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培训心得体会--莲花之行
莲花县沿背村甘祖昌故居学习感想
7月4日,在主任和书记的带领下,我系部共18名教师亲赴莲花县沿背村甘祖昌故居进行为期三天的学习,大家兴致勃勃,对这个向往的地方已钦慕许久。此次做高铁到萍乡北站,两个小时的车程,对方学院会安排人员接站。
此次负责接待我们三天学习的是甘祖昌干部学院的高老师,高个子的女孩,穿着一身军装,英姿飒飒,颇具女将之风范;不但热情大方,谈吐有礼,而且不辞辛苦,一路跟随,耐心讲解,深为她之工作作风敬佩。在这三天当中,也从她口中得悉莲花县坊楼镇沿背村的历史的来龙去脉,收获颇丰,思想上受到教育和震撼。
三天的主要参观学习行程有:第一天,参观甘祖昌将军故居,在沿背议事坪重温入党誓词;随即到沿背村委会三楼会议室观看访谈式党课《薪火相传 信念永恒--沿背红色印记》;再而在坊楼镇沿背村重甫公祠观看红色教育题材采茶剧《并蒂莲花》。第二天,参观将军水库,重走红军小路;参观“莲花一支枪”纪念馆,并且还参观了甘祖昌龚全珍事迹展览馆。随后,前往花塘官厅(列宁学校)参观,并同时听了一堂微党课《胡耀邦革命生涯第一站》。接下来参观荷花博览园,满眼荷花映入眼帘,应接不暇,如此大面积的种植而后开花,让人叹为观止:自然之景,美不胜收。下午,前往湖上乡,听取微党课《八支香烟的故事》,随后参观朱辉照中将故居,一路沿下,来到湖塘古村,近距离感受现代农村的变化,晚上在村委会观看了影片:《这样一位将军》,深受教育。
第三天上午由于时间关系,没有安排活动,用过早饭,就跟高老师告别,表达感谢,然后乘车返回萍乡北站,再继而返回南昌。
在沿背村的三天学习,感受很深。尤其是甘祖昌将军,莲花县处处是将军的感人事迹,数不胜数。甘祖昌(1905-1986)。江西省莲花县人。一九二七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江西莲花县独立团军需处处长,湘鄂川黔兵工厂总务科副科长,红六军团工人连副连长,补充团政治处主任,红六军团供给部材料科科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〇师三五九旅供给部军需科科长,三五九旅供给部副部长,湖南人民抗日救国军供给部副部长。解放战争时期,任晋绥军区三五九旅供给部部长,西北野战军第二纵队后勤部部长,第一野战军二军后勤部部长,第一兵团后勤部副部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新疆军区后勤部副部长兼供给处处长,兼财务处处长,新疆军区后勤部部长。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是第三,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甘祖昌1928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在井冈山革命斗争和两万五千里长征中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全国解放后任新疆军区后勤部部长,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甘祖昌头部三次负重伤,严重的脑震荡后遗症使他难以坚持领导工作,领导和同志们都建议他到条件比较好的地方去长期休养,但甘祖昌要求回到家乡务农。1957年,经组织批准,甘祖昌带着全家回到了阔别20多年的家乡——江西省莲花县坊楼乡沿背村,从此踏上了新的征程。甘祖昌一到家乡,就投入了建设家乡的劳动。从那以后,他几十年如一日,除了生病、外出开会以外,几乎天天和农民们一起参加生产劳动。乡亲们关切地说:“老部长,过去你为革命吃了那么多苦,现在身体又不好,就不要和我们一样干了,指点指点就行啦。”甘祖昌笑着说:“我是回来种田的,不是当官做老爷,怎能不劳动?”
甘祖昌同志用堂堂男儿血肉之躯,干出了既轰轰烈烈、又平平凡凡的感人事迹,实现了由一个平常人到高尚人,大写的“人”的超越;实现了由一名普通党员到优秀党员,模范党员的超越;实现了由一个普通干部到人民公仆,领导干部楷模的超越。
学习甘祖昌,就是要做一个高尚的人,时刻表现出爱人和助人的优秀品质,学习甘祖昌,就是要做一个模范共产党员,始终体现出一个先锋战士的无私奉献精神。
甘祖昌对党无限忠诚,他总是用“我是回来种田的,不是当官做老爷,怎能不劳动?”来告诫和约束自己,他一生艰苦朴素,勤俭节约,为了他人幸福,自己节衣缩食,继承和发扬了党的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他对事业鞠躬尽瘁,不怕苦、不怕累、表现出了大无畏的精神气概。他脚踏实地,真抓实干,诚心诚意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以自强不息,开拓进取的干劲改变着坊楼镇的落后面貌。为了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甘祖昌像当年打仗一样地豁出命来干。沿背村是个山穷土瘦的地方,全村三分之一的土地是冷浆田,产量低。甘祖昌带领农民详细察看了冷浆田,开了几十次的调查会,终于找到了改造这种田的途径。在甘祖昌的带领下,村民们连续奋战5个冬春,改造了冷浆田,使亩产量提高两倍以上,学习甘祖昌,就是要做领导干部的楷模,始终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甘祖昌是高尚的,纯粹的,又是普通的,具体的。他的事迹和精神既感人至深,又真实可学。他是一面旗帜,是一面镜子,我们每个人都要以他为榜样,对照自己,鞭策自己。甘祖昌的形象是丰富的、立体的、真切的。
作为一名党员教师,应该经常折射我们思想的不足和差距。从现在学起,从现在做起,扎根学院,热爱学院,奉献学院;进一步强化“事业重于家庭,任务重于生命,使命高于一切”的责任意识,模范践行“三个代表”,努力成为一名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的跨世纪的党员教师。
我们要把学习将军精神与践行科学发展观结合起来。科学发展观是与革命先辈创造的革命精神一脉相承的,是将军精神在新时期的生动体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我国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行动指南。我们要弘扬将军精神,就一定要像将军们一样,高举旗帜,坚定信念,不折不挠,众志成城,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克服前进中的重重困难,锐意进取,开拓前进,把将军们所希冀的、所奋斗的事业进行到底。
我们要把将军精神转化为我们加快发展的强大动力。发展是第一要务。加快发展是将军梦寐以求的理想,人民现实的需要。我们要发扬甘祖昌将军艰苦奋斗,勇争一流的革命精神,按照十八大的要求,抓住机遇,一心一意谋发展,苦干、实干、科学干,努力实现我校又好又快的发展。
我们要像将军们一样,关注民生,造福人民,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在当前,我们要立足本职,创造优异成绩,以实际行动支持学校的全面发展举措,另一方面,要发扬将军们的团结互助的精神,伸出援助之手,奉献大爱之心,贡献出我们最大的力量。
第二篇:2018井冈山培训心得体会最新:井冈之行,不虚此行
2018井冈山培训心得体会最新范文4篇:井
冈之行,不虚此行
【篇一】
作为一名集团的老员工,从事党群工作11年,第一次有机会到井冈山这样的红色教育基地接受系统的意识形态教育,欣喜而激动。感谢集团党委的正确决定,让我们在这片红色的纯净土地上接受了一周的心灵洗礼,虽时间短暂,却长久难忘。
现场教学,零距离品味历史,从有温度的真实历史故事中寻找初心、认识初心、理解初心。
在上山前我是带着“为什么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这样的疑问上山的,从小到大从历史课本、电视书籍、网络看了很多共产党的光辉历史,我佩服并崇拜,但不能深刻理解为何要如此,为何只能如此,是什么让他们能做到如此,甚至更多归结为时代因素。身处这片革命根据地,在现场耳朵、眼睛、心灵三方感受,从一个个真实而有温度的故事中,我渐渐有了答案,渐渐真切深刻地理解了共产党人“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初心,能切身感受到当年红军的坚定信念和革命情怀,不知不觉“不忘初心”四个大字在脑海中清晰而深刻。
穿上红军装,顿悟角色的转变,革命的道路上我们不是旁观者而是参与者,需牢记使命、砥砺奋斗。
在井冈山随处可见身着红军装、佩戴党徽的“同志”,有的
人也许觉得是“形式主义”,但在这里接受了教育才明白此举的重大意义。“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我们共产党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历史使命。毛主席带领革命先辈们用鲜血解放中国,解决了我们“挨打”的问题,邓小平带领我们改革开放、发展经济,解决了“挨饿”的问题,而如今,我们站起来、富起来了,要强起来,得解决“挨骂”的问题,当下面对国内外没有硝烟的战场,我们不要做、不能做冷眼的旁观者,要做新时代革命的参与者,要坚定革命信念,始终牢记共产党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谱复兴的使命,不能在骂声中动摇信念,不能在骂声中怀疑路线,不能在骂声中自我瓦解,相信党、跟随党,砥砺奋斗,绝不动摇。
穿越时空,融汇贯通。在系统讲授中坚定“传承红色基因,建设国际枢纽”的信念。
井冈山的教学涵盖历史和当前的系统讲授,穿越时空般的现场体验及结合当下的新时代理论讲解,让我明白革命的精神和信念没有过时,即使时代在变,环境在变,任务在变,面临的问题在变,但初心和使命不变。何长工和武若兰的感人故事深深触动了我,革命胜利来之不易,美好生活需加倍珍惜。新时代的党员应传承红色基因,继承优良传统。对于我个人而言,作为一名党员,应从国家大局出发,从人民利益出发,做好继承和发扬的表率,当好合格党员;作为一名交投员工,应从企业发展出发,从服务社会出发,立足岗位,尽职尽责,切实传承红色基因、建设
国际枢纽。
以后我将努力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工作的提质增效,以此为新起点,立足岗位不断有新进步、推动工作有新面貌。
【篇二】
不重走一段历史的路,不重忆一次硝烟弥漫的场景,我永远无法想像老一辈的革命先烈是用怎样的一种信念坚定不移的开辟了如今的幸福生活。
此次有幸参加集团党委组织“传承红色基因·建设国际枢纽”党性教育培训班。通过参观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大井毛泽东旧居、龙江书院、重走挑粮小道,倾听红色故事等多形式主题教学,感悟很多。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天时间,但真的给自己留下了太多的震撼、太多的启迪、太多的沉思和太多的激励。
当我踏在井冈山的红色土地上静心聆听井冈山的故事,我认真思索着究竟是什么力量让这群风华正茂的年轻人奔赴井冈山而不惧死亡?我认为靠的一种是信仰,一种坚信革命能够成功,坚信自己的奋斗有价值,坚信自己的死亡将成为走向胜利的铺路石的理想信念,而这也是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人能够蔑视死亡,超越死亡的原因。
陈毅安烈士在写给其妻子李志强的一封信中曾写道:“我天天跑路,钱也没有用,衣也没有穿,但是精神非常愉快,较之从前过优美生活的时代好多了,因为是自由的,绝不受任何人的压迫!”这段话将陈毅安对自已信仰的追求跃然纸上!
人生短暂,但信仰能够让人的生命价值超越死亡化为永恒。这种力量一旦凝聚,便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洪流。
前有井冈山的先烈们,靠着他们用鲜血铸练的井冈山精神为新中国诞生披荆斩棘,现在,有总书记对理想信念作出的新的注脚——“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
在社会高速发展的新时代,我们需要将追求信仰的不懈精神传承下去。尤其在工作中遇到各种困难时,更是需要坚定信念,共谋发展。当前,传统道路运输行业受到较大冲击,大数据网络飞速发展,人们对方便、快捷的运输期望值也越来越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克服因循守旧的思想观念、善于总结经验、敢于走创新之路、勇于以开拓进取,切实发挥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创新开展各类“党员责任区”、“党员建新功”等实践活动,支撑市场业务发展,及时积累和总结经验教训,从中找出适合公司发展的新路子,努力增强加快公司发展的紧迫意识和危机意识,以开拓创新的工作锐气来体现始终以务实创新的工作举措谋求新突破。
习总书记指出的井冈山精神——“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坚持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正是我们工作中的指路明灯。
仰望星空,不会迷茫!心有信仰,才能超越梦想!此次井冈之行让我的思想受到了震撼,心灵得到了洗礼,真正使自己的思想层次得到新的提升,理想信念得到新的坚定,责任意识得到新 的增强。我必将此次所悟所得带入自已的工作中,为加快成都建设成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做出努力。
【篇三】
这是第一次以实地考察观摩的方式,深处真实的场景,系统的学习与体会井冈山精神,即全面了解了井冈山革命斗争的历程,又聆听到众多英勇献身的先烈故事,感触到无数次面对复杂斗争形势的人生艰难抉择。
站立于烈士墓志铭前,面对烈士英魂的灵魂拷问,我默问:是什么东西,让先烈们敢于放弃高官厚禄,敢于暂别美好家庭,离别爱人,勇于牺牲,以浩然之气坦然面临敌人的杀戮。
我想起王阳明的圣人标准,那就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我们共产党人就是为了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人类命运,作斗争,做奉献。
在此,我想引用总书记的三句话,即“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出路、依靠群众求胜利”,谈一下我对井冈山精神的理解。
一、坚定执着追理想
共产党人的一生是坚定执着追求理想的一生。坚定理想信念的核心在于内化于心,关键在于外化于行,不是喊口号、玩花招。井冈山的先烈真正践行了入党誓词,做到了“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
朱德为了寻求共产主义,解放劳苦大众,放弃高官厚禄,加
入红军革命队伍;卢德铭、王尔琢、王子清等4.8万余人在井冈山斗争时期牺牲年轻生命;彭德怀矢志不渝,即使面临“四人帮”迫害,仍坚持至死也不叛党……这就是信仰的力量。
作为新时代普通党员,应树立什么样的理想,怎样去践行理想?那就是立志要在全党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中担当有为,做出自己的贡献,不计较个人得失,少讲条件,多比贡献。
二、实事求是闯出路
马克思唯物主义辩证法在井冈山革命斗争得到实践,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并在几代中央集团执政中得到了深化。我的理解就是弄清形势环境、运用唯物主义工具分析,并采取最有利的战略举措。
现在我们各家分公司都在编制战略规划,不就是在运用这种原理吗!试想一下,如果毛泽东同志没有及时分析形势,依然采取占领大城市的基本战略,放弃 “农村包围城市”革命创新思路,建立革命革命根据地,站稳红军脚跟,革命的火种能够保有吗?
我们停车公司也是如此,如果仅仅是保住政府给我们那3.5万个路内泊位,公司规模如何扩展?专业收入怎样才能达到集团既定目标?我们的团队核心竞争力怎样才能形成?因此,构建整个停车行业的生态链,并站在产业的高端,以新经济的思维,走智慧发展的道路,我们才有未来。
三、依靠群众求胜利
走群众路线是我们党战无不胜的法宝。初到井冈山,听的就是毛主席的初闯“袁文才”鸿门宴,并以最大的诚意把鸿门宴吃成“同心宴”,把王佐也成功改造成为红军战士;再进井冈山,红军为当地百姓发放银元,恢复生产生活;红军开始长征时,村民送夫送子参军,十里相送红军,真的是军民一家亲、军民鱼水情。
大家都知道,目前我们停车公司仍然是劳动密集型的公司,一线员工1900多人,管理人员近200人。在公司未来发展中,如何依靠他们发挥最大的作用,是公司组织保障战略的重要部分。走好群众路线就要始终保持为民情怀,保障一线员工的利益。
我们目前建设的路内停车管理系统,目的之一就是最大可能降低员工的劳动强度,提高泊位管理数量,增加他们的收入。我们今年的党建主题是“情满蓉城”,在内部首要任务就是建设“家”文化,让一线员工感受到“家”的温暖,促使员工向社会展现优质的服务形象。
【篇四】
本次有幸参与“传承红色基因·建设国际枢纽”党性教育培训班,从形式多样的教学内容、精彩纷呈的班级活动中接受了心灵的洗礼,感受了灵魂的触动。下面,我从以下三方面分享个人的心得体会:
观历史现场,看故址新貌,唤燃红色基因
本次现场教学去了很多历史胜地,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黄洋
界。如今的黄洋界,峰峦叠障,绿树成荫,可谁曾想到正是借这险峻地势,红军先烈以不足一个营的兵力击退了敌人四个团的围剿,正如毛主席的《西江月·井冈山》所述,“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另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现场教学点是神山村,2016年2月2日农历小年,总书记带着党中央的深情厚谊,亲临神山村视察,并发表了“在全国建小康社会的征程中,不落下一个老区群众”的重要讲话,给予了神山村人民莫大荣耀和鼓舞。去往神山村的道路依然山路十八弯,却令人神清气爽。这里茂林修竹,物产丰富,民风淳朴,人民富足。同行学员们纷纷用购买香甜可口的神山糍粑、做工精美的竹艺品来表达对老区人民建设家乡的支持。
学习伟人故事,争做无名英雄,坚定理想信念
前天的现场教学,老师跟我们分享了伍若兰同志的感人故事。伍若兰同志是开国元帅朱德的妻子,也是他井冈山时期最亲密的革命伴侣。1929年2月2日,天还未亮,敌军乘我军人困马乏之机,突然包围了驻地,形势非常险急。伍若兰为了军部和首长的安全,自己带领警卫排首先突围,把敌军引向自己,然而伍若兰寡不敌众,受伤被捕。被捕时,伍若兰身怀六甲。敌人想从她的口中得到红军的机密,她说:“革命一定会成功,你们一定要灭亡!要想从我嘴里得到你们所需要的东西,除非日从西方出,赣江水倒流!”年仅26岁的伍若兰同志,于1929年2月
12日被敌人杀害,凶恶的敌人还把伍若兰同志的首级,挂在赣州城门示众。
今天上午,老师带我们前往井冈山烈士陵园,敬献花圈,鞠躬默哀以表达对逝去的先烈们崇高的敬意和深切的怀念。陵园中有一块无名英雄碑,是对在井冈山革命斗争中牺牲且没有留下姓名的革命烈士立的一块无名碑,以示人们对无名先烈的深切怀念。井冈山革命斗争时代,当地牺牲的烈士共有四万五千余名,仅有15744名留下了名字。听到这里,我倍感惭愧,如今的日常工作基本没有需要牺牲生命的时刻,然而总有人在工作中挑三拣四,推诿懈怠。我们必须从一个个无名英雄身上学习勇于牺牲的精神,秉承克己奉公的工作态度,坚定理想信念,认真完成好党和组织交办的每一项工作。
传承井冈精神,弘扬企业文化,成就交投事业
穿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被人们所铭记,被人们所传唱。个人最喜欢的是习总书记对井冈山精神的解读。“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我个人认为这正是穿越时空的经典精神在新时代新发展理念的现实体现。坚定发展信心就是井冈山精神的灵魂,创新发展思路就是井冈山精神的核心,攻克发展难关就是井冈山精神的基石,凝聚发展力量就是井冈山精神的法宝。
落实到交投集团,“锐意创新,团结协作,勇于担当,崇廉尚实”十六字交投精神,正是井冈山精神在交投集团的切实体现。
崇廉尚实,就是要维持集团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氛围,坚定发展的信心;锐意创新,就是要多措并举,创新集团发展思路;勇于担当,就是要面对发展难关,担当有为敢于攻克发展难关;团结协作,就是要齐心协力,上下一心,凝聚发展力量。
交投集团在市属国企改革整合后迎来新的发展契机,同时也面临地方债务严控,银根收紧等外部环境的挑战。机会和挑战并存的时刻,正是我们年轻干部勇于担当,干事创业的好时机。集团让各位干部从繁忙的日常工作中脱岗一周进行党性培训,不仅是为了让大家在这一周内热血沸腾,激情昂扬,更是希望大家能将所学所思所想所悟带回去,落实到日常工作,用坚定的理想信念,做好自身工作,感染身边同事,共创交投伟业。
第三篇:游莲花公园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
2014.3.26我们一起前往教育基地——莲花山公园。莲花上公园是国家重点公园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主峰山顶耸立在这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的铜塑。同时层层递进的花台,随着地形步步高升,步移景异再出现了而立深圳在中国红火发展历程中的不平凡征程!我们从莲花山脚集合,郁郁奥路上留下了同志们欢快的笑声。到了山顶广场我们一起瞻仰了邓小平雕像,为人矫健的步伐仿佛永远的带领着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的道路上前进!邓小平同志昂首阔步的英姿也深深感染了我们,我们在邓小平雕塑想为人质精兵集体合影留恋。
我们又来到广州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农讲所,通过对农讲所的参观学习,我更较了解了我国民业,农业,农民运动问题在中国丰富历史进程中的重要地位,同时也体现了中国人民有强烈的凝聚力,共同团结寄来抵御外敌,为权力而战。此刻我想到了,作为党员的我们都是包邮一种想要为人民服务,为国家贡献的心而入党的。但只是淡淡的只有这种心态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投身实际去,既要了解党的知识,还要时刻关注党提出的公众路线方针的详细了解,我们所说的坚持拥护党不是喊出来的,而是通过时间出来的。这一次值得回忆的参观学习活动,感受革命年代气氛,从而使自己有更多的对党思考,是我们更加明确的知道党肩负的是一种沉甸甸的责任,不是儿戏。通过这一次的学习活动,我在生活和学习上会更加严格要求自己。从农讲所出来,在组长的带领下,我们所有人带着沉重,严肃的心情来到了最火一个目的地——广州起义烈士陵园。
大门旁石壁上有食客,周总理提写的‘‘广州起义烈士陵园’’八个黄金大字。走过一段距离,呈现在眼前的是直从云霄的州起义纪念碑。这座纪念碑长45米建于1987年。三座大山上握枪的手从直云霄象征着“枪杆子了里出政权”大手酒劲如山,枪杆子直指苍穹。背上刻着邓小平同志的题词:“广州起义烈士永垂不朽”金字闪闪发光。纪念碑四周表现出广州起义战斗过程的浮像栩栩如生,仿佛将人们拉回了当前那惊心动魄,枪林弹雨的黑叶黎明前夜。看到先烈们出生入死的画面,我们倍感今天的幸福来之不易,刚感到肩上责任之重大。瞻仰玩纪念碑中的列时候,移步到一个巨大耸立的园陵——广州公社烈士墓!公募像个巨大的圆形金字塔。其顶柱间有40只石狮守灵,巍巍壮观,朱德同志在墓前正面题字“广州公社烈士之墓”墓墙东面有广州起义经过的碑铭。
看到如此庄严的陵墓后,我深深感到那些共产党和革命群众是多么伟大!他们为了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疯狂迫害和屠杀,不怕危险,不贪生怕死。虽然他们牺牲了,但是他们是好样的,无比光荣神圣的。他们为了广州和平与自由而战,显出了人生中仅有的一次生命。如果没有他们或许就不会有我们今天这样太平幸福的生活!
第四篇:西柏坡之行-心得体会
西柏坡之行感想
2009年8月30日上午,我们怀着兴奋而又激动的心情踏上了西柏坡的神圣土地,在那碧波荡漾、水光潋滟的西柏坡湖畔,满坡翠柏、松涛阵阵的西柏坡岭间,我们追溯着那段浩荡不朽的岁月,访寻着民族的精魂。
西柏坡位于太行山东麓、滹沱河北岸平山县西柏坡村的柏坡岭下,距石家庄市区西约90公里。1948年5月26日至1949年3月23日,这里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所在地,是党中央、毛主席进入北京、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中心。当年吞纳百川的红色铁流,蜿蜒过大半个中国来到这太行深处的西柏坡。这个鲜为人知的小山村,一时名声鹊起,所有的目光都聚到这里,也正是这个小小的山村,成为了搏动革命解放的心脏。
在三面碧水环绕的原柏坡岭上,我们参观了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其中有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粥时、董必武的旧居,而且更有像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会址,中央军委作战室旧址,中共中央接见国民党和平代表和苏共代表米高扬的旧址等一系列改变了中国命运的历史场所。在这里党中央召开了全国土地会议,颁布了第一部《中国土地法大纲》,从而彻底摧毁了中国封建主义制度的根基。也正是在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落里,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党中央运筹帷幄,把握时局,抓住战机,组织和指挥了闻名世界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3个月零19天的激烈奋战,更令西柏坡在史册上写下了辉煌的篇章。三大战役共歼灭国民党军队154万人,大大加速了解放战争的进程,从而彻底改变了中国的命运,托起了一片红色的共和国。如今三大战役的英勇豪气已深藏在西柏坡那低矮的平房深处,只留下那些被岁月风蚀的照片在供人遥想当年的辉煌,而那些沉默无语的桌椅、板凳,还在把当年的主人回想。
就在这里,党中央召开了七届二中全会,为新中国的成立从政治、思想、方针、政策等方面做了充分准备,构筑了建设新中国的蓝图。这个时期实现了中国革命由农村到城市、由革命到建设的战略转移和历史转折,不仅创造了振奋人心的解放全中国、结束长期战争的大好局面,而且为建立新中国、建设新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是一个结束旧时代、开创新时代的重要历史阶段。也正是在这里毛泽东同志最先向革命队伍敲响了警钟,预言了未来的考验。他语重心长地告诫大家:不要以为吃惯了野菜,就会对佳肴不动心;不要以为听惯了敌人的谩骂,就能经受住他们的吹捧;不要以为翻过了雪山草地,就一定能在京城站稳脚跟;不要以为穿过了敌人的枪林弹雨,就一定能战胜不拿枪的敌人。他谆谆告诫全党 “务必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为此他从自己做起,立下了胜利后的几条规矩:不做寿,不送礼,少敬酒,少拍掌。
半个世纪的风风雨雨,一再证实毛泽东同志的英明与远见,他那一番朴实无华的话语,就像一盏桅尖的红灯,照亮了新中国的航程。在这五十年的沧桑巨变中,我们国家、我们的党经受住了这样那样的考验,把整个国家建设得繁荣富强,蒸蒸日上。
1949年3月23日上午,从西柏坡动身前往北京的时候,毛泽东同志说过:“今天是进京赶考的日子。”人人都在用行动赶考,我们更要在赶考中百考不倒,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尽我们的一份微薄之力。
中午时分,我们结束了这次参观学习的行程,怀着崇敬的心情离开了西柏坡。途中蓦然回首,发现她在注视着我们,眼中露出慈爱而又威严的目光……。
第五篇:井冈山之行心得体会
井冈山之行心得体会
2017年11月13日,我们一行38人开赴“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开展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党性教育活动。本人非常荣幸作为一名基层党员代表,参加了这次为期3天的红色之旅,接受党性修养的锻炼。
短短几日的行程中,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瞻仰了革命烈士陵园,重温了入党誓词和朱毛运粮小道,参观了历史博物馆和毛泽东同志故居等革命圣地,大家仿佛亲历了硝烟弥漫的战场和血雨腥风的残酷,灵魂一次又一次被冲击和震撼,情绪一次又一次被感染和点燃。在这片被誉为“天下第一山”的红色土地上,有着连绵不绝、层峦叠嶂的崇山峻岭,有着热情淳朴、原汁原味的风土人情,有着可歌可泣、催人奋进的英雄赞歌,更有着坚定信念、艰苦奋斗的井冈山精神。
90年的风雨洗尽铅华。也许只有亲历井冈山,才会使我们更加透彻地理解革命、信仰、无畏等词的真正涵义;也许只有静心聆听井冈山的故事,才会给予我们跨越历史时空的心灵震撼。应当说这一次井冈山之行让每一位党员都接受了一次心灵的洗礼,灵魂的锤炼,对于井冈山精神也有了新的认识和领悟。下面就此谈谈本人此行的所见所感和所想所悟。
一、凝井冈之心——坚定信念的井冈山 这次也是人生首次当了回旗手,开始领导安排时没觉得有什么,但在授旗仪式上接过旗帜的瞬间忽然觉得沉甸甸的,因为接过的不仅是一面旗帜,更是一份责任和担当。几天的行程走下来,私以为旗手至少要做好三件事,定好位、引好路和站好岗。首先是定好位,旗帜永远是在队伍的前方,队伍永远围绕着旗帜;其次是引好路,旗帜走向哪里队伍就要走向哪里;最后是站好岗,那就是不惜一切代价保护好旗帜,人在旗在。联系到井冈山斗争的历史,这也正是中国近代革命史上的一面旗帜。在各地革命相继失败,白色政权林立的困境下,毛泽东同志毅然决定挺进井冈山,建立了第一个革命根据地,举起了武装斗争的第一面旗,此为定位。历时两年四个月的斗争,经历了地方武装改编、土地改革、建立红色政权等,开辟了一条中国革命的新道路,此为引路。最终虽然井冈山斗争以失败告终,被迫转移,但是斗争的星星之火已经足以燎原,我党又在赣南、闽西一带开辟建立了新的农村革命根据地,革命的旗帜得以续存,此为站岗。
坚定信念是井冈山精神的精髓。大革命失败后,井冈山斗争为什么能够成为“革命的摇篮”,照亮了中国革命的前程?靠的就是共产党人对光明前途的坚定信念和不懈追求。斗争前期条件非常艰苦,衣食住行各方面物资都很匮乏,小井村红军医院甚至用菜刀、开水为战士做手术,此时毛泽东同志挥笔写下了《井冈山的斗争》和《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的光辉著作,为革命指明了方向。正是有了这种崇高的理想信念,才会有伍若兰等一批革命先烈在战场上冲锋陷阵、英勇杀敌,在敌人的屠刀下慷慨就义、视死如归,掀起了武装夺取政权的红色风暴。
二、聚井冈之力——依靠群众的井冈山
触摸历史,井冈山斗争不仅是一篇光辉的斗争史,更是以弱胜强的奋斗史、党民联合的创业史。驻足在大井村毛泽东同志故居,仿佛仍能看到他和群众亲切交谈的情景;伫立在黄洋界哨口,耳边仿佛仍能听到震耳发聩的炮声,眼前仿佛仍能看到红军与群众协同作战,取得一个营击溃四个团巨大胜利的景象;步行于朱毛挑粮小道,仿佛仍能感受到军民间浓浓的鱼水情,大家携手挑粮上山,用坚实的步伐踏破敌军经济封锁的历史壮举。正如解说老师介绍所说,我党我军之所以能在内外交迫的困境下打破三次围剿,依靠的是铁一般的纪律,海一般的胸怀,以海纳百川的姿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形成了党和红军的力量源泉。也正是凭借充分相信群众、紧紧依靠群众、与群众血肉相连的优良作风,才使得敌军对根据地的围剿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海洋,奠定了克敌制胜的坚实基础。
依靠群众是井冈山精神的根本。在井冈山斗争时期,我党制定颁布了“三项纪律”、“六项注意”,以实际行动向群众证明,共产党和群众是一心的。正可谓,得天之道在民心,民心之固在于能够切实保障和维护群众利益。在战争年代我们党能取得胜利,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坚持了党的群众路线,也充分验证了毛泽东同志的“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是红色政权发生和存在的重要原因之一”。历史已经证明并在继续证明,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是我们党无往不胜的根本,更是井冈山精神的法宝。
三、铸井冈之魂——艰苦奋斗的井冈山
“死后不开追悼会;不举行遗体告别仪式……遗体送医院解剖,有用的留下,没用的火化;骨灰一部分埋在井冈山一棵树下当肥料……”这是老红军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志在生命临别时刻的嘱托。为了革命,她将刚出生的儿子送了人,临死前她没有给儿女留下任何遗产,而是将所有工资全部捐给贫困地区。她,用对信仰一生的守候带给我们井冈山之行最深层的感动和最深刻的思考。正如在小井村烈士陵墓前老师所说,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染红了井冈山这片土地,凭借的正是他们的信仰,他们的信念,他们心中的井冈山精神。信仰是将灵魂融入到奋斗终生的事业中去,而信念是对信仰的坚守和捍卫,老一辈革命家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坚持着理想信念不动摇、革命意志不涣散、奋斗精神不懈怠,书写了伟大共产党人的光辉历程。
艰苦奋斗是井冈山精神的基石。烈士陵园碑林中有着这么一句话,“上井冈山是一种伟大,下井冈山也是一种伟大。”上井冈山是破釜沉舟之举,保存了革命的星星之火,共产党人顽强克服了各种艰难险阻,实现了从城市到农村的伟大开端;下井冈山是破茧成蝶之举,变被动为主动,让革命星火燎原于中华大地,实现了革命斗争的历史性转折。任何事业的推进也正是在上山和下山的进程中曲折前行,只有拥有艰苦奋斗的决心,勇于胜利的信心,才能一往无前,不断夺取不同历史阶段新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