有很多局限性,有很多发展空间,目前网络已经深入到每个家庭,随着应用需求日益增大,网络必将是发展得最快的技术之一。
计算机网络的的主要功能是:
1.数据通信,是计算机网络的的基本功能。它用来快速传递计算机与终端,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的各种信息。
2.资源共享,指网络中的所有软件,硬件和数据资源可以被网络用户能够部分或全部的享受这些资源。
3.分布处理,当某台计算机的负担过重,或该计算机正在处理某乡工作的时候,网络可将新任务转交给空闲的计算机来完成,这样处理能均衡个计算机的负载,提高处理问题的时时性!由此可见,计算机网络可以大大扩展计算机系统的功能,扩大其应用范围,提高可靠性,为用户提供方便!
4.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按照规模大小和延伸范围分,可划分为局域网(LAN)和广域网(WAN)。按交换方式分,线路交换网络和保温交换网络和分组交换网络 按网络拓扑结构分,星形拓扑结构大多利用HUB(还有其他的)。
计算机网络中的协议,Tcp/Ip协议非常成熟,因此它是占主导地位,协议是网络的灵魂。从计算机网络提供的数据传输服务来看,早期的计算机网络提供非常简单的单点投递(Unicast),即点到点的数据传输,后来,逐步扩大到点到多点的广播(Broadcast)方式,但 其本质还是利用点到点方式,只是形式上变成了客户/服务器工作模式。80年代早期的共 享式网络技术和相关协议提供的是尽力而为(Best effort)的服务,对所有的服务请求按 照同一个优先级处理,不能保证服务质量。90年代以后,大量实时多媒体应用在网上出现 ,如计算机视频会议等,需要网络能提供可靠的多点投递(Multicast)服务,即群组通信和 确保(Guarantee)的服务质量控制。ATM技术的出现,提出了效率更高、更加灵活的信元(Cell)交换方式,不仅提高了网络传输效率,也为多媒体通信提供了必要的等时服务,同时 发展了网络安全和管理的新途径。
5.2 网络管理
网络管理包括对硬件、软件和人力的使用、综合与协调,以便对网络资源进行监视、测试、配置、分析、评价和控制,这样就能以合理的价格满足网络的一些需求,如实时运行性能、服务质量等。网络管理常简称为网管。
网络管理 英文名称:Network Management 定义:监测、控制和记录电信网络资源的性能和使用情况,以使网络有效运行,为用户提供一定质量水平的电信业务。应用学科:通信科技(一级学科);支撑网络(二级学科)网络管理概念解析 网络管理[1],是指网络管理员通过网络管理程序对网络上的资源进行集中化管理的操作,包括配置管理、性能和记账管理、问题管理、操作管理和变化管理等。一台设备所支持的管理程度
反映了该设备的可管理性及可操作性。而交换机的管理功能是指交换机如何控制用户访问交换机,以及用户对交换机的可视程度如何。通常,交换机厂商都提供管理软件或满足第三方管理软件远程管理交换机。一般的交换机满足SNMPMIBI / MIB II统计管理功能。而复杂一些的交换机会增加通过内置RMON组(mini-RMON)来支持RMON主动监视功能。有的交换机还允许外接RMON探监视可选端口的网络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