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课题总结

时间:2019-05-12 11:54: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品德课题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品德课题总结》。

第一篇:品德课题总结

《品德与生活》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

第二阶段研究总结(2014.6-2014.11)

羊泉中心小学

张改梅

根据我所研究课题第二阶段的计划和实际完成情况,以第一线教师为实践研究主体,运用多元综合研究方法,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上探讨总结品德与生活教学经验、课程资源在学科教学中的研发与应用、品德与生活的教与学的方法等问题。按课题的规定,已完成第二阶段的实验任务,现提交第二阶段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教师资源的深度开发和充分利用。

教师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师是教育改革关键性因素。因此,在品德与生活课程资源建设的过程中,要始终把教师队伍建设放在首位,加强新课程背景下品德课程师资队伍的培训与建设,通过这一最重要的品德课程资源的突破来带动其他品德课程资源的优化发展。在课题实施的过程中,大家达成共识:实验应放在新一轮课改的大环境中进行,实验是向着更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积极主动发展的方向发展,实验的目标是达成新课标规定的教学目标和教育目标,其中育人目标是我们的主体目标。大家一致认为,经过我们的实验,一定要实现学生对品德与生活课的态度即轻松、愉快、乐学、善学、学以致用。

1、只要细心发现,生活中随处是教育教学的宝贵资源。

2、教师善于发现问题的科研意识普遍增强。

3、合作风气初步形成,教师综合能力普遍提高。

(二)充分挖掘和运用学生资源。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品德课堂如何有效地开发利用学生资源对于践行“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具有重要意义。

1、善于开发利用学生自身的“潜在资源”。潜藏在学生中的教育资源是极其丰富的,也是极其有效的,只要我们善于去激活学生中的潜在资源,就能生成教育的无限精彩。

2、善于“活化资源”。学生是一种教育资源。谁利用了这一资源,谁就会率先取得成功。在教育工作中,教师应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运用,把学生所显现的信息转化为教育的现实资源。

3、巧用教材资源,强化学生应用意识。教材是教育教学过程中最直接的课程资源。新课程倡导教师“用教材”而不是简单的“教教材”。教师要创造性的用教材,要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融入自己的科学精神和智慧,要对教材知识进行重组和整合,选取更好的内容对教材深加工。

(三)善于开发和利用学校内部已有资源。

学校是开展教育教学的正规阵地,利用学校已有的文化设施、活动场所、教育基地组织学生开展活动。正是政治课人文性的体现。所谓教学的人文性,在教学中就是以学生为本。教学要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使学生在充满教学民主的过程中提高主动学习和发展的能力。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是“教”与“学”的有机统一,“授人以鱼,不若授人以渔”。教给学生知识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重要的是终身享用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四)善于开发和利用社会资源,体现品德课的开放性。社区资源是课程资源的重要内容之一,能否合理开发和利用好社区资源,直接影响到新课标的实施效果。这个过程既是对社区资源的开发利用,又是对校内外资源的优化整合,也是教师开发课程资源的有效途径。我们有必要尽可能多地把关心教育、支持教育的力量整合起来,形成一种强大的社会人力资源,切实体现“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一素质教育指导思想,使品德教育成为一种全社会的教育,从而进一步提高教育的实践性。

(五)充分利用现代科技资源,为学生打开另一扇学习之窗。学生在学习中需要更多的有价值的资料,网络无疑提供了许多有利的条件。网络作为现代社会中是重要的信息来源,加之学生对于网络的接受速度又是十分迅速,教师可以在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网络资源的基础上,根据教育教学需要,指导学生从网络中查找、获取资料,充实到现实的学习过程来,更好地发挥现代科技资源的作用。

(六)挖掘身边可利用教学资源,为教学服务。

生活中不是缺乏教育资源,而是缺乏善于发现和有效利用现代教育资源的眼睛。教师要善于利用身边的人,身边的事等资源为教学服务。这种资源可以超越狭隘传统的资源内容,只要有利于教育教学,哪怕是学生的一个眼神,教师的一种姿态,甚至是师生共同看到的一幅风景都可以作为一种新的教育资源。

《品德与生活》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

第三阶段研究总结(2014.12)

羊泉中心小学

张改梅

1、对教师

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教师要最大程度地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根据自己的特点,发挥自己的专长,挖掘自己的潜能,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注意学习其他教师好的教学经验,分享他人的教学成果,做到取长补短和精益求精,注意发挥群体合力。同时,小学品德课时效性强,教材与时俱进,教学经验以及教学新技能、新方法、新策略和新理念等都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总结和学习,教学中的不当或有待改进之处要通过总结和反思加以完善。

2、对学生

学生是独特的人,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和差异性。不同学生由于遗传素质和所受环境影响的不同,在个性方面也表现为个性差异,如有的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突出,有的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突出,有的学生表达能力强,有的学生动手能力强。把学生差异作为一种教育资源具有重要的教育教学价值,有利于多样化、个性化人才培养。学生间的差异互动有利于生成合作交往、共生共长的教与学过程。教师作为学生差异资源的组织者、开发者和促进者有利于真正实现教学相长。树立学生差异资源观有利于促进每个人全面和谐发展。因此,课堂教学应卓有成效地开发和利用学生差异性资源。《小学一年级品德与生活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

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羊泉中心小学 张改梅

《小学一年级品德与生活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是富县羊泉中心小学2014年度立项的校本课题,从立项至今已历时一年,在一年里,我采用调查问卷、个案研究等方法,对我校一年级学生的品德与生活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进行了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为了加强儿童的品德教育,增强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其更加贴近儿童的生活,同时克服现有课程内容的交叉与重复,让课程更适应儿童的需要和特点,我国小学德育课程进行了重大的改革,3-6年级阶段设置的《品德与社会》课程正是这一改革的一个大胆尝试。

从课程改革的背景来看,自20世纪80-90年代以来,世界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走向就是课程的综合化。“学科融合的方向——这一近期教学理论和实践的重要变化之一” 是世界基础教育发展的一个共同特征。“教育内容正在由单一知识向跨学科知识、由学问知识向体验性知识、由内容知识向方法性知识转化。新的发展分段研究表明,教育应当密切贴近生活,综合化、多样化、具体化。2000年6 月我国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也明确指出,小学课程应以综合课程为主。因此,在小学里推进综合的、统整的学习,营造一个与儿童生活本身一致的高度综合的课程形态,这不仅符合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精神,也符合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品德与社会》课程正是这样的一门课程。

建国以来,我们国家一直是非常重视青少年的思想品德教育的,采取了各种措施,取得了相当可观的成绩。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在小学开设《思想品德》课程,这是一项重要举措,影响深远。20年来,小学《思想品德》课程建设与教学实践都取得了很大成绩。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思想品德》课程在实效性上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近年来表现得尤为突出。在这种情况下,小学《思想品德》课程与教学进行了顺应潮流的改革,并在一些方面取得了突破,但从总体上看,品德教育的实效性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

造成实效性不强的根本原因之一在于我们总是把道德、品德与儿童的生活脱离开来,将它作为一种孤立现象来对待。表现在:

1、教材:学科化、知识化的倾向。往往以德目或道德知识的逻辑来呈现,强调严密的知识体系结构,从而使德育课程的内容成为一种与生活相脱离的概念体系。

2、课程:设计和编排往往采取知识类课程的形态。

教学:语言说教,只重视对道德知识的识记与理解,轻视道德行为与儿童的 情感体验;与家庭、社会割裂。

3、学习:偏重知识、语言符号的记忆和概念认知,而忽视在生活过程中的道德实践。

如何从根本上解决品德教育的实效性?需要通过认真地研究,尤其是构建《品德与社会》这样一门新课程,还需一个积极而谨慎的开发的过程,对于实施新课程,还需经过师资准备和反复实验的过程。相对于研究问题的重大,我们的研究过程和深入程度是远远不够的。为此,我们有必要通过更加深入地研究,解决课程和教材开发中的各种问题,使理想的课程变为可实施的课程,使课程改革建立在更加科学的基础上。为此,我们以申报并通过审查立项的“小学综合课程教材的开发与实验研究”课题为依托,重点开展《小学品德与社会的课程资源开发研究》的实验。这样的研究符合推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有助于促进多样化教材的开发与利用,更好地为课堂教学服务。

二、课题研究的界定

1、本课题的研究重点提出了课程资源的开发,并且鼓励教育工作者积极地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这一问题的提出,是重要的进步,改变了过去人们习惯与将课程资源狭隘地理解为教科书、教学参考书这样的思维定势,同时也极大地增强了课程的生命力。对于品德与社会课而言,这样的进步,更加具有特殊的和重大的意义。

2、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内容不是一个孤立的知识体系,而是博大生动的社会生活画面;不是某种静止的、不变的状态,而是具有强烈时代感和现实性的动态。因此,与中小学其它各门课程相比较,品德与社会课最为需要关注社会的发展和变化,最为需要开发和利用各种各样的课程资源。

3、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内容要重视教学与国家和本地区的实际相结合,增强课程内容的现实性。而且,品德与社会课要加强教学与学生生活的联系,与社会生活的联系,要尽可能地创设条件向社会开放,要满足学生各种不同学习方式的需要。

4、品德与社会课的课程资源不仅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教材,社会各个部门,从事不同劳动的社会成员,都是社会课重要而宝贵的课程资源。教师本人应当善于利用这样一些资源,帮助学生达到课程目的和要求,同时,也应当引导学生充分地利用不同类型的课程资源,从而使得他们的学习更为充实、丰满,他们对于社会生活的认识和理解更为立体和真实。当然,不同地区的课程资源必然是具有自己的独特性的,教师应当积极地开发和利用这些独特的课程资源。

5、与本课程有关的人、文本、音像、场所等方方面面,都属于品德与社会课很宽泛的课程资源,要本着为教学服务,切合实际的原则开发利用。在直接利用课程资源比较困难的情况下,可以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所提供的各种手段间接地利用比如光盘、录象等等,使品德与社会课的课程资源更加丰富。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目标

1、要全面把握课程目标

在课程标准中,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和知识这三个方面的目标是有机结合的统一体,是整体存在于儿童个体的发展之中并且互为影响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全面地把握课程目标,要通过情境的设置、通过多种教学活动,使教学回归生活,恢复生活本来的面目,全面实现课程目标的要求。

2、要充分利用并且不断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 品德与社会课所面对的是小学3—6年级的学生,他们开始品德与社会课的学习之前,可以说大多数学生已经很自然地形成了与他们的年龄基本相适应的生活态度,表现出了初步的社会积极性。而品德与社会课的内容正是从学生这样的发展基础上建构,继续予以教育和提高的。所以,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不要把教学内容当作学生完全不懂的东西来加以讲解,加以灌输。而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积累出发,善于动员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使之与课程具体的内容之间建立起联系,转化为新的教学资源,使得学生面对学习的主题的时候,感到他们所学习的内容,正是在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和问题,因而理解课程的意义,乐于进行探究。

3、要刻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学生的品德和社会性发展,不是一个依靠知识灌输的传递过程,而是要依靠学生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建构的。离开亲身经历和主观体验,就不会有品德与社会课的有效性。而亲身经历和主观体验,只能在自主性的活动当中才可能产生。因此,如何创设条件,引导学生自主地学习,是教师带有根本性的任务。在品德与社会课中,学生必须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要注重学习情境的创设,选用多种教学组织形式,鼓励学生去观察、记录、归纳、体验、感悟、整理、探究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程资源,使他们真正成为主体,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在自主的学习中得到收益。

4、要不断调整教学内容 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内容注重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同时也注重与社会发展变化的联系。因此,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就不应该是静态的、不变的,而应该具有较强的时代感,应该关注社会的发展和变化,要重视教学与本地区的课程资源相结合。这样才能够增强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增强学生对本课程的亲近感。也只有当他们感觉到所面对的原来就是他们所熟悉的生活,他们才会产生浓厚的兴趣,才会产生积极的参与热情。

5、要不断拓展教学空间

由于品德与社会课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因而本课程的教学空间就不应该只局限在课堂上,要从多方面加强教学与学生生活的联系,与社会生活的联系。为此,教师应该积极地开发和利用本地和本校的各种课程资源,以满足学生各种不同学习方式的需要,以期使学习更贴近学生的生活。教师还要积极创造条件使学生能够更多地参与社会实践,注重课题研究与学校、少先队组织的活动结合,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安排结合,与学生的家庭生活结合起来进行,让学生更多地从体验、理解、感悟中得到教益,提高他们的社会生活能力。

四、课题研究的进展

1、设立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

为了顺利地进行课题研究,在校领导的关心与帮助下,我校成立了由区、校青年骨干教师组成的课题实验小组,制定了课题研究方案,明确了课题组老师的分工,对实验的指导思想、目标和任务、实验内容、实验步骤及实验管理等作了详细的安排,以期整个实验活动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开展。

2、组织学习,提高认识

很多实验老师对《品德有社会》课程性质的认识模糊,尤其对自己承担的实验更是一知半解,存在很多的困惑。为此,两年来,我们定期组织教师加强理论与实践经验的学习:认真学习课程标准,掌握教材实质,使教师进一步用理论充实自己的头脑,保证实验的顺利实施;在一年多来的时间里,先后组织实验教师到国家、省级课改实验区学习、听课并参与评课;组织实验教师参加省、市、区级的《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培训。通过学习,实验教师逐渐对《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有了清晰的认识:《品德与社会》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一门全新的综合课程,又是一个需要在借鉴、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创造的课程领域,尤其是品德与社会的课程资源开发研究是一个持续的、长期的过程,不是短时间内能完成的,同时,课程的成熟还必须有赖于广大教师的实践和共同参与。

3、抓好集体备课,体现课程理念

自参加课题实验以来,我们接触了大量的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使实验教师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对教育教学规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然而,理论如果不变成教师的教学实践,再先进也是没用的。

为了促进实验教师把理论转化为教学实践,我校以北师大版的品德与社会教材及相应的年级为重点实验对象,以点带面,有效地带动品德与生活及其它年级段的实验工作。定期召开课题研讨会,集中备课、听课、评课、反思。集中教研增进了教师间的交流与学习,并由专人记录,采用个人创意加减的方法,使每个实验教师的先进经验能够迅速地得以推广,积极地促进了《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实验与提高。

4、重视课堂教学,抓好理念的落实

课堂教学是课题研究的基本途径。新的课程理念提倡师生互动,强调师生交往,重视学生的直接经验对学习的影响,改变单纯接受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品德与社会》课尤其如此,要让学生动起来,在活动中去体验、去发现、去探索与教学内容有关的课程资源,就必须改变一成不变的教学方式,组织多种多样的教学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此,我校首次承担了由我校课题组老师执教的区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两门学科全课程的教学研讨活动,效果很好。另外,校内也经常开展不同形式的课题实验交流活动,或是组织研讨课,或是召开《品德与社会》课座谈会、听讲座,将新课程理念真正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去。

5、加强资料积累,体现实验的真实

品德与社会的课程资源范围广,内容多,涉及到方方面面,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去查找、收集、整理与应用。为了丰富课程资源,更好地为课堂教学服务,教师们投入了极大的热情与精力。低年级的学生在收集资料方面的能力较弱,很多老师都事先准备好大量的资料,以保证学生在准备不足的情况下,也能使活动顺利开展 ;中高年级的学生整理资料的能力较差,老师们就和学生们一起讨论、交流,将与教学内容关系紧密的课程资源加以整合;有的老师,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学习交通安全知识,利用节假日,带着便携式录像机,走上街头,录下所见的安全标志,并录下交通警察纠正违章者的镜头和交通警察对小学生的谈话,不仅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了安全标志的意义和作用,受到了交通安全的教育,也为课题实验的教学资源库留下了宝贵的资料等等。在全体实验老师的共同努力下,两年多的实验中,我们收集并整理了大量的资料,这些丰富的教学资源不仅真实地记载了我校课题实验成长的足迹,更展示了我校课题实验的累累硕果。

五、课题研究的初步成效

《品德与社会》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建立在开发教材、学生的生活经验等课程资源基础之上的,它必须遵循两个基本原则:①最优化原则。根据课程目标,在充分考虑课程成本的基础上,在可能的课程资源范围内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②适应性原则。课程资源的开发要充分考虑每个学生的特点、教师的自身特点、环境的特点,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促进每个儿童的发展。

在近两年的实验工作中,我校课题实验的重点工作是结合教材内容,针对学生实际和地方特色主要从因地制宜整合教材资源;体验生活借助社区资源;凸显特色挖掘校本资源;结合实际活用地方资源;拓展空间共享网络资源五个方面多形式、多途径地开发校内、校外的各类课程资源,并加以整合,有效地为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服务,在丰富课程资源的同时改变师生教与学的方法,提高师生教与学的能力,并由此总结了几条整合课程资源的具体策略和方法。

1、重组教材让教学更具实用性

教材的编写不可能对于每个地区的孩子来说都能体现“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的教学理念,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设计并开展教学而不应该照本宣科。在每学期新教材拿到手时,我们总是先和学生一起从宏观上去感受教材,根据学生的实际和需求,从微观上加以筛选和整合,这样的前期准备工作,不仅让学生对全册教材体系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而且还能让学科学习体现以人为本、突出重点、凸显特色的特点,正如叶老早所说:教材无非是例子。只有我们吃透编者的意图,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教材的主阵地作用。

2、结合活动与让教学更具探究性

《品德与社会》主张教学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获得经验,逐步提高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倡导探究、体验、感悟等学习方式。”为了形成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认识和研究社会的方法和技能,教材安排了大量的资料收集、观察、调查、访谈、实践、交流及研究性学习的学习活动,摈弃了传统的学习方式,更多地从体验、感悟、理解中让学生受到教益,提高学生的社会生活能力。教学时,我们有目的地将品社的教学活动与学校、少先队组织的活动相结合,和学生的家庭生活相结合,和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相结合,实验证明,这样的教学形式更有利于课程目标的达成。

3、扩展空间让教学更具现实性 《品德与社会》教学,应力求帮助学生将视野投射到社会生活的广阔范围,帮助学生将思维的触角伸展到人类活动的所有领域。因而教学活动决不能照本宣科,要注重和社会发展变化的联系。社会是发展变化的,与之相适应的道德标准、价值观念也是在发展变化的,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德性和社会性,就必定要关注社会的发展变化,特别是本地区的实际情况,所以将生活中鲜活的事例作为课程资源,一定能增强课程的现实性;要注重与学生生活环境的联系。《品德与社会》倡导学生以多种恰当的方式接触社会,学生生活的环境必然成为重要的课程资源,是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体验性学习重要的场所;要注重和学生生活经历的联系。《品德与社会》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课程对学生的教育是要回归生活,重视生活的价值。课程的学习以学生的生活积累出发,善于动员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并与课程的具体内容之间建立起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鼓励学生积极探究。以四上教材为例,虽然教材的内容在安排上尽可能地兼顾处于不同地区和生活环境的儿童的需要,但对学生而言,非鲜活的熟悉的学习资源,很难激发他们爱家乡、建设家乡、保护家乡的情感。为此,我们注重了对地方资源的挖掘,引导学生通过收集、调查、访问、讨论、探究等学习形式开展了“美丽的镇江”、“我爱家乡的特产”、“可爱的家乡人”、“镇江,我为你喝彩”等一系列的综合实践活动,带领学生去游览家乡的真山真水,领略奇丽的自然风光;品尝家乡的特色风味,感受浓郁的风俗习惯;讲解传奇的名人故事,挖掘古城的文化底蕴 ;描绘未来的美好蓝图,激发深厚的爱乡情怀。这些鲜活、多彩、真实可信的教学内容,不仅超越了狭隘的教材内容,让教学“活”了起来,而且改变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共同建构者。

4、充分利用让教学更具开放性

《品德与社会》是按照“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的思路设计的。随着儿童生活领域的扩大,特别是学习社区、家乡、祖国、世界这些生活领域,教室这个空间已经很难承载学习任务了,而体验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成为非常重要的学习方式。教材中很多建议开展的活动必须借助社区和家长等资源来达成目标,在实验中,我们注重了对这类资源的充分开发与利用,主要是通过调查,选取典型性的家长,如单位的负责人、有一技之长的人员、特殊行业的家长、社区工作者、校外的辅导员等,组成课程资源库,在实施相关课程学习时,寻求他们的指导和帮助。如请来了交警中队的中队长为孩子们进行交通标志的辩识、交警手势的模仿训练,并带领学生亲自感受“我是小交警”,让学生深入生活,体验甘苦,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

5、网络学习让教学更具自主性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发课程资源实现学习方式的变化,是课程改革研究的重点,也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借助网络平台,开发利用《品德与社会》课程资源,帮助学生在网上搜索素材性的课程资源,引导学生开展网上学习。网络学习拓展了教与学的空间。学生可以在网上共享一些资源,如采访社区工作人员,我们就把一个小组采访的实录发布在网上,其他小组通过阅读就能基本了解社区居委会组织的分工和职责。每个实验班都设计并建立了自己的班级主页,学生都有自己的个人主页,这样,学生就可以在网上开展交流,发布学习和研究的成果,寻求别人的帮助。教师在网上可以开展针对性的指导,了解学生学习的动态。网络资源的开发利用突破了传统课程的狭隘性,在相当程度上突破了时空局限。丰富的文字资料,生动形象的图片,充足的信息可以使人思路更开阔,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供了广阔的学习空间,更加丰富的课程资源。

在全体实验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校的课题实验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课题研究让教师和学生共同成长,卞晓云老师被评为区品德与社会青年骨干教师、市品德与社会中心组成员,并两次承担编写苏教版教材品德与社会的教学设计工作,承担过镇江市新课程优质课展示活动的教学任务及市、区、校级公开教学的任务,执教的《我爱爷爷、奶奶》一课在全国“小学综合课程的教材开发与实验研究”第四届研讨会上获一等奖:庄艳老师参加市思品基本功大赛获一等奖;张志霞老师获区思品基本功大赛二等奖;袁萃老师参加区品德与生活赛课获一等奖。实验老师撰写的多篇论文和课案设计及反思分别获全国、省、市、区一、二、三等奖或发表;实验教师还参与了开发校本课程资源的教材编写工作。

六、课题实验的反思

教学实践证明:课程资源直接制约着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学习方式,影响着学生的素质发展。在实施新课程的今天,教师必须成为学生利用课程资源的引导者,围绕学生的学习活动,引导帮助他们走出教科书,走出课堂和学校,充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在社会的大环境、大课堂里学习和探索!教学实践也证明,课程资源存在于我们教学过程的方方面面,课程资源无处不在,只要我们细心观察,用心思考总会发现对教学有用的资源,我们在使用现有的资源同时,也要不断发现、利用教学过程中生存的新课程资源,这样,就能达到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教育教学目标,使我们的教学活动更加丰富多彩!教学实践更证明,在合理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过程中,教师陈旧的教学的观念不断更新,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转变,教师的教学生的学的能力逐步提高。

过去,我们总在学生的头脑里,塞进成人为他们准备好的东西。今天,我们再也不能让学生拿着这张“旧船票”登上新世纪教育的“航船”,去重复“昨天的故事”。我们要善于开掘学生的潜能,相信每个孩子的学习能力,在适当的搀扶和“点化”后,帮助他们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用自己的耳朵倾听,用自己的心灵感悟,用自己的头脑思索。在今后的课题实验工作中,作为实验教师,我们还应该更加明确地树立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意识,善于深入挖掘资源,创造性地使用资源,要整合、提升资源的教育价值,认识到课程资源的利用应该做到为教学服务,课堂教学不能“为资源而资源”,资源利用不求花样繁多,但求切合实际。

第二篇:六年级品德与社会课题总结

品德与社会课题总结

这一学期我所教的《品德与社会》课的小课题是“对课堂教学评价实施策略”的研究,经过一个学期的实践,有收获也有需要改进之处。品德与社会课程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德育课程,该课程的核心价值是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如何通过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来促进该门课程的实施,是该课程实施过程中重点研究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之一。因此,建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新的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是当前小学德育课程改革中非常迫切的任务。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对小学原有的思想品德课程,社会课程和活动实行高度整合的基础上产生的一门综合课程。随着课程实施的不断深入,教师的“综合”意识逐渐增强,但在进行教学时还难以摆脱分科课程的模式,有的教师只是简单地将课程中曾涉及的各学科知识拼凑叠加在一起,或者就品德教育而进行单纯的道德说教,或者是按照社会科的内容体系进行单纯的知识灌输,从而导致课堂教学变得机械和生硬,还有的教师过多地注重形式上的“花架子”,在教学的组织形式上大做文章,虽然课堂看似与以前不同了,但教师对教学内容的传授和教学评价的实施依然沿袭分科课程的方法,导致了品德与社课程的“四不象”。

许多教学准备的不充分和计划的不科学造成德育渗透的低效;传统课堂教学评价的弊端严重制约着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资源的贫乏和低效使用限制了教学收获的有效性;教学没有丰富的教学收获,教学没有顾及学生在学习中知识和能力以及个性发展的实际需要。教学设计严重束缚了教学中的灵活性和变通性。教师没能很好地成为学生学习探究的促进启发者、合作指导者、评价者。如何在课堂教学中选择和采用有效的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率,减轻师生负担,使新课改的理念真正落实到实际教学中去,是教育教学取得实效的关键举措。在课程改革背景下,根据《品德与社会》课程特点和内容,结合德育教学的具体实际,研究和实践《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即时性评价的教学策略,一定会对我校实施课程改革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第三篇:小学品德与生活课题研究第一阶段总结

小学品生、品社课程教学策略实验研究第一阶段性总结

我们的“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课题历经半年时间,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果,留下了一串坚实的足迹。下面,我们将课题的研究情况做具体汇报。

课题研究采取的措施:我们组织教师在形式多样的课堂教学活动中,研究提高学生德育素养的策略。改革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始终是我们课题研究的轴心环节。

开展各种教学竞赛,推进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在创建新的校本教研制度的基础上,我们还形成了“培、研”一体的区本教研制度。在区本教研中,将自培与他培相结合;总结交流先进的课堂教学经验。以此提高整体的课题研究水平,教学策略在多层次的教师课堂教学活动中逐步生成。

开展各种教学竞赛,推进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实验教师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三课”竞赛之中,教师在课堂竞教的活动中,并且,在竞赛过程中,群策群力,利用集体的智慧,形成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以此进一步推进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③

抓准教学重点,深化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我们着重在“学科课外活动”、“课堂教学模式”、“品社教学的策略优化”进行学科研究。课题研究的成效:

1.教师的教育观念明显改变 半年来的研究与实践,使品社教师对素质教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学科教学范围由单一的课堂向丰富多彩的生活转变;育人方式由封闭向开放、主动活泼发展的方向转变质量观评价观向从单一的成绩向全面和谐的发展方向转变。师生共同构建了平等、和谐、民主、互动式的新型关系。

2.课堂教学效率显著提高

教学中心由以教为主转变为以学为主,教师以学生为本;以开放生成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唤起他们个主体意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并从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和认识水平出发,精心选择教学方法,认真组织课堂教学。使品社教学过程成为师生情感共融、价值共享、共同创造、共同成长、共同探求新知、共享生命体验的完整的生活过程。

3.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大大显著提高。

许多学科教师撰写论文、参加省市备课均获学科领导与专家的好评。说课、上课竞赛佳绩频繁。值得思考的问题:

课题实验教师对学生评价策略的研究力度尚显不足。我们还将在此继续迈出坚实的脚步,走出适合小学品生、品社课程教教学之路。

第四篇:品德总结

五(3)班《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总结

(2012-2013学第一学期)

本人承担五(3)班《品德与社会》的教育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按照课程特点制定实施了教育教学工作计划,对学生进行了一系列的教育。现就对这学期《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工作进行总结。

一、明确课程性质,全面把握课程目标

本课程将“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做事,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定为总目标,实现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培养的内在统一,尤其关注正确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和行为规范的养成,使学生既学会做事,更学会做人,在做事中学做人,在做人的指导下学做事。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能全面把握目标,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从而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会做人。

二、让品德教育回归生活,突出课程的经验性。

道德不是抽象的概念,它存在于生活之中,由于社会生活中处理人们相互关系的需要才产生道德。同时,社会常识和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也只有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儿时的生活经验会给人的一生带来深远的影响。因此,我们在上课时都特别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都以贴近儿童生活,反映儿童需要为根本。让儿童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感受社会生活的美好,懂得社会生活的规范,掌握参与社会生活的知识和能力。

三、追求教学的有效性,打好做人的基础

小学思品课是一门教学性、情感性很强的课程。“激性、明理、导行”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三要素,而激情则是重要因素。因此,思想

品德课更要摒弃空洞说教,注重情感教学,引导学生以积极的情感体验参与教学的的各个环节,在愉悦的心情状态中学习、掌握、深化道德认识,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与行为习惯。

在教学中,我依据教学特点和学生实际,利用教材中的故事激发学生情感的因素,力求把课导得巧妙、新颖、有趣,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使学生的学习情绪不断高涨。学习明理是思想品德课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我主要通过学习课文、分析归纳,让学生悟出道理,初步形成道德意识,而情感是在认识客观事物中产生的,“知之深,受之初”,因而在学生学文明理过程中,形成道德认识前后,因势利导地激发学生道德情感。例如精心设计一些富于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并借助假设、联想、想象、角色互换等心理体验,把学文与明理,知识上的接受与情感上的认同有机结合起来。

四、不足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我应进一步加强学习,更新观念。在课堂教学时应把教学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上(搜集材料的能力、阅读能力、理解能力、运用能力)。

2013-1-9

第五篇:品德总结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学工作总结

小学思品课是一门教学性、情感性很强的课程。“激性、明理、导行”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三要素,而激情则是重要因素。因此,思想品德课更要摒弃空洞说教,注重情感教学,引导学生以积极的情感体验参与教学的的各个环节,在愉悦的心情状态中学习、掌握、深化道德认识,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与行为习惯。

在教学中,我依据教学特点和学生实际,利用教材中的激发学生情感的因素,力求把课导得巧妙、新颖、有趣,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使学生的学习情绪不断高涨。

学习明理是思想品德课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我主要通过学习课文、分析归纳,让学生悟出道理,初步形成道德意识,而情感是在认识客观事物中产生的,“知之深,受之初”,因而在学生学文明理过程中,形成道德认识前后,因势利导地激发学生道德情感。例如精心设计一些富于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并借助假设、联想、想象、对色、角色互换,心理移位等心理体验,把学文与明理,知识上的接受与情感上的认同有机结合起来。

学生要将学文明理中形成的道德认识化为具体实践中的道德知为,“辩析导行”十分重要。我根据学生认知水平和教材重难点,有的放矢地设计一些富有思考性、启发性、导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辩析正误,从中提高道德判断能力。

注重实效情感的评价标准。小学生由于受年龄、家庭和周围环境的影响,对道德评价标准难免存在片面性和局限性。因此,导行阶段的教学首先借助教材,从理性的角度向学生阐明社会主义的道德观念、道德行为和是非标准,但仅有这些理性的标准是不够的,还必须在学生的情感世界里树立起情感的评价标准。通过介绍一些英雄或老一辈革命家等具有高尚道德的人和事,让学生真切感悟到什么叫高尚,什么是自己应该学习的榜样。在指导学生学习英雄人物时,不仅让学生了解英雄人物具备什么样的高尚品质,而且让学生记住英雄人物的主要事迹和一些感人的细节。让学生从活生生的、真实可信的事例中感受英雄的伟大,从而产生热爱英雄人物之情。

动情用理,辩析导行。我根据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动情用理导行,让学生心服口服,入耳入脑。例如,有道辩析题:“国产的东西都不如进口的东西好”。学生争论很激烈,最后教师从国产名优产品为国争光,假冒伪劣产品败坏名声,外国的东西并非样样都好,这三个方面激发学生爱国产物品的情感,引导学生澄清思想,统一看法,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良好的思想品德体现于具体的道德实践,在导行训练和实践中,让学生不仅巩固道德的认识,培养道德行为和能力,而且萌生崇高的道德情感。我热情鼓励,积极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让学生产生成功的欢乐情感体验,从而顺利地实现课堂教学的标。

2010-2011第二学期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总结

四营学校 赖发菊 2011-7-7

下载品德课题总结word格式文档
下载品德课题总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品德总结

    2016—2017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总结 李家庄小学:王云飞 一、德育成绩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

    品德总结

    五(3)班《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总结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 本人承担五(3)班《品德与社会》的教育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按照课程特点制定实施了教育教学工作计划,对学生进行了一......

    品德总结

    长沙县暮云镇中心小学2013年下期总结一年级《品德与生活》教学工作总结 本学期,一年级的《品德与生活》是由我担任的,现将这一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开学初,我认真学习《课程......

    品德总结(精选)

    今年,我担任三年级前1—6班班的思想品德课,在工作中我爱岗敬业,努力奋斗,始终以认真、严谨的的态度,勤恳、坚持不懈的精神从事教学工作。现在做一个简单的总结来结束本期的教育工......

    品德总结

    五(2)班《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总结 (2013年秋)本学期我担任五(2)班的《品德与社会》的教育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按照课程特点制定实施了教育工作计划,对学生进行了一系列的教育。品......

    课题总结

    课题工作总结 “我要学------三段一思” 教学模式是清河区教师进修学校2010年所承担的省级科研课题的课题。经过一年多的实验,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下面就历史学科的特点做......

    课题总结

    今年,我校顺应时代发展趋势,遵循素质教育的规律,结合学校教育教学的实际,及时而广泛地开展了数学“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的课题实验活动,经过研究和实践,已初步取得了较为丰硕的......

    课题总结

    绿怡小学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 (2012——2013第二学期) 这学期来,我校深入进行《随笔化写作》和《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两个子课题的研究。收到了预期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