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师职业精神大讨论心得体会(定稿)
教师职业精神大讨论心得体会
何谓职业精神?是指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精神。一个人一旦从事特定的职业,就直接承担着一定的职业责任,并同他所从事的职业利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他对一定职业的整体利益的认识,促进其对于具体社会义务的自觉责任。这种自觉责任可以逐步形成职业道德,并进而升华为职业精神。那么,教师的职业精神又是什么呢?自然就是教师把自己融入教育、教学,用自己的激情与能力育好一代又一代的新人,为教育事业的辉煌奉献自己的一切。据此,人活着必须要有点精神,更要有为自己的事业献身的职业精神。职业精神的力量是非常伟大的,它能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师德是教师这一职业道德的自觉内化,当一名优秀的教师需要很多美德。而我要说:教师最大的美德莫过于敬业精神。没有敬业精神,谈不上业务的熟练;没有敬业的精神,更谈不上对学生的一片爱心。热爱人民教育事业,是一个人民教师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职业道德。而育人这个职业没有什么生产劳动比培养人更为复杂、更为神圣。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正因为如此,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荣的职业,也是太阳底下最艰巨的职业。那么如果没有与之相应的敬业精神怎么能行呢?
一、爱校如家,以爱校为荣
我们每一个老师都要把学校当作是我们美丽的家园,我们生活的乐园,关心学校发展,爱护学校声誉,捍卫学校尊严。要树立学校荣则我荣,学校强则我强,学校兴则我兴,学校弱则我弱,学校耻则我耻的荣辱观。人人以爱校为荣,损害学校利益为耻。提倡爱校如家,是因为学校是教师的工作岗位,是教师整个生活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既属于他的家庭和亲人,同样也属于学校,也属于他所从事的教育事业。爱校如家处理好个人与工作的关系。提倡以校为家,事业第一,并不是要求教师不顾家,和谐的家庭关系本身也是对事业的有力支持和鼓舞,问题是要正确处理好个人、家庭与工作的关系,在个人利益和工作需要发生矛盾时,应该以工作为重。如果教师把职业仅仅看成养家糊口、维持生计的手段,对学校的情感就比较淡漠,对所从事的工作的重要性认识就比较肤浅,工作就容易得过且过,对学生就不会负责,就会误人子弟。我们提倡爱校如家,因为学校是我们为祖国、为人民作贡献,和自我发展的地方。教师只有凭借这一岗位才能为国家培养下一代“四有人才”,同时教师个人也可以凭借岗位优势,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无愧于党的培养无愧于自己的职业良心。爱校如家,把学校当成自己的家,才会感到学校如家一样,是紧紧锁住人心的一把锁;才会体味到家的温暖,深深地依恋它。
二、爱生如子,以爱生为荣
我们每一个教师要把爱生作为我们的天职,没有学生,就没有教师。没有爱,就没有教。教师是因为有学生而存在,教是因为有学而存在。每一个教师一定要象对自己的儿女那样对学生的充满爱,让师爱在教师的职业生涯中绽放光芒。
A、爱学生要最大限度地理解学生、关心学生。
教师要理解学生就要了解学生,掌握他们的生理特点、心理特点、思想活动,兴趣爱好等多方面的情况。这是基础,也是教育的前提。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不了解孩子——不了解他的智力、发展,他的思维、兴趣、爱好、才能、禀赋、倾向——就谈不上教育”。知之深、爱之切,教师只有真正地了解学生,才能更好地热爱学生。我们的学生生活在改革开放的时代,易于接受新事物,思想活跃、敏锐、不盲从,对一些问题有自己的见解。即使教师的话也不一定都言听计从,我们要正确看待这一现象。教师爱学生最根本的就是以德、智、体、美、劳几方面全面关心学生的成长,关心学生的个人生活(病痛)。教师对学生的爱,来自教师与学生在长期交往中建立起的深厚感情,以心灵感受心灵,以感情赢得感情。当教师对学生一次次表现真实的情意,学生幼小的心灵中就会充满对教师的爱意。
B、爱生如子:要最大限度地宽容学生、善待学生。
“吃一堑,长一智”,未成年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阶段,是非观念尚未成熟,出现过失,犯错误是难免的。当学生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时,教师不能粗暴地批评或惩罚他们,而是要善于保护学生向善、向上的本质,让他们在错误中汲取教训而健康地成长起来。因此学生看起来最不值得爱的时候,恰恰是最需要爱的时候。让我们再一次重温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谆谆教诲:“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当然宽容、善待,并不是放任自流,让学生我行我素,而是与“严格要求”统一的。教师要真正地爱学生,就要对他高度负责。绝不是无原则地迁就、偏袒、溺爱。学生喜欢的是亲切而严格的教师,严出于爱,爱寓于严,严慈相济才能教育学生。
C、关爱学生,要最大限度地尊重学生,信任学生。这也是素质教育条件下新型师生关系的体现,是促进学生健康长成的重要条件。尊重学生就要和学生建立民主、平等、亲密的关系。充分地相信学生,尊重学生,首先是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所谓尊重学生人格,说到底就是把学生当作与自己地位平等的人看待,尊重他们的权利与义务,尊重他们的意愿和情感(评三好、选干部、犯错误等时候……)尊重学生,还要虚心向学生学习。我国古代就有“教学相长”、“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之说。这是说教师无论在学识上还是思想上,都不可能十全十美,完全可以从自己的教育对象身上吸取营养。如,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我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广泛,获取知识的手段更便捷,在视听环境中长大的学生,可能与教师在同一起跑线上,甚至比教师跑得更快,教师觉得可能有很多东西不如学生学得快、学得多。所以教师要和孩子一同成长,诚心诚意地向学生学习。
尊重学生就要信任学生。尊重出于信任,信任是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学生的心灵是很敏感的,教师对学生持什么态度,他们是非常清楚的,他们不仅观真容,而且重真行。如若教师只是口头上说要尊重学生,而行动上表现出对学生不信任,那么仍是不尊重学生。特别是学生犯错误时教师要给予他信任,这样才能激发学生自尊、上进的勇气。
三、爱岗如命,以爱岗为荣
爱岗如命:我们的岗位是教师,我们不谈教师职业有多伟大,多崇高、多光荣,但我们得承认,教师是我们选择的职业,是我们生命的过程。因此,我们热爱自己的岗位要像热爱自己的生命一样。因为这个岗位对于教师自身而言,它是对教师生命的唤醒,是对教师生命过程的丰富,使我们从这一职业中获得生存和精神寄托,因此,我们从心里热爱我们的岗位,凡是学校安排的岗位,都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没有优劣好坏之分,都是育人的都是伟大的。每一个教职工要从心里热爱自己的岗位,恪尽职守,尽职守责。爱岗如命,要求我们爱本职岗位,在平凡的岗位上播撒爱心,收获希望,享受平和而又充实的人生幸福。教师要做到爱岗如命,首先要有正确的理想信念,教师树立了正确的理想信念,就能在复杂的社会现象中准确判断是非曲直,就有了逆水行舟的动力和精神支柱,不为金钱所惑,全身心投入到自己所钟爱的事业和工作中。就会勇敢地面对现实,主动克服来自各方面的困难和干扰,不断改变自我,战胜自我,完善自我,不断升华精神境界。要做到爱岗如命,还要勇于淡化功利意识。从某种角度上讲,功利意识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因素,能催人上进,但如果过分处心积虑地在付出和回报之间企求更大的功利,就容易斤斤计较,患得患失,便又成为制约人的进步和发展的消极因素。教师这个岗位没有显赫的权力和地位,没有丰厚的报酬,在社会上没有四通八达的关系网,有的则是默默地付出和奉献。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说得好:“花的事业是甜蜜的,果的事业是珍贵的,让我干叶的事业吧。因为叶总是谦虚地垂着他的绿荫的”。当教师就需要培养这种平凡中见伟大的精神。如果功利意识浓,一事当前先为自己着想,无论干什么工作都需要考虑是否对自己有利,就会使人消极低沉。因为教师这个职业永远满足不了个人的名利要求。教师职业是一个特殊职业,教师的精神风貌和人格特征对青少年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关联着成千上万学生的健康成长,从教则安,爱岗如命也是教师职业精神的具体体现,因为只有安心从教,才会认真探索教育教学规则,才会不断开拓进取,勇于创新,才会在事业上有所建树,愿我们的每一位老师对自己选择的职业无怨无悔,而且痴心不改。
四、爱书若渴,以爱书为荣
书是万善之源。如果说教师也要索取的话,教师最大的索取就是要读书。作为教师,如果从业以后没有书的滋养,注定心灵会走向荒芜。因此,我们教师一定要如饥似渴地学习,在学习上成为学生的榜样。教师要通过读书营造一汪淋浴心灵的文化深潭,让自己沉醉其间,让学生沉醉其间,那么,教书育人的工作定然走向成功,走向快乐,走向幸福。因为教师只有掌握广泛的文化科学的基础知识,才能为学生获得多方面的知识提供机会,才可能及时发现和培养具有特殊才能的学生,才可能做到“无所不知”。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从事工作的初期,所掌握的知识与教给学生的基本知识的比例是10∶1,那么到了15-20年后的时候,这个比例应当为20∶1、30∶1、50∶1。这就是说教师自身的知识应该像一个不断蓄水的湖泊,而且应该随着教龄的延长不断扩充,不断增长,而且,人类知识在不断丰富,新知识增长的速度在加快,知识更新的周期在缩短。在这种精神下,虽然我们中小学教科书的内容有相对稳定的一面,但内容也在不断更新,新知识在不断扩充,教师仅靠原有的知识功底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无论是年轻教师还是从教多年的老教师,都不应该觉得有个稳定的职业和岗位就可以高枕无忧,无须进取。家长也在选老师,应坚持边工作边学习,活到老学到老,朝着学者型教师的目标努力。
同时教师要通过学习,培养自己的能力,因为能力素质是教师素质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是靠多种知识和智能综合而成的,也是教师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基本条件。现代教师只有具备多种能力,才能培养指导出适应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复合型人才。所以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应该以学而不厌,勤奋进取的精神,不断总结自身的经验和教训、学习和汲取他人的成功经验,并把它提到理论的高度进行思考和剖析。只有相信实践出真知,并且具有持久的耐力、毅力、才干就能提高,事业就一定会有成效。
第二篇:教师职业精神心得体会
教师职业精神心得体会
古人云,师者道也,为师者传道受业,教书育人。老师教授的不仅仅是生存的技能,更多的是做人的道理,所谓先做人,后做事,所以身为师者必须有着优秀的品质,首先自身要正,自身不正,不可说人,自身不正,不可育人。
现代社会对老师,有了新的要求。除了古人留给我们的精神以外,我个人认为老师的位置,要重新确定。以前学生是求学,所谓求学,就是希望老师教授他。老师和学生的关系是求人与被求人的关系。现代社会这种关系再慢慢的发生变化。现在老师更多的是服务与学生。要服务好学生,就要端正思想,尤其是我们中等职业学校,老师更应该端正思想。我们是为学生服务的。端正思想要从心理上和思想上有足够的认识。只有认识上去了,才能更好的为学生服务。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这是新时期的教育理念。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为突破,使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用人格魅力感染学生。教育事业是一项灌溉的事业,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须是一条流动的溪,所以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要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只有丰富的知识积累和广阔的智力背景,才能在工作中一直保持着创造的激情和活力,在教育教学中能灵感泉涌。教育事业是着眼
缺点时,我也能理解并与他共同克服缺点,然而面对着每一件时我能做到宽容、做到赞美和理解吗?此时的我还是感觉到了愧疚。只有关注每一个同学的成长的教师才真正是合格的。
二、关爱学生
教师应热爱和关心学生。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也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作为一名教师,最大的过错莫过于对学生没有爱;最大的悲剧莫过于失去学生对自己的爱。要尊重和信任学生,给学生充分活动思考和表现的机会,肯定、表扬学生的进步,严禁使用讽刺、挖苦、辱骂和体罚等粗暴的教育方法。要公平对待学生,严格要求每个学生。教师对学生的关心和教导不应该以感情亲疏、个人好恶和学生品德优劣状况而转移。在接每一次课程的时候,都满怀着希望,都本着一个原则“一定把学生教好;一切为了学生;我会一碗水端平对待每一位学生;要对得起他们父母交的一达厚厚的沉甸甸的金钱,尤其是农村来的,对于他们来说那是父母的血汗钱”这一理念。用我的知识和人格魅力感染学生。偏心偏爱是教师的一种不道德的行为,而放松对学生的要求也是违反教师道德的。
三、团结合作
教师是一个孤独的职业吗?不是的。在倡导学生合作学习的同时,我们教师也应该提倡合作工作。寸有所长、尺有
第三篇:淮安精神大讨论心得体会
淮安精神大讨论心得体会
根据市委市政府的要求,我们高沟镇积极开展了一些列内容深刻的淮安精神大讨论活动,重点围绕:为什么要开展淮安精神大讨论活动、新时期我们淮安需要什么样的精神、以及淮安精神的继承与发展等主题展开讨论,通过这次讨论活动,我们全镇上下深刻领会了新时期淮安精神大讨论的背景和意义,进一步凝聚了共识,提升了标杆,做好了在新起点上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新跨越的准备,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体会。
进一步总结出我镇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基本实现现代化征程中的一些精神层面的制约因素:一是因循守旧、缺乏创新。通过这次大讨论活动我们发现当前在我镇的一些干部当中中,还存在着因循守旧,缺乏创新的现象,其主要表现形式有,1.缺乏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不求有功,但求无过;2.不讲学习,满足于已有的知识,不愿意接受新事物和汲取群众创造的新鲜经验;3.是骄傲自满,小进即止,小富即安,缺乏忧患意识;4.主观主义,不深入实际,不调查研究,不尊重客观规律,满足于主观意志和已有经验。二是标准不高、要求不严。我们在大讨论活动也发现在个别同志身上存在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混日子现象,日常工作中不能做到高标准严要求,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自减要求、自降标准。在全力推动淮安跨越式发展的今天,这样思想是要不得的,是不符合时代要求的,以这样的态度去工作,既无法达到上级领导的要求,也不能满足做好工作的需要。三是作风漂浮、工作不实。我们还发现有些同志存在纪律涣散,责任心不强,办事效率低下等问题,具体表现为工作不实,1工作方法简单,只安于表面,对问题不作深层次的分析,思考不深刻;以及工作作风上拖沓,工作落实不及时不主动,在预见性和超前性方面也不够强,工作忙于应付等方面。针对大讨论活动中发现的这些影响我镇跨越发展的精神层面的制约因素,我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为切实做到破解制约我镇跨越发展的不良因素,我镇专门开会讨论研究解决问题的措施,具体说来要做到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进一步解放思想。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解放了,发展的空间就会拓宽。推动跨越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需要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我们一些干部的思想实际与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实际相脱节,进一步解放思想,要从更高层次、更高境界、更高要求,重新审视我们的思想观念、精神状态、工作水平;要以改革的精神、开放的思维,不断探索发展的新措施、新方法、新机制;要开拓视野,开启思路,找到推动跨越发展的新路子。二是进一步提高标准。广大干部要树立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的忧患意识,按照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不断完善提升,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对待每一件事情,做好每一项工作,完成每一次任务。我们的干部是不是提高标准,严格要求,一个重要依据就是看对自己的要求是不是体现到了每项具体工作中,针对日常工作要努力做到第一时间安排,第一时间落实,第一时间达效,第一时间反馈,第一时间上报,零延误、零失误、零错误,要树立争先赶超意识,以锐意改革、敢为人先的精神,大胆地闯、大胆地干,不为已取得的成绩而盲目乐观,不因“小进”而自满,凡事奋发有为,开拓创新,为建设幸福富庶美丽新高沟而奋斗。三是进一步改进作风。优良的作风建设是凝聚党心民心、推动干事创业的巨大力量。要把改进作风作为推动
跨越发展的切入点和总抓手,1.要认真组织好学习,切实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提升素质,适应职能转换的目标要求,全面提升服务能力;2.要切实找准问题,解决问题,要采取多种形式,广开言路,多听群众意见,多听群众呼声,找到真正影响和制约发展的问题所在,真正做到找准问题、彻底整改;3.要构建长效机制,要借大讨论活动开展一次作风整顿,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进一步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构建长效机制,解决长远问题,最终达到群众满意,社会认可的目标。
对于新时期需要什么样淮安精神,淮安精神的实质是什么,我镇在大讨论过程形成的初步的认识,我们认为新时期淮安精神的实质应该包含如下几方面的内容:一是创业创新。在“创业创新创优、争先领先率先”的江苏精神的指引下,我们淮安应该紧紧抓住省委省政府做出的加快淮安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建设的机遇,加大自主创新力度,营造自主创业氛围,激发创业热气,形成事事讲究创新,人人争着创业的良好氛围,只有这样才能抢抓机遇,形成突破,推动跨越。二是团结务实。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只有团结一致,才能出战斗力,出生产力;只有务实才能不虚浮、见实效。在当前经济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淮安要加快转型跨越发展、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发扬“团结务实”的优良作风,坚持全市上下凝心聚力,顾全大局,围绕中心,注重实际力戒虚名,注重实践力戒浮漂,注重实干力戒空谈,注重实效力戒形式,才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始终走在前列。三是和谐奋进。和谐,就是配合得适当、匀称、而不生涩别扭;奋进,就是百折不挠,万众一心,朝着既定的目标奋勇前进。和谐奋进是万众一心、团结一致、奋发向上,锐意进取的精
神风貌,是和衷共济,步调协调、斗志旺盛,勇往直前的高昂士气。一个单位有了和谐奋进精神,工作就会成绩显著;一条战线有了和谐奋进精神,事业就会兴旺发达;一个地方有了和谐奋进精神,全域就会迅速崛起,新时期推动淮安跨越发展离不开和谐奋进的精神。四是敢为人先。为改变旧中国贫穷落后的局面,少年周恩来敢为人先振聋发聩的提出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口号。多少年淮安人秉承总理的精神,在许多领域敢为人先,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新征程中需要我们继续拿出拼搏的精神,敢于先行先试,在一些重点领域率先取得突破,为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提供强大的推动力;推动淮安跨越发展要面对更多未知领域,要解决更多复杂、尖锐的矛盾和问题,要求我们以奋勇拼搏的锐气和魄力,知难而进,勇于担当,不断推动淮安在新起点实现新跨越。
第四篇:职业精神大讨论心得体会
职业精神大讨论心得体会
—口腔一科 院下发的关于《深入开展医疗卫生职业精神大讨论活动实施方案》的文件,从宏观上让我们明白了医疗卫生行业关系到民主民生的最重要行业之一,是联系群众最紧密、服务群众最直接的行业之一;根本上应该从自己说起,从自身做起。
职业精神,说白了,就是应该搞懂一个基本问题,医生和病人的关系?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以人为本,整个社会才能长久和谐可持续发展。而人的本质是其社会性,所以医生与病人是人与人的关系,不是人与物的关系,不能以个人利益来危害病人。换位思考,把病人看作自己,从病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将心比心,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依靠自己精湛的医疗技术,朴实的职业操守,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方才是上上之策。
具体而微,口腔科作为一个单独的小科室,有其独特的细腻的韵味在其中。医患之间的沟通,当然自有自己的特点。许多细小、琐碎、不经意的医疗行为,背后涵盖的是要更耐心,要更心平气和;委婉含蓄的解释,微笑细致的交流;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赢得病人的信任,正是从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积累,“成功决定于细节”,从一个个细心的微操作,一句句可心的言语,到送病人高高兴兴地离开,之间的距离其实真的并不遥远。
二〇一二年八月六日
第五篇:新疆精神大讨论心得体会
爱国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集中表现为对祖国的山川土地和传统文化的眷恋,对国家的荣辱兴衰和前途命运的强烈关注,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决心和信心,以及作为祖国一员的自尊心和自豪感。
从一定视角看,国家是用边界围起来的政治实体,是一定政权独立行使主权的范围。但这只是国家的外部直观形态,并不是国家共同体的本质。真正的国家共同体,是指边界之内的国民形成的“凝聚力”,可以称之为“爱国文化”。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伟大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种“一部分”,既体现在中央政权的行政管辖中,也体现在新疆各族人民的“中国意识”中。维护祖国统一是国家的最高利益,也是爱国主义的最强烈表现。
新疆是中国内陆边境线最长的省区,“爱国护边”是新疆人民爱国主义特殊重要的内容。边境地区的护边任务固然靠边防战士,但更多还靠边民。爱国就要正确处理国家与民族的关系。国家和民族是两个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概念。国家是政治共同体,是法律概念,国家与公民的关系是法律关系。民族是社会历史文化概念,人们与所属民族之间是一种基于传统文化的心理关系。国家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依托。没有社会主义中国的强大,就没有中国各民族的繁荣发展,反映在人的意识上,就是国家意识高于民族意识,在对各种身份认同中,国家公民身份认同高于其他身份认同,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正确认识和处理国家利益与民族利益的关系,肩负起对国家的责任,努力促进国家的强盛,从而实现民族的发展。
在今天,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繁荣边疆、巩固边防,建立牢固的西北屏障,是最现实、最生动的爱国主义。中央举全国之力支持新疆,19个省市大力帮助新疆,是伟大的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精神的体现。新疆各族干部群众作为做好新疆工作的主体和中央政策的最大受益者,大力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精神,将国家的支持同自身的努力结合起来,真正把中央和全国人民的支持转化为自身发展的动力,把加快发展、造福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变成实实在在的美好现实,真正实现稳疆兴疆、富民固边目标,也是具体、生动的爱国主义和社
会主义的体现。必须把热爱祖国、振兴中华同热爱新疆、建设新疆统一起来,在建设更加富裕、文明、和谐、秀美新疆的伟大实践中,让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焕发出新的光彩。
在今天,我们讲爱国就是要爱社会主义祖国。历史和现实一再表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爱国主义最深刻的时代内涵和最本质的时代要求。爱祖国,努力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
在今天,我们讲爱国,就要坚决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团结统一,植根于中华大地,深深地印在中国人的民族意识中,是中华民族的立身之本。热爱祖国,必须讲团结,民族团结是新疆最大的爱国主义。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虽有分合离乱,但统一的时期远远多于分裂的时期,其根本的原因就在于中华民族具有高度一致的整体感、责任感和忠实于国家民族整体利益的价值取向。在新疆千百年的历史进程中,生活在祖国六分之一土地上的新疆各族人民携手并肩、团结奋斗,共同开发、保卫、建设着祖国西部边陲这块辽阔富饶的疆土,共同缔造了新疆悠久的历史,形成了各民族人民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可分割的血肉联系和深厚情感。我们要发扬这种可贵的优良传统,坚决维护民族团结,捍卫祖国统一。
在今天,我们讲爱国就要热爱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国家繁荣昌盛和人民共同富裕而奋斗的历史。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矗立着一座座爱国主义的丰碑。中国共产党人,是最坚定、最彻底的爱国者。中国共产党的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中国人民爱国主义的最高风范。
我们讲“四个认同”,首先是对祖国的认同。我们讲“民族团结”、“三个离不开”有个前提是共祖国,精神实质是爱国。“爱国、感恩、勤劳、互助、开放、进取”这几个字的核心是爱国,其中包括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体系。
要在全疆各族人民群众中树立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各族人民好的主旋律,把全疆干部群众的爱国热情转化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坚定信心,转化为推进“两大历史任务”的强大动力,以更加昂扬的斗志,爱岗敬业,锐意进取,以更加辉煌的业绩,共同创造新疆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