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参观实习报告

时间:2019-05-12 11:26: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北京参观实习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北京参观实习报告》。

第一篇:北京参观实习报告

北 京 实习报 告

班 姓 学

级:名:号:

本次去往北京的参观实习,我满怀热情,在那里我们用图片见证记忆。使我们增长见识,受益匪浅。作为装饰工程的学生,我们理应对各种建筑有一些了解,虽然不能走遍世界的每个角落,但总要通过各种途径进行了解,开拓眼界显得尤为重要。这次北京之行,在感叹建筑的宏伟之余,不免产生崇敬之情。此外,还进一步认识中国古建筑,感受城市建筑多样化。

第一天我们先奔向天安门,参观故宫博物院。当我到达天安门城楼前,觉得人生很多梦都是可以实现的,即便在之前显得那么遥远。

故宫是明清两代的皇宫,又称紫禁城。东方宫殿建筑的代表、世界宫殿建筑的典范!故宫给我的最大的感受这是无论与比的建筑杰作,故宫建筑群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单说建筑本身,它代表着中国古代建筑艺术,无论是从建筑的规模,单体的大小,精致程度,材料,及各种手法来说,它都是中国古代建筑的杰出代表。故宫采用的是前朝后寝的布局方式。故宫里的雕刻也同样令我震惊,能够很真切的感受到古人的技艺高超,同样体现中国劳动人们的智慧。

王府井小吃街是北京及各地名优风味小吃的荟萃之苑,位于王府井大街好友世界商场的南侧,是一家专门经营北京及各地风味小吃、旅游纪念品、民间工艺品的市场。

王府井不同行业的商店各以独有的经营特色而赢得声誉。王府井大街东侧联结着繁华的东安门商业街和东黄城根市场街,使得这一商业街区热闹非凡。

紧接着第二天,我们一行来到了北京798艺术区,这里有许多画廊、艺术中心、艺术家工作室、设计公司、餐饮酒吧等各种空间的聚合之地。有许多的设计、出版、展示、演出、艺术家工作室等文化行业,也包括精品家居、时装等服务性行业,成为了艺术家及设计师的聚居地。

后来又来到了北京宜家,看到了许多办公,家常用品。宜家品牌始终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联系在一起并秉承“为尽可能多的顾客提供他们能够负担,设计精良,功能齐全,价格低廉的家居用品”的经营宗旨。

又参观了三里屯,三里屯酒吧街是北京夜生活最“繁华”的娱乐街之一。是居住北京地区的老外们以及国内名流大款经常光顾的地方。这里灯红酒绿,人流熙攘,流光溢彩映衬着大都市喧嚣与奢华。一直以来三里屯酒吧一条街总给人一种“雾里看花”的感觉,谁也看不清它的真实面目,谁也不能给它下一个准确的定位。

第三天去颐和园。基址规模宏大,园林的选址自由,颐和园内的建筑富丽堂皇,园林内部的建筑等有浓重的皇权象征寓意,全面吸收了江南园林的诗情画意!刚刚迈进颐和园,广阔的昆明湖出现在眼前,迫不及待的想继续寻找我们平时在书本上看到的建筑,走进颐和园,知春亭,十七孔桥,佛香阁等陆续出现在眼前。首先昆明湖,颐和园内最主要的湖泊,占全园面积的四分之三!虽然有江南水乡特色的苏州街我们没有去成,但是颐和园的景象已经让我们大开眼界了!一圆明园还有个显著特点,就是大量仿建了全国各地特别是江南的许多名园胜景。还有角遗址可看,但没走到最近。

国家大剧院外部为钢结构壳体呈半椭球形,造型新颖、前卫,构思独特,是传统与现代、浪漫与现实的结合。一池清澈见底的湖水,以及外围大面积的绿地、树木和花卉,不仅极大改善了周围地区的生态环境,更体现了人与人、人与艺术、人与自然和谐共融、相得益彰的理念。

鸟巢孕育着生命,象征着活力,寄托着人类对未来的希望,夜色下显得更加辉煌。

水立方给人一种通透的感觉,给人以轻盈纯净的感觉,蓝色流动的水一样。

本次北京认知实习,开拓了我们的视野,对我们以后的设计有着积极的作用,开拓我们的设计思路,使我们更加大胆的追求创新。不断的寻找适合我们自己文化的建筑。我们多少学会从环境社会经济工程等多方面观察分析城市建设,体验了北京的城市形态,一些建筑的尺度,这些都将在今后的工作中起着积极重要的作用。

第二篇:北京故宫参观实习报告

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是全国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是世界著名的古都和历史文化名城。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发源地,北京在不断地建设中体现着他特有的历史文化名城传统风貌。

以故宫为中心,南起永定门,北至钟鼓楼,绵延7.8公里的南北中轴线,形成严谨、对称的城市格局。平直齐整的棋盘式街道网和楼、坛、庙、亭、塔构成丰富的街道对景。绿树掩映下的大片青灰色平房四合院,绿荫碧水,烘托出红墙黄瓦的皇宫,形成统一协调而重点突出的城市色彩。以平房四合院群为依托,以景山万春亭、钟鼓楼、正阳门、永定门城楼等建筑为控制点,形成起伏有致的城市轮廓线和平缓开阔的城市空间。六海园林水系和长河、通惠河等旧城外河流构成了与城市沿革密切相关的河湖水系。

北京在城市建设上一直秉承着“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理念,积极探索着不断加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的有效方法。

故宫鸟瞰图

失落的宫阙

——无法重生的北京故宫

从图片到实景,从理论到实践,知识在疑点一旦发散中收敛,抛开课本,在故宫的中轴线上我感受着古代帝王带来的中国古建。

高大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下,我顺着中轴线想天安门望去,那代表着整个中国的标志性建筑,以他宏伟的气势震慑着每个人。优美的重檐歇山屋顶,大红的建筑色彩,作为故宫的皇城正门,她依然风采不减。门前的白石华表,金水河

桥,在这里形成了第一个建筑高

潮,和天安门一起留给人们难以抹去的印象!

进入天安门,是一区较小的庭院,尽端是体量、形式和天安门相同的端门,一个简单重复,让我感受到的是天安门的宏伟和艳丽。穿过端门,又是一个比较狭长的院落,午门就坐落在庭院尽头。除了午门丰富的轮廓和她及其宏伟的体量,基本上也没有什么可称道的了;残破灰秃的墙身,似乎已经无法正常启闭的大门,屋顶瓦片的颜色也杂一时间的消逝中一点一点地消失。端门,她就像个年迈忠贞的卫兵永不服老的看守着紫禁城!独特的木结构经历了几百年的磨练还显得是那样牢固。方形的角楼、阙楼在门前围成一个近方形的空间,形成了故宫的第二个高潮,同时她也是一个开端,预示着另一“乐章”的开始,故宫全局的最高潮——太和殿!穿过午门,眼前一亮,比端午门所处庭院要大好几倍的太和门庭院使人豁然开朗,但就这么进入最高潮部分的话,不免有些唐突,生硬。于是,金水桥的重复带来了天安门前的“前奏”但院落空间变大变宽,使人感到不安,明显比端午门体量小很多的太和门便对这门前的大空间进行了“收”的工作,这一放一收自然而然的将人们引向高潮,为了更好的过渡,太和门通过台阶的上和下,进一步的预示高潮的到来,在走台阶的过程中做好了迎接故宫最高潮的准备。

跨过两道门槛,穿过阴暗的太和门,曝晒在烈日下的太和殿显得无比沧桑而又颓废,曾经的红墙金瓦已荡然无存,只有残垣破瓦在湛蓝的天际线上回首着已经逝去的辉煌。我久留于太和殿前,感受身为最高等级大殿应该带来的华丽,金碧与辉煌,基于时间的磨灭,人为的破坏以及自然的侵蚀,我完全感受不到太和殿至高的地位。周围安排的辅助建筑,经过修复,在色彩的冲击上又远远胜过了太和殿,太和殿在时间的回廊中“死”去了!太和门金水桥重复前奏 尽管如此,太和殿仍然以她独有的一些装饰显示着她在故宫中举足轻重的地位!

从太和殿广场望去,太和殿宏伟的体量、高大的台基、开阔的空间,使她看上去即敦实又稳重,让人们知道作为故宫的最高潮,她是当之无愧的!整个太和殿以及附属的建筑群在建筑处理上,应用以小称大,以低称高等手法突出主体。太和殿用三层汉白玉须弥座,配有栏杆、螭首,显得奢华;附属建筑的台基相应的简化和降低高度,保证太和殿的突出地位,有种“皇帝坐朝,群臣俯首”的感觉。太和殿前可容纳上千人的广场 再说屋顶,自然,顶级大殿要使用最高级屋顶形式——庑殿顶,再加之重檐,呵!这就是最高等级大殿的待遇,周围的陪衬品就按歇山,攒尖,悬山,硬山的的等级依次使用。这还不够,屋檐处的吻兽以及斗拱上檐出四跳,下檐出三跳的设计,主要殿门之前还用铜狮龟鹤,嘉量等建筑小品和雕饰作为太和殿十一开间这般大体量尺度的陪衬物,这所有的一切都显示的是皇 权之神威。可鸟瞰故宫的景山小亭 尽管是这样,岁月的痕迹仍然难以抹去,在感官上,故宫已无法再现她的绚丽璀璨,金碧辉煌了,我们能感叹的也只有她巧妙的建筑布局以及时间都无法摧毁的结构!

俯视故宫,那严谨规整的轴线布局确实显示着皇家的浩荡!但她的金碧辉煌却在时间的流逝中一点一点地被冲淡了!

第三篇:北京参观实习

参观实习报告

一、实习时间

2012年3月19日——2012年3月23日

二、实习安排

2012年3月19日:抵达实习地点北京

2012年3月20日:上午参观解放军歌剧院,下午参观八一电影制片厂

2012年3月21日:上午参观中国电影博物馆,下午参观798艺术区

2012年3月22日:上午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下午参观国家大剧院

2012年3月23日:自由参观活动时间

三、实习目的

作为一名建筑学学生在设计任何一个建筑,都应该对该建筑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和了解,无论是理论上的认识和了解,还是眼见为实亲身体会,这个都是十分有必要的。这学期最主要的设计任务是戏剧影视娱乐中心设计,对于一个大体量的公共建筑,初次接触的我们总是疑惑难解,没有一个具体的认识是很难在设计中打开思路的。因此学校安排的这次参观实习,一方面是为了让大家对影剧院有一个直观具体的了解,从而更好地去做好影剧院的设计。另一方面也是提高同学们对建筑体量、建筑形体、建筑质感、内部空间感、功能上的联系以及结构上的变化上的认识及感受,每一个优秀的建筑中其细节永远是值得我们去欣赏和去学习的。

四、实习过程

远在去北京实习之前同学们就已经开始讨论商量北京有哪些值得一看的建筑或有哪些值得一看的景观,从无所不知的百度上研究北京的地图,探讨怎样花最少的时间去游览更多的地方。实习之前的动员大会,在老师的叮嘱和建议中,我们大家对此次实习又有了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这次实习是一个通过实际工程让我们更进一步了解建筑的机会,让我们在具体案例中体会发现理论与实际的差别,而不是单一的来源于课本知识。设计这门学科所需要设计者具备的不仅仅是理论知识,更多的是对实际工程中问题的发现和解决。理论知识我们往往只知道形式化的标准化的东西,而无法具体形象化到实际生活中,这是不可取的。因而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建筑在实际工程中所呈现的样子,更好地欣赏建筑存在的魅力和意义。学校安排提供的这次实习机会可谓是十分及时和难得的学习实践的好机会。我相信这次实习同学们都会有很大的收获的。实习前一天晚上整理好出发所需的行李,在舍友的讨论声中入睡。2012年3月19日

星期一

早上7点出发踏上开往北京的列车,前前后后都是相识的同学朋友,一路上可是欢声笑语。下午一点半左右到达了北京西站,这才发现北京的交通那叫一个混乱,由于指路的失误导致大家绕着西站转了几个来回,最后总算顺利找到所要乘坐的公交车。到达集合地点后,在老师的安排下解决好了住宿问题,一切准备就绪之后就开始自由行动。有的同学在宾馆休息,有的同学就在百度的帮助下开始的他们的游览,为北京的公交事业做了不大不小的一个贡献。

2012年3月20日

星期二

由于大家都对北京的交通不了解,班里讨论之后决定集体行动。早晨的气温不高,带着初春的一丝丝寒意。早上8点同学们准时来到约定地点集合,一路问着百度一路问着行人总算是顺利的解决的交通的困扰,准时到达了第一个参观地点的目的地:解放军歌剧院。

该歌剧院位于北京北二环积水潭桥边,西面是时尚的新街口商业中心,东面是美丽的什刹西海湖畔,与它比邻而居的是郭守敬纪念馆。

正式进去参观第一个到达的是大剧场的舞台部分,得幸于该歌剧院的工作人员的讲解和介绍,我们参观了非观众人员所能到达的区域,对该建筑我们有了一个更具体的了解和认识,知道了解放军歌剧院总占地面6534平方米,内含大小两个剧场。其中大剧场为上下双层,共800位豪华坐席,小剧场采用独特的空间设计概念,另有大、小2个舒适的贵宾休息室。剧院从舞台到观众席乃至每一个细节的设计,都本着尊重每一位观众的理念;清晰、互动的视觉感受和高品质的听觉效果能给观众带来精致独特的艺术享受,打造出人性化的剧院形象。

解放军歌剧院的舞台设施先进,可以分为主舞台、后舞台和左右两个侧舞台,舞台顶高20米,深18米;台口高8米,宽14米。其中主舞台具有三块大升降台。同时还具备可容纳双管乐队的升降乐池。演出后台共有包括VIP贵宾室在内的8个化妆间。舞台与观众席的位置、大小,都可以根据每次演出活动的不同需要,任意施展想象,它简洁的构造和可以随意调整的位置关系,给创作者带来无限灵感。无论是走廊、墙面、还是化妆间、休息区看似一个没有装饰的地方却包含着建筑建筑师独具匠心的巧妙构思和声学建筑师的精雕细琢。

解放军歌剧院之后我们又乘车来到了“八一”电影制片厂,我们在工作人员的带领和解说下参观了“八一”电影制片厂厂史馆。走进“八一”电影制片厂厂史馆,展厅正中央有一个长长的红色楼梯,被称为红地毯,有53阶,象征着从建厂到开馆53周年。

厂史馆上下三层分三个展厅。最高一层是第一展厅,这也是为什么一进门就设一个长直梯让大家先上三楼参观第一展厅,展厅放了八一厂历史中各界党政军领导接见和参观八一厂的历史照片,还有八一厂历史上璀璨群星和奖杯。第二展厅在中层,记载了八一厂历史上拍摄的各类影片,第三展厅在第一层,展示了影视道具、场景设置等。

参观完“八一”电影制片厂厂史馆,我们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有幸来到放映厅,这里有两个大的放映厅。我们参观了其中一个厅,老师为了让我们更了解剧场设计带领我们走进放映室参观了一下其构成,还现场体验了一下视听效果。就这样一天的参观实习结束了。

2012年3月21日

星期三

在车上颠簸了好几个小时终于来到了中国电影博物馆,印入眼帘的宏伟大气的大建筑,有特色的大门入口。该电影博物馆占地65亩,建筑面积近38000平方米,展线长度2970米,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国家级专业博物馆,为纪念中国电影诞生100周年而建的标志性建筑,也是展示中国电影百年发展历程、博览电影科技、传播电影文化和进行学术交流研究的艺术殿堂。

进入大门,博物馆内部空间高大,广阔。几个功能区亦分亦合。设计者在统一、中性的黑色背景上,根据建筑的内部公共空间的位置分别开辟一片大型彩色玻璃面。红、绿、蓝、黄分别代表的展览、博览、影院、综合服务四个功能区域。中央大厅左侧是展览部分,这是一个圆柱型大厅,能够不断的变换色彩的中央圆厅环形墙壁,华美鲜艳;电梯内的装饰灯流光溢彩,让观众在游览过程中体验视觉享受带来的惊喜。沿墙面有螺旋型的步道可以上到2、3、4层各展馆。当然也有电梯和自动扶梯和楼梯可行。馆中共设有20个展厅,介绍中国电影百年发展历程以及电影科技博览。另有临时展厅、报告厅和多功能厅。馆内还设有巨幕电影厅、数字电影厅、三个35毫米电影放映厅。12点的时候很多同学也亲身体会了3D的巨幕影院的视听感受。

结束电影博物馆之行,下午我们来到了798艺术区。798指代的是这一艺术区引申出的一种文化概念,以及LOFT这种时尚的居住与工作方式。它的部分建筑采用现浇混凝土拱形结构,为典型的包豪斯风格的建筑。798是大量艺术家工作室和当代艺术机构的天堂,从而开始大批进驻“798艺术区”,成规模地租用和改造闲置厂房,逐渐发展成为画廊、艺术中心、艺术家工作室、设计公司、时尚店铺、餐饮酒吧等各种空间的聚集区,使这一区域在短短的两年时间里攫升为国内最大、最具国际影响力的艺术区。在798我们能看到各式各样的建筑,而且还是闲置工业厂房经改造后,“变身”为新的建筑艺术品,在历

史文脉与发展范式之间、实用与审美之间与厂区的旧有建筑展实现统一。

斑驳的红砖瓦墙,错落有致的工业厂房,纵横交错的管道,墙壁还保留着各个时代的标语。历史与现实、工业与艺术在这里完美的契合在了一起。2012年3月22日

星期四

上午我们来到了中国国家博物馆,该馆位于北京市中心天安门广场东侧,东长安街南侧,与人民大会堂相对称布局,是一座系统展示中华民族文化历史的综合性博物馆,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之一。国博藏品数量为100余万件,集收藏、研究、展览于一身。

在进入国家博物馆时我们能发现进出安检非常严格,步入国家博物馆后可见很大的一个共享大厅。其中地上共有三层展厅,南北对称。超过1000平方米的展厅有49个,其中,最大的展厅为地下一层的常设展览(古代中国)所在的展厅,面积为10000平方米,单层高度近40米。其中艺术长廊“南北轴线”长330米。在博物馆里我们有幸见识到古今中外的各类展品,从而增长了我们的艺术见解。

下午我们参观的是中国国家大剧院,由国家大剧院主体建筑及南北两侧的水下长廊、地下停车场、人工湖、绿地组成,其中主体建筑10.5万中国国家大剧院标志平方米,地下附属设施6万平方米。

中国国家大剧院高46.68米。由法国建筑师保罗·安德鲁主持设计。国家大剧院外部为钢结构壳体呈半椭球形,平面投影东西方向长轴长度为212.20米,南北方向短轴长度为143.64米,建筑物高度为46.285米,比人民大会堂略低3.32米,基础最深部分达到-32.5米,有10层楼那么高。

大剧院南部入口与北部入口“水下走廊”一起延伸至地下6m之处,观众通过水下长廊进入大剧院。采用出了一套叫做“中央液态冷热源环境系统”的装置,来保证一年四季“碧水映明珠”的理想成为现实。

大剧院主体建筑由外部围护结构和内部歌剧院、音乐厅、剧场和公共大厅及配套用房组成。大剧院可供参观的一共有5层楼,每层都颇具特色,在地面层坐落着三幢建筑:中间为歌剧院、东侧为音乐厅、西侧为戏剧场,三个剧场既完全独立又可通过空中走廊相互连通。歌剧院、音乐厅和剧场,它

们由道路区分开,彼此以悬空走道相连,恍若在水面上的地面建筑是一个巨型壳体,覆盖、庇护、包围和照亮着所有的大厅和通道。建筑物在水面中的倒影构成了大剧院的外部景观。

国家大剧院主体建筑由外部围护结构和内部歌剧院、音乐厅、戏曲场、小剧场、公共大厅及配套用房组成,她将传承中国文化、展示世界文明,为艺术的发展、教育、普及搭建更为广阔的舞台。

四、实习心得

在这短短一周的实习中我们收获到许多课本所不能交给的知识,也让我们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也为将来我们在学习上有了一个指引,去加强和增长自己的见识。

我想实习之后同学们应该会更加重视学校的学习机会,也为将来毕业工作而做准备。同时在平时的生活中大家也会更加注意和体会各个建筑的特点,在日后的设计中能够加以借鉴应用或扬长避短。相信在设计能力上会有一个很大的提升。

第四篇:参观北京建筑的实习报告

暑假北京写生实习报告

——11建筑学

2013年7月12日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踏上了写生的行程,开始了令人难忘的北京之旅。

记得那时还正值盛夏,经过漫长的候车,我们已迫不及待地奔进了火车。短短的两分钟内,大家便已找到各自的座位安顿了下来。果然是时代青年,上车的节奏就独具时代的高效性。

大概因为是始发站,车上还不致一片狼藉,我站起身放眼望去,几近半截车厢都是我们同学,顿觉温馨之感涌上心头。从高中算起,我已做过十多次的火车,每次都是一个人的旅途,除了大一寒假回家那次车上遇到过一个同学外,十数次的乘车都不曾遇到过熟人。若是侥幸能在车上遇到个老乡,我就已觉格外亲切,这次看到半车厢的同学,似乎有种家的感觉。虽然此去北京路途遥远,但一路上车上充满了欢声笑语,因而并不感觉时间漫长。7月13正午,就在我们几醒几睡之后,便到达了我们期待已久的目的地,首都北京。穿过熙熙攘攘的地下过道,来到了一家美国烤肉店前,看着 长长的人群排队进店,心里有了几分焦躁也多了些许的期待。我们都在期待,期待北京会有怎样的盛宴来招待对于我们这些大多数还是首次抵都的“乡下少年”。在期待中我们窃喜,再窃喜后我们无语。我们期待的盛宴竟已满桌的青菜清汤而宣告结束。莫非这就是传说中的“老北京风味”,本着试吃的心态,我们以浅尝辄止的方式完结了“盛宴”,之后迅速的离场也为后面即将要试吃的游客腾出座位。来不及回想刚才的“美味”,也顾不得休息片刻,我们分成两拨登上了大巴前往参观此次第一站国家博物馆。司机师傅应该也是位“老北京”,熟知城内路线,不一会就在国家大剧院附近停车了。

1.国家大剧院

来北京我们首次见到的知名建筑就是国家大剧院,圆润的躯壳在阳光的照耀下散发着银光,这是我想到之前在某本书中看到过的光亮式建筑。在大剧院旁还造了一个人工湖,平静的湖面与大剧院交相辉映,别有一番风境。听老师说,但凡采用大面积玻璃幕墙的建筑附近一定设有水面,这是从节能与造景的角度考虑的。国家大剧院做了下沉处理,因而高度比人民大会堂要低,据说是因为人民大会堂为国家的重要建筑,赴京其他的任何建筑视线上均不能将其遮挡,因而各建筑高度都将受其限制。这里我看到了任何建筑都必须在符合城市规划的规定之内建造,否则便是不合格建筑。城市 规划的规定便是建筑不可违背的法典。对于从事建筑的人必须得熟知当地的城规,以期做得合格的建筑。

2.国家博物馆

穿过国家大剧院前的马路,便来到了国家博物馆。

国家博物馆远比我想象中的要大的多,虽不知其实际高度,但如前所述,它的高度肯定要比人民大会堂要低。可它给人高大的感受远胜于人民大会堂,我想这得益于建筑师采用的设计手法。虽是一个形体,却采用了线条式的方式来表现,横纵方向均现深远,再加之纵向线条与高度架空的结合使用,使得博物馆的高大之感表现得更加强烈。在建筑表现手法中,我们学过体量与立面的处理,建筑给人的感受源自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一种是建筑实际的尺度,一种是建筑师运用某些手法营造出来的氛围。对于博物馆,我想它受后种因素的影响更多。至于博物馆的内部陈列,摆放的多是一些文物古迹,以鸦片战争,戊戌变法,侵华战争的题材居多,次之便是近代我国在航天领域取得的辉煌成就。参观博物馆的各文物时,我的脑海里充斥着某种强烈而又模糊的感受;历史屈辱,弱肉强食,不忘国耻,奋发自强,忠于祖国,勤于建设,光复大中华。是的,这就是博物馆,它不同于寻常建筑,它叙述着历史,唤起一代又一代人心中的记忆。这对于我们以后若是从事博物馆的建设做出了指导,博物馆的建设因尊重历史,了解历史,这也是此类建筑能赢得公众认可的不二法则。曾听人说,若要了解一个地方的历史就去参观当地的博物馆,以博物馆来代言历史,可见博物馆这类建筑的重要性不同一般。

3.正阳街

们随即在正阳街稍作了停留。正阳街是条消费街也是条观赏街,给我的感觉是既贵且美。贵是因为我们逛了整条美食街,竟未尝一口美食,着实太贵,消费不起。可能是像北京这样的大都市这样的街只适合有钱人来消费吧,而我等屌丝观光下就够了。说到观光,正阳街给我的感觉是一种古朴又现代的美,街口的部分房屋仿照了古建筑的形式,之后的房屋就像是沿袭民国的风格而建造。仿民的建筑采用都是灰色的墙体,透露出古朴的风味,凹凸的墙面错落的窗洞有分明的表现着现代的气息,像是在彰显着秉承历史又立足现代的文物保护理念。

7月13下午,在参观了国家博物馆之后,我4.故宫

7月14,我们一早起床奔赴明清紫禁城。

终于来天安门了,很小的时候就在电视上见过天安门了,长这么大都一次看到上面毛爷爷的画像,心里抑制不住的激动啊。以前只是在课本上听说过人民英雄纪念碑,只是知道它很高很大,去年上课时才听老师讲到它的设计采用了下大上小收缩的 手法,在巨大体量下依然呈现出高耸之感,不禁对其设计者在当时不太先进的时代就具有高深的智慧而叹服。这次有幸目睹纪念碑,更为钦佩。

在纪念碑前拍照留念之后,就前往了故宫。故宫作为明清皇宫,吸引了数以忘记的游客前来参观,来往行人络绎不绝。

故宫规模庞大,举国之财力毕尽于此。故宫的殿宇均是采用的重檐庑殿顶,台阶级数十级以上,雀替走兽均是古建制度的最高级别。故宫殿宇众多,都是按中轴对称布置。这一切的一切只在宣告一件事,皇宫等级森严,皇权至高无上!在这里,我看到建筑不仅仅只是讲究造型满足居住的府邸,亦是权利与地位的象征。

在进入殿堂里去,我看到了金碧辉煌,珠光宝气,感受到了帝王家的奢华生活,不仅思忖,难怪历朝历代为了王位争个你死我活,甚至不惜兵戎相见,挑起战争,置人民生死于不顾。

但当我进入珍妃馆见到珍妃井听说珍妃惨死的事迹后,不禁感叹,皇宫内的勾心斗角,人心险恶。皇宫高墙,深宫内院,困住的不单是人的行走,禁锢的是人心。说到这里,我庆幸自己生活在现代,庆幸自己没有生在那个年代,庆幸自己没有那些与生俱来却无法摆脱的命运。

5.王府井 在参观完了王府井之后,我们去了北京最繁华的街,王府井。

高楼大厦,商场云集,街道宽广,地面干净,王府井甚是繁华,在这里,我感受到了大都市的时尚与气派。另外,不得不提的是,小吃街的美食真的是好吃不贵,吃了第一次还想第二次。在北京,小吃首选王府井。

6.长城脚下的公社

7月15,我们去了大概只有爱建筑的游客才会去的长城脚下的公社。这也是对于建筑学的同学来说,梦寐已久的参观圣地。早前就听老师说过长城脚下的公社,今日得见,足慰平生。

长城脚下的公社是由许多知名建筑师各自设计而建造的,每一个公寓都代表着一个建筑师的风格。长城脚下的公社依山而建,亲近自然,被认为是中国建筑与环境融为一体的杰作。不过这些都只是听说的,不代表我对它的认识。建筑与环境与自然融为一体,听起来很高深很玄虚,在我看来,那多半是人们对亲近自然的希冀或是激励建筑更人性化提出的一种口号,很少也很难有建筑能做到与环境“融为一体”。长城脚下的公社依山而建,只能说是借助山为建筑遮挡借助茂盛的树枝把建筑包围使建筑不至于暴露在一片空地上,不至于成为广袤山地上一块醒目的房子。尽管这些公寓根据地形或采用斜坡的形式,或采用竹条作外围并在四周营造草地,极力表现出亲近自然,亦算不得是与自然融为一体。因为这些都不能改变建筑作为人为建造的容器而坐落于自然之中的本质。因为这样建筑即使被草木所遮挡,但它有别于山体的外轮廓依然清晰可见,遮挡了视线却遮蔽不了它的本质。

公社之所以能较为亲近自然,除了大部分是由于它位于山下郊外草地的地理位置因素外,也与建筑师的精心设计分不开。

建筑的设计与装饰的选择都是古朴与低调的风格,对于过惯了灯红酒绿都市生活的人,栖息于这里,或许能找到内心的些许安定。

7.北京798 从公社回来,吃完午餐后,我们去了798艺术区。

798是由废弃的工厂改造的,现为艺术区。改造翻新,废物利用,历来被人推崇,尤其符合当下倡导环保节能的理念。798的房子保留着原先的承重结构,外部的墙面做了改善,由于个人所学尚浅就单说它的门窗开洞及整体墙面吧。798的窗洞凹凸不一,一些墙面甚至为了强化这种参差感有意的在墙上增建突出的线面短墙。给人的感觉,凌乱而有韵味。记得在某个街口程老师还停下来特意给我们指出了那扇窗户表现手法的高妙,我至今记忆犹新,那本是一个狭长的方形窗洞,但采用的却是一排斜向钢铁构件维护窗,将洞口原有的狭长之感消减。798处处都是艺术,内部售各种 艺术品,街道都陈列着艺术雕塑,再加之保留的古朴低调的墙面使得798艺术感表现的十足。

8.银河soho 参观完了798,我们随即去了一下银河soho。之前只是在书本上见到过银河soho的图片,给我的感觉就是流线型的几个相连的圆滑的山峰。亲临现场,才发觉内心受到极大的震撼。它巨大的体量及平滑的曲面给人舒缓畅快的感受远超出了之前的想象,非亲临其境无法体验。

银河soho内部的装修室内的设计也无一不引领着时代的潮流,前卫与现代。那些在我们自己学设计时不敢用的曲线,以为做不出来的建筑,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它真实地存在,以优美的姿态巍然屹立于都市的中心,并成为了都市的一个新地标。银河soho的建成也给北京创造了新的经济区,商业向它集中,人们娱乐休闲也向它靠近。从它身上我看到了王澍先生所说的,一个建筑就是一个世界。

9.颐和园

7月16,我们参观了颐和园。至于颐和园是因何而建,且不做细究。只是听说,当年光绪皇帝被慈禧太后幽禁于此。

殿前的龙凤石像,在我看来,从建筑的角度看应属于建筑小品。这里的建筑小品显然被设计者灌注了某种思想,强凤劣龙示意后尊帝卑。石凤神采奕奕,脚踏江山,石龙衰眼病态,脚踩浅滩。慈禧用石凤代言掌管皇权指点江山,光绪 软弱无能,命系一线,任由太后摆布。古代皇室家族的建筑不仅代表着等级,也牵系皇权,此处可见一斑。

颐和园给我的印象就是,山多水蓝,适合养生。园子很大,花了半天的时间都没能逛完,山很多,山路交错,若是没有地图,恐怕真会走丢。难怪妃嫔轻易不走动,官少出巡都会携带随从。

10.北大

逛完了颐和园,我们大部队向清华进发。怎奈清华闭门谢客,我们就移驾北大。若是早些年,听说要去拜访北大我们心里定是万分的激动,或许在参观了北大后我们心里还会暗暗地下定决心:要好好学习,要上高校,要考北大等等。诸如此类在若干年后看似幼稚的想法都或多或少地曾存在过每个曾想好好学习的学生的心中。但对于已经大二的我们,对于已经尘埃落定的我们,对于稍作成熟的我们,对这些高等学府也不再有当初的憧憬和太多的评价。

对于北大的建筑设计自不必说,时尚前卫,据说某些电影的取景就是在北大。就谈下在进入北大后新的认识吧,据说北大的那个巨人铜像是北大校友在校庆时送的,它象征着北大学术的渊博与包容性。记得北大有栋教学楼叫陈明楼,是位名为陈明的校友捐款而建的,故以他的名字命名以作纪念。且这样命名的教学楼在北大不在少数,可见高等学校的校友毕业后都不忘母校,回报母校,为母校的建设做贡献。想到我们,以后毕业了也不能忘本,力图回报母校,为校争光。

11.奥林匹克公园

7月17,我们来到了奥林匹克公园,参观了曾一度被世人关注的鸟巢与水立方。

进入公园后,我首先看到的是对面的盘古酒店。盘古酒店外形似龙,是全球第二个七星级酒店,全球第一个七星级酒店便是迪拜的帆船酒店。虽然都为七星级酒店,配套设施也相差无几,不过我个人觉得,盘古酒店人不能与帆船酒店相提并论。因为帆船酒店是临海而建,有沙滩有海洋景色怡人;盘古酒店虽然靠近鸟巢水立方这些知名建筑景观,但这人为景观怎可与自然环境相提并论。因此,就周围环境来看,我觉得盘古酒店远逊于帆船酒店。至于国家体育场鸟巢,是一个型似鸟巢的大体量的钢架,之所以定型为鸟巢是从观众角度考虑出发而设计的,采用鸟巢的形式是为了保证在各个方位上观众看赛场的视角都是一样的,不存在好差之分。鸟巢的占地面积巨大,细部结构十分复杂,我不禁佩服建筑师想象力和工程师的行动力。以程老师的观点来看,这一切还多亏了中国强大的国力与财力做保障。鸟巢是由外国设计师与国内建筑师合作设计的,我看到了建筑是无国界的,建筑是面向全球的。

水立方是一个方形的现代式建筑,之所以欢迎,很大程度上与它采用的高科技材料膜结构分不开。酷似泡沫的形状,给人一种流动的气息。无论是鸟巢还是水立方,夜晚的景象都特别的迷人。这也就吸引着本来一早就逛完公园的我们坚持等到晚上8才离开,只为了一睹它们夜晚的风采。

12.园林博览会

7月18,我们参观了北京园博园。说实话,园博园是我觉得去的最有价值的一个景点。其他的景点,虽说也都很大,有很多建筑可看,但都是一种或几种为数不多的风格。只有在园博园,我们可以一天看到N种风格的建筑,简直是视觉的盛宴,让人目不暇接。这里有江南的,闽南的,也有海南的郑州的;有传统的也有现代的;有国内的也有国外的;有科技的也有生态的,多种风格汇聚于此。

园博园的景色优美,让人心旷神无论是科技的还是生态的,都是亲近自然的佳作,是我们学习的典范。

13.北海公园,中国美术馆

7月19,我们参观了北海公园。在参观了颐和园与园博园之后,再看北海公园没能给我太大的惊喜。北海留给我的印象就是不一会儿就走完的山路和要收门票的白塔。稍作小憩,便动身离开。

匆匆吃完午餐后,我们就奔向了中国美术馆。美术馆的画很多,但让我感兴趣的却美术馆的布局。美术馆给我的 感觉就是,流线畅通,但墙壁又把视线遮挡,有点像是迷宫,透露着一种神秘感。在参观完最后的景点后,我们来到了北京西站,大家各自返乡了。对于这次的实习,我感觉收获颇多。见识多了,经历多了,思维也得到了改善。一些以前自己在做设计时以为做不出来或不敢设计的建筑都被前辈做出来了,且设计得更为奇特夸张。这给我们吃了颗定心丸,指示我们在设计时要放开思路,大胆想象。在北京见过很多优秀的设计,我们的思维不知不觉得提高了,有时候在设计时潜移默化地会想到或模仿大师的设计。见识多了,想法也就多了。难怪听说,搞设计的只有在四十岁以后才能称得上是建筑师。大概就是由于到了一定年龄后,人的眼界思维都随之打开,想法就更为成熟与灵活。所以搞设计的人,得多出去走一走,看一看。若是我们实习的费用学校包销的能多一些,真希望能多去几次这样的实习。

第五篇:北京参观实习论文

北京参观实习报告

前言:根据学校安排,我们于3月19号到3月23号,在北京进行为期五天的参观实习,这是一个让我们了解建筑的好机会,让我们更深一步的了解理论与实际的差别,更好的领略建筑的艺术魅力。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时候,能够更好更快的体会到理论的精髓所在,体会到理论与实践的区别,从而巩固自己所学的知识,增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做到理论与实际的融会贯通。

实习目的:这次实习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剧院建筑,为大四的剧院设计做准备,更好的开阔我们的眼界。

实习安排:19号到达,安排住宿,自由活动

20号上午,解放军歌剧院参观,下午,八一电影制片厂参观

21号上午,中国电影博物馆参观,下午,798艺术区参观

22号上午,国家博物馆参观,下午,国家大剧院参观

23号自由活动,返程 实习内容以及收获:

20号早晨,我们早早到达了解放军歌剧院的门口,整队,由老师带领我们进去了解放军歌剧院内部的剧场舞台,据张师傅介绍,解放军歌剧院总占地面积 6534平方米,大剧场为双层观众席共800个座位,小剧场采用独特的空间设计概念,另有大、小2个舒适的贵宾休息室。剧院从舞台到观众席乃至每一个细节的设计,都本着尊重每一位观众的理念;清晰、互动的视觉感受和高品质的听觉效果能给观众带来精致独特的艺术享受,打造出人性化的剧院形象。

解放军歌剧院的观众席和舞台比例为1:1,看话剧的效果最佳,舞台处于地坪下3.3米的位置,观众席的尽端为0标高。

舞台的设施先进,可以分为主舞台、后舞台和左右两个侧舞台,舞台顶高20米,深18米;台口高8米,宽14米。

其中主舞台具有三块大升降台。同时还具备可容纳双管乐队的升降乐池。升降台每块尺寸为3×14米,电力控制舞台升降。

演出后台共有包括vip化妆间在内的8个化妆间。

我们先后参观了办公区和设备间等等,去机房重地参观了下,据老师介绍,一般采用三股高压线,以防断电影响剧院使用。

最后我们去了三层的排练厅,据介绍,曾经是两个小的排练厅,后来因为需要,将中间的隔墙打通,成为一间大的排练厅,以满足管弦乐队的排练。

参观完之后,虽然很累但是收获很大,对舞台设备,机房设备,空间尺度等都有一定的了解,但是解放军歌剧院也存在设计上的一些问题给以后的使用带来了不方便,例如排练厅的太小,还得两间并一间,办公区的办公间不足,在今后设计中一定要确保功能合理,使用方便。

下午我们转战到了八一电影制片厂,首先参观八一电影制片厂厂史馆,这是由我们的学姐设计的,在参观之前,她简短的介绍了下自己的设计理念,和设计中的不足。

这是一个星光大道的设计理念,采用不回头的参观路线,设计之初要保持建筑的基本原貌,以及和周围环境的关系不变,采用钢结构,在设计中有三个台阶高度一一致,是由于当时和没考虑好楼梯面层的尺寸,导致施工图与设计图又出入,使得设计有点小遗憾,告诫我们要认真对待自己的每一个设计。

星光大道是53个台阶,正好那年是八一电影制片厂53周年。我们一进去,深深

地被红色灯光笼罩的智跑楼梯所吸引,走在了星光大道上,开始自己的参观路线,由三层开始参观,参观着厂的发展历程,中途还看了一个短片,介绍八一电影厂建厂之初和以后的发展,不禁被革命战士的精神所感动。还参观了一些电影场景的模型,道具等等。收获颇丰。

这个厂史馆在入口门厅采用直跑楼梯很好的把人流引导三层,带领参观者走进设计师设计的参观路线,处理很巧妙,人流组织合理,参观流线合理,是一个很好的很值得学习的展览类建筑。

之后我们又去放映厅看了一个短片,各方面效果都很棒,老师带我们去放映室看了看,放映室的那个放映窗要做成防火窗,以防发生火灾之后火势蔓延到放映厅,放映室最主要的就是防火,因为放映机产生很多热量,很容易引发火灾,所以防火通风是重中之重。

参观实习的第一天就这么结束了,收获很多。

21号,我们转了好几次车才到达中国电影博物馆,远远地就望见国家电影博物馆,为之震撼,我们迫不及待的走近去看,在建筑脚下,显得建筑的尺度很大,外边的虚空间做的很有感觉,虚实结合。

中国电影博物馆的建筑外观不仅气势宏伟,而且充满了独特的艺术特色。在主体

建筑的前方,巨大的银幕与广场上一道断续的斜墙构成了形如咔打板的平面组合。建筑采用黑色作为基础色,并使用镂空图案的金属板作为外层装饰,为这座光影的殿堂蒙上了神秘的面纱。在统一、中性的黑色背景上,四个立面根据建筑的内部公共空间的位置分别开辟一片大型彩色玻璃面。红、绿、蓝、黄分别代表的 展览、博览、影院、综合服务四个

电影博物馆大厅功能区域流露出多彩的个性。

中国电影博物馆内部采用黑、白、灰三色作为基调,典雅而沉静,其他一切色彩在这样的基调下显得更加五彩斑斓:巨型的彩色玻璃在自然光的照射下,投射出多彩的个性;能够不断的变换色彩的中央圆厅环形墙壁,华美鲜艳;电梯内的装饰灯流光溢彩,让观众在游览过程中体验视觉享受带来的惊喜。

我们正好赶上新上映的3D电影,就去体验了一下,效果真的很棒。下午我们又去了798艺术区,据介绍艺术家和文化机构进驻后,成规模地租用和改造空置厂房,逐渐发展成为画廊、艺术中心、艺术家工作室、设计公司、餐饮酒吧等各种空间的聚合,形成了

具有国际化色彩的“SOHO式艺术聚落” 和“LOFT

生活方式”,引起了相当程度的关注。经由当代艺术、建筑空间、文化产业与历史文脉及城市生活环境的有机结合,798已经演化为一个文化概念,对各类专业人士及普通大众产生了强烈的吸引力,并在城市文化和生存空间的观念上产生不小的了影响。

参观了几个展馆。欣赏了一些绘画雕刻艺术,其实没看懂,不过觉得还挺好的。艺术是没有止境的,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你做不到的。

22号上午我们参观的是国家博物馆。新建成的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厅总面积达6.5万平方米,49个800—2000平方米的展厅均匀分布。中国国家博物馆历经近百年的发展,积淀了丰厚的博物馆文化内涵。

从西门进入博物馆后就到了“西大厅”,在这里可以清楚地看到南北长330米的艺术走廊和由西大厅、中央大厅、东大厅串连而成的200米长的东西轴线。“两轴”的设计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对称之美。西大厅是观众进、出中国国家博物馆的一个重要集散场所,大厅顶部是368个采用了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的藻井,起到了很好的装饰、采光、照明和通风等作用。

在方案设计时非常注重与原建筑风格的一致性,北、西、南3个外立面保持不变,新建筑向东扩建40米,向地下扩建两层,向地上扩建一层,新建筑嵌入老建筑之中,新老建筑形成有机的结合。不仅保持了改扩建部分建筑风格与原有建筑的协调,而且增强了整体建筑的层次感。

早在檐口设计之初,方案就几经斟酌,最终决定采用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中最具代表性的斗

拱形式,配以金属铝板等现代建筑材料,真正实现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扩建与保留的和谐统一。

为了达到预期效果,檐口部分的铝板造型非常复杂,板幅超宽、超长,每块铝板宽度为1.4m、长度为7m,加工、安装难度之高国内罕见。其中金属粉末喷涂的仿琉璃瓦铜色悬挑铝板和仿斗拱白色铝板,既保证了铝板的颜色和光泽接近琉璃瓦,又满足了新、老馆檐口装饰效果的一致性。

在国家博物馆里,我们参观了很多以前在书上见过的一些文化古物,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有了更近一步的了解。

下去我们参观了国家大剧院。中国国家大剧院高46.68米。由法国建筑师保罗·安德鲁主持设计,设计方为法国巴黎机场公司。

国家大剧院外部为钢结构壳体呈半椭球形,平面投影东西方向长轴长度为212.20米,南北方向短轴长度为143.64米,建筑物高度为46.285米,比人民大会堂略低

3.32米,基础最深部分达到-32.5米,有10

层楼那么高。国家大剧院壳体由18000多块钛金属板拼接而成,面积超过30000平方米,18000多块钛金属板中,只有4块形状完全一样。钛金属板经过特殊氧化处理,其表面金属光泽极具质感,且15年不变颜色。中部为渐开式玻璃幕墙,由1200多块超白玻璃巧妙拼接而成。椭球壳体外环绕人工湖,湖面面积达3.55万平方米,各种通道和入口都设在水面下。行人需从一条80米长的水下通道进入演出大厅。

国家大剧院造型新颖、前卫,构思独特,是传统与现代、浪漫与现实的结合。

这座“城市中的剧院、剧院中的城市”以一颗献给新世纪的超越想象的“湖中明珠”悄然亮相。

据讲解员介绍,国家大剧院每天有将近两千人工作,主要分布在地下工作区。国家大剧院内有四个剧场,中间为歌剧院、东侧为音乐厅、西侧为戏剧场,南门西侧是小剧场,四个剧场既完全独立又可通过空中走廊相互连通。另外其内部还有许多与剧院相配套的设施。

歌剧院(1)概述:

歌剧院是国家大剧院内最宏伟的建筑,以华丽辉煌的金色为主色调。主要上演歌剧、舞剧、芭蕾舞及大型文艺演出。

歌剧院观众厅设有池座一层和楼座三层,共有观众席2398个(含站席)。

歌剧院有具备推、拉、升、降、转功能的先进舞台,可倾斜的芭蕾舞台板,可容纳三管乐队的升降乐池。这些世界领先水平的舞台机械设备为艺术家的现场表现提供了丰富可能。

(2)舞台

歌剧院舞台采用“品”字形舞台形式,包括主舞台、左右侧台和后舞台。

舞台具备推、拉、升、降、转五大功能,可迅速地切换布景。主舞台有六个升降台,既可整体升降又可分别单独升降。左右侧台各有六台可横向移动的车台,通过与主舞台升降台互换位置,可以迁换场景,也可以参与演出。

舞台下方距地面15米处,储存有一个芭蕾舞台台板,主舞台升降台下降后,芭蕾舞台可移动到主舞台台面上,用于芭蕾舞演出。这块国内面积最大的无缝隙专用芭蕾舞台板,同时也是国内唯一的可倾斜式芭蕾舞台板,可倾斜至5.7度。台面使用俄勒冈木制成,并用三层结构来增加弹性,能最大限度地保护芭蕾舞演员的足尖。

舞台上方栅顶高度为32米,吊杆、灯光桥、灯光渡桥通过钢丝绳悬挂在空中。61道电动吊杆,78台轨道单点吊机,24台自由单点吊机,分别用于悬挂幕布和景片。灯光桥、灯光渡桥、灯光吊架将1588盏用于演出的灯具点缀在歌剧院舞台的上方,灯光反应快,可以在几秒钟内变换造型。

(3)乐池

歌剧院乐池面积120平方米,可容纳90人的三管编制乐队,也可升至观众席水平位置变成观众席。

在乐池中,特别为指挥设计了专用升降台,指挥可以以这种特别的方式出场、谢幕。

(4)墙面 歌剧院在墙面上安装了弧形的金属网,声音可以透过去,而金属网后面的墙是多边形,这样就形成了视觉的弧形和听觉空间的多边形,做到了建筑声学和剧场美学的完美结合,使得混响时间达到1.6秒的极佳效果。

音乐厅(1)概述

音乐厅洁白肃穆,色调风格宁静、清新而高雅,以演出大型交响乐、民族乐为主,兼顾其它形式的音乐演出。

音乐厅观众席围绕在舞台四周,设有池座一层和楼座二层,共有观众席2019个(含站席)。

音乐厅内拥有国内最大的管风琴。

音乐厅内一切建筑和装饰设计都为声学效果服务,实现了建筑美学和声学美学的完美结合。

(2)演奏台与观众席

音乐厅根据音乐会演出的特点,采用改良的鞋盒式设计,即坐席以围坐式环绕在舞台四周,使舞台处于剧场的中心区域,以便声音能更好地扩散和传播。

音乐厅演奏台设在池座一侧,演奏台宽24米、深15米,能满足120人的四管乐队演出使用。

演奏台由固定台面和三块演奏升降台构成。通过控制演奏升降台高度的变化,可以形成阶梯式的演奏台面,将不同乐器的演奏清晰地展现在观众面前。演奏台前部的钢琴升降台可将三角钢琴缓缓升起,浮现在观众的视野之中。

为满足大型合唱演出需要,演奏台后方观众席二层的座椅可供180人合唱队使用。

(3)“镇厅之宝”——管风琴

安放于音乐厅的管风琴造型典雅,音色饱满,是目前国内体积最大、栓数最多、音管最多、音色最丰富的一架,拥有94个音栓,发声管达6500根之多。

该管风琴出自德国管风琴制造世家——约翰尼斯·克莱斯,与著名的德国科隆大教堂管风琴系出同门,能满足各种不同流派作品演出的需要。

管风琴的存在为音乐厅更添高贵典雅之气,因此被形象地称为音乐厅的“镇厅之宝”。

(4)天花板

音乐厅的天花板被打造成一件抽象的现代艺术作品,形状不规则的白色浮雕像一片起伏的沙丘,又似海浪冲刷的海滩。

天花板上看似凌乱的沟槽实际上经过了特别的声学设计,使声音能够被扩散反射,更加均匀、柔和。精美的天花板其实是特制的声扩散装饰板。

天花板使用纤维石膏成型板制成,材质厚重,能够有效地防止低频吸收,增强厅内的低频混响时间,使低音效果(如管风琴、大管、大提琴等)更加具有震撼力和感染力。

为达到声效的完美,在顶棚的下面还悬挂了一面龟背形状的集中式反声板,俗称“龟背反声板”,它的作用是将声音向四面八方散射。

(5)墙面

音乐厅舞台四周的墙面采用了声学扩散墙,墙面有如站立起来的钢琴琴键,凸凹起伏、不规则排列。其凹凸的尺寸和形状经由数论精确计算得出,能扩散反射来自演奏台的声音,保障演出者良好的自我听闻和相互听闻,有利于乐队更好地发挥表演水平。

音乐厅的侧墙则采用与天花板类似的声扩散装饰板,墙壁表面轻微凹凸的效果同样经过特殊设计。通过这些凹凸不平的纹理,能将声音均匀地扩散反射至音乐厅空间内的每个角落。

在这些量身设计的综合作用下,音乐厅的混响时间可以达到2.2秒的优质音效。戏剧场

(1)概述

戏剧场是国家大剧院最具民族特色的剧场,以中国红为主色调,真丝墙面烘托出传统热烈的气氛。主要上演话剧、京剧、地方戏曲等演出。

戏剧场观众厅设有池座一层和楼座三层,共有1035个席位(含站席)。

戏剧场舞台拥有先进的舞台机械设备,可以把独特的创作变成表演的现实。其独特的伸出式台唇设计,非常符合中国传统戏剧表演的特点。

(2)舞台

戏剧场舞台具有“伸出式”和“镜框式”两种样式,可配合剧目需要选择使用。“伸出式”舞台样式时,观众厅前部的台板升起成为舞台的一部分,形成伸出式台唇,台下的观众可以更近距离地观看台上的表演,非常符合中国传统戏剧表演的特点。而当台板不升起时,这部分区域可作为乐池使用,这时舞台看上去就像一个镜框,因此被称为“镜框式”舞台样式。

戏剧场舞台区域分为主舞台和左右辅台。主舞台安装的“鼓筒式”转台,由13个升降块和2个升降台组成,既可整体升降又可分别单独升降,还可以制造边升降边旋转的舞台效果,整套舞台机械在世界上处于先进地位。

(3)墙面

戏剧场观众厅墙面采用与音乐厅舞台墙面类似的声扩散墙面,看上去象凸凹起伏的、不规则排列的竖条。大量不规则排列的凹凸槽整体上形成声音的扩散反射,可保证室内声场的均匀性,使声音更美妙动听。

墙面使用特制的丝绸布加以包裹,形成了以红色为主,与黄色、紫色等相间排列的墙面图案。灯光照在墙面上,烘托出亲切、热烈而传统的气氛,营造出颇具中国特色的剧场氛围的同时,也能起到很好的吸音效果。小剧场

(1)概述

小剧场是国家大剧院最具多样性可能的多功能场,整体色调清新、风格典雅,可以适应室内乐、小型独奏独唱、小剧场话剧、小剧场歌剧、现代舞等多种艺术门类的演出。

小剧场观众席共设有19排,556个席位(含活动座椅)。小剧场于2009年9月落成,2009年10月正式启用。它的落成启用不仅进一步扩充了国家大剧院表演艺术功能,也使得北京现有小剧场群落的演出功能更加丰富。

(2)舞台及观众席

小剧场采用尽端式舞台。舞台由两块升降平台组成,可根据需要整体升降或分别单独升降。

舞台背后的隔音墙和落地钢化玻璃墙,可以向左右两端折叠收缩。待两面墙完全打开后,面积超过500平方米的室外下沉广场犹如后花园般呈现眼前,既可作为演出的背景,也可直接作为舞台纳入演出,给艺术创作者提供了更大的想象和发挥空间。

观众座位共计556席,可根据剧目进行灵活调整,其中电动伸缩看台14排计411席,活动座椅5排计145席。

(3)天花板及墙面

小剧场的白色浮雕天花板与音乐厅类似,声扩散墙面与戏剧场墙面相似,加上有保温及隔音效果的隔断墙,种种量身设计可使声音均匀、柔和地扩散反射。

国家大剧院的红木穹顶。公共大厅拥有国内跨度最大的穹顶。穹顶距地面46米,由无数根巴西红木拼装而成,其间以金属条分割为若干个区域。每条红木的色彩深浅有别,每个区域的拼贴走向各不相同,充满变化和层次,放眼望去,仿佛在苍穹之上画出了一道道韵律感十足的弧线。整个穹顶充溢着灵动、跳跃的神采,置身其间犹如进入了乐器内部的音乐世界。

玻璃幕墙。公共大厅北侧巨大的玻璃帷幕,采用弧形设计,营造出舞台上幕布缓缓拉开的景象。漫步在大剧院之内时,透过玻璃帷幕可以远望到长安街的繁荣景象;对于身处剧院外的行人,同样可以透过它看到剧院中来来往往的人影,如同观看一出正在上演的舞台剧一般。

锦绣大地。公共大厅7000平方米的地面,由10种产自国内的天然石材铺就而成,产自山西的“夜玫瑰”、承德的“蓝钻”、湖北的“满天星”、贵州的“海贝花”、河南的“绿金花”……各种石材被铜板划分,形成24个色彩不同、纹理迥异的区域。因此,又被命名为“锦绣大地”,寓意中华民族的锦绣河山。

但是据讲解员说,国家大剧院其实在之后的使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外壳的玻璃采用天然硅胶,但是乌鸦会啄食,玻璃的自净化能力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降低,清洁一次玻璃需要花六万块钱。还有外围的水景,今后的清洁都是问题。

总的来讲,作为国家级标志性文化设施,国家大剧院的建设与运行体现了正在迅速崛起和复兴的中国在精神文化领域的追求,而“人民性、艺术性、国际性”的办院宗旨和“国家表演艺术最高殿堂、艺术普及教育的引领者、中外艺术交流最大平台、文化创意产业重要基地、国际知名剧院的重要成员”的愿景追求是实现这一需求的现实途径。

23号就准备返程了,短短的几天北京实习就接近尾声,虽然这期间会很累,还会找不到公交站等等诸多问题,但是我们都克服了,最重要的是收获了很多以前只停留在书本上的知识。建筑,有时候只有走进去,才能真正理解建筑的真正含义,真正体会到建筑师的设计理念。

下载北京参观实习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北京参观实习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北京参观实习心得

    北京参观实习心得 怀着一颗欣喜的心我们踏上了北京的土地,开始了为期十天的北京之旅。 第一天首先去了天安门、故宫、国家博物馆。天安门广场四面八方都是车和人,进出广场都......

    北京参观实习报告书

    北京参观实习报告 作为一名建筑学(室内设计)专业的学生,多走出校门看外面的建筑和室内设计是除了书本学习以外最有效的方法,既能开阔眼界,又能身临其境的体验大师们设计的建筑,对......

    3北京燕京啤酒厂参观实习报告

    北京燕京啤酒厂参观实习报告实习日期:2014年7月2日 生工A1202 王宇灿2014年7月2日下午,我们来到了位于北京市顺义区的燕京啤酒厂进行了参观实习。 一、实习单位简要介绍 燕京......

    北京燕山石化工区参观实习报告

    北京燕山石化工区参观实习报告 1:实习目的 了解生产过程的概况。了解过程控制、测控技术及装置、信息处理、计算机软硬件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 实地考察生产过程......

    北京建筑参观实习报告(5篇范例)

    建筑学2011级建筑参观实习(二)实习报告 目录: 一················王府井、南锣鼓巷、北兵马司胡同 二················故宫、天坛、后海 三......

    北京燕京啤酒厂参观实习报告(五篇)

    北京燕京啤酒厂参观实习报告 一、实习单位简要介绍 燕京1980年建厂,1993年组建集团。在发展中燕京本着“以情做人、以诚做事、以信经商”企 业经营理念;始终坚持了:走内涵式扩......

    北京城市规划展览馆参观实习报告(5篇)

    北京城市规划展览馆参观实习报告 我在期待了几个星期之后,终于和同学们一起参观了北京市城市规划展览馆,由于我不是北京人,所以对北京的历史文化和格局变迁建筑风格等都不是非......

    北京报刊发行局参观实习报告(大全五篇)

    北京邮电大学 北京报刊发行局参观实习报告 时光荏苒,短短为期五天的北京报刊发行局参观实习报告已告一段落,挺怀念在北京报刊发行局参观的时光。回想起来,北京报刊发行局的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