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孙子兵法》感想
学《孙子兵法》感想
12112115 侯玮康
从小就一直听说孙子兵法是一本如何如何厉害、怎样怎样必读的书,但从来都没有拜读过,直到本学期选上了孙子兵法这门选修课,才亲自读了读孙子兵法,也真正体会到了孙子兵法的博大精深。
首先介绍一下《孙子兵法》。《孙子兵法》是春秋吴国孙武后学所辑,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不仅阐述高度概括的兵法理论,而且在行军、火攻、用间等篇章中提出多种具体的战略战术,被誉为“兵学圣典”和“古代第一兵书”。
作为数千年前的古代兵书,其中很多作战方式早已不适用现代战争,但是它的思想和基本原则,却在生活中常青。现在的社会,无处不是没有硝烟的战场——诸如篮球足球围棋象棋等各种运动和竞赛、残酷的商业竞争、利益争夺的外交谈判、针尖对麦芒的法庭辩论,以及各种求生存求发展的地方。有战场,就有兵法的用武之地。人们读兵学圣典,就是想在各种战场中百战不殆。所以我们要将兵书中的思想原则古为今用。
由于被分到了“九变篇”这一组,并且自己也亲自参与了“九变篇”ppt的参与制作和上台演讲,所以我自己现在对“九变篇”的理解和感想比孙子兵法的其他篇章更清晰和深透,所以下文就主要以“九变篇”展开来谈谈我自己的感想。
“九变篇”主要论述了如何发挥指挥上的灵活性,孙子认为,灵活性的基础在于对利弊进行全面的衡量。只有认识这一点,才能设法威胁、挫折和困扰敌国,以利诱敌,才能常备不懈,使敌无机可乘。只有全面看待利弊,在有利的情况下看到不利的因素,在不利的情况下看到有利的因素,方能根据具体情况,趋利避害,采取相应的对策和行动。“九变篇”虽然不长,但却蕴含了深厚的道理。
是故,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杂于利,而务可信也;杂于害,而患可解也。是故,屈诸侯者以害,役诸侯者以业,趋诸侯者以利。孙子说:聪明的将帅思考问题,必须兼顾到“利害”两个方面。考虑到“利”,能够充分估计到顺“利”的一面;考虑到“害”,能够预先解除祸患。要通过“害”迫使诸侯屈服,通过繁杂之事役使诸侯忙乱,通过“利”诱使诸侯上当。
上述就是我所讲ppt中的原文,这其中就包含了孙子在本篇中提出的趋利避害的一条重要的用兵法则,那就是“是故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这句话说明了战场上的利与害是一对矛盾,从静态角度看,两军交战,对己方有利,对敌方必然有害;反之也是如此。从动态角度看,利与害又互相缠绕,互相制约,在一定条件下又能互相转化。这个思想十分重要,不仅适用于古代战争和现代战争中,更适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觉得这就像我们明平常在生活中常说的每一件事物都是双刃剑一样,“利”和“害”就是这把剑的两面刀刃,观察所有的竞争和对抗,一切变化都是围绕着“利”与“害”而展开的。把握住这两者,就知道如何变,朝向哪个方向变。这个思想虽然听起来简单易懂,但做起来十分难,难就难在许多人不知道什么是“利”,不知道什么是“害”,甚至将“利”视为“害”,将“害”视为“利”。这就要求我们拥有清晰的头脑来分析当前的形式,来分辨眼前的“利”与“害”,争取做到趋利避害甚至是将“害”转换为“利”,举个例子,1994年英特尔公司出现了最大的困难,当时英特尔公司把数以百万的存在着不大不小问题的芯片送往世界了各地,刚开始的时候,公司还抱着侥幸心理,但后来事情被媒体曝光,事情也越闹越大,作为当时英特尔公司的总裁格罗夫却并未因此就惊慌失措,反相反的,他准确的分析了当时的形势,并经过一夜的商讨决定有公司出资4.75亿美元更换所有的问题芯片,如果用户嫌麻烦,英特尔公司甚至可以为用户提供上门服务。用格罗夫的话来说:“这是一次血的教训!”虽然格罗夫这样说,但是我觉得他一定因为自己能够准确分析当时局势并快速做出相应正确的对策而感到欣喜,最起码我为他能做出这样的决策而感到佩服,最后坏事最终变成了好事,英特尔公司的声名大震,而顾客们对英特尔公司所做出的承诺也感到非常满意。在本案例中,格罗夫可以说表现出了一名出色的领导者所应做的一切,他在面对危机时并没有惊慌失措,而是准确的分析了当时的局势,并与他的团队经过一夜的商讨后做出了时候结果表明的正确的决策,而最令我佩服的是,他能将当时的“害”--问题芯片,转变为最后的“利”—为公司造势,仔细想想,如果格罗夫并没用遵从趋利避害,利害转换的思想,而是一味的只知赔礼道歉或者更甚将责任全部推到技术部门身上,那么现在的英特尔公司可能就会是另一番境地或者根本就早已不复存在了。相似的案例还有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怒砸问题冰箱的事件和双汇集团“瘦肉精”事件的处理等。
在拿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情来举个例子吧,大家都知道北京金隅终于于上周日3月30号在客场艰难的战胜了新疆广汇汽车,最终以总比分4:2击败新疆获得了CBA总冠军,我在这里想说的呢就如我在课上讲ppt时所说的一样,那就是我认为在篮球场上孙子兵法的运用。观察金隅与新疆的比赛,大家可以知道在每次暂停时,闵鹿蕾闵指导都会不停的给大家讲解布置战术,闵指导不停变换的战术不是根据别的,就是根据场上形势和场上的人员来布置的。我记得闵指导因为第三场输给新疆队19个篮板球而输掉关键的第三场所以在第四场的时候,特意强调一定要保护好篮板,可是新疆队的大中锋唐振东、苏伟等人均比北京队的中锋张松涛、吉喆等人身高臂长,所以当场上有这些人抢篮板的时候,闵指导就要求张松涛、吉喆等身高较高的人卡住位置将对方抢球队员卡在身后,而让队中个子不是那么高的队员去抢篮板球,因为身高不是太高的球员身体都比较灵活,当队中大个儿卡住位置令对方不容易起跳的时候,就只能看谁先跑到球所掉落的地点才能抢到篮板球,虽然这看起来好像很平常,但是这确实运用到了孙子兵法,我觉得这里正是用到了“九变篇”中所说的趋利避害,利弊转化,闵指导通过这一战术巧妙地避开了球员身高矮小的这一弊端而将他们的优势速度快身体灵活的这一利端表现出来,实现了趋利避害,利弊转化,事实也证明就连队中身高最低仅有1米76的李学林都抢到了好几个篮板,所以在比赛中北京队掌握了关键的篮板球,最后也自然赢得了第四场的胜利。
上一段讲了很多现在的案例及趋利避害思想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其实在战略对抗中,趋利避害的思想就更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在统兵打仗中,将领若有稍许的错误就可能令战局完全改变。我觉得与商业和现实生活不同,在战场上,“利”与“害”的实际结果不是马上就可以显现的,再加上一些人为操纵因素,和以成千上万人的生命作为赌注的巨大压力之下,率兵将领很容易混淆“利”与“害”的界限。很多主观上的“利”,实际上是“害”;很多主观上的“害”,实际上却是“利”。很多眼前的“利”,从长远上看则是“害”;很多眼前的“害”,从长远看则是“利”。所以说,这些“利”与“害”的辩证关系,没有清醒头脑和长远眼光的战略家是很难看出来的。因此,在战略决策过程中,战略家门更应该分清“利”与“害”的关系,才能保证他们掌握全局。
举个古代战争的例子。西晋末年,河间王司马颙割据关中,他派部将张方讨伐长沙王司马义。司马义奉晋惠帝之命与张方战于洛阳城。交战开始时,张方部队望见晋惠帝乘坐的车子,于是向后稍退,可是一退之后张方竟然无法制止,其部众被打得大败,死伤累累。张方率领余众退守十三里桥,部队由于严重受挫,已经丧失固守再战的决心,多数人都劝说张方赶紧乘夜逃走。但张方却说:“作战胜败乃是兵家常事,但可贵的是从失败中吸取教训而能转败为胜。我们现在要采取迫近敌人构筑工事的办法,让他们无法想到,这就是兵法上所讲的出奇制胜的方法。”于是他率众乘夜秘密前进,直抵距洛阳七里的地方构筑营垒。司马义因为刚打了胜仗,便对张方部不再介意,突然获悉张方营垒已经筑成,就匆忙出城迎战,结果被打得大败而归。
从上述例子中很容易就能看出来,张方利用敌方的疏忽令自己在交战初期大败的“害”转变为了最后出奇制胜的“利”,而司马义只因自己交战初期的小胜而疏忽了对全局的掌控,忘记了要时刻注意趋利避害这种思想,而最终导致了自己的大败而归。
所以正如我上文所说“在战略对抗中,趋利避害的思想就更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在统兵打仗中,将领若有稍许的错误就可能令战局完全改变。”历史更是无数次见证了这一点。
总的来说,这学期上孙子兵法虽然只是主要了解了下九变篇但是收获依然颇丰,所以我决定在课程结束后依然要继续了解孙子兵法,以上就是我对孙子兵法的一些体会以及对九变篇的一些小小收获。
第二篇:读孙子兵法感想
感恩,珍惜,责任
—读《孙子兵法》有感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大家好!我是日兴支行**,今晚站在这里,述说着我与农商行的不解情缘。我想用《感恩,珍惜,责任》来作为我今晚演讲的题目,因为我觉得,这是内心诚挚的一种表现,我一直用一颗感恩的心来珍惜这份工作,同时也深感作为一名管理人员肩上的那份责任!随着经济的发展,金融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如何更好地依法经营、提升管理水平,占据市场份额、提升业绩,是一个管理者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那么,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如何运用孙子谋略使我们的业务工作更上一层楼呢? 孙子在《谋攻篇》中说:“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又在《地形篇》中说:“知己知彼,胜乃不殆;知天知地,胜仍不穷。”孙子认为只要了解敌我双方情况和天时地利,取胜是可以预见的,否则是不可能的。因此, 知己知彼是扬长避短、克敌制胜的基础和条件,作为农商行员工首先要了解自己,那么,我们又应该从哪些方面来剖析自己呢?首先,我们应该清楚知道,同属银行、证券、保险金融业的区别何在?银行是不同于保险公司的单兵作战、更不同于证券公司的流程作业,我们农商行具有产品多、覆盖广、信用度高等特点;同时,更要通过各种途径了解竞争对手动态,及时了解竞争对手的优劣势所在,对比分析原因,避实击虚,攻其弱点,定能横扫千军、所向披靡!其次,孙子曰“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数,数生称,称生胜。”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位员工认清自己:我们抢占的市场有多大?我们的资源、收益、实力、胜算有多少?只有掌握自己综合实力、优势缺点,又能了解各竞争对手和市场发展变化,才能运筹帷幄,取得胜利。
为了在来年开门红中获胜,在辖内全面开展“电子产品、金管家、理财、养老保险的春天行动”营销活动,以“春天播种希望、行动创造财富”为主题,以基础客户群体的零售业务需求为出发点,以“走进村社、走进单位、走进社区、走进市场”专项营销及综合金融服务为主线,扎实开展“一八”工程,做到逐户进行新产品、新业务的宣传,找准目标客户,抢抓资金源头,加强产品配套营销,有针对地强化和突出特色活动,细化营销方案,强化重点产品销售,发挥理财产品支撑作用。全力清收不良贷款、依法合规用好贷款增量,加快微贷、农户小贷、卡贷通、放心贷等资产业务发展,满足不同客户资金。组织员工深入开展“延时、错时、上门服务精神,为客户送新春祝福和小礼品。在利率市场化同时,要以个人资金归集、中短期理财等产品为切入点,全力推广我行电子产品和中短期理财产品。协助客户做好日常经营、消费、子女教育、养老保险等理财规划,落实客户经理负责客户接洽、商户现金收存等工作。我们必须把“市场就是我们的战场,客户资源就是我们的生活保障”这一点融入我们的血液,把业务重心对准“三农”,全方位拓展服务渠道、提升服务质量,依托配套金融产品和金融资源,满足客户需求,提升客户满意度,让“农商行是老百姓自己的银行”的观念深入人心不动摇!
《军形篇》中提到“ 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善用兵者, 修道而保法, 故能为胜败之政”。打胜仗的军队总是在具备了必胜的条件之后才交战,而打败仗的部队总是先交战,在战争中企图侥幸取胜。而我们农商人在这场烟硝弥漫的金融战争中,想要步步为营、百战百胜,在做好总行提出的三抓一建、基础工作考核的基础上,一定要坚持省联社提出的“依法经营、从严治社”的经营方针,确保“业务拓展到哪里,制度就跟进到哪里,内控措施落实到哪里”的思想。“军以赏为表,以罚为里,赏罚明,则军威行。”告诉我们制定一个好的规章制度并落实,依制度赏罚分明,才能建立起企业的威严,才能更好地对人才进行任用,内部运行才能有条不紊,在来年工作中,在辖内强力打造标杆网点、强化员工“微笑服务”、“临柜七步曲”等流程,狠抓“转推荐”“巧营销”等环节,要求员工做到“人人争营销、天天有业绩”,并对员工业绩考核逗硬,严格奖。《孙子兵法》中提出“凡战者, 以正和、以奇胜”。以“正”兵来抵挡敌军,用“奇”兵去夺取胜利。这就要求员工统一确立“人无我有为新,人新我精为妙,人妙我奇为智”的思想,科学确定自己的业务方向、活动内容和方式,塑造独特的市场形象,以新以奇制胜。在现实竞争中我们要以最小代价得到最大效益,以村、社区广播宣传为切入点,抓住黄金季节、节假日、客户生日、客户家中喜宴等有利时机,为客户送出贴心的祝福与问候,我相信只要在思想上和行动上保持“抢市场、争份额、创业绩”热情不减,一定能积水成渊,积奎步致万里,最终达成战术目标,完成战略要义。
孙子在《地形篇》中写道:“视卒如婴儿,故可与之赴深溪;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又说:“厚而不能使,爱而不能令,乱而不能治,譬若骄子,不可用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商行在追求客户满意,获得利润最大化的同时,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战略,实行人性化的管理手段,加强人文关怀,物质上满足员工需要,精神上尊重员工。在日常工作中,作为一名管理人员,要通过共同谈心、单独谈心等方式了解员工的工作、学习、生活及家庭情况,倾听员工的心声,在网点与家庭间建立良好的沟通平台,让双方都知道员工行为与动态,及时帮助有困难的员工解决问题,解开心扉,让大家学习专心、工作舒心、生活开心。同时,孙子在《谋攻篇》中讲到“上下同欲者胜。”在管理过程中,一定要引导员工上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唯有全员思想的大统一,才能形成无坚不摧、战无不胜的强大动力。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员工没有离开你是因为离开的理由还不够充分,员工一旦要离开说明带领团队有缺陷。在工作中,更要善于挖掘员工的潜能,如何打造员工狼性的团队是与管理人员的决策息息相关,只要上下同欲,必将实现“与之赴深溪,与之俱死”。
初读《孙子兵法》时,只觉得晦涩;再读《孙子兵法》时,脑袋有几分会思考了,好像是有那么回事;如今,又捧起《孙子兵法》一书时,思绪万千,感悟良多。在此,让我们一起感恩领导,带领我们共舞事业篇章;感恩同事,让我们携手共进,共同成长;感恩客户,让我们勇往直前,披荆斩棘,扬帆远航!我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仪陇农商行的明天定会更加辉煌!
谢谢大家!
第三篇:孙子兵法与商战感想
孙子兵法: 商战中的古为今用
提起《孙子兵法》,也许大家都并不陌生。孙子兵法中的一些名言警句,如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又如“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等,千年来已成世人口语,孙子故事家喻户晓,足见其深入人心,并将其作为日常工作中的感悟与指南。
未读《孙子兵法》之前,我认为孙子是强中之强人,是个铁石心肠、心狠手辣之人。这一学期,通过学习资深战略研究专家—温纯华教授的《孙子兵法与商战》,倍受启发。用温教授最喜欢的名言诠释—商场如战场。我看到,在迫不得以的兵战中,孙子珍视生命、尊重人心、保护城墙的坚定之心。从此,我对《孙子兵法》的看法有了180度的变化,从想学习“如何进行商战”转成想学习“如何避免商战”,我们身处和平年代,在商场上为什么不能少些杀气,多些和气?为什么不能双赢非要你死我活呢?身为先人的后代,我们更应当在世界商场的大舞台上彰显中国人的智慧,为世界大和多做贡献。
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如果一招不慎,即可能满盘皆输,反之,一招领先,则可以步步为赢,如何才能在残酷的商战中立于不败之地,并赢得遥遥领先的优势是每一个企业管理者最终的奋斗目标。温教授搜集了很多关于孙子的资料与《孙子兵法》结合,通过对孙子自身遭遇讲起,以通俗易懂、诙谐幽默的语言将历史故事里的玄机谋略与现代企业经营中所遇到的难题互释,将兵法的精髓沉入到我的思想,这就是我们的温教授。
随着中国市场的日益开放,市场的全球化带来了竞争的全球化,过去那种宽松的商业环境已不复存在,现在已没有一个国家、没有一个企业能完全置身事外,中国成为当今世界上最严酷的商业社会,企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商场如战场,必须积极规划,杀出一条血路者生;消极等待,漠视科学规律者死!
现代商业机会不可谓不多,但并非每个机会都能创造财富而利于企业。如何去捕捉住有利的机会呢?孙子兵法中“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提出了一个关键的问题;未战之前,一定要做周密的分析、比较和谋划,“计先定于内而后兵出”。现代的商业机会多,诱惑大,但如果不经细致的分析策划,对于经营目标、经营的计划、方针以及实施程序、各项监管制度的建立等方面做好谋划,做到心中有数,操之有度,才能使这些机会真正成为企业经营的利益。
温教授认为现代企业与传统文化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人们通常把市场竞争称之为“商战”,兵战的进行是战场,而商战的进行则在市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许多竞争的规律是与战争规律相通的。因此作为企业,深入领会与运用兵战的克敌制胜艺术,对商战而言有许多可资借鉴与得益之处。说到底,各种理论发展到一定高度,他们具有着共通性,无论军事、商事,致胜之道都是一样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是个几乎人人皆知的格言,同样运用在企业当中也一样的受用。
作为企业,我觉得现代企业为了取得竞争的胜利,应该做到“兵不厌诈”。应当时时调查国家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企业之间的发展态势,尽量避免发生激烈的“商战”,如果必须发生“商战”的话也应当大战化小战、小战化无战。作为企业家,应当以不发动“商战”为基本目标,以不战而胜为追求,能做到者才为“大胜者”。
孙子兵法十三篇,襄括了兵战之中各重要方面的问题,以朴素的辯证分析了兵战中应采用的方式与方法,其中形成的系统观点完全可以运用到现代企业管理上来,兵法提出军争中应对道、天、地、将、法,“五事”,主孰有道?将孰有能?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的“七计”相等于现代企业的投资策划,综合分析,可行性研究和风险分析等相一致。孙子的“道”列首位无异于现代企业的发展战略的制定必需符合客观实际。企业综合要素和科学民主决策,同时兵法中提示的“仁心为本”、“佐以权谋”、“水形兵势”、“将为核心”这些系统的观点,完全与现代企业参与商业竞争时所必需具备的人才、智慧、诚信、谋略,对商业形势变化的掌握和准确分析等综合要求一致。
我最耳熟能详的一句话:“出奇制胜,防不胜防”。当然各企业的产业性质、产品、所处内外环境均有不同,所以照搬别人的成功模式并非都行,重要的是企业的经营思路不能墨守成规,固步自封,要有新的思路,发现新的机遇,这就是“出奇”。否则思想观念不转变,机遇站到人面前,也只会是视而不见,坐失良机。
孙子兵法博大精深,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日子里仔细揣摩,不断实践和回顾。虽然,孙子兵法现代应用,有很大的成就,也存在不少的问题,有些是认识上的,也有些是在现代应用过程中客观形成的。我们必须关注并花大气力解决这些问题,尤其是尽快解决那些对全局有重大影响的突出问题。否则,孙子兵法现代应用将会被引入歧途,先祖留下宝贵遗产将会被断送。
学习“孙子兵法与商战”,真的感受到中华文化的深厚与精髓,我们今天所做的一切,我们的老祖宗原来在数千年前就已认知和分析得如此确切与深透,使我们不得不深深感叹前人的伟大和华夏文明的精深,相信一部孙子兵法,只要认真领会其神髓并不断实践,必将对我们的企业和领导人素质的提高助益良多。站得高看得远,学习兵法、掌握方法,经营过程中方能运筹帷幄,赢得商机。
第四篇:孙子兵法札记及读后感想
孙子兵法札记
一、计篇:
1、战争的地位: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2、“庙算”决策:
五事:道:令民与上同意
天:时机
地:场合;
将:智、信、仁、勇、严!
法:制度。有时候生活规律和习惯就是一种制度!
3、兵者诡道:出其不意,攻其无备。诡道十二法:能-不能;用-不用;近-远;远-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扰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
4、势:因利而制权!
二、作战篇:(战争准备)
1、兵贵神速: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凡事讲究速战速决,时间拖的越久,不确定因素越多,原本简单的事情都可能变复杂,原本不费吹灰之力的事情,变成需要移山之力才能解决。
2、取用于国,因粮于敌
三、谋攻:
1、谋攻之法:全争于天下!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兵不顿而利可全。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2、用兵之法:因利而制权。这个利就是军事力量的对比!人际之法:根据对方实力因转随化。
3、君王三忌:不要縻军;不要干预行政管理;不要干预作战指挥;什么样才算合格的领导者?首先,要知人善任(能够独挡一面);其次,信任部署,进行有监督的放权;最后,善用人者为之下。一个人际原则:如果你的身份比对方高,那么用谦卑的态度,往往损之而益;如果你的身份比对方低,一定要不卑不亢。
四、形篇:
自保而全胜: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
五、势篇:
1、分数:治众如治寡;形名:斗众如斗寡;奇正: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虚实:兵之所加,如以锻投卵。治乱:数也;勇怯:势也;强弱:形也。
2、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终而复始,日月是也;死而复生,四时是也。声不过五,五声之变不可胜听;色不过五,五色之变不可胜观;味不过五,五味之变不可胜尝。
3、势:激水之急,至于漂石者,势也;转圆石于千仞之山;决积水于千仞之溪。
4、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择人而任势。
六、虚实:
1、致人而不致于人: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
2、出其所不趋,趋其所不意
3、形人而我无形,我专而敌分。备人与使人备己;
4、形兵之极,至于无形
七、军争:
1、军争:知迂直之计,以迂为直,以患为利
2、兵以诈立,以利动,以分合为变者也。故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略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震。
3、用众之法:一人之耳目。
4、用兵之法:治气,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治心,以治待乱,以静待哗;治力,以近待远,以佚待劳,以饱待饥;治变,勿击堂堂之陈,无邀正正之旗;
八、九变:
1、穷则思变:涂有所不由,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不受;
2、全面考虑:智者之虑,杂于厉害!
3、将有五危:必死,必生,忿速,廉洁,爱民!所以不如做水,因物赋形!
九、行军:
1、处军:善于利用地形,好高而恶下,贵阳而贱阴,养生而处实;
2、相敌:善于通过观察各种现象准确判断敌情;兵非贵多,并力、料敌、取人而已!
3、对待士兵:令之以文,齐之以武。
十、地形:
1、视卒如婴儿,视卒如爱子;
2、知己知彼,胜乃不殆;知天知地,胜乃可全。
十一、九地:
1、将军之道:静以幽,正以治;
2、为客之道:深则专,浅则散。投之亡地然后生,陷之死地然后生!
3、始如处女,敌人开户;后如脱兔,敌不及拒。
十二、火攻:
主不可以努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怒可以复喜,愠可以复悦,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
十三、用间:
因间、内间、反间、死间、生间
无穷的智慧
——读《孙子兵法》有感 《孙子兵法》既是一部军事经典著作,又是一部光辉的哲学著作,是我国灿烂的古代文化中一份珍贵的遗产。孙子在书中揭示的一系列具有普遍意义的军事规律,不仅受军事学家所推崇,在经济领域、领导艺术、人生追求甚至家庭关系等放面,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孙子兵法的开篇为“始计第一”讲到在军事上必须“经之以五事,校之以七计,而索其情”。体现出孙子用兵之道乃“以计为首”。现代社会战争已较为少见,但“商战”却愈加无情与惨烈,要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求得生存与发展,同样是“不得不察也”。改革开放之初,社会经济处于卖方市场,很多商品均呈现短缺状态,企业愁的是资金与产量不足,无需太顾及市场的反映。而随着经济迅猛发展,企业间的竞争遍及产品质量市场占有等各个方面,而要使企业能够适应这种竞争,经营者必需从产品选择定位,内部各种机制的建立,市场的开发与跟踪等各方面都要弹精虑竭,针对不同的对象,采用不同的计策,因时而变,因地而变,甚至因人而变,稍有不慎,则祸及企业,与“兵道”比较,实际上现代商业角逐同样是智慧之争了。现代商业机会不可谓不多,但并非每个机会都能创造财富而利于企业。如何去捕捉住有利的机会呢?孙子兵法中“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提出了一个关键的问题;未战之前,一定要做周密的分析、比较和谋划,“计先定于内而后兵出”。现代的商业机会多,诱惑大,但如果不经细致的分析策划,对于经营目标、经营的计划、方针以及实施程序、各项监管制度的建立等方面做好谋划,做到心中有数,操之有度,才能使这些机会真正成为企业经营的利益。
“知兵之将,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这对现代企业的领导人同样也是根本素质上的要求。试想一个企业的负责人,如果不懂经营,不知趋利避害,那么这个企业绝对难以生存与发展。同时,企业的领导人必需在人才的搜罗选择与使用上有深刻的认识。“夫将者,国之辅也。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我们选择与使用人才,现在都讲究以个人综合素质的要求,作为用人之道,必需因人而异,因才而用,以适当的人选去承担适当的责任,做到人尽其才,而企业才能因这些人才充分发挥出聪明才智而得益。同时,企业领导人也应努力提高自己选人用人的技巧,提高驾驭企业的能力。“将者、智、信、仁、勇、严”。“智”能发谋:有智者,当能多谋善断,抓住机遇,做出战略安排,使企业这艘船能沿着正确航向驶向发展壮大的目的地。“信”能赏罚:通过严密的规章制度,约束企业的每个运行环节,有功者赏,有错者罚,赏罚严明,达到“治众如治寡”的境界,那企业团队精神合一的竞争能力必然大增。“仁”能服众:治理企业,当以诚信,公正待人处物,这样才能使同事员工心系企业,共同努力工作,言与行服从于企业的利益。“勇”能果断:现代商场如战场,机会稍纵即逝,有时真的容不得优柔不决,“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当然也不能“勇”字挂胸前,不审时,不度势,胡乱决策酿成错误。“严”能立威:现代企业,靠的是规章制度的框架支撑,但并非
有了规章制度就万事大吉,要靠严格的执行去保证规章制度的落实,而且领导人的“严”,还体现在处事公正,不因亲疏远近而处事有别,这样的“严”才能立“威”,才能保证威信的建立与运用得当。我觉得上述这些“将”的素质要求同样可以作为对现代企业领导人的素质追求。
“商场如战场”,这是现代商人常挂在嘴边的话。但其实商战与兵战是有同也有异的。孙子兵法十三篇,襄括了兵战之中各重要方面的问题,以朴素的辯证分析了兵战中应采用的方式与方法,其中形成的系统观点完全可以运用到现代企业管理上来,兵法提出军争中应对道、天、地、将、法,“五事”,主孰有道?将孰有能?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的“七计”相等于现代企业的投资策划,综合分析,可行性研究和风险分析等相一致。孙子的“道”列首位无异于现代企业的发展战略的制定必需符合客观实际。企业综合要素和科学民主决策,同时兵法中提示的“仁心为本”、“佐以权谋”、“水形兵势”、“将为核心”这些系统的观点,完全与现代企业参与商业竞争时所必需具备的人才、智慧、诚信、谋略,对商业形势变化的掌握和准确分析等综合要求一致。
学习“孙子兵法”,真的感受到中华文化的深厚与精髓,我们今天所做的一切,我们的老祖宗原来在数千年前就已认知和分析得如此确切与深透,使我们不得不深深感叹前人的伟大和华夏文明的精深,相信一部孙子兵法,只要认真领会其神髓并不断实践,必将对我们的企业和领导人素质的提高助益良多。
第五篇:孙子兵法与企业管理的感想
孙子兵法与企业管理的感想
工商11-1张玉万201105002002 该书自问世以来,对中国古代军事学术的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被人们尊奉为“兵经”,“百世谈兵之祖”。它不仅是历代军事家用于指导战争实践的必读之书,而且对于当今多数中国人来说也并不陌生,“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战而屈人之兵”,“避实击虚”等,这些古老的军事格言已成为现实生活中的智慧而广为流传过。作为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古代兵书,其中多数作战方式早已不适用于现代战争,但是作为思想,其基本原则已渗透到现代军事,乃至商业竞争,企业管理,体育竞赛,外交谈判等诸多领域。
在现在商业飞速发展的时代,作为一个管理者,必须有一套好的管理方法,一套正确的管理方法,甚至是一套读一无二的管理方法。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就像战场上的将军一样,要想常打胜仗,就要有高智慧,有正确的指导思想,有忠心耿耿的士兵······这些是打胜仗的基础条件。“将”本身包涵很多意义,如孙子解释“将”的时候提出的“智、信、仁、勇”就是从人性的立场来着眼,换言之,要谈领导不能只从物性来看,要从人性来看,要从人性与物性的配合来看。“智、信、仁、勇”就是从人的共信、共识、共知来建立领导,如此才可以立为大法,成为制度,变成战略,付诸实行,所以“立于不败之地”也就是掌握人心,孙中山先生说“顺乎天应乎人”,也是易经上革卦与兑卦所说的,顺利天就是顺乎世界潮流,应乎人就是适合人群需要,是革命的基本原则,也就是“道”。以这个“道”来结合时空中的相关因素,统合为一个领导组织来加以推行,这就是“立于不败之地”。无论从管理哲学,人性发展或历史教训来看,都是一个不变的道理。
孙子兵法首先强调的是“立于不败之地”,这是一种非常高明的说法,因为战略是要实现政策,达到目标,如果能以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成果,即是最好的方式。这显了中国人非常的智慧。要达到目标,并能把自己的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定,一定要先站在一个稳固的基础之上,这也就是孙子兵法中所说的“无死地”,这是战争的最高原则。什么是“立于不败之地”和“无死地”呢?一位美国学者写了一本叫做《新世界的管理观念》的书,其中提到“超稳定性”的观念。他说美国很多的工业是应运而生,背运而减,时间一过就无法生存,1982年出版的《追求卓越》一书中,曾举出40几个工业,到今天已经完全落伍了,其原因就是缺乏一个“超稳定性”。“超稳定性”就是基于深厚的思考,所产生的一种长程计划,足以应变,也就是足以适应任何风暴和转变而不会受到根基上的影响,一般系统如果没有“超稳定性”,会因环境的变化或内部的变迁而受到损失,所以必须建立“超稳定性”的观念。
“超稳定性”观念,结合易经来说就是不“不变”。宇宙间“变”是一定的现象,如何以“不变”来结合“变”,容纳“变”,整合“变”,是易经的主要原则,即所谓“以不变应万变”,“以不变应万变”的关键在于如何去应?应是要在开始设计的时候就该想到,而不是临时去应,换言之,就是整体系统要有相当大的伸缩性与变通性,这样才能以不变来承受变易,如果不仅有应变的能力,并且能有“未来管理”能力,来控制和预测管理及控制未来(即具有所谓“前知”的能力),那就是更高明的层次了。
另外一个管理原则是简单,基本原则要把握“简”和“易”的要求,如果系统太复杂,过程太分散,就很难收到统驭控制的效果。所以如何以一驭万,也是一个最基本的观念,易经对变化的认识,就是从一个简单的组合,到一个稳定的系统,以应付时代或内部的变迁。从这一思想来看,“立于不败之地”就是立于“超稳定性”的整体系统,在中国来说就是“道”,只有“道”才有这样的力量,“道”是中国的一个理想的境界,同时也是实际体验到的境界,因为整个变化之机,其主动性、整体性、自然性就是“道”的特性,都可以从事实上的体验到,而不是虚无飘渺的管理者也就是决策者,打什么样的仗,怎么打仗,怎么样的防御与部署······这些战略思想是决定胜负的关键。孙子兵法所强调的第二点是“知”的重要,人如果不知,就很难对事物下判断。有时知道并不一定能够作判断,但是不知道则根本无法作判断。知识是判断是非的基础,同时知识具有启发性,可以使人产生判断的能力,科技知识也是如此,因为科技知识基本上是假设性的,必须受过客观的实际验证才能得到,我曾在一篇《管理哲学》的文章中提到,知识决策化,决策知识化,也就是决策要以知识为基础;知识要以决策为目的,如果知不能用,则知是抽象的,所以如何把知用于生活之中,是十分重要的。
孙子兵法中谈到“知”的地方很多,大体说来强调要知三样东西:第一是要知道整体和部分的分别,也就是全偏的关系,孙子所说的“道”就是整体,“九变”就是部分;第二是要知道“反正”,也就是“奇正”、“经权”的运用;第三是要知道“彼此”,如孙子上所说“知彼知己,胜乃不殆”。总括来说,是由主体来知对象,以能知和所知的是一种一分为二的活动,而用的时候则要把所知和能知,主体和对象结合起来,成为一种二合为一的活动,所以“知”基本上仍然是辩证法的运用,仍然是易经中的基本思考。
第三点是如何因时、因事、因地、因敌而行,也就是应用的问题,当我们了“知”,有了“立于不败”的道理,要怎样去用它呢?这就需要应变、应通的原则,这个原则是易经上的可以找到根据。知道原则,知道敌我关系是战略层次,而如何把它推行到事物方面,达到成功的目标,则属于战术范围,孙子上说:“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因为整个宇宙是变化的,所以孙子说:“五行无常胜,四时无常位。”而对这种情况,就要能通变、应变,不过通变还是要基于一个整体的知识系统来通变。
第四点是从主体自我加以升华、加以把握,以加强整体中主体的深度,其表现是在于治心、治气、治力、治变等的上面,也就是如何去撑握“道”,“道”要透过主体,也就是作为一个领导者、一个战略家不断的努力,去用心的掌握,才能达到百战百胜的目标。要掌握“道”首须治心,中国哲学谈“心性”,有心因为有性,有性因为有天,心与道有贯通的一面,治心要透过自我反省,认识外界的宇宙,中庸说:“合内外之道,故时措之宜”,能合内外之道,才能把心充实起来,治心之后,形之于色,形之于形,化为一种实际的形态就是气,气是一种实际的身体状态与行为状态,气表现为力,然后达到治变、致用。依这样的次序来达到变化莫测的境地。所以主体的升华,是基于对客观事物的了解与配合,来做的个人的修养,这也是儒家哲学与道家哲学所特别强调的。
我们作为一个学习管理者,培养自己的专业素养和专业知识必须学会借鉴前人的经验,管理其实是作为一种思想在传播,那么要把握好这股思想的正确性和时代性,需要我们更多的接触大量的哲学类,心理学类的知识。高度的观察能力、情绪的自控能力、意志能力、判断能力和直觉能力,《孙子兵法》十三篇都贯穿着对将帅的最高要求,孙子非常慎重地提到“夫将者,国之辅也,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他认为将帅是国君的助手辅助的周密,国家就会强盛,辅助有缺陷,国家就要衰弱。另外《孙子兵法·作战篇》还说“故知兵之将,生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可见孙武非常重视将帅在国家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对将帅的要求也极为严格。《孙子兵法》的许多论述中都涉及到领导心理学的内容。其中五事之一的“将”就是专门阐述将帅本身素质和领导艺术。心理学研究表明:个性就是人的整个精神面貌表现为稳定性、倾向性、独特性和整体性。特定的性格特征决定了领导的决策是否果断、坚定孙武认为勇敢果断是将帅必备的性格特征。但是《孙子兵法·九地篇》说“将军之事,静以幽正以治。”意思是将帅要处事沉着老练,解决矛盾要公平不带感情色彩喜怒不形于色。这就是指领导者不仅要勇敢果断而且应具备沉着冷静、稳健的性格和公正严明的、雷厉风行的个性持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