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麻将娱乐心得总结
麻将娱乐心得总结
1)打牌贵在有耐心。耐心是一种平和的心态,而且是一种技巧和智慧。
2)打牌贵在磨练。牌背时能受得了磨难,牌旺时经得起锻炼。正是:“纸上谈兵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3)做大牌不要一味追求硬设计。王国维有两句诗是最好的注解:“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
4)听牌放炮。恋牌心态不能要,侥幸心理不能要。古语云: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不要江山要美人,江山没了,美人也去了。
5)牌战成功之道:全局在胸,通权达变。
6)有牌战经验固然是重要的,但不要忽视了经验带来的负面影响,那就是:隋性思维,习惯思维。
7)技术是麻将竟技的基础,技术只有在心态平稳,心态端正的情况下,才能得到正常发挥。
8)打牌,心态决定输赢,每个人都是体质,思想,情绪的表现者,在大多数情况下,往往是人的心态决定了最后的成绩。
9)打麻将,就是找矛盾,解决矛盾。学会巧妙解决牌与手之间的矛盾,牌姿与牌势之间的矛盾,在遇到矛盾,化解矛盾的过程中找到促进和牌的方法。
10)打牌不能靠运气。运气好坏是概率事件,发生之后在人脑中形成意识的体现,运气是事后的精神产物,世上绝对没有运气这类物质,试图预测运气,等到运气来了再上牌桌上的人,是愚蠢的,极不明智的。
11)打牌忌习惯。一旦打牌养成了习惯动作和姿态,对手就很容易猜透你的心态和牌势。
12)打麻将,也要讲究门当户对。每个人,都应当根据自身的条件,诸如社会地位,技术水平,经济能力等条件,给自己定位,只有置身于适合自己的麻将场所,才会心态平稳,情绪放松,才能发挥正常水平。切忌:骑着骆驼牵着鸡——高的高,低的低。没法玩儿嘛!
13)牌背不要硬撑,牌背更不能硬顶。越是牌背越是屁股沉,长时间耗着,搞得心倦身疲,得不偿失,越是牌背,越是犟脾气,熟张不出放生张,如此,背,是必然的。要学学“人穷不干,马疲不吃”的道理。要明白:有打渔的时候,也有晒网的时候。
14)打牌宜稳。不能是电线杆上插鸡毛,胆子太大喽,更不能在刀尖上翻跟头,要悬玩命。
15)舍牌有序。不能先穿鞋再穿裤,乱了套;舍牌有理,不能有枣无枣打一棒,试试看;舍牌有利,不能丢了黄牛撵兔子,不知哪大哪小。
16)打牌要讲究人品和牌风。自觉改掉陋习,自己的鞋,自己知道哪紧。寡妇怀孕,自己明白根儿在哪儿。陋习不改讨人嫌,长此以往没人缘。
17)碰牌四忌:瞎子捉贼,碰谁是谁。一忌;鞋底上掌,硬往上贴。二忌;隔墙扔西瓜,帮别人解渴。三忌;拿着黄瓜当棒槌,越打越短。四忌。
18)打牌要用心专一。不能一根香敬两尊神,左也不是,右也不是。
19)打牌进步快,功夫在局外。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井淘三遍水好吃,人从三师武艺高。若要精,人前听。边学边问,才有学问。
20)理牌讲究宜勤宜顺。切忌成了懒婆娘的针线筐,乱七八糟。
21)做大犯险。病床前头梦牡丹,临死还贪花,恋牌做大害死人。
22)打牌主意须正。常见毛病:做大做小,舍牌不了,大牌不见,小牌未和。结果往往是:和尚没当上,老婆没娶上,两头耽误。
第二篇:关于酒店麻将娱乐推广计划
呈报:董事局文件档号:GM-20120126
主送:酒店各部门
发出:总经理—梁智鹏先生
事宜:关于酒店麻将娱乐推广计划页数:1页日期: 2012年1月26日附件:□有(页)□无
□ 急件 □密件 □知照 □汇报□请回复□请批示□请遵照执行
内 容
为了进一步拓展酒店营业,并理性的根据沿河市场规律。特对酒店麻将娱
乐项目进行投资推广宣传,详情如下:
1、活动名称:乌江大酒店麻将娱乐“欢乐时光”推广。
2、推广地点:客房、欧雅西餐。
3、推广日期:2012年2月5日至4月30日。
4、宣传成本:制作X展架个预计300元;
4.1、宣传画内容由总办与行政人事办处理;
4.2、X展架一个放于大堂、一个放于西餐门口。
5、预计效果:经研究本次活动可以理性的分开客人所需,对酒店的营业有积极
推动作用。保守预计每天客人增长7台就,西餐4台,房务3台,按每台消费
180元计算每月将给酒店带来37800元收入或以上。还不计算联动消费产生….。
6、活动内容:
6.1、凡在四楼欧雅西餐厅麻将娱乐消费满小4时即送一小时,如此类推!
8小时套餐一口价188元。超出部分按门市价8折优惠。
6.2、从即日起豪华麻将客房推出“红透半边天”优惠活动,凡参加酒店“指
定时段”麻将娱乐的客人均可享受一口价198元优惠。
指定时段1:早上10:00—下午6:00;
指定时段2:下午10:00—早上06:00。
7、活动说明:
7.1、此活动不再享受酒店其他同步的任何优惠活动。
7.2、消费未满一小时按一小时标准收费。
7.3、乌江大酒店拥有此次活动最终解释权。
8、活动期间赠送精美水果、小食各两份
以上计划是否可行!
敬请上级批示!
批准:总 经 理董办
香港志诚国际酒店管理有限公司
第三篇:年终总结会娱乐项目(麻将大赛规程)
**单位团拜会棋牌类节目
(每人只能报名参加一项)
一、麻将大赛规程
4桌麻将,参赛人员16人,每桌一名裁判
第一轮:每桌比赛4圈,由各自裁判计分,4圈后分数前两名可进入下一轮比赛(第一轮胜出者每人可获纪念品一份,共8份;参与者纪念品,共8份)
第二轮:由每桌的前两名选手抽签组成A组和B组,比赛4圈,按第一轮的规则选出4名选手进入第三轮决赛; 第三轮:由最后4名选手组成一桌麻将,同样比赛4圈,分数最高者获得总冠军,获得冠军奖品;并按分数选出第二名,第三名,第四名分别获得奖品。
第四轮:领导颁奖二、三人斗地主大赛规程
9人报名,分两轮比赛
第一轮:9名参赛选手抽签分为ABC三组,每组3人,比赛6圈,计分定输赢(裁判计分),若有分数相等出现,加赛1圈;每组第一名进入下一轮,其他参赛者获得参赛纪念品一份。
第二轮:由第一轮胜出者组成一组参加总决赛,比赛6圈,计分定名次,分第一、第二、第三名分别获得奖品。第三轮:领导颁奖
第四篇:长沙麻将技巧大总结
【爱文库】核心用户上传
长沙麻将技巧大总结
在交了N万元学费以后,现在对长沙麻将不再像以前那样恨比爱多了。既然平生无其他不良嗜好,只好此一样,那么,还是要总结总结,以至于玩得身心愉悦。如果经常打的臭,我有过强烈的感觉,打的一身都是痛的,如果打的好,感觉一点都不累人。
1、保持头脑清醒,没休息好就不要上桌,毕竟身体健康比赌博重要;
2、保持心态平和,不以局部的战役胜负来影响心态。这样才能在机会到来时能好好抓住。有时,一手牌可以翻本甚至赢利。
3、抓牌后尽量上跟下顶。不把握好下手的胃口,会破坏自己的好牌;
4、注意其他三家是否打将一色或者其他大胡子,如果有人在做大做强,自己要快速听牌,来钻别人的胎;
5、发现场上没有大盘子时,如果自己的牌能做大做强,那么尽量做大做强,机会毕竟不是很多;
6、自己当庄的话,要尽量听牌胡牌;
7、全求人的牌听得迟的话,要调桌上出现过的;
8、五对牌最好打小7 对,等于是一进一听,打碰碰胡的话就变成了三进一听;
1---3是战略问题,4----8是实战技巧,属于战术问题。
一场牌如果手气极其不顺的话,可以中途休息下,要别人代你一下,也许别人的技巧和手气比你好呢。如果是流水场合,牌运不佳的话就要休息下了,输一点就够了,一直坐在那只会输得更多。比如说下午打牌不顺就提前休息下,打一会就走,晚上还可以继续,也许晚上能赢。
朝阳【wlsh0908】整理
【爱文库】核心用户上传
打牌要乘胜追击,不能说手气好别人手气差就不胡别人牌,搞不好自己就放炮了,牌运跟着就下来了。
手气很好的时候胡牌也要能忍,胡大点,别人放炮不要,只要还有机会就要忍耐,自摸才是王道。
要打坏牌运好的人牌运,就死盯他,他放炮一定要胡。不管大小。先把别人牌运打下来,自己就有机会。
打牌也要看人,如果那人这段时期牌运一直很好,最好还是不要和打。
朝阳【wlsh0908】整理
第五篇:《娱乐至死》读书心得-精选
《娱乐至死》读书心得
《娱乐至死》读书心得篇1
《娱乐至死》是我读的尼尔波兹曼的第二部作品,上一部是《童年的消逝》。两部作品都旗帜鲜明地对电子媒介(尤其是电视)做了深刻的反思和尖锐的批评。作者大力宣扬印刷媒介将人类带入理性、文明的时代,而电子媒介尽管在技术上取得了更大的进步,但给予人们更多的是享受、娱乐,使人们逐渐丧失了思考的能力。正如赫胥黎在《美丽新世界》中所言,人们感到痛苦的不是他们用笑声代替了思考,而是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笑以及为什么不再思考。
几十年过去了,尼尔波兹曼的预言发展如何呢?《娱乐至死》《童年的消逝》想告诉读者的是赫胥黎的预言,即毁掉我们的是我们所热爱的东西,而非奥威尔的预言,即极权压迫。(时间有限,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未读),为此我特地读了下乔治奥威尔的《1984》和《动物农场》,即另外一种预言。读罢,冒一身冷汗。尽管中国现在民主法治逐渐步入轨道,奥威尔的预言似乎与我们再无瓜葛。但是,回头看看历史,斯大林时代的苏联、纳粹时代的德国与毛泽东时代的中国极其吻合的展现了奥威尔笔下的世界;放眼当下世界,刚刚垮台的卡扎菲政权、持续遭受军政府统治的缅甸、屡屡挑衅国际法而不知悔改的北朝鲜等均经历过或正在水深火热的极权压迫。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波兹曼笔下的美国,即使是平民百姓也持续享受着相对自由的政治、高度发达的经济与科技、繁荣的文化所带来的种种福利。新中国成立到现在,中国似乎从奥威尔的笔下一步步走到了波兹曼的笔下,改革开放是转折点,尽管随之而来一些先前没有的问题,如贫富差距、贪污腐败等,但瑕不掩瑜,即问题掩盖不了历史的巨轮向前推进产生的辉煌,最终也不会阻挡历史前进的脚步。
波兹曼认为电视的娱乐性会把人类从理性的公民变成不再思考的傻瓜,他显然严重低估了受众的智商和情商。即使电视如波兹曼所说,“所有的内容都以娱乐的方式表现出来”,此种情况下娱乐是仅仅是手段,而手段可以大于内容对观众产生影响力。由此看出,波兹曼是“魔弹论”的忠实信徒和发扬者,他忠实的相信电视以娱乐手段作用于观众的强大力量,并且不限内容,只须有一种娱乐手段就能产生出枪弹射入身体的效果。要达到波兹曼所说的效果,观众应该做到以下几点:电视成为唯一接触外界事物的媒介;电视说什么就信什么;只看电视而不再进行人际沟通;分不清电视里的世界和现实世界的界限等。显然,电视环境下长大成人的美国人依然有众多好手考上哈佛、耶鲁、哥伦比亚等名校,而且他们取得的成就丝毫不比前人(即生活在电子媒体出现前的人)差。由此可见,电视没有阻止精英的辉煌。波兹曼号称印刷时代的人多么具有理性的光辉、思辨的能力,但史上种种丧失理性的群体暴力事件均出现在印刷时代或以印刷为主的时代,法国大革命、德国法西斯、中国文革等,电视的流行是人们变得不再思索、感情用事,但却再无此类破坏巨大的群体事件。当然这其间的主要差别并不在于印刷和电子的差异导致,我在这里只是想说明电视也好,报纸也好,均是一种媒介,对人的思想、行为并不起关键的支配作用。技术是为人服务的,有什么样的人就有什么样的技术,而非有什么样的技术就有什么样的人。“每种技术都有自己的议程,都是等待被揭示的一种隐喻”,我同意技术存在隐喻,但揭示隐喻的是人,而且人在隐喻起作用的过程中扮演决定性角色。所以,比起尼尔波兹曼,“魔弹论”观点的代表者夸大其词的能力显然略逊一筹。
人有追求快乐的权利,而人活着的最终目的也无非就是不断追求更大的快乐。同时,人与人之间又是差异化的,即对快乐各有各的定义和理解。政客争权,商人逐利,学者求真,都是对快乐的向往。对于平民百姓来说,衣食无忧、家庭和睦已经是莫大的幸福,他们对于政治常常不抱太大兴趣。波兹曼认为电视将政治娱乐化,一个选民同时又是电视观众的话,恐怕很难做出理性的选择,只能浪费手中的选票,最终丧失政治话语权。按照波兹曼的观点,如果选民不是一个电视观众,而是一个崇尚阅读的人,他必将在选举中做出理性的选择,选出合适的公职人员。我完全同意比起视听元素文字有助于培养理性思维的观点,但是这一点在政治上不灵。人类历史发展表明,精英统治平民、平民有所制约是目前最为合理、有利的政权组织形式,如果二者角色对调,往往引起轩然大波和社会动荡。相比较,精英是理智的,平民在这方面较为欠缺,如果平民通过学习开始变得理智,那他会逐渐向精英阶层流动,或者推翻现有的精英阶层,自己掌权。学习是要付出代价的,耐力和汗水必不可少,而广大平民并不具备这样的特质,而他们也没有必要具备。因此,波兹曼无需为他们担心,政治是复杂的游戏,平民多是看客,而看客只需带着眼睛和好心情就行。尼尔波兹曼担心的是统治阶级以以娱乐麻痹民众,这样的担心有一定道理,但比起历史,如今可以娱乐政治是社会开放和民主风气的表现,是历史的进步。文明不是一步到位的,循序渐进才有章可循。
在看书的过程中,还有一些不敢苟同的观点,如对麦克卢汉的盲信,电视“信息—行动比”极低,电视取代教室的功能等。有趣的是,对于一些作者引用的观点,我却极为推崇。西塞罗说过,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们摆脱现实的奴役,而现在的年轻人正竭力做着相反的努力——为了适应现实而改变自己。中小学教育不用再说,一切为了分数。高校的学生不再苦恼于分数,但毕业时找工作、考研的种种心态和动作极其吻合了西塞罗的说法。约翰杜威在《经验和教育》中写道,“也许人们对于教育最大的错误认识是,一个人学会的只有他当时正在学习的东西。其实,伴随学习的过程形成持久的态度也许比拼写课或地理历史课更为重要。因为这些态度才是在未来发挥重要作用的东西。”这个观点主要是有感于自己的考研过程和过年回家遇见刚上小学一年级的小侄子贪玩、不爱学习。一段时间积极努力的自主学习,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受益终身。如果小孩从小就缺乏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将来恐怕很难在学业上走得更远。在中学时代,所谓“差生”不如“优等生”的地方不在于小学那点皮毛知识,而在于多年来养成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它们影响的不仅仅是中学,有可能是一生。
《娱乐至死》读书心得篇2
尼尔•波兹曼(Neil Postman,1931-2018)是世界著名的媒体文化研究者和批评家,曾出版过20余部著作,包括《娱乐至死》、《童年的消逝》等影响巨大的名作。《娱乐至死》发表于1985年,该书从一问世就立刻引起巨大反响。在这本书中,波兹曼深入剖析了以电视为主的新传媒对人们的思想、认知方法、乃至整个社会文化的发展趋向的影响,表现了西方人文学者对社会一贯的睿智和忧虑,既发人深省,也让人对作者的深切人文关怀肃然起敬;不仅有诸多精当之处,而且表现出了作为一名学者应该持有的对社会有关发展状况予以批判性审视的自觉性。该书自2018年由章艳翻译出版后,在国内立刻引起热议,并获得2018年首届华语图书传媒大奖,该书的影响力十分巨大,为研究大众文化不可不读之书。
二
波兹曼提出的观点与当时社会文化的整体娱乐化趋势密切相关。
从社会思潮方面来看,传统的价值理念遭到了巨大的颠覆。以“节俭”、“勤奋”、“稳定”为主要特征的社会规范逐渐被以享受和身体感官的满足为核心的享乐文化所取代。整个社会开始注重自我个性发展、“感性解放”,相对自由的生活方式催生了娱乐精神,西方大众传媒的娱乐化倾向越来越明显。
从文化背景上来看,以电视为代表的大众文化受到愈来愈多人的欢迎,追随商品交换法则的文化工业,让受众淹没在平面化的生活方式、时尚化的消费行为以及肤浅化的审美情趣之中。
从传媒体制来看,美国主流传播媒体的运作方式都是商业化的,营运的根本目的在于赚取利润。而英国社会心理学家玛罗理•沃伯认为,“越不用花脑筋、越刺激的内容,越容易为观众接受和欣赏,这几乎是收视行为的一项铁律。”因此,为获得收视率,赢得广告客户的青睐,媒体在内容选择、内容形态上有很明显的媚俗取宠倾向。
总的来说,西方社会在经历了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动荡后,在八十年代终于再次安定了下来。但传统上重视节俭和勤奋、反对纵欲享乐的新教伦理已被倡导感性解放的自由运动冲击得七零八落。在一场轰轰烈烈的感性革命后,人们再也找不到不去享乐的理由。八十年代后美国社会开始转型,美国民众变得更加现实,更加浮躁,比起印刷机统治下提供的深奥信息,他们更倾向于选择电视时代提供的肤浅而有趣味的内容。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作者写作《娱乐至死》来批评电视媒介对于人整体生活方式和社会总体存在方式的负面影响。
三
波兹曼认为从古至今人类的交往媒介主要经历了三种形式,即从口语到铅字再到电视。每种媒介对于文化的精神中心和物质中心的形成都有着决定性影响。比如在铅字印刷出现以前的口语时代,作为生活经验浓缩的谚语和典故受到人们重视。久经世故的老人可以用它们作为调节争端的“法庭”判词。而在铅字印刷出现以后,人们更看重印刷出来的文字的权威,而不再是口头语言。口语不再被看作是可信赖的对象。从口语到铅字的媒介转换在波兹曼看来是一次巨大的智力进步,它使得话语变得更加严肃和理性。
但是,为了吸引观众,电视不得不追求节目的新鲜和刺激。时不
时地以各种奇闻轶事和娱乐噱头来控制观众注意力。电视看似给我们提供了海量的信息,战争、灾难、事故、政治、科技等无所不包。但这些信息却几乎没有多大价值。它的重要性似乎仅取决于电视播放的范围和速度,以及时为我们增添一道茶余饭后的谈资。这些信息根本无须我们“理解”,只要“了解”就够了。我们只是在“看”电视,而不是“读”。用波兹曼的话说,在今天,“智力就是知道很多事情,而不是理解它们。”
四
不可否认,电视的娱乐丰富了我们的生活,提供了一个释放压力的渠道。没有哪一种节目能像娱乐节目一样,可以如此彻底地摒弃观众的各种差异,在不同阶层的观众面前实现如此平等的沟通;也没有哪一种节目可以为范围广大的观众提供轻松忘我的休憩环境,让观众在紧张的社会节奏下进发会心的微笑。正如波兹曼所说,“我们要反思和批判的并不是电视的娱乐性,而是一种“泛娱乐化”现象。”
一切公众话语都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消解崇高、解构经典、恶搞历史、窥视明星。我们的政治、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的成为娱乐的附庸。报纸、广播、电视、电影、网络等大众传媒已经被影视剧、综艺节目、八卦新闻所充斥。“读图”时代确实给我们一道道视觉盛宴,而且其所具有短时间的视觉冲击力和震撼力是大部分文字所不能同日而语的,但是如此丰盛的享受到底又留下了多少有意义的东西呢?我们不得而知。我们只是在一味地看,一味地接受电子媒介传达的讯息,却忘了思考或来不及思考。如此过度的娱乐让我们失去自我,失去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五
游戏已经进行了很久, 如果还意识不到它的后果, 真是不可原谅。我们人类无法命令电子媒介时代倒退回印刷机时代,完全拒绝电子媒介是极端而愚蠢的。我们应该探索的是,怎样去利用这些媒介——用另一种方式, 继续我们的生活,拯救我们的文化。
庄子说“至乐无乐”。就连最倡导快乐之上的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也认为真正的欢乐在于内心的平和,而并不是感官的满足。不知我们在一次次短暂的、批发式的快感之中,是否离真正的快乐越来越远?成了只会娱乐却不懂快乐的动物?
在移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更该认真思考“娱乐至死”这样一个命题。
《娱乐至死》读书心得篇3
阅读之前,完全没有意料到这是一本如此深刻而犀利的书,并且彻底颠覆了我对无比强势的电视媒体在传播信息方面作用的认识和看法。从根本上迫使我尽可能地约束自我远离被娱乐主宰的电视媒体,尝试回到书本中,更多地阅读和思考。媒介即信息,十数载以来,都是把电视媒体作为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都自鸣得意地以为获取信息的过程是一个舒适的寓教于乐的过程,当认识与观念被倾覆,当得知“把无知当知识”的过程维持了数年,改变无疑成为了一个十分艰难并且痛苦的过程。
对于这样一本书,十几年教育积攒起来的知识结构和背景完全不足以使我作出任何适当的评价,在这里,只能并且也心甘情愿地用仰望的姿态去阅读和思考它。
当然,一切的收获都只有当我能够适当地表达和阐述的时候才是真正属于我的。
关于电视的单纯娱乐性
电视本身的性质决定了它必须舍弃思想来迎合人们对视觉快感的需求,来适应娱乐业的发展。
电视中表现的世界成了这个世界应该如何存在的模型。
图像的力量足以压倒文字并使人的思考短路。
(电视观众)以为自己知道了很多事实,其实却离事实的真相越来越远。
电视新闻节目提供给观众的是娱乐而不是信息,这种情况的严重性不仅仅在于我们被剥夺了真实的信息,而且在于我们正在逐渐失去判断什么是信息的能力。无知是可以补救的,但如果我们把无知当成知识,我们该怎么办呢?
电视最大的长处是它让具体的形象进入我们心里,而不是让抽象的概念留在我们脑中。
关于历史
历史不仅是一个世界,而且是一个活的世界,虚幻的反而是现时的。
历史的消失根本不需要如此残酷的手段,表面温和的现代技术通过为民众提供一种政治形象、瞬间快乐和安慰疗法,能够同样有效地让历史销声匿迹,也许还更恒久,并且不会遭到任何反对。
关于教育
约翰·杜威:课程内容是学习过程中最不重要的东西,也许人们对于教育最大的错误认识是,一个人学会的只有他当时正在学习的东西。其实,伴随学习的过程形成持久的态度更为重要,这些态度才是在未来发挥重要作用的东西。
教育哲学家们认为获得知识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因为其中必然有各种约束的介入。他们认为学习是要付出代价的,耐力和汗水必不可少。
西塞罗说过,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摆脱现实的奴役,而现在的年轻人正竭力作着相反的努力——为了适应现实而改变自己。
只有深刻而持久地意识到信息的结构和效应,消除对媒介的神秘感,我们才可能对电视或电脑或任何媒介获得某种程度的控制。
赫胥黎《美丽新世界》:人们感到痛苦的不是他们用笑声代替了思考,而是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笑以及为什么不再思考。
在这里,一切公众话语都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毫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
点击下页查看更多《娱乐至死》读书心得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