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四块糖果的故事》有感

时间:2019-05-12 12:20: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读《四块糖果的故事》有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读《四块糖果的故事》有感》。

第一篇:读《四块糖果的故事》有感

读《四块糖果的故事》有感

陶行知先生在做校长时,一天,在校园里看到一名男生正想用砖头去砸另一个同学,陶行知及时制止同时令这个学生去自己的办公室。

在外了解情况后他回到办公室,发现那名男生正在等他,便掏出第一颗糖递给他: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很准时,比我先到了。接着又掏出第二颗糖:这也是奖励你的,我不让你打人,你立刻就住手,说明你很尊重我。该男生将信将疑地接过糖。

陶行知又掏出第三颗:据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说明你有正义感。

这时那名男生已经泣不成声了:校长,我错了。不管怎么说,我用砖头打人是不对的。

陶校长这时掏出第四颗糖:你已经认错,我们的谈话也结束了。

这是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关于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故事。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滴水穿石,胜过暴雨,和言良意,育人无声。对于一个犯了错误的学生,陶老先生并没有严厉的训斥,更没有以暴制暴,而是巧妙的用四块糖果感化了他,使他自己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且是比任何一次都要深刻,他痛哭流涕,后悔地喊道:陶校长,您打我两下吧!读到这句话时,一语戳中泪点,这是那个孩子发自内心的呐喊,其中包含着深深的悔意,还有什么比这种喊声更真诚呢?是什么使孩子能如此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仅仅是这四块糖果吗?不是的,是师德的力量,是陶行知老先生身上那种熠熠闪光的师德!陶先生以出其不意的奖励感化教育,轻而易举的功破了学生的心理,圆满的达到了教育的目的。

读完这个故事,一股崇敬之情油然而生,我明白了,对于一个少不更事的孩子,为人师的我们要有足够宽容的胸襟,想要教育一个孩子,首先要摆正心态,要用宽容的胸怀,对事不对人,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设喻服其心。片面的凌驾于学生之上,一味苛责,只会适得其反,甚至可能会造成无法挽回的局面,所以,教育学生或者孩子时,不应该采取呵斥、苛责,谩骂等伤人自尊的方式,而应想方设法,用宽容感化孩子的心,因为微笑比冷酷更有力量。当然宽容不代表纵容,而是意味着,及时地给予孩子更多的耐心和爱心。

联想到实际,在教学过程中,时有听到老师们在一起谈论如何对付班级中不遵守纪律的学生,大家还众志成城,集思广益,可是结果常常不如人意。老师刚刚严厉地批评完,或者拿着戒尺的手还没有放下,紧接着便又听到那名学生惹出别的祸了.读完这篇故事,我想,其实,很多时候,我们作为教师的不仅需要具有爱生的情怀和发现学生优点的慧眼,还要有高超的教育艺术.可以说,陶行知把肯定和表扬的教育手段运用到了极至,也充分说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要及时表扬和肯定的教育方法是非常有效的.

想到了一句话,世间并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看来,我们的学生身上并不是缺少优点,而是我们为人师者缺乏一双发现学生优点的慧眼.教师要修炼自己教育的机智,就要培养自己对学生的爱心,去尝试发现学生身上更多的优点.我建议为人师的我们,在声嘶力竭,怒不可遏的时候,也可以换一种方式,换一种角度,变严厉的批评教育为动之以情的心灵感化,让教育时时存在,事事存在,让爱心像涓涓细流,涌入每一个孩子的心扉,育人无声,让学生时刻感受到你的呵护,他的存在,这样还用的着去愁学生不听你的话么?

第二篇:四块糖果的故事

一是他看到学生犯错,不是当众呵斥、批评,而是让他放学后单独到校长室来,这就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

二是对于犯错的学生,不全盘否定,而是积极地从他身上寻找另外的一些优良的表现和“闪光点”。先不直接切入他的错误,而是首先表扬他的“守时”、“服管”、“正直”等优点,这就缓解了学生犯错后的紧张心情,也让他直接感受到师长的公平和善意。

三是在教育前对学生犯错的原因进行了认真地调查了解,这就避免了误伤学生和批评的盲目性。如果仅看“王友用泥块砸自己班上的同学”这一点,当然错误全在王友,但经过了解之后,才发现了其举有出于保护女同学的“正直”的一面。对学生的犯错,如果不调查、不了解,就会按看到的表面现象进行批评、处理;调查了,了解了,就会按事情的真相正确对待,也可避免一些学生被冤枉。

四是针对被教育对象的心理和年龄特点,采用表扬和奖励的手段进行教育。陶行知对于那位犯错的学生,从教育的开始,就采取一步一表扬、一步一奖励的方法,糖果在成年人身上可能不会发生什么作用,可是对于当时的小学生来说,却有极大的鼓励作用,所以,当陶行知伴随着表扬的四块糖果发放完毕之后,学生已经完全认识了自己的错误。

五是教育学生要引发学生的自我批评,我们看陶行知在对犯错学生的整个教育过程中没有一句批评,但却引发了学生的自我批评,王友之所以在接到第四块糖果时,能感动地流着眼泪后悔地喊道:“陶校长,你打我吧!我错了,我不该砸自己的同学!”,完全是陶行知的教育艺术所产生的效果和结果。

我们从陶行知的教育艺术中可见,对犯错学生的教育不是仅有批评和暴力这些手段,而应适时教育,尤其是少年学生就会得到更多的尊重、理解、欣赏和保护

第三篇:读《 陶行知四块糖的故事》有感

读《 陶行知四块糖的故事》有感

今天在看书的时候又看到了《陶行知的“四块糖果”》的故事,读了之后,我对老一辈教育家陶行知老先生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陶老先生的形象在我的脑海中也变得愈加高大起来。

作为育才小学校长的陶行知,一天在校园里看到男生王友用泥块砸自己班上的男生,陶行知当即遏止了他,并令他放学后到校长室去。看到这里,大家一定会想,作为校长的陶行知一定会狠狠地教育这个“顽皮”的学生。可是结果却出乎我们的意料。

放学后,陶行知来到校长室,王友已经等在门口准备挨训。可一见到陶行知,陶行知却掏出一块糖果送给王友,并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到来,而我却迟到了。”王友接过糖果。随之,陶行知又掏出一块糖果放到他手里说:“这第二块糖果也是奖给你的,因为我不让你打人,你立即住手了,说明你很尊重我。”王友更惊疑了,眼睛睁得大大的。陶行知又掏出第三块糖果塞到王友手里,说:“我调查过了,你砸的那些学生,是因为他们欺负女生,说明你很正直、善良,有跟坏人做斗争的勇气。”王友感动极了,流着眼泪后悔地喊道:“陶校长,你打我两下吧!”陶行知随即掏出第四块糖果送给王友,说:“为你正确认识错误,我再奖你一块糖果。只可惜我只有这一块糖果了。我的糖果没了,我们的谈话也该结束了!”

对于一个犯了错误的学生,陶老先生没有严厉的训斥,更没有粗鲁残暴的打骂,而是用四块糖果感化了他,使他深深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痛哭流涕,后悔地喊道:“陶校长,您打我两下吧!”这是那个孩子发自内心的悔恨,还有什么比这种喊声更真诚呢?那么,是什么使孩子如此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犯了不该犯的错误呢?仅仅是这四块糖果吗?不是的,是师德的力量,是陶行知老先生身上那种熠熠闪光的师德!

陶行知先生的这个小故事在今天仍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它告诉我们在对待学生上,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从消极面中发现积极因素,及时鼓励,用春风化雨的方式循循善诱引导学生认识问题。同时,在教育中同样是“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如果陶先生仅凭“亲眼所见”,就神色俱厉地训斥,命令孩子写检查,甚至采用罚站、打骂等简单粗暴的方式,那恐怕是既不利于孩子改正错误,也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这与当前教育中倡导的“理解学生、教在心灵”是异曲同工,表明教育除了是一门技术外,更是一门艺术,一门人性理解的艺术,人格锤炼的艺术!

看看陶老先生,再想想我们自己,简直惭愧得无地自容.我们老师们也经常在一起谈论起班级中不遵守纪律的学生,对于他们犯下的五花八门的错误,老师们是应用了各种对策,绞尽了脑汁,可对于有些学生仍然无济于事.老师刚刚严厉地批评完,或者拿着戒尺的手还没有放下,紧接着便又听到那名学生惹出别的祸了.如此下去,确实令老师束手无策.那些束手无策的老师们,我建议我们也来读一读这本书,换一种方式,换一种角度,变严厉的批评教育为动之以情的心灵感化,还愁什么学生不听你的呢?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作为教师的不仅需要具有爱生的情怀和发现学生优点的慧眼,还要有高超的教育艺术.可以说,陶行知把肯定和表扬的教育手段用到极至,也充分说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要及时表扬和肯定的教育方法是非常有效的.看来,我们的学生身上并不是缺少优点,而是我们为人师者缺乏一双发现学生优点的慧眼.教师要修炼自己教育的机智,培养对学生的爱心,去发现学生身上更多的优点.

第四篇:读《陶行知的“四块糖”》有感

读《陶行知的“四块糖”》有感

今天,我读了《陶行知的“四块糖”》这个故事后,我深有感受。

这个故事写了陶行知看见一位男生拿着砖块砸同学,陶行知把那男生叫到办公室里,通过奖励小男孩四块糖的事教育了他,让男孩知道了错误。

陶行知真令人佩服,因为他的教育方法与别人大有不同。一个男孩在学校里拿一块砖头砸同学,无论是什么样的理由,也是属于严重违反纪律的行为了。要是换做别的老师,早就对男孩不是又打又骂,就是对他拳打脚踢的了,哪还会像陶行知那个样子,心平气和的跟男孩谈话呢,更不会奖励小男孩四块糖果。

陶行知的教育方法与众不同。砸人虽然不对,但是因为那个被砸的男生欺负了女同学。这样看来,砸人完全是为了正义,只不过是行为不当而已。理解对方,帮助对方,站在别人的角度上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才能说服对方。

我也有过这样一位老师。那是我四年级的语文老师。班上有人打架了会被老师叫到办公室里。我原以为老师会把他们暴打一顿,但出于意料的是,老师只是教育了他们一下:打架是非常不好的行为,万一打伤了人怎么办,下次不要再这样了。

我读了《陶行知的“四块糖”》后,合上了书。我的脑子

里还浮现出陶行知教育小男孩的那些文字和情景,令我身有感受。

第五篇:读《经典故事》有感

读《育儿经典故事》有感

兴园学校三(3)班喻晓家长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足见培养人才之不易。但要成才,首先得成人。可见德育工作的重要性。我的孩子今年上小学三年级了。在小学三年的学习过程中,有了明显进步。不仅仅是学到了更多的文化知识,而且渐渐的在形成自己人生观和价值观。学校在德育方面已做了很多的工作,可真正的教育是“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想一想,家长能做些什么呢?在我看来,德育要言传更要身教。言传,是告诉孩子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身教,是告诉孩子该怎么做。

一说到身教,我们就会不由地想起《岳母刺字》,《田(田稷)母拒金》,《陶(陶侃)母封鱼》,《寇母遗诗》这样的经典故事。有人会说,我们是普通人,该怎么做?

生活中处处都能潜移默化地进行德育教育。

我家在合肥市美丽的大蜀山脚下,所以经常带着小孩去爬山。在这里,鸟儿为我们歌唱,花儿向我们微笑,空气清新。在这里,一切的忧愁和烦恼都一扫而光。但随着登山游玩人数的增加,林子里各种生活垃圾慢慢变多了,和这美好的环境格格不入。于是,在一次登山之前,我偷偷的准备了装垃圾的大塑料袋。下山的时候走了一条“探险”的小路。目的是让小家伙能很自然地捡拾这眼前的生活垃圾。在这过程中,小家伙还和她妈妈比赛,看看谁的战果更大!这次爬山的她比任何一次都玩得高兴。看到被捡拾干净的羊肠小道,尽管弄了一身脏,脸像个大花猫,但孩子的笑容格外灿烂。孩子的周记中写到这件事,她写到了这样的一句话:“我们就是大蜀山的主人,作为主人要让大蜀山以最整洁、最美的姿态展现在所有游客的面前。”我很高兴,达到了我预期的教育目的。

公交车让座位的事,在孩子们的作文中,司空见惯。但作为家长,不因小事而不为,而是要以善小而为之。

一天下午,我带着她去超市购物。回来乘坐公交车。起初,我和女儿都有座位。到梦园小区的时候,上来的人更多了,车厢塞得满满的,像个装满馅的大饺子。这时候上来一位老奶奶,因为人多没空位子了。

我看见了,毫不犹豫地从座位上站起来,对老奶奶说:“阿姨,您坐吧!”老奶奶客气地对我说:“谢谢你!”女儿看在眼里,记在心里。随后,上来一位孕妇,女儿很有礼貌地将座位让了出去。

家长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当我们在埋怨孩子没有爱心,不讲礼貌,越来越自私时,也许我们大人们应该反思一下,我们是孩子什么样的榜样?多读书,多学习他人的育儿经验,言传身教:言传在前,身教以后,说更容易,做更难。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下载读《四块糖果的故事》有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读《四块糖果的故事》有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陶行知先生的四块糖果1223

    陶行知先生的四块糖果 陶行知先生当校长的时候,有一天看到一位男生用砖头砸同学,便将其制止并叫他到校长办公室去。当陶校长回到办公室时,男孩已经等在那里了。 陶行知掏出一颗......

    读《爱心故事》有感

    读《爱心故事》有感 从前我不太喜欢小动物,可是自从读了那篇《爱心故事》的文章以后,我就喜欢上小动物了。 你们一定想知道《爱心故事》的情景吧,让我来告诉你们:“我”有一个哥......

    读《雷锋故事》有感

    读《雷锋故事》有感五莲县实验小学六年级十一班 王晓博文“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读《雷锋故事》有感。”这......

    读《英雄人物故事》有感

    读《英雄人物故事》有感 官垸乡中学119班方正一本散发着墨香的书——《英雄人物故事》在我面前,好奇心促使我翻开看一看。啊!一篇篇充满了战争的硝烟和英雄的豪气的故事,让我深......

    读《王二小故事》有感

    读《王二小故事》有感每当我听到《歌唱二小放牛郎》这首歌时就会心潮澎湃。就会想起王二小的感人故事。 王二小出生于河背省的一个小山村,是村里的一个放牛娃,二小的爷爷被日......

    读雷锋故事有感

    读“雷锋故事”有感 昆山市石浦中心校 三(1)班朱茵茵 今年4有18日,我读了一本《雷锋的故事》。雷锋那平凡而短暂的一生,却闪耀着他那公而忘私、助人为乐、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

    读《钱学森故事》有感范文大全

    读《钱学森故事》有感钱学森是我敬爱的一名科学家,是优秀的共产党员,他始终把爱祖国、爱人民作为人生的最高境界。“我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活着的目的就是为人民服务。如果人......

    读《钱学森故事》有感

    读《钱学森故事》有感 钱学森是我敬爱的一名科学家,是优秀的共产党员,他始终把爱 祖国、爱人民作为人生的最高境界。“我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活着的目的就是为人民服务。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