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七年级下册音乐教学总结
七年级下册音乐教学总结
一学期的音乐教学已经结束,现将这一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以便今后更好地开展工作,弥补不足,精益求精。
一、课堂教学:
坚持以审美教育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及情感。努力做到通过音乐教育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激发学生对美的爱好与追求。注重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愉快的音乐实践活动(听、看、唱,讨论、联想、想象及律动)中,主动地去发现、去探究,去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并在一定基础上创造音乐。
二、课堂管理:
为了使学生能轻松、愉快地上音乐课,多用鼓励的方式使学生表现出良好的品质。努力做到用好的设计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对于破坏课堂秩序的行为也进行了善意的批评与纠正。
不足:对于学生的一些扰乱课堂的行为批评力度不够。总以为学生不是恶意,只是不成熟的表现。所以给他们的环境较为宽松。致使他们不能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而有恃无恐。因此,今后应特别注意赏罚分明、把握尺度。特别是对于坐在没有桌子、讲台的教室中的一群群倍有优越感的中学生。还有,幽默力量运用不够。
三、课外活动: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按学校的计划,发展音乐兴趣小组。这些成员基本上是自愿报名参加的。每天的课外活动时间训练。
四、考试:
为了是音乐考试不流于老套、死板,使学生能更自然地表现音乐,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理解,也为了让我对每位学生有个基本的了解,这学期的音乐考试我采用了:让学生自由选择一种表演方式,即唱、奏、舞等来表现。另外每人写一篇500字左右的文章,内容是关于音乐的,可以是鉴赏、评论,音乐功能的实验或调查报告等。
六、其他:
我经常利用休息时间去自费收集各种音乐文化资料,以便让学生能多听、多看、多接触优秀的作品,从而增长见识,并获得更多美的感悟。要是条件允许的话,还可以让学生适当地接触一下电脑音乐。此外,我还很注意自身的学习。如:参加市里的音乐教研活动;练习专业技能;阅读一些音乐、教育、文化等方面的报刊、杂志;上英特网里上的教育工作站与各地的中小学教师进行交流。但做得非常不足的是听课太少,使我失掉了很多直接学习的机会。自觉做事还算细心,但考虑太多缺乏魄力。凡事都要有计划,重要的得做详细计划。还有一个较重要的是,在交际方面,还应多学习。处理事情要灵活。这写能力都有待提高。
坪阳庙中学
何鑫
第二篇:七年级下册音乐教学总结
2013——2014音乐下学期工作总结
南一中学 王颖
经过了不断的实验和研究,现总结工作情况及经验如下:
一、以音乐的五大“基本理念”为教学的新理念。课改实验教学工作展开以来,新的理念使我对自己过去的教学思想进行了反思和重新审视。在过去那种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的一板一眼的教学模式,已不在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应积极学习和贯彻新的“音乐课程标准”,改变教学观念,以音乐的五大“基本理念”作为教学的新理念。在教学中,教师要敢于尝试新的教学方法,把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通过各种手段使学生懂得“爱学”与“如何学”,培养学生热爱音乐及高尚的情操。
二、教学手段灵活多样,激发学生兴趣。
在教学中,我一改以往先练声再拍节奏等沉闷的教学方法,而是先让学生听、感受歌曲及猜谜、讲故事等教学手段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我让学生多听、多看、多讲,让他们多表演、多参与、多评价。让学生互评。将知识渗透在活动中,激发他们的动力,学生学得轻松,教师教得轻松。特别要多鼓励他们畅所欲言、大胆创新,容许学生有许多不同的答案,课堂气份自然活跃。也就是一堂优质课了。我除了让学生听、唱、拍、跳、演外,还用猜迷来激发学生的注意力,又让他们讲些故事,在编创节奏和歌词时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将知识渗透在活动中,激发他们的动力,学生学得高兴、学得轻松,教师也教得开心。我还让学生表演各民族的舞蹈,感受各民族的文化及风土人情,特别要多鼓励他们畅所欲言、大胆创新,容许学生有许多不同的答案和不同的表达方式,课堂气份自然活跃。教学实验科研化,写教学设计、教学反思、实验记录、小结和学期总结等,总结出好经验,使学生在有限的课堂四十分钟里,受到音乐美的熏陶.三、课堂管理
为了使学生能轻松、愉快地上音乐课,多用鼓励的方式使学生表现出良好的品质。努力做到用好的设计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对于破坏课堂秩序的行为也进行了善意的批评与纠正。
不足之处是对于学生的一些扰乱课堂的行为批评力度不够。总以为学生不是恶意,只是不成熟的表现。所以给他们的环境较为宽松。致使他们不能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而有恃无恐。因此,今后应特别注意赏罚分明、把握尺度。还有,幽默力量运用不够。
四、课外兴趣活动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按学校的计划开设“唱歌班”校本课程,在3——6年级学生中挑选唱歌爱好者。兴趣小组的成员基本上是自愿报名参加的。周四的下午第三节课活动。所以相对之下比较难教,这更要求老师更要认真扎实的教学。
综上所述,这学期有成绩也有不足,不足之处,希望以后自己能多多学习,努力充实自己,做一个对学生负责,更对自己负责的好老师。
第三篇:1101七年级下册音乐教学总结 - 副本
七年级音乐下册教学总结
2010至2011学第二学期
宋河二中 谢忠斌
本学期我担任初一年级的音乐教学。现将这一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以便今后更好地开展工作,弥补不足,精益求精。
音乐艺术有着丰富的内涵与外延,是一种综合性较强的艺术形式。由于年龄特征、个性差异、知识层次等因素的制约,学生对音乐的喜好千差万别。在教学中,教师不应将音乐教育只局限在于“知识”、“学科”等狭窄的范畴内来理解,而应把“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获得充分发展”的价值视为根本,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素质教育的思想。丢掉传统教育中教师的绝对权威,洞悉学生的兴趣爱好,了解他们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并针对他们的兴趣爱好找准教学的切入口,因势利导。传统的音乐课教学以唱歌为主,学生则经常围绕着教师的指挥棒转,教学缺乏灵活性,学生较为被动。因此,显得枯燥、乏味,没有符合音乐课“寓教于乐”的特点。那么,怎样才能使一堂音乐课“活”起来呢?
一、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参与
我们传统的音乐教学过于注重歌唱的训练,侧重了情感、兴趣的培养,忽略了对中学生乐理知识的传授。毕竟三者是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掌握了乐理知识才能更深层次地感受、理解音乐。我们要进行知识与技能的教学,但不是象以前那样简单机械地训练,而是应该运用各种手段让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变得生动有趣起来,让这种训练隐藏于各种活动之中,蕴涵在情境教学当中,使学生不知不觉的学会这些知识与技能,为今后更好地学习音乐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运用多种感官,提高学习兴趣
一堂好的音乐课不仅仅是单纯的声乐课,它能使学生的心智得到陶冶,各种感官得到充分的表现和发展。例如教学第五单元《八音和鸣》时,按照不同的主题,听音乐并出示与音乐相配的背景和乐器,学生边听音乐边进行联想,运用多种感官想象古典音乐描述的内容。让学生听完后讨论分析,再次边听边看边想象,还出示几幅图画做提示,帮助想象。这样,在课堂上充分发挥了主体性、使学生思维活跃,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也体验到了自己创意的成功感。
三、注重个性发展,培养欣赏和创造美的能力。
音乐教育其本质就是审美教育,它不仅具有其他学科所共同的认识功能,更为鲜明的是以其‘直指人心’的审美价值而具有不可替代的美育功能。”由此可知,音乐学科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坚持以审美教育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及情感。努力做到通过音乐教育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激发学生对美的爱好与追求。注重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愉快的音乐实践活动(听、看、唱,讨论、联想、想象及律动)中,主动地去发现、去探究,去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并在一定基础上创造音乐。引导学生去感受美、欣赏美和理解美,启迪学生去想象美与创造美,从而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能力,建构起以“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型音乐教学模式,使学生真正能在音乐知识的海洋中遨游,充分发展他们的艺术创造才能,切实提高了他们的审美能力。
四、创设轻松课堂,营造和谐氛围
为了使学生能轻松、愉快地上音乐课,多用鼓励的方式使学生表现出良好的品质。努力做到用好的设计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对于破坏课堂秩序的行为也进行了善意的批评与纠正。音乐是“动”的艺术,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亲自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可见,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尽可能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在师生互动当中,一同分享掌握知识的无穷乐趣。所以,在教学中,我尽量避免那种生硬的、繁难的技巧技能性训练,而是从学生出发,多为他们营造一些发现美、创造美的自由空间,以激发起他们热爱美、传播美的热情,从而使美能在学生的心灵中生根、发芽、成长、壮大。
五、及时评价反馈,增强学生自信
为了使音乐考试不流于老套、死板,使学生能更自然地表现音乐,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理解,也为了让我对每位学生有个基本的了解,这学期的音乐考试我让学生选择一种表演方式,即唱、奏、舞等来表现。每人写一篇500字左右的文章,内容是关于音乐的,可以是鉴赏、评论,音乐功能的实验或调查。
以上是我一个学期来的教学心得,虽然受到学生的欢迎,但我知道还远远不足,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决心要多走下讲台,关注学生的每一分情感,倾听他们的心灵,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指责;多一些交流,少一些“命令”;多一些探讨,少一些灌输。使学生真正能在音乐知识的海洋中遨游。
第四篇:七年级音乐教学总结
七年级音乐教学总结
本学期的教学对象是七年级的学生,共有八个班。每个班的学生对音乐的喜爱程度都有所不同,所以针对这些特点我也采用了不同的方法来进行教学。努力培养学生有理解,有表情地歌唱和感受音乐的能力,通过音乐的艺术形象,培养学生的革命理想,陶冶高尚情操,启迪智慧,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现将这一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以便今后更好地开展工作,弥补不足,精益求精。
一、基本情况概述
首先,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老师们能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和九年制义务教育,注意培养自己良好的师德,关心和爱护每一位学生,做他们学习和生活中的良师益友,时时处处为人师表;在思想上,老师们时刻以高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作为学校大家庭中的一员,老师们能主动关心学校的点点滴滴,尽心尽职地做好各项工作。
其次,在教学上,坚持以审美教育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及情感。努力做到通过音乐教育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激发学生对美的爱好与追求。注重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愉快的音乐实践活动(听、看、唱,讨论、联想、想象及律动)中,主动地去发现、去探究,去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并在一定基础上创造音乐。在音乐欣赏课中还加入了一项让学生自己介绍音乐,表达自己艺术见解的实践活动,这也使学生的能力得到了锻炼。
二、课堂教学
1、在教学中,认真备课的基础上,运用范唱方式于音乐艺术形象感染学生启发学生的艺术形象思维,使他们做到有感情地歌唱,通过艺术形象的感染来完成思想教育。
2、教学过程中,在教唱一首新歌,为了使学生能达到学会全歌,利用示范教学法,都是先将全歌唱一遍,作为一次示范,然后教唱歌曲,最后讲解歌词大意,教唱歌词,三、采取的方法和措施
1、为了使学生能轻松、愉快地上音乐课,多用鼓励的方式使学生表现出良好的品质。努力做到用好的设计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对于破坏课堂秩序的行为也进行了善意的批评与纠正。
2、更好地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3、给他们的环境较为宽松。
4、老师们经常利用休息时间去自费收集各种音乐文化资料,以便让学生能多听、多看、多接触优秀的作品,从而增长见识,并获得更多美的感悟。
总之不管是那种形式的考试都是对为了培养对音乐的兴趣,不足之处今后努力的改正。
第五篇:七年级音乐教学总结
七年级音乐教学总结
本期的教学工作又结束了,回顾一期,收获颇多。
在这一期中,我如质如量的,按计划完成了所有教学任务,增长了不少教学经验。注重了以学生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改变过去只注重传授知识的陈旧教学方法,使学生形成了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从自主学习、表演、舞蹈、乐器制作过程中获得了知识与技能。通过到韶山、湘潭、长沙等地听课观摩,取回了许多“真经”,并且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稍作调整,努力的实施,在实际教学当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了提高自身素质,加强业务能力,利用业余时间阅读了大量有关音乐方面的书籍,上网查询了许多相关资料。积极的参加了各级单位举办的演出活动,上好了一堂全乡音乐公开课,均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工作中任劳任怨,能虚心的向老教师请教,毫无保留的指导青年教师,课余认真的和同事探讨教材教法,总结教学经验,使学生对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接触到了多方面的音乐知识,学会了许多优秀的音乐作品。
本期学生刚进初中,一切都是陌生的,课程增多,课量增大,许多学生先得无所适从,为了让学生尽快适应初中音乐课程,尽快完成小学生到中学生的角色转换,减轻压力。课堂上,我尽量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逐步引导学生学习新的音乐知识,以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着手,然后通过兴趣的培养,把课程中要求学生所要掌握的知识与技能贯穿其中,让学生在充满乐趣的音乐课堂中,完成了音乐知识的学习。
班级中有部分胆小的学生,课堂上有畏畏缩缩的现象,有的甚至在课堂上成了“哑巴”学生,通过细致的调查发现,他们主要是怕在别人面前出丑,所以不敢开口。针对这部分学生,我平时找机会和他们接触、谈心,融洽师生感情,以鼓励的方式为主,努力消除他们的畏惧心理,课堂上多采取师生互动形式,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也让这部分学生慢慢的融入了到了集体当中。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积极主动的配合老师和其他同学进入课堂,真正让所有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体。
农村中学由于条件有限,学生视野狭窄,知识面不广,我于是通过音像制品、音乐作品、网络等媒体查找资料,充实音乐课堂,丰富学生视野,通过本期的努力,他们认识了肖邦,熟悉了贝多芬,懂得了许多从未听说的音乐知识,彻底改变了以往认为音乐课就是唱歌的错误认识,知道了音乐和其他课程一样,也是非常深奥的,进而更加激发了他们对音乐的兴趣。我还对部分兴趣浓厚的学生,利用业余时间进行义务辅导,既丰富了校园文化,有增长了个体能力。
并且在本期,每个月还组织进行了一次小型音乐会,先是由我统一组织安排,到后来他们热情高涨的自己组织安排,效果虽然还显得有些不佳,但每次都有小小的进步,激发了他们思考、探索和创新的能力。尤其是平时连说话都不敢大声的两个学生,在本期的第三次音乐会上,也登台表演了自己的“绝活”,我很欣慰,因为我成功了。通过自己一期的努力,全班学生顺利的完成了小学生到中学生的角色转换,并且都能积极的参与到音乐实践活动当中,对音乐课程有了全新的看法与认识,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加倍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