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一堂公开课后的教学感悟范文
一堂公开课后的教学感悟
摘要:我认为上好一堂公开课,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课前准备、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平时上课的状态、教学的基本功、教学激情和教学艺术。
关键词:准备、主体、平时上课、基本功、激情、艺术 这学期,我上了一堂公开课。既然是公开课,自然是精心准备的一节课,但教学效果并不让自己满意。我反复地思考,得出要上好一堂公开课,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前准备
准备的时间永远都不会让自己觉得太早。经常听到老师讲课前唠叨,如果能早点准备就好了。我自己也是,有时候,马上就要讲课了,课才刚刚准备好。准备的内容,不仅要备教材,备教法,更重要的是备学生。要结合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处理教材,设置问题,创设情境等来设计教学,这样教学效果才能好。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新课改自2011年开始提出,老师们对新课改提倡的教学理念也都知道个大概,但我认为老师们对它了解的并不具体,也没有深度。在现行的考试制度下,校领导最关心教学成绩,老师们也只能最关心学生的学习成绩。应试可以在短时间内出效果,老师们往往就顾不得其它了。即使有的老师有心,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大多数老师的努力也不会太多。
如果大家都能有足够的耐心,不是只顾眼前的利益,把新课改的
教学理念运用到教学实践中,我想对学生的发展是很有益的。“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感官、头脑、性格、知识和思想,正如每个人都只能用自己的器官吸收物质营养一样,学生也只能用自己的器官吸收精神营养。教师不可能代替学生读书,代替学生感知、观察与分析,更不可能代替学生掌握规律。因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老师应该是导演,而不是演员。
在教学过程中,我也真实地体会到学生主动学习和被动学习的学习效果相差太大。如果老师在课堂上,只是一味地传授知识,不顾学生的感受,会怎样呢?听话的学生会跟着老师的思路走,在学习的过程中有理解,也有单纯的记忆。更让老师心慌的是,久而久之,这样的学生往往没有主见,缺乏创造性。还有的学生很老实,但从他们的表情上老师不难猜出心早已不知道遨游到什么地方了。还有的学生干脆就明目张胆地看自己的书,写自己的字·······还有的学生就不管不顾的睡起觉来。有的老师看到这样的情境,可能肺都要气炸了。那是不是我们当演员的演的无论多么精彩,可能都不是他们想要的,他们想要的是自己来当演员?前段时间我带学生第一次做实验,学生的表现让我很惊讶。在那节课的学习中,学生的好奇心、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比平时上课那可真是高很多。学生们积极思考,提出问题,在老师的引导下,小组合作解决问题,积极动手完成实验;更让我惊喜的是,平时上课很少发言的同学,在实验结束后也能站起来表达自己的收获,能和大家交流。实验结束后,很多同学都说做实验,很快乐,还能学到知识,还能增进同学间的友谊。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才能真正有效地增长学生的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和情感。
三、平时上课的状态
公开课,老师和学生没变,想把它比平时上课效果好很多,也不太可能。有些东西,不是我们说改就能改的,比如自己的教学风格,班级的学习氛围,学生的学习习惯等。所以我认为要想上好一节公开课,重在平时上课一点一滴的积累。
四、教学的基本功
通过上这节课和听别的老师讲课,让我意识到一个老师的教学基本功对他教学效果的影响是多么显著。教学基本功主要包括教学语言,提问,板书。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同样的教学方法,因为语言的不同,结果就可能相差20倍”。教学语言包括教学口语和教态语言。教学口语的吐字、音量、响度、语速、语调和节奏都直接决定学生的听课效果。教师的站姿、走姿、手姿能配合有声语言传递教学信息,将收到良好的效果。教师的眼神和微笑能表达自己的情感,调控整个教学活动。还有教师的外表修饰,它也是教师内心修养和品格气质的外部流露、外在表现。这些细节很大程度上决定教学效果。
五、教学激情
激情的感化作用。“以情动人”这里的“动”更多的是打动和感化。人是有情感的高级动物,即便世界上许多十恶不赦之人,在他的心灵世界也有一些人类所共有的东西,正如通常所说的“虎毒不食儿”。何况我们所面临的那些心地本来还很纯洁的学生呢?尽管我们
有时会遇到一些“问题儿童”,其实他们的问题也大多是行为的问题,可我们一些情感缺乏的老师总是过度强化他的负面作用,要求它深刻检讨“内心的世界”,结果生生地让学生自己也认为是一个“很坏”孩子。其实教育者的感化首先是认同或者宽容,没有这样的前提,就谈不上感化。一个学生情绪激怒,你一声和风细雨,就可能产生心灵的震慑,遇到强烈的对抗,你给他一个微笑,他会在心灵深处羞愧,如果你和他刀枪剑影,他就会和你硝烟弥漫。激情是催化剂,他能够滋润麻木的心灵,倔强的人会变得温顺,唤醒他对生活和未来的美好向往,激情是清醒剂,能够在人近乎疯狂的时候唤回理智。我认识这样一位老师,脸上挂着微笑,口中传出细语,可是没有一个学生与她作对,她总能时时刻刻可准确地揣摩学生的心态,春风化雨,滋润心田,一些倔强的小伙子后来都成了科学家。
六、教学艺术
教学艺术就是教师在课堂上遵照教学法则和美学尺度的要求,灵活运用语言、表情、动作、心理活动、图象组织、调控等手段,充分发挥教学情感的功能,为取得最佳教学效果而施行的一套独具风格的创造性教学活动。教学艺术具有形象性、情感性、审美性、表演性和创造性。比如在教学中我们运用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的交替规律。就一堂课来说,上课一开始,学生的注意还停留在上一堂课或课间活动上,需要通过组织教学来引起学生对上这堂课的有意注意;接着,让学生对新的学习内容发生兴趣,产生无意注意;随后,根据有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的原则进行教学,让学生掌握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
点,是学生由无意注意转为有意注意;之后,再通过教学方法的改变、直观教学和有趣的谈话来引起无意注意。这样,既能使学生保持长时间稳定的注意,又能减少学生学习时的疲劳。艺术是一种发自于内心的美,一种灵魂美,教学是一门科学,同时还是一门艺术。
参考文献
[1]李蕴.中学生物[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2]李继秀、汪昌华陈庆华.教育理论[M].安徽大学出版社,2008年.
第二篇:一堂公开课后的反思
一堂公开课后的反思
在每个星期中我们学校都要举行一次本组的公开课,基本上每个人都有机会参加,这堂课我们都会精心准备,毕竟面对的都是物理老师。现在把我在这节课后一点收获展示给大家请大家给与批评指正。
一、对教材的理解
在准备教案时这么写道:简谐运动是继匀速运动、匀变速运动、圆周运动之后的一种复杂的运动形式,同时又是后继学习机械波、电磁波的基础,因此很重要。
反思:在教授过程中都没有提及简谐运动复杂性的原因是什么。从匀速直线运动到匀变速运动到匀速圆周运动,对应的是从“无加速度”到“加速度恒定”到“加速度的大小恒定、方向变化”的过程。简谐运动物体的加速度大小、方向都在变化,因此比以往的任何一种形式的运动都要复杂。一个更普遍的判断规则就是从匀速运动、匀变速运动、圆周运动到简谐运动直至机械波,对应的动力学方程越来越复杂。这一点要求老师在更高的角度来审视教材。
二、重点的把握
对照新旧人教版教材不难发现,与过去相比,本节内容的编排有了很大的改变。本节内容的重点应是简谐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的获得和其正弦函数特征的证明。但习惯老教材认为教学重点在于振动过程的各个物理量的变化规律及位移时间图象的应用。至于验证简谐振动图象的正弦函数特征,只是按照教材中的方法进行了口头上的提示,只是后来才认识到应该按照教材中的方法一让学生选取了部分特殊点进行了验证。
反思:认为教学重点在于振动过程的各个物理量的变化规律及位移时间图象的应用,这是仍然没有摆脱老教材和以往涉及到的有关振动图象的习题的影响。也可以说是有一种对新教材的排斥和应试心理在作怪。事实上,阅读完教材就可以判断出本节内容的重点应该是简谐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的获得和其正弦函数特征的证明,但为什么现在的教材不从动力学特征来定义简谐运动,而是先给出简谐运动的图象,再提出简谐运动的定义呢?开始认为这是从表象开始来认识简谐运动,是从感性到理性的过程,比原来的从动力学特征定义降低了难度。这种降低难度具体体现在何处?没有想到原因。这要从对于运动的描述来分析:要详尽准确地描述某一种形式的运动,一般要描述运动物体的位移、速度、加速度等的规律。显然,简谐运动的速度、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远比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复杂,因此应从位移时间关系开始分析起。当然,为了方便起见,简谐运动中的位移又重新加以了定义。位移与时间定量的函数关系在中学部分显然无法得到,只有从两者的图象关系讨论起。这样看来,新教材的处理方式可以说是用心良苦。而教材中的验证简谐振动图象的正弦函数特征的做法,虽然比较粗糙,但却符合物理学的猜想、验证的研究方法,利用好这一点可以培养出学生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思维品质。
三、难点的突破
教材中简谐运动图象是通过摄像机或数码相机拍摄小球的运动。因为相机是每隔0.04s就拍摄一帧照片,当在电脑中建立一个幻灯片的演示文稿,把这些照片插入文稿中的同一张空白幻灯片中,照片就会按拍摄时间的先后一帧一帧自动向右平铺开来。把这些照片的上端对齐,就能得到教材所示的画面。讲课的过程中根本没顾教材中提供的方法,仍然借助于传统的漏沙摆装置来获得振动图象;当时认为教材中的处理方法不可能实现,认为教材中的图片获得不好想象;只是将教材中的处理方法口头上复述了一遍,接着就让学生直接来验证教材图片是否具备正弦函数的特征。在后来班级讲授中按照教材中的做法进行了操作,得到了比较理想的振动图像。
反思:老师们对于新教材的认可程度不仅存在于内容上,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等媒体手段的技能上也存在明显差异。其实不管是利用漏沙摆等传统方法,还是利用教材中提供的数码照相的方法,还是利用摄像过程逐帧记录的方法,背后都是一个目的:记录振子振动过程中不同时刻的位移,并找出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但传统的方法中影响振动稳定的因素比较明显,实验结果偏差较大。教学中的现在科技的与时俱进,就应该体现在教学过程中现代科技手段利用及创新上。
四、教学环节的衔接
展示若干种形式的机械振动→机械振动概念的提出→弹簧振子理想模型的提出(第一个班级突出分析了理想化的条件)→研究振动规律的必要性→振动的位移时间图象的描绘(在此处用两种方法得到位移时间图象,同时穿插了让学生小组合作完成教材后的问题与练习题2)→对于振动位移的界定、振动图象横轴的时间特征的说明→位移时间图象的正弦函数特征的证明(没有认真按教材中的方法一进行了证明,更多的是一带而过)→简谐运动概念的提出→其他纪录振动装置的介绍→小姐作业。
反思:个教学环节的过渡,需要借助于一些过渡性的语言,或者利用问题串联起来。例如展示了若干种形式的机械振动之后,自然就提出这些形式的运动具有哪些共同点?从而引出了机械振动的概念。为研究机械振动,需对于现实的机械振动进行一些理想化处理,从而提出了弹簧振子的理想模型。但从要研究振动的规律到振动的位移时间图象的描绘,这一环节的过渡每位参赛老师都显得很突兀。要么就是说“下面我们来研究弹簧振子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或“下面我们来研究弹簧振子的位移时间图象”这样一句话,就过渡到利用不同的手段来得到位移时间图象。这一过渡的潜台词应该是“振动的特征物理量中研究位移最方便”,以及“位移的变化特征用图象来描绘比直接得到其函数特征要容易”。……课堂教学由各个环节组成,当各环节之间通过一些恰当的语言和问题串接起来,将给学生一个完整的而非堆砌的感觉,也会让学生更容易理解知识背后的逻辑关系。
五、教学过程中师生所处的地位
在准备课时想着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但是在具体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有以下三种明显的倾向:一是将自己的想法全盘托出,基本上不让学生对关键的地方进行深刻地思考,学生也就没有了犯错误的机会,学生的学习过程只是逐步实现老师意图的过程。如验的正弦函数特征时,就吩咐首先要建立好坐标轴,再选定各小球的球心用光滑曲线依次连接,最后测量一些特殊点的坐标值进行验证这些点之间是否符合正弦函数的特征等等。有了这样详细的说明,学生只有服从的份了;二是为了突出课堂中有学生分组活动的形式,就让学生完成教材后的问题与练习题2,并对不同小组的操作结果进行了比较,对其中画得比较象正弦图象的小组进行了表扬。其实要让学生充分理解简谐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的正弦特征,并非这一习题的意图,这一习题的设置只是为了让学生课后进一步体验图象中的位移和时间轴含义。为要有活动而设置活动多少有点画蛇添足之嫌;三是课前准备了大量素材:网上下载的动画、自己设计的实验、学生的分组活动、预先准备的课堂练习……这些精心准备的内容,都不舍得放弃。接着下来的就是将预先准备的内容一一来展示或完成。周围的学生只是在“哼”、“啊”、“是的”、“对的”……地附和,“拥挤”的课堂中学生根本没有思维的时间与空间。课堂中看上去是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探究性的设计、直观的动画等,实际上整个过程学生们始终是看客。随着教学过程的进行,大部分学生都被一大堆信息搞蒙了。
反思:课堂中所有的设计与安排都要围绕学生来展开,老师讲的再清楚都不能替代学生的理解,学生个人的认识应该经历一个曲折的过程。课堂中老师更不能带有任何炫耀的成分:为将设计或搜集的自认为“精彩”的素材呈现出来,而不顾学生的感受。俗话说“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意思是说在关键的地方要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不在于就同一方面的内容在同一层次上采用多种方法给学生留下多次印象。方法与手段选择的背后,应该始终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思考:只要能通过某一学习过程达到预先设定的学习目的就可以了。可以利用不等于一定要用,若老师将以利用的素材都一个不拉地都展示出来,这样的课堂学生会迷失自己,老师也容易偏离自己教学目标。
第三篇:一堂公开课后的小结
一堂数学公开课后的小结
本节课我听了命题与证明第3个课时对命题的证明这一节课。课后同事们给了很多好的评价,下面结合我所看到的和听到的,谈谈自己的看法
1、教态比较自然;课堂给予学生学习时间;学生学习积极性较强,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在学习。
2、所选例题针对性较强,较有层次。
3、讲解思路清晰。
4、比较注重学生的评价,不管是老师对学生,还是学生对学生的评价。
5、整体对教材的使用较为灵活,能够把教材的内容重新编排由浅入深地区学习证明的方法和步骤。
本节课在课堂上老师讲解了3个例题,是由浅入深。第一个是直接证明有图有已知一直和求证,书中的例题;他利用了倒推的方法由角的90度得到两线垂直;第2个是根据命题自己画图并写出已知和求证,第3个是需要添加辅助线的问题,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这三个例题都是讲解的很详细,同时步骤简洁明了。,学生易懂易记。
但也有不足的地方:
1、教学板书设计不是太合理。例题1在图形上老师标的字母与课本的图形上的字母不同,导致学生误解。有点迷茫。我想可以在上新课前是不是要求学生把课本合起来,认真动脑思考并听老师讲解。这样学生会及时就会跟着老师的的指导及时反馈信息。
2、课前复习不够理想。复习前面的内容用时较少,几乎就是一句话带过,是学生的准备不够充分,继续学习和听课有点被动。
3、中间提问时,学生注意力不能够全部集中到问题上,甚至有个别同学翻书查阅。但教材老师子讲解时已经重新组合也是教学过程中教材灵活应用了,所以直接从书中是找不到答案的。这时候老师的提醒和思路代替了答案,我要的答案有了,但是却把学生的思路打乱了。我想应该多问问学生,从学生的思路出发,即使学生考虑不周,老师可以及时引导,已达到学生真正的学习为目的。总之,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学生的思维又常常受到课堂气氛、突发事件的影响,所以教师应根据课堂实施和学生反馈的信息,因势利导,随机应变,调整好教学环节,使课堂教学效果达到最佳状态。这次听课后我我的最大收获是促使我重新去思考要怎样从组教材,做好教学设计好教学,上好每一节课,最终提高自己的课堂效率。
在教育教学这条路上我还要走很长的时间,我会不断努力向其他教师学习,不断地改进,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水平,朝着上对学生有意义,有效率的课前进,把路越走越宽!
第四篇:一堂公开课后的感受
一堂公开课后的感受
——执教《地震中的父与子》案例分析
《地震中的父与子》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父母之爱”组中第一篇课文。这是一篇表现在特殊环境下父子之情的课文。内容浅显,但内涵深刻,语言平实,但令人震撼。既然是感人的故事,我们常常会由情入手来展开我们的教学。那时在今年十月“先锋杯”镇级赛课中,我执教了这课的第二课时,我当时抓住了“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这个情感线索来展开教学的。
下面是我的教学片断1:
首先我播放“汶川大地震”影片片断,放完后请学生谈感受引入课文。
我出示导学案上的话题:一对()的父与子,(可以填词语、短语)请学生填。
生1:伟大。生2:了不起。生3:勇敢。生4:坚强。生5:幸福。
师:真不错。今天我们就来感受这对了不起的父子,在灾难面前如何做到了不起的。接下来是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用“分学传合表”的方法),教师用大屏幕出示学习要求:体会父亲的“了不起”,找出描写阿曼达父亲的语言、动作、外貌的句子,通过“读思悟赏”来感受父亲的“了不起”(学生学教师巡视指导,10分钟)。
学生汇报展示:
生1:我从旁人劝说时,父亲说的三句话:“谁愿意帮助我?”“你是不是来帮助我吗?” “你是不是来帮助我?”感受到父亲坚信儿子活着,恳求别人帮助。
师:你能读读父亲此时恳求别人的语气吗?生模仿读。
生2:我从“人们都绝望地离开了”中的“绝望”感受到其他父母都觉得没有任何希望了,而这位父亲还是坚信儿子活着,因为“无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看出父亲很执着。
师:文中有哪些人劝说过这位父亲?他们都认为这位父亲怎样呢?
生3:有警察队长,其他孩子的父母,消防员。他们都认为这位父亲精神失常了。师:这位父亲精神失常了吗?他为什么不向这些人解释清楚呢? 生4:这位父亲没有失常,因为他要抓紧时间挖,挽救儿子的生命。片断2:
生1:我从课文第12自然段中,父亲的外貌中感受到父亲很勇敢、执着。师:父亲为什么衣服破难不堪,双眼布满血丝,到处是血迹?
生2:被废墟中瓦砾划破的,他挖的时间很长,很疲劳,肉和手模糊不清。师:课文为什么要写“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而不直接写“36小时”呢?
生:突出父亲挖的艰难。师:你感受到一个怎样的父亲? 生3:勇敢、坚强、执着的父亲。
师:你们能读出父亲的艰难吗?应用怎样的语气读? 生4:应读的越来越沉重。
学生自由练习,然后抽生读,其他学生评价。
师:请你们闭上眼睛,想想父亲是怎样一手一手挖的。孩子们想,然后抽生说。第二部分教学是引导学生感受儿子的“了不起”。纵观以上教学,我觉得自己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比如:
首先是在文本把握上不够细致:如学生找到其他人劝阻的语言时,我只叫学生读一遍,却没有问问学生从父亲的语言中你有什么感受吗?还有其他人劝阻部分,我也是草草了事,没有仔细挖掘文本。
其次我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完成自己设计的教学任务,没有给学生充分展示的时间,教师说的话太多,采用了问答式教学方式,没有放开手让学生说自己的感受体会,抹杀了学生畅说的机会,如:课堂中学生说道“父亲是个勇敢的父亲”。教师没有问问你从哪里感受到的,理由是什么?还有第二部分教学中学生说道:“阿曼达是个无私的人”。我在这里没有说什么,就进入下一个环节,其实在这里老师为何不给学生多留点时间呢,问问孩子的想法理由,这不正是文章要达成的目标吗?我们老师们在教学中往往错过这样的好机会,浪费了好的资源。
再一个就是朗读还没有真正的落实到位,学生自始至终都是一个腔调一个情感,没有得到真正有效的提升。就比如在重点段“他挖了8小时,12小时……”这一段的研读中,虽然我反复的引读,扣问,再读,但始终没有得到情感的升华。还有这是一篇适合分角色朗读的课文,由于时间关系,我没有叫学生分角色朗读,也错过了朗读的训练。
最后就是评价方面,我觉得自己做得不好。由于忙于完成自己的教学内容,课堂上忘记了对学生进行恰当的评价:一是没对小组进行评价,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时聚焦度不 够强,也就是参与度不高,如果教师随时对每个小组进行合理评价,我想小组合作学习效果会好些;其次是学生起来回答问题后,我只是简单的叫学生坐下,没有作任何的评价,学生的激情就不高。课后我觉得课堂上应多对学生作鼓励性的评价,就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的激情才会在课堂有所展现,就会全身性投入到课文情景里,走进文本里,这样我们的教学目标不就达到了吗?
总之,我觉得自己不足的地方很多,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逐步改进。使自己在课改中渐快成长起来。
第五篇:一堂公开课后的自我评价
一堂公开课后的自我评价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jks 点击数:4567 更新时间:2012-6-6 10:19:2
2英语组 樊卓
有人说:课堂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2007年12月25日,我在学校范围内上了一堂公开课——牛津英语《模块六unit3 reading》。整堂课下来,同事们说上得不错,教学流程很连贯,但我个人的感觉却不太尽如人意,总觉得有好些地方还可以处理得更好些。课后我对我的这一堂课进行了反思与自我评价,找出了一些让我觉得留有遗憾的地方:
第一、课前的预设与学生思路的脱节
我处理的这篇文章是关于世界各国文化的差异。那天正好是西方的圣诞节,所以在导入课文的时候,我就想以中、西方到客人家做客时的差异性来进行导入。对于中国人来说,我设置了两个问题——question 1 :today, your friend invites you to have a dinner in his home , you have a delicious meal, when you leave, you say thank you to your friend, what do you think your friend will say? ”我预想的答案是饭菜一般,做得不好,不好意思之类的话;Question 2 :If it happens in the west, what do you think your friend will say?” 我预想的是很高兴你会喜欢,你喜欢是我的荣幸之类的话。我试图通过这两个问题来让大家明白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性。
但上课后,当我问第一个问题的时候,学生却回答道“不客气,很高兴你会喜欢”。与我的预设完全相反,我无法继续,原本放松的心情一下子就紧张起来,不知所措,最后就只好自己把自己预设的答案说了一遍,才导入课文。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堂的所有细节,而是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的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课前我本以为自己的问题设置得足够好,学生肯定会按照我的思路来回答,所以当学生的回答与我的不一致时,却不知如何是好。后来,我再反复琢磨我设置的问题,发现还是少了一个前提,就是――“As a
Chinese ”,如果我当时很明确的表明这一点,我相信学生是不会回答“不客气,很高兴你会喜欢”之类的话的,即便是有的学生可能会说出这样的话语,那只能说明他(或她)无法用英语进行表达或在这方面不是特别了解,我完全可以找其他同学来进一步回答。
因此,教师应以预设为前提,提高生成的质量;以生成为导向,提高预设的针对性、开放性、可变性;让预设与生成共的平衡促进学生的发展。具体而言:在课前的准备时,要从多方面来考虑,从学生的思路考虑,早准备,早动手,使自己在课堂上不至于被动。同时针对上述导入,可以将问题准备得更容易些,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有话可说,譬如可改为:“昨晚是圣诞
节,西方人会吃什么?在中国的春节,中国人又吃什么?”
第二、个别地方设立的障碍,让学生不知所措
在课件中有一处,“Please spot the topics that are mentioned in this dialogue”,我自认为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准备一带而过,于是就叫一名学生起来回答,谁知他支支吾吾半天也没说出什么。我意识到可能有什么情况,再仔细一看,才知道,学生不知道“spot”这个词的意思,连忙用“choose”来加以解释,而这时学生马上就将“topics”相关的内容找了出来。
还有一处,涉及到感恩节,我就设计一个 “感恩节是什么时候”的问题,没有学生知道,我马上报出了答案。课后有的老师对我说,那个问题有些难,就连她也一下子想不起来。
教师是重要的外语信息源,其职能主要靠语言去发挥,因而有意义的课堂语言在学生学习外语时起到重要的作用。譬如将学生不认识的单词的意思解释为他们所熟悉的单词,或时在与学生进行交流时采用最基本的英语语言,力争让每位学生能够听懂,能够明白老师的意图,这样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兴趣。至于那位老师说设计像“感恩节在什么时候”这样一个问题有些难度,我倒不敢苟同。如果学生不会,我想直接告诉他们也没什么关系,至少丰富了学生的视野,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第三、将高考题型带入课堂,但是不够精细
2008年江苏的高考发生了重大变革,将以往的短文改错改为任务型阅读,针对这一个变化,我们教师也在寻找机会来进行训练。这篇课文符合任务型教学的训练,在备课的时候,我把它设计成此题型来训练,学生可以对这篇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
第一次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这样的训练,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学生的正确率很高。但是课后再回过头看年,发现题目的设计还是有些问题的:首先,题目设计得相对简单了些。从做过的题目来看,这类题目通常有一定的难度,也就是10个题目中5个左右可以直接得出答案,而剩下的就要从自己归纳分析得出。题目的相对简单对于训练的意义不太大;其次,表格的设计也不是十分的清晰,所列的项目不是十分明确,所以让一小部分学生无处下手,由此看来,对表格的设计应该更清晰明了,各个项目的用词应该更加准确;最后,考察的选项设立时应该从多方面考虑。让学生注意所要填的答案要从词性、语法、句子结构等多方面加以考虑,使得所填的答案最为恰当。
第四、关注教学过程中的意外和“节外生枝”
在进行语言点的讲解时,我准备让学生自己提出一些难以理解的语句,然后由大家分析理解,但是学生很紧张,没有人敢主动提出问题。我看见如此情形,急中生智,当着同学的面说:“在文章中老师我有几处不明白的地方,谁能帮我分析一下。”并且告诉学生难句的位置,这一下学生立刻积极起来,七嘴八舌,不一会儿几个句子就在大家集体智慧的力量下解决了。解决完之后,我还特地问了问学生,是否还有其他一些不太理解的地方,结果还有两位同学
提出的问题均由其他同学为他们顺利进行了解答。由此看来,教师不仅要在课前准备充分,而且在课堂上也要有驾驭学生的能力和处理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以上几点都是我在授课后的一些反思。对我而言,开设一堂公开课就是一次学习,更是一次锻炼!我想,要使自己的教学不留有那么多的遗憾,就必须认真钻研教材,充分了解学生,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多学习新课程理论,多钻研任务型教学理论,实现观念的转变、角色的转变、功能的转变,从而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我相信只要经过自身不懈的努力,就能把每一节课都变成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综合生成的过
上一篇文章: 浅谈新课改下的高中英语词汇教学
下一篇文章: 从人际交往看青年教师的自我发展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