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名师大课堂心得体会[模版]
名师大课堂学习后的点滴体会
2011年11月18日我有幸参加了广州大课堂听课活动。一睹众名师的风采:温柔文雅的许嫣娜老师、幽默朴实的于永正老师、才华洋溢的吴桂贤老师、功底深厚的蒋智斌老师、尽显异国风情的欧明花老师,一个个精彩的画面,一个个生动的课堂,让我流连忘返、印象深刻,更让我受益匪浅,以下是我一点体会:
一、聚故事阅读之神韵
故事是低年级学生喜闻乐见的语文学习内容。许老师充分挖掘故事《从现在开始》本身之神韵,使其成为课堂教学中情意共生的依托成为了这堂课教学成败的关键。许老师在执教的过程中并没有将“识字”和“故事”割裂开来。教师让生字教学从单一走向综合,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汉字。教师不但将教学时所教生字放入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去,把字词句教学有机结合起来,而且在教学时也要及时为学生创设联系和运用新知识的机会。让我深深体会到,阅读课通过读与理解的同时,不忘加强积累感悟,并加以运用。在课堂中许老师紧扣儿童知识基础、思维能力和生活实际需要,从字到词再到句,敏锐细致地捕捉三者之间的内在逻辑,通过读,找出重点字词,进行理解、运用。如“熬”字的教学中,问学生:“你们知道四点底在古时候表现什么吗?”分析四点底表示在火上煮,让学生体会被火煮那种难受,来理解课文动物们“天天熬夜、叫苦连天”的真实感受,充分考虑了这三者在识字教学中的有效沟通问题,使学生在识字的同时积累了词语,并尝试在课堂情景中准确地运用积累到的字词。这样的教学既发展了学生的语文和形象思维,也照顾到学生潜在的故事阅读心理,使之既能有效地在低年级阅读教学中落实字词教学,又即时提升了学生的审美品位。
二、聚习作教学之音韵
于老师习作课上清楚地告诉了我“孩子的生活,自己的感受,那是习作。”确实,在他的课堂上并没有华丽的语言,但有实在的指导,没有形式的掌声,但有悦耳的笑声。教学过程中,他以苏教版最有特色的习作知道方法为课例展示。一开始,出示他自己所写的文章作引路,当时我有点纳闷了,原来大师的教学是这样的,竟然犯了人教版的“禁忌”,这不是叫学生仿写吗?当我往下听课时,才发现,于老师给学生范文是清晰地给予他们写作方法,告诉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小事,关注细节才能写出好文章。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习作的讲评,不要说学
生不想下课,我也不想跟于老师说再见。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写成之后,自己看,别人看,优点何在,毛病何在。眼光渐高,笔下渐熟,定会写出好东西。”
在讲评课上,只见白发苍苍的于老师,用他那缓慢的语速跟学生说道:“文章不厌千回改,佳作常自此中来,要通过反复修改,你们会逐渐明了文章该怎么写,不该怎么写,积累写作经验,领悟文章‘入妙’之法。”接着他拿起一学生的作文,开始点评:
“‘羞愧地低下了头’我很欣赏,为这句话加5分。”
“于老师拍拍张华的肩,做了一个请回的动作。”这就是细节,观察得多仔细。
“双引号、单引号使用正确,加5分。”
“直到他坐下了,于老师的目光还没有从张华的身上移开,那目光充满了鼓励,充满了期待。”这是他对目光的理解,他观察得很仔细,很会思考。对于目光的描写、感悟加10分。
叙述清楚,特别欣赏一个词“凝然”,多有分量,为“凝然”加5分。
“我走到他身边,他靠近我”接连两个“他”不好听,第二个换成“于老师”,用词不要重复。
《语文课程标准》习作目标指出“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习作修改是一种能力,教师常常困惑该如何让学生学会修改习作呢?于老师紧扣本课目标“关注小事 关注细节”给予准确到位的评点,在评改中学会细节描写,尤其是在评改过程中始终关注学生语言文字的表达:文从句顺、准确使用标点。
这就是名师,名师就是这样。在感受名师们的课堂风采的同时,我获得更多的是思索。名师的课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亲切、自然的教态;丰富的教学经验;精湛的教学艺术;教学设计层层深入、环环相扣。给我的感觉听名师讲课就像听到了前进的号角,让我深深体会到了自己的不足,激励着我不断前行。
第二篇:名师课堂心得体会[定稿]
“名师课堂”学习心得体会
白堡中学
魏军科
2012年4月29日我有幸参加了庄浪县教育局承办的“中国名师课堂观摩与讲座”的学习培训活动。通过观摩杜郎口名师-徐利老师的课堂和聆听他的讲座,让我对杜郎口教学有了全面的认识,我感觉到杜郎口的老师给了学生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使学生真正成为了一个能自立自主学习的主体。现在我就这次学习的心得体会与大家分享一下:
一、杜郎口中学教学模式亮点:
(一)强化预习,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预习已成为杜郎口中学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要手段与方式。教师提前备课,明确一周及每一节课的学习要求之后,告诉学生,然后指导学生提前预习,并且提出明确的预习要求,不断提高学生预习的水平。在预习阶段学生要阅读课本,要认真理解并掌握学习内容,要完成课后的练习题,同时还要阅读大量的课外学习材料,以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与掌握,或拓展知识面,进一步巩固所学习的新内容,增强知识的应用能力。
(二)分组学习,使学生在交流中成长。
在预习准备阶段,一般是将任务分解为几个部分,然后让每一组学生各学习一部分内容。在预习阶段,每个小组的学生将围绕自己的学习任务,或自主学习,或相互交流,或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然后通过课堂展示的方式,各小组之间相互学习彼此的内容,从而达到全面完成学习任务的目的。这样的学习方式,既减轻了每个小组的学习负担,使得每个小组都有条件高质量地完成所分配的学习任务,又能够共享学习成果,提高学习效率,还有利于学生合作能力的提高。
(三)课堂展示,共享合作交流成果。
杜郎口中学的课堂时间主要用来让学生分组展示学习成果。为了能够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他们在教室内设置了多块黑板。在课堂上学生可以一个人给全班同学展示学习的成果,也可以分组展示学习成果,也可以不同小组之间相互展示,相互补充,相互启发。通过展示学习成果,学生不仅能够进一步巩固学习的知识,更主要的是强化了认知能力,理清了思路,掌握或交流了学习方法,逐步形成了科学高效的学习方法,良好的学习习惯,高涨的学习情绪,积极进取的学习态度,甚至增强了学习自信心,增强了学习成功的情感体验,逐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四)适时点拨,引导学生走向更大成功。
由于受年龄、生活经历与经验、认知能力等条件的限制,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还有很多内容学习得不深不透,这时教师就会适时点拨。或友好提醒,或巧妙指点,或妙语点评,或引导学生相互评价或争论,或提供范例强化。总之,通过多种方式不断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修正学生的知识结构,指导学习方法,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交流者。这样做不仅把课堂上学习主动权让给了学生,让学生成为了课堂学习的主人,而且师生关系更加融洽,给学生创设了愉悦、和谐、合作、互助、实践、创新的学习氛围。
二、教师思想的大转变
(一)杜郎口的每个教师确立了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念: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一切适应学生的发展,一切促进学生的发展。他们把自己融入到学生当中,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师道尊严者,而是用民主开放的思想和行动去开启学生的智慧。没有讲台,没有权威,更没有滔滔不绝的讲解。这里的教师真正成为了知识的引路人,课堂上的他们更多的时候是在了解在倾听。
(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在杜郎口中学,学生的学习真正由“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由被动变成主动,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课堂上的自主学习大体可以分为六个环节: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示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在预习之前教师明确学习方向,学生依据教师的提示进行充分的预习,预习工作在早自习进行,在上课时学生根据出示的学习目标进行自学、小组合作学习,然后将自己的所思所想通过多种形式展示出来,展示中同学们可以相互质疑、评价,尽最大可能的提升自己的学习,最后通过相互测试寻找知识的盲点。整个课堂学生的自主学习时间不少于35分钟,教师少讲力争不讲,这样的教学方式让全班学生都动了起来,课堂气氛活了起来,教学效果好起来。
.(三)学生分小组研究学习,有效地缩小了学生间的差异
分小组学习,我也曾有过,但我的做法并不象他们那样。他们由班主任同科任教师协商,把学生分成六个小组,每组六、七个学生,而且固定人员,好差结合,男女结合。开展人与人、对与对、组与组之间公开、公平竞争,鼓励学生互教、互学。考试时看二人的平均分,组与组之间看小组平均分,分数高的为优胜者。这样有效缩小尖子生与学困生之间的差距,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培养学生大胆发言、各抒己见、板书展示等方面,老师更是千方百计给予他们充分的自由,而且是给以学生充分的表扬和鼓励,较好地激发了他们的表现欲望,树立了学习的自信心。
三、应该向杜郎口中学学习什么?
第一:学习其改革的勇气、创新的意识和探索的精神。改革是需要勇气的,需要敢为人先的勇气,需要不怕失败的勇气,特别是向传统教学模式挑战的勇气;改革需要一种勇于创新的意识和不断探索的精神。
第二:课前预习。从课堂教学模式来看,就是非常重视预习,他们强调的“先学后教”、“自主学习”和“预习交流”,抓的都是预习工作,这其实不是什么新鲜的东西,而是一条教育和教学的规律,但在很多学校,很多时候,很多老师都忽视了这一规律。杜郎口中学有专门的预习课,并硬性规定“没有预习的课不能上”、“预习不充分的课不能上”,这样做无非是避免学生因知识准备不足而无法攀越老师搭建的知识架构,从而无法实现在原有知识结构上通过量的增长和质的提升,而建构出更高层次的知识。而我们现在通行的作法是把预习放到课后,让学生自己预习,有的甚至根本没有预习提纲,这样做的结果是,学生由于疲于应付过多的书面作业,无暇顾及“口头预习”作业,即使偶尔预习,也由于漫无目的、效果不明显而最终放弃。因此我认为有必要改革现有的自习课模式,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自学,明确目标任务,掌握学习方法,解决基本问题和浅显问题,找出深层次的疑惑,并带着明确的目的和任务去听老师点拨,这就为第二天的高效听课、学习做好了扎实的铺垫。
第三:学生展示。“我的课堂我主宰”和对老师要求的三不准:(老师不准站讲台、老师不准板书、纯知识性的东西老师不准讲解)铸就了课堂是学生展示才华的舞台,教室是学生自由求知的殿堂。杜郎口中学的课堂时间主要用来让学生分组展示学习成果。为了能够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他们充分利用教室各种板面资源,在课堂上学生可以给全班学生展示学习的成果,也可以分组展示学习成果,也可以不同小组之间相互展示,相互补充,相互争议,相互启发。通过展示学习成果,学生不仅能够进一步巩固学习的知识,更主要的是强化了认知能力,理清了思路,掌握或交流了学习方法,更重要的是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
第四:“一帮一”模式。我们可以充分借鉴杜郎口中学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通过“一帮一”和小组合作等形式改革现行的授课组织形式,让学生通过合作交流解决问题,从而达到“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的效果。高效的课堂教学是与大量的练习、及时的反馈分不开的,杜郎口中学每节课前几乎所有学生倾巢出动爬黑板,互相检查、小组检查、老师检查就是很好的反馈练习方式。我们也要在精选习题的基础上,通过提问、对话、复述、默写、作业、小结等方式调动学生参与练习的积极性和参与的广度,加大课堂检查力度和密度,增强练习反馈的 效果,真正让学生在课堂上做到真听、实读、勤思、善问、能议、敢评。
第五:做好反思工作。杜朗口中学教学楼的走廊上,摆放着许多小黑板,上面有每个教师的工作反思,也有学生的错例分析(也属于反思),正是由于他们及时地进行了反思,教师的业务素质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他们是每天一反思,还有一块大黑板,是学科组的反思,总结一周来教学的得与失。
总而言之,杜郎口中学这种教学模式真正实现了学生主动参与、合作探究,班级中人人互动,正如学生所说:“参与就有快乐,自信就能成功”,“课堂上没有真正的对与错,只要你敢想、敢发言,那你就是最棒的。”我想这也是我们每个教师应该努力的一个方向,那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与点燃学生对学习的热情。我们应该学习杜郎口中学先进的教学模式,但是我们又不能完全照搬,这就需要我们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选择性的学习那些适合我们中小学教学的教学理念和模式,并且更要有我们自己的创新方法,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断的进步。只要我们坚定信心,大胆探索,坚持不懈,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一定会走在课改之路的前列。
当然,杜郎口中学的课堂教学模式是切合杜郎口学校实际的,杜郎口中学的课堂教学模式是历经13年的努力探索和实践而形成的,短短的几天时间是不可能把杜郎口中学课堂教学模式的精髓吃透。我们可以因地制宜,根据实际情况,有选择地学习和借鉴,守住自己那些好的做法,最终形成适合自己的、有白中特色的教学模式。
第三篇:名师课堂心得体会
周末名师课堂心得体会
2013年10月26日,第17期周末名师课堂,邹城市第二实验小学邀请了杭州市天长小学楼朝辉、马迎春、吴恢銮、陆白琦。马迎春、吴恢銮、陆白琦分别讲授了语文《纸船与风筝》、数学《旋转》、英语《Happy Halloween》三节课,并和在座听课教师作了互动教学研讨。下午,杭州市天长小学校长楼朝辉作了关于教育个性的主题讲座。这三节课和楼朝辉先生的讲座蕴含的“做学生喜欢的老师”的教育理念,不时激起所有在座教师的共鸣,不时激起现场热烈的掌声。通过这一天的学习,不仅让我领略了各位教师出类拔萃的风采,也让我从中感受到课堂的灵活多变,下面就从以下几点谈谈我对这几节课感受最深的地方:
一、扎实的基本功和驾驭课堂的能力感染了我,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我们就要有滴水石穿的精神,从点滴做起,坚持不懈积累经验。
二、课前师生互动环节很有特色,每位教师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情景教学,这样不会让每位学生一开始上课就觉得紧张,而且还可以把学生的注意力很快吸引到课堂中来,让学生对教课的老师感兴趣,从而也对这位老师的课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注意力集中并且感兴趣才是最好的学习状态,这几位老师都做到了这一点。
三、教师课件制作精良,充分发挥了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无论从课题教材的搜集上还是从视听效果上,都非常的有 1 创意,引人入胜,形象生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牢固掌握。
四、练习设计基础实效,灵活多样,很具有代表性,教师对学生出错的地方进行到位的点评,讲解,然后再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把容易出错的地方在课堂上解决掉。这样学生既牢固掌握了知识,避免了走弯路,同时也减轻了学生的课后作业的负担。
五、讨论交流的主题是学生。合作交流是课堂教学中重要的学习方式,以前听课观到合作交流,很多是师生对话的形式,老师对学生的对学生的汇报进行汇总或评价订正,重结果轻和学生思维的碰撞和交流。这几位老师对这一点处理的很好,让听课的老师感受到了学生思维火花的相互碰撞。
六、上课教师的语言具有感染力,课堂评价及时到位,关注了学生的情感,让学生高兴地站起来,体面的坐下。在我们听的这几节课中,每位老师到对学生的回答进行了积极的评价,教师亲切和蔼的教态、抑扬顿挫的语调、给孩子们积极向上的鼓励使得整节课都充满着活力。
总之,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一定要发扬成绩,找出自己教育教学方面的差距,向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学习,教坛无边,学海无涯,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全身心的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
2013-10-28
第四篇:走进名师课堂心得体会
《走进名师课堂--初中语文》读书心得
乌兰塔拉中学夏昌河
本学期我选择了《语文课程标准》、《语文课程标准解读》和《走进名师课堂——初中语文》这三本书,其中我认为收获最大的是学习《走进名师课堂——初中语文》这本书,翻开这本书,里面的内容吸引了我,读着这书,就好像有一位智者站在你面前,她偱循善诱,给我排解烦恼,给我指点迷津,又犹如一位和蔼可亲而又博学的老人,在我遇到困难的时候及时给我以帮助,让我充满信心。
这本书比较全面地展示了名师们如何把握新课程的理念并落实在课堂实践中,展示了他们如何理解、把握和处理语文学科新课程教学的难点和热点问题,为广大初中语文教师提供一个从教育理念到教学实践的引领和示范。我如饥似渴,贪婪地读了一篇又一篇,感受颇深。
从每个篇章的“名师视点”中我体会到了名师们深厚的教育理论基础。他们能够遵循教育规律以深厚的学科知识开启学生的思维,讲求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亲和力和影响力,用科学的方法探索真知真理,唤起学生的觉醒,激起学生发展。读了每个章节的名师视点后,我在心里暗暗佩服这些教师。
从每个“教学案例”中我感悟到了名师的教学艺术。导入处“未成曲调先有情”,点拨做到“要把金针度与人”,结尾追求“能探风雅无穷意”„„名师们巧妙的教学策略和灵动的教程推进正是通过其绝佳的教学艺术轻巧“点击”、从容调遣,方才“随心”演绎、挥洒自如,让课堂“弹出”精彩一片。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对教学而言,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意味着合作性意义的构建,他不仅是一种认知活动的过程,更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精神交流。对学生而言,交往意味着主体性的凸显、个性的表现、创造新的解放;对教师而言,上课不仅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对知识的分享理解。交往还意味着教师角色定位的转换: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这些教师的教学设计中正体现了新课改的这种新理念。
一篇篇精彩的教学设计生动的诠释着新课标下的新课型,每一篇又不失个人风格、特色,亮点很多,如繁星闪烁,令我赞叹、钦佩。我的心中也荡漾着做老师的幸福,那就是在课堂上与孩子们“心灵感应”般的真情对话,呈现出和谐的、焕发生命光彩的课堂,产生着令人震撼的课堂生命力。我深深的感悟到在21世纪要如何做老师,如何做合格的老师,如何做优秀的老师,要走很长的路。
老师们的教学设计没有精心预设的场景演练,没有精美课件的渲染衬托,更没有支离破碎的分析问答,他们大多凭借引导孩子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培养了孩子的自学能力、合作意识以及创新精神,从而培养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一般来说,一节课中,通常有三个容易走神的“关键时期”:一是刚开始上课时。这时,学生因为课间活动,心理和情绪往往处于兴奋或不稳定状态;二是一堂课大约进行到一半时,学生的神经处于相对抑制状态,注意力难以集中;三是临近下课的几分钟,学生注意力分散,精神比较疲惫。
为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应该特别注意抓好这三个“关键时期”,设法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在每节课前,教师要提前一两分钟在教室门口“候课”,暗示学生马上就要上课了,学生会赶紧进入教室,做好上课的准备;上课开始,教师要精心设计导语,尽量用生动活泼、富有吸引力的话语导入新课,力争开好头,尽快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当一节课进行到一半时,教师再通过新颖的、有趣的教学内容和形式,使学生处于相对抑制状态的神经再次兴奋起来,从而实现注意力的高度集中。临近下课的时候,教师还要根据课堂教学实际创设新的教学情境,对学生形成新的刺激,在其大脑中形成新的兴奋点,使教学活动又一次活跃起来。
有爱才有教育,教育不能没有爱,一个不能去爱自己学生的老师,任其有多么渊博的学识和超强的能力,也不能成为一个具有人文精神的好老师的。老师之所以能成为一个受到无数人的尊敬和爱戴的老师,除了他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有精湛的专业水平之外,更重要的一点,是老师心中有爱,有着对自己的学生无私而博大的爱,这也是老师高尚的人格魅力所在。
新课程强调“面向学生”,这包含四层含义,一是强调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全面”提高;二是强调面向“全体”学生,使大
多数学生都能达到要求,获得成功;三是强调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四是课程教学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心理和发展特点,关注、关照学生的需要、兴趣、追求、体验、感觉、困惑、疑难等。这些理念,只有通过教师在实践中的全面贯彻,才能得以落实。从这些教师的教学设计中可以看出,这些新理念都能融入其中。把课堂真正还给了学生,使学生成了课堂的真正主人。从而培养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并注意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最后,我要做的就是赶紧行动起来,更认真的搞好教学工作,并努力创造各种条件进行教研和教改活动,促进自身教学水平的提高,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我会尽我所能,取这些优秀教师之所长,应用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从而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第五篇:参加名师大课堂心得体会(模版)
参 加 山 阳 区 名 师 大 课 堂 心 得 体 会
山阳区解东一小
任欢
上周,我有幸到远方小学参加了首届“名师大课堂”之阅读教学观摩活动在这次活动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有刘小影老师,刘雪琴老师、杨秀全老师等。现在我谈谈本次学习的一些体会。
一、刘小影老师的“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刘老师首先简说课文内容,让学生自主学习,概括出课文主要内容:母亲表扬我,父亲批评我。然后用合作探究的方法让学生探究2个问题,其次,全班交流更同意那种做法,为什么?再次,总结出不论父母是那种态度都是对我的爱。最后,让学生练笔,写自己想对自己感谢的人说的话。
整个课听下来,可学习的地方很多,但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刘老师最后的总结和板书以及小练笔。总结很好的提炼全文,小练笔指导的很到位。
二、刘雪琴老师的“富饶的西沙群岛”
刘雪琴老师的课先让学生齐读学习目标,然后上黑板检测生字,其次,从海面、海底、海滩、海岛讲西沙群岛的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然后让学生自主学习,最后合作交流。
听完刘老师的课给我感受最深的环节是刘老师从海面、海底、海滩、海岛讲西沙群岛的风景优美,物产丰富。刘老师的课件做的特别精致,非常吸引学生,让学生一遍遍的读,但每次读都加深一步,更加体会西沙群岛的风景优美,物产丰富,让学生欲罢不能。
还有许多老师的优秀课例,同样也带给我们丰富的感动,带给我们关于教学方面的思考,在此不一一细述。总之,有所思,有所学,有所感,有所悟。此行不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