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江西师范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情况汇报
江西师范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情况汇报
江西师范大学思政部
一、深入分析,认真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理论研究
实践教学不仅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切实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但长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面临许多现实矛盾。主要是由高校扩招后学生人数急剧增加而形成的师资力量不足、组织难度加剧、经费保障困难、时间空间矛盾等。对此,我部认真组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充分讨论,分析研究困扰实践教学的各种矛盾,找准问题的症结,积极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理论研究。近年来,我部教师承担了江西省教学改革重点项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研究》、《红色资源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承担了江西省教学科学规划重点项目《江西红色资源开发与大学德育的创新研究》等,发表实践教学研究论文《用实践之水,浇灌理论之花》获江西省高校德育优秀论文一等奖,有关实践教学的论文还有:实践教学应成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的重要环节(作者:周琴);论红色资源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教学中的应用(作者曾绍东);《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实践课程的构建(作者邓文平王员);法律基础课实践性教学探讨(作者万海峰 郑艺);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新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作者王员 肖群英);加强实践教学
推进教学改革(作者徐彤宇);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实践教学模式路径探析(作者方旺春)
二、努力实践,积极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有效模式
近年来,我校积极探索,不断创新实践教学模式,从制度、内容、方法、路径等方面构建实践教学新体系,探索建立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
1、实践教学的模式强调“三位一体”。
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由三部分组成:课堂实践、校园实践和社会实践。课堂实践通过组织学生自主演小品、上讲台等方式进行。校园实践通过参观校史陈列馆和江西红色资源陈列室、红色资源进校园等活动、参与校园公益活动(如爱护校园环境从我做起等活动)、开展校园调查研究(如大学生文明行为调查、大学生恋爱观调查)等方式进行。社会实践则是走出校门,通过参观访问、调查研究、志愿服务等方式进行。
2、实践教学的内容体现“三个突出”。
第一,突出红色资源和革命传统实践教育。利用江西得天独厚的红色资源,与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江西省革命烈士纪念堂、小平小道、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等单位共建教学实践基地,组织开展系列实践活动。同时充分利用我校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和江西省高校德育研究基地“江西省红色资源开发与教育研究中心”建设的江西省红色资源陈列室展现的江西光辉的革命历史,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实践教学提供了极为方便的教学基地。江西教育电视台2006年4月4日教育新闻对我部组织学生瞻仰革命先烈,传承爱国精神活动进行专题报道。
第二,突出改革开放的实践体验。有组织、有计划地安排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或寒暑假期深入城乡、厂矿、企业、单位,围绕选定的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写出实践报告。如原《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组举行的“我看改革开放30年”社会调查与体验活动,举行了“弘扬革命传统,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学生论文竞赛活动等等,并将获奖论文汇编成册。
第三,突出个人素质的实践磨炼。通过举办“学雷锋、树新风”、“服务社会、奉献爱心”、暑期“三下乡”、第二课堂等多种社会实践活动,锤炼个人综合素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利用西湖区人民法院、市中级人民法院等实践基地,组织学生参加法院旁听审判,接受法制教育、增强法治意识、树立法律精神。
3、实践教学的组织坚持“点面结合”。
一方面,组织学生以“就近就便”的形式开展参观、访问、调查等多种实践活动,要求人人参与,覆盖全体学生。不定期地组织学生参观与课程教学内容相关的在南昌市举行的各种巡回展览,如《红岩魂——白公馆、渣滓洞革命烈士斗争史实巡回展》、《血染的丰碑——上饶集中营革命斗争事迹爱国主义教育巡回展》、《怒吼的黄河——抗日战争中的中国美术大型画册展》、《井冈山精神大型展览》、《牢记两个“务必”、永葆政治本色——西柏坡精神巡回展》等等。
另一方面,每年集中力量抓好2项重点实践教学项目:一是利用暑期挑选部分优秀学生赴上海、延安、西柏坡、井冈山、瑞金、小岗村、葛洲坝等地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我部教师王员教授、韩玲博士、周建国等先后带团指导。《信息日报》、《江西日报》、《江南都市报》、《江西教育网》等新闻媒体分别以“首个革命宣讲团奔赴‘红色圣地’、”“江西师大开展革命精神学习宣讲活动——一批学生党员趟井冈山延安西柏坡学习”、“学子重走红色圣地”、“践行‘三个代表’传播革命精神——江西师大开展大学生赴井冈山、延安、西柏坡革命精神学习、宣讲活动”为题,对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活动进行了报道。
二是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就社会热点、难点和疑点问题发布招标课题,组织学生团队集体申报,通过社会调查与实践完成课题研究。凡参与上述重点实践活动的同学,在活动结束后,负有向其他学生宣讲的任务,以实现“以点带面”。通过这种“点面结合”的方式,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大学生实践教学的参与度,增强实践教学的实效性。
4、实践教学的效果纳入考核范围。
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成绩评定采取“6+2+2”模式:即考试成绩占60%,平时学习表现占20%,社会实践占20%。其中社会实践这一块以学生参与的次数和提高的调查报告、读书笔记的份数作为评定成绩的主要依据,没有参与社会实践的,总评成绩不及格。通过把实践教学纳入学生的考核范围,有助于实践教学的要求真正落到实处。
三、全面总结,努力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新体系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它的得失成败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近年来,虽然在广大教师的辛勤劳作下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它在许多方面仍然存在着严重的缺失,亟待进一步的完善与发展。综合各方面的分析与研究,当前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主要因素有以下五个方面:一是社会的认知程度严重不足;二是教学的安排不尽合理;三是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高;四是教学的管理缺乏规范;五是教学的经费严重短缺。
1、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构成与特点
(1)从时空的配置关系来看,以学校和学期为基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所有方式大体可分为以下四大类:一是学期校内社会实践;二是学期校外社会实践;三是假期校内社会实践;四是假期校外社会实践。
在这四类中,第一类的时空紧紧连在一起,各种教学要素都非常集中,这为开展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社会实践活动提供了诸多便利,因此它应当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重点区域,但其美中不足的是由于空间仅局限于学校,“社会性”大打折扣;
第二类在空间上发生了位移,由校内转至校外,虽然空间打开了,“社会性”大大加强,但教学要素也相应发散,尤其是深受时间要素的制约,校外活动很难长期连续的开展,因此,此类方式比较适合于运作短时间的社会实践,比如参观访问等,对长时间的社会实践几乎无能为力;
第三类在时间上发生了变换,由学期内转换成假期,虽然时间的约束性大大降低,但由于空间相对狭窄,对社会实践的学生主体缺乏足够吸引力,学生大量离校,学校空空如也,因此,只能从事规模有限的校内社会实践活动,“社会性”大大削弱,除一些专门的理论课题研究活动之外,此种方式的教学资源的使用效率十分有限;
最后一类的时间与空间都发生了变更,时空界限被大大打破,它能容纳除校内以外的几乎所有的或大或小、或长或短的实践教学方式,虽然它的运作难度相对较高(它的教学要素时空分布比较分散所致),但是它的高灵活性与大容量性决定了它也应当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另一重点区域。
(2)以教学内容为主要划分标准,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实践教学的主要方式有社会调查、社会服务、组织参观、公益活动等,它是实践教学方式中最主要的内容。
社会调查指的是让学生们利用课余、节日、假日或在教学计划中列出的时间,组织他们进行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相关联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教育以及人民生活等各个领域的走访调查研究,一般的方法有个别访问、开调查会、问卷、实地观察、搜集并分析书面材料等,通常采用抽样调查与典型调查的方式,限于教学时间与学生能力,调查的规模不宜过大,范围不宜过宽,时间不宜过长,程度不宜过深。它是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实践教学方式中用得较多、层次较高,难度较大的一种方式; 社会服务指的是学生利用课余与节假日的时间,在校内外开展的多种形式的“学马列、讲马列、用马列”的社会服务,如理论与政策的宣讲与咨询,为老弱病残、鳏寡孤独送温暖做好事等。此类活动的组织性、专业性比较强,属集体活动,为了保证活动的成功,最好依托于一定的学生团体进行,比如团委、学生会或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兴趣协会等;
组织参观指的是学生利用课余、节假日及教学计划内的时间,结合理论教学,到各种教学基地(如企业、部门、乡村、展馆等)进行直观教学的实践教学活动。此类活动难度并不大,成功的关键在于同各个教学基地必须保持良好的互动沟通;
公益活动指的是学生利用课余与节假日等时间投身校内外公益事业,如参加“青年志愿者”组织与活动等,此活动有利于大学生观察社会,了解社会,增强大学生的劳动、群众与爱国主义等观念。此类活动多是由校外的政府部门与社会团体举办,很难纳入正常的教学计划,但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者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2、努力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实施的新体系
实践教学实施体系是实践教学的动力机与保障器,它的内容主要包括活动组织系统、活动规章制度、活动资源获取渠道、活动激励机制与活动风险机制等诸多方面。具体内容涉及到实践教学的目标、课时的安排、经费的投入、师资队伍的培训、实践教学的组织与实施、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等。特别要建构高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组织系统。它是实践教学实施体系的神经中枢,可由领导机构、执行机构、教学研究机构、督查机构等四部分构成。
领导机构主要由从事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各个单位的主要领导及部分专家共同组成的非常设机构,采取联席会议的形式。其职责一是把握实践教学活动的政治方向,二是颁行实践教学活动的各项规章制度;三是为实践教学活动提供各种应急服务;
执行机构是由高校从事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各教学单位构成,其成员主体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专职教师,它是实践教学活动的具体实施单位,它向领导机构全权负责,其职责是具体组织与落实各项实践活动;
教学研究机构成员主体也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专职教师,它主要是个学术研究机构,其职责是追踪与研究实践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以论文或报告等形式向领导机构与执行机构提交建议与解决方法;
督查机构主要的职能是督导监查实践教学各个环节及整体的运转情况,保障教学正常有序地进行,它通过督查报告等形式向领导机构及时反馈活动信息。督查机构的成员可以由实践教学各方代表组成,也可以由离退休的老领导老教师来担当。
第二篇: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初探[定稿]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初探
汪小莉
(鄂州职业大学 人事处,湖北 鄂州436000)
摘要:文章分析了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对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认识不足,存在误区;二是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内容和形式创新不够,有待完善;三是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对象普及面不广,亟待加强;四是思政课实践教学的体系机制不够科学,尚待健全。如何解决以上问题,文章指出了相应改进途径。
关键词: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途径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004(2011)04-00-
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其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使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掌握科学的方法论,接受马克思主义,坚定社会主义信念。作为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开设,虽然基本上可以得到保障,但从理论教育的实效性角度分析,普遍存在着“低效”现象。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历史及现实的诸多因素,一些思政教育工作者,包括部分思政课教师,常常把思政课与政治简单地联系在一起,把自己当成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传声筒,所授内容成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简单翻版,枯燥无味,又不善于理论联系实际,而且讲授方式也刻板单调,不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达不到思政课的教育目的。
不仅思政教学过程存在以上问题,而且还存在忽视社会实践的现象。理论来源于实践,又不能脱离实践,客观实践是丰富多彩的,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理论只有紧密地联系实践,不断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自己,才能保持其生命力,才能更好地来指导实践。高校思政课的教学,同样也必须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方法和“从实践中来,再到实践中去”的工作方法。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1 ] 2005年1月17日至18日,胡锦涛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既搞好课堂教育,又注重引导大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2 ] 按照这一要求,高校思政课在理论教学外,还应开辟第二课堂,充分发挥实践教学的作用,把学校教育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和分析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指导学生直接参加服务于社会的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不断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思政课教学中如何使理论教育和实践教学相结合,形成良性的运行机制,经过教育工作者多年的努力,各高校在实践教学模式方面进行了探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存在一些弊端。
收稿日期:2011-05-11
作者简介:汪小莉(1980-),女,鄂州职业大学人事处,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一、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中的问题
(一)对思政课实践教学重要性的认识不足,存在误区
一是忽视思政课及其实践教学的重要性。长期以来,少数高校领导严重忽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及其实践教学。一些高职高专院校更是追求短期效应,认为其培养目标是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 “应用型高等专门人才”,所以重视专业课是应该的,而思政课侧重于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其效果在短期内很难显现,因而无足轻重。思政课教学实践环节更是被忽视,要么未被列入教学计划;要么即便被列入教学计划,也由于缺乏有效的组织保障和具体实施方案而被理论教学所代替。
二是误认为思政课实践教学等同于大学生社会实践。思政课实践教学是一种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它包括课内实践和课外实践。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学生按照学校培养目标的要求,有计划、有组织地参加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教育活动,是一种把所学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的表现形式。二者有相通之处,但实践教学是一种课程意义上的社会实践活动,它与课程理论教学相呼应,为该课程教学目的服务。它可以结合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开展思政教育,但并不意味思政课实践教学就只有社会实践一种手段。思政课实践教学既有课外实践,也有课内实践。而谈到实践教学,人们往往注重课外实践而忽略了课内实践。其实象专题讲座、演讲辩论、模拟教学、案例分析等课内实践教学形式在调动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参与热情,提高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和有效性方面也能起到明显作用。
(二)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内容和形式创新不够,有待完善
在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中广大教育工作者摸索出了许多好的活动形式和内容,如社会调查、政策宣传、参观访问、文艺演出、生产劳动、支教扫盲等活动,这些活动内容与大学生的专业联系紧密,活动形式操作性强,效果良好,在今天仍不过时。但随着社会的变迁和发展,大学生成长的要求也在不断调整变化着,原有的实践教学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不能满足新时期大学生能力提高的需要,这要求我们在原有的基础上,挖掘这些活动的潜力,大胆创新,充实新的内容,赋予其新的时代特色,引入实习实训、挂职锻炼、志愿服务、社区服务、社团活动、参观考察等新型实践形式,开拓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新思路,使这些活动开展得更加务实,更贴近群众,在保持原有优势和特色的基础上焕发新的活力,增强吸引力和教育效果。
(三)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对象普及面不广,亟待加强
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开展的教学环节,每一名学生都应该参与其中。高校要努力扩大活动的参与面,将大多数同学组织起来参与其中,使在校大学生普遍受到教育,得到锻炼。就目前情况来看,学生参与的愿望是强烈的,但制约因素也很多,有些学校受条件的限制,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已经“异化”为只有少数学生党员、学生干部、特长学生参加的、在假期集中进行的活动,而大多数学生却没有机会参加。常常是学生骨干队伍的实践教学活动开展得轰轰烈烈,实践报告也是写得有声有色,但大多数学生个体的实践教学活动却没有开展起来,限制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全体学生的发展,完全成了“精英实践”,这就偏离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本意。学校应不断丰富活动的形式和内容,给学生更多的选择余地,最大限度地激发其积极性。同时,注意推出主题鲜明,内容充实的重点活动和传统优势活动。发挥学生骨干的带动作用,做到以点带面,点面结合。
(四)思政课实践教学的体系机制不够科学,尚待健全
当前,很多高校实践教学还缺乏统一的、操作性强的计划安排,活动的开展从形式到内容都具有一定的随机性。没有实践教学的课程规划、教学大纲以及相关的文件依据,也没有明确的考核标准,对学生实践教学的评价流于形式。部分高校对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考核方式仅仅只是要求每个学生交一篇实践报告或读书笔记、心得体会之类的材料,高校再根据这些材料评选社会实践先进个人和优秀团队。这种评价方法重结果,轻过程;重形式,轻内容;重数量,轻质量,不能全面、客观、真实地反映大学生社会实践状况,而且还容易导致
部分学生弄虚作假现象的产生,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也容易助长其他不良学风。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实践教学的效果。
二、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进途径
要解决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与矛盾, 进一步提高实践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需要我们对已有的教学方式方法进行深刻反思, 积极转变思想观念, 开拓工作思路, 创新教育方法。
(一)提高思想认识,转变价值观念
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信息化的、逐渐走向全球化的世界。中国社会也正处于转型时期,改革开放所带来的文化和思想意识的多元化,无不影响着大学生思想观念的形成与确立。思政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 在基本理论相对稳定的基础上更需要与时俱进,突显其时代性和前沿性。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 是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时代性和实效性的有效途径。通过各种形式的实践教学, 学生可以从中了解社会需要什么, 自己缺少什么, 将自身的思想与社会实际统一起来, 做到知行统一。无论各个高校的领导还是师生, 都应当充分认识实践教学在思政课中的重要地位, 切实树立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同等重要的理念。通过实践教学, 使学生切身体会、深刻理解和牢固掌握教材当中所阐述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知识,深刻领悟党在现阶段的一系列路线、方针、政策,牢固确立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增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性和自觉性。
(二)拓展实践内容,创新教学形式
21世纪是信息时代,任何理论在今天要焕发生命力就必须不断与时俱进,思政课教学也一样,必须结合时代特色而不断创新。这也要求教师自身应努力把今天社会变迁中的新现象、新问题、新情况融入到思政课教学中来,为学生答疑解惑;同时,教师也应尽量采用多样化思政课实践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兴趣,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
一是要在思政课实践教学内容上做到“三个结合”。思政课实践教学内容要“结合专业课程、结合学校实际、结合社会发展”进行拓展。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3]在思政课实践教学中, 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更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因为, 对于提高广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政治素质来说, 教师的作用是外因, 学生的作用是内因。这就要求我们要从学生出发,了解他们需要什么,把学生迫切需要的知识和思政课实践教学融合起来,把抽象的理论和学生的实际结合起来,使理论服务于实践。在21世纪30年代,陶行知先生就提出了“工学团”思想并赋诸实践,将工厂、学校、社会打成一片。他认为:“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4] 这恰恰说明了在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学生在思政课实践教学中的主体性。当前,很多高校开展校企合作、引厂入校等项目,也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把理论付诸实践。思政课教学恰恰可以依托这些优势资源,为我所用。比如在学生实习实训的基地,也可以建设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即“双基地”的建设等。
二是要在思政课实践教学形式上注重“两个课堂”。思政课实践教学既要注重课内实践,也要加强课外实践。(1)课内实践是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第一课堂”,即在课堂讲授的基础上,为了深化和巩固学生的认知而形成的一种实践教学模式。其目的在于调动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参与热情,提高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和有效性。主要包括案例教学、视频教学、专题讲座、演讲辩论、模拟教学、读书活动等。课堂实践教学的明显优势是:紧密联系书本知识,是理论教学的延伸;节约教育资源,不必花过多人力、物力和财力;时间短、效率高,可以在有效的时间和空间里进行,而且组织起来也非常容易,有可持续发展的条件。(2)课外实践是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第二课堂”,即在课堂教学外,依托学校、社会资源开展的旨在帮助学生更深刻理解思想政治理论知识,提高道德素质的一种实践教学模式。它又包括校内
实践和校外实践两部分。校内实践活动主要包括:文化艺术节活动、科研征文活动、演讲、辩论比赛等。这些活动不仅能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要求,而且还能调动学生学习理论的兴趣,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校外实践教学主要是在学校外开展的思政课非传统理论教学形式的教学活动。主要包括以下具体形式:参观考察、志愿者行动、见习实习、公益活动、爱心活动、挂职锻炼、科技咨询通过让学生亲眼目睹,亲自动手,达到加深认识、强化记忆、自觉践行的目的。
(三)普及实践对象,建立健全体系机制
思政课实践教学作为必需的教学环节,应该是面向全体学生,但是多数高校存在以点代面的问题,而面向全体学生的个体实践活动则缺乏具体而有效的指导。究其原因还是思政课实践教学的体系和机制不够健全,制约了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要从如下方面进一步建立健全实践教学体系和机制:
一是建立健全保障机制。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转轨,政府对高校投入不足,学校经费的缺口不断增大, 特别是一些普通高等院校,主要依靠贷款获得跨越式发展 ,很难拨出大量款项开展实践教学。用于大学生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师资配备、经费物质的投入也不能有效地得到保证。而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性质决定了必须有一定经费作为其推行的保障。诸如联系实践基地,师生亲临实践场所的食宿与路费,组织调研及调查报告的出版,都需要支出相关费用。基于此,中央提出了“提供必要经费”、“要着重解决好实践教学经费投入达到生均15-20元”的要求。但从目前看,对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认识、师资及经费等方面仍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还须下大力气进行改进,进一步建立和健全思政课实践教学的保障机制。
二是评价体系要科学。评价体系是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监督环节。这一环节如果缺失,或者不科学,那么实践教学就会流于形式。各高校应当建立恰当的评价标准和考核方式,各方面、各环节都应规范到位,让参与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各组织部门都有足够压力和动力,投入到教学改革中去,发挥聪明才智,取得教育实效,使考核工作成为检验课程教学效果、考察学生能力的有效手段。“对学生撰写实践调查报告或论文,教师不仅要进行指导,更要记入成绩,参观学习、社会调查、座谈研讨等活动结束后,要组织学生总结交流,并通过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5]
(四)构建实践教学长效机制
思政课实践教学只有做到持续化、制度化、规范化,形成长效机制,才能真正取得思政课教学效果,达到思政课的教育目的。实践教学作为思政课的重要环节,必须和课堂教学一样进行规范组织,把实践教学纳入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和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中,使实践教学成为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必修课,成为记录和评价大学生素质发展的重要内容。要科学制定实践教学大纲和教师的岗位职责、学生实践整体规划和计划,安排相应学时,设计一定学分,使实践教学规范化、制度化。
大学生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无论对于教学和科研工作者, 还是对于广大学生, 都是一项全新的挑战。目前,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仍处于摸索阶段,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在今后的教育工作实践中,仍需要广大思政教育工作者作进一步的探索。
参考文献:
[1] 谌安荣.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内涵及其意义 [ J ].广西社会科学,2004(9):189.[2] 胡锦涛.进一步加强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R/OL].(2005-01-19)[2011-05-02]..[5] 王春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探析 [ J ].沧桑,2011(1):40.
第三篇: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方案
马鞍山师专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方案(征求意见稿)
(2011—2012学)
一、指导思想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精神,按照《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的要求,马鞍山师专思政理论课教学团队围绕着把思政理论课建设成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优秀课程这一宗旨,针对我校学生的具体实际,结合学校周边的教学资源,以及教材的内容和要求,在所有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中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积极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
目的是要通过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使理论和实际得到较好的结合,从而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观察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增强学生对思政理论课的兴趣,提高思政理论课的实效性。为加强组织和管理,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二、课程安排的原则
(一)针对性原则
针对当代大学生成长规律、高职学校的教育规律、高校思政课的建设规律、当前国际国内社会热点切实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性。
(二)实践性原则
进一步压缩理论教学时间,增加实践教学时间,让大学生亲身 参与、切身感受到祖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成就,增强自豪感、责任感,理论和实际紧密结合,提高思政课的实效性和感染力。
(三)灵活性
结合高职院校实习、实训多,经常深入工厂、学校、社区的特点,思政课教学在时间和方式上灵活机动安排,正常教学时间和课外时间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学期内与寒暑假相结合,校内专职教师和校外相关人士相结合,理论和实践考核相结合,实现“生活即教育”理念
三、课时安排
我校的“两课”实践教学采取的是“6+2”模式。6是指两门主干课程在一学期中各开展3次大的统一组织的实践活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3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3次);2是指学生的寒暑假开展2次实践活动(寒暑假开展的实践活动由校学工部和思政教学部共同承担)。除此之外,思政理论课的实践教学还包括各任课教师自行组织的实践活动和学生的自主实践活动。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每学期课时总计:72(理论课时:36课时/实践课时:36课时)。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时总计:课程每学期课时总计48(理论课时:24课时/实践课时:24课时)。
四、具体课程方案
(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时间为 节点开展实践活动,每月设计三个菜单,任选一个菜单实施:
1.10月(第一学期);3月(第二学期)
⑴ 播放革命题材影视作品:《建国大业》《建党伟业》《复兴之路》,(8课时,可以根据课程内容选择影片并展开讨论交流感想)。⑵ 利用一天时间,感受时空穿梭,从历史到现代再到未来,设计参观市博物馆、朱然墓(历史)——蒙牛、达利园或星马公司(现代)——市规划馆(未来)(8课时)。
⑶ 参观采石公园,了解马鞍山地域文化(8课时)。
2.11月(第一学期);4月(第二学期)
⑴ 设计从菜园子——菜篮子——菜盘子线路参观考察,从学校周边蔬菜大棚——安民蔬菜批发市场——安民菜市场——学校食堂亲身感受市场经济规律和市场商品价格情况(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专题,8课时)。
⑵ 参观半山花园社区,开展社区志愿活动(8课时)。
⑶ 邀请道德模范或劳动模范等先进人物开设讲座及座谈会(8课时)。
3.12月(第一学期);5月(第二学期)
⑴ 结合“一二九”、“五四”运动等纪念活动,组织校园红歌会(8课时)。
⑵ 结合元旦佳节,父亲节、母亲节等节日开展道德实践活动,如给父母打电话、发短信、做家务等,要求写体会(8课时)。
⑶ 要求每位学生读一篇经典著作,课堂交流(8课时)。
(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模块方式分三个实践主题: 实践主题一:认清历史机遇,明确人生责任,坚定成功信念 1.人生专题讲座 2.爱国基地参访; 3.核心价值对话
实践主题二:锤炼道德品质,强化公民意识,践行职业道德 1.校园文明调研; 2.德育小品汇演; 3.职业生涯规划。
实践主题三: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遵守职业法规 1.旁听案件审理; 2.参访改造人员 3.开设模拟法庭。
(三)寒暑假社会实践活动: 寒假
1.实践春节前困难群体帮扶等志愿活动。2.实践中华传统孝文化。
3.调研农民工、留守子女或空壳家庭情况。暑假
1.“三农”问题研究实践活动。2.公益支教服务实践活动。
3.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探索实践活动。4.低碳环保社会实践活动。5.“三下乡”和“四进社区”活动。6.专业实习实践活动。7.时政热点社会调研实践活动。
四、工作要求
1.《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实践活动是以菜单形式设计的,具体开展哪项实践活动由两门课程的备课小组讨论决定。
2.寒暑假社会实践活动,由学工部和团委负责组织,思政理论课教师参与指导。
3.在实施每一次社会实践活动前,备课组集体讨论决定具体方案,设计好线路图,做好安全教育,任课教师亲自带队,发挥班团干部的作用,并将调课时间安排报基础部和教务处备案。
五、考察和考核
我校思政课程考核采取3+3+4方式,即分为平时思想表现、理论考核和实践考核三个部分,平时思想表现包括考勤、好人好事、兴趣小组或课堂讨论、作业完成情况等;理论考核采取期末开卷考核;实践考核要求给每位学生发一个思想政治实践手册,由课代表和任课老师共同管理,做到每次实践活动有记录、有体会、有验收,作为实践考核成绩评分标准。本课程考核由学生平时表现占30%,社会实践考核占30%,期末理论考核占40%,共同组成学生课程总成绩。
对于思政课教师的考核由学生网评+教师互评+领导打分三部分组成,作为学期奖惩依据。
第四篇: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论文
《民族之魂》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现代篇】 读后感
【摘要】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是一个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高尚品格。党的十六大提出要“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这对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而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将这些民族精神深深地根植于他们的心中,让民族之魂一代代弘扬和传承下去,生生不息······
【关键词】 弘扬 培育 民族精神 现代青年
引言
中华民族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代代相传的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无疑是一个激励民族发展、促进文明传承的重要因素。数千年来,正是这种精神推动着亿万中华儿女自强不息、不断进步,正是这种精神支撑着古老中华民族历尽沧桑而弥新,战胜困苦而玉成。但是,对于我来说,不,应该是对于大多数现代青年而言,接触它都应该是在书本上,以死记硬背来留住它,没有和它零距离接触过,所以对它没有那么刻骨铭心,甚至渐渐淡忘。当然,我们不可能身临其境的重温那段艰辛的历史,我们能做的只是不断地翻阅那一本本记载着伟大的书籍,深入的思考民族精神这一永恒主题,积极参与到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这一关乎未来、意义重大的事业中来。
古老的长城,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标志,奔腾的黄河长江,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图腾。面对现代蒸蒸日上的中国,我不禁常常思考是什么力量让中华民族饱经磨难而依然生机勃勃?是什么力量让中华文明经历千年儿依然生生不息?从《民族之魂》中我知道了那股力量是什么,那就是民族精神!《民族之魂》一书主要写了五四运动以来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伟大实践,如“五四精神开新篇”、“红军不怕远征难”、“众志成城抗非典”、“九天圆梦看神舟”等共十四章内容,把精神内涵和历史事件结合起来,对每一个素材所反映出的精神,都参照党的有关文献进行了归纳和提炼。
《民族之魂》的第一章“民族精神代代传”,从这一章内容,我明白了民族精神的发端、传承、核心和丰富。“中华民族精神在中华先民不畏艰险、开创文明的伟大实践中萌芽”。这让我想到了大禹,一提到大禹大家都会想到“三经家门而不入”,他的手上磨去了指甲,腿上磨去了毫毛,生了偏枯之症,但仍然坚持在大风暴雨中不停地工作。他治水十年没有见过妻子,没照顾儿子,治水中曾经三次路过家门,却没有时间回家看看,终于带领民众去得了成功疏导洪水的伟大胜利。大禹治水的事迹,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典型象征,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公而忘私、百折不挠,勤劳勇敢、自强不息。“中华民族精神在中华儿女保家卫国、维护统一的英勇斗争中凝聚”。中华民族是一个屡遭劫难的民族,但是有这样一批人站了出来:“千秋冤案莫须有,百战忠魂归去东”,精忠报国的岳飞;“犹留正气参天地,永剩丹心照古今”,舍生取义的文天祥;抗击倭寇、保卫海疆的戚继光,打败荷兰侵略者、收复台湾的郑成功······是他们誓死保卫着我们的民族,是他们创造了我们今天的幸福,是他们将民族精神凝聚。现代的青年不应该仅仅只是死记硬背民族精神那点精髓的内容,而应该了解隐藏在背后的艰辛故事,并将这些用鲜血换来的精神一直延续下去。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看到书的第四章“红军不怕远征难”我想到了这首毛泽东的《长征》在语文课本中可是背的滚瓜烂熟,想必25000里爬雪山过草地长征,我们在历史课中已经非常熟悉了,小时候在听奶奶讲长征故事的时候,就会想他们真的不怕疼、不怕死吗?他们究竟是为了什么呢?后来才知道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信念——坚定的革命信念。每个人心中都应该有一个自己的理想和信念,可是随着时代的变迁,现代青年的理想渐渐模糊了,信念渐渐动摇了。他们不再以“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理想,他们觉得读书无用;不再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信念,觉得金钱至上;不再以“公而忘私国而忘家”为准则,觉得金钱权利第一·····所以现在才会有婴儿奶粉不敢吃怕有三聚氰胺,蒙牛不能喝怕有黄曲霉素,摔倒的老人不敢扶,幼儿被车碾而旁人事不关己高挂起······我们是祖国的希望,我们应该有一个报效国家、服务人民的坚定信念,并为自己的信念付出······苦了、累了的时候就想一想革命前辈们留下的长征精神——坚定理想和信念;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坚持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
“前面是对手,后面是祖国 人生啊,能有几回搏”看到《民族之魂》的第十四章“人生能有几回搏”我突然想到了胡乔木的这句诗。“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08年奥运,和刚刚已经结束的12年伦敦奥运都牵动着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不知道看到今年的中国女排你会不会想到80年代中国女排那史无前例的“五连冠”的辉煌霸业——1981年首夺世界杯,1982年秘鲁世锦赛再度登顶,1984年折桂洛杉矶,1985年再夺世界杯,1986年荣膺五连冠。很久很久以前就听说过这样一句话:每个成功人士的背后都会有很多辛酸的历程。当记者采访这些获奖运动员的时候,你就会发现成功真的不容易,他们为此所承受的压力和付出的代价是我们常人无法想象的。是什么力量 在支持、陪伴着他们呢?我想托起鲜花、奖牌、掌声和荣誉的正是运动健儿在赛场上顽强拼搏的斗志,坚定必胜的信心和舍我其谁的王者之气;是运动健儿在赛场下严格刻苦训练,坚韧无畏的意志和献身运动为国争光的事业心。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民族精神——团结协作,顽强拼搏,无私奉献,振兴中华;也看到了人生的价值——为了自己的理想努力拼搏。而生活在温室里的现在青年还有多少人想着靠着自己的努力去实现自己的梦想?还有多少人是为了服务社会、报效国家而去拼搏?这些问题值得我们去深思!有时候我觉得我们真的太脆弱了,我们禁不起绵绵细雨,更禁不起狂风暴雨。小时候自己拥有梦想,并为之拼搏,但是那时候缺乏成熟和理智;长大了,多了点成熟和理智,同时也多了很多现实,害怕失败,害怕累,所以很多小时候的梦想都不复存在,没有了动力当让就不会拼搏了。看书看到这里,我躺在床上发了很长时间的呆,脑袋里一直想着这句话“人生能有几回搏”,我的人生已经过了二十多载,可是我所做的成绩呢?我的目标遥遥无期,我的人生陷入迷茫,我为了梦想而用尽全力拼搏过吗?没有。年轻就是资本,我想趁着自己年轻多干一些绽放人生价值的事情。我注定是一个平凡的人,但是我希望靠着自己的奋斗在平凡的岗位上做一些不平凡的事。当然,我希望更多的现代青年能做一个不平凡的人。我们的国家需要我们!
2012年6月18日是载入中国历史的一个日子,是中国人民骄傲的日子——神舟九号载人航天飞行。《民族之魂》第十七章“九天圆梦看‘神州’”2003年10月15日上午9时:中国“神州”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中国人上太空了!”举国上下,一片欢腾。大家应该还记得飞船舱门开启的那一刹那,航天英雄杨利伟的微笑,永远留在了中国人的心中。但是,谁能看出那坚毅的笑容后面,是20年的艰辛付出。如果大家想了解那些艰辛,可以看一下《航天英雄杨利伟之背后的故事》这一节目。胡锦涛说过“伟大的事业孕育伟大的精神。在长期的奋斗中,我国航天工作者不仅创造了非凡的业绩,而且住久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从神舟一号到神舟五号再到今天的神舟九号,齿轮咬合般的全国大协作汇聚成的强大力量,中华民族王总一新的凝聚力,再一次显现出来。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很多人已经白发苍苍,很多人甚至听不见成功的掌声,不能亲手捧起胸前的勋章,然而他们将最耀眼和最灿烂的青春献给了祖国,他们无怨无悔。很多现代青年可能会和我一样说出这样一句话“我不可能有那么伟大”,是的,我的确没有那么伟大。但是,我们可以去接受伟大,去了解伟大,我们更应该去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因为我是一名未来的人民教师,我可以不伟大,但是我有义务去培养伟大的下一代青年。如果你告诉我你不是一名教师是不是就不要了解了,那我想说:如果你不是,你就更应该去了解伟大,因为你肯定会为人父为人母,将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一位不平凡的人那将是你一辈子的责任和义务。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可是民族精神不是凭空想象捏造出来的,《民族之魂》揭示了这些简单字体背后的辛酸历史,让我们记住历史,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现在的我们正是承载着青春的羽翼,本就应该飞翔在蔚蓝的天空。但是,我们那丰满坚强的羽翼不是一生下来就有的,我们必须靠自己努力的奋斗慢慢成长才会有。任何事情都是会有代价的,而我们付出的代价就是我们的青春。虽然我们不生活在古代,但是我们还是应该有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抱负;还要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壮志;更应该有精卫填海的毅力、夸父逐日的勇气和飞蛾扑火的自我牺牲精神。我们要用这样的民族精神来抵抗现代社会的某些黑暗,用爱国主义来抵御以出卖国家利益为利益的败类;用团结统一来抵御台独、藏独等一系列分裂国家的行为;用爱好和平来抵御其他国家对中国的侵略者;用勤劳勇敢来低于那些好逸恶劳的人渣;用自强不息来勉励那些害怕失败和挫折的人,杜绝现代社会那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人性的冷漠,不断地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让社会充满爱······
参考文献
书籍:《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凝聚新论》,伍雄物撰著,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哈里森·索尔兹伯里著
《中华之光中国女排三连冠的足迹》,春风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 《放飞神舟——中国首次载人航天记事》,机械工业出版社 《神州:载人航天的故事》,科普出版社
《“两弹一星”元勋传》(上、下卷),宋健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1年版
视频:《打击侵略者》
《东方巨响——中国“两弹一星”实录》 《江姐》
第五篇: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感想(模版)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感想
金寨地处皖西,大别山腹地,鄂豫皖三省结合部。总面积3814平方公里,总人口68万,是全省国土面积最大、山库区人口最多的县。金寨是“红军的摇篮、将军的故乡”。革命战争年代,先后组建11支主力红军队伍,为共和国建立贡献10万儿女,诞生59位开国将军。同时,金寨四季分明,气候温和,空气清新,全县森林覆盖率达74.6%,也是“中国长寿之乡”。
上午我们来到了安农大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大别山综合试验站,大别山综合试验站是安农大与金寨县政府实施校县产、学、研合作,共建新型农业推广服务平台的重点建设内容,是安农大依据教育部、科技部的统一部署,设立在皖属大别山片区的集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和科技推广三大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综合试验站,是安徽农业大学服务金寨县及大别山区现代农业发展和美好乡村建设的重要平台。我们在试验站参观了解大别山区的经济作物,因为我老家也是大别山区的,很多植物我都见过,但不知道它的研究价值与经济价值,本次参观学习让我充分认识了大别山区的资源潜力与发展潜力。
现代农业产业基地
在金寨现代产业园区,我第一次见到了现代农业的生产的规模与方式,大量的新技术以及智能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大棚、各种传感器、物联网与生产相结合,生产方式与气候相适应,种类与经济相结合,并在安农大的技术支持下,我看到了未来农业的广阔发展前景。
光伏农业生态产业园
金寨县光伏农业生态产业园总投资15亿元,占地3700亩。项目由信义集团全额投资建设150兆瓦的地面光伏电站和20万平方米恒温高端农业大棚,棚内恒温恒湿,用于高档花卉、有机农产品、石斛等培育。金寨光伏扶贫工作经验已被国务院扶贫办和国家能源局在全国推广。由于金寨多山少地,又是水源保护地,当地农民的致富发展有很大的局限性,开展新能源项目扶贫工作既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又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并且可以和金寨的革命历史、生态环境一起发展特色旅游,一举多得。
红军广场,烈士陵园,革命博物馆
金寨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和将军县。早在1924年,这里就建立了党组织。1929年爆发了立夏节起义和六霍起义。这里曾是红一军、红四军、红十一军、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的诞生地或主要活动地区。刘伯承、邓小平、李先念、徐向前曾在境内指挥过革命战争,董必武、叶挺、方毅、张劲夫曾在此开展过革命活动。新中国建立后,全县被追认为革命烈士的共10618人.金寨县烈士纪念馆 国家民政部编辑的《中华英烈大辞典》中收录金寨籍英烈 330人,占全国英烈总数的五十分之一。五六十年代被授予少将以上军衔的有59位,担任过省军级领导职务的有200多人,被誉为“红军的故乡,将军的摇篮”。邓小平、刘伯承题写的革命烈士博物馆、烈士纪念塔,以及国家级和省级重点保护的革命纪念地30多处,都是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地。
从土地革命战争开始,金寨革命老区众多的革命先烈们前赴后继,不怕牺牲,才缔造了新中国,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作为当代大学生更应该铭记革命先烈,缅怀先烈,敬仰先烈,让先烈的革命精神永远流传。
梅山水库
梅山水库位于金寨县城南端,是 “一五”期间由我国自行设计、自行施工的重点工程之一,也是驰名中外的淠史杭灌区的主要水源之一。不仅库内水光潋滟,两岸青山连绵,而且大坝雄伟壮观,气势磅礴。早上登上大坝旁的平台,看日出或是晨练,已经成为当地人生活中的一部分。
综上,本次实地学习收获非常大,让我认识到就在自己的身边就有那么多宝贵的自然资源,感慨祖国地大物博,风景秀丽。现代光伏产业与现代农业,以及现代农业与现代科技的结合更让我收益良多,震撼很深。红色教育是让我们记住历史,努力过好当前的幸福生活。这些所见所闻让我深深认识到当代大学生的使命感,责任感。那就是努力学习专业知识,用自己的知识服务三农,建设中国新农村。而如何利用科学文化知识更好地带领农民脱贫致富,如何带领老区人民发家致富,如何让不同地域条件的地区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路线,仍然值得我们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