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科技创新项目实施技术总结报告
项目实施技术总结报告
一、项目技术领域和技术原理
二、项目关键技术研究和创新点 1关键技术研究方案:
2项目技术创新点:
三、项目关键技术指标实现情况(写明计划合同书要求的主要技术指标和世纪到达的技术指标)项目关键技术指标:
四、行业内技术水平
五、项目实施取得的直接经济效益和本地区、本行业科技进步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
第二篇:太原市科技计划项目验收技术总结报告
太原市科技计划项目验收技术总结报告
一、项目实施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为进一步提升AABB企业成长力,促进AABB企业的快速发展,加强政府、中介与AABB企业的沟通渠道,也为了更加有效服务AABB企业,特建设提升AABB企业创新能力服务体系建设。
提升AABB企业创新能力服务体系建设不仅仅是一个信息资源发布的平台,更是一个能够促进AABB企业与政府沟通的桥梁,通过平台,为AABB企业提供信息发布、成果对接、难题招标、技术瓶颈解决等服务。为AABB企业创新服务提供技术、信息支撑,同时AABB企业主也能够为AABB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发展建言献策。在服务意义上,平台与为解决创业难而建立的技术服务中心,为解决人才需求而建立的培训中心相辅相成,通过政府支持、中介推动,采取市场运营的方式,统筹规划,分布实施,逐步实现了我市AABB企业的优势资源互补,在太原AABB促进会的平台的基础上进行升级、拓展、延伸、强化其各项功能,并最终实现:
1、实现与企业需求库的链接,使平台涵盖中小企业技术难题征集、人才需求征集、专家咨询等方面的内容。
2、实现中小企业分类功能,按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分类,初创期企业包含新组建、规模小、待孵化或正在孵化的企业,成长期企业包含有一定能力,技术相对成熟、有待产业化的企业,成熟期企业包含体系完备,技术成熟,规模有一定扩大的企业。同时对分类企业进行财务会计指标,生产管理指标,成本控制指标;市场营销指标,质量管理指标,人力资源指标,产品技术设计指标等监测。并针对上述指标,增加企业评价功能,便于筛选一批有实力的企业推荐上市,以及增加宣传模块,为企业的文化、产品、项目及人才进行宣传展示和添加AABB企业统计模块,开发按规模、销售收入R&D投入等指标分类的统计系统,便于录入统计、整合筛选及数据分析。
AABB企业在当今世界各国或地区的经济活动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不可替代性。在发展中国家,由于劳动生产力水平低等原因,AABB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更为突出。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地域辽阔、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差别很大的国家,发展AABB企业更为必要。目前我国AABB企业约1000万户,劳动密集型出口产品和一些高新技术出口产品大多是AABB企业生产的,AABB企业产品出口额占全国出口总额的60%;AABB企业提供了大约75%的城镇就业机会,我国从农村转移出来的劳动力绝大部分被AABB企业所吸纳,AABB企业每年为国家缴纳的工商税收占总额的50%左右。但是总体上我国仍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资金短缺,地区之间无论是经济实力、工业基础、还是文化技术、富裕程度、消费水平等都存在着很大差异,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的特点。AABB企业面临着发展、资金、人才、技术、管理、市场竞争等诸多困难和问题,因此加快AABB企业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是落实国务院促进AABB企业发展政策和国家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的重要举措,对改善AABB企业发展环境,促进社会资源优化配置和专业化分工协作,推动共性关键技术的转移与应用,逐步形成社会化、市场化、专业化的公共服务体系和长效机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而且将大幅降低重复建设与资源的浪费,在产生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将会实现政府、企业等多方共赢。
二、项目技术研究方案和技术路线
技术研究方案
(1)首先抽取太原市的100家民营企业,带领科研人员到企业调研,了解企业的真正需求,并对调研的结果进行整理和统计;
(2)对平台的基本模块和框架进行设计并完成需求分析文档的撰写;
(3)根据需求分析文档撰写平台总方案;
(4)根据编写的总体设计文档撰写平台开发文档;
(5)根据开发文档进行程序编写,实现相应的功能模块;
(6)根据需求分析文档和详细设计文档对平台的功能、性能进行测试并交给开发人员修改,该项工作需要反复进行。
(7)平台进入运营阶段;
技术路线及方法
采用先进的WEB2.0网络技术,结合已有的数据资源,搭建平台与客户交互的形式,构建完整的服务体系框架,包含技术难题解决、成果转化、人才需求、专家咨询等多个子系统;
(1)使用代码生成器:使用代码生成器[动软.Net代码自动生成器,此工具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编码效率,从而加快了项目的开发进程。在以后的项目中,我们要尽量的来使用一些类似的工具来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工作。在今后的项目开发中,我们最好是能开发出适合自己的代码生成工具,更大限度的节省开发周期和开发费用。
(2)使用数据库建模工具;PowerDesigner工具来建立系统数据库模型,以方便程序员很好的理解业务流和掌握系统架构者的架构思想,更好的满足客户的功能需求。在今后的项目开发中,我们要更好的来完成系统的前期数据库模型的建立,最大的来优化系统功能。
(3)使用第三方控件:此系统中使用了ComponentArt Web.UI第三方控件。此控件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客户对软件界面的需求,从而也给软件的操作带来了方便。本项目中只使用了ComponentArtWeb.UI-种第三方控件,在今后的项目开发过程中,要继续使用第三方的控件。这样以来,无论足针对软件界面的美观性、友好性来说、易操作性而言,还是针对系统开发效率而言,这都是很好途径。但需要意的是:在是使用第三方控件时,要谨慎的选择一些网络中的比较常见的第三方控件。
(4)使用自定义控件:此系统中使用了自定义控件(GhdGridView),此自定义控件可以很好的统一系统中的所有信息显示表格样式。如客户对数据显示样式有什么新的意见,我就不需要修改每一个页面的表格样式,我们只需要修改GhdGridView控件的样式,系统中的所有继承自GhdGridView的表格样式都可以改变。
(5)系统开发框架:此系统使用的是我们自己开发出的框架,把一些通用的功能开发到了框架中。这样一来,在以后的系统开发中,针对系统中一些通用的功能就不需要再开发,从而也可以很好的提高我们的开发效率;减少很多维护费用。使我们的技术不断的更加成熟。
(6)系统安全加密:此系统中针对客户提出的系统安全问题,我们采用了Ikey加密硬件钥匙来验证客户端登陆客户的合法性,此Ikey钥匙可以绑定到一个系统使用用户,也可以让多个用户来使用一个加密钥匙来验证登陆系统的合法性。这样以来,即使用户的密码不慎丢失,或者被不法人员取得(不法人员他也是无法登陆到我们的系统中来),这样就最大的提高了我们系统的安全性。Ikey加密钥匙是很好的加密B/S架构软件的硬件工具,在以后的软件安全方面可以借鉴。
三、项目所解决共性特点
解决共性特点1)建立各领域专家咨询队伍,帮助企业解决了技术瓶颈和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建立了企业与政府、企业与企业相互之间的信息互通,使服务更快速、资源调配有效地统一、为规范化操作提供科学规范支持;
四、项目总体性能指标与国内外同类技术或产品的比较和定位
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与日俱增,并且已经成为吸纳就业的主力军,民营企业在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中也表现出很强的积极性,各类促进AABB企业发展的平台加快了市场机制的发育和完善。AABB企业作为民营经济中极具发展前景和最活跃的部分,其发展状况必然影响民营经济甚至国民经济的发展,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特别是关注AABB企业的发展已经成为国家经济建设的重点。然而由于AABB企业具有的民营和科技的双重特性,其发展也受到融资途径、发展环境、发展模式、创新能力和管理水平等的制约。本平台建设正是在太原科技民营促进会平台的基础上进行了升级、扩展、延伸,强化了其各项功能,立足太原、服务太原,具有其他平台不具备的特性,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科技发展规律,突出制度创新,统筹规划,以提升AABB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为核心,以现有科技资源优化配置为主线,持续增强AABB科技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优势产业链条为目标,按照“整合、集成、共享、提升”的基本思路,重点建设基础性、公益性、开放性的服务平台。基本形成特色鲜明、装备先进、功能完善、运转高效、资源共享的创新支撑体系,为我市科技创新、高新技术产业及社会事业的发展提供持续有效的科技基础保障和条件支撑。
五、项目推广应用的条件、措施和前景分析及目前应用情况
项目实施以来,组织专家500人次深入280余家企业,累计解决技术难题180余个,评审论证项目200余项。组织开展技术专题报告、政策解读等各类专题科技讲座,先后邀请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何越峰部长、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副主任苏靖博士、中国发展战略学研究会副理事长汪克强研究员等省内外专家,分别围绕AABB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战略性新兴产业等主题,举办了16期科技讲座,培训科技人员3000余人;并成功举办了主题为“AABB企业自主创新:转型发展与扩大就业”的第八届太原科技发展论坛,同时,还积极组织省城科技顾问为我市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出谋划策,累计有300余人(次)科技顾问参加了太原市提升AABB企业技术创新能,打造一流自主创新基地研讨会,太原市科技项目实地考察论证、重点科技成果发布暨项目对接会、科技发展论坛和科技讲座、社区科普宣传、科技下乡惠农等活动.在促进AABB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和推动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六、项目经济、社会效益分析
经济效益
1.促进社会就业,通过人才招聘活动以及AABB企业的宣传,每年提供1万个就业岗位信息;加速人才培养,每年提供l万人次培训机会,提高人力资源水平和AABB企业管理水平;
2.通过创业辅导和座谈培训,每年提供上千个创业机会;
3.更加及时、准确地掌握AABB企业的发展状况,为制定政策提供依据;
4.每年提供数千项科技成果信息,通过技术成果转移服务,提升AABB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引导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5.推动50个企业建立自主管理的网站,推进AABB企业信息化;社会效益
AABB企业信息化服务平台建成后,除完成对AABB企业的基本信息服务外,还将实现提供培训、诊断、融资、创业、技术创新等服务的信息化资讯。在服务意义上,它将为解决创业难而建立创业辅导中心,为解决技术难而建立技术服务中心,为解决人才难而建立培训中心等的作用相辅相成,通过政府支持、中介推动、采取 市场运营手段,统筹规划,分步实施,逐步实现资源整合,达到优势互补,把我市AABB企业平台建设成为大品牌科技服务网络。
七、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计划。
项目实施过程中,课题组经过多方讨论,结合企业实际需要,总结了项目目前存在主要问题以及今后工作开展的方向,主要是对企业进行深入服务时,如后期开发上存在不足,还需要各级科技部门的大力支持,我们目前的很多服务通过现有的信息系统还无法更好的实现,还无法全部通过互联网快速进行响应,后期还将通过项目技术协作子系统,专家服务子系统,企业培训子系统,人才交流子系统,中介服务子系统等平台的开发来完善AABB企业信息服务平台。以下是我们后期准备完善的各服务系统及内容建设方向。
技术协作服务平台:深入企业的基础上,建立项目库,充实成果库,搭建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沟通的桥梁。
专家服务平台:从省城高校及科研院所知名专家和学科带头人、科研处长、大中型企业总工、高新技术企业技术负责人中遴选出的340名专家,加入到该专家服务平台,为其他服务平台提供服务。
培训服务平台:开展技术专题报告,政策解读等各类专题科技讲座,采用网上和网下、现场培训结合的方式,更好的为企业服务。
人才交流服务平台:包括人才招聘和人才培训信息发布 中介服务平台:提供科技风险投资、小额融资担保和资产价值评估,资本市场运作,项目投资咨询信息,增强AABB企业融资能力和资金运用能力,为AABB企业发展制定个性化、系统化的融资方案。
以上是我们课题小组对项目完成情况的总体概述汇报,如有不妥支出,请与会专家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第三篇:科技创新项目
科技创新项目
一、研制1000KW-2000KW重大型渣浆泵;
二、研究开发无堵塞环保杂质泵;
三、研究开发卧式泡沫泵;
四、开发大型橡胶脱硫泵;
五、生产陶瓷渣浆泵和陶瓷化工泵;
六、在成功开发5000KW喷水推进装置铸件的基础上研制10000KW级喷水推进装置全套铸件,填补国内空白;
七、创建并规范湖北省天鉴工业流体机械产品检测公司运行;
八、与中船集团公司第708研究所合作建设大型双相不锈钢、特种钢铸造基地(公司);
九、建设工业泵产品配件分厂开拓配件销售市场;
十、开发从小型到叶轮最大直径3米的系列农用泵。以上科技创新项目大重型渣浆泵、无堵塞环保杂质泵、卧式泡沫泵、10000KW级喷水推进装置全套铸件等为国内首创。
第四篇:2018项目技术总结报告
洛南县2017-2018年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项目
技术总结报告
在省土肥站大力支持下,洛南县按照“以水带肥、以肥促水、因水施肥、水肥耦合”的技术路径,率先在全市开展马铃薯、玉米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示范,推进工程措施与农艺措施相结合,积极探索适合我县干旱半干旱气候条件下大田粮食作物水肥一体化技术。现总结如下:
一、示范点自然条件、农业生产情况
洛南县地处秦岭南麓东段,南洛河上游。全县辖16个镇(办),243个村(居)委会,总人口46万,总耕地面积62万亩,平均海拔1200米,是一个八山半水分半田的土石山区。洛南年平均气温11.1℃,日照时数2045小时,≥10℃积温3463.8℃,无霜期195天,平均降雨量754.8毫米。垂直差异明显,西北多而东南少;山区高于丘陵,丘陵高于川道。年平均蒸发量为779.5mm,干燥指数为1.24-1.6。年内月季间降水分布极不均衡,一般在7-11月水分供应有余,其余月份供应不足。全县粮食作物播种面积78万亩,其中旱地面积63.1万亩,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92.8%,无灌溉条件,是一个典型的旱作农业区。马铃薯、玉米、小麦是本县优势粮食作物,马铃薯面积12万亩,玉米30万亩,小麦22万亩,粮食作物总产17万吨,是陕西省30个粮食主产县之一,然而干旱成为洛南旱作区发展农 业生产的最大制约因素。据测算,每年因干旱造成的农业生产损失达2000万元之多。项目区涉及洛源、保安、石门、古城、景村5个镇16个行政村,总耕地面积15.9万亩,其中粮食面积26万亩,种植模式为一年一熟和两年三熟。常年马铃薯面积5.1万亩,平均亩产1182公斤,玉米面积10.9万亩,平均亩产321公斤。
二、技术观测方法及结果
1、技术观测方法。通过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地膜覆盖和露地栽培技术三种种植方式,对肥料用量、肥料利用率、劳动生产率以及生产经济效益等指标进行比较分析,总结膜下滴灌技术成效。
2、观测结果
2.1增产效果显著。项目区膜下滴灌马铃薯平均亩产2755.2公斤,较地膜马铃薯平均亩产2240公斤增产515.2公斤,亩均增产23.3%,增收566.72元;较露地马铃薯平均亩产1920公斤增产835.2公斤,亩均增产43.5%,增收918.72元。
膜下滴灌玉米平均亩产达到622公斤,比地膜玉米亩产462公斤增产160公斤,增幅34.6%,增收256元(玉米1.6元/公斤);比露地玉米403公斤亩增产219公斤,增幅54.3%,增收350.4元。
共完成水肥一体化面积2150亩,亩均增收693.9元,总增收149.2万元。其中马铃薯1800亩,较全县平均亩产2080公 斤亩增产675.2公斤,总增产1215.36吨,增收133.7万元;玉米350亩,较全县平均亩产346公斤增产276公斤,总增产96.6 吨,增收15.5万元。
2.2节水率显著提升。传统灌溉方式,马铃薯灌溉3次用水200方,滴灌模式灌溉4次用水120方,节水80方,节水率40%。玉米全生育期传统灌溉用水需245立方米,滴模式灌水5次,需140立方米左右,节水105立方米,节水率42.9%。
2.3肥料用量显著降低。马铃薯传统施肥,基肥磷酸二铵20公斤+尿素15公斤+硫酸钾20公斤,每亩总养分29.7公斤;滴灌模式,基肥50公斤(马铃薯配方肥14N-6P2O5-15K2O),追肥尿素5公斤+钾动力(13.5N-46P2O5)5公斤,每亩总养分25.08公斤,减少4.63公斤,肥料用量减少15.6%。
玉米传统施肥,基肥磷酸二铵20公斤+尿素10公斤,追肥尿素15公斤,每亩总养分24.3公斤;滴灌模式,基肥用量25公斤(玉米配方肥20N-12P2O5-10K2O),追肥尿素20公斤,每亩总养分19.7公斤,比传统施肥每亩减少4.6公斤,肥料用量减少18.9%。
2.4生产效率显著提高。采用滴灌技术,浇水时间由平均每亩3.5-4小时减少到2小时,大大缩短了灌溉周期。同时还可在多个田间管理环节上减少用工,节约用工30%以上,减轻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成本,利于劳动力转移,增加收入。
三、技术集成研究及成果
1、初步提出了膜下滴灌配套技术。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是将灌溉与施肥相结合的一项综合技术,具有省肥、省水、省工、环保、高产、高效的突出优点。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参照本地历年气候情况以及土壤墒情监测情况,综合运用抗旱品种(良种)、地膜覆盖、配方施肥、合理密植、机械播种、水肥一体等技术,初步制定了马铃薯、玉米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方案,保证了项目的顺利实施。
2、制定了马铃薯、玉米生产及灌溉施肥制度 2.1马铃薯生产及灌溉施肥制度 产量目标:2500公斤以上。品种:克新一号脱毒种薯。播种时间:2月25日--3月15日。种植密度:4000--4500株/亩。
基肥:50公斤(马铃薯配方肥14N-6P2O5-15K2O)。马铃薯浇水追肥方案:
滴灌4次,灌水120方,追施尿素5公斤,钾动力5公斤。苗
期:灌水1次,灌水20方。
现蕾期:灌水1次,灌水35方,尿素5公斤。
开花期:灌水1次,灌水35方,钾动力水溶肥5公斤。
膨大期:灌水1次,每次灌水30方。
一喷三防:开花期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高氯氟氰菊酯+烯酰吗啉混合溶液,7-10天一次,连喷2次。2.2玉米生产及灌溉施肥制度 产量目标:600公斤以上。品种:紧凑型品种延科288。播种时间:4月5日--4月15日。种植密度:3500株/亩。
基肥:25公斤(玉米配方肥20N-12P2O5-10K2O)。玉米浇水追肥方案:
滴灌5次,灌水140方,追施尿素20公斤。苗 期:灌水1次,灌水20方,追肥5公斤。拔节期:灌水1次,灌水35方,追肥10公斤。抽雄期:灌水1次,灌水35方,追肥5公斤。灌浆期,灌水2次,每次灌水25方。
3、节本增效成效显著,生产效率显著提高。通过在项目区实施水肥一体化技术,使项目区灌溉水利用率达到90%以上,节水率40%以上,肥料用量降低17%左右,玉米、马铃薯出苗率达到95%以上,浇水时间由平均每亩3.5-4小时减少到2小时,大大缩短了灌溉周期,节约用工30%以上,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同时,通过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应用,土壤肥力提高了一个等级,同时减少了盲目施肥带来的肥料面源污染,改善了生态环境,对合理利用农业、生态、自然资源有明显效益。
四、主要技术规程
1、选择优质良种。选择地块水源方便,水量充足,满足滴 灌需要,三项电使用方便。土壤为壤土,肥力中等,前茬为玉米,上年冬翻的地块。品种选择上,以优质、早熟、耐高密的紧凑型品种为主,马铃薯品种为脱毒原种荷兰十五,玉米品种为延科288、中金368。
2、配方施肥,减量施肥。基肥用量为传统施肥量的65%,肥料总用量平均降低17.25%。亩施腐熟的农家肥每亩1500 kg;马铃薯基肥选用陕西威利达生产的14-6-15配方肥50 kg/亩,追肥2次,于现蕾期、开花期分别追施尿素5公斤、钾动力5公斤;玉米基肥选用20-12-10配方肥25kg/亩,苗期、拔节期、抽雄期追肥3次,共追施尿素20公斤。
3、规范间套,合理密植。采用马铃薯间套玉米垄沟地膜覆盖种植模式,马铃薯玉米各2.5尺,株距9寸,每垄2行,马铃薯、玉米亩种植密度各2640株。先播种再压滴灌带,最后腹膜。基肥在翻地前施入,基肥随播种与种子隔离施入,水溶肥料按照1:500倍液分次结合灌水施入。
4.灌溉系统组成及铺设方式
4.1灌溉系统组成由水源、首部控制枢纽、干管、支管、滴灌管(毛管)五大部分组成。
4.1.1水源 在河道近路处建取水井一座,保证出水量在50-60方/小时。将其引水至北侧田间160米处蓄水井中,蓄水井初步沉淀过滤后输入管理房过滤系统。
4.1.2首部控制枢纽 首部控制系统由水泵、过滤装置、施肥 罐及各种控制和量测设备组成,如压力调节阀、流量控制阀、水表、压力表、排气阀、逆止阀等部件组成。
4.1.2.1水泵
水泵作用是将水流压到系统所需要压力并将其输送入管网。滴灌系统所需要的水泵型号要根据滴灌系统的设计流量和系统总扬程确定。因水源为河流水,选用离心泵,出水量50方,扬程20米。
4.1.2.2过滤装置
过滤设备的选择是滴灌系统的关键。如果过滤器选择不当,造成的后果可能是滴头的堵塞、滴管带报废,或者过滤器易被堵塞,导致系统流量不能满足灌溉,增加过滤器的清洗次数,给灌溉带来诸多不便。因此过滤器选用砂石+网式过滤器。
4.1.2.3施肥装置
本地种植作物区块分散,注肥、注药需配备施肥罐。水肥一体化使易溶于水并适合在根部使施的肥料、农药、化控药品等在施肥罐内充分溶解,然后再通过滴灌系统输送到作物根部。施肥罐选择可根据设计流量和灌溉面积的大小,肥料和化学药物的性质而定。
4.1.3 干、支管布置选型
项目区地势平坦,滴灌系统干支管的布置原则上按照水源、作物分布和毛管的布置铺设,根据水源出水量及灌溉周期时长,选择PVC¢90干管,使其布置达到管理方便,工程费用小的要求。若靠近水源可以只设支管,不设置干管,以PVC材料性价比为佳,地面采取PE灌溉管铺设,柔韧性、耐寒性好。4.2滴灌的铺设方式
滴灌材料为PE软管,分总管、支管和毛管。采取滴灌带滴灌。将滴灌管(¢16*0.2mm*150mm*3L/H)(部分间距200mm)沿行向单条铺设,主管道铺设应尽量放松扯平,自然畅通,不易拉的过紧,不易扭曲。滴灌带在播种起垄后将垄顶刮平后铺设,再进行腹膜。
5、灌溉制度。根据水量平衡法与历年经验值,合理确定马铃薯、玉米灌溉制度。马铃薯滴灌4次,灌水120方,追施尿素5公斤,钾动力5公斤。玉米滴灌5次,灌水140方,追施尿素20公斤。
五、技术创新及发展前景 1.技术创新
1.1 改变传统的粗放施肥方式为精准施肥方式。通过项目实施,彻底改变了施肥方式,做得到了定向、定量、定时、滴灌与施肥同步进行,施肥时间、施肥数量能够做到精准控制,提高了生产效率。
1.2优化施肥配方,肥料减量使用。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调整基肥、追肥用量比例,优化了肥料配比和施肥量,变浇地为浇作物,变看长势施肥为看土壤营养元素配方施肥,项目区肥料施用量减少近17%,水肥利用率明显提高,减轻因盲目施肥和过量施肥带来的面源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安全。
1.3优化灌溉模式。形成了适用农户小面积“一统两分”灌溉模式。“一统”就是集中建立大蓄水池或蓄水井,统一供水管理;“两 分”就是把原先 300-500亩一个滴灌区按若干户分成多个灌溉单元,每次只灌溉 1-2个灌溉单元,单元间轮流灌水施肥,概况起来讲就是“大井统一管,农户分开用,作物轮流浇”。
2、发展前景。膜下滴灌技术节水节劳,解决了农作物灌溉水源不足以及农村缺乏劳动力的现实问题,对纳入合作社、生态园区统一管理的农田浇灌十分便利,在马铃薯、蔬菜等经济作物的经济效益方面尤其显著,发展前景广阔,应用效果良好,建议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应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大力推广膜下滴灌技术,发展节水农业。
第五篇:项目技术总结报告
项目技术总结报告
这个项目从XX开始接到,从需求分析,到系统设计,再到编码测试经历了一个比较长的过程,项目组成员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在此期间,我们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来自技术方面,也来自人员方面的。通过各种途径包括每周一次讨论会、项目组成员之间进行交流合作,最终实现各部分功能的对接。现在我代表项目组就这次开发过程遇到的一些问题总结如下。
项目之初,一开始接触本项目时,因为我们原来对远程控制这块没有相关的经验,所以对开发如此大型的项目还是第一次,对于项目中将要用到的技术更是不太明朗。经过指导老师的分析之后,虽然心中仍有很多疑惑,不过我们打算接收这次挑战。第一步,我们开始进行需求分析,我们从网上下载了一个项目需求模板,然后填鸭式的将我们的性能需求,功能需求等都相对详细的做了介绍,第一个版本的需求说明书出炉,经过老师审核之后我们基本上定下来一些实现方法。比如,我们将采用C/S结构和B/S结构相混合来实现远程控制。相比单独的C/S结构会有很多优点,加入B/S结构后,我们能集中式的管理多台电脑,随时随地采用浏览器跨平台的实现远程登录与控制,而且能减轻主控端发送命令的负担,是远程控制变得更加高效,便捷。我们要使用3G技术,摆在我们面前很容易想到的是动态IP问题,我们如何解决3G无线网络IP不固定的问题?经过我们的分析,用一种表存储上线IP的方式可以解决。在表中设定一个在线状态的选项,浏览器要与客户端通信时通过查询表来获得IP地址。最后我们下来C/S的开发工具采用VC6.0,B/S的开发工具采用java + tomcat,数据库采用Mysql 5.0。
项目之中,带着些许疑问,我们打算先把问题简化,把任务分块。即一部分人做B/S开发,一部分做C/S开发。B/S部分,主要实现与管理员的交互,执行远程控制和显示结果。浏览器通过发送不同的命令来实现不同的功能。我们先利用简单的程序调通java socket和VC sock的通信,这一步并不难,在网上都有相关的例程,我们参看了之后发现java的socket和VC的socket有点不同,但最后还是把它调通了。C/S部分,我们主要是两个程序一个是主控端程序,一个是客户端程序。一开始我们对端口如何开放,数据命令如何传等做过一些思考,经过多方讨论之后,最终选择服务器开放一个端口就可以了,一直监听被控端的上线连接,客户机除了上线连接服务器之外还要检监听来自浏览器的命令,然后反馈我们则直接采用B/S方式将结果发送到浏览器。通信部分是走通了,开发中遇到一个棘手的问题就是,服务器如何去判断客户机的上线还是离线。一开始,我们采用一般的思路,就客户机定时向服务器发送数据,服务器定时把数据库机器状态设置成离线,这样做了之后发现老师出现一些明明机器在线但是系统却认为离线的问题。最后我们分析了原因以后,发现我们直接采用服务器主动定时发送一个试探包,而不是真正发送过去等待接收到了再返回确认的方式。这样也属于心跳连接,而且不会太占用系统的时间。但是仔细思考了一下,假设我们采用同样的socket连接话,要是传输一些大数据有比较长的延时怎么办?那我们想的办法就是直接暂停定时器,等数据传完了我们再打开,以免服务器误认为客户机处于离线状态而误判。这样我们就顺利解决了上线下线问题。最开始我们简化了问题,即现在局域网内实现远程控制,然后再把3G技术加入,实现外网的控制。
3G无线的加入,当我们考虑引入外网IP的时候,我们采用了项目之初的想法,即通过建一张表来存储IP和状态。每当客户机上线时会更新表中的IP,但是这丝毫不会影响浏览器客户机的正常访问,因为客户机上线时会把自己的IP发送给服务器进行登记注册,浏览器要去查询IP时,使用的正式客户机登录的IP。我们在开发过程中还遇到这样的问题,即我们采用什么协议去实现,TCP还是UDP,最开始我们认为要传输大量的数据所以非得UDP,而且UDP可以穿透内网。但是,经过一番思考之后我们发现我们主针对的还是偏远地区的3G无线用户,使用的是外网IP,我们不必要考虑穿透内网,我们的数据量也不是很大,但是更希望有比较稳定和可靠的连接。所以,TCP协议的方式实现远程控制无疑使最好的选择。
B/S部分采用struct2框架,做了一个比较美观的界面,能友好,方便的供用户使用。这部分最重要的就是命令格式问题,我们如何来定义自己的命令格式?我们经过讨论后决定采用“操作:计算机标识:参数的方式来实现。操作包括安装、卸载、启动、停止、删除等。计算机标识,因为我们觉得采用获得网卡来获得计算机唯一标识的方式过于麻烦,所以哦我们采用INI文件存储标识的方式,计算机第一次上线会给它分配一个标识,以后再次上线会继续沿用该标识。
项目之末,项目的测试时比较麻烦的,会出现很多想不到的问题,我们租用了一个固定的外网IP地址,然后采用4-5台电脑采用电信3G上网卡来上网。出现过一些问题,比如因为每个机器的信息不一样,获取到的信息有可能超过了我定义的数据包的大小,那么我们不得不考虑把数据包定义大一点,尽量少出现这中情况。项目能成功进行到这一步,团队友好的沟通与合作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在测试阶段要实现B/S模块与C/S模块的对接。最后将系统各部分整合成一个完整的系统。
最后,项目如期完成,在此过程中遇到很多的问题,但技术问题不是问题,总是会有解决办法的,关键是我们的idea,我们从此项目中学会到了不畏困难,再难的问题分解后各个击破,这个问题就容易多了,也学到了持之以恒,只要方法对头,坚持做下去总会有结果的。再次代表项目组,对付出心血的组员和指导老师表示衷心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