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课堂学什么

时间:2019-05-14 23:05: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名师课堂学什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名师课堂学什么》。

第一篇:名师课堂学什么

名师课堂学什么

赣县实验学校 钟志羊

4月2日至3日,我有幸参加了全国小学语文名师与课堂教学观摩与研讨活动。两天紧张而充实的学习,贾志敏、武凤霞、虞大明„„一位位小语教育界的重量级人物悉数登场,让我们近距离地领略了教育家的风采与魅力。名师的课堂引领我们走进语文教育的大花园,欣赏到了姹紫嫣红的满园春色,由衷地感叹他们的教学艺术真是达到“海到尽头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的境界啊!学习归来,掩卷沉思:作为普通教师,我们能从各具特色、风格不一的名师身上提炼出什么共性的东西来提升自己的语文教学呢?我认为至少有以下几点是非常值得借鉴的:

一、对文本的深入解读是上好课的前提

德高望重的老一辈教育专家刘武德老师在会上一再告诫我们:文本解读的深度与广度决定了课堂教学的高度和灵活度。教师只有在课前准确、深刻、透彻地对文本进行研读,才能有精妙的教学设计,才能在课堂上灵活自如、游刃有余地引领学生的学习。文本解读相当于大树的根,根深才能叶茂,课堂才能硕果累累。

虞大明老师执教的《金钱的魔力》教学过程环环相套,丝丝相扣,让孩子们的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初学课文后用七个字概括感受:有钱能使鬼推磨。课文中的鬼是谁?紧抓“鬼”字展开教学,无限激发了孩子学习的兴趣。而一连串关于“鬼”的问题问得恰到好处,唤醒了孩子们生活中积累的已有感知,这个说完那个又想到了,这个说了那个还要说出个不一样的来。孩子们在浩瀚的思维海洋中把“鬼相、鬼笑、鬼话、鬼品”找了出来。

印象深刻是抓托德的笑,细细体会托德的“以貌取人、刻薄、虚情假意、见钱眼开。”具体有以下步骤:——生活中看到过怎样的笑?——读“笑之最”——托德的笑是怎样的?细读——老师读后想到这样的笑会是怎么样的,找图片,找不到,最后找到了一张沙皮狗的脸的图片——生活中你怎么描写笑的——读《红楼梦》中笑的描写——老师写的母亲的笑的赏读。这一连串的“笑”的领会无不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阅读积累紧密相连,使学生兴致盎然。

尤其是虞老师的教学不仅仅限于文本的解读,他出示了红楼梦中曹雪芹写的《红楼梦》中各种人物一组笑的片段,又出示自己母亲的笑的片段,体会作者分别是抓什么来写笑的,进行了写法指导。瞬间,让词句作为阅读理解的注脚、表达的支撑,同时,还给了学生大量学习文本的空间,激发了学生阅读古今中外经典的兴趣。

在剖析老板的人物形象时,虞老师对老板话语进行了有策略的概括。(老板的话,全文共1549个字,写老板的话就用了604个字。)这个“鬼”说这么多鬼话想干什么?从而揭露老板说话用了哪些伎俩?寥寥几语不仅让学生感受到他们“认钱不认人”的内心世界,更突出老板在金钱面前的丑恶嘴脸,进一步强化了金钱的巨大“魔力”。

就这样,虞老师通过巧妙的设计,以生为本,以读为本,淋漓尽致地再现了人物的性格,让学生深刻体会到了人物的性格特点。

课堂是有生命的。虞老师用他的独具匠心,用他的精心设计,引领孩子学习母语,品读文本。他用他的挚爱,用他的热情,为生长在课堂这片沃土上的孩子注入鲜活的生命力量,让他们的课堂生命绽放得如此灿烂。

二、教师正确的教学思想是上好课的关键。

名师的课堂为什么异彩纷呈,引人入胜?不在于他的设计花样的出新,不在于他使用了几种多媒体的教学手段,更不在于他为拓展而 补充,为出彩而煽情。我们认为,上好一堂课的关键是要有正确的教学思想的指导。

在这次观摩会上,贾志敏老师给我们带来了五年级改写小小说《蜡心》的作文教学和讲座《小学语文怎么教》。贾老师已经73岁了,从给学生上课到给我们讲座,这三个小时内始终一直站着,只见他时而弯腰亲切地和学生交流;时而用他那温暖的大手拍拍孩子的肩膀;时而又翘起大母子微笑着夸赞学生。他高大的身材微微地向前倾着,语重心长地举例子、背课文。就是这样一个73岁的老人,他却能背不计其数的文章!为了让我们能理解小学作文的教学技巧,他不厌其烦地像对待学生一样慈祥地给我们讲解。贾老师一上台就直接告诉我们说:“我想告诉大家的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语文课是怎么教的。”的确,贾老师的两节课,没有用任何多媒体设备,没有用PPT,也没有用CAI课件。但是,两节课里虽然没有花里胡哨的东西,却无处不精彩,无处不实在。

当然,最令我难以忘记的是他对学生作文的点评。我在以前的作文教学中非常注意引导学生去观察生活,感悟生活,让学生做到有材料所写,这一点我自认为基本做到了,大部分学生都能做到有话可说。但是,我却忽略了对学生写作中的指导,恰恰没用好习作点评的作用。每一次的作文,我总是要花大量的时间去批阅,但是学生表达上的错误却顽固不化!这次亲自聆听贾老师的作文教学,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不仅要做好写作前的引导和写作中的指导,更重要的是写作后的点评。当学生们基本完成了自己的写作后,贾老师开始了对学生作文的点评。只见他全身心地倾听学生读,学生有读得不正确,他立刻要求停下重读,教他正确的读法;有表达不恰当的,他立刻让学生停下,指引他要怎样才能做到文从字顺,比喻恰当、想象合理、清楚明白。这样面对面、客观公正的点评,不仅让作文当事人明白了自己的不足,也同时指导了其他的学生。我想,照这样长期重视对学生写作后的点评,客观公正地指出学生的长处和不足,及时给学生以提醒和纠正,定能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贾老师教学语言的准确得体、机智巧妙和诙谐幽默也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在对学生作文点评中,他对学生的习作逐词逐句地进行点评,尽量要求学生文从字顺,表达清楚。这个环节体现了贾老师高超的语言艺术。记得当时有个学生的作文中有这样一句话:“阿姨打开门。”贾老师一针见血地指出:“‘阿姨打开门’应该是先看见阿姨,可是你是在她家门外,她在里面啊!”学生在贾老师的指导下反复修改后才改为“打开门的是阿姨”。你看,多准确。恐怕我们大家在教学中都没太注意这些细节,贾老师现场点评时连学生语句中多一个字少一个字都做严格要求。在对学生评价时他的语言诙谐幽默,亲切和蔼,既让学生明白了自己的错误,又不伤学生的自尊,学生们放佛是在和自己的爷爷对话。

贾老师给我印像深的还有他对正确朗读的重视。在进行朗读中,每个词语该怎么读他都有要求,特别是指导有感情朗读。当时,有个男生被抽起来读自己的习作,读得非常投入,贾老师叫停说:“你一个男孩子,怎么一副娇滴滴的嗓子?声音有力一点,再读。”直到学生读出正常正确的语调才让他过关。

贾老师的教学方法让人借鉴的地方太多,我都不能一一举例了。他在最后和我们交流时告诉我们,作文教学的关键就是要从基础抓起:要重视阅读课文的教学、要重视正确朗读的训练,他反复告诉大家:文从字顺的文章就是好文章。在今后的作文教学中,我将认真研读贾老师的高超教学技艺,学习他对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

三、深厚的人文素养是上好课的保证。

语文教学起着学习祖国优美语言文字,传承人类精神文明,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最重要的作用。而一个优秀的语文老师必定是具备高尚的人文素养的。在研讨会上执教的每一位教师应该说都能从他们的课上感受到这种东西。

武凤霞老师执教的《渔歌子》让大家听得有滋有味,真是一种美的享受。这节课更是带给我不尽的收获:

首先,丰富的词汇学习和积累让我看到了“紧贴学生实际的语文课堂”。课前,武老师出示了许多描写颜色、姿态、景物的词语让学生认读记忆,课中,学生描述画面时自然而然的用上了这些词语,可见设计的精心与巧妙。而且整堂课中在评价学生的回答时,我们常常听到武老师说“这个词我喜欢”“我太欣赏你这个词了”“你的‘冒’字换一个词更好”„„武老师没有空洞的说教,于无形中规范、拓展了学生的用词,这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实在是难能可贵。

其次,大容量的语文课堂让我感到了教者丰厚的知识底蕴。从导入时播放的歌曲到古诗的吟唱;从白居易和李白对江南的赞美到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的别样情怀;从张志和悠闲垂钓的情趣到生活中的“斜风细雨不须归”,武老师自然流畅的把这么多内容和《渔歌子》结合的天衣无缝,带领学生真正走进了词的意境,开拓出语文学习更广阔的天地,更激发起学生对我国灿烂辉煌文化的热爱,其收益在课中又在课外。

学习名师的课堂,我也许不能把他们精彩的教学设计应用于我们的课堂,上得那么有声有色。我只能学习他们先进的教学理念、灵活的教学方法以及执著的研究精神。从他们身上我可以看到教师的伟大以及今后自己的努力方向。

2011年4月10日

第二篇:领略名师课堂

领略名师课堂,领悟语文风采

王晓爽

上周教研活动时间听了高老师和刘老师去杭州听课回来的感受,让我也受益匪浅。

她们听了薛法根老师执教的《寓言两则》,说薛老师,一个开心的孩子王,一个俏皮的大男人。薛老师的课总是那样轻松、潇洒,举重若轻,尽显大师风范。讲故事悟道理,演故事知得失,层层深入,步步提高,循序渐进,润物无声,学生在轻松愉悦中自主领悟了寓言里蕴藏的深刻哲理,同时,说话、写话、朗读、识字写字、讲故事的能力得到了全面的训练。平实的语言,巧妙的点拨,催生灵动而充满生长力的课堂。薛老师真正站在学生学习的立场教语文,教语言,看似简单的教学设计却牢牢抓住了学生的心,简约的背后蕴藏着大智慧,所以课堂上欢声笑语不断,良言妙语连珠。的确,删繁就简才是真,简简单单教语文,轻轻松松学语文,也许这样学生才能有更多生长的空间。

所以今后在我的课堂上,我也要始终把“让生字教学扎实有效、趣味”和“引导学生有层次的读书”这两个问题落实到实处。她们听了王崧舟老师执教的《孔子游春》,说孔子的课堂在广袤的大地,王老师的课堂在宽大的礼堂,其实最重要的是课堂在老师和学生的心里。回归语文教学的本位,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咀嚼课文中的语言文字,从固有的语言文字中感受出古今课堂的不同,感受到教育大师的教书育人之道,从而感受到孔子的教学魅力。这也正是王崧舟老师的教学魅力之所在。

语文是美丽的,语文教学的智慧更是美丽的!

这次二次培训,值得我学习的东西很多,我会慢慢咀嚼,消化吸收。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学习,博采众长,积淀自己的教学素养。我可能成不了名师名家,但我会努力在教学生涯中做最好的自己,雕琢语文,雕琢自己美丽的人生!

第三篇:如何研究名师课堂

研究名师经典课堂案例,从中你感受到什么?

走上教学岗位十多年了,常常对自己的教学存有疑惑,除了平时认真学习教育理论外,还经常性的观看名师课堂实录和教学点评,从中受益非浅。

每次欣赏名师们上的课,我都无不为他们准确得体、生动丰富、机智巧妙、诙谐幽默、独特创新,充满亲和力的语言所折服。听他们的课就犹如走进行云流水般的境地,是那样的舒展自如,富有诗情画意,充满浪漫激情,处处折射着智慧的光芒、洋溢着人格的魅力,但又没有丝毫的矫揉造作。纵观名师课堂,每个课堂都充满着心与心的沟通、情与情的交流,飞扬着曼妙的灵性,飘逸着浪漫的诗意,流淌着思想的火花。诚然,厚积而薄发,这与他们丰富的教学经验、深厚的教学功底、精湛的教学艺术是密不可分的。感受名师课堂的魅力,让我们在不断的探索与领悟中成长。

名师课堂虽然一直是我们关注和学习的焦点,但对于许多一线教师来说,名师的课堂从来都是被模仿的对象,大多数模仿过名师课堂的老师总是很沮丧。哪怕他们采用和名师课堂完全相同的课堂形式甚至是课堂语言,到头来却发现自己的课堂并没有生机,更不用说达到名师课堂的效果。名师课堂的秘密和智慧在哪里呢?“名师的精彩不在于课堂有多么完美,而在于平常之处显示智慧,在于鲜明的个性化追求,在于全身心的投入,在于渗透在片断、细节的理念。”

作为“一线名师”,他们站在教学改革的前沿,他们的课,是个人教学风格的展现,更多的是给我们传达一种教育的理念。原来,课还可以这么上,听的过程也就是学习的过程,学习他们如何将一本厚厚的书本变薄了,将凝固的知识变活了,一成不变的课堂秩序灵动了。这真是一种美的享受,然而,作为教师,我们不是旁观者,是带着目的和希望来听课的,这就要我们听课前要有充分的准备。

首先,听课前对所讲的内容有所了解,并自行备课。同时,摒除自己对名师的那种盲目崇拜,要以普通同行的身份去听课,这样才不会有所偏颇。听课时,既要关注教师是如何进行教法与学法指导,又要注意其流程的设计以及教师教学细节,记录最好以课堂实录为好。,听后对比两份教案,比较得失。与自己平常的教学相比较,作好听课反思。这样才会起到引领课堂的作用。

我们要正确地看待“名师课堂”,学习他的教学策略和理念,有的教学精髓可以借鉴,但切忌“生搬硬套”,特别要注意关注自己班级的学情。我觉得一线教师,还是坚持上好“常态课”,不求满堂精彩,但至少一节课要有一个“亮点”。一味仿效,跟着别人的思想走,容易导致课堂陷入“跟风态”、“流行秀”的误区,也容易使教师忽视自己教学思想的生成。忽视了自己的教学思想,不能巧妙应对课堂意外,往往会产生尴尬的局面,教学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上常态课,并不是说就不进行教学实践了,《新课程》地推进,我们更应该根据走近班级学生的学情,制订合适的实施计划,在试验中,不断调整、改进,使它能顺利进行。在实验中不断形成自己的风格。与其说名师是在表演,不如说我们的每一堂就是一个交响乐的大舞台,我们就是指挥家,每一节课就是师生合奏的乐章。只要每位教师,从学生成长出发,立足常态课,加强学习,勇于实践与反思,距离名师,仅是一步之遥

善于反思,是教师职业的要求。科技日新月异,教育也在变革中不断创新,我们不可能看着过去的日历数着今晚的星星。要紧跟时代的步伐,从一点一滴做起。每上一节课,总结自己的得失;上完一课,写课后反思;利用教研时间,探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还可以通过“我与名师作比较”活动,让名师课例成为生成自己的教学思想的专业力量。“我与名师作比较”活动可以分为两部分:一是不同名师同一内容课例的比较研究。将不同名师的同一内容课例放在一起进行比较,通过比较,找出不同名师对同一个课的不同处理,感受不同名师的教学设计主要差别以及教学理念差异,这样,更能看出可学之处和可改之点。二是名师课例与自己课例的比较研究。将自己的课例与名师课例进行一番比较,找出成功之处和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寻找问题解决的有效策略,在比较中学习借鉴名师的成功做法,在反思中改进自己的不足之处。通过“我与名师作比较”活动,让教师用批判审视的眼光来看待名师课例,在比较中学习借鉴,在学习借鉴中生成自己的教学思想,形成自己的好课观、优课观。在反思中逐渐成熟,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这也应该是每个教育工作者的追求吧?

名师之所以成名,名师的课堂教学之所以“好看”,最重要的是因为他们十分注重自身的知识积累与人生修炼,具备厚重的文化底蕴,而这种文化底蕴则不是通过听其一节两节课就可以积淀下来的。因此,学习和借鉴名师的课堂教学艺术,不能只是想着学一些简单的招式套路,不能只是想着学一些纯技术性的操作策略,不能只是想着学一些模式和技巧。而要学名师的根本,学习支配他们的教学行为的思想、理念、教育价值观。同时,还必须广泛阅读,潜心钻研,不断提升自己的鉴别能力、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视野、不断厚重自己的文化底蕴上下功夫。否则,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学习和借鉴,也不可能有真正的创新和突破,一句话,不可能有真正的务实高效的、有自己教学风格的课堂教学。

第四篇:名师课堂观后感

育随笔

——观名师讲堂有感-张瑞

今天课少于是打开电脑,翻开经常浏览的教学资源网看到名师讲堂一栏,随之被其中精彩的一节课堂实录所吸引。这是一节华应龙老师讲授的《圆的认识》一课。名师之所谓是名师,不仅因为名师有名,还因为他对课堂对学生理解的深刻。他能一上课就能紧紧抓住学生的心,还能在学生将要走神的时候把学生用语言活、动拉回课堂,利用幽默的语言活泼的游戏把课堂设计的轻松愉快,这体现的是名师的功力。看玩这节课我感触很多,总结几条以利学习。感触一 课前交流艺术风趣、寓意深刻

课前老师让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学具:圆规、尺子、一枝笔、白纸,把其他东西放进抽屉,可是有的学生却习惯于用橡皮擦拭,不自觉地把橡皮留在了桌上。华老师没有直接说让学生把橡皮放进抽屉,而是故意“借”走了学生的橡皮,然后问:猜一猜,老师借你们的橡皮干什么?在学生经过了奇妙猜测之后,华老师向学生交了实底儿:“我借你橡皮干什么?是为了让你没有橡皮用,这样你下笔就会更慎重。如果出现了错误,可以好好欣赏一下,也许会发现更有用的东西。”一个小小的交流活动,却能触及学生的灵魂,引发学生思考:下笔要谨慎。感触

二、让学生错出精彩

让学生错出精彩,精彩的意义在哪里?值得思考。错误固然不对,但我们要做的是从错误中学会反思,自古以来人们都把成功看的很重“胜者王侯败者寇”失败是成功之母,但没有人愿意体会失败的滋味。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教师让学生自己用圆规画圆后,展示学生的作品,学生一看都笑了。老师是怎么做的呢?“圆的样子都是一样的,不圆的样子却各有不同,我们来看看这些图形是怎样创造出来的吧!通过作品的展示与交流,学生发现画圆并不是一件简单的小事。那怎样画圆?画圆时要注意什么?诱发学生思考、讨论,这样的教学,层层推进,水到渠成。老师把学生在课堂上画出的“不圆”的资源转化运用,“留得残荷听雨声”,这样的错误让学生错的有价值,错出了精彩。感触三 了解学生知道出发点在哪里

“一只公鸡在屋顶上孵蛋,鸡蛋是向左边滚还是向右边滚?”答案是:其实公鸡根本不孵蛋,像这样的问题根本就没有研究的意义,没有思考的价值。同样,在教学圆的半径与直径认识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时,老师淡化了这些知识的教学,因为我们知道,这些知识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一是大都知道,二是半径与直径的关系本身就是顾名思义,一目了然,从没有哪个学生弄混过。教是因为有必要教,学生都知道的东西,如果再费力组织教学,那就真像是:自作多情、自娱自乐了。整节课老师把浓墨重彩放在了对圆的特征的研究上,“圆,一中同长也”这句古代大思想家数学家墨子的话既让学生感受到圆的特征,又注重了数学史料文化功能的挖掘,使学生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同时,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真正实现了让学生学有价值的数学、学必需的数学。

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要使得一堂课有生命力这节课应有巧妙的设计、老师对课堂高超的驾驭能力,并且给学生提供了一个美好的过程,让学生享受教学,回味无穷。众里寻她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正是我苦苦求索的一节好课。教学路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第五篇:名师课堂学习心得

南通名师课堂学习心得

本月25,26日两天,我们来到美丽的南通进行学习,收获很多,受益匪浅。我欣赏了名师的课堂,真正体会到讲课是一种艺术。感到还有许多需要学习的地方,收获实在是太多了。静下心来回味一下这两天收获的是什么?我感觉我收获的是差距,是我个人跟那些名师之间的差距,自身有一种知耻而后勉的感觉,人们常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名师开悟,名师开悟不如自己顿悟。”而我却还有新的理解,我认为在名师的引领下,我们才会有自己的顿悟,才知道自己该朝哪个方面去努力。回到学校,结合实际,我进行了反思和总结,方知我要做的努力太多了。回想自己的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从她们的教学中我学到了很多,也着实让我感觉到了自己的渺小。这次听课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精炼的语言风格。

如皋市滨江初级中学的秦老师,开展的是一堂《溶解度》的常规理论课。在这样的课堂上学

教师极具精炼的语言,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人性化的培养。而这样的课堂,正是让学生的潜能得以发挥,个性得以张扬的重要前提。教师精神饱满,语言充满激励性,这堂课生动有趣,很大的原因在于教师的语言。

二、独特的活动设计

南通跃龙中学刘老师的一堂物理课就是如此,设计的学生传棒接力活动非常巧妙,一个活动解决了两个问题,让学生在愉快的活动中得到启发,学习效果很好。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主动建构新知,发展思维,完成了教学目标。我深深的感受到教师的有效引导是一节课成功的保障。

总之,这次外出学习收获颇丰,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要把学习所得的经验和体会消化吸收,转化为自己的东西,并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融化为自己特色成分,形成具有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不断提升自己。

下载名师课堂学什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名师课堂学什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走进名师课堂

    《走进名师课堂》读后感 王晓燕 【“情境创设”要能真正服务于课堂教学,要能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与探究,要能激活学生的深入思考与探究,要能激活学生的思维与想象,要能为学生的......

    走进名师大课堂

    走进名师大课堂 ——读《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有感 “轻负担的同时还要高效率;知识面广还要考试成绩高;作文写得少还要下笔成文,出口成章;学好文化课还要全面发展„„这是诸多......

    名师课堂观后感

    我观“名师课堂”有感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教育活动专场于3月8、9日在金华如期举行。我有幸作为一名观摩者亲临会场,聆听了四位专家老师的课堂教学和讲座。 名师的课堂精彩纷呈,......

    名师大课堂心得体会[模版]

    名师大课堂学习后的点滴体会 2011年11月18日我有幸参加了广州大课堂听课活动。一睹众名师的风采:温柔文雅的许嫣娜老师、幽默朴实的于永正老师、才华洋溢的吴桂贤老师、功底......

    名师大课堂学习心得

    2017年春“名师大课堂”学习心得 参加工作已经是第三年了,我很荣幸这三年来能够得到学校领导的重视,让我去参加各种各样的培训,这次在南宁举行的2017年春“名师大课堂”之数学......

    名师课堂心得体会[定稿]

    “名师课堂”学习心得体会 白堡中学 魏军科 2012年4月29日我有幸参加了庄浪县教育局承办的“中国名师课堂观摩与讲座”的学习培训活动。通过观摩杜郎口名师-徐利老师的课堂......

    名师课堂心得体会

    周末名师课堂心得体会 2013年10月26日,第17期周末名师课堂,邹城市第二实验小学邀请了杭州市天长小学楼朝辉、马迎春、吴恢銮、陆白琦。马迎春、吴恢銮、陆白琦分别讲授了语文......

    名师课堂学习心得

    学习体会 韩莉 每一次外出学习心中总是充满了感激,感激学校给了我这样增长见识的机会。因此我也倍加珍惜这样的学习机会,丝毫不敢懈怠。而这一次有幸见到几位名师的课堂更是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