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禁毒防艾
禁毒防艾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艾滋病的英文缩写是:(B)A.HIV B.AIDS C.HB
2.世界艾滋病日是每年的何月何日?(C)
A.6月1日 B.8月1日 C.12月1日
3.我国于哪一年发现首例艾滋病?(B)
A.1981年 B.1985年 C.1990年
4.我国艾滋病的流行现正处于:(C)
A.传入期 B.扩散期 C.快速增长期
5.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妇女会通过什么途径将病毒传染给婴儿?(C)
A.妊娠、分娩、亲吻
B.哺乳、亲吻、妊娠
C.妊娠、分娩、哺乳
6.艾滋病病毒主要侵犯人体:(C)
A.循环系统 B.神经系统 C.免疫系统
7.已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经过多长时间(潜伏期)后发展为艾滋病病人?(C)
A.1-3年 B.4-6年
C.7-10年
8.以下哪种接触不会感染艾滋病病毒?(A)
A.共用餐饮具,共同进餐
B.性行为
C.共用被艾滋病病毒污染的注射器或使用被艾滋病病毒污染的血液制品
9.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能否结婚?(C)
A.不能 B.能 C.暂缓结婚
10.关于艾滋病疫苗正确的说法是:(C)
A.我国科学家已经研制成功了艾滋病的疫苗
B.世界上现约有80种艾滋病疫苗
C.目前世界上尚未研制出有效预防艾滋病病毒的疫苗 11.以下吸毒行为中最容易传播艾滋病病毒的是:(C)
A.鼻吸入毒品
B.静脉注射吸毒
C.数人共用注射针具静脉注射毒品
12.下列哪种行为有传染艾滋病的危险?(A)
A.共用剃须刀
B.共用茶杯和餐具
C.与艾滋病病人同一泳池游泳
13.预防艾滋病传染的根本措施是:(C)
A.坚持使用安全套
B.避免与艾滋病病人发生性关系
C.洁身自爱,遵守性道德
14.最容易受艾滋病感染的高危人群是:(A)
A.性乱人群、男性同性恋、吸毒人群
B.高收入人群、青少年人群
C.无偿献血者
15.下列哪项检查能够最终确定病人感染了艾滋病病毒?(B)
A.血常规
B.艾滋病病毒抗体确诊试验
C.尿常规 16.预防艾滋病是谁的责任?(C)
A.卫生部 B.政府 C.全社会 17.《国际禁毒公约》规定的毒品是:(A)
A.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B.麻醉药
C.麻醉药品
18.国际禁毒日是:(B)
A.6月6日
B.6月26日
C.6月16日
19.吸毒危害人体的正常生理机能和新陈代谢,并导致多种疾病,吸毒过量还会造成什么后果?(A)
A.突然死亡
B.休克
C.暂时昏迷 20.吸毒会导致生理机能发生紊乱,生理和心理会对毒品产生强烈的依赖,毒瘾发作时会出现一系列使人感到非常痛苦的反应,失去理智和自控力,甚至是:(A)
A.自伤、自残和自杀
B.自伤、自残
C.自杀
二、判断题(正确的选“A”,错误的选“B”)
21.艾滋病病毒离开人体后,常温下只可生存数小时至数天,高温、干燥及漂白粉、酒精、药品消毒的方法都可杀死这种病毒。(A)
22.正确使用质量合格的安全套可以减少感染性病和艾滋病病毒的危险。(A)
23.只有一个固定的、相互忠诚的、没有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性伴侣,就可以避免艾滋病病毒通过性传播。(A)
24.外科手术不可能感染艾滋病。(B)
25.如必须输血时,有权了解血液是否经过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A)
26.美容、理发、纹身不会感染艾滋病。(B)
27.患有性病的人更容易感染艾滋病。(A)
28.一般用于乙型肝炎的消毒药物完全可以用于艾滋病病毒的消毒。(A)
29.不必要的输血和注射可以减少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危险。(A)
30.“红丝带”象征着对艾滋病感染者和患者的关心和帮助,象征着对生命的热爱、对平等的渴望,象征着我们用心和真情来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A)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正确答案)
31.诊断艾滋病的主要依据是:(ACD)
A.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阳性
B.感冒发烧
C.临床表现
D.流行病史
32.当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发展成为艾滋病病人时,会出现什么症状?(ABCD)
A.长期低热
B.体重下降
C.盗汗
D.慢性腹泻
33.目前我国艾滋病流行形势是:(ABC)
A.流行范围广,地区差异明显,感染者以青壮年为主
B.疫情发展迅速,发病和死亡依然严重
C.疫情正从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扩散
D.逐步减少
34.开展“职工红丝带健康行动”的内容有:(ABC)
A.以面向职工宣传教育为重点,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
B.积极开展预防与控制艾滋病知识的培训工作
C.加强对职工中艾滋病病人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维权工作
D.为职工提供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
35.如果有人感染了艾滋病病毒,我们的正确态度是:(BCD)
A.拒绝与他们往来
B.我们的共同敌人是艾滋病病毒
C.消除歧视,有助于发挥他们在预防艾滋病中的积极作用
D.给予他们更多的宽容、理解、支持和信任 36.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家人应该采取的态度是:(ACD)
A.夫妻性生活时应坚持正确使用避孕套
B.分开使用餐具、卧具
C.分开使用牙刷、剃须刀、指甲刀等容易弄破皮肤或黏膜的物品
D.配偶及性伙伴要定期到正规医院检测,接受医生指导
37.为什么说艾滋病是能够预防的?(ABCD)
A.艾滋病病毒的传播途径非常明确,通过血液传播、性传播和母婴传播
B.艾滋病病毒在体外环境下很脆弱,很容易被杀死
C.艾滋病病毒不通过空气、食物、水等一般性日常生活接触传播,也不能通过蚊虫叮咬传播
D.艾滋病的传播主要与人类的社会行为有关,完全可以通过规范人们的社会行为而被阻断,是能够预防的
38.下列哪些做法可以控制艾滋病传播?(ABCD)
A.加强健康教育,树立健康的性观念
B.保持忠贞的夫妻性关系
C.加强遵纪守法教育,遵守性道德,禁止婚外性行为
D.正确使用安全套
39.艾滋病的传染源包括:(ABCD)
A.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病人的血液
B.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病人的精液
C.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病人的阴道分泌物
D.受艾滋病病毒感染母亲的乳汁
40.以下哪几种行为是艾滋病病毒的传播途径?(ABCD)
A.性交传播:艾滋病病毒可通过性交特别是性乱交传播,男性同性恋肛门性交,阴道性交,口交都会传播艾滋病病毒 B.血液传播:如果血液里有艾滋病病毒,输入此血者将会被感染
C.使用被艾滋病病毒血液污染而又未经严格消毒的注射器、针灸针、拔牙工具,都是十分危险的 D.母婴传播:如果母亲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那么她很有可能会在怀孕、分娩过程或是通过母乳喂养使她的孩子受到感染
6、艾滋病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有什么区别? A 没有区别
B 只是叫法不同
C 严重程度不同
D 感染者指艾滋病毒携带者,患者指已经被艾滋病毒攻击得丧失免疫力的人。
7、如何正确对待艾滋病毒感染者、艾滋病人以及他们的亲友: A 闻“艾”色变,远离艾滋病患者;
B 不与艾滋病患者同桌吃饭、共同办公;不使用艾滋病人用过的马桶;
C 背后指指点点,见了艾滋病患者和感染者马上躲避;
D 关爱艾滋病感染者及艾滋病患者,与他们进行亲切交谈、握手、共同进餐等日常接触;为他们的亲友提供有关艾滋病的护理和防治知识
8、宣传和普及预防艾滋病知识的世界艾滋病日(World Aids Day)是:
A 每年12月1日
B 每年12月6日
C 每年6月12日
D 每年12月16日
9、在下列几种体液中,哪种不会传播艾滋病病毒?
A.血液
B.汗水
C.精液
D.阴道分泌液
10、既能避孕又能预防艾滋病病毒和性病传播的措施是: A.上环
B.结扎
C.使用避孕套
D.口服避孕药
11、艾滋病病毒传播有哪些途径?(多选)
A.空气传播
B.性接触传播
C.公共场所传播
D.母婴传播
E.血液传播
F.日常生活接触
12、下列哪些行为不会感染艾滋病病毒?(多选)
A 到公共泳池游泳
B 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有不安全性行为
C 照顾艾滋病患者
D 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共用针头静脉注入毒品
E 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握手、拥抱
F 蚊虫叮咬
13、艾滋病最著名的疗法你知道是什么吗?
A 中医中药疗法
B 气功疗法
C 鸡尾酒疗法
D 香槟酒疗法
二、简答题
1、什么是艾滋病(AIDS)?
2、艾滋病传播的途径有那些?其中最主要的途径是什么?
3、从HIV感染到发展成AIDS病人潜伏期有多长?
4、使用避孕套能否预防AIDS?
5、什么是HIV感染的“窗口期”,“窗口期”有多长?
6、性病与AIDS之间关系?
7、HIV感染的最重要传染源是什么?
8、遇有高危行为后应该怎么办?
9、急性HIV感染的表现如何?
10、AIDS有何表现?
11、哪些人属于高危人群?
12、为什么不把HIV感染者隔离起来?
答案
一、选择题
D 7 D 8 A 9 B 10 C 11 BDE 12 ACEF 13 C
二、简答题
1、AIDS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英文缩写,是人类受到HIV病毒感染后,免疫功能受到破坏,导致人体发生多种难以治愈的机会感染或肿瘤,最终导致死亡的严重疾病。
2、AIDS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垂直传播三种途径传播。在全世界范围内,性接触是AIDS传播最主要途径。
3、潜伏期依传播途径而不同,HIV感染后,短至数月,长至17年,一般7—10年发展为AIDS病人。
4、使用质量合格的避孕套可以有效降低AIDS、性病传播的机率,但其效果也不是100%的。
5、从HIV感染到可检测出抗HIV抗体的两个时间点之间的时间称为窗口期,一般为2—3个月,极少数可达近1年。
6、性病是AIDS流行的重要社会因素之一,局部生殖器溃疡的性病患者,其HIV易感性和传染性均大幅度提高。
7、无症状的HIV感染者和处于窗口期的感染者。
8、遇到高危行为后(如不洁性生活、吸毒)或性病,应主动到有关实验室要求作HIV抗体检查。
9、约有15%—10%左右的HIV急性感染者在感染后1—6周内可出现类似流感性症状,如发热、咽病、肌肉酸痛、乏力等,也可同时伴红斑样皮疹及淋巴结肿大,但必须指出以上症状是非特异性的。
10、症状HIV感染,除HIV抗体阳性外,可无任何症状,AIDS临床表现复杂,机会性感染(如卡氏肺囊虫
第二篇:禁毒防艾
光明学校2012年1月禁毒防艾教育工作总结
我校在本月认真开展禁毒防艾教育工作。我们把禁毒工作作为学校工作中的一件大事,及时贯彻落实上级有关部门的文件精神及要求,落实学校禁毒防艾工作。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健全学校禁毒防艾教育制度,制定计划、建章立制,建立学校禁毒防艾教育机制
学校禁毒防艾教育的对象主要是正处于成长期的未成年人,该时期是未成年人生理和心理急剧变化、人生观世界观逐渐成型的时期,对象的复杂性决定了学校禁毒防艾教育是一项必须长期抓、反复抓的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有健全的组织领导机构来保证其顺利实施。我校领导高度重视,健全了组织机构,保证了我校各项禁毒防艾教育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有人落实,确保了我校禁毒防艾教育工作取得实效。
我校订购了禁毒防艾教育的有关书籍、制作宣传标语口号。全体教职员工共同努力,通过学习掌握一定的禁毒防艾知识,在平时的工作和学习中给学生予正确的引导,充分发挥课堂教育主渠道的作用,让学生能感受到禁毒防艾教育的氛围,学习到禁毒防艾知识,形成人人参与抓禁毒防艾教育的良好局面。
学校禁毒防艾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在新学年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开始前,将禁毒防艾教育工作写入学校工作计划,根据学校情况及时安排部署本月禁毒防艾教育工作。
二、禁毒防艾教育工作开展的具体情况
1、采取多种形式开展禁毒防艾知识宣传活动,增强学生禁毒防艾意识
2、将禁毒防艾教育作为学生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上好我校毒品预防、艾滋病预防教育的第一课。学习《禁毒防艾教育》、《公民识毒防毒禁毒知识图文读本》禁毒防艾文字图片声像资料,配发到年级、班级,充分发挥课堂教育主渠道的作用。
3、充分利用校会、升旗仪式的机会,组织以禁毒防艾教育主题国旗下的讲话,宣讲禁毒防艾的有关法律法规,让学生认识毒品及艾滋病的危害,了解禁毒防艾工作的严峻形势。
4、组织全校学生参观禁毒防艾知识图片,观看禁毒防艾宣传影片、录像片,对学生进行形象直观的教育。
5、组织禁毒防艾知识问卷调查,学生禁毒防艾基本知识检测合格率达100%。
6、每班出好一期墙报,专门宣传禁毒防艾知识。
三、成绩和不足之处
在各级部门领导的支持下,我校广大教师通过努力,共同营造了一个无毒、安宁的校园环境,学校长期以来从未出现师生涉毒现象。
在今后的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将发扬优点,继续搞好学校的禁毒防艾工作,巩固好校园这块教育宣传的阵地。
2012年1月
光明学校2011年9月禁毒防艾工作计划
为进一步加强我校禁毒、防艾教育工作,提高全体师生对毒品、艾滋病的危害性的认识水平,增强师生禁毒防艾意识。完善我校禁毒、防艾工作目标责任制,按照主管部门对禁毒、防艾工作的统一部署。积极创建“安全、文明、无毒无艾、和谐向上”的平安校园,结合学校实际,对本月禁毒防艾工作作如下计划安排:
一、指导思想
我校禁毒、防艾工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和“十七大”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加强学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的通知》等有关精神,坚持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狠抓严防,切实把禁毒、防艾工作做好抓实,营造无毒无艾校园,净化育人环境,构建健康、平安校园。
二、目标及措施
1、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的各项方针政策,组织实施省、地、市教育部门和禁毒办下达的2011年禁毒防艾工作责任目标。
2、加强学校禁毒与艾滋病综合防治工作管理及组织领导,完善禁毒与艾滋病综合防治工作管理机构,制定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和制度,明确分工、细化职责、签订责任状
3、多渠道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学生预防毒品和艾滋病的意识 “禁毒、防艾”关键在于预防,预防关键在于教育。少年儿童之所以成为最易受到毒品侵害的“高危人群”,其主要的原因是缺乏对毒品 的认识,缺乏对毒品危害性的了解,往往受到环境的影响,被居心不良者误导而走上不归路。我们针对学生的心理、生理和认知特点,切实做好超前预防工作,让学生“识毒、明毒、拒毒”。把“禁毒、防艾”教育作为主要内容加入班级活动中
4、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学校广播站、宣传栏、黑板报、墙报政治学习等形式进行宣传,积极营造禁毒、防艾工作宣传教育氛围。
上好一堂课。认真收集有关 “禁毒、防艾” 资料,备课。
5、读好一本好书。让学生到校图书室借阅与预防毒品和艾滋病相关的书籍,进行阅读。并由班主任组织时间集中学习,让学生切实掌握预防毒品和艾滋病的常识。
6、组织学生观看一次与预防毒品和艾滋病相关的专题片。
7、开好一次关于禁毒防艾的主题班会。
将禁毒教育贯穿于常规教育,确保“禁毒、防艾”教育的连续性。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从而不断增强学生“毒品、艾滋病”预防教育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时间:2011年9月
第三篇:禁毒防艾
光明学校2012年1月禁毒防艾教育工作总结
我校在本月认真开展禁毒防艾教育工作。我们把禁毒工作作为学校工作中的一件大事,及时贯彻落实上级有关部门的文件精神及要求,落实学校禁毒防艾工作。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健全学校禁毒防艾教育制度,制定计划、建章立制,建立学校禁毒防艾教育机制
学校禁毒防艾教育的对象主要是正处于成长期的未成年人,该时期是未成年人生理和心理急剧变化、人生观世界观逐渐成型的时期,对象的复杂性决定了学校禁毒防艾教育是一项必须长期抓、反复抓的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有健全的组织领导机构来保证其顺利实施。我校领导高度重视,健全了组织机构,保证了我校各项禁毒防艾教育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有人落实,确保了我校禁毒防艾教育工作取得实效。
我校订购了禁毒防艾教育的有关书籍、制作宣传标语口号。全体教职员工共同努力,通过学习掌握一定的禁毒防艾知识,在平时的工作和学习中给学生予正确的引导,充分发挥课堂教育主渠道的作用,让学生能感受到禁毒防艾教育的氛围,学习到禁毒防艾知识,形成人人参与抓禁毒防艾教育的良好局面。
学校禁毒防艾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在新学年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开始前,将禁毒防艾教育工作写入学校工作计划,根据学校情况及时安排部署本月禁毒防艾教育工作。
二、禁毒防艾教育工作开展的具体情况
1、采取多种形式开展禁毒防艾知识宣传活动,增强学生禁毒防
艾意识
2、将禁毒防艾教育作为学生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上好我校毒品
预防、艾滋病预防教育的第一课。学习《禁毒防艾教育》、《公民识毒
防毒禁毒知识图文读本》禁毒防艾文字图片声像资料,配发到年级、班级,充分发挥课堂教育主渠道的作用。
3、充分利用校会、升旗仪式的机会,组织以禁毒防艾教育主题
国旗下的讲话,宣讲禁毒防艾的有关法律法规,让学生认识毒品及艾
滋病的危害,了解禁毒防艾工作的严峻形势。
4、组织全校学生参观禁毒防艾知识图片,观看禁毒防艾宣传影
片、录像片,对学生进行形象直观的教育。
5、组织禁毒防艾知识问卷调查,学生禁毒防艾基本知识检测合格率达100%。
6、每班出好一期墙报,专门宣传禁毒防艾知识。
三、成绩和不足之处
在各级部门领导的支持下,我校广大教师通过努力,共同营造了
一个无毒、安宁的校园环境,学校长期以来从未出现师生涉毒现象。
在今后的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将发扬优点,继续搞好学校的禁毒防艾工作,巩固好校园这块教育宣传的阵地。
2012年1月
光明学校2011年9月禁毒防艾工作计划
为进一步加强我校禁毒、防艾教育工作,提高全体师生对毒品、艾滋病的危害性的认识水平,增强师生禁毒防艾意识。完善我校禁毒、防艾工作目标责任制,按照主管部门对禁毒、防艾工作的统一部署。
积极创建“安全、文明、无毒无艾、和谐向上”的平安校园,结合学校
实际,对本月禁毒防艾工作作如下计划安排:
一、指导思想
我校禁毒、防艾工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和“十七大”
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加强学校预防
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的通知》等有关精神,坚持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狠抓严防,切实把禁毒、防艾工作做好抓实,营造无毒无艾校园,净
化育人环境,构建健康、平安校园。
二、目标及措施
1、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的各项方针政策,组织实施省、地、市教育部门和禁毒办下达的2011年禁毒防艾工作责任目标。
2、加强学校禁毒与艾滋病综合防治工作管理及组织领导,完善禁毒
与艾滋病综合防治工作管理机构,制定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和制度,明确分工、细化职责、签订责任状
3、多渠道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学生预防毒品和艾滋病的意识
“禁毒、防艾”关键在于预防,预防关键在于教育。少年儿童之所以
成为最易受到毒品侵害的“高危人群”,其主要的原因是缺乏对毒品的认识,缺乏对毒品危害性的了解,往往受到环境的影响,被居心不
良者误导而走上不归路。我们针对学生的心理、生理和认知特点,切
实做好超前预防工作,让学生“识毒、明毒、拒毒”。把“禁毒、防
艾”教育作为主要内容加入班级活动中
4、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学校广播站、宣传栏、黑板报、墙报政治学习等形
式进行宣传,积极营造禁毒、防艾工作宣传教育氛围。上
好一堂课。认真收集有关 “禁毒、防艾” 资料,备课。
5、读好一本好书。让学生到校图书室借阅与预防毒品和艾滋病相关的书籍,进行阅读。并由班主任组织时间集中学习,让学生切实掌握
预防毒品和艾滋病的常识。
6、组织学生观看一次与预防毒品和艾滋病相关的专题片。
7、开好一次关于禁毒防艾的主题班会。
将禁毒教育贯穿于常规教育,确保“禁毒、防艾”教育的连
续性。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从而不断增强学生“毒品、艾滋病”预防教育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时间:2011年9月
第四篇:禁毒防艾
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早上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禁毒防艾 珍爱生命》。这是一个关于珍惜生命,关爱自己的话题。要做到抵制毒品和艾滋病,预防是最重要的手段。毒品,通过人们自己吸、食和注射来进入人体。一旦吸毒,就很难戒除,关键是心理上的依赖,使得吸毒者无法摆脱。艾滋病,会破坏人类的免疫系统,使人类失去抵抗疾病的能力,导致病毒、原虫、细菌、霉菌等可轻易侵入人体,引发各种疾病及发生恶性肿瘤,最后百病俱发而丧失宝贵之生命。主要通过血液、母婴和性接触传播。
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12月1日世界艾滋病日。我们小学生要远离毒品,预防艾滋病,就要做到以下几点:
1、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努力学习,追求进取,避免空虚无聊。人不仅需要物质的满足,也需要精神的富裕。假如我们对自己的生活缺乏目标和追求,每天只是混日子,那么当空虚的心灵需要填补和满足时,害人的东西就会将短暂的快乐作为伪装,来接近你。很多年轻人就是这样沾染了毒品,从此不可自拔。
2、要正确交友,把握自己的行动,做到洁身自好。处在青春期的孩子珍视友情,假如我们交的朋友是身心健康的人,那么,这样的友情必将浇灌出幸福和快乐之花,而且让我们受益终身。但假如我们把不分是非、好逸恶劳、目无法纪的言行视为个性,那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就可能先投你所好,再拖你下水。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以,我们一定要谨慎交友。尤其是当老师和家长提醒你时,更应该学会反思,不要因为叛逆和冲动而对善意的劝诫置之不理。
3、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行为习惯,不涉足娱乐场所。娱乐场所是毒品、艾滋病传播的高危地带。歌舞厅、网吧、游戏厅和其他的一些娱乐场所,总是充斥着烟酒、色情和暴力。这些刺激对于任何人都可能产生错误的影响,年轻人更容易被诱惑和误导。所以,学校一直要求大家要遵纪守法,要学会自律,克服过分的好奇心和逆反心理,平时生活要有规律,不喝酒,不吸烟,不涉足青少年不宜进入的场所。大家要记住,约束自己,就是保护自己最好的盾牌。
亲爱的同学们,你们的人生画卷刚刚展开,生命的美好值得你用一生的时间去好好品味。我们每一位同学都应该担负起时代和社会赋予我们的责任,筑起一道远离毒品,预防艾滋的强大防线,让生命更健康、更亮丽!
光彩小学
五(1)班
2016年11月7日
第五篇:禁毒防艾
禁毒防艾的必要性
09应用心理学A班
李瑞琼
094010327 毒品和艾滋病一直都是世界关注的焦点,世界上的每一个国家都在不断努力让吸毒者和患上艾滋病的人减少,对此做出了许多的努力。禁毒防艾更是深入到了我们国家每一个公民的内心,要求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做出一点贡献,把禁毒防艾的观念普及到每个地方、每个角落和个人的心中。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意识的话,那就会指导他们尽量做出正确的行为。所以我们需要对毒品和艾滋病有正确的了解并且树立正确的观念。
毒品一般是指使人形成瘾癖的药物,这里的药物一词是个广义的概念,主要指吸毒者滥用的鸦片、海洛因、冰毒等,还包括具有依赖性的天然植物、烟、酒和溶剂等,与医疗用药物是不同的概念。毒品种类很多,范围很广,分类方法也不尽相同。
吸毒不仅对自己的身身心有巨大危害,而且对家庭也有很大的危害。毒品作用于人体,使人体体能产生适应性改变,形成在药物作用下的新的平衡状态。一旦停掉药物,生理功能就会发生紊乱,出现一系列严重反应,称为戒断反应,使人感到非常痛苦。用药者为了避免戒断反应,就必须定时用药,并且不断加大剂量,使吸毒者终日离不开毒品。毒品进入人体后作用于人的神经系统,使吸毒者出现一种渴求用药的强烈欲望,驱使吸毒者不顾一切地寻求和使用毒品。一旦出现精神依赖后,即使经过脱毒治疗,在急性期戒断反应基本控制后,要完全康复原有生理机能往往需要数月甚至数年的时间。更严重的是,对毒品的依赖性难以消除。这是许多吸毒者在一而在、再而三复吸毒的原因,也是世界医、药学界尚待解决的课题。家庭中一旦出现了吸毒者,家便不成其为家了。吸毒者在自我毁灭的同时,也破害自己的家庭,使家庭陷入经济破产、亲属离散、甚至家破人亡的困难境地。除此外,吸毒首先导致身体疾病,影响生产,其次是造成社会财富的巨大损失和浪费,同时毒品活动还造成环境恶化,缩小了人类的生存空间。毒品活动加剧诱发了各种违法犯罪活动,扰乱了社会治安,给社会安定带来巨大威胁。无论用什么方式吸毒,对人体的身体都会造成极大的损害。可见,吸毒对于吸毒者来说是场悲剧,对于家庭和社会更是一场悲剧。
艾滋病,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由感染“HIV”病毒引起。HIV是一种能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病毒。它把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T4淋巴组织作为攻击目标,大量破坏T4淋巴组织,产生高致命性的内衰竭。这种病毒在地域内终生传染,破坏人的免疫平衡,使人体成为各种疾病的载体。HIV本身并不会引发任何疾病,而是当免疫系统被HIV破坏后,人体由于抵抗能力过低,丧失复制免疫细胞的机会,并感染其它的疾病导致各种疾病复合感染而死亡。
对个人而言,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一旦发展成艾滋病人,健康状况就会迅速恶化,患者身体上要承受巨大的痛苦,最后被夺去生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一旦知道自己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心理上会产生巨大的压力。另外,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容易受到社会的歧视,很难得到亲友的关心和照顾。社会上对艾滋病人及感染者的种种歧视态度会殃及其家庭,他们的家庭成员和他们一样,也要背负其沉重的心理负担。由此容易产生家庭不和,甚至导致家庭破裂。因为多数艾滋病病人及感染者处于养家糊口的年龄,往往是家庭经济的主要来源。当他们本身不能再工作,又需要支付高额的医药费时,其家庭经济状况就会很快恶化。有艾滋病病人的家庭,其结局一般都是留下孤儿无人抚养,或留下父母无人养老送终。这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无疑是最大的悲剧。
在了解了毒品与艾滋病的性质与危害之后,我们能更明确自己所要做的事:远离毒品、健康生活!禁毒防艾也就更有必要了。我们应该:
1、了解毒品的危害,懂得“吸毒一口,调入虎口”的道理;
2、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盲目追求享受,寻找刺激;
3、健康、有序的生活,提高免疫力;
4、增强艾滋病的意识。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应该加强锻炼,提高自己的免疫力,同时也不要歧视吸毒者和患艾滋病的人,我们应该正确看待他们。