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近代史总结(自己总结)
第一章
盛-衰-侵略-觉醒-反抗 原因:1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阻碍商品经济发展 2封建君主专制的腐败 3封建宗法的制约4农业文明的衰退
1840-鸦片战争(英国综合实力强大,工业革命,资本发展,军事力量强大,制度先进,中国封建制度落后,综合国力衰退,道光帝优柔寡断,用人不善)
虎门销烟-1839 林则徐 帝国主义-中华民族的矛盾(主要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
半殖民(政治经济文化外交军事被控制,丧失完全独立地位但还有一定主权,中华人民的反抗斗争,外国侵略者的争夺瓜分中国的内部矛盾)半封建(自给自足经济被破坏但依然占主导,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军事侵略(屠杀,领土,财富),政治控制(内政,外交),经济掠夺(关税自主权,通商口岸,经济命脉,资本输出),文化渗透(宗教侵略,舆论)2 1842-南京条约 1849-中葡 1860英法-火烧圆明园 北京条约
1861-辛酉政变
1858-中俄瑷珲条约 北京条约 勘分西北界约记 伊犁条约 150 1895中日马关条约
1900-八国联军侵华
1901-辛丑条约
3人民群众反侵略: 1841-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太平军 台湾:高山族,黑旗军,台湾义军 义和团 爱国官兵: 冯子才,关天培,邓世昌 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日甲午战争(瓜分高潮,中国人开始普遍名族意识觉醒)
林则徐(第一人),魏源(海国图志)-梁启超 康有为,严复 孙中山(振兴中华)帝国主义列强不能灭亡和瓜分中国,最根本的原因:中华民族进行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 5斗争失败原因:社会制度腐败(根本原因)
经济技术落后 第二章 天平天国(13)
农民:外国侵略者和本国封建统治者主要压迫对象和反抗力量
1843-拜上帝
1851天平天国-1853正式建立政权--1856全盛,天京事变-1864 灭亡 天朝田亩制度 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农民起义特色的纲领性文件 资政新编:中国近代第一个比较系统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未实施
意义:打击封建统治阶级,旧式农民战争最高峰,削弱封建统治精神支柱,打击外国势力 失败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没有科学的思想理论,对西方侵略者缺乏理性认识,不能正确对待儒学
教训:农民有革命潜力,但不能独立领导凡帝反封建斗争取得胜利。2洋务运动(巩固清朝统治)
A 兴办近代企业 军用:上海江南制作总局(李曾 最大兵工厂)
福州船政局(左,最大船)
商办: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
B建立新式陆海军 湘军,淮军 福建水师,广东水师,南北洋 C新式学堂,留学生(京师同文馆)历史作用:培养人才,资本主义发展
失败原因:封建性,对外国依赖性,企业管理腐朽性 3戊戌维新(1898-6
103天)
维新派:学习西方科学技术,资本主义制度,思想文化(康,梁,谭,严)上书,著书立说,学会,学堂(京师大学堂 北大前身),报纸(时务报)意义:爱国救亡,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良运动,思想启蒙
失败原因:维新派自身局限(不否认封建主义,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惧怕人民群众),收旧势力反对。
教训: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必须进行革命的手段,推翻清朝统治 第三章
1辛亥革命
1894-第一个革命团体:兴中会95-广州起义-1905-同盟会 第一个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全国性政党 民报
:三民主义:民族: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推翻清朝统治,惧怕列强)民权 创立民国(推翻君主制 忽略群众)民生平均地权(社会革命 不能满足人民要求)21911-10 10武昌起义
1912-1-1 中华民国(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革命政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912 2 12 清朝灭亡-袁世凯盗果-1912 国民党-1915二十一条-1917护法运动失败(孙中山失败。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革命终结)
意义:推翻封建势力,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建立共和 解放思想,社会风气变化,打击帝国 2失败原因: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不能充分发动群众,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妥协,局限 教训: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弱点,另谋出路 第四章
中华民国-北洋政府-中华民国国民政府
三座大山:外国帝国主义,本国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
1新文化运动(资产阶级民主注意的新文化反对封建主义的旧文化的斗争)1915-陈独秀 上海《新青年》(青年杂志)-1917 蔡元培北大校长-口号:民主,科学
民主,科学,新文学
意义:解放思想
局限: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行不通,离开改造革命实践,没有马克思批判精神 2,马克思主义(李大钊:在中国率先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
庶民的胜利)3五四运动
1919 5-4 直接导火线: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
实际: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新文化运动,十月革命
特点:凡帝反封建的彻底性,真正的群众运动,促进马克思主义传播,与中国工人结合 意义:打击帝国主义,封建注意,思想解放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共产党的产生 4共产党的诞生
1921-7-23 上海-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名称,纲领:以无产阶级革命的军队推翻资产阶级,采用无产阶级专政以达到阶级奋斗目标 中央局,书记)
意义:有了新的领导阶级(无产阶级)思想(马列)纲领(反帝反封建)革命方法,革命时代背景
1922-中共2大 1922-香港罢工-1923京汉铁路工人罢工-第一个工人运动的热潮 5国共合作
1924-国民一大(新三民主义:民族:反帝 民权:一般平民
民生:平均地权,节制资本
国共合作政治基础
第一次国共合作)
1924-黄埔陆军军官学校
1927-4-12 蒋介石发动反共政变(右)7-15汪精卫分共 大革命(1925-1927)彻底的反帝反封建革命 群众动员程度广泛的运动 推翻军阀
共产党的贡献:提出口号,国共合作的倡导者统一战线的组织者,发动组织群众,革命战争 失败原因:客观:反革命力量强大,统一战线分化,蒋汪反动 主观:共党右倾,没有经验,对马列理解不透彻
共产国际的错误指导
意义:打击帝国,封建主义 壮大了共党,加深对革命的认识 教训:国共合作,凡帝反封建,人民群众,独立性 第五章 1土地革命战争(十年内战时期)
1927-8-7八七会议 1927-8-1 南昌起义(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一枪)秋收起义 广州起义
武装斗争,土地革命,革命根据地
农村包围城市,工农武装夺取政权:内部没有民主制度,敌强我弱游击,敌人占据中心城市 2三次左倾错误:(1927-1935)
左倾盲动错误(27)左倾冒险主义(30 李立三)左倾教条主义(31-35 王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长征
3长征1934-1936(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遵义会议 1935
长征精神:群众利益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理想,救国救民,不怕艰难,不怕牺牲,实事求是。第六章 日本侵华:1931-九一八 1935-华北事变 1937-卢沟桥事变(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开始)1944-最后一次大规模战争-1945 8 15 日本投降 2日军罪行:大屠杀,经济掠夺,奴化教育
3九一八后-中国共产党-抗日救亡运动: 冯玉祥。吉鸿昌-1935 12 9-一二九运动(标志这中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1936反蒋抗日-比蒋抗日-1936-12-12西安事变(时局转换枢纽,和平解决为国共合作铺路,十年内战结束)--9 23 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国共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确立)
4正面战场(国民党,防御阶段1937-1938):淞沪,徐州(台儿庄大捷)作用:粉碎日军速战速决进入相持,反法西斯,抗日胜利
中共的敌后战场 统一独立原则,抗战,团结,进步方针,抗日民主根据地(政权建设,减租减息,文化建设)
1945-4 中共七大 延安,确立毛泽东思想 5抗战胜利
意义: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促进民族觉醒,弘扬民族精神,对世界反法西斯巨大影响 原因:中共中流砥柱作用,中国人民民族觉醒,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决定因素)国际反法西斯力量的援助
经验:团结,民族精神,综合国力,热爱和平,中共领导。第七章
1重庆谈判 1945-10-10-1946-4五四指示(减租减息-耕者有其田)
土改(根本上摧毁中国封建制度根基的社会大变革)
2全面内战爆发-1946 6(中原解放区)-1946.6—1947.6国民党全面进攻-.7后重点进攻陕北和山东-1947 中共进攻-三大战役(辽沈平津。淮海1948)-1949-4-23进军南京(22)4第二条战线:学生运动
5第三条道路:资产阶级共和国,旧民主主义道路
6七届二中全会 1949-3 1949 921-中国人民协商会议第一届会议《共同纲领》 7中国革命胜利经验:统一战线,武装战争,自身建设 第八章
1新民主主义革命结束:新中国建立
2社会主义革命:1949-1952 没收官僚资本,开始发展资本主义 土改 31953-1957第一个五年计划 重工业
4过度时期 总路线: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
第二篇:中国近代史问答题-自己总结的
综述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答: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变化,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的主要矛盾发生变化,帝国主义和中华****成为主要矛盾;中国出现了新的生产关系、新的阶级和新的思想。因此,鸦片战争就成为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2、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 答:(1)在错综复杂的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两大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前一个是主要矛盾。(2)在两种矛盾的作用下,中国的社会性质由封建社会转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3)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有一下一些基本特征: ①、资本----帝国主义势力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控制了中国的政治 ②、中国封建势力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压迫奴役中国人民。③、中国自然经济遭到破坏,但土地所有制依然存在,阻碍着中国走向现代化和民主化。④、所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已经存在,但势力很弱。⑤、政治势力不统一,各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不平衡。⑥、在资本----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中国的广大人民过着饥寒交迫,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
★
3、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答: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解放这两个任务,是互相区别又互相紧密联系的。由于腐朽的社会制度束缚着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着经济技术的进步,必须首先改变这种社会制度,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创造前提开辟道路。因为不经过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就不可能推翻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反动统治,改变它们控制中国经济财政命脉,利用特权向中国大量倾销商品和资本输出,压迫中华民族工商业发展的局面,就不可能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和专制政治制度,解放农村生产力,改善农民的生活,扩大民族工商业的国内市场;就不可能达到民族的团结,社会的稳定,从而集中力量进行经济、文化、教育等各方面的现代化建设,以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富裕幸福。
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
1、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了沉重的灾难,它们发动侵列战争,屠杀中国人民,侵占中国领土,划分势力范围,**赔款,抢掠财富;它们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中国人民的反抗,扶植、收买代理人;它们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剥夺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实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它们披着宗教外衣,进行侵略活动,为侵略中国制造舆论。
2、“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的提出及影响。
鸦片战争惊破了中国封建统治者以“天朝上国”自居的迷梦,战争失败的强烈刺激下,中国官吏知识分子中少数爱国、开明的有识之士,开始注意了解国际形势,研究外国史地,总结失败教训,寻找救国的道路和御敌方法,魏源将收集到的资料编成《海国图志》,并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一是利用外国先进军事装备技术武装自己,抵御外国侵略,是一种反侵略的思想;二是学习利用外国生产技术,使国家走上富强道路,承认了西方长处,并主张学习西方。魏源思想在腐朽愚昧的封建统治条件下,对开阔人们眼界,引导人们注意世界形势,启迪人们探索救国之路起了积极作用。
3、近代中国所进行的反侵略斗争具有什么意义? 帝国主义的侵略给中华民族带来巨大历史灾难。但是列强发动的侵略战争以及中国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从反面教育了中国人民,极大地促进了中国人民的思考,探索和奋起。鸦片战争以后,先进的中国人开始睁眼看世界了,中日甲午战争以后,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开始普遍觉醒,中国的仁人志士正是怀着强烈的危机感和民族意识,历尽千辛万苦,不怕流血牺牲,去探索挽救中华民族危亡的道路。
★
4、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斗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是什么? 原因:反侵略斗争失败的原因首先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腐败社会制度决定的。其次,是国家经济特别是经济技术和作战能力的落后。教训:落后就要挨打,但是从根本上来说,不推翻腐朽的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腐败社会制度,要想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去进行胜利的反侵略战争是不可能的。
5.鸦片贸易对中国造成了哪些危害? A.白银外流,造成清政府财政危机。B.银价上涨,造成“银贵钱贱”。C.腐蚀统治机构,清政府因腐败而受贿放私,又因受贿放私而更加腐败。D.毒害中国人民的身心健康,给社会带来不安定因素,也严重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
6.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1. 中国的主权开始遭到破坏2.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3.中国的社会阶级结构和主要矛盾开始发生变化。
7.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清政府的社会制度和生产力落后及李鸿章和慈禧太后力主妥协,一个是为了“保船避战”,另一个是为了要过“万寿大典”。清政府自身的腐败导致了战场上的全面溃败。
8.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其中主要有:
A、封建时代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被破坏B、民族资本主义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它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C、封建专制政权被推翻了,代之而起的先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统治,接着是地主阶级和大资产阶级的专政D、帝国主义不但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并且操纵了中国的政治和军事力量,是近代中国一切灾难的总根源,是中国社会发展的主要障碍
9.中国近现代社会的基本矛盾是什么? 1840鸦片战争后,中国由封建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因此社会矛盾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逐步转变为封建统治者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其中帝国主义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各个社会矛盾中的最主要矛盾。太平天国运动就是第一个矛盾的体现,义和团运动就是第二个矛盾的体现。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1、为什么《天朝天亩制度》的主张是难以实现的? 《天朝田亩制度》确立了平均分配土地的方案,是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这次农民起义特色的纲领性文件。但他并未超出农民小生产者的狭隘眼界。他所描绘的理想天国,仍然是闭塞的自己自足的自然经济,是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传统生活方式;同时又是一个没有商品交换的和绝对平均的社会。这种社会理想具有不切实际的空想的性质。因此,《天朝田亩制度》的主张难以实现。★
2、戊戌维新运动时期威信派与守旧派争论的内容有哪些方面?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是什么? 内容:(1)要不要变法(2)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3)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西学。意义:(1)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2)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3)戊戌维新运动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失败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维新派自身的局限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的守旧势力的反对。教训: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企图通过统治者走自上而下的改良的道路是根本行不通的。要想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富强,必须用革命的手段,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
3、简述龚自珍的政治思想: 批判了长期流传的天人感应论,否认天象与认识的必然联系。他那“万马齐喑究可哀”的诗句告诉人们清王朝已从“治世”进入“衰世”,提出了“更法”思想和“心力”说。
4、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第一,太平天国革命达到了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第二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加速了清朝统治的衰落和崩溃。第三,打击了外国侵略者,阻滞了中国半民地化的进程。第四,太平天国的反抗精神鼓舞了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意志。第五太平天国革命也是当时世界人民革命斗争的一部分,推动了亚洲民族解放运动,同时也震动了欧洲大陆
5、简述中国无产阶级的产生及其特点 答: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标志着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同时也为中国GCD的创建创造了条件。首先,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为中国GCD的成立提供了思想基础。其次,工人阶级的成长和工人运动的发展为中国GCD的成立奠定了阶级基础。第三,经过五四运动,一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成长起来,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同工人运动的结合,为正式创建中国GCD作了准备。第四,外部条件主要是列宁领导的共产国际从各个方面给予帮助,推动了中国GCD的成立。
6、洋务运动的历史地位是什么? 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是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但是,它引进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近代科学生产技术,培养了一批科技人员和技术工人,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也起到了一些抵制作用。
7、试述改良主义运动的历史意义及其局限性 1在19世纪末帝国列强瓜分中国时的它具有强烈的爱国性质2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力求实行君主立宪来挽救危机。3政治与文化运动并存,具有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的重要意义。局限性:改良,希冀于君主立宪,对帝国主义封建势力的软弱妥协和脱离广大人民群众。
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1、资产阶级革命派关于中国革命的必要性、正义性和进步性的认识有哪些? 必要性:资产阶级革命派指出,清政府是帝国主义的“鹰犬”,因此爱国必须革命,只有通过革命,才能免“瓜分之祸”,获得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人们在革命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乃至作出的牺牲,是以换取历史的进步作为补偿的。正义性:对于改良派所提出的“中国国民恶劣”说,革命派针锋相对地指出,不是“国民恶劣”,而是“政府恶劣”,民主共和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拯救中国与建设中国都必须取法乎上,直接推行民主制度。只有“兴民权改民主”才是中国的唯一出路。进步性:革命派强调,当时的中国存在着严重的“地主强权”和“地权失平”的现象,只有通过通过平均地权一实现土地国有,在进行政治革命的同时实现社会革命,才能避免贫富不均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
★
2、三民主义学说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三民主义”即名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三大主义。
民族主义 民族主义包括“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两项内容。一是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朝政府,改变它一贯推行的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二是追求独立,建立民族独立的国家。民权主义 民权主义的内容是“创立民国”,即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民生主义 民生主义即“平均地权”,也就是社会革命,它主张核定全国地价,其现有之地价,仍属原主,革命后的地价,则归国家,为民共享。国家还可以按原定地价收买地主的土地。
3、武昌首义的简单过程是什么? 在1911年(农历辛亥年)10月10日成功地发动了具有划时代意义武昌起义.辛亥武昌起义前夕,中国的各种社会矛盾不断激化,人民群众的反抗斗争持续不断,革命党人不断发动武装起义。9月24日,文学社和共进会两个革命团体召开联席会议,决定10月6日在武昌发动起义。但革命党人的活动被湖北当局察觉,处处提防,起义延期。而后新军中的革命党人约定以枪声为号於10月10日晚发动起义。当日晚,新军工程第八营的革命党人打响了武昌起义的第一枪,夺取位於中和门附近的楚望台军械所,吴兆麟被推举为临时总指挥。此时,驻守武昌城外的辎重队、炮兵营、工程队的革命党人亦以举火为号,发动了起义,并向楚望台齐集。尔后,武昌城内外各标营的革命党人也纷纷率众起义,并赶向楚望台。起义人数多达3000多人.最后整个武昌在起义军的掌控之中。汉阳、汉口的革命党人闻风而动,分别於10月11日夜、10月12日光复汉阳和汉口。起义军掌控武汉三镇后,湖北军政府成立,黎元洪被推举为都督,改国号为中华民国,并号召各省民众起义响应。武昌起义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
4、辛亥革命的意义、失败原因和教训是什么? 历史意义: 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反对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的的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在近代历史上,辛亥革命是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奋起革命的一个里程碑,它使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1).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势力的政治代表,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清王朝的统治
第三篇:中国近代史 总结
[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 *******
中国近代史
众所周知中国的近代是一个内忧外患的时期,更是一个混乱的时期。所谓乱世出英雄,在这样的时期里当然出现了许多英雄。他们推动着历史的进步,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有时我会常常在想一个题外话“到底是时代需要他们,还是他们需要时代”在我的思想中近代是一个令我感到沉重的时期。让我总想着无数人的死亡,然而就是在这样的前提下有了今天。
我想首先说几个人物:
林则徐:作为中国近代“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虎门销烟,是人类历史上旷古未有的壮举,虎门销烟,展示出中华民族无以伦比的伟大形象,是抗击外来侵略的胜利。林则徐,理所当然地是这一事件的组织者、指挥者和完成者。从这个意义上说,他已毫无愧色地成为历史巨人了。170年前,英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帝国主义国家。他不断的在世界各地疯狂的掠夺殖民地,还企图用鸦片打开中国的大门。广州成为外国烟贩子的贩毒中心。禁烟运动迅速展开。他一面加紧整顿海防,严拿烟贩;一面限令外国烟商交出鸦片。林则徐在给外国烟商的通知中说:“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由于林则徐坚定的态度和有力的措施,再加上人民的支持,外国烟商被迫交出鸦片2万多箱。销烟的正义行动,取得了广大人民的支持,虎门海滩每天都有上万人观看,人们无不拍手称快。外国人看到这情形,也对林则徐禁烟的果断表示钦佩。虎门销烟是我国近代史上反帝斗争中的光辉一页,林则徐领导禁烟运动的胜利,是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史上第一个伟大胜利,这一壮举,严厉地打击了外国鸦片贩子,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尊严和利益,增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
但是此事后来成为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导火线,《南京条约》也是那次战争时清政府签订的。
洪秀全:1850年末至1851年初,由洪秀全、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韦昌辉、石达开组成的领导集团在广西金田村发动对满清朝廷的武力对抗,后建国号“太平天囯”,并于1853年攻下金陵,号称天京(今南京),定都于此。洪秀全作为金田起义的带头人建国号太平天国,自称天王。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又分兵西征、北伐。从1851年1月11日金田起义到1864年天京陷落前夕,洪秀全领导了这场农民起义的全过程,历时14年,势力发展到18省,先后攻占600多座城市,给了中外反动势力以沉重打击。两次建立领导核心。颁布革命纲领,前期,1853年冬,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提出改变土地制度和其他改革社会的措施。其内容表现了农民反封建的要求和解决土地问题的强 [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 ******* 烈愿望。纲领内容的完备性和深刻性,使太平天国革命达到了中国历代农民革命所能达到的最高思想境界。提出“有田同耕、有饭同食”的平分土地的施政方案,显现出改革社会制度的进步思想。与此同时,他尚致力确立天朝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体制,力图建立起一个符合其阐释改造了的基督教神学精神的新型社会。1859年颁布了洪仁玕为仿效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而写的《资政新篇》一书。这说明他在对待资本主义的态度上,较同时代的地主统治阶级思想开明,眼界开阔。
但是由于指挥失误 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腐败严重等问题使其失败了。
孙中山1905年时大总统。这次革命结束了中国长达两千年之久的君主专制制度,是一次伟大的革命运动。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辛亥革 命给封建专制制度以致命的一击。它推翻了统治中国近代长达270多年的腐败屈辱的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推动了历史的前进。孙中山早期曾努力争取日、英、法、美等国援助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但均无所获。他在斗争中认识到,要争取中国独立富强就必须努力推翻帝国主义。晚年,他同帝国主义进行了坚决的斗争。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逝世,1929年6月1日,根据其生前遗愿,将陵墓永久迁葬于南京紫金山中山陵。1940年,国民政府通令全国,尊称其为“中华民国国父”。以上三人算是我看来的代表吧!下面是我对中国近现代的简要概括:
鸦片战争与中英《南京条约》;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辛丑条约》
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资本主义强国的是:英国。因为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在于把中国变成其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英国决意打开中国市场),表面上是因为林则徐的虎门销烟。导致第一次鸦片战争发生于1840年到1842年。使得社会性质发生变化了,由封建社会转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接着是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由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矛盾开始转化为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前者成为中国社会最主要矛盾。
(1856——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同样条约,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加深。
(1894——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迫签订中日《马关条约》,标志着外国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标志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大大加深。[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 *******(1899——1900年)八国联军侵略中国,1901年签订《辛丑条约》,《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洋务运动: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初,为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封建统治阶级中的部分成员曾国藩等,主张引进、仿造西方的武器装备和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创办近代企业,兴办洋务的运动。提出了(1)兴办近代企业(2)建立新式海军(3)创办新式学堂。的眼界变得开阔。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也有利于社会风气的改变,从客观上对中国的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某些促进作用。中国近代教育的开始;带来了新的认识。失败是因为(1)具有封建性。(2)对外国具有依赖性。(3)管理具有腐朽性。
戊戌维新运动:为了挣脱外国资本主义和国内封建势力的压迫和束缚,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以康有为为首的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了一场变法维新的政治运动。十九世纪九十年代,中华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的发展,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
百日维新(戊戌变法):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了“明定国是”谕旨,宣布开始变法,在此后的103天内,接连发布了一系列推行新政的政令。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良运动。戊戌维新运动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失败的原因是维新派自身的局限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的守旧势力的反对。和局限性(1)不敢否定封建主义。(2)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3)惧怕人民群众。
让人们知道了:暴露了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同时也说明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企图通过统治者周自上而下的改良的道路,是根本行不通的。要想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富强,必须用革命的手段,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
辛亥革命:发生的条件是:民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激化;清末“新政”破产;资产阶级革命派阶级基础形成,骨干力量出现。政治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概括为三民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3月,临时参议院颁布的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意义在于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反对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的的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族革命。推翻了封建势力的政治代表、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清王朝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使中国反动统治者在政治乱了阵脚。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时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给人们带来一次思想上的解放。促使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失败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在帝国主义时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本主义的建国方案是行不通的。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 [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 ******* 纲领。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作为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同时也告诉了我们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没有能够救中国,先进的中国人盱眙阿进行新的探索,为中国探求新的出路。
五四运动:发生的条件是:新的社会力量在成长、壮大;新文化运动掀起了思想解放的潮流;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产生深远的影响。特点在于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是一次真正的群众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1936年12月初,蒋介石到达西安,逼迫张学良、杨虎城攻打陕甘的红军。12日凌晨,爱国将领张学良、在对蒋介石“哭谏”无效的情况下,为了实现停止内战,共同抗日,毅然实行“兵谏”,扣留了蒋介石。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十年内战的局面由此结束,国内和平基本实现。
抗日战争:使得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捍卫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使中华民族避免了遭受殖民奴役的厄运;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使中国人民在精神上、组织上的进步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对世界各国夺取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为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中国人民巨大的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同世界所有爱好和平和正义的国家和人民、国际组织以及各种反法西斯力量的同情与支持也是分不开的。同时积累了经验: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是 中国人民战胜一切艰难困苦、实现奋斗目标的力量源泉;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团结奋进的精神动力;提高综合国力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本保证;中国人民热爱和平,反对侵略战争,同时又决不惧怕战争;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华民族才能捍卫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的权利,才能创造美好的未来。
标志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是: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 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第四篇:中国近代史总结
一)鸦片战争
1.第一次鸦片战争
魏源 :总结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新思想
林则徐
:1839 年 6 月林则徐在广东虎门集中销毁鸦片,成为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导火线
《南京条约》:《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外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内容包括:
1、清朝政府将香港岛割让给英国。
2、五口通商。清朝政府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等五处为通商口岸。
3、赔款。清政府向英国赔款 2100 万银元。
4、中国海关税应于英国商定。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第二次鸦片战
火烧圆明园 :1860 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入侵北京,到处烧杀抢掠、野蛮洗劫,焚毁了举世闻名的圆明园争
《天津条约》 :1858 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俄,美,英,法先后强迫清政府签定《天津条约》.内容如下:1)外国公使进驻北京2)增开牛庄,淡水,汉口,南京等 10 处为通商口岸.3)外国军舰和商船可以在长江口岸自由航行.4)外国人可以到中国内地游历,经商,传教.5)清政府赔偿英法军费各 200 万两白银 ,赔偿英商损失 200 万两
《北京条约》 :《北京条约》是 1860 年英法联军攻进北京后,英、法、俄强迫清政府分别签订的结束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不平等条约。
主要内容:①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有效;②增开天津为商埠;③割让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
国;④准许英、法招募华工出国;⑤对英、法两国赔款各增至 800 万两白银。
沙俄侵占中国大片领土:近代沙俄共侵略中国领土约 150 多万平方千米,其中:
1858 年《瑷珲条约》中国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多 60 万平方千米; 1860 年《中俄北京条约》中国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 40 万平方千米; 1860 年,1864 年中国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 44 万多平方千米; 1881 年,《伊犁条约》中国西北部 7 万多平方米。
(二)太平天国
1.太平天国的兴衰
金田起义:1851 年洪秀全、杨秀清等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领导农民起义,从此震撼中外的太平天国革命拉开序幕。
洪秀全 :
天京变乱:由盛到衰的转折点,军事上由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御
原因:主要原因是定都天京后,领导者被胜利冲昏头脑,革命进取心逐渐减弱,腐朽思想日
益滋长,领导集团内部矛盾尖锐。根本原因是农民阶级自身的阶级局限性。经过:韦杀杨;洪杀韦;石出走 影响
(1)使太平天国元气大伤,出现“国中无人”、“朝中无将”的危险局面。(2)清军乘机反扑,重建江北江南大营,再次围困天京
2.《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1853 年冬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这是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是太平天国的纲领性文件.(三)洋务运动:目的:“师夷长技以自强”,维护清朝封建统治。前期:“自强”; 后期:“求富”
总理衙门
军事工业
民用工业
曾国藩
李鸿章:江南制造总局
(四)民族危急的加深
1.中法战争
镇南关大捷:中法战争中,清军在广西镇南关(今友谊关)大败法国侵略者的战役。冯子材
台湾行省的建立:1885 年中法战争结束后,清政府 鉴于台湾在国防上的重要地位,决定在台湾正式建立行省,刘铭传为台湾省第一任巡抚。
2.甲午中日战争
黄海海战:黄海海战是中日甲午战争中双方海军主力在黄海北部海域进行的一场战役规模的海战,在黄海海战中为国捐躯的民族英雄分别是驾驶致远舰和经远舰的邓世昌和林永升。
《马关条约》:1895 年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被迫同日本签订《马关条约》。
《马关条约》的内容,可概括为割领土、赔巨款、开四埠、设工厂四个方面。①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不仅使大片领土沦为日本的殖民地,而且严重削弱了中国 的国防,便利了日本对中国的进一步侵略
②巨额赔款,不仅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而且加剧了清政府的财政经济危机。为偿付赔款,清政 府不得不大借外债,帝国主义国家则通过附有苛刻条件的贷款,进一步控制清政府,使清政府更加
依附于帝国主义。同时,这笔赔款,也增强了日本的侵略力量。③四个通商口岸的开辟,等于把中国最富庶的长江流域和江浙两省,向日本同时也向其他帝国主义
开放,便于他们倾销商品,掠夺原料。
④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这就直接阻碍了中华民族工业的发展。同时,这条约规定也反映了帝
国主义对中国输出资本的要求。而资本输出必然导致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和强租“租借地”。
3.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
八国联军侵华 1900 年(庚子年)以军事行动侵入中国的英、法、德、俄、美、日、意、奥的八国联
合军队,联军占领首都北京、清廷政府逃往陕西西安
《辛丑条约》
1、中国向各国赔偿白银 4.5 亿两,分 39 年还清,本息 9.8 亿两。
2、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3、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由各国派兵保护。
4、惩办义和团运动中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吏,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反帝性质的组织,对反帝运动
镇压不力的官吏,“即行革职,记不叙用”。
5、总理衙门必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首。
(五)戊戌变法
1.公车上书
康有为:1895 年康有为领导“公车上书”,使维新思想发展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
《天演论》《天演论》是清末著名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翻译家和教育家严复最著名的译作
2.百日维新:1898 年(农历戊戌年)以康有为为首的改良主义者通过光绪皇帝所进行的资产阶级政治改革。
(六)辛亥革命
1.孙中山与同盟会
兴中会是近代中国第一个革命团体,到 1905 年与华兴会、光复会合并为同盟会。中国同盟会简称同盟会,是由孙中山领导和组织的海外中国人为主的一个全国性的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于 1905 年 8 月 20 日在日本东京成立。
2.辛亥革命
武昌起义:1911 年(农历辛亥年)10 月 10 日在武昌发生的一场旨在推翻清朝统治的兵变,结束了二百多年清王朝封建统治和二千多年君主专制统治。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
(七)五四新文化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新文化运动
陈独秀 1915 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
李大钊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
白话文:白话文(又称语体文、俗语。),指的是以现代汉语口语为基础,经过加工的书面语。新文化运动时
期,胡适首次提出推广用白话文,著有《文学改良刍议》,随后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相应。狂
人日记》是中国的第一部白话文小说,作者鲁迅。
2.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是 1919 年 5 月 4 日在北京爆发的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3.中国共产党成立
马克思主义传播
:李大钊为中国宣传马克思主意第一人。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队伍,成为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主力。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思想的正统地位,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使人们能够用较为开放的心态来审视和对待西方各种政治学说。各种各样的“主义”涌入中国,从而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中国共产党成立:1921 年 7 月 23 日至 31 日,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八)国民革命
1.第一次国共合作,即在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同中国国民党首次建立的合作。
2.北伐战争:北伐战争即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又称“大革命”。是 1924 年至 1927 年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
和中国国民党合作领导下进行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
3.“四一二”反革命政变:1927 年 4 月 12 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政变,动用军队、武装流氓屠杀中共党员和共产党领导的工 会等组织,致使第一次国共合作开始破裂。
(九)国共对峙的十年
1.土地革命
中国共产党的武装暴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为了挽救革命,于 1927 年 8 月 1 日在江西南昌举行了武装起义
革命根据地:1927 年 10 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的部队到达江西罗霄山脉中段的井冈山,先后在宁冈、永新、茶陵、遂川等县恢复和建立了党组织,发展武装力量,开展游击战争,领导农民打土豪分田地,建
立红色政权,实行工农武装割据,创立了党领导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红军长征:1934 年 10 月,由于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领导,以及敌强我弱,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五次反 “围剿”战争遭到失败,红军第一方面军(中央红军)主力开始长征,北上抗日。
2.日本侵占东北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九一八事变:1931 年 9 月 18 日,日本关东军炸毁南满铁路柳条湖段轨道,反诬中国军队破坏,炮轰东北军驻地,攻占沈阳,制造了“九一八事变”
一二九运动:1935 年的 12 月 9 日,北平(北京)大中学生数千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举行了抗日救国示 威游行,反对华北自治,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掀起全国抗日救国新高潮,史称“一二•九”运动。这
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次大规模学生爱国运动。
西安事变:1936 年 12 月,蒋介石到西安,威逼张学良、杨虎城执行“剿共”计划。张扬多次劝说蒋介石停止 内战,联共抗日,都遭到无理训斥。他们于 12 日扣押了蒋介石,实行“兵谏”,逼蒋抗日,这就是“西
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
(十)抗日战争
1.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七七事变:1937 年 7 月 7 日驻华日军悍然发动“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日本开始全面侵华,抗日战争爆发。
八一三事变
1937 年 8 月 13 日,日军大举进攻上海
南京大屠杀: 1937 至 1945 年中国抗日战争期间,中华民国在南京保卫战中失利、首都南京于 1937 年 12 月 13 日沦陷后,日军于南京及附近地区进行长达数月的大规模屠杀
2.国共合作抗日
正面战场:抗日正面战场主要包括三场大的战役,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和徐州会战。其中的台儿庄战役是抗战正面战场第一次胜利,也是当时最大的一次胜利。
敌后战场:抗日根据地的建立,陕甘宁抗日根据地,晋冀豫抗日根据地
3.抗日战争的胜利:
时间:1945 年 8 月 15 日抗战胜利的原因
1、正义性的反侵略战争:这是中华民族革命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两重性质的进步的和正义的战争,因此得道多助,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
2、全民族抗战:抗日战争是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全民族抗战,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和民族的凝聚 力。从敌后战场到正面战场,从国统区到论陷区。从国内社会各阶层到国外华侨,从汉族到少数民
族都充分体现了全民抗战的特点。
3、中共的中流砥柱作用: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倡导和建立,到全面抗战路线的制定;从敌后根据
地的建立和抗日游击战争的开展,到毛泽东《论持久战》指明抗战前途;从坚持斗争求团结巩固统 一战线,到抓住国际国内有利时机及时反攻胜利,都突出了中共在抗战胜利中的关键作用。
4、两大战场相互依存,相互配合,坚持到抗战胜利,成为中国抗日战争的突出特点。
5、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相互配合;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和作战的相互协调是二战胜利的根
本原因,苏美对日作战是中国抗战决胜的有力配合。抗战胜利的意义:
(一)抗日战争的胜利,结束了近代中国在外敌入侵时屡战屡败的历史,是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完全
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二)抗日战争的胜利,从根本上改变了战前世界政治格局,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三)抗日战争的胜利,使中国挣脱了大部分束缚在自己身上的枷锁,废除了帝国列强强迫中国
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四)抗日战争促进了中华民族的空前觉醒,中华民族从此由衰落转向振兴。
(五)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历史的一个根本转折,为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解放奠定了基础,中国
人民的革命事业由此走向胜利。
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领导。
抗战初期,中共促成了国共第二次合作,建立了广泛的全国性的统一战线,这是抗战胜利的根本原 因。
(十一)解放战争
1.重庆谈判与内战爆发:1945 年 8 月,蒋介石在日本投降前后三次发电邀请毛泽东到重庆商谈“国际、国内重要问题”。为
避免内战再起,国共双方代表曾先后签订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和《停战
协定》。然而,国民政府派出军队进入东北地区及其他原日军侵占区后,不承认前期已经进入该地的
中共军队及其所建立政权的合法性,双方遂发生大规模武装冲突。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派在
美帝国主义的支持下,竟然不顾全国人民和平、民主的要求,又发动了大规模的内战,中国人民在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了争取最后的和平,民主,同国民党反动派又展开了伟大的解放战争。
2.三大战役是指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同国民革命军进行的战略决战,包括辽沈、淮海、平津三个战略性战役。
3.国民党政府覆灭:人 民解放军渡过长江,占领了国民政府的首都南京。标志着南京国民政府在中国大陆 20 多年的统治结 束。
第五篇:中国近代史纲要-总结
两大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这主要矛盾及其斗争贯穿整个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始终,并对中国近代
社会的发展变化起着决定性的作业。
中国近代社会的两对主要矛盾是互相交织在一起的,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
(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与本国封建统治者的双重压迫,具有革命性 生产发展依赖于外国资本主义与本国封建统治者,具有妥协性。生长于半殖民半封建社会,希望改变为使和资本主义发展的社会。自身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既不敢也无力推动社会变革。)中国近代史纲要
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1840年,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队鸦片战争。中国历史的发展从此发生重大转折。
鸦片战争以清政府的失败而告终。1842年与英国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之后又签订了《虎门条约》,《望夏条约》,《黄埔条约》。这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英国等西方列强在中国攫取了大量侵略特权。(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领海主权,关税主权,司法主权等)。
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的社会性质开始发生质的变化。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中国逐步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因为如此,鸦片战争就成为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
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以来中国在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及其与中国封建主义势力相结合的条件下,逐步形成的一种从属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畸形的社会形态。
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虽然有了某些发展,但是并没有也不可能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在中国农村中,地主剥削农民的封建生产关系,在社会经济生活中依然占着显然的优势。这样,中国的经济既不再是完全的封建经济,也不是完全的资本主义经济,而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经济了。
鸦片战争前中国封建社会势力相结合的条件下,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发生根本变化,1独立的中国逐渐变成了半殖民地的中国2封建的中国逐渐变成了半封建的中国。近代中国的两对主要矛盾及其关系
中国资产阶级的另一部分是民族资本家。他们经营的企业由于原始积累不足,大多数规模小,设备落后,并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及官僚买办资产阶级的压迫,发展缓慢,始终未能在中国社会经济中占主要地位。民族资产阶级同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主义仍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正因为如此,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在政治上表现出两面性。他们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既有矛盾、斗争的一面,又有依赖、妥协的一面。他们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参加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或者在斗争中保持中立,但是没有革命的彻底性,不可能引导中国的民主革命走向胜利。反侵略战争的失败及其原因
从1840年至1919年的80年间,中国人民对外来侵略进行了英勇顽强的反抗,这些斗争具有重大的历史作用。但是,历次的反侵略战争,都是以中国失败、中国政府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而告结束的。其原因,如前所述,从中国内部因素来分析,主要又一下两个方面:一是社会制度的腐败,一是经济技术的落后。而前者则是更根本的原因。因为正是由于社会制度的腐败,才使得经济技术落后的状况长期得不到改变。
① 社会制度的腐败:腐败的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阻碍了中国人民群众的广泛动员和组织,这是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最重要的原因。
②经济技术的落后:近代中国反侵略失败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国家总和实力特别是经济技术合作战能力的落后。
2、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教训是什么?
原因: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不是新兴的资本主义制度的对手; 教训:要努力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坚持改革开放。
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动摇了清王朝封建统治的基础,有力地打击了西方资本主义侵略者,显示了农民阶级的反抗精神和战斗力量,农民阶级不是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他们无法克服小生产者固有的局限性. 因而无法从根本上提出完整的、正确的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自身腐败现象的增长;也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
原因:(1)农民阶级不是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他们无法克服小生产者固有的局限性.
(2)拜上帝教教义不是科学的思想理论,给农民战争带不危害.
(3)太平天国未能正确认识儒学.
(4)太平天国的领袖对西方资本主义侵略缺乏理性认识 教训:太平天国起义及其失败表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具有伟大的革命潜力;但它自身不能担负起领导反帝反封建斗争取得胜利的重任。单纯的农民战争不可能完成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
三民主义学说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
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1905年11月,在同盟会机关报《民报》发刊词中,孙中山将同盟会的纲领概括为三民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后被称为三民主义。
民族主义 包括“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两项内容。一是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朝政府,改变它一贯推行的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二是追求独立,建立民族独立的国家,不是针对一切满人。
民权主义 民权主义的内容是“创立民国”,即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民生主义 民生主义即“平均地权”,也就是社会革命,它主张核定全国地价,其现有之地价,仍属原主,革命后的地价,则归国家,为民共享。国家还可以按原定地价收买地主的土地。)
民族主义有明显的反满倾向,但其目的是推翻封建专制统治,不管是什么忍的专制,都是革命的对象。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学说包括民族、民权、民生主义,初步描绘出中国还没有参加过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是一个比较完整而明确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刚领。它的提出,对推动革命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积极地影响。
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原因:①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在帝国主义时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本主义的建国方案是行不通的。
②从主观方面来说,在于它的领导者资产阶级革命派本身存在着许多弱点和错误。主要是(1)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2)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3)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作为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这些弱点、错误,根源于中华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辛亥革命失败的教训:(1)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中国的资产阶级不可能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
(2)中国只能走社会主义道路,走资本主义道路行不通。(3)中国革命不能依靠少数人,要依靠广大人民群众起来革命,革命才会胜利。
(4)推翻任何制度或者都要先充份准备,要有强大的武装力量。中国五四运动的历史特点(为什么是新文化运动的开端)
由于五四运动是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发生的,它具有以辛亥革命为代表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所不具备的一些特点,主要是:
第一,五四运动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第二,五四运动是一次真正的群众运动。
第三,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五四运动为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正因为五四运动具备了上述新的历史特点,它也就成了中国革命的新阶段即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开端。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
意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它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人民和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领导人民最终取得了革命的胜利并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
1、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探索和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的?
(一)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 大革命(1924—1927年)失败后的艰难环境 大革命失败后在国民党的统治下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的社会没有改变,白色恐怖笼罩着全国城乡,中国革命陷入低潮。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运动遭受了严厉镇压。敢不敢坚持革命?怎样坚持?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必须面对的问题。在严峻的考研前面,中国共产党人表现了坚持革命立场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但是,怎样坚持革命,即坚持革命应当走什么样的道路?为了回答这个问题,中国共产党人开始了长时间的艰苦的探索。
开展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斗争 1927年8月,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八七会议),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总方针。八七会议使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大大前进了一步,开始了从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转折。大革命失败,得到了惨痛的教训,于是有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进入了创造红军的新时期。中国革命由此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即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或称十年内战时期。
(二)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为了坚持中国革命,在当时的条件下,必须进行武装斗争。从国际共产主义的历史来看,无论中外,都找不到农村包围城市的经验。但是,所有以占领中心城市为目的的起义很快就失败了。这些起义失败后保留下来的部队,大都经过摸索,逐步转移到了远离国民党统治中心的农村区域,在那里发动农民群众、开展游击战争、进行土地革命和创建工农政权的斗争。(实践上)这些事实说明:以农村为工作重点,到农村去发动农民,进行土地革命,开展武装斗争,建设根据地,这是1927年以后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所要求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条革命新道路的开辟,依靠了党和人民的集体奋斗,凝聚了党和人民的集体智慧。而毛泽东是其中的杰出代表。毛泽东不仅在实践中首先把革命进攻的方向指向了农村,而且从理论上阐明了武装斗争的极端重要性和农村应当成为党的工作中心的思想。早在1928年,毛泽东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的斗争》两篇文章,明确指出以农业为主要经济的中国革命,以军事发展暴动,是一种特征;同时还科学阐明了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武装斗争与根据地建设这三者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强调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是共产党和割据地区的工农群众必须具备的一个重要思想。1930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中,毛泽东指出: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且无疑义的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是对1927年革命失败后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和根据地斗争经验的科学概括。表现了毛泽东开辟新道路、创造新理论的革命首创精神。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即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这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创造性的运用和发展。
从农村包围城市与城市为中心有什么根本区别(分歧、实质)从中国实际出发而不是照搬苏联革命的经验。中国革命新道路的理论
依据是:近代中国国情决定了强大的敌人长期占据中心城市,广大的农村是敌人统治的薄弱环节。遵义会议
中共中央政治局于1935年1月15日至17日在遵义召开了扩大会议.遵义会议集中解决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会议的一系列重大决策,是在中国共产党同共产国际的联系中断的情况下,独立自主地作出的。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从而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中国共产党、挽救了中国工农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第一,毛泽东思想: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立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对抗战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新民主主义理论、毛泽东思想的自身建设形成 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建设:抗日民主根据地是认真贯彻和实现中国共产党全面抗战路线、坚持抗战和争取胜利的坚强阵地。1940年,毛泽东发表《新民主主义论》等著作,比较完整的阐明了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基本政策,伟哥抗日根据地的建设指明了方向。(1)三三制的民主政权建设(2)土地政策:减租减息,发展生产(3)文化建设与干部教育 中国共产党自身的建设 为了胜利地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抗日战争,中国共产党密切地联系着党的政治路线,在斗争实践中不断推进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
1、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
2、系统阐明新民主主义理论
3、在全党确立整风运动和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20世纪40年代前期,中国共产党以延安为中心,在全党范围内开展了一场整风运动。整风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在全党范围确立了起来。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举行。七大将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理论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所创造的理论成果,正式命名为毛泽东思想,并以毛泽东规定为党的一切工作的指针。中国共产党在毛泽东思想基础上,达到空前的团结和统一,中国革命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新胜利。)
第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积极倡导、促成、维护抗日统一战线,最大限度动员全国军民共同抗战成为凝聚全民族抗战力量的杰出组织者和鼓舞者。
(停止内战,一致对外:在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涨之际,中国共产党及时提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政策。1935年12月,中共中央在陕北瓦窑堡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提出了在抗日的条件下与民族资产阶级重建同意战线的新政策,批评了党内长期存在的“左”倾冒险主义,关门主义的错误倾向。西安事变:中国共产党从民族大义出发,为了团结国民党共同抗日,确定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基本方针,终于迫使蒋介石作出了停止“剿共”、联合红军抗日等六项承诺。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十年内战的局面由此结束,国内和平基本实现。为了促进两党合作,1937年2月,中共要求如果国民党将“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等五项要求定为国策,共产党愿意实行“四项保证”(1、停止武力推翻国民党政府的方针
2、苏维埃政府改名为中华民国特区政府,红军改名为国民革命军
3、特区实行彻底的民主制度
4、停止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
实行全面的全民族抗战的路线:中国共产党确信,只有动员和依靠群众,才能坚持抗战。与国民党实行的片面抗战路线不同,中国共产党一开始就主张实行全面抗战的路线,即人民战争路线。采取持久战的战略方针 1938年,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的讲演,总结抗战10个月来的经验,集中全党智慧,系统地阐明了持久抗战的总方针。毛泽东指出,一方面,日本是强国,中国是弱国,强国弱国的对比决定了抗日战争只能是持久战。另一方面,日本是小国,发动的是退步的、野蛮的侵略战争,在国际上失道寡助,而中国是大国,进行的是进步的、正义的反侵略战争,在国际上得道多助。中国已经有了代表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在政治上成熟的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和人民军队。因此最后的胜利又将是属于中国的。毛泽东还科学的预测了抗日战争的发展进程。即:抗日战争将经过战争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三个阶段。毛泽东阐明的持久战战略思想,解释了抗日战争的发展规律和坚持抗日战、争取抗战胜利必须实行的战略方针,对全国抗战的战略指导产生了积极影响。
统一战线中独立自主原则:中国共产党强调,必须在统一战线中坚持独立自主原则,既统一又独立。这样做的目的实质上就是力争中国共产党对抗日战争的领导权,使自己成为团结全民族抗战的中坚力量。这是把抗日战争引向胜利的中心一环。
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总方针: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坚持、扩大和巩固,中国共产党总结反“摩擦”斗争的经验,制定了“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独立顽固势力”的策略总方针。进步势力指工人、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中间势力指民族资产阶级、开明绅士和地方实力派。顽固势力指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抗日派,即以蒋介石集团为代表的国民党亲英美派。)
第三,实际功绩:中国共产党人以自己最富于献身的爱国主义、不怕流血牺牲的模范行动,支撑起全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成为夺取抗战胜利的民族先锋。
(敌后战场的开辟和发展 中国抗日战争逐渐形成战略上互相配合的两个战场,一个是主要由国民党军队担负的正面战场,一个是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为主担负的敌后战场。1944年春季,敌后战场人民军队转入攻势作战。他们已经抗击着全部侵华日军的64%。
游击战争的战略地位和作用:在抗日战争的初期和中期,游击战被提升到战略地位具有全局性的意义。在战略防御阶段,从全局看国民党正面战争的正规战是主要的,敌后的游击战是辅助的。但是,游击战在敌后的广泛开展和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开辟,对阻止日军的进攻、减轻正面战场压力、使战争转入相持阶段起了关键性作用。在战略相持阶段,敌后游击战争成为了主要的抗日作战方式。游击战还为人民军队进行战略反攻准备了条件。在八年全国性抗战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和华南抗日武装等对敌作战12.5万余次,消灭日、伪军171.4万余人,其中日军52.7万余人,他们为坚持抗战,夺取抗战的最后胜利做出了贡献。)
(第四,中国共产党通过游击战开辟敌后战场,建立抗日根据地,牵制和消灭了日军大量有生力量,减轻了正面战场的压力,也为抗日战争的战略反攻准备了条件。)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意义
对反法西斯的胜利的意义: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战场开辟时间最早,坚持时间最长,抗击牵制日军主力大大减轻了其他反法西斯战场的压力,为同盟国军队实施战略反攻创造了有利条件。中国作为亚洲太平洋地区盟军对日作战的重要后方基地,还为盟国提供了大量战略物资和军事情报。总之中国是全世界参加反法西斯战争的五个最大的国家之一,是在亚洲大陆上反对日本侵略者的主要国家。中国在抗日战争中,为了自己的解放,为了帮助各同盟国,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做出了伟大的贡献。对国内的意义,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捍卫了中国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使中华民族避免了遭受殖民地奴役的厄运;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是中国人民在精神上、组织上的进步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抗日战胜后的时局 国际上趋于和平发展,国内中国共产党和广大人民主张和平与民主,国民党力主内战,主张抢占胜利果实。内战一触即发。
抗战胜利后的国内斗争焦点在于建立一个什么国家的问题。中国共产党主张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人民大众新民主主义国家,和平民主团结建国,提出“和平、民主、团结”的口号。国民党主张建立一个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半封建半民主的资产主义国家。
重庆谈判 为了争取和平民主,双方签署《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确认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同意“长期合作,坚决避免内战”。1946年1月10日,国共双方下达停战令。同一天,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开幕,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共代表团与民主同盟等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代表密切合作,同国民党当局认真协商,推动政协会议达成五项协议。五项协议有利于冲破蒋介石的独裁统治和实行民主政治,有利于和平建国,因而在相当程度上是有利于人民的。第三条道路的幻灭 抗日战争胜利后,某些民主党派的领导人物曾经鼓吹“中间路线”(即第三条道路)。中间路线的鼓吹者主张:在政治上,“必须实现英美式的民主政治”,但不准地主官僚资本家操纵;在经济上,“应当实行改良的资本主义”,但不容官僚买办资本横行。而实行的方法,则是走和平的改良的道路。他们所提倡的,是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他们所主张的实质上是旧民主主义的道路。失败原因:历史经验表明,资产阶级共和国在中国行不通。国际、国内各种力量不允许,关键是中华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中华民族资产阶级最终放弃了自己的主张,走上了同中国共产党合作的道路。
中国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革命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锻造出了有效的克敌制胜的武器。毛泽东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要的法宝。
新中国的成立
“三反”和“五反”运动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1951年到1952年开展了三反,五反运动。
三反: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针对的是党内人员。
五反: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窃国家资财,反偷工减料,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针对的是资产阶级。
社会主义改造任务完成以后我国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是什么?
在民主革命取得全国性胜利之后,中共存在着两种基本的矛盾:国内的,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国外的,是中共和帝国主义国家的矛盾。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主要任务:集中力量来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的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
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具有过渡性的社会。一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建立: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目的—要建立以中国无产阶级为首领的中国各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然后再使之发展到第二阶段,以建立中国社会主义的社会。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建立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
1、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在局部地区建立起来的——当时的各个解放区。在这里废除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但民主革命的任务尚未完成,这是的新民主主义社会还不具备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条件。
2、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阶段的开始,即进入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二 对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分析:
分析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状况和基本矛盾。两种矛盾:国际上是新中国同帝国主义的矛盾,国内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开始过渡:
主要表现:1 没收官僚资本,确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的领导地位。
没收官僚资本具有两重性质:民主革命的性质和社会主义和命的性质。2 开始将资本主义纳入国家资本主义轨道
引导个体农民在土地改革后逐步走上互助合作的道路 三 对其过渡性认识的深入:
它本身具有过渡性,处在很深刻的变动之中。1954年9月15日,刘少奇:这个时期在经济上的特点,就是既有社会主义,又有资本主义。在新民主主义中,社会主义因素不论在经济上和政治上都已经占据领导地位,但非社会主义因素仍有很大的比重。
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存在着五种经济成分,即: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其中国营经济处于领导地位。①在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中,社会主义的因素不论在经济上还是政治上都已经居于领导地位,但非社会主义因素仍有很大的比重。由于社会主义因素的优越性和领导地位,加上当时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国际条件,决定了社会主义因素将不断增长并获得最终胜利。
②为了促进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为了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必须适时地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③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是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性质的社会。
农业合作化的基本原则和方针
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对农业合作化运动的指导方针是正确的,由此开创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农业合作化道路。其基本原则和方针
1、在中国的条件下,可以走先合作化、后机械化的道路。
2、充分利用和发挥土改后农民的两种生产积极性,通过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这种由低到高的互助合作的组织形式,实行积极发展,稳步前进逐步过渡的方针。
3农业互助合作的发展,要坚持自愿和互利的原则,采取典型示范、逐步推广的方法,发展一批巩固一批。
4要始终把是否增产作为衡量合作社是否办好的标准。
5要把社会改造同技术改造相结合。在实现农业合作化以后,国家应努力用先进的技术和装备发展农业经济。
经过国家资本主义走向社会主义
民主主义革命市区有革命性和妥协性。
民族资产阶级在社会主义时期仍然具有两面性。他们既有剥削工人取得利润的一面,又有拥护宪法、愿意接受社会主义改造的一面。
我国经济落后,工商业不发达。需要利用民族工商业,有利于国计民生的积极作用,加快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又有利于争取民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并减少他们接受社会主义改造的阻力。中共八大会议
意义: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
在经济建设上,大会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伟大转折
1978年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工作会议。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突破长期“左”的错误的严重束缚,彻底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并且断然否定“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指导思想,做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全会恢复了党的民主集中制的优良传统,审查解决了历史上遗留的一批重大问题和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中国共产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领域的全面拨乱反正,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中央领导集体,揭开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以这次全会为起点,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科学发展观核心:以人为本 十七大将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